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兰州新区林业生态建设总体规划简本

(整理)兰州新区林业生态建设总体规划简本

(整理)兰州新区林业生态建设总体规划简本
(整理)兰州新区林业生态建设总体规划简本

第一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第1条项目建设背景

(1)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中明确指出“积极推动兰州新区发展”。甘肃省和兰州市人民政府审时度势,指出:兰州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发挥中心带动作用,就必须跳出老城区,寻找和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由此,提出“开发秦王川、建设新城区,奋战三五年、实现大跨越”的发展思路。

(2)兰州新区秉承“宽视野、大手笔,高起点、远谋划”的宗旨,坚持规划先行,坚持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先行。

(3)秦王川作为灌区,大力发展农业,其生态环境相对滞后。因此,在新区规划与开发之初,兰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全市着力实施“千塘百湖”建设工程和百万亩生态林建设工程,在兰州新区全面开展林业生态建设,为兰州新区建设打下良好的生态基础。

第2条林业生态建设实质

(1)促进兰州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兰州新区生态容量,保障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兰州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使命。

(2)保障兰州新区区域生态安全。确保区域生态安全是生态建设核心目的之一,是区域生态建设优先考虑的问题。

(3)改善兰州新区城区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为建设宜居城市打下生态基础。兰州新区要建成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区,对新区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出新的要求。生态建设最终是要服务于人类利益,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求。

第3条兰州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必要性

(1)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支持兰州经济社会发展指示精神的需要。

(2)促进兰州新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维护兰州市及周边地区生态安全的需要。

(4)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升兰州城市形象,优化投资环境的需要。

(5)建设优美舒适家园,提高兰州市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第二章规划区基本情况分析

第4条自然地理概况

(1)兰州新区地理坐标处于北纬36°17′—36°43′,东经103°59′—103°49′之间。规划区主要包括永登县的上川、中川、秦川、树屏四个镇和皋兰县西岔镇和水阜乡,南北最长约49km,东西最宽约23km,规划面积为806km2。

(2)规划区属于第四纪凹陷盆地,海拔在1700—2300米之间。北部为近东西向的石质山地,东部、东南部为黄土山梁,西部为黄土丘陵区,盆地内主要为洪积平原,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土壤母质基本为第四纪风成黄土,土壤种类主要为灰钙土,平台地及梁峁地带主要为黄绵土,腐殖质缺乏,有机质含量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很差。

(3)规划区属甘肃中部寒温带亚干旱区,具日照充足,降水少,蒸发强烈的典型大陆性气候特征,多年平均降雨量26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800—2200毫米,对地下水可造成补给的有效降水量仅为15毫米。冬季严寒,最大冻土层可达1.2米。春季多风,时常伴有沙尘暴发生。总体上看,规划区水资源缺乏,但目前依靠引大入秦工程输水,水资源总量相对充足。地下水资源贫乏。

(4)规划区自然植被属干旱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类型,植被覆盖稀疏,种类相对贫乏,地表植被主要由旱生和盐生类型的植物所组成。现以人工植被为主,主要植被有云杉、侧柏、千头柏、新疆杨、河北杨、油松、樟子松、旱柳、国槐、刺槐、沙枣、山杏、核桃、山

楂、沙棘、花椒、丁香等。

第5条社会经济概况

(1)兰州新区范围涉及永登县的秦川、中川、上川、树屏和皋兰县水阜、西岔6个乡(镇),70个行政村,现有人口10余万。规划区属纯农业灌区,经济发展长期滞后,城镇化水平低。

(2)按照《兰州新区总体规划》,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人口达到50万人以上,成为兰州市、甘肃省乃至西部大开发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第6条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根据兰州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初步统计,区内林业用地29830.3公顷,占规划总面积的37.0%,耕地31326.7公顷,占38.8%,牧草地2687.2公顷,占3.3%,水域3000.4公顷,占3.7%,未利用地2342.4公顷,占2.9%,建设用地11453.2公顷,占14.2%。农、林、牧业用地合计63844.2公顷,占区内总土地面积近80%。经调查,区内基本农田比例不高,仅在新区北部有少量分布,林地主要分布于山地、丘陵区,村镇建设占地过多,标准低下,普遍环境较差。

第7条森林资源现状及评价

截至目前,秦王川灌区内有林地面积达到8555.3公顷,建成了几十个林业生态小康村镇,几百条防护林带和几十片特色经济林基地,森林覆盖率达10.6%。虽然近年来引大秦王川灌区的林业生态建

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总体来看,林地星星点点,集中度不够,带网残缺不全,生态景观差,林业产业形不成规模,林业资源现状与生态新城定位相差甚远。

第8条主要生态问题

(1)土壤风蚀严重。土壤风蚀主要发生在北部山体及平原区耕地。

(2)春季多风,沙尘暴频发。

(3)盐碱化严重,土壤改良任务重。

(4)缺乏自然水系(水体)和森林资源,生物多样性低,生态系统稳定性差,自我修复能力弱。

(5)自然景观单一,与新区定位不符。

(6)生态产业薄弱,未形成完整的生态产业体系。

第9条生态安全现状

(1)兰州新区生态安全分布不均匀,地区生态安全差异明显。新区的核心区域内,人为活动剧烈,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最为显著。而新区四周多为荒山和沙地,植被覆盖度不高,相应这里的人为干扰较低。四周地势高于内部,对内部核心区域形成天然的保障。

(2)在生态建设中,一方面要对生态安全指数较低的核心区内进行生态规划和生态建设,对生态安全较低的区域加强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直接提高地区的生态安全;另一方面,对生态安全指数相对

较高的区域进行生态修复,提高区域植被覆盖度,优化区域景观结构,增加地区的生态稳定性,为兰州新区核心区域提供天然的保障。

第10条林业生态建设有利条件

(1)政策及组织优势明显。中央、省各级政府对新区建设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组织管理机构完善。

(2)水资源相对充足。“引大入秦”工程年引水量4.4亿m3,黄河提灌工程建成后,水资源可几本满足生态建设需求。

(3)基础设施相对完备。田间渠系配套工程、平田整地工程基本就绪。

(4)生态建设具备一定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工程的实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干旱区造林绿化经验,探索出一系列先进适用、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第11条林业生态建设制约因素

(1)自然条件恶劣,干旱多风,无霜期短,林木生长缓慢。

(2)土壤盐碱化严重,土壤瘠薄,适生树种相对较少,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

(3)周边山体立地条件差,营造林难度大,造林成本高。

(4)苗木培育滞后,质量参差不齐。

(5)森林保护体系不完善,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隐患突出。

(6)生态建设及后期维护成本高,需稳定的资金支持。

第三章规划总体思路

第12条项目性质及规划定位

(1)项目性质

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公益性生态项目,属社会公共事务范畴,在规划落实、资金筹措、组织协调等方面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2)规划定位

立足于服务兰州新区城市建设,构建以中心城区为防护核心的生态防护体系,促进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立足于服务新区产业集群,有针对性、差异性地满足产业集群生态需求,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拓展其发展空间;立足于服务新区居民,改善人居环境,为将兰州新区建成“生态新区、兴业新区、宜居新区”提供生态保障。第13条规划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2010年6月。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

(3)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甘政发【2010】92号。

(4)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兰州新区生态绿化建设工作协调会会议纪要的通知,兰政办发【2010】376号。

(5)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再造兰州”战略的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

(6)《兰州新区总体规划》,2011年4月。

第14条指导思想

在《兰州新区总体规划》框架下,以科学发展、低碳发展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国办发【2010】29号文件和兰州市委“再造兰州”战略部署,从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合理配置水资源的前提下,按照“北御风沙、中兴产业、南建景观”的基本思路,以构筑绿色屏障、打造多湖水城、建设生态新区为目标,沿山、沿路、沿渠、沿湖合理布局,梳理生态中轴水系,加强周边山体绿化美化和川区林带林网建设,强化森林生态功能与景观功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实现“生态新区、兴业新区、宜居新区”的目标。

第15条基本原则

(1)与《兰州新区总体规划》相衔接的原则,实现城市与自然共存,促进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

(2)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以水定林,按照新区建设生态需求,沿山、沿路、沿渠、沿湖合理布局森林资源。

(3)遵循森林功能多样化、差异化原则。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产业、景观功能。根据区域主导功能目标的要求进行森林配置,在体现森林功能的多样化的同时,满足功能的差异化需求。

(4)适地适树、多树种配置的原则。根据立地条件选择相应树种,实现乔灌草的科学配置,丰富区域生物多样性。

(5)坚持工程造林原则。重点区域实行“大径级、高规格、立体型、成景观”造林。

(6)封造结合、造管并重的原则。在人工造林的同时,搞好封山育林,加强森林管护,确保建设成效。

(7)依靠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的原则。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主导作用,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提高科技含量和科技贡献率。同时,发挥自身的体制、机制优势,加快建设步伐。

(8)以政府为主导,多业主建设,多渠道融资的原则。既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森林城市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也应创新机制,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参与。

第16条森林资源规模测算

按照《兰州新区总体规划》,为保障新区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据新区的战略发展思路,结合现状资源情况,根据发展要求,以水、土地等资源条件为前提,重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提升,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引大入秦工程年输水量4.43亿立方米,除用于农业灌溉2.0亿立方米外,剩余水量2.43亿立方米,如30—50%用于生态用水,按目前生态用水500m3/亩计算,则可发展生态林业14.6—24.3万亩,如果通过节水灌溉,实现生态用水200m3/亩,则可发展生态林业36.45—60.75万亩。按《兰州新区总体规划》,兰州新区可

用于发展生态林业的土地资源为50多万亩。因此,通过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合理配置乔灌林结构,规划区可发展森林资源50万亩以上,其灌溉水源近期主要依靠引大入秦工程,远期灌溉用水源主要包括引大入秦工程、黄河梯级提水系统及城市中水等。随着秦王川黄河梯级提水系统等水利设施建设,可以解决新区林业生态建设用水需要。第17条规划期

本规划的规划基准年为2011年。为了与兰州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市规划相衔接,规划期定为10年,即“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和“十三五”(2016—2020年)期间。

第18条建设目标

(1)“十二五”末(2015年),完成人工造林21.9万亩,封山育林20.2万亩,建成湿地公园1处,郊野公园3处,植物园1处,城市公园8处,区域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初步形成新区外围绿色包围,城区道路、产业集群绿色掩映,水系与绿地有序联系的生态防护骨架和生态景观格局。

(2)到“十三五”末(2020年),完成人工造林33.2万亩,封山育林20.2万亩,建成湿地公园1处,郊野公园3处,植物园1处,城市公园10处,使新区林木覆盖率达45%以上,建成生态防护体系相对完备,生态景观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宜居、宜业的生态绿城。

第19条建设分区

根据《兰州新区总体规划》的功能定位、产业空间布局和空间管制,结合自然地理条件,新区主导功能要求,将规划区区划为4个生态功能区:Ⅰ.北部防风御沙生态屏障建设区;Ⅱ.中部现代农林业生态产业发展区;Ⅲ.中部产业集群生态防护建设区;Ⅳ.南部商住休闲生态景观建设区。

第20条北部防风御沙生态屏障建设区

(1)范围及特点:该区位于规划区的最北部,东二干渠至新区北部边界区域。该区域主要为新区主要风口,风蚀严重,以低产农田为主,两侧有少量低丘漫岗分布,目前植被稀疏。

(2)主导功能定位:防风御沙。

(3)主要措施:大型防风固沙林带建设、控制大田耕种、山地育林育草。

第21条中部现代农林业生态产业发展区

(1)范围及特点:该区位于规划区的中上部,东二干渠至东一干渠之间。该区域主要为平原区,以农耕地为主,渠系、路网发达,目前防护林网较差,存在土壤风蚀、盐碱化等问题。

(2)主导功能定位:农林产业集中发展区、中心城区的生态防护作用。

(3)主要措施:发展农业和经济林果基地、加强农田林网建设。

第22条中部产业集群生态防护建设区

(1)范围及特点:该区位于规划区的中下部,东一干渠至白银—机场高速之间。该区域中部以平原区农耕地为主、两侧为少量低山丘陵,渠系、路网发达,为新区产业集群分布区。

(2)主导功能定位:生态防护隔离功能,生态景观功能。

(3)主要措施:建设产业园区生态防护林网、中轴水系整治、郊野公园、山体绿化美化。

第23条南部商住休闲生态景观建设区

(1)范围及特点:该区位于规划区的南部,白银—机场高速至新区南部边界。该区域地类多样,有较大面积的平原、湿地、低山丘陵分布,路网发达,规划为中心城区,人为活动密集。

(2)主导功能定位:生态景观、生态防护功能。

(3)主要措施:湿地公园建设、郊野公园建设、城市公园建设、城区路网绿化、生态中轴水系整治、山体绿化美化。

第24条建设思路

根据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建设目标与功能分区,应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型新区”这一中心,加强新区中北部农村地区生态防护林建设,建设北部防风御沙绿色屏障;加大新区周边荒山缓坡造林力度,营造新区绿色背景;在建设绿色屏障和绿化美化新区周边山体的基础上,放大灌溉渠系、交通通道、市政通道、产业组团间、城市功能区间的

空间尺度,大量建设以生态为主兼具其他功能的生态绿地,构建大型“绿色生态网格”,同时以区内湿地、主要村镇为主体,建设景观节点和生态节点,为生态新城的建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25条总体布局

兰州新区林业生态建设格局可概括为:一环、二轴、三网、六带、多点,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轴、环、带、网、点相耦合的生态格局。

一环:周边山体绿环。

二轴:即新区十字生态中轴水系,利用现有水渠和自然侵蚀沟构建东西向、南北向的十字生态中轴水系。

三网:即农田防护林网、生态防护林网、城区绿地林网。

六带:即兰州—新区西部快速路、兰州—新区中部快速路(中川大道)、新城东部快速线、包—兰至兰—新线连接线、兰州—新区东部快速线、白银—机场高速路。

多点:即湿地公园、城市公园、郊野公园、植物园为主体构成的景观节点和以生态村镇为主体构成的生态节点。

第26条建设工程体系

新区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体系为:9大一级工程,28个二级工程。9大一级工程为:十字生态中轴水系整治工程、北部防风御沙生态屏障工程、环城山体绿化美化工程、三横三纵绿色道建设工程、“三网”

建设工程、“四园”建设工程、生态村镇建设工程、名特优经济林果基地建设工程、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工程。

第四章建设工程规划

第一节生态中轴水系整治工程

第27条东西生态中轴水系整治工程

(1)规划范围

兰州新区东一干渠和三分支渠两侧各200米区域。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在东一干渠和三分支渠近15公里两侧各200米范围内,依据“适地适树、宜宽则宽、宜窄则窄”的原则,在满足生态防护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森林景观功能,与干渠、道路相结合,营造生态景观型、生态防护型、林圃结合型、生态休闲型和生态经济型防护林0.81万亩,于2011年全部完成。工程建设投资4860.0万元。

第28条南北生态中轴水系整治工程

(1)规划范围

兰州新区南北向中轴两侧各200米区域。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将兰州新区内南北向中轴的河渠水系进行梳理、整合,对现有库塘、渠道、侵蚀沟进行拓宽和疏浚,建成长36公里、宽20—50米不等的自然水道,并根据水系自然坡降和地形,形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梯级水面,建成带状水上花园。同时,按照自然生态要求,修葺河岸线,构建自然型驳岸,保护好各类湿地资源及其生境,并在水道两侧

200米范围内依据“适地适树、宜宽则宽、宜窄则窄”的原则,营造生态景观林带,勾勒出一条南北向水文蓝带轴线。规划期内,“十二五”期间完成20公里,其中2012—2015年每年完成5公里;“十三五”期间完成16公里。工程建设投资7200.0万元。

第二节北部防风御沙生态屏障工程

第29条大型防护林网带建设工程

(1)规划范围

兰州新区北部边界四支渠、满秦快速路、二支渠、一支渠、东二干渠沿线区域。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沿新区北部边界四支渠、满秦快速路、二支渠、一支渠、东二干渠,建设5条单侧各50—100米宽的大型防护林带。各防护林带根据其防护功能和生态景观要求,可分段营造生态景观型、生态防护型、林圃结合型、生态休闲型和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并逐步禁止防护林带间的大田粗放耕种,避免加剧土壤风蚀。工程总规模1.0万亩,“十二五”期间完成0.4万亩,其中2012—2015年每年完成0.1万亩;“十三五”期间完成0.6万亩。工程建设投资6000.0万元。

(3)主要造林模式

——生态景观型防护林带造林模式

——生态防护型防护林带造林模式

——生态休闲型防护林带造林模式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带造林模式

——林圃结合型防护林带造林模式

第30条山地育林育草工程

(1)规划范围

兰州新区北部防风御沙屏障建设区中的低丘漫岗石质山区。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对生态区位较为重要的低丘漫岗石质山地上现有灌草实行全面封禁,杜绝一切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实现植被休养生息和恢复。封禁面积0.2万亩,封禁年限10年。工程建设投资40.0万元。

第三节环城山体绿化美化工程

第31条山地资源封育保护工程

(1)规划范围

兰州新区城区周围山体,陡峭山坡及高海拔地区。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对新城周围山体陡峭山坡及高海拔地区,实施封山育林育草。在保护好现有植被资源的基础上,注重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对浅山、丘陵立地条件差、植被破坏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封、育、管、造相结合,加速植被恢复,并控制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的发生,让森林地更好地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封育保护面积20万亩,根据兰州新区自然资源特点,封育10年。工程建设

投资3000.0万元。

第32条第一面山体绿化美化工程

(1)规划范围

兰州新区城区周围第一面山体的缓坡宜林地带。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在临近城区第一面山体的缓坡宜林地带,营造10万亩生态景观林、生态防护林和生态经济林,构建保护兰州新城的外围生态屏障,使兰州新城成为名符其实的“森林中的城市”。规划期内,“十二五”期间完成7.0万亩,其中2011年完成1.0万亩,2012—2015年每年完成1.5万亩;“十三五”期间完成3.0万亩。工程建设投资50000.0万元。

(3)主要造林模式

——生态背景型绿化美化模式

——生态景观型绿化美化模式

——生态廊道型绿化美化模式

——生态节点型绿化美化模式

第四节三横三纵绿色通道建设工程

第33条包兰—兰新连接线绿色通道建设工程

(1)规划范围

兰州新区规划中的包兰—兰新连接线沿线两侧各50—100米的

范围。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在包兰—兰新连接线沿线两侧各50—100米范围内营造以乔木林为主的生态景观林带,在部分区段结合产业建设,营造生态型经济林带,建设总规模为0.4万亩。规划期内,“十二五”期间完成0.3万亩,其中2013—2015年每年完成0.1万亩;“十三五”期间完成0.1万亩。工程建设投资2600.0万元。

(3)主要造林模式

——生态景观型绿化模式

——生态防护型绿化模式

第34条兰州—新区东部快速线绿色通道建设工程(1)规划范围

兰州新区规划中的兰州—新区东部快速线沿线两侧各50—100米的范围。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在兰州—新区东部快速线沿线两侧各50—100米范围内营造以乔木林为主的生态景观林带,在部分区段结合产业建设,营造生态型经济林带,建设总规模为0.43万亩。规划期内,“十二五”期间完成0.3万亩,其中2013—2015年每年完成0.1万亩;“十三五”期间完成0.13万亩。工程建设投资2795.0万元。

第35条白银—机场高速路绿色通道建设工程

(1)规划范围

兰州新区规划中的白银—机场高速路沿线两侧各50—100米的范围。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在白银—机场高速路沿线两侧各50—100米范围内营造以乔木林为主的生态景观林带,在部分区段结合产业建设,营造生态型经济林带,建设总规模为0.34万亩。“十二五”期间全部完成任务,其中2012—2013年每年完成0.1万亩,2014—2015年完成0.14万亩。工程建设投资22190.0万元。

第36条兰州—新区西部快速路绿色通道建设工程(1)规划范围

兰州新区规划中的兰州—新区西部快速路沿线两侧各50—100米的范围。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在兰州—新区西部快速路沿线两侧各50—100米范围内营造以乔木林为主的生态景观林带,在部分区段结合产业建设,营造生态型经济林带,建设总规模为0.69万亩。规划期内,“十二五”期间完成0.4万亩,其中2012—2015年每年完成0.1万亩;“十三五”期间完成0.29万亩。工程建设投资4485.0万元。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建议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建议为积极响应我国的建设生态文明目标,本文将在思想观念、行为、政策、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以促进全体人们携手保护环境,推进生态建设,促使人们的美好生活。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建议,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转变,为适应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现状,首要工作就是加快生态建设发展。为此,需建立林业发展的建设规划,从而加快林业发展,以实现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在林业环境的建设下受众多因素影响,例如森林资源、法律法规等。 将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问题,并提出具体建议,以加强建设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 为积极响应我国的建设生态文明目标,本文将在思想观念、行为、政策、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以促进全体人们携手保护环境,推进生态建设,促使人们的美好生活。 1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意义 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维护自然资源,保护地球的重要举措。林业资源是地球重要的生态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保障,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注精神文

明,热衷于地球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工作。人类破坏自然而导致自然生态的恶化,例如:人们的乱砍乱伐、开山采矿、工厂排污流入河流、汽车尾气等,人类的各种索取、活动都直接加重了大自然的负担。所以,只有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珍爱环境,才能实现共赢,长久地生活发展下去。 2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具体建议 明确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基本观念 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基本观念。(1)以人为本。加强资源供给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林区职工争取福利,以发展林业的生产和改善职工的生活条件,继而保障林区职工的生活经济状况。 在林业发展中,妥善处理好生产林业经营者的投资关系,切实维护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使林业建设的开展。(2)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树立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生命,尽快做好林木恢复,以发展林业建设。(3)良好道德品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节约资源从我做起,在林业资源建设上努力维护,树立良好的保护环境思想品德,共同携手为人类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自然资源的枯竭是大自然对人们不节制的惩罚,

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草案) 一、规划期限和范围 (一)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远景为2020年以后。 (二)规划范围和层次 (1)市域 兰州市市域行政区划范围面积13085.6平方公里。 (2)规划区 规划区范围为:兰州市市辖的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和红古区;永登县的连城镇、河桥镇、树屏镇、秦川镇、中川镇,皋兰县的什川镇、忠和镇和九合镇榆中县的城关镇、和平镇、定远镇、金崖镇、夏官营镇、高崖镇、甘草店镇、连搭乡、马坡乡、小康营乡、清水驿乡的全部行政区划范围;永登县的上川镇和龙泉寺镇、皋兰县的西岔镇和水阜乡的部分地区。规划区总面积5810平方公里。 其中,永登县的秦川镇和中川镇的全部行政区划范围,永登县的树屏镇、龙泉寺镇和上川镇、皋兰县的西岔镇和水阜乡的部分地区为兰州新区规划范围。 (3)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范围为:兰州市区行政辖区内的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四区的部分地区,以及榆中县的和平镇、定远镇和皋兰县的九合镇的部分地区,面积688.9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与层次图 二、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城市发展目标

保持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城乡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现代化都市格局基本形成,力争把兰州建设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西部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西北地区的科学发展示范区,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名城。 (二)城市发展战略 (1)动力创新战略:拓展传统产业基地,提升现代服务业中心 依托产业基础,提倡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增强优势产业竞争力,丰富和拓展传统产业基地的内涵。强化资源特色,突出文化引领,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和加强兰州在区域的中心地位和对全省的中心带动作用。形成八大主导产业。 (2)空间拓展战略:推动兰州新区承载产业基地,促进中心城区集聚中心职能 为了保障兰州城市安全和提高节能环保的标准,推动大型产业基地(尤其是西固重化工业)跳出现有城区,在兰州新区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中心城区通过西固重化工业置换、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容扩区获得发展空间,实现区域中心职能的有序聚集。在市域形成双城格局,在兰白经济区形成"一主两副五带"的空间发展格局。(一主:兰州市区(远景包括榆中盆地),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两副:兰州新区和白银市区(含刘川工业园)。兰州新区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甘肃省实施"中心带动"战略的重要抓手,兰州市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区;白银市区(含刘川工业园)是区域性传统产业服务中心,能源和有色冶金产业基地。五带:是兰白战略核心区向外辐射的主要轴带,引导产业和人口轴向聚集、形成区域发展的主要支撑,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是实现兰白地区"中心带动"战略的主要空间载体。即兰州-西宁西向城镇发展带、兰州-定西东向城镇发展带、临夏-兰州-白银黄河城镇发展带、兰州-武威西北向城镇发展带、兰州-甘南南向城镇发展带。) (3)城市安全战略:加强城市安全保障,着力推进节能环保 完善应急和管理体系,加强城市公共安全,避免重大危险源对城市发展构成威胁,积极推进西固重化工的搬迁;构建区域生态结构,保护生态安全;集约节约、合理高效利用能源资源;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进废弃资源循环利用。 (4)社会发展战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就业;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实施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加大教育、卫生、文化、公共交通等方面的投入,大力发展公益福利事业,形成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机制;保障基本居住条件,增强政府住房保障能力,扩大政策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政策保障性住房建设,合理安排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用地。 三、城市性质和职能 (一)城市性质 甘肃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二)城市职能 (1)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通道和内联外引的综合性交通与通信枢纽; (2)国家重要石油化工、能源储备基地和转运枢纽; (3)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和有色冶金产业基地; (4)国家重要的基础科学研究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航天技术等研发生产基地; (5)西部地区重要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 (6)甘肃省经济、行政、文化与科教中心。 四、城市规模 规划2020年,兰州市域总人口为500万人;其中,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7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25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91平方米。

关于县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调查报告正式版_1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关于县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调查报告正式版

关于县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调查 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对林业的主要需求已经转变为生态需求,北京市把紧紧抓住举办奥运会、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做为重要的历史机遇,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延庆县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从林业整体的发展上看,对服务于总体功能定位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我县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

(一)森林资源现状 建国初期,全县的森林面积只有12667公顷,森林覆盖率不足7%,活立木蓄积量只有15.7万立方米。据森林资源第六次清查结果显示(XX年调查):全县土地面积199265公顷,其中林地面积151228公顷,占土地面积的75.9;其它土地4803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4.1。全县人均占有林业用地0.6公顷。 从蓄积看,全县活立木总蓄积180.9万立方米。全县人均占有林木蓄积6.7立方米。 由于森林面积的增长,灌木林面积的扩大,使全县林木绿化率从99年的55.4增加到现在的69,提高了13.6个百分点,

甘肃·兰州打造城市名片

甘肃·兰州打造城市名片 2015年8月8日,“2015第五届中国(兰州)艺术品收藏博览会暨黄河奇石文化兰州赏石交流大会精品展”在甘肃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黄选平,民建甘肃省副主委、民建兰州市主委刘晓瑚,民建甘肃省副主委杨贵言,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朱建军,甘肃省省委宣传部、文化发展经营管理中心主任廖士俊(女士),甘肃画院办公室主任张建中,《中华奇石》杂志主编陈西、甘肃会展中心责任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柱,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甘肃省观赏石协会会长、《石友》杂志主编胡云华等领导,甘肃省收藏家协会、古玩书画协会、民俗文化产业协会,甘肃省静宁商会,广西来宾市观赏石协会,四川省都江堰市观赏石协会,陕西省赏石文化研究会,兰州、嘉峪关、酒泉、张掖、白银、天水等省内外诸多观赏石、玉石协会会长及相关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 展会为期五天,展览面积12000平方米,设黄河奇石文化兰州赏石交流大会精品展区、珠宝区、红木家具区、陶瓷紫砂区、古玩字画区、义卖区。囊括古玩、书画、奇石、玉器、珠宝、陶瓷、紫砂、根雕、现代工艺品、民俗民饰等诸

多门类。 “黄河奇石文化兰州赏石交流大会精品展”成为博览会的最大亮点,占地500平方米,由中共兰州市市委宣传部、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主办,甘肃省观赏石协会、甘肃省收藏家协会及甘肃省民俗文化产业协会、甘肃省古玩书画协会协办,兰州黄河奇石协会承办。主要展出了黄河石的水纹石、雪花石、国画石、浮雕石、黄河玛瑙、象形石、动植物化石等30多个优秀品种。 借博览会的良机,8月8日下午,召开了“把黄河石打 造成兰州市的一张名片专题研讨会”,邀请各界多位专家、 学者及协会负责人就此问题进行发言讨论,提出建议和意见。 据了解,此展共吸引了国内20多个省市区共400多家 收藏经营机构、藏友及艺术家参展,规模空前。 2016第六届中国(兰州)艺术品收藏博览会将于2016 年4月14日至18日甘肃国际会展中心闪亮登场,诚邀各界共赏艺术之美。 (供稿:中国(兰州)艺术品收藏博览会组委会)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新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 境建设(新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新 版) 【摘要】林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覆盖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各项林业工作不断深入。林业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产业,既有不可代替的生态效益,又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 一、突出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一是在平原农区实施高标准农田林网绿化工程,提高农田防护功能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突出抓好退耕还林工程,使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得到遏制。落实和兑现补偿政策,加大造林地管理、管护投入,建立健全管护队伍,调整结构和开发特色产业,解决退

耕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三是认真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视集体林的管护,通过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等措施,进一步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林资源。同时,开展多种经营,开发新产业,妥善安置富余职工,维护林区稳定。四是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巩固提高现有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切实保护好各地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五是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对湿地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湿地保护、恢复等措施,有效保护湿地资源。六是实施村庄绿化和坡塬丘陵困难地区林业富民工程,积极发挥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帮助农民致富增收。 二、加快建设高效林业产业,实现兴林富民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林业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林业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很大。一定要处理好兴林与富民的关系,处理好生态与产业的关系,把发展林业和林农致富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在改善生态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

生态林业建设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生态林业建设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当前时期,国家非常注重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理念的重点内容是生态。作为生态体系的关键构成要素,森林的作用不容小觑。作者具体地分析了目前生态林创建过程中面对的各种不利现象,并且论述了具体的应对方法。 关建词:生态林业;建设;问题;措施 引言 林业是一种基础性非常强的产业,同时它具有较为明显的公益性特征,因此它存在的意义不单单是为了发展经济,同时还负担着保护环境的任务。它能够改善生态,能够增加就业岗位,还能够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在短时间内分析的话我们经常发现它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无法统一,但是站在长远的层面上来分析的话我们发现两者是高度统一的,不管是生态创建亦或是资源维护,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带动农村地区的前进。 1 当前生态林创建过程中面对的不利现象 第一,品质较低。比如当前的树木种类太少,过分地看中人工种植,而没有合理的封闭山林;树木种类搭配的不正确;单纯的种植一种植被。而且,治理方法不当,过分地重视种植而忽略了经营管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区域在选择

种类或是选取技术的时候不认真。上述这些要素的存在,导致植被的成活几率不高,无法发挥出生态意义。 第二,思想上有误区,没有形成正确的环境以及法制思想。当前林业的关键工作是积极的开展生态建设活动。不过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工作者单纯的将林业看成是一种产业,或是将其看成是常见的经济组织,没有关注它的生态的乐观价值,过分地看中短时间的利润,忽略了长远的发展,不合理的砍伐树木,导致生态不断的恶化。 第三,缺少良好的保证体系。一直以来,我们都没有合理的进行资金投入,尤其是没有做好新林的养护投入工作,因为资金较少,所以无法积极的养护,最终导致辛苦种植的植被无法成活。其次是政策方面的原因,无法切实发挥出社会力量开展工艺推广活动,导致造林工作的技术性不高,而且存在非常明显的资源浪费问题。 2 创建生态林的常用方法汇总 2.1 确保育苗系统合理,认真处理苗木单一的现象 具体来讲要从如下的四个层面入手。首先,要形成以国有苗田为基础,其他为补给的生态系统。确保绿化工作能够顺畅开展。第二,做好苗木培育工作。将科研和生产工作有序的融合到一起,切实的提升种植工作的技术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林业正常发展。积极推广地膜等优秀的培育工艺,做好新树种的引种工作,培育出适合所在区域特点的树种,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 ???? ?? ??? 经济? ???2030年GDP达2700亿? ?? 《总体规划》确定了兰州新区的发展目标,即产业强城、生态绿城、多湖水城、现代新城。总体目标是兰州新区要成为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平台,西部区域复兴的重要增长极,兰州城市拓展的重要空间。? ???? ????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规划范围为兰州新区全域,兰州新区行政区划范围面积806平方公里。规划重点为规划研究、产业布局和城乡统筹。? ????2011~2015年(近期),该阶段的发展目标是新区框架、产业体系及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交通及城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兰白核心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GDP达到500亿元左右。?

????2016~2020年(中期),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集聚,服务配套、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新区,GDP 达到1000亿元左右。? ????2021~2030年(远期),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现代化城市格局基本形成。兰白核心经济区的一体化发展基本形成,GDP达到2700亿元左右。? ??? 人口? ????2030年新区人口达百万? ????按照兰州新区的人口与用地规模,2015年,新区城市人口规模3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60平方公里。2020年,新区城市人口规模6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110平方公里。2030年,新区城市人口规模1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160平方公里。到2030年,在新区城市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内总共控制240平方公里的用地。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将形成十大主导产业,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林业、现代物流仓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等。? ????布局? ????两带一轴?打造功能型城市?

2021年县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调查报告

县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县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调查报告 随着 ___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对林业的主要需求已经转变为生态需求,北京市把紧紧抓住举办 ___会、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做为重要的历史机遇,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延庆县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从林业整体的发展上看,对服务于总体功能定位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森林资源现状 建国初期,全县的森林 ___只有12667公顷,森林覆盖率不足7%,活立木蓄积量只有15.7万立方米。据森林资源第六次清查结果显示(xx年调查):全县土地 ___199265公顷,其中林地 ___151228公顷,占土地 ___的75.9;其它土地48036公顷,占土地总 ___的24.1。全县人均占有林业用地0.6公顷。 从蓄积看,全县活立木总蓄积180.9万立方米。全县人均占有林木蓄积6.7立方米。

由于森林 ___的增长,灌木林 ___的扩大,使全县林木绿化率从99年的55.4增加到现在的69,提高了13.6个百分点,年平均递增1.9个百分点。 (二)城乡绿化 近年来,延庆县委、县 ___下大力气对县城区进行改造,整治河道,净化污水,处理垃圾,植树、种花、种草,先后建起了香水苑公园、妫川 ___、夏都公园、江水泉公园、妫水公园、三里河湿地公园、百泉公园等14处别具风格的大型公共绿地。目前,延庆县城的绿地 ___已达616.6公顷,人均公共绿地 ___48.7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9.6。 xx年以来,康庄、永宁、旧县、八达岭、千家店五个小城镇先后被列为北京市重点绿化小城镇,新增绿化 ___ 1500公顷,城镇绿化建设初具规模,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自1986年开展花园式单位建设以来,延庆已累计建成“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234个,实现绿化覆盖 ___700万 ___。 从xx年开始,我县结合 ___新农村建设推出了绿色村庄建设项目,三年来,推进重点绿化村庄72个,栽植油松、刺槐、连翘等

兰州市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1954 年-1972 年)

兰州市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1954年-1972年) (一)现况简述:分别简要介绍兰州市沿革、市区土地面积、地理位置、地形、地质、气象、水文水质、山洪等自然条件;又简述兰州市资源、特产等状况;最后简述兰州市交通、工商业、文教、卫生设施、名胜古迹等社会经济状况。 (二)规划说明: 1、规划原则 (1)概貌:兰州市有八个区,地形狭长,东西长、南北窄,南有皋兰山、北有白塔山,黄河纵贯全市,两侧岗岳连绵、沟渠相间,形成河谷盆地,两岸平川有五块,并有台地。天兰、兰新铁路顺皋兰山麓穿过全市。 (2)城市规划须遵守的原则: ①根据国家工业建设计划,中央已将兰州列为国家城市建设重点之一。我们要把兰州市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工业城市,并以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机器制造工业构成城市的骨路。社会主义工业和其他社会主义经济是我们建设城市的物质基础,这就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②兰州是甘肃省级领导机关所在地,是全省政治中心,又是和即将是天兰、兰新、兰包、兰青四条铁路与西兰、兰新、兰银(银川|)、兰夏(夏河)、兰宁〈西宁〉、甘川等公路的连接点或终点,是甘、青、新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之地,城市规划必须照顾这一特点。 ③必须充分利用旧城市,使其在建设中起应有的作用。同时必须有计划逐步的改造旧城市。 ④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主义标准,正确的、合理的、本经济用地的原则布置工厂、住宅、交通道路、公共建筑,使之相互配合,并能有满足城市人民(首先是工人)生活需要及文化需要的足够设备(如自来水、下水道、商店、学校、医院、疗养院、影院、剧院、幼儿园、托儿所等),创造劳动人民正常和健全的生活条件。 ⑤保持盛产瓜果的特点,必须划一定数量的川地、滩地、台地,作为蔬菜和瓜果种植面积。保留与培植安宁区的桃林、果园,并使之成为新鲜空气贮藏所和森林公园。 ⑥规划中的各项布置和建筑,必须具有整体性和艺术性,创造美观、实用的干线广场和建筑群,以体现社会主义城市的气魄。 (3)建设实施的原则、步骤: ①根据工业建设计划和国家投资能力,有重点的进行建设。第一期先建设西固城、七里河两个工业区和大洪沟以西、旧城以东的地区,并逐渐将黄河以南三块平地建设起来。

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 (3) 第一节城市发展目标和战略 (3) 第二节城市性质和职能 (5) 第三节城市规模 (6)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7) 第一节区域协调 (7) 第二节市域生态系统和空间管制 (10) 第三节城镇化和城乡统筹 (14) 第四节市域综合交通 (16) 第五节市域历史文化保护 (19) 第六节市域市政基础设施 (20) 第七节城乡综合防灾减灾 (23) 第八节市域产业发展与布局 (24) 第九节市域旅游发展与布局 (27) 第十节兰州新区发展指引 (27)

第四章中心城区规划 (32) 第一节空间布局 (32) 第二节居住用地 (34) 第三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35) 第四节工业和仓储用地 (39) 第五节绿地系统和水系 (40) 第六节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保护 (44) 第七节城市交通 (47) 第八节市政基础设施 (50) 第九节综合防灾减灾 (54) 第十节环境保护 (60) 第十一节城市特色和整体城市设计 (63) 第十二节旧城更新 (66) 第十三节地下空间 (68) 第五章规划实施 (70) 第六章附则 (73) 附表2-1 城市发展指标体系表 (74) 附表3-1 市域空间管制要素表 (76) 附表3-2 市域城镇等级结构规划表 (77)

附表3-3 市域城镇规模结构规划表 (77) 附表3-4 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表 (78) 附表3-5 建制镇(乡)、中心村(农村新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表 (78) 附表3-6 市域公路客货运枢纽一览表 (80) 附表3-7 市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一览表 (81) 附表3-8 市域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81) 附表4-1 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83) 附表4-2 中心城区居住分区表 (85) 附表4-3 中心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一览表 (85) 附表4-4 中心城区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85) 附表4-5 中心城区快速路一览表 (86) 附表4-6 中心城区骨架性主干路一览表 (87) 附表4-7 中心城区西柳沟—东岗跨黄河桥梁一览表 (88)

县林业生态建设典型材料

县林业生态建设典型材料 金秋时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边陲的竹溪县稻熟菊黄,瓜果飘香。驱车沿着305省道县河至关垭段“百里长廊”一路行来,一辆辆车辆飞驰而过,赏心悦目的景致别有一番情趣:粉红色的紫薇花、鲜艳的月季、绿色的香樟,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百里绿色长廊已初显生机和活力。近年来,竹溪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战略,坚持“依法治林、项目强林、科技兴林、改革活林”的基本思路,大力营造林,共绣山河美,谱写了一曲爱绿、护绿、共建绿色家园的新篇章。 廓清思路谋发展 竹溪县位于鄂、渝、陕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区,西接陕西省平利、镇坪、旬阳三县,南交重庆市巫溪县,是湖北面向大西北、出入大西南的重要通道,是汉江最大支流堵河的源头、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县域总面积3310平方公里,下辖15个乡镇、302个村、15个农林特场,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 竹溪是一个发展优势和劣势都非常突出的山区县。从优势上讲,竹溪是全国500个资源富县之一,水电、林特、矿产等资源十分丰富。竹溪是全国林业百佳县和全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现有森林面积288万亩,森林覆盖率%。有林特资源13大类、1200多种,其中食用药用植物500多个品

种,有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植物25种、动物48种,有全国最大的红豆杉群落,面积4100亩;竹溪是全省水电资源富县,水能蕴藏量120万千瓦,近期可开发60万千瓦;竹溪是矿产资源储量大县,其中煤储量6亿吨、板石11亿立方米、花岗大理石6亿立方米;竹溪是秦巴山区茶叶名县,茶叶面积达15万亩,茶叶远销日本、韩国、新马泰等国,是全省名优绿茶出口基地和生态有机茶示范基地,是“中国有机绿茶之乡”、“中国茶叶之乡”;竹溪是“中国魔芋之乡”,是全省魔芋产业核心种植区域,魔芋精粉远销韩国、日本等地。从劣势上讲,竹溪区位偏远,受交通、信息等制约非常突出,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是全国、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县。 认识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面对“穷经济、富资源”的基本县情,我们广泛调查研究,反复比较论证,集思广益找出路,把保护生态环境,再造山川秀美新竹溪作为策应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脱贫致富,调整优化县域经济结构的根本点和切入点。竹溪既是全国资源富县之一,又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林地面积大,山场资源丰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特殊的立体气候,充沛的雨量,使得发展林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要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必须在山上做文章,实行林、果、药一起上,发挥林业综合效益,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森林资源具有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多样性,发展潜力大,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不仅能够改

兰州市情简介

兰州市情简介 概况 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处在东经102°30ˊ-104°30ˊ、北纬35°5ˊ-38°之间,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在大西北处于“座中四连”的独特位臵。市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层峦叠嶂,既体现了大西北的雄浑壮阔,又展现了江南的清奇秀丽。 兰州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五区和永登、榆中、皋兰三县,全市总面积 1.3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31.6平方公里。 兰州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市区海拔平均高度1520米,年均气温11.2℃,年均降水量327mm,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以上,是比较理想的居住和投资创业之地。 全市户籍总人口322.2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10万人,居住着汉、回、藏、东乡、裕固、撒拉等38个民族。 兰州西汉时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臵兰州总管府,清康熙时隶属甘肃行省,省会由陇西迁至兰州。1941年正式设市,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 全市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84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全市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52.44亿元,增长19.05%;一般预算收入50.86亿元,增长25.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1.98亿元,增长20.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04亿元,增长17.03%。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06%,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提高到33.99%。 资源 兰州及其邻近地区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已探明各种矿床156处,主要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和能源矿产等9大类、35个矿种,临近兰州的白银、金昌是我国镍、铅、锌、稀土和铂族贵金属的重要产地。 兰州位于黄河上游水能富集区,河川径流地表水资源总量384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9.6亿立方米。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干流段可建25座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可达1500万千瓦,现已建成的刘家峡、八盘峡、盐锅峡、柴家峡、大峡、小峡水电站与邻近地区的其它水电站构成我国最大的水力发电中心之一。 兰州是闻名全国的“瓜果城”。兰州百合,瓣大肉厚,香甜可口,是高级滋补营养品;兰州的玫瑰花,花大色艳,玫瑰油产量占全国的80%;兰州的黑瓜子,板大形正,被称为“兰州大板”,畅销海内外;兰州的白兰瓜、黄河蜜,清香溢口,实乃瓜中上品,民间素有“赏景下杭州、品瓜上兰州”的赞誉。

生态林业建设实施方案(最新)

生态林业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市委、政府确定的“345”战略和自治区造林绿化总体安排部署,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造林与护林并重、生态林与经济林建设并举,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多赢发展,为打造绿色经济示范市,建设美丽x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大和x届x中、x中、x中、x中全会精神和x来宁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紧紧围绕四大生态功能区建设,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着力深化林业改革,推进精准造林,提高绿化质量,提升产业效益,着力加强资源保护,推动林业生态建设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由传统发展模式向现代治理模式转变,深入持久地推进美丽x建设,绘就美丽x“x最美画卷”。 二、建设原则 (一)坚持统筹协调、属地建设、考核推进的原则; (二)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 (三)坚持生态林与经济林、乔灌与花草、造林与封育相结合的原则; (四)坚持政府引导、项目带动、社会投资、全民参与原则;

三、目标任务 (一)营造林任务。 1.新造林。全市营造林面积29.3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8.6万亩(乔木林2万亩,灌木林6.6万亩),封山(沙)育林10万亩,退化林分改造6.45万亩,退耕还林4.3万亩; 2.未成林地补植补造。全市完成未成林地补植补造8.2万亩; 3.造林成活率。全市新造林及补植补造成活率达到85%以上; 4.森林覆盖率。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5.18%。 (二)特色经济林建设。 1.新增苹果、红枣、枸杞等经济林1.5万亩。其中,苹果0.25万亩,红枣0.15万亩,枸杞0.85万亩,其他经济林0.25万亩; 2.新建酿酒葡萄基地4500亩,新建酒庄15个; 3.特色经济林平均成活率达到95%以上。 各县(市、区)特色经济林建设任务详见附件2。 (三)森林防火。 1.森林火灾受害率低于0.9‰; 2.不发生较大以上森林火灾和人员重伤、死亡事故; 3.森林火灾案件查处率达到100%。 各县(市、区)森林防火指标详见附件3。 (四)林业有害生物防控。 辖区内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6‰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

林业生态建设的工作计划

林业生态建设的工作计划 林业生态建设的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快全镇林业生态建设步伐,持续提升林业生态建设水平,根据《**县xx年林业生产实施意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部署,紧紧围绕全县林业生态建设目标,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建设与管护并重,突出抓好苗木花卉产业建设、经济林产业建设、村庄绿化工程、通道绿化工程和荒山绿化工程,通过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全面提升生态质量,为推进“三晋示范镇”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围绕六大工程建设,完成120万株林木新植补植补造任务,苗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其中,经济林栽植面积250亩,生态造林350亩,新育苗木300亩,村镇绿化10个,通道绿化40公里,新建湿地公园一处,义务植树4万株。全镇林业生态建设进入全县林业建设先进乡(镇)行列。 (一)苗木花卉产业建设工程

继续坚持“科学规划、龙头带动、精品示范、片区带动、政策支撑、市场运作”的原则,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全力打造以“春之晨”为主打品牌的苗木花卉基地。xx年重点完成“春之晨”生态园二期工程300亩,新育苗木15万株。 (二)经济林建设工程 按照项目工程化、建设规模化、质量标准化、苗木优质化、管理科学化的标准要求,xx年突出抓好**、**两村共250亩经济林建设工程,其中,**村完成核桃栽植100亩,**村完成核桃栽植150亩。 (三)生态廊道建设工程 **一级路和***公路(武安段)两条生态廊道建设。端润一级路升级改造工程坚持高标准、高档次、高品位,出精品、出亮点、出特色,对沿路两侧50米以内的林带进行修枝、除草等综合治理。**公路按照全方位立体化绿化模式,打造高品位“绿色走廊”。此外,着重抓好村村通道路补植改建工程,对断档地带进行补植,对生长不良、档次较低的树种进行更换。 (四)荒山绿化建设工程

某县林业生态建设情况汇报

某县林业生态建设情况汇报 **县地处江西省南部山区,是全省重点林业县,南方重点林区。全县辖18个乡镇,160个行政村,总人口万人。全县土地总面积356万亩(2375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万亩),森林活立木蓄积量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 **县物产丰富,是一个特色鲜明的山区县。**是全国第一个无公害脐橙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县脐橙面积达万亩,脐橙产业覆盖了80%的农户。**文化底蕴深厚,是赣南采茶戏的发源地,是江西第一个“中国楹联之乡”,境内有中国最大的方形围屋东升围。 2016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比上年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7640万元,本级财政收入61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5元。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林业生态建设给予高度重视,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大力培植森林后备资源,加快森林生态体系建设,全县的森林生态得到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一、坚持以资源增长为目标,强化保护,推动森林生态体系建设

一直以来,我们坚持以资源增长为目标,强化保护管理措施,推动森林生态体系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为实现构建和谐新**的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林政资源管理。一是严格林木采伐管理。坚持以“限额采伐、全额管理”为重点,严把木材采伐许可的审批关,严禁超范围、超树种、超限额采伐,严禁在划定的生态公益林、珠防林、阔叶林保护区内设立伐区。加强伐区的检查监督,强化源头管理。改革集体林木采伐生产办法,取消集体林由林业公司独家经营的管理模式,坚决取缔乡、村买卖青山和个人承包生产木材的行为,减少资源浪费。二是强化木材流通管理。在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木材运输管理工作监督网络,加大对违法木材运输活动的查处力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木材运输行为。三是规范木材加工管理。严把木材加工厂办证审批关,制定出一套符合实际的办证程序。坚决取缔生产规模小、加工工艺简陋、资源浪费严重的加工企业。严格按照省林业厅、省经贸委、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中小企业局《关于开展全省木材(加工)单位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强了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监督管理,对经营加工单位实行全面监督,分片管理,统一印发加工台帐,制订生产计划,核定年度木材消耗量。使木材经营加工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四是积极开展“开源节流,改燃节能”工作。全面关闭柴炭市场,

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

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 一、前言 二、《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草案) 前言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信息中心;也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基地和西北地区主要的商贸集散中心;甘肃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新时期,兰州市城市发展和建设面临许多新形势、新环境、新问题,现行总体规划已经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客观需要,需要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所以,住建部于2009年1月发函《关于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有关问题的函》(建规函[2009]1号),同意兰州市人民政府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 2009年5月,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市长为组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及市规划部门主要负责人等为副组长、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兰州市城乡规划局具体组织总规修编工作。项目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就城市定位、空间、产业、生态、气象、交通、地质、兰白统筹等重大专题聘请北大、清华、中科院、北京气象中心等相关单位的专家共同进行研究。2008年10-11月,2009年7-8月,中规院项目组多次来兰进行了现场调查,与40多个单位和部门进行了面对面座谈,向70多个单位和部门(包括大中型企业)收集了资料,并与八个县区政府及县区各部门分别进行了座谈和资料收集工作。 2009年6月14日,省委书记陆浩及省上四大家领导亲临兰州调研听取了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构想汇报。2009年7月31日,市政府召开了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动员大会。2010年3月、4月,中规院项目组先后向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和市上四大家主要领导汇报了《兰州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兰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战略研究》等各项前期研究成果。2010年8月13日,袁占亭市长专题听取了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汇报。2010年10月中规院项目组向陆武成书记和袁占亭市长汇报了总规纲要初步成果,并就总规纲要初步成果向市上各

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林业生态建设调研 报告

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一、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成效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林业发展最快最好的三十年,全县上下以工程和西部大开发为契机,高举生态与产业两面大旗,以林业重点工程项目为依托,以发展保护为中心,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重点,以加强林业自身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均取得辉煌成绩。三十年来,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由78年的176.1万亩上升到现在的262万亩,净增85.9万亩;有林地面积由78年的88.3万亩上升到现在的178.4万亩,净增90.1万亩;活立木蓄积由78年的97.38万立方米上升到现在的418.8万立方米,净增321.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78年的25%上升到现在的49.6%,净增23.7个百分点;林业系统建筑总面积由78年1037平方米上升到现在104229平方米,净增10.3万平方米;国家对林业的投入由78年的不足5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近1个亿;全县林果收入由78年的万元增加到现在的近6个亿。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全县林业实现了四大转变,即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由纯发展型向发展与保护并重型转变;由速度型向速度效益型转变;由林业部门单打独斗向全社会齐抓共管转变。一个山清水秀、民富林强的新屈乡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工程建设成果丰硕。近二十年,全县先后启动实施了防护林、德援造林、世行贷款造林、生态环境保护、退耕还林、天然

林保护、库区湿地等一批重点工程,各项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防护林从89年开始启动,十年完成重点人工造林30.9万亩,封山育林3.65万亩,低效林改造15.1万亩,幼林抚育5.3万亩;德援项目从95年开始启动,六年完成人工造林13.94万亩,封山育林9.71万亩,灌草种植0.2万亩;世行贷款造林由95年开始启动,三年完成人工造林1.58万亩,封山育林1.41万亩;退耕还林从开始启动,截止全县共完成坡耕地造林22.3万亩,荒山造林12.7万亩;天保工程从开始启动,截止当前,全县落实森林管护面积181万亩,完成公益林人工造林4.17万亩,封山育林17.9万亩,飞播补植管理5万亩,安置森工企业富余人员333人。德援项目从建设初期到终期评估验收,一直被誉为全省的样板。退耕还林工程从开始连续三年被授予全省退耕还林先进单位,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 (二)三防工作全面加强。一是森林防火工作得到加强。县乡两级防火机构进一步健全,防火设施进一步完善,防火措施进一步扎实,火警次数由70年代的每年20余起下降到现在的不足10起,实现连续31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好成绩,;二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得到加强。经过加强检疫与防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由78年的30%上升到现在的85%以上,林木种苗及种子花卉检疫率由60%上升到95%以上,组建了市第一个县级森林病虫害检疫检验室和林业生物标本室;三是限额采伐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天保工程启动后,全县取消了商品材采伐计划,调减了农民自用

兰州新区建设项目规划管理流程图

兰州新区建设项目规划管理流程图 土地证 备注:各阶段审批申报必备资料附后。 建设单位 新区规划建设管理局 规划选址许可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建设工程规划及竣工验收 新区招商、经发部门 经发、国土、环保部门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国土部门 施工许可证 消防、人防、国土等部门 经发部门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第三方审查 新区管委会审定建设项目总图 核发竣工验收书 专家会审查

兰州新区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申报资料 一、初步选址阶段 (一)申报必备资料 1.申请报告,企业法人工商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他人申报手续的还应提供由法定代表人出具的委托书和被委托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2.建设项目选址申报表; 3.兰州新区管委会对该项目的前期意见; 4.兰州新区招商局招商合同。 (二)审批结果 关于同意开展总图设计的函。 (三)下步工作提示 建设单位在取得《同意开展总图设计的函》后,应尽快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项目的设计工作,15-30日内将项目规划总平面图(含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总体效果图、综合管网图报我局,经管委会审定后再开展规划建筑方案设计、立项、土地出让、环评、地形图测绘、场地平整、地质勘查等下一步工作。 二、选址意见书阶段 (一)申报必备资料 1.划拨方式供地项目 (1)申请报告 (2)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审批制项目)或行业主管部门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文件(核准制项目,原件或复印件); (3)项目规划的总平面图(含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立面效果图、综合管网图等。 2.出让方式供地项目 (1)申请报告;

(2)项目规划的总平面图(含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总体效果图、综合管网图等。 (二)审批结果 1.建设单位:(划拨方式供地)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及规划选址范围图、总图初审意见书;(出让方式供地)总图初审意见书; 2.土地储备中心: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规划条件通知书。 (三)下步工作提示 (划拨方式供地)建设单位同时向新区国土环保局办理用地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后,向新区经发局等项目审批或核准部门申请办理可研批复或项目核准手续后,在向新区规建局申请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出让方式供地)建设单位向新区国土环保局申请办理用地出让手续。 三、用地规划许可证阶段 (一)申报必备资料 1.划拨方式供地项目 (1)申请报告,企业法人工商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他人申报手续的还应提供由法定代表人出具的委托书和被委托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申报表; (3)用地协议(原件和复印件); (4)建设项目审批(或可研报告批复)、核准、备案文件(原件或复印件); (5)有关会议纪要等依据文件、已取得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复印件)及要求提供的国土、环保等相关部门意见(原件); (6)核放过城市五线(红线、蓝线、绿线、黄线、紫线)的1/500现状地形图(图上标注有建设用地的界线及拐点坐标、用地面积超过50亩可用1/1000现状地形图代替); (7)建设项目总平面规划图。 2.出让方式供地项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