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上学期化学实验探究题汇编

初三上学期化学实验探究题汇编

初三上学期化学实验探究题汇编
初三上学期化学实验探究题汇编

1、小明买了一种“汽泡爽”的冲调饮料。

【饮料说明】①主要原料: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

②使用说明:将一包“汽泡爽”粉末倒入玻璃杯中,加入200 mL冷水,看到有大量气泡快速生成,待粉末

完全溶解,就得到一杯果味饮料。

小明观察了饮料说明后,他借助化学实验的方法,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以及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

【实验一】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

(1)小明阅读资料发现:“汽泡爽”原料中的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粉末混合后加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填写生成气体的化学式。

3NaHCO3 + C6H8O7 ==== C6H5O7Na3 + 3H2O + 3 ↑

(2)为了检验该气体,小明选择的试剂是。

【实验二】探究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

(1)小明先用冷水和热水各冲了一杯饮料,品尝时发现冷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多,热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少。当他摇动杯子时,发现有大量气泡从水中逸出。他查阅资料发现: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会迅速降低。于是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序号加入水的体积加入水的温度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1 200 mL 15℃a(待记录)

2 50℃b(待记录)

(2)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采用相同的两套实验装置(如下图)分别完成上述实验,在A中加入水,再加入一袋“汽泡爽”,迅速塞紧胶塞。量筒C用于收集A中产生的气体所排出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后读取数据。B 中油层的作用是。

A B C

(3)通过实验,小明测得:a = 64 mL,b = 132 mL,由此获得结论:“汽泡爽”产生气体的量与加水温度有关系。

但是老师看到小明的实验报告后却指出:两套装置中,“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总量应该近似相等,与温度关系不大,其本质原因是。

(4)通过反思,为了证明老师的观点,小明继续利用(3)中已反应完的两套装置,又做了一步实验,发现两套装置最终收集到的气体的总量确实相近,他的实验操作是。

2、(5分)某小组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老师建议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NaOH溶液吸收生成的SO2。这种做法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S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40体积SO2。

【实验方案】同学们向充满SO2的软塑料瓶中迅速倒入一定量NaOH溶液,拧紧瓶盖,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他们认为S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反思与改进】甲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两个改进方案。

方案一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向两个充满SO2的200 mL软塑料瓶中分别注入

10 mL水和NaOH溶液,振荡,对比。

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

乙同学认为由于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因此无法证明SO2与NaOH是否发生了反应。试分析导致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的原因是。他认为若改变注入水和NaOH溶液的体积便可达到实验目的,注入液体的体积可以是(填序号)。

a.15 mL b.8 mL c.5 mL d.3 mL

方案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向两个充满SO2的300 mL集气瓶中分别加入6 mL水和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对比。倒吸入两个集气瓶中的液体体积完全相同

丙同学认为上述方案也无法证明S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你认为导致吸入液体的体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丁同学思考后,将上述装置进行了改进,便达到实验目的。改进装置如右图所示,你认为装置B的作用是。

3、7分)维生素C(简称V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人体缺乏V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Vc。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探究如下:

探究一:检验三种饮品中Vc含量的顺序。

【查阅资料】Vc能和高锰酸钾反应,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设计方案】分别向盛有lmL等浓度高锰酸钾稀溶液的三只试管中逐滴滴加果味饮料、苹果汁和梨汁,边滴边振荡,直至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数据】

果味饮料苹果汁梨汁

滴加的滴数40 10 20

【实验结论】分析数据可知,三种饮品中Vc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依据是(各液体密度上的差别和每一滴的体积差别忽略不计)。

探究二: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含量是否有影响。

【设计方案】请你用新鲜的黄瓜和放置一周的黄瓜、高锰酸钾稀溶液和必要的仪器设计实验方案:

A B C

【实验结论】按上述方案实验,根据这一实验结果,分析得出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的含量有影响。

【实验反思】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会影响到测定结果的是。

A. 试管的大小不同

B. 量取的被测物质的体积不同

C. 每次实验所用的果汁颜色不同

D. 没有用同一规格胶头滴管滴加

4、(5分)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原因是燃烧含硫量高的煤及机动车排放的尾气。

【提出问题】煤中是否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①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 + 2KMnO4 + 2H2O =K2SO4 + 2MnSO4 + 2 X ,其中X的化学式是:。

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

↓+H2O。

根据上述资料,甲、乙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

实验现象为 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甲同学认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合理,于是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夹持装置略去):

【结论与反思】(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2)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

(3)要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丙同学的实验中。5、(6分)小明看到一则新闻:某市一辆满载电石的货车遇大雨引发熊熊大火。对此现象小明产生了疑问。【提出问题】电石遇水为什么会引起火灾?

【查阅资料】电石主要成分为碳化钙(CaC2),它没有可燃性但遇水会产生

气体。

【实验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与同学一起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装

置如右图所示。

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打开分液漏斗的

活塞向试管中滴

入适量的水

试管中有气泡产

生,烧杯中有气泡

产生

一段时间后,将燃

着的木条放在导

管口P处

观察到气体燃烧,

有明亮的火焰

该气体具有的

化学性质是

【得出结论】通过上述实验,解释满载电石的货车遇大雨着火的原因。

【实验拓展】小明与同学又继续对电石与水反应产生气体的组成进行了探究,请填写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

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实验反思】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电石在保存和运输时注意的事项是。

6、(8分)研究金属的腐蚀对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意义重大。

(1)为了探究铁锈蚀的条件,进行如图-12所示实验。经过一周后观察,试管A和C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B中的铁钉明显锈蚀。

A B C

①通过实验发现:铁锈蚀是铁与_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②A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中的刀具若沾有食盐水锈蚀更快。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做了如下的实验。

【提出问题】铁锈蚀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①物质溶解在水中得到的混合物称为水溶液,如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得到氯化钠溶液,乙醇溶解在水中得到乙醇溶液。

②氯化钠溶液能导电;乙醇溶液不能导电。

【猜想】铁的锈蚀速率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反应时的温度;②氧气的含量;③水溶液的导电性。

【实验】每次取两套如图-13所示的装置,编号为I、II。向两套装置中分别装入质量、大小相同的铁钉和等体积的蒸馏水,进行如下三组对比实验(实验开始时,各瓶内气体压强保持一致)。图-13

影响因素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

图-12

图-13

(3)若将两根铁钉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在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两支试管内均有大量气泡产生,铁钉逐渐溶解,在酸溶液中被快速腐蚀。 【反思与提高】

根据该探究实验以及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金属的腐蚀是指金属单质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B .金属越活泼,就越容易被锈蚀 C .金属腐蚀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7、(9分)已知某种铸造钢轨的金属粉末原料中可能含有铁、锰、铜三种金属中的两种或三种,化学小组的同学

对该粉末进行探究。 (1)提出猜想:

猜想一:该粉末由铜、锰组成; 猜想二:该粉末由铁、锰组成; 猜想三:该粉末由铁、锰、铜组成;

猜想四:该粉末由 组成。

(2)查阅资料:金属锰不能被磁铁所吸引,锰和FeSO 4 溶液可以发生置换反应,Mn 元素在生成物中显+2价,生成物的溶液为浅粉色。 (3)进行实验:

(4)初步结论:猜想___________成立;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数据处理:试计算粉末原料中任意一种金属所占的质量分数(用金属名称和百分数表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8分)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物质中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为了探究其原因,小组成员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淡黄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通过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物质MgO MgCl 2Mg3N2Mg(NO3)2MgCO3Mg(OH)2颜色白色白色淡黄色白色白色白色

小组成员一致认为产物中一定不含有氯化镁,理由是。

[提出猜想]淡黄色的固体可能是。(填化学式)

[实验探究](1)按下图所示装置收集氮气(关闭a、b、c,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待白磷不再燃烧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a、b,使用打气筒进行充气至A中的水进入B时,打开c,继续充气。)

(2)实验验证的方法是

[实验结论]猜想是正确的。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实验反思](1)氮气选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2)本探究活动对物质燃烧新的认识是。

9、(8分)某实验小组对“载人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感到非常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是否为一种制氧剂?与人呼出的哪种气体发生反

应?

【查阅资料】①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和水蒸气等。

②CO2 + 2NaOH Na2CO3 + H2O。

【提出猜想】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N2或CO2或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进行实验】

实验Ⅰ:验证过氧化钠与氮气反应并生成氧气。缓缓通入N2

过氧化钠燃着木条

(1)实验操作如右图所示。

(2)实验现象及结论:观察到________现象,判断过氧化钠与氮气没有发生反应。 实验Ⅱ:验证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其中A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变化。

A B C

(2)实验现象及结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并生成氧气。 实验Ⅲ: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A B C D

(2)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向装置中加入药品。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A 装置中缓慢加入稀盐酸。 A 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C 装置中有气泡出现。 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C 装置作用是_______。 ③

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在D 内进行检验。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实验反思】

(1)根据实验Ⅱ和Ⅲ,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或水蒸气反应后,还产生了另一种物质,该物质是________(填

“单质”或“化合物”)。

(2)某同学对实验Ⅲ的设计提出疑问: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的理

由是________。

10、(6分)同学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了半瓶久置的氢氧化钙粉末[Ca(OH)2],他们决定对这瓶氢氧化

钙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

过氧化钠

大理石

过氧化钠

稀盐酸

氢氧化钠 溶液

(1)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钙是否已经变质?

(2)猜想与假设:该氢氧化钙粉末的成分为①氢氧化钙;②氢氧化钙、碳酸钙;③ 。 (3)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下表。

(4)联想与启示:氢氧化钙变质是由于Ca(OH)2与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的缘故,因此氢氧化钙应 保存。

1\33.(7分)【实验一】(1)CO 2 (2)澄清石灰水

【实验二】(1)200 mL (2)防止二氧化碳溶解在B 装置的水中

(3)依据化学方程式,一包“汽泡爽”产生气体的量与反应物(柠檬酸和小苏打)的量有关,与温度无关 (2 (4)不断摇动两套装置中的锥形瓶A ,继续收集气体并测量体积 2\33.【反思与改进】SO 2溶于水,也会出现塑料瓶变瘪的现象。

方案一:10 mL 水和10 mL 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将200 mL 的SO ..

2.完全吸收.... d 方案二:有水倒吸入集气瓶,会使余下的二氧化硫全部被吸收 防止水倒吸入装置A 中

3\

4\33.(1)H2SO4 (4)二氧化硫也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

(6)除去过多的二氧化硫或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合理给分)

(7)B中的溶液褪色,C中的溶液不褪色,D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分,答不全不给分)

5\33.(6分)【实验探究】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反应放热可燃性

【得出结论】电石主要成分碳化钙(CaC2)能与水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

.......,且该反应

..放热

..【实验拓展】点燃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杯壁上有水珠生成;一段时间后,将烧杯取下,向烧杯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2分)【反思】防止与水接触

6\33.(8分)(1)①水和氧气②将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赶出

影响因素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温度温度越高,铁的锈蚀速率越快

②氧气含量在相同温度下,向I、

II两套装置的集气瓶中

分别通入氧气和空气。铁钉均锈蚀,且U型管中液面由b处上升至a处所需时间I< II

③水溶液的导电性铁的锈蚀速率与水溶液的导电性有关,在能导电的溶液中,锈蚀的速率加快

7\33.(9分)

(1)铁和铜……………………………………1分(3)………………………………每空1分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稀盐酸或稀硫酸

②锰

浅绿色溶液变为浅粉色

用磁铁充分吸引 有大量黑色粉末被磁铁吸引

(4) 三 ……………1分

Fe+2HCl

FeCl 2+H 2↑ Mn+2HCl MnCl 2+H 2↑(硫酸也给分) (1)

(5)锰 20% 铁 79.6% 铜 0.4%。 (计算一种即可) ……………………1分 8\33.(8分)[查阅资料]空气中不含有氯元素[提出猜想]Mg 3N 2

[实验探究](2)将燃着的镁条伸进(1)所收集的氮气的瓶中,若镁条继续燃烧,且有淡黄色固体生成,则证明淡黄色固体是Mg 3N 2(2分)

点燃 点燃

[实验结论] 2Mg+O 2→2MgO 3Mg+N 2→Mg 3 N 2(2分)

[实验反思](1)氮气难溶于水

(2)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合理答案可得分) 9\33.(8分)实验Ⅰ:燃着木条熄灭

实验Ⅱ:提供水蒸气 物理

实验Ⅲ:A 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有气泡冒出,固体逐渐减少

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 3 + 2HCl CaCl 2 + H 2O + CO 2↑ C 装置的作用:除去二氧化碳

实验反思:(1)化合物

(2)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而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也生成氧气 10\33.(6分)实验方案③的操作和现象共1分,其他每空1分 (2)CaCO 3 或碳酸钙 (3)

(4)二氧化碳 ,密封

实 验 步 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②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③通入二氧化碳

有白色沉淀产生 CO 2+Ca (OH )2=CaCO 3↓+H 2O

初三上学期化学实验探究题汇编(含答案)

1、小明买了一种“汽泡爽”的冲调饮料。 【饮料说明】①主要原料: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 ②使用说明:将一包“汽泡爽”粉末倒入玻璃杯中,加入200 mL 冷水,看到有大量气泡快速生成,待粉末完全 溶解,就得到一杯果味饮料。 小明观察了饮料说明后,他借助化学实验的方法,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以及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 【实验一】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 (1)小明阅读资料发现:“汽泡爽”原料中的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粉末混合后加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填写生成气体的化学式。 3NaHCO3 + C6H8O7 ==== C6H5O7Na3 + 3H2O + 3 ↑ (2)为了检验该气体,小明选择的试剂是。 【实验二】探究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 (1)小明先用冷水和热水各冲了一杯饮料,品尝时发现冷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多,热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少。当他摇动杯子时,发现有大量气泡从水中逸出。他查阅资料发现: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会迅速降低。于是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填写表中空白。 2)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采用相同的两套实验装置(如下图)分别完成上述实验,在 A 中加入水,再加入一袋“汽泡爽”,迅速塞紧胶塞。量筒C 用于收集A中产生的气体所排出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后读取数据。B 中油层的作用是。 A B C (3)通过实验,小明测得:a = 64 mL,b = 132 mL,由此获得结论:“汽泡爽”产生气体的量与加水温度有关系。但是老师看到小明的实验报告后却指出:两套装置中,“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总量应该近似相等,与温度关系不大,其本质原因是。 (4)通过反思,为了证明老师的观点,小明继续利用(3)中已反应完的两套装置,又做了一步实验,发现两套装置最终收集到的气体的总量确实相近,他的实验操作是。 2、【2012.1 西城】33.(5分)某小组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老师建议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NaOH 溶液吸收生成的SO2。这种做法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S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40体积SO2。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 三 化 学 实 验 与 探 究 1.某化学探究小组准备用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钠。 (1)实验过程: ①把石灰水加人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再通过 操作,得到无色滤液。 ③将无色滤液通过 操作,得到白色固体。 (2)猜想:得到的白色固体是纯氢氧化钠吗?三位同学分别作出以下猜想: 小李:是纯净的氢氧化钠! 小强:可能还含有碳酸钠! 小陈:也可能含有 。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熟石灰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瓶熟石灰粉末是否已经变质生成了CaCO 3? 进行猜想 :猜想一:熟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 3。 猜想二:熟石灰部分变成了CaCO 3。 猜想一:熟石灰没有变质。 设计实验: 该小组同学对猜想一设计了下列探究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表 ①要证明猜想二成立,可参照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在步骤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熟石灰变质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在初中化学我们所学过的物质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等具有这样的性质,因此像熟石灰这类物质在实验室应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存。 ③称取1.0g 上述熟石灰样品,加适量水使之充分溶解,搅拌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同时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至溶液刚好变为无色,消耗盐酸溶液7.3g 。求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据估计,每年全世界被腐蚀损耗的钢铁材料,约占全年钢产量的十分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金属腐蚀的原因,设计如下实验: (1)如图,取一根约10cm 的光亮铁钉放在自来水中,观察A 、B 、C 三处的变化。几天后,他们会发现 处最先出现铁锈,大家结合书本知识知道,铁在空气中生锈实际是铁和 、 等物质相 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的过程。

(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矿石粉碎 C. 蜡烛燃烧 D. 铜丝弯曲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镁条 B. 红磷 C. 木炭 D. 铁丝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Si C. Fe D. Al 5.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化铜 B. 空气 C. 氢气 D. 氯化钾 6. 称量固体药品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托盘天平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温度计7.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钙、镁、锌、硒”是指( )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8.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9.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①② ③ A.B.C.D. 10.右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1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曾被称为惰性气体B.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都是无色无味气体 D.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 12.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中学生的义务。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下列信息中合理的是( ) A.燃放鞭炮,能驱鬼降魔,对空气不会造成污染 B.某机构声称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可使水变成燃油 C.普通的水由“大师”点化便成为“圣水”,饮之可逢凶化吉 D.原子弹的爆炸,是利用了原子核变化时放出的巨大能量 13、下列图示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4.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15.下列有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在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上倾斜 B.实验前要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C.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在实验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并正放在桌面上 16.据新华社报道,今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厂连续发生氯气(Cl2)泄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随后冷凝器中的氯化氮(NCl3)发生多次爆炸。该事件导致多人中毒、伤亡,15万人被疏散,造成 重大损失。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科学性 ......的是( ) A.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B.三氯化氮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C.三氯化氮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D.化工厂不应建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区

(完整)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模板.doc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设计新视角2014.3 一 .注重对化学变化的再思考,设计实证性实验探究题 1.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金属与矿物》一章后,到实验室中模拟工业炼铁的原理,探究CO 与 Fe2O3反应后的产物(所用装置如下图所示)。 【搜集资料】 (1)铁有多种氧化物,常见的有: Fe2O3、 FeO(黑色)、 Fe3O4 (其中 Fe 元素化合价为 +2、+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 (2)通常所说的“加热”一般使用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在 400~500℃;而“高温”一般使用酒精喷灯或煤气灯来实现,温度可达700~1000℃; ( 3)铁的氧化物的热稳定性顺序是FeO﹥Fe3O4﹥ Fe2O3。 【提出猜想】Fe2O3全部参加反应后所得固体的成分可能是①Fe,② FeO,③ Fe3O4,④, ⑤,⑥,⑦,⑧(可不填满, 也可添加)。 【实验探究】主要步骤如下: ①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纯净的Fe2O3固体和澄清的石灰水并按上图要求进行实验; ② 观察到管内固体全部变为黑色时停止加热,用磁铁靠近玻璃管,固体能被吸引; ③ 冷却后重新称量玻璃管内的固体以及变浑的石灰水的质量; ④ 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倒入试管中,向其中滴入足量的稀盐酸,并适当加热,发现固体逐渐溶解, 溶液呈黄绿色,但自始自终都没有气泡产生; ⑤另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倒入试管中,向其中滴入 2 mL CuSO4的浓溶液,未见红色固体生成。再用磁 铁靠近试管,发现管内黑色固体仍然能被吸引。 实验所测定的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数据物质质量实验前实验后 数据Ⅰ玻璃管内的固体质量(g) 3.0 2.9 数据Ⅱ B 装置(石灰水和广口瓶)的质量(g)53.054.6 【实验分析】 ( 1)根据步骤②,可确定 Fe2O3固体(填“全部”、“部分”)参加了反应,理由是。 ( 2)根据步骤④⑤,可确定反应后的固体中一定不存在,理由是。 ( 3 )实验中的数据(填“ Ⅰ”或“Ⅱ”)不可靠,理由是。 【实验结论】该实验中CO 与 Fe2O3反应后的产物是(提示:根据可靠的实验数据 进行计算)。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与评价】 (1)步骤③中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 ( 2)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的结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提出你的一种猜想。 二 .注重对实验方案的再优化,设计定量性实验探究题 2.在学习了盐的性质以后,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测定Na2CO3和 NaCl 的固体混合物中Na2CO3质量 分数的探究实验。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气体分析法。 (1)如右图 1 所示,把 X g 的混合物与足量 稀硫酸反应后,测定产生的CO2气体的体积。

化学实验题库及答案汇编

《有机化学实验》客观题 1.常压蒸馏乙醇时应当选用直形冷凝管 2.制备甲基橙,对氨基苯磺酸钠和亚硝酸钠在低温强酸介质生成重氮盐盐酸呈白色,和 N,N-二甲基苯胺偶合产物呈猩红色,加入过量NaOH后溶液开始变粘稠,并且颜色变为橙红色,此时制得甲基橙粗品。 3.合成制取乙酸乙酯时,反应体系中加饱和碳酸钠溶液除掉酸,加入试剂饱和氯化钙溶液除去未反应完的乙醇,最后加入无水硫酸钠除去水分。 4.正确操作:实验中,对于可以同时进行的部分,可以由组员各完成部分最终协作完成。 5.单口圆底烧瓶正二口圆底烧瓶斜三口圆底烧瓶 6.蒸馏瓶的选用与被蒸液体量的多少有关,通常装入液体的体积应为蒸馏瓶容积1/3-2/3 7.关于有机化学实验的特点表述中,下列哪项不正确试剂毒性低,实验室危险小 8.对氨基苯磺酸碱性强于酸性,可以形成内盐,容易在水中溶解。错 9.合成甲基橙时应戴手套,防止染料沾染皮肤。对 10.将合成乙酰水杨酸产品在干燥试管中用无水乙醇溶解,滴加1%FeCl3现紫色则表明样品 含有杂质水杨酸,应当通过重结晶纯化。将适量产品在烧杯中用热乙醇溶解,滴加热水至溶液变浑浊,继续加热至清澈透明,在冰水浴中冷却有结晶析出,过滤收集滤饼即得。 11.偶氮染料是一大类染料的总称,偶氮染料品种居多,颜色广泛,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含有 偶氮键,是偶氮染料的发色基团、其和两边的基团形成长链共轭结构,实现对可见光的吸收而显色。 12.化合物名称甲基橙外观橙红色为偶氮类燃 料,可用做酸碱指示剂,pH>4.4呈现黄色 13.在重结晶时往往需要加入脱色剂煮沸以除去其中的有色杂质和树脂状杂质。脱色作用的 原理是物理吸附,脱色剂的用量一般为粗样重量的1-5% 14.用索氏提取器提取茶叶中咖啡因的操作过程中,将溶剂蒸出后进行蒸发、浓缩操作时要 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钙,其作用是脱水和中和酸性物质 15.熔点是指物质在标准压力下固液两态蒸气压达到平衡时的温度。纯净的固态有机物都有 固定的熔点,其初熔到全熔的温度一般称为熔程。当有杂质时,其熔点降低,熔程增长,根据熔点的测定结果,可以鉴别未知的固态化合物和判断化合物的纯度。微量法测定阿司匹林熔点中使用传热介质为丙三醇,俗称甘油,在第二次平行测定前,需要对传热介质降温,而毛细管测定样品需要重新装样。 16.关于薄层色谱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不同组别,不同实验室制作的薄层板测得的Rf 可以比较鉴定同一种化合物。 17.柱色谱又称柱层析,固定相装柱方法一般有干法装柱和湿法装柱 18.在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反应中,测定NaNO2是否存在使用(淀粉-碘化钾试纸) 19.蒸汽沸点高于140 20.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整理)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一、气体的制取、干燥及装置连接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 ;b .图3 (2)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口通入(填“c”或“d”). (3)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 (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5)若用F收集CO2,要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2、图3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2)检验:证明CO中混有CO2,装置内应盛。 (3)贮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填“A”或“B”,下同。)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O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H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O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3、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据图回答: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E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填选项)。A.a→b→c→d B.b→a→c→d C.c→d→a→b D.d→c→b→a 4、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装置B、C内所盛的液体分别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则装置B内所盛液体是,装置C的作用是。 (2)为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反应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3)为证实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B应改盛溶液。 (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操作步骤有:①加热氧化铜②检验氢气纯度③停止加热④通入氢气⑤停止通入氢气。正确的操作顺序(序号)是。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及例题探究

初三化学·实验题专练 一、结论型(知识运用型) 1.碳酸钙在高温下煅烧一段时间后,得到白色固体。两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确定白色固体的成分, 对其可能的组成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Ⅰ组:[作出猜想] 白色固体的成分可能是CaCO3和CaO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请你写出实验的步骤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白色固体的成分是CaCO3和CaO的混合物。 Ⅱ组:[作出猜想] 白色固体可能全部是氧化钙。 [设计方案] 取试样于试管中,加入水,再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 Ⅱ组的方案正确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组为了进一步研究碳酸钙分解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称取一定量白色固体,用足量盐酸溶解,产生的气体经除杂、_____后,被已称量好的足量的“吸收剂”吸收…… “吸收剂”宜选用________________,该方案中还需补充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 勿食用”。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 成为块状固体B。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现象(填“放热”或“吸热”)。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 的这一猜想(至少写出两种方案):

初三化学实验下学期教学计划

九年级第二学期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基础看,学生前面的学习中已了解一部分与化学有关的基础知识。从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看,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从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看,75%左右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能独立完成实验,但个别学困生自制力差。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看,各个班的同学90%以上要求进步,态度端正,上进心强,但部分同学学习目标欠明确。各个班发展较为均衡。面对实际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因材施教,使他们得以全面、健康地发展。 二、实验内容分析: 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为了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化学学科内容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新教材将原有的部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全部改为“活动与探究”、“家庭小实验”等。这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验氛围,为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在实验中切身体会到过程提供了条件。演示实验有:合金的性质、溶液、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配制、酸、碱、盐的性质等。这些实验有助于研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掌握一定的实验方法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精神。活动与探究有: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探究物质溶解时温度的变化;探究什么是饱和溶液;探究如何绘制溶解度曲线;探究自制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变化;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探究酸、碱的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用PH试纸测定一些溶液的PH;测定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探究如何提纯粗盐;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探究有机物的组成;探究如何查看服装面料的纤维种类等。通过这些实验,让学生从实验成果中体会到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体会到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在完成一定的实验过程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并提高实验中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科学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实验目标: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化学课程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并对实验技能提出如下要求:1、进一步熟悉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的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4、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改造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5、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6、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和动手能力。7、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8、能知道化学实验是都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9、逐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四、实验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的探究,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合作精神。 3、让每一个学

高一化学上册实验题汇总()

高一化学上册实验题汇总 1.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氯气的装置 (1)图中有 处错误,分别为A B C D E (2)分液漏斗中应加入(填代号) A.稀HNO 3 B.H 2O C.浓HCl D.稀HCl 圆底烧瓶中应加入(填代号) A.浓H 2SO 4 B.MnO 2固体 C.KmnO 4固体 (3)写出制气装置中浓HCl 与MnO 2反应的方程式 (4)用双线桥标出(3)中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5)标准状态下若有VLCl 2生成,则被氧化的n HCl mol 2. 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 ,使集气瓶中充满 ,这种烟实际上是 ,反应为 ,CuCl 2溶于少量水后,溶液呈 . 3. 新制的氯水显 色,说明氯水中有 分子存在。向氯水中滴入几滴AgNO 3溶液, 立即有 生成,说明氯水中有 存在。蓝色石蕊试纸遇到氯水后,首先变红,但 很快又褪色,这是因为 。氯水经光照后,黄绿色消失,并放出无色的 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 实验室用2.0 mol/L NaCl 溶液配制100mL 0.50 mol/L NaCl 溶液。 (1)配制上述溶液,需要2.0 mol/L NaCl 溶液 mL 。 (2)配制上述溶液除需要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有 、 、 。 (3)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不变”) 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 ②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 ③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取出水使液面恰好到刻度线。 。 5. 请利用下列装置及试剂组装一套装置。其流程是,先制取纯净干燥的Cl 2(不收集),后 试验干燥的Cl 2和潮湿的Cl 2有无漂白性。试回答: (1)按气体从左向右流向将各装置依次连接起来(填接口标号): a 接 , 接 , 接 , 接 , 接 。 (2)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D 装置的作用是 ,E 装置的作用是 , F 装置的作用是 。 (4)C 瓶中的现象是 ,B 瓶中的现象是 。以上事实说明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 。 6. 根据如下装置回答问题: (1)A 中的现象是 ___

初三化学实验及探究题大全及答案

初三化学实验与探究汇总与答案 1.某化学探究小组准备用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钠。 (1)实验过程: ①把石灰水加人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再通过操作,得到无色滤液。 ③将无色滤液通过操作,得到白色固体。 (2)猜想:得到的白色固体是纯氢氧化钠吗?三位同学分别作出以下猜想: 小:是纯净的氢氧化钠! 小强:可能还含有碳酸钠! 小:也可能含有。 )验证:验证小强的猜想。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白色固体配成溶液,加入足量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熟石灰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瓶熟石灰粉末是否已经变质生成了CaCO3? 进行猜想:猜想一:熟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 猜想二:熟石灰部分变成了CaCO3。 猜想一:熟石灰没有变质。 设计实验:该小组同学对猜想一设计了下列探究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表中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 试液 ③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盐酸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一成立 反思与应用:①要证明猜想二成立,可参照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在步骤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熟石灰变质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在初中化学我们所学过的物质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等具有这样的性质,因此像熟石灰这类物质在实验室应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存。 3.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8所示的实验。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及解法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及解法 实验探究活动是新课标理念中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但不少同学对于实验探究类试题,往往不知如何入手去解答。实验探究题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平时学习(实验)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只是命题形式新颖,选择素材陌生度高,但基础知识或原型实验来源于教材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很多同学做题时联想不到,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要多想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注意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学习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能根据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有意义的猜想和假设,并设法用实验去检验验证它。在解答实验探究类试题时要①通读全题划出关键的语句,审清题意,明确要求;②回归教材确定知识点;③细心分析明确设计意图,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探究题中的问题(关键是分析题中的设计方案和实验装置图)。现从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选取数题,进行简要的归类与评析。 根据探究题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气体成分的探究 如人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探究、酒精和蜡烛等可燃物燃烧后产生气体成分探究、两种物质反应后产生气体成分探究、鱼瞟内气体成分探究等。涉及的知识点有空气、O2、N2、H2、CO、CO2等这些物质的制法及检验,以及它们与氧气、水、碱溶液等反应产生的特有现象。

例1.(07长春)请你阅读下列短文后,回答有关问题。 “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1)根据上述短文,提出一个你想探究的问题:。 (2)对你的问题做出一个比较合理的猜想:。 (3)请自选用品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并填写下表。

中考化学实验题汇编答案及解析

中考化学实验题汇编答案及解析 篇一: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及答案 (丰台)1.(6分)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以下实验。⑴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打开止水夹 和,关闭,从分液漏斗向装置A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当看到D 中有大量浑浊产生时,CO2已集满,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⑵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关闭止水夹K1和K3,打开止水夹K2,从分液漏斗 向装置C中加入适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实验结束,请写出此过程中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观察到的现象中,能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 (东城)2.(6分)老师用如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实验。A装置集气瓶中装有体积比约为1:1的氮气和气体a的混合气体,注射器中装有足量的无色溶液b;B装置中盛有少量紫色石蕊溶液;C装置中盛有适量生锈的铁钉;D 装置中盛有足量的稀硫酸。 (1)关闭活塞K1、K2,将注射器中的溶液b挤入瓶中,打开活塞K1,看到B中溶液进入A中后溶液变为蓝色,B中

长导管脱离液面。请回答: ①若a气体是二氧化碳,则b是溶液。②若b是水,则气体a具有的性质有。(2)保持K1开启状态,并打开K2,一段时间后关闭K2,整个过程中,观察到D中的现象是,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西城)3.(6分)H2、CO、CO2和CH4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 (1)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先。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上述4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为了确认气体X的组成,同学们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小资料: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 澄清石灰 碱石灰 X 气体 燃烧装置 后续装置 ABC D ①同学们设计了装置B,其作用是。 ②装置C、D中盛放的试剂依次是(填序号)。 a.烧碱溶液 b.浓硫酸③若取 g气体X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反应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汇总

2012北京各区初三一模化学实验探究题 东城32.(6分)老师用如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实验。A装置集气瓶中装有体积比约为1:1的氮气和气体a的混合气体,注射器中装有足量的无色溶液b;B装置中盛有少量紫色石蕊溶液;C装置中盛有适量生锈的铁钉;D装置中盛有足量的稀硫酸。 (1)关闭活塞K1、K2,将注射器中的溶液b挤入瓶中,打开活塞K1,看到B中溶液进入A中后溶液变为蓝色,B中长导管脱离液面。 请回答: ①若a气体是二氧化碳,则b 是溶液。 ②若b是水,则气体a具有的性质有。 (2)保持K1开启状态,并打开K2,一段时间后 关闭K2,整个过程中,观察到D中的现象是 ,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3.(8分)(1)某实验小组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根据下图进行实验。 请回答:A中的现象是______,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该小组利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二氧化硫的性质, 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均属于非金属氧 化物,是否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查阅资料】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其原因是二氧 化硫与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反应生成不稳 定的无色物质,实验室常用红色的品红溶液检验二 氧化硫的存在。 【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①装置C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由于二 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了亚硫酸(H2SO3);装 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______。 ②装置E的试管中溶液变无色,取该溶液 加热,溶液又变为红色,其原因是______。 ③此装置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 ______。 ④活性炭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其褪色原理与二氧化硫 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理不相同,其理由是______。 【反思提高】某同学将二氧化硫通入到紫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到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硫能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漂白。请你设计实验证明此结论是否正确(要求写出操作、现象、结论):______。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二氧化硫还具有某些特殊的化学性质。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 一、实验室制取物质的探究 1、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甲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法收集氧气。反应结束后冷却,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搅拌、过滤,得到黑 色粉末。该黑色粉末与过氧化氢接触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色粉末 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乙装置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试管里产生____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洋同学在实验室用木炭和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 制取单质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 2Cu+CO 2↑ 他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认为在该实验中还可能会有CO 产生。 查阅资料:CO 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实验验证: (1)当然A 处酒精灯,数分钟后发现试管中的黑色固体物质变红,该红色物质是_____; (2)装置B 中发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 装置中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说明有______气体生成,证明李洋同学是判断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 (4)李洋同学对CO 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出产生CO ; ②原因二:反应 C+2CuO 2Cu+CO 2↑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新的化学反应,产生了CO ; ③原因三:……请你从原因一、原因二中选择其一,用化学方程 式表示存在此原因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设计装置时还要考虑环保因素,因此要在装置C 处添加______________装置。 3、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准备用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钠。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实验过程:○1把石灰水加入到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充分甲 a 乙 b 石灰石 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大量的化学事实,加深对化学概念与化学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现象、分析、综合、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学校的实验教学的资源现状 我校是乡镇初级中学,九年级一共有131名学生,编成3个班,每班人数45人左右。实验室建设的比较完善的,有贮藏室、准备室、学生实验室可容纳48名学生;但是没有专职实验员,一直由两位化学教师兼任实验教师。实验仪器设备和药品基本齐全,教材上的实验基本上能够开展。 二、实验目的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散的溶液。 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8、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学会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9、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10、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11、能知道化学实验是都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12、能用化学语言描述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等。 13、逐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14、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15、学会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三、教学进度安排 上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单元 序号 实验名称 演示或 分组

中考化学实验试题精选汇编

2010年中考化学实验试题精选汇编(一) 1、(2010山东烟台)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少量液体(B)过滤(C)闻气味(D)稀释浓硫酸 答案:C 2、(2010山东烟台)A、B、C三只小烧杯内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氨分子溶于水,形成的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分子的运动,与VCM仿真实验的“氨气分子的扩散”实验相吻合。 3、(2010山东烟台)要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 (A)CaCl2固体(CaCO3) 加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B)NaCl固体(Na2CO3) 加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C)Fe粉(Cu)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 燥 (D)MnO2固体(KCl)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BD 4、(2010山东烟台)(7分)去年冬天至今年春天,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旱。 (1)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可用。 (2)有些村民取浑浊的坑水作生活用水。有同学利用所学的知识将浑浊的坑水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沙的作用是。如果将石英沙与小卵石的位置颠倒是否可以,为什么? 。 (3)如果地下水硬度大,或者坑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都可以采取方法,来降低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 (4)许多地方以液氮或干冰作增雨剂实施大面积人工降雨。液氮或干冰增雨的原理是 。 (5)身处旱区之外的我们能做些什么? (举一做法)答案:(1)肥皂水 pH试纸(或pH计) (2)过滤不可以,降低净水效率(或过滤速度减慢等) (3)加热煮沸 (4)它们在云层中变成气态时(或液氮气化、干冰升华时)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集锦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合集 1、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水壶内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和水垢所含的物质及其溶解性如下表: 物质Ca(HCO3) 2 Mg(HCO3)2 Ca(OH) 2 Mg(OH )2 CaCO3 MgCO 3 溶解 性可溶可溶微溶不溶 不 溶 微 溶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可能含有Ca(OH)2和。 【设计方案】 (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Na2CO3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 无 (填化学式)。 (2)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 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放 入锥形瓶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盐酸。若D瓶增重22g,则水垢全部是CaCO3。

②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③称量D瓶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④重复②和③的操作,直至D瓶内物质质量不变。 测量滴加稀盐酸体积与D瓶内物质增加质量的关系如右 图曲线所示; 【评价】 (1)A瓶中的NaOH溶液起到作用。若A瓶中无NaOH溶液,D瓶中的质量将(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金属形成的碳酸盐与足量盐酸反应时,若两金属的化合价相同、两种盐的质量相同,则相对分子质量小者放出的气体多。分析曲线图可知:水垢中一定含有(化学式),理由 是 。 (3)装置图中“?”所指处有三根导管同时穿过橡胶塞,已知:导管的 直径为8mm,橡胶塞细段直径为3cm。从坚固和美观的角度考虑,请你在由图中标出应在哪三点打孔为好(用圆圈“○”表示打孔位 置)。 以上实验(填“能够”或“不能”)检测出水垢中含有Mg(OH)2。

最新初三化学实验测试题及答案(上)

初三化学实验测试题及答案(上) 初三化学实验测试题及答案(上) 综合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烧杯不能用于 ( ) A. 配制溶液 B. 盛液体物质加热 C. 作反应容器 D. 量度液体体积 2.可以用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 ( ) A. 烧杯 B. 蒸发皿 C. 烧瓶 D. 锥形瓶 3.欲配制100 mL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烧杯的规格是( ) A. 50 mL B. 100 mL C. 200 mL D. 500 mL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操作是 ( ) A. 胶头滴管用过后,平放在实验台上 B. 在量筒中配制溶液或将量筒用作反应容器 C. 用一只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D. 在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其纯度 5.在固体溶解、过滤、蒸发三项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一种仪器 ( ) A. 试管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蒸发皿 6.某学生用下列方法分别清洗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其方法正确的是 ( ) A. 用稀硝酸清洗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酸铜 B. 用洗衣粉或热的纯碱溶液清洗盛过豆油的试管 C. 用水清洗试管壁上附着的氢氧化铁 D. 用稀盐酸清洗试管壁上附着的铜 7.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是 ( ) A. 紫色石蕊试液 B. 烧碱溶液 C. 灼热的氧化铜 D. 澄清的石灰水 8.下列药品处理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 A. 在铁桶里配制波尔多液 B. 用带盖的铝槽运输浓硝酸 C. 将少量白磷贮存在水中 D. 盛放氢氧化钠的试剂瓶用塞子塞紧 9.下列各组物质(最后一种均过量),加水搅拌充

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下一种不溶物质的是 ( ) A. Fe、Ag、CuSO4 B. Na2SO3、Ca(OH)2、HNO3 C. BaCl2、AgNO3、H2SO4 D. MgSO4、Ba(NO3)2、HCl 10.制取具有下列性质的气体时,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 A. 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 B. 密度比空气小,溶于水 C. 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D. 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 11.准确量取7 g水,应用 ( ) A. 50 mL量筒 B. 10 mL量筒、滴管 C. 托盘天平 D. 5 mL量筒、滴管 12.对下列实验操作或作法:①加热试管时,试管口对着人,②把蒸发皿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③用漏斗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④把浓硫酸缓缓倒入盛有水的量筒里,并边倒边搅拌,⑤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垫有等大

高考化学实验题汇编与解析

高考化学实验题汇编与解析 第I 卷 (选择题共20小题) 河东高考补习学校化学组2008-9-6 1.为了净化和收集由盐酸和大理石制得的CO 2气体,从下图选择合适的的装置并连接。合理的是 A .a-a ′→d -d ′→e B .b-b ′→d -d ′→g C .c-c ′→d -d ′→g D .d-d ′→c -c ′→f 2.(广东文科基础卷67)下列实验不能.. 达到目的的是( ) A.往酸性KMnO 4溶液中通入乙烯验证乙烯的还原性B.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C.用二氧化锰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D.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 3.(广东卷4)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向煮沸的1 mol ·L -1 NaOH 溶液中滴加FeCl 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B.向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 2CO 3溶液,振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C.称取19.0 gSnCl 2,用100 mL 蒸馏水溶解,配制 1.0 mol ·L -1SnCl 2溶液 D.用Cu(OH)2粉末检测尿糖 4.(07江苏)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 (部分仪器巳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干燥Cl 2 (B)吸收HCl (C)石油的分馏 (D)吸收NH 3 5. PH 试测定溶液pH 的正确操作是: A .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B .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 C .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比色卡对照。 D .将一小条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6.(江苏卷)6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