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过营养措施调控动物肠道健康

通过营养措施调控动物肠道健康

通过营养措施调控动物肠道健康
通过营养措施调控动物肠道健康

1前言

设计单胃动物日粮配方时考虑其对动物肠道健康的

影响,这种局面正逐步成为现实。这是因为随着抗生素在饲料中的禁止添加,通过日粮配方来维持或增强动物肠道健康已成为保证或提高动物福利和生产力的必要途径。肠道健康的研究始于人类健康计划,人们通过利用益

中图分类号:S 8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10)01-0041-04

通过营养措施调控动物肠道健康

刘焕良*昌捷译自《British Poultry Science 》2009,50(1):9-15

潘雪男校

摘要:⑴研究动物肠道健康,必须采用多学科合作的方法,从免疫学、微生物学以及营养学等角度加以考虑。⑵微生物菌群的不平衡通常会影响肠道健康,而禁止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会使其影响程度更加突出。⑶由病原菌引起的任何肠道损伤都会影响肠道健康,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无明显病变的亚临床感染通常会在经济上造成比急性短期的传染更严重的毁灭性影响,家禽的坏死性肠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⑷在配制日粮和设计饲喂方案时,应该考虑能调控免疫系统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的日粮因子。关键词:营养;日粮;肠道健康*刘焕良,昌捷: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4

的0.454kg(1lb)体重将能多出售0.907kg(2lb)的上市体重,同时经济收益会更多。

按2008年8月的瘦肉猪价格和对所增加的饲料成本进行因子分解,该经济收益可能会超过50美分/头(每10000头母猪多收益120000美元

)。

不管该经济收益如何计算,结论就是目前的乳糖价

格向人们提供了一个在仔猪开食饲料中高水平添加乳糖的机会,以通过保育期使仔猪的生产性能达到最大化,并提高断奶至上市间的生产效率。

原题名:Lactose improves gain through nursery period (英文)

原作者:Dustin W.Dean

!!!!!!!!!!!!!!!!!!!!!!!!!!!!!!!!!!!!!!!!!!!!!

生菌和益生元等营养物质的干预来改善肠道炎症和肠应激综合征。

如今肠道健康不仅仅是人类健康的研究主题,同样也是动物健康的研究热点。目前普遍认为,维持和增强肠道健康远比仅通过益生菌或益生元来调控肠道微生物区系复杂得多。这并不令人感到惊讶,因为肠道内含有640余种的细菌,能分泌20多种激素,可以消化和吸收绝大多数营养物质。此外,肠道耗能约占机体总耗能的20%,同时还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因此,任何会影响肠道健康的因素,都一定会影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和摄取。所以,肠道健康是一门高度复杂的学科,涉及肠道宏观和微观结构的完整性、微生物区系的平衡和免疫系统的状态等。更多的复杂性源自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由此引发的基因表达改变和内分泌调节等,这反之会影响用于肠道器官发育、组织生长和免疫系统成熟的营养物质的分配和利用。

本文将基于家禽研究的数据,从广义上探讨肠道健康与营养的联系,并讨论肠道发育、肠道微生物和肠道显微组织结构。

2日粮组成与肠道发育

大多数植物性饲料原料含有相当数量的纤维[非淀粉多糖类(NSP)和中性木质素],它们中大部分是不可溶性的。在单胃动物日粮中,不可溶性纤维通常被看作是养分浓度的稀释剂,其营养价值很小甚至没有。但是,最近的研究结果显示这种观点并不正确,不可溶性纤维在提高动物肠道健康,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和调节动物行为方面具有多种作用。据推测,单胃动物对纤维养分有需要,因为它们的胃肠道发育需要饲料中坚硬、固体部分的物理刺激。

最近的研究报告显示,肉鸡会采食大量的垫料;而蛋鸡饲喂纤维含量不足的细粉状日粮,会采食自身或同伴的羽毛;母猪也会摄入垫料,且垫料的摄入量多达其采食量的10%。稻草、麦秆、锯屑、木屑、刨花等垫料,主要由坚硬的纤维(不溶性NSP和中性木质素复合物)组成。Hetland 等(2003)在产蛋鸡中的研究发现,当摄入的刨花占采食量的4%时会导致肌胃重量增加50%。

肠道不仅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而且是机体防止外源性病原体侵染或进入宿主细胞或组织内的第一道屏障。此外,肠道也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因此,一般来说肠道越健康,动物就越健康,进而消化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能力更强。消化酶活性、肠道重量和生长性能之间的这种联系已被Hetland和他的同事(2001)阐明。他们在肉鸡的小麦型日粮中添加燕麦麸,结果增加了肌胃重,同时显著提高了肉鸡日粮中最重要的能量来源物质——

—淀粉的回肠消化率(从97%到99%),这很大程度上可能要归因于淀粉酶的大量分泌。另外,肌胃中的胆酸水平会随肌胃中残留木屑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表1)。由于胆酸可通过后部的十二指肠袢进入肠道,它们在肌胃内容物中的含量可作为胃与十二指肠逆流的一个良好标示剂。胆酸是一类强有力的乳化剂,在肌胃中通过对自由脂质的有效乳化而使养分易于溶解。日粮中的脂质通过水的稀释和蛋白质的降解被持续地释放出来。日粮脂质的不完全乳化会在肠腔内形成脂质膜,包裹营养物质,降低其溶解度,最终影响养分的消化。日粮淀粉消化率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由于胆酸分泌增多,使脂质乳化效率提高所致

道菌群完全建立之前,幼龄动物肠道(如雏鸡)所含有的细菌种类少于成年动物肠道内的细菌种类,这使得他们的肠道菌群较成年动物的更易于发生紊乱。这种现象被称作细菌性拮抗作用、细菌性干扰、定殖拮抗及竞争性抑制。

动物体内土著微生物区系能够为动物提供保护作用,防止其受到致病菌的感染,其证据主要来自于对实验动物进行的无菌或抗生素处理研究,这些实验动物对肠道致病菌感染的敏感性远高于普通动物。Collins和Carter(1978)证

实,一只完全无菌的老鼠能被10个沙门氏菌杀死,但一只普通老鼠则需要用106个沙门氏菌才能被杀死。肠道微生物菌群是造成此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这些老鼠无论是采用静脉注射还是腹腔注射,它们的半数致死量(LD50)都是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抗生素可保护肠道微生物菌群,使病原体难以定殖;同时,对致病菌定殖产生的抵抗力可能部分源于免疫系统功能的改善。有文献表明,病原微生物通过影响动物肠道壁来影响机体的免疫状态。在目前情况下,动物的免疫力就是其构筑抗击致病微生物的能力。Bienenstock 和Befus(1980)提出,肠道微生物活性发生改变后动物的免疫力受到影响。无菌动物的淋巴细胞、血浆细胞和上皮内淋巴细胞的数量显著少于健康动物;此外,与正常动物相比,无菌动物肠道的派亚氏结较小并且其发生中心发育不良,派亚氏结是属于淋巴组织,其包含了刺激免疫应答所需的所有成分。

用于调节肠道菌群的最常用方法或许就是利用对宿主动物有易的活菌。Pollman等(1980)研究表明,在无菌猪日粮中添加乳酸杆菌,通过增加白细胞的数量可激活免疫系统。同时,在猪或小鼠日粮中添加乳酸杆菌还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增强肠道内吞噬细胞抵抗外源致病菌的能力。抗体的产生,尤其是分泌型IgA的产生,已被认为是抵抗病原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自然形成的肠道微生物保护区系非常稳定,但它会受到日粮、疾病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卫生状况(清洁与脏乱环境、饲料原料的致病菌含量、畜禽舍的湿度、垫料类型和使用方法等、饲料添加剂(抗生素、抗球虫药、能影响肠道pH值的缓冲剂或酸化剂等)和应激(饲料的变更、突然惊吓、冷热应激等)都会影响肠道微生物区系的组成。然而,日粮可能是影响肠道微生物区系组成的最重要因素,如配方组成、加工方法、消化率和饲喂方式等,都可能打破肠道生态系统的平衡,特别是幼龄动物肠道生态系统的平衡。在禽类中涉及肠道微生物的发酵特性,或许可通过日粮来控制。因此,Choct等(1996)研究证明,在肉鸡日粮中添加NSP,可显著提高回肠内挥发性脂肪酸的产量;当在日粮中添加酶制剂使NSP降解后,这一现象很容易得到逆转。表2表明,回肠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与干物质表观代谢能和回肠淀粉消化率呈负相关。有趣的是,在本试验中添加抗生素(阿莫西林)对试验参数几乎没有影响。

其他一些饲料添加剂,如益生菌、益生素和酶制剂,都能影响肉鸡的肠道微生物区系组成和生产性能。在最近完成的一项研究中,Yang等(2008)证明,给肉鸡饲喂添加甘露寡糖(M OS)或杆菌肽锌的日粮,能显著改变其回肠内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数量,同时肉鸡的生长性能得到提高,能量利用率得到改善。这表明,单个饲料添加剂可对肠道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观点得到了Torok等(2006)的充分证明,他给肉鸡饲喂添加或不添加β-葡聚糖酶(一种可以降解抗营养因子粘性NSPβ-葡聚糖的外源性酶)的大麦型基础日粮,并采用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erminal Restriction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研究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结果显示,两种日粮造就了两种不同组成的肠道微生物区系。然而,就拥有良好肠道微生物区系的生产性能出色的鸡群与带有不良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生产性能低下的鸡群之间的明确联系而论,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Dawson(2001)指出,理想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应有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并且还应保证在病原微生物侵袭时宿主动物能够产生充足的免疫反应。然而,根据能够产生良好的健康和养分利用率的肠道微生物菌群之前以及宿主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什么是“理想的肠道微生物菌群”仍然是一项很大的挑战。这是因为即使利用分子技术,也只能识鉴出家禽肠道内多达640余种细菌,且其中90%的细菌属于身份不明的菌种,它们的作用和功能还未被完全揭示。

4肠道显微结构和营养的关系

如今,刚出壳的雏鸡一夜之间体重可增加25%,至5周龄时体重则增加了5000%,达到2kg。现代肉鸡这一卓越的生长性能来源于:a)

对生长速度所进行的高强度选

育,b)肉鸡的健康和饲养管理受到高度重视,c)饲料配方的改进,使饲料的养分含量与家禽的营养需要相匹配。随着肉鸡生长周期日益缩短和饲料转化率持续提高,家禽对营养和健康管理的需要越来越高。这使得关注家禽肠道结构的细微改变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往往会被人们所忽视,因为其损害较小,且通常只有利用肠道黏膜中的显微变化来描述其特性。这些细微的变化能反应养分的利用效率,因为肠黏膜下是一个巨大的吸收型上皮细胞层,它们在养分转移入肠细胞的过程中不可缺少。

肠道褶皱上面和之间的肠黏膜表面布满微小的凸出物———肠绒毛,每个肠绒毛表面都覆盖有一层柱状上皮组织和小皮缘。绒毛之间有深的凹槽,

即隐窝,延伸至黏膜肌肉层。

淋巴小结分散在肠道黏膜的固有层内。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比较粗大且呈舌形,而回肠绒毛则呈手指状。

总体而言,肠道绒毛的长度和表面积在小肠的开始段最大,接着逐渐减少,在回盲肠交界处则达到最小。

胃肠道的发育与营养物质的利用息息相关。大分子营养物质在小肠中的水解很大程度上由胰酶完成,而胰酶的活性与动物的体重和肠道重相关联。有报道称,让动物尽早摄入营养物质和水能够刺激胃肠道和消化器官的发育。胃肠道的发育是动物生长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在家禽出壳后的较早阶段。雏鸡在出壳后的较短时间内,其胃肠

道和消化器官在相对大小和重量上的增长速度要快于其

他器官和组织。小肠黏膜的形态学测定结果显示,肉鸡在出壳后48h 内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提高一倍,出壳后6~8d 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的生长达到高峰,而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的生长高峰出现在出壳10d 后。绒毛的厚度同样出现轻微的增加,因此肠道表面积的增大主要归功于绒毛高度的改变。从这些试验结果可知,肠道各段的总表面积可以估计出来,平行增长出现在孵化后3d ,在此之后,空肠表面积继续增加,速度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和回肠。随着肠绒毛

的生长,每根绒毛所含的上皮细胞数量也随之增加。

快大型肉鸡会将新合成蛋白质的12%用于消化道生长。细胞增殖的加快将会降低杯状细胞的寿命和成熟度,进而可能还会影响其分泌粘蛋白,最终导致养分吸收能力的下降。

此外,这些细胞的快速更新将会增加胃肠道的维持能需要。以上所介绍的肠道形态学上的变化都会造成养分吸收能力下降,增加肠道分泌功能,提高腹泻发生率,降低疾病的抵抗力,影响总体生长性能。由于黏膜表面与肠道内容物紧密接触,因此消化糜中的应激原必然能够导致肠黏膜更迅速地发生改变。肠黏膜形态学上的改变,例如绒毛变短、隐窝加深,通常与毒素的存在有关,而绒毛高度缩短则会降低养分吸收的表面积。肠道维持所需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高于其他器官。Cook 和Bird (1973)报道,当胃肠道中病原菌的数量增加时,会导致肠道绒毛变短、隐窝加深,结果导致吸收型细胞数量减少,分泌型细胞数量增多。

肠道菌群对动物免疫的影响

肠道菌群对动物免疫的影响 作者:李海国文章来源:猪病新干线点击数:85 更新时间:2009-12-5 9:26:05 在动物体内环境中通常有一层微生物或微生物层,在正常情况下即动物处于健康状态时,并未表现异常或致病现象,称这一层微生物为正常菌群或固有菌群和原籍菌群。这些菌群是动物机体内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动物宿主是有益无害的。 1 肠道菌群及其分布 肠道正常菌群的概念 在动物体内环境中通常有一层微生物或微生物层,在正常情况下即动物处于健康状态时,并未表现异常或致病现象,称这一层微生物为正常菌群或固有菌群和原籍菌群。这些菌群是动物机体内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动物宿主是有益无害的。 肠道菌群的分布 人和动物的胃肠道栖息着大约30属500多种细菌,主要由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组成,其中专性厌氧菌占99%以上,而仅类杆菌及双歧杆菌就占细菌总数90%以上。 肠道个体菌群分为3个部分:⑴生理性细菌与宿主共生关系,为专性厌氧菌,是肠道的优势菌群,如双歧杆菌、类杆菌、优杆菌和消化球菌等是膜菌群的主要构成者,具有营养及免疫调节作用。⑵条件致病菌与宿主共栖,以兼性需氧菌为主,为肠道非优势菌群,如肠球菌、肠杆菌,在肠道微生态平衡时是无害的,在特定的条件下具有侵袭性,对人体有害。⑶病原菌多为过路菌,长期定植的机会少,生态平衡时,这些菌数量少,不会致病,如果数量超出正常水平,则可引起人体发病,如变形杆菌、假单胞菌和常为韦氏梭菌等。口腔内的菌群高度复杂,但经过胃被胃酸破坏,对胃肠道影响很小。 胃的酸性环境极大地抑制了微生物的繁殖,减少了进入小肠的微生物数目。在无酸的胃中细菌数会明显增多。胃内除了幽门螺杆菌或相关的菌种外,大多数是革兰氏阳性的需氧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奈瑟菌、乳酸杆菌和念珠菌,细菌浓度通常小于103/ml。幽门螺杆菌是真正的胃内细菌,它是引起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是溃疡病的重要致病因子。 小肠是个过渡区,肠液流量大,足以将细菌在繁殖前冲洗到远端回肠和结肠,十二指肠和空肠相对无菌,含菌浓度为0~105/ml,主要菌种是革兰氏阳性的需氧菌,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和乳酸杆菌。在远端回肠中,革兰氏阴性菌开始超过革兰氏阳性菌,经常存在大肠菌类和厌氧菌,含菌浓度为103~107/ml。 通过回盲瓣,细菌浓度急剧增加100倍以上,达1010~1012/ml,厌氧菌超过需氧菌102~104倍,主要的菌种是拟杆菌、真杆菌和双歧杆菌以及厌氧的革兰氏阳性球菌,正常人结肠中主要菌群是相同的,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状态。这些肠道固有细菌在维持肠道功能健康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 肠道菌群对动物免疫的影响及机理 肠道菌群形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微生态系统,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包括抵御病原体侵袭、刺激机体免疫器官的成熟、激活免疫系统及参与合成多种维生素、调节物质代谢等作用。 菌群屏障作用 动物的先天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亦即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各种异物,主要依靠机体的屏障作用,包括正常菌群、机体的皮肤黏膜、补体等体液因子抑菌、杀菌、溶菌等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等。从现代的研究不难看出,正常菌群在机体的屏障作用中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猪肠道的免疫功能及其调整

猪肠道的免疫功能及其调整 1、肠道的免疫功能 肠道黏膜是动物体内最大的黏膜免疫器官。机体有70%的感染发生在黏膜上。黏膜接触抗原后局部可产生各类抗体并分泌于分泌液中,其中起防御作用的是免疫球蛋白A(SIgA)。SIgA存在于肠道、呼吸道、鼻腔等表面黏膜,是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对机体局部免疫及保护呼吸道黏膜有重要作用。可阻止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粘附,可与溶菌酶共同作用溶解细菌、中和病毒以及免疫排除作用。支原体主要寄生于呼吸道上皮细胞但不进入血液,引起呼吸道纤毛脱落,肺部粘液无法排除,继而加重呼吸道病情。肠道黏膜和呼吸道黏膜产生的SIgA抗体具有阻止支原体吸附的作用。 肠道功能与局部(滴鼻)免疫也有着重要联系。滴鼻免疫可封锁感染路径且不受母源抗体干扰,是近年来免疫猪伪狂犬疫苗(gE基因缺失株)、蓝耳病疫苗(R98株)等免疫的重要手段。SIgA和微褶皱细胞(M细胞)在局部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M细胞是散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间的特化的抗原运转细胞,其作用是通过运输抗原和微生物至基底淋巴细胞组织而激发免疫反应。M细胞将抗原传给巨噬细胞,然后提呈给T细胞和SIgA—B细胞,引起免疫反应。肠道细菌能通过黏膜屏障易位固有层与免疫细胞相互接触,激活穿越上皮细胞的运输通路和持续刺激黏膜免疫系统。M细胞和SIgA的产生依赖自身、本原健康的肠道菌群和黏膜组织。 肠道具有免疫作用和吸收作用。母猪的肠道免疫功能与下代有遗传联系和供长特性。即使胎儿阶段肠道是无菌的,但后天建立的肠道菌群取决于胚胎时期肠道的健康形成。现代化养猪生产中较大的障碍是便秘,便秘可直接造成母猪情绪低落、采食量低、泌乳量少、产程长、不发情等繁殖问题。便秘过程中,肠道在吸收营养的同时吸收宿便中的的毒素,导致肝脏中毒和肾脏的排毒障碍,毒素随之进入血影响母乳的乳质,哺乳仔猪腹泻的治疗难度增大,畜主在患有便秘的病猪的馈料中添加钠、钾等盐类轻泻剂防治,虽然有效但损害猪的肠道免疫功能,导致猪的消化功能紊乱。 2、肠道菌群的调整 肠道菌群失衡可导致便秘、腹泻甚至腹泻和便秘交替的肠应激综合征。有益菌分为原籍菌和外来菌,原籍菌就定制力能够长期粘附在肠道黏膜上,而外来菌在肠道内不具有定制力,在肠道内存活时间一般不超过7天。有益菌是按照属、种、株3个层次划分的,每种动物肠道内的有益菌群结构都不尽相同,找到适合猪肠道菌群生长的有益菌来补充可用于暂时辅助性调节肠道菌群失衡。市场上虽然有很多含有益菌类的饲料添加剂,但并非都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功效。因为胃酸具有很强的杀菌功能,90%益生菌在经过食道、胃部时会被杀死,剩余的益生菌能到达肠道。无论是便秘或腹泻所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衡对肠道健康都有着不可逆转的伤害。 3、肠道内环境的调整 健康肠道的调节需从猪的饮食入手,提供全价饲料、适量的粗纤维和优质的维生素,同时可采取一些辅助性的调整肠道功能的方法,如饲料中添加酶制剂、酸化剂及中草药。酶制剂可有效的降低食糜粘度,预防母猪便秘,促进消化吸收,提高商品猪生长速度。酶制剂的缺点是见效较慢,常常影响整体应用效果。酸化剂(如柠檬酸)是添加于饲料中物质,用于调整胃微生态系统,补充仔猪胃液分泌不足或胃酸分泌力下降,保持胃内pH值稳定,可有效激活消化酶,提高饲料利用率。日粮中添加1.5%的柠檬酸时,胃肠道大肠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乳酸杆菌的繁殖显著增加。仔猪从出生后开始其胃酸分泌能力是需要一段时间逐渐达到正常水平的,胃酸分泌不足或分泌紊乱可以导致消化道其它部位的异源菌,如葡萄球菌、克雷伯氏菌等在胃内的定植,造成胃微生态平衡失调。酸化剂通过补充胃酸分泌不足,使胃提早酸化的作用,降低胃内pH值,促进有益菌大量繁殖并形成优势菌群,抑制或杀灭有害

外源酶制剂对动物肠道健康的改善

2009年第6期(总第149期) 文献综述 67 外源酶制剂对动物肠道健康的改善 窦君霞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泰安 271000) 摘要 酶制剂以其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和天然绿色倍受关注,添加外源性酶制剂可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同时日粮中添加外源性酶制剂还伴随有肠道菌群发生变化。本文从外源性酶制剂(不包括植酸酶)与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相互作用机制,说明外源性酶制剂可以改善动物肠道的健康。 关键词 外源性酶制剂 动物肠道 改善 健康 中图分类号:S816.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733(2009)06-0067-02 由于饲料工业的迅猛发展,饲料资源短缺也已成为严重的阻碍因素之,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要寻求既能排除抗生素、生长激素的弊端,又能提高饲料原料的消化利用率的替代品。酶制剂以其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和天然绿色倍受关注。添加外源性酶制剂可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同时日粮中添加外源性酶制剂还伴随有肠道菌群发生变化,显著改善动物肠道健康的作用。有的学者对酶制剂改善动物肠道健康的效果作出了初步的解释,认为酶制剂消除了黏性很强的可溶性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降低了动物肠道食糜的黏度,改变了有害微生物滋生的环境,改善了动物肠道的健康[1]。 本文从外源性酶制剂(不包括植酸酶)与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相互作用机制,说明外源性酶制剂是如何改善动物肠道健康的。日粮中添加了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半乳糖苷酶、β-甘露聚糖酶、淀粉酶等酶制剂后,可以将高黏度的可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 )降解成多糖片断或寡糖(木寡糖、β-葡聚寡糖、水苏糖、甘露寡糖、异麦芽寡糖),这些多糖片断和寡糖是长链碳水化合物水解的中间产物或终产物,促进动物后肠有益菌的增殖,某些寡糖具有抗原性,可直接刺激动物体免疫应答反应。 1 木聚糖酶 木聚糖是由1,4-β-d-木糖苷键连接起来并带有多种取代基的多聚糖。它的含量相当丰富,是一种巨大的生物资源,是麦类饲料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而木聚糖酶则是降解该物质的最主要酶之一。阿拉伯木聚糖是小麦、麸皮等饲料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阿拉伯木聚糖主要由戊糖(阿拉伯糖和木糖)组成,因此,俗称戊聚糖。木聚糖分子经过内切-β-1,4-木聚糖酶(1,4-β-d-木聚糖水解酶,ec3.2.l.8)水解后的主要产物是木寡糖和木糖,木糖经过转化,进入葡萄糖代谢途径,为动物提供能量,成为可以利用的物质,而木寡糖是具有高效益生作用的化学益生素。低聚木糖是由2~7个以1,4-β-d-木糖苷键结合而构成的低聚糖,其中以木二糖和木三糖为主。低聚木糖是功能性低聚糖中功效最突出的一类非降解寡糖,能极显著地促进人或动物肠道内 双歧杆菌的增殖,从而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的生长并减少有毒发酵产物的形成,与其他低聚糖相比,低聚木糖的另一突出特点是稳定性好。5%的木寡糖水溶液在pH2.5-8.0的范围内,煮沸1h 无变化;1%木寡糖的水溶液在pH2.5~7.0范围内,分别于5℃、20℃、37℃温度下贮存3个月,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胃液、胰液、唾液等几乎都不能分解木寡糖,在广域的胃肠道消化酶系活跃的温度、pH 范围非常稳定。木寡糖不但稳定性好,而且还具有降低水分活度的作用,其对水分活度的影响与葡萄糖相近,低于麦芽糖和蔗糖。木寡糖具有改善大便的功能,生长肥育猪和母猪摄入木寡糖后增加了大便中的水分,防止便秘的出现。木寡糖的益生效率很高,很小的摄入量就能够改善动物的肠道健康,人的有效摄入量是0.7~1.4g/d [2]。余世袁(2003)经过蛋鸡试验表明,100~200g/t 的添加量,产蛋率提高5%~7%,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下降30%~60%,死亡率下降6%,木寡糖在鸭、猪、水产养殖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3]。 2 β-葡聚酶 β-葡聚糖是自然合成的多聚糖,是由右旋葡萄糖以β-构型连接的多聚物,往往通过β-(1→3)、(1→4)糖苷键线性连接形成,即通常所说的混合链β-葡聚糖,可溶性β-葡聚糖是大麦日粮产生黏性的主要原因。β-葡聚糖酶属于水解酶类,主要包括内切β-1,3葡聚糖酶、内切β-1,4葡聚糖酶和外切β-1,3葡聚糖酶、外切β-1,4葡聚糖酶,饲料中应用的β-葡聚糖酶主要是内切酶,β-l,3/β-1,6糖苷键构成的葡聚糖才具有较大的生理活性,而α-葡聚糖形成的是带状结构,几乎没有免疫调节活性。对水解谷物中的β-葡聚糖具有重要的作用[4]。suzuki 等(1990)报道,从酵母细胞壁提取的β-葡聚糖可以刺激非特异性免疫反应[5]。schoenherr 等(1995)也有β-葡聚糖提高仔猪生长性能的报道[5]。drytz 等(1995)实验表明,哺乳猪日粮中添加β-葡聚糖后降低了炎症反应,提高了生长性能。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依次刺激t 细胞和b 淋巴细胞,使它们的抗体生成能力得到改善,进而提高抗体对细菌和病毒的抵抗力,这就是β-l,3/β-1,6-葡聚糖不但能够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防御屏障,

如何解决猪的肠道问题

如何解决猪的肠道问题 1、肠道问题首先是腹泻和便秘 1.1有时仔猪腹泻抗生素解决不了 断奶仔猪的腹泻是最让我们头痛的问题之一,幸好我们有好多抗生素可以解决,可是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以前屡试不爽的药物突然不见效了,打了针照样拉稀。其实不是药物不管用了,而是你遇到了另外一种情况:断奶的仔猪肠道菌群严重失调,功能出现了紊乱,在这种状况之下即使使用再多的药物也是无济于事,反而还可能更加破坏肠道的菌群平衡。这时你需要及时恢复肠道的微生态,使有益菌群快速的增殖从而改善肠道功能,这时腹泻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也正是顽固性腹泻的仔猪使用润生康后快速治愈的原因,同时也是我们建议在断奶前后饲料中添加润生康防治菌群失调而发生腹泻的原因。 1.2病毒性腹泻更是束手无策 病毒性腹泻如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等,往往会快速感染全群造成严重腹泻,并且有很高的死亡率,尤其对于仔猪。感染猪只肠道严重受损,会有肠粘膜脱落随粪便排出,对于病死猪的剖检可以看出肠管稀薄透明,几乎丧失了消化吸收的功能。但是对于这样烈性的疾病却没有特效的药物,我们也只是补盐补液防止继发感染为主。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忽视一个问题,那就是快速修复肠道粘膜和微生态平衡。即使对于耐受的猪只这同样也是重中之重,猪只肠道功能的恢复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肠道粘膜和微生态平衡的恢复情况。所以对于感染病毒性腹泻疾病的猪只无论在治疗阶段还是恢复阶段,都要注意润生康的使用。 1.3母猪的便秘也不是不可以解决 母猪的便秘问题一直是困扰猪场的老大难问题。因为生产之前的母猪由于胎儿的压迫造成肠胃蠕动受阻,肠道排空时间延长从而出现便秘的情况。在此过程中消化机能显著减弱,肠道的菌群也处于失调的状态。通过补充微生态制剂来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强化肠胃的功能可以很好的预防和解决母猪便秘的问题。 2、这些问题你想到了吗 2.1圈舍有害气体超标的危害与肠道的消化密切相关 我们经常会为猪舍里的异味和有害气体而困扰,尤其在冬季密闭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就更加严重。猪舍的有害气体,包括氨气、硫化氢等不但气味难闻,更有很强的刺激性。对猪眼睛、呼吸道粘膜都有很强的腐蚀性。在这种环境中生存的猪群,出现呼吸道疾病的几率大大的提高。这些有害气体是肠道内和猪舍内没有消化的营养物质异常发酵转化而来的,没有消化掉的蛋白在肠道内异常发酵产生有害气体。 2.2粪便中残留的饲料在源源不断的侵蚀着你猪场的利润 由于肠道消化的不彻底,导致许多本来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随和粪便被排出体外,白白的浪费掉了。许多猪场在清理猪舍的时候都会发现很多没有消化的饲料残渣冲洗之后留在了地面上。这些残存在粪便中的饲料正是猪场一笔不小的浪费,尤其在饲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时

仔猪肠道健康的生物学机制及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_图文(精)

1期印遇龙等:猪肠道健康的生物学机制及词控技术研究与应用仔toin,2008,186:105102.3() 2.315溶后24h悬浮率大于9%。该产品的消化吸收率5达9%,5而普通豆油的消化吸收率仅为4.%,34棕榈油(肪粉)消化吸收率更低,脂的只有2%。在与3[WagW 9]nC,GegM,L,ta.TeponMiJe1hr—Ttomenayieayrniesplmeaiesalssofditraginupentton饲料配合时可以提高油脂含量(高达3%~可O5%,液态油脂的添加量不超过8,配制高0而%)为irvnalwendsesydo ntejj—mpoigeraetssnrmeiuyr hehmfer—endpgesC]rceigfuoalwaeilty[.Poednso4IenatonaSntrilympoimoAnmaNutiisunilrton,Heatadeddiie,29:65—0.lhnFedAt

v00466能饲料提供了技术储备,别适应于寒冷和热应激特状态。[OHeQ1]H,KnF,e1Meaooc—ogX.WuG,t.tblmiaanlssohepneorwigpgodeayL—ayiftersosfgonistitr5小结综上所述,过研究仔猪在断奶前后肠道变化通的规律,阐明其变化的机理,指导配方设计和研发对新型的功能性饲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研究成果也必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参考文献:[1]LlsJPoiPmitH,e1al,Bs,Sdeta.Wenn-Aaigcalgogtpyilgs[]Lvscc—hlnetuhsoisJ.ietkSieotoec,20ne07,18(/):8—3.01329agnnupenainJ.AmioAcd,20,riiesplmett[]onis093():1928.719-0[11]HeQH,Kn,TnogXFagZR,e1euta.Srmmeabomeiatrdiagnnesplmeetolsleenrii—upentdgoni[.PoednsoItrainlrwigpgc]rceigf4nentasoSympimnia utiiosuonAmlNrton,HetaalhndFeedAddiie,29:4243tv006—0.[2李铁军.哺乳仔猪发育血液成分及肠道功能性基因1]表达变化趋势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D]科学院,0920.[3 WagW1]nC,GuWT,TnFta.MoeuaagX,e1llrcclng,tsudsrbuinndntetcxe?oniiseititoaoogneieprs[2]GuX,iSeR.fetfaigoli.LD,hEfconnnslnwematsnltcueadfntnihil[]AretartrnucitepgeJ.—

畜禽肠道生态与健康的七个关键问题

畜禽肠道生态与健康的七个关键问题 猪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原料都有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料是做好配方的关键步骤。仔猪消化机能没有发育完善,选择原料要注意可消化性。 以乳猪料为例,选择原料的原则是易消化、适口性好。因此乳猪料和教槽料(开口料)中使用了高档的原料,例如蒸汽鱼粉、乳制品、膨化大豆、一级玉米、优质植物油等。而成年动物可多选用粗一些的原料;动物种类不同,其生理特点不同,对原料的要求也不同。例如猪的味觉发达,适口性差的原料尽量少用,而鸡料就不用过多考虑适口性问题,鸭的耐粗能力比较强,粗饲料用于鸭料更有价值。 配方技术高低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就是对非常规饲料原料的合理 使用。非常规饲料原料是指在配方中较少使用、或者对营养特性和饲用价值了解较少的那些饲料原料。 1、抗生素替代物有很多,饲料配方应该如何选择? 姚继明(广东旺打集团副总裁兼技术总监):我从事饲料工作30余年,前十年做禽料,后十年做猪料。讲到抗生素,添加就是两个目的:一是促生长,二是抗腹泻。要减抗替抗,首先,应该考虑低蛋白日粮、脂肪

酸结构、模型、原料预处理、发酵饲料等大方向问题,然后再考虑添加剂,如抗菌肽、酸化剂、氧化锌、植物提取物、益生菌、溶菌酶等。其次,替代抗生素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硫粘禁用后,也不会买到了,加入无抗是必然趋势,以前我们使用5种药物,现在只使用2种了。产品必须具有几个特点:1、产品必须能识别,能检测;2、同行产品可以做比较,比如对照组什么底物,怎么作用要明晰,不然无法进行比较;3、讲成本,用实证来选择。**后,要做到无抗,养殖场是关键。 2、正常情况下,仔猪阶段蛋白22-23%,但不用抗生素后,用这么高的蛋白,仔猪肠道肯定出问题,那低蛋白日粮在使用中的实际效果怎样呢? 何健(四川铁骑力士技术总监):国内外研究低蛋白日粮的很多,但是实际上使用的并不多,因为低蛋白日粮中添加人工合成氨基酸,氨基酸消化吸收的速率过快,会影响到其他产品的使用效果。另外,国外很多研究推荐的标准里,会有一个特别的指标,即整个日粮中游离氨基酸与粗蛋白的比率。在某些地方,或某个阶段使用低蛋白日粮会有效果,比如丹麦,在猪断奶期间可以推荐低蛋白日粮,其他阶段就不一定有效果。 3、纤维是副产物,都有污染问题,霉菌毒素超标,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刘强(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我们一般做母猪料,用天然原料,不可避免受到感染,**近试验发现,米糠是个好东西,纤维含量合适、蛋白氨基

水生动物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水生动物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作者:张美玲杜震宇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01期 摘要:动物体消化道栖息着一个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群落,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生理代谢的相互关系已成为国际生物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与高等动物相比,水生动物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水生动物肠道共生微生物形成的影响因素、水生动物肠道微生物的组成特点、肠道微生物对宿主的影响以及肠道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策略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取得的进展,阐述了消化道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在水生动物营养代谢、免疫及发育调控中的意义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肠道微生物;水生动物;益生菌;免疫调节;营养代谢 中图分类号:Q93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5641.2016.01.001 0引言 动物体消化道内栖息着一个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落,约含1000~5000种微生物,并由此在宿主肠道内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micro-ecosystem).目前已知,消化道菌群与宿主及消化道环境(如食物、体温、pH值等)三者之间构成了相互作用与依赖的“三角”关系,共同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及能量代谢的过程,在高等动物中,已有很多研究阐明肠道微生物参与宿主营养代谢或免疫调节.新近的研究工作发现,人体肠道内的拟杆菌具有独特的碳水化合物结合结构域,可以有效地提高细菌对于膳食纤维的结合能力,增强其降解多糖的效率,帮助宿主利用膳食中的多糖类物质,人体肠道内的柔嫩梭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通过分泌特定的代谢物阻断NF-κB的激活及IL-8的产生,从而抑制肠道炎症疾病的发生,随着对肠道微生物功能解析工作的逐步深入,现在学界已逐渐认识到,在动物生理学尤其营养代谢研究中,必须充分考虑肠道细菌的作用。当前,高等动物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生理代谢的相互关系与调控机制已成为国际生物学和医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水生动物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生理的关联与调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比于陆生脊椎动物,水生动物处于更为复杂的生态环境之中,其肠道微生物结构和陆生动物相比具有更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也给水生动物肠道微生物研究带来了挑战。尽管如此,国内外仍有一些学者对水生动物肠道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1水生动物肠道微生物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 与其它动物相类似,目前的研究表明水生动物的遗传背景、饲养环境、饲料组分均可以显著影响其肠道微生物的结构组成.关于宿主的遗传背景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目前在国内外均有报道,研究发现处于不同生长环境中的斑马鱼肠道存在一个核心菌群,而生活在同一淡水环境

通过营养措施调控动物肠道健康

1前言 设计单胃动物日粮配方时考虑其对动物肠道健康的 影响,这种局面正逐步成为现实。这是因为随着抗生素在饲料中的禁止添加,通过日粮配方来维持或增强动物肠道健康已成为保证或提高动物福利和生产力的必要途径。肠道健康的研究始于人类健康计划,人们通过利用益 中图分类号:S 8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10)01-0041-04 通过营养措施调控动物肠道健康 刘焕良*昌捷译自《British Poultry Science 》2009,50(1):9-15 潘雪男校 摘要:⑴研究动物肠道健康,必须采用多学科合作的方法,从免疫学、微生物学以及营养学等角度加以考虑。⑵微生物菌群的不平衡通常会影响肠道健康,而禁止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会使其影响程度更加突出。⑶由病原菌引起的任何肠道损伤都会影响肠道健康,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无明显病变的亚临床感染通常会在经济上造成比急性短期的传染更严重的毁灭性影响,家禽的坏死性肠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⑷在配制日粮和设计饲喂方案时,应该考虑能调控免疫系统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的日粮因子。关键词:营养;日粮;肠道健康*刘焕良,昌捷: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4 的0.454kg(1lb)体重将能多出售0.907kg(2lb)的上市体重,同时经济收益会更多。 按2008年8月的瘦肉猪价格和对所增加的饲料成本进行因子分解,该经济收益可能会超过50美分/头(每10000头母猪多收益120000美元 )。 不管该经济收益如何计算,结论就是目前的乳糖价 格向人们提供了一个在仔猪开食饲料中高水平添加乳糖的机会,以通过保育期使仔猪的生产性能达到最大化,并提高断奶至上市间的生产效率。 原题名:Lactose improves gain through nursery period (英文) 原作者:Dustin W.Dean !!!!!!!!!!!!!!!!!!!!!!!!!!!!!!!!!!!!!!!!!!!!!

动物肠道微生态系统及益生菌的营养功能

动物肠道微生态系统及益生菌的营养功能 [2009-11-6] ????? 动物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每克肠道内容物中含超过100亿个细菌,它们大部分与机体细胞密切接触,交换能量物质,相互传递信息,对宿主有营养、免疫、刺激生长和生物颉颃等作用,在肠道系统中起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群在定性、定量和定位等方面保持平衡状态,形成微生态平衡。益生菌是一种含有活菌及成分和产物的微生物制剂,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动物机体健康。益生菌能合成,形成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质,也能加强肠道先天免疫系统。益生菌在肠道内能建立一个正常的共生菌群,防止潜在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 1肠道微生态系统的概念 ??? 肠道原籍菌、外籍菌和其上皮细胞等生物成分与食源性非生物成分(未被消化的食物)及来自胃、肠、胰和肝的分泌物(如激素、酶、黏液和胆盐等)共同构成肠道微生态系统。当动物处于健康状态时,其肠道内微生物按一定的种群比例定植在肠壁上,处于一种稳定的菌群平衡,它们对于宿主有益无害,是动物内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动物肠道内存在着约有30个属500多种微生物,可分为专性厌氧菌和梭状芽孢杆菌、兼性厌氧菌、肠道球菌和大肠杆菌等和需氧菌3部分。肠道中以厌氧菌组成为主,革兰阳性菌占主要部分,主要是乳酸菌(乳酸杆菌、链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等)和双歧杆菌。在大量细菌共生的环境中,不同菌种间的颉颃作用,宿主与细菌间借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在消化道内相互作用,维系着消化道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平衡。乳酸杆菌作为一种重要的原籍菌,能通过与肠上皮表而特异性的受体结合,有序地定植在肠上皮表,构成有层次的厌氧菌,与其他厌氧菌一起构成膜菌群。

肠内营养的优点和健康教育

肠内营养的优点和健康教育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其决定于时间长短、精神状态与胃肠道功能。肠内营养的途径有口服和经导管输入两种其中经导管输入以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和胃空肠造瘘管。适应症: 1、胃肠功能正常,但摄入不足或者不能摄入者:如昏迷,重度烧伤,危重病人。 2、胃肠功能不良者,如消化道瘘,短肠综合症患者。 胃肠功能基本正常伴有其它器官功能不良者,如糖尿病者,肝肾功能衰竭者。 3、特殊疾病手术前后,如器官移植手术。 肠内营养优点: 1、营养物质经肠道吸收,能更好的被机体利用。 2、改善和维持肠黏膜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维护肠道黏膜屏障,减少肠道细菌移位及肠源性感染发生。 3、应用简便易行。 4、费用低。 供给途径: 1、口服 2、鼻胃管喂途径 3、空肠喂养途径

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1、误吸:虚弱、昏迷、食管反流者易发生。防治措施:注意喂养管的位置及灌注速度,床头抬高30度,检查胃内残余量,若残余量超过100—150ml应减慢或停止输入。 2、腹泻:输注的营养液新鲜配制,注意输注速度、浓度、量,维持温度30—40度,纠正低蛋白,遵医嘱给与止泻药。 3、水电解质、血糖紊乱,主要是水摄入不足,突然停止要素饮食时易发生低血糖。 健康教育: 1、饮食摄人不足和营养不良对机体可能造成危害。 2、经口饮食和肠内营养有助于维护肠道功能。 3、术后病人恢复经口饮食是一逐步递增的过程;在康复过程中,应保持均衡饮食,保证足够的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等摄人。 4、指导携带胃或空肠喂养管出院的病人和其家属进行居家喂养和自我护理。于输注营养液前、后,应用温开水冲洗喂养管,以避免喂养管阻塞。

仔猪营养需要

断奶仔猪营养需要特点及饲养管理 姓名:宁椿游班级:动科10—2 学号:20100884 摘要:仔猪生产是养猪业生产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而断奶仔猪从开始接触外加固体饲粮而停止母乳,且生活环境的改变,造成应激反应,会引起仔猪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生长发育停滞,形成僵猪,严重时可导致仔猪的死亡。因此,必须重视断奶仔猪的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的特点,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关键词:断奶仔猪应激营养需要管理 断奶仔猪是指仔猪从断奶至70日龄左右的仔猪。在国内,仔猪一般采用21~28日龄断奶,有些发达国家采用超早期隔离断奶技术,14日龄即可断奶,这样可有效控制疾病发生。但是,仔猪断奶太早,会产生断奶应激反应,严重影响其生长速度,所以控制好断奶仔猪时间,把握保育期间仔猪的营养需求特点,维持哺乳期内的生活环境和饲料条件,做好饲料、环境和管理制度的过渡,为提供优质生长育肥猪打下基础。 1断奶仔猪的应激反应 仔猪断奶时,从摄食母乳到开始摄食饲粮,其消化道面临着巨大的改变。母乳中,以母乳脂肪、乳糖和乳蛋白为主,而饲粮中含有不同程度抗原特性的植物性蛋白质、分子结构迥异的植物性多糖与脂类养分,从吮吸母乳(液体)到采食配合饲料(固体),从与母亲一同生活到离开母亲独立生活,从保育舍转到仔猪培育舍,所有这些都从心理、营养、环境多方面刺激仔猪,导致断奶应激。具体表现为:仔猪食欲降低、消化功能紊乱、腹泻、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低、精神状况以及外貌表现不佳等。营养应激是导致仔猪断奶应激的主要因素。要克服断奶应激,使早期断奶取得成功,首先要解决营养应激问题。研究仔猪的消化生理是进行营养研究的基础,也是探讨通过营养调控措施来减缓与消除仔猪的断奶应激的重要基础。 2 断奶日龄及方法 2.1 断奶日龄 最适宜的断奶日龄应该是每头仔猪生产成本最低,因猪场具体生产条件而异。一般成产条件下采用21~35d断奶比较合适,21d后母猪子宫恢复已经结束,创造了

母猪肠道健康

母猪肠道健康与抗生素使用 肠道是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同时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在肠道健康方面的研究往往只集中在乳仔猪上,甚少会关心母猪的肠道,母猪是猪场的生产机器,其健康度直接影响到仔猪的健康和长势,今天,小编就和大家重点讲讲母猪健康与抗生素的使用。 肠道是作为消化吸收器官,食物经过胃液的消化和胆汁的乳化后,大部分营养在小肠处被吸收,水份和盐类在大肠被吸收,然后通过血液运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但是这个工厂本身的运转同样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和能量。 肠道黏膜具有高分泌性和高增殖力。生长猪肠黏膜蛋白质周转能力是肌肉组织的10倍,而成年动物则达到30倍。成年猪小肠黏膜的完全更新只要2-3天。有研究表明,成年猪的肠道占体重的5%左右,而其所消耗的营养约占动物采食养分的50%,能量消耗占全身消耗的25%左右,而蛋白质周转率约占全身周转率的20-50%。可见肠道不只是一个吸收工厂,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耗能机器。 维持肠道黏膜生长发育的营养供应具有特殊性。机体其他部位组织器官所需营养由体循环动脉血供应,而肠黏膜生长所需营养中70%由肠腔内直接消化的静脉营养供应。在正常情况下,当母猪处于健康状态时,日粮中的营养成份基本能满足自身生长和生殖的需要。 而在中国目前的饲养管理水平之下,母猪群大都处于一个亚健康状态,特别是抗生素引起的肠道的亚健康。猪的肠道是一个复杂的内环境,包括食物的残渣、分解产物、蛋白酶、免疫球蛋白、病毒、益生菌、致病菌及其代谢产物外毒素、内毒素等致病因子。在肠道内各成份处于平衡的状态时,机体表现出健康状态,当这种平衡受到冲击而导致失衡时,机体则呈现不健康状态。 猪的肠道内有30多个属,500多种微生物,主要包括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厌氧菌3个部分。肠道中益生菌大部分以厌氧菌为主,主要有专性厌氧的双歧杆菌属、厌氧的乳酸杆菌属、兼性厌氧的乳球菌属、链球菌属和肠球菌属。厌氧菌在数量上占据很大的优势,约为99%,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约为1%。 抗生素的长期不正确的使用,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杀死了益生菌,破坏了肠道微生态平衡,导致菌群生长失调。益生菌的减少导致肠道消化和防御机能降低,也不利于仔猪体内微生态平衡的建立。仔猪出生时,体内处于无菌状态,主要通过与母猪和产床微生物接触建立自身的肠道菌群,抗生素滥用导致耐药性致病菌侵入仔猪体内后,再使用抗生素治疗时无效。 夏季高热季节时,为了更好散热,猪的血液流向体表,胃肠蠕动减缓,饲料和营养的消化吸收率低,加上哺乳期厌食,普遍发生便秘。便秘对肠道黏膜造成机械性损伤后,黏膜出血。大肠内大量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和内毒素侵入血液后,导致母猪炎症和抵抗力下降。及时的凝血能够减轻毒素的作用。 然而,抗生素可使黏膜凝血不良:首先,肠道内益生菌能够合成VK2,作用凝血酶原的激活酶的主要成份,VK2能够活化凝血酶原,使伤口凝血。抗生素杀死益生菌,导致VK2含量降低;第二,许多抗生素有肝脏毒性,造成肝功能受损,肝脏是凝血酶原的合成场所,凝血酶原的合成减少与VK2的含量降低共同造成凝血不良。

健康养殖从维护动物肠道健康开始

饲料研究FEED RESEARCH NO .7,2010 72 肠精灵论坛 现代养殖以追求动物高生产性能为目标,而保持动物健康是获得生产效益的基础。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唯一获得途径是肠道,同时由于肠道与外界直接相通,是抵御外界病原感染的最前线。动物肠道健康和保持其功能完整性对畜禽生产意义重大。 1 肠道结构和功能完整性 肠道的完整性可被描述为肠道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完好。拥有完整性的健康肠道可确保日粮中营养成分得到充分的消化和吸收,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损失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能明显降低。动物肠道功能完善,动物对肠道病原体的抵抗力可增强,病死率能得到有效控制。动物生产性能表现为饲料转化率提高。 有许多自然生理屏障有助于维持肠道的完整性。生理屏障可防止外来污染物和有害微生物侵入血液,进而阻止上述成分通过血液侵入其他内在器官,即保持了肠道的完整性。现实动物养殖条件下,由于日粮营养不当或环境控制不佳, 外来有害侵袭物的负荷增加,导致生理屏障被破坏。维持家禽肠道完整性的自然生理屏障主要有黏液、肠上皮细胞和液体分泌物等。 黏液是由肠细胞分泌的黏性物质,是防止细菌和真菌侵入的一道屏障。但此屏障在某些情况下,可被酶类(可分解黏液的尿素酶)破坏。 肠上皮细胞:肠道的上皮细胞形成一个具有半 通透性的表面,可有选择性地允许液体和电解质通 过,并能够分解营养物质。在肠道中,每一部分的上皮细胞都是一个连续的物理屏障。但当病原微生物和毒素因子破坏上皮细胞时,肠上皮细胞形成的保护性屏障的完整性也被破坏。 液体分泌物:为大量水和电解质的混合物。在小肠前部的液体具有保护作用,使肠道中的细菌悬浮在液体中并随着液体的流动而冲洗到肠的后部。 2 影响动物肠道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因素 由于动物肠道对外是开放的,所以,外界环境的各种条件及动物机体自身内环境稳定性发生变化,都会改变肠道的结构完整性和功能正常性。2.1 饲料和饮用水 饲料和饮用水是绝大多数损害肠道因素的载体,值得充分关注。饲料质量主要包括,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均衡度、可消化吸收的难易程度、是否含有霉菌等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和微生物数量及饲料的酸碱缓冲系数等几方面。 饮用水质量主要是水中矿物质含量高和微生物超标。矿物质含量高会与饮水添加的维生素药物结合产生不溶性物质,影响维生素和药物的作用与效果;另外高质量浓度矿物质在肠道中与饲料中营养成分产生颉颃或吸收竞争,如:肠道内大量的二价钙离子不但会破坏维生素,而且还会与其他多种微量元素产生颉颃或争夺离子通道,干扰了正常的营养吸收途径。饮用水的卫生指标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肠道感染的控制不洁饮用水会携带病原微生物,破坏肠道菌群结构,造成菌群失调,导致腹泻等肠道 健康养殖 从维护动物肠道健康开始 潘宝海 孙冬岩 孙 鸣 温 俊 孙笑非 张 帆 北京都润科技有限公司 收稿日期: 2010 - 05 - 11

肠道微生物与人类

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很多人认为,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微生物和人们的生活关系不大,即便有关也不是我们需要了解的。但事实上,微生物和人类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我们身体的表面和内部,尤其是在肠道里,不为人知地“居住”着许多微生物。在人体内,渺小的微生物最有“发言权”。 我们体内有2公斤重的细菌,但是其中只有大约20%可以被培养和研究。绝大多数的“人体房客”至今还不为人所知,它们对人体的健康也还不被理解。 1、基本概念及综述 1.1 肠道微生物的定义:是一类生长在动物肠道中的微生物,它们构成了一个独特、多变的生态系统。这是在已发现的生态系统中细胞密度最高的系统之一。该系统中积聚着大量的微生物,同时细菌与宿主细胞之间紧密地接触在一起。 人类肠道微生物:即生长在人体内的肠道微生物。 1.2 肠道微生物的类别:分为两种,第一种称为正常菌群,第二种称为过路菌群,又称为外籍菌群。 正常菌群:数量是巨大的,约为1014左右,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通过个体的适应和自然选择,正常菌群中不同种类之间,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宿主与环境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形成一个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因此,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对宿主表现不致病。 过路菌群:是由非致病性或潜在致病性细菌所组成,来自周围环境或宿主其它生境,在宿主身体存留数小时,数天或数周,如果正常菌群发生紊乱,过路菌群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1.3 肠道微生物的分布:在人类胃肠道内的细菌可构成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一个人结肠内就有400个以上的菌种。从口腔进入胃的细菌绝大多数被胃酸杀灭,剩下的主要是革兰氏阳性需氧菌。小肠微生物的构成介于胃和结肠的微生物结构之间。近端小肠的菌丛与胃内相近,但常能分离出大肠杆菌和厌氧菌。远段回肠,厌氧菌的数量开始超过需氧菌,其中大肠杆菌恒定存在,厌氧菌如类杆菌属、双歧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都有相当数量。在回盲瓣的远侧,细菌浓度急剧上升,结肠细菌浓度高达1011~1012 CFU/mL(CFU即colony forming unit,菌落形成单位),细菌总量几乎占粪便干重的1/3。其中厌氧菌达需氧菌的103~

营养与健康基础知识

营养与健康 什么是健康?健康就是能吃能喝,没病对吗?以前我也是这样认为的,现在通过学习我才知道没病并不是健康的全部,世界卫生(WHO)给健康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 具备这四个层次,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真正健康的人占整个人群的5%,被诊断患病的人不足20%,有75%以上的人群处在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其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疲劳、乏力或头晕、失眠、腰酸腿疼,便秘等,但到医院检查又没有任何毛病,不用吃药,这些感觉也能自行消失,但又不能彻底消除,总是时隐时现时好时坏,此时如果注意预防保健就可以恢复健康,否则会一步步的转向疾病。 我想再问问大家,人生的追求是什么? 我们每个人,是一个“1”,娶一个妻子,加上一个0,生个儿子,加上一个0,位子(0),车子(0),票子(0),房子(0),面子(0)。。。。好大的数字对不对? 当这个顶天立地的“1”一旦倒下,后面这些0再多也没有意义了对吗?也就是说当你失去健康的时候,当你不在的时候,妻子,管别人叫老公,儿子,管别人叫爸爸,位子给别人占,车子让别人开,票子让别人花,房子给别人住,让你死了一点面子都没有。。。王军瑶,大家知不知道王军瑶?军瑶集团的掌舵人,36岁,38个亿,有钱吧?再有钱也买不回他的三寸肠子,直肠癌,英年早逝,现在

军瑶集团四分五裂,妻子不到一年嫁给了他当年的司机。健康重不重要?拥有健康不一定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一定会失去一切! 有很多人说我太有钱了,不需要钱了,但有没有人说,我太健康了,不需要健康了!没有人会这么说吧,只听说过一句话,缺啥别缺什么?钱。有啥别有什么?病。没钱的,病不起,有钱的,死不起!对不对?所以,健康才是你唯一。 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身体处在一个健康的状态呢?首先: 一.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想好的,会得好的,事情发生的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想法和看法,对不对?人之所以快乐,不是因为得到的多,而是计较的少。很多疾病都跟情绪有关系,比如胃病啊,关节炎啊,都跟人的情绪有关,而压力也是现代人健康的隐形杀手。 二.充足的睡眠。 睡眠可以让我们的机体得到修复,我们的细胞白天被折腾了一天,元气大伤,晚上呢,就利用营养素一个一个修补好,为什么有的睡眠不好的人早上起来觉得很没力气啊,就是因为细胞还没修复好。充足的休息可以让我们精力充沛的去迎接新的一天。女士的美容觉是几点到几点?对,晚上十点到凌晨两点,男士呢?午后一点到两点。 三.适量的运动。 我们经常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有氧运动有慢跑,散步,游泳等,无氧运动,象举重啊,百米跑啊等

仔猪肠道损伤修复营养调控及其机制和应用

仔猪肠道损伤修复营养调控及其机制和应用 1 2 徐子伟 3 (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310021) 4 摘要:仔猪早期断奶是现代养猪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但断奶应激又导致仔猪出现早5 期断奶综合征,尤其是肠道损伤。肠道正常的功能依赖肠道黏膜上皮屏障、免疫屏障、生物6 屏障的完整性来维持。断奶应激会导致仔猪肠道黏膜形态结构改变、肠上皮屏障通透性增加、7 消化吸收功能降低、黏液层厚度下降、肠道pH升高、免疫抑制、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衡等,8 甚至造成肠道功能的继发性损伤和功能紊乱。因此,肠道损伤修复及其营养调控研究日益受9 到关注。直接或间接调控因子主要包括:1)多肽类生长因子。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GF)、10 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转化生长因子(TGF)等。 11 本文介绍了本团队制备的pGLP-2长效化产物对降低仔猪肠道炎性反应,提高黏膜屏障功能12 的作用。2)微生态调控剂。包括益生菌制剂和抗菌肽。猪饲粮中常用益生菌有屎肠球菌、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乳球菌、酵母菌等。已报道用于仔猪饲粮的抗菌肽主要有天蚕素、 13 14 防御素、抗菌肽buforin Ⅱ、抗菌肽P5及复合肽等。3)营养代调控剂。报道较多的氨基酸15 及其衍生物有谷氨酰胺及其替代品α-酮戊二酸、L-精氨酸、N-乙酰半胱氨酸等。研究较多的16 其他调控剂还有短链脂肪酸、壳聚糖、植物多糖、锌和硒等。本文对上述各类损伤修复调控17 因子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8 关键词:断奶仔猪;肠道;损伤修复;多肽类生长因子;微生态调控剂;营养代调控剂 中图分类号:S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9 20 在现代养猪业中,仔猪早期断奶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和减少母-仔猪疾病传播的技术措21 施。但断奶应激则又导致仔猪出现早期断奶综合征,首当其冲的是仔猪肠道损伤。因此,肠道损伤修复及其营养调控研究日益受到关注。肠道正常的功能依赖肠道黏膜上皮屏障、免疫 22 23 屏障、生物屏障这三大屏障的完整性来维持。断奶应激会导致仔猪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表现24 为仔猪肠道黏膜形态结构改变、肠上皮屏障通透性增加、免疫抑制、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衡等。 25 直接或间接调控仔猪肠道营养、生长发育与促进肠道损伤修复的因子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多26 肽类生长因子、微生态调控制剂和营养代调节剂等。本文在分析仔猪断奶导致的肠道损伤问27 题基础上,对相关的各类损伤修复调控因子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