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铸铁金相评级标准书

铸铁金相评级标准书

铸铁金相评级标准书
铸铁金相评级标准书

文件编号QT/BHHS-QD-03-QC 版本A/0 页次1/10 标题制定单位品质保证部发行日期

1.目的:为使实验室日常金相检测有据可依,规范实验室金相检测对普通球铁、蠕铁、SiMo球铁、灰铁材质

等金相评定。

2.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的所有普通球铁、SiMo球铁、蠕铁件、灰铁件产品。

3.依据:依据”国际标准DIN EN ISO945-1:2009-03”,引用美标“ASTM 247-67”、国标“GB9441-200

9”、“GB/T7216-2009”及机械协会“JB/T3829-1999”根据厂内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普通球铁、SiMo 球铁、灰铁、蠕铁金相检测标准。

4.具体标准要求如下:ISO945-1中石墨形状分布

修订日期版本REV 修订记录

会签:

文件编号QT/BHHS-QD-03-QC 版本A/0 页次2/10 标题制定单位品质保证部发行日期

ASTM247-67中石墨分布

文件编号QT/BHHS-QD-03-QC 版本A/0 页次3/10

标题制定单位品质保证部发行日期

4.1.1普通球铁、硅钼球铁主要以“ISO 945 ”中的V形和VI形石墨存在,以“ASTM 247-67”中的I形

和II形存在,球化率评定以视场直径70mm,被视场切割的石墨不计数,放大100倍,少量小于20um 的石墨和杂物不计数,用金相评级软件或者金相评级图片进行评定(若石墨大多数小于20u m或大于120um时,则可适当放大和缩小倍数)在视场内检测时石墨数量不能少于20颗。

“ISO945-1、GB9441-2009”球化率评级图片:

≥95% 90%至小于95%

80%至小于90% 70%至小于80%

60%至小于70% ≤60%

文件编号QT/BHHS-QD-03-QC 版本A/0 页次4/10 标题制定单位品质保证部发行日期

4.1.2“ISO945 ”、“GB9441-2009”中石墨大小评定:

级别石墨直径(100X)图号

3级>25~50 图7

4级>12~25 图8

5级>6~12 图9

6级>3~6 图10

7级>1.5~3 图11

8级≤1.5 图12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文件编号QT/BHHS-QD-03-QC 版本A/0 页次5/10 标题制定单位品质保证部发行日期

4.1.3“ASTM247-67 ”中石墨大小评定:

级别石墨直径(100X)图号

3级32 图1

4级16 图2

5级8 图3

6级 4 图4

7级 2 图5

8级 1 图6

3 图1

4 图2

5 图3

6 图4

7 图5 8 图6

文件编号QT/BHHS-QD-03-QC 版本A/0 页次6/10 标题制定单位品质保证部发行日期

4.2.1灰铸铁以“ISO945 ”中I形和“ASTM247-67”中VII形石墨形状存在,石墨分布评定放大100倍,

在同一试样中对有不同形状的石墨应分开评定,总数为100%。

“ISO945 ”、“ASTM 247-67”、“GB/T7216-2009”灰铁石墨评级图片:

文件编号QT/BHHS-QD-03-QC 版本A/0 页次7/10

标题制定单位品质保证部发行日期

4.2.2灰铸铁石墨大小评定,选择有代表性的视场,按其中最长的三条石墨平均值评定,分为八级,被测量视场不少于3个,放大100倍:

“ISO945 ”、“GB/T7216-2009”石墨长度分级

级别在100X下观察石墨长

度/mm

实际石墨长度/mm 图号

1 ≥100 ≥1 1

2 >50-100 >0.5-1 2

3 >25-50 >0.25-0.5 3

4 >12-2

5 >0.12-0.25 4

5 >6-12 >0.06-0.12 5

6 >3-6 >0.03-0.06 6

7 >1.5-3 >0.015-0.03 7

8 ≤1.5 ≤0.015 8

图1 图2

图3 图4

文件编号QT/BHHS-QD-03-QC 版本A/0 页次8/10 标题制定单位品质保证部发行日期

图5 图6

图7 图8

4.2.3 “ASTM 247-67”中石墨长度分级:

级别石墨直径(100X)图号

1级128 图1

2级64 图2

3级32 图3

4级16 图4

5级8 图5

6级 4 图6

7级 2 图7

8级 1 图8

文件编号QT/BHHS-QD-03-QC 版本A/0 页次9/10 标题制定单位品质保证部发行日期

“ASTM 247-67”灰铁石墨长度评级图片

1 图1

2 图2

3 图3

4 图4

5 图5

6 图6

7 图7 8 图8

文件编号QT/BHHS-QD-03-QC 版本A/0 页次10/10 标题制定单位品质保证部发行日期

4.3球墨铸铁珠光体评级图片依照“GB/T9441-2009”,详见“普通球铁珠光体含量目视评定图片”。

4.4蠕铁石墨形状以“ISO945 ”中III形石墨和“ASTM 24-67”中IV形石墨存在,允许出现小于5%的I

形片状石墨,金相评定依照“JB/T3829-1999”,金相蠕化率评定详见“蠕铁蠕化率评定参考图片”。

金相组织 评定标准.

施加拉伸和压缩轴向力时检测框架和样件对准的验证的标准规范 版本:05 翻译:杜巧琳日期:2008.10.26 校对:日期: 批准:日期:

施加拉伸和压缩轴向力时检测框架和样件对准的验证的标准规范1 此规范使用固定代码E 1012:紧跟代码之后的数字表示原始采用的年份,或版本修改时表示最后一次修改的年份。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最后一次重新批准的年份。右上角的epsilon(ε)表示在最后一次修改或者重新批准后有编辑修改。 1. 范围 1.1 此规范包含的方法,覆盖了对有凹口和无凹口检测样件在弹性范围内施加拉力和压力至塑性应变小于0.002时产生的弯曲量的确定。这些方法尤其适用于通常用于拉伸试验,蠕变检测和非轴向疲劳测试的力的施加速率。 2. 参考文件 2.1 ASTM标准:2 E 6,与机械检测方法相关的术语 E 8,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的检测方法 E 83,伸长计系统的验证和分类规范 E 251,金属粘结电阻应变计性能特性的检测方法 E 466,金属材料进行受控力等幅波轴向疲劳测试的规范 E 1237,安装粘结电阻应变计的指南 3. 术语 3.1 机械测试常用数据定义: 3.1.1 此规范中使用的、材料机械测试常用的术语定义见术语E 6。 3.1.2 有凹口截面——与样件几何纵轴垂直的截面,其中横截面面积故意保持为最小值,以作为应力集中区。 3.1.3 有凹口样件的名义百分弯曲——平均横截面的假设(无凹口)样件中的百分弯曲——等于有凹口样件的最小横截面,在假设的,以及有凹口的样件上施加的力的偏心率相同。(见11.1.5)(此定义不针对凹口根部的应变。) 3.1.4 折算截面——圆角之间的样件长度。 3.2 此规范专用术语的定义 3.2.1 对准——一台检测设备和夹具(包括检测样件)在施加拉力或压力时可以对样件引进挠矩的状态。 3.2.1.1 讨论——这是对准的整体状态,包括设备和样件部件。 3.2.2 仪器——用于检测的设备部件和夹具。包括多种测试中重复用到的所有部件。 3.2.2.1 讨论——当应变计检测过的样件不用于接下来的样件检测时,它包括在仪器之中。 3.2.3 轴向应变——在样件几何纵轴对面表面上,用位于与折算截面同样纵向位置上的多个应变感应装置测得的纵向应变的平均值。 3.2.3.1 讨论——此定义仅适用于此标准。术语用在机械检测的其他章节里。 3.2.4 弯曲应变——表面应变与轴向应变之间的差(见图1)。通常,弯曲应变会环绕并沿着样件的折算截面,因点的不同而不同。弯曲应变的计算见11部分。 (略) 备注1:弯曲应变±B是附加在轴向应变a上的,第轴向应变(或压力)见(a),高轴向应变(或压力)见(b)。对于同样的弯曲应变±B,高百分应变见(a)低百分应变见(b)。 图1 可能伴随非轴向载荷而出现的弯曲应变的图示 3.2.5 偏心率——施加的力的作用线,与样件在与样件纵轴垂直的平面的几何轴线之间的距离。 3.2.6 设备对准——检测设备和负荷训练的所有刚体的一个状态,可以在接下来的施加力的过程中可以引进挠距给样件的。 3.2.7 最大弯曲应变——在测量弯曲的、直的无凹口样件的折算截面,沿着其长度位置上的弯曲应变的最大值。(凹口样件见 4.9) 3.2.8 百分弯曲——弯曲应变乘以100除以轴向应变。 3.2.9 额定力——测量对准的力。 3.2.10 样件对准——包括夹具和样件定位的非刚体在内的检测样件位于可以在接下来的施加力的过程中引进挠距给 1此规范受ASTM委员会E28的管辖,针对机械测试,是附属委员会E28.04在非轴向检测方面的直接责任。 目前的版本是2005年6月1日批准,2005年7月发布的。最初在1989年批准。最近一次在1999年修改为E 1012-99。 2对于参考到的ASTM规范,请访问ASTM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847038082.html,,或者联系ASTM客户服务service@https://www.doczj.com/doc/847038082.html,。对于ASTM标准手册的卷册信息,参考ASTM网站上标准的文件汇总页。

金相检测国家标准汇总

金相检测国家标准汇总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检验类别 1、金属平均晶粒度【001】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 GB 6394-2002 【010】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测定…GB 10852-89 【019】珠光体平均晶粒度测定…GB 6394-2002 【062】金属的平均晶粒度评级…ASTM E112 【074】黑白相面积及晶粒度评级…BW 2003-01 【149】彩色试样图像平均晶粒度测定…GB 6394-2002 【304】钨、钼及其合金的烧结坯条、棒材晶粒度测试方法(面积法) 【305】钨、钼及其合金的烧结坯条、棒材晶粒度测试方法(切割线法) 【322】铜及铜合金_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YS/T 347-2004 【328】彩色试样图像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2 2、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002】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GB 10561-89 【252】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 10561-2005/ISO 4967:1998 3、贵金属氧化亚铜金相检验【003】贵金属氧化亚铜金相检验…GB 3490-83 4、脱碳层深度测定【004】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GB/T 224-2008 【130】脱、渗碳层深度测定…GB 224-87 5、铁素体晶粒延伸度测定【005】铁素体晶粒延伸度测定…GB 4335-84 6、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006】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GB 4462-84 7、不锈钢相面积含量测定【007】不锈钢相面积含量测定…GB 6401-86 8、灰铸铁金相【008】铸铁共晶团数量测定…GB 7216-87 【056】贝氏体含量测定…GB 7216-87 【058】石墨分布形状…GB 7216-87 【059】石墨长度…GB 7216-87 【065】珠光体片间距…GB 7216_87 【066】珠光体数量…GB 7216_87 【067】灰铸铁过冷石墨含量…SS 2002-01 【185】碳化物分布形状…GB 7216-87 【186】碳化物数量…GB 7216-87 【187】磷共晶类型…GB 7216-87 【188】磷共晶分布形状…GB 7216-87 【189】磷共晶数量…GB 7216-87 【190】基本组织特征…GB 7216-87 【235】石墨长度(自动分析)…GB 7216-87 【251】灰铸铁多图多模块评级:石墨分布&石墨长度&基体组织&共晶团【255】灰铸铁金相_基本组织特征(灰度法) 【256】石墨分布&石墨长度&基体组织&共晶团(灰度法)…GB 7216-87 【316】灰铁金相等级图_石墨类型…SS 2007-6 【317】灰铁金相等级图_石墨尺寸…SS 2007-7 【318】灰铁金相等级图_铁素体的大约百分含量…SS 2007-8 【319】灰铁金相等级图_珠光体的大概间隔…SS 2007-9

(完整版)金相检验标准汇总表

金相检验标准 GB/T 10561-89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GB/T 10561-2005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GB/T 1979-2001 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T 6394-2002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GB/T 6394-2002 系列图I(无孪晶晶粒++浅腐蚀100×) GB/T 6394-2002 系列图Ⅱ(有孪晶晶粒++浅腐蚀+100×) GB/T 6394-2002 系列图Ⅲ(有孪晶晶粒+深腐蚀75×) GB/T 6394-2002 系列图Ⅳ(钢中奥氏体晶粒++渗碳法100×) GB 224-1987 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 226-1991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 2828-1987 逐批检查记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 4236-1984 钢的硫印检验方法 GB 16840.4-1997 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第4部分:金相法 GB/T 9450-2005 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GB/T 13298-1991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18876.1-2002 应用自动图像分析测定钢和其他金属中金相组织、夹杂物含量和级别的标准试验方法第1部分 GB/T 4340.1-1999 金属维氏硬度第一部分:试验方法 GB/T 14999.4-94 高温合金显微组织试验方法 GB/T 230.1-2004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 部分: 试验方法( A, B, C, D, E, F, G, H, K, N, T 标尺) GB/T 231.1-2002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1 部分: 试验方法 GB/T 3488-1983 硬质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 GB/T 3489-1983 硬质合金孔隙度和非化合碳的金相测定 GB/T 4194-1984 钨丝蠕变试验,高温处理及金相检查方法 GB/T 5617-1985 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6401-1986 铁素体奥氏体型双相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 GB/T 7216-1987 灰铸铁金相 GB/T 8493-1987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金相 GB/T 8755-1988 钛及钛合金术语金相图谱 GB/T 9441-1988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GB/T 9450-1988 钢件渗碳淬火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GB/T 9451-1988 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11809-1998 压水堆核燃料棒焊缝金相检验 GB/T 13305-1991 奥氏体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 GB/T 13320-1991 钢质模锻件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 GB/T 13925-1992 铸造高锰钠金相 GB/T 17455-1998 无损检测表面检查的金相复制件技术 GB 1814-1979 钢材断口检验方法 GB 2971-1982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断口检验方法 GB/T 7998-2005 铝合金晶间腐蚀测定方法 GB/T 1298-2008 碳素工具钢 GB/T 1299-2000 合金工具钢

钢铁金相图谱

钢铁金相图谱 第一章钢铁典型金相组织 材料:纯铁 工艺情况:退火状态 浸蚀方法:苦味酸酒精溶液浸蚀————————————————————1 材料:10钢 工艺情况:退火状态 浸蚀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2 材料:16Mn 工艺情况:热轧状态 浸蚀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3 材料:1Cr18Ni9Ti 工艺情况:固溶处理 浸蚀方法:盐酸、硝酸、甘油混合溶液浸蚀———————————————4 材料:T8 工艺情况:退火 浸蚀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5 材料:50钢 工艺情况:正火处理 浸蚀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6 材料:GCr15 工艺情况:球化退火 浸蚀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7 材料:T10 工艺情况:加热至860℃保温后炉冷 浸蚀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8 材料:20CrMnMo 工艺情况:1000℃过热渗碳后空冷 浸蚀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9

工艺情况:铸态 浸蚀方法:三氯化铁盐酸水溶液浸蚀——————————————————10 材料:T10 工艺情况:高温淬火后 浸蚀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11 材料:W18Cr4V 工艺情况:1270℃淬火,560℃三次回火 浸蚀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12 材料:GCr15 工艺情况:850℃淬火后回火处理 浸蚀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13 材料:40Cr 工艺情况:淬火,回火 浸蚀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14 材料:15MnB 工艺情况:920℃渗碳淬火 浸蚀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15 材料:20Cr 工艺情况:渗碳后淬火和回火处理 浸蚀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16 材料:20CrMnMo 工艺情况:1000℃渗碳后空冷 浸蚀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17 材料:70Si3MnA(弹簧钢) 工艺情况:加热保温,在400℃盐浴中等温冷却后空冷 浸蚀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18 材料:70Si3Mn 工艺情况:加热至1200℃保温,在400℃盐浴中等温3min后空冷 浸蚀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19 材料:35钢 工艺情况:加热至870℃,保温30min,淬火 浸蚀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20

灰铸铁金相检验

灰铸铁金相检验 灰铸铁中的石墨是以两种不同形式形成,一是由渗碳体的分解而形成,Fe3C→3Fe2+C石墨。二是从液体或奥氏体中直接析出,当液体或奥氏体在比较接近于平衡的冷却条件下,则液体(或固溶体)就可比通常结晶温度(或相变点)略高的情况下(如在1130~1135℃和723~738℃)直接形成石墨。 一、金相试样的选取及制备 1. 试样的选取 一般是取自试块或挠曲棒上或取自铸件的本身或在铸件毛胚加工面上端30mm处切取或筒浇制活塞环可在每筒下端不大于铸件壁厚二倍的位置上切取。 2. 试样的制备 将试样观察面在细砂轮上磨平,然后分几道砂纸磨制至抛光,消除试样磨面的划痕。铸铁石墨不使其污染或拖曳。 3. 试样的抛光 选用短毛纤维柔软的平绒、呢或丝绸。抛光粉最好是具有细致尖利性。经过细化加工处理的氧化铝,或常用的氧化铬、氧化铁。在开始抛光时对抛光粉的浓度可以高些,这对防止石墨拖曳有好处。抛光时用力要适中均衡,随时转动变换试样方向,将至完成时把抛光粉减薄,并用力减轻。最后清水冲洗试样,再轻微抛光用干净丝绒擦干就可观察石墨,以观察试样无划痕,石墨呈灰暗为标准。每个试样一般抛光5~6分钟即可。 4. 试样的侵蚀 一般采用2~5%硝酸酒精溶液或4%苦味酸酒精溶液。 二、灰铸铁金相检验及评定方法 石墨的类型,石墨的长度和数量、共晶石墨的控制,基体组织中的珠光体的分散度,铁素体含量,磷共晶的类型及分布特征和面积大小程度,渗碳体数量等。可按GB/T 7216-1987,ASTM A247-06,ISO 945-75等标准检验。 三、灰铸铁的组织和性能 1. 石墨的形态及识别

以两种不同形式形成:由渗碳体的分解而形成,Fe3C→3Fe2+C石墨;由从液体或奥氏体中直接析出。 A型片状石墨无方向性均匀散布;B菊花状石墨中心以小片状与点状石墨向外伸展形呈菊花形分布;D型石墨(共晶石墨)又称树枝状石墨或称过冷石墨以点状与小片状石墨呈方向性枝晶分布;E型石墨以小片状石墨呈方向性枝晶分布;F型石墨呈星射状。 2. 珠光体分散度的评定 珠光体分散度与奥氏体过冷度有关,过冷度越大珠光体愈为细密。基体珠光体的硬度大约为HB180~265,在金相检验评定中主要观察珠光体分散度,即片间距离,分散度情况与硬度的关系大致如下: 索氏体型珠光体片间距在500×下难以区分,它的硬度在HB245左右。 细片状珠光体片间距在0.5μ~0.8μ时HB215左右。 中等片状珠光体片间距在1.2μ~1.5μ时HB200左右。 粗片状珠光体片间距在2.0μ以上时HB<180。 3. 铸铁中的铁素体 由于铸铁中含有较多的碳、硅或其它促进石墨化的元素,促使了Fe3C分解。过冷度大和缓慢冷却也可以导致铁素体的产生,它大多附着于石墨的周围或处于共晶型巢状石墨中间。 4. 磷共晶的形态分类及识别 形成过程二种: 1)以Fe-Fe3C平衡图为基础,由液体结晶的都是三元磷共晶,在冷却过程中的一定条件下三元磷共晶分解为二元磷共晶。 2)以Fe-Fe3C- Fe3P平衡图为基础,二元和三元磷共晶都是由液体直接结晶的,不过其结晶的方式不相同。 金相检验对几种磷共晶形态的鉴别,也是很重要的。

外观检验标准

一、目的: 为公司在外观检验的判定更精准、有据可依、有规可循,特制定本规范。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五金、塑胶原材料、产成品之外观检验。 三、参考文件: MIL-STD-105E《抽样计划表》 四、定义与术语: 轻微缺陷(Min):不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的缺陷,称之为轻微缺陷; 严重缺陷(Maj):影响产品功能的缺陷,称之为严重缺陷; 致命缺陷(CR):影响使用者之人身安全或丧失功能的缺陷,称之为致命缺陷; A级面:主要外露面。指产品的正面,即产品安装后最容易看到的部位; B级面:次要外露面。指产品的侧面、向下外露面、边位、角位、接合位、内弯曲位; C级面:不易看到的面。指产品安装后的隐藏位、遮盖位; 错型(错箱):由于合型时错位,铸件的一部分与别一部分在分型面处相互错开; 粘模:顺着脱模方向,由于金属粘附,模具制造斜度太小而造成铸件表面的拉伤痕迹,严重时称为拉伤面; 分层:铸件上局部存在有明显的金属层次; 裂纹:铸件表面有呈直线状或波浪形的纹路,狭小而长,在外力作用上有发展的趋势; 变形:由于收缩不均或外力导致压铸件几何形状与图纸不符; 流痕:压铸件表面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的条纹。无发展趋势; 水纹:铸件表面上呈现的光滑条纹,肉眼可见,但用手感觉不出,颜色不同于基体金属的纹路,用0#砂布稍擦几下即可去除; 冷隔:在压铸件表面,明显、不规则、下陷的线形纹路(有穿透与不穿透两种)。形状细小而狭长,有时交接边缘光滑,有断开的可能; 龟裂毛刺:由于模具型腔表面产生热疲劳而形成的铸件表面上的网状凸起痕迹和金属刺; 凹陷:铸件的厚大部分表面有平滑的下凹现象; 欠铸:铸件表面有浇不足的部位,导致轮廓不蔳; 飞边、毛刺:在分型面边缘出现金属薄片,或粗糙、锋利的棱角; 脱皮:铸件表面部分与基体剥离的现象; 色斑:铸件表面上呈现的不同于基体金属的斑点,一般由涂料碳化物形成。 砂孔:在压铸件中,由于压铸的特殊性,铝合金是在高温、高速、高压的状态下成型的,所以压铸件内部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孔洞,我们统称这些孔洞为砂孔; 缩孔:铸件凝固过程中,金属补偿不足所形成的呈现暗色、形状不规则的孔洞,即为缩孔;

金属材料检测检验检测标准

金属材料检测检验检测标准 金属材料检测范围涉及对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合金、铸件、机械设备及零部件等的机械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精密尺寸测量、无损探伤、耐腐蚀试验和环境模拟测试等。青岛科标检测中心出具权威资质认证国家认可的检测报告。 检测项目: 常规元素分析 品质(成份分析)、硅(Si)、锰(Mn)、磷(P)、碳(C)、硫(S)、镍(Ni)、铬(Cr)、铜(Cu)、镁(Mg)、钙(Ca)、铁(Fe)、钛(Ti)、锌(Zn)、铅(Pb)、锑(Sb)、镉(Cd)、铋(Bi)、砷(As)、钠(Na)、钾(K)、铝(Al)、牌号测定等 贵金属元素分析 银(Ag)、金(Au)、钯(Pd)、铂(Pt)、铑(Rh)、钌(Ru)、铱(Ir)、锇(Os) 物理性能:磁性能、电性能、热性能、抗氧化性能、耐磨、盐雾、腐蚀、密度、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硬度; 化学性能:大气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点蚀、腐蚀疲劳、人造气氛腐蚀; 力学性能:拉伸、弯曲、屈服、疲劳、扭转、应力、应力松弛、冲击、磨损、硬度、耐液压、拉伸蠕变、扩口、压扁、压缩、剪切强度等; 工艺性能:细丝拉伸、断口检验、反复弯曲、双向扭转、液压试验、扩口、弯曲、卷边、压扁、环扩张、环拉伸、显微组织、金相分析; 检测产品: 钢铁材料:结构钢、铜、铝、铁、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精密合金等 金属及其合金: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 特种金属材料:功能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金属材料制品:生铁、铝管、铁板、铁管、钢锭、钢坯、型材、线材、金属制品、有色金属及其制品等。 检测标准: 978-7-5066-5282-7 无机非金属材料检测标准手册胶凝材料卷 CB 1369-2002 舰船用金属材料进货检验及验收规则 CB 1370-2002 舰船用非金属材料进货检验及验收规则 CB/Z 264-1998 金属材料低周疲劳表面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

检测不合格判定标准

台试检验制动力要求 机动车类型 制动力总和与整车重量的百分比 轴制动力与轴荷 a 的百分比 空载 满载 前轴b 后轴b 三轮汽车 —— — ≥60 c 乘用车、其他总质量不大于3500kg 的汽车 ≥60 ≥50 ≥60 c ≥20 c 铰接客车、铰接式无轨电车、汽车列车 ≥55 ≥45 —— —— 其他汽车 ≥60 ≥50 ≥60 c ≥50d 普通摩托车 — — ≥60 ≥55 轻便摩托车 — — ≥60 ≥50 a 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乘用车时应按左右轮制动力最大时刻所分别对应的左右轮动态轮荷之和计算。 a 机动车(单车)纵向中心线中心位置以前的轴为前轴,其他轴为后轴;挂车的所有车轴均按后轴计算;用平板制动试验台测试并装轴制动力时,并装轴可视为一轴。 b 空载和满载状态下测试均应满足此要求。 c 满载测试时后轴制动力百分比不做要求;空载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时应大于等于 35%;总质量大于 3500kg 的客车,空载用反力滚筒式制动试验台测试时应大于等于 40%,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时应大于等于 30%。 台试检验制动力平衡要求 前照灯远光光束发光强度最小值要求 单位为坎德拉 机动车类型 检查项目 新注册车 在用车 一灯制 二灯制 四灯制 a 一灯制 二灯制 四灯制 a 三 轮 汽 车 8 000 6 000 - 6 000 5 000 - 最大设计车速小于70km/h 的汽车 - 10 000 8 000 - 8 000 6 000 其 他 汽 车 - 18 000 15 000 - 15 000 12 000 普通摩托车 10 000 8 000 - 8 000 6 000 - 轻便摩托车 4 000 3 000 - 3 000 2 500 - d 四灯制是指前照灯具有四个远光光束;采用四灯制的机动车其中两只对称的灯达到两灯制的要求时视为合格。 项目 前轴 后轴(及其他轴) 轴制动力大于等于该轴轴荷 60%时 制动力小于该轴轴荷 60%时 新注册车 ≤20% ≤24% ≤ 8% 在 用 车 ≤24% ≤30% ≤10%

金属材料检测标准大汇总

金属材料检测标准大汇 总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 GB/T 222—2006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系列钢铁及合金X含量的测定 GB/T 4336—2002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GB/T 系列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X量的测定 GB/T 系列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的测定 GB/T 5678—1985铸造合金光谱分析取样方法 GBT 系列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7999—2007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 11170—2008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11261—2006钢铁氧含量的测定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线测定方法 GB/T 系列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测定 金属材料物理冶金试验方法 GB/T 224—2008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T 225—2006钢淬透性的末端淬火试验方法(Jominy 试验) GB/T 226—2015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T 227—1991工具钢淬透性试验方法 GB/T 1954—2008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铁素体含量测量方法 GB/T 1979—2001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T 1814—1979钢材断口检验法 GB/T 2971—1982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断口检验方法 GB/T —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1部分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2部分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 3488—1983硬质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 GB/T 3489—1983硬质合金孔隙度和非化合碳的金相测定 GB/T 4236—1984钢的硫印检验方法 GB/T 4296—2004变形镁合金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4297—2004变形镁合金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4334—2008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GBT 4335—2013低碳钢冷轧薄板铁素体晶粒度测定法 GB/T —2015不锈钢5%硫酸腐蚀试验方法 GB/T 4462—1984高速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图 GB/T 5058—1985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图的测定方法(磁性法) GB/T 5168—2008α-β钛合金高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5617—200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8359—1987高速钢中碳化物相的定量分析X射线衍射仪法 GB/T 8362—1987钢中残余奥氏体定量测定X射线衍射仪法 GB/T 9450—2005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GB/T 9451—2005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 10851—1989铸造铝合金针孔 GB/T 10852—1989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 GB/T 11354—2005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GB/T 13298—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金相检测国家标准总结

金相检测国家标准总结

————————————————————————————————作者:————————————————————————————————日期:

检验类别 1、金属平均晶粒度【001】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GB 6394-2002 【010】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测定…GB 10852-89 【019】珠光体平均晶粒度测定…GB 6394-2002 【062】金属的平均晶粒度评级…ASTM E112 【074】黑白相面积及晶粒度评级…BW 2003-01 【149】彩色试样图像平均晶粒度测定…GB 6394-2002 【304】钨、钼及其合金的烧结坯条、棒材晶粒度测试方法(面积法) 【305】钨、钼及其合金的烧结坯条、棒材晶粒度测试方法(切割线法) 【322】铜及铜合金_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YS/T 347-2004 【328】彩色试样图像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2 2、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002】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GB 10561-89 【252】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 10561-2005/ISO 4967:1998 3、贵金属氧化亚铜金相检验【003】贵金属氧化亚铜金相检验…GB 3490-83 4、脱碳层深度测定【004】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GB/T 224-2008 【130】脱、渗碳层深度测定…GB 224-87 5、铁素体晶粒延伸度测定【005】铁素体晶粒延伸度测定…GB 4335-84 6、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006】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GB 4462-84 7、不锈钢相面积含量测定【007】不锈钢相面积含量测定…GB 6401-86 8、灰铸铁金相【008】铸铁共晶团数量测定…GB 7216-87 【056】贝氏体含量测定…GB 7216-87 【058】石墨分布形状…GB 7216-87 【059】石墨长度…GB 7216-87 【065】珠光体片间距…GB 7216_87 【066】珠光体数量…GB 7216_87 【067】灰铸铁过冷石墨含量…SS 2002-01 【185】碳化物分布形状…GB 7216-87 【186】碳化物数量…GB 7216-87 【187】磷共晶类型…GB 7216-87 【188】磷共晶分布形状…GB 7216-87 【189】磷共晶数量…GB 7216-87 【190】基本组织特征…GB 7216-87 【235】石墨长度(自动分析)…GB 7216-87 【251】灰铸铁多图多模块评级:石墨分布&石墨长度&基体组织&共晶团 【255】灰铸铁金相_基本组织特征(灰度法) 【256】石墨分布&石墨长度&基体组织&共晶团(灰度法)…GB 7216-87 【316】灰铁金相等级图_石墨类型…SS 2007-6 【317】灰铁金相等级图_石墨尺寸…SS 2007-7 【318】灰铁金相等级图_铁素体的大约百分含量…SS 2007-8 【319】灰铁金相等级图_珠光体的大概间隔…SS 2007-9 【320】灰铁金相等级图_碳化物及磷化物共晶体大致含量…SS 2007-10 9、定量金相测定方法【009】定量金相测定方法…GB/T 15749-95 10、钢的显微组织评定方法

金相检验标准

金相检验标准 1、GB_T_10561_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法 2、 GB_T_1979_2001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3、GB_T_6394_2002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4、GB_T_6394_2002_I系列图 I(无孪晶晶粒++浅腐蚀100×) 5、GB_T_6394_2002_Ⅱ系列图Ⅱ(有孪晶晶粒++浅腐蚀+100) 6、GB_T_6394_2002_Ⅲ系列图Ⅲ(有孪晶晶粒+深腐蚀75×) 7、GB_T_6394_2002_Ⅲ系列图Ⅲ(有孪晶晶粒+深腐蚀75×) 8、GB_226_1991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 9、GB_T_9450_2005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10、GB_T_13298_1991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11、GB_T_14999.4_94高温合金显微组织试验方 12、GB_T_3488_1983硬质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 13、GBT-7998-2005铝合金晶间腐蚀测定方法 14、GBT-1298-2008碳素工具钢 15、GBT-1299-2000合金工具钢 16、GBT-3246_2-2000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17、GBT-4296-2004变形镁合金显微组织检验方 18、GBT-5617-200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19、GBT-6463-2005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

20、GBT-8014.1-2005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测量方法第1部分测量原 21、GBT-8014.2-2005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测量方法第2部分质量损失法 22、GBT-8014.3-2005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测量方法第3部分分光束显微镜法 23、GBT-11354-2005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24、GBT-13320-2007钢质模锻件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 25、GBT-13299-1991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 26、GB-T_15749-2008_定量金相测定方法 27、JB_T_5074_2007低、中碳钢球化体评级 28、JB_T_3829_1999蠕墨铸铁金相 29、JB_T_9205_1999珠光体球墨铸铁零件感应淬火金相检验 30、JB_T_9204_1999钢件感应热处理金相检验 31、JBT-2798-1999铁基粉末冶金烧结制品金相标准 32、JB_T_5664_1991重载齿轮失效判据 33、JB_T_6141.1_1992重载齿轮渗碳层球化处理后金相检验 34、JBT-1460-2002高碳铬不锈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35、JBT-6016-1992内燃机单体铸造活塞环金相检 36、JBT-6075-1992氮化钛涂层金相检验方法 37、JBT-6141.3-1992重载齿轮渗碳金相检验

铸铁材料的分类及金相组织

铸铁材料的显微组织及分析 铸铁为含碳量在2%以上的铁碳合金,俗称生铁。工业用铸铁一般含碳量为2%~4%。由于碳在铁中固溶量有限,且渗碳体不稳定,适当条件下即会分解为铁和碳单质即石墨,因此在铸铁中多以石墨形态存在,有时也以渗碳体形态存在。除碳外,铸铁中还含有1%~3%的硅,以及锰、磷、硫等元素。合金铸铁还含有镍、铬、钼、铝、铜、硼、钒等元素。碳、硅是影响铸铁显微组织和性能的主要元素。铸铁材料没有严格的分类,可按铸铁的使用性能、断口特征或成份特征进行分类。较为方便和常用的则是将铸铁分为七大类(见下表)。 铸铁的组织视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而异,当铸铁凝固的冷却速度足够大时,得到白口铸铁组织,随冷却速度减小,铸铁组织依次改变为麻口铸铁、珠光体灰口铸铁、珠光体铁素体灰口铸铁和铁素体灰口铸铁;球墨铸铁是在浇铸前向灰口铸铁加入少量球化剂获得球状石墨的铸铁。球墨铸铁具备优于灰铁的强度、范性和韧性;可锻铸铁又叫可锻铸铁,由白口铸铁经过石墨化退火后制成,是一种强度韧性都较高的铸铁。

以下对生产中应用较多的铸铁成分、显微组织及其性能进行分析。 1、灰口铸铁 灰口铸铁应用最广泛,占铸铁总产量的80%以上。其中碳全部或部分以自由碳-片状石墨形式存在,因此断口呈现灰色。其显微组织根据石墨化程度的不同分为铁素体、珠光体、铁素体+珠光体灰口铸铁。而所有灰口铸铁组织的共同特征是,在这些铸铁的组织总有一个相当于钢的组织的金属基体,在这基体上分布着片状石墨。 由于石墨片对钢基体产生割裂作用,破坏了钢基体的连续性、完整性,减少了钢基体的有效面积,使其抗拉强度低于钢、而塑性和韧性近于零,属于脆性材料。灰口铸铁不能承受加工变形,但是却具有优良的铸造性能,同时切削加工性能也很好。 灰铸铁的化学成分范围一般为:w(C)=2.7%~3.6%,w(Si)=1.0%~2.5%,w(Mn)=0.5%~1.3%,w(P)≤0.3%,w(S)≤0.15%。 (1)未经浸蚀的灰口铸铁 为了研究石墨的形状和分布,一般均先观察未经腐蚀的样品。由于片状石墨无反光能力,故试样未经腐蚀即可看出灰黑色。石墨性脆,在磨制时容易脱落,在显微镜下表现为空洞。 未经腐蚀的基体在显微镜下呈现白亮色,黑色条状物即为石墨。

金属材料检测标准大汇总

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 GB/T 222—2006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3.X系列钢铁及合金X含量的测定 GB/T 4336—2002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GB/T 4698.X系列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X量的测定 GB/T 5121.X系列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的测定 GB/T 5678—1985铸造合金光谱分析取样方法 GBT 6987.X系列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7999—2007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 11170—2008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11261—2006钢铁氧含量的测定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线测定方法 GB/T 13748.X系列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测定 金属材料物理冶金试验方法 GB/T 224—2008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T 225—2006钢淬透性的末端淬火试验方法(Jominy 试验) GB/T 226—2015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T 227—1991工具钢淬透性试验方法 GB/T 1954—2008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铁素体含量测量方法 GB/T 1979—2001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T 1814—1979钢材断口检验法

GB/T 2971—1982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断口检验方法 GB/T 3246.1—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1部分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 3246.2—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2部分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 3488—1983硬质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 GB/T 3489—1983硬质合金孔隙度和非化合碳的金相测定 GB/T 4236—1984钢的硫印检验方法 GB/T 4296—2004变形镁合金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4297—2004变形镁合金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4334—2008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GBT 4335—2013低碳钢冷轧薄板铁素体晶粒度测定法 GB/T 4334.6—2015不锈钢5%硫酸腐蚀试验方法 GB/T 4462—1984高速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图 GB/T 5058—1985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图的测定方法(磁性法) GB/T 5168—2008α-β钛合金高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5617—200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8359—1987高速钢中碳化物相的定量分析X射线衍射仪法 GB/T 8362—1987钢中残余奥氏体定量测定X射线衍射仪法 GB/T 9450—2005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GB/T 9451—2005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金属材料检测标准大汇总

金属材料检测标准大汇总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 GB/T 222—2006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系列钢铁及合金X含量的测定 GB/T 4336—2002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GB/T 系列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X量的测定 GB/T 系列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的测定 GB/T 5678—1985铸造合金光谱分析取样方法 GBT 系列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7999—2007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 11170—2008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11261—2006钢铁氧含量的测定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线测定方法 GB/T 系列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测定 金属材料物理冶金试验方法 GB/T 224—2008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T 225—2006钢淬透性的末端淬火试验方法(Jominy 试验) GB/T 226—2015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T 227—1991工具钢淬透性试验方法 GB/T 1954—2008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铁素体含量测量方法 GB/T 1979—2001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T 1814—1979钢材断口检验法 GB/T 2971—1982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断口检验方法 GB/T —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1部分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2部分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 3488—1983硬质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 GB/T 3489—1983硬质合金孔隙度和非化合碳的金相测定 GB/T 4236—1984钢的硫印检验方法 GB/T 4296—2004变形镁合金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4297—2004变形镁合金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4334—2008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GBT 4335—2013低碳钢冷轧薄板铁素体晶粒度测定法 GB/T —2015不锈钢5%硫酸腐蚀试验方法 GB/T 4462—1984高速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图 GB/T 5058—1985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图的测定方法(磁性法) GB/T 5168—2008α-β钛合金高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5617—200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8359—1987高速钢中碳化物相的定量分析X射线衍射仪法 GB/T 8362—1987钢中残余奥氏体定量测定X射线衍射仪法 GB/T 9450—2005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GB/T 9451—2005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 10851—1989铸造铝合金针孔 GB/T 10852—1989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 GB/T 11354—2005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GB/T 13298—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金相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使金相检测的操作有所依循,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范围 凡本公司需做金相检验的检测作业,均适用。 3作业内容 3.1检验标准 检验项目和标准根据客户要求定。 3.2操作程序 3.2.1金相试样的制备 取样-粗磨-细磨-抛光 3.2.1.1取样 取样要具有代表性,截取过程中应防止组织发生变化。 3.2.1.2粗磨 粗磨一般在专用的砂轮和砂布上进行,目的是将取样所形成的粗糙表面、不规则外形的试样修整成形,为以后的磨制和抛光作好准备。在砂轮上磨制后,为使试样的检验面进一步磨平,在0号或00号砂布上再进行磨制,磨至试样磨面看不到砂轮磨痕为止。粗磨后,将试样和双手清洗干净,以防粗沙粒带入砂纸。 3.2.1.3 细磨 细磨一般在金相砂纸上对粗磨好的试样进一步磨制,为抛光作好准备。细磨一般要由粗到细依次经过800 1000 1200 金相砂纸。每更换一道砂纸转动90 角, ###○ 以观察上道砂纸划痕是否全部磨掉。细磨后,将试样和双手冲洗干净。 3.2.1.4抛光 抛光的目的是除去试样磨面上磨痕,使其呈光亮无痕的镜面。抛光在涂有金刚石研磨膏的专用抛光机上进行,并在抛光机上沿半径方向往复移动或转动,以防产生抛光道痕或拖尾。抛光好的试样冲洗干净,并迅速用吹风机吹干。 3.2.2金相组织的浸蚀 3.2.2.1溶液的配制 2—5%硝酸酒精溶液:2—5mL硝酸95-98mL无水乙醇 3.2.2.2金相组织的显示

一般过程:冲洗抛光试样-酒精擦洗-吹干-浸蚀-冲洗-酒精擦洗-吹干。 方 法有揩擦法和浸入法两种。 a)揩擦法 揩擦法是用药棉球沾上浸蚀剂揩擦抛光面,直至抛光镜面变成灰暗色,冲洗吹干。 b)浸入法 浸入法是将试样浸入浸蚀剂中,再轻微移动试样,促使气泡逸出,镜面变成灰 暗色,取出冲洗吹干 3.2.3金相试样的观察判定 3.2.3.1铸铁的金相检验 a)灰铸铁(执行标准GB/T7216-87) 用未浸蚀的试样检验石墨形状和石墨长度。如在同一试样中有不同形状石墨,应观察估计每种形状石墨的百分数,并在报告中依次说明。检验石墨长度,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视场取其中最长的三条以上石墨的平均值测定,被测视场不少于三个。用2-5%硝酸酒精溶液浸蚀3-5秒后观察基体组织,珠光体含量、碳化物数量、磷共晶数量,以大多数视场对照图片。 b)球墨铸铁(执行标准GB9441-88) 试样浸蚀前,观察球墨铸铁的球化级别和石墨大小。检验球化级别至少观察5 个视场,取其中3个较差的视场与级别图对照评定。检验石墨大小,以大多数视场对照级别图。抛光好的试样用2-5%硝酸酒精溶液浸蚀3-5秒,观察基体组织。检验珠光体、铁素体分散分布的含量时,以大多数视场对照级别图。检验渗碳体含量时,以含量最多的视场对照评级。 3.2.3.2铸钢的金相检验 铸钢的金相检验项目根据客户要求定。 3.2.4金相显微镜 3.2. 4.1金相显微镜的操作规程 a)检查电源和显微镜主机是否连接,确认显微镜灯泡电压已经打至最小,方可打开 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