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样品委托检验业务操作流程及规范

样品委托检验业务操作流程及规范

样品委托检验业务操作流程及规范
样品委托检验业务操作流程及规范

中国农业部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ROMER LABS联合实验室

样品委托检验业务操作流程及规范

为了向中国客户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推进ROMER产品在中国市场中的销售和应用以及客户服务,ROMER国际贸易(北京)有限公司(下称ROMER LABS中国公司)决定将接受中国客户的样品送检委托分析的业务项目,并提供相关的检测分析数据和正式的检验报告,并收取相应的样品检验和服务费用。

根据ROMER中国公司与中国农业部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签订的《ROMER LABS 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内容规定,中国农业部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将作为检验单位,依照实验室操作规范提供样品委托检验分析服务,并为样品送检委托检验客户出具正式的检验报告。为此,我司拟定此项目的操作流程及规范如下:

一、业务承接单位与职能

1)接收送检样品单位:ROMER LABS中国公司,参见附件《ROMER LABS联络方式》2)送检费用收取单位:ROMER LABS中国公司,参见附件《ROMER LABS联络方式》3)样品检验分析单位:中国农业部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4)检验报告出具单位:中国农业部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二、委托检验服务与费用

1)样品检验项目明细:见附件《ROMER LABS 联合实验室样品检验服务报价单》2)委托检验样品种类:接受饲料、养殖及乳制品企业的日常原料或成品等样品

3)样品委托检验方法:ELISA 酶联免疫分析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MS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4)检验报告出具时间:检验费用款项到帐后7个工作日内完成检验,并出具《委

托检验报告》,样本参见附件。

5)样品检验费用明细:见附件《ROMER LABS 联合实验室样品检验服务报价单》6)费用发票与报告出具:《技术服务发票》及《委托检验报告》正本将由ROMER LABS

公司直接寄达送样客户指点地点。

三、样品委托检验业务操作流程

1)委托信息确认:客户填写《样品检验委托单》后以传真

的方式与ROMER LABS中国公司共同确认双方信息及样品

委托检验信息,ROMER LABS中国公司以加盖签字章的方

式确认接受客户样品检验委托事宜。

2)检验费用支付:根据银行账户信息,将委托检验费用汇

入ROMER中国公司后,将《样品检验委托单》标的的样

品实物寄达ROMER LABS中国公司。

3)送检样品交接:ROMER LABS中国公司与客户确认样品实

物接收无误,并确认委托检验费用入账后,将样品实物

及《样品检验委托单》送达中国农业部农业科学院饲料

研究所,根据委托要求进行样品检验分析。

4)样品检验报告:中国农业部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接到

样品实物及《样品检验委托单》的检验申请后,在7个

工作日内出具正式的《委托检验报告》,并以邮件和邮递

的方式将《委托检验报告》送达ROMER LABS中国公司。

5)检验报告交付:ROMER LABS中国公司通过电子邮件将《委托检验报告》扫描件发送客户,并在20个工作日内将报告正本及《技术服务发票》寄达客户指定地点。

四、委托检验的声明及提示

1)ROMER LABS中国公司与客户完成《样品检验委托单》的确认后,有权拒绝接受客户对样品委托检验事项的任何撤销或更改请求,相关的委托检验费用由承接方另行处理。

2) ROMER LABS中国公司及中国农业部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将遵照国家相关的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要求,对来样进行检验分析,有权拒绝不符合检验分析条件或是含有其他特殊基质的样品委托检验请求,并享有对样品检验分析结果的解释权力。

3)ROMER LABS中国公司有权根据市场以及中国农业部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检验成本的变化,可对于未得到ROMER 中国公司确认接受的样品委托检验申请,进行收费价格的调整或拒绝接受检验委托。

4)ROMER LABS中国公司及中国农业部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出具的《委托检验报告》只对来样负责,所有的检验分析数据及报告内容不能作为司法诉讼依据,或是其他商业宣传用途。

5)客户可直接致电ROMER LABS中国公司,咨询或查询与样品委托检验分析相关的信息和服务,以及ROMER LABS中国公司的其他产品信息和服务。

ROMER国际贸易(北京)有限公司

2011年6月10日

进货检验流程及规范模板

1.0目的: 确保未经检验或验证合格的原材料、外协件及供方提供的物品不投入使用或加工, 防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流程, 保证过程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外协、外购产品的检验。 3.0职责: 3.1 物流部 3.2 品管部:

3.3采购部: 3.4 生产部: 4.0进料检验细则:

5.1 入库送检: 物流部在规定时间完成物料点收( 含质量证明文件或检测报告) 、标识, 填写《送检单》, 填写内容要求完整, 物料到库半小时内送品管部报检。 5.2 进货检验流程: 5.2.1品管部收到《送捡单》( 含质量证明文件或检测报告) 半小时内回复检验及完成时间。 5.2.2 标准确认: 来料检验员根据具体来料标识卡、物流部报检单, 查找相对应来料检验标准。 5.2.3抽样: 根据来料数量按《产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确定抽样方案并取样。 5.2.4测量/实验: 5.2.4.1 进料检验进行来料标识确认: 送货单位、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日期、是否环保等内容标识完整; 标识卡内容不完整或者无物流标识, 物流部负责纠正, 品管部进行跟踪验证。 5.2.4.2 检测实验报告及其它质量证明文件的确认、点收: 确认无误按《文件控制程序》归档备查, 如送货单位无检测实验报告及其它质量证明文件, 内部联络采购部, 依《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控制程序》处理。 5.2.4.3 产品包装防护确认: 目测检查产品包装外箱是否满足搬

运、运输及储存要求, 不符合要求, 内部联络采购部, 依《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控制程序》处理。 5.2.4.4外观检查: 不允许有麻点, 色差、锈迹、裂纹、油污、碰伤、字迹清楚、破损、缩水、水纹、变形等, 按品管部检验标准执行。 5.2.4.5尺寸测量: 按品管部图纸及检验标准执行。 5.2.4.6性能实验: 按品管部图纸及检验标准执行。 5.2.4.7报告填写: 依据来料标识及《报检单》填写《来料检验报告》抬头栏: 供应商名称、来料日期、数量、客户名称、合同编号、检验员、检验日期及抽样方案Ac-----接收数Re------拒收数等。依据检验标准完整填写检测项目、标准要求, 测量/实验工具或者方法及实际测量结果。 5.2.5 判定: 5.2.5.1测量/实验结果同标准要求比对, 超出标准在判定栏画”X”、未超出标准范围内在判定栏画”∨”完成判定, 签字确认后, 报品管部经理审核, 如不合格, 填写《不合格处理单》按《不合格控制程序》处理, 最终不合格评审意见及时通知生产部、采购部联络供应商, 填写《供应商纠正预防措施表》, 按《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处理。 5.2.6 标识: 来料检验员根据《不合格处理单》评审最终处理意见做好来料状态标识。 5.3 处理:

样品管理控制流程

目的 规范样品的管理操作,确保样品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确保工程,生产和检验有据可依。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样品的采集、制作、管理及使用全过程。 2定义 样品:由客户提供或由公司授权人员签发的,用于工程,生产或检验人员检验时作为参照使用的某种产品的认可实物。 3职责 3.1工程部 3.1.1负责供应商样品的确认、承认、测试测量和签署。 3.1.2负责提交客户样品的制作,试模样品,材料的内部评估、承认和签署。 3.1.3负责客户签署样件要求的信息获取,样品的验证确认。 3.1.4负责样品结构,性能,外观及颜色的确认。 3.1.5负责生产样品,限度样品的样品签署。 3.1.6负责工程样品档案的建立,保存管理。 3.1.7负责客户签署样品接受的登记,样品复稿的封存保护。 3.2质量部 3.2.1负责协助工程部对供应商样品的确认、承认、测试测量和签署。 3.2.2负责协助工程部向客户提交样品,材料的测试和检验。 3.2.3负责样品的使用,归还和有效周期的管理。 3.2.4负责质量样品档案的建立,保存管理。 3.3市场部 3.3.1负责样品提交客户的确认,客户产品的信息沟通,获取。 3.3.2负责客户签署样品接受的登记,样品原稿的封存保护。 3.4采购部 3.4.1负责供应商提交样品信息要求的沟通,获取。 3.4.2负责向相关部门(工程部/质量部等)送交供应商的提交样品,协助工程部和质量部建立 供应商提交样品的相关资料和信息。

5、作业程序内容 5.1样品收集: 5.1.1 由客户或工程部/市场部提供样品来源。 5.1.2 工程部和品质部收到样品后,经工程部主管和质量部主管确认,然后进行封样。 5.1.3 由公司授权人签发的特殊情况下的让步接受,暂收样品。 5.2样品的分类: 5.2.1 供应商样品:指由供应商制作提供,由我公司确认签发的样品,供供应商生产,检验和本公司工 程、质量检验和追溯时的参考依据。 5.2.2 客户样品:指经由客户确认签发的,用于指导本公司工程设计开发,生产及验收参考标准的样品。 包括:色板,结构,电路,功能等。(也称外来样品) 5.2.3 自制样品:指由本公司工程部、质量部确认签发的样品,供生产,检验参考使用(也称生产样品)。 5.2.4 临时样品:因生产异常时与客户样品存在差异时,经客户认可暂时接收,或由工程部,品质部认 可可让步接收的样品。 5.3 样品管理: 5.3.1 供应商样品 a. 当采购部开发新的供应商或供应商材料、生产工艺变更时,由采购部要求供应商附《自检报 告》,《材质证明》送样进行确认。 b. 采购部接到上述供应商的报告,材料样品时,转给工程部进行确认。工程部进行样品(5PCS 以上)检测,包括材料的适配动作,适时安排由生产制造部门进行试用,合格后工程部进行样品确认。 c. 工程部应把对样品的确认与测试记录在《样品确认单》上,工程部确认OK的话,须完成供应 商《样品确认单》的制作,并将《样品确认单》转给采购,若确认NG,工程部将该供应商提供的所有资料和样品退还给采购部,经确认变更影响客户产品特性或客户有要求材料变更时由工程部依据《工程更改通知单》交客户承认。 d. 若供应商材料样品经检验测试合格,工程部将《样品确认单》原件发回供应商,副本两份, 一份给采购部,一份给质量部。工程部与质量部依据要求建立《供应商样品清单》进行管理。若不合格,则将相关结果告之供应商并给予说明,若供应商要求样品全部退回,那么工程部应将所有供应商送样品资料与样品进行全部退回。 e. 质量部接到采购部转来的上述供应商的报告,环保资料应登记到《环保测试信息清单》,内 容包括供应商名称、物料名称、物料编号、测试日期、测试机构、报告编号、报告有效周期、报告有效期、测试项目、报告有效测试结果、下次索要报告时间、MSDS(化工品)、结合《供应商样品清单》,作为以后供应商送货的依据。

进货检验流程规范

进货检验流程规范 1、目的 监控所有进料质量,确认采购的辅助材料、化学品、外协品,符合本公司的品质要求。 2、适用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辅助材料、化学品、外协品的进货检验基本流程规范。 3、职责 3.1物资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 3.2物资部负责对进厂各种物料的品名、数量及外包装的验收工作,按贮存标准分类保 管及各种物资入库、出库的搬运装卸工作。 3.3技术部负责制定采购物料的材料技术规格书及检测标准。 3.4品质管理部负责检测作业指导书的制定、采购物资的检验和验证,并对质量问题进 行反馈。 3.5 品质管理部SQE工程师负责将来料异常质量问题通过物资部反馈给供应商,并追 踪后续供应商的改善情况并确认改善效果。 4、管理内容 4.1流程图 [辅料检验流程图] (附件一)。 4.2进料点收 4.2.1供应商送货时先由仓管人员进行收货,若于收货前发现品名、数量、重量与实物不符,物料不经IQC(物料检验)直接由仓管人员负责处理。 4.2.2点收合格后由仓管人员将货物移至待检区,并发起系统送检,同时把随货所附的COC或COA一并交付并通知IQC人员进行检验工作。 4.3物料检验流程 4.3.1 IQC检验人员接到仓库的送检信息后,首先去仓库待检区核对物料,核对内容包括随货所附COC或COA和物料外包装上的批次号、供应商信息、客户信息等。核对无误后实施抽样检验。依据[各类辅料材料规格书]与[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所规定的项目和要求执行检验。 4.3.2 物料检验完成后,IQC检验人员应填写[进货检验判定报告],把物料的检测结果,依据该物料的[材料规格书]判定为合格或不合格,并由主管领导会签确认。

样品确认制作流程

样品确认制作流程(初稿) 1、目的: 规范样品制作管理流程,确保样品制作的交期和品质能满足客户和公司开发设计的要求。 2、范围: 该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和老产品的打样制作。 3、权责: 1)样品部负责样品的制作、检验、采购标准(品质部协同)的制定; 2)品质部负责样品的检查,确保制作好的样品能满足客人的品质要求; 3)采购部负责样品材料的准备; 4)仓库负责样品材料的发放; 5)注塑部负责样品箱壳的制作; 6)财务部(或采购、注塑、生产核算相关成本提供给样品部,由样品部统筹反馈至财务)负责核实样品的成本(材料、人工) 4、各环节作业流程、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间规定 1)样品部确定与记录 a、根据样品单与业务确定样品的制作细节和客人的详细要求,展开样品单; b、记录样品单的接收时间,以及发出时间,及样品的详细要求,做统计便于后续追溯。 c、新样品制定初始BOM清单,并分发至相关部门(计划、生产、采购、车缝、仓库、注 塑、后勤),新产品做完第一次大货之后10日之内与生产部门核实BOM清单是否准确, 是否需要做出相应修改。 d、每一款特殊样品都要分业务员,分客户做相应的BOM清单,分发至计划、采购、仓库、 生产以保证大货生产同样品一致。 e、老产品记录清楚每张样品单的详细要求,分业务员,分客人做好相关记录,归档。 2)工作时间要求 a、新产品(30工作日) 特殊拉杆、轮子、锁、内装制作周期为30工作日,自样品单到工厂,所有物料需要重 新购买、箱壳需要重新上模具,调色,整体工作时间为30个工作日,外购材料需25

个工作日到工厂,注塑部上模到完工时间为15-20个工作日。 b、老产品 a)标准配置,仓库有剩余大货箱壳,有物料的,3个工作日完成; b)标准配置,仓库有剩余大货箱壳,需要重新购买物料,7个工作日完成; c)标准配置,仓库无箱壳,需重新上模具生产,有物料,15个工作日完成; d)非标准配置,需要重新采购特殊物料(如特殊内装,特殊拉杆、轮子等非标准物料),25个工作日完成 c、大货样 大货出货前7个工作日,采购、箱壳给予安排,样品部2日之内完成。 3)样品操作流程 a、业务下样品单,厂长签核,发放至样品部,样品部跟催物料以及箱壳,各个部门的完工 时间以4.2规定时间完成; b、样品部与业务确认库存箱壳的型号颜色,根据具体情形与业务协调样品的交货情况; c、各个部门给样品部回复确切物料及箱壳的完成时间; d、样品按照确认的要求制作; e、品质部检验合格后,寄出。 5、所需记录表单 拟定:审核:核准:

进货检验流程及其检验方法

进货检验流程及其检验方法 摘要:进货检验主要是对供应商提供过来的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未经检验或验证合格的原材料、外协件及供方提供的物品不投入使用或加工,防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流程,保证过程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什么是进货检验? 进货检验,主要是指企业购进的原材料、外购配套件和外协件入厂时的检验,这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和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为了确保外购物料的质量,入厂时的验收检验应配备专门的质检人员,按照规定的检验内容、检验方法及检验数量进行严格认真的检验。 进货检验的目的 确保未经检验或验证合格的原材料、外协件及供方提供的物品不投入使用或加工,防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流程,保证过程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进货检验的形式 进货检验包括首件(批)样品检验和成批进货检验两种。①首件(批)样品检验。 首件(批)样品检验的目的,主要是为对供应单位所提供的产品质量水平进行评价,并建立具体的衡量标准。所以首

件(批)检验的样品,必须对今后的产品有代表性,以便作为以后进货的比较基准。通常在以下3种情况下应对供货单位进行首件(批)检验:a.首次交货;.设计或产品结构有重大变化;c.工艺方法有重大变化,如采用了新工艺或特殊工艺方法,也可能是停产很长时间后重新恢复生产。 ②成批进货检验。 成批进货检验,可按不同情况进行A,B,C分类,A类是关键的,必检;B类是重要的,可以全检或抽检;C类是一般的,可以实行抽检或免检。这样,既要保证质量,又可减少检验工作量。成批进货检验既可在供货单位进行,也可在购货单位进行,但为保证检验的工作质量,防止漏检和错检,一般应制定“入库检验指导书”或“入库检验细则”,其形式和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或规定。进货物料经检验合格后,检验人员应做好检验记录并在入库单上签字或盖章,及时通知库房收货,做好保管工作。对于原材料、辅材料的入厂检验,往往要进行理化检验,如分析化学成分、机械性能试验等工作,验收时要着重材质、规格、炉批号等是否符合规定。 进货检验流程 对于来自供应商提供过来的原材料后,我们需对材料进行检

鞋子样品制作标准流程

鞋子样品制做流程 一.备料 1.收到样品材料,先根据来料清单,核对数量/配件是否齐全,有没有在运输途中损坏或者丢 失,再和样鞋仔细对照。 2.材料颜色车线颜色加工方法 大底颜色拉链饰扣松紧织带 包边条喇叭布标印刷网板 3.有些特殊材料不能挤压,不能褶皱,如镜面PU/贴膜金属PU等,存放的时候要注意 二.开料 1. 样品材料要单独存放,不要和大货放在一起,以免用错材料。 2.有些特殊材料不能挤压,不能褶皱,如镜面PU/贴膜金属PU等,裁断的时候要注意 3. 样品材料都比较少,特别是有些特殊材料或小配件,材料可能只有一点点。有些材料是样 品室用剩下的部分,材料会不规则。裁断冲裁的时候不要浪费材料,不规则或有瑕疵的材料要单片冲裁,剩下的样品材料要按指令装好写上标签,方便下次再用。(有瑕疵的材料也不能扔掉) 4. 样品没有刀模的时候要手工开料,手工开料的时候要先比对纸板和样鞋,不要用错纸板, 也不要用错材料 常用纸板名称 开料板和刀模纸板一样大的纸板,包含有折边位置,组合位置,反车位置 实板和折完边的部件一样大,不包含折边位置(比开料板少了一个折边位) 比板有些小部件会有比板,即不包含折边位置,也不包含组合和反车位置(像组合好鞋头剩下的鞋头中片大小,鞋身饰片大小,条带宽度比对等)组合板像凉鞋和有扣带组合的鞋子,一般都会有组合板,用来比对扣带组合的角度翘度板有需要定型的鞋子,用来比对部件定型后的翘度 5.做到鞋头要定型的鞋子,鞋头要先定一片看效果,再定剩下的鞋头。如果是手工开料,要 先剪一片鞋头试定型效果,和翘度板比对,没有问题再开剩下的鞋头,避免有鞋头定型后太小,鞋子做不起来的现象。 三.针车 1.按照样鞋组合位/折边位削皮,削皮要顺薄,不能有痕迹。港薄削10MM宽,顺薄到0.1MM

进货检验流程规范

进货检验流程规范 1、目的 通过监控所有进料质量,确保采购的原辅材料质量符合本公司的品质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检测部对到货原辅材料执行进货检验时的基本流程。 3、职责 3.1商务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 3.2仓库负责对进厂各种物料的品名、数量及外包装的验收工作,按贮存标准分类保管及各种物资入库、出库的搬运装卸工作。 3.3生产技术部负责制定采购物料的材料技术规格书及检测标准的制定。3.4产品检测部负责检测作业指导书,检测仪器操作规范的编制、采购物资的检验和验证,对质量异常问题进行会签确认并追踪。 3.5品管部负责进货检验流程的制定并监督流程执行的有效性。负责异常物料的供应商改善反馈及后续追踪确认。 4、管理内容 4.1流程图 [ 原辅料检验流程图] (附件一)。 4.2进料点收 4.2.1供应商送货时先由仓库保管员进行收货,若于收货前发现品名、数

量、重量与实物不符,物料不经IQC(原料检验员)直接由仓库保管员负责处理。 4.2.2点收合格后,对于需要产品检测部IQC 人员检测的物料由仓管人员将货物移至待检区并发起一份《产品请检单》,把随货所附的产品合格证或产品检验单一并交付并通知IQC 人员进行检验工作。 4.2.3所有到货的原辅材料及设备零部件,仓库库管员在收货后,都要要求请购部分填写一份《来料检验报告单》,确认所请购的物料要求是否符合使 用要求。 4.3物料检验流程 4.3.1IQC 检验人员接到仓库的请检信息后,首先去仓库核对物料,核对内容包括随货所附产品合格证或产品检验单和物料外包装上的批次号、供应商信息、客户信息等。核对无误后实施抽样检验。依据《产品检测中心抽样规定》与《各类原辅材料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所规定的项目和要求执行检验。 4.3.2物料检验完成后,IQC 检验人员应填写《原料检验报告单》,把物料的检测结果,依据该物料的[ 材料检验标准]判定为合格或不合格,确认完成的检测结果签字后以打印或邮件形式发往商务部、生产技术部、品管部、及公司领导各一份。 4.3.3对于产品检测部判定为合格的物料,由IQC 人员在《原料检验报告单》直接盖合格章。对于判定为不合格的物料,由产品检测部人员发起一

公司进货检验规程完整

原材料、外协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 1.目的对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进货检验。 3. 职责 3.1采购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 3.2仓库负责进货产品进行登记入库。 3.3技术部负责提供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依据 3.4质量部检验员负责进货产品检验,并对质量问题进行反馈。 3.5采购部根据各部门反应的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考评。 4. 工作内容 4.1外协外购件的分类 4.1.1 外协件 根据本厂生产需求,外协件分为:机械加工零件(部件)、铸件类、表面加工处理类。 4.1.2 外购件 根据外购件的用途和性能,分为五金、标准件、管材、钢材、传动、气动、电气、工具及辅助材料等。 4.2进货检验判定标准 4.2.1进货检验判定依据:外协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产品图纸、技术标准等。 4.2.2批次允收准则:进料检验必须以“ 0”缺陷为允收准则。 4.3 检验工作程序 供方供货——〉采购员(仓库)报检——〉检验员对待检物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填写检验结果——〉交质量部经理判定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 供方首次供货:供方必须将样件、自检报告单、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注册证书复印件等交由采购部门,技术部依据图纸等技术要求制定检验项目,交检验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填写检验单。 样件检验完毕后,检验单交由采购部门,以据此做出鉴定报告,采购部门通知供方并列入《合格供货方清单》,根据供方情况制定初步供货份额。 非首次供货:

供方须待检验报告、合格证、采购部开具的《检验通知单》,检验员确认后进行检验,检验后检验员将检验数据和相关资料交技术负责人批准,合格后方 可办理入库手续。 4.4检验工作要求 441、采购人员必须按照采购计划和交货进度,详细填写采购件名称、交检批数量、制造单位等内容; 4.4.2、检验员严格按《检验规程》、产品图纸和工艺技术问题通知等要求,进行检查并如实填写检测数据; 4.4.3、检查结果报技术部负责人,技术部负责人依据产品图纸、工艺要求、加工及装配等要求,判定物料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或退货并通知办理相关手续,不得填写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签字。 4.4.4、仓库必须确认《检验单》上的技术部负责人签字方可办理入库手续。4.5质量问题的处理 4.5.1检验员或质量负责人在接到质量信息后,立即赶到生产现场,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5.2检验员认真填写相关信息报技术部负责人,技术部负责人每周依据检验人 员的记录进行汇总,向采购部提供信息以便统计供应商业绩集中考评。 4.6进货检验规定 4.6.1进货检验抽样方式: 技术文件中列出的重要零件必须逐一检验并记录,其余零件的抽样方案按下 表要求执行(参考GB282—81, 一般检验水平II抽取样本): 若产品一次抽样不合格,再次送货后需再次实行抽样检验,再次抽样方案如下(计算后数量不为整数的向上取整): 抽样方案说明:

进货检验流程及规范

1.0目的: 确保未经检验或验证合格的原材料、外协件及供方提供的物品不投入使用或加工,防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流程,保证过程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外协、外购产品的检验。 3.0职责: 3.1 物流部: 3.2 品管部: 职责1 协助技术部制定进料的检验标准和检验规范 职责3 按照公司规定的分类检验方法,对部分需进行分选检验的零件进行检验, 防止不合格品入库并投入使用 职责4 识别和记录进料质量问题,对供应商提出质量改进建议 职责5 通过再检验,验证供应商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 职责6 拒收进料中的不合格材料和物件 职责7 做好质量原始记录,对所检物品的质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上报 职责2 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图纸、检验方法和进料检查程序,对原材料、外购件、 外协件、包装物进行检验 职责9 参加外协厂送样产品检验结果的讨论,并保管好讨论记录 职责10 妥善处理进料出现的质量异常问题 职责11 协助采购部处理不合格材料的退货工作 职责12 对原料供应商、协作厂商交货质量进行整理、分析与评价 职责13 对进料的规格和质量提出改善意见或建议 职责8 参加外协品定点前的考察和外协厂的质量保证能力的评估工作 职责1 负责物料的点收、保管、记录、标示、送检、入库、退货; 职责2 负责物料的储存期限管制; 职责3 负责对超过储存期限的物料报检;

3.3采购部: 3.4 生产部: 4.0进料检验细则: 检测项目 要求 判定准则 反应计划 标识验证 送货单位、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日期、等内容 标识不完整不合格 报告、纠正、联络 检验报告确认 每批次进料供应商必须提供《检验报告》 无《检验报告》不合格 报告、标识、联络 化学成分报告确认 每批次进料供应商必须提《化学成分报告》 无《化学成分报告》不合格 报告、联络 物理性能报告 每批次进料供应商必须提《物理性能报告》 无《物理性能报告》不合格 报告、联络 数量验证 不允许少于送货单数量 数量少不合格 报告、联络 包装/产品防护确认 按采购合同要求/满足产品搬运、运输防护等要求 不符合合同订单、防护 要求不合格 报告、联络 外观检验验证 不允许有麻点,色差、锈迹、裂纹、油污、 碰伤、 字迹清楚、破损、缩水、水纹、变形等 图纸或者比对标准样品 报告、联络 尺寸检测验证 按图纸或者品管部检验规范 超出公差不合格 报告、标识、联络 性能测试 按图纸或者品管部检验规范 超出标准不合格 报告、标识、联络 5.1 入库送检: 物流部在规定时间完成物料点收(含质量证明文件或检测报告)、标识,填写《送检单》,填写内容要求完整,物料到库半小时内送品管部报检。 5.2 进货检验流程: 5.2.1品管部收到《送捡单》(含质量证明文件或检测报告)半小时内回复检验及完成时间。 5.2.2 标准确认: 来料检验员根据具体来料标识卡、物流部报检单,查找相对应来料检验标准。 5.2.3抽样: 根据来料数量按《产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确定抽样方案并取样。 5.2.4测量/实验: 职责15 进料库存品的抽验以及鉴定报废品 职责14 完成上级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任务 职责1 负责不合格来料让步接受,特采后,挑选、返修等具体纠正事宜 职责2 负责与供方联络处理来料不良,反馈进料及其它物品的质量信息给供方; 职责1 协助质管部处理不合格品。

进货检验流程及其检验方法

进货检验流程及其检验方法 摘要:进货检验主要就是对供应商提供过来得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未经检验或验证合格得原材料、外协件及供方提供得物品不投入使用或加工,防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流程,保证过程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什么就是进货检验? 进货检验,主要就是指企业购进得原材料、外购配套件与外协件入厂时得检验,这就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与确保产品质量得重要措施。为了确保外购物料得质量,入厂时得验收检验应配备专门得质检人员,按照规定得检验内容、检验方法及检验数量进行严格认真得检验。 进货检验得目得?确保未经检验或验证合格得原材料、外协件及供方提供得物品不投入使用或加工,防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流程,保证过程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进货检验得形式?进货检验包括首件(批)样品检验与成批进货检验两种。?①首件(批)样品检验。 首件(批)样品检验得目得,主要就是为对供应单位所提供得产品质量水平进行评价,并建立具体得衡量标准。所以首件(批)检验得样品,必须对今后得产品有代表性,以便作为以后进货得比较基准、通常在以下3种情况下应对供货单位

进行首件(批)检验:a、首次交货;、设计或产品结构有重大变化;c.工艺方法有重大变化,如采用了新工艺或特殊工艺 方法,也可能就是停产很长时间后重新恢复生产。 ②成批进货检验。 成批进货检验,可按不同情况进行A,B,C分类,A类就是关键得,必检;B类就是重要得,可以全检或抽检;C类就是一般得,可以实行抽检或免检。这样,既要保证质量,又可减少检验工作量。成批进货检验既可在供货单位进行,也可在购货单位进行,但为保证检验得工作质量, 防止漏检与错检,一 般应制定“入库检验指导书”或“入库检验细则”,其形式与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或规定、进货物料经检验合格后,检验人员应做好检验记录并在入库单上签字或盖章,及时 通知库房收货,做好保管工作、对于原材料、辅材料得入厂检验,往往要进行理化检验,如分析化学成分、机械性能试验等工作, 验收时要着重材质、规格、炉批号等就是否符合规定。 进货检验流程?对于来自供应商提供过来得原材料后,我们需对材料进行检验,保证只有合格得产品才能进入生产环节中,下面就是进货检验得一般流程示意图:

进货检验规范

进货检验规范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1、目的 对公司的采购物资(原辅材料、外协的质量进行检验把关),凡不合格的均不能入库和投产,确保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的采购物资在入库前的检验和试验。 3、验收依据 a、产品图样 b、检验规范 c、双方签订的合同和技术质量协议 d、有关的国家行业标准 4. 工作内容 4.1按进公司物资分原材料、一般物资、辅料等。 a.重要物资主要为:钢材、铝型材、玻纤布、腊、帘布、塑料件等外协件。 b.一般物资为:五金标准件。 c.辅料:印制版、胶带、包材、工具等。 质检人员根据采购、仓库人员的物资报检情况,进行检验。 4.2对重要物资中的外协配套件以双方签订的质量协议书进行验收,主要以图纸的技术要求为主。钢材、腊、树脂以核对原厂合格证明(复印件、传真件)为主。

4.3对原材料的验收主要查阅出厂检验报告、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做好规格、外观验收记录,需要时其化学成份及机械性能委外进行检验。 4.4对一般物资主要以验证为主,主要查阅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进行外观、规格检查。 4.5辅料有仓库管理人员根据采购单/合同、入库单等直接进行验收、入库。。 4.6质检人员对物资检验和试验结果作好记录并收集有关质量文件归档。 4.7未经检验或验收的不合格的物资不得投入使用或加工。 4.8进货检验判定 4.8.1进货检验判定依据:外协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产品图纸、技术等。 4.8.2批次允收准则:进料检验必须以“0”缺陷为允收准则。 4.9检验工作程序 供方供货——〉采购员(仓库)报检——〉检验员对待检物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填写检验结果——〉质量部判定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 供方首次供货: 供方必须将样件、自检报告单、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注册证书复印件等交由采购,质量部依据图纸等技术要求制定检验项目,交检验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填写检验单。 样件检验完毕后,检验单交由采购,以据此做出鉴定报告,采购通知供方并列入“合格供方名录”,根据供方情况制定初步供货份额。 非首次供货: 供方须待检验报告(材质保证及物理性能报告),仓库报检,检验员确认后进行检验,检验后检验员将检验数据和相关资料交质量负责人批准,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新产品样品打样流程

样品打样流程 版 本:A0 页 码:第1页,共2页 流程 部门 所用记录 事项说明 Y NG Y NG OK 需求单位 业务 业务 工程部 工程部 样板组 品保 业务 内部需求用样品制作单,客户用客户的方式;相关附件 样品制作通知单 样品制作通知单 样品图纸(1:1型版) ﹑打样进度表 BOM ﹑产品规格书表﹑生产作业指导书﹑打样进度表 BOM 样品检验报告 成本分析表 样品清单 客户提出用电话﹑E-mail ﹑传真或客户自己的格式 如是新客户和新产品时, 打样由工程部样板组进行,其他情况则不进行. 工程部上应注明不同打样阶段时的样品性质和数量(原样﹑初样﹑确认样和大货样) 工程部确认打样过程中的各项需求(物料﹑设备)和加工难度;如与业务对于打样有分歧,最终由副总裁决. 工程部在完成打样准备后需将打样进度回复业务,业务依此跟进打样进度 品质部须根据客户要求制定IQC 、IPQC 和OQC 的检验依据,必要时请工程协助 根据《样品制作通知单》制作,将相关材料状况填入《制样书》中,异常情况须及时通知业务人员。项目工程师在订单正式生产前参照样板组的手工BOM 制作正式BOM 和SOP. 样品测试合格后业务将样品送交客户时按客户要求附送相应资料. (接上页) 打样需求(内部提出和客户提出) 评估 制作打样单 制作评估 打样准备 样品制作 样品检验 样品交付 和送样、留样

样品打样流程版本:A0 页码:第1页,共2页流程部门所用记录事项说明 NG Y 客户、业务 业务业务 工程部封样卡 制样书、内部联 络单 客户用电话﹑E-mail﹑传真或客户自己的格式通知 业务样品确认结果.如不合格时确定是否需重新打样 只要客户通知打样终止,业务须要求相关部门停止 打样。 只要客户要求发生变更,业务须以重新制作制样书, 要求相关部门作出相应变更并确认变更所需时间.如 因内部原因不能完成打样,工程部需用内部联络单 通知业务,由业务与客户沟通。 当样品获得客户确认后,工程部须将客户原始图 纸、规格要求、BOM表存档备用。样品交由工程部 保管.客户下订单大货生产时,转交生管制作正式文 件,由文控人员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的要求进 行发行. 客人评估 打新终止和 变更 资料归档 封样

原材料、外购件、外包件进货检验规范

原材料、外购件、外包件进货检验规范 篇一: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 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 1. 目的 对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进货检验。 3. 定义:无 4. 职责 4.1采购部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 4.1.1采购人员负责下达《原材料请验单》(以下简称《请验单》); 4.1.2质检部检验员根据《请验单》负责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 4.1.3采购部根据各部门反应的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考评; 4.2仓储部门负责进货产品进行登记入库。 4.3生产技术部门负责提供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依据。 4.4质检部门负责进货产品检验和试验的工作指导,并对质量问题进行仲裁。 5. 工作内容 5.1原材料的分类

根据原材料对最终产品影响重要程度,将其分为关键项、重要项和一般项:关键项:即保证安全项,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及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重要项:即重要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使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对产品实现有重要影响的物资。 一般项:即一般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非关键部位的批量物资,它一般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由生产技术部汇总后编制《采购物资分类明细表》。 5.2进货检验判定标准 进货检验判定依据:《原材料进货检验规程》、产品图纸、技术标准等。 批次允收准则:进料检验必须以“0”缺陷为允收准则;其中关键项、重要项合格率100%,一般项不低于92%。 5.3检验工作程序 供方供货——〉采购员送达《验收单》——〉检验员对待检物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填写检验结果——〉交质量经理判定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 供方首次供货: 供方必须将样件、自检报告单、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注册证书复印件等交由采购部门《请验单》,质量负责人依据图纸等技术要求制定检验项目,交检验员进行

样品制作流程

样品制作流程 文件编号:JS/QMP.GC-001 (A版) 编辑部门:_____________ 编辑: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 批准日期:_____________ 实施日期:_____________

样品制作流程 1.0目的 规范产品开发、改进、制作过程中以及成熟产品的样品制作行为,保证能高效有序,满足客户对样品的需求。 2.0职责 2.1业务部: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公司产品发展提出样品需求申请;并组织技 术、生产、品质对制作前样品评审并保存记录。 2.2生产部:根据非成熟产品的样品需求信息,组织人员进行加工装配和测 试。 2.3技术部:根据样品需要,组织零件或部件乃至整机的加工和物料齐备。 2.4采购部:样品制作的物料保障。 2.5品质部:对于样品进行测试,验证其合格性,并出检验单。 2.6技术部:对样品加工工艺评估,出一套完善的加工工艺文件。 3.0 流程框图(见下图)

4.0 流程说明 4.1图纸内的要求和工艺务必明确清晰,以使后续的样品制作能有很强的参 照和依据;使执行单位非常清楚如何实施; 4.2对于样品制作所领的物料,要在领料单上注明打样领用 4.3样品制作单位严格按照允诺的时间感知样品,在由于异常情况可能会延 误交期时要及时和业务部门沟通,告知原因、采取的改进措施以及新 的时间等 4.4生产完成后由样品制作人员进行自检,然后交品质部进行检验测试,检 验记录表上要详细注明需要重点检验测试的内容。一般情况下,要针 对特别试的内容重点测试,其它内容按照正常的测试方案进行测试; 4.5当品质检验测试完成,各项指标满足满足要求时,由检验测试人员出具 检验测试报告,当发现可疑之不符合项,需和技术部沟通,以确认是 否属于不合格。 4.6当存在问题但短时间无法修改而客户急需样品的,检验测试人员按照实 际情况出具检验测试报告。一般情况下初次送样样品出货必须是100% 合格,不合格品不允许让步出货。同时样品制作单位针对发现的问题 要写出分析报告和改进措施及计划,连同测试报告一同交业务部。5.0 相关文档 5.1 《样品申请单》 5.2 《样品检验报告》

进货检验流程及规范

1.0 目的: 确保未经检验或验证合格的原材料、外协件及供方提供的物品不投入使用或加 工,防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流程,保证过程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外协、外购产品的检验。 3.0职责: 3.1 物流部: 3.2 品管部:

3.3采购部: 3.4 生产部: 5.1 入库送检: 物流部在规定时间完成物料点收(含质量证明文件或检测报告)、标识,填写《送检单》,填写内容要求完整,物料到库半小时内送品管部报检。 5.2 进货检验流程: 5.2.1品管部收到《送捡单》(含质量证明文件或检测报告)半小时内回复检验及完成时间。 5.2.2 标准确认: 来料检验员根据具体来料标识卡、物流部报检单,查找相对应来料检验标准。 5.2.3抽样: 根据来料数量按《产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确定抽样方案并取样。

5.2.4测量/实验: 5.2.4.1 进料检验进行来料标识确认:送货单位、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日期、是否环保等内容标识完整;标识卡内容不完整或者无物流标识,物流部负责纠正,品管部进行跟踪验证。 5.2.4.2 检测实验报告及其他质量证明文件的确认、点收:确认无误按《文件控制程序》归档备查,如送货单位无检测实验报告及其他质量证明文件,内部联络采购部,依《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控制程序》处理。 5.2.4.3 产品包装防护确认:目测检查产品包装外箱是否满足搬运、运输及储存要求,不符合要求,内部联络采购部,依《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控制程序》处理。 5.2.4.4外观检查:不允许有麻点,色差、锈迹、裂纹、油污、碰伤、字迹清楚、破损、缩水、水纹、变形等,按品管部检验标准执行。 5.2.4.5尺寸测量:按品管部图纸及检验标准执行。 5.2.4.6性能实验:按品管部图纸及检验标准执行。 5.2.4.7报告填写:依据来料标识及《报检单》填写《来料检验报告》抬头栏:供应商名称、来料日期、数量、客户名称、合同编号、检验员、检验日期及抽样方案Ac-----接收数 Re------拒收数等。依据检验标准完整填写检测项目、标准要求,测量/实验工具或者方法及实际测量结果。 5.2.5 判定: 5.2.5.1测量/实验结果同标准要求比对,超出标准在判定栏画“X”、未超出标准范围内在判定栏画“∨”完成判定,签字确认后,报品管部经理审核,如不合格,填写《不合格处理单》按《不合格控制程序》处理,最终不合格评审意见及时通知生产部、采购部联络供应商,填写《供应商纠正预防措施表》,按《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处理。 5.2.6 标识:来料检验员根据《不合格处理单》评审最终处理意见做好来料状态标识。 5.3 处置: 5.3.1 合格:入库,物流部检查物料有无质量状态标识,如无质量状态标识,品管部进料检验立即纠正,物流部仓管验证后办理入库,安排适当的位置存放,标识。 5.3.2 不合格:物流部负责将其隔离,生产部根据《不合格品评审处置表》最终评审意见组织挑选,返工,品管部进料检验进行验证及质量状态标识。 5.3.2.1挑选:品管部来料检验负责现场挑选员工培训督导,并签限度样品,标识产品质量状态,进行不合格,合格统计,及时填写《供应商纠正预防措施表》具体按《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生产部负责组织挑选事宜,严格执行品质部挑选标准。 5.3.2.2 返修:生产部按《不合格处理单》最终评审意见组织返修,品管部制程验对返修进行检验、验证、标识。 5.3.4 退货:品管部来料检验对来料不合格产品进行统计、标识及记录《进货检验产品记录表》,仓库办理退货事宜,及记录。 5.4到期及超过储存期限进料的重检: 5.4.1 物流部按规定监管物料储存期限,对到期和超过储存期限的物料组织报检。 5.4.2 品管部按规定检验.,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5.4.3 确认合格物料,物流部重新粘贴物料标识卡,检验标识质量状态及检验时间,并签字确认。 5.4.4 处置按本规定5.3执行。 5.5进料数据统计分析及反馈: 5.5.1进料检验按检验批次填写《供应商不合格品统计表》、《进料检验统计表》,根据《进料检验统计表》制作《进料质量月报》。

样品制作流程

样品制作流程 1.0目的 规范产品开发、改进、升级过程中以及成熟产品的样品制作行为,保证能高效有序,满足客户和市场对样品的需求。 2.0范围 适用于市场需要的样品制作的全过程控制。 包括: 1.公司新开发的产品; 2.对既有产品的升级改进; 3.成熟产品的样品; 4.仓库的库存产品; 3.0职责 3.1业务部: 1.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公司产品发展提出样品需求申请;并提请董事长、总经理批准。 2.样品单内的要求务必明确清晰,以使后续的样品制作能有很强的参照和依据;使执行单位非常清楚如何实施。 3.2样品室: 1.根据是否是成熟产品的样品需求信息,组织人员进行加工装配和测试。签收并回复业务员样品完成时间。 2.其中对于产线已经生产过的产品,或者仅仅在原有产品上进行配色丝印等的变化,则由样品室进行样品制作。对于没有进行过批量生产或小批量试产的样品需求,由项目工程师协助制作。对于在仓库已有的样品,需由样板员从仓库领出交由样品室重新走一遍检验流程。 3.在样品制作时所用物料必须是公司常规物料,有安规要求的物料必须要与CDF相符,且是以后批量生产要采用的物料。特别对于内部的松香、锡珠等进行清理,要经得起客户拆机查看。 4.装配完成后由样品制作人员进行自测,一旦自测通过,连同样品申请

单交实验室进行测试,测试表上要详细注明需要重点测试的内容。当存在问题但比较紧急需要很快测试时,要在样品申请单上注明存在的问题,以提醒测试人员注意。 3.4采购部: 1.收到技术部零配件申购单,给出大致的物料到位周期。 2.特殊零配件由于异常情况可能会延误交期时要及时和技术部沟通告知原因、采取的改进措施以及新的时间。 3.5实验室: 1.对于样品进行测试,验证其合格性,并出具测试报告。 2.实验室根据样品申请单和安规要求进行测试,一般情况下,要针对特别的内容重点测试,其它内容按照正常的测试方案进行测试。 3.当测试完成,各项指标满足要求时,由测试人员出具测试报告,测试报告交样品制作单位。当发现可疑之不符合项,需和样品制作单位沟通,以确认是否属于不合格。 4.当存在问题但短时间无法修改而客户急需样品的,测试人员按照实际情况出具测试报告。项目工程师针对发现的问题要写出分析报告和改进措施及计划,连同测试报告一同交业务部。 3.8品管部: 1.对所制作的样品根据客人实际需要再一次进行测试验证。特别是外观、功能键和配件等。 4.0小结 样品是产品品质的代表,是定价的基础,是生产企业形象的代表,是展示企业实力的窗口。样品制作、检测完成后,样品制作人、实验室主管、品质部主管必须签字确认。制作和检测部门人员必须要做到认真、负责、及时和高效。出现重大的样品责任事故,要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原材料进货检验规程知识讲解

原材料进货检验规程 1. 目的 对生产用原材料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2.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生产原材料检验。 3. 职责 3.1根据仓库提供的《原材料请验单》负责对原材料进行取样; 3.2根据《重庆龙者低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原材料检验技术标准》对原材料指标进行检验和试验; 3.3填写原材料检测记录,建立台账; 3.4对首次到厂的原材料进行留样; 3.5质检部负责将检测结果反馈至相关部门; 3.6对不合格材料严格按照检测流程进行处理,严禁私自接收或放行。 4. 工作内容 4.1进货检验判定标准 进货检验判定依据:《重庆龙者低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原材料检验技术标准》 4.2检验工作程序 首次供货: 供方需将样品、自检报告单、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注册证书原件或复印件等交由采购部门,采购部门开具《原材料请验单》,并将供方提供的

样品、自检报告单、合格证原件或复印件等材料送至质检部,质检部负责人安排质检员进行检验,质检员填写《原材料检测记录》。 如果合格,质检员和质检部负责人在《原材料请验单》上签字确认并反馈至采购部门,并填写工作联系单反馈至技术部,以据此做出鉴定报告,采购部门通知供方并列入《合格供货方清单》,根据供方情况制定初步供货份额;如果不合格,质检员和质检部负责人在《原材料请验单》上签字确认并反馈至采购部门,质检部填写《工作联系单》反馈至技术部。 合格样品要投入生产使用,需技术部出具相关证明。 非首次供货: 供方需提供质检报告、理化实验报告单、合格证等资料,仓库开具《原材料请验单》,并将《原材料请验单》和供方提供的质检报告、理化实验报告单、合格证原件或复印件等资料送至质检部,质检部确认后安排质检员进行检验,质检员填写《原材料检测记录》。 如果合格,质检员和质检部负责人在《原材料请验单》上签字确认并反馈至仓库,据此仓库入库;如果不合格,质检员和质检部负责人在《原材料请验单》上签字确认并反馈至仓库,质检部填写《不合格原材料处理单》反馈至技术部。 不合格原材料需要让步放行时,需技术部在《不合格原材料处理单》签字确认放行,并由质检部填写《工作联系单》送至仓库办理入库。 供方提供质的检报告、理化实验报告单、合格证等资料由质检部存档保存。 4.3检验工作要求 4.3.1检验员严格按照《原材料进货检验规程》、《重庆龙者低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原材料检验技术标准》,质检部和技术部的要求,进行检查并如实填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