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容量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现状与进展

大容量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现状与进展

大容量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现状与进展
大容量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现状与进展

两电平及多电平变换器介绍

PWM变流器简介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包括四大类基本变流电路,即AC-DC(整流)、DC-DC (升降压斩波)、AC-AC(变频变相)、DC-AC(逆变)变流电路。由此产生的整流器,逆变器,变流器(双向整流逆变)等装置在工业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无论是在UPS,新能源发电(光伏、风电),电能质量治理(无功、谐波),还是电动汽车等领域,对系统效率的期望比以往更高。在市电等级应用领域中,通常采用的是两电平变流器拓扑结构,而多电平变流器拓扑的提出,就是为了实现中高压应用的目标。本文将对常见的两电平、三电平变流器拓扑原理进行分析介绍。 1.一种典型的两电平-三相电压型桥式PWM变流器电路拓扑如下图所示: 图1三相电压型桥式PWM变流器 电路直流侧通常只有一个电容器就可以,为了方便分析,画作串联的两个电容器并标出理想中点N。其基本工作方式为180度导电,即每个桥臂导电角度为180度,同一相(即同一桥)上下两个臂交替导电,各相开始导电的角度依次相差120度。在任一瞬间,将有三个桥臂同时导通,每次换流都是在同一相上下两个桥臂之间进行,因此也称为纵向换流。 下面来分析该电路的工作波形,对于U相输出来说,当V1导通时,Uun=Ud/2;V4导通时,Uun=-Ud/2.因此Uun的波形是幅值为Ud/2的矩形波。V,W两相情况类似,只是相位依次相差120度。通常我们所说的几电平指的是逆变器输出的相电压,对两电平而言,逆变器输出的相电压只有上述分析的两种电平:±Ud/2。 负载线电压可分别由公式求出: Uuv=Uun-Uvn; Uvw=Uvn-Uwn; Uwu=Uwn-Uun 可以看出负载线电压有三个值:±Ud,0.

简介多电平高压变频器的两种拓扑结构

简介多电平高压变频器的两种拓扑结构 摘要:多电凭高压变频器自诞生以来就在节能和环保方面体现出极高的价值,也引起了众多的学者进行研究。本文对多电平高压变频器的两种主要拓扑结构及其原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三电平;单元串联多电平;应用 About multi-level high-voltage converter topology of the two TANG Xing Long LIU Hui Kang XIONG Wen SUN Kai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Wuhan Hubei 430081)Abstract: With high voltage inverter, since its birth in the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lects the high value, it also caused a lot of academics for research. In this paper, the multi-level high-voltage converter topology of the two main structure and principles for analysis.Key words: Level 3; Series multi-level unit; Application 1 前言 对于高压电动机,我们如果采用传统的三相六拍的结构变频器对电动机进行控制,由于电压过高,加上电力电子器件开关速度的提高,这样开关器件输出的值就会很大。由

基于拓扑优化的车身结构研究---经典

基于拓扑优化的车身结构研究 瞿元王洪斌张林波吴沈荣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芜湖,241009 摘要:随着CAE技术的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在汽车开发中的作用也愈来愈显著。而前期工程阶段,如何布置出合理的车身骨架架构,一直是个相对空白的地带,也是整车正向开发过程中绕不过的坎。尽管研发工程师根据经验,参照现有车型的结构特点,也能进行车身骨架架构的设定,但总是缺乏有效手段直观地反映不同车型结构布置的特点。本文用拓扑优化的方法,从结构基本特征的角度来审视这一问题,并运用该方法对某SUV车身结构进行研究,获得一些直观性的结论。 关键词:车身,前期工程,拓扑优化 1引言 随着对整车研发过程认识的加深,以及对正向开发过程的探索,在车型开发前期,对车身结构做出更合理的规划显得愈来愈重要。常规的研发思路之一是通过参考已有车型的结构,经过适当的修改,形成新的结构,并用于新车型中。但是对于原始车型的设计思路、结构布置的原因等缺乏系统的理解,或者理解不深,往往在更改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为了部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从结构拓扑优化的角度,对某SUV 车型车身结构的总体布置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加深对结构布置的理解。 2研究方法概述 合理化的车身结构,是满足整车基本性能的重要保障。为了能够实现结构的最优布置,文献[1]使用了拓扑优化工具来布置车身结构。其基本思路是从造型以及车内空间布置出发,建立车身空间的基础网格模型,然后根据一定的工况要求,对基础网格进行拓扑分析,并根据拓扑结果建立梁、板壳模型,并进行多项性能的优化,从而实现车身结构的正向开发。本文借助于该思想,建立研究对象的结构空间包络,并对该包络进行拓扑分析,然后将仿真结果与原始结构进行比较,寻找车身结构中的关键点,推测初始结构可能的布置思想,从而加深对该研究思路的理解。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

高压多电平双向DC-DC变换器文献综述

高压多电平双向DC-DC变换器文献综述 一、前言 本次文献调研的主题为高压多电平双向DC-DC变换器。下载到的文献中与该主题相关的有10篇,完全符合该主题的文献有参考文献[1][2][3][4],其它6篇文献则侧重于高压和双向这两个关键词。以下是文献调研的主要内容。 二、主要内容 文献[1] [2]介绍了一种电容箝位的模块化多电平双向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由5个独立的模块级联而成,每个模块由三个MOS管和一个箝位电容组成,如下图所示。通过控制每个模块中MOS管的通断可以使每个模块运行在正常工作和旁路状态,选定不同模块的工作状态可以实现不同电平的输出,并且可以使输入输出电压的比值不同。从每个模块的电路结构可以看出,能量可以实现双向流动。从下图1可以看出整个电路中没有像常规的DC-DC变换器那样使用电感作为储能装置,这种无感设计的原则提高了装置的效率和可靠性。 本文中作者的实验装置功率为5kW,电平数为6。当输入电压为250V,负载为1.76Ω时,装置效率达到了95.1%。 图1. 电容箝位的模块化多电平双向DC-DC变换器 文献[3]介绍的电容箝位的模块化多电平双向DC-DC变换器与上文介绍的拓扑结构一样。文中详细分析了该电路的不同工作状态和等效电路图,该拓扑相比传统的飞跨电容型多电平变换器可以减少开关管的数量和电容耐压等级。 文献[4]介绍的模块化多电平双向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类似于测井变频电源的拓扑结构,它的每个模块拓扑为移相全桥电路,整个变换器由模块的输入并联输出串联组合而成,如下图2所示。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拓扑是与作者研究的方向——波浪能发电有关。 在文中,作者着重叙述了梯形载波的控制方法与三角载波控制方法的不同,提出了梯形载波控制方法能够提高装置的效率。梯形载波控制方法中的开关频率是通过迭代的算法计算得到的。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根据实际的功率需求情况,依据装置的效率曲线来决定每个模块是处于并联工作状态还是旁路工作状态。在文中作者通过两模块的实验来证明梯形载波控制方法能够使装置运行在最大效率点处。

机械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机械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8-12-27T16:17:28.400Z 来源:《河南电力》2018年13期作者:谢进芳 [导读] 机械产品应用范围相对较广,为确保机械产品在我国日常生活及企业从生产中得到有效应用,实施优化设计十分必要。 (广东科立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佛山市 528000)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产品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产品品种的换代速度加快,产品的复杂性在不断增加。所以产品生产正在以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取代过去的单一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而这种生产方式,肯定会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产品的成本也会降低,产品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力也会提高。所以在机械结构设计中采用优化设计是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 关键词:机械结构拓扑;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机械产品应用范围相对较广,为确保机械产品在我国日常生活及企业从生产中得到有效应用,实施优化设计十分必要。目前我国已经针对机械结构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主要表现在船舶行业、焊工航天以及汽车行业等。机械结构的优化设计可有效提高其产品性能并增加其自身市场竞争力,对其市场发展起重要作用。 1.机械结构优化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过去,机械产品主要是大批量生产,产品相对单一。目前采用的是小批量加工方式,以保证产品的多样性。为了保证生产企业的利润,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优化设计能够达到上述目标,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生产时间,降低了成本,有效地抢占了市场。机械结构优化设计已广泛应用于造船、运输、航空航天、冶金、纺织、建筑等领域。 机械结构优化设计流程主要包括:(1)针对所优化机械产品尽心目标函数优化设计,可确保机械产品相关技术指标符合优化要求。(2)设计机械产品优化函数变量,变量设计包括机械产品长度、厚度以及弧度等相关结构参数。(3)对机械产品优化设计约束条件进行设定,对计算过程中各项变量浮动范围进行限定。(4)通过以上步骤得出多种优化设计方案,分别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价,根据机械结构优化设计需求选择最佳方案实施。 2.机械结构拓扑优化设计常用方法 (1)均匀化方法 常用的连续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主要有均匀化方法、变密度方法、水平集方法以及进化结构优化方法等。 均匀化方法属于材料描述方式,基本思想是将微结构模型引入结构拓扑优化设计领域,以微结构的单胞尺寸参数为设计变量,根据单胞尺寸的变化实现微结构的增删,优化实体与孔的分布形成带孔洞的板,达到结构拓扑优化的目的。优化过程:①设计区域的划分;②确定设计变量;③进行拓扑优化设计;④以不同的微结构形式的分布显示连续结构的形状和拓扑状态。 图1 微结构单胞示意图 微结构的划分形式通常有空孔、实体和开孔 3种,空孔是指没有材料的微结构,其孔的尺寸为 1;实体是指具有各向同性材料的微结构,其孔的尺寸为 0;开孔是指具有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微结构,其孔的尺寸介于 0~1 且可变化。设计区域划分为空孔、实体和开孔的微结构形式。简单的二维微结构单胞示意图如图 1 所示。微结构上孔的尺寸和方位角是设计变量,其中孔的尺寸是微结构材料主方向,它可以由坐标转换矩阵体现在材料的有效弹性模量上,通过微结构的密度与有效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曲线,把设计变量与结构各处的形态联结起来。在结构拓扑优化设计过程中,微结构中孔的尺寸和在 0~1 的变化区域就可使各微结构在空孔与实体之间变化,这样就可用连续变量对结构优化设计问题进行描述。 均匀化结构拓扑优化方法涉及的设计变量非常多,用的较多的优化算法是准则优化算法。 (2)变密度方法 变密度方法式是引入一种假想的密度在 0~1可变的材料,采用材料的密度作为优化设计变量,实现结构的拓扑变化;材料弹性模量等物理参数与材料密度间的关系也是人为假定的;这样不但将结构的拓扑优化问题转换为材料的最优分布问题,还可使优化结果尽可能具有非 0 即 1 的密度分布。变密度结构拓扑优化方法与采用尺寸变量相比,它更能反映拓扑优化的本质特征。因此,在实际工程的结构优化设计中大多采用变密度方法来解决结构优化问题。变密度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常用的插值模型是固体各向同性惩罚微结构模型(SIMP)。由于变密度结构拓扑优化方法更能反映拓扑优化的本质特征,且概念简单、设计变量数目少,简化了计算求解过程,因此,变密度结构拓扑优化方法成为目前最常用的、也是用的最多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3.机械结构优化的应用趋势 随着优化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结构优化设计也逐渐发展起来。近年来,在结构优化算法方面,由于结构优化设计中变量较多,结构优化设计往往采用接近实际情况的复杂结构模型来模拟一些大型结构系统。因此,新的准则优化方法备受关注,但如何为一些特殊结构

多电平变换器

多电平变换器—— —高压大容量电能变换的新技术 特邀主编评述 李永东 (清华大学,北京!"""#$) 在%""$年第&期“电能质量控制”专辑成功出版的基础上,《电力电子技术》编辑部于北戴河全国电力电子年会上决定把“多电平变换器”作为第%期内容,并于今年第’期出版,由我来担任本期特邀主编,本人深感荣幸和责任重大。现在奉献在大家面前的专辑,是经过全国同行专家集体努力的结果。 多电平变换器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最新发展之一,它主要面向高压大容量的应用场合。与传统的两电平逆变器相比,多电平变换器能够减少输出谐波畸变,不用或只需很小的输出滤波器、整体效率高,同时可以用低压器件实现高压大容量输出。这一技术对于高压大容量电能变换、提高用电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是当前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 多电平变换器的研究主要包括多电平电路拓扑结构的研究、多电平()*控制算法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应用研究。自从日本长冈科技大学的南波江章(+,-./.0)等人在!1#"年2333工业应用(2+4)年会上提出三电平中点箝位式(-0567.8(9:;6!<8.=>0?,简称-(<)结构以来,多电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主要发展出了单一直流电源的箝位式拓扑电路、分离直流电源的@桥单元串联式拓扑电路,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一系列混合和派生电路。随后以高压2ABCD2A

结构拓扑优化的发展现状及未来

结构拓扑优化的发展现状及未来 王超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一、历史及发展概况 结构拓扑优化是近20年来从结构优化研究中派生出来的新分支,它在计算结构力学中已经被认为是最富挑战性的一类研究工作。目前有关结构拓扑优化的工程应用研究还很不成熟,在国外处在发展的初期,尤其在国内尚属于起步阶段。1904 年Michell在桁架理论中首次提出了拓扑优化的概念。自1964 年Dorn等人提出基结构法,将数值方法引入拓扑优化领域,拓扑优化研究开始活跃。20 世纪80 年代初,程耿东和N. Olhoff在弹性板的最优厚度分布研究中首次将最优拓扑问题转化为尺寸优化问题,他们开创性的工作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1988年Bendsoe和Kikuchi发表的基于均匀化理论的结构拓扑优化设计,开创了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的新局面。1993年和提出了渐进结构优化法。1999年Bendsoe和Sigmund证实了变密度法物理意义的存在性。2002 年罗鹰等提出三角网格进化法,该方法在优化过程中实现了退化和进化的统一,提高了优化效率。 二、拓扑优化的工程背景及基本原理 通常把结构优化按设计变量的类型划分成三个层次:结构尺寸优化、形状优化和拓扑优化。尺寸优化和形状优化已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它们存在着不能变更结构拓扑的缺陷。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研究拓扑优化。拓扑优化的基本思想是将寻求结构的最优拓扑问题转化为在给定的设计区域内寻求最优材料的分布问题。寻求一个最佳的拓扑结构形式有两种基本的原理:一种是退化原理,另一种是进化原理。退化原理的基本思想是在优化前将结构所有可能杆单元或所有材料都加上,然后构造适当的优化模型,通过一定的优化方法逐步删减那些不必要的结构元素,直至最终得到一个最优化的拓扑结构形式。进化原理的基本思想是把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思想引入结构拓扑优化,它通过模拟适者生存、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等自然机理来获得最优的拓扑结构。 三、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目前常使用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退化法和进化法。 退化法即传统的拓扑优化方法,一般通过求目标函数导数的零点或一系列迭代计算过程求最优的拓扑结构。目前常用于拓扑优化的退化法有基结构方法、均匀化方法、变密度法、变厚度法等。 基结构方法(GSA)的思路是假定对于给定的桁架节点,在每两个节点之间用杆件连结起来得到的结构称为基结构。按照某种规则或约束,将一些不必要的杆件从基本结构中删除,认为最终剩下的构件决定了结构的最佳拓扑。基结构方法更适合于桁架和框架结构的拓扑优化。基结构法是在有限的子空间内寻优,容易丢失最优解,另外还存在组合爆炸、解的奇异性等问题。 均匀化方法(HA)引入微结构的单胞,通过优化计算确定其材料密度分布,并由此得出最优的拓扑结构。均匀化方法主要应用于连续体的拓扑优化设计,它不仅能用于应力约束和位移约束,也能用于频率约束。目前用均匀化方法来进行拓扑优化设计的有一般弹性问题、热传导问题、周期渐进可展曲面问题、非线性热弹性问题、振动问题和骨改造问题等。 变密度法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力学建模方式,与采用尺寸变量相比,它更能反映拓

高功率多电平变换器的研究和应用

高功率多电平变换器的研究和应用! 浙江大学吴洪洋何湘宁 摘要"本文对高功率多电平变换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控制策略#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并据此对多电平变换器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多电平变换器高功率拓扑结构控制策略应用 %&’()*+,-./01&0,2,03*42,-1,-546&178990&:51&*4 ;<=>?@A B?@=C D E B?@?E?@ 8F71-5:1"G H CI E J IL>M>@A#I>?K J>M N K J B K C@A#I?>O J C N C B J I HB?PB L L M E I B K E>?>O Q?R C J K C J B J C P C N I J E S C PE?P C K B E M E?K H C B J K E I M C T G H C B J K E I M C B M N>@E R C N K H C L J>L>N B M O>J E K N O?R C J K C J H E@HL>W C J K>L>M>@A I>?K J>M N K J B K C@A B L L M E I B K E>? X引言 近年来#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在高压大功率应用场合#一种新型的变换器YY多电平变换器Z[?R C J K C J\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多电平变换器的思想最早是由]B S B C于^_年代初提出的‘X a$它的一般结构是由几个电平台阶Z典型情况是电容电压\合成阶梯波以逼进正弦输出电压$我们知道#在过去两电平变换器的高压大容量应用中#除了少数低速场合采用交b交变频方式外#通常采用交b直b交变频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或是将多个低压小容量变换器通过变压器采用多重化技术获得高压大功率#或是在交流输入侧和交流输出侧分别采用变压器进行降压和升压#中间环节仍然采用低压变换器$很显然#以上两种方法均采用了笨重c昂贵c耗能的变压器#且对于第d种方法还会出现中间环节电流过大#系统效率下降#可靠性降低#低频时能量传输困难等诸多缺点‘d a$为克服这些缺点#人们希望采用直接的高压变换器方式#这就对变换器所用器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需要承受很高的电压应力#通常的做法是采用多个低耐压值的开关器件串联#这种方法在实现直接高压变换的同时又一定程度降低了成本Z目前#几个小容量开关器件价格之和往往仍然低于一个相同容量的大的开关器件的价格\$但这种方法存在着静态和动态均压问题#而均压电路会导致系统复杂#损耗增加#效率下降$因此#一种通过变换器自身拓扑结构的改进#达到既无需升降压变压器#又无需均压电路的e多电平变换器f应运而生#这种变换器由于输出电压电平数的增加#使得输出波形具有更好的谐波频谱#每个开关器件所承受的电压应力较小#且无需均压电路#开关器件工作在输出电压基频以下#开关损耗小#可避免大的P g h P i所导致的各种问题$因此这种变换器在国外又被称为e完美无谐波f变换器#而成为研究的热点$尤其是^_年代以来#以j G k# l j m G为代表的第n代电力电子器件#以及以o p q为代表的智能控制芯片的迅速普及#为这种新型多电平变换器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一时间#各种电路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纷纷被提出和研究#其中有的已应用于实际系统当中#应用范围涉及各种高压大功率场合#从目前所见到的相关报道后#电力系统和高压大电机驱动是多电平变换器的主要应用领域$ d多电平变换器的主电路结构 一般认为所谓的多电平变换器是建立在三电平变换器的基础上#按照类似的拓扑结构拓展而成‘n a$很显然#电平数越多#所得到的阶梯波电平台阶越多#从而越接近正弦波#谐波成分越少$但这种理论上可达任意r电平的多电平变换器#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受到硬件条件和控制复杂性的制约#通常在满足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并不追求过高的电平数#而以三电平或五电平最为成熟#也最为实际$从 s 电气传动d___年第d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期!本工作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万方数据

模块化多电平高压直流输电综述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综述 0引言: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使直流输电又一次登上历史舞台,与交流输电并驾齐驱。1954年,世界上第一条工业性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投入运营,从此,直流输电技术在海底电缆送电、远距离大功率输电、不同频率或相同频率交流系统之间的联结等场合得到了广泛地应用。IGBT、GTO 的出现,促使了VSC-HVDC和MMC-HVDC的产生,成为直流输电技术的一次重大变革。 MMC-HVDC(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high voltage DC transmission)是新一代直流输电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它具有高度模块化、易于扩展、输出电压波形好等特点,尤其适用于中高压大功率系统应用。本文首先介绍MMC的电路拓扑和工作原理,总结MMC的主要技术特点;然后分别回顾MMC在电容电压平衡、环流、控制策略、故障保护等关键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指出MMC今后亟待研究的关键问题。相关研究结果表明,MMC在电力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未来中高压大功率系统,尤其是高压输电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1正文: 传统两电平电压源型变换器,在电机传动、新能源并网、开关电源等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在高压大功率领域的应用中,为解决功率开关器件的耐压问题,通常通过工频变压器接入高压电网,笨重的工频变压器大大增加了电力电子变换装置的体积和成本,限制了系统效率。鉴于现有传统多电平变换器在较高应用电压等级、有功功率传输场合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德国学者 Marquardt R.及其合作者提出了基于级联结构的模块组合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拓扑。 现将传统直流输电、电压源换流器型直流输电(VSC-HVDC)和MMC-HVDC三种直流输电方式的特点列表如下。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的脉冲宽度调制的实验和控制 摘要: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是新一代不需要变压器而实现高、中压电力转换的多级转换器中的一种。MMC的每相是基于多个双向斩波单元的串级连接。因此需要对每个浮动的直流电容器进行电压平衡控制。然而,目前还没有文章涉及到通过理论和实验验证来实现电压平衡控制的明确讨论。本文涉及两种类型的脉冲宽度调制模块化多电平转换器(PWMMMCs)来解决他们的电路配置和电压平衡控制。平均控制和平衡控制的结合使脉冲宽度调制模块化多电平转换器(PWMMMCs)在没有任何外部电路的情况下实现电压平衡。脉冲宽度调制模块化多电平转换器(PWMMMCs)的可行性,以及电压平衡控制的有效性,通过仿真和实验已经被证实。 关键词:电压电力转换,多级转换器,电压平衡控制 一、介绍: 大功率的转换器的应用需要线性频率变压器来达到加强电压或电流的额定值的目的(见参考文献【1】——【4】)。2004年投入使用的80MW的静态同步补偿器的转换侧由18个中点箝位(NPC)式转换器组成(文献【4】),每个系列的交流双方串联相应的变压器。线性变压器的使用不仅使转换器笨重,而且也导致当单线接地故障发生时出现直流磁通偏差(文献【5】)。 最近,许多关于电力系统和电力电子的多级转换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参与到多电平变换器为了实现无需变压器而实现中压电力转】换(文献【6】-【8】)。两种典型的方法有: (1)多级多电平转换(DCMC) (文献【6】, 【7】); (2)飞跨电容型多电平变换器(FCMC)(文献【8】)。 三电平多级多电平转换器(DCMC)或者NPC转换器已经被投入实际使用,如果在DCMC中电平的数量超过三个,容易导致串联的直流电容内在电压的不平衡,因此两个直流电容需要一个外部电路(例如buck—boost斩波电路)(文献【11】),此外,一个箝位二极管耐压值的增长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这种增长需要每相串联多个模块,这就造成一些困难。因此合理的电平数量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考虑但至多不能超过五个。至于FCMC,四级的脉冲宽度调制(PWM)换流器目前已经被一个制造中压驱动器的企业大量生产。然而,较低的载波频率(低于1KHz)的

级联型多电平变换器构成及控制方法

Project No. 3 Report for High 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Project Title: Cascade multi-level converter and its control method Student Name: Email Address: @https://www.doczj.com/doc/854183212.html, Phone No. Date: 2012.6.15 Signature:

级联型多电平变换器构成及控制方法初探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摘要】本文介绍了级联型多电平变换器的一般构成方法,并对构成原则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并提出了新型级联型拓扑结构。本文又对级联型多电平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初探。最后,本文提出一种改进型级联多电平变换器,并对其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字】级联多电平控制方法 Cascade multi-level converter and its control method ( ,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Zhejia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general composition of the cascade multi-level converter, and constitutes the principle of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It also proposes a new cascade topology and cascaded multi-level control strategy . Finally,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mproved cascaded multilevel converter and makes a brief analysis. Key words: cascade, control strategy, multi-level 1.多电平变换器 多电平变换器技术是一种通过改进变换器自身拓扑结构来实现高压大功率输出的新型变换器,它无需升降压变压器和均压电路。在实现大功率变换的几种解决方案中,多电平变换器之所以受到研究者们的青睐,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一些突出优点: (1)每个功率器件仅承受X/(n-1)的母线电压(n为电乎数),所以可以用低耐压的器件实现高压大功率输出,且无需动态均压电路; (2)电平数的增加,改善了输出电压波形,减小了输出电压波形畸变(nID); (3)可以以较低的开关频率获得和高开关频率下两电平变换器相同的输出电压波形,因而开关损耗小,效率高; (4)由于电平数的增加,在相同的直流母线电压条件下,较之两电平变换器,dr/dr应力大为减少,在高压大电机驱动中,有效防止电机转子绕组绝缘击穿,同时改善了装置的EMI特性 (5)无需输出变压器,大大地减小了系统的体积和损耗。相对于其他的高压大功率变换电路,多电平变换器技术由于具有了以上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研究和应用。

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及存在问题分析

编号:SY-AQ-00556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及存 在问题分析 Topology optimization method of continuum structure and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及存在问 题分析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文章深入分析国内外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拓扑优化方法的发展及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了均匀化方法,渐进结构优化法,变密度法的优缺点。研究了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过程中产生数值不稳定现象的原因,重点讨论了灰度单元,棋盘格式,网格依赖性的数值不稳定现象,并针对每一种数值不稳定现象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的主要对象是连续体结构,1981年程耿东和Olhof在研究中指出:为了得到实心弹性薄板材料分布的全局最优解,必须扩大设计空间,得到由无限细肋增强的板设计。此研究被认为是近现代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的先驱。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结构拓扑优化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

研究大多数建立在有限元法结构分析的基础上,但由于有限元法中单元网格的存在,结构拓扑优化过程中常常出现如灰度单元,网格依赖性和棋盘格等数值不稳定的现象。本文介绍了几种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及每种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1.拓扑优化方法 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开始于1988年Bendoe和Kikuchi提出的均匀化方法,此后许多学者相继提出了渐进结构优化方法、变密度法等拓扑优化数学建模方法。 1.1.均匀化方法 均匀化方法即在设计区域内构造周期性分布的微结构,这些微结构是由同一种各向同性材料实体和孔洞复合而成。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在每个单元内构造不同尺寸的微结构,微结构的尺寸和方向为拓扑优化设计变量。1988年Bendsoe研究发现,通过在结构中引入具有空洞微结构的材料模型,将困难的拓扑设计问题转换为相对简单的材料微结构尺寸优化问题。 很多学者发展了均匀化方法,Suzhk进行了基于均匀化方法结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环流谐波与电容电压波动的抑制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第1章绪论 .. (1) 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2.1 环流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5) 1.2.2 电容电压波动抑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6) 1.3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8) 第2章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 (10) 2.1子模块的工作原理 (10) 2.2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数学模型 (11) 2.3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调制策略 (12) 2.4MMC的控制策略 (14) 2.4.1 总体控制 (14) 2.4.2 均衡控制 (15) 2.4本章小结 (16) 第3章基于比例重复控制器的环流谐波抑制方法 (18) 3.1本文提出的环流控制方法 (18) 3.2比例重复控制器的离散化数字设计 (20) 3.3基于比例重复控制器的MMC整体控制结构 (22) 3.4仿真分析 (22) 3.5本章小结 (23) 第4章电容电压波动分析及抑制方法 (25) 4.1电容电压波动的形成机理及波动成分 (25) 4.2基于比例谐振控制器的共模波动抑制方法 (27) 4.3基于高频环流注入的差模波动抑制方法 (28) 4.3.1 正弦波高频环流注入及MMC低频运行控制策略 (28) 4.3.2 优化的高频环流注入法 (30) 4.3.3 针对高频环流注入法的子模块电容参数设计 (32) 4.3.4 梯形波高频环流注入 (33) 4.4仿真分析 (34)

拓扑优化

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现状及前景 目前, 最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在机械结构设计中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所谓优化设计就是根据具体的实际问题建立其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并采用一定的最优化方法寻找既满足约束条件又使目标函数最优的设计方案。根据优化问题的初始设计条件, 目前结构优化技术有四大领域: 1) 尺寸优化; 2) 形状优化; 3) 拓扑与布局优化; 4) 结构类型优化。结构尺寸优化是在结构的拓扑确定的前提下, 首先用少量尺寸对结构的某些变动进行表达, 如桁架各单元的横截面尺寸、某些节点位置的变动等, 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这些尺寸参数的数学模型并采用优化方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的尺寸参数。在尺寸优化设计中, 不改变结构的拓扑形态和边界形状, 只是对特定的尺寸进行调整, 相当于在设计初始条件中就增加了拓扑形态的约束。而结构最初始的拓扑形态和边界形状必须由设计者根据经验或实验确定, 而不能保证这些最初的设计是最优的, 所以最后得到的并不是全局最优的结果。结构形状优化是指在给定的结构拓扑前提下, 通过调整结构内外边界形状来改善结构的性能。以轴对称零件的圆角过渡形状设计的例子。形状设计对边界形状的改变没有约束,和尺寸优化相比其初始的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放宽,应用的范围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拓扑优化设计是在给定材料品质和设计域内,通过优化设计方法可得到满足约束条件又使目标函数最优的结构布局形式及构件尺寸。拓扑设计的初始约束条件更少, 设计者只需要提出设计域而不需要知道具体的结构拓扑形态。拓扑设计方法是一种创新性

的设计方法, 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新颖的结构拓扑。目前, 拓扑设计理论在柔性受力结构、MEMS 器件及其它柔性微操作机构的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结构拓扑优化的发展概况 结构拓扑优化包括离散结构的拓扑优化和连续变量结构的拓扑优化。近10 年来, 结构拓扑优化设计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大部分是针对连续变量的, 关于离散变量的研究为数甚少。由于离散变量优化的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是不连续、不可微的, 可行域退化为不连通的可行集, 所以难度远大于连续变量优化问题。在离散结构中, 桁架在工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由于其重要性, 也由于其分析比较简单, 桁架结构的拓扑优化在文献中研究得最多. 结构拓扑优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4 年Michell提出的桁架理论, 但这一理论只能用于单工况并依赖于选择适当的应变场, 不能应用于工程实际。1964 年Dorn、Gomory、Greenberg 等人提出基结构法( ground structure approach) , 将数值方法引入该领域, 此后拓扑优化的研究重新活跃起来, 陆续有一些解析和数值方面的理论被 提出来。所谓基结构就是一个由结构节点、荷载作用点和支承点组成的节点集合, 集合中所有节点之间用杆件相连的结构。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 从基结构的模型出发, 应用优化算法( 数学规划法或准则法) , 按照某种规划或约束, 将一些不必要的杆件从基结构中删除, 例如截面积达到零或下限的杆件将被删掉, 并认为最终剩下的杆件 决定了结构的最优拓扑。因此应用基结构, 可以将桁架拓扑优化当作

结构拓扑优化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说课讲解

结构拓扑优化的发展现状及未来

结构拓扑优化的发展现状及未来 王超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一、历史及发展概况 结构拓扑优化是近20年来从结构优化研究中派生出来的新分支,它在计算结构力学中已经被认为是最富挑战性的一类研究工作。目前有关结构拓扑优化的工程应用研究还很不成熟,在国外处在发展的初期,尤其在国内尚属于起步阶段。1904 年Michell在桁架理论中首次提出了拓扑优化的概念。自1964 年Dorn等人提出基结构法,将数值方法引入拓扑优化领域,拓扑优化研究开始活跃。20 世纪80 年代初,程耿东和N. Olhoff在弹性板的最优厚度分布研究中首次将最优拓扑问题转化为尺寸优化问题,他们开创性的工作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1988年Bendsoe和Kikuchi发表的基于均匀化理论的结构拓扑优化设计,开创了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的新局面。1993年Xie.Y.M和Steven.G.P 提出了渐进结构优化法。1999年Bendsoe和Sigmund证实了变密度法物理意义的存在性。2002 年罗鹰等提出三角网格进化法,该方法在优化过程中实现了退化和进化的统一,提高了优化效率。 二、拓扑优化的工程背景及基本原理 通常把结构优化按设计变量的类型划分成三个层次:结构尺寸优化、形状优化和拓扑优化。尺寸优化和形状优化已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它们存在着不能变更结构拓扑的缺陷。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研究拓扑优化。拓扑优化的基本思想是将寻求结构的最优拓扑问题转化为在给定的设计区域内寻求最优材料的分布问题。寻求一个最佳的拓扑结构形式有两种基本的原理:一种是退化

原理,另一种是进化原理。退化原理的基本思想是在优化前将结构所有可能杆单元或所有材料都加上,然后构造适当的优化模型,通过一定的优化方法逐步删减那些不必要的结构元素,直至最终得到一个最优化的拓扑结构形式。进化原理的基本思想是把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思想引入结构拓扑优化,它通过模拟适者生存、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等自然机理来获得最优的拓扑结构。 三、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目前常使用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退化法和进化法。 退化法即传统的拓扑优化方法,一般通过求目标函数导数的零点或一系列迭代计算过程求最优的拓扑结构。目前常用于拓扑优化的退化法有基结构方法、均匀化方法、变密度法、变厚度法等。 基结构方法(GSA)的思路是假定对于给定的桁架节点,在每两个节点之间用杆件连结起来得到的结构称为基结构。按照某种规则或约束,将一些不必要的杆件从基本结构中删除,认为最终剩下的构件决定了结构的最佳拓扑。基结构方法更适合于桁架和框架结构的拓扑优化。基结构法是在有限的子空间内寻优,容易丢失最优解,另外还存在组合爆炸、解的奇异性等问题。 均匀化方法(HA)引入微结构的单胞,通过优化计算确定其材料密度分布,并由此得出最优的拓扑结构。均匀化方法主要应用于连续体的拓扑优化设计,它不仅能用于应力约束和位移约束,也能用于频率约束。目前用均匀化方法来进行拓扑优化设计的有一般弹性问题、热传导问题、周期渐进可展曲面问题、非线性热弹性问题、振动问题和骨改造问题等。 变密度法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力学建模方式,与采用尺寸变量相比,它更能反映拓扑优化的本质特征。通常,单元密度与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采用人为给出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