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度规作业指导书

高度规作业指导书

高度规作业指导书
高度规作业指导书

指导现场检验人员对高度规的使用操作及日常维护适用于公司目前的高度规使用操作及维护。

卡尺内校作业指导书

卡尺内校作业指导书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卡尺内校作业指导书 1.目的 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使校准作业规范化。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现有各种类型之卡尺,包括高度尺、游标卡尺、带表卡尺。电子数显卡尺。 3.定义 无 4.权责 卡尺保管人:负责所属卡尺维护和保养。 品保部:卡尺专用量块的维护和保养。 校验人:卡尺内校结果的记录和校验标识标签的确认。 5.作业流程图: 略 6. 作业内容说明: 卡尺结构:(见下页) 游标卡尺结构如下图所示。

6.1.2 电子数显卡尺结果如下图所示。 6.1.3 带表卡尺结构如下图所示。 6.1.4 电子数显深度卡尺结构如下图所示。

校准基准:标准量块(外校合格的标准件)。 校准环境及周期:温度20+/-5℃、湿度≤80%RH,静置2小时以上,校准周期为半年。 校准步骤: 6.4.1 校准前: ①目测尺身、量爪、深度测量杆是否有弯曲变形; ②检验游尺与本尺全程滑动时是否顺畅; ③归零后,目测观察内外径的测量面是否完全密合; ④检查深度测量杆的磨损状况; ⑤检查影响测量内外径的测量面是否完全密合 ⑥紧固螺丝的作用是否有效; ⑦带表卡尺需检查卡尺指针运动是否平稳、灵活。 ⑧电子数显类卡尺需检验数字显示是否平稳、灵敏。 6.4.2 校验中: ①将适当的标准量块(外校合格的标准件)放在平台上对卡尺进行校正; ② 0-150mm测量范围内的卡尺,其校正件受检点为:、、,每点校正两次,取平均值; ③150-300mm测量范围内的卡尺,其校正件受检点为:、、,每点校正两次,取平均值; ④300mm以上测量范围内的卡尺,其校正件受检点为:10mm、20mm、、、、,每点校正 两次,取平均值; ⑤选择20mm深的标准量块,对卡尺深度进行校验; ⑥选择合适内径物,用多把卡尺进行对比; ⑦取用标准量块时,须戴好手套,并小心不可将其掉落地上; ⑧将量测读数值减去标准量块值即为误差值。 6.4.3 校验后: ①如果测量误差过大,不调整时或维修时应暂停使用,无法维修者作报废处理; ②标准量块使用完毕后,须擦拭干净,并喷上防锈油,放回固定位置保存。 6.4.4 判定标准: ①校验合格后,贴上校验合格标签; ②校验不合格时,依实际情况定为暂停使用,严重者作报废处理; ③将校验结果登录在《量测仪器内校报告书》上并归档保存。

游标卡尺内校作业指导书

游标卡尺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为保证本公司使用卡尺的测量准确度,实现量值统一与溯源,规范卡尺的校准程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AML内测量范围≤500mm的卡尺。 3 计量标准 经外校合格的量块,外径千分尺及配套装置。 4 校准条件 温度: 22±3oC;相对湿度: 10%RH~70%RH。 5 校准周期 三个月 6 校准过程及方法(参照国标 JJG30-2002) 准备 校准前,先清洁量具,卡尺、量块及千分尺应平衡温度1~2小时。 外观检查 6.2.1 卡尺表面应镀层均匀,标尺标记应清晰,表蒙透明清洁。不应有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及 明显划痕,无目力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均等影响测量准确性和读数准确性的外观质量其他缺陷。 6.2.2 卡尺上的标识完整:制造商,CMC及序列号等。 各部分相互作用 6.3.1 尺框在尺身上顺畅地滑动, 无阻碍。 6.3.2 制动螺丝作用可靠。 6.3.3 尺框与尺身配合良好, 无明显间隙。 内爪的示值误差. 两个外量爪及两个内量爪能很好地并拢, 游标上的第一刻线及最后一刻线均能与尺身上的相应刻线对齐。 放一个10mm的量块在卡尺的外量爪中间, 锁紧制动螺丝,量块可以移动但不会掉下来, 在此时沿着卡尺身方向测量两个内量爪之间的距离,测量三个点, 其中有最大偏差的读数即为测10mm

量块时的误差值,最大误差不超过±, 最大与最小值之差为内量爪的平行度,不可以超过下表规定。 测量范围(mm) 内量爪平行度 0-150 0-200 0-300 外量爪的示值误差 用外量爪测量量块, 记录卡尺上的示值。 下表列出了外量爪的测量点及允许测量误差: 卡尺类型测量范围(mm) 分度值(mm) 允许误差(mm) 测量点(mm) 数显式 0-150 ± 10 20 0-200 ± 20 0-300 ± 243 游标式 表盘式 0-150 ± 10 20 0-200 ± 20 0-300 ± 243 0-500 ± 75 150 250 468 对于每一测量点,用外卡测量时应使用两个位置,靠内的位置及靠外的位置;用内爪测量时使用中间位置2.(图见下页) 深度尺校准 深度标尺, 检查20mm处的深度值.将20mm的量块放在一级平台上, 用尺身端部与量块接触, 滑动深度标尺与平台面接触, 卡尺的示值误差不能超过下面中的列出值: 卡尺类型测量范围(mm) 分度值(mm) 允许误差 (mm) 数显式 0-150 ± 0-200 ± 0-300 ± 游标式 表盘式 0-150 ± 0-200 ± 0-300 ± 7、结论 校准结果在合格范围内,卡尺为合格,贴上合格标贴并填写校准报告,否则为不合格,不合格根据其实际情况做出维修和报废处理,维修后须再做校准。

深度计内校作业指导书

深度计内校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量具使用与校准,确保量具精度,籍以提升品品质。 2.范围:用于本公司深度计的使用和校验。 3.使用操作说明: 3.1数显高度计放置于水平桌面上; 3.2将待测品放置于测试平台上(如有需要可使用合适的夹具)。 3.3选择合适的测量探针; 3.4调节升降联接器使显示表处于适宜高度; 3.5长按ON/OFF键开启高度仪显示器上的电源; 3.6将测试探针置于图纸规定的基准面上(相对所测位置),按SET复位键使读数归零即可 开始量测; 3.7将测试探针置于所需测量的位置,显示器上所显示的读数即为所测高度,记录数据。

3.8测量结束关闭电源。 4.注意事项: 4.1测试台须处于水平; 4.2挪动深度计时双手应拖住大理石平台,轻拿轻放,严禁手握升降杆拖动(如下图)。 4.3电子数显测量工具日常保养时不可使用润滑油; 5.校正操作说明: 5.1校正所需设备:标准块规组

5.2校正项目:深度。 5.3校正前准备事项: 5.3.1阅读深度计相关资料,如:使用手册、说明书…等。 5.3.2确认校正环境在合格的状态下。 5.3.3.校正用设备及待校件必需先置于校正环境1hr以上。 5.4校正方法: 5.4.1深度计测定面及平台擦拭清洁。 5.4.2深度计往下压至测定面与平台贴平,旋转表面刻度位置使指针归零。

5.4.3取出欲校验尺寸之标准块规置于平台上,深度计往下压至测定面与块规贴平,记录此时深度计指针读值。 5.4.4每个尺寸量测3次并取平均值。 5.5校正后之处理: 5.5.1将校正使用设备收归定位。 5.5.2判定该校验仪器是否合格: 5.5.2.1合格:贴上校验合格卷标,通知使用单位领回。 5.5.2.2不合格:贴上暂停使用卷标,通知该仪器使用单位领回安排检修。5.5.2.3整理校正报告并将该仪器此次校正日期、有效日期及校验结果登录于《仪器量规设备校验/保养记录》 5.6注意事项: 5.6.1取块规时需戴上棉质手套或麂皮手套。 5.6.2避免块规掉落及量测面的磨损。 5.7 判定标准: ±0.02mm

高度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整理版

高度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高度卡尺的校准。 2、依据 JJG31-1999《高度卡尺检定规程》 3、设备 四等量块、1级平板 4、技术要求 4.1外观 4.1.1高度卡尺表面应镀层均匀,标尺标记应清晰,表蒙透明清洁,不应有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及明显划痕,无目力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匀等以及影响外观质量的其它缺陷。 4.1.2高度卡尺上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⑴?标志,分度值和出厂编号。 4.1.3使用中和修理后的高度卡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4.2各部分相互作用 4.2.1尺框沿尺身移动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现象。各按钮功能稳定,工作可靠。 4.2.2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微动装置的空程,新制造的应不超过1/4转,使用中和修理 后的应不超过1/2转。 4.3量爪测量面和底座工作面的平面度,应满足下表的规定(单位:mrh 4.4示值变动性:游标尺或圆标尺不超过分度值的1/2。数字显示器的高度尺不超过 0.01mm 4.5显示值稳定性 1h内不超过0.01mm 4.6示值误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单位:mr)i;

5、校准过程 5.1做好高度卡尺校准的准备工作。 5.2将被检卡尺及量块等校准用设备同时置于平板或木桌上,平衡、温度、时间参照 JJG31-1999《高度卡尺检定规程》2.2的规定,并且温度在(20 ± 5)C内,湿度不超过80%。 5.3各部分相互作用 目检观察和手动试验. 5.5测量面的平面度 参照JJG31-1999《高度卡尺检定规程》中3.7.2条款的规定. 5.5示值变动性 在相同条件下,移动尺框,在任意位置上,使量爪测量面与量块或平板重复接触10次并读数。示值变动性以最大、最小读数差确定。 5.6数字显示器的示值稳定性 在测量范围内的任意位置紧固尺框,观察1h内显示值的变化。 5.7示值误差 用3级或六等量块检定。受检点的分布:20,50,100 ;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可以适当增加受检点位。检定时,量爪应处于允许伸出的最大长度位置,每一受检点应在量爪的里端和外端两位置检定,量块工作面长边和量爪测量面长边应垂直。对划线量爪,只在一个位置上检定,具体参照JJG31-1999《高度卡尺检定规程》。 示值误差的检定应在螺钉紧固和松开两种状态下进行。无论尺框紧固与否,量爪测量面与量块表面接触应能正常滑动。接触时,有微动装置的应使用微动装置。各点示值误差以该点读数值与量块尺寸之差确定。 6注意事项 6.1在使用量块时,应避免手直接接触量块,防止因手过热导致量块长度失真,及手汗导致量块 生锈、腐蚀。 6.2 量块使用完毕 ,应檫洗干净 ,涂上防锈油,存放于干燥器中 7 原始记录 7.1 数显高度卡尺校准原始记录见《高度卡尺校准记录》。

高度规作业指导书-参考模板

1 / 2 1 目的: 为保证能正确的使用高度规及测量数据的可靠性。 2 范围: 此文件仅适用于三丰千分表高度规543-491B 型号 3 权责: 品质部:负责监督实施操作及日常维护、点检。 4 检验条件: 温度:25±3℃ 湿度:40-75%RH 5 部件介绍: 6 操作内容: 6.1、用无尘布把大理石表座擦试干净,并根据被测品大小调整好仪表与表座的上下位置。 6.2、打开仪表电源开关,液晶显示屏显示上一次测量数值。若有显示不明显或出现电压低符 号则需更换电池。 6.3、将待测量品放置于表座上,并调整其位置,使之保持平稳,然后选取被测品(较低)的 一平面将测针轻压于上面,并按置零按钮两下将此平面置零,再提起测针平移被测品到 另一(较高)的平面放下测针,并读起液晶显示屏上的数值即可(为保证测量数据的精 准,可多测量几遍取平均值)。 6.4、当测试完毕后,需将仪表电源关掉(持续按注电源开关按钮3秒),并清理表座,以备下 次使用。 7 测试注意事项及要求: 7.1、仪器在保存、使用、搬运时均应善于保护,注意勿受外力碰撞造成仪器损坏。 7.2、使用前后应保持清洁, 测量时,总是先进行测头(测针)的清结果。 大理石表座 液晶显示屏 单位转换钮 置零按钮 仪表紧固旋钮 测针紧固旋钮 电源开关 测 针 电池仓

7.3、不要在潮湿、有灰尘或温度变化剧烈的环境中使用或存放仪器,请将仪器放在室温下半小时让 本仪器习惯室温后再使用。 7.4、如果仪器超过3个月不使用,请取出电池,妥善保管,否则电池可能会发生泄漏导致损坏仪器。 7.4、请勿么自拆卸、改造以免造成故障。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度尺作业规定

xxxxx 企业标准

1、目的:确保操作人员正确使用数显高度尺。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数显高度尺的测量作业。 3、操作方法: 3.1 面板常用按钮说明: 3.2 置零 a) 使用前确保高度规放置在安全、平整的工作台上。 b)转动测量手轮.使用粗调手轮,待百分表表头接触到大理石平面后改换微调手轮慢 慢使百分表指针与大理石平台接触,可以使百分表指针向下压0.1mm或0.2mm都可以,即:在百分表指针悬空状态时,转动手轮,百分表指针向左偏移,记下指针偏移的位置; c)调定后,按下面板上Reset的键,使面板上显示读数为零. 百分表测量头

3.3归零后,可以进行高度测量,将百分表表头下压的力度与刚才归零的位置一致. 3.4 读数方法:读数时可以从数显屏上直接读取,按下MM/IN 键可以转换公/英制。 3.5 若按Reset 按钮无法归零时,看屏幕上是否显示INC 标记,若有INC 标记,按一下ZERO/ABS 按钮,直到屏幕上没有INC 标记,再按Reset 按钮即可重新归零; 4.注意事项 4.1高度尺必须放置在平稳的地方,不可有晃动滑动现象,也不可以放置在测量台的边缘处, 以免摔落摔坏。 4.2 根据测量工作的不同,有两种测头可以供选择,根据测量工作的需要进行选用。 4.3高度尺搬拿时需要正确的姿势: 4.3.1不可直接抓拿立柱. 4.3.2不可单手直接抓拿立柱固定架。

4.3.3搬拿时用两只手抓紧仪器底座和上部,. 4.4每次使用后必须按下OFF/ON按扭,将设备关闭; 5.清洁与保养 5.1 每天使用干无尘布对工作平台、仪器操作面板进行清理,确保平台和高度尺上没有油污、异物、水渍。 5.2 每天目测检查立柱的清洁,不可出现异物、油污。 5.3 每月对立柱涂上少量润滑油,做好防锈处理。 6.相关表单 《高度尺一级保养记录》

高度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变更履历

1.目的: 规范高度尺的校准方法,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范围: 本校准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新购买、使用中和修理后分度值为0.01、0.02的带表及数显高度尺的校准; 3.职责: 3.1QA部GAGE担当负责按本指导书的要求和步骤对仪器进行校准; 4.校准准备: 4.1人员资质:进行仪器校准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获得相关资格证书; 4.2标准器:用于校准用的标准器必须经过校准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4.3高度尺校准用标准器:3级(或5等)以上STEP GAGE、杠杆百分表、1级以上大理 石平台等; 4.4校准环境:校准室内温度为20±5℃,湿度不超过80%; 4.5校准条件:校准前应将标准器及被校仪器置于校准室内1小时以上;校准时需戴 好细纱手套; 5.校准方法: 5.1清洁:用无尘布蘸酒精擦拭高度尺各部位油污、灰尘及杂物等; 5.2外观目视: 5.1.1高度尺表面应无影响其使用性能的锈蚀、碰伤、裂纹等外观缺陷; 5.1.2用手轮移动尺框时,手轮在摇动时手感力量应均匀;无卡滞和松动现象; 5.1.3锁紧手柄能准确、可靠地将尺框固定在尺身上; 5.1.4千分表各部分正常,如液表盘完整、清晰、探头正常工作; 5.3底座工作面平面度: 5.3.1底面工作面平面度最大允许值为0.01mm(在底座工作面边缘1mm范围内不 计) 5.3.2底面工作面平面度简易测量方法:将高度尺置于大理石平台上,用0.01mm 薄片塞尺检测底面工作面与大理石平台间间隙,若能塞入超过边缘1mm,底面工 作面平面度超过允许公差; 5.4示值误差测量: 5.3.1将高度尺装上百分表,用步距规来测量,记录测量值与标准值于校准记录表 中; 5.3.2根据我公司步距规特点及高度尺的使用特性,制定以下受检点: 5.5允许误差如下表(单位mm):

工程资料报审表格选用及资料报审相关要求的说明

关于2016年工程资料报审表格选用及资料报审 相关要求的说明 各参建单位: 为规范2016年地面工程资料管理,确保施工单位(施工承包商)资料选用表格的统一性,特编制《2016年工程资料报审表格选用及资料报审相关要求的说明》。 一、编制参考依据 1、《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 50319-2013) 2、《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 50358-2005) 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 4、《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交工技术文件编制规范》(SY/T 6882-2012) 5、《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交工技术文件规定》(SHT 3503-2007) 6、《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手册》(2010年修订版) 7、《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质量资料标准化管理手册》长庆质监站 8、《中石油监理工作表式与《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 50319-2013)监理工作表式不一致问题”的商讨会”会议纪要》(技术质量科2016-01号文) 二、报审资料表格选用与说明 1、监理工作表式选用目录(含部分通用管理类) 监理工作表式选用目录(含部分通用管理类)

2、表格使用说明 除上述表格外,其他GB/T 50319-2013规范中没有明确的表格,均按照竣工验收手册中相关表格执行,对于检验批施工质量验收记录表格维持不变,按SY4200及GB50300系列质量验收规范执行。 3、资料表格、字体字号及页边距及页面要求 (1) 2016年所用资料表格优先选择GB/T50319-201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中的表格,国标中未要求的表格采用《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质量资料标准化管理手册》中表格,表格正文栏目不得随意更改; (2)所有表格题头字体规定为黑体小三加黑,段前间距0.5行,行间距1.5倍,段后间距:0;表格序列如“JL-B01”字体规定为黑体小四;表格正文字体为宋体五号;审查意见为小四号华文行楷(电脑字体库中无此种字体的,自行在网上下载安装);数字、英文:采用Times New Roman;日期采用“*年*月*日”方式表示。 (3)页边距规定 竖向:左边距25mm,右20mm,上下边距20mm。表格的外框线为粗实线,线条为1.5磅,内框线为细实线,线条为0.5磅;归档资料订口25mm(横排订口在上边,竖排订口在左边)。 横向:左右边距20mm,上边距25mm,下边距20mm。表格的外框线为粗实线,线条为1.5磅,内框线为细实线,线条为0.5磅;归档资料订口25mm(横排订口在上边,竖排订口在左边)。 4、报验资料要求 (1)报验资料的编排打印格式要求规范、美观,签字齐全、印章清楚,资料打印过

高度规校正作业指导书

高度规校正作业指导书 (ISO9001-2015) 1.目的: 藉由定期校正使量具维持其稳定性,确保产品质量。 2.范围: 用于全厂各种厂牌/型号高度规的校验。 3.校正环境条件 3.1温度:23℃±5℃。 3.2相对湿度:55% ±20% RH。 4.校正周期:一年 5.作业内容: 5.1校正所需设备: 5.2校正项目:高度。 5.3校正前准备事项: 5.3.1阅读高度规相关资料,如:使用手册、说明书…等。

5.3.2确认校正环境在合格的状态下。 5.3.3校正用设备及待校件必需先置于校正环境1hr以上。 5.4校正方法: 5.4.1高度规测定面及平台擦拭清洁。 5.4.2高度规划线具往下调整至与平台贴平,按下归零键做归零调整。 5.4.3高度规划线具往上升,取出欲校验尺寸之标准块规置于平台上,再将高度规划线具往下调整至与块规贴平。 5.4.4每个尺寸量测3次并记录读值。 5.4.5校验大尺寸时若适当尺寸之块规,可取二或数片块规扭合为所需尺寸进行校验。 5.5校正后之处理: 5.5.1将校正使用设备收归定位。 5.5.2判定该校验仪器是否合格: 5.5.2.1合格:贴上校验合格卷标,通知使用单位领回。 5.5.3整理校正报告并将该仪器此次校正日期、有效日期及校验结果登录于【仪器量规设备校验/保养记录】。 5.6注意事项:

5.6.1取块规时需戴上棉质手套或麂皮手套。 5.6.2避免块规掉落及量测面的磨损。 5.6.3块规扭合前应先将两测定面以柔软之棉纸或绒布等擦拭干净,扭合时由大尺寸至小尺寸依序密接,分开时则由小至大依序分开。 6.判定标准: ±0.05mm

游标卡尺检定作业指导书

游标卡尺检定作业指导书

游标卡尺检定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通用游标卡尺、高度游标卡尺的检定,适用于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分度值为0.02、0.05和0.10mm,测量范围上限至1000mm的通用游标卡尺、高度卡尺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2 引用文献 JJG 30-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通用卡尺) JJG31-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高度卡尺) 3检定条件 3.1检定室内温度:20±5℃ 3.2检定室内湿度:≤80%RH 4检定方法和技术要求 4.1 外观检查 4.1.1检查方法:用专用擦布擦试卡尺表面,保持表面清洁、无油污,目力观察卡尺。 4.1.2在卡尺的表面上不应有碰伤、锈鉵或其他缺陷; 4.1.3游标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色现象,游标刻线应刻到斜面下边缘; 4.1.4卡尺上应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和分度值。

4.1.5 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卡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4.2各部分相互作用检查 4.2.1检查方法:目测和手动检查 4.2.2轻轻移动尺框,尺框沿尺身移动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4.2.3旋动各紧固螺钉,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 4.2.4移动深度尺杆,深度尺不允许有窜动,尺身或尺框的配合间隙引起的外量爪不错位。 4.3各部分相对位置检定 4.3.1目力观察或用2级塞尺进行比较检定; 4.3.2游标尺标记表面棱边至主标尺标记表面的距离应不大于0.3mm; 4.4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检定 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对游标尺量爪的测量面和底座工作面的粗糙度进行比较检定。 4.5外量爪测量面的平面度检定 对于分度值为0.02mm的卡尺,用0级样板直尺以光隙法检定,必要时,可以用2级平面平晶检定,用平面平晶检定时,在整个测量面上应呈现任意形状的干涉带。 4.6外量爪两测量面的间隙检定 移动尺框,使两量爪测量面至手感接触,观察两量爪测量面间的间隙,以光隙法检定,这一检定应分别在尺框紧固和松开的两种状态下各测量一次。 4.7圆弧内量爪的尺寸和平行度检定 用1级千分尺沿卡尺量爪在平行尺身的方向上测量。在其它方向上测量时,所测量之偏差应不超过b值的上偏差,检定是在尺框紧固与松开的两种状态下

高度规内校作业指导书

********** 文件编号WI-035 版本编号A0 高度规内校作业指导书 页码1/2 生效日期2004.3.20 修订记录 编制部门品保部制订: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1校正范围:本公司所用来测量产品的高度规. 2校正环境:温度22度(+/-2),湿度50%(+/-10%). 3校正时机:依校验计划或校验周期. 4 5校正项目: 序号校正项目主要校正方式/设备 1 外观目视 2 各部分相互作用目视 3 数字显示器的示值稳定性目视 4 示值误差量块 6校正步骤: 6.1校正前: 6.1.1用防锈油除去高度规上的锈并清洁油污及灰层. 6.2校正中: 6.2.1标准件校验法. 6.2.1.1校验标准工具:经国家级或国家认可的实验室校验合格的 标准件高度规专用量块. 6.2.1.2校正项目步骤: 6.2.1.2.1外观: 1)仔细观察高度规,表面透明清洁.不应有锈蚀,碰伤,毛刺,镀层 脱落及明显划痕,有无目力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匀等以及影 响外观质量的其它缺陷. 2)使用中和修理后的高度规,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 外观缺陷. 3)检定结果以合格与不合格记录于量规仪器校验报告上. 6.2.1.2.2各部位相互配合: 1)高度规移动杆移动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现象.数字显示应 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现象.各按钮功能稳定,工作可靠. 2)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 3)检定结果以合格与不合格记录于量规仪器校验报告上. 6.2.1.2.3数字显示器的示值稳定性: 1)在测量范围内的任意位置紧固移动杆,观察1h内显示值的 变化不超过0.002mm. 2)检定结果以合格与不合格记录于量规仪器校验报告上.

产品尺寸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尺寸检验作业指导书 CG/PZJ01-2018 1 目的 利用量具、仪器或专用检具对加工好的零件进行检测、比较,得到误差值或判断其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对机械加工产品的几何量误差进行检测。 3 依据 GB/T 3177-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 GB/T 10610-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 GB/T 1958-2004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GB/T 11336-2004直线度误差检测 GB/T 11337-2004平面度误差检测 GB/T 4380-2004圆度误差的评定两点、三点法 JB/T 7557-1994同轴度误差检测 4 职责 (1)检验人员负责选择方法并进行检测。 (2)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特殊情况下产品的方法选择。 5 作业方法 5.1 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检验人员依据《产品检验委托单》、技术文件和产品标准的要求确定检验项目,并选择适宜的检具和辅助工具,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按照选择的方法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使用的检具与辅助工具英语被测工件放置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并达到相同状态。遇到特殊情况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确认。 5.2尺寸误差检测(直径、长度、厚度等检测) 5.2.1 轴径及其误差的常见检测方法 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等普通计量器具进行检测,测量的位置及点数应按标准、规范及图纸的要求进行。 5.2.2 孔径及其误差的常见检测方法

用卡尺、内径千分尺、内径规、内径摇表、内测卡规等普通量具、通用量仪进行检测,测量的位置及点数应按标准、规范及图纸的要求进行。。 5.2.3 长度、厚度误差的检测 (1)长度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测长仪、比测仪、高度仪、气动量仪等进行测量。 (2)厚度尺寸一般用塞尺、间隙片结合卡尺、千分尺、高度尺、量规等进行测量。 (3)壁厚尺寸使用超声波测厚仪、壁厚千分尺来测管类、薄壁件等的厚度。 (4)其它尺寸用偏心检查器检测偏心距值,用半径规检测圆弧角半径值,用螺距规检测螺距尺寸值。用孔距卡尺测量孔距尺寸。 测量的位置及点数应按标准、规范及图纸的要求进行。 5.3 表面粗糙度误差检测方法 5.3.1 目视检查法 操作者根据加工纹理和加工表面特征,通过视觉经验,结合手感(用指甲轻划或手摸)或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对被测表面的粗糙度进行评定的方法。目视检查的特征参见下表: 5.3.2 比较法 操作者将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与被测工件表面靠在一起,用目测或借助放大镜、比较显微镜等直接进行比较,或用手感(摸,指甲滑动的感觉)来判断表面粗糙度。还可以用油滴在被测表面和表面粗糙度标准样块上,用油的流动速度(此时要求样块与工件倾斜角度与温度相同)来判断表面粗糙度。流动速度快的表面粗糙度数值小。 5.3.3 针描法 利用金刚石触针在被测表面滑行而测出表面粗糙度值的一种方法,使用的是粗糙度仪,可直接显示Ra值,测量范围Ra0.025~6.3um。 5.4 角度误差检测方法 5.4.1 角度测量的内容 包括矩形零件的直角、锥体的锥角、零部件的定位角、零件结构的分度角以及转角

高应变作业指导书

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作业指导书 2014年3月28日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为了确保现场高应变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取得正确可靠的检测数据,使高应变检测工作规范、有序,特制定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高应变评价桩身完整性和测定单桩承载力的作业指导。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判定各类预制桩和砼灌注桩的基桩极限承载力及评价桩身的结构完整性。 2、引用标准 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3、抽样方法和数量 由建设单位委托检测,双方签定委托合同。 检测数量一般由建设、监理、设计三方根据检测规程和工程实际确定桩数和桩号。 4、检测项目 判定基桩的极限承载力; 评价桩身的结构完整性。 5、检测仪器 仪器设备由传感器(应变、加速度各一对)、放大器、数据采集装置、记录显示器以及专用附件组成。 1.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的共振频率在7500Hz以上,有在0-1000g和10-7500Hz范围内呈线性; 2.数据采集放大器:增益宜大于60db且可调;频率范围宜于10Hz-5KHz; 3.记录采样频率:不宜小于2000点/秒以上; 4.整机信噪比大于3。 6、检测系统框图

基桩高应变检测系统框图 7、检测前后,对被测样品和检测仪器的检查项目 7.1 检测前,对被测样品的检查项目 (1)为确保检测时锤击力的正常传递,对混凝土灌注桩、桩头严重破损的混凝土预制桩,检测前应对桩头进行修复或加固处理。 (2)砼桩桩头顶面应水平、平整,桩头中轴线与桩身中轴线应重合,桩头截面积应与原桩身截面积相同。桩头主筋应全部直通至桩项混凝土保护层之下,各主筋应在同一高度上。 (3)距桩顶1倍桩径范围内,宜用厚度为3—5mm的钢板围裹或距桩顶1.5倍桩径范围内设置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桩顶应设置钢筋网片2--3层,间距60—100mm。 (4)桩头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桩身混凝土提高1—2级,且不得低于C30。 7.2 检测前,对检测仪器的检查项目 检测前应认真检查确认整个测试系统处于正常状态,并按规程逐一核对各类参数设定值,直至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检测。 检测时应及时检查采集数据的质量。如发现测试系统出现问题、桩身有明显缺陷或缺陷程度加剧,应停止检测,进行检查。 8、对测量用仪器的安装要求

牙规内校作业指导书

(厦门)有限公司 牙规内校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SZD-Q064 版本A00 页次1of5 一、目的:规范牙规内校作业流程。 二、范围:我司所用的所有牙规。 三、定义:暂无 四、操作步骤: 4-1校正前准备 4-1-1.校正牙规的室内温度和校正前放置室内达到温度平衡所需的时间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4-1-2.牙规在校正前,螺牙需用汽油涮洗,并用白府绸布擦净。 4-2校正 4-2-1.牙规测量面不应有锈迹、毛刺、黑斑、划伤等明显影响外观和使用质量的缺陷,其它表面不应有锈蚀和裂纹。牙规测头与手柄联结应牢固可靠,在使用过程中

不应松动脱落。牙规非工作面上应有螺纹代号和中径公差带代号、制造厂商标、出厂年月。对于公称直径小于14mm的牙规应标有螺纹代号和中径公差带代号。 4-2-2. 用二次元影像测量仪测量牙规螺距、半角,牙规通端,应在螺纹工作段两端和中部三个直径截面且成90°的两个直径方向共6个位置上进行校正;其止端,应在两个直径截面且成90°两个直径方向共四个位置上进行校正。所有测量值都应在规定的极限范围内(表2、表3)。 4-2-3.模拟三针法测量牙规中径 4-2-3-1.按图1,用二次元影像测量仪将牙规轮廓输出为DXF档。 4-2-3-2.在DXF档中画3个直径相同的圆模拟最佳三针按图1所示放在螺纹牙槽中间,测出M值,通过换算求出中径d2。 图1 对公制螺纹α=60°, d针=P/2COS30°=0.577P d2=M-0.866P 4-2-3-3.牙规通端,应在螺纹工作 段两端和中部三个直径截面且成90° 的两个直径方向共6个位置上进行检 定;其止端,应在两个直径截面且成 90°两个直径方向共四个位置上进行 校正。所有测量值都应在规定的极限 范围内(表4)。 (厦门)有限公司牙规内校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SZD-Q064 版本A00 页次3of5

计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0. 总则 为测试人员的重要测量作业活动提供具体的指导。具有标准度、稳定性、量程、分辩力等计量特性的所有公司计量检测设备,均纳入本作业指导书的管理范围。 1. 定义 1.1计量检测设备 所有(工作)计量器具、计量标准、标准物质、以及进行测量所需的辅助设备和规范。该术语包括测试和检验过程中使用的以及校准使用的计量检测设备。 1.2测量: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2. 指导书基本内容 2.1对于公司大型、精密计量检测设备,如一米测长机、直角尺检定仪、二等活塞式压力计等〈详见测量设备项目清单〉,本着就地就近原则,送上级政府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校准、检定。不能送检的企业最高计量标准,请上级政府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派人检定。 2.2对于一般工作用计量器具,在公司计量室建标项目条件下,可自行开展检定业务。2.3 对于公司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等大型测量设备、测量仪表、如50t汽车衡、20t 地中衡、制氧设备上的氧压表,执行强度检定。〈详见测量设备项目清单〉 3. 检测对象:钢卷尺检定 3.1所属计量标准名称:钢卷尺标准装置 3.2 所依据的检定规程及其代号:JJG4-1999钢卷尺 JJG5-86布卷尺 3.3开展的检定项目: 0-50m钢卷尺 5-50m布卷尺 3.4检定条件 3.4.1检定I级钢卷尺时应为20±5?C 3.4.2检定Ⅱ级钢卷尺时应为20±8?C 3.4.3钢卷尺检定时的张紧力为50N(如需要时,张紧力可为100N,但必须在检定书上标明) 3.4.4钢卷尺的检定项目和检定工具列于表1 表1

3.4.5示值误差 要求:1.在标准条件下,对任意两线纹之间的示值允许误差,按不同准确度等级由下列公式计算:Ⅰ级?=±(0.1+0.1L)mm Ⅱ级?=±(0.3±0.2L)mm 式中:L是以米为单位的长度,当长度不是米的整倍数时,取最接近的较大的整“米”数。 2. 使用中的Ⅰ级钢卷尺,经检定不符合Ⅰ级标准要求时,允许降级使用。 3. 钢卷尺各项示值允许误差是在温度20?C,张紧力50N情况下的数值。(如果使用中的温度与标准温度相差较大时,应对钢卷尺的示值进行修正) 3.4.6检定方法 1> 钢卷尺示值误差的检定,是将钢卷尺的尺带平铺在摩擦力很小的水平台面上(一般不超过4N)和标准钢卷尺进行比较(标准钢卷尺的示值误差应小于被检钢卷尺示值误差的1/5)。 2> 全长不足3米的钢卷尺,受检段应不少于3段。 3> 如被检钢卷尺的全长大于检定台的长度时,可用分段法进行检定,其全长误差为各段误差的代数和。 3.4.7检定结果的处理和检定周期 1>经检定符合本规程各条规定的钢卷尺,应加盖相应等级的印记并开具检定证书,不合格者,应予降级或作废处理。 2>使用中的钢卷尺的检定周期,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3.4.8附钢卷尺检定记录表。 4. 检测对象:游标卡尺检定 4.1 所属计量标准名称:检定游标量具标准器组。 4.2所依据的检定规程及其代号:JJG30-92。 4.3 游标卡尺的检定项目和主要检定工具列于下表1 表1

各种报审表模板

工程开工报审表 /\ 编号: 致项目监理机构: 我方承担的工程,已完成了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特申 请于年月日开工,请审查。 □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已审批; □各项施工管理制度和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已制定并审查合格; □施工图已会检; // □ 技术交底已进行;\□质量验收及评定项目划分表已报审\ □工程控制网测量/线路复测资料已审核 □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满足要求 □特殊工种/特殊作业人员满足施工需要; □本工程的施工人力和机械已进场; □物资、材料准备能满足连续施工的需要; □计量器具、仪表经法定单位检验合格; □分包单位资格审查文件已报审; □试验(检测)单位资质审查文件已报审; □上道工序已完工并验收合格。 \ 承包单位(章): \ 项目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日期:. 项目监理机构审查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建设管理单位审批意见:/ \ / 建设单位(章): / 项目负责人:\ / 日期:\ 1、本表一式—份,由承包单位填报,建设单位、项目监理机构各一份,承包单位_份。 2、报审中的"□”作为附件附在报审表后,项目监理机构审查确认后在框内打" v ” 3、项目监理机构审查要点:工程各项开工准备是否充分;相关的报审是否已全部完成;是否具备开工条件。 工程复工申请表 : 编号: 致 ________________ 项目监理机构:/ /第 __________ 号工程暂停令指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停工因素现已全部消除,具备 复工条件。特报请审查,请予批准复工。/ 附:整改自查报告\ /

内校作业指导书

内校作业指导书 QR/TH7.6-17 1、目的 对于现有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仪器设备进行内校,以达到测量的精度。 2、范围 适用于所有监视和测量装置仪器的内校管理。 3、校正环境 20℃±5℃ 4、校正周期 内校为6个月,外校为1年。 5、内校程序 5.1.1 校正基准:标准量块(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或外校的深度尺。 5.1.2 校正步骤: 校正前 1、检查深度尺是否有碰伤、锈蚀、带磁或其他缺陷; 2、检查深度尺的刻度线及数值是否清晰可见; 3、检查是否有影响测量精度的外观缺陷; 4、尺框在尺身上移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 5、锁紧装置的作用是否效; 校验中 1、选择标准量块(外校合格的标准)对深度尺进行校正; 2、量程为200㎜的分别取51.1㎜、121.5㎜、191.8㎜;量程为300㎜的分别取51.1㎜、101.2㎜、151.3㎜、201.5㎜、250㎜每点校正两次取平均值; 3、取用标准量块时,须戴好手套,并小心不可将其掉落地上; 4、将量测读数值减去标准量块值,即为误差值; 校验后 1、深度尺遇有外观不良或须调整时,转校验单位判定是否暂停使用,并安排校验; 2、标准量块使用完毕后,须擦拭干净,并喷上防锈油,放回固定位置保存; 5.1.3 判定标准:测量值误差不超过±0.04㎜,即判为合格。 5.2 外径千分尺内校程序: 5.2.1 校正基准: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或外校的千分尺。 5.2.2 校正步骤: 校正前 1、检查千分尺是否有碰伤、锈蚀、带磁或其他缺陷,检查千分尺的刻度线及数值是否清晰可见; 2、检查是否有影响测量精度的外观缺陷; 3、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衡、无卡住现象; 4、锁紧装置的作用是否有效; 5、测钻及测微螺杆端面是否有严重偏斜; 校验中 1、选择适当和标准量块(外校合格的标准件)或外校的千分尺进行校正; 2、各校件作五点不同尺寸校正,每点校正两次取平均值;

工程监理审核作业指导书

工程监理审核作业指导书 1.总则………………………………………………………()2.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JL-A002)…………………() 3.审查工程开工(JL-A001)………………………………()4.审核分包单位资格(JL-A003)…………………………()5.审查工程施工进度计划(JL-A004)……………………()6.审核主要工程构配件(JL-A008)…………………()7.审核工程建筑材料(JL-A006)…………………………()8.审核主要工程设备选型(JL-A007)…………………()9.审查复工申请(JL-A009)………………………………() 10.审核工程变更费用申请(JL-A010)……………………() 11.审核索赔(JL-A011)……………………………………() 12.审核工程临时延期申请表 (JL-A012)………………………() 13.审查事故处理方案(JL-A016)…………………………() 14.审核项目月付款申报表(JL-A018)……………………

() 《文件更改一览表》……………………………………() 1.总则 1.1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程项目建设地在四川的项目监理资料审核(查)的管理,如公司承接四川以外的工程项目监理工作,应参照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制定的监理审核资料格式规定进行,但审核(查)程序要点、时效和负责人可参照本作业指导书。 1.2 工程监理审核(查)是指工程项目监理工作中,监理工程师根据有关标准和规定,按照统一编制格式对工程项目

投资、质量、工期各主要因素进行审核(查)监理工作的依据。 1.3 监理审核(查)资料的填写和整理,必须做到及时、真实、详细、正确、字迹清楚、书写端正、保管整洁,如用监理软件的项目监理部,可用监理软件处理。 2.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JL-A002) 2.1 审查程序 2.1.1 施工承包商单位填写(JL-A00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并按表中要求提供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1.2 项目总监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阅材料,必要时可组织业主、设计单位进行会审,形成纪要。 2.1.3 项目总监或副总监审定后,在(JL-A002)表中签署意见(必要时另附书面意见)。 2.2 审查要点 2.2.1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要点: a)内容完整,无漏项专业内容; b)组织体系特别是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要求:定岗人员明确,岗位职责清楚,管理层次清晰); c)施工现场总体布置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保证施工的正常、顺利地进行,是否有利于保证质量,特别是要对场区的道路、防洪排水、器材存放、给水及供电、混凝土供应及主要垂直运输机械设备等方面予以重视;

最新双柱带表高度尺作业指导书

双柱带表高度尺作业 指导书

一、適用範圍: 凡本公司所使用之雙柱帶表高度尺均屬之。 二、目的 為了更好的、正確使用儀器設備。 三、規格 2.1 我司目前所使用規格: 0~600mm, 最小表示量: 0.01mm, 準確度(公差):±0.05mm。 3.2 雙柱帶表高度尺各部份的名稱詳見下例圖示說明: 四、使用方法: 4.1 置零 4.1.1 使用前擦凈底座和量爪工作面。 4.1.2 鬆開鎖緊手柄。 4.1.3 轉動測量手柄 a.粗調: 快速轉動手輪 b.微調: 緩慢轉動手輪使量爪工作面和基準面接觸。 4.1.4 轉動表盤,置零。 4.1.5 按下計數器上的置零鍵,使計數器讀數為零。 4.2 在完成以上操作的前提下,便可進行高度測量或劃線。

4.3 讀數方法 4.3.1 如果以基準面為準向上測量,則讀數為計數器上面的窗口讀數值與表的讀數之和。 4.3.2 如果以基準面為準向下測量,則讀數為計數器下面的窗口讀數值與表的讀數之和。 4.3.3 相對測量: 首先測量一個參考件再轉動表盤置零並將計數器置零,最后測量工件並直接從 計數器和表上讀取數值。 六、注意事項 6.1 保持清洁、防止碰撞,以免降低測量精度。 6.2 用后要降低尺框,但劃線量爪底面與基準面要保持一定距離,不可低於底座底面。若長 時間不用時,拆下劃線量爪,並在劃線架底面、劃線爪上、立柱及底座上涂上少量防銹油。 六、操作與搬運時方法 詳見下圖所示: 圖1 圖2 圖1: 操作時正確方法: 用手捏住手輪柄沿著 圖2: 錯誤移動: 禁止抓固定架或立柱移動高度 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劃線框和劃 尺,否則將降低測量精度如圖2左邊所示 線量爪(詳見圖1的Fig.2) 所示。 正確移動: 一只手托住固定架,另一只手 錯誤方法: 用手捏住手輪沿著 托住底座如圖2右邊所示。 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移動劃線框和劃 線量爪(詳見圖1的Fig.3) 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