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品牌战略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

农业品牌战略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

农业品牌战略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
农业品牌战略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

农业品牌战略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

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性调整的突出重点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产业化经营中的产业步子怎么迈?靠谁来拉动?如何开拓市场、赢得市场?实施品牌农业战略为产业化经营及结构调整提出了目标、要求、实现形式,提供了拉动力量、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发展品牌农业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在农业已从产品时代进入了商品时代期间,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还必须进入到品牌时代。品牌竞争,是包含了产品质量、价格、包装、贮运、服务、生产方式、生产环境、企业文化等在内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竞争。拥有品牌就拥有市场,拥有市场就能把产业做大做强,就能拉动产业结构调整,降低农产品市场风险、带动农民增收,有了品牌,结构调整就能调得动、调得准、调得深、调出成效。

所谓品牌农产品,是指农业各产业质量水平高、消费信誉好、市场占有率大、经济效益显著的产品。她是农产品精华,也是农业资源与先进科学技术的结晶,是农业和农产品质量水平的象征,是市场和消费者喜爱的“宠儿”。因而,品牌农产品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出了奋斗目标,质量要求,实现形式。

实施品牌农业发展战略,有着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1、品牌农业是农业结构性调整的带动力量。解决分散的农户适应市场,进入市场的问题,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难点和成败的关键,而要进入市场首先就得要有一个好的品牌产品,品牌产品一经形成,市场销路就会不断的扩大,从而自然会带动某个产业的大生产、大发展,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市场风险,减少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同时也可以减少政府对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的行政干预。

2、品牌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发展品牌农业,可以有效地延长农业产业链条,通过对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增加农业的附加值,使农业的整体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从而促进农民的增收。

3、品牌农业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当今的农业竞争已经不是单项产品、单个生产者之间的竞争,而是包括农产品质量、品牌、价格和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产业体系的综合性竞争。发展品牌农业,有利于把农业生产、加工、与市场紧密联结起来,把小而全的小农经济引到区域化专业生产的现代化农业经济上来,还可以通过农业品牌农产品加工或销售企业牵头,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按照国际规则,把农业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标准全面引入到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我县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

巫溪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财政穷县。我县地域条件不好,交通不便,技术落后,农产品加工薄弱,农业长期效益低下;另一方面,我县又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包括粮、油、生猪、果、茶、中药材、水产、蔬菜等。如何把这些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经济优势,实施“品牌农业”战略,为此提供和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已获得农业部、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称号有一定数量都有一些知名度。但这些农产品在新的市场分工、竞争与合作中,市场占有率低,不是有质量无规模,就是有规模无质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名牌带活一个产业。把现有的龙头企业盘大盘强,将带活相关产业,因此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期的历史时期中农村经济工作,要确立品牌农产品战略的发展思路,通过品牌农产品的培育开发,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上档次、上规模、上效益,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农民增收,培植更多财政税源,从而推动全县经济的发展,实现富县裕民奔小康的目标。为此,必须解放思想,牢树四个观念:一是发展农村经济,必须把重点放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名牌农产品,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这个新的增长点上;二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必须通过大抓特抓名牌农产品的发展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三是名牌农产品必须同时具备优质化、规模大的条件才能享誉市场,增加效益;四是培育名牌农产品、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就等于扶持农民增产增收。这四个观念概括为:把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放在名牌农产品开发上,把着眼点放在形成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上,把落脚点放在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上,把后续点放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上,以名牌农产品战略来促进全县农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从横向来看:与其他区县相比,我县的名牌农产品的知名度、生产规模、企业营销能力,产业化程度远不及万州、涪陵的榨菜、江津的米花糖、忠县的豆腐乳。这些也是重庆市名牌和农博会名牌。我们的差

距主要表现在:①生产基地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利益关系不紧密,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带动能力目前较弱,普遍存在有质量无规模,有规模无质量的现象。②扶持重点不够突出。我们的产业相对分散,特色产业、优势产品不够突出,没有集中人力、财力突出扶持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③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不够宽松,企业生产经营的其他费用过重。④农业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我县地方性农业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工作还末进入起步阶段,无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设备。

三、实施品牌农业战略的总体目标、基本思路

实施品牌农业的总体目标应是:大力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使产业化组织的产品质量效益和加工增值能力有一个大提高;产业化组织的区域布局更趋合理,按照比较优势形成的农业产业带初具规模;利益联结机制和经营体制趋于完善,农民得到的实惠明显增加;品牌农业在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全县农业整体竞争力中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品牌农业战略的基本思路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中心任务,以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名牌农产品企业为龙头,以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和重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为动力,以建立与国际市场相适应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检验体系为保障,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牢牢抓住这些关键环节,就是我们在新形势下推进品牌农业战略的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

具体而言,就是要实现一批品牌要有一批规模性的生产基地和几个龙头企业及几个畅销的市场渠道。

四、实施品牌农业战略的主要途径

(一)加快发展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业主

龙头企业是名牌农产品的有效载体。在大力发展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同时,要加快培育一批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培育龙头企业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抓住机遇,促进龙头企业有更大的发展。要抓住西部大开发,三峡大移民,加入世贸组织和粮棉购销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有利时机,加快龙头企业发展,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的精度和深度,努力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上多下功夫,防止盲目地“多角经营”、上项目、铺摊子。鼓励具有品牌优势、比较优势的企业,在突出主业的前提下,通过兼并、联合、联营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竞争力。二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发展龙头企业,企业家至关重要。龙头企业的经营者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学习,勇于实践,严于律已,开拓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引导企业经营者正确处理与企业职工和广大农民的关系,为企业家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懂经营、善管理、办事公平、作风正派的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是加大对名牌农产品企业的扶持力度。从一定意义上说,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支持农业,扶持农民,不管什么所有制和哪种类型的龙头企业,只要与农民有比较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能够带动农户和生产基地,使农民从中真正得到实惠,就应该大力扶持,当前要重点抓好两件事:一是继续抓好农业部等八个部门制定的关于扶持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政策的落实;二是按照WTO规则的要求,研究新情况,采取新办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扶持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措施。

(二)切实加强名牌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1、突出区域布局。农业部和重庆市出台的《优势农产品布局》,将我县的马铃薯、山羊、土鸡被列为重庆优势产业带。这标志着全县农业布局将面临大调整。按照县上提出的经济布局,各地一定要迅速调整区域性产业布局,不搞“小而全”,不搞重复布局,要服从国家、市、县产业布局大规划,该调整的立即调整,该放弃忍痛放弃,该重组的要优化重组,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要集中精力,整合资源,聚合资金,坚持不懈,把优势区域的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以布局的大优化实现产业开发的规模效应。

2、要切实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通过各类龙头企业的带动,形成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不仅是促进农产品优质化、专用化的有力支撑,而且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基地建设要充分调动农户、龙头企业、社区性合作组织和各方面的积极性,高起点规划,多渠道筹资,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凡列入生产基地的区域,禁止一切破坏产地环境质量的其他项目上马。县里各相关部门要将生产基地建立与各类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农业、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化项目、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技术推广和技术改造等项

目资金捆绑起来使用,予以重点支持。

(三)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探索组织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是增强产业化经营组织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之一。要发展“公司制”和“合作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一个有效形式,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凝聚力和经济实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加强对农户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在产业化经营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以及龙头带动作用,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示范章程和规章条例,明确合作组织的法人地位,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要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要继续探索和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建立的各种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行业协会要在市场准入、信息咨询、规范经营行为、价格协调、调解利益纠纷、行业损害调查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切实维护和保障行业内农户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重视对名牌农产品的“包装”。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名牌农产品的知名度。名牌农产品不能“躲在闺阁无人晓”,一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扩大名牌农产品的社会影响。二是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广告宣传活动开展宣传,三是开展节假日促销宣传;四是举办名牌农产品文化节活动等等,把名牌农产品的名声做大、做响、做强。在宣传工作中注重品牌文化、品牌形象的宣传,从注册商标,到商品包装全过程都要注重品位和档次。

(五)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引导和服务

1、转变政府职能,为品牌农业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优惠政策。农户和企业是品牌农业的主体,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为农户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要把保护和调动农户及企业的积极性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政策和扶持措施,为品牌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要从农户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及时提供信息,技术和产品销售等服务。各类农村投资项目的安排、技术引进和推广、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退耕还林还草等,要与品牌农业发展有机结合,加大支持力度。县委县府应把名牌农产品开发工作纳入各部门、乡镇目标考核内容。各相关职能部门、乡镇应列为届期目标任务,将此项工作抓出成效。做到领导精力、部门服务集中到具体的产业、产品、品牌和区域上,一个区域、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领导和工作专门班子,负责到底,落实到底。在近年内每年从农发基金中挤出部分资金,对获得市级和国家级名牌农产品称号的有关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企业优先列入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待;对申报使用绿色食品成功的企业,参照其他区县的做法,以奖代补,无论国有、民营企业给予企业适当的奖励。对农产品注册商标及农产品质量监测认证的费用均给予适当补助或扶持。

2、在尊重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加快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尤其要尊重农户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在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原则下,正确引导,加强管理,适应产业化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3、加强部门合作,形成推进品牌农业的合力,为名牌农产品企业发展提供宽松环境。各相关部门农业、工商、技术质量监督、商务、金融等,要适应加入WTO的需要,转变工作重心,及时有效地提供政策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尤其在税收、信贷、商标注册及各种管理费用收取上给予龙头企业一定力度的倾斜,为企业提供宽松环境,促进企业发展。

浅析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

浅析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 学生:颜峰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长沙:410128) 摘要: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品牌营销时代。相对工业而言,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较为落后,市场销售困难。要转变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落后的状况,必须转变观念、加快农场频品牌化进程,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品生产标准化、优化品种,加强农产品营销网络建设,强化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宣传、推广等。 关键词:品牌营销;品牌化;农业产业化;营销网络;品牌形象;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逐渐开放的市场经济中,农民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参与自由竞争农产品的销售成了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十分紧迫的问题。谈到品牌的认识,很多人都会想到规模宏大的工业企业的产品或高科技产品,很少人会想到农产品。中国入世后,新形势下的环境给农产品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走农产品品牌营销之路的观点已经达成了共识。政府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良好的环境下,研究我国农产品如何走品牌营销之路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品牌 品牌是什么,品牌是企业及其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综合表识。品牌包含着商标、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等多种因素,蕴涵企业及其商品或服务的品质和声誉。品牌价值取决于消费者对它的感性认识(印象及经验)。品牌既是企业对消费者的质量承诺又是企业所获得的消费者的信任水平。良好的品牌形象是农业生产经营者宝贵的无形资产。 2、品牌营销 品牌营销就是生产经营者以高质的产品为基础,以良好的企业形象作保证,有有效的经营手段为动力的经营。 3、农产品品牌营销 针对上述定义,本文可以对农产品品牌营销进行一个简单的定义和说明。即农业生产经营者以优良的产品和良好的企业形象并运用有效的经营方式集信息.资金.生产.销售.服务等功能为一体,制定总体营销计划,规划统一营销方案,开展整体营销活动等一系列有效手段的一项战略性长期行为。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传统营销理论认为农产品大多数是初级产品一般采用无品牌策略,而随着英特网的普及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以及品牌营销的发展,这种巨大的国际经济环境的变革,给企业的品牌战略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媒体、消费者、市场环境和企业本身都在变化。因此,企业的品牌战略和策略必须不断创新,这同样也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品牌化。对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一些探讨。 1、国外研究动态 农产品品牌化虽然具有农业产业自身的特点,但同时也具有品牌共性,外许多营销学家在近一个世纪的营销学发展史中,对品牌化问题进行了深人的研究,美国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一个品牌能表达出六层意思,这六层意思是指;一个品牌首先给人带来特定的属性:第二,一个品牌代表顾客所需的功能或情感利益;第三,品牌体现了该制造商的某些价值感;第四;品牌可能附加象征了一定的文化;

中国品牌国际化的战略思考

中国品牌国际化的战略思考 摘要 品牌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世界经济呈现出市场国际化、企业跨国化、资本多国化和竞争白热化的态势,品牌国际化成为了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本文首先简单阐释了企业品牌国际化的基本概念,对品牌的概念和功能进行了简单的说明。然后对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必要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探讨了中外企业品牌国际化道路的经验与教训。最后对中国企业的品牌国际化战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品牌品牌战略国际化

ABSTRACT The global branding is the output of economic internationalization. Since it has entered the 21st century,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accelerating and the world economy demonstrates the symbol of market internationalization, enterprise transnational, capital multi-countries and competition superheating and the br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turns into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al strategy for an enterprise and even a nation. This article explained the basic concept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enterprise brand, brand concept and function of a simple explanation. Then on the necessity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our enterprises brand theory, analyz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nterprises to internationalize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the road. Finally the brand strategy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 enterprises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brand brand strategy internationalization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摘要: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目前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诸多新矛盾、新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农产品不适应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如何解决好这些新矛盾和新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认识、现存问题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几方面入手,进行探讨。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China's agriculture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is faced with many new contradictions and new problems, which highlights one of the problems is that the marke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not suited to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How to solve these new contradictions and new problems, is placed in front of us is an important issue. This article from the knowledge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agricultur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direction of several aspects, were discussed. 关键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Keywords: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 正文: 我国农业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之所以说我国农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主要是因为:从农业生产来看,我国农业已由资源约束为主转变为市场约束为主。从追求目标来看,农业发展由以追求产量为主转变为以追求效益为主。从发展动力来看,农业发展由体制推动为主转变为技术推动为主。从政府作用的形式来看,农业发展已由过去的行政领导为主转变为政策引导为主。从销售市场来看,沿海省份已呈现由过去的国内市场为主,逐步转变为国际市场为主的趋势。这一系列的改变,使得我国农业发展必须面对产业结构的调整。 所谓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农业中各产业的构成比例。它可以分为3个层次:一是生产结构,主要表现为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如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二是产品结构,主要表现为同一生产部门中不同产品之间的结构,如种植业中粮食、油料、蔬菜、水果等作物之间的比例;三是品种结构,主要表现为某一产品中不同品种之间的比例,如小麦当中的硬质小麦与普通小麦的比例,大豆当中转基因品种

农业企业如何进行品牌营销

农业企业如何进行品牌营销? (文:圣美咨询机构董事长缪星) 柳传志做品牌食品、潘石屹卖苹果、任志强推“任小米”……造电脑的、卖果汁的、搞房地产的明星企业,纷纷携巨资进军风险大见效慢的农业,抢耕中国农业这片“品牌荒地”。近年来,各地地方政府、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也纷纷提出加强建设农业品牌,并在如何破解模式创建、营销技巧、推广策略方面的难题,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目前国内农产品现状是:普遍停留在传统营销操作模式,农产品缺少品牌化,农产品附加值低。本文聚焦探讨如何通过解决品牌营销问题,从而建立农业品牌,利用品牌获取农产品的高溢价。 农业企业进行品牌营销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产品、团队、投入。 关于产品: 好的产品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一个不重视产品的企业也不可能做好真正的品牌建设工作。 当然,这里指的好产品更明确的是指企业能做出好产品的技术能力。这些技术能力包括企业的技术硬件、生产能力、生产管理能力、品控能力、质量意识与改进能力,还有更重要的是技术创新能力。具备这些能力的企业在品牌营销中将获得更大的空间和支持力,并在品牌营销的引领下得到更加充分的调动和发挥。 不论是生鲜农产品,还是农业深加工产品,消费者对于高品质产品和服务要求都是一样的。但我们要在进行农产品营销的时候,要避免的是单纯从产品出发,而忽略了消费者真实需求。要注意从消费者出发,开发能够满足他们真实需求的产品。还要注意,服务也是产品的一部分。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产品加服务,才能够成就出彩的农业品牌。 关于团队: 好的团队是一支执行力强的部队。 一盘散沙的团队,一旦需要打起大战来,只能是溃不成军。品牌营销是一场大战,团队在这场大战中不但能得到锻炼,而且能逐步学会系统的品牌营销方法,改变传统的营销习惯。当然,品牌营销也是一场大浪淘沙的过程,团队能有多少金子被淘出来,取决于这支团队成员基础素质的厚薄程度及学习力。 关于投入: 做品牌,本来就是一个持续投入的过程。做农业品牌,尤其需要耐心和决心。借助专业机构,进行营销手法整合和商业模式创新,只是缩短了产业投资的成功时间,最大程度避免市场投资风险和提高成功几率。但并不代表没有投入就能够一蹴而就。目前,和中国所有中小企业一样,农业企业融资难也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国家对于农业产业的持续关注和政策扶持,以及资本市场(私募股权基金、新三板等)对于农业产业的更多关注,将为农业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难得的历史机遇。 圣美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诞生于福建厦门,在深圳、加拿大设有参股合作公司,合作资源遍及广州、深圳、上海、北京。为企业提供食品品牌规划、营销策划、品牌形象设计、产品上市推广、包装设计、广告策划、广告设计、VI设计、LOGO设计、活动策划、影视制作、媒介代理、管理咨询和网络传播等综合性专业服务。 圣美咨询机构农产品营销传播策划业务板块,是圣美创意农业品牌整合营销最有影响力的核心业务板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情况分析报告

凉州区2013年种植结构调整情况分析 (2013年6月) 2013年,全区种植结构调整以节水高效为中心,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全面落实“两个全覆盖,一个零种植”(区域化种植全覆盖、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全覆盖,井水灌区小麦零种植),通过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示范带动、强化服务等配套措施,全区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培育进一步加强,节水增收作用进一步凸显。据统计,全区上半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43.76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4.41万亩,其中:小麦9.6万亩,较2010年减少28.9万亩,减幅达75%,井水灌区乡镇小麦“零种植”全面落实。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9.35万亩,较2010年增加8.35万亩,新增饲用型甜高粱2.01万亩。粮食作物夏秋比由2010年的40:60调整为14:86。全区2010-2013年累计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317万亩,其中:2013年推广116.5万亩,占任务97万亩的120%,有效破解了结构性用水矛盾突出的问题,农业用水占比由2010年的82%调整到目前的75%,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0-2013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对比表

2010-2013年,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中有减,经济作物播种面积逐年增加。 一、结构调整的特点 (一)粮食面积夏减秋增 1、夏粮面积逐步下降,秋粮面积明显增加 2013年,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4.41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2.6%,较2010年下降5.8个百分点。夏粮14.4万亩,较2010年减少32万亩,减幅达69%;秋粮面积90.01万亩,较2010年增加24.03万亩,增长36.4%。 2010-2013年粮食播种面积对比表 单位:万亩

关于加强农产品品牌战略重要性的认识

关于加强农产品品牌战略重要性的认识 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全面接轨,使我国农产品销售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显得日益重要。如何让这一品牌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被认同,营销战略不容忽视。目前,国外农产品及其著名品牌大量进入国内市场,中国农业步履维艰,在这样的环境下,除了及时调整农业内部的结构外,建立和加强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势在必行,从而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对增强农民收益将开辟新的路径。 品牌战略是现代市场化的要求。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在新世纪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市场竞争已从农产品价格竞争、质量竞争逐步走向品牌竞争,品牌竞争已成为农业企业之间、农业生产区域之间经济竞争的重要特征。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与流通各个环节都要根据市场机制来运行,商品以品牌的形式进入市场,通过市场引导龙头,龙头带动农户,围绕某种农产品生产,形成种养加,产供销、服务网络为一体的专业化经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农产品在市场中实现价值的高低是农业产业化形成、巩固与发展的关键,因此只有高质量的名牌产品才能具有巨大的市场获利能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才有活力。 农产品品牌战略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潜在要求。据预测,我国城镇化逐步增大,城镇化的发展必然导致农产品市场的扩大和农业市场化程度的加深,这将有利于农产品总需求的扩大和名优品牌农产品所占比重的上升,而且城镇居民的消费知识较多,对农产品的营养,保健,卫生外观等特别注重,而获得这些信息的重要途径就是确认农产品的品牌,使消费者通过确认品牌而信任农产品的质量和特色。因此,城镇化的发展为农产品品牌经营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农产品品牌经营是优质农产品交易避免市场交易失败的有效途径。我国农产品现在和将来一段时间内将是普通农产品,劣质农产品与优质农产品并存的形式,农产品的品质和成本对于消费者来说很难掌握,而销售者则不然,这种市场主体对优质农产品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消费者本能愿意接受以市场平均价格购买优质农产品,销售者为了增大销量往往降价销售普通或劣质农产品,相比艺下消费者则以更低的市场平均价格估价优质农产品。因此这种选择使得优质农产品受到错误的市场导向,导致优质农产品被普通和劣质农产品排挤出局。农产品品牌经营则会一改常态,它会将优质农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传递给消费者,使其积极购买,认识到物有所值。因此农产品品牌化经营将避免优质农产品在市场交易中而失败。 农产品品牌经营是优化配置地区农业资源的重要途径。相对于资金、劳动力、能源、机械设备等有形资源来说,农产品品牌是无形资源。我国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以大量资金、设备投人为主,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依托支撑经济发展,而忽视了无形资源的优化配置,造成农业两种资源皆浪费严重,生态遭受破坏,农业生产效益较低。品牌经营是运用农产品品牌这一无形资源使农产品价值增值,从而降低优质农产品的有形资源成本,在名优品牌的基础上优化配置有形资源。这样才能使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相互结合,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的效益。 茶叶是我们家乡一项非常重要的农产品,其由来久远。四川省发展茶叶产业有很好的基础,一是有很丰富的茶叶资源。二是有充分的人力,智力资源;三是有厚重的茶文化底蕴,茶文化源远流长,所有这些都表明四川具有发展茶叶产业的巨大优势。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2009年发布的业务调查统计表明。全省有茶园面积262万亩(占全国茶园种植面积160万公顷的10.92%),投产茶园187万亩,同比增加9万亩;春茶总产量达6.9万吨,同比增加0.3万吨,其中名优茶4.6万吨,同比增加5%;2009年上半年茶叶总产值达18亿元,

中国品牌国际化战略

中国品牌国际化战略 一、国内品牌国际化的困境 毋庸讳言,中国本土品牌在国际竞争中存在的劣势也是相当明显的。中国品牌国际化的烦恼有四:一是品牌的弱势,与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的强势品牌相比,中国几乎所有的品牌都是弱势品牌。在各个行业和领域都有强势国际品牌存在,有些品牌已经经营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这些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地位十分稳固,新品牌进入的成本非常高,被消费者接受的难度非常大。二是实力弱、资金不充分,品牌建设需要的周期较长,投入也大,即使是中国最优秀的企业,相对于国际强势品牌,实力也是偏弱的。三是缺乏国际化的人才和经验,就目前现状而言,大部分中国企业缺乏一支熟悉外国市场运作规则、了解外国客户需求、拥有全球运营经验又熟悉本企业文化的管理团队,这是中国品牌走向国际化的最大瓶颈。四是认知导致的障碍,低价格、质量一般、缺乏科技含量是国际消费者对中国整体产品的普遍认知,这对中国企业塑造在国际竞争中重新塑造品牌形象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虽然中国本土品牌在国际竞争中存在上述的劣势,但是中国品牌如果充分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还是非常有机会的。那么中国品牌如何能以小博大、以弱胜强,如何才能具备强大的国际竞争

力?笔者认为,清晰的战略思维是国际化竞争致胜的关键,这也是品牌国际化的基础。 二、“从产品到品牌”的战略思维 在实践中,中国品牌参与国际竞争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跨国公司模式。以“海尔”为典型代表,在海外直接建厂,实现了生产、人员、营销、研发、设计的当地化。这种方式的前提是公司资金、科研人才和科研实力雄厚,公司运作的国际化程度高,企业熟悉投资国的金融政策和企业运作规律,并且对投资国的民风民情做过大量的前期调研,否则,冒昧进入不熟悉的市场,往往会付出惨重的代价;第二种方式是海外并购模式。以“联想、TCL”为典型代表。比如,联想并购美国的IBM就是比较成功的海外并购。这种通过并购海外的成熟品牌,利用原有品牌的影响力、渠道、人才进入国际市场,是一种比较好的国际化战略选择;第三种方式是OEM加工出口模式。我们先来看一下何为OEM。OEM与现代工业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些著名的品牌商品制造商,常常因为自己的厂房不能达到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又或者需要某些特定的零件,因此向其他厂商求助。这些厂商就被称为OEM,即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r,中文翻译为“原始设备生产商”。如将之引申到IT领域的话,则表示那些进行代工的生产商。例如CPU风扇,Intel或AMD 公司本身并不生产,它们通常会找像日本三洋公司这样的专

最新农业公共品牌发展阶段特征及营销策略研究

农业公共品牌发展阶段特征及营销策略研 究

农业公共品牌发展阶段特征及营销策略研究 相对工业而言,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较为落后,市场销售困难。要转变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落后的状况,必须转变观念,加快农产品品牌化进程,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加强农产品营销网络建设,强化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宣传、推广等。但核心的还在于认清农产品品牌发展所处的阶段,了解阶段性特征,针对现实,运用对应的策略解决问题。 本文选取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发展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抛开了直接通过品牌建设形成的农业品牌案例,诸如好想你枣。中国农产品在品牌的发展道路上推动公共品牌发展的模式已经成为主流,选择从这一角度进行研究,旨在提高我国农产品品牌的发展水平,为中国农产品品牌发展提供值得参考的品牌营销思路。 农业公共品牌发展的三个阶段 由于历史原因,农产品的品牌化进程一直比较落后,目前在国内的营销领域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农产品品牌营销停留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原本品牌营销机构结合多年农业品牌咨询领域的研究和实战,以创新的思维将中国农业公共品牌的发展划分为“品牌创建——品牌成长阶段——品牌成熟”三个阶段,通过对三个阶段的归纳和分析,帮助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农业公共品牌认清自身品牌所处的阶段,以便调整品牌营销工作的重点,推动品牌成长。 一.品牌创建阶段 阶段特征 农业公共品牌的初创期,缺乏品牌管理经验,各项工作都处在探索中。这一阶段品牌的知名度不高,影响范围较小,主要停留在较小的区域市场。此阶段处于产品竞争阶段,由于缺乏系统的营销指导和产品策略,价格竞争是主要的竞争手段。产品几乎未经包装或简单包装就在市场流通,产品体系未能建立。品牌知晓度都很低,更谈不上品牌资产的积累。 这一阶段品牌的关键在于解决品牌如何推广和营销模式的问题。因此,农业公共品牌创建阶段的核心任务是整合资源,构建品牌传播和营销模式从高空到地面的策略。作为初创期的农业公共品牌,需要尽可能地围绕区域市场,针对目标消费者进行广泛的品牌传播。一些创新、新奇的战术性策划宣传方案在此阶段对品牌创建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农业公共品牌在这一阶段借助外脑,参与品牌的创建和管理,以专业的力量保障品牌的成功。 主体地位 农业公共品牌一般有三大参与的主体:政府、协会和龙头企业。三大主体在农业品牌的不同的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初创期的品牌由于需要资源整合,政府和协会在品牌创建期间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政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议

水城县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及对策和建议 2014年以来,水城县立足“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实现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旅游价值“四个最大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形成了产业布局日趋合理、比重日趋协调的农业生产新格局。预计到2016年初,全县“核桃、猕猴桃、茶叶、蔬菜、刺梨、中药材、红豆杉、特色经果、烤烟”等八大经济作物将突破76万亩,全县粮经比将从40:60调整到20:80。 一、水城县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水城县辖30个乡(镇、街道),境内喀斯特地貌突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种植以玉米、土豆、水稻为主,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按照人均年收入3028元的国家新扶贫标准,水城县至今仍有22万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25.58%。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绩 (一)特色产业迅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按照“一村一品、多村一品或一乡一特”要求,对具备发展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基础条件的地区,现行发展了一批规模适度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不断提高特色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形成了猕猴桃、刺

梨、核桃、茶业、特色经果、蔬菜、红豆杉、烤烟等8大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在推动了全县扶贫开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良性互动融合发展。目前,正形成加工、冷链、物流、研发、旅游、电子商务等基础功能齐全、设施配套、服务完善的综合性高效发展平台,实现农业产业发展“接二连三”。 (二)全面推进“三变”工作。如何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让农村封闭式经济向开放型经济提升。 三、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集约化水平偏低。当前,制约水城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主要表现在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弱、相关政策短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科技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弱,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科技成果推广难等方面。具体表示如下: 受传统农业思维定势的影响,部分地方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小而全”的生产方式,“小打小闹”的特色农业推进模式比较突出,基地零碎分散而不集中,管理粗放而不精细,集约化生产水平不高,制约了农业效益的提升。一是农业产业结构不优。经过多年来的结构调整,尽管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以往的结构调整,还只是一种适应性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多篇)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农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

农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 目录 第一篇:农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 第二篇:**乡农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 第三篇:某区农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 第四篇:xx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 第五篇:赛涧回族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 正文 第一篇:农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 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业部门围绕“农业富民”发展目标,通过积极开展农业先进技术推广、土地流转、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业龙头企业申报等工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广大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全县新发展莲藕6000亩(其中沙地莲藕100亩,藕蟹混养100亩),全县达到17000亩,主要分布在三义寨、仪封乡、城关乡等乡镇;新发展桑蚕3000亩,全县达到8000亩,主要分布在固阳镇、东坝头乡、葡萄架乡、城关乡、闫楼乡和孟寨乡;新发展辣椒4000亩,全县达到xx0亩,主要分布在仪封乡和孟寨乡;新建食用菌大棚3000座,全县达到4449座,主要分布在城关乡、三义寨乡、仪封乡和东坝头乡,新建各类蔬菜大棚1000座,全县达到3200座,其中日光温室大棚xx余座,主要分布在红庙镇、城关乡、仪封乡、许河乡、葡萄架乡、东坝头乡、小宋乡等乡镇。 二、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 亮点一:红庙镇夏武营在夏武营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全村 第2 页共23 页

及附近周边村xx亩土地全部发展蔬菜种植,建日光温室40多座,其他多以小拱棚为主,创出了“平安蔬菜”这个品牌。XX年以来,夏武营蔬菜专业合作社为突破土地这一制约因素,转变蔬菜生产发展方式,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带动我县的三义寨、张君墓、固阳、南彰、许河、仪封、城关等多个乡镇发展蔬菜种植基地8个,面积达到5000亩,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亮点二:三义寨乡以薛楼、康寨、南马庄等村为主发展莲藕9000多亩;以康寨、侯寨、白云山、南马庄等村为主发展食用菌大棚1000多座。三义寨乡益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草菇、双孢菇通过有机转化食品认证,该食用菌生产基地通过有机食品产地认定,为全市唯一一家。绿野养生菌专业合作社在全县发展食用菌大棚700多座,带动农户1000余户,种植面积达到1100余亩,产品销售依托于郑州市天添美山珍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网络遍及国内各大城市及国外市场,连续两年产销两旺,年增效益xx多万元,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亮点三:仪封乡的胡寨、耿庄、金庄发展日光温室300多座;东老君营今年计划新建恒温高科技食用菌大棚50座,每座投资30多万元,目前,已建成50座;刘岗、蔡岗等村发展大棚油桃、露地菜(番茄、黄瓜)、瓜类450亩;仪封乡野庄在银生辣椒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发展三樱椒10000亩,被河南省农业厅授予“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称号。 亮点四:许河乡的董堂村在河地生态园的带动下,发展日光温室50多座,秉承生态环保高效的经营理念,以养殖—沼渣沼液还田——生态种植模式,发展循环农业。1月20日,全国高科技农业循环产业发展中心和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中心农业开发委员会联合授予

中国企业品牌战略现状和对策研究

中国企业品牌战略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发 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品牌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企 业要在全球范围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在战略的高度上 重视品牌战略。国内很多企业在品牌经营上仍有很多问题,存在着许多重大失误,如宣传策略不当、缺乏创新、丧失 特色等。本文在对品牌战略相关基本概念解析的基础上分 析了我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性,并针对我国企业在 实施品牌战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关键词:企 业品牌品牌战略Study on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 ure of Brand Strategy of China’s Enterprises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the enhancement of peopleliving standard the market environment has had enormous change and the brand hasbeen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Nowadays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ic forthe sake of survival in competition Chinas enterpris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the brand strategy.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Domestic enterprises’ brandmanagement like inappropriate drumbeating strategy lack of innovation lack ofcharacteristic and so on. Based on the relevant concept of brand strategy this articleanalyzes the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讲解

内容提要及关键词 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振兴农村经济, 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根本途径。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特别是积极引导粮、棉高风险区的乡镇农户种植香菇、甘蔗、油茶、两用油菜等作物和发展畜、禽产业, 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的跨越。在农村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中、新型产业增加值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确保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增加及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但从当前形势分析,我们仍面对着买方市场发育不全、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的巨大压力, 以往修修补补式的结构调整已很不适应目前宏观经济形势, 如何加快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为此, 笔者对××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研究。发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存在的一些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农业结构调整给农民带来更大的实惠。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对策和建议 目录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4) 1、农村经济总量增加, 农业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4) 2、种植业结构调整有了较大进展, 培植出一批骨干产业 (4) 3、畜牧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 培育出一批特色畜禽产品 (4) 4、科技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农产品质量有一定改善 (4)

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 农民增收渠道有新的拓展........................... 5 二、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5 1、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还不够突出,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还没有大的变化,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不大 (5) 2、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条件总体水平低,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5) 3、农村市场发育不全, 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滞后, 农产品流通渠道仍不顺畅 (5) 4、农民科技素质较低, 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够,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5) 5、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亟须提高 (5) 6、涉农龙头企业数量不多, 规模不大, 市场开拓能力和带动能力弱 (6) 7、农业投融资体制不畅, 结构调整的资金不足............................................. 6 三、今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措施 (6) (一进一步认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刻内涵 (6) (二今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工作重点 (6) 1、工作思路 (6)

农业重点、亮点工作情况汇报.

***镇农业重点、亮点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镇着眼于“********”特色产业布局,以“增加集体、群众收入,提升农业产出效益”为立足点,本着“政策激励、群众自愿,因地制宜、规模经营”的原则,实施农业提升工程,在西部“****”种植区鼓励群众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设施蔬菜,东部主抓经济林建设。 一、推广发展设施蔬菜,深化调整强市场 将设施蔬菜发展和市场培植作为调整种植结构、增收富民的重要举措,相互融合一体推进。一方面,优化结构,为市场发展提供后劲支撑。在巩固现有“****”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引导群众发展大拱棚****亩,将***上市期提前。随着蔬菜上市时间的提前,市场的营业时间也随之增加,吸引了更多的客商前来寻找商机,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较以往有了大幅提高。大棚蔬菜的价格普遍高于露地蔬菜,在***—***元/斤之间,亩产值最高的更是达***元,少的也在****元以上,仅一年便收回了建棚成本,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地实惠,主动参与设施蔬菜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发高涨。另一方面,培强市场,为结构调整提供动力支持。市场自*****年投入运营以来,每年在蔬菜收获季节都会针对开展市场专项清理整顿,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经过两年多的整顿规范,蔬菜交易市场秩序有了明 显好转,压秤压级压价、强买强卖、占道经营等现象已基本杜绝,外地蔬菜经销大户开始陆续进入****,****蔬菜也开始走向全国各地,去年还通过外地客商首次销往俄罗斯。目前,整个物流园共入住商户***户,年可收购蔬菜菜***万吨。2013年,平均价格为***元/斤。 二、适度集中规模经营,发展林果提效益 1、****保护与提升。首先,集约发展,适度规模发展。坚持保护发展、提升品质、规模经营、增加效益,采取土地流转、大户承包的方式,新发展*****亩。其中,保护区内“两路一片”发展***亩;保护区外发展***亩。其次,加强管护,确保发展成果。在用肥、用水及田间管理上,严格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求进行,并要求包村干部和

我国农产品品牌的现状与对策.

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专业 :农业推广姓名:曹洪彬学 号:2013110271 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 :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存在着缺乏规划、体制不顺畅,推广简单、建设主体薄弱,投资不足,保护不力等问题。本文从宏观方面提出要改进政府引导、从微观层面提出要整合营销策略等对策. 关键词 :农产品品牌;标准化;整合营销等 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存在规划、体制、推广、投资、保护等问题,本文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一些对策。 一、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问题 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但由于政府缺乏品牌战略规划、管理体制不顺畅、品牌推广简单、经营主体薄弱、建设资金不足、品牌保护不力等原因, 致使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较弱,品牌附加值较低。 (一缺乏农产品品牌规划, 相关管理体制不顺畅。各级政府热衷品牌评比和排序,推出一个又一个荣誉称号,但是缺乏全国统一规划。还有一些部门或机构的评选规划不够规范, 评选目录随意性较大, 只重视品牌的评比 , 而忽视品牌教育和品牌维护的基础工作。我国农产品品牌评定部门很多,如国家质监总局、工商总局、商务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等。各个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定位提出了不同的评价制度和管理办法。由于政出多门,造成部分地方对于农产品品牌认定的方法、程序、标准出现不同理解,因此应在国家层面上形成若干个职能明确、分工明晰的权威机构或部门,由他们来制定全国性的农产品品牌认定的标准、程序和淘汰机制。 (二品牌建设主体力量薄弱, 品牌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在发达国家农产品品牌化进行中,龙头企业与农业行业协会、农民协会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我国龙头企业大

中国国内品牌战略研究

中国国内品牌战略研究 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对国内各产业进行更深入地了解,就会发现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中国常被称为“廉价劳动力”产出地,我们可以用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制造商品,却不能在销售分一杯羹,中国在以往,甚至现在的大多数企业还处在“微笑曲线”的底端。我们必须创造“中国品牌”,掌握自己的品牌自信,这将是我们走向世界市场舞台中央的最有力武器。 关键词:格力品牌;战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311/https://www.doczj.com/doc/866666854.html,ki.1672-3198.2019.24.025 1 调查研究概述 自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国内的经济发展开始呈指数增长,尤其是在2010年,中国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Made in China”渗透到了每一个国家,当中国从基础的农业时代开始转向现代化工业时代,制造行业的发展更是成为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品牌意识、品牌观念、品牌技术的薄弱,中国一直被定义为“制造大国、经济大国、品牌小国”,十几年来一直处于全球产业链的底端。据“Brand Finance”数据表示,2018年“全球品牌价值500”TOP10中,中国上榜品牌仅占全球品牌

价值500强的15%,制造业品牌更是少之又少,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得知,中国的制造业在国际领域仍处于中低端水平,中国常被视作各大品牌的“仿造基地”,能被视为国际品牌的更是屈指所数,但是中国拥有巨大的品牌市场,因此我们不仅要创造中国品牌,更要创造中国顶尖品牌。 2 格力的数据调研 我们分别在上海浦东新区南汇新城居民区投放并回收了纸质问卷100份,线上问卷50份。在经过数据整合后发现,消费者购买格力的倾向达到88.46%,其中因为品牌名声而选择格力的达63.04%,足以表明格力品牌在廣大消费者心中的重要地位;在调查人群中,我们向其咨询了对国家品牌计划的态度,其中有587%的人相信格力可以勇担社会责任,引领中国品牌走向国际舞台。中国产业研究院的数据表明,2012年,格力的营业收入为798.57亿元,2017年,上涨到了1592.54亿元,净利润增加了36.57%,格力之所以能够获得今天的成就,不仅仅是他在技术和质量方面的卓越追求,更是格力这个名字所代表的企业文化,民族精神。现在的格力不仅仅是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际市场也占据了一定份额,从一开始的被迫购入国外技术,到现在完全使用自主研发产品,格力代表的不仅仅是个品牌,更是在市场上激烈竞争后仍有着初始的热忱,以及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 3 格力品牌战略存在的问题 3.1 格力品牌定位

实施农业品牌战略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近年来,区农林局紧紧围绕“抓品质、创名牌、拓市场、促增收”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管理、品牌培育、市场营销三大体系建设,品牌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农业品牌建设现状 (一)品牌创建意识明显增强。目前,我区已有涉农注册商标800余件,其中有中国驰名商标3件、省著名商标6件、宁波知名商标14件;有名牌产品(名牌农产品)36个,其中浙江省名牌6个,宁波市名牌30个;有国家原产地保护认定7个,其中: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个,国家质监总局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3个。全区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95个,绿色食品9个,有机食品4个,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面积达23.29万亩。2017年,全区共抽检农产品1108批次,合格率达99.3%。 (二)宣传推介力度持续加大。一是坚持每年组织农业主体参加农博会、食博会、绿博会等各类农业展会,积极参与优质农产品评比活动,已累计荣获各类农产品金奖30余次。2017年,水蜜桃被评为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8年5月,我区茶叶荣获第二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二是坚持每年举办桃文化节、草莓节、葡萄节等农业节庆活动,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尤其是2016年开始的水蜜桃文化节,在塑造“桃花之城”品牌形象的同时,带动了我区“赏花经济”、“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每年接待赏花游客

在20万人次以上。三是积极邀请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参与我区农产品宣传推介,大力开展农产品“线上线下”促销活动,不断拓展农产品销售半径。近年来,我区每年有农业新闻上央视播出,农产品快递配送量年均增幅达75%,水蜜桃、杏鲍菇等农产品成功拓展海外市场。 (三)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通过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品牌溢价效应不断显现,农业促“双增”取得显著成效。茶叶销售价格从品牌创建前的400元/公斤提升至目前的3500元/公斤;水蜜桃实现按个卖,直销香港的精品水蜜桃每个售价达25元;草莓、砻糠雷笋亩均产值超过3万元;竹制品年出口产值超过3000万美元。仅竹产业1项,每年可为我区竹农带来户均7100元的销售收入。 二、农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精品化管理能力不强。农民按标生产意识还未形成,对提升产品品质的投入明显不足,农产品分级包装、质量追溯等管理技术应用尚未普及,农业生产经营理念已跟不上消费升级步伐。以我区水蜜桃为例,目前桃农还不能严格做到疏花疏果,避雨栽培应用面积几乎为零,造成水蜜桃果型偏小、糖度难以保证,果品品质无法有效提升。 (二)品牌培育合力尚未形成。目前我区有农林、供销、商务、市场监管、各镇(街道)等部门参与农产品品牌培育,但由于缺少顶层设计,造成农产品品牌培育工作扬长有余、补短不足,品牌营销存在蜻蜓点水、重复投入现象。 (三)农业产业链条相对较短。我区农产品普遍以鲜销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 县政协农业委员会根据工作安排,于XX年3月中旬至下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开展了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经济结构日趋合理。XX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亿元,比1997年的亿元增长%,平均每年递增%。其中,农业产值38217万元,林业产值518万元,畜牧业产值24790万元,渔业产值4086万元。分别比1997年增长了%、-12%、53%、%。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的2189元上升到XX年的2875元,上升了%。农村经济结构中,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比重持续下降,外出务工收入不断增加。其比例由1997年的:变化为XX年的:。全县粮食、经作、畜牧、渔业四项产值的比例由1997年的33::35:调整到XX年的:::。经济作物产值比值上升了个百分点,粮食产值比重下降了个百分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四大主导产业成效显著。XX年,全县农业土地使用面积万亩,用于粮食生产的面积万亩,占57%,用于多经及生态农业的面积万亩,占43%。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由1997年的79:21调整为57:43,粮食与经济作物的产值比由1997年的40:60调整为28:7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水果、蔬菜、花卉

苗木种植和畜禽养殖已成为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四大主导产业,涌现了一批专业村、组。XX年,我县蔬菜种植面积已达万亩,总产量万吨;水果成片种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花卉苗木种植面积万亩;出栏肉兔163万只、家禽1073万只,水产品养殖面积近2万亩、产量10200吨。四大主导产业的产值达到3830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已大大超过粮油产值。 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壮大,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至XX 年底,全县共有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2家,其中市级4家,县级21家,街道、镇乡级27家。固定资产总额18619万元,产值56922万元,实现销售收入49948万元。龙头企业用地21823亩,从业人员29550人,带动农户16767户,农民从中获得收入7540多万元。另外,全县还有种养殖专业大户1700多户,专业市场4个。新型农村合作组织12个,拥有会员1818人,带动农户5176户,服务范围主要是蔬菜、种子、水果、水产、蓄禽等方面,作用发挥较好的有广东温氏集团、渝西渝川公司、狮子太山果协、健龙莲藕协会等。这些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为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 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效果明显。XX年,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已达80856亩,流转率为%,涉及农户31690户,涉及工商户2361户。全县累计转移农村劳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