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虞市基本概况

上虞市基本概况

上虞市基本概况

一、历史渊源

上虞历史悠久,拥有7000年文明史,属河姆渡文化圈。据郭沫若考证,殷商甲骨文中已有“上虞”地名。史书记载唐尧禅位虞舜,“舜避丹朱于此,百官从之。舜与诸侯会事讫,因相娱乐,故曰上虞”。而出土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上虞生活。公元前222年(秦嬴政25年)上虞建县,迄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浙江建县最早的县份之一。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上虞以历史悠久、文化兴盛、山水秀美、交通便捷、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而独树一帜。

久远的历史孕育了丰厚的文化,滋养了璀璨的文明。诞生于上虞的舜,在“父顽,(继)母嚣,弟傲”几次欲害死他的情况下,依然百般忍让,以仁义孝悌之心感化家人;孝感动天的少女曹娥,投江救父,尸负父出。舜和曹娥在各领二十四孝男女孝之首的同时,也奠定了上虞中华孝文化第一高地的地位。春秋时期,上虞一带的酿酒、制陶、冶炼等即著称全国,特别是商代中期,用叠压“龙窑”烧制印纹硬陶和外敷青釉的瓷器,直接造就了汉代小仙坛一带越窑青瓷的滥觞,使上虞成为中国青瓷的发源地。王充写《论衡》、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章学诚奠基近代方志学、杜亚泉倡导自然科学、罗振玉立说甲骨文、竺可桢拓荒地理气象学、马一浮树帜国学,上虞为中国学术文化的重要苗圃。东晋时,谢安兄弟及王羲之、孙绰、李充、阮裕、许洵、支遁等名士隐居上虞东山,“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后谢安出山从政,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成语“东山再起”缘出于此,上虞乃中国隐逸文化的平台之一。“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

作为梁祝千古绝唱的女主角祝英台的故里,上虞无疑是英台文化最正宗的原生地和最丰泽的生发源。1920年代初,经亨颐、夏丏尊、丰子恺、朱自清、俞平伯、匡互生、李叔同、朱光潜、王任叔、刘熏宇等一大批“五四”文化精英聚集上虞驿亭白马湖畔,在打造“北有南开,南有春晖”奇迹的同时,直接引领和促进了“五四”新文学、新文艺以及中国现代教育的铺张和提升,上虞也因此成为“五四”新文化的重要村落。

二、自然地理

上虞市地处东海之滨,坐落于长江三角洲金南翼杭州与宁波中间,是绍兴市辖区,全市面积1403平方公里,市境基本轮廓呈南北向长方形,南北最长60公里,东西最宽46公里。地形南高北低,南部低山丘陵与北部水网平原面积参半,俗称“五山一水四分田”。南部低山丘陵分属两支,东南系四明山余脉,较为高峻,覆卮山海拔861. 3米,是全市最高点;西南属会稽山余脉,略为平缓,最高点罗村山海拔390. 7米。北部水网平原属宁绍平原范畴,地势低平,平均海拔5米左右。最北端是滨海高亢平原,平均海拔10米左右。全市现有耕地面积62万亩,海涂土地40余万亩,是浙江省土地资源贮备最为丰富的县(市)。

上虞水资源丰沛,浙江第四大河流曹娥江自南而北贯穿全境,支流有小舜江、下管溪、隐潭溪,人工河有萧甬运河、四十里河、百沥河等,小舜江水库为浙江省第三大水库,主要湖泊有皂李湖、小越湖、白马湖、康家湖等,平均年入境水量达28亿立方米。

上虞属东亚季风气候。季风显著,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湿润多雨。年平均气温16. 4℃,无霜期250天左右,一般年降雨量1400mm上下,其气候环境具有江南温山软水、春风秋雨的典型特征。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地,秀美的山川,使得江南鱼米之乡的上虞盛产粮、棉、麻、杨梅、葡萄、板粟、青梅、蔬菜等丰富的物产和众多淡水、海水产品。特

别是二都杨梅、盖北葡萄、下管魁粟、曹娥江河蟹、南美白对虾及“女儿红”黄酒、粱湖年糕、崧厦霉千张等名产名品,更以数量和品质驰名省内外。而境内的矿藏则有铁、锰、铜、叶蜡石、黄沙、高岭土等,其中叶蜡石和黄沙储量十分丰富。

三、行政区域

上虞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北濒杭州湾与上海隔江相望,南依四明山钟灵毓秀,东离东方大港宁波62公里,与余姚市连接;西距省会城市杭州70公里,与绍兴连接;人口77. 3万,下辖3个街道、15个镇、3个乡,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

夏帝少康后上虞属越国,战国时期楚灭越后属楚,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上虞县,属会稽郡。新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废上虞入会稽县,属会稽郡。东汉建武(公元25-56年),初恢复上虞县,属会稽郡。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分上虞南乡入始宁县,同属会稽郡。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上虞、始宁入会稽县,先后属吴州、越州、会稽郡。唐初,今上虞境仍为会稽县的一部分,属越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曾以剡县与故始宁地为嵊州,八年州废。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属会稽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后,仍属越州。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分会稽复置上虞。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并入余姚,次年复置,属越州。五代时属吴越国东府。北宋仍属越州。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改越州为绍兴府。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改绍兴府为绍兴路,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复绍兴府,上虞皆为其属县。清承明制。民国初年改府为道制,上虞属会稽道。民国16年(公元1927年)废道制,直属于省。民国21年,属浙江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24年,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37年,

属第二行政督察区。新中国成立初属绍兴专区。1952年2月起属宁波专区,1964年9月起属绍兴专区。1968年6月起初属绍兴地区。1983年8月起属绍兴市。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县时县治设百官,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迁至丰惠,1954年9月回迁百官。1992年10月18日撤县建市。

四、人文景观

上虞山美水秀,是杭州湾南岸的绿色平台和生态净土。以省级曹娥江风景区为轴心,曹娥景区为龙头,一庙(曹娥庙)、二墓(王充墓、谢安墓)、三山(东山、凤鸣山、堆高山)、四湖(皂李湖、白马湖、洪山湖、康家湖)为代表和桃花源、万亩葡萄园、绿海红波杨梅林为辅助,构成了金线穿珠宝的景观格局。而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人文景点和建设景观,更使上虞成为江南地域的重要人文之邦。全市共有文化遗产2500余处,包括文物保护单位58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境内古刹、古址、古墓、古居、古渡口等文化遗产一应俱全。

上虞乃中国青瓷的发源地,迄今已发现散落于曹娥江两岸的古窑址达300余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小仙坛东汉窑址群,其烧制的瓷器胎质细腻坚簿,釉彩晶莹鲜润,器形丰杂繁多,品质达到了同时代的巅峰,工艺代表了当时国内、甚至世界的最高水平。英台故里祝家庄,作为中国英台之乡的核心景观,玉水河横村而过,祝氏祖堂尚保存完好,堂内有载明祝氏渊源的两块石碑,而庄中终年泉水不涸的“井空洞”,相传为祝英台汲水之处。

“江南第一庙”曹娥庙距今已达1800多年,现占地面积达7000余

平方米,有殿、阁、坊、亭、碑、台等多类建筑,以曹娥碑、雕刻、匾额楹联、壁画四绝著称,其匾额、楹联多为徐渭、刘春霖、蒋介石、于右任等历代名人书赠,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的中国第一字谜。傍曹娥庙的曹娥景区已完成一期投入,内有著名艺术家韩美林据虞舜披星戴月“躬耕畎田”故事创作的群象雕塑,长65米,宽6米,最高处26. 4米,占地25亩,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城市雕塑群。

江南名山之一的东山,以东晋名相谢安隐居而出名,“东山再起”的成语源出于此,山上有谢安墓、修复的国清寺和蔷薇洞、棋坪岩、始宁泉等东山十景,李白当年登东山曾留下:“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化。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的诗句。位于虞南的凤鸣山为东汉道教祖师“万古丹经王”的魏伯阳炼丹修仙之处,魏伯阳在此撰《周易参同契》三篇,凤鸣山也成为道家第九小洞天。位于上虞西南乌石山茶园中的王充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日本佛教密宗祖庭而闻名的峰山,为唐代日本僧人最澄来华取经时,上虞顺晓和尚传密宗于最澄且为其灌顶之地。

而众多的名人故居成为上虞丰富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份,现保存基本完好的有27处。春晖中学名人故居带中,有弘一法师的晚睛山房、丰子恺的小杨柳屋、夏丏尊的平屋、朱自清故居、陈春澜的春社、山边一楼包括春晖校园内的曲院、白马湖图书馆等诸多建筑构成。此外丰惠镇有胡愈之的赦五堂故居、吴觉农故居、王一飞故居、范寿康故居、叶天底故居,东关镇有竺可桢故居,道墟有章学诚旧居,长塘镇有马一浮故居,谢塘镇有谢晋故居等。

上虞更是扬名海内外的江南名士之乡。远古圣帝虞舜,以德治国传万代;孟尝李光,清廉爱国扬美名;唯物大儒王充,冲破神学敢论衡;

炼丹鼻祖魏伯阳,化学史上铸丰碑;竹林贤士嵇康,广陵名曲天下绝;一代名相谢安,东山再起安国邦;传说情女祝英台,至贞爱情斐中华;山水诗人谢灵运,清新雅赋扫玄风;以身尽孝曹娥女,投江寻父漾素魂;方志学家章学诚,史学理论开先河;一代名导谢晋,浇铸中国电影民族魂……清代学者徐致靖曾如此赞美上虞:“美哉名区,秀美孕育,达人志士,史不绝书。”

五、经济社会状况

处于浙东南交通枢纽的上虞,自古以来便以“九县通衢”著称。杭甬高速、上三高速纵横全境,104、329国道贯通南北,杭甬高速铁路、500吨级杭甬运河驰骋穿越。萧山国际机场至上虞不足半小时车程,5000吨级的上虞港,是杭州湾南岸唯一的出海港口。正抓紧建设的杭州湾绍嘉跨江大挢,跨海对接上海,将上虞与上海的距离缩短100公里,纳入上海“两小时交通圈”。已建成的曹娥江口门大闸为中国第一河口大闸。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大桥、大闸、大江、大运河、大滩涂、大码头的群发优势,使上虞成为纳铁路、公路、水路、航空、港口等交通网络于一体,现代集疏运功能最为健全的县级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勇于开拓的上虞人以乡镇企业起家,走出了一条具有上虞特色的发展路子。工业经济门类齐全,拥有机电、化工、轻纺、建材、食品五大行业,其中机电、化工为支柱行业,现有机电、化工类企业223家。规模企业优势明显,现有规模以上企业374家,其中17家是浙江省“五个一批”企业,总数列浙江省各县(市)之首,拥有上风、阳光、卧龙、龙盛、国祥等九家上市企业,其中阳光集团是亚洲最大的节能灯生产基地,龙盛是全球最大的染料生产企业,国祥是我国首家在大陆上市的台资企业。园区建设蓄势待发,100平方公里的杭州湾工业园区建设生气勃勃,省级上虞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达40平方公里,成为

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科技进步作用明显,创建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0家,研究所80家,拥有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3家,累计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275项,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863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149项。现有三产服务企业3046家,个体服务企业主25302家,其中上百万和城和大通商城为全国县级市规模最大的商业航母,一个闻名长三角的“浙东新商都”正在上虞崛起。

今日上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和谐社会扎实推进,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68亿元,增长8. 5%,财政总收入4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 83亿元,分别增长10. 4%和12. 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 6亿元,增长14%;自营出口14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13元,增长8. 8%;农民人均收入11835元,增长9%。

改革开放以来,上虞先后被确定和命名为:国家商品粮、商品棉基地县(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市),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先进县(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专利工作试点城市,全国建筑之乡,中国英台之乡,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市,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市,全国文化工作,省级文明城市等。2007年起,上虞连续三次跻身《福布斯》中文版“中国大陆最佳百强商业城市榜”。

上虞孝德文化资源和文献记载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许许多多的传统美德,它

们如同璀灿夺目的明珠,照耀和引导着人类社会的繁衍发展,生生不息,“孝德”就是其中最亮的一颗,是中华民族累积的一道光芒万丈的人伦之光。孝德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淀丰厚,《诗经》说:“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意思是说要永远地讲孝道,孝道就是天下的法则。

百善孝为先,百行德为首。孝德既是一个人的善心、爱心和民心的综合体现,更是建设现代社会伦理道德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及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负面影响,孝德观念有逐渐淡化的趋向。因此,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一方面孝德的内涵与价值面临着重新诠释和充盈,另一方面我们更需要积极传承、大力弘扬孝德。因为不管大千世界怎样变化,孝德永远不会过时,人到什么时候也不能丢掉孝与德,孝德尤如接力棒,亟需代代相传,万万不可断裂。

上虞乃虞舜古地,素有“孝德之乡”的美誉,大舜、曹娥等成为上虞孝德的楷模。在他们的引领下,上虞历史上涌现了许许多多崇尚、实践、力行孝德的人物和事迹。上虞孝德文化不仅地方特色浓郁,而且其内涵和特质尤为丰富。

一、孝德文化历代文献记录

(一)、有关“一帝三娥”的文献记录

1. 有关虞舜孝德文化的记录

(1)《史记·会稽旧记》

舜,上虞人,去虞三十里有姚邱,即舜所生也。

(2)《郡国志》

姚丘即舜母握登感垂虹之祥生虞之地。

(3)《水经德》引《晋太康三年地记》

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

亦云:舜与诸侯会事讫,因相娱(娱通虞)乐,故曰上虞。

(4)《史记·五帝本记》

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于是禹乃兴《九韶》之乐,致异物,

凤凰来翔。

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5)孔子《论语》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舜其大智也与,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6)孟子《离娄上》: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7)宋,王十明《会稽风俗赋》

舜为人子,克谐以孝,故其俗至今蒸蒸是效。舜为人臣,克尽其道,故其俗至今孽孽是蹈。舜为人兄,怒怒不藏,故其俗至今爱而能公。舜为人君,以天下禅,故其俗至今廉而能逊。

2. 有关曹娥孝德文化的记录

(1)《后汉书·列女传》

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为巫祝。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沂涛迎婆娑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

(2)《旧志》

曹娥八岁,母患病笃,愿以身代,遂于伍相神前,割股和药而进。母病乃瘳。

(3)清·光绪《上虞县志》

宋大观四年封灵孝夫人;政和五年,高丽人来贡,借潮而应,加封昭顺;淳祐六年,加封德懿夫人;且封其父为和应侯,其母为庆善夫人。元至元五年,加封慧感夫人;清嘉庆十三年,敕封福应夫人;清同治五年,加封灵感夫人。

3. 有关朱娥孝德文化的记录

《两浙防护录》

朱娥,上虞朱回女,幼失怙,持鞠于祖母。宋治中三年,祖母诟其族人朱颜,颜于刃剌焉。娥方十岁,号呼突前,拥蔽其媪,媪得脱,娥破刃死。乡人义之,配祀曹娥祠。

4. 有关诸娥孝德文化的记录

《明史》

孝女诸娥,山阴人。父士吉,洪武初为粮长。被诬论死,二子炳、焕亦罹罪。娥方八岁,昼夜号哭,与舅陶山长走京师诉冤。时有令,冤者非卧钉板,勿与勘问。娥辗转其上,几斃,事乃闻,勘之仅戍一兄而止。娥重伤卒,里人哀之,肖象配曹娥庙。

(二)、历代孝德典范的文献记载

1. 汉

(1)杨威虎口救母

於越先贤传》

杨威,少失父,事母至孝,尝与母入山采薪,为虎所逼,自计不能御,急抱母,且号且行。虎见状,弭耳而去。人为精诚,足格猛兽云。

(2)戴就宁死不作伪证

明·万历《新修上虞县志》

戴就,字景成,仕郡仓曹椽。杨州刺使欧阳参奏太守成公浮赃罪,遣部从事薛安案仓库簿领,收就于钱塘县狱,幽囚考掠,五毒惨至,就

慷慨直辞,颜色不变,主者卧就覆船下,以马通薰之一夜二日,皆谓已死,发船视之,就张目大骂曰:何不益火而使灭绝。主者以状白安,安谓就曰:太守罪秽狼藉,受命考实,君何以骨肉拒扞耶,就踏地答曰:大臣当以死报国,卿虽啣命,固宜申断,冤毒奈何,诬枉忠良,强相掠理,令臣谤其君子,证其父,就拷死之日,当白之于天,令群鬼杀汝。倘或生全,当手刃相裂。安壮其节,即解械,更美谈,表其言辞,能释郡事徵浮,还京师负归乡里,太守刘宠举就孝廉,仕光禄主事。

(3)王充因孝上太学

《於越先贤传》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少孤,乡里称孝,受业太学,师事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任为郡功曹不合去。公好论说,始若诡异,终有理实,著《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

(4)魏朗斗宦自尽

《於越先贤传》

魏朗,字少英,上虞人。少以为兄报仇,杀人亡命到陈国,师事博士郭仲信学《春秋》、《图纬》,又到太学学五经。京师长者李膺之徒争从之,后又到司徒府任职,旋迁彭城令。因如实奏报豪强子弟不法行为而遭忌恨,幸臣欲借刀杀人,荐其为九真都尉前往平叛,战胜而归。桓帝以军功徵为议郎,又迁尚书,后出使河内太守,公忠亮直,宜在机密;后因受党锢之祸,牵连免职家居,但并不颓丧,治家严谨,写成《魏子》三卷。灵帝即位,外戚窦武与陈蕃、李膺等欲诛宦官,谋泄,反被宦官所害,魏朗再次牵连急召进京,自知凶多吉少,慷慨陈词:“丈夫与陈蕃、李膺俱死,得非乘龙上天乎!”行至丹阳牛渚山自尽。

(5)孟尝合浦还珠

《上虞县志》

孟尝,字伯周,通明乡人。东汉中叶名宦。在郡任户曹吏时,上虞

有寡妇精心赡养婆婆终老,却被其夫之妹诬为厌苦供养加鸠其母,县、郡不加辨别即据此定妇死罪。孟尝把所察冤情据实告知郡守、太守不理,遂称病去职。俟新太守到任,孟尝再为妇陈冤,错案始纠。后察孝廉,举茂才,任徐令,有政绩,迁为合浦太守。此地少谷物而海产珠宝。前任郡守贪婪无知,责人滥采,致使珠源告罄,市场萧条,民生艰难。孟尝到任除弊兴利,珠业复兴,人民安裕。“合浦还珠”即论其事。

2. 魏晋

(1)嵇康视死如归

《於越先贤传》

嵇康,字叔夜,本姓奚,为避怨迁銍县嵇山边,为竹林七贤之一,弹琴咏诗,自足于怀,著《养生论》。因不愿与司马氏合作,后遭钟会构陷,为司马昭所杀。临刑,索琴弹之曰:“广陵散今绝矣”,时年四十。

(2)谢安东山再起

《於越先贤传》

谢安,字安石,原籍陈郡阳夏,西晋末年南迁。览会稽东山之胜,遂择而居之。少有重名,与名士王羲之、孙绰、支遁等交游,朝野瞩望。司徒府聘其幕僚,朝廷任佐著作郎,并以疾辞。众名士在东山,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朝廷任他为尚书郎,琅琊王友,皆不就,游玩宴必以歌妓相从。升平四年,谢安离东山赴荆州任征西大将军恒温的司马,时年41岁。谢安从政,在恒温与朝廷的夺权与反夺权斗争中,阻止了恒温篡晋。后谢安为宰相,为政务举大纲,不为小察;太元八年,他运筹帷幄,以谢氏家庭督练的北府兵为主力,取得了淝水大战之捷,遏止了前秦南侵,成语“东山再起”源出于此。

(3)柳絮女勇退盗贼

《晋书》

谢道韫,谢安兄奕之女,聪慧有辨才。一冬日大雪飞扬,安问子侄:“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自此世之“咏絮女”。嫁王羲之之子凝之为妻,小叔献之与人辩论理屈词穷时,她常为其解围,辨才胜过众人。凝之及诸子为孙恩所杀,她抽刀出门手杀数人被俘。其外孙刘涛贼欲杀之,道韫曰:事关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贼为之改容,乃不害涛,著有诗赋传世。

(4)嵇绍以身捍王

《於越先贤传》

嵇绍,嵇康之子,以父得罪,幽居杜门。山涛荐于武帝,诏征为秘书丞,时于稠人中,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河间王举兵,嵇绍率大军戮力前驱;百官侍卫溃散,嵇绍以身捍王,飞箭雨集,绍被害于帝侧,西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左右欲洗衣,帝曰:此嵇绍之血勿去。

(5)杜棲哭父身亡

明,万历《新修上虞县志》

杜棲,杜京产之子,因父病亡,晨夕痛哭,呕血气绝。

3. 宋

(1)钱孝子双鹤助哀

明·万历《上虞新修县志》

钱兴祖,宋代上虞人,平时对母亲极孝。母亲病亡,因贫无法下葬,兴祖哀哭五年,感动了上苍。出殡之日,有白鸟千百只聚集在墓地上空,墓前池塘上,二只大白鹤巡行百日为之哀悼。

(2)赵善傅护父受伤

明·万历《上虞新修县志》

赵善傅,宋代上虞人。16岁那年,随父至池阳,道遇强盗,强盗将其父绑缚,善傅毫无畏惧,以身遮父,大声呼喊;强盗见之,连刺数刀;

见赵善傅十分勇敢,便刀下留情。

(3)夏千虎口救父

明《越中三不朽》

夏千,北宋上虞东关人。父遭老虎侵害,夏千用竹筋狠命抽打老虎,戳老虎双眼,致使老虎负痛而逃,从虎口救下老父。

(4)姚天祥尚义好施

明·万历《新修上虞县志》

姚天祥,宋代上虞人,官至江淮提举,尚义好施,创建存义精舍,给乡邻子弟读书。筑望烟楼,每晨观看,发现有人家断了烟炊,便送上粮食。又造医院,免费供人看病。

(5)周元吉乐善好施

明·万历《新修上虞县志》

周元吉,宋上虞人,在丰惠南面构建一亭专门观望,凡发现有人家断了烟炊,便送上粮食进行布施。死后葬于此山,后人叫此山为长者山。

(6)孝义刘家

明·万历《新修上虞县志》

刘承诏,上虞人。十世同居,共四百余和睦相处,包括家中犬,一犬不到,众犬不食,故称孝义刘家。其孝行传之皇上,诏旌其门,免去徭役以资褒奖。

(7)杜衍临终不言私

《二十五史》

杜衍,上虞人,北宋名相。他在新政期间,是坚定不移的支持者与参与者,自己两袖清风,十分清廉,临死一枕一席。

(8)爱国爱民的李光

《越中杂识》

李光,上虞人,官至参知政事。他力主抗金,为此面斥秦桧,得罪

了权贵,流放至海南岛,在那里他克服种种困难,为海南的文化教育与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后人为纪念这位忠良贤相,在海口建“五公祠”,他是其中一位。

4. 明

(1)俞正仪取肝救母

明·万历《新修上虞县志》

俞正仪,上虞百官人。因母病危,百治不效,有人说取肝作羹或能愈,他便设斋坛於舍旁,焚香燃烛,自己捉刀取肝,然后煮成羹汤给母吃。

(2)薛廷玉三代孝子

明·万历《新修上虞县志》

薛廷玉,十分孝敬父母,行台御史为此专门送上“孝思”一匾以表彰。

其孙薛常生,登进士,官至吏部郎中,也十分孝敬长辈。人称一门三代孝子。

(3)杜云冒死护父骸

明·万历《新修上虞县志》

杜云七岁时读书,因为父亲远游不归而早晚思念,每每读到书上有父亲字句则泣不成声。结婚后他根据母亲回忆绘制了父亲图像,然后离母别妻外出寻访父亲,寻至云南,才知父已病亡。

杜云没钱雇车马护父骸归乡,整日痛哭不已。他的哭声感动了同乡新昌人,答应随他回家。船过鄱阳湖,风涛大作,船只几次即将沉覆。面对着惊涛骇浪,杜云把父骸抱在怀里,然后双膝跪在船头向苍天祈拜,说也奇怪,天气转阴为晴,湖面浪平风静,船只安全而归。

(4)闻思严孝感禽兽

明·万历《新修上虞县志》

闻思严,明朝上虞人。博学多才,尤为孝敬老人。母亲生病思雀,他没法捕来鸟雀为母取乐。母病重便上山采药,途遇虎,但老虎见他是位孝子避他而去。母亲故世后,他痛哭欲绝,守丧三年,足不出户,每天哀哭不止,感动邻里。他娶妻生子,儿子也很孝顺,妻子死后守志终身,使独子成才。

(5)姚镗救父而亡

明·万历《新修上虞县志》

姚镗,上虞人,成化丙午年进士,官至政和县教谕。一次父外出遇盗,从者逃散。姚镗不顾安危,奋身上前救父,不料被盗贼连戳数刀,血流如注,肠子拖出腹部,十分惨烈。虽然父亲得救,但他却受了重伤。后孙姚翔凤再登进士,官至太仆寺卿。

(6)徐敩梦中献梨

明·万历《新修上虞县志》

徐敩,上虞人。母老有病,家贫,他只好外出教书。一日,母亲病中得一梦,梦见儿子拿了14只梨给她吃。第二天儿子归,果真拿了14只梨给母,时人称赞徐敩孝感所至。

(7)钟亿为母不续弦

明·万历《新修上虞县志》

钟亿,娶妻陈氏生一子而亡。钟亿此时年方三十,别人都劝他续弦,但他上有老母,下有幼子,决定独身,集中精力孝敬母亲。

(8)上虞四谏斗严嵩

《上虞县志》

明嘉靖年间,上虞叶经、陈绍、谢瑜、徐学诗四人先后冒死弹劾奸相严嵩,严嵩恨极说:“我何罪于上虞?不相容至此!”史称“上虞四谏”,清嘉靖六年在丰惠县城设四谏祠纪念。

叶经官至福州推官,御史,曾上疏历数严嵩十大罪状,后遭陷害,

廷仗八十,39岁死于狱中。

陈绍任南台御史,上疏严嵩罪行,后为百姓求雨昏厥而亡。

谢瑜官至御史,曾上书揭露严嵩“奸佞欺罔”,拒绝严嵩收买,遭陷而削职为民。

徐学诗任刑部主事,曾历数严嵩种种罪行而被削职为民。

(9)倪云璐为母尽孝为国尽忠

《越中三不朽》

倪云璐,上虞小越人。他是一个重孝之人,为侍奉七旬老母,曾七次上疏崇祯要求辞官故里。他为国尽忠,曾官至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翰林院学士,诗、书、画皆出色,因闻明灭而自尽。

(10)金柱清白遗子孙

《上虞乡贤文化》第五辑

金柱,明代上虞人。进士,任江苏江阴县令。江阴近海,倭患严重,金柱刚到任,倭寇就来围城,一共被围49天。金柱誓死坚守,又寻机反击,斩寇首1000余名,从此倭寇不敢再犯江阴。后历任兵部侍郎等职,为官20余年,所存不过图书,他曾说“吾以清白遗子孙而已”。

(11)钟谷题词拒贿金

《上虞乡贤文化》第五辑

钟谷,上虞人,明进士,曾任刑部主事等职,明察秋毫,为一些冤假错案平反很受百姓爱戴。一天,贵州三司派人送黄金百两,钟谷拒不接受,并挥毫题词回绝:“萧萧行李向东迁,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脏私并土物,任将沉在碧波间。”

(12)章正宸为明灭绝食而亡

《越中三不朽》

章正宸,是刘宗周学生,上虞道墟人,有文才。赴考时堕马折臂,以左臂书法。官至理中庶给士,十分硬直,多次得罪权贵,从不低头,

后因明亡而绝食赴死。

(13)高岱父子为民尽忠

《越中三不朽》

高岱,上虞沥海人,因孝廉而任职方主事。正逢盗贼攻打绍兴,绍兴失守,高岱绝食,儿子高朗知道后,也绝食八日后,投海而死。父高岱知道后,不言而亡。

(14)忠孝双全罗元宾

《上虞乡贤文化》第四辑

罗元宾,上虞长塘人,状元罗万化的孙子,进士,是位孝子。时值奸相魏忠贤挡道,他个性刚直,敢于直谏,所以仕途并不顺畅。70岁那年,亲自带病指挥人民在长江一线抗灾而病倒,回家养病期间获悉明朝灭亡,绝食三天而亡。

5. 清

(1)治水英雄连仲愚

《上虞县志》

连仲愚,上虞松厦人。在崧厦创办“协和酱园”,资金用于建图书馆和兴修水利。因曹娥江连出险情,他于1865年创建“众擎会”,造“捍海楼”23间,撰写《塘工纪略》一部,带领民众修建堤塘,为救灾不辞劳苦,曾得清廷礼部行文褒奖。

(2)经元善联名抗旨

《上虞县志》

经元善,上虞驿亭人。上海富商,曾任上海电报局总办,办经正女学,开中国女学先河。1899年12月,获悉慈禧欲废光绪后,领衔邀1231名人电奏慈禧,要她收回成命而遭慈禧通辑,险遭满门抄奏,幸得上海同仁和国内外舆论声援才免难。

(3)李尧栋题文自勉

《上虞乡贤文化》第五辑

李尧栋,上虞人。历任知府、按察使、布政使、云南巡抚、福建巡抚和云南总督,历仕30年,自律甚严。为拒贿在衙门口自题一块匾额:“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得益一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4)梁状元敬嫂如母

《上虞乡贤文化》第四辑

梁国治,上虞百官梁巷人。清乾隆十三年进士第一名文科状元。时值湖北遭灾,立刻赶赴担当巡抚,借粮48万石,发放库银20万两,帮百姓渡过灾荒。秋天,让百姓用粮食抵钱还债,春天再将粮食粜出,将48万石粮食如数归还,白银收回,湖北省出现了政通人和的局面。

梁状元因兄亡而敬嫂如母,不管嫂子讲话态度如何,身为朝中命官,任其嫂子数落,他从不计较。还负责教诲侄子成才。每逢自己生日,他避入静室,流泪思兄,平日做事谨慎,清廉自律,官至清朝军机大臣,被乾隆誉为“品德端醇,小心谨慎,扬历中外”

6. 近代

(1)陈春澜义造春晖中学

《上虞县志》

陈春澜,上虞小越人,上海巨商。1919年,82岁的陈春澜在乡贤王佐、经亨颐的说动下,取出银洋20万,捐资办春晖中学。

(2)夏丏尊威武不能屈

《平屋主人——夏丏尊传》

夏丏尊,上虞崧厦人,著名教育家,他为人善良,性格柔弱,连妻子生产他也不敢正视,但在敌人面前却是个硬汉子。1943年12月,他与章锡深等39人被日本宪兵逮捕,拘留期间,敌人经常审问,并要他用日语回答,他说:“我是中国人,我说中国话。”日本宪兵专门派来一个

日本学生对他进行利诱,先生软硬不吃,表现得正气凛然,威武不屈。

(3)马一浮勇拒权贵

抗战胜利前2年,孔祥熙丧母。母以子贵,孔太夫人的丧事办得十分隆重,一些附庸风雅的权贵,想请马一浮替孔太夫人写一篇歌功颂德的墓志铭,便派一位副官找到马一浮,态度高傲地说:“孔部长的太夫人去世,请你写一篇墓志铭,要赶快写成”。但马咄之以鼻说:“老朽年迈,久不执笔,请回复孔部长,恕能从命!”来人怏怏而归。后来他们又派秘书,答应送若干两黄金请他执笔,但仍遭马老拒绝,马严肃地说:“我虽一介穷儒,但从不为五斗米折腰!”

(4)马明圭割股疗亲

《马一浮传》

马明圭系马一浮二姐。母亲何定珠病重,明圭衣不解带,悉心服侍,但母亲还是撒手人寰。1900年父亲中风病倒,有人提示,除非子女割股疗亲尚有希望。明圭果真瞒着大家,卷起左袖,割臂肉与药一起煮,父亲饮后虽然好了数日,最后还是死了,但明圭为了父亲,却死在老父之前。

(5)王佐牵线造春晖中学

《上虞县志》

王佐,上虞丰惠人,举人。学品、人品皆优,蔡元培的老师。曾任清廷浙江省议员。做过不少善事,掩护过上虞共产党人;还出面为经亨颐牵线,促使陈春澜下决心捐资办春晖,他任春晖首任董事长。

(6)春晖首任校长经亨颐

《上虞县志》

经亨颐,上虞驿亭人。曾任浙师校长,浙江省教育会会长。在驿亭造“大同医院”;1921年发起建春晖中学,系春晖中学首任校长,为中国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