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写作课程材料

新闻写作课程材料

新闻写作课程材料
新闻写作课程材料

第一章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与写作原则

第一节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

一、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

分为浅与深两个层面:

?浅层面重在要求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

?深层面重在要求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

(一)、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

?1、确有其事

?2、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

?3、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

?4、新闻所反映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

?5、新闻中涉及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二)、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

?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要辨证统一

?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要有机结合

?新闻报道的多层次真实

二、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

?1、体制性失实

?2、经济性失实

3、故意失实与非故意失实

三、新闻写作如何避免失实

?1、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

?2、在谋篇布局时要避免片面性

?3、在写情节细节时严禁想当然

?4、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资料

?①稿件中所引用的材料,包括采访中获取的各种素材、背景资料、史料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查询与核对

?②对被采访者的自述,即记者通过采访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也要保持质疑意识,也要核对?③要注意核对数字

?5、描写要有分寸感

?6、要注明新闻来源

?新闻来源主要指为记者提供新闻报道所需情况与材料的人或单位,有时也包括记者获得新闻信息的地方。

?一般来说,新闻来源主要包括新闻事件的参与者、新闻事件的目击者、新闻事件的知情者等。?7、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

?审稿者主要是被采访对象

第二节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

一、什么是“用事实说话”

通过报道事实向受众说明某种思想观点,

其实质就是藏观点于事实之中

思考:是不是新闻报道都在说话?

?1、由新闻报道的性质决定的

?2、传播的目的是说话

?3、选择就是在说话

?=﹥新闻与说话无法分家

?绝对的客观是没有的,相对的客观是高明的

二、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事实胜于雄辩

?事实最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

三、“用事实说话”的常用方法

1、用倾向鲜明的事实说话

①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事实

②选择事实中有利于自己的侧面

2、用言外之意说话

?指在报道中只叙述事实的可见现象,对其实质并不提及;只引述公开意见,让读者自己去领会其深层含义。

?意在言外的”纯客观”报道,大多用于不便明确表态的外事报道;事态不明朗难以表态;以及事态已经明朗却不便明确表态的事实报道之中

3、由点及面,借题发挥说话

4、对比衬托,巧用背景说话

5、选字修辞造句,“春秋笔法”说话

6、引述观点,借用别人嘴巴说话

?新闻当事人

?权威人士

?目击者、知情者

小结:

?怎样处理消息中的议论?

?不排除议论成分直接议论和间接议论

?何中情况下直接议论?

?事实的内在性质或意义读者不能明白,需要作者明确指出。(如政治、经济、科技或其他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报道)

?读者虽能理解事实的性质意义,但是加入恰当的简练议论,事实更加有力,也与读者产生共鸣(如某些体育类报道)

?直接议论要求:

?必须在事实基础上发;

?直接议论不宜太多,一两句点到为止。

第三节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种受限制的写作

?传播产品与读者观念

?组合产品与版面观念

一、时效性:新鲜快速简短

?①新闻的新一定程度反映在快上

?②是广大受众对新闻的迫切需要

?③是新闻竞争的需要

1、增强记者时效观念,加强今日新闻的采写

2、要有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落笔成文的写作技能

3、有广泛的社会联系,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

4、在报道中把最新鲜精彩的信息摆出来;寻找新闻的最近时间点,尽可能找出某件新闻事实在今天的依据。

?新闻依据又称新闻根据、新闻由头,是事实之所以成为新闻的依据。是决定新闻价值的重要方面。

?

怎样作到简短

?坚持一事一报

?要注意把主题破小,角度选小,突出有价值的事实

?化整为零,做一些滚动报道、组合报道或连续报道。

?语言的凝练简洁。

二:可读性:具体生动通俗

?新闻的个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性表现在不同角度上

?2、个性表现在突出的背景上

?3、个性表现在突出的程度和数量上

?4、个性反映在反常上

?5、个性表现在不同人物上

三、针对性:信息知识思想

?1、加大信息量

?2、加大知识含量

?3、挖掘思想深度

第二章新闻语言

第一节正确理解新闻语言

把它与“新闻腔”加以区别。

新闻腔

行话泛滥。

空话成灾。

议论成篇。

强加观点。

合理想象。

一、新闻语言的含义和特点

新闻语言即新闻作品的语言,应当是在表达、传播新闻事实时的规范化语言,它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二、新闻语言的特点由几组矛盾的要求构成

1、报道对象的专门性和报道传播范围的广泛性的矛盾

2、内容的准确性与语言的生动性的矛盾

3、报道的时效性与表达的精练性的矛盾

第二节新闻语言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一、准确

语言准确,指新闻作品中必须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事实,既不能添枝加叶,也不允许措辞不当的现象存在。

怎样做到准确:

1、注意词义的本义,分辨词义的差别。

2、不用含混不清、笼统的词语,使用含义确切明晰的字词。

3、慎用形容词

尤其加了“最”、“极”等字样的表示最高级的形容词,更要慎之又慎。

4、力求避免语法修辞逻辑、标点等方面的错误

不合语法

不合逻辑

滥用修辞

5、不能随意简略,滥用简称,不可生造词语

二、具体

新闻写作中的具体,是指在一定量的语言符号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信息内涵。即在有限的文字内是否传达了相应的信息量。

如何做到具体:

1、用能说明问题的事例和细节来取代抽象笼统的概念。

2、少用母概念,多用子概念

三、简明

简明意即简洁而明了。要从几个方面着手:

1、反复推敲,用准字句,文约而意丰

2、加强语言基本功,删除多余的定语、状语,重复的字词,避免出现“绕口令”句型

3、写作时尽可能用短句子、短段落

调整方法:

①、把较长的定语成分抽出来,另组成短句,作为核心句的补充。

②、不可避免的长句子,可在中间加逗号,增加停顿,使它读起来像短句子。

四、通俗

1、用字谴词造句,应雅俗共赏

①写作时尽量不用一般读者感到生疏的词或生僻的字。

②少用半文半白的词语或欧化句式

2、处理好专业性、技术性的语言,做好翻译工作

①要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报道内容和名词术语加以解释说明(背景材料)

②可在消息中运用恰当的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来说明专业性、技术性的事实,让读者一目了然。

3、尽量采用群众口语中新鲜活泼的语言,但是不乱用方言土语

①运用群众口语要切合人物身份、性格,考虑不同类型人说话的习惯

②引语可不可以加工

直接引语不可随意改动

如不能一字一句地如实记录,尽量使用间接引语

③对方言土语应该有正确的态度

五、生动

①抓住典型场景,再现场面,使报道“镜头化”

②多用动词,用准动词

第三章新闻报道文体

新闻文体大致可以分为:

●新闻报道类

●新闻评论类

新闻报道类

●对社会、自然界发生的客观事实的反映

●事实本身不会因为报道者的意见、立场而改变

新闻评论类

●个人或群体“主观意见”的表达

●对同一事实,可能由于报道者利益不同,认识角度不同,产生不同评价

●第二节新闻报道文体类型

一、消息的类型

●从报道分工的范围来划分:

●经济新闻、科技新闻、军事新闻、文艺新闻、体育新闻、会议新闻、社会新闻等

●篇幅长短来划分:

●一句话新闻、简讯、短消息、长消息等

●报道的内容划分:

●动态新闻、综合新闻、经验新闻、人物新闻、社会新闻等。

二、通讯的类型

●按其报道对象来划分:

●人物通讯

●事件通讯

●风貌通讯

●工作通讯

第四章新闻标题

什么是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用大于正文的字号刊于新闻之前

一、新闻标题的功能

1、对报纸上的新闻进行划分与组织

2、揭示新闻内容

3、评价新闻内容

4、吸引读者阅读

5、美化版面并表现报纸的风格

二、新闻标题的类型和结构

大标题——

?多条新闻共有的标题,用以概括这些新闻的共同主题

?又称牌子、刊头、横幅

?可以对新闻事实加以揭示,也可以提出观点、发出号召

提要题——

?传统意义的提要题指在重要的长新闻的主题之下,所加的“内容提要”式的长副题,较详细地概括新闻最主要的内容

?又称提示题、纲要题

新型提要题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内容上,从以往比较全面地概括新闻事实和观点发展到有侧重、有选择地对部分内容加以概括,甚至只对引出新闻事实的某些现象加以揭示,以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阅读正文。

?形式上,从过去单纯的平铺直叙发展到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如描写、抒情、设问等,结构上讲究灵活多变,富有层次和节奏感

?版面位置上,从固定于标题和正文之间发展到灵活多样。(主标题上方、正文中间等)

小标题——

?又称分题、插题,通常用于篇幅较长的稿件,具有长文短化、方便读者选择阅读的作用?在不影响内容表达的前提下,小标题的结构、字数应相近,所辖文字长短也相近

1、根据表现方式和重点的不同

分为:实题与虚题

?实题——新闻标题中叙述事实的部分,着重表现具体的人物、动作和事件等

?虚题——新闻标题中发表议论的部分,着重说明原则、道理、愿望等

2、根据新闻标题的构成

?分为:单一型标题和复合型标题

▲单一型的结构——只有主题,没有辅题。

一行题居多,也可两行、三行,字号无区别

单一型的标题结构分析

1、单一型的消息标题必须是实题

2、单一型的标题意义必须完整

新闻标题的结构

▲复合型的结构——既有主题,又有辅题。均为多行题,主辅题字号有大小之分

引标题引标题主标题

主标题主标题副标题

副标题

①主题——

?标题中最主要的部分,用以说明新闻中最重要或最引人注意的事实和思想。

?可实可虚

?在整个标题中所用字号最大,居于最显著的位置。

②引题——

?位于主题之前、用以引导主题的辅题

?又称肩题或眉题,字号小于主题

A、以交代和说明相关的背景、意义、目的、原因、气氛、性状等引出主题

B、以直接叙述主干事实的起始部分引出主题,使长主题短化

注意:长主题短化的引题通常交代“何人”与部分“何事”,因此是整个标题中不可删除的一部分

C、以提出疑问或发表议论引出主标题

③副题——

?位于主题之后、对主题作出补充和解释的辅题

?又称子题,字号小于主题、引题

A、补充主题中未交代的事实

*与主题同一事实的不同方面

*与主题事实相关的另类事实

B、补充交代主题所述的事实产生的结果或影响

C、印证主题的观点或回答主题的提问

D、解释主题中概括的事实或描述的细节

★复合型的标题要注意防止的问题

1、主题与辅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正确

2、标题的虚实结合不恰当

应遵循的原则:

复合型标题可全部由实题组成,但不可以全部由虚题组成

主题的虚实根据报道意图决定

3、标题的分行不合理,致使读者产生误解

4、各行标题语意连接与转换不连贯

四、新闻标题的制作

一、从新闻中选择列入标题的内容

1、选择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能反映本质的内容

2、选择最有特点的事实和观点

3、标题中的事实与观点必须与正文中的内容本质上相一致

二、确定标题的立场态度和感情色彩

1、用事实说话——通过选择事实表达立场和感情

2、选择恰当的角度——作题的立足点可以传递情感

3、选择恰当的字词——语言要能够准确地传情达意

4、掌握分寸——表达感情色彩应与报纸的性质和特点相称

*国际争端、奇闻轶事、学术争论、事态不明的突发性事件尤其要注意分寸把握

三、确定标题的结构与表现手法

确定标题结构的原则

1、根据稿件的重要性与稿件的篇幅长短决定标题结构,一般情况下重要稿件、长稿件用复合型标题、长题

标题结构与新闻体裁也有关系消息标题与通讯标题不同:

1、消息标题必须标出新闻事实,通讯可以标出事实,也可不标出事实,重在议论或抒情

2、消息标题对事实表现要显示一种动态,而通讯标题更多地表现出静态。

3、结构上,消息可单一可复合;通讯一般只一行,或“主+副”式的复合题

2、根据编发新闻的意图决定标题的结构,如揭示事实的同时强调舆论引导,通常需作复合型标题

3、根据报纸标题的一贯风格制作标题,以保证报纸形象的相对稳定性

4、根据当日版面编排的需要决定标题的结构,使标题符合集纳稿件和表现编辑思想的要求

统一式的标题——若干条新闻的标题结构相一致,标题字数相等或相近,并在版面上以相同

的字体字号整齐排列

对角题——两条新闻的标题结构相同、主题对仗,并在版面上呈对角对称排列

新闻标题的表现手法

1、“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使标题形象化

(使用动词和细节描写)

2、运用修辞手法使标题生动

?①巧用富有表现力的事物表现标题内容

比喻比拟借代

?②引用或仿拟现成句式表现标题内容

引语、引用

?③利用词语、语句间的各种联系表现标题的内容

对比对偶双关

排比反复

联珠(顶真)回文(回环)

拈连

对比、对偶

?④巧用词语的多重含义来表现标题内容

双关顾名

?⑤巧用提问和呼唤的方式表现标题内容

四、锤炼标题的文字

1、压缩与概括标题的内容

2、删除可有可无的字词

3、改变叙述方式

4、适当使用约定俗成的简称

第五章新闻导语

一、导语的定义

?消息中有一定独立性和统领性的开头部分(往往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用简洁的文字扼要地表述最主要或最新颖的事实,揭示主旨、目的或意义,给受众完整的印象,引起兴趣和注意。

由两个以上自然段构成的

“复合式导语”

?写作上采用虚实相济的方式,

第一段虚写,造成悬念

第二段实写,抖开包袱,说明具体新闻事实或事实的本质

二、导语的产生和演变

?导语产生的条件:

①19世纪40年代之后,美国科学家莫尔斯发明的电磁电报被应用到新闻传播领域

②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1、第一代导语的产生

19世纪60年代始

?必须介绍事实的基本情况,交代新闻事实的五个要素5W

?又称为“五要素俱全导语”、“晾衣绳式导语”

2、第二代导语的演变

20世纪30、40年代始

?只交代最重要、最新鲜的部分要素又称为“部分要素导语”

3、第三代导语的创新

在第二代导语基础上的扩展和补充,表现手法和角度灵活多样,如延缓式导语等不拘一格的导语写作样式

三、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1、导语须有实质性内容

所谓实质性内容,即指具体的明确的新闻事实或事实要点。

2、将最具新闻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

①最新鲜的材料

A 标出明确时间

B 寻找与该事实有关的新变动,作为由头,引出“旧闻”

②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材料

③选用最有趣、最富有戏剧性、人情味的材料

3、炼字炼句,力求简短

4、力求优美生动

?①抓住新闻事实本身的特点,显示事实特有的个性

?②讲究文采,做到语言美

四、导语的分类及其写作要点

?根据导语中是否直接交代新闻事实

直接性导语指开门见山,简明而直截了当概括事实要旨的导语类型。

间接性导语又称延缓性导语,指不直接交代新闻事实,而是运用某种表现手法(如:描写、特写、设悬念、引喻等)来烘托气氛,以求更生动形象地表现新闻事实的导语类型。

思考:适用范围有何不同?

?直接性导语

?用于时效性强、或事件重大、情形紧迫的报道

间接性导语

?用于时间性不太强,带有情节性、戏剧性或人情味的报道

1、直接性导语的基本样式

?①叙述式(概述式)

?用叙述的方式,将新闻事实的梗概、精华、结果或主旨,直接简明地介绍出来

?写作要点:抓住特点、突出要点、控制字数、句式简单

?②议论式(评述型)

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对新闻事实进行简要介绍评论的导语。

可以先叙述事实,再进行议论;

也可以先评论,再写出评论的根据,即事实。

写作要点:议论点到为止,不宜展开。

议论与事实相联系

2、延缓性导语的基本样式

?①描写式

?运用简笔勾勒的写实手法,抓住一个生动的细节、有趣的现场、别致的氛围、异常的言行等进行描写,给受众形象生动的印象。

?写作要点:描写的画面必须与事件有内在联系,能揭示主题

?②特写式

?对事物最生动的某一局部情景或人物状态做细致的描绘,以较完整的画面感来形象地表现事实的导语样式。

?写作要点:

?局部细描描绘内容更具体

?有相对完整的情景画面

?局部到整体的镜头感和可视性

?③橱窗式

?犹如橱窗展示样品,在导语中交代典型事例,靠讲故事吸引读者。通过讲述有代表性的故事让读者获得具体印象。

?写作要点:

?注意故事的典型性、人情味及趣味性

?常用于综合性新闻

?或介绍科技性、专业性强的报道中

④悬念式

?★具备这些因素的事实,才有设悬念的价值和必要:

反常的、神秘的、难解的、出人意料的、不同凡响的、令人紧张的等

?▲抓住事实中令人意外、反常、惊人、紧张的场景或现象,直接在开头显示,产生悬念

?▲运用提问(针对事实的特点提问,问在读者的“兴趣点”上)

?▲使用出语惊人或令人感到意外的引语

⑤引喻式

?运用比喻拟人或引借其他材料来烘托、说明事实的导语样式

总结:

?报道重大或较重大的新闻事件或新闻事实,往往采用叙述式导语,直截了当地将人们关心的事实,急于要知道的信息告诉受众。

?报道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小事新闻的导语,往往采取一些修辞手法,将导语写得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以增强对受众的吸引力。

第六章新闻背景

一、何为新闻背景

也称为背景材料,即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与原因的说明,用以解释事件产生或人物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实际意义,为烘托和发挥新闻主题服务。

二、新闻背景的种类

1、从背景的作用分

(1)对比性材料

(2)说明性材料

(3)注释性材料

2、从背景的时间空间分

(1)纵向背景

(2)横向背景

3、从背景的内容分

⑴地理背景

⑵物理背景

⑶事物背景

⑷社会背景

三、新闻背景的作用

1、说明事情发生的具体条件、独特环境,对消息所涉及的一些新概念、新名词和专业术语进行解释,使读者对新闻事实了解得更全面一些。

2、用反差强烈的背景材料作对比,以突现新闻事实的现实或历史意义,使读者对新闻事实了解得更深一些。

3、累加同类事实,开阔读者视野

“累加性背景”是在消息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之外,顺带介绍其他一些相同类型的事例,或者顺带给出同类事件总的情况数字。

4、穿插一些与新闻事实有关的历史故事、传说传奇和科技知识,有助于深化和突出主题,还可以使新闻事实的叙述和表达更活一些,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5、用背景材料介绍新闻中人物的生存环境、成长经历、活动舞台,满足读者的好奇心,阐释人物行为的合理性

四、灵活运用新闻背景

1、背景交代要为表现主题服务

2、详略得当,恰到好处

3、穿插自然,灵活使用

背景材料放在什么位置,要根据新闻报道的主题需要和结构布局的特点决定:

?背景材料地位重要时,可安排在标题或导语位置。

?地位一般的新闻背景,可将其安排在导语或主体之后,有的甚至可将其放在结尾部分。

在消息中将背景材料与新闻事实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让背景单独成句、独立成段,也可以让背景以从语、定语或同位语的形式出现,融入主要的事实当中。

第七章新闻主体、结尾和结构形式

第一节主体重任在肩

一、消息主体(BODY)

又称“新闻主体”或“新闻躯干” 指消息结构中导语之后的主要部分,对导语中已披露的新闻要素作进一步的解释、补充与阐述,是发挥与表现新闻主题的关键部分。

二、主体的内容

1、展开导语,使之具体化

2、补充导语,令主体更丰满

3、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

三、主体的写作要求

1、内容充实,说服力强

★事实确切、具体

★概括性材料和具体事例相结合

★多角度多侧面选材

2、结构要严谨,层次要分明

“断裂行文”的特点:

①段落短小,相对独立,每段只介绍一个或两三个事实;

②段落之间依靠事实间的内在联系组接成篇,不用或少用过渡性的连接词句;

③交代事件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形成跳跃式推进的快节奏;

④形散神不散,有明确的内在逻辑,中心思想。

3、行文波澜起伏,生动有趣

?①抓住事实本身的矛盾和情节的变化

?②适当穿插背景

?③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文笔跳跃

第二节新闻结尾

?新闻结尾是消息中的最后一句或一段。

常见的结尾形式:

1、稍加议论,画龙点睛

2、水到渠成,自然抒情

3、描写现场,烘托主题

4、言犹未尽,增补添新

新闻结尾的原则:

?紧扣事实不空泛;

?增加信息不重复;

?启发隽永不说教。

第三节消息的结构形式

?消息的结构是指消息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组织关系,实质上就是怎样组织材料的问题

第八章通讯写作

?通讯——也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不仅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通讯的特点:

1. 容量大,范围广,取材全面;

2. 讲究结构变化,展开情切,情景交融;

3. 表现手法多样,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

4. 比消息的篇幅长,时效性要求较宽松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1. 通讯报道的事实比较详尽,完整,而消息则是简略的概述

2. 通讯比消息更具形象性,生动性,所以也更具感染力

3. 通讯文体比较自由

4. 通讯主题鲜明,结构完整

5. 表现手法不同

6. 通讯较消息的时效性差

通讯的种类

通讯按表现方法的不同特点可分为:

记事,访问记,巡礼,

速写,散记,侧记,小故事

根据通讯所反映的具体内容,可分为:

人物通讯,事件通讯,

工作通讯,风貌通讯

第一节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就是以人物为中心报道对象,通过一个人物或一组人物新近的行动来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的一种通讯形式。

人物通讯的主角,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

第一种,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

第二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

第三种,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的普通人。

第四种,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

一篇人物通讯要想写出个性和特点,必须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写人要写具体言行。

第二,写人要写独特细节。

第三,写人要写内心世界。

第四,写人要写社会意义。

★景物描写:为人物通讯增亮色

?人物通讯中穿插必要的、真实的散文式的景物描写,不但可给文章增色,更能给人物形象塑造添上精彩的一笔。

背景式景物描写

衬托式景物描写

象征式景物描写

拟人式景物描写

第二节事件通讯

?详尽、具体而形象地描写新闻事件的通讯,重在记述和再现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相对完整的过程,显示事件的内在逻辑和社会意义。

事件都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有明确的行为主体

?发生的时间、地点比较具体、集中

?有开头、有过程、有结尾

?常常带有鲜明的矛盾性和冲突性

?有具体的原因和结果

事件通讯报道对象的基本类型:

?1、突发性事件

?2、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的预知事件

?3、反映社会精神风貌的小故事

怎样写好事件通讯

?1、要迅速赶赴事件现场,收集目击材料

?亲历事件,捕捉现场素材

?采访事发之后的现场

?请事件当事人陈述事件的经过和现场素材

?2、清晰展示事件的来龙去脉、主要情节和转折点

?3、从事件中提炼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主题

?4、选择恰当的结构方式

?单线条过程结构多线条过程结构

?顺序结构倒叙结构

?5、写好事件中的人物

第三节工作通讯

?反映不同领域、各行各业工作中的新情况、新办法、新经验、新矛盾、新问题或新趋势的通讯。

工作通讯的报道内容

?1、展示各项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发现和提炼启迪人的新思想、新观念

?2、反映工作中的问题和教训,揭示这些问题和教训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内涵,以引起社会的注意,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3、剖析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探讨对策与解决方法

工作通讯的写作

?1、从全局高度选择典型事实

?2、进入工作现场,运用活的事实反映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或问题

?3、从群众角度、生活角度写作

?4、语言运用虚实结合

第四节风貌通讯

?又称旅行通讯、概貌通讯,以采访者旅行见闻的视角反映社会变化和风土人情的通讯,也有简称为“记地”的通讯。报纸上常见的“见闻”、“巡礼”、“散记”、“纪行”等都可归属于这类通讯

风貌通讯按内容划分

?1、综合报道某个地区、某条战线的今昔变化和新的建设成就

?2、报道某地的风土人情,人的精神面貌

?3、报道历史文化遗产,以景写情,睹物思人

风貌通讯的写作

?1、抓住特点写见闻

?2、旅行者的视角——新鲜

?3、主题不容忽视

第九章专访

专访,即新闻专访,它是就特定的采访对象进行专门访问的纪实性报道。

第一节专访的文体特征

一、专访强调的是“访”。它是由“访问”脱胎而成的一种文体

二、专访强调的是“专”。非专不访

专在采访对象上,访专人;

专在内容上,访专题;

专在角度上,有独家新闻价值。

三、专访的内容是访问活动的实录

专访三个要素:被访者、记者、现场

四、叙述角度一般是记者直接出场,主要以第一人称写作

五、专访的结构以问答体为主

第二节专访的文体类型

文体类型,主要是指某一种文体按内容进行的功能分类,不同类型的功能具有不同的报道特色与报道价值。

?一、以记人为主的人物专访

对一个“特定人物”的正式访问,是专门报道这个被采访对象的。

强调被采访者的新闻性或现实针对性

?①新闻人物;

?②新闻事件或热点问题中的关键人物;

?③某种特定新闻背景的人物。

?

二、以记言为主的“问题专访”,也称“意见专访”、“言论专访”或“学术专访”

“名人+权威观点”或“名人+最新观点”

三、以记事为主的事件专访

事件专访是指记述某些新闻事件的特殊意义、内幕情况或者澄清事实真相的专题访问。通过采访事件的参与者、目击者或者见证人来“复原”与“剖析”新闻事件。

关键也在于选好被采访者。

独家角度以及独家新闻细节

第三节专访的写作要领

一、问答整理式[记者问+对象答]

实录经过整理后的采访过程,以记者提问、受访者回答的问答体发表。

适合重要人物的专访写作;阐述重要观点的专访写作;比较复杂或有争议问题或事件的专访写作。

运用问答整理式的同时,一般会加上导读:

?被访者的履历;

?采访者的札记。

?或通过在问答中间插上简短的背景材料或现场情景来加以弥补。

二、散文处理式[记者陈述+对象说]

也称为隐形问答体。摆脱了一问一答的模式,记者可根据专访报道的需要自由取舍问答的内容,并灵活地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穿插叙述访问的情景、过程,或勾画被采访者形象、性格等。

适合写各种类型人物专访和一些事件专访,尤其适合篇幅比较短的报道。

三、口述实录

全文集中记录被访问者的口述,把现场的记者和记者所提的问题全部删除掉,或淡化处理,主要保留被访问者的谈话。

适合一些现身说法的专访,如个人经历、人生感怀、喜怒哀乐,也容易谈及思想心理,心灵深处的问题。

第四节专访成功的决定性环节

一、专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1、背景材料

2、知识材料

3、问题设计

4、注意挑选适当的采访时机和场合

二、专访中善于提问与观察

1、重视第一组问题的成功率

2、增强临场的问题控制与应变能力

3、注意用眼睛采访

三、专访后注意核对,引语一定要准确

1、要准确地表达被访者所陈述的内容、概念与意思

2、要准确地体现被访者的性格、身份

第十章新闻特写

一、什么是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是以描写为主要手段,对被报道对象富有特征的片断、或细节、或瞬间动态,予以鲜明而突出、形象而生动再现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

二、特写的文体特征

1、镜头感

巧妙的“截取”;适当的“放大”

2、透视感

3、现场感

三、特写的取材与分类

1、人物特写

2、场景特写

四、特写的写作要领

1、抓准镜头

2、要有精彩的细节描写

细节有特点;细节有动感

3、抓住新闻事实的高潮

4、情景交融

5、善于运用背景材料

第十一章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和发展趋势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

深度报道源于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美国的黑幕揭发运动.

在我国,大致崛起于1987年以后,1987年被称为"深度报道年".

深度报道的特征

1,重要性

2,完整性

3,深刻性

4,综合性

5,知识性

深度报道的类型

一般分集合型与单一型(或多篇类与单篇类)两大类型.

集合型与单一型又可细分为不同形式.

1,单一型

★提出问题类. 只提出问题,这种问题一般是典型的,有普遍意义的,但又为大众所忽略的问题.文中虽不对问题进行解答,但能引发人们深层次的思考.

★综合概括类. 对某一方面或某一主题之下的众多事实,加以归纳综合.

★分析解释类. 对某些较复杂的新闻事实,或新出现的,人们普遍关注而又迷惑不解的事实进行分析,解释,揭示其实质,意义,预测其发展趋向等.

★对比揭示类. 通过两方面的性质不同的事实进行对比,揭示主题.

★典型传播类. 对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或教训,进行详细叙述,深入分析.

2,集合型:

即是由多篇报道组成的深度报道.又可分成以下几种:

(1)连续报道

即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持续的报道,使受众对报道对象和内容有完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此类报道又有二种情况:

★进行式连续报道.

★反应式连续报道.

(2)系列报道

即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不同层次,运用多种报道体裁和形式反映同一重大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它不是着眼于时间性和连续性,而是重在深入解剖,深刻透视.

(3)组合报道

即围绕同一主题,同一主线,同一问题,将内容不同,形式和体裁不同,来源不同的新闻稿件编排组合在一起(同一版面上),从而形成强势,使报道深化,立体化.

深度报道的写作方法

1,选择重大题材,确立重大主题

2,全方位的透视,多角度的考察

3,表达自由灵活,语言风格多样

新闻写作培训教程

1、新闻的定义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例如:达纳在1869年至1897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 ? 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 ? 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 ? 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 ? ②指被人当作谈助的新奇事情。 ? 综合上述,我们不妨把新闻定义小结为: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 明确了新闻定义,我们再来区别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 ?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 ?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 新闻价值 ? 社会主义新闻学认为判定事实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一)指导性与思想性: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 (二)重要性与显著性:内容重要,社会影响大; ? (三)普遍性与迫切性:反映群众呼声,关注社会热点; ? (四)知识性与趣味性:传播高尚的、健康的、大众的知识与情趣; ? (五)时效性与真实性:坚持新闻的真,突出新闻的新。 ? 新闻写作基本原则 ?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执行党的宣传纪律; ? (二)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 ? (三)迅速及时,讲求时效; ? (四)在写作技巧上遵守以下10条写作规则: ? 1、在你没有理解事件本身之前,不要动笔去写。 ? 2、在你不知道你要说些什么之前不要动笔去写。 ? 3、要表现,不要陈述。 ? 4、把精彩的引语放在消息的前头。 ? 5、把精彩的实例或轶事放在消息的前头。 ? 6、运用具体名词和富于动作色彩的动词。 ? 7、尽量少用形容词,不要在动词上再加用副词。 ? 8、尽量避免自己去作判断和推理,让事实说话。 ? 9、在消息中不要提那些你回答不了的问题。 ? 10、写作要朴实、简洁、诚实、迅速。 ? 总之,新闻写作要做到四个字:真、新、快、活 2、消息的写作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笔记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笔记 一.新闻与事实的关系 新闻来自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记录和再现。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一个是源,一个是流,先有事实后有新闻,再者的关系不容分离,更不容颠倒。 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从本质而言,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具体表现在: 1.只有认识事实,才能反映事实,而对客观事实的认识,尽管可在贯穿整个采访写作过程, 但是,认识事实的任务基本上在采访阶段完成; 2. 抓新闻就是抓事实,写新闻就是写事实,新闻写作有赖于对事实的采访; 3. 采访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深度和广度; 4.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新闻写作的基础在于采访,采访决定新闻写作,这是人 们对客观事实认识的规律,也是新闻采写经验的总结。 5.在事实成为新闻的转化过程中,新闻写作是一个必经阶段和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采访 活动也要受写作的制约和检验,新闻的写作对于采访有能动作用。 总之,按照唯物主义的辩证观点,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表现和结果,既要深入采访,又要讲究写作,二者不可偏废。但从采访写作关系的实质来看,应该说是采访决定写作。 三.采访写作的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更加强调实践性; 二是有鲜明的政治性。 四.新闻采访和写作要特别注意的两个"正确"对待: 一是要正确对待我们党的新闻工作在采写方面的传统经验;

二是要正确对待西方新闻界的采访写作经验。 五.新闻采访艺术: 主要研究如何运用唯物辩证观点、求实观点和群众观点,正确处理好新闻采访中的微观与宏观、个性与共性、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并运用心理分析加以调节和控制,使采访逐步深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正确地把握事实和报道事实。六.新闻采访的概念和性质 采访--是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的一项特殊的调查究活动。 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看问题,采访的性质是主观认识客观并把握客观,是记者向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活动",但与一般的调查研究又有不同。采访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 七.采访的特点: 采访是一项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它与一般的调查研究比较,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表现在: 1. 都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2. 都以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获得真实的、有说服力的材料,弄清 事物的真相,探求其本质与规律; 3. 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 不同点表现在: 采访这种调查研究活动有其特殊性:新闻性、突击性、广泛性、灵活性、持续性八.采访的目的、任务与作用: 采访的目的就在于获得新闻;

新闻写作试题库(超全)

新闻写作试题库(共287题) 一、填空题:(56题) 1、狭义的新闻指(消息)。 2、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述评及其所属品种)。 3、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4、(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5、(言之无物)是写新闻的大忌。 6、新闻写作的原则是(用事实说话)。 7、新闻写作的要求是(真、短、快、活、强)。 8、新闻的快应以(新闻的新鲜和真实的事实)为前提。 9、新闻报道要快的表现是一(及时)、二(适时); 10、新闻的思想性是指(一条新闻在思想上给读者教育、影响和启迪)。 12、新闻写作要求强的(思想性强、政策性强、针对性强)。 13、“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实义的作者是(陆定一)。 14、新闻六要素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 15、新闻的要素说的是(构成新闻不可缺少的事实材料)。 16、新闻背景从内容分为(人物、历史、地理、事件背景)。 17、新闻背景从作用分为(对比性、说明性、注释性); 18、背景材料可用于(新闻的导语、正文、结尾)三个不同部分。 19 、新闻的主题应从(新闻事实挖掘)中来。 20、提炼新闻主题应注意两点:一是(一条新闻一个主题);二是(新闻主题一定要从新闻事实中挖掘、提炼出来)。 21、选择最佳角度是表现(新闻主题)的好办法。 22、几家新闻单位同时报道同一新闻应注意(错开角度)。 23、新闻语言的特点是(具体形象、准确鲜明、简练生动、通俗易懂)。 24、动态新闻(叙述)为主. 25通讯重于(叙述、描写); 26述评新闻兼有(新闻和评论)两种作用。 27、新闻和消息的结构一般由(导语、正文、结尾和标题)组成。 28、新闻通常有金字塔(倒金字塔、倒正混合结构)三种结构形式。 29、倒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把高潮或结局排在开头,把最不重要的材料排在后面)。 30、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将事实的结果、最重要的材料安排到最后一段)。 31、倒金字塔结构的开头部分称(导语)。 32、倒、正混合结构的特点是(有一个好的新闻导语和有一个重要的新闻结尾)。 33、新闻导语的“导”字有(开始、启发、引导)三个涵义。 34、新闻正文是(导语之后的展开部分),对新闻事实作充分的具体的报道和说明。 35、简明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新闻体裁。 36、消息一般分为(简明新闻、动态新闻、综合新闻、述评新闻)。 37、综合新闻有两种,一是(横断面综合报道) ,二是(纵深度的综合报道)。 38、通讯《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是(范长江)。 39、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是(魏巍)。 40、通讯《西行漫记》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特)。

新闻写作结尾20种形式

新闻写作结尾20种形式 下笔千言,终要收尾。稿子写到结尾,也就到了作者与读者握手言别的最后时间了。人们告别的方式有多少种,结尾的方式就有多少种。一些新闻作品,之因此让人读后掩卷长思、唏嘘别已,不少得益于作品有一具好的结尾。作为作者,要尽可能经过结尾的“神来之笔”,给读者留下一具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顾。结尾并非可有可无普通来说,从事新闻写作的人大多比较重视导语写作,对结尾的作用则没有引起脚够的重视,总认为结尾可有可无,弄不行还有画蛇添脚之嫌。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在有些新闻、尤其是在一些简讯中,常常惟独百十来字,离首即尾,离尾即首,真的无所谓结尾;但在大多数新闻作品中,结尾对主题思想和新闻事实的表达依然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大伙儿,特别重视结尾在写作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白居易曾在《新乐府序》中称“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意思是说《诗经》各篇的开头、结尾各有特色;明朝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提出开头要使人为之一震,结尾要令人余音萦耳;明末清初的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论述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结尾在文章中的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由此可见一斑。至于是否画蛇添脚,别在于要别要结尾,彻底在于它的作用是否得到有效发挥。一些结尾之因此显得多余,正说明没有发挥好结尾的作用。 新闻结尾虽然处于文章的最后位置,但它关于受众同意心理的妨碍却别容低估。据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材料显示,处于系列首尾位置的经历材料,比处于系列中间位置的材料更容易被记住,其几率几乎相当于中间位置的三倍。英国新闻学者安德鲁?博伊德认为:“任何一具节目或新闻给人的长期印象通常基本上最开始或最后几个词留下的。”因而他认为:“像有力的开头一样,结尾应该加强语气,幸免虎头蛇尾。新闻报道宁用砰然响声做结尾而别用低声呜咽。有力、确定、语气强烈的结尾胜过软弱无力的结尾。”(《广播电视新闻教程》) ①卒章见义,点化主题。写稿子,别仅仅是说故事,重要的是要经过叙述给读者一具交待,以便把作者的创作意图告诉读者,让读者知道你想要说什么,也算是我们常说的“主题思想”。主题思想的体现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夹叙夹议,边说故事边出思想;有的先捅主题,尔后用事实补证;还有的是把主题思想巧妙地躲藏在新闻事实的叙述中,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主题思想有初步感悟,最后再经过结尾将其鲜亮地告诉读者。比如,1990年11月12日《解放军报》一版有一篇消息,题目是《“硬六连”的硬根子》。在这篇稿件中,作者先用4个骨干例子作了充分的铺垫,假如读者认真研读,是可以看出其主题思想的;但新闻怎么说别全是经典著作,读者普通也别可能像读经典著作那样,去精研细读一篇新闻作品,很可能是“一扫而过”,扫上了就扫上了,扫别上就过去了,作品的表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于是,作者在稿子的最后又加了如此一具结尾:“六连的士兵过硬,是军官带出来的;六连的军官过硬,是党小组、支部管出来的。党支部那个战斗堡垒过硬,是硬六连的硬根子。”如此一来,稿子的主题思想就知道无误了。 ②登高望远,阐明意义。对记者、通讯员来说,写稿子别仅仅是报道新闻事实、点明新闻主题,还应充分阐述其意义,使读者更深刻地认清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但在写作过程中,为便于新闻事实的叙述、主题思想的集中表达,作者有时很难把新闻事实的意义穿插于新闻主体中,于是常常在报道结束时特意拿出一段文字解决这一咨询题。从另一方面说,新闻记者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新闻事实的认识往往比普通读者要深一些、远一些,可以从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范围去认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当事人,对新闻事实的了解,也必定比普通读者多,对新闻事实的认识应该更准确、更全面。从那个意义上说,阐明新闻意义也是记者应尽的义务。看一下《解放军报》这篇人物新闻的结尾,也许能够加深我们对这一咨询题的认识。战喜武是平庸的。这个地方的每一具人,海防前哨的

新闻写作的复习题

1.简要分析《从邮局看变化》的写作特色及导语的特点及作用。 记者选取邮局这个窗口,从内地往新疆邮寄食品包裹大量减少这个事实,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的突出变化。新疆是全国的一个缩影,新疆的变化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从新疆的变化可知全国的形势。消息的取材以小见大,生动具体,小窗口反映大主题的特点新鲜地突出出来,视角独特,构思巧妙。 该文运用了对比性式导语,简要的概括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邮电局春节前夕,邮过去忙于分拣葱内地寄来的大批副食品包裹,到今天忙于收订大量的报刊的转变,不但以简省的笔墨概括了这篇消息的要点,而且导语对比鲜明,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2.结合作品,简述《总理帮农民追工钱》的写作特色。 通讯《总理帮农民追工钱》(刊于2003年10月28日《重庆日报》),题材重大,写法鲜活,是一篇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作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文章以小见大,突出重大主题。二、细节生动,具有感人力量。三、对话鲜活,凸显人物性格。 3.简述《长江上游仍在砍树》的特写笔法。 消息一落笔,作者便像一位摄影师,首先把镜头推向新闻现场:“记者近日随世界银行组织的14名生态、环保和人类学专家考察雅砻江下游的二滩水电站库区生态环境,见到江面漂浮着上游漂运下来的上万根三四米长、脸盆般粗的木头,小舟左冲右突一个多小时后才驶离码头,行出不到1000米,数万根粗木密密麻麻地塞满了几百米宽的江面。” 显然,作者没有简单地用干巴巴的概括性语言来陈述新闻事实,而是寓理于事,运用特写的笔法,让读者如身临其境,在浓郁的现场气氛中,感到砍伐的严重性与禁止砍伐的紧迫性。 4.新闻作品研究者具备理论修养的必要性? 首先,新闻作品研究者要明晰新闻理论的相关概念。明确新闻作品研究的对象,准确确立新闻作品研究的切入点、角度和方法。在进行新闻作品研究时更注重的是新闻的政治性、指导性、时效性等,更符合新闻传播规律和新闻特性的原则。 其次,新闻作品研究者要准确把握新闻事业的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能正确地指导新闻作品研究实践活动。 再次,新闻作品研究者要正确把握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倾向性原则、审美原则等基本原则。 新闻作品研究者不是单纯的新闻作品创作者,其主要任务是对新闻作品进行评论和分析,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应高于新闻创作者,应从对新闻作品的分析、品评中发现新闻创作者的优点和不足,从对事实的报道中透视新闻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实际效果,同时总结出某些具有规律性和普遍性的结论。因此,这就要求新闻作品研究者必须具备专业的新闻理论修养,以专业的眼光作出专业的作品研究。 5.新闻敏感的作用? 1)可以见微知著,迅速抓住新闻线索,进而发现有价值的新闻;2)据以挖掘新闻素材,并从中鉴别最有传播价值的事实;3)有利于选取最佳的报道角度;4)能够预见新闻后面的新闻。 6.赏析《七年上诉冤屈未伸张》 新华社2001年11月18日播发的《七年上诉冤屈未伸张》一稿,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被评为消息一等奖,堪称新闻精品。这篇报道之所以获得如此殊荣,从写作上来说,有如下几点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一、题材重大,导向正确。二、策划精细,采访深入。 三、巧选角度,以新取胜。 7.怎样理解作品研究的基础是新闻事实这一基本原理呢?

新闻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

1.广义上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写作)和(新闻评论写作),狭义上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方面的各种体裁的写作)。 2.新闻写作的研究对象包括新闻报道作品以及这类作品的(写作原理)、(写作规律)、(写作技巧)以及相关知识。 3.新闻文体的功能有传递信息(娱乐大众)、(舆论引导),以及(传播知识)和(监督社会)。 4.新闻事业的功能有(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 5.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有(信息性)、(知识性)、(可读性)、(时效性)以及(针对性)等。 6.新闻报道的基本写作程序有(发现)、(采集)、(制作)以及(传播)四个阶段。 7.新闻语言要求新闻记者做到准确、(简洁)、(鲜明)、(生动)、要有(时代感),而(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 8.新闻导语的类型有(概述型导语)、(描述型导语)、(评述型导语)以及(橱窗式导语)四种类型。 9.新闻背景的两个层面有(宏观)以及(狭义)。 10.通讯选材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围绕主题选材)以及(选材忌重复)。1.简要谈谈新闻写作有哪些重要性。 (1)新闻写作是新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落脚点。 (2)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 (3)新闻写作是衡量记者素质的一个重要条件。 2.简要谈谈采写人物通讯因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人物通讯是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反映其行为、事迹和生,在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或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的目的的通讯。要写好人物通讯一般要注意一下几点:(1)通过写事迹,表彰先进人物的思想。人物通讯应以人物为中心,而且一般是一个先进人物为主,笔墨务必集中。人物通讯写人,不应该就事论事,而要“见物、见人、又见思想”。使之写的形神皆备,以“形”传“神”。 (2)抓细节,抓特点。人们对一篇人物通讯的一些事迹、概貌、数字常常看到后可能忘掉,但动人的细节、情节,却往往难以忘怀。因为细节是人物描写中的点睛之笔。另外,要注意表现人物有特色的事迹,挖掘人物的个性特点,并选用新的角度,才能把人物写的富有新意。(3)写先进人物要处理好俩个关系:一是先进人物和党的领导关系。二是先进人物与广大群众的关系。 3.简要叙述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1)政治修养。 表现在俩方面:一是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二是强烈的正义感。 (2)知识修养。 新闻写作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需要有广博深厚的知识根底。所以一个记者处了拥有新闻专业教育背景之外,还要对社会科学以及各种与新闻工作有关的知识有一定的知晓,才能较好地驾驭新闻写作。 (3)思想修养。 加强自己的思维修养,即不断提高自己辨识与表现新闻价值的思维能力。 4.简要谈谈新闻写作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 (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2)事实胜于雄辩。

《新闻写作教程》期末考题

2007级第四学期期末《新闻写作教程》考试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无论哪一篇消息,绝不能没有的部分是( ) A.导语 B.主体 C.背景 D.结尾 2.通过新闻事实的报道,分析当前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提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去推动工作,这种表现方式被称为( ) A.分析报道 B.事件特写 C.工作通讯 D.概貌通讯 3.新闻结构犹如人的骨骼,是一种组"局部"为"整体"的营造艺术,它被当代西方写作学称为( ) A.新闻建构 B.组合艺术 C.建构艺术 D.仿人体艺术 4.在消息写作上,要力求避免所谓的"三重复",是指( ) A.避免导语、主体、背景的重复 B.避免导语、主体、结尾的重复 C.避免标题、导语、主体的重复 D.避免标题、导语、背景的重复 5.所谓新闻的生命,也即新闻写作的第一要素,是( ) A.及时 B.真实 C.生动 D.具体 6.作为一篇消息的有机组成部分,重在补充、反衬或烘托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重要部分是( ) A.导语 B.主体 C.背景 D.结尾 7.报告文学与文学作品的最主要区别是( ) A.文学性 B.艺术性 C.形象性 D.真实性 8.言简意明地反映一篇消息内容的核心和精华,引导读者尽快把握新闻要旨的简要文句是( ) A.新闻导语 B.新闻标题 C.新闻主题 D.新闻主体 9.选择()是表现新闻主题的好办法。 A.新闻跳笔 B.新闻敏感 C.新闻价值 D.新闻角度 10.常见的硬新闻结构:() A.倒金字塔B,金字塔 C.华尔街日报型 D.沙漏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导语的大致类型:() A. 概述型导语 B. 描写型导语 C. 评述型导语 D. 橱窗式导语 12.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A. 导语必须有实质性内容,不能虚晃一枪、空泛无物 B、将最具新闻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 C、炼字炼句,力求简短 13.主体的作用() A、展开导语,使之具体化 B、补充导语,令主体更丰满 C. 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 14.新闻语言的特色可以概括为( ) A.客观 B.确切 C.简练 D.通俗 E.朴实 15.按照不同的写作形式和写作特点,我国新闻界通常把消息分为( ) A.动态消息 B.综合消息 C.经验性消息 D.人物消息 E.述评性消息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6.新闻敏感 17.新闻价值 18.深度报道 19.硬新闻与软新闻 20 GOAL采访法 21.核心段 22.华尔街日报型结构 23.字幕机 24.解说词 25.同期声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新闻写作基本知识复习题

新闻写作试题库(共287题)? ?一、填空题:(56题)? 1、狭义的新闻指(?消息?)。? 2、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述评及其所属品种)。? 3、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4、(?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5、(言之无物)是写新闻的大忌。 6、新闻写作的原则是(?用事实说话)。? 7、新闻写作的要求是?(真、短、快、活、强)。? 8、新闻的快应以(?新闻的新鲜和真实的事实?)为前提。? 9、新闻报道要快的表现是一(?及时)?、二?(适时)?;? 10、新闻的思想性是指(一条新闻在思想上给读者教育、影响和启迪)。? 12、新闻写作要求强的(思想性强、政策性强、针对性强?)。 ?13、“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实义的作者是(陆定一)。? 14、新闻六要素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 ?15、新闻的要素说的是(构成新闻不可缺少的事实材料)。? 16、新闻背景从内容分为(人物、历史、地理、事件背景)。? 17、新闻背景从作用分为(对比性、说明性、注释性);? 18、背景材料可用于(新闻的导语、正文、结尾?)三个不同部分。???? 19?、新闻的主题应从?(新闻事实挖掘)?中来。? 20、提炼新闻主题应注意两点:一是(?一条新闻一个主题?);二是(?新闻主题一定要从新闻事实中挖掘、提炼出来)。? 21、选择最佳角度是表现(?新闻主题?)的好办法。?

22、几家新闻单位同时报道同一新闻应注意(错开角度)。? 23、新闻语言的特点是(具体形象、准确鲜明、简练生动、通俗易懂)。? 24、动态新闻(叙述?)为主.? 25通讯重于(叙述、描写?);? 26述评新闻兼有(新闻和评论)两种作用。? 27、新闻和消息的结构一般由(导语、正文、结尾和标题)组成。?28、新闻通常有金字塔(倒金字塔、倒正混合结构)三种结构形式。? 29、倒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把高潮或结局排在开头,把最不重要的材料排在后面)。? 30、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将事实的结果、最重要的材料安排到最后一段)。? 31、倒金字塔结构的开头部分称(导语)。? 32、倒、正混合结构的特点是(有一个好的新闻导语和有一个重要的新闻结尾)。? 33、新闻导语的“导”字有?(开始、启发、引导)三个涵义。?34、新闻正文是(导语之后的展开部分),对新闻事实作充分的具体的报道和说明?。? 35、简明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新闻体裁?。? 36、消息一般分为(简明新闻、动态新闻、综合新闻、述评新闻)。? 37、综合新闻有两种,一是(横断面综合报道)?,二是(纵深度的综合报道)。? 38、通讯《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是(范长江)。? 39、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是(魏巍)。? 40、通讯《西行漫记》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特)。? 41、通讯《震撼世界的十天》的作者是(约翰·里德)。? 42、通讯写作的要求是事实的(典型性、思想性)和写作文采达到高度的合一?。? 43、综合新闻的特点是(既有全面情况概括),(又有典型事例)的说明?。?

新闻写作新闻写作教程

新闻写作-新闻写作教程 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教程。《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新闻写作教程》继承了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汤世英主编的《新闻通讯写作》的优点。 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补充了新的内容。突出了新的特点。归结起来。有五大特点。第一。特设“总论”部分。第二。设置专门章节论述当今应用比较广泛的非事件新闻。分析性新闻和描写性新闻等;第三。对网络新闻这一新的研究课题给与了强烈关注;第四。运用案例教学。对同一题材不同写法的新闻作品进行比较阅读;第五。 重点介绍新闻报道的主流体裁。全书将理论与写作实践。传统习惯与时代精神尽可能完美地结合了起来。 书名,新闻写作教程。作者,刘明华徐泓张征。ISBN,39817 。12。页数,560。定价,¥元。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出

版时间,xx年。装帧,平装。开本,图书> 新闻出版/图书馆/档案学> 新闻学。 内容提要。《新闻写作教程》有五大特点。第一。 特设“总论”部分。介绍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基本要求。角度。跳笔。语言等带有普遍性的内容;第二。设置专门章节论述当今应用比较广泛的非事件新闻。分析性新闻和描写性新闻等;第三。对网络新闻这一新的研究课题给与了强烈关注;第四。运用案例教学。对同一题材不同写法的新闻作品进行比较阅读;第五。重点介绍新闻报道的主流体裁。即消息和通讯。并涉及到了兼有叙事。描写。 抒情。议论。解释。预测等各种功能的新闻体裁的现象和写作方法。总之。新闻写作将理论与写作实践。传统习惯与时代精神尽可能完美地结合了起来。 作者简介。刘明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著有:《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名

2019新闻学《新闻写作》期末复习资料

新闻写作期末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注意得分点。 简述题:主要考察知识点,回忆、叙述。 简析题:除了知识点,也要结合新闻传播的实际,新闻写作的实际,结合自己的具体的例子。 综合实践题:根据一段文字资料或一段数据表格,写出不同的导语、不同的标题。 倒金字塔结构的写作:完整的消息稿。 不要忘记标题。 关注微博写作,点到为止。 知识点 1.新闻导语 1)定义:是消息开头用来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发挥导读作用的段落。是消息这种新闻体裁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一般由最新鲜、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任何文章的开头不同,它是结果提要或高潮。 2)任务: 开门见山,尽快报告新闻事实,使人“一眼便知。” 吸引读者,使人“一见钟情”。 为全篇定音。 3)基本要求: 必须有实质性的内容 将最具新闻价值、最具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 炼字炼句,力求简短 4)导语的类型: 直叙式:一目了然、叙述方式 描写式:绘声绘色 特写式:局部透视全貌 议论式:对事实进行议论,引发读者共鸣 对比式:矛盾反差的两方面或个体 悬念式:“卖个关子” 5)导语修辞技巧:P169 设问、拟人、借用、对比、直呼、排比、惊警 2.新闻背景 1)定义:是指新闻中与主题新闻密切相关的历史情况、环境条件以及新闻产生原因和注释性方面的材料。 2)新闻背景的穿插: 要为表达主题服务。 恰到好处,简明扼要。

要有助于消息立体化。 背景材料的位置是灵活的。 3.新闻价值 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兴趣的素质。包括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真实性以及趣味性等几个基本属性。 4.时间要素最近点原理 最近点内容:导语中安排的何时要素通常都应是新闻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点”。“最近”指导语所选择的那一个“时间点”应尽可能是距离报道时间的最近点。使用要求:跟踪新闻事件的发展、挖掘今天新闻的依据、披露消息来源。 5.新闻由头 指客观事实作为新闻传播的依据或契机,是一个事实之所以成为新闻的根据。新闻由头出现在“消息”的新闻体裁中,也是使旧闻成为新闻的桥梁。 6.解释性新闻 充分运用背景材料、说明事物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和预测其发展趋势的分析性报道。是典型的分析性新闻,典型的深度报道。 写作要求: (1)把原因作为高潮和重点,深挖新闻背后的新闻,反映出事情的来龙去脉(2)在报道事实的基础上,点明事物的意义、特征 (3)要有大背景意识,将新闻事件放到一定的历史之中去观察、分析其必然性。从而揭示它对明天的含义,以预测和展望吸引读者 (4)从比较对照中揭示本质。 7.述评新闻 1)定义:以夹叙夹议的方式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体裁。以叙述新闻事实为主,同时围绕新闻事实做若干分析议论,评价新闻事件的性质或解释事件的内涵与发展趋向。 2)类型: 事件性述评,就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评论,更接近报道,也更要写好事实。 非事件性述评:例如就社会问题、工作问题、思想问题等进行的述评,评的成分更重。 8.消息的背景的类型,各自的作用都有哪些? 1)类型:人物背景、环境背景、历史背景和事物背景。 2)作用:①烘托和深化主题;②说明事件的起因,阐明时时发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③补充有关事实,弥补新闻事实的不足部分;④注释新闻事实,开拓视野,传播甚至是增强新闻的可读性;⑤巧妙的表达记者的观点。 1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易懂。 2.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 3.用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

新闻写作复习要点

新闻写作复习要点 一、新闻写作与采访的辩证关系 1、新闻写作必须以采访为前提,采访决定写作。 2、采访在前,写作在后。(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结果和归宿。) 3、采访质量直接关系写作质量 4、写作对采访的反作用 5、“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注: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的区别: “在本质上有严格的区别,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梁衡) 本质:新闻是信息,文学是艺术;功能:新闻是传播,文学是审美;选材:新闻以事为主,文学以人为主;过程:新闻重采访,文学重写作;构思:新闻严谨冷静,文学天马行空;形式与内容、结构与修辞等方面都不同。 新闻是有边界、有限度的,文学则无。 二、新闻真实性要求 1、真实性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是新闻的生命。 2、真实性是新闻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三、如何体现新闻事实的准确性? 1、确有其事。 2、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what 、who、when、where、why)。 3、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 4、新闻所反映的事实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 5、新闻中涉及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四、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 1、体制性失实。(指因某种价值观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而造成的新闻失实) 2、经济性失实。(指由于金钱等经济利益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所造成的新闻失实) 3、故意失实与非故意失实。(故意失实:明知有假,有意为之。非故意失实即业务失实) 五、怎样理解用事实说话 1、用事实说话是传媒写作最基本的原则。 2、所谓“用事实说话”,就是通过报道事实向读者阐明某种思想和观点。作者的

新闻写作练习范文

写作练习 请以我院由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走向四川传媒学院的历史性转变作为参照,运用说明性、注释性、对比性背景资料,各写一条消息。﹙也可自选题材和背景写三条消息﹚ 小资料之1—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1997年开办电视维修短训班,年招生员600多人;1998年在团结镇租地300亩,由成都理工大申办广播影视学院,试办专科教育;2001年创办新闻、播音、技算机等系科面向社会公开招收专科学生;2002年招收本、专科学生600多人;2011年发展为11个系,41个专业,拥有20600多名本专科学生,其中本科占三分之二以上,面向全国普招;全院校基面积1300多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米,拥有2000多台剪编、摄像和非编设备,成为环境宽敞优美,师资雄厚的全国著名艺术院校之一;2013年4月16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改设为四川传媒学院;从今秋开始,广播电视新闻学等学科,面向全国进行二类本科招生。 小资料之2—清华大学,1908年农历6月初4日,在清室皇家林园的清华园用庚子赔款退还部分设游美学务处,1911年农历4月初一开学培养留美学生,1912年改名清华学堂,传授西方科技和中国学;1925年设大学部,1937年9月迁长沙,后迁昆明更名西南联大;1946年返回北京为国立清华大学;1948年国民党溃逃台湾时,带走少部分师生设备到新竹县开设清华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调整时,剥离清大的文法医航四类专业另办大学,清华仅为国家培养高级理工人才,现已走出500多位两院院士,150多名将军级军队高级科技精英和多名党和国家领导人。 范例1, 4月11日上午,清华大学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胡锦涛等领导出席致贺。清华大学于1911年在北京清华园创办而得名。现已走过100年风雨历程。 范例2, 4月22日上午9时,海峡两岸400多名学子齐聚北京清华大学科技交流中心,携手共庆百岁校庆。1948年清华的部分师生来到台湾新竹创办起台湾清华大学。这是清华学子分手后第一次同庆建校纪念。正所谓一笔写不出两个清华,两岸学子聚首,道不尽两岸两校同根同源、密不可分血浓于水的深情。 范例3 百年风雨路,水木湛清华。最近,北京和新竹清华大学正在筹办共庆百岁校庆的活动。两校分离后近40年间几乎没有过任何的直接接触和交流。大陆改革开放以来,两校拥有的共同的校训、校徽和校歌,办学理念及校风文化使彼此息息相通。近20年来,两岸科技和教育信息、举办论坛和人员互相参访越来越频繁。百岁共同校庆是两岸清华的历史性起点,更是宏伟清华携手共同面对各种挑战的亮点。 二、练习—试用下列素材改写出三种不同结构的消息﹙任选﹚ 5月9日上午,故宫博物院新闻发言人在北京举行记者会宣布,头天该院有9件文物被盗,吁请社会各界提供线索,协助破案。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不少公众置疑,故宫博物院里有1600个防盗报警器,3700多个烟感探测器和400个摄像头在运行,还有400个特警保安。当天,这些技防设施都不灵了?这么多保安哪去了?再说,博物院四周围墙高10米,盗犯插翅难飞,怎么就逃脱了?北京市公安局接到报警后立即展开侦办此案。很快锁定石某有重大嫌疑。根据对石某有上网习惯的分析,排查北京所有网吧。9日晚21日许,这位来自山东,相貌平平,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农民石柏魁被抓获。据石某初步交待,5月8日下午,他混入一香港旅行参访团队伍进入故宫博物院诚肃殿,纯属临时起意,盗走9件香港来的参展珍贵文物。他怎样在如此严密防范的故宫里得手的呢?经再审石交待,今年3月来京无事可做,从电视看到对故宫的介绍,产生偷文物的念头,又上网查阅过相关资料,还查看过博物院内部和外围筒子河地形。8日上午他混入博物院听导游介绍这些展品很值钱时,起意盗窃。于是躲进展厅夹道至晚上8时,天下起雨,厅里基本无人,他敲碎玻璃进入配电房,无意间发现总闸,于是拉闸断电,进入诚肃殿打坏展板取走展品。9日清晨来到海淀区一收购金银玉件店销赃,店主称全是假货未逞,于是一怒之下全将脏物丢于中关村附近。另据石交待,博物院内很多未展区施工中留下不少电线、光缆,助他顺利爬上10米高墙逃逸。 1、倒金字塔结构消息的写作 北京市警方神速侦破故宫博物院文物被盗案 【据《新华社》北京5月10讯】 5月8日发生在故宫博物院的9件珍贵展出文物被盗案,昨天成功告破,犯罪嫌疑人石柏魁被抓获。故宫博物院有多项高科技装备全天候严密监测,还有400多名特警级保安昼夜严防死守。可是,40多年0事故的故宫还是发生了重大失窃案。5月9日,当故宫宣布9件文物被盗,世人震惊。北京市警方获讯后立即展开侦调。在对失窃文物的诚肃殿监录资料详细排查分析中,

新闻写作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新闻写作:是记者把采访中收集到的材料信息,通过文字写作制成一定体裁的新闻作品的过程。?二、新闻写作的内涵: ?1、广义:新闻报道写作和新闻评论写作。2、狭义:专指新闻报道写作。 ?记者不可或缺的“良知” ?三、新闻报道的类型: ?纸质媒体:消息、通讯、连续报道、特写、花絮等。 ?电子媒体:消息、专题、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等。 ?四、新闻写作的意义: ?1、新闻写作决定着新闻信息能否传播出去。 ?2、新闻写作直接影响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 ?3、新闻写作是衡量记者素质的重要条件。 ?第二章消息写作的基本原则 ?什么是消息:是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它是新闻作品中使用最多、最活跃的一种体裁,在新闻报道中占有重要地位。 ?基于新闻写作的共性要求,兼顾消息写作的个性要求,归纳消息写作的四个原则:真实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可读性原则、指导性原则。 ?第一节真实性原则 ?一、消息写作为什么要真实? ?1、是消息的特性决定的。2、是新闻媒介的信誉所在。3、真实是消息的力量所在。 ?二、消息写作如何做到真实? ?1、选择事实要全面。2、运用事实要客观。3、表达事实要准确。 ?三、避免消息失实的途径 ?1、“一知半解”的不写。2、消息要抢时间,但不可草率。3、“永远不相信自己的记忆”。4、严禁“想当然”。?5、批评报道力求“十拿九稳”。6、客观报道,少下结论。7、用形容词要“吝啬”。8、稿件写完要审稿。?第二节时效性原则 ?两层含义:迅速及时、简短明了。 ?一、为什么消息写作要“短”和“快”? ?1、为了充分发挥消息的作用。2、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3、有利于在新闻竞争中获胜。 ?二、消息写作怎样做到“快”? ?1、渠道通畅来源快。2、思维敏捷发现快。 ?3、作风顽强采访快。4、技巧熟练写作快。 ?5、采用先进技术发稿快。 ?三、消息如何写得“短”? ?1、一事一报。2、即时报道。3、精心选材。4、恰当结构。5、惜墨如金。 ?第三节可读性原则 ?一、消息的可读性:是指一则消息在不违背真实性、时效性原则的前提下,从内容到形式都要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 ?二、消息写作如何做到“可读”? ?1、抓生动的内容。 ?①挖掘读者喜闻乐见的题材,满足读者多方面的兴趣。②抓住新闻事件中有特点的细节,使消息富有情趣。?2、用活泼的形式 ①使用描写手法,使消息形象化、镜头化。②借用修辞手法,把消息写活。③巧妙安排结构。④语言的新鲜活泼。?第四节指导性原则 ?一、消息的指导性:指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报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

新闻写作培训讲义

新闻写作培训 一、什么是新闻(新闻的定义) 1. 新闻的定义。 a. 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的; b. 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真实的,且有价值的; c. 新闻必实)须是对事件(事的“报道”。 2. 新闻六要素=5W 1H。 既然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即对“5W”事件What、时间When、人物Who、地点Where、原因Why和“1H”How怎么样,如何/结果)的报道。5W 1H也称新闻六要素。新闻六要素近年来在国内一些教材中得到认可,原来我们上学时的教科书里只有新闻五要素,即5W。 a(新闻报道不是重复历史(旧闻) 过去的已知已发生的事实不是新闻,新闻是新近(近期)发生的未知事实,昨天的新闻就是今天的历史。如:比如3月份发生在车间的新闻,你4月份才去写,或者别人都知道了,你再写,就没有新闻报道的价值了。所以说,新闻必须要及时。 b(新闻稿件不是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都是大家常见的,比如散文、诗歌、小说、剧本。文学作品讲究修饰、形容,甚至虚构、夸大;但新闻重真实、明晰(尽量少用形容词、心理描写、合理想像,多用动词)。新闻通讯是饭、文学作品是酒。

C(新闻不是公文 公文引经典,重重复,有倾向;新闻引“今典”,重差异,求平衡。新闻有新闻的结构、公文有公文的格式。 3. 新闻语言的应用和表述。 新闻语言的特色可以概括为:客观、确切、简练、朴实和通俗。 a.客观。 比如说,我们讲某某员工工作认真,某某领导身先士卒,则不如用一些事情把它反映出来,让读者去品味,而不一味去下结论。 b.确切。 比如,“近300人”比“几百人”,“300多米”比“几百厘米”要精确。 c.简练。 比如,“在……的大好形势下,在……鼓舞下,在……的基础上”等等繁冗的句子都应尽量避免。本来就是一个简讯不要写成消息,本来是一个消息不要写成通讯。 d.朴实通俗。 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稿件中有设备、工艺的特殊专用词,即使你写错了,我们编辑也看不出来,所以要求通讯员要进行必要的解释和注释。 另外,在新闻语言表述中,还应该把握“两多两少”,即:“多用中性词,少用修饰语;多用陈述词,少用褒贬词”。 同时,新闻写作必须用第三者身份进行客观描述,而不是以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去下结论或发表感叹。我们经常看到许多通讯员经常用“我院、我校、我专业”等进行表述,这说明我们没有把自己当成通讯员,应该改为“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

《新闻写作》总复习

《新闻写作》期末总复习 各章复习要点: 第一章体验式新闻的写作 1.体验式新闻采写注意事项有哪些?首先,在选题上,强调要关注现实中的新闻事件,体现新闻性、思想性。其次,要有贴近性,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再次,体验要深入,要写出自己的所干、所见、所闻、所感。最后,在表述形式上,力求生动,有现场感。 第二章各类通讯的写作 1.通讯:是运用多种表现方法,比较深入而又详细地报道真实的客观事物的新闻文体。主要报道范围包括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新闻人物的成长进过、某项工作的详细情况及某种地貌概况特色等,是最常用的报道形式之一。 2.通讯的特征新闻性、完整性、形象性。 3.通讯按报道内容分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通讯按写作形式分为一般记事通讯、小故事、特写、巡礼、速写、侧记、记者来信、采访札记等。 4.通讯的表达方式中,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抒情和议论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新闻报道中,描写的表现方式包括,一是记者亲眼所见,如实写来;二是事后采访,重现现场;三是记者出现在现场,成一“角色”。) 5.通讯的结构包括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纵式结

构即按照时间顺序、事物发展顺序,或者作者对报道对象的认知顺序安排材料。横式结构即以空间转换或事物的性质层次安排材料。纵横式结构即将纵式结构与横式结构交叉起来,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的方式来安排层次。) 6.如何采写人物通讯?a.着力挖掘人物的故事,以此反映人物的精神风貌、思想感情和先进事迹。b.善于运用描写,包括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场景描写、细节描写等,以此刻画人物形象。c. 写法上,善于设置悬念(场景式开头),以吸引读者。 7工作通讯与工作总结的区别是什么?(1)在对象上,工作总结是上下级之间报告工作情况的;工作通讯却是面向广大受众,包括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受众。(2)在内容上,工作总结比较全面,必须反映工作概貌、问题、经验、措施以至努力方向;工作通讯则要求集中、尖新,有现实针对性和迫切性。(3)在写法上,工作总结是第一人称汇报情况的口吻,概述多,架子较大,涉及面广,结构较死板;工作通讯则多以第三人称作客观报道,除了叙述外,还多用描写、抒情和议论,抓住一点加以引申即可。 8. 人物专访:是对新闻人物进行专题访问的新闻体裁。与人物消息、人物通讯不同的是,前两者侧重人物自身的典型事迹、成长经历等,而人物专访则侧重于对某一专题的访问,这一专题可以与自身相关的事情,也可以是对其他问题的观点、看法。 第三章特色通讯的写作

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业题

《新闻采访与写作》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16 道试题,共 32 分。) 1. 下列不属于直面采访中应注意的原则是() A. 争论交锋的原则√ B. 因人而异的原则 C. 掌握主动权的原则 D. 平等的原则 2. “去年一天产煤211万吨,为1949年日产量的23倍。”这句话在处理新闻数字的时候使用的是() A. 打比方 B. 作比较√ C. 缩减法 D. 位移法 3. 在采访实践中,如果记者拟定的采访计划不符合客观情况,那就应当() A. 能够采访到什么就写什么 B. 仍然按原定的计划行事 C. 及时调整原定计划,争取获得最多的一手素材√ D. 只是寻找自己需要的例证 4. 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被编辑部临时派到西藏去采访,这种采访叫() A. 隐性采访 B. 蹲点采访 C. 巡回采访 D. 易地采访√ 5. 一条好的消息导语,不必要遵循的原则是() A. 开门见山,尽快报告新闻事实,传递最新信息 B. 切近读者的利益,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C. 导语为全篇定下写作的主旨 D. 内容越详细越好√ 6. 在常用的采访方法中,最为深入的、能够获取更多新闻细节的方法是() A. 直面采访√ B. 电话采访 C. 观察采访 D. 书面采访 7. 消息的开头出现画面描写,有可视可感的效果,能引起读者的好奇。这指的是() A. 概述型导语 B. 述评型导语 C. 橱窗式导语 D. 描述型导语√ 8. 新闻语词中最能出彩的词是() A. 形容词

B. 动词√ C. 助词 D. 惊叹词 9. ()是新闻内容的精粹,是对新闻内容最鲜明、最精练的概括,人们称之为新闻的“眼睛”。 A. 导语 B. 主体 C. 背景 D. 标题√ 10. 比较而言,最为有效地促进受访人思考和发言的提问方式是() A. 侧面提问法 B. 设问法 C. 反面激问法√ D. 故问法 11. “可读性”的概念,把()明确地摆在大众传播的重要位置。 A. 记者 B. 采访对象 C. 读者√ D. 编辑 12. 下列哪个标题更符合当代新闻标题的制作要求? A. 科学院工作会议在京隆重召开 B. 中科院实施跨世纪发展战略 C. 中国投资二十亿元建设新一代大科学装置√ D. 中科院确定九五重大项目 E. 中科院确定跨世纪的四大任务 13. 按照新闻写作的要求,新闻的第一生命是() A. 时效 B. 新鲜 C. 有趣 D. 真实√ 14. 当记者向自己提问:“为什么一定要让读者知道这件事?这件事的意义何在?读者接触这一事件后,最关心 A. 媒体竞争意识 B. 新闻敏感 C. 受众意识√ D. 时效意识 15. 下列原则哪个不是采访问题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 A. 简洁 B. 发散化√ C. 具体 D. 层层深入 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