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注水试验

注水试验

注水试验
注水试验

注水试验

英文:water injecting test

释文:往钻孔中连续定量注水,使孔内保持一定水位,通过水位与注水量的函数关系,测定透水层渗透系数的水文地质试验工作。它的原理与抽水试验相同,但抽水试验是在含水层内形成降落漏斗。而注水试验是在含水层上形成反漏斗(图)。其观测要求和计算方法与抽水试验类似。注水试验可用于测定非饱水透水层的渗透系数。

引言注水试验是用人工抬高水头,向试坑或钻孔内注水,来测定松散岩土体渗透性的一种原位试验方法[1]。主要适用于不能进行抽水试验和压水试验,取原状土试样进行室内试验又较困难的松散岩土体。它具有操作简单、现场易于实现、试验结果可靠等特点,近年来在地质勘察中得到广泛

岩石渗透性是评价水库坝基渗漏稳定性及选择坝基加固处理方案的主要参数。注水试验是求得岩土渗透性参数方法之一。其中钻孔变水头注水试验较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及试坑注水试验方法缩短时间90 %以上且方法简单,这对于缩短工程勘察周期,降低勘察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均有显著

抽水试验、注水试验用于透水率较大的地质的透水率试验,如破碎带。

压水试验用于透水率较小的地质的透水率试验,如风化岩。

1 用钻机造孔,至预定深度下套管,严禁使用泥浆钻进。孔底沉淀物厚度不得大于10CM,同时要防止试验土层被扰动。

2 在进行注水试验前,应进行地下水位观测,作为压力计算零线的依据。

水位观测间隔为5MIN,当连续两次观测数据变辐小于5CM/MIN 时,即可结束水位观测。

3 钻至预定深度后,可采用栓塞或套管塞进行试段隔离,并应保证止水可靠。对孔底进水的试段,用套管塞进行隔离;对孔壁和孔底同时进水的试段,除采用栓塞隔

离试段外,还要根据试验土层种类和孔壁稳定性,决定是否下入护壁花管。

对孔壁和孔底进水的试段,同一试段不宜跨越透水性相差悬殊的两种土层。对于均一土层,试段长度不宜大于5M。

4 试段隔离后,用带流量计的注水管或量筒向套管内注入清水,套管中水位高

出地下水位一定高度(或至孔口)并保持固定不变,观测注入流量。

5 流量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开始5 次流量观测间隔为5MIN,以后每隔20MIN 观测一次并至少观测两次。

2、当连续两次观测流量之差不大于10%时,即可结束试验,取最后一次注入流量作为计算值。

3、当试段漏水量大于供水能力时,应记录最大供水量。

《水利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程》关于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计算规定

5.3.2 当试验土层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采用公式(5.3.2)计算试验土层的渗透系数:

k=17.67Q/AH

(5 .3.2)

式中k ――试验土层的渗透系数(cm/s);

Q――注入流量(L/min);

H――试验水头(cm);

A――形状系数(cm),按附录B 选用。

5.3.3 当试验土层位于地下水位以上,且50

k=7.05Q*lg(2L/r)/LH (5.3.3)

式中r――钻孔半径,(cm);

L——试段长度

其余符号同前。

5.3.3条中的H 该如何取值,是试段以上部分水头还是试段以上加上试段部分?如果仅为试段以上部分,H值可能出现为0,k值无穷大,若为试段加上试段以上部分,H不可能小于L?

灌水法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粗粒土的密度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储水筒直径应均匀,并附有刻度及出水管,台秤称量,最小分度值。

灌水法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将选定试验处的试坑地面整平除去表面松散的土层,按确定的试坑直径划出坑口轮廓线在轮廓线内下挖至要求深度边挖边将坑内的试样装入盛土容器内称试样质量,并应测定试样的含水率。

试坑挖好后放上相应尺寸的套环用水准尺找平将大于,试坑容积的塑料薄膜袋平铺于坑内翻过套环压住薄膜四周,记录储水简内初始水位高度,拧开储水筒出水管开关,将水缓慢注入塑料薄膜袋中当袋内水面接近套环边缘时将水流,调小直至袋内水面与套环边缘齐平时关闭出水管,持续记录储水筒内水位高度当袋内出现水面下降时应另取塑料薄膜袋重做试验。试坑的体积应按下式计算式中试坑体积

储水筒内初始水位高度

储水筒内注水终了时水位高度

储水筒断面积

套环体积

试样的密度应按下式计算中取自试坑内的试样质量

围井注水试验报告

围井注水试验报告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围井注水试验报告 一、试验目的概述 为确保高压旋喷桩施工的质量及合理施工参数,根据业主、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在围堰高压旋喷桩施工前进行了围井试验,并于2008年3月29日进行了注水试验。 二、施工情况 1、位置基本选择在:坞口北端头处(断面12-12附近); 2、位置选择的原则:地层地质情况与坞口及坞尾围堰相似; 3、具体布桩: a)用高压旋喷桩做一个有效外边为3m×3m的围井; b)桩间距600mm,桩径800mm(同围堰高压旋喷桩); c)桩深为9.1m; d)具体桩位布置如下: 三、注水试验 注水试验于3月29日上午9:30开始,经过测量,试验孔口水位(与孔口齐平)为2.798,潮位为-0.227;历经3小时至12:30观测,试验孔口水位为2.715,潮位为0.176。则井底标高为-6.302,地下水位以潮位平均值计为-0.026. 围井注水试验的各项参数如下: Q——稳定流量,m3/d 计算说明: 1、Q=V(观测期内围井内部水流失总体积, m3)/T(观测时间,d) 2、围井内部含水量按60%计算; 3、试验孔孔径按0.14m计算; 4、围井高喷墙厚度t按平均值计为0.66m。

计算过程 V=(2.798-2.715)×[(2.4-0.66)2×60%+3.14×0.072×(1-60%)] =0.151 m3 T=3h=0.125d Q=V/T=0.151/0.125=1.21m3/d t——高喷墙平均厚度,m t=0.66m L——围井周边高喷墙轴线长度,m L=9.6m H——围井内试验水位至井底的深度,m H=9.1m h0——地下水位至井底的深度,m h0=-0.026-(-6.302)=6.328m 渗透系数K=2Qt/L(H+h0)(H-h0) K=2×1.21m3/d×0.66m/[9.6m×(9.1+6.328)m×(9.1-6.328)m] =3.89×10-3m/d =4.50×10-6cm/s 四、试验总结 经过注水试验,其防渗效果能满足设计渗透系数≤5×10-5cm/s的要求。因此建议采取如下施工参数: 高压灌浆施工工艺参数 高喷形 式

抽水压水注水试验技术要求及记录表格

抽水试验主要技术要求 一、钻探技术要求: 1、抽水孔的孔位应由地质、钻探、测量人员共同在现场确定。 2、钻探完成后应及时测量孔(管)口高程及孔位坐标,孔内所有测深均应从一个固定点算起。 3、抽水孔应采用跟管法钻进,也可采用能保证抽水孔平直,孔身附近不受扰动,孔壁不被覆盖和堵塞的其他钻进方法。严禁采用泥浆和植物胶冲洗液钻进。 4、抽水孔孔径不宜小于200mm;过滤器直径不宜小于127mm,测压管内径不小于25mm。 5、取1-3组颗粒分析试验试样。 二、设备安装主要技术要求: 1、下过滤器前,应用清水将孔内泥质物质冲洗干净,详细记录过滤器各部分的规格和实际长度(其中沉降管长度宜为2-3m)和实际下入深度,并及时绘制抽水孔结构图。 2、采用包网过滤器。 3、抽水孔的测压管应固定在过滤器外壁上,与过滤器同步下入孔内,并应采取适当措施,保证过滤器处于居中位置下到孔内预定深度。 4、抽水孔过滤器骨架的空隙率不小于30%。 5、抽水时,应将抽出的水排至影响范围以外。 6、用水表测定流量前,应准确测定起始读数。 三、抽水试验: 1、采用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3次降深,以在抽水孔测压管内测得的降深为准,各次降深间的差值宜相等,降深宜从小到大,最小降深不宜小于0.5m。 2、试验前应对抽水孔进行清洗,直到水清、砂净、无沉淀时止。 3、洗孔后即可进行试验抽水,其降深宜逐渐增大,达到最大降深后的持续时间不应少于2h。抽水试验过程中,应观测抽水孔出水量及水位变化,检查抽水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确定稳定流抽水的最大降深。 4、正式抽水前,静水位观测应每30min观测一次,2h内变幅不大于2cm,且无连续上升或下降趋势时,即可视为稳定。

注水法试验记录表

注水法试验记录表 表C.0.3编号:THYS2009Ⅳ-01-02 附:实测渗水量应按式计算 q=W/(T*L)*1000 q---------实测渗水量(L/min.km) W-------恒压时间内补入管道的水量(L) T--------从开始计时至保持恒压结束的时间(min) L--------试验管段的长度(m) 硬聚氯乙烯管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q=3*Di/25*P/(0.3*a)*1/1440 Di-----管道内径(mm) P-------压力管道的工作压力(Mpa) a--------温度---压力折减系数1.试验水温0°~25°时a取为1; 2. 试验水温25°~35°时a取为0.8; 3. 试验水温35°~45°时a取为0.63.

供水管道水压试验记录

供水管道水压试验记录

注水法试验记录表 表C.0.3编号:JHYS2009IV-05 -10 附:实测渗水量应按式计算 q=W/(T*L)*1000 q---------实测渗水量(L/min.km) W-------恒压时间内补入管道的水量(L) T--------从开始计时至保持恒压结束的时间(min) L--------试验管段的长度(m) 硬聚氯乙烯管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q=3*Di/25*P/(0.3*a)*1/1440 Di-----管道内径(mm) P-------压力管道的工作压力(Mpa) a--------温度---压力折减系数1.试验水温0°~25°时a取为1; 2. 试验水温25°~35°时a取为0.8; 3. 试验水温35°~45°时a取为0.63.

实验报告CC

无线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2.1:两径模型的仿真实验一(**) 实验工具:Mathworks Matlab 实验目的:了解两径模型中接收功率与距离的关系,熟练操作matlab 软件;实现内容: 1、根据两径模型中,窄带信号的接收功率公式为: 其中,Δ?= 2π (x + x' - l) /l 是直射信号和反射信号的相位差。d表示收发天线的水平距离,ht 表示发送天线高度,hr 表示接收天线高度。由几何关系有下式: 当Δ? =π时,可近似得到临界距离为dc = 4ht hr /l 。 2、如果两径模型的参数为f = 900MHz、R=-1、ht =50m、hr =2m,Gl =1,请 按照不同的Gr 值,Gr =1,Gr =0.3、Gr =0.1、Gr =0.01时,画出d=1m到100km内分贝接收功率和对数距离的关系 曲线。 3、计算出临界距离dc = 4ht hr /l ,并标注在关系曲线中。将图的起点归一 化为0dB。 实验代码: f=900000000; c=300000000; %光速 r=c/f; %波长 R=-1; ht=50; %发送天线高度 hr=2; %接收天线高度 Gl=1; %Gr=[1, 0.3, 0.1, 0.01]; Pt=0; %发送功率自定义为0dB d=[1:0.5:100000]; %收发天线的水平距离 x = sqrt( (ht + hr)^2 + d.^2 ); %x+x' l = sqrt( (ht - hr)^2 + d.^2 ); a=2*pi*(x-l)/r; %直射信号和反射信号的相位差 dc=4*ht*hr/r

Gr=1;%画出Gr=1时,d=1m到100km内分贝接收功率和对数距离的关系 Pr1 = Pt + 20*log10(r/(4*pi)) + 20*log10( abs( sqrt(Gl)./l + R*sqrt(Gr)*exp(-1i.*a)./x ) ); plot(log10(d), Pr1-Pr1(1), 'r' ) grid on; hold on; Gr=0.3;%画出Gr=0.3时,d=1m到100km内分贝接收功率和对数距离的关系 Pr2 = Pt + 20*log10(r/(4*pi)) + 20*log10( abs( sqrt(Gl)./l + R*sqrt(Gr)*exp(-1i*a)./x ) ); plot(log10(d),Pr2-Pr2(1) , 'g') hold on; Gr=0.1;%画出Gr=0.1时,d=1m到100km内分贝接收功率和对数距离的关系 Pr3 = Pt + 20*log10(r/(4*pi)) + 20*log10( abs( sqrt(Gl)./l + R*sqrt(Gr)*exp(-1i*a)./x ) ); plot(log10(d),Pr3-Pr3(1) , 'b') hold on; Gr=0.01;%画出Gr=0.01时,d=1m到100km内分贝接收功率和对数距离的关系 Pr4 = Pt + 20*log10(r/(4*pi)) + 20*log10( abs( sqrt(Gl)./l + R*sqrt(Gr)*exp(-1i*a)./x ) ); plot(log10(d),Pr4-Pr4(1) , 'y') plot([log10(dc) log10(dc)],[-100 40], '--b') legend('1', '0.3', '0.1', '0.01', 'dc') 实验效果图: 其中:Pr = Pt + 20*log10(r/(4*pi)) + 20*log10( abs( sqrt(Gl)./l + R*sqrt(Gr)*exp(-1i.*a)./x ) )

注水法试验记录表之令狐文艳创作

注水法试验记录表 令狐文艳 附:实测渗水量应按式计算 q=W/(T*L)*1000 q---------实测渗水量(L/min.km) W-------恒压时间内补入管道的水量(L) T--------从开始计时至保持恒压结束的时间(min) L--------试验管段的长度(m) 硬聚氯乙烯管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q=3*Di/25*P/(0.3*a)*1/1440 Di-----管道内径(mm) P-------压力管道的工作压力(Mpa) a--------温度---压力折减系数 1.试验水温0°~25°时a 取为1; 2.试验水温25°~35°时a取为0.8; 3.试验水温35°~45°时a取为0.63. 供水管道水压试验记录

供水管道水压试验记录

注水法试验记录表表C.0.3 编号:JHYS2009IV-05-10 附:实测渗水量应按式计算 q=W/(T*L)*1000

q---------实测渗水量(L/min.km) W-------恒压时间内补入管道的水量(L) T--------从开始计时至保持恒压结束的时间(min) L--------试验管段的长度(m) 硬聚氯乙烯管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q=3*Di/25*P/(0.3*a)*1/1440 Di-----管道内径(mm) P-------压力管道的工作压力(Mpa) a--------温度---压力折减系数 1.试验水温0°~25°时a 取为1; 2.试验水温25°~35°时a取为0.8; 3.试验水温35°~45°时a取为0.63.

压裂模拟实验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采油工程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成绩: 班级:学号:姓名:教师: 同组者:无 压裂模拟实验2016 1. 实验目的(每空1分,共12分) (1) 水力压裂是利用地面高压泵组,将高粘液体以大大超过地层吸收能力的排量注入井中,在井底憋起高压,此压力大于井壁附近的地应力和岩石抗张强度,便在井底附近产生裂缝;继续注入带有支撑剂的携砂液,裂缝向前延伸并填以支撑剂,关井后裂缝闭合在支撑剂上,从而在井底附近地层内形成具有一定几何尺寸和高导流能力的填砂裂缝。 (2) 压裂液是一个总称,根据压裂过程中注入井内的压裂液在不同施工阶段的任务可分为前置液、携砂液、顶替液三种。 (3) 当井壁上存在的周向应力达到井壁岩石水平方向的抗拉强度,岩石将产生垂直裂缝。 (4) 裂缝内的砂浓度是指单位体积裂缝内所含支撑剂的质量;裂缝闭合的砂浓度是指单位面积裂缝上所含支撑剂的质量。 2. 实验内容(每题4分,共20分) (1) 破裂压力梯度:地层破裂压力与地层深度的比值。 (2) 裂缝导流能力:油层条件下填砂裂缝渗透率与裂缝宽度的乘积。 (3) 全悬浮压裂液:压裂液粘度足以把支撑剂完全悬浮起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没有支撑剂的沉降,停泵后支撑剂充满整个裂缝内,因而携砂液到达的位置就是支撑剂的位置。 (4) 地面砂比:单位体积混砂液中所含的支撑剂质量;支撑剂体积与压裂液体积之比。 (5) 增产倍数:在相同的生产压差下,压裂作业后的产量与压裂作业前产量的比值。

3. 实验流程与步骤(每空1分,共12) (1) 压裂施工设备由地面设备和压裂车组两部分组成。 地面设备主要包括 压裂管汇 、 蜡球管汇 、 压裂井口装置 ; 压裂车组包括 泵车、 混砂车、 罐车 、 仪表车 、 水泥车 。 (2) 泵车的作用:一是 泵送液体 ;二是 使液体升压;混砂车的作用:一是 把支撑剂与压裂液充分混合 ;二是 为泵车提供充足的液体 。 4. 数据处理(写出算例)(30分) (1) 计算闭合压力(计算一组数据即可) 以100KN 载荷为例计算: (2) 用达西公式计算裂缝导流能力(计算一组数据即可) 以单层入口压力2.39atm ,出口压力1atm ,流量0.94m 3/d=261.1cm 3/s 为例计算: W=1cm 同理可求出其他测点的闭合压力和裂缝导流能力,如表1 表1不同载荷下的闭合压力和裂缝导流能力 载荷(kN ) P 闭(kg/cm 2 ) K f W (μm 2 ?cm ) 单层 双层 50 76.78 1.006 0.9984 100 153.56 1.006 0.9984 120 184.28 1.006 0.9984 150 230.34 1.006 0.9984 200 307.13 1.006 0.9984 250 383.91 1.006 0.9984 (3) 用二项式公式计算120KN 载荷的导流能力(画图注意横纵坐标名称与单位) 注: )4 3 r r (ln w πaK 2μA o e f g -?=,{a =86.4,Q (m 3/d);g μ(mPa ·s);P (MPa)},入口压力,出口压力为绝对压力。 计算数据如表2: 表2 120kN 载荷下(Pi 2 -Po 2 )/Q 与Q 的值 单层 双层 (Pi 2 -Po 2 )/Q (MPa 2·d/m 3) Q(m 3/d) (Pi 2 -Po 2 )/Q Q

综合水池注水试验方案

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贵州华电桐梓发电有限公司 2 X 600MW 机组名称:综合水池注水试验方案 编制单位:桐梓电厂化水工程项目部 编制人: 专责工程师: 工程管理部: 安全保卫部: 总工程师: 贵州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编制时间2012年04月20日 1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3试验项目 (1) 4 水池试水前的准备工作 (1) 5注水与试验步骤 (2) 6水池的渗水量计算 (3) 7 水池渗漏处理 (4) 8 试水期间安全技术要求 (5) 9其它 (5) 附件一:水池注水试验小组成员名单 附表:水池满水试验记录

1 编制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 —2002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DL/T5210.1 —200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50375 —2006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西南电力设计院图纸《F185S-S5402(1)-03》说明第三条要求,水池在-0.60米层梁 板施工完成后进行注水试验 其它有关规范资料及以往施工经验。 2 工程概况 贵州华电桐梓发电有限公司2X 600MV B组新建工程综合水池,由西南电力设计院设计。蓄水池设计为长43.4米,宽25.4米。设计水深有7.5m、6.15m两种深度。 水池四周0米以下土方未回填,注水试验合格后方可隐蔽回填,设计水池的混凝土强度为C30,抗渗等级为W6。抗冻标号F50,水池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池地面以下砼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于2012年04月施工完毕。 3 试验项目 根据有关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水池应做注水试验。 4 水池试水前的准备工作 4.1 试水前检查工作 1、池体结构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抗冻标号均达到设计要求。 2、水池结构外观检查

钻孔压注水试验作业指导书.

钻孔压水试验作业指导书二〇一三年二月二十三日

批准: 审查: 编写:总工室

目录 1 目的 (1) 2 范围 (1) 3 职责 (1) 4 压水试验方法及要求 (1) 5 相关文件 (6) 6 记录 (6)

钻孔压水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保证我院钻孔压水试验工作的规范性,确保试验数据(成果)能够准确反映岩体的透水性,为评价岩体的渗透特性,为设计渗控措施提供基本资料。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我院所承担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常规性压水试验工作。 3职责 3.1试验作业组对试验成果进行自检自查,并由值班技术人员签字认可。 3.2专业技术项目负责人对作业过程进行抽查,对作业组生产的产品进行全面检查;对所检查的产品质量负责。 3.3地质勘察队负责人或主任工程师负责对试验成果全面审查,对试验成果的技术质量负责。 4压水试验方法及要求 4.1 基本规定 钻孔压水试验的目的是了解水工建筑物地基与库、坝区渗漏地段岩体的相对透水性,为防渗和地基处理提供基本资料。故压水试验工作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严格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有关规程规范要求进行。

4.1.1 试验方法和试段长度 4.1.1.1试验方法:采用自上而下的分段压水方法,钻完一段压一段、检查一段,可采用双管和单管顶压。 4.1.1.2试验段长度:试验宜为为5米;对于透水性较强的岩体、构造破碎带、裂隙密集带、岩层接触带等,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试段长度。相邻试验段应相互衔接,可少量重叠,但不能漏段,残留岩芯可计入试验长度。 4.1.2 压力阶段与压力值 4.1.2.1压水试验应按三级压力、五个阶段进行。三级压力分别为0.3MPa、0.6MPa 和1MPa。 4.1.2.2当试段埋深较浅时,宜适当降低试验压力。 4.1.2.3当试段漏水量很大,不能满足规定的压力时,可按水泵的最大供水能力所能达到的压力进行试验或注水。 4.1.3 试验钻孔的质量要求 4.1.3.1压水试验的钻孔的孔径宜为59mm~150mm。 4.1.3.2压水试验钻孔宜采用金刚石或合金钻进,不应使用泥浆等护壁材料钻进。在炭酸盐类地层钻进时,应选用合适的冲洗液 4.1.3.3试验钻孔的套管脚必须止水。 4.1.3.4预定安置栓塞部位的孔壁应保持平直完整。 4.1.3.5覆盖层与基岩之间,应使用套管隔离并止水。 4.1.3.6在同一地点布置两个以上钻孔(孔距10m以内)时,应先完成拟做压水试验的钻孔。 4.1.4 试验用水与试验人员 4.1.4.1试验用水应保持清洁,当水源的泥沙含量较多时,应采取沉淀措施。 4.1.4.2钻孔压水试验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 4.2 试验设备 4.2.1 止水栓塞 4.2.1.1止水栓塞长度不小于8倍钻孔直径。 4.2.1.2止水可靠、操作方便。

注水试验报告

目录 文字部分 1、前言 2、试验原理及仪器设备 3、野外测试方法及工作内容 4、资料整理方法 5、试验结果 图表部分 序号图纸名称编号张数 1 试坑(单环)注水试验综合成果图2010.0.02.07-1 6 2 土的压实度与渗透系数关系曲线图2010.0.02.07-2 1 附件 1、土壤压实度试验报告 2、土壤击实度试验报告 3、《三号排泥库库底土层进行不同压实度情况下的渗透系数野外试验》 委托书

1、前言 受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广西分公司投资发展部的委托,按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提出的《关于“对三号排泥库库底土层进行不同压实度情况下的渗透系数试验”的建议》要求,我院于2010年4月24日至5月9日完成了三号排泥库库底土层进行不同压实度情况下的渗透系数野外试验工作。 为了满足设计要求,以便选取符合代表性土样,本次试验土层经与设计、监理和建设单位共同选定了三号库段中部位置的土层作为试样。 本次野外试验采取翻填、碾压、取样检测、野外试坑单环注水试验等手段进行。本次试验完成的工作量见下表1: 工 作 量 统 计 表 表1 序号 项 目 本次工作量 工作方法 承担部门 1 翻填土方 450m 3/8个台班 采用PC-220挖机进行翻填 二十三冶 2 土方碾压 (3.0m ×15m ×5条×2层) /8个台班 采用徐工集团XS142J 型压 路机分两层以不同的碾压 次数分别进行碾压 3 探井 1.2m/6处 用铁锹开挖1.2m ×1.2m 规格的试坑 长勘广西分院 技术组 4 取扰动土试验 1件(40kg) 直接从原状土层中用铁锹采取 5 取压实度土试样 10件 采用环刀从碾压后的土层中采取 6 注水试验 6处 试坑单环法 7 土壤击实试验 1件 标准试验方法 平果铝检测站 8 土壤压实度试验 10件 标准试验方法 备注:1) 本次注水试验满足《注水试验规程》(YS 5214-2000)及《三号排泥库库底 土层行不同压实度情况下的渗透系数野外试验》委托书等相关要求。 2) 由于场地的第四系坡残积粘土中包含的砾石不均匀,而试验数据少,故试 验成果的差异变化会影响其工程特征的代表性。

供水管道水压试验记录表

供水管道水压试验记 录表

2017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供水管道水压试验记录 施工单位:滕州市水利建筑安装公司试验日期年月日

给水管道水压试验记录填写说明 1.设计最大工作压力(Mpa):由设计出; 2.试验压力(Mpa):查表7. 3.15; 3.10分降压值(Mpa):实测观察;一般2小时内不大于0.05Mpa; 4.允许渗水量L/(min)·(km):查表7.3.16; 5.注水法 (1)达到试验压力的时间(t1):观察记录; (2)恒压结束时间(t2):观察记录; (3)恒压时间内注入的水量W(L):观测记录; (4)渗水量q(L/min):计算,q=W/(T1-T2); (5)折合平均渗水量L/(min)·(km):计算渗水量×1000/试验段长度; 实例: 某工程管道长度为155m,管径为Φ100mm,管材为PE,接口种类为热熔连,设计最大工作压力0.4Mpa。 第一次试压:10分钟内降压0.004Mpa,达到试验压力的时间t1为8:30,恒压结束时间t2为10:30,恒压时间内注入水量为0.52L,计算并填表。 (1)根据查表7.3.15得知,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试验压力为0.6 Mpa。 (2)根据实测观察,2小时内降压0.045 Mpa,所以,10分钟降压值为0.045/12=0.00375 Mpa。 (3)根据表7.3.16得知,允许渗水量为0.28 L/(min)·(km)。

(4)观察得知:达到试验压力的时间(t1)为8:30′,恒压结束时间(t2)为10:30′,有效试验时间为2小时,即120分钟。恒压时间内注入的水量W为0.52L,所以,渗水量q= W/(T1-T2)=0.52/120=0.00433L/min,折合平均渗水量为0.0043×1000/155=0.028 L/(min)·(km) 填表如下: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 包工头队(10级土木9班) 邬文锋、陈天楚、曹祖军、张雄

(一) 砂的筛分析检验试验 (1) 试验方法:(1)秤取烘干试佯500g,精确到1g。 (2)将孔径9.5、4.75、2.36、1.18、0.6、0.3、0.15mm的筛子按筛孔大小顺序叠置,孔径大的放上层。加底盘后,将试样倒入最上层9.5mm筛内,加盖置摇筛机上筛lOmin(如无摇筛机可用手筛)。 (3)将整套筛自摇筛机上取下,按孔径从大至小逐个在洁净瓷盘上进行手筛。各号筛均须筛至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质量0.1%时为止,将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一起过筛。按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筛完为止。 (4)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下式的规定: 生产控制检验时 m r= A.d1/2/200 式中 m r——筛余量(g); d ——筛孔尺寸(mm); A ——筛的面积(mm2)。 否则应将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5)称量各号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1g。所有各号筛的筛余质量和底盘中剩余试样质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质量相比,其差值不得超过l%。 (2) 试验结果 试样种类: 试样重(g) 筛余累计重(g) 试验重量误差(g) (3) 细度模数计算: (4) 结果评定(级配、细度)

(二) 石的筛分析检验试验 (1) 试验方法:(1)秤取烘干试佯500g,精确到1g。 (2)将孔径9.5、4.75、2.36、1.18、0.6、0.3、0.15mm的筛子按筛孔大小顺序叠置,孔径大的放上层。加底盘后,将试样倒入最上层9.5mm筛内,加盖置摇筛机上筛lOmin(如无摇筛机可用手筛)。 (3)将整套筛自摇筛机上取下,按孔径从大至小逐个在洁净瓷盘上进行手筛。各号筛均须筛至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质量0.1%时为止,将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一起过筛。按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筛完为止。 (4)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下式的规定: 生产控制检验时 m r= A.d1/2/200 式中 m r——筛余量(g); d ——筛孔尺寸(mm); A ——筛的面积(mm2)。 否则应将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5)称量各号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1g。所有各号筛的筛余质量和底盘中剩余试样质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质量相比,其差值不得超过l%。 (2) 试验结果 试样种类: 筛余累计重 (g) 试验重量误差 (g) (3) 细度模数计算: (4) 结果评定(级配、细度)

综合水池注水试验方案

施工案 工程名称:华电桐梓发电有限公司2×600MW机组名称:综合水池注水试验案 编制单位:桐梓电厂化水工程项目部 编制人: 专责工程师: 工程管理部: 安全保卫部: 总工程师: 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编制时间2012年04月20日

目录 1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3 试验项目 (1) 4 水池试水前的准备工作 (1) 5 注水与试验步骤 (2) 6 水池的渗水量计算 (3) 7 水池渗漏处理 (4) 8 试水期间安全技术要求 (5) 9 其它 (5) 附件一:水池注水试验小组成员 附表:水池满水试验记录

1编制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04—2002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8-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GB50108-2001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DL/T5210.1—200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50375—2006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GB50141-2008 西南电力设计院图纸《F185S-S5402(1)-03》说明第三条要求,水池在-0.60米层梁 板施工完成后进行注水试验 其它有关规资料及以往施工经验。 2工程概况 华电桐梓发电有限公司2×600MW机组新建工程综合水池,由西南电力设计院设计。蓄水池设计为长43.4米,宽25.4米。设计水深有7.5m、6.15m两种深度。 水池四0米以下土未回填,注水试验合格后可隐蔽回填,设计水池的混凝土强度为C30,抗渗等级为W6。抗冻标号F50,水池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池地面以下砼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于2012年04月施工完毕。

砂砾料碾压试验报告材料最终确定

砂砾料碾压试验报告 省水利水电工程局吉音水利枢纽工程项目部科瑞水电工程试验检测吉音水电枢纽工程 二〇一四年十月十四日 砂砾料碾压试验报告

根据招标文件及合同文件要求,我部于2014年7月下旬开始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音水利枢纽工程混凝土面板坝工程的填筑砂砾料进行了碾压试验,8月10日已经完成两次碾压试验。为更进一步做好碾压试验工作,论证前两次的碾压试验结果,根据业主及监理的要求,我部于8月16日至8月21日,对砂砾料进行第三次大坝填筑碾压试验工作,现将砂砾料碾压试验成果报告如下: 一、碾压试验目的 1. 核实坝料设计填筑标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确定达到设计填筑标准的施工方法(包括压实机械类型、机械参数、施工参数等)。 3. 检验所选用的压实机械的适用性及其性能的可靠性。 4. 研究确定坝料填筑工艺,为制定填筑施工实施细则确定依据。 二、引用标准 1. 《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2. 《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程》SL345-2007 3.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探规程》SL251—2000 三、试验场地的布置 1. 试验区场地选择 此次碾压试验场地选择在坝后左侧的砂砾石原基上,试验区场地使用“山推SD32”推土机进行整平,用水准仪进行测量控制平整度,确保试验区场地平整。然后使用22t自行式振动碾进行基础压实,碾压12遍后,划分碾压试验区域。 2. 试验区划分 此次碾压试验区划分为两个试验区,主要是对自行式和拖式振动碾碾压结果进行对比试验,每一区分别振动碾压6遍、8遍、10遍。每区围为13×40m(碾压方向长40m)。在每个试验区布置2×2m的方格网,并

供水管道水压试验记录表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 2017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供水管道水压试验记录 施工单位:滕州市水利建筑安装公司试验日期年月日工程名称2017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地段 管径试验段长度 管材接口方式 (mm)L(m) 工作压力(MPa)试验压力 (MPa) 10分钟降压值 (MPa) 达到试验压力恒压结束 试次数 注的时间t1时间t2 验 水1 方 法2 法 3 评语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 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班组 建设单位 参加单位 及人员 给水管道水压试验记录填写说明 1.设计最大工作压力(Mp a):由设计出; 2.试验压力(Mp a):查表7. 3.15; 3.10分降压值(Mp a):实测观察;一般2小时内不大于0.05Mpa; 4.允许渗水量L/(min)·(km):查表7.3.16; 5.注水法 (1)达到试验压力的时间(t):观察记录; 1 (2)恒压结束时间(t):观察记录; 2 (3)恒压时间内注入的水量W(L):观测记录; (4)渗水量q(L/min):计算,q=W/(T-T); 12 (5)折合平均渗水量L/(min)·(km):计算渗水量×1000/试验段长度; 实例: 某工程管道长度为155m,管径为Φ100mm,管材为PE,接口种类为热熔连,设计最大工作压力0.4Mpa。 第一次试压:10分钟内降压0.004Mpa,达到试验压力的时间t1为8:30,恒压结束时间t2为10:30,恒压时间内注入水量为0.52L,计算并填表。 (1)根据查表7.3.15得知,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试验压力为0.6Mpa。

注水试验报告

注水试验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注水试验报告 1.前言 试验目的 通过注水试验,定性地了解岩土层的相对透水性和裂隙发育的相对程度,评价岩土层的透水性,确定岩土层的渗透系数。 试验依据和实施 本次注水试验的依据是现行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程》 (SL345-2007)。 注水试验的设置 注水试验的平面布置与数量 本次注水试验设置试验钻孔1个。钻孔的具体位置见报告中的水文地质勘探点平面布置图ZK33号钻孔。 试验孔 注水孔采用XY-100回旋式钻机钻进成孔,井深,开孔直径Φ110mm,终孔直径Φ 94mm。 注水试验设备 钻孔注水试验设备一览表 注水试验方法

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适用于渗透性比较大的壤土、粉土、砂土和砂卵砾石层,或不能进行压水试验的风化、破碎岩体、断层破碎带等透水性较强的岩体。该场地地层为粉土、卵石层,适用于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 试验过程 在进行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前,应先测量地下水位,采用清水钻进,孔底沉淀物厚度超过允许值,影响试验长度,应进行清孔,全孔下入特制的PVC过滤花管护壁,试验隔离后,应向套管内注入清水,使套管中水位高出地下水位至孔口并保持固定不变,用流量计或量桶量测住水流量。开始每隔5min量测一次,连续量测5次;以后每隔20min量测一次并至少连续量测6次。当连续2次量测的注入流量之差不大于最后一次注入流量的10%时,试验即可结束,取最后一次注入流量作为计算值。 2.注水试验结果 本次注水试验工作于2018年7月13日7时10分开始,至13日16时10分停止观测,注水过程历时9小时。完成3组注水试验。 当试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上,且50

供水管道水压试验记录表

2017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供水管道水压试验记录 施工单位:滕州市水利建筑安装公司试验日期年月日

给水管道水压试验记录填写说明 1.设计最大工作压力(Mpa):由设计出; 2.试验压力(Mpa):查表7. 3.15; 3.10分降压值(Mpa):实测观察;一般2小时内不大于0.05Mpa; 4.允许渗水量L/(min)·(km):查表7.3.16; 5.注水法 (1)达到试验压力的时间(t1):观察记录; (2)恒压结束时间(t2):观察记录; (3)恒压时间内注入的水量W(L):观测记录; (4)渗水量q(L/min):计算,q=W/(T1-T2); (5)折合平均渗水量L/(min)·(km):计算渗水量×1000/试验段长度; 实例: 某工程管道长度为155m,管径为Φ100mm,管材为PE,接口种类为热熔连,设计最大工作压

力0.4Mpa。 第一次试压:10分钟内降压0.004Mpa,达到试验压力的时间t1为8:30,恒压结束时间t2为10:30,恒压时间内注入水量为0.52L,计算并填表。 (1)根据查表7.3.15得知,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试验压力为0.6 Mpa。 (2)根据实测观察,2小时内降压0.045 Mpa,所以,10分钟降压值为0.045/12=0.00375 Mpa。

(3)根据表7.3.16得知,允许渗水量为0.28 L/(min)·(km)。 (4)观察得知:达到试验压力的时间(t1)为8:30′,恒压结束时间(t2)为10:30′,有效试验时间为2小时,即120分钟。恒压时间内注入的水量W为0.52L,所以,渗水量q= W/(T1-T2)=0.52/120=0.00433L/min,折合平均渗水量为0.0043×1000/155=0.028 L/(min)·(km) 填表如下:

成都理工大学过控实验报告(袁礼 3201206050506)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过程控制 学院名称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袁礼 学生学号 3201206050506 指导教师杨小峰 实验地点 6C901 实验成绩 二〇一五年五二〇一五年六月

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摘要 “过程控制”是一门与工业生产过程联系十分密切的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过程控制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它不仅在传统工业改造中起到了提高质量,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正在成为新建的规模大、结构复杂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次实验便是初步了解过程控制。 关键词:水箱;串级;控制 实验一 单容水箱液位控制实验 单容水箱液位定值(随动)控制实验,定性分析P,PI 、PD 控制器特性。控制逻辑如图1所示: 1水流入量Qi 由调节阀u 控制,流出量Qo 则由用户通过负载阀R 来改变。被调量为水位H 。使用P,PI , PID 控制,看控制效果,进行比较。 2、控制策略 使用PI 、PD 、PID 调节。 3、实验步骤 1) 使用组态软件进行组态。数值定义为0~100。实时曲线时间定义为5~10min 。 图1单容上水箱液位定值(随动)控制实验

2)在A3000-FS上,打开手阀JV206、JV201,调节下水箱闸板具有一定开度,其 余阀门关闭。 3)连线:下水箱液位连接到内给定调节仪输入。内给定调节仪的输出连接到调节 阀的控制端。 4)打开A3000电源,打开电动调节阀开关。 5)在A3000-FS上,启动右边水泵(P102),给下水箱V104注水。 6)LT103→控制器→FV101单回路定值以及数学模型的实验。 7)按所学理论操作调节器,分别进行P、PI、PID设定。 简单设定规则:首先把P设定到30,I关闭(调节仪I>3600关闭),D关闭(调节仪D=0关闭)等水位低于40%,然后打开水泵,开始控制。设定值60%。一般P越大,则残差越大。可以减少P,直到出现振荡。则不出现振荡前的那个最小值就是P。 PI控制首先确认上次的P,我们可以不改变这个P值,也可以增加10%。然后把I设定为1800。关闭水泵,等水位低于40%,然后打开水泵,开始控制。设定值60%。观察控制曲线的趋势,如果出现恢复非常慢,则可以减少I,直到恢复比较快,而没有出现振荡,超调也不是非常大。 最后逐步增加D,使得控制更快速,一般控制系统有PI控制就可以了。 4、实验结果 单容水箱液位控制实验 下闸板顶到铁槽顶距离(开度): 卡尺直接量7mm,使用纸板对齐画线测量6.5mm。 比例控制器控制曲线如图所示。多个P值的控制曲线绘制在同一个图2上:

注水试验报告

注水试验报告 1.前言 试验目的 通过注水试验,定性地了解岩土层的相对透水性和裂隙发育的相对程度,评价岩土层的透水性,确定岩土层的渗透系数。 试验依据和实施 本次注水试验的依据是现行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程》(SL345-2007)。 注水试验的设置 注水试验的平面布置与数量 本次注水试验设置试验钻孔1个。钻孔的具体位置见报告中的水文地质勘探点平面布置图ZK33号钻孔。 试验孔 注水孔采用XY-100回旋式钻机钻进成孔,井深,开孔直径Φ110mm,终孔直径Φ94mm。 注水试验设备 钻孔注水试验设备一览表 注水试验方法 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适用于渗透性比较大的壤土、粉土、砂土和砂卵砾石层,

或不能进行压水试验的风化、破碎岩体、断层破碎带等透水性较强的岩体。该场地地层为粉土、卵石层,适用于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 试验过程 在进行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前,应先测量地下水位,采用清水钻进,孔底沉淀物厚度超过允许值,影响试验长度,应进行清孔,全孔下入特制的PVC过滤花管护壁,试验隔离后,应向套管内注入清水,使套管中水位高出地下水位至孔口并保持固定不变,用流量计或量桶量测住水流量。开始每隔5min量测一次,连续量测5次;以后每隔20min量测一次并至少连续量测6次。当连续2次量测的注入流量之差不大于最后一次注入流量的10%时,试验即可结束,取最后一次注入流量作为计算值。 2.注水试验结果 本次注水试验工作于2018年7月13日7时10分开始,至13日16时10分停止观测,注水过程历时9小时。完成3组注水试验。 当试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上,且50

帷幕灌浆实验报告

弥勒市迎春水库等18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第三标段 合同编号:MLCXJG-SG-03 帷幕灌浆生产性试验报告 云南保山宏勘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五年十一月一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2、灌浆试验的目的及内容.................... 3、施工工艺................................ 4、成果资料及分析.......................... 5、灌浆试验综合分析评价.................... 6、结论.................................... 附件集目录: 附表1:灌浆(试验)先导孔成果一览表 附表2:灌浆(试验)先导孔成果分序表 附表3:灌浆(试验)先导孔工程完成情况表 附表4:灌后压(注)水检查成果一览表 附图1:帷幕灌浆先导孔综合剖面图

一、工程概况 秧母塘水库位于弥勒市弥阳镇卫泸村委会,地理位置为:东经103o32′47.6″之间,北纬24o32′8.7″之间。秧母塘水库属珠江流域南盘江支流的甸溪河水系。水库径流面积为0.51Km2。秧母塘水库距弥勒市15km,有乡村公路直达水库,交通方便。 秧母塘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下游防洪的小(2)型水库工程,总库容17.73万m3,灌溉农田500亩和烤烟1000亩。 二、灌浆试验的目的及内容 2.1.1试验目的 为帷幕灌浆施工提供合理参数,保证和提高帷幕灌浆质量,彻底消除大坝不安全隐患,确保大坝安全运行。 进行本次生产性灌浆试验,主要目的包括: 1、按初拟的施工工艺进行灌浆施工,检验施工工艺对本工程的适应性,寻找合适的灌浆方法。 2、获取实验区钻孔岩芯,了解地质情况。 3、获取单位注入量、灌前透水率(渗透系数)等参数。 4、检验在初拟的灌浆压力下灌浆情况,包括是否发生劈裂、能否灌入地层。 5、确定灌浆的现场配比。 6、检验孔距的合理性。 7、确定坝体灌浆次数及一次灌入量。 8、检查按初拟的灌浆参数、工艺与施工后的灌浆效果。

综合水池注水试验方案

工程名称:华电桐梓发电有限公司2×600MW机组名称:综合水池注水试验方案 编制单位:桐梓电厂化水工程项目部 编制人: 专责工程师: 工程管理部: 安全保卫部: 总工程师: 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编制时间2012年04月20日 目录

1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3 试验项目 (1) 4 水池试水前的准备工作 (1) 5 注水与试验步骤 (2) 6 水池的渗水量计算 (3) 7 水池渗漏处理 (4) 8 试水期间安全技术要求 (5) 9 其它 (5) 附件一:水池注水试验小组成员 附表:水池满水试验记录

1编制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04—2002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8-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GB50108-2001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DL/T5210.1—200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50375—2006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GB50141-2008 西南电力设计院图纸《F185S-S5402(1)-03》说明第三条要求,水池在-0.60米层梁 板施工完成后进行注水试验 其它有关规资料及以往施工经验。 2工程概况 华电桐梓发电有限公司2×600MW机组新建工程综合水池,由西南电力设计院设计。蓄水池设计为长43.4米,宽25.4米。设计水深有7.5m、6.15m两种深度。 水池四周0米以下土方未回填,注水试验合格后方可隐蔽回填,设计水池的混凝土强度为C30,抗渗等级为W6。抗冻标号F50,水池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池地面以下砼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于2012年04月施工完毕。 3试验项目 根据有关规和设计图纸要求水池应做注水试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