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指导思想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指导思想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指导思想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指导思想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指导思想

陆南泉/文

至今,对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和与对其本人的评价,仍存在不同的看法,甚至有人认为,苏联剧变是戈尔巴乔夫领导集团“逐渐脱离乃至最终背叛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本文并不准备对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及其本人加以全面评价,而只是对在研究戈尔巴乔夫时长期被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其把解决人的问题作为改革指导思想进行评述。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在推行体制改革的同时,一直在进行理论讨论,鼓励学术界大胆探索改革理论,使得在理论上有一个原则性的突破,以适应根本改革体制的需要。1986年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在苏共第二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改造经济机制,首先得改变思想,抛弃老一套的思维和实践模式。”(苏联《真理报》1986年2月26日)

从戈尔巴乔夫执政近七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戈尔巴乔夫提倡的新思维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它实际上包括了当代所有的主要问题。”(《改革与新思维》,[苏联]米·谢·戈尔巴乔夫著,苏群译,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新思维有关国内问题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社会主义的一些主要原则问题,特别是根据根本改革体制而提出的一些新观点,这也是构成苏联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戈尔巴乔夫在整个执政期间,在其体制改革(不论是经济体制还是政治体制)过程中,一直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从改革的实践过程看,戈尔巴乔夫其指导思想是要解决人的问题,强调人的作用,人的积极性和人的利益是改革的出发点。

戈尔巴乔夫认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人。斯大林时期所形成的社会主义,发生了严重的变形,实际上建立的是“专制极权和行政命令的官僚体制”。在这种体制模式下,人不被当作目的,而是当作手段来使用,也就是说,把人当作党和国家机器的“螺丝钉”。这样的结果是,必然在经济上产生人与生产资料、劳动成果的疏远;在政治上产生人与政权的疏远。为了克服上述弊端,要通过改革,使社会主义重新振作起来,发挥社会主义的潜力,克服人与所有制、与生产资料、与政治进程、与政权、与文化的疏远现象,从而需要明确人是问题的中心,明确社会主义“是真正的、现实的人道主义制度”,人是“万物的尺度”。

在戈尔巴乔夫时期的体制改革过程中,有关人、人权问题,提出了不少看法。

经济体制改革:管理民主化与自治

从经济体制改革来看,解决人与人权问题,其主要出发点是:首先要使经济面向人,面向社会,全部生产面向消费者的要求,目的首先是使苏联能创造出无愧于现代文明的劳动条件与生活条件,保证公民经营自由;其次是要保证劳动者变成生产的主人。

为了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解决人、人权问题,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苏联特别强调了管理民主化和自治理论。

戈尔巴乔夫执政以来,民主管理、自治、自我管理等概念已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接受。这是与他对上述问题给予的重视分不开的。他强调:只有通过不断发展社会

主义所固有的民主形式和扩大自治,才能在生产、科学和技术、文学、文化和艺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前进。只有通过这个途径,才能保障自觉遵守纪律。只有通过民主和借助民主,改革本身才有可能实现。

戈尔巴乔夫还强调改革与推动民主和自治制度的紧密联系。1987年5月18日,他在回答意大利《团结报》编辑部问题时说,苏联的“改革意味着深化社会主义民主和发展人民自治。这指的不是摧毁我们的政治制度,而是更充分、更有效地利用我们政治制度的可能性”,在民主问题上,“苏联国内的分歧主要涉及民主进程范围、程度和速度问题”。他还说:“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改革的目的、条件和强大武器。”他在1987年召开的苏共中央六月全会的报告中提出,推行民主化方针是粉碎阻碍机制的主要措施。

总的来说,戈尔巴乔夫强调民主与自治思想,其基本出发点是寻找发展群众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创造活动的新途径,让千百万人以主人翁态度负责、自觉和积极地参与社会经济目标的实现。根本改变过去把人看作如技术设备、原料、能源这类管理客体的概念,要把人作为劳动活动和经济活动有意识的主体。要认识到人、人的劳动积极性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经济机制这三个组成部分的核心,并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来改革经济体制,使人这个主体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从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来看,把解决人的问题与向市场经济过渡为取向的改革日益密切地结合了起来。1990年10月,戈尔巴乔夫以总统名义提交给最高苏维埃通过的《稳定国民经济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基本方针》文件中指出:“我国社会向市场经济过渡完全是由人的利益决定的”,“只有市场与全社会的人

道主义方向相结合,才能保证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财富的公正分配、公民的社会权利和社会保障、自由和民主的扩大。”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在所有制理论方面的新观点也主要是与发挥人的作用、落实人权和向市场经济过渡紧密连在一起的。

戈尔巴乔夫一再强调,解决人的问题与向市场经济过渡密切相关,而向市场经济过渡必须改革所有制,改革所有制又必须对传统所有制关系进行再认识。他认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思想,只能在深入批判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形成,而传统经济管理体制的核心是所有制关系。

从解决人、发挥人的积极性、使人成为生产资料的真正主人等角度来看,在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上,戈尔巴乔夫还特别强调完善经济管理体制与完善公有制是同一个过程,是不可分的。实现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任务之后,生产者取得主人的权利同成为真正和有主动精神的主人,这并不是一回事。因为,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人民还需要长期熟悉自己作为整个社会财富最高的惟一的所有者的新的地位,这就需要在经济上、政治上和心理上熟悉、培养集体主义的思想和行为。

另外,要使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真正的主人,最重要的一条是要在完善经济管理体制方面做大量工作,即创造那种充分调动生产者积极性的经济管理体制条件。这两者是紧密结合的同一个过程。戈尔巴乔夫反复强调经济管理的民主化和社会主义自治,亦是为了使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真正主人,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充实人权

在1988年6月召开的苏共第19次全国代表会议上,戈尔巴乔夫在其所作的报告中,把“改革与人权”单列一个问题加以论述,并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面充

实人权,提高苏联人的社会积极性”,是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也是决定改革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的“主要标准”。(《真理报》1988年6月29日)这次代表会议指出,苏联政治体制与党的变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广大人民群众没有实际参加解决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各种管理任务都由执行机关来完成,党政领导人的权力越来越大。由于低估和贬低了社会主义民主的作用,导致个人崇拜现象不断复发;部门管理机关的职能和结构上都过于膨胀,苏维埃和党的机关均难以对部门利益进行有效监督;社会生活的过分国家化,国家调节扩大到了社会生活的极广泛范围;国家结构的官僚化和群众的社会创造精神下降,这导致社会思想单一化和停滞不前;传统的政治体制其运行机制不是靠法律而是靠行政命令。(参见[苏联]《真理报》1988年6月29日)

上述五个方面,集中到一点,就是苏联传统的政治体制缺乏民主;没有把人、人权、人的社会价值放在首位,这是导致社会经济停滞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

鉴于对传统政治体制的上述认识,苏联确定了以全面充实人权为主要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关于人权的内容,当时苏联学术界一般认为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人的社会权利,要保障苏联人的平等权利和受社会的保护,如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国民教育和保健卫生的质量,以及各种社会保障。二是指人的个人权利,这指的是整个法律制度来保证严格遵守公民的个人生活和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保障他们拥有打电话、通讯、通邮和打电报的隐私权,法律应当可靠地保护人的个人尊严。规定对批评者进行迫害要追究刑事责任。由于这些条件,苏联决定不受理匿名信。三是指个人的政治权利,在过去的政治体制下,在这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使人与政权、与政治

疏远。个人的政治权利,最主要的是政治自由,给人提供对任何问题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戈尔巴乔夫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公众对他所关心的任何问题进行讨论,并有可能在仔细考虑之后表示“赞成”还是“反对”。另外,还提出了信仰宗教的自由。戈尔巴乔夫指出:“所有信教者,不管他们信仰哪个宗教,都是享有充分权利的苏联公民。”(参见[苏联]《真理报》1988年6月29日)

1990年苏共中央二月全会通过了向党的二十八大提出的行动纲领草案,草案的第二部分,对有关通过改革如何解决人,充实人权问题,又作了进一步阐述。文件指出:“党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使人真正处于社会发展的中心,保障人具备应有生活和劳动条件,保证社会公正、政治自由、个人能得到全面发展及精神焕发。社会的进步就是应该由这些来决定。”“苏共主张尽快建立维护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法律保障。”“现在必须把这些权利固定下来,为它们奠定牢固的物质、法律和政治基础。”在这个草案中,苏共主张尽快使苏联公民得到以下权利:第一,为公民的尊严与人身、为公民的住宅和财产不受侵犯、为通信和通话秘密提供可靠的法律保护。

第二,加强实现劳动权的保障,包括保证按劳动数量和质量及其最终成果付酬;建立扶持就业,对骨干的培训和进修、对被迫改变职业或工作地点的人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机制。

第三,发展和加强公民的政治权利,即参与社会和国家事务的管理,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结社的自由。同时应严格遵守法律程序与苏联法律的要求。

第四,创作自由,像对待国家财产一样对待才能。党在大力鼓励文化领域多样化的同时将捍卫人道主义标准,保护社会不受假文化的侵犯。对社会主义来说,对文化采取商业态度是不能接受的。

第五,人的精神领域的自由自决,信仰和宗教自由。党在不放弃自己的世界观立场的同时将深入进行无神论者与宗教信仰者之间的对话,继续执行使各教派有可能在法律范围内自由活动的方针。

第六,提高法院捍卫公民权利的作用,建立进行护法活动的社会——国家委员会。

苏共二十八大通过的《纲领性声明》中又明确指出:“党认为,保证苏联人良好生活条件是党政策的中心战略任务。”“党主张:按照国际公认的准则实现人权;……人有权确定自己的世界观和精神需求以及信仰自由”。([苏联]《真理报》1990年7月15日)

苏联围绕充实人权为主要取向的政治体制改革,基本趋向是:坚持和发展民主化进程;逐步向建立起公民社会和法治国家的目标前进。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经民主程序制定的法律应在社会生活占统治地位,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二是国家与公民之间相互拥有的权利应承担的义务,都必须按法律行事,换言之,应由法律来制约。苏联还强调立法过程的民主化与公开性,允许意见多元化,目的是排除政治权力的垄断。

对外关系: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一直攻击苏联时期违反人权原则,说苏联是个“铁幕国家”,不允许国际信息的自由传播;指责苏联没有移民自由;认为苏联的法律惩治过严、过宽;还特别谴责苏联歧视和镇压不同政见者等。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强调人、人权问题,在对外方面主要目的是改变苏联形象,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为国内改革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为此,在人权政策上做了一些调整。例如,在1988年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发表40周年之际,苏联不少报刊全文发表了这个宣言,进行了广泛报道与宣传;1989年苏联宣布承认1948年—1984年期间6项人权条约,表示撤销过去对人权条约的保留意见;还表示,今后苏联的立法改革要与它签字的国际人权条约相一致;在实际行动中,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1988年苏共中央专门成立一个委员会,负责对30年代案件的重新审理,对大批冤假错案进行平反。戈尔巴乔夫亲自给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萨哈罗夫院士打电话,允许他回莫斯科居住,给予言论与行动自由,还被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

改革与剧变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情况分析说明,在戈尔巴乔夫推行改革过程中,人的问题在其改革中一直居重要地位,是他改革的指导思想。与此相联系,对人的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被重视,成为哲学研究的一个主题。人学曾一度兴起,苏联科学院成立人的问题综合研究学术委员会,建立了人的研究所,创办《人》杂志。

笔者认为,虽然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失败了,但他在改革期间,针对斯大林专制制度产生的严重问题,重视人与人权问题的理论探索,还是应该肯定的。他的这一改革思想与以人为本思想是一致的。

这里顺便谈谈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剧变的关系。我认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各国先后发生剧变,根本原因或者说深层次原因是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丧失了动力机制,它的弊端日趋严重,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阻力,这种模式走不下去了,走进了死胡同。之所以发展到这种严重地步,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带有制度性与根本性的特点;二是斯大林逝世后的历次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这种制度模式的问题与矛盾日积月累,最后积重难返,使危机爆发,苏联东欧各国人民对其失去了信任。也正是这个原因,苏联东欧各国在发生剧变后,无一例外地都宣布彻底与斯大林时期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决裂,朝着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方向转变。

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时,苏联面临的是严重社会经济与政治危机的局势。戈尔巴乔夫力图通过改革来重建苏联,改变局面。但是,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失败了,从而加速了苏联剧变的进程。苏联剧变发生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但发生在戈尔巴乔夫时期,这有其十分复杂的原因。

在梳理戈尔巴乔夫时期改革与苏联剧变关系问题时,应该作出以下两个不同层次的结论:

第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加速了苏联剧变的进程,是苏联剧变的直接原因。

第二,更应看到,苏联的剧变有其十分深刻的深层次的历史原因。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如仅仅停留在戈尔巴乔夫改革错误这一直接原因去分析苏联剧变,只能是一种浅层次的认识”,因为“从历史的角度看,任何一件大事的发生总有它的

基础的导因,这种基础因素是决定性的,是历史发展中带有必然性性质的东西,由于它们的存在,导致事物在一段时期内的结束”。因此,在指出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剧变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同时,应该看到,“这种责任只能是直接意义和浅层次上的,是表面上的,属于导因性质,它诱发了社会内部长期以来的根本矛盾,离开了这些根本矛盾,戈尔巴乔夫的作用便无法去理解,也不可能存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2年第1期)就是说,不要因为苏联剧变发生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而忽略了苏联历史上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忽略引起质变的诱因,忽略量变背后更为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弄清楚这个因果关系,才能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败为我们提供的深刻教训作出全面的符合实际的总结。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对戈尔巴乔夫在改革过程中、在对苏联社会主义重新思考基础上提出的新看法,不能简单地完全否定。例如,上面提到的把解决人的问题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都值得我们研究。另外,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其本人的研究,由于十分复杂,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也是不可避免的。

戈尔巴乔夫执政近七年,在苏联历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01年3月2日向戈尔巴乔夫祝贺七十寿辰的信中说的:“应该把戈尔巴乔夫的名字与整个时代联系在一起。”站在这样一个高度研究这一时期的苏联与改革,有利于研究的深化,那种扣政治大帽子的做法不利于开展正常的学术讨论,也达不到追求真理的目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戈尔巴乔夫及其改革的评价也在变化。2011年3月2日,普京在祝贺戈尔巴乔夫80岁生日的贺电说:“在我国甚至在国外,您都是以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显著影响并对加强俄罗斯的威望贡献良多的当代最杰出的国务

活动家之一而闻名的。”同日,梅德韦杰夫总统会见了戈尔巴乔夫,并授予他俄罗斯最高荣誉勋章——圣安德鲁勋章,并说:“我认为这是对您作为国家元首所做大量工作的恰当评价,您在特别复杂,特别艰难的时刻领导了我们的国家。我们大家都清楚这一点。”“这也是您领导的那个国家,我们大家的共同祖国——苏维埃联盟表示尊重的标志。”(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

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我校实际,目标明确、步骤清晰、措施具体、积极稳妥地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开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的教育新局面。 二、基本目标 1、通过实施,探索调整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路和方法。将课程改革与各项教研活动结合起来,以一、三年级为重点,各年级全面铺开,探索实施新课标的方法、途径,努力将新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任务落到实处。 2、以改革课堂教学,建立新型教学模式为中心,促使教师尽快转变教学观念,建立新型的平等、互信、合作的师生关系,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以“自主探索式、小组合作式”为主要形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改变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要形式的评价方法,将诊断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逐步建立项目多元、形式多样的评价体系,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4、以新课程改革实施为动力,促进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研究和教育教学能力,形成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三、成立课改领导小组 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工作,搞好课改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责任,更是我们这些实施者的重要责任。为加强对课改工作的领导,我校设立课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杜福兴王勇丽 成员:全体教师 四、积极稳妥地进行新课程的各项改革 1、以教学实践为依托,落实师资培训。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的。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学观念,掌握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是做好改革实验工作的重要前提。开学前,

案例: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的解体(1)分析

案例: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 1.“老人政府”的政治经济遗产 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并于1922年成为苏联成立后的第一任领导人。此后74年间,苏联更换了7位领导人。他们是列宁(1917-1924)、斯大林(1924-1953)、赫鲁晓夫(1953-1964)、勃列日涅夫(1964-1982)、安德罗波夫(1982-1984)、契尔年科(1984-1985)、戈尔巴乔夫(1985-1991)。而后,戈尔巴乔夫先后辞去苏共总书记职务、苏联总统职务,苏共解散、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被叶利钦取代,苏联的遗产被俄罗斯继承。 一部苏联史,也是一部后一代否定前一代的历史。斯大林否定了列宁的战友托洛茨基、季诺维耶夫、加米涅夫、布哈林;赫鲁晓夫否定了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否定了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否定了勃列日涅夫、叶利钦又否定了戈尔巴乔夫、否定了苏联、否定了苏共。 苏共的解散和苏联的解体,要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说起。 戈尔巴乔夫是在人们对安德罗波夫以来的“老人政府”的一片怨怒声中升起的年轻新星。他生于1931年,1952年入党,195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71年起任苏共中央委员,1980年起任苏共政治局委员,1985年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 戈尔巴乔夫给人的印象是接近群众、富有口才、见解新颖、励精图治。但他上台后面对的是体制僵化、生产停滞、国库空虚、农业连年歉收、商品紧缺的棘手形势。苏联自1975年以来,经济陷入了停滞状态,到戈氏上台时,已经延续10年整了。 2.成效不彰的改革:经济领域 到1986年,苏联的党政军高层充实了许多新干部,所有部长以上的高级官

员均受过大学教育、比较年轻又有一定工作经验。 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确定了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根本性改革”仿真,并提出实行“人民自治”。在戈氏1987年的文稿中可以看出,戈氏起初改革主要是两个主题:其一,苏联经济制度的民主化,如分散管理、工人自我管理、工人参与管理、企业账面平衡、绩效工资制等;其二,引进市场经济成分,甚至允许扩大私人和集体所有制。 改革还包括一些私有化进程。 1985年,戈氏采取有限的措施允许市民以个人劳动者或者协作劳动者进行私人商业活动。 1986年《私人劳动法》和1988年《合作法》扩大了私人商业活动,允许个人手工业或服务业以及合作企业从事私人商业活动。 1988年《关于国有、合作和其他企业对外贸易活动的决议》允许私人公司直接和外国公司进行贸易往来。 1990年国家的监管迅速减少,资本主义企业越来越公开地发展起来。 改革未见成效。到1991年12月,戈尔巴乔夫下台、苏联解体时,苏联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13%,预算赤字达3000亿卢布,通货膨胀严重。莫斯科街头,人们还在排着常常的队伍,苦苦等待一片面包、一根瘦的皮包骨的鸡腿、一些蔫掉的蔬菜。 经济体会改革的成效不彰,使戈尔巴乔夫提出:“改革可以再激进些。”3.刹不住车的改革:政治领域 为了推动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被提上议程。改革内容主要包括实行政治公开化、民主化、自由化。 公开化改革导致对苏联历史的大讨论,苏共的阴暗面在新闻媒体上大曝光,大量历史档案解密,淋漓尽致地揭露了斯大林的大清洗、大屠杀、大恐怖和个人崇拜、个人迷信、个人专制。 自由化包括言论自由、新闻自由、集会游行自由等内容。最初,戈尔巴乔夫还强调“不允许利用公开化反对社会主义”,到1988年,他已经主张“毫无限制地公开化”,提出“意见多元化”、“舆论多元化”、“意识形态多元化”。戈尔巴乔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 范区建设九条措施的通知 【法规类别】林业管理 【发文字号】闽政[2015]27号 【发布部门】福建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5.06.04 【实施日期】2015.06.0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九条措施的通知 (闽政〔2015〕27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进一步发挥林业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到201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5.95%以上、森林蓄积达6.08亿立方米,2020年森林覆盖率继续保持全国首位、森林蓄积达6.23亿立方米,林业产业总产值每年增长8%以上的目标,特提出如下措施: 一、深化林权管理改革。继续推进联户发证细分,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也可以确权确股不确地,切实维护农民的集体林地承包权益。加强不动产统一登记后的林权管理,完善交易平台和信息平台建设,减免林权流转税费,鼓励林权依法规范流转,放活

林地经营权,积极培育林业新型经营主体,每年新培育林业专业合作社200个以上、股份合作(家庭)林场100个以上,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 责任单位:省林业厅、国土厅、农业厅、国税局、人行福州中心支行,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二、优化林业金融服务。加快推进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业抵押担保等平台建设,扶持省级林木收储平台建设,引导有条件的市、县(区)建立林木收储平台,推动林业资源向资本转化。继续推进森林综合保险,有效化解风险,促进林权抵押贷款增量拓面。金融机构要落实惠农惠林贷款政策,创新林业金融产品,增加贷款投放,加大林业发展资金支持力度。 责任单位:省林业厅、财政厅、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银监局、福建保监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数学教学计划指导思想

数学教学计划指导思想 一、指导思想 在工作中明确课程改革的三项基本功能。一是知识与技能,即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与 技能;二是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了解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会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 生存、学会做人的过程。这也是制定每节课教学目标的依据。 二、重点工作 1.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第一,要树立保底意识,尽快消灭劣质课。上合格课,消灭差课,这是教师最基本的责任,是教学管理的底线,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根本保证。 第二,增强优化意识,稳步提高常规课。常规课是大多数教师、大多数课的实际水平, 对教学质量影响最大,提高的潜力也最大。教师要不满足于目前的教学现状,把常规 课上好。优化与完善常规课的过程,也是改革的过程。 第三,强化改革意识,积极探索优质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学习,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探究未知的过程。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先进的思想、完善的课程、优秀的教材,是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具体落实。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其突破口在于课堂教学。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从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讲解,例题的选配,练习的编排及必要的测评都应当精心设计,认真实施并逐项落实。 三、教学方法及对策 1 钻研教学新大纲、钻研新教材。 在认真钻研高一教学大纲及教材的基础上,应放眼高中教学全局,注意高考命题中的 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及新趋势,这样才能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使高一的数学教学与高中 教学的全局有机结合。 2 注意研究学生,做好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工作。

高中历史课时练习(17)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解析版

(17)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1953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全会的报告中提出:提高某些农产品征购和收购价格,降低私有牲畜向国家义务交售的标准,支持集体农庄社员发展私人畜牧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等。这表明赫鲁晓夫认识到( ) A.工、农业的发展极不协调 B.新经济政策出现严重弊端 C.农业集体化存在问题 D.优先发展重工业决策失误 2、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执政后,承认物质利益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国家对经济效益好、上缴利润多的工矿企业给予奖励,允许企业对成绩好的工人给予奖赏,拉开企业中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对赫鲁晓夫上述举措的正确认识是( ) A.—定程度上发挥了商品市场的作用 B.与新经济政策有相通之处 C.彻底颠覆了斯大林模式 D.使企业获得了经营自主权 3、1963年8月,赫鲁晓夫在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同声谴责南斯拉夫背离社会主义复辟资本主义之际,赴南斯拉夫访问并发表演说,指出:南斯拉夫是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赫鲁晓夫( ) A.决心摒弃斯大林模式发展资本主义 B.试图探索新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认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多元化 D.希望学习新的经验应对国内危机 4、赫鲁晓夫在《回忆录》里说:当时苏联领导和他自己在走向“解冻”的同时,又有担心,生怕“解冻”引起洪水泛滥,局面难以控制,“因此我们似乎曾经阻止过解冻”。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 A.引起了社会动荡 B.仍旧在旧体制内徘徊 C.面临巨大的阻力 D.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 5、勃列日涅夫时期曾经建立农工综合体。农工综合体一般是由生产农产品的农庄、农场同加工农产品的企业、销售农产品的企业联合而成。它们相互间或是建立在合同基础上,或是把资金联合在一起,共同管理。下列对农工综合体理解合理的是( ) A.激发苏联市场经济的活力 B.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C.与美国争霸,苏联处于相对优势 D.从根本上改变了斯大林模式 6、1979年7月,勃列日捏夫出台改革措施,要求建立长、中、短期相结合的计划体系,使企业经营有较大的余地;把企业的物质利益形成指标;将科技人员的物质利益和科技进步的经济效益相挂钩。这些举措( ) A.打破传统的斯大林模式 B.调动了企业的自主性 C.认识到科技的重要价值 D.使苏联成为超级大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强调学生是能动实践的主体。“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未来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将使学习者有更多机会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甚至学生可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程序,充分激发出学习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统一的课程。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又承认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开发和发展。 (二)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 在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十分注重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仅仅坚持“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与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基本能力,如求知的能力、共处的能力、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做人的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以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巩固现有的教育基础,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要进一步加深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发展型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强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地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未来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道德教育绝不只是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责任,而是各科教学和活动都应承担的责任;不仅要重视正式课程的作用,也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即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局面。 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如何让科学技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就需要人文学科的指引。我国学校课程中数理学科比例大、人文学静分量偏低,如何平衡科学技术课程与人文学科课程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加强课程综合化 综合化课程既是为了避免增设新学科造成学生课业负担,也是学生认识和把握科学知识基础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综合化课程中不仅可以初步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而且可以养成综合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的品质。一般说来,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越高,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 (五)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课程的个性化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教育中的普遍运用,为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提供了技术支持。 个性化的课程必然带来多样化的课程,多样化的课程是我国未来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但并不是说不要统一性,多样化是统一性前提下的多样化,它是与特色化、层次性、可选择

关于加快林业改革发展

关于加快林业改革发展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关于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全面推进“森林浙江”建设的意见 浙委〔2010〕8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现代林业和生态省建设,促进“兴林富民”,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和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的要求和部署,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全面推进“森林浙江”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全面推进“森林浙江”建设的重要意义 1、2003年以来,我省启动实施了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重大战略,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着力加快林业发展,森林资源稳定增长,林业产业持续发展,城乡绿化面貌明显改观,有力地促进了生态省建设和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针对优化生态、气候等发展环境的需要,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加快推进“森林浙江”建设,对于进一步培育发展林业资源,增强固碳和防灾减灾抗灾能力,实现“兴林富民”,对于进一步美化城乡面貌,优化人居环境,推进现代城市和新农村建设,对于进一步促进生态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森林浙江”建设要以满足人们对森林的多功能需求为核心,通过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优化森林布局、提高森林质量、拓展森林经营、开发利用森林功能、弘扬森林文化等措施,逐步建立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森林产业体系和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实现山川秀美、林兴民富的目标。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推进“森林浙江”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推动创业创新、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作为打造“绿色浙江”、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选择,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实抓好。 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新课程改革实施意见

新课程改革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新课标精神,使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使全体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以新课程实施教改为契机,实现“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个一切”、“四个转变”的目标。 一个中心:以教师、学生发展为中心。 两个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个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四个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由知识传授式转变为“启发探究”式。启实质是导,学生探究的实质是学思且思是根本。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学习方式:由知识被动的接受转变为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媒体:由辅助教学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二、课堂教学要求 1 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及方式 在课堂上,要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导师”这一理念。为此,要实现以下转变: (1)由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的“教”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思想观念的转变 (2)由教师是课堂上的“主宰”者转变为课堂上的启迪者和引导者。教师启迪、引导要做到“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使学生自发地产生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心理状态,形成自主学习,主动寻找知识的心理驱动力。即“变教为导,以导达学,学思结合,促进发展。”——教学行为、教师角色的转变。 (3)由注入式教学转变为自主探究式教学。克服“满堂灌”以及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学习活动的现象,实现由问题情景引导下的启发探究式教学。——、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 (4)教学由只重结果转变为既重结果又重过程。在过程中培养方法和能力,在过程中培养情感和态度,达到知、能、情并重的教学目的。——这是新课程改革所要求得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与态度。

最新2019林业局深化改革工作总结

林业局深化改革工作总结 市委改革办: 20**年我局按照市委和市委改革办的工作部署,牵头组织开展制定林权抵押、担保贷款和森林保险、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等配套政策,做大做强江南林权交易所,研究林地、湿地、森林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贯彻落实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加强深化改革工作。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全局上下充分认识到全面深化林业改革是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实现兴林富民的根本举措,增强了责任感和紧迫感。各科室、单位明确分工,各负其责、科学谋划、稳步推进,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发展壮大林业产业,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全面推动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 二是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为深化改革做准备。20**年以来,市林业局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宏观谋划,围绕林业产业、资源保护、集体林权改革等方面开展专项调研,为林业改革向纵深推进提出了可行性措施。完成了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任务和全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

成果编制、审定工作,开展了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摸清了全市林地、湿地,以及森林、林木和野生动植物等林业自然资源现状,为谋划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依据。 三是扎实推进重点工作,落实全面深化林业改革任务。以推动林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扎实推进绿色质量提升行动和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突出加强森林资源管理考核、做大做强江南林交所、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增强林业金融支撑、加大生态湿地保护等五个方面重点工作,落实林业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深化集体林权配套改革,抓好黄山区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扎实做好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加速现代林业发展。 1、研究制定林权抵押、担保贷款和森林保险、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等配套政策,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年内完成类)。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改革任务完成以后,积极跟进林木采伐管理、林地林木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森林资源保险、生态效益补偿、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等林业配套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更加注重林业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激发林业发展活力,增强林业发展后劲。 (1)黄山市人民政府出台了《黄山市林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黄政秘〔20**〕9号);市政府金融办、市林业局、人行黄山市中心支行和黄山银监分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启示课程的考试 80分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启示课程的考试80分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苏共党内上层的保守派是以哪位为首? A.契尔年科 B.利加乔夫 C.叶利钦 D.戈尔巴乔夫 2. 戈尔巴乔夫是以下哪位苏共总书记的继任者?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安德罗波夫 D.契尔年科 3.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在1988年的6月份,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提出了什么口号? A.“革新苏共” B.“还权苏维埃” C.“多一些民主” D.“多一些社会主义” 4.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以下哪位苏共总书记被称作“新斯大林主义者”?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安德罗波夫 D.契尔年科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以下关于改革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改革是一个渐进、温和的过程 B.改革是自上而下的 C.改革是执政者自觉的、主动的行为 D.改革是在原有的秩序框架内进行完善 2.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别洛韦日条约》是由哪些共和国签订的? A.哈萨克斯坦 B.白俄罗斯 C.乌克兰 D.俄罗斯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赫鲁晓夫搞“三驾马车”就是调整党政关系。 正确 错误 2.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在党内外“革新苏共”的主要目的,就是在革新苏共的过程中,要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 正确 错误 3.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长期以来苏联社会的改革不是半途而废,就是纸上谈兵,因此苏联人形成了观望的习惯。 正确 错误 4.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改革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需要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正确 错误

(完整版)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主要内容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主要内容 第一章新课程改革与教学理念重建 第一节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与特点 (一)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具体目标主要指以下五个转变: 1.课程内容的转变 2.课程结构的转变 3.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变 4.课程评价的转变 5.课程管理的转变 (三)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1.由“专制”走向民主 2.由封闭走向开放 3.由专家走向教师 4.由立足结果走向立足过程 二、新课程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一)确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二)建立民主的教学关系 (三)改革教学与学习方式 (四)重建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 第二节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理念的重建 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与课程的关系 在新课程改革中,课程不再是仅仅由教材、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等文字资料组成的了,而是由这些文字资料和教师与学生对课程的体验和感悟共同组成的,并且教师与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将占课程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构建与提升的过程”。因此,在新课程中,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互相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 二、新课程背景下教与学的关系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和影响

考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和影响 1.背景 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影响长期没有克服,进入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经济形势恶化,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2.内容 经济上,提出“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经济效益;政治上,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外交上,开展“新思维外交” 3.结果:改革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危机,政治体制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而独立的趋势加强。 4.影响: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与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 例题1下列苏联领导人中,先后把经济和政治作为改革重点,并最终导致国家解体的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答案:D 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苏联解体,答案D。 例题2他领导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他是()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答案:C

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与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答案C。 1. 某小论文的内容,主要是“宣扬人道的社会主义、放弃一党制、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可见,该文的主题是() 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C.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2.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改革未能取得良好效果。1986年至1988年,国民收入增长率仅为2. 8%,反而低于改革之前。当时领导改革的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3.20世纪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政治体制发生的急剧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②国家权力分散 ③叶利钦控制了苏联全局④苏联解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在评论某次改革时,一学者风趣的说:“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据此推断,他针对的是() A.赫鲁晓夫改革 B.匈牙利改革 C.戈尔巴乔夫改革 D.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冯冬雯 摘要:通过比较分析,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在课程政策上,注重国家课程统一性与学校课程灵活性的动态平衡;在课程结构上,注重课程类型、课程内容和课程形态等方面的调整和完善,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在课程实施上,注重教师和社会参与、政策支持以及质量监控;在课程评价上,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与选拔转向侧重发展,评价标准由刚性的单一化标准走向弹性的多元化标准,评价对象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评价主体上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方法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政策;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趋势 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学校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综观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可以说是一个核心。课程改革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特点。然而,通过比较和分析,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总体趋势。 一、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 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社会秩序和教育范围内,为了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1]它作为一国课程改革指南,着重要解决“由谁来决定我们的课程”或课程权力的分配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大体上有三种课程政策的类型: 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学校自主决策型,分别以法国、美国和英国为最典型。目前,无论是采取哪一种类型课程政策的国家,都逐渐认识到对课程统得过死和放得过宽都不是明智之举,各国课程政策均注意在“集权──分权、政府──市场、标准化──多元化、学术发展──个人发展”之间寻求动态平衡,努力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协调与统一。 一方面,许多原先实行课程分权管理的国家都把推出强有力的“国家课程”视为迎接21世纪挑战的重要举措。如美国一向实行地方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州自为政,在同一州范围内,不同社区的课程设置也有一定区别。而英国政府一向对学校课程不加干涉,基本上由学校自主决定课程。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两国都趋向于建立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试图突破教育行政地方分权的历史传统,加强国家对教育宏观调控的职能,以确保基础教育的质量。在课程政策上有明显强调集权、政府、标准化和学术发展的倾向。[2]另一方面,许多原先实行中央集中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的国家都注意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政策,从课程管理的集权和控制走向分权和校本,从课程内容的标准化、高负担走向多样化、灵活性,从课程评价的统一、严

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马庄小学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继续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认识课程改革的背景,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确立现代课程意识,更新教学观念,建立各学科课程改革研究小组,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二、具体目标 1、帮助教师树立现代课程意识,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2、优化课程的实施过程,进一步落实“4+2课堂教学模式”新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并逐步推广。 3、改革评价机制,探索发展性评价,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4、加强课程管理和教师培训,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多能型的现代教师队伍,把我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推向新的高度。 三、组织机构 成立“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导处、办公室、总务处、教研组长等有关人员任组员,负责决策、组织、协调、保障等工作,在政策、人力、物力、财力、宣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课程改革实验营造良好的环境。 四、实施措施 1、强化师资培训

(1)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课程培训、课改研讨会。(2)与其他学校多进行横向联系,有计划地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活动,互助互学,共同提高。 (3)学校多组织老师对新课程标准解读学习,使他们逐步掌握课改的真谛,把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课堂。 2、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新课程、新教材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同时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学校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备课方式,加强钻研教材、了解学情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强调师生交往、积极互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为了构建这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我们准备从一下方面着手。 (1)拓宽课程资源。 (2)改变教学行为。 (3)改变学习方式。 (4)开展课堂比武的活动。 3、完善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制度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标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恰当的评价将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课堂教育评价从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的基本素质三个方面进行科学的、发展的评价。 4、落实管理制度。

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1991年年底,俄罗斯、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从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苏联。其他加盟国纷纷响应脱离苏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值得一提的是,正是戈尔巴乔夫本人在1990年引入的总统一职并当任了苏联总统。1991年12月25日独联体成立后,他宣布离职,苏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正式停止存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苏联领导人的一次又一次的失误中和各种外界原因下解体。苏联的基础设施、工业基础比较雄厚,资源丰富,人民的文化素质很高,但眼看着解体了,搞成今天这个样子,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戈尔巴乔夫背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包括取消党的领导、抛弃无产阶级专政。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的弊端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历史因素;急于求成的激进改革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的指导思想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过分依赖西方的援助,放弃了独立自主;长期积累下来的民族问题在错误政策的诱引下全面爆发;戈尔巴乔夫个人妥协动摇、优柔寡断的决策风格。这些为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首先。“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历史因素苏联的历史遗产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无法回避和必须面对的,这份遗产主要是的社会主义。其特点是:在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排斥商品关系和市场机制,经济结构畸形,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在政治上,形成了一党专政、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政治局面,最高领导人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个人崇拜风气盛行。这种状况无论是赫鲁晓夫时代,还是勃列日涅夫专政,又或者是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的短暂执政,都是如此。虽然他们也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所谓的改革,但都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只是在其内部的小修小补,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正如曾担任过苏联人民代表、苏共中央委员的麦德维杰夫所说的那样:1985年之前,还没有一位国家或党的领导人真正卓有成效地进行过改革,苏联国内的弊病被耽搁得太久了。的确,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这种”的弊端暴露无遗,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矛盾上:一是过“左”的路线及高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同社会主义要求健康快速发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新中国成立50多年,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基础教育课程也在不断改革。但是,众多的教育工作者,经过与外国的对比.发现现行基础教育的课程.存在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2)课程目标注重知识技能取向。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养成,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3)部分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以致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4)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6)课程评价过分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过于强调学生学业考试成绩,评价标准单一.忽视了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促进发展等功能。(7)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课程管理缺乏灵活性、开放性.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等等。另外,推行素质教育也遇到很大困难.许多地方“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教育与时代的要求差距很大。二、我国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的目标(一)指导思想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总体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的重大举措。“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追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具体目标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陕西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范课程实施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学校新课程实验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韩一飞 副组长:梁海娥 成员:全体任课老师 三、新课程实验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1、严格按照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要求,以新的课程标准组织本次实验,为新课程体系的完整积累经验。 2、探索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评价与考试制度,逐步形成、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改革,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和机制。 3、以素质教育的三个维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

观)的达成为导向,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校的教学模式,构成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特别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大力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探索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教研新模式。 4、加强德育探索与实践,开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德育新渠道,努力开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科技人文教育等德育课程,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学校德育体系。 5、构建具有组织管理、学术支撑、操作实施功能的新课程推进组织体系,探索有效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管理形式,以促进全体教职工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管理、研究、指导和教育教学能力,形成一支实施新课程的优秀教师队伍。 四、新课程实施计划表 五、实施新课程理念评价 (一)对教师的评价 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只是知识传授者的“单一角色”。而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要贯彻教学设计的“五核心原则”就必须从“单一角色”向“多元化角色”转变。即: 1、教师是给学生一个独立探索知识的空间和多元化信息渠道的提供者; 2、教师是丰富生动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者; 3、教师是课堂研讨氛围的营造者; 4、教师是学生的探索计划的指导者; 5、教师是学生探索过程中的鼓励者;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教育具有活动性的特点。以课题覆盖大纲的策略就是英国数学教学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教师以教学目标的某一项及学习大纲的某个水平为出发点,组织学生学习活动,这类活动针对性强,内容集中,便于教学组织,能使较多学生达到某个水平的学习要求。教师也可以提出开放性课题任务,进行开放性教学活动,往往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多个教学目标,涉及多个学习水平。教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记录,以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水平。 (三)计算机与数学教育相结合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育,十分重视计算机辅助教与学的研究与实施。例如,英国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机会来发展并应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的能力。美国2000年标准明确提出了“技术原则”也反映出这种趋势。2000标准最大的特点也许是强调科学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强调科学技术与数学教学过程相结合,并提供大量的形象化电子版中的数学例子,使得教师懂得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去运用信息科技。 数学教育的技术化趋势,也成为近年来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引人注目的特点,而且日趋活跃。各种现代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已经出现:结合具体数学内容编制各类软件,借助计算机快速、形象与及时反馈等特点,配合教师教学,使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作用,从ICAI(智能型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融声、图、文于一体的认知环境更趋自然的MCAI(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随着数学教学中的技术含量的提高,电脑、网络技术等成为学生学习手段之一,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信息,进行数学思考活动。 (四)目标的个性化与差别化 目标的差别化和弹性是目前国际小学数学教育设计的一个重要动向。英国国家数学课程由学习大纲和教学目标两部分组成。其中教学目标按照五个知识块展开,学习大纲则按照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发展被划分为八个水平。国家数学课程明确规定每个水平的学习要求。体现了统一要求又具有弹性的结构。 (五)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 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综合也是一个重要的趋势。这是近二十年来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这一趋势在英国数学课程标准、日本的课题综合学习中体现尤为清楚。国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对我国的启示总之,国际数学教育改革上述趋势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第一,目前国际小学数学出现一些共同的趋势,如个性化、活动化和实践性,注重学生个人的感受和差别化的数学教育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在我国小学数学改革的实践中应该注意到这些趋势。第二,我国不少数学教育工作者总是存在一些担心,深怕一旦计算机器或计算机应用于小学数学教育就会削弱学生的运算能力。上述国家改革的经验表明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计算器(机)是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我们应该努力提高电脑技术应用于数学教育的水平,增加我国数学教育的技术含量,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第三,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在吸收国际经验的同时,必须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实际上,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中有许多优势,例如,我国的方块字中存在着许多几何图形,小学中的乘法口诀,古代的数学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和方法,都体现了我国数学的民族特色。又如,我国小学生基本知识和能力相对比较好。我们在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中,应该发扬我们的优势,克服我们的不足。因此,在吸收国际数学教育改革有益经验的同时,充分考虑我国的文化特点,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和中国特点的小学数学教育体系。 第二节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发展的回顾与分析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数学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代的学校教学科目“六艺”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