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共享经济示范平台申报材料样本

共享经济示范平台申报材料样本

共享经济示范平台申报材料样本
共享经济示范平台申报材料样本

共享经济示范平台申报材料

(样本)

申请单位(盖章):

申报时间:XXXX年XXXX月XXXX日

目录

一、XXXX共享经济平台基本情况表

二、XXXX共享经济平台申请报告

三、相关证明材料

四、材料真实性说明

一、XXXX共享经济平台基本情况表

二、XXXX共享经济平台申请报告

(一)平台建设背景。说明平台业务所在细分行业领域的国

内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未来前景;说明平台建设的主要考虑、发展目标、技术力量等情况。

(二)平台运营情况。说明平台的运营情况、发展规模、融资情况、业务模式、盈利模式,以及下一步发展考虑,并介绍平台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的有关工作等。

(三)平台示范效应。着重说明平台的典型示范效应,可以在其他领域或地区推广应用的发展治理经验,以及在维护消费者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行业健康良性发展等方面的示范做法。

(四)平台优势特色。分析平台在全行业中的具体位置与发展水平,以及与行业内其他同类平台相比,自身的竞争优势和主要特点等。

(五)经济社会价值。分析评价平台对经济发展、创新创业、劳动就业、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现实和长远影响。

三、相关证明材料

按实际情况提供平台成立、2015-2017年经营情况、得到政府扶持、获得专业服务资质、拥有专利相关证明文件及获得省级示范平台认定或国家部委、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相关认定文件。

四、材料真实性说明

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落实《北京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的有关规定,加快我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对高精尖产业的服务支撑作用,切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一批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善、运营管理规范、带动效应突出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的管理办法》(工信部企业〔20XX〕197号),以及北京市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以下简称示范平台)是指由法人单位建设和运营,经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经济信息化委”)认定,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投融资、创业、技术创新、培训、管理咨询、市场开拓、法律等公共服务,业绩突出、公信度高、服务面广,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服务平台。 第三条示范平台应具有公益性、公共性和开放性,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面向产业、服务企业,资源共享、注重实效”

的原则运作,努力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带动社会服务资源。 第四条市经济信息化委负责示范平台的认定、组织和管理工作。各区中小企业工作主管部门负责示范平台的推荐工作,并协助市经济信息化委实施管理。 第五条示范平台认定工作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原则上每年认定一次。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六条申报示范平台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地在本市且成立时间两年以上,资产总额不低于人民币200万元;经营和信用状况良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服务业绩突出。年服务中小企业不少于100家,用户满意度在90%以上;近两年服务企业数量增长10%以上,在专业服务领域或区域内有一定的声誉和品牌影响力。 (三)有固定的经营服务场所和必要的服务设施、仪器设备等;有组织带动社会服务资源的能力,集聚社会化专业服务机构5家以上。 (四)搭建信息化服务系统,具有信息展示、查询功能;及时发布、更新服务信息、产品信息、技术信息、活动信息等,实现信

广州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广州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认定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我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加快推进我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管理办法》、《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管理办法》、《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有关政策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服务平台”),是指按照开放性和资源共享原则,为区域和行业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创业、培训、融资等服务的法人。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广州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以下简称“示范平台”),是指符合第二条规定,经市工业和信息化委认定,由法人单位建设和运营,为区域和行业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服务,运作规范、支撑力强、业绩突出、信誉良好、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服务平台。 第四条示范平台的认定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自愿原则,对认定的示范平台实行动态管理。市工业和信息化委负责示范平台的认定管理和指导服务工作;各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服务平台的组织推荐、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工作。

第五条示范平台应当以综合服务平台为依托、专业服务平台为支撑,以解决中小微企业共性需求为重点,建立市区街镇(园区)三级服务平台纵向协调发展,综合与专业服务平台横向互补的服务网络,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对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第六条示范平台应具备以下一项或多项服务功能: (一)信息服务功能。提供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质量、标准、人才、市场、物流、管理等信息服务。 (二)技术服务功能。提供工业设计、解决方案、检验检测、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技术开发、技术转移、信息化应用、设备共享、知识产权、品牌建设、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创新资源共享、技术成果转化、创新成果推广等服务。 (三)创业服务功能。为创业者和创办3年内的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项目策划、政务代理、创业场地等服务。 (四)培训服务功能。提供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风险防范、技术和创业等培训服务。 (五)融资服务功能。提供融资信息、组织开展投融资推介和对接、信用征集与评价等服务。 (六)中小企业所需要的其他服务。 第二章示范平台认定 第七条示范平台应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广州市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实际运行时间2年以

《共享经济》中的共享发展理念

《共享经济》中的共享发展理念 罗宾.蔡斯(robin chase)女士的《共享经济:重构未 来商业新模式》,为我们理解共享发展理念,带来许多前沿 性的启发。蔡斯女士被称为共享经济鼻祖,是Zipcar 等共享公司的创始人,参与大量政策咨询,是《时代周 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共享经济》是一本 介绍“人人共享模式”的书。蔡斯女士将自己创办共享经济企业的经历与自己多年来对于这种新经济形式的研究结合 在一起,写作了本书。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 炼出人人共享模式的三大基础:过剩产能,共享平台,人 人参与。各用一章介绍这三个方面,最后用一章概括了人 人共享模式的影响。第二部分,分别讨论了人人共享模式 相关的商业运作、政策规制和企业变革。第三部分,讨论 了人人共享模式的融资问题与环境问题。《共享经 济》在以下几个主题上的创新,对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具有 启发性:1、如何正确看待共享与公有、私有的关系:树立“使用而非拥有”的新理念共享是指“使用而非拥有”,这 是所有共享经济主张中共有的内核。这里的共享特指转移 使用权(access),但不转移支配权(ownership),拥有者 与使用者按一定合约共同分享剩余。Ownership被多数人习 惯地称为所有权。实际上,当所有权是指产权(property

right)时,Ownership仅仅是指所有权中的支配权,与之相 对还有使用权。例如蒲鲁东《什么是所有权》,就把所有权 区分为支配权与使用权。蔡斯女士将这种产权区分归结为 “拥有资产”与“租借资产”(租就是使用费)的区分。这里的共享,与公有私有不在一个层面之上。公有与私有, 指的都是ownership。无论公有还是私有,并不影响使用权 是否转移。例如,中国农村改革中,土地的支配权归国 家、集体,但使用权可以转移给农民。农民对土地就是“使 用而非拥有”。可见“使用而非拥有”非公非私,既可以公有私用,也可以私有公用。对互联网来说,它主要表现为平 台拥有,大众使用。这种模式非常适合大众创业、万众创 新。以互联网形式实行“使用而非拥有”,突出优势在于蔡斯女士说的“让分享变得更容易”,具体到Zipcar案例上,“使8个1小时租赁和一个8小时租赁所需的成本相同”。共享 模式在互联网实践中往往指产品免费(不售卖),而服务收 费(即按“使用”收费)。针对生活资料时,共享经济指协同 消费;针对生产资料时,共享经济指协同经济(即蔡斯所 称Collaborative Economy)。协同经济不按拥有分成,而按 使用分成。互联网特殊在,可以进一步按使用效果分成。 例如,苹果商城模式实行三七分成,APP使用苹果的生产 资料免费,APP向最终用户收费;只有APP使用有效果 时,苹果才与APP们分成,从而间接向最终用户收费。以

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不应是人类的未来 Uber和各种共享平台的兴起让许多认为共享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然而这种雇员权益和收入得不到保障的经济模式,并不是人们所期盼的未来。 测试中可能遇到的词汇和知识: propaganda n. 宣传;传道总会[pr?p?'g?nd?] refocused adj. 再聚焦的 casualization n.雇用临时工制 exploitative adj. 剥削的;利用的[?k'spl??t?t?v] algorithm n. 算法,运算法则['?lg?r?e(?)m] inexorable adj. 无情的;不屈不挠的[?n'eks(?)r?b(?)l] dodge n. 躲闪vt. 躲避,避开[d?d?] The “gig economy”is not an innovation(552 words) By Kadhim Shubber ----------------------------------------------------- One of the few successes of truth against propaganda in recent years has been the rebranding of the “sharing economy” as the “gig economy”. Marketing geniuses from Silicon V alley want us to believe the ad-hoc sale of labour is a form of utopian paradise, where capitalistic relations are replaced by egalitarianism and “sharing”. The phrase “gig economy” has rightly refocused the debate on to the implications for jobs and labour rights. But the victory has only been half-won. Too many people still talk about the casualisation of work as an innovation, as an impersonal, technological and irresistible force to which we must adapt if humanity is to continue its march into the future. Instead of a reversion to more exploitative form of labour relations, driven by the wealthy people who own and operate companies, we are told the “gig economy” is merely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inventions like the smartphone. The two main flag-bearers for the “gig economy” in the UK are Uber, a taxi company, and Deliveroo, a food delivery startup. Both use mobile technology to control their workers and careful legal arrangements to avoid giving them the rights and protections due to employees. Uber is older. It was founded in 2009 and launched in the UK in 2012. Deliveroo, a British business, has only been around for four years. Both were born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great recession, which put millions of people out of work and depressed real wages for more than a decade. These services rely on a number of things: the existence of smartphones that enable the requests to be made and responded to; digital mapping technology so people know where to go; algorithims that make the most efficient matching and routing choices; and buckets of cash to grease the wheels until there is sufficient self-sustaining supply and demand. Most importantly, Uber, Deliveroo, and other on-demand service providers rely on an ample supply of drivers/couriers to respond to requests quickly.

河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河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推动河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中小微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管理办法》(工信部企业﹝2017﹞156号),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河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以下简称示范平台)是指经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以下简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由法人单位建设和运营,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需求为导向,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创业、培训、融资等公共服务,管理规范、业绩突出、公信度高、服务面广,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服务平台。 第三条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示范平台的认定管理工作。各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省示范平台的初审推荐、规划管理、指导服务工作,协助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对辖区内示范平台进行认定管理。 第四条示范平台的认定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自愿原则,对认定的示范平台实行动态管理。 第五条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对示范平台予以重点扶持,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并享受国

家和省内财税、融资、创业、创新等相应支持。 第二章主要功能 第六条示范平台具有多种服务功能或在某一方面具有特色服务功能,具有开放性和资源共享的特征。 (一)信息服务功能。提供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质量、标准、人才、市场、物流、管理等信息服务。 (二)技术服务功能。提供工业设计、解决方案、检验检测、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技术开发、技术转移、信息化应用、设备共享、知识产权、品牌建设、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创新资源共享、技术成果转化、创新成果推广等服务。 (三)创业服务功能。为创业者和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项目策划、政务代理、创业场地等服务。 (四)培训服务功能。提供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风险防范、技术和创业等培训服务。 (五)融资服务功能。提供融资信息、组织开展投融资推介和对接、信用征集与评价等服务。 (六)中小微企业所需要的其他服务。 第三章认定条件 第七条示范平台应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运营两年以上,资产总额不低于200万元,财务收支状况良好,经营规范,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社会中介机构、技术服务机构、科研院所,以及基于互联网等面向中小

共享经济,又一个被中国互联网玩坏的概念

共享经济,又一个被中国互联网玩坏的概念 但凡做平台创业或者O2O创业的,总是喜欢拿“共享经济”来为自己背书。Uber都被错误定位成“共享经济”的代表作,更别说抄袭者滴滴打车之流了。 作者:郝亚洲 本文首发在《时间线》杂志11月期。这是一本有“连线”情怀的读物,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2000年1月份,罗宾·蔡斯(Robin Chase)和她的搭档创办了租车服务公司Zipcar,其理念是“汽车共享”。Zipcar通过将自有汽车放置在居民区附近,并简化传统线下租车流程,用户只要通过网络预订和支付就能享受服务。可以说,Zipcar开启了在线租车的模式,有人说它甚至是分享经济的先行者。 2011年4月上市,Zipcar上市,随后被汽车租赁巨头Avis以5亿美元收购。事实上,这是一个失败的结果。这家公司在后期的管理和战略上出现了失误,加之两个创始人之间逐渐被披露的矛盾,Zipcar仅仅是作为概念被保留了下来。 罗宾·蔡斯转型做了NGO,这得益于她在运营Zipcar时观察到的碳排放问题,但她真正被国人所熟知却是因为一本叫做《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模式》的书。蔡斯

的野心在这本书里显露无疑,仅从内容来看,这是一本向《维基经济学》的看齐的书。可惜的是,这本书被误用了。 首先,可能是出版商为了追赶风口的原因,将本书的中文版译名最终定为《共享经济》,对比其原名《Peers Inc:how people andplatforms are inventing the collaborative economy and reinventing captitalism》,中文书名的谬误过大。按照蔡斯的意思,“协作”才是她要在本书中传递的核心思想。在协作的过程中,分享是一个必要环节。但是,“分享”和中国互联网喧嚣语境下的“共享经济”区别较大,两者并非一个直接对等的概念。 “分享”强调的是人们在彼此协作过程中的知识交换,“共享”则常常跟资产拥有形式挂钩。当然,知识可以作为资产形式存在,但知识的分享过程是点对面的形式,资产的共享则更加强调点对点。 蔡斯使用了Peers的概念,有将二者统一起来的意图。我个人认为翻译成“人人” 更加合适。 这不是较真,而是决定了在搭建平台时,要采取何种模式。模式决定了平台规则,比如蔡斯就谈到了“内核”的问题。内核不同,无论是开放度还是功能定位,其产生创新的能力是不同的。当然,目前来说,最完美的协作平台还是维基百科和Linux。 “人人”的力量是强大的。在同一家出版社翻译的另一本新书《指数型组织》中,讲述过这样一个案例。Waze是一家以色列创业公司,利用移动设备的GPS信息来获取有关路面交通流量的信息,从而向汽车驾驶员提供更好的行车路线。Waze还拥有一个由7万多名会员组成的社区,这些会员帮助Waze编辑地图和添加一些细节信息,如特定加油站的汽油价格,或是驾驶员在何处应留心超速监视区和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等。 2013年6月,谷歌以11亿美元买下了Waze。当时,Waze既无基础设施,亦无硬件,员工也不足100人。但是,它却拥有5000万用户。更准确地说,Waze拥有5000万“人体道路交通传感器”,而这个数字较上年增长了一倍。等再过一年,这个数字很有可能再度翻番,这相当于它在全球范围内拥有1亿个传感器。 诺基亚则选择收购Navteq,购买了实体的基础设施,希望这些基础设施能成为有效的防御手段。 一个接近零边界成本的产品打败几台冰冷的信息处理怪物,在互联网时代已是常事。正是因为这场地图争夺战,消耗掉了诺基亚最后的元气。搅局者谷歌仅用了11亿美元,就导致昔日芬兰巨头倒在了苹果面前。

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推动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中小微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的管理办法》(工信部企业〔〕号),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以下简称“示范平台”)是指经浙江省中小企业局认定,除融资担保公司和投资公司以外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为区域或行业内中小微企业提供各类公共服务,运作规范、支撑力强、信誉良好、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服务平台。 第三条示范平台具有开放性和资源共享的特征,提供的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信息、技术、融资、质量、节能、环保、创业、培训、管理、商务、现代物流等。示范平台可以是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综合性平台,也可以是以下某一方面服务功能突出的专业性平台。 (一)信息查询:加强网络功能开发,畅通信息渠道,为企业提供法律法规、政策、技术、产品、标准、人才、市场等各类信息服务。 (二)技术创新:开展工业设计、技术咨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技术应用等服务,帮助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增强创新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推动产学研联合,促进技术成果转化、适用技术推广和创新资源共享。 (三)质量管理:提供质量检验检测,原材料性能测试,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产品标准;指导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培养质量管理人员,提供大型加工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帮助企业申请相关体系和产品认证,参与质量评奖活动。

(四)管理咨询:提供发展战略、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咨询诊断,帮助企业学习、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科学决策和经营管理能力。 (五)创业辅导:为拟创业人员提供创业信息、创业培训、商务策划、工商代理和相关行政许可申报等服务;为创办三年内的小企业提供管理咨询、项目诊断、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筹资融资、财税申报、法律援助、技术支持等辅导和服务。 (六)市场开拓:组织开展各类展览展销、贸易洽谈、产品推介、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活动;推动建立驻外服务点和营销网络,帮助企业拓宽营销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开展现代物流、商务等服务。 (七)人才培训:为企业经营者、专业技术人员和员工提供各类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八)信息化应用:积极搭建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服务和电子商务平台,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提升中小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信息化水平。 第四条浙江省中小企业局负责示范平台的规划、认定、指导和管理工作。各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本市示范平台的初审推荐、规划和服务工作,协助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对示范平台进行管理。示范平台的认定按照自愿、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不收任何费用。 第二章认定条件 第五条示范平台应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的机构,在浙江省注册登记时间年以上; (二)资产总额不低于万元,有固定的经营服务场所和必要的服务设施、仪器设备等;

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基于互联网共享平台 分享过剩资源收益 —读罗宾.蔡斯《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的体会 胡占华 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是指公众将闲置资源通过社会化平台与他人分享,进而获得收益的经济现象。共享经济鼻祖罗宾.蔡斯的力作《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象无限知识海洋里的一只绿舟让人们找到行走方向,在世界范围的学界、科技界、实业界、政界掀起一股共享经济的浪潮。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数万的各类共享经济公司,他们在各个行业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例如,共享出行的代表UBER,滴滴打车;共享空间代表Airbnb,面向全球的在线工作平台AAwork,共享资金价值代表Prosper,以及共享饮食的Eatwith等。 一、《共享经济》主要内容架构 共享经济的三要素是:过剩资源+基于互联网的共享平台+人人参与的大众化市场。 最终实现持有过剩资源的所有者通过基于互联网的共享平台和人人参与的大众化市场实现收益。 二、共享经济的特征 1、基于互联网和人人参与的大众化市场共享平台。

通过公共网络平台,人们对企业数据采取的是一种个人终端访问的形式。员工不仅能访问企业内部数据,还可将电脑、电话、网络平台全部连通,让办公更便捷。智能终端便携易用、性能越来越强大,让用户使用这些设备来处理工作的意愿越来越明显。例如,房屋出租网架起了旅游人士和家有空房出租的房主合作桥梁,用户可通过网络或手机应用程序发布、搜索度假房屋租赁信息并完成在线预定程序。 2、以过剩资源使用权的暂时性转移为本质。 “共享型经济”将个体所拥有的作为一种沉没成本的过剩资源进行社会化利用。更通俗的说法是,分享型经济倡导“租”而不是“买”。物品或服务的需求者通过共享平台暂时性地从供给者那里获得使用权,以相对于购置而言较低的成本完成使用目标后再移转给其所有者。 3、以过剩资源的重复交易和高效利用获得收益为表现形式。 共享经济的核心是通过将所有者的过剩资源的频繁易手,重复性地转让给其他社会成员使用,这种“网络串联”形成的分享模式把被浪费的资产利用起来,能够提升现有物品的使用效率,高效地利用资源,实现个体的福利提升和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三、共享经济对我们的启示 第一、从独享到双赢(win-win)再到多赢(more-win)的思维意识。

共享经济 包含的内容

共享经济包含的内容 共享经济,一般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其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劳动力、教育医疗资源,以提高资源使用率。 从狭义来讲,共享经济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商业模式。 共享经济的特点 包括一个由第三方创建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市场平台。这个第三方可以是商业机构、组织或者政府。个体借助这些平台,交换闲置物品,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或者向企业、某个创新项目筹集资金。 经济牵扯到三大主体,即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方、供给方和共享经济平台。共享经济平台作为连接供需双方的纽带,通过移动LBS应用、动态算法与定价、双方互评 体系等一系列机制的建立,使得供给与需求方通过共享经济平台进行交易。 共享经济的发展 2010年前后,随着Uber、Airbnb等一系列实物共享平台的出现,共享开始从纯 粹的无偿分享、信息分享,走向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要素 共享经济的五个要素分别是: ?闲置资源 ?使用权 ?连接 ?信息 ?流动性 共享经济关键在于如何实现最优匹配,实现零边际成本,要解决技术和制度问 题。 共享经济的发展 2010年前后,随着Uber、Airbnb等一系列实物共享平台的出现,共享开始从纯 粹的无偿分享、信息分享,走向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共享经济”。

同时共享经济开始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的过程。去中介化:共享经济的出现,打破了劳动者对商业组织的依附,他们可以直接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或产品;再中介化:个体服务者虽然脱离商业组织,但为了更广泛的接触需求方,他们接入互联网的共享经济平台。 共享经济平台的出现,在前端帮助个体劳动解决办公场地(WeWork模式)、资金(P2P贷款)的问题,在后端帮助他们解决集客的问题。同时,平台的集客效应促使单个的商户可以更好的专注于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 共享经济将成为社会服务行业内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在住宿、交通,教育服务以及生活服务及旅游领域,优秀的共享经济公司不断涌现:从宠物寄养共享、车位共享到专家共享、社区服务共享及导游共享,甚至移动互联强需求的WiFi共享。新模式层出不穷,在供给端整合线下资源,在需求端不断为用户提供更优质体验。 典型代表 ?共享WiFi的代表必虎WiFi ?共享出行的代表UBER、滴滴打车 ?共享空间代表Airbnb ?共享度假的代表VaShare ?共享游戏有steam、AUV共享游戏 ?面向全球的在线工作平台AAwork ?共享资金价值代表Prosper,共享饮食的Eatwith 以上由齿轮易创【订阅:chilunyichuang】收集整理。

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 目录 一、共享经济概念 (2) 二、共享经济模式 (3) 三、网络实现共享经济 (3) 四、信任实现共享 (5) 五、共享经济案例 (6) 六、共享经济的悖论 (7)

哈佛大学商学院商务管理教授和历史学教授南希〃科恩(Nancy Koehn)表示,共享经济是指个体间直接交换商品与服务的系统。理论上,这涵盖方方面面,包括搭车、共享房间、闲臵物品交换等。 共享经济又可称为协作型消费(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其核心用Airbnb 首席执行官Brian Chesky的话来说就是“使用而不占有”(Access but not Ownership),一个人多余的时间、拥有的技能都可以和其它人分享。这种理念在欧美国家十分流行,符合环境保护、提升效益、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等未来理想社会的要求。

三、网络实现共享经济 在互联网发展的当下,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在成长。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互联网订私人的房间、汽车、船舶等各种用品。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并使得这种租赁变得容易许多。消费者可以利用自己的闲臵物品赚钱。 理论上,这涵盖方方面面,包括搭车、共享房间、闲臵物品交换等。所有这些交换皆可通过网络实现,尤其是通过智能手机。这种个体间直接交换的系统,在任何时间均可实现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人们连接起来。如今,越来越多的人

通过网络进入紧密连接的全球市场。消费者通过上网进行消费或者交换,享用更加便利、舒适、快捷和实惠的商品与服务。 共享经济这个术语最早由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Joe L. Spaeth)于1978年发表的论文(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 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共享经济现象却是在最近几年流行的。 “共享经济”其主要特点是,包括一个由第三方创建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市场平台。这个第三方可以是商业机构、组织或者政府。个体借助这些平台,交换闲臵物品,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或者向企业、某个创新项目筹集资金。2011年,合作性消费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将改变世界的十大想法之一。 关于共享经济的驱动力,科恩给出了三个理由。第一,消费者感觉有更大的主动权和透明度。现在人们经常会遭遇到四个问题,即波动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共享经济能使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充分发挥自我掌控能力。第二,当今世界范围内正出现信任危机。来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对目前的商业和其他大规模组织的信任度越来越低。不少人对大商家的印象并不佳。为此,当他们发现卖家与自己产生共鸣时,感觉更可信,这类消费更具吸引力。第三,消费者和供应者都在交换过程中更受益。消费者通过合理的价格满足了自己的需求,供应者从闲臵物品中获得了额外的收益。 “合作实验室”创建者、作家瑞奇〃柏慈曼(Rachel Botsman)和企业家卢〃罗格斯(Roo Rogers)在合著《我的就是你的》(What’s Mine is Yours)一书中也表示,共享经济源自人类最初的一些特性,包括合作、分享、仁慈、个人选择等。

共享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一、共享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1、共享经济的理论内涵和主要特征? 共享经济又被称为协同消费,或点对点经济(Peer to peer economy),是一个建立在人与物质资料共享资源的基础上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可以满足客户的临时需求的一种商业模式。共享经济涉及到供给方、需求方、共享经济平台等参与主体。供给方来源的动机基于提高存量资源利用率,并获取一定收益,“闲置资源—暂时转移使用权—获取收益”形成动态的产业闭环,具有内在张力和可持续性。从共享经济平台来看,共享经济平台结合闲置资源的位置共享、应用大数据算法等精准匹配与联结实现了供给端与需求端互助互利。平台本身没有基于产品和服务本身的固定成本支出,其成本来源于共享经济平台维护等相关支出,属于轻资产运营。基于交易抽成模式的共享经济平台实现了固定成本支出的降低和交易成功率的提高,提高供给方闲置资源利用效率,满足需求方个性和定制化服务。 共享经济的内涵是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过程。去中介化是供需双方不再依附传统商业组织,如 P2P借贷,不再需要依附于银行等金融组织进行资金调配,而是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进行直接匹配,打车软件使得服务者与乘客不再需要出租公司等商业组织,服务者与乘客可以进行直接匹配,不难看出共享经济是去中介化,使得金融、出租车等行业脱媒。同样共享经济又是再中介化过程,供需双方依附共享经济平台,如 P2P 借贷,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需要借助于 P2P 网络借贷平台实现资金供需匹配,服务者和乘客需要借助于打车软件实现供需匹配,共享经济平台成为供需双方“新中介”。 总的来说,“共享经济”快速发展和广泛流行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具有以下三个

(精品完整版)2017年最新共享经济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新共享经济分析可行性 研究报告 2016年12月

目录 一、共享经济:从共享到经济 1、共享经济:从Uber、Airbnb说起 二、共享经济的本质与优势 1、共享经济本质 (1)共享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的过程 研究报告五年级 (2)共享经济的另一个核心特质是,所说的“共享”是指对个人闲置资源的共享2、共享经济的优势 (1)整合线下资源 (2)降低成本,提升配置效率 (3)提供非标产品 (4)树立个人品牌 三、共享经济核心机制 1、动态定价 2、自由时间 3、双向约束 四、共享经济的出现条件 1、移动互联网 2、支付

3、经济危机 4、信息共享习惯养成 五、共享经济史前史:互联网信息共享 1、以兴趣为导向的BBS社区:猫扑、天涯、百度贴吧 2、以知识为导向的点评、百科社区:维基百科、TripAdvisor、大众点评、百度百科 3、以个人展示为导向的社交网络:Facebook、QQ 空间、人人网、开心网 4、以内容导向的媒体平台:Twitter、Youtube、微博、土豆、博客 六、共享经济在移动交通出行领域的发展 1、打车应用:流量型应用 (1)商业模式 (2)代表公司:从滴滴打车到滴滴出行 ①应用场景1:出行大数据 ②应用场景2:从私人交通到公共交通 ③应用场景3:不只是交通 2、专车/快车 (1)基本模式 (2)领先公司代表:Uber(优步) 3、顺风车:提高车辆上座率,减少道路拥挤 (1)运作模式 (2)市场概况

(3)案例:Uber Pool 业务 4、P2P租车 (1)租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自驾游增长推动市场快速发展(2)P2P租车服务运营模式 (3)领先公司代表:PP 租车 5、移动出行发展趋势 (1)行业龙头公司混业发展 (2)创新性业务模式层出不穷 ①代驾 ②货拉拉 七、共享经济与住宿 1、Airbnb 2、HomeAway (1)商业模式 (2)运营数据 ①付费展示房屋数量 ②年费模式房屋收益情况 ③客户粘性 (3)财务数据 3、WeWork 4、SOHO 3Q 5、优客工场

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自查报告

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自查报告 **时进食品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自查报告 style= align=> 一、申请企业基本情况 **时进食品检测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5月,是一家由政府倡导,经有关专家充分论证和行业内酝酿协商,由多家食品行业骨干企业共同入股投资成立的专业化食品检验检测和技术、信息服务公司。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扩大,2009年年底,经公司董事会决定在2010年将增加注册资本至450万元,目前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之中。公司实验室完全按照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要求建设,并依据ISO/IEC 17025-2005要求进行实验室管理。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现成为具有向社会出具公正数据资格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公司根据食品行业发展需要,利用自身优势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现拥有各类检测仪器设备近千万元,可提供的检测项目包括微生物检测、抗生素检测、添加剂检测、农药残留检测、理化检测、重金属检测、毒素类检测、罐头感官检测以及罐头空罐三率检测等九个方面,共计618项。 平台的主要服务范围是:对水产类、肉类、菜类、蛋类、面类、冷冻调理食品、罐头食品、即食方便食品、面条、面包粉等农产品原辅材料及其相应的半成品、成品的检测,以及企业生产环境、原料基地环境的监测;食品行业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所必需信息咨询、人员培训以及政府有关政策和信息的传递等方面的技术服务需求。 公司于2007年11月评为**市首批中小(民营)企业社会化服务示范机构;2007年12月被认定为**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同月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国家级实验室。公司是**市食品行业的民营检测服务机构,目前已为135多家食品出口企业提供服务。2009年公司完成营业收入1256万元,利税239万元。 二、平台的建设背景 1 、解决出口食品安全问题,应对国际壁垒的需要 近几年来,世界各国对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高度重视,且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美、日、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进口食品质量标准日趋严格。 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美国媒体的“中国食品威胁论”、巴拿马药品中毒、大白兔奶糖含甲醛、水产品扣留、日本水饺中毒等事件, 引起了国外媒体

关于印发西安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

a关于印发西安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的通知 发布机构:市工信委发布时间: 2014-03-28索引号: 013353737/2014-00967228 关键字:通知主题分类:文秘工作 关于印发西安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市中企发〔2014〕4号 各区县中小企业促进局(经贸局),高新区经发局,经开区经发局,曲江新区经发局,航空基地经发局,航天基地经发局,浐灞生态区经发局,国际港务区经发局,沣东新城经发局,各工业园区,各中介服务机构: 为贯彻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我市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我局制定了《西安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西安市中小企业促进局 2014年3月28日 西安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陕政办发〔2011〕73号)和《陕西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管理暂行办法》(陕中企规发〔2010〕122号)以及《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市政办发〔2012〕68号),加快我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和规范我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一般是指按照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性原则,为区域和行业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法人实体。 第三条西安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以下简称示范平台)是指经西安市中小企业促进局认定,由法人实体建设和运营,管理规范、支撑力强、业绩突出、信誉良好、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服务机构。 第四条示范平台的认定坚持自愿、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第五条示范平台的认定管理和指导工作由西安市中小企业促进局负责。 第二章主要功能 第六条示范平台可以是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综合性服务机构,也可以是某一方面服务功能突出的专业服务机构。我市示范平台建设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服务、信息服务、人才服务、培训服务、质量服务、技术创新服务、市场开拓服务、融资担保服务、管理咨询服务、法律咨询服务和各类专业服务为重点。 (一)创业服务。主要指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产业集群、企业园区(工业园区)和创业专门机构等为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减免租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标准化厂房、仓储物流、市场推广、财税培训、项目策划、政务代理等服务。 (二)技术创新和质量服务。主要指中小企业集聚地科研院所、技术创新服务机构等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设计、试验、检验检测、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评价、技术转移、信息化应用、设备共享、知识产权保护、质量控制、品牌建设、节能环保等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服务。 (三)信息服务。主要是指信息资源整合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的专业性和综合性信息发布、查询、检索、电子商务,数据库链接、以及信息咨询等数据共享与产供销信息服务。

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 什么是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是指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或个人有偿让渡资源使用权给他人,让渡者获取回报,分享者利用分享他人的闲置资源创造价值。 共享经济的起源 共享经济这个术语最早由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JoeL.Spaeth)于1978年发表的论文(Community Structure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共享经济现象却是在最近几年流行的,其主要特点是,包括一个由第三方创建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市场平台。这个第三方可以是商业机构、组织或者政府。个体借助这些平台,交换闲置物品,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或者向企业、某个创新项目筹集资金。 共享经济的驱动力 关于共享经济的驱动力,科恩给出了三个理由。 第一,消费者感觉有更大的主动权和透明度。 现在人们经常会遭遇到四个问题,即波动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共享经济能使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充分发挥自我掌控能力。 第二,当今世界范围内正出现信任危机。 来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对目前的商业和其他大规模组织的信任度越来越低。不少人对大商家的印象并不佳。为此,当他们发现卖家与自己产生共鸣时,感觉更可信,这类消费更具吸引力。 第三,消费者和供应者都在交换过程中更受益。

消费者通过合理的价格满足了自己的需求,供应者从闲置物品中获得了额外的收益。 共享经济的基本特征 1、借助网络作为信息平台。 通过公共网络平台,人们对企业数据采取的是一种个人终端访问的形式。员工不仅能访问企业内部数据,还可将电脑、电话、网络平台全部连通,让办公更便捷。智能终端便携易用、性能越来越强大,让用户使用这些设备来处理工作的意愿越来越明显。例如,房屋出租网架起了旅游人士和家有空房出租的房主合作桥梁,用户可通过网络或手机应用程序发布、搜索度假房屋租赁信息并完成在线预定程序。 2、以闲置资源使用权的暂时性转移为本质。 “共享型经济”将个体所拥有的作为一种沉没成本的闲置资源进行社会化利用。更通俗的说法是,分享型经济倡导“租”而不是“买”。物品或服务的需求者通过共享平台暂时性地从供给者那里获得使用权,以相对于购置而言较低的成本完成使用目标后再移转给其所有者。 3、以物品的重复交易和高效利用为表现形式。 共享经济的核心是通过将所有者的闲置资源的频繁易手,重复性地转让给其他社会成员使用,这种“网络串联”形成的分享模式把被浪费的资产利用起来,能够提升现有物品的使用效率,高效地利用资源,实现个体的福利提升和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共享经济的存在形式 共享在网络生活中非常普遍,从文字、图片到视频、软件,共享行为无处不在。随着社交网络的日益成熟,当前共享内容已不再局限于虚拟资源,而是扩展到房子、车子等消费实体,形成了新一代的商业模式“共享经济”。威茨曼教授把“共享经济”分成三大类别: 1、基于共享和租赁的产品服务。 这实际上是在同一所有者掌控下的特定物品在不同需求者间实现使用权移转,比如拼车网、房屋交换网。从本质上说,金融企业就是基于分享经济理念的经济形态。 2、基于二手转让的产品再流通,实质上是同一物品在不同需求者间依次实现所有权移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