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控制的理论演变及其与内部控制关系_池国华

管理控制的理论演变及其与内部控制关系_池国华

管理控制的理论演变及其与内部控制关系_池国华
管理控制的理论演变及其与内部控制关系_池国华

管理控制的理论演变及其与内部控制关系

池国华 吴晓巍

(东北财经大学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116025)

【摘要】 管理控制(M anagement Control)从狭义的角度讲是指管理者对战略实施过程的控制,因此管理控制既是执行组织战略的一个系统,又是组织内部控制的一个系统。本文首先剖析了管理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指出随着企业环境的日益复杂,管理控制在内部控制中占有重要支配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其次回顾了管理控制理论四个发展阶段的研究文献;最后总结了管理控制理论演变及其与内部控制关系所带来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对管理控制未来研究面临的挑战作了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 管理控制 内部控制 环境变迁 理论演进

内部控制从组织内部的控制主体角度可分为董事会控制,管理者控制,员工控制,从而形成三个层级的内部控制:一是战略规划控制,即董事会对战略制定的控制;二是战略实施控制,即管理者对战略执行的控制;三是任务控制,即员工对作业的控制。管理控制从广义上讲应包含这三方面的控制;从狭义上讲主要指战略实施过程的控制(张先治,2002)。我们这里将管理控制作狭义解释。因此,管理控制既是执行组织战略的一个系统,又是组织内部控制的一个系统。从内部控制的理论进展可以看出,管理控制作为管理者确保资源有效利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组织系统,随着企业环境复杂程度和不确定性的增强,在现代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主要都是从确保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角度强调内部会计控制的构建,而忽略经营效果效率提高这一根本目标,从而忽略内部管理控制系统的构建、评价和研究。

一、管理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大致可以区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四个不同的阶段。内部牵制思想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以前,这是内部控制的最初形式,主要目的在于保护财产安全,确保账目正确。这一阶段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内部管理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949年,AICPA首次正式阐述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即“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协调方法和措施,旨在保护资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促进既定管理政策的贯彻执行”,这就形成了内部控制制度思想。这一定义强调内部控制“制度”不局限于与会计与财务部门相关的控制方面,而且还包括预算控制、成本控制、定期报告、统计分析和内部审计等。但是由于审计人员认为该定义的含义过于宽泛,因此AICPA于1953年在其颁布的《审计程序说明》第19号,对内部控制定义做了正式修正,并将内部控制按其特点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个部分,这种划分是为了规范内部控制检查和评价的范围,目的在于缩小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范围。无论怎样,这一阶段的内部控制正式将管理控制纳入其制度体系之中,管理控制成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88年AICPA在其颁布的SAS55又对内部控制进行了重新定义,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指出内部控制结构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组成。之所以提出内部控制结构,是因为人们发现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在实践中是相互联系、难以分割的。因此此时的内部控制融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于一体。

53

1992年美国国会的“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NCFR)”下属的由AAA、AICPA、I IA、FEI和IMA 等多个专业团体组织参与的COSO委员会,发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研究报告。COSO报告认为内部控制“构成要素应该来源于管理阶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与管理的过程相结合”,并且指出企业所设定的目标是一个企业努力的方向,而内部控制组成要素则是为实现或达成该目标所必需的条件,两者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因此与企业目标相适应,内部控制组成要素包括控制环境、监督、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和控制活动。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些要素都不再仅仅局限于纠错防弊,而更多是为了保障战略目标实现、提高组织管理水平而设置的。内部控制应该是存在于企业并为企业而服务的一种管理工具和手段,其内容和形式应该不仅有利于管理人员的管理,而且应该为管理人员所理解。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完善不仅应该包括内部管理控制,而且应该以内部管理控制为主导,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从外部审计的角度强调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和完善。

从内部控制的嬗变进程看,最初定义内部控制并不断丰富其内涵、拓展其外延的主要是注册会计师,主要原因在于注册会计师在验证会计信息正确性时离不开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杨育红,2001)。但这只是一个重要原因,推动内部控制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组织管理当局自身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逐渐认识到强化内部管理、实现战略目标的迫切性和必要性。20世纪以来,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更加不确定,比如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技术的不断更新、组织结构的更加复杂、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再加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这一切都迫使企业需要对各个层次的管理者进行更多的授权,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灵活及时的反应;同时企业迫切需要加强内部控制,以降低企业分权管理所带来的潜在风险,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最终有利于战略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从内部控制的理论进展可以看出,内部管理控制不仅成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处于主导与支配地位。首先,从COSO报告关于内部控制的定义看,内部控制从控制目标角度可分为财务报告可靠性、营运效率效果和相关法令遵循。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其根本目标应该是实现资本保值增值,维护股东利益,因此提高营运的效率效果应该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这一目标决定了为实现企业营运效率效果的管理控制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占有重要支配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而其他控制的目标则是服从于这一根本目标。因此,在内部控制体系中,财务报告可靠性控制属于内部会计控制,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和前提;营运效率效果控制属于内部管理控制,它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和关键;遵循相关法令的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的保证,也就是内部控制的保证。其次,内部控制可分为战略控制、管理控制和作业控制三个层次。其中,战略控制考虑的是设置和制定整个组织的长期目标和战略规划;作业控制考虑的是确保作业和任务的可靠执行;而管理控制的过程设计则是为了确保整体目标能够进一步分解和落实部门目标和日常任务,并能够被所有组织成员以一种合作的形式执行,以最终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因此,管理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是连接企业战略控制与作业控制的桥梁,没有有效的管理控制,不仅导致企业战略目标无法实现,而且企业作业控制将迷失方向。

二、管理控制的理论演变

管理控制作为管理者确保资源获得和利用效率效果以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一种组织系统,其理论也在企业环境不断变迁的过程中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进和发展(David Otley,1995)。这四个阶段分别为封闭———理性阶段(The Closed Ritional Perspec-tive)、封闭———自然阶段(The Closed Natural Per-spective)、开放———理性阶段(The Open Ritional Perspective)和开放———自然阶段(The Open Natural Perspective),每一阶段都形成了主流观点。

回顾国外管理控制研究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每一发展阶段的管理控制研究无不受企业环境的支配与影响,并且体现当时企业环境的特征;每一发展阶段出现和存在的管理控制模式都是当时企业环境的影响结果;而企业环境的逐渐变化又进一步地促进企业管理控制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从而推动管理控制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不断发展(如表1所示)。这一结论恰恰符合COSO报告的研究成果,COSO 报告不仅强调控制环境的重要性,认为环境的变迁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引擎,而且强调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越来越趋于完善,内部控制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吴水澎等,2000)。

54

表1 管理控制理论的基本演变

发展阶段封闭—理性封闭—自然开放—理性开放—自然

产生时期

 1960以前

 

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七

十年代

20世纪八十年代

 

1990以后

 

环境特征4S仍处于“渐变”阶段4D3C

经济全球化

知识经济

研究基础经典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

企业再造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

主流观点试图设计“一种最好的管

理控制模式”以适用于所

有的企业管理控制模式的设计与应

用应考虑行为性结果

管理控制模式设计和应用

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变量

管理控制模式的设计和应

用应该根据控制模式运行

的内外部环境而定

创新模式诊断控制模式信任控制模式边界控制模式互动控制模式

在封闭———理性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企业外部环境普遍属于一种“4S”状态,即静态的(Static)、单一的(Sing le),简单的(Simple)和安全的(Safe)。由于外部市场变化相对平稳,企业可以相对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

因此在这个阶段的多数学者普遍受到古典管理理论的影响,多数管理控制研究都是基于以下两个假设的:其一,能够在脱离环境的前提下理解,企业外部环境不是影响企业管理行为的变量,最重要的过程和事情内生于企业;其二,包括经营者在内的职工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企业能够以一种理性的行为方式实现预期管理目标。

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学者试图寻找出“一种最好的方式”设计管理控制系统,认为存在“一种最好的管理控制模式”能够普遍应用于所有企业,如Drucker(1964)。因此这一阶段的管理控制理论研究是以普遍应用为导向,以理性思维为方法。这个阶段的研究文献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提出正式的管理控制模式以取代过去的典型官僚政治式控制,主张以预算控制为主导的诊断控制模式。①

封闭———自然观点大约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期间,与上一阶段相比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不明显,仍处于“渐变”阶段。同时,70年代美国一些大公司如Franklin Natio nal Bank、Du Pont Walston和Equity Funding的失败也导致了人们对传统管理控制模式缺陷的反思,比如Franklin National Bank就由于其CEO奉行以领导者个人命令和决策为主的官僚政治式控制,结果造成灾难性的损失;再如Equity Funding丑闻的发生是因为管理当局为下属的管理者设置了无法通过合法方式达到的目标,导致诊断控制模式产生负面效应。

在这一背景下,许多学者一方面仍然坚持管理控制模式内生于企业的观点;另一方面开始注意到管理控制模式运行的行为性结果,并开始关注企业的内部环境,尤其是人的因素对管理控制模式的影响,力图对管理控制模式进行创新。这一转变同时反映了管理控制研究基础已从古典管理理论转变为一般管理理论。

关于预算控制及其行为性结果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如果在设置预算控制目标时不考虑管理者或者职工的特性、能力和态度等因素,就会导致管理控制目标难以实现。由于诊断控制模式存在的局限性,为了发挥管理者和职工对于管理控制目标实现的积极作用,有的学者开始提出以管理业绩评价为主导的信任控制模式。Hopw ood(1974)在界定不同管理控制模式内涵的基础上,比较了不同模式对个体行为和组织业绩的影响。Todd(1977)则通过实地研究的方法,比较研究了一家公司内具有相同战略和结构特征的两个部门的不同管理控制模式,认为组织和个体目标的明晰性、业绩与报酬关系的导向性、员工控制的自主性是建立一个有效管理控制系统的重要因素。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导致了一个重要概念———信息感应(Information inductance)的产生,信息感应概括了管理控制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信息歪曲和人为操纵这一普遍的现象,反映了信任控制模式容易受被

55

①按照Robert Simons的划分,可以把管理控制系统划分为诊断控制模式、信念控制模式、边界控制模式和互动控制模式四种类型(1995)。

控制对象所提供信息影响的观点。

总之,七十年代出现的管理控制系统运用产生的行为性结果影响了学者们对管理控制的研究,促使学者们在设计管理控制模式时更多地考虑企业内部环境尤其是人的因素,这也促使了信任控制模式的产生与不断完善。

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经济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导致企业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企业的外部环境呈现出动态的(Dy namic)、多样的(Diverse)、困难的(Difficult)、危险(Dangerous)的特征。企业外部环境的这种“4D”变化已经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促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企业是一个开放性系统,而不是封闭性的,两者之间的界限是互相渗透和变化的;企业不仅高度依赖于其环境,而且必须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才能在充满危机和动荡的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最终获得成功。

因此在这一阶段的管理控制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如何创新管理控制模式,以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权变管理理论开始被应用到管理控制研究领域(Otley,1980)。多数文献已经形成共识,即管理控制系统的有效作用必须反映企业特定的组织背景,管理控制模式的设计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变量。

战略是对企业所处特殊环境的性质和要求的一种持续适应,而管理控制是实现企业战略的必要途径,因此学者们在这一阶段主要关注的是战略这一能够反映外部环境的控制变量,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不同的公司战略意味着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要求有不同类型的管理控制模式与之相适应;(2)管理控制模式的设计与运行与公司战略应该保持一致性,尤其在业务部门层次;(3)即使在同一公司,由于不同业务部门战略层次存在内部差异也要求应用不同的管理控制模式(如Govindara-jan,1989);(4)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模式———边界控制模式,该模式主要是确保经营活动能够在既定的组织行为边界和战略边界内进行。

20世纪90年代企业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加剧、顾客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社会环境变化、经济全球化等方面。同时,随着知识资本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环境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组织结构、人力资源、文化观念等因素也对企业的目标实现和管理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开放———自然阶段,人们开始谋求能够灵活适应企业内外环境变化的管理控制模式。

两种发展趋势标志着开放———自然观点的形成:(1)外界环境变量不再被认为是决定控制系统设计的惟一决定因素,一方面因为外界环境变量不仅仅只是被动适应的因素,某些外界环境构成成份可以受到人为操纵和管理(Chua et al.,1989);另一方面其他如技术、规模、文化、结构等因素也对管理控制模式的设计和运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管理控制系统运行的内部环境作用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有许多研究文献检验了价值观或文化在决定控制系统有效程度的作用。同时也有文献研究了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对企业管理控制系统设计和运行的影响(Champan,1997)。

权变管理理论仍然是这一阶段管理控制研究的理论基础,同时一些最新的管理理论如企业再造(Reengineering)、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等理论也被应用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上一阶段中权变理论只是对少数几个重要变量与管理控制模式的关系进行研究;90年代以后由于企业的内外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因此有更多的变量也对管理控制模式的设计与运行产生了影响。

这一阶段的管理控制理论研究的成果可以归结为:(1)管理控制模式的设计和应用应该根据控制模式运行的组织背景而定。一个能够使得控制系统和组织内外环境权变变量相互匹配的模式能够导致个体和组织绩效的提高。(2)提出互动控制模式,以适应企业环境的变化。企业环境的变化是动态的、持续的,管理控制也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改进,管理者必须开展组织对话、推进学习、鼓励创新,以把握未来发展中的机会。

三、对我国管理控制研究的思考

管理控制与内部控制关系及管理控制理论的演变给我们的启示无疑是多方面的:(1)管理控制应该是内部控制建设、评价和研究的目标和重点。内部会计控制在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资产的安全完整和防止舞弊欺诈行为等方面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企业环境的日益复杂,企业更加重视提高营运效率效果、增强企业长期竞争力。因此应该以确保营运效率效果目标为核心,以内部管理控制系统为主导,构建内部控制框架。(2)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是研究管理控制的基本假设与逻辑起点,脱离现实环境进行管理控制模式设计与创新无异于闭门造车,只能使管理控制流于形式。(3)管理

56

理论及其发展是管理控制研究的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从某种意义看管理控制涵盖了管理的全部领域,因此管理控制研究要取得进展需要吸取管理理论的成果。实际上COSO报告一个有价值的发现就是揉和了管理与控制的界限(吴水澎等,2001)。(4)研究管理控制模式的设计和运行不仅需要考虑企业外部环境变量,还需要考虑企业的内部环境变量。当然管理控制系统与组织背景之间并不是一种纯粹的被动适应关系,而应该是一种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

对过去文献的回顾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总结管理控制文献的研究局限,结合现代企业面临的环境,可以认为管理控制未来研究面临的挑战在于:

1.如何合理地设计内部管理控制系统?我国大多数的研究是借鉴COSO报告成果研究和设计企业的内部控制框架,而没有结合我国企业实际环境从而导致内部控制框架缺乏应有的操作性。要使得管理控制系统有效运行,关键在于应该结合企业环境设计。国外的研究文献注意到了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各种变量的影响,但是由于对企业环境的内涵存在着各种分歧,因此至今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尽可能包容所有的关键环境变量的设计框架。我们认为要建立一个基于环境的管理控制系统,首先需要明确管理控制环境的定义,其次需要尽可能全面地考虑管理控制的关键驱动变量;最后需要考虑不同的环境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管理控制的影响。

2.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跨国公司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应该如何设计?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是跨国公司的管理控制问题,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研究者们在这个问题上更多的是关注其战略和市场,其次才是控制。无疑这是一个复杂的领域,与单纯的国内企业环境存在根本差别,如不同政府和法律体制的影响、不同的财务会计制度的影响,以及不同的民族文化的影响,这些问题都值得关注。

3.新经济环境究竟对内部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新经济环境的特殊性导致企业的管理活动需要进行一系列变化,从而面临与过去不同的一些难题。如人和知识的难以分离、人的行为评价困难加上知识到结果的转化过程复杂,导致激励控制更加困难;虚拟组织跨越传统企业边界,导致管理控制过程突破传统的企业价值链,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信息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资源之一,但是信息越是充分越是丰富,人们就越难及时搜索到控制所需要的信息,除非有更为有效的方式。

主要参考文献:

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2000,“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展示”,《会计研究》第5期。

杨有红,2001,“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与运行”,浙江人民出版社。

张先治,2002,“建立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框架的探讨”,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年会学术研究创新奖获奖论文。Chua,W.F.,T.Lowe and T.Puxty,1989,Critical Perspective in M anagement Co ntrol,M acmillan,London.

Chapman,C.S.,1997,Reflections on a contingent view of ac-counting,Accounting,O rganization and Society,22.pp.189—205

Drucker,P.,1964,Contro l,Controls and M anagement,In:C. P.Bo nini,R.K.Jadeite and H.M.Wagner,M anag ement Co ntrols'New Directions in Basic Research,M cG raw—Hill, M aidenhead.

David O tley,Jane Broadbent and Anthony Berry,1995,Re-search in M anagement Co ntrol:A n Overview of its Develop-ment,British Journal of M anagement,V ol.6,pp31—44. Hopwood,A.G.,1974,L eadership Climate and the U se o f Ac-counting Data in Perfo rmance A ppraisal,Accounting Review. pp.485—495.

O tley,D.T.,1980,T he Contingency Theory M anagement Ac-counting Achiev ement and Prognosis,Accounting,O rganizations and Society.pp.413—428.

Rober t Simons,1995,Control in an Age of empow erment,Har-vard Business Review,85.pp65—81.

57

第一讲科学素养概念

科学教育概论 第一讲科学素养概念 第二讲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 第三讲西方理科课程的发展 第四讲科学探究 第五讲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六讲科学史与科学哲学 参考书目: [1]魏冰.科学素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理科课程发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丁邦平.国际科学教育导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3]马来平,常春兰,刘晓.理解科学:多维视野中的自然科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一讲 科学素养概念 一、 科学素养的含义 二、 科学素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 素质教育与科学素养 第一节 科学素养的含义 科学素养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理解,这里主要是从学校理科课程的角度来讨论这一概念。据Bybee (1997)考证,最早使用科学素养一词的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哈佛大学校长柯南特(Conant J.)。柯南特在1952年出版的《科学中的普通教育》一书里首次使用这个词。正像这本书的书名所表明的,柯南特把科学素养定位于普通教育的层面上,这为后来的科学素养的研究定下了基本调子。也就是说,科学素养是针对普通教育而不是专业教育,是指向所有的或大多数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有必要指出的是,柯南特是在大学普通教育(通识教育)的层次上讨论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真正把科学素养引入基础教育的是美国著名科学教育家、斯坦福大学教授赫德(Hurd P )。 早在1958年,赫德就在美国《科学教育》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科学素养:对美国学校的启示》的文章。正像这篇文章的标题所表明的,作者把科学素养作为一个对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建议。更为有意义的是,在这篇文章里,赫德明确提出科学素养是指向公民而非专业人士的。他指出,“稍微多一些理解科学的发展力量和现象对当今公民来说是必要的。科学教学不能再被当作少数人的奢侈品”(Hurd,1958) 。近半个世纪以来,赫德致力于科学素养运动的推广和科学素

内部控制的概念

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A)首次正式提出了内部控制的概念。此后,理论界和学术界不断推陈出新。但基本上都没有突破会计控制的范围。1992年COSO对内部控制的概念进行了突破和创新,并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但COSO内部控制框架流程与内部控制目标之间存在着逻辑缺陷,致使COSO内部控制框架的概念被质疑,实践中也缺乏可操作性和普适性。实际上,COSO内部控制框架仅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风险控制导引,各个国家和地区中的企业需要根据自身企业内部特征以及外部环境要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体系。即不同地区中的企业需要界定内部控制的边界,并基于此设计相应的内控模式、机制、方法,以实现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和高效的内部控制①。因此,无论是基于理论层面还是实物层而,重视对内部控制本质、边界和目标等基本属性的研究,是构建企业内 部控制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既有文献针对内部控制本质及内涵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层次的内容:一个层次是从企业系统和整体效率的视角界定内部控制的概念;另一个层次是企业内控系统的构成单元和子系统。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或子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而是按照层级结构来分的企业治理层面的控制和企业管理控制;另一个方面是为了满足不同需要而单独界定的企业各职能部门和各层级所确立的内部控制体系,如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会一计控制等概念,I-!前比较成型和有影响力!、勺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自华,高_立(2011)’‘在困内外相关研究的琴础_上,指出无沦从历史发展、时间考察还是理论逻辑方而看,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陷入了一个为不能存在的系统寻找独立存在的理由的尴尬境地。ICI此,应该尽早用“内部拄制”取代“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杨清香(2010) `"利用马克思认识论,对如何构建内部控制的概念框架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内部控制的本质是构建内部控制概念框架或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内部控制的其他概念或理沦要素都是根据内部控制的木质演绛推论出来的。在此基础上,部分学者认为目标是构建内部控制概念的逻辑起点,这种观点尽管实用,Eli是犯了逻辑上的错误(李连华,2007)0 组织理论是内部控制研究范畴内的重要理论支撑,诸多文献围绕组织内部关系和契约展开对企业内部打制的研究。谢志华(2009)‘、认为,企业的两种组织关系,即契约关系和平等关系,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本质,内部控制的木质表现为企业组织体系中各种相关的平等利益工体之问的相压制衡和各科层权利主体依_}二而F的监督。而且制衡是监督发抨效l1!的从础。李志斌(2009 ) '}"运用组织fil:会学的规则理沦解释了内部控制的规则属性。他认为内部控制在组织内部是需要强制执行的“法”,足管理权威的来源之一。而竹理权威体系既包括纵向等级制权威体系,也包括横向平行权威体系。一可以石出,卜述两者的观点具有4定的相似性。部分学者还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剖析了内部控制的本质,刘明辉,张宜t } ( 2002 ) ''认为,内部控制的本质是弥补企业契约不完备性,保i} I:企业正常运作和发展的内在机制。林钟高,徐虹,吴玉莲( 2009 )‘认为内部控制的本质属J性足种持续均衡利益关系的契约装置。 国外有关学者对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研究,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视角。这两个视角分别为:认为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组成部分;以及认为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彼此相互影响。针对后者,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三种观点,其一,公司治理影响内部控制;其二,内部控制影响公司治理;其三,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相互影响。下面针对上述本文总结的研究路径,结合具体的研究文献进行阐述。 以英国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组成部分。Cadbury, Hampell以及Turnbull报告共同构成了英国三个重要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研究。英国学者指出了上述观点,即“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组成部分”,应由董事会负责建立、维护以及评价;独立董事制及董事会下设的委员会起监督和协调作用。而美国有关学者认为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相互影响着彼此,特别是在SOX法案404条款的提出之后,利益相关者便对内部控制和公司治

内部控制的概念界定及其要素

内部控制的概念界定及其要素 摘要: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稳定与发展,因此内控研究有很强的必要性;内部控制不是千篇一律与一成不变的,不同类型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不相同的,这一特殊性又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准确的企业定位与科学的理论分析基础上。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控制环境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企业发展和组织效率提高的产物,内部控制的内涵和外延都随着企业组织形态进化、社会环境的发展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参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指导,将内部控制理解为:是一项整体性的工作,是企业的各个成员不分级别都应该实施和参与并努力实现本单位的内部控制目标的过程。 1.1 明确对内部控制的"责任"。内部控制的制定与实施不仅仅是领导层的义务,更是每一个员工的职责。明确"全民参与"的观点,能够使得企业员工主动的维护内控制度,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执行。 1.2 明确内部控制应贯穿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之中。企业的经营过程是指通过规划、执行与监督等基本的管理过程对企业进行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的一部分,内部控制绝对不是凌驾于企业正常业务之上的,它作为管理的一部分,是为了监督企业生产经营能够按照预期目标有计划的进行,不能取代管理。 1.3 明确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机制"。正如其他的经营管理活动,内部控制也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内控制度制定完成后,完美的实施不是机械的执行,而是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的变化越来越趋于完善,沿着发现问题-信息反馈-解决问题-效果评估-逐步修正循环往复的进行。 1.4 重视"软管理"。按照理论界的定义,软管理是指精神层面、无形的事物,比如管理风格、企业文化等内容。内部控制特别需要"软管理"的措施,不仅仅重视规章制度等方面,找到符合自身情况的管理风格,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都十分重要。

科学素养的概念

对科学素养的收获 在经过大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科学方法的网课的学习后,我对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让我知道了科研远不止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在如今这个科学主义泛滥的时代,大家普遍认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是两个不同的学科,正如我曾经读过的一本书,用二分法对这个世界上的学科进行划分,例如,将人类的知识分成两种——古典的认知与浪漫的认知。 古典的认知依赖于理性和法则,从混乱中寻求秩序,将未知化已知。古典的认知认为世界是由一些基本形式组成的,就像一台精密的计算机,可以分解成各种零件,通过无数次计算和测量组装而成,这正对应着我们所理解的自然科学。而浪漫的认知在我们的理解里就相像于人文科学,浪漫的认知最主要的是情感,依赖于情感,直觉和美学。如上这些因素正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分裂的主要问题根源,人们在思考和感觉的时候往往会偏向于某一种形式,而且会误解和看清另一种形式。 作为现今的大学生,这正是我们需要克服与消化的问题。无论是只有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只单一存在,都是十分危险的。人文科学是自然科学的母体,自然科学是人文科学的手足。互相都是彼此不可缺少的存在,如果只学习自然科学,也会让人觉得死板而又呆滞,不懂得变通,变成一个沉重灰暗的人。如果只学习人文科学,就会让人觉得轻浮而没有理性,不值得信任,只对享乐感兴趣,变成一个肤浅的人。 那如何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结合起来呢?通过网课的学习,我的理解是按照人文科学的思想,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解决我们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就是说,要做有人情味的科研,例如,在进行科研的时候,也要坚持学术态度端正,坚持自己当初选择科研的初心,无论是为国为民还是为了不断追求科学本身的价值。比如,在科研过程中最不可原谅的就是学术不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人文科学的思想,不顾曾学过的仁义礼智信,不顾人性,不顾良心,做出这些危害民生百姓的勾当。再比如,在科研过程中,重量而不重质,只顾着发出所谓具有论文名头的文章,而不在乎文章是否对世界有用或者说文章内容是否真的配得上这论文的名头。 在未来追寻科研的道路上,我们要经常思考,思考很多方面。思考科学的利弊两方面因素,思考科学的价值,思考我们为之努力钻研的核心动力,思考科学本身的意义和科学的人文关怀。在这条路上,我们也要坚持拥有好奇心,坚持探索,尊重科学,并学会自主探究,学会稳妥的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才能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渡向知识的彼岸,实现自己不负的初心。

科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三维模式

科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三维模式 现代社会是一个民主化社会,每个人的命运和整个人类社会、整个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每个公民都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和权利,不能被排除于社会事务之外。而现代社会更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无论是公民的个人生活还是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科学技术,这就要求公民必须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使个体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过上负责任的幸福生活,同时在涉及到人类社会和国家命运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采取合乎理性的行动。因此,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把目标定位于“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上。 科学素养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赫德(P.D.Hurd)在1958年提出的,表示个人所具备的对科学的基本理解。关于科学素养,人们基于各自的理解,从不同角度对其内涵进行了各种各样的阐述。本文拟采用因素分析法揭示12种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科学素养定义中的基本因素,并提出一个科学素养的三维模式。 科学素养的定义 本文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关于科学素养的12种定义,在这些定义中,有国内外政府机构、民间组织及研究者给出的,有经过梳理分析得来的,也有通过对报刊杂志的统计得来的,还有的是课程标准中的和用于测试调查的。 佩拉等的理解早在1960年代,佩拉(M.O.Pella)和他的同事仔细而系统地挑选了1946年到1964年之间的100种报刊文章。他们在这些文章中检索了各种与科学素养有关的主题的出现频率,作为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科学素养的“参照物”,并归结出科学素养的内容:科学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知道科学家工作的伦理原则;科学的本质;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差异;基本的科学概念;科学和人类的关系。 肖瓦尔特的描述性定义肖瓦尔特(V.M.Showalter)在总结1950年代末到1 970年代初有关科学素养的文献后,对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提出了一个描述性定义:明白科学知识的本质;在和环境交流时,能准确运用合适的科学概念、原理、定律和理论;采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增进对世界的了解;和世界打交道的方式与科学原则一致;明白并接受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关性;对世界有更丰富、生动和正面的看法;具有许多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实用技能。

内部控制各章节习题

第一章总论 一、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又称三要素阶段,其中不包括( B )要素。 A.控制环境 B.风险评估 C.会计系统 D.控制程序 2.COSO著名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是在( B )发布的,该报告是内部控制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A.20世纪80年代 B.1992年 C.2002年 D.2004年 3.( C )是指主体对所确认的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其目标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 A.控制环境 B.风险评估 C.控制活动 D.信息与沟通 主要考虑控制活动的定义P6 4.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第404条款(SOX404)及相关规则采用的是( C )。 A.内部控制体系 B.内部控制结构 C.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D.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5.相对《内部控制——整合框架》,ERM框架的创新之处不包括( D )。 A.新提出了一个更具管理意义和管理层次的战略管理目标,同时还扩大了报告的范畴 B.新增加了目标制定、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三个管理要素 C.提出了两个新概念——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 D.提出了风险评估概念 6.不属于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八要素的是( A )。 A.控制环境 B.事项识别 C.控制活动 D.监控 它是内部环境而不是控制环境(整合控制阶段和结构阶段的要素),此外还有目标设定、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信息与沟通。P9 7.在COSO内部控制框架中,控制活动的类别可分为( A )。 A.经营、财务报告及合规三个类别 B.经营、信息及合规三个类别 C.信息、财务报告及监察三个类别 D.经营、信息及监察三个类别 8.在COSO内部控制框架中,属于其他内部因素根基的是( C )。 A.信息与沟通 B.监察 C.控制环境 D.控制活动 9.代表了成熟阶段的研究成果,堪称内部控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的是( C )。 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企业准则公告第55号》 B.英国《综合守则》 C.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一整合框架》P5 D.特恩布尔委员会的特恩布尔报告 10.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不包括( B )。P10-12 A.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B.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C.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风险防御能力 D.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11.关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框架体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我国目前内部控制规范框架是由基本规范、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四部分组成的P13 B.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是内部控制体系的最高层次,起统驭作用 P18是《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是内部控制体系的最高层次,起统奴的作用。 C.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是为企业管理层对本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提供的指引 D.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是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执业准则 12.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由三大类组成,即内部环境类指引、控制业务类指引、控制手段类指引P19 B.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人力资源、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等 P19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等。 C.控制业务类应用指引是对各项具体业务活动实施的控制,此类指引包括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 D.控制手段类应用指引偏重于“工具”性质,往往涉及企业整体业务或管理,此类指引包括担保业务、业务外包 P19包括: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和信息系统。 13.基于我国内部控制法规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1985年《会计法》对会计稽核所作出的规定,是我国首次在法律文件上对内部牵制提出的明确要求 B.2001年1月,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要求所有的证券公司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 C.2005年10月,国务院批转了证监会发布的《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要求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D.2010年出台的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要求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是2012年1月1日P17 14.依据《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内容,下面有关内部控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内部控制的思想是以风险为导向的控制

科学素养与人文的内涵

科学素养与人文的内涵 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社会对科学教育进行的反思,就强调今后的科学教育应该对科学知识与科学研究过程有更广泛的理解,这种理解要扩展到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的进一步认识;要比过去更强调要打破科学与人文学科的截然区别、相互对立的传统,代之以科学的人文主义.这就涉及:“学生需要具备怎样的‘对科学技术的理解程度’,才能适应社会,求得自身的发展?”等问题,而这些问题要求我们正确理解科学素养和人文的内涵. 一、何谓“科学素养” 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韦氏大词典》对“素养”(1iteracy)一词的解释是:an abili.ty to read a short simple passage and answer questions about it(阅读-小段简单文字并能就其相关的问题进行回答的能力)(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etionary,1976).可见,“素养”的原意指人们参与读写交流所应具备的读写技能的最低水平.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要求人不仅要能够读、写简单的书信文字,而且要能够读懂诸如产品使用说明书、列车时刻表、合同协议书之类的东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普通公民理解科学技术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社会生活中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素养”概念很自然被扩展为“人必须具备的适应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的最低水平”.由于其中赋予了“对科学与技术的最起码的理解”这样的内涵,于是就有了“科学素养”的说法.又因为,当传统的文化习俗对人们施加影响时,这种对“科学与技术的理解”可以帮助人们超越原有的文化习俗,进而共同创造更新、更有力量的文化形式.所以“科学素养”概念包括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知识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个人生活质量与社会责任、科学技术文化的塑造等多方面的思考. 1.国际科学教育界对科学素养的界定 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的教育长官詹姆斯·卢瑟福提出2061计划,旨在为与科学素养相关的科学教育改革规划一个长期的、规模宏大的前景.其核心著作——《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将“科学素养”定义为“应理解科学核心概念和原理;熟悉自然界,认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能够按个人和社会目的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并从以下维度来理解科学素养:

内部控制习题及案例(带答案)

内部控制习题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是从早期( )思想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A.科学管理 B.内部牵制 c.内部审计 D.管理控制 2.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又称三要素阶段,其中不包括( )要素。 A.控制环境 B.风险评估 c.会计系统 D.控制程序 3.COSO著名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是在( )发布的,该报告是内部控制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A.20世纪80年代 B.1992年 C.2002年 D.2004年 4.( )是指主体对所确认的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其目标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 A.控制环境 B.风险评估 C.控制活动 D.信息与沟通 5.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第404条款(SOX 404)及相关规则采用的是( )。 A.内部控制体系 B.内部控制结构 c.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D.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6.相对《内部控制——整合框架》,ERM框架的创新之处不包括( )。 A.新提出了一个更具管理意义和管理层次的战略管理目标,同时还扩大了报告的范畴 B.新增加了目标制定、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三个管理要素 c.提出了两个新概念——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 D.提出了风险评估概念 7.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是( )的责任。 A.董事会 B.高级管理层 C.注册会计师 D.内审部门 8.在COSO内部控制框架中,控制活动的类别可分为( )。 A.经营、财务报告及合规三个类别 B.经营、信息及合规三个类别 c.信息、财务报告及监察三个类别 D.经营、信息及监察三个类别 9.在COSO内部控制框架中,属于其他内部因素根基的是( )。 A.信息与沟通 B.监察 C.控制环境 D.控制活动 10.代表了成熟阶段的研究成果,堪称内部控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的是( )。 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企业准则公告第55号》 B.英国《综合守则》 c.cOs0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D.特恩布尔委员会的特恩布尔报告 11.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不包括( )。 A.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B.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c.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风险防御能力 D.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12.关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框架体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目前内部控制规范框架是由基本规范、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四部分组成的 B.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是内部控制体系的最高层次,起统驭作用 C.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是为企业管理层对本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提供的指引D.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是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执业准则13.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由三大类组成,即内部环境类指引、控制业务类指引、控制手段类指引 B.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人力资源、社会责 任和企业文化等 c.控制业务类应用指引是对各项具体业务活动实施的控制,此类 指引包括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

管理控制的理论演变及其与内部控制关系_池国华

管理控制的理论演变及其与内部控制关系 池国华 吴晓巍 (东北财经大学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116025) 【摘要】 管理控制(M anagement Control)从狭义的角度讲是指管理者对战略实施过程的控制,因此管理控制既是执行组织战略的一个系统,又是组织内部控制的一个系统。本文首先剖析了管理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指出随着企业环境的日益复杂,管理控制在内部控制中占有重要支配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其次回顾了管理控制理论四个发展阶段的研究文献;最后总结了管理控制理论演变及其与内部控制关系所带来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对管理控制未来研究面临的挑战作了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 管理控制 内部控制 环境变迁 理论演进 内部控制从组织内部的控制主体角度可分为董事会控制,管理者控制,员工控制,从而形成三个层级的内部控制:一是战略规划控制,即董事会对战略制定的控制;二是战略实施控制,即管理者对战略执行的控制;三是任务控制,即员工对作业的控制。管理控制从广义上讲应包含这三方面的控制;从狭义上讲主要指战略实施过程的控制(张先治,2002)。我们这里将管理控制作狭义解释。因此,管理控制既是执行组织战略的一个系统,又是组织内部控制的一个系统。从内部控制的理论进展可以看出,管理控制作为管理者确保资源有效利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组织系统,随着企业环境复杂程度和不确定性的增强,在现代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主要都是从确保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角度强调内部会计控制的构建,而忽略经营效果效率提高这一根本目标,从而忽略内部管理控制系统的构建、评价和研究。 一、管理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大致可以区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四个不同的阶段。内部牵制思想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以前,这是内部控制的最初形式,主要目的在于保护财产安全,确保账目正确。这一阶段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内部管理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949年,AICPA首次正式阐述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即“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协调方法和措施,旨在保护资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促进既定管理政策的贯彻执行”,这就形成了内部控制制度思想。这一定义强调内部控制“制度”不局限于与会计与财务部门相关的控制方面,而且还包括预算控制、成本控制、定期报告、统计分析和内部审计等。但是由于审计人员认为该定义的含义过于宽泛,因此AICPA于1953年在其颁布的《审计程序说明》第19号,对内部控制定义做了正式修正,并将内部控制按其特点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个部分,这种划分是为了规范内部控制检查和评价的范围,目的在于缩小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范围。无论怎样,这一阶段的内部控制正式将管理控制纳入其制度体系之中,管理控制成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88年AICPA在其颁布的SAS55又对内部控制进行了重新定义,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指出内部控制结构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组成。之所以提出内部控制结构,是因为人们发现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在实践中是相互联系、难以分割的。因此此时的内部控制融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于一体。 53

科学素养概念界定

魏冰. 科学素养——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中心概念. 外国中小学教育. 1998. 05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的“2061计划”专业委员会提出并出版了题为“科学美国人”( 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 )的研究报告,在报告中,研究人员把科学素养定义为“具备并使用科学、数学和技术学的知识做出有关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决策”。 郭元婕. “科学素养”文概念辨析. 比较教育研究. 2004. 11 1966年,Pella及其同事对1946 -1964年之间发表的主题与科学素养有关的论文进行了系统分析后得出结论:具有科学素养的人能够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控制科学家工作的伦理道德、科学的本质、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区别、科学的基本概念以及科学与人类的关系。 1974年,沙瓦尔特在佩拉的基础上对科学素养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将科学素养分为7个维度,认为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具有以下7个特征;①理解科学的本质;②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能准确运用恰当的科学概念、定律、原则、理论;③在解决问题、进行决策、进一步了解生存于其中的宇宙时能运用科学;④在探索宇宙的各个方面时能遵守构成科学基础的各种价值;⑤理解和欣赏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事业以及科技事业与社会其他方面的关系;⑥科学教 育的成果培养人具有更富有、更令人满意、令人兴奋的宇宙观,并在其一生不断拓展科学教育;⑦养成诸多与科技有关的操作技能。 1975年,申(Shen)在实践、公民、文化3个层面上界定科学素养。①申(Shen)认为“具有实践科学素养”( Practical Scientific Literacy)的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那类科学知识。②“公民科学素养”(Civic Scientific Literacy)的目的是使公民清楚地了解科学和与科学有关的问题,使普通市民也能参与“健康、能源、自然资源、食物、环境等相关问题的”公共决策。 ③“文化科学素养”(Cultural Scientific Literacy)是基于“科学是人类文明的主要成就”而提出的。相对而言拥有文化科学素养的圈子较小,基本局限在知识分子团体中,但是这类科学素养却非常重要并具有影响力,因为这类素养会优先影响到当前和未来的决策者及思想观念的领导者。 1981年,布兰斯科姆(Branscomb)检验了“科学”(Science)和“素养”( Literacy)的拉T 文词根,将素养定义为“具有读、写和理解人类系统知识的能力”,并从不同作用和功能出发,将科学素养分成8种类别:①方法论科学素养(Methodological Science Literacy);②专业科学素养(Professional Science Literacy);③普遍科学素养;(Universal Science Literacy);④技术科学素养(Technological Science Literacy );⑤科学爱好者或业余爱好者的科学素养(Amateur science literacy);⑥新闻工作者的科学素养(Journalistic Science Literacy );⑦科学政策素养(Science Policy Literacy);⑧公共科学政策素养(Public Science Policy Literacy)。 米勒对上个世纪后半叶以来的科学素养定义进行分析,从当今科技社会的背景下提出了科学素养的3个维度:①对科学规范和科学方法的理解(例如,何谓科学的本质);②对主要科学概念和科学术语的理解(例如,科学知识);③认识并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美国科学促进委员会为美国“2061计划”①出版的核心著作之一《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Science For All American)在导论中写道:“科学素养包括数学、技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许多方面,这些方面包括:熟悉自然界、尊重自然界的统一性;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的一些重要方法;了解科学的一些重大概念和原理;有科学思维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数学和技术是人类共同的事业,认识它们的长处和局限性。同时,还应该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个人和社会问题。” 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简称DECD)与美国科学促进委员会的表述就不尽相同。OECD认为“科学素养是运用科学知识,确定问题和作出具体证据的结论,以便对自然世界和通过人类活动对自然世界的改变进行理解和作出决定的能力。”该组织还认为,“科学素养还包括能够确认科学问题、使用证据、作出科学结论并就结论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 吴国盛认为目前“科学”存在三个层面上的定义:“第一种,把科学定义成人类与自然打交道的方式,这种定义不大区别科学与技术,与文明相近。……第二种,把科学定义成由古希腊思想发端的西方人对待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理论态度。……第三种,把科学定义为‘近代科学’,即在近代欧洲诞生的那样一种看待自然、处理自然的知识形式和社会建制”,并表明“科学定义”之争实质上是科学话语权之争,是中心—边缘之争。 张红霞. 科学素养教育的意义及本土化诠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2. 4

简述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简述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一、?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产生与发展的演变过程 1、萌芽期——内部牵制 现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理论是由早期的内部牵制发展而来的。内部牵制源 远流长,早期的内部牵制主要通过会计的组织制度体现出来。这一阶段的 内部牵制仅仅局限于一般性的经济制约关系。对于企业而言,?这是一个基 于企业个体行为层面控制的内部经济制约的阶段。因此,?这一时期只是内 部控制理论发展的萌芽时期。这一阶段的内部牵制可以概括为以业务授 权、职责分工、定期核对等会计控制为基本内容,?采用账簿之间的核对和 账簿与财产之间的一致性验证为主要手段,?控制的目的主要是查错防弊。? 2、发展期——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 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的概念。审计程序委员会(CAP)下属的内部控制 专门委员会1949年对内部控制首次做出了如下权威定义:“内部控制是企 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 各种方法及措施”。1953年10月,审计程序委员会(CAP)又发布了《审计 程序公告第19号》(SAPNo.19),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1972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在第1号公告(SASNo.1)中,对管理控 制和会计控制提出今天广为人知的定义:(1)内部会计控制。会计控制 由组织计划以及与保护资产和保证财务资料可靠性有关的程序和记录构 成;(2)内部管理控制。管理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计划以及与管理部 门授权办理经济业务的决策过程有关的程序及其记录。这种授权活动是管 理部门的职责,它直接与管理部门执行该组织的经营目标有关,是对经济 业务进行会计控制的起点。 3、成熟期——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架构 (1)..内部控制结构(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 1988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 N0.55),规定从1990年1月起以该文告取代1972年发布的《审计准则公 告第1号》。该文告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一词取

第一讲 内部控制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讲内部控制的起源和发展 一、内部控制沿革与发展 (一)内部控制定义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组织为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调以预防为主的制度,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程序来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提高管理的效果及效率。 (二)内部控制的起源 内部控制是因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早已存在着内部控制的基本思想和初级形式——内部牵制。 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是学术界、职业组织、大型企业及政府组织共同推动作用的结果。 此外,内部控制领域的发展历程显示,一些影响巨大的公司经营失败或舞弊事件的发生,往往加速了内部控制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应用的发展进程,并催生了一些里程碑式的文献和立法规定。 (三)内部控制的发展 内部控制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框架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有标志性的事件,促成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的发展。 1、内部牵制阶段 内部控制源于内部牵制。 相互检查、 相互监督制度。 一般认为,上世纪40年代以前是内部牵制阶段。 内部牵制是指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的业务流程设计。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一些企业逐渐摸索出一些组织、调节、制约和检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办法,逐步建立了内部牵制制度。 一般来说,内部牵制机能的执行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1实物牵制。 2机械牵制。 3体制牵制。 4簿记牵制。 内部牵制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设想: 1、二个或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机会是很小的; 2、二个或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

学科教学渗透科学素养研究报告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科学素养》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教育改革浪潮的不断洗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社会对教育提出的全新要求。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的日益加大,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逐渐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科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学校科技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的重要途径。是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是提高学生整体创新素质的有效手段。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技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总体部置,以及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四有’公民”。由此,充分证明党中央对科技教育的高度重视。针对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和新世纪的要求,在迎接跨世纪,挑战的伟大历史时刻,世界各国都在部署和实施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各国在未来的世纪中的竞争,无疑都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实力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没有大批有着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能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合格人才,在未来的世纪激烈竞争中,是很难立足于不败之地,因此,重视和提高学校科技教育对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了解中、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以便在科技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更适应他们的健康发展,使中、小学教育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克服消除“高分低能”的现象,摆正学科教学与科技活动的关系。借此推动学校科技教育的逢勃发展和各类人才的掘出。 (二)课题研究的基础 1.学校现实基础 我校学于1999年12月至2002年4月开展的《让数学贴近生活,以兴趣教

课件科学素养理论知识

第十章科学素养 大纲: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第一节中国成就 一四大发明 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用于航海(地理大发现) 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道教炼丹的副产物,宋朝出现火药武器,火炸药王:王泽山 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寒衣节(黄钱祭人),魏晋发展,唐宋入欧印刷术:唐代:雕版印刷;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书籍开始大量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唐代的《金刚经》,王选---汉字激光编排系统 二医学成就 扁鹊:“医祖”《难经》,四诊法(望、问、闻、切) 建安三神医,汉末时期:(1)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中医临床学(2)华佗--外科圣手,止疼药--麻沸散,五禽戏,《青囊经》(3)董奉--杏林春暖(看病不收钱,植杏树表示感谢) 《黄帝内经》--最早的医学典籍 《神农本草经》--最早的中医药学著作 《千金方》/《千金一方》孙思邈-药王,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 《唐本草》--《新修本草》,第一部国家颁发药典 《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 三农学成就 《汜胜之书》: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学专著,西汉,汜胜之---精耕细作 《齐民要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农学典籍,北魏,贾思勰;记忆:思念贫民生活 《王祯农书》:有比较完备的“农器图谱”,元,王祯,---第一次系统的论述广义的农业(农林牧渔) 《农政全书》:农政思想,欧洲水利技术,明,徐光启,和利玛窦联合翻译《几何原本》

《农桑辑要》:元朝修建的第一部官修农书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四数学成就 九九乘法表:春秋时期 《周髀算经》: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赵君倾(赵爽)做注 《九章算术》:中国第一部数学专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东汉,刘徽(注) 祖冲之: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缀术》 华罗庚:优选法 五地理成就 《山海经》:先秦,中国第一部地理志 张衡:东汉,浑天仪,地动仪,解释月食 《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西晋,裴秀 《水经注》:中国古代最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北魏,郦道元 《大唐西域记》:研究中亚、南亚的珍贵资料;唐,玄奘 《徐霞客游记》:最早记述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及成因的书籍;最早记录所经地理环境的游记;明朝,徐霞客,游圣,仕途不得志,中国旅游日5.19,也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端之日 六水利工程成就 邗沟:起源春秋吴国。联系长江和淮河。 郑国渠:秦国。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 都江堰:秦国李冰。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 京杭大运河:最大的人工河,沟通河海、黄海、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坎儿井:新疆。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葛洲坝:长江第一座大型水电站 三峡: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巫峡、西岭峡、瞿塘峡) 七建筑学成就 秦始皇陵: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 赵州桥:隋朝,李春;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敞肩石拱桥;中国第一座石拱桥;世界第二座石拱桥

第一讲:科学素养

第一讲:科学素养 素养概念及内涵。 “科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什么是科学素养? 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具备哪些科学素养? 如何提高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素养概念的延伸和派生,其基本含义是指在科学与技术方面具有基本的读写表述和理解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本课程重点讲解素养概念及内涵,什么是科学素养,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具备哪些科学素养以及如何提高科学素养等六部分内容。认为,素质的养成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相结合的辨证过程。修养、自我教育以及自我完善的设计与实现,只有身体力行,坚技不懈地实践,方能取得成效。同时认为,发现科学问题、攻克技术难题、质疑学术权威、求证问题到底等是科技创新必备的素质。 第一讲:科学素养 一、素养概念及内涵 我们这一讲主要讲素养的概念及内涵,科学素养概念的提出,什么是科学素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以及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具备哪些科学素养,如何提高科学素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素养的概念及内涵,第一个是基本概念,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叫素质,素质是指事物或人本身所具有固有的属性,该此通常被认为是与英文的单词翻译过来,其基本含义是指能读会写,也就是通常所指的有文化。 第二个是素养,素养是指素质渐进发展不成熟,并固化的过程,它是先定性条件和后定性学习与训练的综合结果,素养通常指一个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时,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包括品德、知识,体制等诸多方面。 第三个是两个是有差异的,“素”者,原也,即本来之意;质”者为“固有”、“应有”之意,因此素者侧重于现成的结果,素养则可以视为素者的养成,既强调通过教育、学习与实践等方面,养成素质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我们下面再来看看素养的特点,第一是实践性,因为素养是在教育、学习和实践中进行知与行有机体的统一过程,也是一个渐进内进的过程。 第二个是修养性,素质的培育及养成过程,又具有修养性,在素质养成过程中,通过知与行的有机结合,达到自我断裂和自我修养的目的。 二、“科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简述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简述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一、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产生与发展的演变过程 1、萌芽期——内部牵制 现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理论是由早期的内部牵制发展而来的。内部牵制源远流长,早期的内部牵制主要通过会计的组织制度体现出来。这一阶段的 内部牵制仅仅局限于一般性的经济制约关系。对于企业而言, 这是一个 基于企业个体行为层面控制的内部经济制约的阶段。因此, 这一时期只 是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萌芽时期。这一阶段的内部牵制可以概括为以业务授权、职责分工、定期核对等会计控制为基本内容, 采用账簿之间的核 对和账簿与财产之间的一致性验证为主要手段, 控制的目的主要是查错 防弊。 2、发展期——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 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的概念。审计程序委员会(CAP)下属的内部 控制专门委员会1949年对内部控制首次做出了如下权威定义:“内部控 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 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1953年10月,审计程序委员会(CAP)又发布 了《审计程序公告第19号》(,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1972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在第1号公告中,对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提出今天广为人知的定义:(1)内部会计控制。会计控制由组织计 划以及与保护资产和保证财务资料可靠性有关的程序和记录构成;(2) 内部管理控制。管理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计划以及与管理部门授权办理经济业务的决策过程有关的程序及其记录。这种授权活动是管理部门的职责,它直接与管理部门执行该组织的经营目标有关,是对经济业务进行会 计控制的起点。 3、成熟期——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架构 (1)..内部控制结构(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 1988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 ,规定从1990年1月起以该文告取代1972年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