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坝与砌石坝渗流安全评价

混凝土坝与砌石坝渗流安全评价

混凝土坝与砌石坝渗流安全评价
混凝土坝与砌石坝渗流安全评价

混凝土坝与砌石坝渗流安全评价

8.4.1 坝基渗流安全评价要点如下:

1 对建于较好岩基上的混凝土重力坝,应分析灌浆帷幕的防渗性能与渗透稳定性,复核坝基扬压力系数是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及其对大坝抗滑稳定性的影响。

2 坝基接触面有未经处理的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和裂隙充填物时,应复核这些物质的抗渗稳定性,其允许抗渗比降宜由专项试验确定;当软弱岩层中设有排水孔时,应复核其是否设有合格的反滤料保护。

3 对非岩石坝基,应分析地基中垂直防渗体(如灌浆帷幕、各类防渗墙、板桩等)的防渗性能与渗透稳定性,复核坝基接触处相应土类的水平渗流和渗流出口的渗透稳定性。

8.4.2 应复核坝体或上游防渗面板的防渗性能是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对砌石坝,还应复核砌筑砂浆的渗透稳定性。

8.4.3 绕坝渗流及岸坡地下水渗流安全评价。应通过两岸地下水动态分析,复核坝基或坝肩地质构造带的稳定性,以及直接影响大坝安全的滑坡体或高边坡的稳定性。

8.4.4 渗漏量及其水质评价要点如下:

1 渗流量评价应分析当前观测值与历史显现值的相对比较(需注意坝基渗漏与结构缝漏水的区别),结合扬压力观测资料的分析,综合评价大坝坝基和建筑结构的渗流安全。

2 渗漏水的水质评价,应注意水流携出的固体物质、析出物和水质化学成分的观测分析,并与库水的化学成分作对比,以判断对混凝土建筑物或天然地基有无破坏性化学侵蚀。

3 在库水位相对稳定期或下降期,如渗流量和扬压力单独或同时出现骤升、骤降的异常现象,且多与温度有关时,还应结合有关温度和变形观测资料作结构变形分析。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试行) 福建省水利厅 二○一三年十一月

前言 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适用于1、2、3级大坝,一般小型水库4级以下的坝可参照执行。在实际工作中,各地水利部门及评价单位普遍反映,坝高15米以下的小(2)型水库大坝参照《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编制评价报告,内容多、编制时间长、安鉴工作进度慢。省水利厅为了适应工作需要,与《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相衔接,适当简化安全评价内容,提高可操作性,决定组织编制《福建省小(2)型水库(坝高15米以下)大坝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 2013年5月,编制单位编制完成导则初稿;2013年6月6日,省水利厅在福州主持召开《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征求意见稿)》评审会,厅建管处、厅项目评审中心、编制单位以及特邀专家参加评审会; 2013年6月14日省水利厅以闽水建管函〔2013〕24号文向各设区市水利局征求意见;随后编制单位根据各设区市水利局反馈的意见及建议,对导则进行修编完善。 本导则根据我省小型水库的特点,按照“可以简化就简化,不宜简化则保留”的原则,保留《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中防洪标准复核、渗流安全评价及结构安全评价等主要安全性评价内容,明确和简化以下内容: 一、明确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格式、章节、附表及附图。简化安全评价报告章节,非安全性评价的章节予以合并、简化或删减,内容相近的安全性评价章节进行合并。 二、简化地质勘察工作。部颁导则对地质勘察的提法为“可根据需要对建筑物或坝基岩层进行补充勘探、试验或原位测

试检查”,本导则改为“已有地质资料或地质构造较简单的水库,可简化地质勘察工作或由地质人员进行查勘,提出地质报告”。 三、评价内容及标准具体化。明确各专项安全性具体分级标准和原则,明确具体的现场安全检查项目,明确工程渗流性态安全性的判断标准,明确大坝变形隐患是否危及大坝安全的判断标准等。 本导则解释单位:福建省水利厅 本导则主编单位:福建省大坝安全管理中心(省水利管理中心)

土石坝渗流研究综述

土石坝渗流研究综述(丁树云蔡正银) https://www.doczj.com/doc/855458006.html, 2008年10月 1日 《人民长江》编辑:宋志宁 摘要: 渗流和渗透控制是土石坝工程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课题,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投资。许多水工建筑物的失事都与渗流有关。从渗流量计算、渗透变形、渗透控制、渗流的数值模拟和渗透变形试验几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成果。认为今后研究重点应放在研制能够测定宽级配料在有围压条件下垂直向、水平向临界水力坡降与渗透系数的设备上,并应开展相应的理论分析。还应该研究建立渗透分析模型,利用其分析散粒体颗粒间受力相互作用发生变形的过程,并确立相应的数值模拟方法。 关键词: 渗透变形;数值模拟;渗流量计算;临界水力比降;土石坝 1 概述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快速发展和“西电东输”水电项目的实施,众多高土石坝的建设被提上了日程,特别在深厚覆盖层河谷,地质条件差,地震烈度高,多数坝高较大(尤其200m以上)的大坝选择或拟选择建土石坝。渗流和渗透控制是土石坝工程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课题,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投资。许多水工建筑物的失事都与渗流有关,例如1964年鲍德温山(Baldwin Hills)坝由于铺盖与基础接触面产生渗透破坏而失事,1976年堤堂(Teton)坝由于右岸一个窄断层发生渗透破坏,不到6h就发生了跨坝事故。根据我国对241座大型水库曾发生的1000个工程安全问题所作的统计,其中有37.1%的安全问题是由于渗流引起的。 渗流是一门与水力学和岩土力学有着密切关系的学科,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渗流在基本理论、试验手段、计算方法和应用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发展,逐渐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已能解决各种复杂的工程问题。理论的发展与研究手段的进步是分不开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渗流研究中已经比较普遍地使用了现代电子计算技术,发展了数值模拟方法;②渗流机理研究的试验手段日益先进。 土石坝是挡水建筑物,它和渗流并存,有土石坝就有渗流,土石坝的发展史也就是渗流理论和渗流控制理论的发展史。本文从渗流基本规律、渗流中的数值模拟计算、渗透特性的试验研究3个方面分析国内有关渗流问题的研究现状。

土石坝渗流观测及方法

(1.浙江省水利水电河口海岸研究设计院,浙江杭州 310020) 在土石坝坝体和坝基适当部位,有计划地设置一些测压管或渗压计,以及在其下游 适当部位设置观测渗流量的量水堰,并进行观测,可及时了解水库在运行过程中坝 体的浸润线位置和渗流区各点渗透压力的大小,以及通过坝体和坝基渗流量的变化 情况,这对大坝的渗流和稳定分析都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对土石坝各部位的测压 管水位和渗流量,选用合理的分析模型进行及时的分析是监测土石坝运行安全的重 要内容。本文从渗流的支配方程入手,建立了土石坝中有压、无压渗流及其渗流量 观测资料的分析模型。经过实际应用表明,它可较好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1 土石坝渗流的支配方程 忽略地下水流动方程中的惯性项,土石坝渗流的支配方程[1,2]为 (1) 渗流场为均质各向同性时,式(1)变为 或(2) 式中:k x、k y、k z分别为x、y、z方向上的渗透系数,h为水头,Φ=-kh为渗流速 度势。 对稳定渗流而言,它的解实际上可归结为在满足某特定边界条件下,求解上述方程式。对无压渗流问题,由于浸润面事先为未知边界,故在求解过程中,先假定浸润 面边界,然后需通过反复试算,才可以对问题进行求解。根据АравинВ.И.和НумеровС.Н.的推导结果[1],对具有自由面的缓变渗流,当坐标轴位 于不透水层面时,其不稳定渗流的方程形式为:。在 稳定渗流时,则渗流方程的形式为:。以上式中:H为水深函数;n e为有效孔隙率;t为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浸润线位置即是方程中的一个变量,故它无需作为边界条件来考虑。由于这时地下水流水深函数H的平方项亦满足 拉普拉斯方程,故只需以H2为基本变量,就可求解有压渗流一样的方法解决无压 渗流问题。因此人们常将上述方程应用于无压渗流问题中。 2 坝基有压渗流观测资料分析 根据上述渗流支配方程的基本特性,当渗流场固定时,各点的位势应不随时间而变。位势可用下式表示:。式中:h i为测压管水位,H1、H2分别为上下游

浅谈砌石坝

浅谈砌石坝施工 关键词:砌石坝施工速度施工质量 1 总述 浆砌石坝的优点是:就地取材、节约钢材、木材、水泥,水化热低,温控措施简单,坝顶可以泄流,施工期允许坝体过水,施工技术易于掌握,工期安排灵活。缺点是施工机械化较困难,施工速度较慢,使用劳力较多,施工质量容易波动。近年来随着新型筑坝材料及筑坝工艺的发展,由于浆砌石坝在施工质量和速度上的不足,大型水库使用甚少,但是在中小工程中仍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细石砼砌石坝与浆砌石坝的不同之处是把胶结材料由砂浆改为细石砼,采用振捣器进行振捣,坝体的密实度、容重容易控制,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同时,由于施工作业面相对平整,可适当增加机械化作业,提高施工速度。施工过程中,筑坝石料、胶结材料、砌筑工艺、施工机械、材料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均有特殊的技术要点。 2 筑坝材料要求 2.1 筑坝石料 砌体材料为块石,石料必须质地坚硬,尽量使用新鲜岩石,最低必须保证每块石料有两个新鲜面,石料标号不低于300号,石块尺寸原理上越大越好,可以节省胶结材料,提高砌体强度,但石料太大,人工搬运砌筑困难。因此要求石块重量以2—4人能够抬运为宜,采用50—200Kg。砌筑时,为了各种尺寸的石料都能得到充分利用,通常大、中、小块石搭配使用,有利于减少砌体的空隙,节省胶结材料用量,提高砌体密实度。块石使用搭配方法是:大块石(50—200Kg)占70%;中块石(20—50Kg)占20%;小块石(2.5—20Kg)占10%。 石方开采总量计算: V=Vn(1-e)P/γ 式中: V—石方需要开采总量,m3;

Vn—砌石坝体的几何体积,m3; e—块石空隙率,按12%; P—石料施工损失系数,取1.05—1.1。 γ—石料开采成品率,%;(由爆破试验确定,无试验条件时,块石按60—80%); 规划阶段选择石料料场时,料场石料的储藏量应大于需要开采量的2—3倍,施工阶段应大于开采量的 1.5倍。 2.2 胶结材料 细石砼砌块石胶结材料为C10细石砼。材料组成:水泥、砂、水、一级细石。细石粒径:一级细石5—20mm。材料配比:通过实验确定,塌落度为5—8cm为宜。使用特点:受力好,节省水泥,但和易性较差,不容易捣实。改善方法:配制时,掺入适量的塑化剂或者其他掺和料,用以改善和易性,并用小型振捣器捣实。 3 砌筑工艺 浆砌石坝施工最大的难题是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浆砌石坝的质量要求主要控制指标是砌体容重和石料间粘结力,重力坝的抗滑稳定与砌体容重、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密切相关,细石砼砌石坝采用分层砌筑,对同一砌筑层之间的石料粘结力容易达到结构标准,重点要控制层间的粘结力,应注意层面的清理,保证层面干净,确保新老层间能很好地粘结,保证砌体完整性。要保证砌体的容重能达到设计指标,一是应选用密度大的石块,二是砌体要尽量密实,不能出现架空。 砌石工程施工的工序流程是: 砌筑工作面清理→材料选择→铺垫砂浆→石料安放→竖缝灌浆→表面勾缝→质量检查→成品养护。采用分层砌筑,均衡上升的施工顺序。 砌筑工作面清理是一道关键工作,因为砌石坝施工以手工为主,工作面上活动的人员较多,而且材料运输主要是从工作面上经过,施工中很难保证层面的新鲜,因此在砌筑下一层之前一定要认真清理,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砌筑施工,否则层间结合不好,摩擦系数达不到设计指标,会造成安全隐患。 铺垫砂浆:铺浆主要是控制铺浆的厚度,以确保砂浆饱满,安石稳固。座浆厚度应比设计砌缝宽度厚 1/3为宜,对于毛石砌体,座浆厚度约8cm左右,以盖住凹凸不平的层面为度。铺浆后经人工稍加平整,

土石坝稳定计算安全评价与计算毕业设计

第4章大坝稳定计算 4.1. 计算方法 4.1.1. 计算原理 本设计稳定分析采用简单条分法——瑞典圆弧法。该法基本假定土坡失稳破坏可简化为一平面应变问题,破坏滑动面为一圆弧形面,将面上作用力相对于圆心形成的阻滑力矩与滑动力矩的比值定义为土坡的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时将可能滑动面上的土体划分成若干铅直土条,略去土条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图4.1 瑞典圆弧法计算简图 下游坝坡有渗流水存在,应计入渗流对稳定的影响。在计算土条重量时,对浸润线以下的部分取饱和容重,对浸润线以上的部分取实重(土体干重加含水重)。假设土条两侧的渗流水压力基本上平衡,则稳定安全系数的综合简化计算公式为:

∑∑+±+ψ--±= ] /cos )[(} sec ]sin sec cos ){[(R e Q V W b c tg Q b u V W K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C ααααα‘ ’ (4.1) 其中:i ——土条编号; W ——土条重量; u ——作用于土条底部的孔隙水压力; ,b α——分别为土条宽度和其沿滑裂面的坡角; //,c ?——有效抗剪强度指标; S ——产生滑动的作用力; T ——抗力。 表4.1 坝体安全系数表 4.1.2. 计算工况 根据水工建筑物教材的要求,稳定渗流期校核两种工况的上下游坝坡稳定:正常运用条件和非正常运用条件I ,对于设计洪水位的上下游坝坡,其浸润线和水位均处于正常和校核条件之间,在坝体尺寸和材料相同的情况下,正常和校核满足要求,设计即满足要求。 4.1.3. 基础资料 表4.2 三百梯水库坝体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

堆石混凝土坝体浇筑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2) 三、主要工程项目和工程量 (3) 四、施工工艺技术 (3) 4.1施工布置 (3) 4.2技术参数 (4) 4.3施工工艺流程 (5) 4.4施工前准备 (6) 4.4.1施工原材料 (6) 4.4.2混凝土配合比 (6) 4.5模板 (7) 4.6观测仪器 (8) 4.7堆石施工 (9) 4.7.1堆石取料 (9) 4.7.2堆石筛分 (9) 4.7.3堆石冲洗 (9) 4.7.4堆石入仓 (9) 4.8混凝土施工 (10) 4.8.1混凝土拌和 (10) 4.8.2混凝土运输 (12) 4.8.3常态混凝土浇筑 (12) 4.8.4高自密实混凝土浇筑 (13) 4.8.5堆石混凝土施工缝处理 (14) 4.8.6混凝土养护 (15) 4.8.7混凝土温度控制 (15) 4.8.9堆石混凝土缺陷处理 (16) 4.9混凝土质量控制与检查 (16) 4.9.1常态混凝土质量控制与检验 (16) 4.9.2堆石混凝土质量控制与检验 (16) 4.10雨季施工 (17) 4.11低温季节施工 (18) 五、施工进度计划 (18) 六、机械设备和人员配置 (19) 6.1主要施工机械配置 (19) 6.2劳动力计划表 (20) 七、质量保证措施 (21) 八、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措施 (22) 8.1安全保证措施 (22) 8.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3) 8.3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24)

一、工程概况 穿家坪水库坝址位于凤冈县何坝镇的水河村和进化镇的临江村交界处的秀竹坝河段。水库坝址左岸有乡村公路经过,公路路面宽度6.5m,沥青混凝土路面,距G56杭瑞高速永兴收费站4km;水库坝址距永兴集镇7km、距何坝集镇18km、距凤冈县城20km,距遵义市城区105km;正常蓄水位801.00m,死水位793.5m,相正常蓄水位库容349万m3,兴利库容292万m3。 穿家坪水库为小(1)型水库,工程等别为Ⅳ等,挡水大坝(堆石砼重力坝)最大坝高23.50m,主要建筑物大坝为4级建筑物,其它主要建筑物溢洪道、取水口、引水隧洞为4级建筑物。永久性次要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临时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 大坝为堆石砼重力坝,最大坝高23.50m,坝轴线长130.00m,坝顶宽5.0m,坝顶高程804.50m,河床建基面高程781.00m。上游坝面铅直,下游坝坡1:0.7,起坡点高程801.00m,最大坝底厚18.00m。 溢洪道布置于大坝坝顶中部,为表孔设闸溢洪道,堰顶高程794.00m,溢流净宽15m,堰顶设3扇5.0×7.0m的弧形工作闸门,采用液压启闭机启闭。溢流堰型采用WES实用堰。溢洪道采用底流消能,消力池长30m,底板高程784.00m,尾坎高程785.00。 在大坝右岸非溢流坝段紧靠溢洪道边墩位置设生态放水管引入下游消力池,下放生态用水及下游灌溉,人饮用水、生态放水管采用管径为0.8m钢管。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合同; 2、凤冈县穿家坪水库工程设计图纸; 3、凤冈县穿家坪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总进度计划; 4、国家现行有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标准规范、水利工程强制性条文及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等。本工程所使用的技术标准规范主要有: 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2015; 6、《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 7、《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 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 9、《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 10、《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混凝土工程》SL632-2012; 11、《胶结颗粒料筑坝技术导则》SL678-2014; 12、《自密实混凝土用技术规程》CECS203-2006; 13、《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

土石坝渗流安全评价

土石坝渗流安全评价 摘要:渗流安全是土石坝安全的保证。据国内外土石坝失事原因的调查统计, 因渗流问题而失事的机率仅次于洪水漫顶,高达30%-40%。当渗透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将导致渗透变形而直接威胁大坝的运行安全。工程的实际渗流状态是否安全?原设计施工的渗流控制措施是否有效和能否按原设计条件安全运行?这是已建坝 渗流安全评价必须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土石坝;渗流;安全评价 引言 流体在孔隙介质中的流动称为渗流,水在地表下发生在土壤或岩石孔隙中的渗流也称为地下水流动。渗流现象广泛存在水利水电工程,这是必须对渗流规律和特点有所认识和了解的原因。大坝渗流安全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部分。下面对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作一介绍。 1渗流分析 1.1渗流分析的目的 1.1.1渗流分析将为土石坝中各部分土的饱水状态的划分提供依据; 1.1.2检验坝的初选形式与尺寸,确定渗流力以核算坝坡稳定; 1.1.3确定坝体及坝基中防渗体的尺寸和排水设施; 1.1.4确定通过坝和河岸的渗水量损失,并计算排水系统的容量。 1.2、渗流分析计算 土石坝周边均为不透水岩层,封闭条件良好,因此渗流分析计算模型为不透水地基均质坝。对均质坝在不透水地基上,有排水设备的情况,不考虑均质坝上游坝壳料部分对渗流的影响。对棱体排水,浸润线逸出部分如图1所示。 将渗流曲线坐标值列入下表中 表1 正常蓄水位渗流曲线坐标值 4.将前面几种工况计算所得的渗流曲线绘制在图2中 结果分析;由于图中三种工况下的三条渗流曲线没有交点,说明渗流分析结果合理。 2稳定分析 2.1.稳定分析的目的 对土石坝进行稳定分析的目的,是通过计算坝体剖面的稳定安全度来检验坝坡在各种工况下是否安全,断面尺寸是否经济合理。 2.2.稳定分析计算 其原理假定滑动面为一圆柱面。将滑动面内的土体看成是刚体,失稳时土体绕圆弧的中心旋转,沿着坝轴线方向取单宽段,按平面问题进行分析。计算时将滑动面以上的土体分成若干铅直土条,求出土条对圆弧中心的抗滑力矩之和以及滑动力矩之和。二者的比值为该滑动面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c. 2.3.最危险圆弧的确定 根据规范查的取β1=25°,β2=35°,在图中做出M1,M2.如图3所示: 2.4.稳定分析计算: 设计洪水位上游坝坡稳定计算 试算:R=231.37m,b=23.13m。 计算结果记入下图4中。 3坝基渗流安全评价

堆石混凝土堆坝技术在某尾矿库拦水坝设计中的应用

第27卷增刊1 2018年6月 中 国 矿 业 CHINA MINING MAGAZINE Vol .27,Suppl June 2018 堆石混凝土堆坝技术在某尾矿库拦水坝设计中的应用 王新岩1,2 (1.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2628; 2.金属矿山智能开采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2628) 摘 要:鉴于堆石混凝土具有水泥用量小、施工速度快、水化热温升低、绿色环保等优点,考虑将该技术用于某尾矿库拦水坝设计之中,运用材料力学法和有限元法计算不同工况下坝体应力并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比较得出满足相应规范的堆石混凝土拦水坝的方法,堆石混凝土技术可应用于该项目拦水坝建设之中。 关键词:堆石混凝土;拦水坝;尾矿库 中图分类号:TD 926.4;T U 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051(2018)S 1-0400-04 Application of rockfill concrete dam technology in design of a tailings reservoir dam WANG Xinyan 1,2 (1.BGRIM M Technology Group ,Beijing 102628,China ; 2.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Nonferrous Intelligent Mining Technology ,Beijing 102628,China ) Abstract :Considering that RFC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amount of cement ,q uick construction ,low temperature of heat of hyd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technology is used in the design of dams for a tailings pond ,and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are calculated by means of the material mechanics method and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stress on the dam body and the stability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RFC dam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rresponding specifications ,RFC technology can be applied to the dam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 Keywords :rock -fill concrete ;dam ;tailings dam 收稿日期:2018-05-14 责任编辑:刘硕 基金项目:超高大型尾矿坝隐患治理技术与装备项目资助(编号:2017Y FC 0804600) 作者简介:王新岩(1987-),男,汉族,吉林人,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尾矿库设计研究、总承包施工管理,E -mail :w angxinyan @bgrimm .com 。 引用格式:王新岩.堆石混凝土堆坝技术在某尾矿库拦水坝设计中的应用[J ].中国矿业,2018,27(S 1):400-403.doi :10.12075/j .issn .1004-4051.2018.S 1.0480 引 言 堆石混凝土[1-2] 是一种新型的大规模混凝土施工技术,它利用自密实混凝土的高流动[3] 、抗分离性好以及自流动的特点,在粒径较大的块石中随机充填自密实混凝土而形成的混凝土堆石体,简称堆石混凝土(Rock -Fill Concrete ,RFC )。RFC 因具有水泥用量小、水化热温升低、质量易控制、成本低、施工 速度快、绿色环保等优点[4] ,而被广泛应用于桥梁、 道路[5]、水运[6]、水工建筑物[7-8] 等行业领域。 RFC 通过专利技术将工程地的原材料配制出 低成本、高强度的专用自密实混凝土。本文以云南某尾矿库拦水坝设计为例,介绍堆石混凝土坝在该尾矿库工程项目拦水重力坝中的应用,为类似工程提供设计参考和思路。 1 工程概况 某尾矿库工程位于云南省东川区境一“V ”字型沟谷内,沟底平均坡降为3%,该尾矿库包含拦水坝、尾矿坝、截渗坝、排洪隧系统等。拦水坝坝址处谷底宽度15m ,地形平缓,谷底纵坡3.5%。两侧地形坡度均较陡,呈“V ”字型谷,右坝肩坡度45~55°,左坝肩坡度40~60°。谷底无植被,两坝肩植被以杂草为主。谷底浅部为第四系泥石流堆积漂卵石含砾砂,松散,厚度0.00~1.40m ,两侧薄,中间厚,两侧坡脚出露玄武岩。 该拦水坝底宽狭窄、工作面小,难以开展大规模机械化施工,地处高温地区,混凝土温控措施要求较 万方数据

大坝安全评价技术要求

☆大坝安全评价技术要求 三、基础资料 四、现场安全检查 五、大坝安全专项分析评估 六、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基础资料 1 工程规划、勘测、设计、试验资料 2 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查)资料 3 验收资料 4 监测资料 5 运行管理资料 6 历次加固处理资料 7 此前的大坝安全鉴定资料等 ?“三无” 、“三边”工程,基础资料匮乏,补充工程地质勘察及必要的混凝土与金属结构检 测 小型水库大坝注册登记表、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审查意见表 有关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文件 ☆现场安全检查 由鉴定组织单位组织大坝现场安全检查组,根据大坝安全鉴定工作计划,通过座谈、查阅档案资料、现场察看与询问以及测量等手段,对水库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的运行现状及大坝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填写现场安全检查表,编写现场安全检查报告,并对安全鉴定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大坝安全专项分析评估 1 工程质量评价 2 运行管理评价 3 防洪安全复核 4 结构安全评价 5 渗流安全评价 6 抗震安全评价 7 金属结构安全评价 1 工程质量评价 1 评价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 评价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含基础处理、结构形体和材料等)是否满足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或规定要求; 3 核查工程投入运用后在质量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变化,能否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4 为大坝安全评价提供符合工程实际的原体参数。 ?评价应通过现场巡视检查,历史资料考证分析,补充勘探、试验、检测等途径综合进行。 2 运行管理评价

?包括对大坝运行、维修、安全监测等方面情况的评价。 ?运行、维修、安全监测三方面均达到要求,大坝处于完整的可运行状态,可认为大坝运行 管理“好” ; ?三方面大多满足有关要求,大坝运行基本正常,可认为大坝运行管理“较好” ; ?三方面大多达不到有关要求,大坝无法正常运行,可认为大坝运行管理“差” 。 3 防洪安全复核 1 考虑建坝后环境的改变,复核并确定水库防洪标准; 2 根据运行期延长的水文资料对设计洪水进行复核; 3 调洪计算; 4 水库抗洪能力复核; 5 溃坝损失评估。 3.1 防洪标准复核 3.2 设计洪水复核 ?设计洪水包括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总量和设计洪水过程线。 ?由流量资料或雨量资料推求。 ?对天然河道槽蓄能力较大的水库,应采用入库设计洪水资料进行复核计算。若设计阶段采 用坝址设计洪水的,应尽可能改用入库设计洪水,或估算其不利影响。 ?对于难以获得流量资料的中、小型水库,可采用雨量资料或经验公式推求洪水的方法,但 应对其计算成果进行合理性检查。 3.3 调洪计算 ?核定起调水位 ?复核调洪运用方式 ?复核水位~库容~泄量曲线 ?根据入库洪水过程、库容曲线、泄量曲线以及水量平衡推求水库水位变化过程和泄洪过程。 3.4 水库抗洪能力复核 ?坝顶超高与防渗体顶高程复核 ?Y=R+E+A ?波浪爬高R ?风壅增高E ?安全加高A 3.5 溃坝损失 ?生命损失 ?经济损失 ?社会、环境影响 “洪水淹没图” 4 结构安全评价 ?复核计算大坝、近坝库岸及与大坝安全有关的其它建筑物在静力条件下的变形、强度及稳 定是否满足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 ?土石坝-大坝变形及稳定分析; ?混凝土坝、浆砌石坝及泄、输水建筑物-强度及稳定分析。

土石坝渗流安全评价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土石坝渗流安全评价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4 页

土石坝渗流安全评价 1坝基渗流安全评价要点如下: 1砂砾石层(包括砂层、砂砾石层、砾卵石层等)的渗透稳定性,应根据土的类型及其颗粒级配等情况判别其渗透变形形式,核定其相应的允许渗透比降,与工程实际渗透比降相比,判断渗流出口有无管涌或流土破坏的可能性,以及渗流场内部有无管涌、接触冲刷等渗流隐患。 2覆盖层为相对弱透水土层时,应复核其抗浮动稳定性,其允许渗透比降宜由试验法或参考流土指标确定;对已有反滤盖重者,应核算盖重厚度和范围是否满足要求。 3接触面的渗透稳定性主要有以下两种型式: 1)复核粗、细散粒料土层之间有无接触冲刷(流向平行界面)和接触流土(流向从细到粗垂直界面)的可能性;粗粒料层能否对细粒料层起保护作用。 2)复核散粒料土体与刚性结构物体(如混凝土墙、涵管和岩石等)界面的接触渗透稳定性。应注意散粒料与刚性面结合的紧密程度、出口有无反滤保护,以及与断层破碎带、灰岩溶蚀带、较大张性裂隙等接触面有无妥善处理及其抗渗稳定性。 2坝体渗流安全评价要点如下: 1均质坝。复核坝体的防渗性能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坝体实际浸润线和下游坝坡渗出段高程是否高于设计值,还需注意坝内有无横向或水平裂缝、松软结合带或渗漏通道等。 2组合(分区)坝: 1)防渗体(心墙、斜墙、铺盖、各种面板等)。复核防渗体的防渗性能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心墙或斜墙的上、下游侧有无合格的过渡保护 第 2 页共 4 页

层,以及水平防渗铺盖的底部垫层或天然砂砾石层能否起保护作用。 2)透水区(上、下游坝壳及各类排水体等)。复核上、游坝坡在库水骤降情况下的抗滑稳定性和下游坝坡出逸段(区)的渗透稳定性,下游坡渗出段的贴坡保护层应满足反滤层的设计要求。 3)过渡区。界于坝体粗、细填料之间的过渡区以及棱体排水、褥垫排水和贴坡排水等,应复核反滤层设计的保土条件和排水条件是否合格,以及运行中有无明显集中渗流和大量固体颗粒被带出等异常现象。 8.3.3应复核两坝端填筑体与山坡结合部的接触渗透稳定性,以及两岸山脊中的地下水渗流是否影响天然岩土层的渗透稳定和岸坡的抗滑稳定。 第 3 页共 4 页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 1.工程质量评价 (1)工程质量评价目的和任务是: 1)评价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复查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含基础处理结构形体和材料等)是否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要求;3)检查工程投入运用以来在质量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变化,能否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 4)为大坝安全鉴定的有关复核或评价提供符合工程实际的参数; 5)为大坝除险加固提供指导性意见。 (2)工程质量评价需要的基本资料包括: 1)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2)关于基础(含岸坡)开挖、基础处理等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及验收的有关图件和文字报告等; 3)关于建筑物施工的质量控制、质量检测(查)、监理以及验收报告等资料; 4)工程在施工期及运行期出现的质量事故及其处理情况的有关资料; 5)竣工后历次质量检查及参数测试等资料。(3)工程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有:

1)现场巡视检查法 通过直观检查或辅以简单测量、测试,复核建筑物的形体尺寸、外部质量以及运行情况等是否达到了原设计的要求和功能; 2)历史资料分析法 对有资料的大、中型水库主要是通过工程施工期的质量控制、质量检测(查)、监理以及验收报告等档案资料进行复查和统计分析;对缺乏资料的水库需与原设计、施工人员进行座谈收集资料,并与有关规范相对照,以评价工程的施工质量; 3)勘探试验检查法 当上述两种方法尚不能对工程质量作出评价,或者工程投入运用6~10年以上或运行中出现异常时,可根据需要对建筑物或坝基岩层进行补充勘探、试验或原位测试检查,取得原体参数,并据此进行评价。 (4)水库大坝应复查以下项目的施工质量是否达到了该工程设计施工的技术要求 1)坝基及岸坡的清理; 2)防渗体基础及岸坡的开挖; 3)坝基及岸坡防渗固结及对地质构造的处理;

高土石坝安全建设重大技术问题

Engineering 2 (2016) xxx–xxx Research Hydro Projects—Article 高土石坝安全建设重大技术问题 马洪琪,迟福东 Huaneng Lancang River Hydropower Inc., Kunming 650214, China a r t i c l e i n f o摘要 土石坝由于对地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就地取材及充分利用建筑物开挖渣料、造价较低、水泥 用量较少等优点,是西部地区一批拟建高坝的重点比选坝型。糯扎渡高心墙堆石坝的成功建设, 解决了250 m级土石坝重大关键技术难题。本文通过系统总结已建成的糯扎渡等高心墙堆石坝建 设的经验,凝练高土石坝建设面临的变形控制、渗流控制、坝坡抗滑稳定、泄洪安全及控制、大 坝安全建设与质量控制、安全评价及预警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全面深入论述了已有的研究成果 和基本结论,为未来300 m级高土石坝建设提供参考和重要的技术支撑。 ? 2016 THE AUTHORS. Published by Elsevier LTD on behalf of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and Higher Education Press Limited Company.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under the CC BY-NC-ND license (https://www.doczj.com/doc/855458006.html,/licenses/by-nc-nd/4.0/).关键词 高土石坝 安全建设 重大技术问题 1. 引言 中国西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处高山峡 谷,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交通不便,而土石坝因对地基 基础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就地取材及充分利用建 筑物开挖渣料、造价较低、水泥用量较少等优点,是坝 工建设中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坝型之一。 中国土石坝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2001年 建成黄河小浪底黏土斜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160 m。 2009年建成大渡河瀑布沟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 186 m。2012年年底建成澜沧江糯扎渡砾石土心墙堆石 坝,最大坝高261.5 m,在同类坝型中居中国第一、世 界第三;填筑方量为3.432×107 m3,电站装机容量为 5.85×106 kW,年平均发电量为2.39×1010 kW·h,总库 容为2.37×1010 m3,研究解决了多项重大技术问题,代 表了近年来中国土石坝的最高建设水平。目前正在建设 的大渡河长河坝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为240 m, 总填筑量为3.457×107 m3,心墙部位坝基覆盖层厚达 50 m,是当前中国正在建设的较为复杂的土石坝工程 之一,截至2016年4月,已完成总填筑量的92 %。随 着西部地区水能资源开发的深入,大渡河双江口(坝高 314 m)、雅砻江两河口(坝高295 m)、西藏澜沧江如美(坝 高315 m)等高坝已逐渐提上建设日程,对300 m级超高 土石坝的建设技术提出了挑战。 本文系统总结了糯扎渡等典型高土石坝的成功经 验,凝练出高土石坝建设面临的变形控制、渗流控制、 坝坡抗滑稳定、泄洪安全及控制、大坝安全建设与质量 控制、安全评价及预警等重大技术问题,全面深入论述 了已有研究成果和基本结论,为300 m级高土石坝建设 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Contents lists available at ScienceDirect jo ur n al h om e pag e: w w https://www.doczj.com/doc/855458006.html,/locate/eng Engineering Article history: Received 15 March 2016 Revised 29 June 2016 Accepted 24 August 2016 Available online 14 October 2016 *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address: fudch@https://www.doczj.com/doc/855458006.html, 2095-8099/? 2016 THE AUTHORS. Published by Elsevier LTD on behalf of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and Higher Education Press Limited Company.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under the CC BY-NC-ND license (https://www.doczj.com/doc/855458006.html,/licenses/by-nc-nd/4.0/). 英文原文: Engineering 2016, 2(4): 498–509 引用本文: Hongqi Ma, Fudong Chi. Major Technologies for Safe Construction of High Earth-Rockfill Dams. Engineering, https://www.doczj.com/doc/855458006.html,/10.1016/ J.ENG.2016.04.001

小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大纲

精心整理 小(2)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 (供参考) 1 一般规定 1.1 适用范围 1.1.1 适用于缺乏设计、地质、施工与大坝观测等基本资料的坝高小于15m 或一般小(215m 1.2 1. 2.3 1.2.4 行。 2 大坝安全检查 2.1 对土石坝大坝安全检查可按《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参照执行,检查时可按附表1《土石坝安全检查项目内容表》执行。 2.2 对混凝土坝大坝安全检查可按《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DJ 336-89(试行)参照执行,检查时可按附表2《混凝土坝安全检查项目内容表》执行。

2.3 大坝安全检查主要对象是拦河坝、输泄水洞(管)和溢洪道等三类建筑物;主要内容是涉及渗流稳定和影响结构安全的项目。 2.4 大坝安全检查人员中必须有一名经验丰富、熟悉工程情况的水工专业工程师(必要时还须有一名金属结构专业工程师)。 2.5 编写大坝安全检查结果报告,并与历次检查结果(如有)作对比分析。附录2《大坝安全检查结果报告》的格式可供参考。 3 洪水标准复核 3.2.1 缺乏流量资料的水库可用雨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3.2.2 缺乏实测雨量资料的水库可直接查读暴雨图集来计算库区流域设计暴雨。设计暴雨量的时程分配可按暴雨公式计算,其中暴雨衰减指数可查读暴雨图集。 3.2.3 产流计算可采用蓄满产流的简易法。 3.2.4 汇流计算可根据坝址以上库区流域面积大小选用不同的方法。

集雨面积大于50km2者,可用瞬时单位线法; 集雨面积小于50km2者,可用合理化公式或推理公式。 3.3 调洪计算和水库抗洪能力复核 坝顶超高复核可参照《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导则》(SL189-96)的规定执行,即: Y=R+A 式中:Y—坝顶在静水位以上的超高,m; 。 对大坝渗流稳定和结构稳定的安全性采用定性认定的方法。根据大坝安全现场检查结果,参照大坝运行的历史状况,对拦河坝、输泄水洞(管)和溢洪道的工作性态进行综合评估,评价其安全性级别。 A级—不存在影响正常使用的缺陷,大坝正常工作状态良好。 B级—部份项目存在有影响正常使用的一般缺陷或异常,但目前尚不危及大坝安全运行。

自密实埋石及堆石混凝土坝施工

自密实埋石及堆石混凝土坝施工

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面清理→模板安装→埋石砼浇筑→伸缩缝 处理→砼拆模养护。 1)施工准备 在施工区周围设置挡水围堰和开挖周边排水沟以及采取集水坑抽水等措施,阻止场外水流进入场地,并有效排除积水。 2)测量放样 测量放样必须用经纬仪、水准仪、钢尺进行,按砼伸缩缝间距设放样桩。测量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相应工作经验,并要持证上岗。施工过程中,对测量的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设置防护设施,以免被破坏。 3)基面清理 基面验收合格后,将岩基上的杂物、泥土及松动岩石清除,处理完毕再 浇筑砼。 基岩面浇筑仓,在浇筑第一层砼前,必须先铺一层2-3cm厚的水泥砂浆,砂浆水灰比应与砼的浇筑强度相适应,铺设施工工艺保证砼与基岩石结合良好。 4)模板制安 模板制作:用标准木板拼接,局部曲线面根据平面展开图用木板加工制 作。 模板安装:安装模板前,按结构物外形设计尺寸测量放样,多方向设立控制点,以便校正。架模时,将模板钉固在木支撑上,再将木支撑支承到坚固的地面上。 5)砼浇筑 砼浇筑的主要施工工艺:拌和→运输→振捣→养护。 砼料拌和集中在拌和场搅拌,拌和时间t=2~3分钟,出口采取相应的砼 缓溜设置。 砼和石料水平运输用双胶轮车运抵工作仓面。严禁直接从高处往下倾倒砼,入口与仓面垂直距离控制在1.5m以内,若垂直距离过大,必须设溜槽或溜 筒缓置。 埋石砼埋石率为15%~20%。设计有要求时可放至30%~40%。施工时,应先铺一层砼放一层块石,再振捣密实至块石沉入砼中,不得先摆石,再灌砼。 埋石用块石尺寸不得大于一次浇筑砼块体最小尺寸的1/3。要求质地坚硬新鲜,无风化或裂缝,饱和抗压强度大于300kg/cm2,清洗干净。 浇筑时,先铺一层100~150mm厚的砼打底,再铺上石料。石料铺放要均匀排列,使大头向下,小头朝上,且石料的纹理与受力方向垂直。石料间距一般不小于100mm,石料与模板或槽壁的间距不应小于150mm,以确保每块石料均 被砼包裹。 石料铺放后,继续浇筑砼,每层厚约200~250mm,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振捣时避免接触模板和石料。如此逐层铺石料以及浇筑砼,直至最终层面,保持

土石坝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土石坝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刘 杰 崔亦昊 谢定松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车公庄西路20号,100044,Cuiyh@https://www.doczj.com/doc/855458006.html, 摘要:中国已建的15m以上的大坝有18600多座,90%以上是土石坝,约90%的大坝坝龄 都在25年以上。建成多年的土石坝应如何进行安全评价是需要探讨的问题。工程实践表明,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应当是研究过去,着眼现在,重在分析多年运行情况及实际的表现,应 依靠各类观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本文从坝工理论分析基础来自实践,并在不断总结实践经 验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运行多年的土石坝本身有自行调整工作性状的特性;缓慢蓄水的过 程对土石坝薄弱环节有自行加强作用等方面阐明了为何重在表现;观测资料的分析可以查明 坝体质量及坝体结构的完整性及可靠性,坝后渗流量的变化特征是分析评价大坝渗透稳定的 有效方法。文中利用国内外工程实例阐明了上述基本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土石坝;安全评价;重在表现;观测资料;渗透稳定 1前言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建库容在10万m3以上的水库达85120多座,高度在15m及以上的大坝有18600多座,其中土石坝占90%以上,绝大多数都有25年以上的历史。由于当时无国家颁发的设计和施工方面的规程规范,因而在建时的标准往往比现行标准偏低。有些工程施工结果与设计要求不完全相一致。如有些工程因土料场天然含水量偏高,压实困难,心墙干密度未达设计要求。有些截水槽底宽未达原设计要求。有些工程心墙土料的渗透系数大于15? 10 s cm/ ×的标准,心墙下游面的反滤层不合规范要求等等。从运行情况来看,在蓄水初期及不同运行阶段,有的坝体及地基都曾出现过不同程度的问题;有些水库运行已达正常蓄水位,有些多年一直未达到正常蓄水位。 对于建成多年并已实际运行的土石坝的安全评价,国外多重视运行性状的观察、观测资料的分析,国内多依靠现行的规程规范、重视施工期的质量及运行初期出现的一些问题。如何科学地对土石坝的安全进行评价,是目前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工程实践表明,运行多年的土石坝,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应当是研究过去,着眼现在,重在分析多年运行情况和实际表现,依靠各类观测资料的分析。我们安全评价的四座大型水库,陆浑、红山、柴河及小南海四座大坝的安全评价就是贯穿了这一指导思想,结果以最少加固费用并在短期内投入了安全运行。 2土石坝的安全评价原则应当重在分析运行过程中的实际表现 (1)土石坝的理论分析基础来自实践。到目前为止,土石坝的设计和施工仍处半经验半

土石坝渗流安全评价

土石坝渗流安全评价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土石坝渗流安全评价1坝基渗流安全评价要点如下: 1砂砾石层(包括砂层、砂砾石层、砾卵石层等)的渗透稳定性,应根据土的类型及其颗粒级配等情况判别其渗透变形形式,核定其相应的允许渗透比降,与工程实际渗透比降相比,判断渗流出口有无管涌或流土破坏的可能性,以及渗流场内部有无管涌、接触冲刷等渗流隐患。 2覆盖层为相对弱透水土层时,应复核其抗浮动稳定性,其允许渗透比降宜由试验法或参考流土指标确定;对已有反滤盖重者,应核算盖重厚度和范围是否满足要求。 3接触面的渗透稳定性主要有以下两种型式: 1)复核粗、细散粒料土层之间有无接触冲刷(流向平行界面)和接触流土(流向从细到粗垂直界面)的可能性;粗粒料层能否对细粒料层起保护作用。 2)复核散粒料土体与刚性结构物体(如混凝土墙、涵管和岩石等)界面的接触渗透稳定性。应注意散粒料与刚性面结合的紧密程度、出口有无

反滤保护,以及与断层破碎带、灰岩溶蚀带、较大张性裂隙等接触面有无妥善处理及其抗渗稳定性。 2坝体渗流安全评价要点如下: 1均质坝。复核坝体的防渗性能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坝体实际浸润线和下游坝坡渗出段高程是否高于设计值,还需注意坝内有无横向或水平裂缝、松软结合带或渗漏通道等。 2组合(分区)坝: 1)防渗体(心墙、斜墙、铺盖、各种面板等)。复核防渗体的防渗性能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心墙或斜墙的上、下游侧有无合格的过渡保护层,以及水平防渗铺盖的底部垫层或天然砂砾石层能否起保护作用。 2)透水区(上、下游坝壳及各类排水体等)。复核上、游坝坡在库水骤降情况下的抗滑稳定性和下游坝坡出逸段(区)的渗透稳定性,下游坡渗出段的贴坡保护层应满足反滤层的设计要求。 3)过渡区。界于坝体粗、细填料之间的过渡区以及棱体排水、褥垫排水和贴坡排水等,应复核反滤层设计的保土条件和排水条件是否合格,以及运行中有无明显集中渗流和大量固体颗粒被带出等异常现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