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合课程主题资源收集要求

整合课程主题资源收集要求

整合课程主题资源收集要求
整合课程主题资源收集要求

关于“整合课程主题资源”收集要求

一、目的

1.建立整合课程实施资源库,为课程使用者提供教学交流与共享的平台。

2.通过“课程主题资源”收集,引领教师关注幼儿、研究幼儿,注重课程的实施过程,提高教师课程实施的反思能力。

3.建立课程实施共同体,在汇总、交流、借鉴的过程上,提升教师课程实施与教学研究水平,全面提高园所教育教学质量。

二、资源收集

请园所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收集、整理主题课程相关资料,以便进行园内总结和园际交流活动,不断提高本园一线教师主题课程实施水平。

(一)资源收集的形式、内容与要求

1.教学活动资料收集

资料内容【形式】具体要求

课程实施前思考【文字】1.阅读“课程单元说明”“课程生长树”及“教学活动与相关资源一览表”设计幼儿经验调查表,了解本班幼儿对这个主题的原始经验,班级教师汇总,抓住、提炼关键经验,撰写主题核心经验和具体经验。

2. 阅读“教学活动与相关资源一览表”和教案,撰写每周具体活动安排和课程设计重点。

(注:可参阅资料附1)

经典教案之活动实录【文字;照片或视频】1. 提供一个主题活动中的4个经典教案及活动实录。以文字记载以下几方面内容,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以及具体的教学环节。(注:环节中需包含如教师具体的提问、回应;孩子回答、反应;教学反思等。能体现正确的教育观念和一定的教学策略)。

2.需要配合照片;或完整视频、片段视频加以直观说明。

观察笔记【文字】主题实施过程中,记录2篇由某个场景中儿童的、教师的语言和教学行为引发的思考,并且运用教育教学理念进行分析和解读。

其它资源

【照片;图片;音乐;自制PPT 课件等;文字说明】为优化教学效果,教师寻找和自制的其它教学资源。

用文字加以说明可以使用的教学活动名称、环节或环境等。(如:“车子叭叭叭”主题中,各种各样车子的照片、不同车牌的图片;各种车子的声音、和车子有关的歌曲、音乐律动;用于教学过程的自制PPT或FLASH动画等。)

2.区域与环境资料收集

资料内容【形式】具体要求

区域活动资料:

【照片或视频;文字说明】1.主题开始之前,区域的规划方案。(如:为实现该主题核心经验班级计划开设哪几个区域,提供哪些材料,材料的来源,教师重点指导内容等)

2. 区域活动与其他活动的联系。(如:**区域是为了**活动做好相关的经验准备;**区域中的**内容是为了实现**活动的经验延伸等)

3.主题进行过程中,区域的建构、推进及效果。(如:第一周在**区域中提供**材料,用于发展~~,幼儿对该区域的反映是~~~~;第二周……)

主题环境的资料:【照片;文字说明】1.主题环境的规划。

(主墙面呈现**,用于~~~;侧面的墙面、教室外的走廊等呈现**,用于发展幼儿~~、给幼儿提供~~机会等)

2.主题环境创建过程中的阶段性照片和文字说明。

(如:第一周创设了哪里的环境,用照片记录并呈现,用文字加以说明)

3.幼儿与主题环境之间互动的照片和文字说明。

(体现主题环境创设的价值和作用)

3.其它活动资料

资料内容【形式】资料内容要求

亲子活动

【文字;照片或视频】1.围绕主题内容的亲子活动方案(如“伞花朵朵开”主题

中,班级进行“伞的选美会”活动,邀请家长参与了解主题实施情况,共同参与评比孩子制作的伞等)

2.亲子活动开展过程中各环节的照片或视频

生成活动

【文字;照片或视频】1.生成活动的详案。

2.实施过程的照片或视频

3.活动后的反思(与主题经验落实的关系,活动的效果等)

一日活动的其他环节【文字;照片或视频】1.幼儿生活环节与主题的融合。(入园接待、自我服务、入厕、进餐、午睡等)

2.幼儿体育活动与主题的融合。(主要是晨锻与下午体育锻炼)

4.主题总结展示资料

主题进行后,围绕上面收集的各种资源,选取其中的典型内容,按照一定的线索整理成一个主题展示的PPT。

展示思路举例:

PPT形式板块内容

主题实录 1.主题开始前的思考、主题教学计划的制定

【文字;照片;视频片段】 2.主题实施的过程(教学活动、区域活动、特色活动的开展、环境

区域的创设、一日活动的其他环节等)

3.主题实施的总结与反思(主题开展的效果、问题与建议等)

(二)形式要求

关于不同形式的资料,请各园所在收集资料过程秉持丰富、多元、典型的原则,将自己园所主题实施过程及效果能充分展现出来。

1.文字:这一类的资料尽量详细,将过程描述与设计意图和实施效果呈现出来

2.照片:所有的照片请配上文字说明。

3.视频:典型性效果的视频或视频片段。

附1:《和纸玩游戏》课程实施重点

一、通过“课程单元说明”了解主题核心经验:

1.通过撕贴和折叠触摸和感受不同纸的特点。

2.探索一些纸的来源。

3.学会珍惜各种纸,懂得保护资源。

4.和纸玩游戏,发展想象力,感受空间变化。

二、通过“课程生长树”了解主题的核心经验和具体经验:

《和纸玩游戏》的主题主要包括:

1.各种各样的纸:种类、特性

2.纸的用途:清洁、装饰、书写、印刷、玩游戏等

3.纸的生产:纸的原料、造纸过程

4.珍惜纸:爱护树木、爱惜书、回收与利用等

三、阅读“教学活动与相关资源一览表”和“教案”,了解各周课程重点及具体活动安排及实施重

点:

课程实施重点1:各种各样的纸

活动

名称

课程实施重点

1.纸箱和纸

该活动可根据目标分两个课时进行:1.初步探索各种纸;2.阅读故事,想象各种玩纸箱的游戏,享受乐趣。

2.纸的另一半

该活动的关键是:老师需引导用看、摸等多感官的方式让幼儿关注纸的颜色、软硬度、光滑度、透明度等。充分观察和探索是幼儿找到纸的另一半必备的经验。

3.找一找,哪

里有纸

该活动主要是希望能够将幼儿的生活与学习相结合,整合社区资源。可以请幼儿在幼儿园里或者回家找一找哪里有纸,用来做什么,并搜集一些纸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分享。

4.纸的观察小

该活动要关注幼儿的主体参与,从制作小书需要的材料到如何记录,记录什么可给幼儿更多的表达机会,记录的主要内容需要老师的引导。完成后,幼儿之间作品的分享也很重要。活动的关键在于让幼儿丰富对于纸

特性的了解。

5.卫生纸怎么

来的

该活动内容比较丰富,可分课时进行,如:了解卫生纸的制作过程可以利用饭后阅读等机会,但阅读过程中老师要给孩子足够的观察和表达的机会。这样的话,活动重点就可放在幼儿进行卫生纸的创意造型。同时,造型也需要老师给孩子一些思路。

课程设计重点2:和纸玩游戏

活动

名称

建议

6.报纸真好玩

该活动内容较多,可分课时进行,如阅读幼儿用书“身体总动员”可放在饭后阅读,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为幼儿后面环节思考报纸的玩法提供思路。

7.小小服装师

该活动内容较多,需根据不同的目标分成不同的课时进行。实施前提是幼儿对于服装款式的经验较为丰富。教师需要准备服装款式图,图案可选择不同复杂度的设计,以满足孩子不同发展水平的需要。从用途、图案、颜色等多方面与幼儿讨论、观察。在孩子具体制作服装时,老师需要给孩子比较充裕的时间。也可将此活动做成亲子活动,邀请家长的参与。

8.和纸玩游戏

老师需对此活动进行分解。重点不在于孩子一定要学会儿歌《和纸玩游戏》,而是孩子在对儿歌意境有所感受的基础上练习撕纸,进一步了解纸的特性。如果没有儿歌的意境感受作为基础,孩子的撕纸行为便失去了美的意义,这种乐趣也更多将是破坏性的。“踩尾巴”的游戏需在较为空旷的场地进行。

9.好好爱护我

该活动设计较为新颖,活动中的情境表演就是借助于情境再现,自然迁移到幼儿的生活,让他们有想要保护书本和修补书本的意识、行动和方法。此活动也可迁移到图书区继续关注。

10.神秘信纸

活动进行之前,老师需梳理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准备。该活动的环节1-3是为了引发幼儿制作神秘性的兴趣,因此,重点应当是幼儿在后面环节制作神秘信,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神秘信,进而探索纸张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变化。

11.纸飞机

环节1可以放在日常活动或区域活动中完成,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折飞机的过程和飞机飞行时的姿态、路径变化等。从而为后面环节的实施做好经验的铺垫,此活动中既要关注幼儿的创造性表达,也要注意游戏规则的确立,出现问题时,多和孩子讨论、沟通。

12.纸爱变花样

此活动需要孩子关于用纸造型的经验比较丰富,为了提醒孩子,老师可以将前期活动中收集到的幼儿用纸做的成品再次展示,唤起已有经验,丰富儿歌创编资源。此外,孩子对于儿歌的学习也可借助于老师或幼儿现场用纸操作。

课程设计重点3:纸真奇妙活动

名称

建议

13.参观纸艺店

活动设计中让幼儿参观纸艺店的目的是了解各种各样的纸及其用途,学习、动手做纸艺等。如果无法参观纸艺店,可考虑以什么样的方式同样可以让孩子达到相同的学习目标。如是否有家长资源或者社区资源可以利用,是否可以在网络上寻找纸艺的图片让有观察、讨论、学习。其中最好涉及一些幼儿在前期活动中没有了解过、日常生活中比较少见的纸以丰富幼儿关于纸的经验。

14.为什么纸要回收

活动中既涉及到幼儿对纸张回收、节约使用的方法了解,也涉及到这些方法在孩子生活中的运用。因此,活动中的环节4和环节5都可在日常活动中邀请幼儿一起完成。让它成为班上孩子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15.神奇再生纸

在实施该活动之前老师需要先进行尝试,以了解纸张撕的大小、种类、白胶的用量等,保证实验的成功。

16.纸是大力士

该活动的重点在于让幼儿在科学探索实验中体验预期、假设和发现的过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因此,环节1-3的目的在于引发孩子的问题,尤其在环节3,老师应当更多引导幼儿发现瓦楞纸和白纸的区别。孩子是很难理解重力分散的,但通过实验孩子却可以进行初步感知。在幼儿的操作环节,教师应当有目的地进行指导,如纸张种类的选择,折叠的层次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等。此外,在实验记录表的呈现上,教师也可以尝试对其进行修改,用幼儿可以看得懂的方式,如图画来展现,方便幼儿的记录和实验结果的总结。

17.多变的剪纸花

该活动设计的初衷在于让孩子感受璀璨的中华文化。环节1-2是为了激发幼儿对于剪纸的兴趣。环节3的图形对称可以让幼儿有更多操作、观察的机会,至于幼儿要剪成什么样的图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在此过程中感受对称和剪纸的乐趣。如果很难找到剪纸成品,老师也可以给幼儿呈现一些剪纸的图片或者在网络上学习一些简单的剪纸方法。

课程设计重点4:纸的同乐会

活动

名称

建议

18.纸娃娃

活动重点在于让孩子体验歌曲中关心、同情他人的情感,因此有技巧的故事情节讲述和抒情的音乐背景很重要。老师可以事先将歌曲录好,讲述故事时尽量放慢语速,充满感情,呈现能让所有幼儿看见的纸娃娃。关注幼儿对故事内容的讨论,抒发自己听着故事和音乐的感受,避免仅仅为了教会幼儿歌曲一遍遍地重复演唱。

19.彩纸作画名画欣赏的关键在于让孩子透过画面看到背后的画者作为一个人,他

的情感,他的思想,画家总是会根据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来选择材料和绘画风格等。因此,老师需要对画家有较多的了解,在给幼儿讲述画家时需要转化语言,让孩子能够听明白。在欣赏画时,也要更多关注画面的内容,在读画的过程中,孩子对于艺术表现形式会有所感知,进行个人表达时,他们也总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个人的想法。

20.糖果王国的舞会

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幼儿在装饰糖果娃娃之前对糖纸的颜色、图案、形状和造型的观察是非常关键的,这也是整个活动实施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老师在选择糖果之前需要尽量选择各不相同的糖果,也可以请家长给孩子带少量的糖果入园。在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装饰糖果的不同方法,如糖纸的两边、中间、形状的修剪、多种色彩的运用、图案的构造等。

21.纸的同乐会

不同班级和地区幼儿的差异性很大,此活动也可以不必非要孩子能够设计出完全新颖的纸玩具,只需要鼓励幼儿在学习《让纸站起来》的基础上有一些自己的创造即可。此处也可关注同伴经验的传递。

22.有趣的立体书

此活动可根据班级孩子的实际状况决定实施集体教学活动,还是利用日常活动与孩子分享立体书,让他们有兴趣尝试制作即可。当然,老师利用各种图示支持幼儿的制作也必不可少,此处需更多让孩子观察、尝试操作。

23.趣味纸盘

此活动需要到比较空旷的地方进行。老师可从幼儿运动发展的不同目标来思考玩纸盘的方法。

24.纸的大壁画

教师需实现考虑好本主题中用纸的方法有哪些,从而有效地对幼儿进行分工,如:撕贴、剪纸、立体造型等。

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 例析初中人教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石家庄九中李劭辉 摘要:本文分析了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对“我们周围的空气”的目标要求,进行了在人教版教材框架下的教学活动设计,并探讨了其它两个现行版本教材的相关章节中素材如何借鉴应用到我们的课堂中,研究了在教学中如何进行不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关键词: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空气课标其它版本教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新的教学理念迅速渗透,信息化教学、网络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不断增多, 如何更好地开发和整合教学资源,使之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求异创新、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如何使教学资源开发活动更加切合实际,符合学生的特点和要求,以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已成为教师教学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下面我以初中人教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为例,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我将分两个部分来对这块内容进行分析。第一部分: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第二部分:教学资源整合设计。首先我们来看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一、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3.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4. 了解自然界的氧循环 课标提出:“本主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一些身边常见的物质,帮助学生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标准》还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逐步学会探究。 本主题的教学要注意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用五彩缤纷的化学物质和丰富多彩的化学变化,让学生体验化学美。通过本主题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资源整合设计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几个不同版本教材的编排特点。 沪教版: 本部分知识出现在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第一节《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中。与人教版相比,沪教版教材在教学内容?章节结构上进行了大胆的处理,在内容编排上讲究分类学习,有关我们身边的物质——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性质活泼的氧气、奇妙的二氧化碳、自然界中的水等知识在第二章集中编排。而我们知道在人教版教科书中空气、水、二氧化碳是以独立单元的形式编排的。 教材的特点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选取学生熟

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 利用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摘要:地方课程资源只有经过开发,才能转化为可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开发目的在于利用,在于使课程资源转化为地方课程,为学生个性发展服务。为此必须明确地方课程资源的类型、开发原则、开发和利用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思路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颁发的经国务院批准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都明确指出,要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地方课程是指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的需要,由地方根据国家管理政策和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设置、补充完善和改编,并由地方管理的课程。这类课程的含义可以扩大到包含当地的校本课程,并包括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配套开发、编制的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参等。”各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及各中小学都毫不例外地要涉及到建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问题。而这些课程的建设,首先面临一个先决条件──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要想使课程资源在地方课程建设中发挥最大的支撑作用,必须明确地方课程资源的种类及其开发原则、开发和利用的基本思路。 一、地方课程资源的种类 课程资源通常指为保证教育正常进行而使用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教育的历史经验或有关教育信息资料。地方课程资源具有广泛

性、丰富性、综合性、差异性(因地域、文化传统、学校的差异而可开发的课程资源的差异)、多质性(同一资源对于不同课程有不同的用途和价值)等特征,因此可从多层面、多角度,把它分为多种类型。根据我国目前中小学课程三级管理的实际,有的把教育资源分为三个层面:国家课程的教育资源,地方课程的教育资源,校本课程的教育资源;有的根据来源、性质、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存在方式来分。我们主要是对地方课程层面的资源分类。因为地方课程资源丰富,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既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同时指导力量来自多方面,因此地方课程资源主要是从支持学生发展的内容线索、支持课程资源的范围、存在的特有方式、支持课程的指导力量等来划分。 1.从支持学生发展的内容线索来分。 所有课程都应从发展学生方面着手,地方课程更不例外。综合实践活动(含研究性学习)主要从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等线索来组织内容,实践已证明,这对学生的发展是行之有效的,所以各地在实验开发地方课程资源时,都把这一课程内容线索的做法迁移到地方课程当中去,把地方课程资源分为学生与自然方面,学生与社会方面,学生与自我方面。如自然方面有本地动植物、地形地貌、环保、气候、季节、自然景观等。在社会课程资源方面,“为了保存和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展览馆等无疑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道路的线条美、雕塑的造型美、音乐的节奏美等均可成为陶冶学生情操的课程资源;人类活动的交往如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司法活动、军事活动、外交活动、科技活动等也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影响人类社会的生产

小学教学资源整合工作方案

小学教学资源整合工作方案 各村、镇直各单位: 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为进一步落实文件精神,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结合我镇实际情况,以及借鉴其它乡镇的成功经验。采取积极、稳妥、注重实效、分步推进的原则。特制订小学教育资源整合实施方案: 教学相对集中或部分年级(学校)撤并措施 1、六年级按原初中招生划分的区域分别集中到任重中学和岗前中学,并由两所中学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和管理(今年我镇小学开始实行六年制,初中无初一新生)。六年级属小学教育,要求两所中学严格按照小学培养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安排能胜任小学教育教学,热心小学教育的教师任教,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2、五年级分别集中到中小、二小、岗前完小,同时暂保留奖坪(奖、草、箬的五年级)、大角(大角、乌岚的五年级)原有的五年级。其中河南片的溪泮、北溪、枧下、大路(岗上)、南岗的五年级学生集中到中小;河北片的黄家(洪川)、前进的五年级学生集中到中小或二小;路东片的三溪、石下、凤凰、六分的五年级集中到岗前完小。 3、七亩村小的三年级撤并到二小(也可到中小或黄家完小),七亩村小保留一、二年级办一个复式班。蔡家村小全部撤并到岗前

完小。溪泮的四年级撤并到中小。全镇以上未涉及的年级或学校将保留原有的形式不变。 需解决和落实的问题 1、距校三公里以上的学生要求到校食宿,各有关小学要充分征得家长同意和配合进行妥善安排。学生寝室、食堂的改建和改造由各有关小学自行准备,小学管理办公室协助解决。 2、蔡家小学撤并后的校舍等校产由岗前完小接管。 3、集中就读等与原来习惯就读方式不了的学生,由小学管理办公室负责安排文字通知学生及其家长,并做好组织宣传工作。 望各村、镇直各单位积极配合,遵照执行。

课程资源定义

课程资源开发 编辑本段什么是课程资源 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冈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本事所要探讨的是广义的课程资源,即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目前已经出现多种对课程资源进行划分的方式。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地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无形资源的范围更广,可以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什性资源两大类。素材性课程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力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日标等方面的因素;条件性资源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利网络化资源。校内资源,主要包括本校教师、学生、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动植物标本、矿物标本、教学挂图、模型、录像片、投影片、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VCD、电脑软件、教科书、参考书、练习册,以及其他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校外资源,主要指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家长、校外学科专家、上级教研部门、大学设施、研究机构、有关政府部门、其他学校的设施、学术团体、野外、工厂、农村、商场、企业、公司、科技活动中心、少年宫、社区组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网络化资源主要指多媒体化、网络化、交互化的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开发的校内外资源。 上述三种类型的划分有其理论的依据,但大多是学校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只要是便于学校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采用何种方式划分都有其合理性。总体上说,三种课程资源的划分都比以前更能够反映课程改革的实际,课程资源的范畴更大,也更科学。但目前一些研究者和学校有将课程资源无限扩大的倾向,这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课程资源如果被过于宽泛地界定,那么反而可能造成学校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困难。学校建立起自身对课程资源比较合理和科学的观念,有助于课程资源得到合理的拓展和整合,从而对课程实施产生实效。 如何开发课程资源 论著选摘

课程资源建设方案详细

XXXXXX学校课程资源建设方案

目录 一、课程资源建设的背景 (1) (一)课程资源建设需求分析 (1) (二)课程资源建设的特点 (1) 二、课程资源建设内容 (2) (一)互联网金融方向核心课教材开发 (2) 1.教材开发需求分析 (2) 2.教材开发的特点 (2) 3.实施规划与流程 (3) (二)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包 (4) 1.课程资源包开发要求 (4) 2.课程资源包开发分工 (6) 三、课程建设保障措施 (9)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9) (二)落实经费,资源互补,加强合作 (9)

一、课程资源建设的背景 (一)课程资源建设需求分析 在国家倡导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各个地区的职业学校都需要针本校特色开发出属于自己的特色课程资源。职业教育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必须注重资源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应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将课程资源建设作为本校金融事务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行业合作,依据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开发工学结合的理实一体化特色课程资源,实现我校的内涵发展。 (二)课程资源建设的特点 课程资源的建设要本着“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理念,体现工学结合和生产性实训的特色。考虑学校课程设置的特色,将生产第一线的工作任务,经过加工设计,转换成为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学习资料,形成包含课程标准、多媒体电子书、学习工作页、电子课件、教学视频制作、教学动画、电子教案、习题库、案例库等课程教学资源库,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打破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上课模式,完善本专业课程体系、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新课标下课程资源的整合

浅析物理教学中课程资源的整合 摘要:新课程对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提出了明确专业能力要求。教师既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又是课程资源利用的整合者,通过课程资源有目的、有组织的投放,以学生原有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对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建构自己的理解。 关健词:初中物理课程资源教师整合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目前初中物理教学一大不足就是教学内容偏旧,缺乏鲜活的时代气息。造成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枯燥无味和神秘难学之感。而现实生活中的材料,能够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物理现象,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并应用于教学实际,是势在必行的大趋势。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亲自动手收集资源;从感性材料的展示,相关资料的引入来完成知识的传授。即使课堂形象生动,又培养了学生关心生活,留心生活的个性。 在新课程理论的引导下,物理教学界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积极开展着。不少地方编写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作为物理教师对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如何利用?在什么时机有效利用呢? 、课程资源整合的概述 课程资源: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常把课程资源划分为以下五部分:1、自然资源:如自然风光、 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等。2、社会实践资源:如生活实践、家庭教育、社区人文、 学校环境等。3、课本资源:如教科书、课程标准、课程设置、教育方针、教学 4、挂图、工具书、报刊、电视、网络等。以上三种资源是最原始的课程资源。学生资源:包括学生对原始资源的自我认识和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学习所获得的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等构成课程资源的有机成分。 5、教师资源:教师是教学资源的收集者,整合者,投放者,是最具生命性 和创造性的课程资源。

如何进行高效课堂与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整合

如何进行高效课堂与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整合?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多媒体教学可以理解为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包括计算机)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它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例如把几句话的结论板书在黑板上,不一定就比放幻灯片效率低,因为它节约了操作时间。在复习课的时候,多媒体的大容量是有效率的,但必须注意中间的停顿,保证学生把要点记下来,或者,事先把需要学生做笔记的知识打印出来,课后发给每一个学生,这样就更能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起着很大的作用: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课余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意识,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转化师生角色,提高学生主体地位,扩大教学规模。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多媒体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与数学教学中的教与学有机的融为一体,将课件演示作为一种手段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数学课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育观念等。因此,合理整合多媒体课件与数学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走进了课堂,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尤其是依据教材制作的各种电脑动画软件,更给数学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盎然,积极地、前所未有投入到学习中。但并非教材中所有内容都适合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有些内容使用计算机来教学有画蛇添足之感;也有些内容投影手段就能很好完成,根本无须花大力气去设计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因此为确保多媒体计算机科学地、实效地进入课堂,我们在教中应注意精心钻研教材内容。不要以为你给孩子们讲的多,孩子们就一定能得的多。我们更应关注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怎样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新课标》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我们知道,数学课本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源泉。在精彩纷呈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我们数学的身影,然而生活中的这些充满生机活力的数学教学素材和内容却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从而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无味的和深奥的多媒体技术主要通过课件的方式应用于小学的课堂教学。作为传播教育信息的媒体,课件具有三个特点,其一是媒体组合的集成性,其二是使用对象的交互性,其三是教学作用的多样性。比如说,传统教学中的连线题我们都叫学生到黑板上来连。多媒体课堂上学生利用“电子教鞭”中的直线工具就可以实现连线。在教学中应用“几何画板”,能够动态地表现几何关系、交互性的特点,例如让学生自己去做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利用几何画板的“平移”、“旋转”的一些功能,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种动态的操作过程,给学生进行比较和抽象创造了一种活动的空间和条件。这些辅助软件的使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学生也参与其中,

课程资源库平台建设方案报告

课程资源库平台建设 项 目 报 告

一、建设背景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知识更新日益加快,旧的知识传播途径已经满足不了这种需求,这就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方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使得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远程教育成为可能。 世界各国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2000年,麻省理工学院启动“开放课程计划”(OCW)。同年我国也开始筹办网校和试点现代远程教育,并不断的颁布了一些相关政策来支持远程教育。2003年,我国启动“国家课程建设项目”,开始实现全国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服务,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来增强优秀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服务于广大师生甚至于全社会。截止2008年,共建设2366门国家级课程(国家课程网统计数字)。 这么多的课程必然产生更多的课程资源,如何整合各高校、高职的课程资源,如何提供这些课程资源的共享,如何保证课程资源的持续服务等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辐射更大的范围,受益于整个社会。 二、总体建设目标 现有国家级及省级的课程共约1200门,这些课程资源仍然分散在各高职、高校自己的平台上,不利于统一提供服务,同时不便于师生的检索。资源库平台建设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搜集所有课程资源,并分类整理发布到资源平台服务社会。 三、建设方案 3.1 需求分析 根据初步的需求调研,整理出如下要求: 1.收集各高职、高校的国家级、省级课程资源; 2.整理分类; 3.建设课程资源库服务平台; 4.建设省课程资源数据库;

5.根据各分类属性归档入平台资源数据库; 6.平台提供资源开放访问; 7.平台提供资源分类及组合检索; 8.平台在开放访问的同时能保证版权问题; 9.平台提供资源规范管理; 其中1、2为资源库建设依赖的基础,3-9为资源库建设的具体要求。 3.2 建设内容 根据初步的需求分析,提出省课程资源库平台建设的具体内容,平台建设需要着重考虑的有: 1.资源基础收集工作,保证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与官方的权威性,从资源平台可以查到省内所有国家级及省级的课程及它们相应的资源; 2. 保证资源的质量(这个工作应该是课程评审已经做过); 3. 资源分类整理。参照国家课程网分为资源类型及媒体类型。资源类型包括: 媒体类型包括: 4. 共享模式,如何在开放访问的同时来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提供资源的版权保护,这也是课程资源建设内部讨论会议提出的突出问题; 5.资源库平台服务性能,内高校、高职众多,课程众多,服务器的并发访问会很大,如何保证平台服务器的高可用性也是需要提前考虑的问题。 下面是具体建设功能及内容分解: 3.2.1 课程资源发布模块 通过Web客户端设置课程资源相应的属性参数,可上传资源到数据库,完成各类资源的发布工作。 属性参数包括: 课程级别(国家级/省级)、课程年度、课程层次(本科/高职高专)、院校、课程名称、资源类型、媒体类型、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专业大类、专业小类、关键词等。 同时根据需要可添加资源发布审核功能,具有审核权限的负责人可以对发布的课程资源审核决定是否可发布到课程资源库平台上。从而保证资源的质量和安全性。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企业客户资源管理系统

辽宁工业大学 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论文)题目:企业客户资源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院(系):软件学院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112 学号: 111301052 学生姓名:安凯辰 指导教师:翟宝峰 教师职称:副教授 起止时间: 2012.5.28--2012.6.8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目录 第一章系统分析 (1) 1.1需求分析 (1) 1.2系统业务流程图 (1) 1.3数据字典 (2) 第二章系统设计 (4) 2.1结构设计 (4) 2.1.1 概念设计 (5) 2.1.2 逻辑设计 (6) 2.1.3 物理设计 (8) 2.2行为设计 (9) 2.2.1 总体设计 (9) 2.2.2 模块设计 (10) 第三章系统实现 (14) 3.1数据库实现 (14) 3.2系统实现 (14) 第四章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系统分析 1.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软件生命周期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根本的任务是确定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必须做什么。具体地说,应该确定系统必须具有的功能和性能,系统要求的运行环境,并且预测系统发展的前景,必须仔细分析系统中的数据,既要分析系统中的数据流。又要分析长期使用的数据存储,通过分析应该得出用业务流图、数据字典,可行性分析等内容为系统的设计奠定基础。 企业客户资源管理简单的说就是对客户的一些资料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前我们是人工来管理客户的信息,但如今已是信息化时代,我们需要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对其进行高效的管理才能有利于一个企业更好的发展。客户管理系统是一个智能化的信息处理系统,它将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客户为中心,通过系统管理员就可以轻松有效的对客户的信息进行操作管理。 企业的客户资源管理往往是很复杂、很繁琐的。由于所掌握的客户资源种类众多,订货人、管理、发放的渠道各有差异,各个企业之间的客户资源管理体制不尽相同,各类统计报表繁多,因此客户资源管理必须编制一套客户资源管理系统,实现计算机化操作,而且必须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 根据当前的企业客户资源管理体制,一般的客户资源管理系统,总是根据所掌握的客户资源类别,相应分成几个科室来进行物资的计划,订货,核销托收,根据企业各个部门的需求来发送物资设备,并随时按期进行客户资源盘点,作台帐,根据企业领导和自身管理的需要按月、季度、年度进行统计分析,产生相应报表。为了加强关键物资、设备的管理,要定期掌握其储备,消耗情况,根据计划定额和实际纤毫定额的比较,进行定额管理,使得资金使用合理,物资设备的储备最佳。 一个完整的客户资源管理系统应包括资料管理、我方信息管理、系统分析、用户管理系统维护,因此有必要开发一套独立的客户资源管理系统来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而所使用的这套客户资源管理系统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核心,此系统必须可以用来控制合理的客户资源,使企业生产活动效率最大化。 1.2系统业务流程图 根据当前发展形势,企业客户资源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战略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现代企事业办公自动化的基础和前景。基于它的重要性,而设计出工资管理系统。

历史课程资源的种类

用不同的分类标准,课程资源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这些种类往往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目前,我们一般是将课程资源分成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以及各种教学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网络技术、远程教育等。这其中的每一部分都包括人力的资源和物化的资源。 历史学科,由于其独特性质,使得它拥有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根据较为常用的分类方法,我们可将历史课程资源分为下列几种: 1.历史教材。教材一直是课程资源的核心,是进行教学的基础。长期以来,教育界一直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历史教材内容就是学科知识。其实,教材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主动探索新识、提高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历史教材应该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选择对学生知识、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的发展有益的内容,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出发,展现全面而有特色的历史知识。目前,中国教育界已经基本达成共识,教材不仅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的“学”本。在教材的编写中充分体现人文思想、创新精神,是历史教材的改革之路。在新的教育改革体制下,教材的编写不再为一家所垄断,只要具备条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编制教材,这有利于思想的创新和教材质量的整体提高。 同样,教材的选择权应该归学校、教师和学生。他们依据本地区的特点和自身的要求,可以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这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进步。教材的编写打破了垄断,同样,教材的采用也不再由上级指示,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由教育主体自由选择教材。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传统课程资源的教材必须及时地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及教学实际,只有如此,才能使教材散发出新的光芒,真正成为课程资源的核心。 2.学校图书馆。它是历史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较好地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相关资料无疑给历史课程的教学带来很好的辅助作用。这些相关资料包括:历史文献、通俗历史读物、历史期刊、历史小说及考古、文学和旅游等方面的读物,这些图书资料能够丰富学生的社会、人文知识,加深他们对历史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3.社区历史课程资源。在充分利用校内历史课程资源的同时,校外、尤其是学生身边社区的课程资源也是我们必须积极发掘的。这些资源包括:社区的图书馆、资料室以及少年宫中有关历史方面的活动;社区中丰富的历史人力资源,如历史学专家、历史教育学专家、阅历丰富的长者等,他们能够在不同的层次,多角度地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家庭中的历史资源,如家谱、不同时代的照片、实物以及长辈对往事的回忆与记录等。在利用社区历史课程资源时,可以广泛地采取社会调查、小组活动等方式,这样可以在巩固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加强其动手、动脑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4.历史音像资料。这是一种现代化的课程资源,既包括真实的历史记录片、录音,也包括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这两者在实际使用上情况是截然不同的。前者的内容科学可信,真实地展现了某一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对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后者是现代人对历史事件、人物的再加工再创作,虽然它们或多或少地能够提供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具有一定可信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但使用

网络环境下教师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网络环境下教师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网络环境下教师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序论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个行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不断展现。教育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却步履艰难。2000年前,亚里士多德在学院里给学生讲授知识,靠的是口和手, 时间回到公元前350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吕克昂学院和一群学生散步,亚里士多德不时的在讲解完一些理论知识后要求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学生们也不断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他们相互争论,相互质疑,不断完善着自己的回答与思维,气氛融洽。同一时期,孔子和自己的众多门徒坐在大厅之中,孔子坐在众多学生面前讲解着自己在哲学上的思想,学生们坐在各自的案几前,或记录、或冥思、或专注听讲……时间飞逝,两千多年过去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在怎样教导我们的学生呢? 现代科学技术对教育最为重要的贡献就是电脑

及信息技术的引入,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这种进步更加明显和突出。无论是口传心授还是多媒体展示,教育的目的就是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积累,改善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更好的利用网络及信息资源辅助教学,成为新世纪教育 教师协同合作,共创教学新机 陈浙云/台北县政府教育局课程督学 一、以协同教学落实九年一贯课程 廿一世纪课程发展所强调的趋势是课程的整合(integration)。九年一贯课程中,强调学习领域之实施应以统整、协同教学为原则(教育 部,2000a)。协同教学(Team Teaching,TT)能促使教师发挥其专业知能,提供学生更适性、兼具深度广度、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学习;其具有多样性、专业性、统整性、个别性与合作性的特点,正符合Slattery(1995)提出的后现代课程所强调的整体性、合作性与科际性的发展趋势。 我国传统的教学型态以分科教学为主,一个班级的课程虽由多位学科教师共同负责,但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是在固定的时间与空间内,各自独立负责固定班级的教学;教师之间经常

多渠道收集积累教学资源_及时细致分类建立资源库

多渠道收集积累教学资源,即时细致分类建立资源库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节好的课是靠着丰富的、恰到好处的课程资源来支撑的。没有教学课程资源的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教育成果。所以在日常教学中积累丰富的课程资源非常重要,平时我主要是通网络、书刊、参考资料、教学交流等方面来收集和积累教学资源的。作为我们计算机教师,天天和电脑打交道,上网更是家常便饭,网络资源丰富、生动、细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没有电脑时平板、手机都是我上网搜集资源的最佳利器,我在教学中的很多课件、音、视频、图片素材都是在网上搜集之后加工成为对自己有用的资料的,所以这也是我现在用的最多的一种手段。当然在教学中同时也需要一些理论性的指导,特别是教学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过程、反思,所以我也订阅购买了一些书报刊书籍,如《电脑报》、《电脑教育报》、《网友世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通过剪辑、摘抄的形式搜集积累自己的教学资源;其次我还参照一些教学参考资料(包括学校订阅的电教音像资料、购买的教学资源库等等)来收集教学资源;再有就是通过授课、听课、评课、赛讲和其他一些教学交流活动来借鉴、收集一些好教学资源,建有专门的博客、QQ 交流群,把各个学校的计算机老师集中起来资源共享;最后就是我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符合自己课程教学的小课件了,如用数码相机摄录一些图片、图像和场景,用电脑录制的一些自己需要的音频、用Flash、authorware、制作的简单动画,发挥集体作用自建本学校本学科的教学资源库等等。 当然在收集和积累教学资源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和大家共勉。一是资源的收集过程中要去伪存真,特别是网络资源太过于多而复杂,收集到得教学资源可能不是符合自己的教学思路,还要重新甄别整理,比较费时,对于这个问题,我解决的办法是在长期的积累中逐步注重了几个比较好的素材、课件、动画等网站,基本教学资源从那里来找;再有就是资源积累的多了,有电子的,有纸质的,还有其他在载体的,当时用不到,但觉得很好收集了,却没来得及归类整理,到要用时再找时又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资料库里去找;最悲催的是自己多年收集整理的资源因为保存不当,不小心误删或丢失了。所以,为了方便日后的查找,避免损坏和丢失,我对收集到的和自制教学资源实行即时的归类整理,电子

英语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英语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摘要: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要发挥其作用,必须有足够的课程资源作保障。因此,本文就对如何有效整合和利用各种英语课程资源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英语课程资源整合利用 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更新,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成为当今英语教育界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中明确提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3]。事实上,中国英语新课改已实施将近十年,广大教师也积极投身于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如英语教材、学校图书馆、语言实验室、网络资源和报刊杂志等。虽然具备这些丰富的课程资源,但我们的英语教学质量并非如人所愿。因此,如何有效整合和利用好各种英语课程资源以保证我们的英语教学质量,这成为每一位英语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英语课程资源的涵义 在我国,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人们习惯性地将课程资源定义为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教师的教学也仅是遵循大纲,执行计划,教授教科书,从而忽视其它形式的课程资源[9]。庆幸的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现代教育者早已摒弃这种观念。2003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英语课程资源并不仅仅包括英语教材,它还包括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3]。从一般意义上来讲,课程资源包括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的总和[2]。 很明显,以上这些对课程资源的定义都在呼吁我们在英语教学中,除了要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外,还要积极地利用其它形式的课程资源,特别是音像资料、直观教具、网络资源、及报刊杂志等。 二、英语课程资源整合与利用的途径 根据百度百科知识,“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1]。因此,英语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就是把已开发的课程资源经过科学的筛选、梳理、整合及利用,使其与英语教学活动密切联系起来并为其服务。因些,结合当前有关英语课程资源的研究和我们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整合与利用那些零散的英语课程资源,以提高我们的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一)培养英语课程资源整合与利用的意识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反作用物质”[4]。这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 摘要:本系统作为学生、教师、学校三方进行设计,寻求基本实现教师资源上传、在线批改、问答解疑等;学生学习内容进度管理、报告生成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管理。初步分配好平台资源分配权限管及资源审核操作。本文主要对于程序的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和功能实现主体上进行叙述。 概述:随着国家对于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广和扶持、无纸化办公学习的进一步发展,教学资源网络化、信息化已成为现在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阶段。使用计算机讲每一位学生、教师及教务管理部门进行整合管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为专家及教师提供了相应的高效管理手段。

目录 第一章:设计的可行性------------------------------------------------------------------------- 1.1MIS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情况-------------------------------------------------------- 1.2 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产生设计可行性----------------------------------------------- 第二章:系统概述------------------------------------------------------------------------------ 2.1 系统正向流程--------------------------------------------------------------------- 2.2 项目范围------------------------------------------------------------------------------- 第三章: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结构设计------------------------------------------------------------------------- 3.1.1 各模块功能-------------------------------------------------------------------- 3.2数据库设计---------------------------------------------------------------------------- 第四章:详细设计----------------------------------------------------------------------------- 4.1 教师/学生登录功能----------------------------------------------------------------- 4.2 教师/学生密码管理功能----------------------------------------------------------- 4.3 学生的信息浏览/查询功能-------------------------------------------------------- 4.3.1 选课信息查询---------------------------------------------------------------- 4.3.2 查询开课信息---------------------------------------------------------------- 4.3.3 查询公告信息---------------------------------------------------------------- 4.3.4 查询课程信息---------------------------------------------------------------- 4.3.5 查询教师信息---------------------------------------------------------------- 4.3.6 查询选课名单---------------------------------------------------------------- 4.4 教师的信息浏览/发布/修改/删除功能------------------------------------------ 4.4.1 浏览已发布信息------------------------------------------------------------- 4.4.2 信息发布---------------------------------------------------------------------- 4.4.3 资源信息修改---------------------------------------------------------------- 4.4.4 资源信息删除---------------------------------------------------------------- 4.4.5 查询公告信息--------------------------------------------------------------- 4.5修改教师信息功能------------------------------------------------------------------- 4.6添加教师信息功能------------------------------------------------------------------- 4.7删除教师信息功能------------------------------------------------------------------- 4.8修改学生信息功能------------------------------------------------------------------- 4.9添加学生信息功能------------------------------------------------------------------- 4.10删除学生信息功能------------------------------------------------------------------ 4.11添加公告信息功能------------------------------------------------------------------ 4.12删除公告信息功能------------------------------------------------------------------ 4.13 资源上传源管理--------------------------------------------

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备课讲稿

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 资源

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一般来说,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背景和条件。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课程内容的整合性、目标的开放性和实施过程的动态性必然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载体和支撑。课程资源本身往往成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因此,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与意义 (一)课程资源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前提 综合实践活动不像学科教学那样有现成的教材作为其教学的内容,课程具体内容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来设计,这就涉及到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可以说,没有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前提。 (二)课程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直接来源,是课程内容本身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由教师和学生根据学校内外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来选择与设计。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前提与基础,而且是课程内容的直接来源,是课程内容本身。 (三)课程资源制约着学生的活动方式 课程资源的性质和现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活动方式。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决定着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学习方式。 二、课程资源开发的类型 课程资源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可分成不同的种类。

(一)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按照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包括硬件资源、人文资源和活动资源。校内硬件资源包括各种场所和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信息中心、实验实习园地等;校内人文资源包括教师、师生关系、班级组织、学生团体、校纪校风、校容校貌;校内活动资源包括实验实习、座谈讨论、文艺演出、社团活动、体育比赛、典礼仪式等。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社区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气象站、地震台、工厂、农村、部队以及科研院所等都是宝贵的资源;学生与家庭的图书、报刊、电脑、学习工具等也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能为我们转变教学方式、为新课程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按存在方式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又称显形资源和隐形资源。有形资源指具有一定的物理形态,能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图书馆、实验室等。 无形资源指附着于一定的物理形体,不能被看得见、摸得着,却以潜在的方式对综合实践活动施加影响的资源,包括学校风气、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生关系、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态度、教师人格魅力等。 (三)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