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配料机企业标准

配料机企业标准

配料机企业标准
配料机企业标准

Q/77165881-2·1—2007 混凝土搅拌楼(站)配料电子秤

2007-09-18发布2007-09-XX实施注

目次

前言 (11)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标记 (1)

4 要求 (1)

5 试验方法 (3)

6 检验规则 (4)

7 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 (4)

8 包装、运输、贮存 (6)

前言

我公司生产的混凝土搅拌楼(站)配料电子秤,经查,该产品目前尚无国家、行业和地方的产品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特制定本标准,作为组织、生产和销售的依据。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参照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检定规程、非自动秤通用检定规程及混凝土搅拌楼(站)国标中的要求,并结合本产品特性制定的。

本标准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要求编写和表述的。

混凝土搅拌楼(站)配料电子秤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搅拌楼(站)配料电子秤(以下简称“配料秤”)的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称重传感器、称重显示器、料斗仓等构成的配料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4249.1-93 电子衡器安全要求

GB/T14249.2-93 电子衡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 9142-2000 混凝土搅拌机

GB/T 10171-2005 混凝土搅拌站(楼)

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JJG 564-2002 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

JJG 555-1996 非自动秤通用检定规程

JJF 1015-2002 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和型式批准运用规范

3 标记

HPD —

最大秤量(阿拉伯数字,单位为:kg )

产品代号

示例:HPD-1200表示,最大秤量为1200kg的配料秤。

4 要求

4.1 工作条件

称重显示器温度范围:0℃~40℃;

其他部分温度范围:-10℃~55℃;

相对湿度:≤90%;

电压范围:220V±22V;

频率范围:50Hz±1Hz。

4.2 外观

仪表显示清晰完整,无缺陷。

漆膜应色泽均匀,无漏涂、起皱、划伤和脱落等缺陷。

4.3 计量性能

4.3.1 分度值形式与分度值

4.3.1.1 分度值形式

显示分度值d 应从下列诸值中选取:1×10k ,2×10k ,5×10k

,k 为整数。 4.3.1.2 分度值

检定分度值e=d 。

4.3.2 准确度等级及最大允许误差 4.3.2.1 准确度等级

配料秤(静态)准确度等级为1.0 。 4.3.2.2 最大允许误差

4.3.3.2.1 配料秤动态称量的最大允许误差

表1 动态称量的最大允许误差

物料种类 周期式

连续式

在Max 的30%以下的量程,单独配料称量或累计配料称量

在Max 的30%以上的量程

骨料 ±2% ±2% 水 ±1%

±1%

水泥 掺合料 外加剂

4.3.2.3.2 配料秤静态称量的最大允许误差

表2 静态称量的最大允许误差 载荷m(砝码),以e 为单位 最大允许误差 检定分度值e 检定分度数n 最小称量Min 0<m ≤50 50<m ≤200 200<m ≤1000 ±0.5e ±1.0e ±1.5e

5g ≤e

100≤m ≤1000

10e

4.3.3 静态称量试验 4.3.3.1 称量性能

从零点加砝码直至接近最大秤量,用同样方法卸砝码至零。至少要测试5个不同的称量点。所得结果应不大于表2的规定。 4.3.3.2 重复性

同一载荷,多次称量所得结果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应不大于该秤量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4.3.3.3

鉴别力

当称量改变1.4e 时,原来的示值应改变。 4.3.3.4 偏载

同一载荷在不同位置的示值,其误差应不大于该秤量的最大允许误差。 4.3.3.5 最大安全负荷

最大安全负荷为1.25倍的最大秤量。 4.3.4 物料试验

各物料试验的最大允许误差应不大于表1的规定。 4.4安全性

4.4.1 绝缘电阻:≥5M Ω。

4.4.2耐压:施加1500V交流电压,历时1min,仪表不应出现飞弧或被击穿;

4.4.3泄漏电流: ≤5mA。

5 试验方法

5.1标准器及物料

试验所用标准砝码的误差应不大于配料秤相应秤量最大允许误差的1/3。

试验所用物料应在误差不大于配料秤最大秤量的最大允许误差1/3的控制衡器上称量。

5.2试验条件

称重显示器温度范围:0℃~40℃;

其他部分温度范围:-10℃~55℃;

相对湿度:≤90%;

电压范围:220V±22V;

频率范围:50Hz±1Hz。

5.3 外观

目测、手感

5.4 分度值形式与分度值

目测和放置1.4e砝码。

5.5 静态称量试验

5.5.1 称量性能

在Min、50e、200e、50%Max、Max进行加、卸载荷,计算其示值误差。

5.5.2 重复性

在50%Max和Max进行测试,重复测试3次,三次称量结果之差应不大于该秤量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5.5.3 鉴别力

在Min、Max进行测试,当载荷改变1.4d时,秤的示值应有明显变化。

5.5.4 偏载

用1/10Max的砝码进行偏载测试,计算同一砝码在不同位置的示值误差。

5.5.5 最大安全负荷

在称量性能试验的Max后,在最大值的基础上加0.25Max的过载砝码,静压15min,零部件硬无异常。卸下过载砝码,测试最大秤量的误差应不大于该秤量的允差。

5.6 物料试验

称量已知质量值的物料5次,计算其每次示值误差。

5.7 安全性试验

5.7.1绝缘电阻

在通路的电源电路与外部可触及的所有其它电路、机壳间施加500V直流电压稳定5s后,测量绝缘电阻,其值应不小于5МΩ。

5.7.2 耐压

在机壳与电源极性间施加交流电压1500V,逐渐上升到规定值,保持1min后平稳地下降到0V。在测试过程中不应出现飞弧或击穿。

5.7.3泄漏电流

依次测量供电电源的每个极与连在一起的所有可触及导电件之间的泄漏电流,泄漏电流I≤5mA。

6 检验规则

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1 出厂检验

6.1.1产品出厂前应经公司质检部门逐台检验,检验合格并附合格证后方能出厂。

6.1.2检验项目: 4.2、4.3.3、4.3.4、4.4。

6.1.3判定规则:出厂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该产品合格;检验中若出现不合格项允许返工后复检,如果仍有不合格项,则判该产品不合格。

6.2 型式检验

6.2.1产品正常生产3年时应进行型式检验。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型式检验:

a)产品定型时;

b)材料、来源、工艺条件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停产一年以上,重新恢复生产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e)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

6.2.2抽样:型式检验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品中随机抽取1台。

6.2.3判定:型式检验的判定应符合JJF1015-2002中的9.5条规定。

7 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

7.1 标志

7.1.1标牌上应有下列内容:

a)制造厂名称和商标;

b)最大秤量、分度值d,e;

c)产品名称、规格和型号;

d)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及编号;

e)出厂编号及制造日期;

f)准确度等级;

g)物料标示;

h)温度范围;

i)电源电压和频率。

7.1.2 包装箱上应有下列内容:

a)公司名称、地址、邮编、电话、商标;

b)产品名称、型号;

c)产品执行标准编号;

d)“怕雨”、“向上”等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2000的规定)。

e)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及编号。

7.2 标签

7.2.1 合格证应有下列内容:

a)公司名称;

b)检验员代号;

c)检验日期;

d)合格印章。

7.2.2 装箱单应有下列内容:

a)产品主、附件名称及数量;

b) 文件名称及数量。

7.3 使用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应有下列内容:

a)用途、特点;

b)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及编号;

c)公司名称、地址、邮编、电话;

d)功能介绍;

e)安装事项;

f)使用方法与维护;

g)注意事项;

h)产品执行标准编号。

8 包装、运输、贮存

8.1 包装

称重传感器、称重显示器应先用防潮材料包装好后放入箱内固定,其四周填充缓冲材料,包装箱应有防雨措施。

8.2 运输

运输装卸时应小心轻放,严禁抛掷、碰撞、倒置和防潮。

8.3 贮存

称重传感器及其他零部件应存放在通风、干燥、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标明堆码极限。

编制说明

1 任务来源与背景

混凝土搅拌站(楼)配料电子秤由称重传感器、称重显示控制器、料斗仓等组成,属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该产品采用集成电路模块化设计,因此具有整机效率高、计量精度高、运行可靠的特点。混凝土搅拌站(楼)配料电子秤目前尚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特制定本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和测试的依据。

2 标准技术要素的制定依据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参照JJG564-2002 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JJG555-1996 非自动秤、GB/T 10171-2005 混凝土搅拌站(楼)等标准,结合混凝土搅拌站(楼)配料电子秤的结构特点、用户意见和实际使用情况,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可行性对照及试验验证。

3 标准编写表述依据

本标准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定规则》、GB/T1.3-1997《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表述规则第3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定》编制和表述。

4其它说明

因混凝土搅拌站(楼)配料电子秤通常与混凝土搅拌机配套使用,为了对应混凝土搅拌机国家标准,特作如下说明:

标注示例:HPD-1200 表示:最大秤量为1200㎏,即最大秤量容量为800L的混凝土搅拌站(楼)配料电子秤。

其中最大称量容量值=最大秤量值÷1.5(L)。

分析仪器确认管理规程完整

1 目的 明确分析仪器确认(AIQ)的实施规定和相关要求,以规范分析仪器的确认工作,确保分析仪器适用于预期用途。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部分析仪器的确认。 3 责任者 质量管理部检验人员、QA人员、化验中心主任、质量管理部负责人。 4 内容 4.1 分析仪器确认工作职责分工 质检中心负责确认方案的起草、确认工作具体实施以及确认报告的填写。化验中心主任或其指定人员负责验证方案、确认报告的审核,组织确认工作的实施,对确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QA负责验证方案、确认报告的审核,监督确认工作实施,对确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监督落实。确保AIQ程序达到符合性要求,程序被遵照执行,并且仪器的预定用途被有效的且以文件记录的数据所支持。 质量管理部负责人负责验证方案及报告的审核批准。 4.2分析仪器的分类 根据分析仪器的特性及在我公司的用途,将分析仪器分为三类: A类:不具备测量功能,或者通常只需要校准,供应商的技术标准可以作为用户需求的仪器设备。本类仪器可以通过操作时的视觉观察来证明其是否符合我公司对其的使用要求。此类仪器包括:磁力搅拌器、旋

涡混合器、离心机、超声仪、抽滤泵等。 B类:此类仪器具有测量功能,并且仪器控制的物理参数(如温度、压力或流速等)需要校准,用户需求一般与供应商的功能标准和操作限度相同。包括提供测量值的标准仪器和设备,其只进行测量不涉及分析过程,此类仪器仪器设备通常需要安装确认(IQ)及运行确认。此类仪器有:天平、熔点仪、pH计、折射仪、粘度计、柱温箱、浮游菌检测仪、数显折力仪、数显应力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微粒检测仪、融变时限仪、崩解仪等;此类设备有:干燥箱、电冰箱、水浴锅、电阻炉等。 C类:此类设备通常包括一起硬件和其控制系统(固件或软件),用户需要对仪器的功能要求,操作参数要求,系统配置要求等详细描述。这些仪器需要开展安装确认(IQ)、运行确认(OQ)和性能确认(PQ)。本类仪器有:溶出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红外光谱仪、总有机碳分析仪等;本类设备有:蒸汽灭菌柜、恒温恒湿箱等。 4.3分析仪器确认的内容 分析仪器的确认应按照公司确认或验证计划进行管理和实施。 4.3.1确认方案 在确认实施之前,应由确认负责人(一般为分析仪器负责人)编写方案。确认方案要对确认各个阶段(设计确认、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性能确认)的要求进行规定。应对仪器的使用目的,主要功能,关键构造进行描述,详细定义需要确认的项目、测试程序和接受标准,确认方案一般要包括以下内容:

GB16171-2012)修改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附件3 《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修改单(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修改背景 《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自发布实施以来对控制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并推动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处理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6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81号),原环保部发布《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环水体〔2016〕186号),明确排污许可制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为进一步推进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排污许可制的实施,针对GB 16171-2012中有关洗煤、熄焦和高炉冲渣等水质监控位置,以及苯并(a)芘及多环芳烃的排放管理控制要求等问题进行调整修改,在切实削减污染物排放、防范环境风险的基础上,以更加符合行业企业水污染防治的实际情况,保证排放标准实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此外,2017年12月,原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一批)》,名录中共包含22项化学品,“萘”(CAS:91-20-3)为其中之一。在对优先控制化学品

提出的风险管控政策和措施中提出,一是纳入排污许可制度管理,要求排放名录中所列有毒有害水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对排污口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环境风险。2018年,为贯彻落实《2018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任务分解落实方案》关于“推动落实优先控制化学品风险管控措施”的要求,生态环境部提出了具体的管控措施建议,其中包括:建议修订《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增设废水中萘排放标准,纳入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实施排污许可管理。因此,有必要在标准中增设废水中萘的排放控制要求。 二、行业发展情况及废水处理现状 据统计,截止2018年底,我国焦化企业数量约500家,焦炭总产能约6.5亿吨,实际产量约4.4亿吨。按焦炉类型分,传统焦化企业产能约5.6亿吨;热回收焦炉焦化企业产能约0.18亿吨;半焦(兰炭)企业产能约0.7亿吨。按企业类型分,独立焦化企业约400家,其数量和产能占比分别约为80%、75%。按熄焦方式分,目前钢铁联合企业内的焦化厂基本均采用干熄焦方式,而独立焦化企业之前基本均为湿熄焦,近5年山西、河北等地要求进行干熄焦改造,且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版,未同步配套建设干熄焦装置的炼焦项目属于限制类项目,因此新建焦化项目均要求配套干熄焦装置。 焦化工业废水包括酚氰废水、循环冷却水排水、生活污水等,其

常用肥料的国家、行业标准参考

常用肥料的国家、行业标准参考 肥料种类产品标准名称标准编号 氮肥硫酸铵GB535--1995 氯化铵GB/T946--2008 农业用碳酸氢铵GB3559--2001 氨水HG1--88--81 硝酸铵GB2945--1989 尿素GB2440--2001 磷肥普通过磷酸钙GB20413--2006 重过磷酸钙GB21634--2008 钙镁磷肥GB20412--2006 肥料级磷酸氢钙HG/T3275--1999 钾肥农用硫酸钾HG/T3279--1990 氯化钾GB6549--2011 农业用硝酸钾GB/T20784--2006 硫酸钾镁肥GB/T20937--2007 微肥硫酸铜(农用)GB437--2009 农业用硫酸锌HG3277--2000 肥料硼砂GB/T537--1997 复合肥磷酸一铵、磷酸二铵GB10205--2009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15063--2009 硝酸磷肥、硝酸磷钾肥GB/T10510--2007 磷酸二氢钾HG2321--1992 有机肥料有机肥料NY525--2012 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NY227--1994 复合微生物肥料NY/T798--2004 根瘤菌肥料NY410--2000 固氮菌肥料NY411--2000 磷细菌肥料NY412--2000 硅酸盐细菌肥料NY413--2000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NY481--2002 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NY884--2012 控释肥料控释肥料GB/T4215--2011 叶面肥料微量元素叶面肥料GB/T17420--1998 含氨基酸叶面肥料GB/T17419--1998 冲施肥料水溶性肥料HG/T4365--2012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NY1107--2010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NY1428--2010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NY1429--2010 含腐殖酸水溶肥料NY1107--2010

化学发光分析仪注册指导原则分解

附件8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第二类)产品 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和规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第二类)产品的技术审评工作,帮助审评人员理解和掌握该类产品原理/机理、结构、性能、预期用途等内容,把握技术审评工作基本要求和尺度,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作出系统评价。 本指导原则所确定的核心内容是在目前的科技认识水平和现有产品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审评人员应注意其适宜性,密切关注适用标准及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考虑产品的更新和变化。 本指导原则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不包括行政审批要求。但是,审评人员需密切关注相关法规的变化,以确认申报产品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对人类血清、血浆或其他体液中的各种被分析物进行定量或定性检测的第二类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以下简称化学发光分析仪)。 该产品的管理类别为Ⅱ类,产品类代号为6840-1。 二、技术审查要点 (一)产品名称的要求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产品名称表达方式应为: 产品名称 管式/微孔板式 (二)产品的结构组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一般由反应盘装置、样品盘装置、试剂仓装置、清洗装置、搅拌装置、加样装置、温控装置、光子检测装置、电源部分、计算机及软件组成。 (三)产品工作原理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包含两个部分, 即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分析系统。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是利用化学发光物质经催化剂的催化和氧化剂的氧化, 形成一个激发态的中间体, 当这种激发态中间体回到稳定的基态时, 同时发射出光子(hM) , 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测量光量子产额。免疫反应系统是将发光物质(在反应剂激发下生成激发态中间体) 直接标记在抗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或抗体(免疫化学发光分析) 上, 或酶作用于发光底物。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中核心探测器件为光电倍增管(PMT),由单光子检测并传输至放大器,并加高压电流放大,放大器将模拟电流转化为数字电流,数字电流将发光信号由R232数据线传输给电脑并加以计算,得出临床结果。 化学发光分析仪依据试剂分析方法分为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酶促化学发光分析仪。 化学发光分析仪按照免疫反应的载体及分离方式不同分为管式化学发光分析仪和塑料微孔板式发光分析仪。 注:企业应明确仪器所使用的方法学。

我国大中小型工企划分标准修改

我国大中小型工企划分标准修改 日前国家对现行的《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进行了修改。《标准》将不再沿用旧标准中各行各业分别使用的行业指标,而是统一按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的多少归类,主要的考察指标是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划分的依据是1998年的统计数据。 参照一些国家的标准及各类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大型企业标准定为: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上,其中,特大型企业标准定为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亿元及以上;中型企业标准为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在5000万元以上;其余均为小型企业。 根据新修改的《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统计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合计为10177家。 按新的划型标准,在国家统计局目前掌握的40多万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合计为10177家,比原标准的24120家减少了13943家,减少57.8%,其中大型企业为991家,比原标准的7223家减少了6223家;特大型企业62家,比原标准的268家减少了206家;小型企业为458329家。按新标准,大中小型卓越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比例分别为0.21%、1.96%和97.83%,这一结构与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规模结构基本相似。 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说明 1988年月4月发布1992年补充 一、本标准是在1978年国家计委《关于基本建设项目和大中型划分标准的规定》和国家统计局现行《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的基础上,由划分企业类型协调小组会同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劳动人事部、全国工业普查办公室等综合部门,结合当时实际情况,经过协调平衡,做了必要个性与补充,经国务院原则同意,由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和劳动人事部于1988年发布,作为全国工业企业划分大中小型规模的统一标准。 1992年,全国划分企业类型协调小组又对本标准进行了补充,以国经贸企[1992]176号文件予以发布。新补充的标准与原标准具有同样效力,统称为《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全国划分工业企业大中小型规模统一按照此标准严格执行。 二、本标准适应范围以全部工业生产企业的基层统计单位为划分单位,不论企业隶属于哪个部门,均应按其所属行业统一标准执行。例如电子、核工、煤炭、冶金等部门所属的仪器、仪表行业企业均按机械工业行业中仪器仪表企业的标准执行。 三、本标准依企业生产规模划分为特大型、大型(分为大一、大二两档)、中型(分为中一、中二两档)、小型四个类型。标准规定,凡产品单一的行业,能以产品生产能力功分的必须按产品设计生产能力或查定生产能力划分;凡产品

Q_JHY 001-2019含菌有机肥企业标准

ICS? Q/JHY 伊宁县金华宇有机肥厂企业标准 Q/JHY 001—2019 含菌有机肥 2019-11-01发布2019-11-10实施

前 言 本标准编制所依据的起草规则为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本标准由伊宁县金华宇有机肥厂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伊宁县金华宇肥料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平 本标准批准人:韩淑会 本标准于 2019 年 11 月 01 日首次发布。

含菌有机肥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含菌有机肥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识、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以动物畜便、矿源腐植酸为主要原料,添加微生物菌剂,经过充分发酵后,制成的含菌有机肥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与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与判定 GB 8569 固体化学肥料包装 GB 18382 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 GB 884 生物有机肥 NY 525 有机肥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有机肥 以动物畜便、矿源腐植酸为主要原料,经过充分发酵后,添加微生物菌剂,制成的含菌有机肥料。 4 要求 4.1 外观:颜色为黑色,颗粒或粉状,无明显异物 4.2 含菌有机肥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 1 项目技术指标 总养分(N+P2O5+K2O)(以烘干基计)的质量分数,% ≥ 5.0 有效活菌数(cfu),亿/g ≥0.2 有机质(以烘干基计)的质量分数,% ≥45.0 水分(鲜样)的质量分数,% ≤30.0 酸碱度(pH) 5.5-8.5

最新有机肥公司制度汇编

1 XX有机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 3 4 管 5 理 6 制 7 度 8 9 汇 10 编 11 12 13 14 15 16

管理制度汇编目录 17 18 19 一、质量管理制度 (2) 20 二、工艺管理制度 (5) 21 三、设备管理制度 (9) 22 四、产品、原料管理制度 (17) 23 五、不合格产品管理制度 (18) 24 六、质量奖惩制度 (19) 25 七、计量管理制度 (20) 26 八、安全、环保、文明生产制度 (21) 九、各级质量责任制度 (22) 27 28 十、关于返工产品重新检验制度 (25) 29 十一、关于产品出公司检测检验制度 (26) 30 十二、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27) 31 十三、质检设备和仪器的管理制度 (28) 32 十四、分析化验管理制度 (29) 33 十五、化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30) 34 十六、检验管理制度 (32)

十七、原料、成品取样及保管制度 (33) 35 36 十八、仓库管理制度 (34) 37 十九、财务管理制度 (35) 二十、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36) 38 39 二十一、纪律与惩处、奖励 (39) 40 二十二、组织机构图 (49) 41 二十三、各类人员岗位职责(50) 42 43 44 45 质量管理制度 46 47 48 质量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没有质量就没有数量。没有质量也就没有效益。 49 一、有机肥料产品的质量必须符合NY525-2012标准的各项指标。 50 二、产品的重量均按净重40公斤一袋,允许波动范围为39.6kg-40.4kg。 51 三、产品的外包装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GB18382-2001的规定。缝包时应把包口理 52 齐,然后整齐地缝好。缝线针脚要整齐、密实、跳线等不符合标准者,一律返回重缝。 53 四、产品的堆放交库各班要保证堆垛整齐,并要留出适当通道。不能图省事,乱堆在运转设 54 备周围。要有专人负责清点核实产量,检查堆放情况。

凝血分析仪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凝血分析仪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和规范凝血分析仪产品的技术审评工作,帮助审评人员理解和掌握该类产品原理/机理、结构、性能、预期用途等内容,把握技术审评工作基本要求和尺度,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作出系统评价。 本指导原则所确定的核心内容是在目前的科技认识水平和现有产品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审评人员应注意其适宜性,密切关注适用标准及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考虑产品的更新和变化。 本指导原则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不包括行政审批要求。但是,审评人员需密切关注相关法规的变化,以确认申报产品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对血液进行凝血和抗凝、纤溶和抗纤溶功能分析的全自动或半自动凝血分析仪(以下简称凝血分析仪)。 凝血分析仪依据测试方法分为凝固法、发色底物法和免疫比浊法。凝血分析仪按照不同的自动化程度分为半自动凝血分析仪和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半自动凝血分析仪根据可同时检测样品的数量分为单通道和多通道。 该产品的管理类别为Ⅱ类,产品类代号为6840-1。 二、技术审查要点 (一)产品名称的要求 凝血分析仪的产品名称表达方式应为: □凝血分析仪 产品名称

全自动或半自动 (二)产品的结构组成 凝血分析仪一般应包括机械部分(如有)、测量部分、温控装置部分、控制部分。 (三)产品工作原理 1.凝固法:模拟生理血液凝固条件,加入某种试剂,启动血液凝集反应,使样本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化为交联纤维蛋白,使样本发生凝固。通过连续监测此过程中反应体系所发生的光学(例如吸光度)、物理学(例如黏度)或电学(例如电流)特性变化确定反应终点,并作为纤维蛋白原的转化时间,利用这种原理测定血液样本凝固特性或纤溶特性的方法。 2.发色底物法:以人工合成具有某种裂解位点的化合物(如苯丙氨酸-缬氨酸-精氨酰胺,Phe-Val-Arg)与产色物质结合(如对硝基苯胺—PNA)连接形成酶的特异性底物,由于待测样本中存在或反应过程中产生了有活性的酶,底物被水解并释放产色物质,使反应体系发生颜色变化,通过比色的方法检测其颜色变化程度,并与酶活性或待测物含量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3.免疫比浊法: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特异性结合的特点,使待测物与标记有其特异性抗体的微粒结合,使得反应体系的浊度发生变化,通过检测其光强度的变化定量待测物的方法。 注:企业应明确仪器所使用的方法学。 (四)产品适用的相关标准 凝血分析仪根据产品自身特点适用以下相关标准: 1.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2.GB479 3.1-2007《测量、控制和试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3.GB/T14710-2009《医用电器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4.YY/T0316-2008《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生物有机肥企业技术标准编写规范肥

生物有机肥企业技术标准编写规范肥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HFHJQB 哈尔滨肥黄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公司企业标准 生物有机肥料技术标准 发布日期:2014年10月18日实施日期:2014年10月18日哈尔滨肥黄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的编写是按照GB/TL.I-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则》GB/T1.3-1997《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3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则》而制定的。 本标准的产品是:微生物有机肥是有机固体废物(包括、、畜禽粪便、饼粕、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产生的固体废物)经、除臭和完全腐熟后加工而成的有机肥料。 本标准字2014年10月18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哈尔滨肥黄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志付赵守福周玉琢花似虎 本标准有效期三年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物有机肥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生物有机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9524.1—2004 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GB/T 19524.2—2004 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 NY/T 1978—2010 肥料汞、砷、镉、铅、铬含量的测定 NY 525—2012 有机肥料 NY/T 798—2004 复合微生物肥料 NY 1109—2006 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 HG/T 2843—1997 化肥产品化学分析常用标准滴定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

企业标准化管理.doc

企业标准化管理 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 1 目的 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建立最佳秩序,更好地建立与实施标准,规定了企业标准化工作体制、组织机构、任务、职责、工作程序与要求,以实现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统一的依据。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标准化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3 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本公司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管理工作。 3.2 总工程师(技术质量副总经理)负责协助总经理分管标准化工作。 3.3 质管部经理负责本公司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工作。 3.4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标准化管理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标准化工作体制、组织机构、标准化工作任务、职责、工作方法和要求。 4.1.1 标准化工作体制 本公司标准化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度,是建立由总经理为主任的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协调、处理本公司重大的有关企业标准化问题。在最高管理层由总经理亲自管理,由总工程师(技术质量副总经理)协助管理,公司质管部负责全公司的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工作,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标准化管理工作,从上到下形成事事有人负责、层层有人管理的工作体系。 4.1.2 组织机构图 略!

4.1.3 企业标准化工作任务 4.1.3.1 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4.1.3.2 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 4.1.3.3 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4.1.3.4 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 4.1.3.5 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4.1.3.6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4.1.3.7 参加有关标准化活动。 4.1.4 企业各类人员的标准化职责 4.1.4.1 企业最高管理者的职责 a) 贯彻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章和强制性标准; b) 确定与本企业方针、目标相适应的标准化工作任务和目的; c) 确定企业标准化机构、人员及其职责; d) 审批企业标准化规划、计划和标准化活动经费; e) 组织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审批企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体系; f) 鼓励、表彰为企业标准化工作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对不认真贯彻执行标准,造成损失的责任者,进行惩戒。 4.1.4.2 企业标准化机构及其人员职责 a) 确定并落实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中与本企业相关的要求; b) 组织制定并落实企业标准化工作任务和指标,编制企业标准规划、计划; c) 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 d) 组织制定、修订企业标准,认真做好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工作; e) 组织实施纳入企业标准体系的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本企业的企业标准; f) 对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提出标准化要求,负责标准化审查; g) 对企业实施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企业标准的复审; h) 组织制定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 i) 组织本企业的标准化培训; j) 统一归口管理各类标准文件,建立标准资料档案,搜集国内外标准化信息;k) 承担或参与国家、行业和地方委托的有关标准的制定和审定工作,参加国内外各类标准化活动。 4.1.4.3 企业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a) 组织实施企业标准化机构下达的标准化工作任务; b) 组织实施与本部门有关的标准; c) 按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奖惩。 4.1.4.4 企业标准化人员的基本要求 a) 企业标准化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所从事标准化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标准化知识和工作技能,经过培训取得标准化管理的上岗资格; b) 熟悉并能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 c) 熟悉本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和管理现状,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 d)应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计算机应用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4.2 企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复审的工作原则,工作程序及具体要求。 4.2.1 企业标准的制定范围

DBT液态有机肥标准

D B T液态有机肥标准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ICS 备案号:61 DB33 有机液体肥料、有机-无机复混液体肥料 质量安全要求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organic liquid fertilizer and organic-inorganic compound liquid fertilizer (报批稿)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前言 本标准第4章中4.2条、4.3条和第7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土肥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焱、董越勇、季天委、娄烽、陆若辉。

有机液体肥料、有机-无机复混液体肥料 质量安全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机液体肥料、有机-无机复混液体肥料的术语和定义、质量安全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动植物残体等有机物料为主要原料,经科学方法提取所得的有机液体肥料,同时适用于在有机液体肥料基础上添加无机肥料制成的有机-无机复混液体肥料,可用作土施或叶面喷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解读有机肥料新标准

解读有机肥料新标准 新版有机肥料标准(NY 525-2012)已于2012年6月1日开始实施,为能让广大肥料生产者和销售者充分学习、领会2012版有机肥料标准。本文将新旧标准的主要差异作以简要的比较解读,为生产、流通领域的工作者提供一点参考。 旧标准对有机肥料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然而,随着有机肥料市场的壮大,旧标准的部分指标限值已经滞后于有机肥料行业的发展。为此,农业部组织了专家在综合科研院所、企业、流通商、肥料用户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旧标准的部分技术指标进行了修改,制订出了NY 525-2012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与旧标准相比,新标准在增强了对有机质和总养分含量的要求,放宽了对有机肥的水分含量和酸碱度的要求,同时也对大肠杆菌值进行了重新定义;而在肥料的质量安全方面,新标准严格了重金属含量的限量指标。 一、新旧两版有机肥料标准的主要差异。 (一)新标准放宽了质量指标的要求。 新标准将有机肥料的水分含量由≤20%放宽至≤30%,酸碱度(pH)由5.5~8.0放宽为5.5~8.5。对水分含量和酸碱度要求的放宽是为了满足企业和用户在生产和应用的要求,由于旧标准对水分要求严格,生产企业不得不增加了成粒后继续烘干这个环节,产生了不必要的能耗。虽然新标准水分含量有所增大,高水分也容易滋生肥料中杂菌,而新标准对蛔虫卵和大肠杆菌值指标没有变化,保证了质量,防止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对生产企业来说,仍需对有机肥原材料和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总之,新标准结合实际地对有机肥水分的放宽,一方面可以做到节能减排,另一方面在保证产品合格的情况下给肥料

中有益的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新标准重新定义的技术指标。 有机质含量是有机肥料关键的技术指标,其含量决定了肥料的商品性。然而无论是企业还是质检部门在实际的肥料检测工作中,对有机质的检测方法一直有争议,给肥料生产配方和指导施肥带来不便。新标准选择GB18877-2002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为有机质测定方法,增加了氧化校正系数 1.5,新标准对有机质含量检测的重新定义,与GB18877-2002一致,解决了存在的争议,有利于对有机肥的质量控制。 (三)新标准严格要求的技术指标。 有机肥的总养分含量低是有机肥难以取代化肥的主要原因之一,提高有机肥中的总养分含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由于有机肥原料来源多样,容易带来重金属污染。因此,新标准一方面提高了有机肥的养分含量要求,将总养分(N+P2O5+K2O)含量从≥4.0%提高至≥5.0%;另一方面,对有机肥中的重金属含量作出了更严格的限制(见表1) 表1有机肥中重金属的限量标准对比(mg/kg ) Cd Pb Hg Cr As (旧标准) 3.0 100 5.0 300 30 (新标准) 3.0 50 2.0 150 15 二、新标准对有机肥料行业发展的影响 新标准的实施,将对有机肥行业产生重要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强调了肥料企业的环境责任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面临节能减排、转变经济

生化分析仪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生化分析仪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和规范生化分析仪产品的技术审评工作,帮助审评人员理解和掌握该类产品原理/机理、结构、性能、预期用途等内容,把握技术审评工作基本要求和尺度,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作出系统评价。 本指导原则所确定的核心内容是在目前的科技认识水平和现有产品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审评人员应注意其适宜性,密切关注适用标准及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考虑产品的更新和变化。 本指导原则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不包括行政审批要求。但是,审评人员需密切关注相关法规的变化,以确认申报产品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一、适用范围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以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对液体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的生化分析仪,类代号为6840。 本指导原则不包括具有诊断、统计功能软件的生化分析仪。 二、技术审查要点 (一)产品名称的要求 生化分析仪产品的命名应参考《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上的通用名称,一般分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命名原则如下: 通道数(必要时)+自动化程度+生化分析仪

(二)产品的结构和组成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结构一般为固定式或流动式;单色装置分为滤光片式、光栅式、固定发光器件或其他等效方式。组成一般包括光源、单色装置、吸收池、检测器和显示系统、温控装置、控制部分等。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结构一般按吸收池的型式分为分立式和流动式;按单色装置分为滤光片式(干涉滤光片或吸收滤光片)、光栅式、固体发光器件或其他等效方式;按光路型式分为前分光和后分光;按比色容器类型分为循环使用式和一次性使用式。仪器组成一般由光电比色部分、进样系统、控制单元、数据处理系统、清洗系统等组成。产品图示举例: 图1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图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图3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图4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精致有机肥企业技术标准编写规范

HFHJQB 哈尔滨肥黄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公司企业标准 精制有机肥料技术标准 发布日期:2014年10月18日实施日期:2014年10月18日哈尔滨肥黄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的编写是按照GB/TL.I-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则》GB/T1.3-1997《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3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则》而制定的。 本标准的产品是以禽畜粪便、秸秆和腐植酸等有机物为原料,经发酵、除臭、制粒、干燥加工而成的有机肥料。 本标准字2014年10月18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哈尔滨肥黄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志付赵守福周玉琢花似虎 本标准有效期三年

精致有机肥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精致有机肥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的产品是以禽畜粪便、秸秆和腐植酸等有机物为原料,经发酵、除臭、制粒、干燥加工而成的有机肥料。 本标准不适用于绿肥、农家肥和其他农民自积自造的有机粪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610.1化学试剂砷测定通用方法(砷斑法) GB7959-1987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T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6679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8569 固体化学肥料包装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8573 复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测定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576 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测定真空烘箱法 GB8172 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 GB18382 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有机肥料organicfertilizer 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0)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

胶体金免疫层析分析仪技术审评规范(2016版)

胶体金免疫层析分析仪技术审评规范(2016版) 本规范旨在指导和规范胶体金免疫层析分析仪产品的技术审评工作,帮助审评人员理解和掌握该类产品原理/机理、结构、性能、预期用途等内容,把握技术审评工作基本要求和尺度,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作出系统评价。 本规范所确定的核心内容是在目前的科技认识水平和现有产品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审评人员应注意其适宜性,密切关注适用标准及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考虑产品的更新和变化。 本规范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不包括行政审批要求。但是,审评人员需密切关注相关法规的变化,以确认申报产品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在医学实验室通过测定胶体金试剂卡反应区条带的反射率对样品结果进行判读的仪器(以下简称胶体金分析仪)。该产品管理类别为II类,产品类代号为6840-2。 本规范不适用于采用荧光标记或其他标记方法进行快速免疫测定的仪器,但适用处可参照执行。 二、技术审查要点 (一)产品的名称要求 胶体金免疫层析分析仪 (二)产品的结构和组成 胶体金分析仪应由主机(如:控制主板,光电检测系统、机械扫描控制电路、液晶显示器、外壳等)、随机软件、电源及信息采集装置(如:二维条码扫描器,IC芯片读取器)等部分组成。 参考资料

(三)产品的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应包含:主机尺寸、整机重量、工作波长范围、测试通道、接口类型、开机预热时间、功耗等。 注:多型号应在技术要求中注明差异性。 (四)产品的工作原理 胶体金分析仪是对胶体金试剂卡检测结果进行判读的仪器。将待检测的试剂卡置入仪器内,通过传感器将检测试剂卡的反射率特征转为光电信号,通过校准曲线信息将光电信号转化为相应的浓度值,对待测物进行分析。胶体金分析仪依据光传感器不同可分为:CCD(电荷耦合器件),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光电二极管等三种类型。 (五)注册单元划分的原则和实例 胶体金分析仪的注册单元原则上以技术结构、性能指标、预期用途为划分注册单元的依据。 1.不同的信号采集原理应考虑归入不同的注册单元,如CCD、CMOS、光电二极管; 2.不同的电击防护类型应考虑归入不同的注册单元; 3.自动化程度不同的仪器应考虑归入不同的注册单元; 4.定性、半定量、定量可考虑归入同一注册单元。 (六)产品适用的相关标准 企业应根据产品的自身特点引用相关的标准。 目前与胶体金分析仪相关的常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如下: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4793.1-2007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参考资料

企业标准化实施细则

企业标准化实施细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标准化实施细则。 本标准适用于标准化管理。 2、实施细则 2.1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 标准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企业各项工作中推行标准化,是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的重要措施,同时亦是一项重要的企业立法工作。搞好标准化工作,对提高本企业的科学管理和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2本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 本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方针、政策;贯彻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修订和实施企业标准,并对标准贯彻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 2.3本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十个方面: 2.3.1编制标准化工作规程和年度工作计划,贯彻国家标准化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2.3.2组织制订、修改企业标准及其发布工作; 2.3.3组织贯彻实施上级有关标准和企业标准,处理标准执行中的问题;

2.3.4 进行新产品试制全过程的标准化工作; 2.3.5开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标准化工作; 2.3.6开展标准情报和标准档案的管理工作; 2.3.7进行标准化的宣传与培训; 2.3.8 编制企业标准体系图表和标准目录,切实做好标准化数据统计与效果分析,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标准化水平; 2.3.9 进行技术引进的标准化工作; 2.3.10承担上级下达或委托的标准化工作任务; 2.4标准化工作应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和计划,对于制订、修改和贯彻标准所进行的试验,验证和研究项目,应纳入有关的科研计划; 2.5标准化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各个方面,关联着各部门。因此,本企业的各个部门,全体职工应该密切协作,共同搞好本企业的标准化工作; 2.6标准一经发布,就是法规,各单位和个人无权更改,在本企业科技和生产经营工作中,凡是应当又能贯彻上级标准的,都必须贯彻,在上级标准未曾颂布或不能满足本企业需要时: 凡是本企业生产工作中必须的设计规范,工艺规范,产品质量标准,管理制度,工作规范,检定规程以及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条件等有关的技术质量要求,应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 凡设计定型后,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制订产品质量标准和相应的工艺标准以及与此有关的其他相应技术标准。 2.7标准既是法规,本企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执行,对于标准

有机肥生产管理规定

有机肥生产管理规定 有机肥生产管理规定 一、目的:为规范工艺操作,保证工艺规程的严格、完整的执行,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有机肥车间的工艺生产和工艺管理及质量管理。 三、有机肥产品定义: 以畜禽粪便及工农业有机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腐熟后制成的有机肥料。有机肥用编织袋包装,每袋净含量40kg。 四、原辅料配比技术规程 1.原料及辅料 (1)原料:烟沫、腐植酸、养殖场畜禽粪便、磷矿渣等。 (2)辅料:CM菌种等。 2.原辅料要求

烟沫保证水分10%以下,有机质60%以上;腐植酸80%以上;粪便水份控制在85%以下,以保证运输过程的二次污染控制及堆肥前处理的水份控制。原料不得夹杂有其它较明显的杂质。菌种外购,活菌数保证2亿cfu/g,杂菌率w 30% 3.配比工艺要求 (1)原辅料:C/N比控制在23-28。 (2)含水量:原料配比含水量控制在25%-40% (3)容重控制在0.4-0.8g/cm 五、堆肥发酵生产技术规程 1.工艺流程 前处理---主发酵---后熟发酵---后加工。 2.主要工艺条件 (1)前处理的原料要求参见原辅料配比工艺规程。 (2)高效的微生物菌剂。添加菌剂后将菌剂与原辅料混匀,并使堆肥的起始微生物含量达106个/g以上。 (3)堆高大小:自然通风时,高度1.0-1.5米,宽1.5-3.0米,长度任意。 (4)温度变化:完整的堆肥过程由低温、中温、高温和降温四个阶段组成。堆肥温度一般在50-60 C,最高时可达70-80 C。温度由低向高现逐渐升高的过程,是堆肥无害化的处理过程。堆肥在高温(45-65 C)维持10天,病原菌、虫卵、草籽等均可被杀死。 (5)翻堆:堆肥温度上升到60度以上,保持48小时后开始翻

水溶有机肥料企业标准2020版

Q/511402MRL 企业标准 Q/511402MRL 004-2020 水溶有机肥料 2020-06-10发布 2020-06-25实施 发布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制本公司生产的产品目前尚无适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 特制此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 本标准有效期内如发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本标准自行作废。

水溶有机肥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溶有机肥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和销售的,以氮磷钾、有机质、微量元素、为主要成分制成的水溶有机肥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0-2009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678-2003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79-2003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8569-2009 固体化学肥料包装 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8170-2010 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真空烘箱法 GB/T 9969-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 18382-2001 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 NY/T 798-2004 复合微生物肥料 NY/T 1977-2010 水溶肥料总氮、磷、钾含量的测定 NY/T 1976-2010 水溶肥料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NY/T 1974-2010 水溶肥料铜、铁、锰、锌、硼、钼含量的测定 GB/T 24891-2010 复混肥料粒度的测定 NY/T 1979-2018 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签及标明值判定要求 NY/T 1973-2010 水溶肥料水不溶物含量和PH值的测定 NY/T 1978-2010 肥料汞、砷、镉、铅、铬含量的测定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 75 号) 3 要求 3.1外观:本产品固体形态为松散粉剂或均匀颗粒,无可见机械杂质。 3.2水溶有机肥料应符合表1规定。

集团公司标准制修订工作细则(修订)

集团公司标准制修订工作细则(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 为规范和加强公司标准制修订项目管理,提高标准制修订质量,根据《集团公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适用范围 XX石油集团公司及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等均应遵守本细则。 第三条 基本要求 (一) 应当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推广科学技术成果,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促进技术合作的发展,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护环境,从实际出发,制定的公司标准应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协调配套。 (二) 应在国家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的指导下,结合公司的业务发展、生产、经营管理、质量控制、科学研究及与国际接轨的实际需要制定公司的企业标准。 (三) 标准制修订工作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公司的企业标准制定程序包括五个阶段:立项、征求意见、审查、报批、发布(见图1)。承担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制修订程序,按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执行。

图1 标准制定程序的五个阶段 (四) 在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中,应形成阶段成果文件“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专家意见汇总处理表”等。标准编号由标准化与流程管理部进行统一的标准编号管理,按《集团公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中的标准编号规范执行。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 机构与职责 (一) 标准化与流程管理部 是标准化工作的技术支持机构,在公司主管的领导下,组织管理标准制修订工作。其在标准制修订工作中的主要职责包括: 1.编制年度标准制修订计划及经费预算,经集团标委会审查,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 企业标准由集团公司标委会主管领导批准发布 ● 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标准项目立项审批”OA 流 程提出立项申请,报集团标委会审批 ● 标准起草单位完成草案的编写及内部审核 ● 标准化与流程管理部组织草案的征求意见 ● 起草单位根据征求意见反馈完成草案的修改 ● 标准化与流程管理部组织技术专家审查会 ● 起草单位根据专家审核意见完成草案的修改 ● 标准化与流程管理部进行最终标准化审查及报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