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低年级高效识字教学论文

小学低年级高效识字教学论文

小学低年级高效识字教学论文
小学低年级高效识字教学论文

小学低年级高效识字教学论文

摘要:低年级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代,是打好语言基础的关键。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这一阶段,学生识字如何、养成怎样的识字习惯和能力,对今后的识字及整个语文学习影响很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本文认为,识字过程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识字和用字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识字教学。

关键词:识字方法培养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关键。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一、注重识字环境的创设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不仅是一项新的任务,更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但从传统意义上来讲,识字教学是一个单调乏味的过程。如何高效地指导低年级学生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笔者认为,要遵循听的懂、读得准、识得真、记得牢这一规律,积极创设识字环境,引导孩子们认识生字,牢记生字。一是通过社会环境识字。社会是一个学习汉字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孩子学习祖国文字提供了广阔的课堂。很多生字的认识渠道来源于社

会,如店牌名、商店超市的名称、物品标价牌、电视节目出现频率较高的字,只要有一个学生提出,其余学生也能相继回忆起,并在日后自发加强对社会中字词的注意。例如,在认识“西”的时候,我就引导孩子们,大家知不知道学校北边的马路叫什么名字。很多同学都会说:“西大街”。因为西大街是同学们经常走的马路,对路名也非常熟悉,所以每个同学都能叫上“西大街”的路名。这时再让同学们认识西大街的“西”,就会将“西”字印到学生的脑海里了。再比如在认识“丢”字时,平时大家都会遇到一种社会现象,就是很多人爱乱堆垃圾,严重影响周边环境。我就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有乱丢东西的习惯吗?”很多同学都回答没有,这时就给他们发挥的空间:“那你们看到叔叔阿姨有乱丢东西的现象吗?”同学们都七嘴八舌地说:看到叔叔阿姨乱丢香蕉皮了、垃圾袋了等等。这时就把“丢”字写在黑板上,告诉大家“丢”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他人,大家一定要牢记不乱“丢”垃圾,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二是通过学校环境识字。学校环境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一些事物在孩子们心目中会牢记一辈子。比如教“表”时,每个学校都有“表扬栏”。同学们对上表扬栏印象十分深刻。这时就可以问同学们:“我们表现好的时候就会上学校的橱窗,那个橱窗叫什么啊”。同学们就会说:“表扬栏”,这时候就可以问同学们:“你们经常看表扬栏,谁知道表扬的“表”怎么写的?”很多同学都会回忆“表”字的写法,由此就可以牢记“表”。还有学校开展了“营造书香班级、享受快乐阅读”读书活动。让孩子选购适合自己的图书,不但学会了独立阅读、开阔了视野等等,还认识了大量的生

字。又比如在班级墙报上开辟“识字园地”,并让学生采用轮流发放作业本的“姓名识字”。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外识字的成果,把一个人认识的字变成全班认识的字。经常开展活动,交流识字成果。三是通过家庭环境识字。家庭环境是孩子们最为熟悉的环境,很多生字的认识渠道来源于家庭生活。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对孩子们影响就会很大,因此,识字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创设大家都常见的家庭环境来引导孩子识字。比如说“哭”,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哭过鼻子,认识“哭”的时候,我就找两个学生,一个扮演家长,一个扮演孩子,当“家长”责怪“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两只手揉着眼睛,学平时委屈时候学哭的样子,引导大家识字,大家在模仿的过程中就轻松地牢记了“哭”字。

二、注重识字兴趣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识字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泥于一。任何稚嫩的方法,只要能成为学生识字的“良方”,我们都不应该予以否定。当然还是需要对一些好的方法,进行肯定和发扬,这样学生就可以按自己的认知特点和需要来选择自己愿意并能

接受的识字方法。一是通过字谜识字。低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用猜字谜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从字谜中牢记了字形。如教“处”时,学生很容易和“外”字混淆。我给他们出了字谜:半个多,腿伸长,一竖一点站腿上。“是个‘处’!”“那你们能变一变,使谜底变成‘外’吗?”“半个多,在一旁,一竖一点站边上。”从此,再也没有学生把这两个字搞错。又如:“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往里藏。(高)”“大火正在烧,一压变熄。(灭)”“大水真不小,他人被冲跑。

(池)”。类似这样的字谜很多,谜语猜出来了,字也就会写了。二是通过顺口溜识字。这种方法以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爱。它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学习和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在教学具有相同声旁字时,根据字形不同编出顺口溜。如在认识青、清、晴、情、蜻、请、精时,教大家朗读顺口溜:牛羊肥壮草儿青,加上“三点”河水清;有“目”变成大眼睛,心里着急有事情;水边飞虫叫蜻蜓,换上“言”字请你进,再换“米”字真精彩。这样,教学显得轻松愉快,学生思维活跃。三是通过游戏识字低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在识字教学中,最佳方法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记住汉字,并能有效地防止生字回生。例如“开火车”识字。将同学们分成若干组,组成小火车,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一组同学按顺序认识汉字。哪个学生读错了,这列火车就不能开下去,发令停下来,修理好后才能继续往下开。这样既认识了生字,有培养了孩子们的集体观念。再例如“送信”游戏。请本节课学得最认真的学生当邮递员,把生字卡片当成信,送到同学的手中。送完信后,请拿到信的小朋友一个个上台来领读,并分析字形,从而全班同学都会记着生字。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以激发识字兴趣。给天性爱表现的儿童一个展示的舞台,他们的学习动力就会源源不绝。学生要取得好成绩,需要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得到公平的奖励和惩罚。一句表扬、一张喜报、一朵红花、一颗红星,都会给孩子带来不尽的喜悦,激起满腔的热情。这种赏识教育手段运用于识字教学,能够不断强化学生的

学习动机,产生巨大的激励力量,促进儿童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受到赏识,不断的取得进步。如:利用上课之前或者早读时间让学生说说自己又认识了多少字、什么字.有些学生一次能说很多字,教师赶快抓住机会,让这些学生做小老师,学生就有了一种成就感,这样不但给这些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还教会了其他同学,并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五是通过多媒体识字。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鲜活的生字吸引着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烘托场面,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创设乐学的情境。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一》是一篇看图学文,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描绘春天的田野美景。课中先播放一段视频(课前结合课文内容制作幻灯片田野景色,配之活泼的钢琴声),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让学生对春天的美景有初步的感知。如先出示蓝天白云图,让学生说出画了什么?接着问:“高高的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中的“白”怎样写?从看图说话、学文自然过渡到识字教学,学生兴趣浓厚,印象深刻。

三、注重识字技巧的培养

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孩子识字的方法有很多种,可谓五花八门。老师可以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让孩子们在识字过程中掌握识字技巧,从而更好地体验和创造识字的乐趣,更加积极地去探索新知。一是通过正音识字。我国人口众多,方言现象非常明显,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普通话的读音,就成了学习汉字的第一关。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同学n和l不分,经常把

ni读成了li,很明显,只要区分开了声母,学生自然就会纠正带有这两个读音的汉字,所以,在学生学习了一定量的生字以后,

我指导他们制作一张按音序排列的生字表,将学生方言影响重的音节归类整理出来,然后经常带领学生去读,这样一来,学生们普通话读得准多了,同时又减少了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像前面讲的n、l的情况,学生将音节中声母是n、l的生字全部找出来,做成一张生字表,以后遇到新学的汉字又添加到这个表中去。此举使学生对自己的方音情况形成强刺激,因而,学生的生字掌握得更加牢固了,误读、误写情况大大减少。二是通过对比识字。在识字学习的过程中,我注意让学生收集汉字的常见部件,并且进行“按部件归类”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在学到“堆”字的时候,我就有意识地问学生,“堆”字右边的部分我们在哪儿看到过,当学生通过努力回忆,说出“准”“谁”“难”的时候,我及时将它们写在黑板上,再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抄写在书上。一次,二次,久而久之,使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眼光变得很开阔,不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学,而是一组字一组字地学,学一个字,复习一组字。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了。三是通过象形识字。中国的汉字有一部分为象形字,它来源于对生活中实物形状的摹仿。如:“山”“月”“田”“羊”“火”“日”……在课堂上,这类象形字不用教,只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根据字形看看,说说,画画,学生就能一目了然。运用这种方法识字,既让学生自己记住了生字,又锻炼了他们说话的能力,发挥了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四通过查字典识字。勤查字典是主动识字的一个重要有效办法。“查字典”是学生独立识字的一个工具,是语文的一项重要技能。低年级查字典不但能够早日让学生独立阅读,还可以复习巩固拼音,因为学习音序查字法基本与认读拼音是同步

的,在学习查字法的同时也巩固了拼音,学生是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取得了拼音与查字典学习效果的是引导探究识字。五是引导探究识字。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唤起学生主动识字的情感,这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自主探究识字。如:教学《操场上》一文中的生字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词语后,再出示:“拍、打、拔、跳、踢、跑”这几个生字。然后让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们经过小组讨论后,立刻举手如林,说:“拍、打、拔”都有提手旁,都和“手”有关;“跳、踢、跑”都有足字旁,都与“脚”有关。还有的同学说:“我发现了这几个字都是由熟字加偏旁得来的……。孩子们敢于把自己的学习发现说出来,同时又与他人分享快乐,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对自主探究识字的愿望更高了,学习兴趣也更浓了,识字效果也就更好了。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同时我们也要在识字教学中培植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他们真正喜欢汉字,在自主识字中提高识字效率。

小学语文教师识字写字教学论文集锦

小学语文教师识字写字教学论文集锦 浅谈写字教学中的情感品德教育 冷玉斌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写字作为学生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写字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学校、教师均投入大量精力抓好学生的写字指导和训练。我也听过几节写字课,发现在课上教师的指导存在一种不良现象:在写字教学中,老师突出强调的是写字方法和技巧,而忽略了写字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陶冶学生情操,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精神风貌。笔者就想谈谈对于这几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在写字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的文字——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从最初的甲骨文、石鼓文,发展到篆书、隶书,再到日后的草书、行书、楷书;在这浩瀚长河中,涌现出许许多多令后人景仰的大家,有钟繇、王氏父子、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等。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是陌生的,因为这不是书本上的,而教师对此进行介绍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内容,吸引学生。在最初的写字课上,我向学生介绍了甲骨文,学生听了课都说古人了不起,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说要把字写好超过古人。在这样一种气氛中跟学生讲解笔画、方法,效果明显有提高,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学写字,写好字是发扬祖国文化传统,对祖国的文化更加热爱。 二、在写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 学习写字,要把字写好是一个长期工程,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在学习过程中,能不能坚持勤学苦练,是决定能否成功的关键。事实上,在练字时从学生的表现便可看出他是否有恒心,有毅力,要练好字,必须要求学生具有做事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这样的意志品质从哪里来呢?当然也是可以在写字教学中慢慢培养的。书法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学书故事,比如“墨池”、“笔冢”,这些故事可以触动学生,尤其当他们练了字花了时间发现进步不大时,教师可以在课上练字时讲一进这些故事,既有知识性,也有趣味性,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积极性,一方面也是提醒学生注意。在潜移默化中督促他养成这样的意志品质。我们班有几位同学基础较差,尽管花了工夫,却总不见长进,自己也有些泄气了,见此情景,我没有对他们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拿了本有书法家学书的故事的书给他们相互阅读,让他们自己寻找答案,果然,他们很快想通了。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如果注意培养学生“持之以恒”、“不畏困难”的意志品质,这些好的品质同样可以促进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 三、在写字教学中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小问题,比如学生不爱护笔,打翻墨水瓶,或者是写字过程中墨水溅到同学身上,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可能会频频出现这些问题,问题虽小却很麻烦。这表明在写字的时候,学生没有完全没有把心放进去,如果用心投入了,又怎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有句名言“心正则笔正”,问题的出现跟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我们应该在写字教学中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例如笔的使用和保养,文具的摆放,特别是墨汁和墨水在使用时的注意点。笔者在教学生练习毛笔字时就曾专门讲过学习习惯的问题,开始时班上问题不断,地面被弄脏,空气遭污染,于是我和学生一齐努力改正不良习惯。一般来讲,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被纠正后,自己的字都会有进步。 总之,写字是一门综合课程。我们在教学时不可以拘泥于笔画的分析,而应尽可能地挖掘写字教学中的潜在作用,使学生在写得一手好字的同时能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这知识既有书面的,比如读一些古典诗词,名篇散文,也有内心的,自己的个性、情感,乃至于审美趣味,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论文:识字教学的课堂探索 内容摘要: [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度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一直以来,小学教育都沿用“教师讲,学生学”的传统方式,而新课程却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的现状,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的能力。我们应根据课程改革精神,集百家之长,综合应用、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彻底改变单调乏味的识字教学现状。] 关键词: 识字教学课堂教学主动学习改变现状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度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我们认为低年级识字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入手,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内打好识字基础;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课外巩固,注重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尽快完成课标提出的识字任务。怎样提高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质量呢? 一、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变抽象为具体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例如,在开课之初,教师就演示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多种趣味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文字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低年级小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时,我先利用实物、图画、活动、等与相关的直观景象导入,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景中。 (1)、借助猜字谜。 遇到难、易错的字,借助猜字谜教学。如教学“泉”字:上白下水;如“工”字:可以说成“二”加“ 1 ”等等;猜字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中期报告立项号Xkt2013333 课题名称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 负责人吴小红所在单位汉阴县城关一小 课题研究 进展情况课题研究实施过程: 1.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2013年4月—2013年5月) 调查我校一、二年级识字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形成调查报告;申报研究课题,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参阅相关教学理论与识字教学专著,研究与课题相关的材料,制定研究方案与阶段研究实施计划。 2.第二阶段:实验操作阶段(2013年6月---2013年9月) 根据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进行课外的识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探索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激起学生识字兴趣;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开展字理识字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 3.第三阶段:提高发展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2月) 在前阶段的基础上,整理研究思路,完善研究方案,让识字教学中枯燥识记的现状得到改变,让识字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引导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加强对部件意义的理解,体会汉字意象之美,领悟汉字文化涵,感受汉字独特魅力,增强自主识字能力。撰写中期研究报告,阶段性研究论文,收集优秀教案、论文、课堂实录、教学反思和课件等。

4.第四阶段:总结验证阶段(2014年3月---4月) 进行调查测试,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论文,形成课题报告,举办研究成果展览,邀请专家进行课题鉴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利用字理识字教学方法,改进了低年级识字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体验字理识字的乐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我们的课堂气氛非常轻松、愉快。为了激发识字兴趣,我们探究出以下一些教学方法: 1、猜字谜记生字。字谜是以描述文字特征的方法作谜面,以汉字为谜底的一种谜语,它有利于启迪同学们的思维、开发智能、巩固识字、增长知识,把识字寓于娱乐之中,使同学们智趣双益。记得我教学汉字“选”时,出了字谜“一位老先生坐车走了。”待学生猜出后我又随机启发“你们会编字谜吗?”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一把大刀把西瓜切成八块”(分);“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美);“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着嘴,小口里面藏”(高);“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金)…….此时此刻,识字已经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小孩子的思维是多么活跃,想象力是多么丰富。我也体会到猜字谜识字寓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不但能激起学生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谓是两全其美!

浅谈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论文.doc

浅谈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论文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1.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2.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3.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 4.给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论文

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论文 板桥小学付宗云 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提出“会认、会写”两种要求,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但是,低年级学生在掌握字形方面是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下面我来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教学生在自学中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过去的教学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学,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的思想,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对字形的记忆也会更加扎实牢固,还可以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 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他们产生读书的欲望,在反复朗读中掌握生字读音、认识字形。接着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好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同学们兴趣盎然,“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如学习“天”字,有的说“大”字加一横就是天;有的说“人”字加两横就是天;有的说“夫”字不出头就是天。学习“园”字时,有的说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口”就是“园”,从而明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学习“爱”字,学生把它拆成“、冖、友”,我配上儿歌“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二、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突破字形难点 刚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对汉字以及汉字学习的态度和情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所以,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这样,在充分调动学生无意注意的同时也促使其有意注意的发展。并且老师要为解决困难创设情境,以促使学生思维灵活、有创造性地发展。下面我介绍几种趣味识字方法: 1.编字谜。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发现“编字谜”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经过引导,孩子们经常动脑筋编字谜在课堂上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比如:朋:两个月亮交朋友。林:两棵树,并排站。休:一个人靠在木头上。息:自己的心。禾:一棵小

低年级识字教学论文: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

低年级识字教学论文: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人的一生当中,小学阶段的识字量是最大的,大约要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要求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运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认识常用字1600至1800个;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因此,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们的教学要培养孩子们的识字兴趣,教给他们科学的识字方法,并逐步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 一.课内识字,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文识字,因字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低年级语文教材中识字量比较大,每课都有十个左右的生字必须掌握,另外还有一些二会字。随文识字属于分散识字的范畴,难以发挥汉字独特而重要的系统作用。而学生的年龄较小,无意注意占主导,如果教师一昧地分析字形,讲解字义,枯燥的教学方法学生注意力容易焕散,就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汉字本身的形象性和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想学。

1.演示法。 低年级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单凭教师的讲述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电教手段,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具体。如教学“大、亻”,教学时摆出造型就能直接展示出字形义。在教学中还可以把字的部首或易出错的地方用红色粉笔标出,再配上多媒体的演示,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听的声音,把孩子牢牢吸引住,提高识字的效率。 2.猜谜法。 指师生运用猜谜的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它可以运用字理,也可以运用奇特联想或其他方法。但由于孩子年龄小,谜语要难易适度,启发性强。如“田里跑到田外,不能当作古字猜(叶)”。“空山中间一方田(画)” 3.歌诀法。 在识字教学中运用歌诀来帮助学习识记流字,歌诀的要求是简易上口,既表示字形结构,又指字义,可以继承前人或他人的歌诀,也可以师生自编自用。“土里埋,木帛棉,日月明。合手拿,分手掰。手遮目,看得清。人失足,跌下台。”学生读着朗朗上口,饶有趣味,记起来也就轻松多了。而苏教版第二册《识字七》,对于出现的生字“从、众”、“林、森”虽然不是生字,但是学生通过朗读“二人从,三人众。”

小学低年级高效识字教学论文之欧阳语创编

小学低年级高效识字教学论文 低年级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代,是打好语言基础的关键。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这一阶段,学生识字如何、养成怎样的识字习惯和能力,对今后的识字及整个语文学习影响很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本文认为,识字过程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识字和用字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识字教学。 一、注重识字环境的创设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不仅是一项新的任务,更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但从传统意义上来讲,识字教学是一个单调乏味的过程。如何高效地指导低年级学生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笔者认为,要遵循听的懂、读得准、识得真、记得牢这一规律,积极创设识字环境,引导孩子们认识生字,牢记生字。一是通过社会环境识字。社会是一个学习汉字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孩子学习祖国文字提供了广阔的课堂。很多生字的认识渠道来源于社会,如店牌名、商店超市的名称、物品标价牌、电视节目出现频率较高的字,只要有一个学生提出,其余学生也能相继回忆起,并在日后自发加强对社会中字词的注意。例如,在认识“西”的时候,我就引导孩子们,大家知不知道学校北边的马路叫什么名字。很多同学都会说:“西大街”。因为西大街是同学们经常走的马路,对路名也非常熟悉,所以每个同学都能叫上“西大街”的路名。这时再让同学们认识西大街的“西”,就会将“西”字印到学生的脑海里了。再比如在认识“丢”字时,平时大家都会遇到一种社会现象,就是很多人爱乱堆垃圾,严重影响周边环境。我就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有乱丢东西的习惯吗?”很多同学都回答没有,这时就给他们发挥的空间:“那你们看到叔叔阿姨有乱丢东西的现象吗?”同学们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毕业论文

.. . 毕业论文(设计) 中文题目:小学识字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英文题目: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iteracy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and countermeasures. 学生学号:13130703 学生:洁 专业: 小学教育 班级:2013级7班 指导教师: 柴忠华 二零一七年五月

摘要 汉字是我国文化的起源,几千年来起着文化传递的作用。汉字不仅具有交际功能,还具有丰富的文化涵。小学识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字形结构,还应该让他们对汉字形态的文化涵有一定的了解。识字教学在小学低年级尤为重要,学生要掌握汉字的书写技巧,能够用简单的汉字来表情达意。高年级的识字教学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写作及阅读能力。识字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对汉字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愿意主动学习识字。教师应从各类型学生的实际出发,承认差异性的存在,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启发他们自觉学习,积极思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他们学习的驱力。 但是,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仅仅将识字教学作为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来进行教学,导致小学识字教学目标不能很好的落实。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其目的就是为了找出小学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方向和思路,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识字教学;现状;对策

Abstract Chinese characters are the origi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have played a role in cultural transmissio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Chinese characters not only have communicative function, but also have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The teaching of literacy in primary schools should not only let students know the structure of glyphs, but also give them a certain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Literacy educ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elementary schools, where students master the writing skills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can use simple Chinese characters to convey meaning. The teaching of literacy in senior grades should emphasiz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writing and reading ability. The key of literacy teaching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itiative in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s, so that they are willing to learn to read. Teachers should recognize 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ces and protect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from the reality of all kinds of students. Constantly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and desire to learn, inspire them to learn consciously and think positively; Guide them to discover problems, ask questions, guide them to master the

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作者:邓丽群单位:上杭中小 内容摘要: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起点。小学阶段的识字量也是最大的,大约要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学生识字量大,而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这一特点,我做了一些尝试,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识字,如摘果子、开火车、找朋友,编儿歌等多种识字方法。孩子们都很喜欢这种识字方法,同时对识字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记的也比较牢固。除此之外,我还把学生的识字活动延伸到课堂以外,让他们在生活中识字,如从电视、大街上的广告牌、家用电器、日常用品、衣服品牌等,让学生在生活随处识字。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感到这种方法的确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识字游戏兴趣自主提高 在6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我认为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很大,而且学生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变换环境后不能灵活认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教学一直都是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之一,汉字从字形结构以及读音方面就有着很多差异,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每天都要认读将近十个左右的生字,的确存在着难度。作为低年段的教师,我通过自己的尝试和实践,逐渐明白了许多识字教学的好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的确发现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比之前更高涨,因而使识字活动变得更主动,更轻松。现具体谈谈几点做法。 一、游戏识字,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这一问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方法是让学生进入“游戏王国”,在轻松愉快的玩耍中记住字形。因为低年级学生都喜欢玩游戏,所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学生会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猜字谜:我先根据字形特点创编谜面,学生猜谜底。学生猜谜的过程实际上是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是积极的,印象深刻的。每个同学都在认真观察,开动脑筋,展开联想。每当猜出一个字谜,大家都会开心的大笑。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此外还有编儿歌,编故事,给生字找朋友,送生字回家等多种游戏方法,是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汉字加以巩固,加以运用。现举例加以说明。 1、摘果子:在黑板上画好一棵大树,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果子,果子上写生字,让学生来读。读对了把果子奖励给他,让学生产生收获的喜悦。若读错误,则把卡片还给老师。这样就把一节枯燥乏味的识字课上成了一节轻松愉快的游戏课,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玩中学,学中玩。 2、开火车:一人当火车头,其余学生学火车开动的声音,老师出示生字,让学生依次按顺序读字音组词,并分析字形。谁说错了,火车立即停,让后面的学生当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组词,分析字形),修好后继续开着火车走,直到学生开完火车到站为止。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就把所学的生字轻而易举的记住了,而且心里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3、找朋友:选择一些同音异形字或准备一些字形结构相同的字,让学生读后手拉手交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低年级的识字教学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在阶段目标的第一学段识字量由原来的1250个增加到1600——1800个,以满足学龄初期儿童阅读的需求.如何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达到甚至超过课标要求的识字量? 一、遵循大语文观,寻找规律,在识字中体验快乐。 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让学生去挖掘识字的方法和规律,培养识字的能力,体验识字的乐趣,从而乐于识字,进而主动识字。 在教学认识同一类偏旁的生字时,如早、星、晨、春、阳、晚,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它们的秘密,发现它们的共同点,知道这些字都是与太阳“日”有关联的,揭示构字的规律,举一反三,在学习中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在教学象形字时,如火、山、石、木等字,可以在教师地指导下,图与字、物与字结合,知道这种模拟事物的样子造出来的字就是象形字,让学生在学习和比较中掌握象形字的识记规律,由形到字,由字到形,形象识记,引导学生学会识字。 对于会意字的教学,教师可帮助学生揭示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编一些琅琅上口的儿歌,如“不正歪,日光晃,三口品,”,从中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自己学会学习同类别的字。 对于形近、音近的字,可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区分、辨别,抓住异同点,巧记,活记。如“日和目”,“木和禾”,“他、她、它”,在比较中达到深层认识和的巩固。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如摘苹果、走迷宫、找朋友、配配对等,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里进行有趣、有效的识字。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识字和创造性识字。如识“影”字,有学生自编顺口溜识记: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教师教育系、初等教育专业、10级 中文摘要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将识字作为汉语教学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识字教学要满足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和满足认字的要求,小学阶段虽然是学生学习起点和萌芽的时期,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习知识的重要时期。小学阶段,识字量大,大约要认识3000个汉字,其中低年级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根据课程标准对识字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我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遵循识字教学的原则,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生字,探索运用了多种识字方法,它是基本的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识字途径、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都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识字教学;现状;对策

目录 1引言 (1) 2小学识字教学的基本现状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教师方面 (2) 2.2学生方面 (2) 2.3家长方面 (2) 3 解决识字问题的对策 (2) 3.1教师方面 (3) 3.2学生方面 (5) 3.3家长方面 (5) 结论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1 引言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度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一直以来,小学教育都沿用“教师讲,学生学”的传统方式,而新课程却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的现状,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的能力。我们应根据课程改革精神,集百家之长,综合应用、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彻底改变单调乏味的识字教学现状。 2 小学识字教学的基本现状、分析 2.1教师方面 2.1.1教师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重点不突出 当走进课堂时,我们发现不少教师一节课下来,学生往往收益很少。老师有的教学目标设定过多、过大,重点不突出,对于识字教学一扫而过,写字教学点到为止,教学对话变成师生对答,合作学习有形式却没有效果。表现为:在教学生字时,虽然注重多种形式的认读,但是忽视了分析字形和理解字义,生字识记时间短,教学不深入,随后便进行阅读教学,把重点放在品词析句、理解分析课文上,造成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2.1.2识字教学方法机械单一 在识字教学中,识字原则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降低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单调地读,重复地写,机械的识字过程使学生学习生字时显得枯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也不够透彻。长此下去,学生就会对识字教学提不起兴趣,生字的积累量过少,继而造成识字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 2.1.3教学“学”“用”分离 许多教师在教学生字时把目光只盯在了分析字形上,认为只要把这个字教会就行了,而其他的却没有过多考虑。长期以来,学生对一些读音相近的字不能正确分辨,写话时便错别字连篇。教师在识字教学时,应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将识字和生活、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引导学生养成在生活中注意留心观察汉字的意识和习惯,并学以致用。 2.2学生方面

浅谈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教育论文】

罗红 摘要:对于刚刚步入小学的学生来说,识字是学习的关键,也是对于她们来说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众所周知,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它不仅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文化素质养成和提高的第一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之中,识字是小学生文化的启蒙点,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交流方式。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识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识字是培养一个人人文素养最基础的教学,在牙牙学语时就开始接触汉字认识汉字,随着年龄的递增,他所表现出来的在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与他人沟通能力方面都会有着非同一般的魅力。识字对于一个人综合素养的培养有很深的影响,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指引学生们认识更多的汉字,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也是困扰教师的一大难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如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提高学生对识字重要性的意识 学生刚刚步入学习的殿堂,对于学习还处于发懵的阶段。对汉字的认识还停留在很浅薄的阶段,认识不到识字对学习的影响和重要性。学生的智力发展与识字教学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二者互相影响。另一方面,对于刚刚接触学习的学生来说,识字量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生会更加乐于学习和阅读,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公。“蒙养之时,识字为先。”读书必先识字,识字是读书和交流的基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给学生灌输识字的重要这种思想,有助于学生更加了解和重视汉字。有了识字能力,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自如的解决所面对的问题,通过识字能力的培养,他们才能提高自学能力,更加轻松的快乐的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这一大问题中,提高学生对识字重要性的认识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的识字阅读能力大大影響了智力的发展,也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等。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源远流长的历史中,汉字是历史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象征。汉字是知识的载体,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他的来历,都有着丰富的知识含义。学生通过认识汉字这一阶段,也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自己的文学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如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积多年之经验,我确信儿童的智慧取决于阅读。 二、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 对于很大一部分的学生来说,比起电视中的动画片、电脑里的无数游戏,识字是枯燥无味、单调沉闷的。就算知道识字的重要性,但是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外界的吸引使得学生们对乏味的汉字提不起兴趣,这也是导致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厌倦学习的导火线。对识字不感兴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是我们的责任。通过轻松愉快的上课教学,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识字教学是一困难,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是枯燥单一乏味的,教师应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

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论文1

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与巩固 根据新课标教学大纲的要求,小学生必须学会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在低年级就要掌握2000个左右。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起点。小学阶段的识字量也是最大的。如何培养低年级的识字能力,巩固提高识字效果,一直都是教学工作者需要探索的问题。近几年来,有许多新的识字方法涌现出来。如集中识字、分散识字、注意识字、部件识字等。这些识字方法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学生识字量大,而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这一特点,我做了一些尝试,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识字,如摘果子、开火车、找朋友,编儿歌等多种识字方法。孩子们都很喜欢这种识字方法,同时对识字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记的也比较牢固。除此之外,我还把学生的识字活动延伸到课堂以外,让他们在生活中识字,如从电视、大街上的广告牌、家用电器、日常用品、衣服品牌等,让学生在生活随处识字并反复循环练习。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感到这种方法的确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识字游戏兴趣自主提高循环 在几年的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我认为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很大,而且学生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变换环境后不能灵活认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教学一直都是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之一,汉字从字形结构以及读音方面就有着很多差异,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每天都要认读将近十个左右的生字,的确存在着难度。作为低年段的教师,我通过自己的尝试和实践,逐渐明白了许多识字教学和巩固所学知识的好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的确发

现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比之前更高涨,因而使识字活动变得更主动,更轻松。现具体就两方面的方法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识字方面 (一)游戏识字,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这一问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方法是让学生进入“游戏王国”,在轻松愉快的玩耍中记住字形。因为低年级学生都喜欢玩游戏,所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学生会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猜字谜:我先根据字形特点创编谜面,学生猜谜底。学生猜谜的过程实际上是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是积极的,印象深刻的。每个同学都在认真观察,开动脑筋,展开联想。每当猜出一个字谜,大家都会开心的大笑。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此外还有编儿歌,编故事,给生字找朋友,送生字回家等多种游戏方法,是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汉字加以巩固,加以运用。现举例加以说明。 1、摘果子:在黑板上画好一棵大树,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果子,果子上写生字,让学生来读。读对了把果子奖励给他,让学生产生收获的喜悦。若读错误,则把卡片还给老师。这样就把一节枯燥乏味的识字课上成了一节轻松愉快的游戏课,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玩中学,学中玩。 2、开火车:一人当火车头,其余学生学火车开动的声音,老师出示生字,让学生依次按顺序读字音组词,并分析字形。谁说错了,火车立即停,让后面的学生当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组词,分析字形),修好后继续开着火车走,直到学生开完火车到站为止。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就把所学的生字轻而易举的记住了,而且心里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农村小学低段识字教学

让学生踏上识字的快乐之旅 ——浅谈农村小学低段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件难事。尤其是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视野范围相对较小,而且不少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没上过幼儿园就直接进了小学,这无疑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更大的难度。《语文新课程标准》说:“在小学第一学段,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主动”,无异于给我们指引了一条识字的捷径。这实际就确定了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识字教学。也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找准学生喜欢、主动的点,培养识字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在不增加学业负担的情况下,能积极主动、充满兴趣地加快识字速度,掌握规定的一定量的生字。那如何让识字教学成为学生的快乐之旅,使处于弱势的农村低段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掌握那些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的汉字呢?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教学工作来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巧用游戏,激发识字兴趣。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如“猜字谜”、“组合生字”、“摘苹果”、“送字回家”、“编顺口溜、“读文找字”、“玩玩字卡”、“找找朋友”等,将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学前游戏的乐趣,逐渐对识字兴趣盎然。 例如:“玩玩字卡”:学生小组协作学习,通过玩字卡认读生字。摆——边摆边读,一人一张,不会的可请教小组同学;读-——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学生齐读自己的字卡,可找出难认字拿在手里或摆在一旁;考——学生互相考认字卡,自己不会的跟人学,别人不会的想法教;收——学生在小鸟声中快速收字卡,边收边读。 又如:编字谜:教学“春”字,我编了个字谜:“三个小朋友(人)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一起去春游。”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春”字,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几乎“过目不忘”。教“告”字时,我让学生猜猜“一口咬掉牛尾巴”是什么字?学生略思考一会儿,纷纷笑着回答“告”。后来我还惊喜地发现他们慢慢也学会了诸如此类的编谜方式,在课堂上真可谓花样百出。 二、调动感官,积极参与识字。 感觉通道,是指儿童用来与环境交换信息的基本途径,如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指导儿童参加各种感觉活动,让儿童使用多个感觉通道接收汉字信息,从不同的侧面理解汉字,引导发现识字方法,从而达到较理想的识字效果。 1、用好双眼,学会观察。 儿童总是睁大着眼睛看世界,因为世界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而新奇的世界,他们不仅用眼睛,用智慧,而且是用整个心灵去感知周围世界的,用他们的双眼,打开观察这扇大门,以观察为基础,让观察成为识字教学的一个有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识字方法,在观察中总结识字规律。如“明”可以用加一加的方式来记,“怕”可以有熟字换偏旁的方式来记等。 2、解放嘴巴,敢说敢问。

一年级识字教学论文浅谈一年级识字教学(终审稿)

一年级识字教学论文浅谈一年级识字教学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一年级识字教学论文: 浅谈一年级识字教学 识字是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识字。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遵循汉字教学规律,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识字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促进学生自主识字,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一、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激发自主识字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出:“让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一年级学生刚入学,要培养他们浓厚的识字兴趣,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教给学生识字方法,使学生逐步具有自主识字能力。如教学《观察人体识字》与《看图识字真有趣》中的“人、手、足、口、耳、目、日、月、水、火、鸟、马、鱼”等字,首先让学生看图,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边说教师边贴对应的生字卡片,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古人所造的相应的象形字,并让学生说说图、古象形字与现代汉字在形状上有什么联系让学生了解三者相似处和象形字与现代汉字之间的演化,认识相应的现代字;最后引导学生借助音节拼读生字,熟记字音。通过这样教学,使学生学会观察汉字,让文字以图画的形式记忆在脑中。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自主识字空间 1.开展“认同学姓名”的活动,使学生快速有效地识字

学生姓名中的汉字十分丰富,开学初我们就给每个学生发了全班学生的座位表,让家长帮助孩子尽快熟悉全班同学的姓名,还请家长给孩子做了一张精致的名字卡挂在胸前,便于学生互读互认。一个月后,班上举行“认同学姓名”活动,我发现每个学生都认识了全班同学的名字。 2.开展“认牌匾”活动,引导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生活在商业化信息社会的学生,每天都要面临铺天盖地的广告。这正是学生识字的天然素材和途径。如《我在街上识汉字》这课就是引导学生利用爸爸、妈妈带他们上街、旅游的机会,看到街上各式各样的广告牌,问问爸爸妈妈牌子上写的是什么那个店叫什么名字达到认读生字的目的。一次可能记不牢,但次数多了,与那些字见面的频率也多了,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认识了很多字,如“人民商厦”“喜来登酒楼”“麦当劳”等,增强了学生生活的能力。 3.利用影视、网络资源,拓展自主识字空间 如《边看电视边识字》这课,充分利用儿童看电视、电影的机会,引导学生识记动画片、儿童节目中出现的汉字,学生不知不觉中就认识了很多汉字。 4.开展“读报”活动,引导在阅读中自主识字 开学初,我班每个学生订阅一份《中国儿童报》,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课外自主阅读,每月举行一次“我会读”读报活动,让学生轮流上台读新闻,相互交流看到的新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又增长了学生见识,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论文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论文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二、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

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三、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 四、给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简笔画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而且内蕴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五、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