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数学上册《分物游戏》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分物游戏》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分物游戏》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分物游戏》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分物游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分物游戏》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一课时内容。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

2. 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画图或用语言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3. 经历与同伴进行讨论、交流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 能解决小数目的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感受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难点

看懂别人的画法,会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教具准备:

课件、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今天是大树爷爷的生日,瞧!它请了许多小动物来家里做客,咱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小动物)你知道这些小动物最爱的食物吗?

师:看大树爷爷多好客,准备的全是它们最爱的食物。

今天树爷爷想请大家帮个忙,看大树爷爷说什么?

同学们,请帮爷爷把这些好吃的分给大家好吗?(板书课题:分一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小猴分桃子

师:从图中你知道是几只小猴要分几个桃子?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如何分桃子?

出示几种不同的分法,说一说你认为哪种分法最公平?为什么?

引出每只猴子分的一样多。

活动二:小兔分胡萝卜

1.师:从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老师强调每只小兔分到的萝卜一样多)

2. 学生动手自己分萝卜,用圆代替小兔,用小棒代替萝卜,强调摆出分的过程。

3. 组织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怎么分的?几次分完?结果是什么?

4. 小结:刚才我们帮小猴分桃子,帮小兔分萝卜,虽然分的过程不同,但最后让它们都很满意,因为分完后它们分得一样多,在数学中我们把这分种法叫作“平均分”。

活动三:小狗分骨头

1. 师:从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平均分给3只小狗是什么意思?

2. 学生拿学具动手分一分。

3. 小组内交流分的过程。

4. 出示三种不同的记录方法,学生交流、理解。

5. 用你喜欢的一种记录方法记录自己分骨头的过程。

6. 汇报、展示。

三、练习巩固。

数学书59页的练习题

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设计:

分一分

一样多---------平分均

小学二年级数学 分物游戏教学设计

分物游戏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8-59页“分物游戏”。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 2、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画图或用语言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学习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学习难点:会用图示或语言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趣导入 师:记得上次我们参加动物聚会,帮助小动物们收获了许多的瓜果蔬菜,小动物们为了感谢小朋友们特别举行了一次森林分享大会,你们想去吗? 生:想。 师:可是小动物们说帮助过他们的小朋友都很聪明,所以设置了几个分物游戏的小关卡,你们有信心通过吗? (板书课题:分物游戏) 生:有。 师:好的,咱们一起来去吧。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第一关:分桃子 师:走着走着,你们看谁来了? 生:小猴子多多和吉吉。 师:多多和吉吉为我们带来了第一关的难题,是什么?谁来说一说? 生:有4个桃子要分给2只猴子(多多和吉吉)。 师:原来昨晚小朋友们预习的时候已经帮助多多和吉吉分桃子了。那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你们小组一共有几种分法? 学生小组讨论。 师挑选小组说一说。 小组长:我们小组有5种分法。我是这样分的:有4个桃子,分给多多2个,分给吉吉2个。

生1:我是这样分的:有4个桃子,多多分到4个,吉吉分到0个。 生2:我是这样分的:有4个桃子,多多分到0个,吉吉分到4个。 生3:我是这样分的:有4个桃子,多多分到3个,吉吉分到1个。 生4:我是这样分的:有4个桃子,多多分到1个,吉吉分到3个。 师:你们小组说的非常清楚,真棒!我们一起汇总一下(课件呈现5种分法)。师:看这几种分法,你认为哪种分法最合理?为什么? 生:每只猴子分2个桃子很公平。因为这样多多和吉吉分到的一样多。 (板书:一样多) 师:大家都同意吗? 生:同意。 师:你们真棒!其实像这样每份分得一样多就叫平均分,这里我们可以说:4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2个桃子。谁来像老师这样再说一说?生:4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2个桃子。 师:说得真好!我们一起顺利的通过了第一关,让我们继续往前走。 第二关:分萝卜 师:呀,草丛里跑出来3只可爱的小兔,原来它们是来送第二关题目的。谁来读一读题目要求? 生:把这些萝卜分给3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到的一样多,每只小兔分到几根萝卜。 师:你的声音真好听,读的也很好!仔细看看题目要求,是随便给3只小兔分萝卜吗? 生:不是,要给每只小兔分到的一样多! 师:那一共多少个萝卜,怎样分才能使每只兔子分到的一样多?小朋友们在导学单上数一数并连一连,分一分了,请借助你手中的学具,用图形来代表小兔子,用小圆片代表萝卜,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分的过程,还要在分的过程中你一共分了几次,分的结果是什么?看谁说得最棒,等下到黑板上给大家演示。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师:谁来演示你是怎么分的? 生1:每只兔子分到4个萝卜。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全册)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全册)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教学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领会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的有关概念.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能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找出对应边、对应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操作、分析能力,体会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会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难点:掌握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3.关键:找对应边、对应角有下面两种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教具准备 四大小一样的纸片、直尺、剪刀. 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感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出形状、大小相同的实例,加深认识.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导入课题

1.先在其中一纸上画出任意一个多边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2.重新在一纸板上画出任意一个三角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用脑思考、与同伴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剪刀剪出重叠的两个多边形和三角形.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事先在纸上画出三角形,然后固定重叠的两纸,注意整个过程要细心. 【互动交流】剪出的多边形和三角形,可以看出:形状、大小相同,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用“≌”表示. 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教师活动】在纸版上任意剪下一个三角形,要求学生手拿一个三角形,做如下运动:平移、翻折、旋转,观察其运动前后的三角形会全等吗?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实践感知,得出结论: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每个剪下的三角形,同时互相指出每个三角形的顶点、三个角、三条边、每条边的边角、每个角的对边. 【学生活动】把两个三角形按上述要求标上字母,并任意放置,与同桌交流:(1)何时能完全重在一起?(2)此时它们的顶点、边、角有何特点? 【交流讨论】通过同桌交流,实验得出下面结论: 1.任意放置时,并不一定完全重合,?只有当把相同的角旋转到一起时才能完全重合.2.这时它们的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角分别重合了. 3.完全重合说明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对应顶点在相对应的位置.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给予补充和语言上的规. 1.概念: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果本图11.1

《分物游戏》说课稿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分物游戏》 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张金娣,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一课时《分物游戏》。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学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了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法的初步认识在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比较难的教学内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除法是比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其意义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要突破学习除法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平均分的具体意义。 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喜欢游戏活动,且在生活中有一定的分物经验,对平均分有初步的感知,能够通过动手操作对物品进行平均分。但二年级孩子在动手操作中,目的性不够明确,操作有困难,而且还不能完全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这就需要老师做出正确的引导和评价。 二、说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尽力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 2、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用图示或语言表述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感受平均分的过程。 难点:经历多种分法把实物进行平均分,并会用图示和自己的语言表述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三、说教学方法 教法:本节课用故事情境法、激励法、多媒体辅助法、开放式教学法,充分让学生在问题情景的教学过程中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观察、讨论形成知识框架,从而理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分物游戏》优秀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分物游戏》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试一试”的活动,体会在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着重理解“平均分”,为学习除法打下基础。 2.注重学生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经历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的含义,会将物体平均分。 难点:初步体会有余数的“平均分”。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圆形卡片30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小猪要过10岁生日了,它特地邀请来小伙伴们到家中做客,准备开一个生日晚会。你们看他们的小伙伴来了,小猪非常热情地接待了它们,拿出了它们最爱吃的食物(出示课件),这是,小猪犯了难,这些食物该怎么分呢?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小猪给它的小伙伴们分一下食物呢?板书课题:分物游戏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分桃子。(感知“分”的含义,初步体会“平均分”) (1)师:我们先来给小猴子分桃子。你从图中都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有2只猴子,4个桃子。 (2)师:有4个桃子、两只猴子,每只猴子能分到几个桃子呢?你能想到几种不同的分法呢?用小圆片当桃子,自己操作分法,并记录。 (3)汇报交流。 生1:一只猴子分一个桃,另一个猴子分三个桃。 生2:每只猴子分两个桃。 (4)师:你认为哪种分法更合理?为什么? (5)小结:每只小猴子都分到2个桃子,就是每份一样多。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圆片代替桃子来分一分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自己选择哪种分法更合适。通过动手分一分、摆一摆,促进学生操作能力的发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通过学生回答,体会“同样多”“一样多”,潜移默化教育学生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客人。 活动二:分萝卜。(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1)师:接下来我们帮小兔子分萝卜。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3只小兔,12根胡萝卜。 (2)师:12根萝卜分给3只小兔子,我们按“每份一样多”这种分法,给兔子分萝卜,每只小兔分到几根萝卜?同学们用圆片代替胡萝卜动手分一分。 (3)汇报交流,初步感受分法的多样性。 (4)把12根萝卜分给3只小兔子,每只兔子分到的一样多,每只小兔子分到几根呢?谁能上来边摆边讲你是怎么分的? 小结: 师:同学们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真了不起。刚才我们按每份一样多的分法,把4个桃子分给了2只猴子,每只猴子得到2个桃子;又把12根萝卜分给了3只小兔,每只分到4根萝卜。每只小动物得到的都是一样多的,像这样的分法,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小棒来代替胡萝卜小组合作进行分一分并交流汇报,目的在于再次注重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分一分,初步感受分法的多样性,在探索操作中进一步感受“平均分”,在已有的经验上再次体验提升,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活动三:分骨头。(尝试用画图方式表示平均分) (1)师:我们能不能利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别的小动物解决问题?让我们快帮小狗分骨头,请你拿出作业纸1,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 生: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 (2)师: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狗分到几根骨头呢?请你想一想。想好的同学请把你的分的过程完整的画出来。

初二数学上册数学教案

初二数学上册数学教案 【篇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教案】 第十一章三角形全章教案 教材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有关线段、角,多边形及内角和,镶嵌等。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是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与三角形有 关的角有内角、外角。 0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知道三角形的内角 和等于180的基础上,进 行推理论证,从而得出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接着由推广三角形的有 关概念,介绍了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利用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研究了 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这些知识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既是学习特殊三角形的基础,也是研究其它图形的基础。最后 结合实例研究了镶嵌的有关问题,体现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在实际 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角形及有关概念,会画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根据 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 03、会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了解三角形外角的性质。4、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会 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解决问题。5、理解平面镶嵌,知 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它 们进行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 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 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 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3、使学

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分物游戏》教案

分物游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把小数目的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 2、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画图或用语言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3、经过与同伴进行讨论、交流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能解决小数目的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经历把小数目的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今天是小猴淘淘的生日,他邀请了好朋友一起过生日,看看都谁来了?(课件出示:2只猴子,3只小兔,3只小狗)淘淘非常热情,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要分给大家。可是怎么分呢?你们愿意帮助小猴分一分吗?(揭示课题:分物游戏)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活动一:分桃子 (1)师:4个桃子要分给2只小猴,可以怎么分? 生1:每只猴子2个桃子。 请你小圆片代表桃子上来摆一摆 师:有不同分法的吗? 生2:左边猴子1个桃子,右边猴子3个桃子。 生3:右边猴子1个桃子,左边猴子3个桃子 A一只猴子3个,一只猴子1个。猴猴 ○○○○ B一只猴子1个,一只猴子3个○○○○ C一只猴子2个,一只猴子2个。○○○○ D一只猴子4个,一只猴子0个。○○○○ (2)讨论:引出“平均分”。 师:比较这3种分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请3个回答) 生1:喜欢第三种,第三种分法公平,第一种分法不公平。 师:为什么第三种方法是公平的? 生:分的一样多就公平 师:你是个很有想法的孩子。

生2:喜欢第三种,第一,二种分法两只猴子分到不一样多,第三种分法两只猴子分到一样多。师:你的回答老师很欣赏! 师小结:在数学上每份一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这样平均分的结果才公平。【板书平均分】师:今天新学了平均分,我们一起读一下。 生读 师: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平均分了吗? 生:每份分得一样多。 师:你真聪明,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一样多(手指板书,生一起答) 2、活动二:分萝卜 师:从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有12根萝卜,3只兔子 师:公平的分完桃子,淘淘希望把12根胡萝卜也公平的分给3只小兔子,怎样分才公平? 生1:要每份分的一样多。 师:你们真聪明,那每只小兔分到几根呢? 师:现在我们用圆片代表小兔,我们要拿出几个圆片呢? 生:3个圆片 师:用小棒代表萝卜,拿出几根小棒呢? 师:12根小棒 师:待会儿动手分一分,(出示课件)边分边思考,你是怎么分的(手指课件),第一次你分几根,第2次你分了几根。。。总共分了多少次,最后每只小兔分到几根。完成后把你的分法和同桌小声交流一下! 学生自由用卡片分一分,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师:我们一起来完整说一说:你第一次拿出3根,每只兔子分1跟,第二次拿出3根,每只兔子分1根,第三次拿出3根,每只兔子分1根,第四次拿出3根,每只兔子分1根,第五次拿出3根,每只兔子分1根,总共分了5次,最后每只兔子分到5根萝卜。 生1:(1、1、1)(2、2、2)(1、1、1) 生2:(1、1、1)(1、1、1)(1、1、1)(1、1、1) 生3:(3、3、3)(1、1、1)

201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分物游戏》教学设计

分物游戏 教材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58-5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的情境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平衡分的过程,体会平衡分的含义。 2、理解平衡分的方法。 3、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课堂中创设操作性情境,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的练习,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演示,获得学习成就。 2、动手操作“平衡分”活动的设计,既巩固和灵活运用知识,又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经历与同桌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平衡分”的含义,感受平衡分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有余数的“平衡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导入。 笨笨熊今天特别高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哦,原来,今天是笨笨熊十岁生日了。他特地邀请小伙伴们来家做客,准备开一个生日聚会。看看都有谁来

了?(出示“2只小猴、3只小兔、3只小狗)笨笨熊给好朋友们准备了许多它们爱吃的东西,作为主人,它要把好吃的分给大家,下面让我们来帮助笨笨熊一起动手分一分。引出课题:分一分。(板书:分一分) 二、实际操作,体会平衡分 活动一:分桃子。 4个桃子要分给2只猴子,可以有几种分法呢?用2个圆代替2只小猴,4根小棒来代替4个桃子,自己动手分一分。 学生先动手分一分,然后说一说是怎么分的。 同桌讨论分法并在全班汇报,说出各种分法。(可能出现3种分法) 讨论:如果把这3种分法分成两类,你会怎么分? 小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分类标准:分到的桃子是否一样多。 最后得出:分到的一样多,也叫“平衡分”。 2、尝试练习。 (1)同学们真能干,帮了笨笨熊一个大忙,分给2只猴子一样多的桃子,令2只猴子都很满意。不一会儿又来了2只桃子,笨笨熊又拿出了6个桃子,分给他们。这次笨笨熊可聪惠了,很快就把桃子分给了他们,2只小猴拿到桃子非常满意。你知道他是怎样分的吗?学生讨论、交流。(板书结果) 活动二:分萝卜 笨笨熊希望能把12个萝卜公平地分给3只小兔,分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每只小兔分到的萝卜的数量一样多。) 自己分萝卜,用圆代替萝卜,用小棒代替萝卜,摆出分的过程。 组织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怎么分的?几次分完的?结果是什么? (1.每次分1根,分了4次,最后每只小兔分到4根萝卜;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套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套 第十一章 三角形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1.1 三角形的边 【出示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 3.学会三角形的表示及根据“是否有边相等”对三角形进行的分类. 4.掌握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预习导学】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2—4,完成下列各题. 【自学反馈】 一、三角形 1.定义:由不在__同一条直线上__的三条线段首尾__顺次相接__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有关概念 如图,线段AB ,BC ,CA 是三角形的__边__,点A ,B ,C 是三角形的__顶点__,∠A ,∠B ,∠C 是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__内角__,简称三角形的角. 3.表示方法:顶点是A ,B ,C 的三角形,记作“__△ABC __”,读作“__三角形ABC __”. 二、三角形的分类 1.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__相等__的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有两边__相等__的三角形,其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__腰__,另一边叫做__底边__,两腰的夹角叫做__顶角__,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__底角__. 3.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__不相等__的三角形. 4.三角形按边的相等关系分类 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合作探究】 活动1 自主学习三角形的相关概念 (1)什么是三角形:

如图,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①边: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三条边. ②角:三角形相邻两边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③顶点:三角形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 (3)三角形的表示: 如图,以A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记作“△ABC ”,读作“三角形ABC ”. 【教师点拨】(1)三角形的表示方法中“△”代表“三角形”,后边的字母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字母的顺序可以自由安排,即△ABC ,△ACB ,△BAC ,△BCA ,△CAB ,△CBA 为同一个三角形. (2)角的两边为射线,三角形的三条边为线段. (3)由于在三角形内一个角对着一条边,那么这条边就叫这个角的对边,同理,这个角也叫做这个边的对角.如图,∠A 的对边是BC (经常也用a 表示),∠B 的对边是AC (经常也用b 表示),∠C 的对边为AB (经常也用c 表示);AB 的对角为∠C ,AC 的对角为∠B ,BC 的对角为∠A . 活动2 跟踪训练 1.小强用三根木棒组成下列图形,其中符合三角形概念是( C ) 2.找一找,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并把它们写下来. 解:图中有5个三角形.分别是:△ABE 、△DEC 、△BEC 、△ABC 、△DBC . 活动3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角分类如下: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纯角三角形 三角形按边分类如下: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腰和底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分物游戏》教案和反思

分物游戏 教材说明 《分物游戏》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一个知识点,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平均分”。因此“分物游戏”中的三个活动的分法,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操作和相互交流及合作的机会,教材通过操作演示了解“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表象,为学生认识除法打好基础。 教学前测 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乘法口诀口算表乘法。学生已经会在学习过程中操作学具和画图,已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画图能力。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加、减、乘法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情分析 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独立操作学具。表达能力,会用语言描述操作学具的过程,能看懂简单的图式并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理解。思维能力,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 2.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用图示或语言表述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3.教学贵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本节课注重让学生充分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讨论交流,领悟方法,形成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经历小数目实物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经历多种分法把实物平均分,并会用图示和自己的语言描述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难点: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平均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看到黑板上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了吧,那么,我为什么把这些可爱的小动物请到我们课堂上来呢?是因为,今天,我特意为你们带来了一个有关它们的美丽的童话故事,你们想听吗? 生: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在美丽的森林王国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这天晚上,森林王国里灯火通明,它们正在举行着一场盛大的庆祝宴会,坐在高高宝座上的森林爷爷发话了:“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好,下面,我来宣布一下今天晚上的活动容,第一项,分发食物,第二项,唱歌跳舞。首先,先进行第一项,分发食物。下面,我请小熊乐乐来帮忙,把这四个大桃子发给坐在一号座的两只美丽的猴子。”小熊乐乐拿着四个鲜嫩的大桃子来到一号桌前,它抓耳挠腮,不知道该分别给他们分几个桃子,同学们,让我们来帮帮小熊乐乐,分一分,一起参与到这个游戏当中好吗? 生:好! 师: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容:《分物游戏》(教师板书课题----分物游戏)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效果是:运用情境教学,一开始就让同学们置身于美丽的童话故事当中,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快乐地学习。】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活动一:分桃子 师:下面,请同学们每人拿出两个圆片分别代表2只猴子,数出四根小棒分别代表4个鲜嫩的大桃子,一起分一分,开始吧! 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我看到,同学们很快就分好了,下面,我请几个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生:个别汇报。(教师随着学生汇报在黑板上移动磁扣演示分的过程) 师:同学们请看黑板,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三种分法,显然,第二种分法,给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10《分物游戏》说课稿

《分物游戏》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一课时《分物游戏》。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本单元的标题为《分一分与除法》,体现了动手操作与概念思考对于除法意义的重要性。开展“分一分”活动,可以让学生由浅入深体会除法意义。因此,在教学《分物游戏》这节课时,我准备充分利用教科书所提供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逐步体会什么是“同样多”、“一样多”、“平衡分”。 二、说学情 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如:动手、动口、动脑),这样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但是,二年级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目的性不够明确,操作有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作出正确的引导与评价。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能力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 根据这一要求和本节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制定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详尽的情境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平衡分的过程,理解平衡分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一系列小组活动,初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平衡分”的含义,感受平衡分的过程 难点:能运用例外的方法进行平衡分,并用语言表述平衡分的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圆片小棒 五、说教学方法 教法:故事情境法、激励法、多媒体辅助法、开放式教学法,充分让学生在问题情景的教学过程中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观察、讨论形成知识框架,从而独立总结出平衡分的概念。 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我将本课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出示课件)今天小熊乐乐邀请了一些好朋友到他家做客,乐乐为小伙伴们准备了他们喜欢吃的食物,你能帮助乐乐分一分吗?”(能)这时我会揭示并板书课题:分物游戏。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奇怪、好动的思维特点,创设故事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让生动的故事情境去吸引学生,唤起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认识平衡分 (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详尽分为三个层次) 1、体会“分”的例外形式

彩墨游戏一 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 《彩墨游戏(一)》教学设计 单位:金水区艺术小学姓名:王瑶 教学目标: 1.欣赏图片视频,初步认识彩墨画。 2.在游戏中,发现宣纸和彩墨发生的一种特殊变化,并且初步掌 握中国画的一些技法。 3.感受彩墨画的乐趣,体验在简单的变化中蕴含着无穷的乐趣,从而更加了解和喜欢中国的传统艺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去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的变化。 教学难点:墨和颜色在水分中的把握。 课前准备:准备课件、准备画家资料 学具准备:宣纸、毛笔、墨汁、国画颜料、梅花盘等 教具准备:宣纸、毛笔、墨汁、国画颜料、盘等 教学设计: 1、激起兴趣 ○1欣赏倒入 引入主题——彩墨画

出示课题—————彩墨游戏(一) (由欣赏导入,引入新课,更好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对这节课产生兴趣) 2、观察、感知 认识画彩墨画的工具(毛笔、墨、纸、砚) 师总结 ○1体验一 感受墨色的变化 板书:焦、浓、重、淡、清。 ○2体验二 感受破墨的方法

板书: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 ○3体验三 感受点、画、甩等方法。 ○4体验四 感受水分的不同,产生的什么样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不同的游戏体验,对彩墨画有了初步认识,让学生在游戏中找到画彩墨画的方法。) 3、欣赏、探索 ○1欣赏作品

从作品中联想(乌云满天、雨后初晴等)。 ○2欣赏名家作品 ○3欣赏学生作品 从学生的作品中找到更多有趣的方法。 让学生回顾制作的方法 师示范 (通过欣赏名家作品,学生自己联想出不同作品的意境画家是如何将这些技法巧妙结合一起的;欣赏学生的作品过程中,发现其他同学的奇思妙想,启发学生找到更多的方法去创作教师只是引导作用,这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以更浓厚的兴趣进行下面的课,此环节不仅为了解决本科重点,也完成了本课的第二个学习目标) 4、实践 作业要求:展开你想象的翅膀,蘸上不同的颜色和墨,在宣纸上把你自己的创意发挥的淋漓尽致。比一比谁的画面最有趣,运用的方法最多。 巡视、点评 5、评价 ○1自评 ○2互评 ○3师评

最新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1.1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教学目标〗 ◆1、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 ◆2、会在简单的图形中辨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会在给定某个条件下进行有关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判定和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各对关系角的辨认,复杂图形的辨认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引入:中国最早的风筝据说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作的,风筝的骨架构成了多种关系的 角。 a1 a2 a387 6 5 4 32 1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两条直线和第三条直线相交的关系。 二.让我们接受新的挑战: ------讨论:两条直线和第三条直线相交的关系 如图:两条直线a1 , a2和第三条直线a3相交。 (或者说:直线a1 , a2 被直线a3 所截。)) a1 a2 a387 6 54 32 1 其中直线a1 与直线a3 相交构成四个角,直线a2 与直线a3 相交构成四个角。所以这个问题我们经常就叫它“三线八角”问题。 三.让我们来了解 “三线八角”: 如图:直线a1 , a2 被直线a3 所截,构成了八个角。 a1 a2 a3 8 76 54 321 a1a2 87 6 5 4 321

1. 观察∠ 1与∠5的位置:它们都在第三条直线a3 的同旁,并且分别位于直线a1 , a2 的相同一侧,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类似位置关系的角在图中还有吗?如果有,请找出来? 答: 有。 ∠2与∠6;∠4与∠8;∠3与∠7 2. 观察∠ 3与∠5的位置:它们都在第三条直线a3 的异侧,并且都位于两条直线a1 , a2 之间,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类似位置关系的角在图中还有吗?如果有,请找出来? 答: 有。 ∠2与∠8 3. 观察∠ 2与∠5的位置:它们都在第三条直线a3 的同旁,并且都位于两条直线a1 , a2 之间,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答: 有。 ∠3与∠8 四. 知识整理(反思): 问题1. 确定前提(三线)(八角)2:在下面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中任选一对,请你看看这对角的四条边与“前提”中的“三线”有什么关系? 结论:两个角的在同一直线上的边所在直线就是前提中的第三线。 五.试试你的身手: 例1:如图:请指出图中的同旁内角。(提示:请仔细读题、认真看图。) 答: ∠1与∠5; ∠4与∠6;∠1与∠A ;∠5与∠A 合作学习:请找出以上各对关系角成立时的其余各对关系角。 1. 其中:∠1与∠5 ;∠4与∠6是直线和直线被直线所截得到的同旁内角。此时三线构成了个角。此时,同位角有:,内错角有:。 2.其中:∠1与∠A 是直线和直线被直线所截得到的同旁内角。此时三线构成了个角。此时,同位角有:,内错角有:。 3.其中:∠5与∠A 是直线和直线被直线所截得到的同旁内角。此时三线构成了个角。此时,同位角有:,内错角有:。 六.让我们自己来试一试:(练习)

幼儿园大班游戏说课 堆馒头

幼儿园大班游戏说课堆馒头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听说游戏《堆馒头》游戏儿歌是堆馒头,堆馒头,馒头堆得高,馒头堆得好,香喷喷,甜蜜蜜,吃得大家哈哈笑。该游戏充溢童趣,贴近幼儿生活,易于理解。 二)教学目标: 幼儿园教育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以及要“ 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听说游戏是为培养幼儿倾听和表述能力而专门设计的以游戏的形式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 协助幼儿进一步提高迅速串接儿歌及仿编儿歌的能力。 2 要求幼儿愉快地参与游戏活动,并遵守游戏规则。 3 引导幼儿和同伴协调、友好地共同游戏。 三)教学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目标中提到协助幼儿进一步提高迅速串接儿歌能力,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仿编儿歌。 四)教、学具的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 实物教具:小馒头七个。 2 课前让孩子们谈谈并将他画出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的作品制成展览板。 二、说教法 根据孩子们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讨论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 为什么要采用以上方法呢?

采用直观法是因为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自身特点来看,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以看实物操作的形式直接抚慰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能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具体形象的实物操作用语言描述来串接儿歌,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采用讨论法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 采用游戏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幼儿身心略感疲惫时,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堆馒头游戏中能充分地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三、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 为现在要学” 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让孩子们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讨论谈话法、游戏练习法等学习方法。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看情境扮演直接获得印象。讨论谈话法是幼儿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游戏练习法是幼儿在玩堆馒头的游戏中,边游戏边练习串接儿歌,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精神实质。四、活动顺序根据大班幼儿学习语言和年龄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学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设计以下四个部分: 一)出示幼儿绘画展板,激发幼儿的兴趣。 首先我以赏识、鼓励的口吻介绍幼儿自己的绘画展板:小朋友,都画出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现在请你来说说,画的什么?为什么喜欢吃?以此吸引孩子们注意力。发现大班的孩子表示欲极强,往往是解了一些信息或完成了作品后都急于想说给别人听,而我这设计的这一环节正好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说话平台,让孩子们从实物的颜色、形状、口味来介绍,让他想说,愿意说和有机会说,充分体现了孩子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其次,这一活动又为本次活动的难点,仿编儿歌做好铺垫,激起了孩子活动的兴趣。 二)解儿歌内容及相关游戏规则。

《彩墨游戏》教学设计

《彩墨游戏》教学设计 《彩墨游戏》参考教案 一、教材分析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彩墨游戏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我国的水墨画与其他的画种有着明显的区别,彩墨游戏主要是由所用工具材料决定,墨色的浓淡干湿、线条的粗细变化在生宣纸上可以生成许多不同的笔墨趣味,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 本课彩墨游戏以水墨画为题材内容,并通过笔墨感受、泼墨游戏、想像创造三个活动实施教学,彩墨游戏帮助学生认识、了解水墨的多种表现形式,感受笔和墨的变化,体验创造表现的乐趣,以此触发学生学习水墨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形象思维和创造想像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体验、游戏、创作的学习活动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丰富的想像力。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下册:13 课彩墨游戏 本课活动一,是对水墨画的基本认识,通过对用笔和墨色的了解,熟悉表现的方法,运用点、画、甩、洒、印等不同的方法,来体验、感受其笔墨在生宣纸上的丰富变化。如,笔上含墨的量与含水的多与少,其墨色在生宣纸上的变化就会不同,墨和水多时,墨色的渗透强一些;水少时,墨色的渗透弱一些。同时,行笔的速度快慢与墨色的变化也有联系,行笔慢时,笔在生宣纸上停留的时间久些,所呈现的墨色则浓一些、湿一些;行笔快时,笔在生宣纸上停留时间短些,则在纸上呈现的墨色淡一些,干或者枯一些。又如,画点时,笔在生宣纸上停留时间长,点则大,反之停留时间短,点则小。其他的一些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启发学生,让他们多尝试,以“玩”的形式来进行笔墨练习。要使学生认识,进行笔墨练习时,墨色一定要赋予浓淡干湿的变化,线要画出粗细曲直的不同,这样才能逐渐把握用笔用墨的要领。 本课活动二,是通过泼墨游戏的方式,体验中国画所追求的气韵

小学体育水平一走与游戏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水平一《走与游戏》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提升学生运动兴趣的基本理念。以我校“活动式教学”为指导,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自然走的正确动作,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参与意识,促进相互学习与帮助,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动作方法,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及合作意识。 二、教材分析: 走的教材是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目标中,发展体能的活动与内容。走是人在日常生活学习、劳动中最基本的活动能力。通过走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正确走的方法,形成走的正确姿势和良好的身体形态,提高走的能力。本次课是走与游戏的第一次课,以情境模式贯穿课的始终,在本次课中重点是走的放松、自然、协调、发展走的能力。并提示脚的着地动作,上体姿势和上下肢的配合,特别要强调抬头、挺胸、直腰,重视培养良好身体形态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水平一的学生,考虑到学校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较强,喜欢形象、直观、有趣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中仍以无意注意为主。通过开学的三次体育课发现,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未形成,能认真听讲的学生各班均占全班人数的60%,他们一般注意力集中,上课积极举手发言,眼睛也会注视着老师。其他学生注意力只能持续5分钟左右,过后,有的发呆,有的在做小动作。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了情境教学的方法,将生动有趣的故事贯穿课的始终,通过运用了形式多样、丰富有趣的多种游戏活动进行教学,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和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对于发展身心,培养顽强、果断的良好品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及团队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走的放松、自然、协调、发展走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自控力和自我表现意识。 五、教学目标: 1、体会各种姿势的走,激发运动兴趣; 2、掌握正确的走的动作方法,提高学生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发展腿部力量; 3、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本课突出特点: 1、采用多种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在准备部分中,设置了两种活动,以走的游戏做为辅助练习,即:乘坐交通工具出发和模仿小动物。在基本部分中,分别设置了三个活动,即:穿越小树林,走过独木桥,帮助小松鼠运果子。),通过以上的多种活动,一则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二则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2、利用丰富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

新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辅导教案

新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辅导教案教学目标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的应用. 教学重点: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2.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探究了轴对称的性质,?并且能够作出一个简单平面图形关于某一直线的轴对称图形,?还能够通过轴对称变换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这节课我们就是从轴对称的角度来认识一些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来研究:①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②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有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三角形不是. 问题:那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满足轴对称的条件的三角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也就是将三角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就是轴对称图形.

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种成轴对称图形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Ⅱ.导入新课: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做一个等腰三角形. 作一条直线L,在L上取点A,在L外取点B,作出点B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C,连结AB、BC、CA,则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 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 腰的夹角叫底角.同学们在自己作出的等腰三角形中,注明它的腰、底边、顶角和底角. 思考: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请找出它的对称轴. 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有什么关系? 3.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 4.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底边上的 高所在的直线呢? 结论: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 的直线.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所以把这两条腰重合对折三 角形便知: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 所在的直线.

彩墨游戏(教案)

彩墨游戏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美版小学美术第5册的课程,是新课程小学美术标准“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本课设计以构建主义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技能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技能运用的主动构建 在教学中设计了:笔墨感受-发现现象-分析探究-运用创造-欣赏评述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试试、看看、画画、说说”中,观察、分析、总结、想象、创造、评价等能力得到了顺序的训练,并通过学生的探究和教师的演示突破了难点, 教学法分析: 1.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笔墨探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赏析名画提高审美情趣。 4.技法示范触发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简单了解彩墨画的绘画形式,初步认识中国画,了解绘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和简单的技法。

2.能力目标:在游戏中感受、体验彩墨画的发现基本技法。 3.情感目标:.在趣味性造型过程中,体验彩墨绘画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国画这一传统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的特殊变化,学习用简单技法进行表现。 教学难点:合理运用点、线、使画面具有节奏感。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国画用具 学生:国画工具 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认识中国画工具:中国画颜料、毛笔、墨、宣纸 二、游戏:彩墨纸笔齐上阵 师拿出一张宣纸,请学生做评委,在十秒钟时间里让宣纸变美。学生也来试试,十秒钟印染。 三、游戏:浓淡干湿总相宜

1、观看多媒体:两个墨点,两条线。 2、让学生试试怎样画出浓淡不同的点,干湿不同的线。 3、请一个学生分享画“浓、淡、干、湿”的窍门 4、欣赏韩美林的作品《猴》《公鸡》,请学生找一找画面中浓淡干湿的变化。 四、游戏:会七十二变的点和线 1、欣赏吴冠中的《吴家作坊》,说说画面上画了什么? 2、观察点 (1)有圆点、方点、尖点 (2)观察画面上细小的、密密的点是怎样弄上去的,引出其他好玩的画点的方法。 3、观察线 (1)《吴家作坊》上有些什么样的线? (2)请学生试着中锋运笔、侧锋运笔画线 (3)猜一猜:一笔画出两种颜色是怎么回事? 4、欣赏两幅点线作品 说说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 五、游戏:我也要当彩墨大师 1、欣赏小朋友作品,说说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2、学生绘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