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化大众文化中的文化霸权

全球化大众文化中的文化霸权

全球化大众文化中的文化霸权
全球化大众文化中的文化霸权

(重庆三峡学院,重庆 404000)

摘要: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是当前进行大众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它进一步开拓了大众文化的研究领域,赋予了大众文化的政治性。文化霸权不是一种赤裸裸的支配关系,而是建立在自愿同意的基础上的领导权。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多元文化格局的重组和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的重构,共同促进了文化霸权主义的历史性出台。大众文化既是文化帝国主义的进行全球性扩张的战略要地,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抵制文化霸权主义的战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坚决抵御文化霸权主义的侵蚀,发展中国家就必须大力发展民族的大众文化,执政党必须通过文化方式牢牢掌握大众文化的领导权。

关键词:文化霸权;大众文化;葛兰西

中图分类号:G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3-0029-02

一、文化霸权理论的提出

安东尼奥.葛兰西(Gramsci. Antonio)在《狱中札记》一书中,吸取了意大利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提出著名的“文化霸权(culture hegemony)”理论。葛兰西的文化霸权主义理论包括三个主要的理论层面,即统治权和领导权,市民社会,以及知识分子阶层。本文则主要阐述其文化霸权中的文化领导权思想。所谓文化霸权实质就是一种意识形态领导权:“一个社会集团的霸权地位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即‘统治’和‘智识与道一个社会集团能够也必须在赢得政权之前开始行使‘领导权’(这就是赢得政权的首要条件之一):当它行使政权的时候就最终成了统治者,但它即使是牢牢地掌握了政权,也必须继续以往的‘领导’。”[1]这里,“智识和道德的领导权”与“统治”有本质不同,“智识和道德的领导权”也就是“文化领导权”是统治集团在文化伦理和意识形态领域对被统治阶级的所实行的一种间接统治,表明的是一种思想意识的社会关系。而“统治”也就是“政治统治权”是指统治阶级依靠统治阶级的暴力和国家机器的强制能力对社会政治领域进行统治。政治统治权和文化领导权并总是在同一时间取得,当一个阶级获得政治统治权时,它有可能没有争取到文化领导权。葛兰西认为文化领导权能为政治领导权的获得奠定思想基础,所以一个社会集团应该在赢得政治领导权之前取得文化领导权。

葛兰西认为文化霸权并不是一种简单和粗暴的压迫与反压迫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为了获得文化霸权,统治集团被迫向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需求做出妥协和适当的让步,让被统治阶级逐渐认同统治集团的世界观,最后甚至同化到霸权(意识形态)中来。因此在葛兰西看来,文化霸权不是稳固不变的,而是在与被统治阶级的斗争达致妥协的动态领域。可见,霸权的形成即领导权的获取,是通过“赢取积极的认可和信任”,而不单是靠领导者手中的权力强迫被统治阶级违背自己的意愿和良心屈从。

葛兰西所提出的文化霸权理论开拓了大众文化的研究领域,赋予了大众文化巨大的政治可能性。大众文化作为市民社会的一种主导文化形式,在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那里,实现的复杂程度决定了大众文化的差异。葛兰西的理论原本是描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文化领导权形成过程,赛义德受到这种分析方法的启示,把这一理论扩展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方国家的文化霸权关系上,就是因为他敏锐地发现到了当前全球化状态下国际政治的新特点,看到了政治与文化的密不可分。在此,“文化霸权”演变成了“文化霸权主义”。文化霸权是统治者在国内进行文化统治时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通常在政治上具有中性意义。而当扩展到文化霸权主义,其通常是指西方发达国家利用文化优势和发达的传媒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实行文化思想上的控制。

二、文化霸权主义在全球化大众文化中的表现

在全球化的平台,某些强势文化凭借强势的大众传媒,控制和压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的文化创新能力,从而中断发展中自主发展文化的进程,逐步丧失对本民族身份的认同。近年来,全球化平台上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又急切地想融入到全球

化进程中。这两者共同决定了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势必须和国际社会紧密结合,融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中来。这毫无疑问给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其它强势文化的入侵。“如果说自由贸易是经济强大的国家渗透、统治经济弱小的国家的机制,那么信息自由流通是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强加给贫穷、弱小的社会的渠道。”[2]尤其是美国作为世界顶级的文化工业强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扮演这支配性角色。美国通常在全球化旗号的掩盖下,在世界范围内大势销售蕴含着美国主流价值观的文化产品,试图把美国的文化符号强加于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而美国的本土文化市场又是文化全球化的最大绝缘体。最近热映的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系列在中国受到极大的欢,这个系列电影表面上包含了很多中国文化符号,比如熊猫,中国功夫,春节等,然而在种种中国文化符号包装下传输的却是美国人的主流思想和信念,比如个人英雄主义,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可以说,大众文化是文化帝国主义的殖民入侵同本土民族文化的奋起抵抗的场域。我们让观看影片的同时,也被灌输了西方的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认同西方社会的价值观,甚至向往西方文化,从而自下而上地冲击我国的的传统文化。

费斯克曾提出大众消费中包含两种经济,第一种是金融经济,第二中是文化经济。大众消费的文化经济中大众消费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是文化符号意义和社会意义。文化经济的意义在于消费者可以辨证地对大众文化进行不同的理解和消费,消费者在享用文化产品时不一定就全盘接受生产者原本要赋予它的意义,可以部分同意甚至反对文化产品所呈现出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大众文化消费呈现多元性,是对自上而下的文化统治另类的反抗。因此,多义性和不确定性成为了大众文化的主要特征。大众文化所包含的意义与快感,永远处于形成和变化之中。[3]大众文化产业化的现代意义不仅表现在信息交流模式方面,更是扩展到在文化空间方面。在美好和公正的的掩饰下,全球化的实质却是西方发达国家和广大发达国家之间交流的不平等性。在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史中,西方国家并不使是总占据优势。当西方中产阶级掌握了文化领导权后,发现语言体系中处处有不利于本阶级的词汇,再加上文化领导权掌握不牢固,于是为了文化霸权主义的推行,资产阶级利用手中既得权利,常常用单薄的新词汇来取代内涵丰富的旧词汇。[4]当今,“中产阶级”,“小资”等词汇已流行于大众文化的语言之中。通过词汇替换,文化霸权主义改写了大众文化的语言体系;通过全球化,文化霸权主义侵蚀到广大发展中国家;通过本土化,文化霸权主义企图在发展中国阻碍其本土文化发展。

三、文化霸权主义在中国大众文化中的表现

我国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市场经济浪潮的袭来,大众文化逐渐兴起,并且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连精英文化也要吸取其营销策略和表现形式。因大众文化而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一度威胁到社会主义文化的领导权。我们大众文化所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不是文化产品的匮乏,而是精神空虚,信仰缺失,享乐主义盛行所导致的领导权旁落。因为大众文化和微观政治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在市场化运作中鼓吹消费主义,并趁机建构自身话语权,同时阻碍其他文化的发展和语言体系。大众文化发展至今,与政治意的关系愈加明显。这样以来,我们就应当正确指导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将其融入到当代文化发展框架中来。要合理指导大众文化的发展,在可控制范围内协调好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平衡关系,有利于大力发扬社会主义世界观和本民族传统文化,巩固和发展主流文化。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人就初步提出了中国大众文化的正确战略思想——“民主的科学的大众文化”,表明着党中央已经在国内掌握文化领导权。正确的战略思想凝聚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号召广大的人民群众开创新中国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党中央能取得文化领导权与民众的忠心拥护密不可分。当中国进入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新的战略思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培养“四有”新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等。到世纪之交,中共中央新一代领导人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的文化理念。特别是中共

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主流意识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升国家“软实力”,进一步明确了21世纪的中国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和战略构想。

四、结束语

文化霸权主义的提出揭示了文化和政治之间的隐蔽关系,尤其是随着全球化的展开,西方发达国家趁机将本民族的主流文化渗透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大众文化中,以达到逐渐削弱发展中国家的本土化发展和民族意识。然而为尽快加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并未清晰地意识到本民族文化正逐渐被西方文化同化。因为文化霸权主义并不是简单的暴力统治,而是一种缓慢的而有意识的侵蚀。对此,广大发展中国家要警惕西方国家运用文化霸权主义阻碍其民族文化发展,同时又要善于借鉴文化霸权市场化运作方式,大力发展本民族的大众文化。

全球化利与弊英语辩论搞

文化多样性的减少Reduction of cultural diversity 全球化会抹平社会间的多样性这种局部多样性的减少又意味着人们可供选择的菜单的减少。First, globalization will smooth out the diversity among the community,. This diversity of local people to reduce the mean reduction in choice of menu.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都有自己文化的个性和特征。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 Culture is national, but also the world's. All ethnic groups have their own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The national culture is indispensable to world culture 全球化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Globalization has led to the widening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全球化无疑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成长,但全球经济利益的分配却是不成比例的。一小撮国家及跨国公司垄断游戏规则并掌控着世界市场。 Globalization undoubtedly contributed to the overall growth of the world economy,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interests is disproportionate. A handful of national and multinational monopolies rules of the game and control the world market. 目前,有关人士都宣扬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危害论”。然而,对世界经济和国际体系影响更大的却是全球化扩大了国家间的不平等。 At present, the persons concerned are to promot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on developed countries' damage theory. "However, the world economy and the greater impact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is globalization has increased inequality between countries. 全球化导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掠夺Globalization has led to plunder the resources developed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全球化导致工业垃圾及环境破坏Globalization has led to industrial waste and environmental damage 资本家为了增加销量不断用广告及各式各样手法去刺激消费,不必要地为地球制造了大量的垃圾。此外,为求利润,跨国公司大量采用不安全的技术,造成大量工业废料及有毒垃圾。Capitalists in order to increase advertising and sales continue to use various techniques to stimulate consumption, unnecessarily large amount of garbage created the earth. In addition, for the sake of profit, multinational extensive use of unsafe technologies, resulting in a large number of industrial waste and toxic waste 全球化导致价值观的冲突Globalization has led to a conflict of values 全球化中的价值冲突,主要表现为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价值观之间、特别是西方价值观与非西方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Globalization the values conflict, main performance for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nd countries, especially between the values of western values and non-western values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分析 全球经济、政治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形成,进而逐渐呈现出了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以及技术全球化等一系列效应。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在抓住这一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如何更好的应对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给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已成为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事业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针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展开研究,能够为明确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为实现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风险的有效规避、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经济全球化概述 无论人们怎样描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恐怕都很难回避“经济全球化”这样的字眼。如波音公司飞机零部件由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包括中国西安飞机制造厂为其生产机翼。美国波音飞机由近450万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就是由1600家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公司生产和供应的。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轿车,外国部件占27%。日本本田公司在美国制造的协和轿车有25%的零部件在海外制造,这些都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从经济角度上讲,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日益融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日益加深的状况和进程。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现象或过程,对整个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古巴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曾说:“全球化是历史规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究其原因是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与推动,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工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增加,一些重要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市场供求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商品供应由普遍短缺转为相对过剩;经济发展水平由低收入国家变为中下收入国家;人们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两个阶段的历史性跨越。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整体联系日趋紧密。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正面效应 1、吸引外资。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能够提供优势劳动

大众传播学理论

大众传播学理论 1、选择一个谣言,说明谣言传播的途径,以及背后的社会心理机 制。 谣言:2011年3月日本地震海啸核泄漏,谣传“日本核泄漏污染海洋影响盐” 和“碘盐能预防治疗核辐射”,市民轻信抢购,超市脱销。 谣言传播的途径:谣言怎么传播这是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没有传播的谣言根本就达不到社会影响。对于普通的公民,网络社会的到来,公民个人的猜测而产生的谣言传播已经带有“媒体”性质,有人称之为自媒体。自媒体:公民个人通过私人的传播工具进行的传播。这种传播最早是口口相传,这也是最早的谣言传播办法。在网络社会,公民通过即时通讯、邮件、论坛、博客、微博等办法传播自己的一种猜测与思考。这种方式被某些公司利用,于是就产生网络社会独有的现象——“水军”、网络公关公司。这些公司利用“自媒体”进行一些消息的传播,当然很多是未经证实的,已经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影响,甚至夺走了原本属于严肃的媒体的领域。公共媒体:这类传播途径,也就是大众传媒。这类媒体具有严肃性、客观与中立性,具有强大的公信力,天生就是用来产生强大的社会影响,也就是舆论制造工具,也是意识形态的制造与发源地。这类媒体有时也会发出一些未经证实的新闻,原因很多,有些舆论关注点无法进行实地新闻采取,只好采用非官方报道,或者是为了防止公众的恐慌,又或者是出于对意识形态的宣传。日本大地震过后,中国内陆疯传“吃盐可以补碘”,谣言在民间广泛传播,一天内各大超市的食用盐被抢购一空。这一谣言的来源在于大众传媒,特别是央视在日本核泄漏事件报道中提到日本民众的“补碘”方式,并在知识普及环节强调碘对防辐射的作用,而接受这些信息的中国观众大多缺乏防辐射方面的专业知识,提到“碘防辐射”时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认为“食用盐可以有效防止辐射”,谣言至此产生并不断传播。在危机事件面前,谣言的发生频率会有所提高。对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大众传播往往是信息的主要传播方式,与之不同的是,谣言传播的途径多为人际传播,虽然网络的出现,让谣言的产生方式更为多样化,可人际关系网络的影响在谣言传播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些信息大多和受众的切身利益有关,却无法得到大众媒体和有关部门的证实。因此,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之间出现了较大的话语空隙,一方面,看似正确的信息在人际间传播,另一方面,大众传播又出现短暂失声。民众的质疑和恐慌无法得到舒缓和释放,“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作用发挥效应,谣言就

李彬《传播学引论》笔记、考研真题和典型题详解(批判视野中的全球化与大众传播)【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批判视野中的全球化与大众传播 12.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何谓全球化 1.全球化的概念 按照流行观念亦即西方的观念,全球化俨然就是某种三位一体的发展趋势,即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生活方式全球化,其中经济全球化又居于核心地位,所以在许多情形中全球化往往等同于经济全球化。

2.主要的认识与态度 (1)把全球化视为人类历史一个晚近的发展时期和一种普适的进化过程,属于一种不可阻挡、不可逆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这种认识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代表。 (2)另一种认识与态度是批判性的,它把全球化看做“西方文明”/“现代文明”的新一轮全球扩张,亦即资本主义的新一轮全球扩张以及由此导致的世界性不平衡与不平等格局,所以全球化在历史观上属于西方中心论,在价值观上属于西方中心主义。这种认识以新马克思主义或新左翼为代表。 二、“依附理论” 1.依附理论——第一套系统化的全球化批判理论 依附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及其全球扩张不仅将整个世界联为一体,而且导致全球范围的不平衡状态,在近代历史上造成一种“中心—边缘”的发展格局,而中心部分的发达与边缘部分的不发达或欠发达密切相关,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相反相成的方面。因此,边缘地区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并非像李嘉图说的是发挥各国比较优势、对各国都有益无害的过程,而是由资本主义核心地区的资本积累所限定的一种依附性关系。 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 依附理论在解释或解读全球化方面不失为一种科学、系统而深刻的思想,但对于如何打破这种两极化格局则又不免显得无力与无奈。 2.世界体系 世界体系理论与依附理论具有密切而内在的思想亲缘,他们不仅立论一致,观点相似,思考的角度与思想的色彩颇多共通与共鸣,而且两派代表人物也经常彼此交叉,比如依附理

大众传播学复习题2012年

第一章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库利和皮尔士对传播的描述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一个是()的传统,一个是()的传统。 2.信息科学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也不单单是(),而是作为两者之统一的信息。 3.所谓系统,指的是由()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的有机整体。 4.从传播所运用的符号看可分为()和()。 5.从行为主体的角度分,传播可分为()、组织传播和()。 6.以传播层次划分,传播可分为()、两人传播、小群体传播、公众传播、()和大众传播。 7.近代大众传播的起点,应该以19世纪30年代()的出现为标志。 8.传播学的四大先驱指的是()、()、()、()。 9.传播学的奠基人是()。 10.批判学派中的流派主要有()、()、意识形态霸权理论和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11、批判学派中的政治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累斯特大学大众传播研究中心的()和()。12.批判学派中的政治经济学派学者主要从()和()上来揭示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的内在矛盾和制度的非合理性,对于传播内容本身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 二、选择题 1.美国社会学家()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中设了《传播》一章专门讨论传播。并为传播下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定义:“传播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 A库利B皮尔士C索绪尔D巴尔特 2.美国学者()在1911年出版的《思想的法则》中设了一个题为《传播》的短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论述:“直接传播某种观念的唯一手段是像。即使传播最简单的观念也必须用像。” A库利B皮尔士C索绪尔D巴尔特 3.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 A英国B美国C德国 D日本 4.关心人的社会化问题,并为社会学和传播学提出了“初级群体”和“镜中我”概念的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是()。 A库利B帕克C米德D李普曼 5.1922年,对美国外语报刊的状况进行调查和内容分析,发表了题为《移民报刊及其控制》的论文并提出“新闻是社会上个人间讨论之基础素材”观点的是美国学者()。 A库利B帕克C米德D李普曼 6.()提出的“主我”和“客我”理论,对理解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具有重要意义。 A库利B帕克C米德D李普曼 7.写出《舆论学》并提出了“拟态环境”(pseudo environment)和“刻板成见”(stereotype)概念的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是()。 A库利B帕克C米德D李普曼 6.在研究方法上,拉扎斯菲尔德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 A.社会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 7.在传播学的先驱与奠基人中,曾多次访华给中国带来有关传播学的新鲜信息的是() A.拉斯韦尔B.拉扎斯菲尔德 C.霍夫兰D.施拉姆 8.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概念的是()。 A.拉斯韦尔B.拉扎斯菲尔德C.霍夫兰D.卢因

全球化利弊英

全球化利弊英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P r o b l e m s: Firstly, globalization can intensify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crisis. The instability of economy is a normal state. The economic dependence between nations will make the crisis quickly infect other countries. The crisis also becomes globalized. Secondly, I think that the conflict will increase. Globalization gives people more opportunities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in other nations, but the huge diversity of religion, race and education still make it hard to get along in harmony. Thirdly, globalization will increase the possibility of culture hegemony and decrease the cultural diversity. Culture of nations interweaves together by frequent culture exchange. The culture of the nation is very easily influenced by other mainstream culture. Fourthly, economic globalization renders a more competitive situation for the enterprise and employed because it amplified the market which means the enterprise should make itself survive in all enterprises of the same kind and the employed should be competitive enough so that they can win themselves the opportunity of work. Benefits: Firstly, globalization can accelerate the spread of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so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Secondly, developing countries can benefits a lot from the globalization. They can grasp the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their economy relying on the technological and financial aid. Thirdly, our life will become more convenient we can easily get the goods and product of others countries in the ordinary supermarket.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一场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生产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不断增殖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进行新的、急剧的扩张,使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力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新现象,是资本国际化进程的新的高级阶段。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的现实。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审慎,趋利避害,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全球化,才能在这一历史潮流中为自己找到适当的位置,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中国在制定经济全球化战略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1)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必须以发展本国的经济为基础。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世界贸易大国,中国理应积极参与国际多边经济组织的活动和国际多边经济规则的制定,加强多双边经贸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稳定和建设性的作用。 (2)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提倡和遵循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承认不同国家间的差异,注意处理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利益关系。 (3)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中国将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科技兴贸,不断提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能力,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只有加速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技术含量,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中国技术发展的跨越。 (4)只有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才能不断从生产关系方面为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20世纪80,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成为支配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全球化带来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巨大变化。从实质上说经济全球化是市场体制的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必然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带来影响。现代化的中国所面临的缺陷问题,单一的讲,就是自身的水源不足问题;所具有的优势就是制造也的发达。首先,水源问题;这是我国自身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北方水源日益捉襟见肘,而单靠我国自身解决此事,是有点困难。内蒙,东北,华北,京津地,均可以感觉到严重缺水的窘态。由此带来的就是沙尘暴的日益强大,对整个世界环境也是大为不利的。其解决之道:从我国自身方面来看。一是海水淡化;一是南水北调。在我看来,海水淡化成本太高,而现实的可操作行又太差。这条路在现有的条件下是行不通的。南水北调,南水源于长江之系,南水本身并不充裕。且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来看,也并不可取。那解决的方案呢?就是引俄罗斯贝加尔湖水注入我国北方,这样我国整个北方就会有充足的水源,并且有利于全球的环境问题。《世界地理》显示“每年有60亿吨的高清澈高含痒的贝加尔湖天然矿泉水白白流入北冰洋化为海水。”在北极溶入亿万年的冰块,宝贵富足的水资源就这样为人类源源不断的制造着北极的极度寒冷,且贝加尔湖南引对西伯利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极度寒冷状态也是大有好处的。对全球化的今天,是资源不浪费,是对环境问题也有利的。其次,中国自身的优势是制造业。1978年底,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我国与全球化的第一次接触。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是我国

《大众传播学》主编:李彬

大众传播学期末复习指导 一、适用的教材: 文字教材为:《大众传播学》主编:李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复习要求: 重点掌握以下内容,其他了解 第一章:绪论 1、人类传播活动的四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2、信息、传播、社会传播、信息社会及传播学等概念。 3、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与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的主要贡献。 4、传播的两大学派及其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主要观点。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1、符号的概念和功能。 2、符号与象征符的概念及其二者的区别。 3、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特点及功能。 4、意义的概念及其分类。 第三章:传播的过程与类型 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及特征。 2、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的主要内容。 3、施拉姆的传播模式的主要内容。 4、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的主要内容。 5、人内传播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6、人际传播的概念 7、群体与群体传播的概念。 8、组织传播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第四章:大众传播 1、大众传播的概念及其特点。 2、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着重掌握几种主要的代表性的观点)。 3、信息环境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第五章:大众传播媒介 1、大众传播媒介的概念。 2、新媒介的发展趋势。 3、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及作用。 4、媒介控制的概念及主要环节或因素。 5、集权注意媒介规范理论、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理论、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内容。 6、发展中国家媒介理论的重要内容。 7、我国媒介规范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1、大众的概念。 2、受众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3、“受众即市场”观点的意义和局限。 4、受众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基本权利。 5、受众的需求与满足的主要内容。 6、受众媒介观念的主要内容及我国受众接触媒介的情况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关键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Key words..........................................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引言 (1) 二、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1) (一)全球化的内涵与特征 (1) 1、全球化的内涵 (1) 2、全球化的特征 (2) (二) 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3)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3) 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4) 3、西方文化的特点 (4) 三、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影响的二重性 (4) (一)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积极作用 (4) 1、全球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4) 2、全球化促进了西方民主法制思想的传播 (5) 3、全球化促进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改造 (5) (二)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消极作用 (6) 1、全球化促使了文化的大众化 (6) 2、全球化深刻影响青年的文化消费 (6) 四、在全球化进程中传承、弘扬、发展中国文化 (7) (一)寻找不同文化的相同之处 (7) (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8) (三)创新传统文化 (8) 五、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10)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摘要:20世纪末,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建立与国际潮流密切相连的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将使中国与外部世界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要经历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最终还要实现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事实和必然发展趋势,不仅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变化,而且极大影响并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文化习俗及社会心理等。全球化对我国的文化有重要的影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当代中国的大学生要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全球化,学习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大力发扬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文化;影响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Chinese culture Abstract: 20th century,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globalization, China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to establish a market economy, globalization process will enable China and the outside world in the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life become more closely linked. Global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it is not only experiencing a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olitical globalization, cultural globalization will eventually be realized.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s an objective fact and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not only brought profound changes to ou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greatly influence and impact on people's lifestyle, thought patterns, cultural practices and social psychology. Globalizatio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our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笔记整理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笔记整理 第一部分理论 第一章早期理论 一、大众媒介的重要性 大众媒介是对以大规模的方式运作,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能够触及并影响社会中每一个人的传播方式的简称。 尽管新媒介日益进步,大众媒介并没有处于衰落中,相反,为了顺应新媒介的出现,大众媒介也正在调整、扩展,以迎接挑战。 大众媒介的重要性 一是在政治层面上,大众媒介逐渐成为民主政治过程的基本要素;成为权力行使的手段,政治人物和政府机构凭借优先的媒介使用权,进行广泛宣传使它们所拥有的权力合法化。 二是在文化层面上,成为社会现实的定义者与形象构成的主要来源,以及社会认同的主要表征;二是成为人们闲暇生活中最大的聚合场所,为人们提供共享的文化环境; 三是在经济层面上,随着媒介产业的成长,媒介在市场中的权力呈现多样化与稳固化。 二、媒介与社会的关系 媒介依照自身的法则和实践,在社会内部建构一种单独的社会以机构,但媒介在本质上仍然是依赖社会的。 三、方法的基本差异 批判理论:试图揭露隐藏在媒介实践之下的问题,并且根据某些特定的价值,将这些问题与广泛的社会议题联系起来。 实用性传播理论:通过对传播过程的研究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大众传播的运用更有效率。 另两个层面的理论取向:媒介中心与社会中心;文化主义者与唯物主义者,并由此区分出四种主要方法。图见书P6页 四、不同类型的理论 社会科学理论:对媒介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系统、客观地观察的基础上,对大众媒介的性质、运作和影响做总体阐述。 规范性理论:在特定的社会价值下,检查并规定媒介应如何运作。 操作理论:指媒介从业者在其工作中积累和运用的实践思想。 日常理论:从我们自己与媒介接触的经验中得出的知识。 四、传播科学和大众传播研究 传播的层次:根据传播发生的不同社会组织层次,大众传播可以被视为社会层面诸传播过程的一部分,而且它位于其他传播过程金字塔式分布的顶层。见图P9 在全社会这一层次下,还有一些不同类别的传播网络。一种是在地区、城市、乡镇层次下所建立的媒介机构;一种是在公司或行业组织内的传播网络;三是传播网络通过一些机构表现出来:政府机构、教育机构、司法机构等。 五、不同的分析传统:结构分析、行为分析、文化分析 结构分析:主要来源于社会学。出发点是社会中心论,其首要关注目标包括媒介系统和组织,以及它们和社会的关系。焦点集中在社会结构和媒介系统对内容的影响上。

大众文化与媒介传播

导言 一、关于大众文化的“众声喧哗” 1、悲观主义态度 (1)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文学和社会评论家马修·阿诺德 (2)F.R.利维斯:大众文明包含了大众文化,它是低劣和庸俗的代名词,被没有受过教育的大众不假思索地大量消费。少数人文化面临空前的危机,这些文化精英占据的中心,也被低劣趣味的虚假权威取而代之。 (3)法兰克福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大众文化的欺骗性、操控性、意识形态性,对于维护现存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秩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造成人们必须面对一个不合理的极权社会,其自主性也在无所不在的文化潮流中遭到消解,享乐主义消磨了人的斗志,使人成为丧失批判性的单向度的人。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商品化特质促使其关心焦点集中在利润和经济效益上面,艺术本身的自主性和超越性品格逐渐丧失;而随着资本主义对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的需要,再加上现代生产技术特别是大众传播技术的支撑,创造性的个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按照文化工业提供的模式进行表达的无个性的模式与大批量的复制 2、乐观主义态度 1、本雅明关于大众文化的论述 大众传播技术具有将艺术从博物馆转移到大众日常生活的能力,使文化的共享领域得到明显扩大,艺术也由此逐渐从垄断走向民主,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艺术的生产与消费中来。 2、迈克·费瑟斯的大众文化观 二、消费文化、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1、大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正是在大众的消费活动中生成; 2、消费社会构成了大众文化与媒介运作的具体语境。 3、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是一体两面,相辅相生的。大众文化的消费功能首先表现为它本身具有“双重结合”的特性。另一方面,大众文化时尚的传播、流行与消费对消费社会的构建起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三、大众文化与性别 1、在现代社会,形象的生产、展示和消费成为其重要特征。 2、性别传播中的两性形象成为视觉文化中的重要类型。 四、大众文化的本土化与全球化 大众文化在全球扩散和蔓延开来,它不仅带来利润的飙升和资本的增值,还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软权力的重要指标。 第一章大众文化与媒介 第一节、文化的媒介化与媒介化的现实 一、大众媒介主要包括报刊、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而大众文化则是指由大众媒介生产、表演和传 播的文化。 二、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 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而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拟态环境的重要观点: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三、数字化生存

传播学研究方法第一至第三章

一些重要参考书: 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 大卫·E·莫里森寻找方法-焦点小组和大众传播研究的发展柯惠新王宁译新华出版社2004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陈阳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此外还有这二年重庆大学出版出版的系列方法方面的书可以参考。 传播学研究方法 第一章导论 一、科学的方法 1、知识的几种来源 ?传统——历史形成的观念 ?常识——众人的经验积累 ?经验——个人经历的积累 ?权威——众人公认的依据 ?科学——符合逻辑的经验总结 2、科学的特征 ?科学是经验的——根植于、依赖于 ?科学是逻辑的——符合正确的思维 ?科学是操作的——可实际检验 ?科学是命题式的——形式结构 ?科学是趋于抽象的——概括、理论 ?科学是趋于系统的——完整体系 ?科学是累积的——相对的、部份的 二、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 1、社会研究的定义 ?研究——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 ?社会研究——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特征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传播研究——? 2、社会研究的特征 ?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3、社会研究中的困难 ?人的特殊性——感情、意识、霍桑效应 ?研究的干扰性——研究本身是一种行为 ?现象的复杂性——一果多因、一因多果 ?特定的限制——伦理的、政治的、法律的

全球化利与弊英语辩论搞

文化多样性的减少 一、全球化会抹平社会间的多样性,但会增加社会内部的多样性。因为人们可供选择的菜单增加了。想想哪个更重要。 二、多样性是一个悖论。全球化确实会使某些局部上的多样性减少。太多的知识会限制我们的创造力。某种程度的隔绝可以将自信和某种魔术感注入到艺术中。这种局部多样性的减少又意味着人们可供选择的菜单的减少。 三、这是一个“度”的问题。 First, globalization will smooth out the diversity among the community, but will increase the diversity within society. Because people increased choice of menu. Think about which is more important. Second, diversity is a paradox. Globalization does make some partial reduction of diversity. Too much knowledge will limit our creati vity. Some degree of isolation can inject a sense of confidence and a certain magic to the art. This diversity of local people to reduce the mean reduction in choice of menu. Third, this is a "degree" of the problem.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各民族都有自己文化的个性和特征。 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 Culture is national, but also the world's All ethnic groups have their own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The national culture is indispensable to world culture 全球化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 全球化无疑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成长,但全球经济利益的分配却是不成比例的。一小撮国家及跨国公司垄断游戏规则并掌控着世界市场。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全球100个最大经济体中,竟然有51个是跨国公司。(2000年数据)而绝大多数跨国公司来源于发达国家。可见,由国民财富体现的国家权力差距依然是巨大的。在经济总量上,没有几个国家有望挑战中等甚至较小的工业化国家。第三世界即使保持高速发展势头,可绝对差距如此之大,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大可能会消除。 Globalization undoubtedly contributed to the overall growth of the world economy,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interests is disproportionate. A handful of national and multinational monopolies rules of the game and control the world market.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r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world's 100 largest economies, and yet there are 51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2000 data) and the vast majority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Seen by the state power embodied in national wealth gap is still huge. In economic output, few countries are expected to challenge the middle or even smaller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Even the third world to maintain the momentum of rapid development, the absolute gap can be so large that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is unlikely to be eliminated. 目前,有关人士都宣扬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危害论”。然而,对世界经济和国际体系影

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全球化时代 (一)全球化 1.全球化、反全球化、逆全球化的多重变奏 全球化的起点:1500年,全球化开始;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以后;苏东巨变。 全球化的表征:例如蝴蝶效应,美国经济对各国及对世界的影响。 2.全球化是什么? ①注重经济全球化(生产、贸易等全球化) ②政治多极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性 ③网络 ④文化现象 ⑤没有全球化的概念,是历史,应用帝国主义发展的过程的概念。 3.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纵向发展:国际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化。 横向发展:全球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表现。 4.全球化的本质:①西化、资本主义化、美国化 全球化与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 例如,野猪的幸福:自由、主宰自己的命运的幸福。 家猪的幸福:生活水平高。 ②社会主义化 当下两种制度不断拼搏的全球化,起源于资本主义,终于社会主义。 5.全球化意味什么? 乐观主义:产业结构调整,生活水平提高。 悲观主义:资本流向全世界,利润流向母国。 (二)反全球化 1.反全球化思潮 事件:1999年西雅图风暴,2001年意大利热那亚八国首脑会议,2003年世界经济论坛。反全球化的形式:①抗议游行 ②论坛(世界社会论坛) ③反全球化网络 ④马路秀 2.反全球化是什么人? ①发达国家的人:弱势群体 由于产业结构的空心化,利益分配的不平等。有的学者认为,发达国家出现第三世界。 ②发展中国家:成功故事,例如中国和印度 失败故事,例如东南亚和古巴 3.反全球化是什么? ①依附论批判性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②跨国公司 ③世界利益的分化贫富差距大 ④数字鸿沟 4.世界范围下如何看反全球化? ①反全球化是全球化,是逆动现象,全球化仍是大的趋势。 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性是趋势。

全球化利弊(英)

Problems: Firstly, globalization can intensify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crisis. The instability of economy is a normal state. The economic dependence between nations will make the crisis quickly infect other countries. The crisis also becomes globalized. Secondly, I think that the conflict will increase. Globalization gives people more opportunities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in other nations, but the huge diversity of religion, race and education still make it hard to get along in harmony. Thirdly, globalization will increase the possibility of culture hegemony and decrease the cultural diversity. Culture of nations interweaves together by frequent culture exchange. The culture of the nation is very easily influenced by other mainstream culture. Fourthly, economic globalization renders a more competitive situation for the enterprise and employed because it amplified the market which means the enterprise should make itself survive in all enterprises of the same kind and the employed should be competitive enough so that they can win themselves the opportunity of work. Benefits: Firstly, globalization can accelerate the spread of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so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Secondly, developing countries can benefits a lot from the globalization. They can grasp the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their economy relying on the technological and financial aid. Thirdly, our life will become more convenient we can easily get the goods and product of others countries in the ordinary supermarke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