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33摩擦力教案语文

2019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33摩擦力教案语文

七、教学过程

【提问】

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板书】

七、作业设计

小制作:用光碟、气球、瓶盖、万能胶制作一个气垫船。

书面作业:以“假如没有摩擦力”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观察作业:观察生活中的摩擦现象(10个以上),它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增大和减小摩擦的?

设计意图:自制气垫船,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气垫船的原理,并且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观察周围的摩擦现象,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能够真正地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学会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板书设计

§1、3摩擦力

一、摩擦力4、实验结论:

1 、概念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2、分类:

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三、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增大摩擦:

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减小摩擦:

1、假设:与压力大小有关

2、设计实验方案

3、动手实验

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教案 摩擦力是指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其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滚动摩擦、滑动摩擦三种。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教案1 教学理念: 依据“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和“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两大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本节教学采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模式的学习,老师尽量为学生创造情景,点燃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教材分析: 本节可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1)摩擦力。(2)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在讲述摩擦力时,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教材对滚动摩擦也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介绍的。教材中没有具体讲述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教学中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不必引伸。教材首先通过分析一些事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随后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摩擦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教材最后用较大篇幅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虽然教学的重点在于应用摩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学会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

擦的方法,但这些应用都基于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因此,应充分重视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学情分析: 学生在这之前刚学习了“重力”,知道可以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而摩擦力跟重力一样是一种常见的力,在生活中无所不在,学生除对摩擦力的概念比较生疏外,已基本具备自主探究的条件。 教法建议: 1.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 摩擦是最常见,应用最普遍的物理现象之一。对摩擦现象,学生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不能因为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就忽视了学生实验,作为物理老师是非常清楚物理实验的作用,它不能用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能代替(包括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不能替代实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判断、归纳)。尤其在学生有一定认识基础时,更应注意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究,这样就能既揭示现象的本质,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2.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体现了物理学中对多变量问题的研究方法,即控制变量法。本实验中的变量有两个,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保持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3.2摩擦力—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

3.2 摩擦力 〖详细教材分析〗 高中物理的难点在于受力分析,而受力分析的难点又在于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摩擦力的只是没有很好的区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概念。本节课从摩擦力的定义、方向、大小、作用点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然后把两者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联系与区别。在初中只是进行定量的描述,并没有拓展到有条件的描述,所以学生对静摩擦力的大小理解还不够,以及两者间的大小关系。因此本节课需要用许多演示实验动图,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摩擦力。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科学思维:通过实验认识静摩擦力的规律,知道最大静摩摩擦力。 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从静摩擦力到滑动摩摧力的研究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能从物理学的视角正确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能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工作和生活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判断。 2、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的方向的判断。 3、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难点: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的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的大小的计算。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教学与探究法相结合,并辅以问题法、演示法、归纳法等。 〖教学准备〗 木块、弹簧测力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通过多媒体课件动图展示:两端同时拉动,哪个先打成绳结儿? 通过猜想,估计不少人会觉得小的先打成绳结,但是实际是同时。原因是摩擦力不同,小的拉的比较紧所以摩擦力大,大的绳结接线开始变小,当两者一样大小后,再一起打成绳结。由此引入我们的课堂摩擦力。 教学设计说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通过多媒体课件动图展示:用弹簧测力计拖动水 平固定木板上的木块,使它做匀速运动,测力计的示 数等于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改变木块和木板之间 的压力,摩擦力的大小也随之改变。 如果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存在某种定量 关系的话,它们可能是怎样的关系呢? 猜想会是:正比,反比,还是…… 二、新课教学 (一)滑动摩擦力 通过多媒体课件动图展示:农村路滑。 所以我们知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作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滑,不是光滑的意思,是要滑动。所以只要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就会有滑动摩擦力,不要和光滑联系起来。 从滑动摩擦力的定义上看,我们可以初步得到滑动摩擦力的产生原因是有相对运动。 根据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在滑动摩擦力的定义中我们 可以得出三要素中的那些知识? 经过分析得知: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教学设计说明:增加课堂的趣味同时,引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通过多媒体课件动图展示:两个毛刷互相搓。 观察毛刷的方向与毛刷的运动方向?为什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知识讲解: 摩擦力(基础)(附答案)

摩擦力 【学习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产生的条件,会正确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会用公式f=μ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因素 3.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以及大小和方向 4.理解最大静摩擦力.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 【要点梳理】 要点一、摩擦力 要点诠释: 1.定义: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称为摩擦力.固体、液体、气体的接触面上都会有摩擦作用. 2.分类:分为滚动摩擦(初中已经学习过)、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要点二、滑动摩擦力 要点诠释: 1.产生: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②有相对运动;③接触面粗糙. 说明: 1)两个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 摩擦力与弹力一样属接触作用力,但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不挤压就不会出现摩擦力.挤压的效果是有压力产生.压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也叫正压力,压力属弹力,可依上一节有关弹力的知识判断有无压力产生. 2)接触面粗糙.当一个物体沿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接触面粗糙,各凹凸不平的部分互相啮合,形成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即为摩擦力.凡题中写明“接触面光滑”、“光滑小球”等,统统不考虑摩擦力(“光滑”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3)接触面上发生相对运动. 特别注意:“相对运动”与“物体运动”不是同一概念.“相对运动”是指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以施力物体为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而“物体的运动”一般指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3.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 ....方向相反. 这里的“相对”是指相互接触发生摩擦的物体,而不是相对别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4.大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成正比,即:f=μN 说明: ①压力F N与重力G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它们在大小上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也可以毫无关系,用力将物块压在竖直墙上且让物块沿墙面下滑,物块与墙面间的压力就与物块重力无关,不要一提到压力,就联想到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认为物体对支承面的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②μ是比例常数,称为动摩擦因数,没有单位,只有大小,数值与相互接触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通常情况下,μ<1. ③计算公式表明: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只由μ和F N共同决定,跟物体的运动情况、接触面的大小等无关. 要点三、静摩擦力 要点诠释: 1.产生:两个物体满足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间所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静摩擦力. 2.产生条件: ①两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

3.2摩擦力 讲义-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 第2节摩擦力 【素养目标】 1.知道静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2.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知道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 3.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4.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会求滑动摩擦力 【必备知识】 知识点一、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 2.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即跟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4.公式:F=μF N,其中μ为比例常数,叫做动摩擦因数,它的大小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填:“有”或“无”)关,而与受力面积、速度等因素无(填:“有”或“无”)关. 【点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公式法:根据公式F=μF N计算.①正压力F N是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F N的大小根据受力情况确定;②动摩擦因数μ与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与物体间的压力、接触面的大小无关. 2.二力平衡法: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匀速运动、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解. 知识点二、静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2.产生条件 ①接触面粗糙 ②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挤压(有弹力) ③两个物体相对静止但存在相对运动趋势。 3.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大小:最大静摩擦力:数值上等于物体刚刚开始运动时的“拉力”,静摩擦力F在0与最大静摩擦力F max 之间,即0<F≤F max。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F N没有直接关系,且静摩擦力没有直接的计算公式,也不是一个定值,其大小通常随着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5.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常用方法

3.3 牛顿第三定律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

3.3牛顿第三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两个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也是相对的; 2. 能正确表述牛顿第三定律,并能运用牛顿第三定律定性分析、说明相关具体实例。 (二)过程与方法 1. 经历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观察、体会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间的大小、方向等关系; 2. 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探究等过程,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简单问题,能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重体现物理学科的本质,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 1、知道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2、会正确进行受力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人跟小孩掰手腕,他们施加给对方的力,大小相等吗? 二、讲授新课: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教师提问】力是什么?俗话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两只手才能拍响,下面请大家拍巴掌,体会一下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不是相互的? 【学生活动】拍巴掌后会疼,巴掌都变红了。说明两手都受到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师补充】生活中有太多事例可以证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哪些事例呢? 【学生回答】用手拉弹簧,弹簧受到手的拉力,同时手也受到弹簧的拉力;用手推桌子,也会感受到桌子在推大家;划船时人和船的相互作用。 【教师总结】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2、牛顿第三定律 【教师提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 【实验演示】用弹簧测力计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要同时测量这两个力,你认为应该如何测量? 我们可以通过图3.3-3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把A、B两个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是,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测力计A。如图所示,可以看到两个测力计的指针同时移动。这是测力计A受到测力计B的拉力F、,测力计B受到A的拉力F。F与F、有什么关系? 通过多媒体课件动图展示:实验。

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教学设计

第三节《摩擦力》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依据“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和“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两大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本节教学采用课前微课自主学习,课堂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模式的学习,并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让他们正确理解摩擦力的规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运用知识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高中物理《课标》对该知识点的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其中,对静摩擦力规律的认识应该包括最大静摩擦力。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和方向的判断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而摩擦力又是高中力学三类常见的力之一,是受力分析的基础。本节课学习的成败对以后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动能定理的应用以及摩擦力做功与产生热能的关系等问题都将带来影响,所以本节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学情分析: 学生在这之前刚学习了“重力”,知道可以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而摩擦力跟重力一样是一种常见的力,在生活中无所不在,学生除对摩擦力的概念比较生疏外,已基本具备自主探究的条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的分类和产生的条件,能够联系分析日常生活中摩擦现象。 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能够对问题提出有根据的猜想,能设计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对自己设计的实验能搜集数据和证据,并验证自己的猜想。3.能够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的大小,并能判断其方向能判断不同的运动状态下,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 4.能借助提供的实验器材通过实验认识静摩擦力的规律,知道存在着最大静摩擦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物理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通过微课自主学习及参与应用DIS数字实验系统研究物理问题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指导学生学习和体会探索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3.学会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摩擦力的特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4.通过微课、讨论、回顾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进行交流与反思的习惯。 5.体会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5篇

人教版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5篇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人教版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人教版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篇1 一、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让物块在旋转的平台上尽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教师:物块为什么可以做匀速圆周运动?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从实验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 二、新课教学 (一)向心力 1.向心力的概念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物块受到重力、摩擦力与支持力。 教师:物块所受到的合力是什么? 学生:重力与支持力相互抵消,合力就是摩擦力。 教师:这个合力具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思考并回答:方向指向圆周运动的圆心。 教师:得出向心力的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指向圆心的合力。 (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使概念的得出自然、流畅。) 2.感受向心力 学生:学生手拉着细绳的一端,使带细绳的钢球在水平面内尽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教师:钢球在水平面内尽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什么力使钢球做圆周运动? 学生:对钢球进行受力分析,发现拉力使钢球做圆周运动。

(设计意图:利用常见的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增强学生对向心力的感性认识。) 教师:也就是说,钢球受到的拉力充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家动手实验并猜想:拉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动手体验并猜想:拉力的大小可能与钢球的质量m、线速度的v、角速度 人教版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篇2 一、教材分析 课标分析: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教材地位:《向心力》一节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2第六章曲线运动的重点、难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是本章知识的一个拐点,又是本章内容拓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既能使学生从对圆周运动的表面认识上升到理论分析,又能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分析提高到对天体运动及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的分析及推演。同时,《向心力》一节能够充分体现力和运动的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是运动与力关系学习的好素材。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理解了质量、力与加速度的关系,了解了描述圆周运动的各个物理量及其关系,认识了匀速圆周运动指向圆心的向心加速度,并且学生已经经历了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及最后的成果展示的学习过程,具备了处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向心力概念,知道向心力是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一种力。 2.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情景计算。 3.知道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合外力的法向分力提供了向心力,切向分力用于加速。 4.知道一般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3.2摩擦力教案

3.2 摩擦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静摩擦力的规律,了解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会简单地计算静摩擦力;认识滑动摩擦力的规律,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其方向;能计算滑动摩擦力大小,知道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地性质有关。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教学重点: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并会用F=μF N解决具体问题;静摩擦力的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教学难点:正压力F N的确定;静摩擦力方向的正确判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摩擦力跟压力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二、讲授新课: 1、滑动摩擦力 【教师引导】结合实例分析,回顾初中所学知识,总结一下摩擦力的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作摩擦力。 【教师补充】摩擦力的种类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教师提问】什么是滑动摩擦力?感受滑动摩擦力 【学生活动】将手掌放在桌面上,向前轻轻移动手掌;收回手掌后,用力下压桌面,向前推动手掌,感受两次不同的感觉。 【教师总结】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作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

【教师补充】 (1)“相对”的含义是指相对跟它接触的物体,而不是相对别的物体。 (2)“相对滑动” 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变化,可能的情况有:一个物体静止,另一个运动;两个物体同向运动,但速度不等;两物体反向运动等。因此,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如擦黑板,黑板静止,但受滑动摩擦力。 【教师引导】结合推手感觉,分析一下,手受到滑动摩擦力时,滑动摩擦力对手的相对运动起到了什么作用?手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手相对运动的方向是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即f N F F μ= 说明:①动摩擦因数μ与材料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②N F 是接触物间的弹力,在数值上不一定等于重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滑动摩擦力大小求解: (1)公式法:根据公式F f =μF N 计算。 ①正压力F N 是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F N 的大小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 ②动摩擦因数μ与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与物体间的压力、接触面的大小无关。 (2)二力平衡法: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匀速运动或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解。 注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由正压力和动摩擦因数决定,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接触面积无关。 4、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1)在接触面上,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2)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注意: (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并不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2)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而不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5、μ=F f /F n 几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

2019-2020年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上向右运动,试判断: (1) 木块的运动方向。 (2) 木块相对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v=3m/s v-5m/s 2019-2020年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 学习目标: 1. 知道滑动摩擦产生的条件,会正确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 会用公式F=y F 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因素。 3. 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以及大小和方向。 4. 理解最大静摩擦力。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 学习重点: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并会用卩摩=卩F N解决具体问题。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学习难点: 1 、正压力F N的确定。 2 、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的判定。 主要内容: 一、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滑动时,或者在另一个物体上有滑动的趋势时我们会感到它们之间有相互阻碍的作用,这就是摩擦,这种情况下产生力我们就称为摩擦力。固体、液体、气体 的接触面上都会有摩擦作用。 二、滑动摩擦力 1 .产生: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另一个物体阻碍它 相对滑动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相互接触、相互挤压、相对运动、表面粗糙。 ①两个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 摩擦力与弹力一样属接触作用力,但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不挤压就不会出现摩擦力。挤压 的效果是有压力产生。压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也叫正压力,压 力属弹力,可依上一节有关弹力的知识判断有无压力产生。 ②接触面粗糙。当一个物体沿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接触面粗糙,各凹凸不平 的部分互相啮合,形成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即为摩擦力。凡题中写明“接触 面光滑”、“光滑小球”等,统统不考虑摩擦力(“光滑”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③接触面上发生相对运动。 特别注意:“相对运动”与“物体运动”不是同一概念,“相对运动”是指受 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以施力物体为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而“物体的运动” 一般 指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3 •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这里的“相对”是指相互接触发生摩擦的物体,而不是相对别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 反。 【例一】如图,某时刻木块正在以3m/s的速度在以5m/s速度向右传送的传送带 (3)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高中物理《摩擦力》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1

. 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讲课稿 一、教材剖析 本节课是人教社物理必修①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编排在弹力以后。就地位而言,因为高中物理的难点在于受力剖析,受力剖析的难点在于摩擦力的剖析。因此正确认识摩擦力对 后边知识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剖析 学生在初中的《力和机械》一章已经学习了摩擦力的基本知识,但还不会详细的计算。 会剖析简单的现象,但不深入。此外,经过前面几章的学习,学生基本适应了高中的学习方式,以及初步具备了研究和设计研究实验的能力。 依据以上状况,我设计教课目的和重难点以下: 三、教课目的 知识与技术 1、认识静摩擦力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 2、能依据静摩擦力的规律,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滑动摩擦力的规律; 4、知道动摩擦要素与哪些要素相关,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5、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比转动摩擦力; 6、会依据物体的均衡条件简单的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培育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剖析、思虑、描绘摩擦力的观点和规律的能力; 2、培育学生的实验研究能力,学会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3、经过自己着手实验,培育学生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经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参加竞赛等形式,激发兴趣提高研究创新意识。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育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2、培育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质问题〕的思想。

. 3、在研究问题时,要培育突出主要矛盾,忽视次要要素的思想方法。 4、认识科学技术关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能说明生活、生产中采纳应用摩擦力的 实例,发展察看能力。 四、要点和难点 要点: 1、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3、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观点。 难点: 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大小的简单计算。 五、教课方法 实验研究、剖析概括、察看发问、议论剖析、应用举例、练习稳固 六、器械准备 长方体木块〔每组 3 块〕、弹簧测力计、毛巾、玻璃板、毛刷。 七、教课过程 用手拿起一本书,问书为何没有掉下来?〔边演示边解说〕 引出摩擦力,发问生活中摩擦力例子,举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带给我们的生活的状况,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对其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转动摩擦力。 发问: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怎样?大小与什么相关?激发学生学习的欲念和气奇心。 培育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表达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课观点。 供给学生研究试验器械。 研究结论: 条件:弹力,不圆滑,相对运动趋向。 对运动趋向在实验中的感觉加以提高到假定没有摩擦力的程度来理解,重假如经过演示实验形象说明。

摩擦力教案—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摩擦力(教案) 【新课标要求】 知道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现象,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摩擦现象,理解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区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会根据相对运动方向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并根据N f F F μ=计算其大小。 3.会根据相对运动趋势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并会根据物体受力和运动情况,分析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通过实例,了解最大静摩擦力。 4.知道生产和生活中增大或者减小摩擦力的实例,有将摩擦力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①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并会用N f F F μ=解决具体问题。 ②静摩擦力的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教学难点: 静摩擦力方向的正确判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进行拔书游戏,先请两个女生进行拔书,再请两个男生拔书! 出示图片:汽车紧急刹车 汽车正在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面有人跑过,于是立即踩下刹车,汽车速度立刻减小,你知道是什么力使汽车速度减小直至停止吗? 这些现象都与我们今天学的摩擦力有关。 二、讲授新课 (一)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作摩擦力。 2.摩擦力的分类(提问学生) 摩擦力可分为: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 出示图片日常生活中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二)滑动摩擦力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作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举例手推桌面,提问学生) ①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接触面粗糙; ②两物体接触处有压力; ③两物体接触面有相对运动。 总结成四有:有接触有粗糙有压力有相对运动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提问学生) 关于“相对运动”的理解 滑动摩擦力存在于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两物体形成“相对运动”的情况可能是:(提问学生) (1)一个物体静止,另一个物体在运动; (2)一个物体运动得快,另一个物体运动得慢; (3)两个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所以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不一定处于运动状态,可能是因为另一个物体在运动造成的. 注意:(提问学生,让学生举例说明) ①只要发生相对运动,无论静止还是运动的物体都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 ②滑动摩擦力既可以动力也可以是阻力,但它产生的效果一定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通过举例让学生进行猜想)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上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材质等有关。通过进一步的定量实验结果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成正比即F f =μF 压;F f 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 压表示压力的大小;μ表示动摩擦因数。 μ是比例常数,没有单位,叫动摩擦因数,μ的值跟接触面有关,接触面材料不同、粗糙程度不同,动摩擦因数也不同。 如图木块所受的支持力为F N 。由于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大小等于F N ;所以摩擦力也可以表示为:F f = F N 思考:一物体置于水平粗糙地面上,按如图所示不同方法,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运动,设地面与物体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F f 甲=F f 乙=F f 丙 。 材料 动摩擦因数 材料 动摩擦因 数 钢—钢 0.25 钢—冰 0.02 木—木 0.30 木—冰 0.03 木—金属 0.20 橡胶轮胎—路面 (干) 0.71 皮革—铸 铁 0.28 木—皮带 0.40 上木料的总质量为4.9×103 kg 。在水平的冰道上,马要在水平方向用多大的力,才能够拉着雪橇匀速前进?g 取10N/kg 。µ=0.02 分析: 将雪橇抽象为一个物体,雪橇在重力mg 、支持力F N 、马的拉力F 和滑动摩擦力Ff 四个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前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拉力F 与滑动摩擦力F f 的大小相等,而F f 与F N 有关,F N 的大小又等于mg ,故可以求得拉力F 。 解:雪橇所受重力mg =4.9×104 N 。雪橇匀速运动,拉力F 与滑动摩擦力Ff 大小相等,即F =F f ;由于F N =mg ;Ff =µF N =µmg 故F =µmg=0.02×4.9×103 ×10N =980N 马要在水平方向用980N 的力,才能够拉着雪橇匀速前进。 例题2:如图所示,物体A 重40 N ,物体B 重20 N ,A 与B 、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B 用细绳系在竖直墙面上,当水平力F =32 N 时,才能将A 匀速拉出,求: (1)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物体A 所受物体B 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物体A 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1)0.4 (2)8 N 水平向左 (3)24 N 水平向左 解析:以A 物体为研究对象, 则物体B 对其压力F N2=G B ,地面对A 的支持力F N1=G A +G B , 所以A 受B 的滑动摩擦力F f2=μF N2=μG B , A 受地面的摩擦力F f1=μF N1=μ(G A +G B ),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3.3摩擦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3.摩擦力 知识纲要导引 核心素养目标 (1)知道摩擦力的概念,知道静摩擦和滑动摩擦现象. (2)正确判断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方向,会计算简单问题中的摩擦力的大小. (3)了解静摩擦和滑动摩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点一静摩擦力 1.定义: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2.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大小:当相对运动趋势增强时,静摩擦力也随着增大,但有一个限度,这个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而两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 f在零与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即0≤F f≤F fm. 无处不在的静摩擦力 思考 如图所示,物块A和B分别静止在水平面上和斜面上.物块会不会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为什么?

提示:物块A不受静摩擦力,物块B受静摩擦力.因为物块A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物块B相对斜面有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趋势. 知识点二滑动摩擦力 1.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大小 (1)公式:F=μF N.F N表示接触面上压力的大小,μ为动摩擦因数. (2)与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关系:一般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 (3)动摩擦因数μ:是个比例常数,无单位.它的数值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

图例 大小等于物体刚刚开始运动时沿接触面方向的外力大小,是静摩擦力的最大值. ,如图所示.但为了方便起见,一般认为二者相等. 一般指物体相对地面(以地面为参考系 形木板A(质量为M)上放着小木块 有一个处于伸长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对B无摩擦力作用

(2019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2 摩擦力

第三章2摩擦力 问题 用弹簧测力计拖动水平固定木板上的木块,使它做匀速运动,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改变木块和木板之间的压力,摩擦力的大小也随之改变。 如果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存在某种定量关系的话,它们可能是怎样的关系呢? 滑动摩擦力 我们知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作滑动摩擦力(sliding frictional force)。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我们还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上压力的大小有关,对同一接触面来说,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材质等有关,在相同压力下,不同接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一般不同。通过进一步的定量实验,测量同一接触面不同压力下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结果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成正比。如果用F f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F压表示压力的大小,则有 F f=μF压 其中,μ是比例常数,叫作动摩擦因数(dynamic friction factor)。它的值跟接触面有关,接触面材料不同、粗糙程度不同,动摩擦因数也不同。 在图3.2-1中,以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动为例,木块所受的支持力为F N。由于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大小等于F N1,所以动摩擦因数µ也可以表示为 1下节会学到这一知识。

µ=F f F N F f 和F N 是接触面上木块所受的两个力,F f 沿接触面的方向,F N 与接触面垂直。 表 几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 材料 动摩擦因数 材料 动摩擦因数 钢—钢 0.25 钢—冰 0.02 木—木 0.30 木—冰 0.03 木—金属 0.20 橡胶轮胎—路面(干) 0.71 皮革—铸铁 0.28 木—皮带 0.40 【例题】 在我国东北寒冷的冬季,有些地方用雪橇作为运输工具。一个有钢制滑板的雪橇,连同车上木料的总质量为4.9×103 kg 。在水平的冰道上,马要在水平方向用多大的力,才能够拉着雪橇匀速前进?g 取10 N/kg 。 分析 将雪橇抽象为一个物体,如图 3.2-2,雪橇在重力mg 、支持力F N 、马的拉力F 和滑动摩擦力F f 四个力的作用 下,沿水平面匀速前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拉力F 与滑动 摩擦力F f 的大小相等,而F f 与F N 有关,F N 的大小又等于mg ,故可以求得拉力F 。 解 雪橇所受重力mg =4.9×104 N ,查表得µ=0.02。 雪橇匀速运动,拉力F 与滑动摩擦力F f 大小相等,即 F =F f 由于 F N =mg F f =µF N =µmg 故 图3.2-1 F N F mg F f F N 图3.2-2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第二节摩擦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摩擦力 1.知道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会求滑动摩擦力。 3.知道静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4.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知道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 一、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01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作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 (1)物体间□02接触且□03挤压; (2)接触面□04粗糙; (3)物体间有□05相对运动。 3.方向:沿着接触面,跟物体□06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成□07正比。F f =□08μF 压。μ是比例常数,叫作□09动摩擦因数。它的值跟□10接触面有关,接触面□11材料不同、□12粗糙程度不同,动摩擦因数也不同。动摩擦因数μ=□13F f F 压,也可表示为μ=□14F f F N ,F N 为接触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5.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15相对运动。 二、静摩擦力 1.定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只有□01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 2.产生条件 (1)物体间□02接触且□03挤压;

(2)接触面□04粗糙; 05相对运动趋势。 (3)物体间有□ 06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方向:沿着接触面,跟物体□ 4.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一个限度。静摩擦力的最大值F max在数值上等于物体□07即将开始运动时的拉力。两物体之间实际产生的静摩擦力F在0与最大静摩擦力F max之间,即□080

人教版物理高中必修一《摩擦力》教案

人教版物理高中必修一《摩擦力》教案

《摩擦力》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滑动摩擦的规律.知道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能运用滑动摩擦力公式来计算滑动摩擦力。 3.认识静摩擦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 4.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5.会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地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学会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2.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研究问题时,要培养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思维方法。

师:那么摩擦力的方向又是如何呢? 生: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在这个问题中摩擦力的方向应该竖直向上。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今天我们就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摩擦力。 新课讲解: 一、静摩擦力 师:首先看一下什么是摩擦力,大家回忆一下初中所学的内容,叙述一下摩擦力的概念。 生: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个力叫做摩擦力。 师:(举身边的例子,用水平推力推课桌时,课桌没有运动)当我用力推课桌时,课桌为什么没有运动? 生:因为课桌与地面之间有摩擦力的作用。 师:这种摩擦力发生在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我们把这种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同学们思考一下静摩擦力存在的条件。 生1:首先两个物体间的接触面不光滑。

生2:两个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 生3:两个物体应该接触并且相互挤压。 师:(鼓励)刚才几位同学分析得非常好,根据上节课的知识,弹力产生的条件是接触并且有形变,那么把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概括成一句话,这句话应该怎样表达? 生:两个接触面不光滑的物体间有弹力并且有相对运动趋势。 师: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一下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实验探究] (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逐渐增大拉力,直到木块运动为止。观察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2)在木块上增加砝码,重复上述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师:实验数据记录的表格应该怎样设计? 生:我设计的表格是这样的。 多媒体投影学生的表格设计(参考表格) 实验次数木块的 运动情 木块(或含 砝码)的重 弹簧测 力计的

第三章 第二讲 摩擦力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摩擦力 一、滑动摩擦力 [基础导引] 1.手压着桌面向前移动,会明显地感觉到有阻力阻碍手的移动.手对桌面的压力越大,阻力越大.试一试,并说明道理. 2.在我国东北寒冷的冬季,雪橇是常见的运输工具.一个有钢制滑板的雪橇,连同车上的木料的总重量为4.9×104 N.在水平的冰道上,马要在水平方向用多大的力,才能够拉着雪橇匀速前进? (钢-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2) [知识梳理] 1.产生: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________时产生的摩擦力. 2.作用效果:总是起着阻碍物体间____________的作用. 3.产生条件:(1)相互接触且________;(2)有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4.大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成正比,即:F f=________. 5.方向: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________________相反. 思考:怎样正确理解“相对”的含义? 二、静摩擦力 [基础导引] 1.一只玻璃瓶,在下列情况下是否受到摩擦力?如果受到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如何? (1)瓶子静止在粗糙水平桌面上. (2)瓶子静止在倾斜的桌面上. (3)瓶子被握在手中,瓶口朝上. (4)瓶子压着一纸条,扶住瓶子把纸条抽出. 2.重量为100 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35 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由此可知: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max=________.如果用20 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木箱所

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 [知识梳理] 1.产生: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____________时产生的摩擦力. 2.作用效果:总是起着阻碍物体间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产生条件:(1)相互接触且________;(2)有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4.大小: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 5.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且总是与物体的____________方向相反. 6.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最大值. 思考: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一定静止吗?举例说明. 考点一、判断是否受摩擦力 (1)静止的物体 1.下图(1)中,物体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图(2)中,物体B静止在斜面上; 图(3)中,物体C被压在竖直墙壁上而处于静止, 图(1)图(2)图(3) 试分析上图中,物体A、B、C是否受摩擦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