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社会学第3-4章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社会学第3-4章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社会学第3-4章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社会学第3-4章

第三章城市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重点:人口结构的概念、人口性别结构、人口的年龄结构、人口素质结构、人口老龄

化问题、流动人口问题、人口失业问题

第一节城市人口结构

知识点1:人口结构的概念

人口结构:指一个国家、区域或城市内部各类人口之间的数量关系,最典型的人口

结构包括人口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等。

知识点2:人口性别结构

1.人口性别结构的概念:城市内男性和女性人口的组成状况,一般用性别比表示。2.性别比指标

人口性别比一般以女性人口为100 时相应的男性人口数来定义,

式中,SR 代表性别比,POPM 代表男性人口数量,POPF 代表女性人口数量。

性别比大于100,则说明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性别比越大,男性的比重

越大。正常情况下,人口的性别比在92-106 之间。

3.人口性别结构的问题

城市人口性别结构最常出现的问题是性别比偏高,即男性人口过多。不合理的性别

比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

(1)较高的总人口性别比会导致适婚年龄段的男性婚姻困难,造成所谓的“婚

姻挤压”现象,不仅影响本地区发展还会影响其他地区的发展。

(2)较高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反映了区域不同程度的“重男轻女”的陋习。

(3)人口迁移或流动会导致人口性别比发生变化。

知识点3:人口年龄结构

1.人口年龄结构的概念:指在某一时间某一个地区或城市中各不同年龄段人口数

量的比例关系,常用各个年龄组人口在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加以表示。

2.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

按照一定要求所绘制的人口结构图,其形状类似金字塔形。绘制要求包括:纵坐标按五岁年龄组或一岁年龄组区分人口;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人口的数量或比例,横坐标向左右两个方向伸展,一个方向代表男性人口,另一个方向代表女性人口。从形状上来判断,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山形(年轻型)、钟形(成年型)、瓮坛形(老年型)。

3.人口老龄化的指标

当前,中国无论是全国还是各地区,人口年龄结构最突出的问题便是人口的老龄化趋势。

(1)老龄人口比重:65 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本地总人口数量的比重。按照国际标准,65 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就意味着进入老年社会(若按60 岁以上人口比重来衡量,则要超过10%)。

(2)高龄人口比重:包括80 岁以上人口数量占65 岁以上人口数量的比重和80 岁以上人口数量总人口数量的比重两种算法。

(3)老少比:即老年人口数量与少年儿童人口数量( 0-14 岁)之比。老少比大于30%即可认为符合老年社会标准。

(4)少年儿童比重:0—l4 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比重。这一比重小于30%.即可认为是老年社会。

(5)年龄中位数:指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把人口分隔成两个相等部分的那个年龄值就是年龄中位数,是反映人口年龄状况的综合指标。

(6)少年儿童抚养比:少年儿童人口(0-14 岁)与劳动年龄人口(15 -64 岁)之比。用以度量劳动力对少年儿童的负担程度,以百分数表示,表明全社会每100 名劳动年龄人口所负担少年儿童人口的数目。

(7)老年人口抚养比:老年人口(65 岁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15 -64 岁)之比。用以度量劳动力对老年人口的负担程度,以百分比表示,表明每100 名劳动年龄人口所负担老年人口的数目。

知识点4:人口素质结构

1.人口素质结构的概念

人口素质结构:指在一个区域或城市内,各种素质的人口在“质”和“量”上的组合关系。人口学对人口素质的定义为人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或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口的结构和组合状态所展现的各种社会功能和影响力。广义的人口素质或人口质量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三分法),也有人认为只包括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分法)。狭义的人口素质指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2.人口素质结构的指标

(1)PQLI 指数

PQLI

=

式中,PSBD 代表每千名婴儿实际死亡数量;LE 代表实际平均预期寿命;PLM 代表15 岁以上人口中的识字人口数量;TM 代表15 岁以上总人口数量。

(2)ASHA 指数:由美国社会卫生组织提出,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满

足人民基本需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式中,ER 代表就业率;LI 代表识字率;ML 代表平均预期寿命;PGNPID 代表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PB 代表人口出生率;BMR 代表婴儿死亡率。

(3)H DI 指数:人类发展指数,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用来测定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状态程度的一个综合指标,也可以反映人口素质。该指数选择预期寿

命、成人识字率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实际人均GDP 三个指标来进行综合评价

式中,

3.城市规划中的人口素质结构

一般指的是狭义的“人口素质”概念,即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用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来衡量。在中国的人口普查数据中,一般都对6 岁及以上人口的各种学历水平

进行统计,如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就对未上过学、扫盲班、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及以上的各种学历人口进行了统计,另外还有专门的

针对总人口中的文盲、半文盲人口的统计。文盲、半文盲人口和大学以上学历人口

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城市或地区人口素质结构的两个极端,前者与失业人口密切相关,后者与本城市或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第二节城市人口的社会问题

知识点1:人口老龄化问题

1.中国老龄化程度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中国60 岁以上人口还将继续

以年均约 3.2 个百分点的较快速度增长。有关专家预计,到21 世纪中叶,中国老年人口将

达到4 亿,约占人口比重的26. 5%。

2.中国的老龄化的显著特点

(1)“少子老龄化”: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起因于宏观层面上的少年儿童人口绝

对规模和相对规模的迅速下降,和微观层面上家庭子女数量的减少和家庭规模

小型化

(2)“轻负老龄化”:老龄化伴随着总人口负担比的迅速下降,在老年人口比

例达到15% 以前,我国总人口负担比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老龄化程

度超过l5%以后,我国的“轻负担老龄化”的优势将会消失,并且将转变为“重

负老龄化”;

(3)“长寿老龄化”,在相同的老龄化水平上,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要高于发达国家;

(4)“快速老龄化”,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从5%增加到10%需要34 年时间,

比发达国家平均值少23 年,从10%增加到20%的速度最快,只需要21 年,比发

达国家平均少用一半以上的时间。

3.人口老龄化的深刻影响。

(1)人口老龄化加大了老年抚养比,被抚养人口的增加必将加重劳动人口的负担。(2)人口老龄化使用于老年社会保障的费用大量增加,给地方政府带来沉重的负担。

(3)伴随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将对地区经济增长和

劳动生产率提高产生消极影响,老龄化对储蓄、投资、消费、产业结构、劳动力市

场的调整等也产生较大影响。

(4)人口老龄化使地区现有的产业结构面临调整。

知识点2:流动人口问题

1.流动人口对迁入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正面效应

(1)为流入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对流入城市的建设和环境保持功不可没

(2)流动人口加快了信息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流入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等

(3)流动人口促进了城乡物资交流,活跃了市场,方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

2.流动人口的负面效应,需要在城市管理与规划、建设等方面给予正确处理。(1)流动人口独特的人口学特征对流入城市产生影响。

①从性别特点上看,流动人口总体上以男性为主,因而性别比较高,但是在不同的

行业中有不同的表现,在个别行业中女性数量可能还多于男性。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女性的流动人口在逐渐增多。较高性别比的流动人口的加入,无疑会对流入城市

的人口性别结构产生影响。

②从年龄结构上看,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流动人口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流

入城市的老龄化步伐。由于青壮年身体素质相对较好,思想观念开放,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适应能力较强,有些农村流出人口抱着“闯世界、见世面”的精神,再加上其

家庭、子女负担轻,

因此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③在文化水平方面,流动人口的总体文化水平偏低,流动人口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

降低了流入城市总体的文化水平。

(2)流动人口对流入城市基础设施的使用产生了较大影响

(3)流动人口对流人城市的计划生育和违法犯罪的影响。在外来人口过多的地

区。其计划生育和违法犯罪都将成为问题,是流动人口给流入城市带来的最突出的社会问题。

知识点3:人口失业问题

1.结构性失业:由于产业结构调整,部分产业出现下滑与衰退现象,造成原从业

人员大量失业;东北地区的城市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而导致的结构性失业。

2.摩擦性失业:频繁地更换工作所造成的间歇性失业,是市场经济模式下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必然存在的现象;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失业率高则兼有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的原因。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结构性失业更多的是由于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与工人技能的提升不相配套而引起的。

3.贫困性失业: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创造的就业岗位有限,无法满足就业需求,导致一部分人因找不着工作而失业。西藏、宁夏等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的失业率较高则主要是贫困性失业造成的。这些地区产业体系有待完善,工业和第三产业发育不足直接影响了其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例题:下列有关人口素质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可以反映人口的素质结构特点

B.城区人口的素质结构对地区的发展产生影响

C.人口的年龄结构决定了人口的素质结构

D.人口质量即人口

素质答案:C

解析:人口素质,又称为人口质量。广义的人口素质或人口质量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三分法),也有人认为只包括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分法)。狭义的人口素质指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在城市规划中,人口素质一般指的走狭义的“人口素质”概念,即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一般用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来衡量。文盲、半文盲人口和大学以上学历人口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城市或地区人口素质结构的两个极端,前者与失业人口密切相关,后者与本城市或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例题:下列关于人口性别结构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性别比大于 100,则说明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

B.“重男轻女”的陋习会影响人口的性别比

C.人口迁移或流动会导致人口性别比发生变化

D.人口性别比失常可能会导致“婚姻挤压”

现象答案:A

解析:人口性别比一般以女性人口为 100 时相应的男性人口数来定义,其计算公式如下:

SR=(POPM/POPF)×100。式中,SR 代表性别比,POPM 代表男性人口数量,POPF 代表女性人口数量。性别比大于 100,则说明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性别比越大,男性的比重越大。

第四章城市社会阶层与社会空闻结构

重点:城市社会分层、城市社会阶层分异的动力、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特征、中国城市社会结构问题、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概念、城市社会空间:隔离、分异与空间极化、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模式、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第一节城市社会阶层

知识点1:城市社会分层

(一)社会分层的含义:指建立在法律或规则和结构基础上的、已经制度化的比较持久稳定的社会不平等体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当社会不平等已经形成为结构或制度化以后,才会出现社会分层。

(二)卡尔·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和马克斯·韦伯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提供了有关社会分层的最基本的理论模式和分析框架。

(三)韦伯提出划分社会层次结构的三重标准,即财富(经济标准)、威望(社会标准)和权力(政治标准)。

知识点2:城市社会阶层分异的动力

(一)收入差异与贫富分化

(二)职业的分化

(三)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1.工作竞争、二元劳动力市场是分割劳动力市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二元劳动力市场:指劳动力市场可以被分为两个部门,即初级市场和次级市场,它们之间很少发生人员流动。初级市场提供的工作具有特征包括:高工资,良好的

工作环境和升机会,就业的稳定性,工作规则的处理是公平的、有适当程序的。次

级市场的工作收入低,工作环境差,几乎没有提升机会,就业不稳定,工人和监督

者之间的关系过分人格化,具有严酷、专断的工作纪律。

(四)权利的作用和精英的产生

1.“市场转型精英再生论”:认为市场经济转型导致了以再分配经济为基础的

精英地位的衰落,产生了新的分层机制和新的精英阶层,而这一阶层的成员并非

来自旧体制下的精英。

(2)2.“权力持续精英循环论”:认为再分配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分层机制具有

延续性,昔日的精英在市场转型中将继续处于优势阶层地位。

知识点3: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特征

中国社会阶层的基本结构由五个社会经济等级和十个社会阶层组成。

(一)五大社会经济等级

1.高层领导干部、大企业经理人员、高级专业人员及大私营企业主;

2.中低层领导干部、大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中小企业经理人员、中级专业技术人

员及中等企业主;

3.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小企业主、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中高级技工、农业经营大户;

4.个体劳动者、一般商业服务业人员、工人、农民;

5.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并缺乏就业保障的工人、农民和无业、失业、半失业者。(二)十大社会阶层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2.经理人员阶层

3.私营企业主阶层

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5.办事人员阶层

6.个体工商户阶层

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

8.产业工人阶层

9.农业劳动者阶层

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知识点4:中国城市社会结构问题

(一)由社会分层发展所引致的最大问题就是贫富差距与社会稳定的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需要改革和健全社会保障体制,需要扩大生产性就业和完善劳动力市场。

(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产物就是城市新富裕阶层的出现和中产阶层的成长。

1.城市新富裕阶层:指收入或家庭资产普遍高于城市小康阶层的那一部分家庭或个人;(2)

2.中产阶层:指收入水平在社会收入层次分布中处于中间位置、社会地位在社会

权力分布的层次中也处于中间位置、受教育水平较高的非体力劳动者。

3.从社会结构形态上来看,两极社会是一个“哑铃形”的社会结构,中产阶级的社会是一个菱形的社会结构。两极社会更多地意味着社会冲突和社会对抗的发生,特别是社会底层对上层社会的敌视和反抗。中产阶层不断壮大,会逐渐消除两极社会的不良影响。

第二节城市社会空间

结构知识点1: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概念

(一)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是城市社会结构在空间上的投影。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背景和基本发展动力下,综合了人口变化、经济职能的分布变化以及社会空间类型等要素而形成的复合性城市地域形式。

(二)对于城市空间关注是很多学科共同的特点,地理学和社会学主要强调土地利用结构,以及人的行为、经济和社会活动在空间上的表现。

(三)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包括人,以及人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

动在空间上的表现;其本质特征是它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空间形式而存在。

知识点2:城市社会空间:隔离、分异与空间极化

(一)隔离

1.基本含义

(1)分开的行动或过程,或分开的状态;

(2)把个人或集团从更大集团或社会中分离开,如通过强行或自愿地居住在限

定地区,通过为社会交往设置障碍,分隔教育设施和通过其他歧视性手段,把一个

阶层、阶级或少数民族隔离孤立起来;

(3)个人或单位离开更大的集团或社团,在共同特点的基础上互相结合的倾向。2.城市社会隔离表现在城市生活中最明显的是居住隔离。居住隔离指的是城市

居民由于种族、宗教、职业、生活习惯、文化水准或财富差异等关系,特征相似的

群体或集团集居于某一特定地区,不相似的群体或集团之间则彼此分开,从而产生

隔离作用,有的甚至彼此产生歧视或敌对态度。

(二)分异

1.基本含义

(1)由一个到许多,由简单到复杂,或由同类到异类的发展过程;

(2)指社会组织、社会文化或其他任何部分变得更为复杂的过程,这种变化与

由特定的社会功能、个人能力和特权、社会集团的分化以及政治和宗教的作用密切

相关,同时它也可指这种过程的结果。

2.城市社会空间分异:指城市社会要素在空间上明显的不均衡分布的现象。提供

了一个全面的、具有基本效用的描述性假设,并依据特征鲜明和表现相对均质的要

求对城市内部区域进行定义。

3.城市的贫困阶层和富裕阶层在空间上的分化就是城市社会的“空间极化”现象。

知识点3: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模式

(一)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型

1.同心圆模型描述

(1)环带Ⅰ代表中央商务区( CBD):是城市商业、社会和文化生活的焦点,土地

价格最高,利润足够高以支付所需土地租金的活动才分布在此区。核心是闹市区

商业地带,分布有最大的、等级最高的商场;分布有金融机构办公室、市民组织及政

治组织的总部、剧院及电影院、最为昂贵的宾馆。每天有最大数量的人口进出,分

布有主要的交通终点站。

(2)在中心区的外环:批发商业地区,分布有仓库、轻工业或市场;CBD 也保

留了比较小的、分散的居住用地。

(3)环带Ⅱ是离中央商务区最近的过渡地带:早期在此居住有许多商人,随着城市增长,工业由内城转移到此处,居住环境遂遭到破坏。内部边缘是工业用地,外环

则由不断减少的邻里构成;一度盛行的独户住宅转变为平房、备有家具的出租房甚至

小的工业。居民差别较大,既有老居民也有第一代迁居户,既有游民也有罪犯,犯罪率及精神疾病比例全市最高。较多的流动人口是本区的特征。当人们经济富裕时,他

们倾向于向环带Ⅲ迁移,留下那些年老的、孤立无助的人在此居住。

(4)环带Ⅲ是独立的工人居住地带:人口由工厂和商店工人构成,他们有足够

的经济承受力以逃离环带Ⅱ,但到达工作点的途径仍需便宜且容易获取。焦点是工厂,工人阶级的主体。本区有各种年龄群体的居民。

(5)环带Ⅳ是较好的住宅区分布地带:分布有私人住宅和公寓群,是中产阶级

的家园,辅助性的商业中心得以发展。

(6)环带Ⅴ是通勤地带:与CBD 之间的通勤时间在30-60 分钟,是郊区单身家庭宿舍的集中分布地带。在上述五个地带以外,还有周围的农业地带以及城市的宽广

腹地。

2.人口迁居的侵入一演替理论

在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型中,大量的外来移民最初进城时居住在求职及生活便利的中央商务区;随着人口压力的增大,房租上升、居住环境恶化,市中心区的人口便

纷纷向外迁移;低收入住户向较高级的住宅地带入侵而较高级的住户向外迁移并入侵一个更高级的住宅地带,迁居就像波浪一样向外传开。

(二)霍伊特的扇形模型

1.前提:围绕着城市中心,混合性的土地利用得到发展,而且随着城市的扩展,每类用地以扇形的方式向外扩展。高租金的居住区沿着交通线发展,或向能躲避洪水的高地发展,或向空旷地区发展,或沿着无工业的湖滨、河岸发展。低租金的居住区则被限制在荒废的、最令人不满的居住环境中发展。中等状况的居住区位于高租金区的两边。

2.模型描述:随着时间推移,扇形也会增长和变化,外表的变化均发生在扇形以内;无论是从地理上还是从社会性质上看,整个扇形都会随时间而变化,如高级居住区会向外围迁移而较差的居住区会留在城市中心附近。城市结构的形成随高级居住区的发展而展开,因现有的住房日渐陈旧或衰落,高级阶层为维持其地位而购买新建的高级住宅,在高级阶层向外迁移的过程中,留下的房子被低级阶层的住户所占据,结果住房向低级阶层住户过滤,而居民向高级居住区过滤。

3.缺点:过分强调地带的经济特征而忽视其他的诸如种族类型等重要的因素。(三)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核心模型(哈里斯和

乌尔曼)城市多核心结构的区位及其生长决定的控

制性要素

1.某些活动要求专业化的工厂,常布局在离铁路、主要公路及港口附近;

2.活动相似的群体因联合经营的节约而受益,从而导致专业带和金融区的出现;

3.一些活动由于外部的负面效应而相互抵制,如高级住宅区与工业区的分离;

4.一些活动可能因位于CBD 或与CBD 邻近而受益,但又支付不起那里昂贵的租金,必须选择其他的区位,仓库和食品批发便是这类活动的典型。

知识点4: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一)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模式1.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模式最大特点是相似性大于差异性,整体上带有一定的同质性色彩。从中心到外围,依次分布着中心商业区或中央商务区、城市中心区、近郊区内沿、近郊区外缘、都市区内沿、都市区外缘等圈层地域。

2.市场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社会空间演化正遵循一条定律,中国城市正经历着从计划

经济时期的同质性社会空间结构向市场经济时期的异质性社会空间结构的转变。(二)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动力

1.经济层次

(1)在投资推动下,旧城改造得以进行,旧城改造本身导致了城市景观重塑和城市空间改造,同时与工业郊区化、交通设施建设等交织在一起。交通设施建设不仅推动工业郊区化发展,而且推动城市空间扩展。

(2)郊区住宅建设,一方面推动了城市空间扩展;另一方面与城郊购物中心及大型超市发展形成互动。

(3)市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促使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发展,进而推动城市工业郊区化以进行土地“退二进三”式的功能置换。

2.政策及政府行为的层次

城市规划是针对城市空间发展的一项政府调控,直接参与城市空间塑造;政府相关的空间政策作用于城市空间重构,20 世纪90 年代开发区的发展是政府作用的典

型体现。

3.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

(1)推动了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居民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加大,以及职业类型

的多样化发展,都作用于城市社会空间的重构。

(2)转型期社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还体现出流动人口的集聚和少数民族聚居的特征,户籍制度改革使大城市流动人口急剧增长,流动人口的空间集聚表现出集中于近郊区的空间偏好,进而形成典型的社会空间类型。

例题:下列哪项不是城市社会阶层分异的基本动力( )

A.职业的分化

B.收入差异与贫富分化

C.居民个体的偏好

D.分割的劳动力

市场答案:C

解析:城市社会阶层分异的动力有以下几个方面:(1)收入差异与贫富分化;(2)职业的分化;

(3)分割的劳动力市场;(4)权利的利用和精英的。

例题:下列哪项属于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型描述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模式( )

A.高租金的居住区沿着交通线由中心向外发展

B.工业由内域转移到离中央商务区最近的过渡地带

C.大城市的生长是综合了多个中心的作用

D.住房向低级阶层居民过滤,居民向高级居住

区过滤答案:B

解析:选项 B 属于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型。选项 A,选项 D 属于霍伊特的扇形模型。选项 C 属于哈里斯和乌尔曼的城市土地利用多核心模型。下列关于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趋同性明显

B.改革开放后,郊区化在中国大城市的空间重构进程中扮演了

重要角色C.近20 年来,中国大城市的中心区走向衰败

D.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社会空间重构的动力表现出多元

化的特点答案:C

解析: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模式的最大特点是相似性大于差异性,整体上带有一定的用质性色彩。改革开放后,郊区化在中国大城市的空间重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0 世纪90 年代,在原有中心商业区或中央商务区雏形的基础上,一些城市的CBD 获得了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社会空间演化正遵循一条定律,即中国城市正经历看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同质性社会空间结构向市场经济时期的异质性社会空

间结构的转变。

城市社会学复习

第一章 1、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城市发展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研究、城市社会结构研究、城市化研究、城市文化研究、城市社会问题研究、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管理研究 2、城市社会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占有主导地位的理论流派:人类生态学派、社区学派。 3、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一是城市社会学方法论;二是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技术;三是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 第二章 1、定义城市的不同学派有:防御说、私有制说、集市说、地利学说。 2、中世纪东西方城市发展有哪些不同点?答:a、从城市发展的进程来看,中国城市持续发展,而欧洲城市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衰亡到复兴的历史。B、从城市的地位与作用来看,中国城市是政治中心,主要承担军事、行政职能,而欧洲的城市主要承担经济职能。C、城市内部矛盾不同,中国中世纪的城市内部主要矛盾是封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而西欧的城市内部矛盾则是工商业者、自由民与封建主之间的矛盾。D、城乡关系不同,中国封建社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特点不同。欧洲中世纪的城市是通过垄断价格、商品交换不等价实现对农村的剥削;中国城市是作为政治中心出现的,不仅在经济上剥削农村,而且在政治上控制农村。 第三章 1、试模仿沃思论述的“城市人格”及其成因方法,分析“乡村人格”及其成因。答:第一个因素:人口规模。农村人口减少,个性化与多样化的机会减少。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原先的竞争、理性的关系被初级程度降低,社会互动呈现实名制的特点。第二个因素:人口密度。一方面,密度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压力变小,是人与人之间的态度变得友善;另一方面,密度减少导致城乡之间的距离缩小。第三个要素:人口同质性。同质性构成了阶段和种族的界限。同质性越高,社会分化减弱。公共生活实名性和个人性程度提高。 2、根据新城市主义的观点,空间尺度与社会交往是怎样的关系? 答:新城市主义是建筑与规划之间中主张复兴传统社区空间格局的运动。 城市环境的设计要满足一下要求:a、尺度要小,所有场所都可步行抵达;b、要有适当尺度的公共场所,以便人们有机会参与更大范围内的公共性活动或表达和维护他们的社群利益;c、社区的格局是混合型的,以便满足居民的购物、娱乐、学习、交往、接受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需要;d、居民与工作机会应该保持合理比例,原则上愿意工作的居民可得到的工作岗位在比例上是平衡的;e、创造有利于人们直接交往的人文环境;f、要有鲜明的街区建筑。所有的设计理念都指向促进日常际遇、人际交往、社群互动的目标,指向有助于培育和发挥社会沟通网络和社区归属感。 第四章 1、城市地域结构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配置,是城市功能地域结构的表现。 2、城市区位优势指:a、交通的便利性b、经济腹地c、沿海通商条件d、原料产地 3、工业布局理论奠基人是韦伯 4、库利在货运中转理论中发现,城市可以成为服务周围地区的中心集散点。 5、传统的城市地域结构理论: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城市域模型。 6、都市带指有许多都市区连绵而成的巨大的、多核心的城市密集地域结构系统,它是城市发展经历了以集聚为主的城市化和聚集与扩散并行的两阶段之后形成的一种布局,是伴随社会生产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作为城市化的新阶段在地域形态上的反映。 7、城市地域运动的两个特性:结节性和均质性,从而呈现两种地域运动:结节运动和均质运动。 8、简述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的异同。 答:它们是传统城市地域结构理论。 同心圆理论: 是伯吉斯通过对美国芝加哥的研究总结出城市社会人口流动对城市分异的五种作用力:向心、专门化、分离、离心、向心型离心。城市内部各个功能区是按同心圆状配置的,围绕城市中心,形成许多环带。这些环带是:中心商业区,位于城市中y,是城市商业、社会活动、是民生活和公共活动的集中点,是城市的中枢;过渡带,围绕城市商业区形成城市的过渡带;工人住宅区,居住环境优于第二层中产阶级住宅带,居住环境十分优越,具有一流的旅馆和公寓,并且出现地方性的商业中心;通勤带,沿高速交通线路建设的高级住宅区。 扇形理论: 是美国社会学家霍伊特与1939年提出的是以房租指标研究城市地域运动,交通干线从城市中心向外辐射,功能地域沿交通路线扩展,是城市呈扇形向外发展。 该模型是在同心圆模式的基础上强调交通线路作用,因此可以说是同心圆模式的变种。 多核心模式: 1945年,美国社会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多核心模式与同心圆模式和扇形模式相比,多核心模式不仅强调城市地域分化到一定程度之后会产生离心作用,城市的生长是围绕多个核心进行的;多核心模型强调郊区的存在;强调生态环境对城市地域分化的重要影响,强调交通条件对城市地域分化的影响,最开始是分割继而导致离心化。 9、简述地域分化的结果。

城市社会学部分章节课后问题答案

前八章名词解释题、简答题 ·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群体发展规律,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 ·城市社会学:侧重于研究城市社会的社会学 ·社会控制:利用社会或文化工具,对个人或集体的行为进行约束,使其依附于社会传统的行为模式,以促进社会或群体的协调和发展。 ·社会变迁:在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发生的任何社会制度或人们社会角色模式变动的过程 ·包容性增长: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能创造和扩展经济机会,社会所有成员均等获得这些机会,参与并受惠于经济增长模式 ·人类发展指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中使用的发展评价方法,是用来对各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进行比较排序的统计指标 ·社会学特点:1整体性2综合性3科学性 ·马洛斯需求层级理论五层级及关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友爱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由低级需求向高级需求发展。 ·社会控制的类型和方式:形式化和非形式化,积极和消极。权威系统,法律,条例,规程,奖状奖金奖章,死刑坐牢流放,习惯风俗,道德法律,艺术,社会制度,军队,法庭,监狱 ·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城市社会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规律2构成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3城市社会结构4城市社会组织5城市生活方式6城市社会心理及其发展变化对城市社会的影响7城市社会问题 ·社会结构:(齐美尔)社会关系形式。(韦伯)各种文化要素形成的不同形态。(马克思)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结构。 ·社会角色差距:由于个人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实际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与理想角色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社会群体: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由一定数量的个人组成。 ·邻里:地缘相邻并构成互动关系的基本社会群体,有着显著的认同感和感情联系,由此构成相对独立的小群体。·社会组织:城市中人们为了合理有效的达到特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能共同活动的群体 ·城市社区:大多数人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业活动的社区。 ·城市群:特定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家庭的功能: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人一生中所处时间最长的基本群体,可以满足个人多方面的需求,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网络的主要类型:1亲缘社会网络2地缘社会网络3业缘社会网络4泛缘社会网络 ·邻里的社会功能:1相互支持的功能2社会化3社会控制4交流 ·社区的构成要素:1地域2人口3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4地缘感 ·社会问题:社会的正常运转出现了问题,即社会中发生了被多数人认为是不需要或不能容忍的事件或情况,这些事件或情况影响了多数人的生活,而且必须通过社会群体的力量才能改进 ·城市化: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大量人口从农业人口转变为工业人口,从乡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工业人口需要集聚,使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半城市化: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进入城市的过程中,只实现由乡到城的地域转移和由农到非农的职业转换,但还没实现身份变换,并没有形成实际意义上的城市化。 ·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按照自然演化规律,在城市化早期发展阶段,首先出现收入不均问题。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投资环境优越,会进一步导致这样的趋势加剧,最终导致空间不均衡。 ·巨型城市区域: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由物质形态上相互分离但功能上相互联系的10-50的城镇聚集在一个或多个较大的城市中心周围,通过新的功能性劳动分工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个不同的功能性城市区域,再被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电信电缆的“流动空间”联结起来。 ·就业:劳动者处在有职业状态,即劳动者能够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某种社会活动 ·非正规部门:一种组织形式,即一批“有工作的穷人”,他们的经济活动没有得到政府承认、保护和管理。主要指规模很小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的单位,包括微型企业、家庭型的生产服务单位,以及独立个体劳动者等。·贫困的循环:现时的贫困将带来健康恶化、失业、不良居住环境等恶劣状况,导致贫困者未来处境的进一步恶化。贫困会孕育贫困,不但会在社会个体身上发生积累循环,而且会通过家庭、文化、制度和空间等更为广泛的途径实现自我延续,从而形成贫困的循环。

新城市社会学主要理论

新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夏建中 【内容提要】产生于70年代的新城市社会学是对传统城市社会学——芝加哥人文生态学派的反动。新学派主要由三个流派组成,其中,法国的卡斯泰尔和美国的哈维是该学派的奠基者和中坚人物。他们借鉴马克思的知识传统,以集体消费为基石,解说资本积累和阶级斗争与城市化的关系,指出城市并非城市生活方式形成的原因,城市本身和城市生活方式都是更广泛的经济结构的产物。 二 曼努尔·卡斯泰尔不但是法国城市社会学的代表,也是新城市社会学的旗手。他1942年生于西班牙,1967年毕业于巴黎大学,获社会学博士学位;1970-1979年在巴黎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任教;1979年起先后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在国际社会学协会中领导城市发展委员会的工作。他的主要著作有《城市问题:马克思主义思路》(1972)、《城市、阶级与权力》(1978)、《经济危机与美国社会》(1980)、《城市与百姓》(1983)、《高技术、空间与社会》(1988)和《信息城市》(1989)等。 卡斯泰尔的思想深受法国结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阿尔都塞(LouisAlthusser)的影响,1968年他发表了一篇名为“存在‘城市社会学’吗?”的论文,质疑传统城市社会学的科学性。他认为,传统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对象”和“真实对象”都不确定,“城市”无确切定义,故缺乏特定的真实对象;“城市性”、“生态系统”不具有理论上的明辨性特征,故没有特定的理论对象。他还认为,沃思在城市空间与城市性之间制造了一种“伪相关”,因为被沃思看作“城市生活方式”的那种东西并不是由城市环境造成,而是更广泛的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反映,“是资产阶级工业化的文化表现,是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理性化进程的产物”(M.Castells,1976)。所以在卡斯泰尔看来,传统城市社会学不是科学,而是一种“意识形态”,或更干脆讲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在其代表作,也是新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之作《城市问题》中,卡斯泰尔明确地表示他力图用结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城市社会。他认为,城市空间是社会结构的表现,社会结构是由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和意识形态系统组成的,其中经济系统起决定作用;经济系统的发展不是被思想,而是被过去和现在的经济系统所决定;经济系统本身由劳动力、生产工具和资本家三要素构成。 在卡斯泰尔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集体消费。他认为,劳动者起初主要是通过个人提供的私人消费再生产自己的劳动力(如休息、休养、生殖、学习等);在农业社会中,农民个人为自己提供食品、衣物、房屋、出行手段以及其他所需的大部分东西。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已日益

对于城市社会学的认识与探究.

对于城市社会学的认识与探究 摘要纵观城市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到两点启示:城市社会问题是城市社会学发展的引擎,综合应用多种理论和方法研究城市社会问题是城市社会学理论创新的途径。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城市社会学研究越来越重要。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日益成为城市社会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社会学思想在欧洲诞生以来,出现了多种流派和理论,形成了多种研究范式,每种研究范式都规划出不同的学科框架,但是统一的到现在还没有出现。在这种情境下,我国的城市社会学究竟怎样建设和发展,是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研究城市社会学近百年的发展轨迹,可以为我国城市社会学学科建设乃至城市建设提供启示。城市社会主体是由男人与女人共同构成的。城市发展与女性解放密不可分,同时,女性赋权的增加也可以极大地推动城市的合理发展;城市中的女性空间研究为我们展现了不同时代中女性的生存境遇。女性主义城市社会学研究将为创造更加平等、和谐的城市社会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关键词城市社会学发展轨迹城市问题城市建设城市气质女性视角 正文 一、城市社会学的发展轨迹 1.城市社会问题是城市社会学的引擎 欧洲社会学家关注城市社会问题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开端。19世纪的工业革命加快了德、法等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速度,大量农村人涌人城市。伴随着城市人数激增,许多城市失业问题突出,食物、住房、医疗卫生设施严重短缺,进而引起疾病流行,犯罪率上升,城市秩序混乱,城市人生存状态不断恶化。这些问题引起了滕尼斯、迪尔凯姆、齐美尔、韦伯等社会学家的关注,他们开始研究城市。滕尼斯比较了乡村生活和城市生活,阐发了城市生活的特性;齐美尔从城市社会心理的角度揭示了城市的高节奏和理智化的精神生活特征;迪尔凯姆发现城市社会是典型的有机团结,存在着非人格性、异质化和竞争等问题;韦伯建构了城市理想模型,把中世纪城市看作历史上唯一的完全城市社区。指出现代城市因过分理智和重视利润而衰落。虽然这些社会学家没有提出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具体方案,但是他们采用乡村与城市相对照的模式来研究和揭示城市的特性,发掘当时城市社会问题的根源,是以理论方式对当时城市社会问题做出的回应。 美国城市社会问题触发了芝加哥学派的人类生态学研究。20世纪初,美国从农业社会向城市社会过渡,大量农民和移民涌进城市。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与城市容量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形形色色的社会问题由此产生,社会失序程度相当严重。在工业发展迅速的芝加哥市,“举目皆是移民和季节工”。庞大的城市贫民队伍使城市更加混乱不堪。“几乎所有都市都存在大面积的贫民窟。贫民窟中恶劣的生存环境,又反过来造成这里人口教育水平低下、道德水准滑坡、暴力、犯罪、种族冲突盛行。”城市几乎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人类生态学理论的创始人帕克在做新闻记者期间,广泛地观察和接触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的越多,他的困惑就越多。“几乎可以肯定,帕克在面对这些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的时候,缺少一种思维和分析的武器,不能解决他自己的困惑。”这些困惑驱使帕克转入社会学研究来寻找解答,于是帕克带领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师生对芝加哥市展开大规模研究,旨在发现城市人口和社会机构组织而成的特定秩序及其影响因素,解除当时出现的城市失序状态。 英国城市住房问题是新城市社会学的缘起。20世纪50年代,英国开始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综合性社会保障体系,这个体系涉及医疗保健、住房改革、城镇规划、教育等方面,试图逐步用社会化的消费方式解决市场模式存在的问题。雷克斯和帕尔等社会学家关注这一问题,孕育了新韦伯主义城市社会学理论。 欧洲的城市社会危机引发了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研究。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城

城市社会学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城市社会学》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芝加哥学派认为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 )。 A、城市生态系统 B、城市社会问题 C、城市化 D、城市社会关系 2、( C )开创城市社会问题研究的先河。 A、沃思 B、默顿 C、涂尔干 D、帕克 3、在城市社会学理论发展中出现的两个占主导地位的流派是( A ),20世纪40年代后合流被几个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取而代之。 A、人类生态学与社区学派 B、芝加哥学派与马克思学派 C、城市化学派与亚社会学派 D、经济学派与环境学派 4、下列学派中着重研究城市对人文生态及社会结构的影响,探讨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和形态的是( B )。 A、亚社会学派 B、城市化学派 C、生存学派 D、经济学派 5、下列学派中主张把人视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认为人在城市时间和空间中的位置是由城市中的各种亚文化因素决定的是( C )。 A、生存学派 B、经济学派 C、亚社会学派 D、技术学派 6、主张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解释客观的社会事实的是( B )。 A、人本主义学派 B、实证主义学派 C、历史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7、在城市的起源上,认为商品经济发展和商品交换导致城市出现的是(B )。 A、防御说 B、集市说 C、私有制说 D、地利说 8、城市产生的经济原因是( B )。 A、生产力的发展 B、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 C、自然条件 D、社会条件 9、城市发展的中心转移到“人的发展”上,以人为中心、全面满足人的需求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最高准则,体现了城市( C )的发展趋势。

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

《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_2010级社工专业必修课_ 理论学时:__34_ 实践学时:___2__ 一、课程说明 1、开课的意义,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开课的意义 运用城市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和分析城市发展,不仅是把握城市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且是深化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认识和理解的一条必经途径。因此,学习城市社会学这门课程对于学生了解城市发展、关注社会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2)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的开课对象是社工专业学生,属于社会工作专业必修课,通过学习本课程,学习者将了解如何运用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去分析社城市发展,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实事求是地把握和体察当代中国的国情,运用城市社会学知识,更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3)目的与任务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社会城市理论、城市地域结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社会结构、城市化、城市文化、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发展、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城市发展的实践中去。 2、课程的教学目标及要求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基本概念与经典理论;了解城市起源与发展、城市生活方式、城市规划、管理等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认识城市化、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与城市社会问题的关系,如何应用城市社会理论与方法解决城市社会发展问题。 3、课程简表: 二、大纲本文 (一)课程内容与重点难点 第一章绪论 1、学习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历史发展,研究方法,以及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使他们产生对城市社会学学科的初步认识。 2、课程内容 第一节、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二、城市社会学主要研究课题

关于帕克的城市社会学理论

Park,Robert Ezra (1864~1944) 美国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864年2月14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鲁泽恩郡一个商人家庭。就学于密执安大学,1887年获哲学学士学位。随后投身新闻界,热衷于城市社会问题和贫民阶层的调查报道。自1898年起,先后到哈佛大学、海德堡大学深造,师从W.詹姆斯、J.罗伊斯、G.齐美尔等。1904~1905年任哈佛大学哲学助理教授,曾协助黑人领袖B.T.华盛顿研究种族问题。1914~1936年在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任教。1925年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主要著作有:《社会学导论》(与E.W.伯吉斯合著,1921)、《城市——对都市环境研究的提议》(与伯吉斯和R.D.麦肯齐合著,1925)、《人种与文化》(1950)、《人类社区,城市和人类生态学》(1952)。 帕克认为社会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行为的自然科学。他在社会学研究上有两大兴趣,即种族和城市。在种族研究中,提出了表示个人间、团体间的密切程度的“社会距离”概念,并探讨“种族偏见”与“种族冲突”的关系。他认为,美国社会较其他社会种族偏见小但冲突大,这是因为美国社会开放、进步,黑人不满意、不顺从传统的不平等秩序。帕克从新闻媒介、商业活动、行政管理三个方面为城市下定义,认为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方式。他对城市的研究主要包括人口、邻里关系、职业三个方面。他根据社会成员行为上相互作用的方式,把社会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竞争、冲突、调节、同化。帕克对社会学的贡献还突出地表现在对社会学人才的培养方面,如E.W.伯吉斯、L.沃思等著名社会学家曾是他的学生。美国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之一。早年就学于密歇根大学,1887年获哲学学士学位。自1898年起,先后到哈佛大学、海德堡大学深造。1904~1905年任哈佛大学哲学助理教授,1914~1936年在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任教。1925年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帕克认为社会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行为的自然科学。他主要研究种族和城市问题,在种族研究中,提出了表示个人间、团体间的密切程度的“社会距离”概念,并探讨“种族偏见”与“种族冲突”的关系。他认为美国社会较其他社会种族偏见小但冲突大。帕克从新闻媒介、商业活动、行政管理3个方面为城市下定义,认为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方式。从城市的人口、邻里关系、职业3个方面着手研究。他根据社会成员行为上相互作用的方式,把社会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竞争、冲突、调节、同化。帕克对社会学的贡献还突出地表现在对社会学人才的培养方面,E.W.伯吉斯、L.沃克等社会学家曾是他的学生。著有《社会学导论》(合著)、《城市——对都市环境研究的提议》(合著)、《人种与文化》、《人类社区,城市和人类生态学》。 R.E.帕克认为,社区的本质特征是:①有一个以地域组织起来的人口;②这里的人口或多或少扎根于它所占用的土地上;③这里的人口的各个分子生活于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帕克关于社区本质特征的观点,对社区的研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芝加哥学派与社会分析 芝加哥学派在二十世纪初兴起,主要由芝加哥大学的R·E·帕克(Robert Ezra Park)、E·伯吉斯(Ernest Burgess)及其它城市社会学家所建立。二十年代帕克和伯吉斯指出五种经常在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同心圆区域,当中包括被视为最易爆发危机或分崩离析的“转变中区域”。在四十年代,亨利·麦凯(Henry McKay)和Clifford R. Shaw 聚焦于少年越轨行为(Juvenile Delinqency),发现他们都

社会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社会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把握 答: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正确把握社会学的对象问题第一,应当肯定,社会学是有独特对象的,否定这一点是不对的。第二,社会学对象问题上的众说纷纭,正是对那个"别的具体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多方面的、积极的探索的表现,是社会学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必然现象。第三,在对社会对象的理解上不应强调一致。 2、社会学如何为社会服务 答:社会学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主要通过其功能和学习社会学的意义为社会服务。 3.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答:(一)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二)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学和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的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 (三)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如历史学、管理学的关系,是特殊跟特殊的关系。 (四)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或政治科学;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4.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 答:(一)社会学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 第一,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描述)、为什么(解释)、将来怎样变化(预测) 第二,社会学不仅提供县城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社会学的视觉、社会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二)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 第一,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长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是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 第二,社会学以自己的饿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和制度正确的饿社会政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5.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是何关系 答: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根基是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同时又要注意吸取,借鉴外国社会学研究的成果。要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学,既要注意防止一切照搬,又注意避免一切拒斥。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 1、如何理解社会运行条件的主要含义它与社会要素,功能主义,社会条件三种角度所做的研究的异同在哪里 答:社会运行条件是为实现社会良性运行而注意创造的内外主要条件: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

浅谈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浅谈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姓名:李凤班级:城规1102 学号:3110803206 【摘要】:城市规划与社会学研究与服务的主体都是人,当前城市规划工作及 其学科范畴已大大突破了其传统内涵,并在某些情境下愈来愈明显地呈现出一种社会规划的特质。所以在“以人为本”的这个基础上城市规划与社会有了很大的关系。这就需要将空间问题置于更为全面的社会生产条件中加以考量.实现城市规划与社会学的双向渗透与多层面耦合。 【关键词】:城市规划、社会学、影响与关系 一、城市社会学的简要概括 1、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现状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中最早的分支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城市的各种社会问题、城市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研究内容包括:①人类生态学;②城市社区的划分; ③城市问题对策与规划;④城市化。在城市化国家,城市社会学与任何一门社会学科都有联系,如犯罪学和异常行为研究主要针对城市治安状况;人口统计学中很大部分涉及到城市人口迁移过程和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对社会政策、家庭、老龄化、医疗、社会差别等的研究都与城市社会学有关。 2、城市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在途中,无论是城市学的二级学 科还是社会学的二级学科、都可以 形成城市社会学的一个有机的组 成部分。如城市规划学和城市社会 学交叉,可以形成城市社会发展规 划研究;城市经济学和城市社会学 交叉,可以形成城市经济社会协调 发展研究;政治;社会学和城市社 会交叉,可以形成城市社会管理机 制的研究;文化社会学和城市社会 学交叉,可以形成城市社会文化研 究等等。由此看来,城市社会学的 现代框架和过去相比,和其他学科 相比,应该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而又相当复杂的体系,而且这个体系会与时俱进地更加丰富和复杂,在以后的发展进程中,会和很多与之相关的学科、内容共同探讨和研究。 二、城市规划对城市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城市规划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多方利益主体需要协调,有诸多决策需要公众参与.有新旧社会矛盾需要面对,这就使城市规划在某些情境下愈来

城市社会学142答案

《城市社会学》模拟试卷 B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人文生态学模型最为关注的是(选择最好的答案)__________. A. 政府官员的决策 B. 城市的空间形式和结构 C. 城市居民的财产 D. 城市居民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t 2. 芝加哥学派人文生态学理论家认为城市的变迁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 A.联邦政府的经济决策 B.本地官员的发展计划 C.随机和不确定的事件 D.“入侵”和“替代”的过程 3. 传统的人文生态学强调__________. A. 社会因素 B 城市规划 C 竞争 D 政治权力 4、农业革命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是_______。 A 对于城市人口的数量影响有限 B 推动了劳动分工 C 创造了比游牧社会更简单的社会组织形式 D 发生在公元前7,000年 5、城市人口的年龄特征会影响______ A 城市的大小 B 城市中酒吧的数量 C 城市政府的特点 D 城市的形态 6、下列哪项出现在戈登.纪尔德的城市革命的要素中? A 永久而相对密集的居住地 B 人口从事农业生产 C 民主的政府 D 城市排污系统 7、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 A 马克斯. 韦伯 B 罗伯特. 帕克 C 罗伯特. 默顿 D 埃米尔. 涂尔干 8. 政治经济学派对于人文生态学派的批判是因为后者__________. a. 忽略了在城市发展中掌握权力的主体所发挥的影响 b. 单纯倚赖于经验的考察 c. 过分重视城市发展中体现出来的国家和世界总体趋势 d. 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过于密切 9. 下面哪个理论认为不同的土地使用方式会形成不同的中心__________. a. 区域分隔理论 b. 伯杰斯的同心圆理论 c. 多核心理论 d. 扇形理论 10. 伯杰斯的理论对__________ 解释力最强 a. 前工业时期的欧洲城市 b. 美国的老的大城市

社会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城市社会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摘要】本文旨在讨论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之间如何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通过分析历史进程与时代现状,针对城市规划具体工作的方向进行分析定位,对城市规划的社会学的发展趋势,与城市规划专业的关系进行探讨。 关键字: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发展趋势相互影响 城市社会学(urban sociology),又称都市社会学,以城市的区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规律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一、城市社会学分类 城市社会学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分化出许多不同的流派。主要有: ①城市化派。该派认为,都市的主要特点在于角色分化、次属关系、价值观的世俗化以及规范秩序解体。他们主要研究与农村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机制如何被都市取代。 ②亚社会派。该派的基本观点是竞争,把人视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认为人类在生物亚社会的压力和动力下被迫作出种种反应,人类行为就是这种亚社会压力和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③生存学派。该派主要研究居民如何组织自己以保证人类生存的需要。他们认为,都市化是居民创造出来的,用以容纳大量居民的组织形式;都市化的进程直接取决于生存活动的分工程度,分工又取决于社会技术发展水平。 ④经济学派。该派主要从经济角度分析都市化和都市社会问题,认为都市化是市场和经济活动的重新组合,原来单一的第一产业逐渐派生出第二、第三产业;与此同时,整个社会,特别是都市的社会组织也随之变化。 ⑤环境学派。该派认为,都市表现了人类在生存斗争中的适应性,都市问题基本上是由于都市生活背离了人性的尺度和大自然环境,工业都市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都市污染正威胁人类生存。他们主张彻底改造都市结构,以达到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目的,并且提出了许多都市规划和都市改造的意见。 ⑥技术学派。该派主要从技术角度研究都市位置、都市间的相互依赖关系、都市人口和经济活动的空间模式。他们往往忽视非技术因素对都市化的影响。 ⑦价值学派。该派强调非经济的、非技术的价值观对都市结构和土地使用模式的影响,认为社会文化制度对都市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居民价值观和感情上的差别造成都市的差别。 ⑧权力学派。该派主要研究都市中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能力,权力在都市规划中所起的作用。以上各种流派的观点也常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二、城市社会问题的多样化 城市社会问题是城市社会学的基本范畴之一, 也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但却不能说是惟一内容。这就意味着应该把城市社会问题的研究放到关于城市社会的构成与发展的综合研究中去, 而不宜仅仅把城市社会问题作为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种观点认为, 城市社会学主要以城市结构、城市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 或以都市的区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和社会发

城市社会学(判断)修订ABC排序(简化)版本

二、判断题(每题1分) 错误的 A按照社区的空间特征我们可以将社区华为为整体社区和局部社区两大类型。F A按照社区的部组织形式可以将社区划分为法定社区、自然社区和专能社区三大类型。F A按照危机中的不同利益主体分类,可以将城市公共危机分为外生型危机和生型危机。F B、补缺型的社会福利是指为全体公民提供的福利,是一种常态性的社会制度,是社会制度结构中常规化和永久性的重要组成部分。F B边缘城市是西欧城市发展的新形式,是位于原中心城市周郊区新发展起来的商业、就业与居住中心。F B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中所说得过渡区是指蓝领中产阶级或工人居住区。F B补缺型的社会福利也称之为普惠型社会福利,是指为全体公民提供福利。F C、城市社区的异质性要低于农村社区。F C城市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联合国界定,5万人口以上的聚集地就是城市,在此规模以下的聚集地则是农村。F C城市的起源常常被认为是国家和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国家和文明的概念可以等同。F C城市的生产消费活动是城市文化的表层文化。F C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与国家安全管理的差别主要在于管理的主体不同。F C城市化的历史就是城市发展的历史。F C城市居住空间的研究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人类学。F C城市居住空间研究的新古典经济学派关注权力、冲突和空间之间的关系,由北美的政治学者最先提出。F C城市社会问题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唯一容。 F C城市危机管理的重点在于应急处置。F C城市危机管理的重点在于应急处置。F C城市营销的历史源远流长,理论系统的形成产生于14世纪时候的意大利。 C城市营销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14世纪的英国。F C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将各种应急资源统一在一套完整的智能化信息处理与通信方案中,其核心作用在于实现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事件处理的统一指挥。F C城镇的本质特征包括:F C抽样单位与构成总体的元素总是相同的。F C从本质上来说,西方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文化是一种个体文化。F C从郊区的发展模式来看,美国和西欧基本相同。F C从实践来看,我国目前的社区建设大多以基层自然社区作为操作单位。F D当今的社会流动就是精英流动的过程。F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学的研究中心逐渐转移到美国F D定序测量时测量层次中最低的一种。F D多核心模式是法国地理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在研究不同类型城市的地域结构时发现的。F E2008年汶川地毡暴露出我国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缺位,同时也催生了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学科领域的出现。F F F、粉领群体是指拥有一定的知识资本,一般从事脑力劳动的那部分人。F G概括性差是定量研究的一个比较大的缺点。F G概率抽样主要是依据研究的主观意愿、判断或是否方便等因素来抽取对象,它不考虑抽样中的等概率原则。F G根据流动的原因,我们将社会流动划分为代际流动和代流动。F G根据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我们可以将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F G古罗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追求人的尺度、人的感受以及同自然环境相协调。F

社会学 第一章

社会学讲义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学时安排:每周3学时,1-18周,共计54学时。 学分:3 参考教材: 1.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邱泽奇:《社会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4.乔尔·M·卡伦/李·加思·维吉伦特:《社会学的意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华夏出版社,2000年。 6.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三联书店,2005年。 7.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商务印书馆,1995年。 考核方式:闭卷 教学目的: 第一章 第一节社会学的想象力(略) 第二节社会学及研究领域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在西方社会学研究中 (1)一类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 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为法国社会学家孔德、迪尔凯姆、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 ①孔德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的科学 ②斯宾塞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一般的社会现象 ③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social facts) 社会事实:“是任何可以对个人施以外在制约作用的固定或不固定的行为方式,或在一个社会中普遍出现的、同时不依赖于个人而独立存在的任何行为方式”。迪尔凯姆认为,“社会事实”是社会学有别于哲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独立研究对象,具体解释就是“对个体意识施加强制影响的行为或思维方式。”社会事实先于个体的生命而存在,比个体生命更持久。其特点有三方面:外在性、强制性和普遍性。

除了这三方面主要特点,涂尔干还将社会事实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物质性社会事实,指外在社会世界的具体物质;另一种是非物质性社会事实,比如思维方式、价值模式、社会潮流。 (2)第二类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 这种观点的早期代表人物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与韦伯同期的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也认为,“个人之间是处在不断地相互作用过程之中的,由于个人的相互作用而联系起来的网络就是社会,社会学的任务就是要阐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苏联部分学者和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一些学者认为,社会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揭示的是人类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3.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对社会学研究对象形成了多种看法。 二、关于社会学的定义 1.“社会学”是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和乱、盛和衰的原因,揭示社会由以达到“治”的方法和规律的学问。——严复 2.“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费孝通《社会学概论》的观点3.“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运行和发展,特别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和《社会学概论新修》的观点 4.“社会学是一门通过研究人们的社会行动以揭示社会结构和过程的规律性的科学”。——陆学艺《社会学》的观点 此外,一些对社会学定义的看法:如“学群说”,认为社会学是以研究社会问题为中心的一个学科群;“调查说”,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学科;“问题说”,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等等。 三、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社会学研究领域大体可分为理论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两大块: 第三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社会学的产生 1.社会学产生的标志 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 1838年10月,孔德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出版。他在书中首次使用“社会学”这一概念,并提出要建立“社会学”这样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标志着社会

城市规划城市社会学重点

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它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于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2、城市就业问题包括哪些类型?其原因和特点分别是什么?失业和不充分就业;失业:(1)资源性失业。(2)结构性失业。(3)摩擦性失业。(4)供不应求失业;不充分就业:(1)非对口就业。(2)半就业 3、城市社会学:作为城市规划工作开展的社会学基础,是以城市的区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规律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以及社会学在城市系统中的延伸和分支。 4、公众参与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主要方面?你认为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应重点发展哪些方面?注意参与城市规划的调查、构想、决策、实施和评议等;(1)建立公众参与的组织。(2)根据规划的实际情况来采用不同的参与形式。(3)规划师职能的转变。 5、公众参与:在公众和利益集团需求多元化的情况下,努力寻求共识的规划过程。 6、韦伯学派的主要观点:①强调个人行为②社会行为理论③阶级理论 7、社区五要素:地域、人口、区位、结构、社会心理 8、社区的动态系统:是指社区的基本结构因素相互作用、促进社区变迁的过程 9、现代社区研究的三个方面:①针对社区结构和社区动态的本质内容展开研究②把社区作为自变量或因变量,研究相关影响③选择社区生活的某些侧面进行研究 10、社区规划与住区规划:在城市住宅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两者是密切相关的:住区规划作为社区规划的一个阶段和内容构成,是社区规划在物质空间层次上的表现形势与载体,而社区规划则是住区规划的依托与归宿。但另一方面,与原有住区规划的理念相比,社区规划在地域界定、规划工作方式、核心内容、规划目标、关注层面、社区成员参与度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别。 11、阶级与阶层:一个经济范畴,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指在同一个阶级中因社会经济地位不同而分成的层次,或者由不同阶级出身,因某种相同的特征而形成的社会集团。 12、社会阶层的划分方式:①划分为特征差异显著的几大阶级②划分为特征逐渐过渡与连续变化的若干阶层③功能划分法 13、社会流动:指一个自然人从一个阶级向另一个阶级,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 14、就业:就业指具有劳动能力和求职愿望的任,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取得相应报酬或是经营收入的行为。 15、低标准住宅:指缺少必要的设备设施,或是在结构、材料等方面存在破损、不适于居住的住宅。;原因:①后天性②先天性 16、住房供给不足手段:①面向中上收入户、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主要供应中高档商品住宅②通过提高容积率等方式降低楼面地价,通过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开发节约型、户型适中的中低端产品③构建健全的住宅租赁市场,鼓励部分居民以租代购地解决居住问题④面向贫苦群体和低收入阶层,由政府在有限的范围内供应保障型住宅。 17、老龄化:60,10%;65,7% 18、我国的老龄化社会出现了哪些特点?解决老龄化问题的主要方向是什么?①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②老年人口数量巨大③老龄化速度快于经济发展④经济发达地区率先老龄化⑤传统大家庭向“核心家庭”模式演变;①将实施老龄化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②通过“老有所依”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③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福利服务体系④

城市社会学期末复习修订新版本

城市社会学课程题库 考试说明: 考试卷型:(1)多项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 (2)判断题50题,每题1分,共50分 考试形式:机考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多项选择题 1 1、在韦伯看来,完全城市应该具有()的功能。 A B C D E A.贸易 B.军事 C.法律 D.社交 E.政治 12、关于芝加哥学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A.创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学系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城市研究中心,成为了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基地 C.以帕克为代表的第二代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所创立的城市人类生态学理论才真正 代表了芝加哥城市社会学派理论 D.在新城市社会学理论出现以前,人类生态学基本上统治着城市社会学研究,是主 流的社会学理论和研究范式 E.由美国社会学家J.沃顿所提出 1 3、下列关于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表述正确的是: A B C A.在伯吉斯看来,每个城市都有它的生态布局,这个布局是按照同心圆的格局组织 起来的 B.中心商业区是最内核的地带 C.过渡带带是由许多商业和轻工制造业以及主要由平民、移民和游民组成的居住区 D.过渡区的外围是中层郊区,也成为高级住宅区 E.第四圈居住的是内层郊区,是蓝领中产姐姐居住区或成为工人住宅区 F.第五圈成为往返区,是外层郊区和城乡结合部 1 4、问卷的结构往往包括: A B C D E A.封面信 B.指导语 C.问题 D.答案 E.编码 1 5、实地研究通常采取的方式包括: A B D E A.观察法 B.文献法

C.访谈法 D.问询法 E.跟踪法 2 6、郊区化是指由大城市中心区(),促使人口、产业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一种离心分散化的现象。 A B C D A.地租昂贵 B.人口稠密 C.交通拥堵 D.环境恶劣 E.就业难 2 7、边缘城市的特征主要包括: A B C D A.建筑低层 B.低密度 C.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专业化产业结构 D.人口的多样化、隔离化 E.行政上有主体、空间上有界限 2 8、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 B C D E A.人口增长过快对于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带来较大压力 B.城市人口素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C.城市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 D.城市人口流动加速 E.城乡就业矛盾突出 4 9、农村社区主要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A B C D E A.传统主义 B.仪式主义 C.持续教育 D.单一的标准化和可预期性的社会角色 E.民俗和民德是行为依据 4 10、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一书中描述的中国农村社会的特征包括: A B C D A.礼治秩序 B.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C.无为而治 D.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 E.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构成的网络 F.家族和血缘体作用不明显 4 11、关于费孝通的“差序格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A.差序格局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水中后激起的同心圆扩散圈 B.在乡土中国,每一个人都把自己当作圆心,以差序的方式来建构与他人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