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教改实验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教改实验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教改实验报告)

许玉英

[摘要]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师要做到: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它要求教师把学生的合作学习纳入语言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能提高学习效果。本文就该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反思进行总结探讨。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Abstract: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s require the English teachers to do the following:to create various cooperative learning activities,to promote students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help each other, to experience collective sense of honor and sense of achievement,to develop the spirit of cooperation. It requires teachers to bring students’ cooperative learning into language learning activities.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is a teaching strategy that can fully mobilize the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of students in learning English, and improve their study effect. This article is aimed to discuss and summarize the application and reflection of the mode used in the experiment—English writing in high school teaching.

Key words: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teaching strategy,English writing in high school teaching

一、引语

《英语课程标准》八级(普通高中毕业要求)对学生提出写的目标是: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根据课文写摘要;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能根据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

但是,目前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现状却不容乐观,可以说是高考中得分率最低的部分。写作教学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很多学生写作时逐字翻译,词不成句,句不达意,错“词”连篇,写出的文章是读不懂的Chinglish.如何有效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已经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实验依据新课标的精神和高中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结合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探索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理论依据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先提倡并实施的,并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应用于教学之中,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

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活动的过程。”

合作学习不仅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同时,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与他人的交互作用,对学生理解掌握所学内容能起到重要作用。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认识、实践、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与合作,建立合作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喜悦,它既能发掘个人内在潜能,又能培养集体、团体的合作精神。

在我国,高中英语人教版的教材历经了3次改版,英语教育工作者也一直在改革中摸索适应中国中学生的教材和教法,在此过程中,我国不少英语教育专家已经注意到借鉴和运用合作学习方法来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现阶段时逢实施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因而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已经受到重视和尝试应用。但是小组合作学习法是适应新课标而产生的,很多教师对其没有充分的认识。许多学生也因过去的学习经历,学习任务的难度,教师的教法和态度,人际关系,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困绕而对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产生焦虑,恐惧,厌烦和沮丧等消极情绪而无法专注于英语学习任务,最终影响学习效果,教师是否能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和有效开展这一学习法就必须要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具体而言,合作学习中的“合作”有两层含义:一是行动上的合作,二是知识资源的共享和思想方法的合作。在英语课堂学习中,两个层面的合作互相交叉、互相促进。也就是说合作式学习是指一个班级分为若干个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的合作、互助,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每个成员的学习活动成为整个小组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最后将小组的活动成绩与其他小组进行对比。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只有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小组取得成功,个人才能成功,即个人目标的真正达标取决于小组集体目标的实现。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克服班级学生多且学生差异大给英语教学带来的困难,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互动的、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真正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习进步。

三、实验的设计

考虑到高一升高二需要进行文理科分班,本实验分高一、高二两个阶段进行。高一阶段(第一阶段)将从十个平行班中选取其中一个班做实验班,高二阶段(第二阶段)将从六个文科班中选取一个班做实验班。

(一)实验的目的

采用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法进行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突出小组合作写作教学,通过两年的实验,使实验班学生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改变逐字堆砌词语的英语书面表达的习惯,提高英语写作水平,从而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实验的对象

本实验第一阶段选定龙仙中学2009级高一(2)班为实验班,高一(6)班为对比班。实验班和对比班均由许玉英老师执教;本实验第二阶段选定龙仙中学2009级高二(4)班为实验班,高二(5)班为对比班。实验班由许玉英老师执教,对比班由林海玉老师执教。

(三)教材的使用

本实验选定的实验班与对比班均使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为教材。第一阶段(高一)使用必修1——必修4,第二阶段(高二)使用必修5——选修8。

(四)实验的时间

本实验将在龙仙中学2009级学生的高一和高二两学年内进行(2009年9月起至2011年7月止),实验分第一阶段(高一)和第二阶段(高二),每个阶段分别撰写实验阶段总结,并在实验结束后撰写实验综合结题报告。

(五)实验的测量

1、前测

高一级新生都参加了全市统一的升中考并以升中考成绩为入学依据,所以,前测可以省去,以升中考成绩为前测成绩。

2、中测

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考试为中测,其结果为实验第一阶段效果的旁证依据,同时作为实验第二阶段教学策略调整的依据。

3、后测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考试(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英语试题)为后测,其结果为实验第二阶段效果的旁证依据。

四、实验的操作

(一)目标明确

采用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法进行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突出小组合作写作教学,通过两年的实验,使实验班学生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改变逐字堆砌词语的英语书面表达的习惯,提高英语写作水平,从而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具体实施

实验教师依据新课标的精神和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的趋势,结合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研究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法在课内外的应用策略,提出合理编组,责任分工,活动评价,小组心理疗法的合作学习策略进行英语教学,指导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取得一定的进步。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将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可以是按座位的自然小组。如:两人、四人、六人或八人一组。也可以是开放式小组,即学生自由组合的小组。还可以是由教师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考虑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因素进行指定分组。教师对分组活动的目的、内容、时间、要求等都要精心考虑、计划和策划。这样,课堂中学生的分组活动才能达到良好目的,获得预期的效果。

实验期间,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高中英语科组成员对实验班进行听课评课活动,并随堂询问学生英语学习情况,了解实验效果。实验的两个阶段均以各阶段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成绩为实验效果评定依据。实验第一阶段结束时做一次小结,以调整实验第二阶段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第二阶段实验结束时,由实验教师写出实验总结论文,向科组成员、学校、县市教研室汇报。

五、实验的组织

(一)实验的性质

本实验为教学方法的实验,宏观上由市教委教研室管理,县教研室范俊红老师主持,实验的组织和实施由翁源县龙仙中学承担,经市教研室批准后,成为该校的市级教改项目。

(二)实验组的成员和职责

1、主持人:范俊红老师,负责拟定和通过实验方案,帮助实验人员学习、领会和实施实验方案,解

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实验不偏离方向,按既定计划进行。

2、组长:由实验学校主管行政领导担任。负责组织、安排实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为实验顺利

进行提供教学条件和必需的实验经费。

3、实验教师:许玉英老师,负责实施实验,主要包括实验班的备课、上课、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调整教学方法等环节,并负责保存、整理实验资料和写出实验阶段和终结总结报告,并上报市教研室。

4、组员:范俊红、许玉英、林海玉。

六、实验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第一阶段

1、分析学生特点

本实验第一阶段对象为龙仙中学2009级高一学生,实验的起始时间为2009年9月——2010年7月。由于,高一学生刚刚从初中升入高中,对高中校园、学习和生活充满了新鲜感,因心情兴奋会使其具有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他们在心理上有如下特点:

1)注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记忆以有意记忆为主,能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思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往往会以点盖面,比较偏激。

2)情绪体验较初中阶段强烈,情绪内容广泛,充满了青春的热情,对未来生活有美好的憧憬,但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有时会出现盲目的狂热和急躁,以及不记后果的冲动。

3)自我意识增强,希望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自我评价也比初中充实和客观,但有时会自尊心过强,自我中心突出,一遇挫折就会转化为自卑。

4)交友热情高,重视同伴之间的友谊,渴望生活在一个温暖与和谐的集体中,迫切需要参加不同类型的集体活动,但少数同学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不强。

2、制定具体计划并实施

针对高一学生特点,我们制定了如下计划:

1)2009年9月为调查摸底,宣传发动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对学生的升中考英语成绩作了统计对比和问卷调查。分班时高一(2)班共有63人,男生32人,女生31人。开学不久有两位女生转读技校,实际61人(男32人,女29人)。高一(6)班共有66人,男生31人,女生35人。

从升中考成绩看,高一(2)班英语平均分63.2比高一(6)班英语平均分64.7略低,100分以上的同学,高一(2)班2人,高一(6)班3人;60分以下的同学,高一(2)班21人,高一(6)班18人。高一(6)班英语成绩总体比高一(2)班略强,且早晚读的读书声也比高一(2)班响亮。因为笔者任教这两个班,为了更好地检验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效果,特选择了成绩略差的班级进行实验。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个重要目标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方式。

因此,实验前,我们先让学生了解进入高中之后学习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然后,让学生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和本实验课题的设想。争取取得学生的赞同和支持,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2)2009年10月为分组分工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根据学生升中考英语成绩和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合作学习是对班级学习方式的补充和改进,它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把不同能力的学生编成小组,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所形成的互补机制能使小组成员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也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分组时,教师还需要控制小组成员的数量:小组人数太少,提供的信息就少,合作也会很不充分;小组人数过多,成员参与机会就减少;都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所以,我们确定一般以3-4人为一组。

根据以上分组原则,我们把实验班高一(2)班分成了16个学习小组,如下表:

分组之后,我们还需确定组内成员的分工安排。组长为小组的总指挥,负责小组每周的课外学习内容,时间,地点的安排,并指定各组员具体负责的内容,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还应做好详细的活动记录。各组员应友好、自觉地配合组长的分工安排,顺利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3)2009年11月——2010年6月为英语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实施阶段

在此阶段,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展,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小组成员的意见制定每月,每周,甚至每日的合作学习内容和方式。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仅体现在英语课堂上,还延伸到课外。

(1)课堂上的合作学习

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主要根据教学内容,课堂任务来分组进行。如我在讲授必修2 Unit 1 Cultural relics时,设计了很多任务,让学生按小组完成。

如在warming up中,给予的任务是:查找有关中国的自然文化遗产的资料,也可以在课前提早完成任务;在practice speaking中,给予的任务是“If you publish a book about cultural relics,which one do you like to put in?And give your reasons.”在listening中,给予的任务是“How can we protect cultural relics?”,而在speaking中,给予的任务是“Why do we protect cultural relics?Which things can represent China?”。学生们通过集体讨论,查找资料,总结、归纳来完成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教学活动任务,促使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更充分的渗透和跨越,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充分的操练对话,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选其中一个环节practice speaking为例,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世界及中国的自然历史和文化遗产,同时掌握口语句型:a:What shall we put in ?b:Maybe we could put in….Can’t we put in…?I’d like to ….Shall we …?What/How about doing…?Why don’t you do …? Why not do …? Let’s do…教师可以设计贴近生活实际的话题,如书包,铅笔盒,抽屉里可以放什么东西,来操练What shall we put in ?等句型,练透以后,教师再引入如果是出版一本有关文化遗产的书你会加入什么内容,让学生既操练了对话又开展了研究讨论话题的活动。选取其中一组为例,具体做法如下:

1)小组活动:组长刘紫凡,接受的任务是介绍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定为长城,小组成员:黄伟坤、何剑兴、余伟霞,进行分工讨论。

2)个人活动:课前布置任务,收集文化遗产的资料,刘紫凡:搜集文字资料;黄伟坤:搜集图片资料;何剑兴:搜集音像资料;余伟霞:搜集其他相关资料;课内把搜集的资料加以筛选,交流,归纳,总结。又一次分工,刘紫凡,组织能力强,书面表达好,负责记录研讨内容,形成主题书面报告;黄伟坤,逻辑思维好,总结能力强,协助组长写报告;余伟霞,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较好,代表本组做口头陈述;何剑兴,能力和成绩相对较差,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参与各种琐碎事情。

3)小组活动:课堂上信息交流,整合,分工合作,准备本组报告的内容。We put the great wall in this book. The great wall is one of the famous cultural relics not only in China but also in the world. It’s 6300m long and 7horses wide. It’s made of stones,which was used to protect our homeland in the Qing dynasty. Workers built it without modern equipment in old times,so it is known as wonder of the world.

4)班级活动:举行小型报告会,每组派代表上台陈述本组成果报告,整个班级进行量化测评。在这一任务下的合作学习,学生罗列了很多中国的自然文化遗产,各组通过多媒体辅助设计网页或幻灯片呈现内容,并用英语陈述,从中,学生不仅学习了英语而且学习了很多课外知识。

以下是他们搜集到的情况。截止2009年6月,中国已有38处世界文化遗产,它们分别是:长城1987.12 北京故宫1987.12 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987.12 甘肃敦煌莫高窟1987.12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1987.12 山东泰山1987.12 安徽黄山1990.12 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1992.12 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1992.12 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1992.12 西藏布达拉宫1994.12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1994.12 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1994.12 湖北的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12 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1996.12 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1996.12 云南丽江古城1997.12 山西平遥古城1997.12 江苏古典园林1997.12 北京颐和园1998.11 北京天坛1998.11 重庆大足石刻1999.12 福建省武夷山1999.12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2000.11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2000.11 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

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2000.11 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2000.11 云冈石窟2001.12 云南三江并流2003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2004.7 澳门历史城区2005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2006 河南安阳殷墟2006.7 广东开平碉楼及村落2007.6。

接下来的环节就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和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展开讨论,分工负责,如上述步骤。

5)活动评价: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以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为主。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传统的评价把是否“成功”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只有少数学生获得分数意义上的成功,大部分学生则注定是学习的失败者。这显然脱离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也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合作学习的评价观给现代教育带来崭新的理念。只有小组成功才有个人成功。在具体操作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可以引入“基础分”和“提高分”,这是合作学习评价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色和创新之处。所谓基础分是指学生以往学习成绩的平均分;而提高分则是指学生测验分数超过基础分的程度。其目的是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为所在的小组赢得最大的分值,指导学生的着力点定位在争取不断的进步与提高上,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比,只要比自己过去有进步就算达到了目标。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将小组内讨论所形成的共识及主要分歧作小结疏理,代表整个学习小组发言;认真听取其他小组的意见、想法,进行必要的质疑与辩解;对经过小组讨论形成的主要成果进行疏理、归纳,信息重组,必要时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想法,但不要将自己设想的“标准答案”强加给他人;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包括讨论过程与结果)作出客观的评价。

对于这个单元的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部分,我让学生按学习小组就坐,小组合作共同完成speaking, reading,talking and writing等学习任务。本节课教案如下:

(2)课外的小组合作学习

课外的小组合作学习通常由教师提前给学生布置两周一次的写作题目或内容,各小组需根据组员实际情况制定这两周的活动计划——如围绕写作题目可能用到的词汇需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并记忆,收集可能用到的句型,课文中出现的相关文段的朗读和背诵,其他资料的收集,文章的起草、修改等应该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由谁负责。下面选取其中的一个小组为例,具体情况如下:第八小组(一周计划)

组长谢文馨(兼记录员)

组员陈慧彬温必展廖文燕

时间 2009年11月23——29日

任务用英语写一篇短文,介绍你们学校的校运会项目

经小组成员讨论决定每天傍晚6:30在教室集中学习英语(晚自习6:45开始,利用晚自习上课前的15分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Monday 朗读必修2课本Unit 2 单词表和课文

Tuesday 整理出运动项目的单词——running,swimming,high jump……

Wednesday 找出运动会可能用到的单词——athlete,runner,medal……

Thursday 收集谈论运动会可能用到的短语——take part in,stand for……

Friday 收集相关句型,准备写作

Saturday 各人起草短文

Sunday 汇集各人草稿,整理成文——Our school had / held a sports meeting last week. There were many events…….

由于学生英语基础不好,很多时候,老师布置的一个课外任务,他们不得不从读单词记单词开始着手。虽然如此,我总是鼓励他们,“每天学习的内容不一定要很多,贵在坚持,积少成多,总会有收获的。”

3、实施过程做好记录和总结

2010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科学研究是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事业,自诞生之始就把追求真理、揭示客观规律作为崇高目标。”对一个科研者来说,实验记录就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做好实验记录不仅是研究论文的源泉和追溯实验数据的直接证据,而且有助于研究者保持清醒的实验思路、抓住重要的实验现象、得到创新的结果、提高研究工作效率。

因此,本实验在实施的过程中做了较详细的记录。并在各阶段做了阶段性总结,以便对下一阶段的实验提出更加有效的指导。

(二)第二阶段

1、分析学生特点

高二学生从生理、心理方面来说,已进入成人青年期,青年所具有的特点日趋明显,思想认识逐渐定型。这个阶段的学生自制能力、自治能力加强,自尊心增强,他们希望获得与成人同等权利,得到尊重与理解。他们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理解记忆占主要地位。对社会、现实、人生等问题的思考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高,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对友谊、恋爱和美好生活也更加向往。但相对高一和高三而言,高二是高中阶段的“断层”时期,老师和家长对高二的学生的关注相对较少,使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孤独感和失落感较强。

值得注意的是:高二阶段的学生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一旦遇到挫折,特别是考试中受到打击,就会自我怀疑,产生焦虑。有的学生会幡然醒悟,奋起直追。有的学生则出现倦怠、厌学、焦虑。因此高二学生会出人意料的出现成绩迅速跃升或大幅下滑,两极分化日益明显。

2、制定具体计划并实施

针对高二学生特点,我们制定了如下计划:

1)调查摸底,宣传发动。

本实验第二阶段的实验班为高二(4)班,由许玉英老师执教;对比班为高二(5)班,由林海玉老师执教。这两个班都是6个文科班中的平行班,两个班的分班英语成绩都不相上下。在这个阶段,我们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此项程序与第一阶段相同,所以不一一赘述,只说其概况。分班时高二(4)班和高二(5)班都是67人,高二(4)班男生19人,女生48人。高二(5)班男生17人,女生50人。英语平均分,高二(4)班49.3分,高二(5)班49.7分;80分以上的人数,两个班均为3人;50分以下的人数,高二(4)班38人,高二(5)班35人。

同样地,实验前,我们先让学生了解进入高二之后英语学习的任务,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然后,让学生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和本实验课题的设想,以取得学生的赞同和支持,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使实验顺利进行,取得预期效果。

2)合理编组,责任分工。

参照第一阶段做法,合理编组,把实验班学生分成17个小组,每组一个组长。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进行同样分为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课堂活动由教师在英语课上组织进行,课外活动由教师布置一个主题,组长和组员共同协商完成任务的计划,具体到每天小组活动的时间、地点及任务,并做好活

动的记录。

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非常强调人际互动关系,即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相合作交流。英语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充当教学的监控者和咨询者,学生在自己所在的合作小组里也能充当“专家”或“英语教师”的角色与同组成员共享学习资料,互相影响,互相信任,共同努力以实现小组合作的目标。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有一个任务,责任分工很明确,责任要落实到位,强调个人责任和小组集体责任。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小组里的组长(或教师)根据每位成员的特征、特长把学习任务分配给各个成员,做到每人有事做,分头去做,完成属于自己的部分责任,然后回到小组,大家共同搜寻信息,处理信息,提出问题,提出建议,概括和总结等,从而保证学生在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的效果,学生紧密配合,也能使他们在同学合作交往中学会交际,学会做人。

3、实施过程做好记录和总结

基于上述理由,做好实验过程的记录工作,并在实验结束时整理归纳,完成实验综合总结。

七、实验的效果

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英语教学,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团

队意识、促进个性健全发展。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英语写作教学,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合作交流意识的养成有着突出作

用,极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了学生学习的潜能,培

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此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考试成绩。

八、实验的体会

1. 通过实验,笔者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模式,培

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在合作小组中,通过与同伴共同努力来确定目标、制订方案、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求问题的答案或结论,这一合作过程,既是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过程,更是学生之间能力、情感、心理不断调整互补、互动统整的过程。这种合作,通过相互启发、激励,发展认知能力,对一个人的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的形成也具有奠基作用。

2. 通过实验,笔者深刻地感受到合作学习是对班级学习方式的补充和改进,它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

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所以有一些规则应当遵循:科学分组,优化组合;规则明确,人人有责;布置任务,落实检查;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3. 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教训:应该避免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如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或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还要避免无序的“假热闹”讨论场面(如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否则会适得其反,收效甚微。

参考书目:

1、《合作学习》(美)约翰逊著,伍新春,郑秋,张洁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7)

2、《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7)

3、《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宋桂月、金莺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

版社出版。(2002.6)

4、《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出版。(2002.5)

5、《外语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设计和评估》,何安平著,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3)

6、《英语教学研究》,何广铿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