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人格心理学概论——第3章 新精神分析)【圣才出品】

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人格心理学概论——第3章 新精神分析)【圣才出品】

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人格心理学概论——第3章 新精神分析)【圣才出品】
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人格心理学概论——第3章 新精神分析)【圣才出品】

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

1.1 复习笔记

一、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人格的含义

1.一个人表现在别人眼中的印象或外表的自我;

2.某人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或真实的自我;

3.与自己工作相适应的个人品质的总和;

4.表示一个人的尊严和优越。

(二)其它学科的人格定义

1.基督教用人格来表示上帝三位一体的神性;

2.西方哲学波伊悉阿斯认为人格是真实的有理性的个人的本性;

3.伦理学家把人的崇高价值当做人格的核心;

4.古代《罗马民法法典》认为人格是指“享有法律地位的任何人”,当代的法学家认为人格是“一个活的人类生物,包括他的一切”;

5.社会学家认为人格是“文化的主观方面”、社会传统、风俗文化在个人生活中的主观化。

(三)人格的心理学定义

1.罗列式的定义

如普林斯对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一切生物个体的先天倾向、冲动、趋向、欲求和本能,以及由经验而获得的倾向和趋向的总和。”

2.整合的或完形的定义

这种定义强调个人属性的组织性和整体性。如,华伦和卡尔启尔把人格定义为:“一个人在任何发展阶段的全部组织。”

3.层次性定义

麦独孤、海德与布朗德等不少心理学家对人格也采用层次式的定义,把人格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起来。例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把自我(实际上是指人格)分成四个层次:物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精神的自我、纯粹的自我。

4.适应性定义

倾向于把人格看成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对环境适应的一种现象。

5.区别性的定义

强调个人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异性或区别性。例如,人格心理学的创始人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决定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

(四)本书的人格定义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具体解释为:

1.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

2.从某种程度上讲,人格是人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

3.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相对稳定的;

4.人格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五)人格心理学的任务

1.理论任务

(1)一般性理论问题

①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体系;

②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③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及理论评价;

④人格心理学的一般方法论与主要研究途径等。

(2)人格理论主要探讨

①人的本性;

②一个人的人格构成要素以及这些构成要素的组合方式;

③基本的人格特征以及如何描述与测量;

④人格发展的动力;

⑤人格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发展起来的;

⑥人格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⑦遗传、环境与自我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

⑧人格的发展是连续性的还是阶段性的;

⑨人格发展要经历的普遍性阶段以及重要特征。

目前,八个主要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体系分别为:古典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特质论、行为学习论、交互作用论、生物学论、人本主义和认知论。

2.实践任务

在应用方面,人格心理学家要运用有关的人格理论与研究方法在某个实践领域解决该领域中的具体实践问题。人格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以及人格测量、咨询与治疗的技术可以被广泛应用,为各种社会实践服务。

二、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1.人性论

(1)告子的性无善和无不善论;

(2)世硕、漆雕开的可以为善也可以不为善论;

(3)有性善有性不善论:

(4)孟子、董仲舒的性善论;

(5)荀子的性恶论;

(6)扬雄的善恶混论。

2.性习论

性习论是探讨人的生性(自然本性或先天因素)与习性(社会本性或后天因素)关系的理论。

3.人格的分类

主要有阴阳说、《尚书》的“九德”、孔子的三分法、刘邵的十二分法。

4.理想人格

《周易》的18种理想人格、孔孟的古人理想化法、老子的无为分法、庄子的理想人格。

5.人格的形成与完善

孔子提出的四种因素、孟子的四种善端、荀子的化性起伪的方法、墨家的“素丝说”。

6.人格心理的评估与考察

《尚书·尧典》中唐尧对舜的考察法、刘邵的“八观”“五视”法、诸葛亮的七种方法。

中国古代对人格的探讨主要有以下几个大致的特征:

(1)人格心理学思想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理想紧密联系;

(2)强调理想人格的设计;

(3)具有历史继承性。

(二)西方人格心理学思想的发展

1.普罗太哥拉、苏格拉底与柏拉图认为人的本性就是理性;

2.亚里士多德“灵魂蜡版说”、以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的观点为代表,倾向于人的本性为中性,可以为善为恶;

3.以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人文主义的人性自然论与卢梭的观点为代表,主张人的本性是善的;

4.以基督教神学的“原罪说”与霍布斯的观点为代表,主张人的本性是恶的;

5.在人格分类问题上,从古希腊的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发展到康德四种单纯的气质学说。

6.西方古代与近代人格心理学思想的特点

(1)这些思想一般都蕴涵在哲学理论中,尚未完全分化出来;

(2)是为适应某个阶级政治斗争的需要而提出来的;

(3)逐渐形成了一个趋势,即人格心理思想与哲学、政治与伦理学的结合逐渐过渡到与生物、医学等自然科学的结合。

(三)人格心理学的建立

1.心理测量运动

贝塞尔的“人差方程式”,高尔顿发现了平均数和标准差、相关系数,卡特尔的常模、测量标准化概念的提出,比纳与西蒙编制的智力测验量表。

2.欧洲近代临床精神病学的发展

法国著名学者皮奈尔首先肯定精神异常是一种疾病,在皮奈尔之后,相继出现了布雷德、沙可、伯恩海姆和让内等一大批杰出的精神病学家。他们围绕精神病的病因问题形成了精神病病因学上的两大学派,即德国精神病学家格里辛格尔与法国学者沙可为代表的躯体派和魏斯麦、伯恩海姆等人为代表的精神派。

3.其它来源

(1)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者强调研究的客观性、可操作性以及实验研究的方法,有助于人格心理学方法的科学化。

(2)完形心理学

完形心理学反对心理的元素主义,强调整体与结构,把人格看成是一种动力的整体结构,提出了心理的场理论与拓扑学方法,对主观心理现象采用现象学的描述方法等。

(3)西方文化人类学

西方文化人类学特别是美国文化人类学与跨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将社会文化的概念与田野研究方法引入人格心理学,扩大了人格心理学的视野。

(四)科学人格心理学的发展

1.人格心理学的发展阶段

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 特质论——第6章 行为学习论)【圣才出品】

第4章特质论 4.1 复习笔记 一、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一)奥尔波特简介 奥尔波特1897年出生在美国,是特质论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早在1921年,他就与其兄F.奥尔波特共同发表了《人格特质:分类与测量》,这部著作被公认为第一部阐述特质论的著作,对特质理论的形成起了奠基性的作用。 (二)特质的概念 1.特质的概念 一般认为,特质构成一个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此引发人的行为和思想,它除了应答刺激而产生行为外,也能主动引导行为。 2.特质的特点 (1)特质不是有名无实的; (2)特质比习惯更具有一般性; (3)特质具有动力性; (4)特质的存在可以从实际中得到印证; (5)一种特质对另一些特质仅仅是相对独立的; (6)特质与道德或社会判断不同义; (7)特质既可以是某个个体所具有的,也可以是群体所具有的;

(8)行动甚至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并不证明特质不存在。 按照奥尔波特的理论框架,可能有三种解释: ①一种特质在每个人身上不是都具有相同程度的整合; ②同一个人也可能具有相反的特质; ③在某些情况下,人的行动只是短暂地不符合特质,因为刺激情境或一时的态度转变左右了人的行动。 (三)人格特质的研究法 奥尔波特认为,在人格特质研究中,可以采用两种研究方法: 1.常规研究方法 常规研究法着重探讨奥尔波特所说的“共同特质”(common traits)。在同一个文化中,如果要知道一个人在共同特质上的情况,可以通过将他与其他成员进行比较,以确定他在这一特质上所处的位置。 2.特殊规律研究方法 (1)基本概念 特殊规律研究法关心的是如何能够较好地阐明个体人格的独特的特质组合。 (2)评价 特殊规律研究法的优点在于,是被试而不是研究者决定了那些所要测试的特质。 (四)机能自主性 机能自主性是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

许燕《人格心理学》笔记及课后习题讲解 新精神分析学派(圣才出品)

第3编新精神分析学派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许多富有创造力和洞察力的心理学家开始探索精神分析的新道路。他们发展自己的人格理论,创立自己的心理学派,不过由于他们保留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假设,因而被统称为新精神分析学派. 1.产生背景 (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典精神分析学说经历了一场危机,从而失去了在心理治疗方面的垄断地位。1920年前后,经典精神分析学派陷入了危机。 (2)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国家,人类的处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新的病态心理现象,即生活的无意义感、精神异化、焦虑、孤独、恐惧和忧郁,对此,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已明显力有不逮。另一方面,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都逐渐停滞下来,由激进退缩为顺从,企求得到人们的尊敬而不是创造出更为先进的理论。 (3)19世纪末,社会学、人类学相继成为独立学科。此类学科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行为主要是由其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所塑造。在社会学科的影响下强调以社会文化因素作为人类精神生活基础的新精神分析理论便应运而生。 2.新精神分析学派诞生 20世纪30年代后期,新精神分析学派从经典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主义)分化出来。 (1)它反对以本我心理学为核心,反对以泛性论为动力的生物主义和悲观主义,突出自我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的重要价值和乐观主义精神。 (2)新精神分析学派把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进一步从生物学、心理学领域转向社会学领

域,肯定了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 (3)在新精神分析学派中,霍妮、弗洛姆、沙利文和艾里克森代表了比较有影响的社会文化学派及自我心理学的理论观点,他们对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修正,创造出了一种清新的理论魅力。 表3-1新精神分析与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区别 理论要点经典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 人格动力内心冲突社会文化、人际关系问题 人格影响童年经验社会文化影响与主观奋斗 人格发展性心理阶段终身发展 3.1霍妮的人格理论 一、理论观点 霍妮的人格理论,是在秉承弗洛伊德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加以批判和修正,从而建立起来的社会文化观点的精神分析理论。 霍妮相信社会是人格形成的原因,也就是说,人格是在社会关系、文化背景以及人际交往中形成起来的,本能并非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也是精神分析社会学派的核心观点。霍妮认为自己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三方面:神经症的研究、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女性心理学。下面将其在这些领域的观点做逐一介绍。 (一)人性观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解答

人格心理学练习题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 1. 人格心理学是探究个体的( A )及其适应等领域的表现和规律的科学。 A.人格结构.动力.发展 B人格评价 C. 人格变态 D.人格元素.组织.特质 2.本我的活动遵循( A ) 。 A.快乐原则 B.道德原则 C.现实原则 D.法律原则 3.“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反映了人格的( A ) 。 A.稳定性 B.生物性 C.个别性 D.整体性 4.对人格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贡献最大的心理学家是( A )。 A.奥尔波特 B. 卡特尔 C.艾森克 D. 艾里克森 5.奥尔波特表达他对人格发展动力的看法用的概念为( B ) A.自我统一性 B.机能自主 C.创造性自我 D.统我 6.弗洛伊德提到可以通过( A ),了解无意识过程。 A.梦的解析 B.谈话 C.量表 D.绘画 7. 受辅者是关于自己最好的专家的观点来源于( D )。 A.建构疗法 B. 认知疗法 C. 行为疗法 D. 个人中心疗法 8. 艾森克把( B)看做是神经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A、外周神经系统 B.自主神经系统 C.激素 D.神经递质 9.能力特质在卡特尔的特质理论中属于( D ) A.一般特质 B. 共同特质 C.表面特质 D.根源特质 10. 艾森克的人格结构中包括内外倾.精神质和( A )三个人格维度。 A.神经质 B.宜人性 C.聪慧性 D.开放性 11.对自己暗恋的人,也觉得对方也喜欢自己,在防御机制上属于( C )。 A.压抑 B.合理化 C.投射 D.反向形成 12.人格成分中不包括(A )。

A.情绪过程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13. 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的出现( D )。 A.与刺激有关 B.与刺激无关 C.在反应之前 D.在反应之后 14.主题统觉测验是可以了解( B )动机测验。 A.意识 B.潜意识 C.行为 D.都不是。 15. 强调观察.模仿学习作用的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B )。 A.华生 B.班杜拉 C.罗杰斯 D.斯金纳 16.爱与人交往,喜欢热闹的气质类型是( B )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7. 人格结构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自我和(A)。 A.需要动机及价值观 B. 情绪 C.外倾 D.内倾 18.人格中遗传占主导部分的是( A )。 A.气质 B. 自我 C. 性格 D. 能力 二、简答题 1.简述人格的概念机包含的主要成分。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2.什么是人格评鉴,涉及哪些变量? 指在具体的条件下以系统的方式来收集有关人格的资料。有系统的收集这个人或这些人的有关资料,涉及的变量很多。所要收集的资料最起码要涉及下列四种变量:情境的性质.刺激的性质.指导语的性质和被试反应的性质。收集到资料之后,还要根据资料进行评分.分析和解释,然后才有可能对一个人或许多人的人格特征作出评定。 3.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的结构性;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社会性 4.什么是人格心理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人格心理学是探究个体的人格结构.动力.发展及其适应等领域的表现和规律的科学,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格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唯一从整体上探讨人的认知.需求.感情.意志和行为的复杂组织的一门学科,也是唯一系

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新精神分析【圣才出品】

第3章新精神分析 3.1复习笔记 一、个体心理学 (一)阿德勒生平 阿德勒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l912年,他创立了“个体心理学”。1937年病逝于苏格兰。阿德勒的主要著作有《论神经症性格》(1912)、《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1917)、《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1919)等。 (二)器官缺陷、自卑感、追求优越与社会兴趣 1.器官缺陷与补偿 (1)基本理论 阿德勒认为几乎所有人在生理上或多或少都有缺陷,这些生理上的伤害给人的身心机能的正常运转及发展造成种种问题,因而有必要给予解决。 (2)个体补偿的基本途径有两条: ①集中力量发展功能不足的器官; ②发展其它的机能来弥补有缺陷的机能。 (3)器官缺陷具有两方面的作用: ①为个体的生存发展带来不便; ②有可能成为推动个体发展的动力。 2.自卑感

(1)儿童通过和成人比较产生自卑感;成人通过社会比较产生自卑感。 (2)自卑感虽然是消极的、不愉快的感受,但自卑感也会成为推动人积极向上的动力。 (3)阿德勒认为,儿童用先天的“侵犯驱力”来克服自卑感。后来,阿德勒将“侵犯驱力”改为“男性反抗”。 3.追求优越 (1)阿德勒认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就是追求优越。 (2)追求卓越的双重性 ①它可以激励人去追求更大的成就,使人的心理得到积极的成长; ②有的人会因为追求自己个人的优越而忽视社会与他人的需要,从而产生“优越情结”。 4.社会兴趣 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是所有人具有的一种先天需要,一种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需要。 (三)生活风格与造性自我 1.生活风格的定义 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 2.生活风格的类型 (1)根据社会兴趣可大致分为两种: ①正确的和健康的生活风格; ②错误的和病态的生活风格。 (2)阿德勒根据兴趣的程度,划分出四种类型的人: ①统治-支配型:这种人喜欢支配和统治别人;

郑雪--人格心理学 读书笔记

第一章人格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1 人格--简单的说,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的个体差异。(至今学术界对这个概念的内涵还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人格一词源于拉丁文,其意指面具、脸谱。 人格的现代定义: 1、罗列式---是一切生物个体的先天倾向、冲动、趋向、欲求和本能,以及有经验而获得的倾向和趋向的总和。 2、整合的或完形的 3、层次性定义 4、适应性,受达尔文影响 5、区别性 奥尔波特的人格定义: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 本书的人格定义: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1、一个个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着一定组织和层次结构的模式,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多侧面、多层次与多因素的统一体。 2、心理行为模式是独特的,是人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 3、相对稳定的,在时间上的前后一贯性和空间上的普遍性。同时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可塑性和可变性。 4、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八个主要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体系: 1、古典精神分析 2、新精神分析 3、特质论 4、行为学习论 5、交互作用论 6、生物学论 7、人本主义 8、认知论 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6 心理学有一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 1937年,奥尔波特发表《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第三节、人格心理学理论--26 1、人格的前科学理论 前科学理论--日常生活经验,非正式、系统理论。 科学理论--有一套正规的符号系统,反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要求客观性、逻辑性、系统性等。 5、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 精准性、可检验性、概括能力、简洁性、逻辑一致性、有用性

人格心理学专题题库

一、单选题,110题 1、大五人格理论中人格包含五个方面的内涵,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该理论的内容( C ) A开放性B情绪稳定性C有恒性D随和性 2、“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兴趣容易转移”,这是以下哪种气质类型的主要特征( D ) A胆汁质 B抑郁质 C粘液质 D多血质 3、“喜欢有系统、有条理的工作,具有安分守己、务实、友善和服从的特点”,这是对哪种类型的人的描述( C ) A 研究型 B 现实型 C常规型 D 企业型 4、“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这属于以下哪种心理防御机制( D ) A逃避 B投射 C反向 D文饰 5、遭遇挫折后,最积极的行为反应是(B ) A幽默B升华C表同D补偿 6、人的气质类型不包括以下哪一种(B) A胆汁质B焦虑质C粘液质D抑郁质 7、“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更高评价,而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应受到最低评价”,这是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归因理论的的基本结论之一( B ) A、加涅 B、韦纳 C、布卢姆 D、沃尔伯特 8、权威型教养方式,表现为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由父母来控制。成长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孩子不容易形成以下哪种的人格特征( B ) A、消极、被动 B、任性、幼稚 C、做事缺乏主动性 D、依赖、服从 9、个体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心,知道自己的性别,也知道动物是公是母,常常问问这,动动那。这是处于完成以下哪个任务的人生阶段( C ) A、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 B、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 C、获得主动感受而克服内疚感 D、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 10、按照艾里克森提出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D ) A 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 B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 C获得主动感受而克服内疚感 D 自我意识的确立和自我角色的形成 11、某大学男生小刚同时喜欢两个女孩小丽和小美,小丽长得漂亮但脾气不好,小美特别喜欢自己但不太漂亮,这使小刚特别矛盾不知道要如何取舍。这种情况属于哪种动机冲突的类型( B ) A 双趋冲突 B双趋避冲突C 趋避冲突 D 双避冲突 12、屈原放逐赋《离骚》;左丘失明写《左传》;孙膑膑脚修《兵法》;司马迁受辱著《史记》,这是挫折后的哪种行为反应。( B ) A、表同 B、升华 C、补偿 D、投射 13、家庭是人生的奠基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的成长与成才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是(A),它对个性逐渐成熟的大学生影响更具有特别的意义。 A、家庭的情绪氛围 B、父母的教养态度 C、家庭经济状况 D、家庭结构 14、个体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心,知道自己的性别,也知道动物是公是母,常常问问这,动动那。这是处于(C)时期。 A、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 B、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

人格心理学(郑雪)要点括

《人格心理学》(郑雪) 1、人格心理学定义 人格是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人格心理学的八大主要学派 古典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特质论、交互作用论、生物学派、行为学习论、人本主义和认知论。 3、人格心理学的任务 (1)在理论上探讨人格心理学学科本身的一般性理论问题如对象、任务、体系、历史、发展、理论评价、一般方法、研究途径,人格的基本问题如人性、善恶、结构、因素。 (2)在实践上探讨如何对人进行测量评估、健康咨询与治疗、选拔应用。 4、人格心理学的特点 更重视个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更注重人心理的内部稳定性和持续性,是对人格的系统全面探讨。 5、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1)人性论:孟子、荀子。 (2)性习论:商代伊尹、孔子。 (3)理想人格:燕国才十八特征论、庄子消极自然论。 (4)人格形成与完善:孔子四因素论、荀子化性起伪论。 (5)人格心理评估与考察:唐尧对舜的迷津测验、刘劭的八观五视。 (6)人格分类:黄帝内经五类型、孔子三类、刘劭十二类。 6、西方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1)理性论:普罗太哥拉、苏格拉底、柏拉图。 (2)中性论:亚里斯多德灵魂蜡板说、爱尔维修、霍尔巴赫。 (3)善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论、蒙田人文主义人性自然论、卢梭天赋人权人性说。(4)恶论:基督教神学原罪论、霍布斯唯物论。 (5)人格结构论:柏拉图理性意志情欲三因素论、亚里斯多德理性认识与情感意志二因素论。 (6)人格发展与改造观:柏拉图美德教育诱发轮、亚里斯多德实践得中庸道论、霍布斯理性改造恶性论。 (7)理想人格: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论、柏拉图智慧勇敢节制正义论、亚里斯多德美德中庸论。 (8)人格观察评估:亚里斯多德形相学、拉瓦特形相学拾零、鲍多笔迹论、乔恩笔迹学体系、弗朗茨 ·加尔颅相学。 (9)人格分类学:柏拉图三类法、希波克拉底体液说、康德心理四气质说。 7、人格心理学的建立 (1)心理测量运动:贝塞尔个体差异、高尔顿个体测量(《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的研究》《遗传的天才》)、卡特尔常模(《心理测验和测量》)、西蒙智力量表。 (2)欧洲近代临床精神病学:皮奈尔定精神病、精神病因躯体派与精神派、魏斯麦催眠术、弗洛伊德创第一个人格心理学体系精神分析。 (3)其他学派如行为主义、完形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也影响现代人格心理学形成。 (4)美国阿尔波特1937年《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8、人格心理学的发展 (1)20世纪30-60年代:新精神分析、行为学习论与社会学习论、特质论、人本主义、认

完整word版,《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推荐文档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2.人格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 (√)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 (√)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情结。 (×)10.阿德勒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 (√)11.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 (×)12.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 (√)13.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 (×)17.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8.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 (√)19.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 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人格 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A、气质 B、性格 C、人格 D、能力 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A、人格B、性格C、能力D、气质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动力 C、人格发展 D、人格适应 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发展 C、人格适应 D、人格动力 6.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 B、否认 C、自居作用 D、投射作用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荣格B、阿德勒C、卡特尔D、弗洛伊德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A、弗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埃里克森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C、荣格D、阿德勒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A、卡特尔B、艾森克C、奥尔波特D、马斯洛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 D、罗杰斯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罗杰斯 D、艾森克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详细答案汇总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1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独特和独特的心 理行为模式.气质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2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6否认.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退化作用(×)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即,富有情绪色彩的一连串的观念或思想。情结。情结: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心灵被某种心理问题强烈占据,使人无法思考任何其他事情,而个体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10.阿德勒(×).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11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奥尔波特(×)12 .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13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戴斯(×)17..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18 .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19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二.单项选择。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DA、性格B、气质C、人格、能力。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D、能力A、气质B、性格C、人格、气质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A、人格B、性格C、能力D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人格适应A、人格结构B、人格动力CD、人格发展。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人格动力A、人格结构B、人格发展C、人格适应D这种观点.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6 )的提出者是(C。 A、荣格B、阿德勒C、埃里克森、弗洛依德D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现实性焦虑B、神经性焦虑C、道德性焦虑D、防御性焦虑A,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 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弗洛伊德、荣格B、阿德勒C、卡特尔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D.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10 、埃里克森C、阿德勒DB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A、弗洛伊德、荣格.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11、阿德勒C、荣格DA)。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马斯洛、奥尔波特、卡特尔AB、艾森克CDC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D、罗杰斯C、奥尔波特、艾森克AB、卡特尔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人格心理学题库

人格心理学题库 第一章人格概说 一、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个体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着个人行为和思想的独特性。――G.奥尔波特 ?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陈仲庚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黄希庭,2002 人格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范型来研究人格的结构、动力、发展和适应等领域中的事实和规律的一个心理学分支学科。 二、人格心理学的基本问题有哪些?(或:主要研究领域) 人格结构:是人格理论家用来解释个别差异的假设性概念,所描述的是个体内在的稳定的人格层面。当承认人格结构存在之后,就要探讨人格结构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究竟有多少?诸要素是怎样组织的?是否有某些要素高于或控制着其他的要素? 人格动力:指个体特征性行为产生的内在原因。一些人格理论家用人格过程这一术语来概括人格动力机制方面的内容。人是积极能动的主体,从事着各种各样的活动。是什么力量促使人去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人格动力就是要解答这个问题的。 人格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至衰老死亡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人格是如何发展的?发展是否有阶段性?如果有阶段性那么经历哪些阶段?遗传与环境如何具体地交互作用从而产生各种人格特征?婴幼儿时期的经验对人格的发展有何意义?这些问题构成了人格心理学的第三个研究领域。 人格适应:(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个人与环境保持和谐状态,心情愉快、情绪积极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而不能与环境保持和谐状态则表现为适应障碍。持久性的适应障碍则属人格障碍。 人格评鉴:又称人格的评估,是通过科学的程序对个体人格表现资料进行系统的收集并给予解释的过程。人格评鉴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自陈测量、投射测验、行为评鉴等。 人格研究:人格研究是帮助我们了解人格问题的重要途径。主要有临床研究、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三种研究取向。 三、简述人格研究的三种传统取向 临床研究(clinical research) ——以自然出现的行为术语或自然情境中产生的言语报告对个体进行深入系统的考察的一种研究取向。 相关研究 ——通常使用统计测量来建立个体间已存在的差异的那些测量集之间的联系或相关性;换言之,相关研究取向强调个体差异并力求建立起在不同的人格特征上这些差异间的关系。 实验研究 ——实验者操纵变量并且旨在建立因果关系和普遍规律的一种研究取向。 表1.1 三种研究取向优缺点的比较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2.人格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 (√)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 (√)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情结。 ()10.阿德勒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

(√)11.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 ()12.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 (√)13.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 ()17.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8.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 (√)19.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 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郑雪《人格心理学》课后习题(人格心理学概论)【圣才出品】

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 一、概念题 1.人格 答: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具有动态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在心理学家看来,人格具有下列特征: (1)整体性。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如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认知、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在一个真实的人身上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独特性。先天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使人与人之间在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上表现出差异。 (3)稳定性。主要表现为自我的持久性。人格既有跨时间的持续性,又有跨情境的一致性。 (4)社会性。人格既是社会化的对象,也是社会化的结果,人既有自然性也有社会性,但人特有的本质特征是其社会性。 2.人格心理学 答: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一种以现实的人为研究对象,对个人的

思想、情绪及行为的独特模式进行探求、描述和解释,并综合诸多足以影响个人的各种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与生物学的、发展的、认知的、情绪的、动机的和社会的种种交互作用,进而对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做出整体性解释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人格理论、人格研究、人格评鉴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人格结构,探讨稳定的个体差异由哪些心理要素构成,这些要素以何种方式加以组织; (3)人格动力,探讨驱使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力量; (4)人格发展,探讨人格的发展及其阶段性等; (5)人格适应,探讨适应的本质以及如何改变异常行为等。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1)精神分析论。 (2)特质论。 (3)类型论。 (4)学习论。 (5)现象学取向。 3.人性论 答:人性论即关于人的本性是什么的理论。人性是善的,是恶的,还是中性的?这一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相当复杂。从古到今,这一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始终没有一个定论。 人性论不仅复杂,而且非常重要,许多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包括人格理论、心理发展理论与学习理论等,都是建立在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

人格心理学郑雪配套练习题库

人格心理学郑雪配套练习题库 郑雪《人格心理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目录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 三、简答题 四、论述题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 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 第2章古典精神分析 第3章新精神分析 第4章特质论 第5章生物学论 第6章行为学习论 第7章交互作用论 第8章人本论 第9章认知论

第10章积极心理学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 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 第2章古典精神分析 第3章新精神分析 第4章特质论 第5章生物学论 第6章行为学习论 第7章交互作用论 第8章人本论 第9章认知论 第10章积极心理学 第四部分模拟试题 郑雪《人格心理学》模拟试题(一) 郑雪《人格心理学》模拟试题(二) ? 试看部分内容 名校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性格与气质相互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形成某些相同的性格特征 B.气质不能够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 C.性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掩盖和改造气质 D.性格对气质具有明显的影响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与气质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制约,都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气质往往能影响性格的表现方式。气质对性格的影响还表现在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速度。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 2.下列正确表述“大五”人格因素的是()。[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责任心、宣人性、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开放性 B.外向性、宜人性、正性情绪、开放性、情绪稳定诖 C.宜人性、负性情绪、习俗性、情绪稳定性、开放性 D.开放性、外向性、责任心、宜人性、情绪稳定性 【答案】D查看答案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整理大全

二、填空 1.人格心理学研究的途径有:临床法、相关法、实验法。2.人格的特性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3.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适应、人格评鉴。 4.四种基本的人格理论范型是:精神分析范型、特质论范型、学习论范型、现象学范型。 5.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即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6.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8.梦的工作包括:凝缩、替代、象征、润饰。 9.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主要有: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自身。 10.荣格的人格发展阶段有:童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11.荣格认为人格的动力是:生命力。它按等值原理和熵原理活动。 12.阿德勒的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是:自卑情结、优越情结。13.霍妮提出的神经症的三大类型指:远离众人、接近众人、反对众人。 14.霍妮的理论被称为:神经症文化决定论。她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基本焦虑。 15.精神分析论者关于人格动力的基本概念不同,弗洛伊德是性本能、荣格是生命力、 阿德勒是自卑感、霍妮是基本焦虑。 16.行为矫正的主要方法有:系统脱敏法、代币制、厌恶刺激疗法、行为协约。 17.斯金纳按强化物的来源把它们分为:一级强化物、二级强化物。 18.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是指:内外向维度、神经质维度和精神质维度。 20. 多拉德和米勒关于学习的四个要素:内驱力、线索、反应、奖赏。 21.多拉德和米勒将冲突分为四类:接近-接近冲突、回避-回避冲突、接近-回避冲突 双重接近-回避冲突。 2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宿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2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罗杰斯。25.罗杰斯认为机能完善的人的特点是:经验的开放、协调的自我、机体估价过程、 4.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卡特尔 6.荣格集体潜意识中的黑暗面是指( C 阴影 )A 情结 B 自卑 D 自性 7.顺利完成任务而必须具有的人格特征是( A 能力)B 气质 C 性格 D 智力 8.荣格个体潜意识的集中体现是( B 原型 )A 幽默 C 移情 D情结 9. 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诞生。 A 阿德勒 B 奥尔波特 C 罗杰斯 D 艾森克 10.阿德勒认为()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动机。A 生活风格 B 保持自卑 C 社会兴趣D追求优越 11.艾森克研究发现,()特质与大脑皮质兴奋、抑制水平有关。 A 内外倾 B 神经质 C 宜人性 D 精神质 12.首先提出“同一性”问题的人是(C 艾里克森)。A 荣格 B 斯金纳 D 阿德勒 13.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 B 马斯洛)。 14.提出个体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学到别人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B 班杜拉)。 15.“火可以使黄油融化或使鸡蛋变硬”反映了人格的(D 社会性)特性。A 整体性 B 独特性 C 稳定性 16.“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反映了人格的(C 稳定性)特性。A 整体性 B 独特性 D 社会性 17.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最深层部分是(C 潜意识) A 意识 B 前意识 D自我 18.弗洛姆认为人克服孤独感的积极方式是()A逃避自由 B 积极自由 C 毁灭 D独裁 19.贝利人格理论的核心概念是()A 自卑 B 建构 C 强化 D特质 20.最早发现并研究个体心理差异现象的人是()A奥尔波特 B华生 C高尔顿 D斯皮尔曼 2.荣格根据人的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把人格分为() D 内倾 E 外倾 3.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A 首要特质B 中心特质C 次要特质D 个人特质 E 共同特质 4.艾森克把人格层次分为( B 类型 C 特质 D 习惯反应 E 特殊反应)A 移情 5.马斯洛把人类的基本需要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A 归属需要B 尊重需要D 审美需要E 自我实现需要 6.弗洛伊德认为,可以通过()了解无意识。A 自由联想 B 口误 C 梦 D 集体无意识 E 催眠 7.指出下列属于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A 弗洛姆E阿德勒) B 斯金纳 C 霍妮 D 艾里克森 8.阿德勒提出了以下著名概念( ) A创造性自我 B 生活风格 C 追求优越 D 社会兴趣 E自卑感 9.荣格研究的集体潜意识主要有( A 阿尼玛 B 阿尼姆斯 C 阴影 D 自性 E 人格面具) 10.大五人格模型主要包括( A 外倾性 B 宜人型 C尽责性 D 神经质 E开放性)

郑雪《人格心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5章【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 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 一、概念题 1.人格 答: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具有动态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在心理学家看来,人格具有下列特征: (1)整体性。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如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认知、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在一个真实的人身上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独特性。先天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使人与人之间在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上表现出差异。 (3)稳定性。主要表现为自我的持久性。人格既有跨时间的持续性,又有跨情境的一致性。 (4)社会性。人格既是社会化的对象,也是社会化的结果,人既有自然性也有社会性,但人特有的本质特征是其社会性。 2.人格心理学 答: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一种以现实的人为研究对象,对个人的

思想、情绪及行为的独特模式进行探求、描述和解释,并综合诸多足以影响个人的各种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与生物学的、发展的、认知的、情绪的、动机的和社会的种种交互作用,进而对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做出整体性解释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人格理论、人格研究、人格评鉴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人格结构,探讨稳定的个体差异由哪些心理要素构成,这些要素以何种方式加以组织; (3)人格动力,探讨驱使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力量; (4)人格发展,探讨人格的发展及其阶段性等; (5)人格适应,探讨适应的本质以及如何改变异常行为等。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1)精神分析论。 (2)特质论。 (3)类型论。 (4)学习论。 (5)现象学取向。 3.人性论 答:人性论即关于人的本性是什么的理论。人性是善的,是恶的,还是中性的?这一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相当复杂。从古到今,这一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始终没有一个定论。 人性论不仅复杂,而且非常重要,许多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包括人格理论、心理发展理论与学习理论等,都是建立在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

人格心理学(郑雪)第1次课教案

“人格心理学”课程综述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人格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这门学科要完成两大任务:一是理论任务,二是实践任务。 在理论方面,人格心理学不仅要探讨本学科的一般性理论问题,诸如,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体系;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及理论评价;人格心理学的一般方法论与主要研究途径等问题,而且要建立人格理论来回答有关人格的基本理论问题,这包括:人的本性是什么,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人格的结构是什么,即一个人的人格构成要素有哪些,这些构成要素是以什么方式组合起来的;基本的人格特征有哪些,如何描述与测量这些人格特征;人格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人格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发展起来的;发展的条件和基础是什么;遗传、环境与自我在人格发展中究竟起什么作用;人格的发展是连续性的还是阶段性的;人格发展要经历哪些普遍性的阶段,这些阶段有什么重要特征。 在应用部分,了解掌握运用有关的人格理论与研究方法于某个实践领域,解决该领域中的具体实践问题。例如,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对学生的智能、气质与性格等心理特点进行测量评估,以便因材施教;在健康实践方面,对某些人的心理问题、人格障碍进行咨询和矫正;在人事管理方面,采用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评价人才、选拔人才与使用人才。 总之,通过人格心理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促进学生掌握人格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学会运用相关知识与工具进行人格测量、咨询与治疗,为各种社会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也常被称为“个性心理学”,为后续其他心理学相关课程的学习提供概念和理论上的支持。 本课程总学时(学分)数: 32学时,2学分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本课程的教材: 《人格心理学》郑雪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