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法文化差异论文

中法文化差异论文

中法文化差异论文
中法文化差异论文

浅谈文化差异对中法商务活动的影响

摘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文化对于商务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世界各国在文化方面差异很大,如语言习惯、时间观念、交际礼仪等。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认同,实现交际的顺利进行。从而对商务活动有着指导性的作用。所以,在商务活动中只有了解了对方的文化,才能使我国企业顺利开展国际商务活动。本文分析了文化差异对国家商务活动会产生的影响的几个方面,阐述了中法两国文化的差异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文化差异,商务活动,影响

引言:随着国际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而这些日益频繁的商务活动涉及到诸多方面。反过来,很多因素也影响着商务活动。其中,文化因素就极大地影响着国际商务活动的开展,是国际商务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活动。在频繁的商务活动和交往中, 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对商务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之间的交流包含了语言、非语言行为及情感等范畴。因此,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在企业进行商务活动时可以更好的获得经济来源和利润起着决定性因素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将法国与中国的文化差异进行了比较以及文化差异对两国商务活动的影响进行了初略探讨。

一、文化与商务活动的定义

(一)文化的定义

文化,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上进行解释。广义上,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通常人们所理解的文化是从广义上看到的,是在社会实践生活中所获取的。日常生活中说到的要讲文明也是文化的表现,文化又有这样的解释“所谓文化和文明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从狭义上也可理解为文化是社会的遗产,而不是生理遗传;文化是群体共享,而不是个人的行为;文化是一种生活式样,并且形式多样,也包括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着深刻的含义通常难以察觉的深刻含义。人们既可以了解文化,也可以利用文化。它在观念上指导着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方式和语言习惯,在商务活动中也起着必然性的作用。

(二)商务活动的定义

商务活动是企业为实现生产经营目的而从事的各类有关资源、知识、信息交易等活动的总称。人类历史经过漫长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 人们要进行商品交换就必然要进行一番交流. 从产生买卖意向、寻找交换伙伴、商务谈判、讨价还价及成交,这一系列过程都是商务活动. 随着全球经济越来越互相依赖。

(三)文化与商务活动的关系

在一系列的商务活动中有很多因素都产生不同的影响. 有的因素可以促进商务活动顺利进行,而有些因素则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可以使商务活动中断在某一环节,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这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间尤为突出,而文化因素又是容易被忽视的部分.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活动中文化因素显得十分重要。联合国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曾经指出,现代跨国公司日益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更为深入地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 国外许多管理

学家的研究表明跨国经营中凡是大的失败几乎都是因为忽略了文化差异而招致的后果. 当前国际上甚至一些大的经济组织也十分重视他们从事的经济活动中的文化差异. 早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夕,欧盟就曾在中国专门开办培训课程,其目的就是要消除或尽可能减少文化差异对跨国商务活动的态度的作用。

二、中法两国的文化差异类型

由于中法两国人民生活的地域不同,两个名族在语言习惯、交际礼仪、时间观念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一)语言习惯的差异

语言和文化向来就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美国语言学家Sapir 在《Language》一书中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1]他还提到:“语言不仅仅是表达思想的再现工具,而且它本身也是思想的塑造者,是个人心理活动、印象分析、心理习惯的综合的秩序和向导。”由此可见,我们在学习一个中国人向来以谦虚为美德,在受到别人赞扬时,为了表示自己谦虚,常常会说:“哪里哪里…”可这样的回答方式,在一个法国人听来,会觉得莫名其妙,“我赞扬你好,你还要问我你到底哪里好…”。

这就产生了分歧,本来也许十分愉快的一场交谈,就在尴尬的气氛中结束了。如法国人推荐什么你不喜欢或不愿意时,可以直接说“Non, merci.(不用了,谢谢。)”而中国人不习惯表示拒绝,仍然接受,主人会认为客人喜欢,而继续推荐。相反,当你喜欢时,也可大方接受说“Avec plaisir.(非常乐意。)”而不是谦虚的说“?a me suffit, merci.(已经够了,谢谢。)”这时主人会认为客人是真的不需要了,就不再推荐了。如此一来,本来想要的没有,不想要的又不得不要。这个客做的自然是不太顺心了。法国人不喜欢假惺惺,他们希望知道客人最真实的感受。

(二)交际礼仪的差异

在称谓和称呼方面,中国人普遍重视血缘关系的远近,因此汉语中的亲戚称谓比较复杂, 而法语的亲戚称谓分类则较为简单。如, 汉语中的伯父、叔父、姑父、舅父、姨夫等, 法语中只用oncle一词表示; 汉语中伯母、婶母、舅母、姑母、姨母等, 法语中只用tante一词表示;在见面交往礼节方面,中国人通常是见面喜欢点点头,握握手或行拱手礼,或者微微欠身然后握手,而法国人觉得欠身似乎显得自卑。在法国贴脸礼却是十分常见的见面礼与道别礼;在宴客方面,喝酒历来被中国人视为做生意、交朋友等社交场合不可缺少的一环。中国通常遵循的是酒杯不能空茶水不能太满,法国人通常喜欢啤酒、葡萄酒,不喜欢劝酒,他们的行为会随女主人的动作而进行;在禁忌与习俗方面,中国人不喜欢说4,视4为不吉利,因为与“死”同音;觉得8非常吉利。法国人特别忌讳“13”这个数字,认为“13”、“星期五”都是不吉利的。甚至是大祸临头的一种预兆。对法国人来说,初初见面就送礼,会被人认为是不善交际的,甚至还会认为你行为粗鲁。在饮食上,法国人不爱吃无鳞鱼;也不爱吃辣味重的菜肴;拜访方面,中国人通常以登门拜访表现他的热忱,法国人通常是邀请在外面的餐厅用餐,而不会轻易邀请回家用餐,这点和中国人之间有所不同。总之,不论是在称呼,还是在交际礼仪等各个方面,中法两国之间都存在很多不同之处。

(三)时间观念的差异

除语言和交际礼仪之外,中法两国人民在时间观念上也差别也很大。法国人虽然也知道“时间就是金钱”的说法,但他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似乎更喜欢说“把时间还给时间”(Il faut laisser le temps au temps)或者“明天天还会亮”(Demain il fera jour),也就是说干什么事情都不能太急躁,最好悠着点。对中国人而言,虽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古言之说。鲁迅先生也曾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

三、文化差异对中法商务活动的影响

(一)语言习惯的差异对中法商务活动的影响

首先,在称呼方面,在商务谈判和涉外交往中中国人在商务谈判和涉外交往时常在见面时称呼:“先生”、“小姐”。对女士,中国人均称“小姐”;对于男士,均称“先生”。法国人则对女士有分未婚与已婚的不同称谓:未婚女士称为“mademoiselle”已婚女士称为“madame”。在不确定对方婚否时,最好称呼对方为“mademoiselle”表示为对女士的尊重。其次,在打招呼方面,法语和中文之间也存在文化差异。中国人用“你好吗”进行问候是最普遍常见的,没有任何级别和关系可分。法国人打招呼时常用“Comment allez-vous?”或是“?a va?”这两种用法看似一样,但在应用过程中却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是熟悉的朋友之间用了“Comment allez-vous?”,会让人误会你不想与他做朋友,要刻意拉开两人的距离,而如果在陌生人之间或是上下级之间用“?a va?”,又会被人认为你这个人不懂礼貌,不会尊重他人。这样就会造成很大的误解,在生活交往中会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中法两国的语言习惯的差异对两国的商务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语言使用的适当与否,必须要在了解国家文化基础上才能进行准确的判断,才能使国家间的商务交谈有利的进行并达到最佳效率。

(二)交际礼仪的差异对中法商务活动的影响

在交际中,中国人在社交场合最为普及的见面礼节是握手礼,法国人在社交上也常用握手礼,但在朋友和亲人之间多为贴脸礼。中国人多以‘言之有礼,谦虚诚恳’的语言方式进行交谈。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谦虚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生长,我国也有“谦受益,满招损”的古训。中国人在进行首次谈判时关系严谨,只与合作关系进行交谈,只有是长期的生意伙伴才会像朋友一样交谈。但法国人恰恰相反,他们非常珍惜在谈判中的人际关系,在没有互相成为朋友之前,一般不会与你做大笔生意。在谈判时法国人喜欢与你谈谈政治、文化和艺术,但在宴请招待时忌谈生意。中国商人严谨、精细有原则参加商务活动时穿正式西装。对于款式没有太多要求。法国商人保守而正式,尤其是在小城市如(Lyon)或(Bordoaux)等,得表现格外正式。商务活动宜穿保守式西装,访问公私单位,绝对要预约,而握手是开始或结束商务谈判的必然。交谈有忌,不要问他们的家事,法国人对“商务机密”很敏感。还要注重商务礼俗,法国人忌讳‘13’,在与法国人进行谈判时,时间、住房号、订餐座位号、乘车号等都不能是13号。对中国人而言对数字没有太大的忌讳。由此可知,交谈是一门艺术,是表达思想及情感的重要工具,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交际是建立在交谈的基础之上,交谈的优劣与交际礼仪的差异直接决定着商务谈判的效果,对商务谈判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掌握交谈的相关因素和提高交谈的语言艺术及深入了解两国的交际礼仪差异对促进商务谈判顺利进行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时间观念的差异对中法商务活动的影响

通常西方人时间观念强,做事讲效率。但法国是特列,法国人时间观念不强,身份越高,越来得迟,以显示其高贵。法国人有足够的耐力和毅力,无论是对付其无休止的争论,还是对付其政府部门繁琐的手续,意外的拖延和不现实得要求都是如此。所以在公众场合,法国人迟到了不要轻易发火,那是他们的习惯。因此在和他们进行商务活动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同时中国人的时间观又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八小时内百无聊奈、疲沓拖延,一方面是八小时外惜时如金、疲于奔命。这一张一弛,倒正符合中国人信奉的“文武之道”。但在商务谈判中,中国人相对法国人来说,比较准时,一般不会迟到,他们认为迟到是对对方的不尊重,这正是中国人以‘礼’待人的表现。中国人也注重效率,办事速度快。时间观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不同文化的时间观念影响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正常交往,因此了解两国时间观念的差异对中法顺利进行商务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应对中法贸易中文化差异的建议

(一)培养跨文化意识

中法合作日益深入,我们在与法国的国际商务交流活动中,要多方面了解商务工作环境中法语交际的文化特性,知己知彼才能长久合作。培养具备跨文化法语交际能力的商务人才已成为时代之需。文化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历史上形成的东西,无所谓先进和落后。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要想取得经营的成功,很重要的一条是能在跨文化环境下灵活地面对异域文化因素的影响。跨文化沟通的目的是互相了解,互相汲取,既不要夜郎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这才是跨文化沟通中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二)掌握跨文化商务技巧

树立文化平等观,所要重点克服的是民族中心论。民族中心论的人在国际经贸与商务活动中,要达到跨文化沟通的目的,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真诚地对待别人。尊重别人,表现在对别人人格、信仰、价值观、风俗习惯等文化差异的尊重,也包括对别人看法和利益关系的尊重。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对周围的世界会有不同的看法,会有自己的行为方式。我们不要拿本国文化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异国文化中人们的行为方式,也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和行为方式强加给别人。尊重别人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沟通,在经济贸易或商务合作等方面达成共识。既做好文化适应,又善于文化介入守国际合作契约和交际礼仪外,首先应考虑的是如何适应当地文化,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经营者或合作者的心理,充分尊重和理解当地文化,将那种单一文化视野扩展成双重或多重文化视野。做好文化适应是跨文化沟通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双方合作的保障。当然,跨文化沟通中的文化适应也并非是要全部一味地迁就和适应,有时善于抓住机会,适当向对方渗透并介入自己的文化,也能达到沟通和让当地人们接受别国文化和产品的目的,不过,进行文化渗透与介入时要格外慎重,要考虑到当地人们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或抗拒的程度,不同文化都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外情绪,对于外来文化介入难免会有抵触。

(三)加强中法两国文化交流

中国始终把对法关系置于中国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把握和推进中法关系。中方愿与法方增进战略互信,重大问题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国际事务上

密切磋商与协调,共同应对挑战,共享发展机遇,丰富人文领域交流,弘扬传统友谊,共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对中法商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两国领导人应从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及时沟通交流,冷静妥善处理。两国需要扩大加强政治思想文化沟通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要理解各自对事物会出现不同解读的现象。

五、结论

中法文化差异不仅仅是以上所阐述的几个方面。要想在商务谈判中处于优势地位,并成功地进行商务交往,要全面的认识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并能更好的缩小和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商务人才,特别是培养具备跨文化法语交际能力的商务人才已成为时代之需。同时,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间经济往来日益平凡,跨文化商务活动也日渐增加。对待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正是我国企业的挑战之一,也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规划的重要工作之一。

参考文献

[1]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08

[3]李欣,司福亭。现代交际礼仪。背景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08.(68-75)

[4]艾建玲《旅游礼仪教程》湖南大学出版社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论文

论“诚实守信” 系、部、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专业:国画三班 年级:2012级 姓名:王波 学号:2012101108

论“诚实守信” 王波 诚信是什么?诚信是成功人生的灯塔,诚信是人生的重要美德,诚信是人的立足之本,而且诚信更是一种高尚人格的体现,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人与人友好共处的基础,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古人云:“君子立其诚”。“诚信明礼,以信为美”,而且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越来越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精诚合作的开始,而且我也是这样认为,共有以下几点: 一.大学生诚信的现状和问题 首先大学时期是大学生立志成才的关键时期,是大学生完善自我的时期。但是在当前时期的高等院校的诚信建设却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如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求职履历“掺水”或造假;不履行还贷义务,故意拖欠助学贷款;个别毕业生还在就业合同中出现毁约现象,但总的归结起来都是大学生本人的诚信教育有着息息相关。而我经过网上查询得出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有: 1.大学生的现状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a、从认识层面来讲,多数学生把诚信作为一种重要品质来看待。 b、大学生将诚信划分为理想认识与现实操作两个层面 c.从对别人要求的角度,大学生对于别人的诚信品质要求普遍较高,而作为自己的道德要求却不高,并且自身实践诚信较差。 d、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什么是“诚信”认识不清。 e、大学生选择诚信同时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有强烈的功利倾向 2.大学生在诚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 a、日常言行缺乏诚信,背信违约。 b、信贷诚信:恶意拖欠贷款、学费,银行高校处境为难。 c、考试诚信: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d、就业诚信:求职履历,弄虚作假;就业签约,无故悔约 e、学术诚信:抄袭成风,瞒天过海 二.诚信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因为大学实际上是社会、家庭、学校的一个缩影。所以我针对大学生出现的诚信危机,我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大学生道德品质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题目: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学院: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生姓名:白莉 学号:201141000102 指导教师:刘晓玲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 [摘要] 中西方不仅在语言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同时也在饮食习惯,交际礼仪等等多方面。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去了解与学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阐述了中西方文化在日常礼仪与餐桌礼仪方面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提高对中西方礼仪差异的认识,从而加深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餐桌礼仪;日常礼仪;交际礼仪

目录 引言 (3) 称呼 (3) 饮食 (4) 餐具 (4) 交谈 (5) 结论 (5)

引言 培根说过:“举止彬彬有礼的人,一定能赢得好的名誉。”正如同西班牙的伊丽莎白女王所说:“理解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中国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交往日益增多,身为高等学府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外国友人交往。在交往中需要学习并且写好这份“推荐书”,仅有流利的语言交流是不够的,必须了解中西文化利益的差异。“礼仪”的学习与了解应该是有意识的加入到日常生活照,下面,对中西方文化礼仪之差异作进一步分析。 礼仪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尊敬他人的礼节程序。中文中的“礼仪”由“礼”和“仪”两个字组成,分别代指礼貌、礼节,仪式、仪表。它们是一种要求,一种被人们规定的共同认可的程序。《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礼”可以产生出“人利”的气氛。“不学礼,无以立”,不懂礼貌,则无法立身,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共识,反映了孔子对礼仪的重视。中国自古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有《周礼》、《仪礼》、《礼仪》三部名著,这三部涵盖了中国古代礼仪的重要内容。 西方礼仪有很多种词汇,比如courtesy:有礼貌的行为。Etiquette:除了礼仪外,还指对从事某一行业人士的行动起约束作用规矩。Protocol:一种刻板的,在外交和军事领域内实行的长期公认的相处准则。Tite:仪式、典礼和惯例、习俗。 繁多的有关礼仪的词汇反映出了西方人对礼仪的重视,并有对礼仪更加细致的划分。这具体到礼仪文化上,中西方有如下多种差异。 称呼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家是指家庭,中国的礼仪产生于不同的家族文明。西方则从古希腊就开始以工商经济为主,这种经济于天然人伦无法相容,所以,宗法文明未充分发展。英语中的家源自拉丁词汇,而这个拉丁词汇源于在“家族之父的权力下”从事劳动的奴隶[1]。这与中国的家的概念完全不同。西方的家带有与工商经济发展相融的私有财产的意味。不仅家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地方。在英语中,国家主要表示地域性或民族性的含义。是地域、民族、家族的总和。在中国人看来“国之本在家”。家是国家的命脉。中国人重在家中做人,英文中所说的一个人的背景与起源在中文中时身家,出身的表示。中国礼仪有着一种高超的宗法文明,同时内外亲疏之别,是中国人往往注重拉关系,“义父”、“义子”、“干

中法文化差异

中法文化差异 不同的文化传统,使中国和法国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相当的文化差异。 法国人看上去总是那么热力四射,又懂得享受生活。但是你千万不要以为这帮革命分子的后代会被热血、浪漫给冲昏了头脑。看看那一大长串名人名单,什么伏尔泰、卢梭啊、戴高乐啊,外加现在的希拉克,就会发现其实法国人是绝对理智的,爱演讲,爱辩论。他们的神侃也是一绝,跟地道的北京爷们有一拼。还要奉劝一句,如果你有幸去法国玩,或者认识了某某法国朋友,千万不要和他们吵架,因为法语是世界上语速最快的语言,也许你听到眼前冒金星也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 其实,法国人的生活情调有一点就体现在了爱花上,平常的小日子里,买一束鲜花放在窗前,顿时满屋生香。如果你去拜访或参加晚宴的前夕,总是要送鲜花给主人。当然,中国人也是爱花花草草的。赏菊是我们的一种高雅情调,但法国人却不同,切记不要送菊花,因为法国,菊花代表哀伤,只有在葬礼上才送菊花。其他黄色的花,象征夫妻间的不忠贞,千万别送。另外也忌摆菊花、牡丹花及纸花,在法国,康乃馨被视为不祥的花朵,你如果糊里糊涂地买一大把康乃馨,送给法国人,碰到脾气大的,和可能会让你尝尝法式拳头的滋味。 在法国,男人送香水给女人,会被人认为有过份亲热和"不轨企图之嫌"。送花通常要送单数,但别送不吉利的"13"。法国本土出产的奢侈品,如香槟酒、白兰地、香水、糖栗等等,也是好礼品。送一

些有艺术性和美感的礼品如唱片、画或一些书籍,如传记、历史、评论及名人回忆录等会是一种比较保险的做法,如果你能知道对方的品位、偏好哪个流派就更好了。有意思的是,像乌龟、猫头鹰在我们这边很忌讳的动物,在法国人看来却是不错的礼物。如果你结婚时,法国朋友送你一对青蛙,你千万别生气,人家那是在祝你多福多子(因为青蛙一次能产卵上万个,是不是吓死,比母猪还厉害)。当然,法国人除非关系比较融洽,一般不互相送礼。 文化的差异真的是很奇特,不同的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一点都不假。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语言体现——论文

学号: 09416611 常州大学 题目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 学生杨静晶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计算机093 二○一一年十一月

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 摘要:中西方不同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导致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随着相互间了解的加深,中西方间的文化冲突也日益增多。语言交流是交流的主要形式,而语言的使用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文化差异及语言体现”已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议题。在未来,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将成为我们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化与语言;跨文化交际 Abstract:Chinese and western differ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developing process lead to the great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link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re getting closer. With the deepening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e conflict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ountries are increasing. Language exchange is the main form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use of language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culture. So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language reflects” has became an important issu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future, the ability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us to move towards the world。 Key Words:culture difference; culture and languag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开题报告】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关键字】开题报告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篇一: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开题报告 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动态: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的研究方兴未艾,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全方位研究正在不断深入。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西方文化差异专题研究的论文也相继公开发表,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意义:中西文化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 它们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本选题以中西方文化差异为切入点,进行较为深入的文化对比研究,反映一个民族的礼仪、宗教信仰、风 俗习惯、饮食等特征的表现,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难点和创新点: 基本内容:本选题重在研究礼仪文化、(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开题报告)饮食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表达方式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理论说明与实例分析相结合。 难点:如何从多个角度分析归纳总结文化差异。 创新点:将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重点加以研究。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步骤: 1.中西礼仪的差异 1.1称呼语 1.2感谢和答谢 1.3赞美 1.4节日 2.中西饮食观念得差异 2.1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2.2中西饮食方式、餐具不同2.3中西饮食性质的差异 3.中西风俗习惯的差异 3.1称谓及称呼 3.2敬语谦词 4.中西宗教信仰的差异 5.中西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研究方法和措施: 本篇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措施是在选定课题后, 由小 组成员分工协作, 从图书馆查阅相关的书籍、

上网寻找资料和有价值 的参照文献,最后结合所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做出总结。四、研究工作进度:11 月,查找相关资料。 12 月,结合所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做出总结。 五、主要参照文献: 邓炎昌、刘润清 : 《语言与文化》 刘炳善 : 《英国文学简史》 王福祥、吴汉樱 : 《文化与语言》 胡文仲 : 《文化与交际》 朱维之、赵澧 : 《外国文学简编》 张今、陈云清 : 《英汉比较语法纲要》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篇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浅析中西方姓氏文化的差异)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浅析中西方姓氏文化的差异 二级学院:文新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XX级2班 学号:XX010240 学生姓名:黄通科 指导教师:曾祥云 20 14 年 6 月12 日 四川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

从跨文化交际看中泰民族时间观念的异同

从跨文化交际看中泰民族时间观念的异同 [摘要]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着不同的时间观念,时间观念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言行举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中泰民族时间观念的异同及其表现,提出相应的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建议,意在减少或避免因时间观念不同而引发的跨文化交际障碍。 [关键词]中泰民族;时间观念;异同点;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中泰两国之间虽然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由于两国所在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不同,风俗习惯也就有着各自的特点。时间观念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能够反映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言语行为,是构成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曾说过:“时间会说话。它比有声语言更坦率,它传达的信息更响亮而清晰。”时间观念作为一种非语言文化,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随着国家间交往的频繁,人们受到了强烈的外来文化的冲击,特别是在与持不同时间观念的人们交往时,容易产生误解或中断交际。对于这一点笔者在泰国留学时深有体会。为减少或避免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误解和冲突,本文通过分析中泰民族时间观念的异同及其表现,提出了相应的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建议。 二、中泰民族时间观念的相似性及其表现 中泰两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使得两国在民族心理、社会文化、宗法礼教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集中体现在人们对时间观念的认同上。 (一)时间习惯——多向时间制 霍尔把世界各国使用时间的习惯分为两种范畴,即单向时间制和多向时间制。恪守单向时间制的人要求做任何事情都要严格遵守日程安排,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到时间结束的时候,不论工作是否完成都要停止,不能影响下一项工作。这与持多向时间制的人的时间习惯恰恰相反。 中泰两国人民持的都是多向时间制,这种时间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随处可见:人们没有计划详细的日程安排,即使有计划也不一定按照计划行事,而是想到什么事就做什么事,喜欢将事情杂糅在一起做,特别是在办公的地方,我们随处可见一个工作人员正在同时应对几个人或同时处理几件事情;人们认为时间是灵活随意的,比较看重人情味,如果有人因为事情耽搁了工作,这是可以原谅的,像中泰两国的教师在课堂上中断授课进程,去接电话或签文件等都是常见的事。 (二)时间意识——环形时间观 时间意识通常可以分为线形和环形两种。持线形时间观的人认为时间就像一条直线不断在延伸、在流逝,一旦失去便不能挽回,所以这类时间观的人关注的是未来,使用时间的精确度也极高,甚至到秒。 中泰两国人民持环形时间观,认为时间可以循环、可以重复,觉得时间是周期性的,一个星期结束后还有下个星期,周而复始。在这种时间意识下,人们便认为时间是充裕的,养成了不紧不慢、休闲悠哉做事的方式。 (三)时间取向——过去时间取向 时间取向一般可以分为将来时间取向和过去时间取向。持将来时间取向的人思维活跃、好动求变,怀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抓紧分分秒秒努力工作以求取得

中泰日常礼仪文化对比1.1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中文):中泰日常礼仪文化对比 (英文):The comparison with daily etiquette culture between Chinese and Thailand 学院对外汉语学院 年级专业XXXXXXXXX 学生姓名 XXXX 学号XXXXXX 指导教师XXXXX 完成日期 2016 年 1月

上海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中泰日常礼仪文化对比》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除此之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作者签名: 日期:2015 年1月9日

上海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登记表 学生姓名XXXX 学号XXXX专业XXXX 学院对外汉语学院指导教师姓名/职称XXX 题目中泰日常礼仪文化对比 选题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也不断加深,所以人们在交往中所需要用到和注意的礼仪,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深入了解两国的礼仪文化,对国家间的交流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泰国和中国的日常礼仪进行对比研究,从而了解两国日常礼仪的不同地方,对了解两国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解释见面礼的概念,搜寻中泰两国在日常礼仪方面的资料,从个人礼仪、婚庆礼仪、社交礼仪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了解两国见面礼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异,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再进行分析,让读者更好的透过日常礼仪去理解两国文化,最后再给出总结。 研究方法、手段及步骤: 1.查找相关文献。 2.考察选题意义,了解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情况。 3.分析对比内容。 4.根据指导老师意义修改论文。 5.对分析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中法饮食文化比较

中法饮食文化比较 中法两国似乎总被一条无形的丝带连接着,使这东方文明的摇篮和欧洲的文化中心碰撞出了令全世界惊艳不已的火花。无论是在历史文化方面还是饮食文化方面,中法两国始终个性鲜明、别树一帜。如果说在历史文化方面,我们还能找到些许的相似性,那么在饮食文化方面,她们如两条不断向前延伸的平行线,永无交点。淡雅的茶文化与浓醇的咖啡文化,香醇的茅台与浓烈的白兰地,铮铮的竹筷与高雅的刀叉,随性的街头排档与讲究的餐馆等等,这些无不诠释着这两个美食史与文明史同样悠久的国家的饮食文化差异。当然,饮食文化的差异必定会伴随着消费行为的不同。下面我将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中法饮食文化及消费行为。 一、淡雅的茶文化与浓醇的咖啡文化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在民众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不论贫富,饭后一杯茶似乎是恒久不变的旋律。由于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因此形成了各具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他们有的用茶作食,重在茶食相融;有的则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其中有人们所熟知的白族的三道茶,土家族的擂茶,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藏族和维吾尔族的黑茶等。一方面,茶是高雅与通俗的统一。中国自古就有“琴棋书画诗酒茶”和“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两种说法,由此可见茶文化是雅俗共赏的文化。贵族茶宴、士大夫的斗茶以及文人骚客的品茶活动,是上层社会高雅的精致文化,由此伴生了茶的诗词书画歌舞等。而民间的饮茶习俗,又是非常大众化和通俗化的,老少咸宜,并由此产生有关茶的民间故事、传说、谚语等,表现出茶文化的通俗性。另一方面,茶又是功利与娱乐的统一。茶是经济作物,是人们普遍消费的饮料,喝了可以解渴,品之可以怡情养性,以它入药可治病,用于生产化妆品还可使人青春长驻,表现出茶文化的功利与娱乐性。 与不仅对茶叶种类、茶壶选择、沏茶工艺、品茶艺术等颇有讲究,更对品茶人的心境别有一番要求的茶文化相比,咖啡文化更显示出了它的包容和随性。总的说来,咖啡文化是热情洋溢、奔放自由、简洁随意、快捷方便的。而浪漫法国的咖啡文化则是一种优雅韵味,浪漫情调,和享受生活的惬意感,既不像美国人喝得任性又随意,又不像北欧人喝得理性温和。咖啡对法国人来说,已远不只是一种简单的饮品,更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遍布城市与乡村的咖啡馆是法国生活方式的一种标志。法国人喝咖啡讲究的似乎不仅是味道,更是环境和情调。他们愿意在外面热闹的街市买一小杯咖啡,慢慢地品,细细地尝,读书看报,高谈阔论,一坐就是大半天。法国人养成的这种喝咖啡的习惯,表达着一种优雅韵味,一种浪漫情调,一种享受生活的惬意感。可以说法国的咖啡文化是传统独特的,它让人歇脚喝咖啡的地方遍布大街小巷,树荫下、马路旁、广场边、河岸上,以及游船上、临街阳台上,甚至埃菲尔铁塔上。它们形式、风格、大小不拘一格,有咖啡店、馆、厅、室,还有那最大众化、充满浪漫情调的露天咖啡座,那几乎是法国人生活的写照。 由此可见中国茶文化与法国咖啡文化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而在茶和咖啡的消费行为上,两国似乎也颇具差异。中国人通常对泡茶的器具、沏茶的工艺及品茶的艺术比较感兴趣。甚至有些人不惜花重金买下一套茶具或用来收藏把玩或

中英文化对比论文

英汉习俗文化对比(选修课) 题 目 __中西文化差异_______ 姓 名 周超 ________ 学 号 3090311120 _________ 专业班级 英语094 ________ 分 院 外国语分院 _____ 宁波理工学院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障碍会导致的信息误解,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 例如在言谈方面,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礼貌的表现,但是西方人就不是这么认为了。当我们向西方人表示关切地问候时,他们可能反而觉得很不高兴。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不需要任何人来指教。如果就某种小事给人以忠告,那显然是对其能力的怀疑,从而大大伤害其自尊心。另外中国人在饭桌上的热情好客经常被西方人误认不文明的行为。因为西方人认为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客人自己决定,用不着主人为他添酒加菜,而且他们认为饮食过量是极不体面的事情。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给我们的日常生活交际带来不少困惑。 同样的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景,看法也大相径庭。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强,血缘关系,亲情伦理,在脑中根深蒂固,父母、子女始终是一家人。哪怕成家立业,另立门户,和父母仍不分彼此,中国人把赡养父母,侍奉父母,看作是自己应尽的责任。然而西方人却不同,子女一到成年,就会离巢而飞,父母不再抚养他们,而子女一旦独立,对父母家的事也不再理会,更别说赡养父母或几代同堂了。美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简单:父母及未成年孩子,称之为核心家庭。子女一旦结婚,就得搬出去住,经济上也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但同时也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中国人如果一大家子来购物,父母为小孩买东西天经地义,已成年子女为父母代付钱也是理所当然。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然而,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老外却不同,父母、子女各自理财,互不搭界。现实中的美国,儿子可以是百万富翁,父母却照旧穷困潦倒,和中国人的“母以子贵”,“一人得道,合家升天”的中国传统实在天差地别。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很多方面。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在西方人看来,谦虚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在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方面,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他们认为自己应该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们也不习惯过问他人的事情,比较注重隐私。因此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的私事。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

中法消费文化的差异

中法消费文化的差异 第一部分:中法四个文化层面的差别 一、最外层: 象征物, 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 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 1. 中国古代服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徵,一种符号。它代表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使人人各守本份,不得僭越。因此,自古国君为政之道,服装是很重要的一项,服装制度得以完成,政治秩序也就完成了一部份。所以,在中国现代上,服装是政治的一部份,其重要性,远超出服装在现代社会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穿着上有了很大的转变,,“时尚”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和着装风格已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接受和追逐,同时也特别注意穿衣与出席场合的搭配。 法国主打浪漫的服饰色彩。法国时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选料丰富、优异,设计大胆,制作技术高超,使法国时装一直引导世界时装潮流。在巴黎有2000家时装店,老板们的口号是:“时装不卖第二件”。而在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两个妇女穿着一模一样的服装。目前高级时装最有名的有:“吉莱热”、“巴朗夏卡”、“吉旺熙”、“夏奈尔”、“狄奥尔”、“卡丹”和圣洛朗”。近年来,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巴黎女郎的裙子,其式样之多。款式之新,在别国很难见到。法国人是把收入的最小部分用于穿着的欧洲国家,法国人一般很注意服装方面的鉴赏力,也接受比较便宜的而不十分讲究的仿制品。 2. 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法国人对饮食的讲究上足以与中国人媲美,甚至把饮食作为艺术这一点上还略胜我们一筹。 法国菜具有选料广泛、用料新鲜、装盘美观、品种繁多的特点。菜肴一般较生,还有吃生菜的习惯,中国人多吃熟食。中国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法国人认为个人饮食应符合各自的教养与社会地位并将同桌共餐视为一种联络感情、广交朋友的高雅乐趣和享受。法国人晚餐时间大多在晚上8点左右,有的甚至更晚,中国人大多在6、7点。法国餐厅服务十分到位,不仅要为第一次光顾的客人提供满意的服务,而且要记住老客户的姓名及其喜好的餐桌位置,客人再来时他们都主动招呼客人的姓名,使人倍感亲切。 3. 法国人非常讲究居住的环境,他们在这上面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是很多的。他们在房子的装饰上很追求个性,如果主人喜欢亚洲文化,那么他们很可能就把家设计成日本风格或中国风格:院子里种满竹子和各种大大小小的盆栽,家具也是相应亚洲风格家具,主人也和日本人一样席地而坐地喝茶聊天。法国人的房子装修风格各异的,而且,无论是房子的外表设计还是房子里面的装修极少看到有雷同的风格──这个民族是如此的厌恶雷同。这点上,国人和法国人很不一样,国人喜欢花钱请装修公司装修房子,而且在风格的追求上跟著大众走的,一种风格很流行,那么大家都要一样的。法国人装修自己的家很讲究家的温馨感和追求个性的。而且,大多数的人都是自己动手而不是请装修公司来做。有的法国人甚至会买好了地皮,自己设计好图纸,然后一家人用假期一点一点地把家自己动手建起来。很多法国人总是骄傲地指著自己的家告诉客人们,这个家是他们自己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垒起来的。 4. 随着生活水品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在圆轿车梦。同时造成了交通问题。 但是出于环保和交通的考虑,作为发达国家的法国政府积极鼓励大家尽量使用公共交通。事实上许多有车的法国人也都是使用公交车作为上下班的工具。 在法国,汽车有如火车的时刻表,且严格按表上的时间运行。 其车票的形式多种多样,给人们提供了多种选择。这就造成中国人与法国人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的偏好就有很大的差异性。 二、英雄人物性格,在一种文化里,人们所崇拜英雄的性格; 英雄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能够反映东西方基本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中国和法国的英雄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如陈独秀所说:“西洋民族以战争为本位,东洋名族以安息为本位”,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西文化比较论文)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xx级x班 xxx 学号:xxxxx 通过对本学期中西文化比较课程的学校,我对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以下我将从饮食、节日、音乐、建筑等方面,简要对中西文化的异同做一下探讨。 首先,从饮食方面来说: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中国和西方的饮食习惯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不同于西方,其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自己的食品板块,在中国菜都放在表和大家共享。如果你是被视为一个中国主机,准备一吨的食物。中国是他们的饮食文化非常自豪,并会尽力给你许多不同类型的菜肴的味道。朋友之间,他们只是为了将足以为那里的人民。如果他们有人出来吃饭的关系是半礼貌客气的,那么他们通常会比客人数量(例如四口人,五菜)为了一个菜。,如果它是一个商务宴请或一个非常正式的场合,有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食物量,将不可能完成。一个典型的餐开始与一些凉拌菜,像煮花生和大蒜捣烂黄瓜。这些都是其次的主要课程,热鲜肉和蔬菜菜肴。最后,汤是带了出来,这是由淀粉的“主食”食品,通常是米饭或面条或有时饺子。许多中国人吃米饭(或面条或其他)最后,但如果你要与其他菜肴米饭,你应该说那么早。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由于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都处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我想,这大概是出于一种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种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会把这种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这也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对吃的过份重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追求。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在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作为东方

浅谈中美文化存在的差异论文

浅谈中美文化存在的差异 摘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作为具有代表西方文化的美国与我国建立越来越密切,由于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的不同所以中美的社会关系,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社会风俗和社会礼仪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美国文化主张谦虚无私奉献和团结协作;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而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荒诞粗俗。因此,研究文化差异,研究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不可忽略的问题。 关键词:中美差异文化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文化,政治的多元化的发展,各国的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然而文化是沟通各国之间的桥梁,但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方的文化特点也不相同,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性,历史性,呈现了人类的一笔珍贵的财富。中美文化是人类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美文化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 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但对美国人的健康表示关心,就不能按照中国的传统方式了。 在美国,人们崇拜个人奋斗,尤其崇为个人取得的成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与赞美。但是中国人却很谦虚,不喜欢张扬性格。 文化障碍的确会影响跨文化交际。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2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差异 2.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①美国人的个人荣誉感 美国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崇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美国人的这种个人荣誉感与其崇尚的个人奋斗不无联系。在美国人看来,个人荣誉的取得是建立在个人奋斗的基础上的。没有个人孜孜不倦的勤奋努力,就不会有所成就,当然也就谈不上荣誉感。因此,在他们取得荣誉后,他们会毫不掩饰的加以炫耀,而不是“深藏不露”。以至于在我们中国人看来,美国人是毫不谦虚的。 ②中国人的谦虚谨慎 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在美国人看来这种谦虚,不仅是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能力。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资本主义是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2.2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 ①美国人的自我中心的表现 美国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主要表现在:自己为自己负责、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情、由于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是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 ②中国人的无私奉献 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帮助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这在美国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中泰学生在校礼仪差异

中泰学生在校礼仪差异-权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 摘要:泰国与中国的学生在校期间展现的种种礼仪规范都有其不同的地方,有些有着天壤之别,有些则稍有不同。本文主要从学生礼仪的三方面描述中泰学生在校礼仪的差异。分别从学生的衣着与仪容仪表、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学生在拜师节的行为等三方面粗略地描述了中泰两国间的差异,从而发现其差异的根源主要是文化,文化的不同促使两国的方方面面都有所差异。 关键词:中泰学生;在校礼仪;差异;文化 作者简介:郭琼茹(1988.06-),女,汉族,籍贯:福建,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在读,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G04 []:A []:1002-2139(2013)-5--01 泰国一向给人的印象便是传统的佛教之国,虔诚的国民在各种正式场合展现出的亦是泰国人特有的得体、大方。在寺庙、在学校、在政府部门……都有着本国自身一套约定俗成的规范,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泰国人的待人接物、衣着装扮等这些常被人忽略的礼仪方面,在与中国相较之下,差别甚大。从泰国学校的学生在校礼仪的细小方面看,可见一斑。 作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以外国人的角度观看泰国人,初来乍到时对于泰国的种种规范在惊讶之余过后却也发现它们存在的合理性。本人所任教的是泰国乌隆府一所私立的教会学校,此学校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虽说是教会

学校,但对学生的信仰并没有刻意的要求,所以在学校里依然是遵守着泰国人的礼仪规范。 一、中泰学生衣着与仪容仪表差异 学生的衣着与仪容仪态方面,泰国的学校规定学生必须穿校服,甚至老师也是统一着装。在我所任教的学校,学生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都是一样的服饰,男生统一的穿着是白色的衬衫加上蓝色的及膝裤子,黑色的布鞋,女生便是统一的白色的衬衫,蓝色的过膝长裙,佩戴蓝色的蝴蝶领结,有长头发的女生头发绑起后还要绑上蝴蝶结式的发带,脚上穿的是白色的布鞋,每次早上早会或者有集体活动时看下去如同一片蓝色海洋,很和谐很有青春洋溢的气息。如果星期一至星期五期间有体育课,学生们也将更换运动校服,方便运动。星期一至星期五天天穿校服,在校期间从不例外。 男女生的仪容仪态方面,女生并没有规定一定不能留长头发,从笔者的角度看,本人觉得泰国人依然是爱美的,蓝色的发带要有它的用武之处,学校也就不会轻易地扼杀女生爱美的心态,泰国人偏爱色彩在这里可以稍稍体现出来。男生寸头很普遍,有些或者碍于夏日的燥热,可以看见很多男生的后脑勺头发剃得很短,只留前面一点头发,但这也是被允许的。在泰国,学生的手上、脖子上、耳朵上佩戴的饰物随处可见,或许与他们是佛教之国有关,学校亦不会有太多干涉。 在中国,除了一些大城市历年来的统一服饰之后,很多地方的学校还是无法统一着装,即便有些配备校服的学校,也只是规定星期一升国旗的时候穿一天,之后便是同学依个人喜好着装。老师的着装也没有刻意要求统一,女生的头发在有些学校规定必须清一色的及耳短发,佩戴首饰配饰之类的物品是不被允许的,所以,从着装以及仪容仪态来看,中国与泰国有着不小的差异。 二、尊师礼仪差异 学生与老师之间有着明显的阶级观念,从另一方面可以认为学生对老师的恭敬。学生对老师打招呼时双手合十,泰国

中法文化维度比较及

189 JXSHKX 随着交通通讯和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交流越来越便利,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得到了深入发展。但同时也带来更多的关于全球化负面影响的争论。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提出,全球化将进一步导致文明的冲突。正因为如此,文化的比较研究有着比以往更深刻的意义。正视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比较和分析文化行为差异与差异产生的原因,对于消除不同文化人群之间误解以至偏见,增进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中国和法国分别作为东方和西方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大国,在21世纪有着重要的文化和经贸交流。作者试图通过比较中法两国在“文化维度(culture dimension )”上所表现的差异,追根溯源寻找这些差异的形成原因和中法 两国思想体系之间的区别,为中法文化研究提供另一种思路和参考。 一、文化维度理论与数据 早在19世纪,E.B.Tylor 就提出了“文化”的定义,他认为一个人身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复合整体都可以称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也包括其他的能力和习惯。也就是说,文化首先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但又包含多个层面,每个层面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为了进一步分析和比较不同的文化,Geert Hofstede 提出了国家文化维度理论。[1]Hofstede 研究不同国家的文化特征,在四个不同的文化维度(power distance 权力距离,individualism 个人主义,masculinity 文化性别,uncertainty avoid-ance 不确定规避)上定性和定量地比较分析不同国家人们的文化和行为。但他的研究和最初 中法文化维度比较及分析 ■甘筱青 郭宇冈 [法]Philippe Dorbaire 在全球化时代,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但文化的差异却可能导致交流中的误解甚至冲突。中法两国在“文化维度”上有差异,也有近似的地方。这些差异正反映了中法几千年来形成的思想体系的差异。弄清这些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有助中法文化互相了解、互相交流。 [关键词]文化比较;文化维度;儒家思想[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 (2011)03-0189-05 甘筱青(1956—),男,博士,九江学院校长、教授,南昌大学博士生导师,法国Poitiers 大学孔子学院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孔子思想;(江西九江 332005)郭宇冈(1973—), 男,博士,法国普瓦提埃大学孔子学院教师,南昌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方文化比较;(江西南昌330031)Philippe Dorbaire (1953—),男,博士,法国Poitiers 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方文化比较。(法国普瓦提埃 86000 ) JIANGXI 江西社会科学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论文题目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论文题目: 中西方时间观念的比较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 中西方教育的比较 中西方问候语的比较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 中西方宗教文化对比 中西方儿童文学的差异 从文字比较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礼貌中的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 论中西方激励机制的差异比较和在医疗管理中的应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分析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交际模式的影响 从历史中透视中西方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 浅谈跨越中西方文化障碍 日常生活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浅析中西方隐私观的差异 中西方古代体育和谐思想比较研究 中西方传统犯罪控制思想之比较 土地与海洋的对话——中西方文化与人格差异之浅见汉英商标翻译与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方孝文化探析 从文化视角看中西方教育思想的差异 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哲学语言观的差异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从素质教育看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及思考 中西方立宪文化差异比较——以价值观为视角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中西方股票期权制度实际操作的差异性分析 英语词汇学论文论文题目 英语语言的特征 试论英语逆序构词法 论英语主谓一致 The Change of English word Meaning: Factors and Types 英语词汇意义变化的影响因素与类型 运用“发散思维”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现代英语词汇迅速发展的源泉 网络英语的词汇类型及其特点 广告英语的词汇特点 英语教学中词汇的处理 英语词汇意义的特点与词汇教学 论中英文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差异 英汉文化内涵在动物词汇上的体现 试论篇章词汇衔接的语义基础 英汉词汇文化内涵探析 女性相关词汇及其文化内涵 动物词汇的应用及其隐喻性的探索 就词汇空缺谈旅游英语翻译技巧 汉英语姓名文化对比研究 英语颜色词的词义及文化对比研究 论提高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浅析词汇的记忆与词的形态理据之问的关系 试析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2095 英语词汇教学新探 英语词汇的联想与搭配探析 英汉词汇比较中文化内涵的展现 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 隐喻对英语词汇演变的影响 隐喻认知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论英语词汇搭配的特征 言语听辨中的词汇提取 英语词汇的认知与活用 英美社会与文化论文 1. The Contrast and Analyses of Customs in Britain and China 英国和中国习俗之研究 2.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English Names 英语姓名的文化内涵 3. Black Culture and American English 黑人文化与美国英语 4. The Phenomenon of “Political Correctness” in American English 论美国英语中的政治正确现象 5. English Euphemism and Culture 文化因素与委婉语 6.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Address Terms: English and Chines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