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铵根离子的检测

铵根离子的检测

铵根离子的检测
铵根离子的检测

铵根离子的检测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酸性环境下铵根离子的检测方法

原理及步骤:

1首先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溶液V,以酚酞为指示剂,NaOH 为滴定剂,可直接滴定溶液中的氢离子,此时铵根离子由于酸性太弱(Ka值太小)不会与NaOH反应,记下消耗NaOH的体积V1;然后另取同样体积的待测溶液V,加入甲醛,再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静置5min,让铵根离子转变为六亚甲基四铵阳离子和氢离子,用NaOH 为滴定剂,可滴定溶液中的氢离子(包括介质中的氢离子)和六亚甲基四铵阳离子,记下消耗NaOH的体积V2;V2-V1即为滴定铵根离子消耗的NaOH量。

反应离子方程式:

6HCHO+4NH4+ = (CH2)6N4H+ +6H2O+3H+

(CH2)6N4H++OH-=(CH2)6N4+H2O

H++OH-=H2O

由上面离子方程式可得出铵根离子与所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下:

n NH4+=n NaOH

计算公式:

n NH4+=c NaOH*(V2-V1)

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c NH4+= n NH4+/V=c NaOH*(V2-V1)/V

2 NaOH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

用电子天平取左右固体NaOH加入煮沸除二氧化碳的蒸馏水中,溶解完成后转入5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盖上塞子,充分摇匀,待用。

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三分各0.4g左右,倒入25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30-40毫升蒸馏水溶解,待溶解完毕,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NaOH溶液标定至溶液成微红色,且保持半分钟不变色为滴定终点,记录消耗NaOH体积。

反应方程式:

KHC8H4O4+NaOH=== C8H4O4KNa+H2O

计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溶度:

c NaOH=(m/M) KHC8H4O4/V NaOH

注意单位一致。

3 甲醛溶液的处理和配置

甲醛溶液中含有微量酸,会消耗少量的NaOH而产生误差,因此应该先中和。

取甲醛溶液上层清液210毫升于烧杯中,在加入210毫升蒸馏水稀释一倍,加入酚酞试剂2-3滴,用NaOH滴定甲醛溶液为为红色为止。

4 试剂

固体NaOH(分析纯),KHC8H4O4(分析纯),酚酞指示剂(2g/L)

甲醛(18%)

铵离子的检验

铵离子的检验 实验演示 取少量氯化铵晶体放在试管中,然后用胶头滴管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试管,再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成蓝色。 实验结论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加热时有氨气放出。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Cl +NaOH NaCl +NH3↑+H2O 实验考点 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经典考题

1、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H4+,你认为下列试纸和试剂一定用不到的是() ①蒸馏水②NaOH溶液③红色石蕊试纸④蓝色石蕊试纸⑤稀硫酸 A、①⑤ B、④⑤ C、①③ D、①④⑤ 试题难度:易 2、有NH4Cl、(NH4)2SO4和K2SO4三种无色溶液,选用一种试剂把它们鉴别出来,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选择试剂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难度:中 3、有一瓶白色固体,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热,固体逐渐消失,放出水蒸气和其他两种气体,试管内除管口有少量水珠外,没有任何残留

物。取0.350g这种固体跟过量的碱液反应,生成一种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这些气体正好能和30.0mL 0.100mol/L H2SO4完全反应;另取0.350g该固体跟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将这些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0.400g白色沉淀。 (1)计算0.350g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物质的量。 (2)根据实验及计算结果确定白色固体是什么?写出判断依据。 试题难度:难 1 答案:B 解析:铵离子通过氨气来检验,氨气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所以不能用蓝色的石蕊试纸,稀硫酸和铵盐不反应,蒸馏水可以用来湿润试纸,必要时可以用来配制溶液等。 2 答案:氢氧化钡 2NH4Cl+Ba(OH)2=BaCl2+2NH3↑+2H2O

铵根离子的检测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酸性环境下铵根离子的检测方法 原理及步骤: 1首先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溶液V ,以酚酞为指示剂,NaOH 为滴定剂,可直接滴定溶液中的氢离子,此时铵根离子由于酸性太弱(Ka 值太小)不会与NaOH 反应,记下消耗NaOH 的体积V1;然后另取同样体积的待测溶液V ,加入甲醛,再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静置5min,NaOH 为记下消耗NaOH 的体积V2;V2-V1反应离子方程式: 6HCHO+4NH 4+=(CH 2)6N 4H ++6H 2O+3H + (CH 2)6N 4H ++OH -=(CH 2)6N 4+H 2O H ++OH -=H 2O 下: n NH4+计算公式:n NH4+=c NaOH 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c NH4+=n NH4+/V=c NaOH *(V2-V1)/V 2NaOH 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 用电子天平取2.1左右固体NaOH 加入煮沸除二氧化碳的蒸馏水中,溶解完成后转入5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盖上塞子,充分摇匀,待用。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三分各0.4g左右,倒入25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30-40毫升蒸馏水溶解,待溶解完毕,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NaOH溶液标定至溶液成微红色,且保持半分钟不变色为滴定终点,记录消耗NaOH体积。 反应方程式: KHC8H4O4+NaOH===C8H4O4KNa+H2O 计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溶度: c NaOH=(m/M)KHC8H4O4/V NaOH 注意单位一致。 3甲醛溶液的处理和配置 取甲醛溶液上层清液210 酚酞试剂2-3滴,用NaOH 4试剂 固体NaOH(分析纯),KHC8H4(2g/L) 甲醛(18%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21氨的性质与铵根的检验

第4节 氨 硝酸 硫酸 课题1 氨的性质与铵根的检验 【学习目标】 1.了解氨气与水的反应、与酸的反应,以及氨水的不稳定性。 2.了解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等性质。 3.掌握铵盐的化学性质,理解掌握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4.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上生产硝酸的基本原理。 【活动过程】 活动一:通过实验认识氨的性质 1.进行下列实验探究,记录实验现象,得出氨气的有关性质。 2.氨水有挥发性,它是氨气溶于水并与水反应得到的溶液,为弱碱性溶液,有关原理如下:NH 3+H 2O NH 3·H 2O 、NH 3·H 2O NH 4++OH -( 表示该过程不能进行到 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⑴如图,观察氨的颜色,然后挤压胶头滴管中的水,观察现象。 ⑵用小试管取烧瓶中红色溶液,加热,并用镊 子夹取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置于试管口 ⑶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靠近(不接触),观察现象。

分析氨水中存在哪些粒子? 活动二:铵盐性质的探究与铵根离子的检验 1.铵盐性质的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⑴在试管中加热NH 4Cl 固体。 ⑵加热(NH 4)2SO 4和NaOH 的混合溶液,在试管口放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2.设计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鉴别硫酸钠与硫酸铵固体。 活动三:应用有关性质探究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案 实验用品:浓氨水、生石灰、Ca(OH)2 固体、NH 4Cl 固体、烧瓶、试管、分液漏斗、石棉 网、究竟灯等。 1.设计三套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案,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画出实验装置图。 反应方程式 实验装置图 2.实验室如何收集所制取的氨气? 活动四:认识工业上氨的制取和用途 1.从NH 3的组成分析,工业合成氨采用的两种气体原料是什么?写出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 2.氨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硝酸,如下图所示: NH 3 NO NO 2 HNO 3 O 2H 2O O 2① ② ③

离子检验 试剂

阳离子 铯离子Cs +: 四碘合铋酸钾(KBiI 4):与铯离子反应生成亮红色Cs 3[Bi 2I 9]沉淀,用于分析化学试剂,可鉴定铯离子。 铵根离子NH 4+: 碘化汞钾(K 2HgI 4): 与氨作用产生黄色或棕色(高浓度时)沉淀,是鉴定试样中氨的常用试剂。灵敏度大约为0.3μg NH 3/2μL 。检出限量:0.05μg 最低浓度:1μg·g -1(1ppm) NH 4++2[HgI 4]2-+4OH - →HgO·Hg(NH 2)I ↓+7I - +3H 2O 注:Fe 3+、Cr 3+、Co 2+、Ni 2+、Ag +、Hg 2+等离子能与奈斯勒试剂生成有色沉淀,大量S 2-的存在,使[HgI 4]2-分解析出HgS ↓。大量I -存在使反应向左进行,沉淀溶解。妨碍鉴定。 氢氧化钠(NaOH):在强碱性介质中 NH 4++NaOH →NH 3↑+H 2O NH 3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PH 试纸呈碱性反应 注:CN -+H 2O →OH-并加热HCOO - +NH 3↑干扰鉴定 锂离子Li +: 高碘酸铁钾(K 2FeIO 6): 与锂离子反应生成黄色的KLi[FeIO 6]沉淀,用作分析化学中鉴定锂离子的试剂。可由铁离子与高碘酸根反应,调节pH 制得。 铁离子Fe 3+: 硫氰酸钾(KSCN): 遇Fe 3+ 生成血红色的硫氰酸铁络离子[Fe(SCN)n ]3-n (n=1—6),是检验 Fe 3+ 离子十分灵敏的方法,可以排除目前已知的一切其它金属离子的影响。 注: 1、在酸性溶液中进行,但不能用HNO 3。 2、F -、H 3PO 4、H 2C 2O 4、酒石酸、柠檬酸以及含有α - 或β -羟基的有机酸都能与Fe 3+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而干扰。溶液中若有大量汞盐,由于形成[Hg(SCN)4]2-而干扰,钴、镍、铬和铜盐因离子有色,或因与SCN -的反应产物的颜色而降低检出Fe 3+的灵敏度。 亚铁氰化钾(K 4[Fe(CN)6]): Fe 3+与亚铁氰化钾反应生成深蓝色沉淀。检出限量:0.05μg 最低浓度:1μg·g -1(1ppm) 4 Fe 3++3[Fe(CN)6]4-→Fe 4[Fe(CN)6]3↓ 注:1、 K 4[Fe(CN)6]不溶于强酸,但被强碱分解生成氢氧化物,故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2、其他阳离子与试剂生成的有色化合物的颜色不及Fe 3+的鲜明,故可在其他离子存在时鉴定Fe 3+,如大量存在Cu 2+、Co 2+、Ni 2+等离子,也有干扰,分离后再作鉴定。 钾离子K +: 亚硝酸钴钠[Na 3Co(NO 2)6]: K +在中性或乙酸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钴钠生成黄色结晶形沉

氨的性质与铵根的检验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课题1 氨的性质与铵根的检验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与实验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 2.认识氨气、铵盐的化学性质,学会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的方法。知道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3.认识氨在生产中的应用 【活动过程】 活动一.通过实验认识氨的性质 1.阅读材料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量消防车……结合课本P97页,回答下列问题: ⑴为什么在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 ⑵如何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 ⑶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能保证不吸入氨气? 2.实验⑴成功关键:烧瓶干燥、密封 ..... 在右图的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的塞 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预先滴入少量酚酞试 液)的烧杯。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可以观察 到。 分析上述实验的现象,思考:为什么会形成喷泉?溶液变红的原因及可能得出的结论。分析:NH3溶于水的过程,讨论氨水中有哪些分子、离子存在? 实验⑵用小试管取2mL上述实验⑴烧瓶中的红色溶液在酒精灯上不断加热。可以观察到。 分析上述现象的原因及可能得出的结论。 上述两个实验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实验⑶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浓氨水,靠

近(不接触),可以观察到。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现象。 活动二.探究铵盐的性质与铵根离子的检验 1.铵盐性质的探究 ⑴阅读资料NH4HCO3是常用的氮肥,俗称碳铵,有一农民看到买回的碳铵袋子有些脏,于是蘸水擦了擦,回去以后发现化肥有些发潮,于是将它放到太阳底下晒,晒过以后,觉得肥料好像变少了。由上述材料你能推测出铵盐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由此得出,这种化肥在储存、运输时应该注意什么? ⑵用试管加热少许NH4Cl晶体,可以观察到。思考:试管壁上附着的固体又可能是什么呢?如何形成? ⑶在试管中加入少量(N H4)2S O4溶液和NaOH溶液,在试管口放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加热后,可以观察到。上述实验说明了铵盐可能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根据上述性质,设计简单 ..的实验方案鉴别硫酸钠和硫酸铵固体。 3.应用有关性质探究NH3的实验室制法 在实验室里,常用铵盐和碱加热的方法来制取NH3。铵盐不能用NH4NO3和NH4HCO3,因为加热过程中NH4NO3可能发生爆炸性分解反应,发生危险;而NH4HCO3受热易分解产生CO2,使生成的NH3中混有较多杂质。一般选用消石灰C a(O H)2,但不能用NaOH和KOH代替,其主要原因是:NaOH、KOH具有易湿性,易结块,不利于产生NH3;且NaOH、KOH在高温下能腐蚀玻璃管。 ⑴写出NH4Cl和消石灰固体共热制备NH3的化学方程式;结合 初中所学:固+固加热制气体的装置,并画出该实验的简易装置图。 ⑵干燥NH3不能选用CaCl2,是因为CaCl2与NH3反应生成CaCl2·8NH3。那么,能否选用浓硫酸?说明理由。 ⑶如何收集所制得的NH3? ⑷如何检验收集到的NH3? 活动三.氨在生产中的应用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用于氮肥工业及其它化工产业上(如:制纯碱、硝酸),常作制冷剂。在一定条件下,NH3可与O2反应,①先被氧化成NO,②NO进一步被氧化成NO2 ,③最后用水吸收NO2生成HNO3。写出以上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铵根离子的检验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铵根离子的检验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Na2O2与水反应制氧气 B.用Cl2与Ca(OH)2反应制备漂粉精 C.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以证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 D.向某溶液加入NaOH并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以证明原溶液中有NH4+ 2.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3.某含Na+的溶液中可能含有NH4+、Fe3+、Br—、CO32—、I—、SO32—。取样,滴加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溶液呈橙色;向橙色溶液中加BaCl2溶液或淀粉均无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有

A.取样,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B.取样,加氯水和CCl4,振荡 C.取样,加足量盐酸加热,湿润的品红试纸检验气体 D.取样,加足量的熟石灰加热,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 4.有关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5.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A.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 B.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说明SO2漂白生成的物质不稳定。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6.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NH4Cl、KOH、AgNO3、AlCl3中的若干种,加适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取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蘸取少量原溶液滴在pH试纸上,试纸显蓝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约为11; ②取1mL原溶液加入3滴乙醛,水浴加热,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银镜”.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肯定存在的只有KOH和AgNO3B.NH4Cl、AlCl3肯定不存在

铵根离子的检测

铵根离子的检测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酸性环境下铵根离子的检测方法 原理及步骤: 1首先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溶液V,以酚酞为指示剂,NaOH为滴定剂,可直接滴定溶液中的氢离子,此时铵根离子由于酸性太弱(Ka值太小)不会与NaOH反应,记下消耗NaOH的体积V1;然后另取同样体积的待测溶液V,加入甲醛,再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静置5min,让铵根离子转变为六亚甲基四铵阳离子和氢离子,用NaOH为滴定剂,可滴定溶液中的氢离子(包括介质中的氢离子)和六亚甲基四铵阳离子,记下消耗NaOH的体积V2;V2-V1即为滴定铵根离子消耗的NaOH量。 反应离子方程式: 6HCHO+4NH4+=(CH2)6N4H++6H2O+3H+ (CH2)6N4H++OH-=(CH2)6N4+H2O H++OH-=H2O 由上面离子方程式可得出铵根离子与所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下: n NH4+=n NaOH 计算公式: n NH4+=c NaOH*(V2-V1) 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c NH4+=n NH4+/V=c NaOH*(V2-V1)/V 2NaOH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 用电子天平取2.1左右固体NaOH加入煮沸除二氧化碳的蒸馏水中,溶解完成后转入5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盖上塞子,充分摇匀,待用。

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三分各0.4g左右,倒入25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30-40毫升蒸馏水溶解,待溶解完毕,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NaOH溶液标定至溶液成微红色,且保持半分钟不变色为滴定终点,记录消耗NaOH体积。 反应方程式: KHC8H4O4+NaOH===C8H4O4KNa+H2O 计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溶度: c NaOH=(m/M)KHC8H4O4/V NaOH 注意单位一致。 3甲醛溶液的处理和配置 甲醛溶液中含有微量酸,会消耗少量的NaOH而产生误差,因此应该先中和。 取甲醛溶液上层清液210毫升于烧杯中,在加入210毫升蒸馏水稀释一倍,加入酚酞试剂2-3滴,用NaOH滴定甲醛溶液为为红色为止。 4试剂 固体NaOH(分析纯),KHC8H4O4(分析纯),酚酞指示剂(2g/L) 甲醛(18%)

证明铵盐(NH4+检验方法)

证明铵盐(NH4+检验方法) 1、(2010?梅州)下列物质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A、K2CO3 B、CO(NH2)2 C、NH4Cl D、Ca3(PO4)2 2、(2009?杭州)化肥中的氮肥很多是铵盐。已知氨气通入水中后,其溶液呈碱性。将硫酸铵和氢氧化钙混合后放入试管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湿润红色石蕊试纸会变蓝色,这是检验铵盐的方法。上述实验现象说明() A、铵盐和碱的反应是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 B、氨气比空气轻 C、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就是氨气 D、铵盐能和碱反应放出氨气 3、(2008?佛山)以下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①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证明该溶液呈碱性 ②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是硫酸溶液 ③某白色固体与熟石灰混合后加热,产生可使湿润的pH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证明该固体是铵盐 ④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火焰熄灭,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4、(2005?漳州)下列物质与熟石灰混合,能嗅到氨味的是() A、K2CO3 B、NH4NO3 C、KNO3 D、Ca(H2P04)2 5、常温下,将少量NH4NO3固体与以下固体混合,会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是() A、熟石灰 B、盐 C、活性炭 D、镁条 6、凡是含有铵根的氮肥称为铵态氮肥,其使用时不能和熟石灰或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其原因是() A、混合后生成不溶性物质,使肥效降低 B、混合后氮肥会潮解 C、混合后会增强土壤的酸性 D、混合后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 7、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铵根离子,可以使用的一组试剂是() A、稀盐酸、红色石蕊试纸 B、NaOH溶液、蓝色石蕊试纸 C、稀盐酸、蓝色石蕊试纸 D、氢氧化钠溶液、红色石蕊试纸 8、铵盐与一些消石灰混合研磨,可以闻到气味;将少量硫酸铵与几毫升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于一支试管中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颜色变成。说明NH4+与离子不能大量共存。这种方法也可用于检验,在实验中用到的试剂为 和。所以在施肥时要避免铵态氮肥与、 等性物质混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离子检验和需要排除干扰离子的鉴别

专题离子检验和需要排除干扰离子的鉴别 【情景引入】如何确定一包白色固体是氯化钠?还是硫酸钠?还是碳酸钠? 习题练习 1、验证某硝酸钠固体中含有氯化钠

2、验证某硝酸钠固体中含有硫酸钠 3、验证某硝酸钠固体中含有碳酸钠 4、验证某氯化钙溶液中含有盐酸 5、验证某硝酸钠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 6、验证某硝酸钠固体中含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7、验证某硝酸钠固体中含有氯化钠和碳酸钠 、验证某硝酸钠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8 9 实战演练 1、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CO3、CuSO4、CaCl 2、Na2SO4、NaCl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部分该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再向其中加入BaCl2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HNO3沉淀部分消失,回答 该固体一定含有、一定不含、可能含___________

23244 ①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足量________溶液,有大量的气体生成。目的是 ②再向①的溶液中滴加___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有___________离子 ③继续向③的溶液中滴加___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有___________离子 4、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所用试剂选择如下:①滴加Mg(NO3)2溶液; 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下列实验顺序合理的是 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 5、某溶液可能含有H+、Ba2+、OH-、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进行如下实验 (1)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滤渣和滤液 (2) 向滤渣中加入稀硝酸,滤渣全部溶解并产生气泡. (3) 向滤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溶液中①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一定不含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不能确定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欲确定其是否存在,方法是:另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 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溶液中含的该离子. 6、已知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H+、Na+、Ag+、Cu2+、OH-、CO32-、NO3-等多种离子中的几种,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推断: (1)取少量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则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

金属离子的检验

金属离子的检验 1、锂离子——焰色反应——呈紫红色 2、钠离子——焰色反应——呈黄色 3、钾离子——焰色反应——呈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4、镁离子——(1)用镁试剂(C12H9N3O4);取2滴Mg2+试液,加2滴 2mol·L-1NaOH溶液,1滴镁试剂(Ⅰ),沉淀呈天蓝色,示有Mg2+。 (2)取4滴Mg2+试液,加2滴6mol·L-1氨水,2滴2mol·L-1 (NH4)2HPO4溶液,摩擦试管内壁,生成白色晶形MgNH4PO4·6H2O沉淀,示有Mg2+ : Mg2++HPO42-+NH3·H2O+ 5H2O=MgNH4PO4·6H2O↓ 5、钙离子——焰色反应——呈砖红色 6、钡离子——焰色反应——黄绿色 7、铝离子——化学原理——向含有铝离子的溶液中滴加强碱溶液,如果可以 观察到有大量的白色沉淀生成,并且在继续滴加强碱溶液的时候,可以观察到白色沉淀逐渐溶解,直至完全溶解,这说明溶液中含有铝离子. 8、铵根离子——化学原理——取样品加入试管配成溶液,加入浓氢氧化钠溶 液,加热,(1)在试管口放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变蓝,则含有铵根离子; (2)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伸到试管口,若出现大量的白色烟雾,则含有铵根离子。 9、铁离子——(1)溶液棕黄色!(2)加苯酚显紫红色! (3)加SCN-离子显血红色! (4)加 氢氧化钠有红褐色沉淀! 10、亚铁离子——(1):观察;显绿色,则含亚铁离子 (2)加入硫氰化钾(不是硫氢化钾),不显血红色.然后加入氯水,显血红色,则为亚铁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2Fe2+ +Cl2 ==2Fe3+ +2Cl- Fe3+ +3SCN- ==Fe(SCN)3(络合反应,是可逆的,是检验三价铁的特征反应;二价铁无此特性) (3)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这证明有铁离子。 (4)向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若褪色,则有二价铁,不褪色,则完全变质。 (5)向溶液中加入醋酸钠,由于二价铁遇醋酸钠无现象,而三价铁则发生双水解,产生沉淀,再结合方法3或4,则可判断。

化学知识点测试:铵根离子的检验

铵根离子的检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Cl﹣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一定有NH4+ D.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 K+ 2.在探究下列物质性质或组成的实验中,结论不正确 ...的是( ) A.将二氧化硫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紫色褪去,证明二氧化硫有还原性 B.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3+ C.将铝片放入冷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证明浓硝酸与铝片不反应 D.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NH4+ 3.下列是对某溶液进行离子检测的方法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先加入适量的硝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SO42- B.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溶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O32- C.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NH4+ D.先加入适量的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l- 4.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某种离子,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Cl- B.向某溶液中加稀HCl,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C.向某溶液中加入稀HCl,放出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有CO32-D.向某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热,产生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证明含有NH4+ 5.通过实验、观察、类比、推理等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有()

实验C1-,SO42-、NH4+的检验

实验C1-,SO42-、NH4+的检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C1-,SO42-、NH4+的检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检验氯离子: 先加足量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若有,则证明溶液中存在Cl- 2检验硫酸根离子: 先加足量盐酸酸化,再加入氯化钡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若有,则证明溶液中存在SO 4 2- (切忌加硝酸,这样无法排除还原性离子SO 32-的干扰,SO 3 2-会被HNO 3 氧化成SO 4 2-, 加盐酸可同时排出CO 32-、SO 3 2-、Ag+等离子的干扰) 3检验铵根离子: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加热,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看试纸是否变蓝,若变蓝,则证明溶液中存在NH 4 + 三、仪器 试管、试管夹、酒精灯、镊子、量筒、药匙、 四、实验步骤 1 :氯离子的检验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人0.1 mol L-1. NaCl溶液和0. 1 mol L-1Na2CO3,溶液2 mL,然后分别滴入0. 1mol L-1.AgNO3;溶液5滴,振荡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再在上述试管中分别滴加1mL0.5 mol L-1的HNO3,观察发生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取少量Na2CO3,H2SO4,Na2SO4溶液分别加入三支试管中,各加入稀盐酸观察发生的现 象:_______________再在上述试管中分别滴加BaCl2溶液,观察发生象:_______________

铵根离子的检测

铵根离子的检测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酸性环境下铵根离子的检测方法 原理及步骤: 1首先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溶液V,以酚酞为指示剂,NaOH为滴定剂,可直接滴定溶液中的氢离子,此时铵根离子由于酸性太弱(Ka值太小)不会与NaOH反应,记下消耗NaOH的体积V1;然后另取同样体积的待测溶液V,加入甲醛,再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静置5min,让铵根离子转变为六亚甲基四铵阳离子和氢离子,用NaOH为滴定剂,可滴定溶液中的氢离子(包括介质中的氢离子)和六亚甲基四铵阳离子,记下消耗NaOH的体积V2;V2-V1即为滴定铵根离子消耗的NaOH量。 反应离子方程式: 6HCHO+4NH4+=(CH2)6N4H++6H2O+3H+ (CH2)6N4H++OH-=(CH2)6N4+H2O H++OH-=H2O 由上面离子方程式可得出铵根离子与所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下: n NH4+=n NaOH 计算公式: n NH4+=c NaOH*(V2-V1) 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c NH4+=n NH4+/V=c NaOH*(V2-V1)/V 2NaOH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 用电子天平取2.1左右固体NaOH加入煮沸除二氧化碳的蒸馏水中,溶解完成后转入5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盖上塞子,充分摇匀,待用。

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三分各0.4g左右,倒入25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30-40毫升蒸馏水溶解,待溶解完毕,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NaOH溶液标定至溶液成微红色,且保持半分钟不变色为滴定终点,记录消耗NaOH体积。 反应方程式: KHC8H4O4+NaOH===C8H4O4KNa+H2O 计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溶度: c NaOH=(m/M)KHC8H4O4/V NaOH 注意单位一致。 3甲醛溶液的处理和配置 甲醛溶液中含有微量酸,会消耗少量的NaOH而产生误差,因此应该先中和。 取甲醛溶液上层清液210毫升于烧杯中,在加入210毫升蒸馏水稀释一倍,加入酚酞试剂2-3滴,用NaOH滴定甲醛溶液为为红色为止。 4试剂 固体NaOH(分析纯),KHC8H4O4(分析纯),酚酞指示剂(2g/L) 甲醛(18%)

铵根离子的检测

铵根离子的检测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酸性环境下铵根离子的检测方法 原理及步骤: 1首先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溶液V,以酚酞为指示剂,NaOH 为滴定剂,可直接滴定溶液中的氢离子,此时铵根离子由于酸性太弱(Ka值太小)不会与NaOH反应,记下消耗NaOH的体积V1;然后另取同样体积的待测溶液V,加入甲醛,再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静置5min,让铵根离子转变为六亚甲基四铵阳离子和氢离子,用NaOH 为滴定剂,可滴定溶液中的氢离子(包括介质中的氢离子)和六亚甲基四铵阳离子,记下消耗NaOH的体积V2;V2-V1即为滴定铵根离子消耗的NaOH量。 反应离子方程式: 6HCHO+4NH4+ = (CH2)6N4H+ +6H2O+3H+ (CH2)6N4H++OH-=(CH2)6N4+H2O H++OH-=H2O 由上面离子方程式可得出铵根离子与所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下: n NH4+=n NaOH 计算公式: n NH4+=c NaOH*(V2-V1) 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c NH4+= n NH4+/V=c NaOH*(V2-V1)/V 2 NaOH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

用电子天平取左右固体NaOH加入煮沸除二氧化碳的蒸馏水中,溶解完成后转入5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盖上塞子,充分摇匀,待用。 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三分各0.4g左右,倒入25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30-40毫升蒸馏水溶解,待溶解完毕,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NaOH溶液标定至溶液成微红色,且保持半分钟不变色为滴定终点,记录消耗NaOH体积。 反应方程式: KHC8H4O4+NaOH=== C8H4O4KNa+H2O 计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溶度: c NaOH=(m/M) KHC8H4O4/V NaOH 注意单位一致。 3 甲醛溶液的处理和配置 甲醛溶液中含有微量酸,会消耗少量的NaOH而产生误差,因此应该先中和。 取甲醛溶液上层清液210毫升于烧杯中,在加入210毫升蒸馏水稀释一倍,加入酚酞试剂2-3滴,用NaOH滴定甲醛溶液为为红色为止。 4 试剂 固体NaOH(分析纯),KHC8H4O4(分析纯),酚酞指示剂(2g/L) 甲醛(18%)

化学肥料和铵根离子的检验(刘倩)

集体备课专用纸 主备人刘倩责任校 对 周化雷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7.3.5 化学肥料和NH4+ 的检验年级九学科化学 课时重点1.常见化肥的种类及用途 2.铵盐的检验和化肥的合理使用 课时 难点 铵根离子(NH4+)的检验 相关考点1.化学肥料的种类 2.四种()肥料的作用及区分方法 3.农家肥与化学肥料的比较 4.铵态氮肥为何不能和碱性物质混用 教学 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设计意图 贴近生活情境创设 教师活动 【情境引入】周末,小明和爸 爸回老家,路过一片农田时, 小明发现有一块农田里的麦子 叶片发黄,他问爸爸这是怎么 回事,爸爸笑笑说:“这个问 题你自己想办法解决吧!” 【自主发现】回家后,小明 查阅了很多资料整理下来: 1.农作物的生长需要N、P、K 等营养元素,含有这些元素的 某些物质可以作为肥料,肥料 常分为农家肥和化学肥料。 2.通过化学加工生产的肥料, 称作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①氮肥:促进农作物生长茂盛、 叶色浓绿; 学生活动 认真阅读资料,了解化肥的分 类及用途 引起学生兴 趣,给学生一 种身临其境的 感觉 将知识点以资 料卡的形式呈 现给学生,培 养学生的自学 能力

②钾肥:能促进农作物茎秆粗硬、增强抵抗病虫害和抗倒伏的能力; ③磷肥:能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④复合肥 小明很兴奋地跑去告诉爸 爸他的发现,他说这块田地应该追加______肥,如下列肥料中的() A.NH4HCO3 B.K2CO3 C.(NH4)2SO4 D.KNO3 E.Ca3(PO4) F.NH4H2PO4 【乘胜追击】第二天,爸爸带着小明去买化肥,到商店后,小明走到一袋打开的化肥前,闻到了一股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他看了一下化肥包装袋后恍然大悟,原来这是碳铵,紧接着他又看了几种化肥后,跑去跟爸爸说:“我发现,氮肥和钾肥一般是白色固体,磷肥一般是灰色的。”商店老板投来赞许的目光。 爸爸买了一袋碳铵,准备走的时候,老板说这种化肥尽量不要和草木灰一起用,小明很疑惑。 【一探究竟】回校后,小明把他的疑惑告诉了老师,老师带小明到实验室,让小明动手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1.把少量硫酸铵放在研钵中,再加入一些熟石灰,用研杵混合研磨,小心闻混合物的气味。 2.把少量硫酸铵放在试管中,加入3ml氢氧化钠溶液,在酒精灯上微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试纸颜色变化。根据自学知识做出判断 在特定情境下将几种化肥的初 步区分方法展示出来 亲自动手实验,用实验的方法 解决自己的疑惑,培养学生的 动手能力 现象: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 气体 现象: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初步检验自学 成果 培养学生发现 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离子检验

CO 32-(碳酸根离子)检验方法: ①药品:稀盐酸(HCl )、澄清石灰水 ②实验:先往溶液中滴入稀盐酸,将 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稀HCl 使之生成气体,澄清石灰水检验是CO 2) ③现象: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l -( ①药品:硝酸银溶液( ③现象:出现白色沉淀(AgCl )且白色沉淀不溶解 [原理:硝酸银溶液中的Ag +和氯离子(Cl -)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氯化银沉淀(AgCl ),且氯化银遇酸不消失] [若含有的为碳酸根,则加入硝酸银生成碳酸银沉淀,遇硝酸能反应生成气体与水,沉淀溶解] SO 42-①药品:硝酸钡溶液[Ba(NO 3)2]、稀硝酸(HNO 3) ②实验:先往溶液中滴入硝酸钡溶液,然后滴入稀硝酸 ③现象:出现白色沉淀(BaSO 4)且白色沉淀不溶解 [原理:硝酸钡溶液中的Ba 2+与硫酸根离子(SO 42-)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BaSO 4),且硫酸钡遇酸不消失] [若含有的为碳酸根,加入硝酸钡后反应现象与氯离子检验末尾相同]

在混合溶液中,先检验CO32-,最后检验Cl- NH4+(铵根离子)检验方法: ①药品:NaOH浓溶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②实验:取适量该溶液与NaOH浓溶液共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到试管口 ③现象:试纸变蓝 [原理:铵根离子遇NaOH中的氢氧根离子生成氨气,氨气(NH3)溶于水才显碱性,故用湿润的试纸;“红色”:试纸泡过弱酸,由红色变蓝现象更明显] H+(氢根离子)检验方法: ①药品:pH试纸,石蕊/Zn粒/CO3盐/CuO/Fe2O3 ②实验:取试液滴于试纸/滴加指示剂/取适量溶液放入药品 ③现象:试纸、指示剂变色/气泡产生(H2/CO2)/溶液变色(铜铁盐存在) OH-(氢氧根离子)检验方法: ①药品:指示剂/CuSO4/FeCl3 ②实验:取试液滴加指示剂/取适量试液放入药品 ③现象:变色/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

铵根离子的检测

铵根离子的检测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酸性环境下铵根离子的检测方法 原理及步骤: 1首先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溶液V ,以酚酞为指示剂,NaOH 为滴定剂,可直接滴定溶液中的氢离子,此时铵根离子由于酸性太弱(Ka 值太小)不会与NaOH 反应,记下消耗NaOH 的体积V1;然后另取同样体积的待测溶液V ,加入甲醛,再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静置5min,让铵根离子转变为六亚甲基四铵阳离子和氢离子,用NaOH 为滴定剂,可滴定溶液中的氢离子(包括介质中的氢离子)和六亚甲基四铵阳离子,记下消耗NaOH 的体积V2;V2-V1即为滴定铵根离子消耗的NaOH 量。 反应离子方程式: 6HCHO+4NH 4+=(CH 2)6N 4H ++6H 2O+3H + (CH 2)6N 4H ++OH -=(CH 2)6N 4+H 2O H ++OH -=H 2O 由上面离子方程式可得出铵根离子与所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下: n NH4+=n NaOH 计算公式: n NH4+=c NaOH *(V2-V1) 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c NH4+=n NH4+/V=c NaOH *(V2-V1)/V 2NaOH 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

用电子天平取2.1左右固体NaOH 加入煮沸除二氧化碳的蒸馏水中,溶解完成后转入5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盖上塞子,充分摇匀,待用。 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三分各0.4g 左右,倒入250毫升锥形瓶 中,加入30-40毫升蒸馏水溶解,待溶解完毕,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NaOH 溶液标定至溶液成微红色,且保持半分钟不变色为滴定终点,记录消耗NaOH 体积。 反应方程式: KHC 8H 4O 4+NaOH===C 8H 4O 4KNa+H 2O 计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溶度: c NaOH =(m/M)KHC8H4O4/V NaOH 注意单位一致。 3甲醛溶液的处理和配置 甲醛溶液中含有微量酸,会消耗少量的NaOH 而产生误差,因此应该先中和。 取甲醛溶液上层清液210毫升于烧杯中,在加入210毫升蒸馏水稀释一倍,加入酚酞试剂2-3滴,用NaOH 滴定甲醛溶液为为红色为止。 4试剂 固体NaOH(分析纯),KHC 8H 4O 4(分析纯),酚酞指示剂(2g/L) 甲醛(18%)

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

如何检验硫酸根离子? 1.加BaCl2溶液,滤出的沉淀中加盐酸.若白色沉淀溶解,则证明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CO3-存在. 2.加稀硝酸,然后用钡离子或钙离子者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3.可以先加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到品红溶液中,如果不褪色,再通到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变浑浊,再向原溶液中加氯化钙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就可以证明溶液中有碳酸根离子 4.先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产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即可证明是碳酸根 如何检验碳酸根离子 初中检验方法: 未知液加入稀盐酸,若产生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证明含有CO32- 高中考虑到SO32-、HCO3-存在,修改为: 未知液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盐酸,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并释放出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含有CO32- (关键点:氯化钡、稀盐酸、完全溶解、无色无味) 如何鉴别硝酸根离子 加铜片,再加热。如果生成红棕色刺激性气味气体,说明含硝酸根离子。 或者:亚硝酸根不存在时,就取硫酸亚铁晶体少许于试液中,混合后将试管斜持手中,然后加入五滴浓硫酸,静置片刻,在两液层接界处出现棕色环,示有硝酸根存在。 如何检验氢氧根离子 1.加入碳酸氢跟离子产生气体, 2.加入铵根离子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3、紫色石蕊试液或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5、可溶性Mg2+、Cu2+、Fe3+盐能产生白色(蓝色、红褐色)沉淀 6、测PH PH大于7 注:有些碱性的盐溶液也会出现这些情况,说明它们中也有OH-,只是量的多少不同而已,初中对这点不作要求。

如何检验氨根离子的存在。 【1】加碱,产生氨气,用湿润的石蕊试纸检验,变蓝,有氨气产生, NH4^+ + OH^- = NH3箭头+ H2O 【2】银镜反应氨根离子是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放出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即为存在氨根离子 如何检验磷酸根离子的存在。 中学:加Ag+ 黄色沉淀,再加硝酸沉淀溶解。 化学上一般方法:磷酸根与钼酸铵生成磷钼酸铵黄色沉淀,不溶于酸,再用联苯胺或氯化亚锡还原成磷钼蓝,可由此检测。 注意控制PH值,必须加酒石酸消除硅酸根离子干扰。 一、磷酸根与钼酸盐和偏钒酸盐能形成黄色的磷钒钼酸, 二、磷酸根与钼酸铵生成磷钼黄,再用氯化亚锡还原成磷钼蓝,可由此检测。

离子检验大全

高中化学方程式汇总(练习版) 编辑:陶子文 ☆说明:H——写出化学方程式,L——写出离子方程式。 一、金属元素 1、碱金属 (1)钠投入水中:H:;L:。(2)过氧化钠与水:H:;L:。(3)过氧化钠与CO2:H: 2、铁 (1)FeCl3溶液与铁:L: (2)FeCl3溶液与铜:L: (3)FeCl2溶液通入氯气:L: (4)Fe3+的检验:L: (5)氢氧化亚铁变成氢氧化铁:H: (6)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H: 3、镁 (1)镁与氧气:H: (2)镁与二氧化碳:H: (3)镁与氮气:H: (4)海水提镁过程:H:;; ;;。 4、铝 (1)铝燃烧:H: (2)铝热反应(与Fe2O3):H: (3)铝与强酸:L: (4)铝与强碱:H: L: (5)氧化铝与强酸:L: (6)氧化铝与强碱:L: (7)氢氧化铝与强酸:L: (8)氢氧化铝与强碱:L:

(9)实验室中氢氧化铝的制备:L: (10)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至过量: L:; (1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氯化铝至过量: L:; (12)向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至过量: L:; (13) 向盐酸中逐滴滴加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至过量: L:; (14)碳酸氢钠溶液与硫酸铝溶液混合:L: 5、铜 (1)铜绿的形成:H: (2)铜与氧气:H: (3)氧化铜高温分解:H: 二、非金属元素 1、氯气 (1)铁与氯气:H: (2)铜与氯气:H: (3)氢气与氯气:H: (4)氯气通入水中: H:;L: (5)氯气尾气吸收: H:;L: (6)漂白粉(石灰乳)制取:H: L: (7)漂白粉漂白原理:H: (8)氯气与淀粉碘化钾溶液:L: (9)氯气通入溴化亚铁溶液中: L:(Cl2少量);(Cl2过量); (1:1) (10)氯气通入碘化亚铁溶液中: L:(Cl2少量);(Cl2过量)。(11)实验室制氯气:H:; 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