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疼痛科诊疗范围

疼痛科诊疗范围

疼痛科诊疗范围

疼痛科诊疗范围

一、头面部疼痛:三叉神经痛、颈源性头痛、舌咽神经痛等;

二、颈、肩、腰腿疼痛:各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骨质疏松症、骨性关节炎、腰椎术后疼痛综合症、坐骨神经痛、跟痛症等;

三、神经痛: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性神经痛、肋间神经痛、骶管囊肿、外科手术或外伤后出现的神经痛等;

四、风湿类及痛风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

五、肌腱、滑液囊疾病:腱鞘囊肿、滑囊炎、网球肘、腱鞘炎;

六、各种癌性疼痛;

七、非疼痛性疾病:如多汗症、失眠症、顽固性呃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疼痛科科室运营方案计划

疼痛科(微创骨科)标准化建设 运营方案 “杏林之春”工程是“北京依萌匠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致力于帮助医院建立标准化特色科室,把高新技术引进到基层医院,提升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保障农民在低收费的水平上,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真正实现国家卫生部提出的“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疼痛科”标准化建设,是在“能简单、不复杂、能保守、不手术”的理念下,整合各类相关治疗技术<疼痛科10类治疗手段>,严谨把握治疗原则<阶梯治疗和综合治疗原则>,充分尊重患者需求<以病人为中心>,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为疼痛患者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一、疼痛学概论 1、疼痛学是现代医学中的一门新学科。临床实践已充分证实现代疼痛诊疗在医学中的积极作用,特别是我国疼痛学历经20余年的重大进展已形成了一个从业余人员众多和深受患者欢迎的临床学科。 2、现代疼医学集中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多种边缘科学中有关疼痛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技术,形成了具有多学科理论和技术,临床与基础密切结合的综合性学科。

3、为了进一步提高疼痛治疗的质量,使疼痛性疾病治疗和疗效评价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目的是为临床医学诊疗疼痛过程中提供有效依据和指导意见,推动标准化科室的建设发展。 4、疼痛诊疗是运用临床、影像、检验、神经电生理和神经生物化学等方法进行诊断,并运用药物、微创介入、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疼痛性疾病进行治疗的专业性科室。对诊疗疼痛性疾病减轻病患的疾苦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治疗疼痛既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工作,也是广大患者切身利益的迫切需求。疼痛科是对疼痛性疾病和某些非疼痛性疾病进行诊断,并以微创?神经阻滞疗法、介入疗法等专业性的治疗手段为主,结合药物运用等综合措施,对此类疾病进行治疗的医疗单元。 二、医院建立标准化疼痛科的政策依据 1、卫生部文件卫医发〔2007〕227号文件,将“疼痛科”增置为临床一级诊疗科目,代码“27”。疼痛科主要业务范围为“慢性疼痛的诊断治疗”。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登记推入“疼痛科”后,方可开展相应的治疗活动。 2、医疗机构登记“疼痛科”诊疗科目后,方可开展相应的诊疗活动。开展“疼痛科”诊疗科目诊疗服务应以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编写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等为指导,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3、二、三级医院评审工作必查条件之一:按照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的《疼痛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评审标准进行评估<占15分>。 4、要紧紧抓住第二周期二、三级医院评审,<达标上等>,这个战略机遇期(3-5年),大胆推行专科疼痛科建设方案,采取按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实施。 5、疼痛疾病病源广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一门新的学科。不缺

疼痛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草稿样式 (外三科)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标准】 1 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 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3 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4 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趾背伸肌力减弱。 5 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突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或MRI)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7 注意与一些引起腰腿痛的疾病如椎管狭窄及脊柱肿瘤等相鉴别。 【入院指征】 1.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2.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和加强试验阳性; 3.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突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或MRI)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检查项目】 1.专科检查: 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突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或MRI)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常规检查: 全血细胞计数+三分类; ABO血型鉴定;

RH血型鉴定; 尿液分析; 大便常规; 肝功能常规; 肾功能常规; 血电解质常规; 凝血常规; 心电图; 胸片; 输血前五项检查; 血糖。 【治疗原则】 1整脊治疗:可采用调曲整脊系统手法以及四维牵引。 2 卧床1~2周,骨盆牵引治疗,2次/日,每次30分钟,每次牵引重量120-160牛。 3 药物治疗: 3.1 气滞血瘀型 症状: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治法:行气活血,舒筋止痛。 例方:舒筋活血汤。 3.2 寒湿型。 症状:腰腿疼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或濡缓。 治法:祛寒除湿,宣痹止痛。 例方:蠲痹汤。

疼痛科工作制度、岗位职责与诊疗范围、诊疗规范

疼痛科工作制度 一、据医院要求,疼痛科每周设全天无假日门诊。 二、按照医院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有事请假,不得无故不到岗、脱岗和空岗,否则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三、对所有到疼痛科就诊的病员都应尽力做到诊断正确,治疗及时,服务热情,登记完整,为患者提供优良的就医环境。 四、负责全院所有疼痛病人的咨询、检查、诊断和治疗,接受临床各科的会诊邀请。 五、对收住院的病员,按照医院对临床各科的要求,认真进行必要的检查、诊断和治疗,并合理收费。 六、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正常的医疗工作,如:值班、交接班、病历书写、病历讨论、业务学习、科间会诊等。 七、在诊治常见疼痛性病的同时与临床各科共同开展恶性疼痛的诊治,如:各种神经痛、晚期癌痛,和手术科室一起做好术后镇痛、无痛人流及无痛分娩等。 八、工作中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及疼痛科工作原则,不得疏漏,如遇疑难问题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以便妥善处理。 九、上班后认真打扫辖区卫生,经常保持工作区的环境清洁整齐。 十、对进修、实习医师按照上级有关规定严格管理、认真带教,以提高他们的临床技能。

疼痛科工作原则 参照近年来国内外疼痛科工作特点,特制定本专业工作原则。 一、七禁 1.禁给全身严重感染者(菌、毒、败血症)选用神经阻滞疗法。 2.禁给皮肤或深层组织有感染者作相应部位的治疗操作。3.禁给白血病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采用神经阻滞疗法或椎管内治疗。4.禁给身体极度衰弱和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神经阻滞疗法。5.禁给肿瘤患者早期采用神经阻滞镇痛,以免延误病情。6.禁忌同时阻滞双侧神经节。7.禁忌给肿瘤本身发生在脊髓或椎体的患者行椎管内治疗。 二、八不 1.不勉强患者作治疗。2.不给患者交待清楚不操作。3.精力不集中不操作。4.不明确诊断不治疗。5.不在疲劳时进行神经阻滞。6.不轻易采取神经破坏疗法。7.条件不具备,不追求高难度技术操作。8.急救措施不落实不操作。 三、十四要 1.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湛的医疗技术。2.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防差错事故,安全第一。3.业务操作技术上遇有疑难问题或异常情况时绝不可回避,勉强操作,要及时报告上级医师以便妥善处理。4.要选用无创、微创、轻创、重创的治疗原则,尽力提高疗效,减少病员痛苦。5.要选用简单有效的处方组合。6.要熟悉常用局麻药的剂量、浓度、比重和复合剂的药理作用。8.根据病情要选用你最熟练的操作技术予以治疗,

疼痛科常用诊疗规范

疼痛科常用诊疗规范 一、脑神经阻滞 1、眶上神经在眶上切迹(或孔)处阻滞或毁损三叉神经眼支的眶上神经,可治疗三叉神经眼支的眶上神经,可治疗三叉神经第1支痛。因额神经和滑车上神经紧邻其内侧,故治疗时往往同时累及。眶上孔的解剖和定位眶上孔多位于眼眶上缘中、内1/3交界或中点附近。切迹宽约5~6mm,一般可从表皮摸到,但骨孔不能触及。 操作步骤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在眼眶上缘中,内1/3交界处向中点触压,找到放射性压痛点,进行标记。皮肤消毒后,不用局麻,用细短针头快速刺入皮肤直达眶缘,小心改变针头方向寻找异感。如刺入眶上孔,深度不超过1cm。回抽无血,注入2%利多卡因0.3~0.5ml,3min后检查阻滞区域,如果满意,待局麻作用消退(约20min),再缓慢注射神经破坏剂0.3~0.5ml。注射时注意用手指压迫周围软组织,以免药物扩散和对周围组织的刺激。 并发症几乎全部出现上眼睑水肿,数日内自行消退,不需特殊处理,但治疗前要向患者讲明,以免引起恐惧。 2、眶下神经在眶下孔处阻滞和毁损眶下神经及前、中、上牙槽神经,可治疗三叉神经第II支痛,其痛区分布在下眼睑、鼻旁、上唇和上颌门齿、犬齿等部位。 眶下孔的解剖和定位眶下孔位于上颌骨的前面,是眶下管的外口,其内口在眶底面与眶下沟相接,眶下神经即通过此管及眶下孔而达表面。眶下孔多呈半月形,凸边朝外上方,孔口开向前、下、内方,由此决定了进针方向。眶下孔距眶下缘约1cm,一般从体表可摸到。眶下管的轴多由眶下孔走向上、后、外方,与夭状面呈40°~45°角,其长度约1cm(男性平均约为1.45CM,女性平均约为1.31CM)。 操作步骤患者取仰卧位。自患者眼外角至上唇中点做一连线,再由眼内角外1CM处向同侧口角做一连线,两线的交叉点即为进针点。做好标记,局部皮肤消毒,在标记折内下方以5号球后针头快速刺入皮肤,同时用另一手示指压住眶下缘,以防针尖滑入眼眶误伤眼球。依眶下孔的开口方向进针,即针尖向上、后、外方倾斜,缓慢进针,在眶下孔附近仔细寻找,当针尖进孔有落空感时,患者即出现放射痛。针尖与矢状面呈40~45角按原方向继续缓慢进针,深度不得超过1CM。回抽无血,先注入2%利多卡因0.5~1ml,观察眶下神经分布区阻滞完善且无眼神经阻滞征象。待20min局麻药消退后,再注射0.5~1ml其他阻滞药物。 并发症与眶上神经阻滞相同,注射后几乎全部发生局部水肿,也不必做特殊处理,但注射前应向患者讲明,以免发生误会或恐惧。眼部并发症为比较严重的产并发症,多因穿刺过深,将药物注入眼眶发生眼肌麻痹所致。局麻药为一过性麻痹,神经破坏药则需数月方能恢复。因此操作务必谨慎,进入眶下管的深度不宜超过1CM。破坏剂量不可过大。在注射局麻药后留有足够的时间,注意眼球活动情况,没有复视方可注射神经破坏剂。 3、后上牙槽神经当不完全性三叉神经第二支痛,其触发点及痛区仅局限于上臼齿及其外侧粘膜处,或三叉神经痛治疗后残留上述区域痛者,可在后上牙槽孔处阻滞或毁损后上牙槽神经。 后上牙槽孔的解剖和定位上颌骨的后侧,即颞下面的最突出部分是上颌结节,后上牙槽孔即位于此结节上。该孔是后上牙槽神经进入颌骨而达臼齿的通道。 操作步骤后上牙槽神经阻滞有2条入路。(1)经皮入路: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转向健侧。 经眼眶外缘做垂线,与颧骨下缘相交处即穿刺点。做好标记,皮肤消毒,用一手指将穿

疼痛科一般护理常规

疼痛科护理 第一节疼痛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按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观察疼痛的性质、持续的时间,协助医生绘制疼痛量表:指导病 人完善各项检查,及时留取血、尿、大便标本。 3、心理护理:疼痛病人常合并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病人的病 程长短、疼痛性质、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等各不相同,心理问题也因而轻重不一。在疼痛科护理中一定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特点进行心理护理。 4、手法治疗患者,讲解治疗原则和方法,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取得 配合,手法治疗后应卧床休息,24小时内避免进行热疗。 5、注射治疗,操作前做好解释工作,介绍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消 除患者紧张情绪,配合治疗。选择合理体位,方便操作,注意保暖,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以防感染。治疗完毕后保持伤口处清洁干燥,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时更换创可贴,密切观察患者反映,若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平卧休息,给予相应处理。疲劳或未进食者应休息或进食后再治疗。 6、中药熏蒸:选择好治疗部位,向患者讲解治疗原理及目的,能够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根据熏蒸的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暴露局部皮肤,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询问患者主观感觉,避免烫伤,注意保暖,熏蒸一般每日一次,每次20~30分钟,也可视病情每

日两次。避免弄脏患者衣物及床单。 7、针灸治疗:操作前向患者说明针刺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 的配合。根据治疗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用止血钳夹消毒棉球,逐个消毒要针刺的穴位。告知患者留针期间避免更换体位,以免出现滞针、弯针、折针等情况。 8、物理疗法(红外、中频)使用理疗仪器前向患者说明其原理与功 效,注意事项。选择舒适的体位,注意保暖。治疗过程中询问患者感觉,避免烫伤。并嘱其不可随意调节机器工作时间及状态。 治疗完毕后多休息,多饮温开水。 9、手术治疗:治疗前用心理护理的知识与患者焦虑,消除病人的焦 虑、抑郁及对治疗的恐惧感,使病人能在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溶盘治疗的患者,于术前2天训练在床上大小便,腰椎溶盘患者起床后腰带护腰,颈椎溶盘患者带颈托。 第五节退行性膝关节病 退行性膝关节病又称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行走困难、上楼下楼艰难、站着难蹲下、蹲着站不起来,病人十分痛苦。 一、护理评估及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精神状况。 2、观察关节疼痛及肿胀的变化情况。 3、观察穿刺及阻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

疼痛科治疗室制度

疼痛科治疗室工作制度 一、进入治疗室的工作人员要衣帽整齐并戴口罩,非工作员禁止入内。 二、治疗室的陈设要简单整齐,不得存放私人物品。 三、小药柜内常备药如内服药、注射药、外用药、清毒药、剧毒药等要分别保管,标签要清楚,并有黑、红、蓝、黄、白区别,以免误用。 四、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要严格区分放置。无菌物品必须注明无菌日期,超过规定无菌时间者(高压灭菌消毒夏天1周、冬天2周),应重新消毒。 五、无菌持物钳浸泡液,每周更换两次,做到一瓶一钳。 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用过的注射器及一次性材料要随手清理、浸泡和清点收存,每日同供应室对换。 七、毒、麻、剧药和贵重药要有专人加锁保管,要认真交接班,做到不丢失、不损坏。 八、器械、物品要摆放整齐,要定量、定向、定位,及时请领,上报损耗,严格交接手续。 九、经常保持室内清洁,每日定时空气消毒(紫外线每日一次,每周进行乳酸熏蒸一次,每月作空气培养一次),并认真作好消毒登记工作。 十、每位病员治疗前,施术者都应向其家属交待清楚病情,治疗术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认真填写施术同意书,患者同意家属签字后方可施术,并于术前作好登记工作。

十一、室内无菌容器每周高压消毒一次,用过的注射药液、生理盐水必须注明打开时间。 十二、施术前认真实行三查七对制度,不得违犯。 十三、如遇病员有治疗失当或严重反应时,施术者应认真观察处理,直至病员恢复至正常状态时才可让病员离院。 十四、按医院要求定期进行必要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如:消毒液、空气、棉签、手套等,以保证无菌工作质量。 十五、使用过的一次性卫生材料(含注射器、针头帽、穿刺包等)医用垃圾要入袋分类管理,以便妥善处理。 疼痛科治疗室查对制度 一、注射治疗前必须严格三查七对制度 1.三查:治疗前查、治疗中查、治疗后查。 2.七对:对床号,对姓名,对性别,对年龄,对诊断,对手术名称及部位。 二、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数量、种类、生产日期,注意有无变质、沉淀、混浊、絮状物、安瓶有无裂痕破损、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三、摆好药品必须经过认真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四、易致敏的药物给药前应询问病员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及贵重药品时,要经过反复核对才可使用,用后保留安瓶,以便查对。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五、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方可执行。

疼痛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疼痛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偏头痛】 1. 诊断依据: (1)常于青春期起病,女性居多。 (2)发作性搏动性头痛为主,也可呈胀痛; 以一侧头痛为主,也可全头痛; 间歇性反复发作,起止较突然,间歇期如常人,病程较长。 (3)多伴有恶心、呕吐等明显的植物神经症状。 (4)脑电图检查偶有轻度或中度异常,脑成像及其它辅助检查均无异常。 2. 治疗常规: (1)药物治疗:阿司匹林、麦角胺、尼莫地平、卡马西平等药物。 (2)物理治疗:超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 3. 三叉神经阻滞、枕神经阻滞等。 【带状疱疹】 1. 诊断依据: (1)发病初期常伴有全身不适、微热、倦怠、食欲减退等,3~5日后在神经痛 的部位出现疱疹。 (2)沿神经走行分布的单侧性疼痛,呈束带状,多为烧灼样、割裂样剧痛。 (3)疼痛区域皮肤先有潮红,继而出现成簇的粟粒至黄豆大小疱疹,逐渐增多, 沿受累神经支配皮肤区域排列成带状,该处皮肤痛觉过敏。 (4)带状疱疹消失后仍留有剧烈疼痛,持续6月以上者,为慢性疱疹后神经痛。2. 治疗常规: (1)药物治疗: 1)止痛:可用芬必得、曲马多、加巴喷丁,吗啡等。 2)抗病毒:可用阿昔洛韦、板兰根、阿糖胞苷等。 3)抗感染:可用抗生素。 4)其它药物:如干扰素、强的松(短期小剂量)、维生素等。 (2)疱疹出现后,注意避免抓破、感染,局部可外搽龙胆紫药水,或口服抗生素。 (3)物理治疗:激光等。 (4)神经阻滞:视病变部位行相应的椎间孔神经阻滞、椎旁交感神经阻滞、 星状神经节阻滞、肋间神经阻滞、硬膜外阻滞(单次或留管连续用药)、皮下置 管接PCA(病人自控镇痛)。 【肩关节周围炎】 1. 诊断依据: (1)多发于50~60岁,40岁以下者少见,女性多于男性(3:1),左侧多 于右侧或双侧同时罹患。 (2)肩关节疼痛、僵硬,以钝痛为主,偶可呈剧烈锐痛,疼痛部位深邃, 按压时反而减轻,夜间疼痛加重。 (3)肩关节周围压痛,压痛点多集中在肩峰下、喙突下方胸大肌止点、大

慢性疼痛诊疗规范

慢性疼痛诊疗规范 一、慢性疼痛的概念 一种急性疾病过程或一次损伤的疼痛持续超过正常所需的治愈时间,或间隔几个月至几年复发,持续达1个月者称作慢性疼痛。因此急性疾病或损伤在治愈后1个月仍存在疼痛,就考虑是慢性痛。急性疼痛仅仅是一个症状,而慢性疼痛本身则是一种疾病,其在病因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症状学、生物学、心理学等方面与急性疼痛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两者的诊断和治疗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所以认识这些差异和区别,不仅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减少医源性并发症的发生。 慢性疼痛不仅对病人本人造成危害,而且影响到病人的生活、家庭乃至社会。慢性疼痛病人常合并精神方面的障碍,如抑郁和/或焦虑,这使慢性疼痛的诊疗和治疗更加复杂而困难。 二、慢性疼痛的诊疗原则 慢性疼痛总的诊疗原则是:明确诊断,综合治疗,安全有效。 (一)明确诊断 包括病因诊断、病理解剖学诊断、病理生理学诊断和症状诊断。病因诊断是最理想的临床诊断,致病因素大致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方面。 病理解剖学诊断的内容包括病变部位、范围、器官和组织以至细胞水平的病变性质。病理形态诊断并不意味着在临床上每个病人皆需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而多数是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等间接方法得出的。 病理生理学诊断是以各系统器官功能的改变以及机体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改变为基础的,功能的改变可以追溯到体内超微量物质的水平,检测手段的完善使许多功能改变获得了进一步的认识。 症状诊断是根据尚未查明原因的症状或体征提出的诊断,如上肢烧灼性痛等。此类诊断只是提供诊断方向,待原因查明时再做修正。因此症状诊断是初步诊断或印象。 (二)综合治疗 疼痛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神经阻滞疗法、小针刀疗法、手法矫治、药物疗法、理疗、针灸、枝川疗法等。针对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组合,发挥多种方法的各自优势,以取得最佳疗效和最小不良反应。 (三)安全有效 疼痛治疗必须由训练有素的专科医师治疗,治疗前准备充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紧密观察病人,注意及防治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治疗宜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 三、慢性疼痛的治疗 (一)明确诊断的内容 诊断是治疗的前提,治疗效果取决于诊断的正确与否,明确诊断的内容包括: 1.明确疼痛的原因,病变的性质;明确引起疼痛的原发病是属于肿瘤、损伤、炎症、畸形中的哪一种,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炎症是感染性的还是无菌性的;损伤是急性外伤还是慢性劳损。 2.明确病变的组织或器官 是在肌肉、筋膜、韧带、滑囊、关节、骨骼、神经、血管、内脏的哪一出或几处。 3.明确病变的部位和深浅

疼痛科整体规划设计方案全

疼痛科整体规划 疼痛已被现代医学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有些慢性疼痛本身还是一种疾病(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长期的局部疼痛会形成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症或中枢性疼痛,使普通的疼痛变得非常剧烈和难以治疗,导致机体各系统功能失调、免疫力降低而诱发各种并发症,甚至致残或危及病人的生命。长期疼痛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躯体、心理和社交功能,而且还影响到其家庭乃至社会。为所有疼痛患者提供治疗,是各国医疗服务的共同目标。疼痛科的医护人员治疗各种急性和慢性顽固性疼痛,为患者创造无痛轻松生活。 一,诊疗范围 疼痛门诊 采用神经阻滞疗法、小针刀疗法,配合药物、安科射频神经调节神经阻滞、银质针软组织治疗、臭氧氧化疗法等治疗以下疼痛疾病: 1. 头痛:偏头痛,颈源性头痛、肌紧张性头痛、外伤后头痛和腰穿后头痛等。 2. 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急性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损伤后疼痛、中枢性疼痛、患肢痛、残端痛、糖尿病性神经痛、交感神经相关性疼痛、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等。 3. 骨关节痛:腰腿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足跟痛、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退行性骨关节炎等。 4. 组织疼痛: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棘上棘间韧带炎、腰背肌筋膜炎、梨状肌综合征、纤维肌痛综合征、腱鞘炎、肩周炎、网球肘、软组织损

伤。 5. 癌性疼痛:晚期癌症疼痛、骨转移性疼痛等。 6. 痛经、慢性盆腔痛。 7. 非疼痛性疾病:顽固性呃逆(打嗝)、急性面神经炎(面瘫)、面肌痉挛、突发性耳聋、腱鞘囊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住院治疗 以前多是采用CT或C型臂X线影像介入治疗,或用带专用引导功能的超声设备引导。以下疾病: 1. 颈、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CT或数字显影C型臂介入下行颈、腰椎间盘突症的髓核化学溶解疗法、安科射频微创神经介入镇疼术、介入下臭氧治疗,可以对高位颈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颈源性头痛、对低位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颈肩上肢症状进行有效的治疗、对有截瘫倾向的患者得到早期控制和治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盘外、盘内髓核化学溶解术或盘内盘外联合溶解术、介入下射频靶点治疗、介入下脊神经后支射频治疗、后支酚甘油毁损治疗等,其治疗效果已经得到公认,远期效果甚至优于手术。 2. 三叉神经痛:采用药物和/或安科射频热凝术在CT介入下行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毁损治疗可以有效控制顽固性三叉神经痛。 3. 晚期癌症剧烈疼痛。对一般药物控制不太理想的癌症疼痛采用影像介入下神经毁损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疼痛。 4. 带状疱疹疼痛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采用持续性神经阻滞治疗控制疼痛和联合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治疗带状疱疹的剧烈疼痛,并能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采用影像介入下神经毁损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进行有

疼痛科科室运营方案

疼痛科(微创骨科)标准化建设 运营方案 “杏林之春”工程就是“北京依萌匠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致力于帮助医院建立标准化特色科室,把高新技术引进到基层医院,提升医院得知名度与美誉度,解决农民瞧病难瞧病贵得现状,保障农民在低收费得水平上,享受到优质得医疗卫生服务,真正实现国家卫生部提出得“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得目标。 “疼痛科”标准化建设,就是在“能简单、不复杂、能保守、不手术”得理念下,整合各类相关治疗技术<疼痛科10类治疗手段>,严谨把握治疗原则<阶梯治疗与综合治疗原则>,充分尊重患者需求<以病人为中心>,根据患者得病情与需要,为疼痛患者提供一站式得解决方案。 一、疼痛学概论 1、疼痛学就是现代医学中得一门新学科。临床实践已充分证实现代疼痛诊疗在医学中得积极作用,特别就是我国疼痛学历经20余年得重大进展已形成了一个从业余人员众多与深受患者欢迎得临床学科。 2、现代疼医学集中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多种边缘科学中有关疼痛得基本理论与诊疗技术,形成了具有多学科理论与技术,临床与基础密切结合得综合性学科。 3、为了进一步提高疼痛治疗得质量,使疼痛性疾病治疗与疗效评价更趋科学化、规范化与标准化,目得就是为临床医学诊疗疼痛过程中提供有效依据与指导意见,推动标准化科室得建设发展。 4、疼痛诊疗就是运用临床、影像、检验、神经电生理与神经生物化学等方法进行诊断,并运用药物、微创介入、医疗器械以及其她具有创伤性或侵入性得医学技术方法对疼痛性疾病进行治疗得专业性科室。对诊疗疼痛性疾病减轻病患得疾苦有着重要得意义。因此,治疗疼痛既就是一项重要得临床工作,也就是广

大患者切身利益得迫切需求。疼痛科就是对疼痛性疾病与某些非疼痛性疾病进行诊断,并以微创?神经阻滞疗法、介入疗法等专业性得治疗手段为主,结合药物运用等综合措施,对此类疾病进行治疗得医疗单元。 二、医院建立标准化疼痛科得政策依据 1、卫生部文件卫医发〔2007〕227号文件,将“疼痛科”增置为临床一级诊疗科目,代码“27”。疼痛科主要业务范围为“慢性疼痛得诊断治疗”。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登记推入“疼痛科”后,方可开展相应得治疗活动。 2、医疗机构登记“疼痛科”诊疗科目后,方可开展相应得诊疗活动。开展“疼痛科”诊疗科目诊疗服务应以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编写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等为指导,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3、二、三级医院评审工作必查条件之一:按照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得《疼痛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评审标准进行评估<占15分>。 4、要紧紧抓住第二周期二、三级医院评审,<达标上等>,这个战略机遇期(35年),大胆推行专科疼痛科建设方案,采取按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实施。 5、疼痛疾病病源广泛,就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就是一门新得学科。不缺乏病源。据统计,疼痛性疾病病人河南省有2000多万人。 三、规范化疼痛治疗得原则与目标 1、2000年,第十届世界疼痛大会达成共识:慢性疼痛不仅仅就是一种症状,也就是一种疾病! 2、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得第五生命特征! 3、慢性疼痛就是一种疾病,要像治疗糖尿病、高血压一样长期规范治疗慢性疼痛!

疼痛科评审标准和要点

十三、疼痛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评审标准评审要点 4.13.1 实施疼痛治疗医院与医师需具备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诊疗科目及医师资质;医院规定疼痛治疗服务的范围。4.13.1.1 实施疼痛治疗医院与医师需具备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诊疗科目及医师资质,疼痛治疗服务范围有明确界定。 【C】 1.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疼痛科诊疗科目登记。 2.有疼痛科工作制度、岗位职责与诊疗范围、诊疗规范。3.执业医师经过相关专业培训,具备相应资格,执业范围与执业资格范围相 符。 4.有创操作实行资格授权制。 【B】符合“C”,并 1.科主任具备副主任医师资格,且从事临床疼痛工作5 年以上。 2.开展诊疗技术有循证依据,新技术经过审核批准。3.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有分析、总结、反馈和整改措施。 【A】符合“B”,并相关学科有协调协作机制。4.13.2 依据服务范围,建立疼痛评估、疗效评估与追踪

随访等相关制度,规范开展诊疗活动。 4.13.2.1 依据服务范围,建立疼痛 【C】 1.依据服务范围,建立疼痛的评估、再评估制度与程序,对疼痛强度进行量评估、疗效评估与追踪随访等相关制度,规范开展诊疗活动。 2.根据“WHO三阶梯止痛原则”及“药物止痛五条原则”,制定适宜的诊疗 方案。 3.有疼痛疗效评估的规范与程序。对治疗效果进行追踪随访。 【B】符合“C”,并 1.承担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疼痛治疗规范的相关培训与指导。 2.科室对诊疗规范落实情况有自查、分析和评价。 【A】符合“B”,并有完整的疼痛治疗病历档案与定期总结评价,提高诊疗质量。 4.13.3 依据服务的范围,为患者提供疼痛知识教育,履行知情同意手续。 4.13.3.1依据服务的范围,为患者提供疼痛知识教育,履行知情同意手续。

疼痛科常见病诊治流程

疼痛科常见病诊治流程 疼痛治疗学科为新学科,疼痛科在病房管理和诊治流程方面缺乏相对成熟的模式供参考,为了规范医疗行为和加快创建特色专科,我科目前正实施细则如下。 1、将疾病分为特色治疗疾病和非特色治疗疾病。特色治疗疾病:疗效好,可充分发挥学科治疗特色。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准确性为目标,按诊断性治疗、原发病治疗、继发病治疗、康复指导的顺序进行系统治疗,要求做到:诊断明确、治疗思路清晰、近远期疗 效预测大体正确,该类病种要求随访。非特色治疗疾病:该类疾病远期疗效差,暂不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目前尽力使诊断明确,向患者交代清楚病情,积极治疗疼痛,控制原发病及康复指导,加强预防宣教。 2、病历书写和医嘱开列参照院发《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执行。 3、新入院患者除三大常规外,必须做微量血糖测定,辅助检查回报前,原则上不做有创治疗,血糖结果回报前禁用含糖液带药静滴。 4、病历书写每周一、四两次自查和抽查,自查结果在交班后汇报,抽查由主任在查房前检查。内容为容易出错、遗漏和书写新规定,如签字、涂改、病历和病程记录时间、输血史、医保医嘱以及抽查中发现的新问题。 5、病程记录要反映医疗思维、治疗过程和治疗结果。 6、床位医生必须对自己的病人了如指掌,高度责任心。在主任查房时不看病历汇报病史、体格检查及阳性体症、各检查项目及阳性结果、治疗

7、为了避免两位主任查房,因治疗意见不统一而引起混乱,原则上主任查房提出三种意见:同意治疗计划,补充治疗计划,修改治疗计划。每一修改意见须说明理由,如床位医生存有异意,可提请科内病历讨论。 8、每月不少于一次病历讨论,讨论时间不定,遇到诊治难题和特殊病历由床位医生提出,由住院总负责安排。如无特别提出,定于每下半月讲座后讨论。

疼痛科诊疗临床路径

疼痛门诊诊疗临床路径(参考) 一、疼痛诊断 【病史】 1?性别、年龄及职业。 2.疼痛的诱发因素及起病情况。 3.疼痛的特点:部位、性质、时间及伴随症状。 4.疼痛的治疗史。 5.过去史(感染史、肿瘤及手术史、用药史等)、婚 育史及家族史。 【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及功能检查。 2.特殊试验检查:如直腿抬高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等。 【实验室检查】 可酌情进行以下检查:血、尿、粪三大常规、红细胞沉降率、抗溶血性链球菌“ O'试验、类风湿因子凝集试验、血浆尿酸及尿素氮测定、血清酸性磷酸酶及碱性磷酸酶测定、C反应蛋白测定、脑脊液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造影、电子计算机断层(CT)、核磁共振及超声学检查等。

【其它】 必要时,还可进行神经肌电图、脑电图及诱发电位等检查。 二、疼痛治疗 【药物治疗】 1.镇痛药物: (1)麻醉性镇痛药:常用药物包括吗啡等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哌替啶、芬太尼等人工合成镇痛药,纳洛酮等吗啡对抗药,曲马多、强痛定等类麻醉性镇痛药等。用于治疗各种中度至重度急慢性痛,易成瘾,副反应较多,宜控制使用。 (2)非麻醉性镇痛药:包括解热镇痛、抗炎镇痛及抗痛风等药物,用于治疗头痛、牙痛、神经肌肉痛、骨关节痛、痛经等轻中度疼痛。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出凝血障碍及肝肾损害等。 2.中草药物:包括内服中草(成)药物及外用止痛膏(剂)等,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劳损、骨关节痛等,或用于中西药合用以减少副反应。 3.抗抑郁、抗焦虑及镇静催眠药物:包括丙咪嗪等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安定等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物及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物等,用于治疗各种疼痛所伴随的神经精神症状。 4.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常用强的松、强的松龙、倍他米松及氟羟强的松龙等,用于癌性镇痛及各种慢性疼痛如腰腿

疼痛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护理常规

疼痛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三叉神经非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2、饮食护理:视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半流质或软食。 3、治疗前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24小时内给与患者准确的疼痛评估。 4、治疗前嘱患者清洁面部,排便,治疗护士放置留置针。 5、治疗后患者去枕平卧6-8小时,给予冰袋冷敷。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安定5mg肌肉注射,氧气吸入。 6、治疗后常规给予口服抗菌素二日,治疗后一天小换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记录疼痛评分。 7、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口服止痛药遵医嘱逐渐减量,缓慢停药。如有残余痛及时到疼痛门诊复诊。

二、硬膜外腔自控镇痛术的护理常规 1、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 2、给予患者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 3、密切观察患者的T、P、R、BP。 4、按时换药,观察伤口有无出血、红肿及分泌物,妥善固定自控镇痛泵,防止硬膜外导管的脱落。 5、准确进行疼痛评估,并记录。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6、做好卫生宣教。 ? ?

三、神经损毁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保持环境的安静,保证患者的休息。 2、饮食护理:给予患者营养易消化饮食。 3、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入院24小时内准确进行疼痛评估。 4、治疗前嘱患者排便,治疗护士放置留置针。 5、治疗后患者侧卧位6-8小时,相对卧床24小时。 6、治疗后给予口服抗菌素预防感染,治疗后一日小换药。 7、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进行疼痛评估。 8、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嘱患者合理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定期复诊。

疼痛科癌性疼痛治疗规范与管理

癌性疼痛治疗规范与管理 一癌症疼痛的药物治疗 1 癌症疼痛概念:伤害性疼痛、神经痛、牵扯痛和自发性疼痛;源自肿瘤本身的疼痛、肿瘤治疗引起的疼痛和非肿瘤性疾病引起的疼痛。 2 癌症疼痛的药物治疗→→→麻醉科执行“三阶梯治疗”用药原则用药规范: 第一阶梯:轻度至中度癌痛病人应采用非阿片类镇痛药。如果有特殊指征,可合并应用辅助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有阿斯匹林、扑热息痛、醋氨酚、双氯芬酸钠等。对骨转移性癌痛常能止痛。这是因为骨转移处癌细胞产生大量前列腺素,而非甾体类抗炎药能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同时有解热抗炎等作用。上述药物对骨膜受肿瘤机械性牵拉、肌肉或皮下等软组织受压或胸膜腹膜受压产生的疼痛也有效。 第二阶梯:当非阿片类药物不能满意止痛时,应弱阿片类止痛药,称为第二阶梯。临床主要应用可待因、右旋丙氧酚,可待因效果更好。 第三阶梯:中度和重度癌痛选用强阿片类止痛药。在第一、第二阶梯治疗效果不好时采用,此类药物效果好,但易产生药物依赖和耐药性,连续用药后不能停药,若迅速停药就会产生戒断症状;重复用药效果逐渐下降,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才能维持效果。

强阿片类止痛药的应用需考虑许多因素,如年龄、性别、全身情况、癌症类型及疼痛程度和广泛度。药物有很大的个体差异,通常由小剂量开始,根据临床经验增加到恰当的剂量。 三阶梯治疗中的辅助用药:针对癌痛病人产生的全方位疼痛,除了局部疼痛外,还要治疗社会性、心理性因素所导致的疼痛,此时可选用辅助药物进行治疗。 癌症疼痛药物治疗管理: 病人需持有卫生行政部门的疼痛治疗卡和病人及协办人的身份证,门诊挂号疼痛门诊,由疼痛门诊医生开局处方,依据医院管理规定开出一定数量镇痛药,一般为3天量,同时指导病人用药,评价用药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作好文书记录。不良反应及时反馈科室负责人。 二癌症疼痛的神经介入治疗 1 连续外周神经阻滞术 规范:股神经、臂丛神经穿刺置管术等,常规皮肤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穿刺确定理想位置,置入导管,导管深度不小于10 CM,缝合固定导管,注入实验剂量,观察效果,无菌贴膜覆盖并妥善固定。 常用药物:利多卡因+ 罗哌卡因

疼痛科(门诊)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疼痛科医疗操作规程 诊疗操作规则 一切诊疗操作,都要从有利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出发,严格掌握适应症与 禁忌症。对有创性检查,应慎重考虑,由主治医师决定后方可进行。新开展的诊疗操作应进行过必要的实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报请上级批准后方可进行。 操作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除急症及特殊情况外,操作应安排在适当时间进行,医师应事先开好医嘱,以便准备必要的用物及配备助手(医师或护士)。 2.操作者及助手,必须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明确操作目的,掌握操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对该项操作生疏或初次进行者,应有上级医生在场指导。 3.操作前必须认真核对医嘱与患者姓名、操作种类、部位。 4.向患者说明操作目的、意义。以消除思想顾虑。有明显危险或新开展的操作,应事先向家属或单位负责人说明,以取得合作。精神紧张患者或儿童患者,必要时给予小剂量镇静药。 5?某些操作应预先选择适当部位,必要时用 1 %甲紫做标记,并做好发生意外时的抢救工作。操作前术者应戴好口罩。 6.清洁盘的准备: 内盛高效碘一小瓶、75%酒精两小瓶。敷料罐一个(内盛棉球)短镊子一把(置于器械液中)弯盘一只,胶布、棉签一包,无菌手套一副。 7. 操作要求: 1)患者体位: 助手应根据操作目的、要求及患者情况,安排适当体位,既要方便操作,又

要注意患者舒适。操作中应固定好操作部位,必要时适当约束患者,但不可强制或强迫患者,以免发生意外。 2)常规皮肤消毒: (1)操作部位必要时用肥皂水洗净、剃去毛发。 (2)用高效碘以穿刺(注射、切开)为中心,由内向外环形涂擦,待干后,以75%酒精脱碘。即可开始操作。消毒面积按操作要求决定,消毒后如有污染,应按上法重新消毒。 3)某些操作必须戴无菌手套,铺盖无菌洞巾。以保证操作部位不受污染。洞巾规格,可因操作种类及要求不同而异,操作时应注意无菌洞巾的固定。 4)操作中应密切关注患者面色、表情、呼吸、脉搏等,有不良反应应停止操作,并予相应处理。 5)操作后常规敷裹: 操作后于操作部位以无菌棉球压迫片刻,再用胶布固定。

疼痛科工作制度岗位职责与诊疗范围诊疗规范

疼痛科工作制度 一、据医院要求,疼痛科每周设全天无假日门诊。 二、按照医院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有事请假,不得无故不到岗、脱岗与空岗,否则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三、对所有到疼痛科就诊的病员都应尽力做到诊断正确,治疗及时,服务热情,登记完整,为患者提供优良的就医环境。 四、负责全院所有疼痛病人的咨询、检查、诊断与治疗,接受临床各科的会诊邀请。 五、对收住院的病员,按照医院对临床各科的要求,认真进行必要的检查、诊断与治疗,并合理收费。 六、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正常的医疗工作,如:值班、交接班、病历书写、病历讨论、业务学习、科间会诊等。 七、在诊治常见疼痛性病的同时与临床各科共同开展恶性疼痛的诊治,如:各种神经痛、晚期癌痛,与手术科室一起做好术后镇痛、无痛人流及无痛分娩等。 八、工作中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及疼痛科工作原则,不得疏漏,如遇疑难问题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以便妥善处理。 九、上班后认真打扫辖区卫生,经常保持工作区的环境清洁整齐。 十、对进修、实习医师按照上级有关规定严格管理、认真带 教,以提高她们的临床技能。 疼痛科工作原则

参照近年来国内外疼痛科工作特点,特制定本专业工作原则。 一、七禁 1.禁给全身严重感染者(菌、毒、败血症)选用神经阻滞疗法。 2.禁给皮肤或深层组织有感染者作相应部位的治疗操作。 3.禁给白血病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采用神经阻滞疗法或椎管内治疗。 4.禁给身体极度衰弱与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神经阻滞疗法。 5.禁给肿瘤患者早期采用神经阻滞镇痛,以免延误病情。 6.禁忌同时阻滞双侧神经节。 7.禁忌给肿瘤本身发生在脊髓或椎体的患者行椎管内治疗。 二、八不 1.不勉强患者作治疗。 2.不给患者交待清楚不操作。 3.精力不集中不操作。 4.不明确诊断不治疗。 5.不在疲劳时进行神经阻滞。 6.不轻易采取神经破坏疗法。 7.条件不具备,不追求高难度技术操作。 8.急救措施不落实不操作。 三、十四要 1.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精湛的医疗技术。 2.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防差错事故,安全第一。 3.业务操作技术上遇有疑难问题或异常情况时绝不可回避,勉强操作,要及时报告上级医师以便妥善处理。 4.要选用无创、微创、轻创、重创的治疗原则,尽力提高疗效,减少病员痛苦。 5.要选用简单有效的处方组合。 6.要熟悉常用局麻药的剂量、浓度、比重与复合剂的药理作用。8.根据病情要选用您最熟练的操作技术予以治疗,重要部位不能过多穿刺。9.注射时要反复抽吸,针头如有移动,都要认真实验,以防药液注错部位引起不良后果。10.要熟知各种神经阻滞的适应

疼痛科科室运营方案完整版

疼痛科科室运营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疼痛科(微创骨科)标准化建设 运营方案 “杏林之春”工程是“北京依萌匠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致力于帮助医院建立标准化特色科室,把高新技术引进到基层医院,提升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保障农民在低收费的水平上,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真正实现国家卫生部提出的“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疼痛科”标准化建设,是在“能简单、不复杂、能保守、不手术”的理念下,整合各类相关治疗技术<疼痛科10类治疗手段>,严谨把握治疗原则<阶梯治疗和综合治疗原则>,充分尊重患者需求<以病人为中心>,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为疼痛患者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一、疼痛学概论 1、疼痛学是现代医学中的一门新学科。临床实践已充分证实现代疼痛诊疗在医学中的积极作用,特别是我国疼痛学历经20余年的重大进展已形成了一个从业余人员众多和深受患者欢迎的临床学科。 2、现代疼医学集中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多种边缘科学中有关疼痛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技术,形成了具有多学科理论和技术,临床与基础密切结合的综合性学科。 3、为了进一步提高疼痛治疗的质量,使疼痛性疾病治疗和疗效评价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目的是为临床医学诊疗疼痛过程中提供有效依据和指导意见,推动标准化科室的建设发展。

4、疼痛诊疗是运用临床、影像、检验、神经电生理和神经生物化学等方法进行诊断,并运用药物、微创介入、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疼痛性疾病进行治疗的专业性科室。对诊疗疼痛性疾病减轻病患的疾苦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治疗疼痛既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工作,也是广大患者切身利益的迫切需求。疼痛科是对疼痛性疾病和某些非疼痛性疾病进行诊断,并以微创神经阻滞疗法、介入疗法等专业性的治疗手段为主,结合药物运用等综合措施,对此类疾病进行治疗的医疗单元。 二、医院建立标准化疼痛科的政策依据 1、卫生部文件卫医发〔2007〕227号文件,将“疼痛科”增置为临床一级诊疗科目,代码“27”。疼痛科主要业务范围为“慢性疼痛的诊断治疗”。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登记推入“疼痛科”后,方可开展相应的治疗活动。 2、医疗机构登记“疼痛科”诊疗科目后,方可开展相应的诊疗活动。开展“疼痛科”诊疗科目诊疗服务应以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编写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等为指导,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3、二、三级医院评审工作必查条件之一:按照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的《疼痛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评审标准进行评估<占15分>。 4、要紧紧抓住第二周期二、三级医院评审,<达标上等>,这个战略机遇期(3-5年),大胆推行专科疼痛科建设方案,采取按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实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