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什内尔当政以来的阿根廷与美国关系

基什内尔当政以来的阿根廷与美国关系

基什内尔当政以来的阿根廷与美国关系
基什内尔当政以来的阿根廷与美国关系

基什内尔当政以来的阿根廷与美国关系

2007年3月8~14日,美国总统布什对拉美5国进行访问。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也紧随布什的脚步,于3月9~12日相继访问了阿根廷、玻利维亚等5个拉美国家。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查韦斯出席了有数万人参加的声势浩大的反美集会,并发表了措辞激烈的演说。基什内尔政府借机让查韦斯进行反美宣传以及与查韦斯的密切关系引起了美国的强烈不满,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 基什内尔政府离美倾向明显

在与美国的关系上,基什内尔政府离美倾向更加明显。20世纪90年代,在梅内姆政府时期(1989~1999年),阿根廷与美国结盟,建立了“肉体般”的外交关系。激进党德拉鲁阿执政期间(1999~2001年), 2001年年底阿根廷发生经济危机,美国对阿根廷采取了“见死不救”的冷漠态度,让阿根廷非常失望,引发了两国之间的不快。杜阿尔德政府(2002~2003年)努力降低与美国的结盟程度。2003年3月,阿根廷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持反对态度。2003年5月25日基什内尔上台执政,放弃了与美国的结盟政策,采取了多边主义外交政策,与美国保持一定距离。同年7月,他访问了美国。7月23日,布什在会见基什内尔时,称阿根廷是美国的重要盟国,表示美国将支持阿根廷恢复和发展经济。2004年5月23日,基什内尔在谈到

阿根廷现政府与美国的关系时说,与20世纪90年代梅内姆政府实施的与美国自动结盟的政策相反,“我们将与美国保持成熟、负责和严肃的关系,但不是肉体的关系。”2005年3月,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访问阿根廷,表示美国要同阿根廷加强在反恐方面的合作。布什参加了2005年11月4~5日在阿根廷马德普拉塔市举行的第四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但是,东道主基什内尔总统在会议开幕词中,强烈批评美国和国际金融机构所竭力推行的“华盛顿共识”。他指出,正是这一错误的理论导致阿根廷2001年年底发生危机,导致拉美国家贫困化和拉美一些国家的民主政府垮台。布什对这一批评表示不满。

二 基什内尔政府反美动力不足

因调整对美政策以及与查韦斯总统保持密切关系,基什内尔总统被看作是激进的、反美的民众主义左翼。但认真研究之后,我们会发现,基什内尔总统虽然与美国有分歧,但态度比较温和与理智,他拒绝把反美作为外交政策的主要取向。但同时,基什内尔政府采用了多边主义外交政策,拒绝追随美国。

一方面,阿美两国围绕债务重组、古巴人权问题、海地维和、伊拉克出兵、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以及反恐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博弈。2005年11月,在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阿根廷和巴西等国在重启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问题上拒绝向美国让步,阿美关系受到影响。

目前,阿根廷国内对外交政策的定位存在分歧。第一种观点认为,阿根廷属于第一世界,应与美国建立同盟关系。第二种观点认为,阿根廷的外交政策应以拉美地区为重点,而不应该与美国保持一致。但基什内尔总统认为,阿根廷应该回归历史上的民族主义,与美国保持一定距离,加强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强调发展的内部因素。

另一方面,基什内尔政府也与美国采取了务实的、理性的合作。美国的资金、市场和技术对阿根廷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反恐、扫毒、反洗钱和打击有组织犯罪等方面,基什内尔政府与美国积极配合。美国也调整了对阿政策。2006年1月,美国助理国务卿香农访问了阿根廷,香农称“美阿关系不错,两国都主张民主和发展经济”,试图修复和改善双边关系。

2007年2月9~10日,在布什出访拉美之前,美国副国务卿伯恩斯和助理国务卿香农访问阿根廷,他们向阿方解释了布什总统由于日程难以安排,所以这次出访的拉美国家中没有包括阿根廷。伯恩斯在访阿时,强调在反恐和反核扩散方面,阿根廷是美国的重要伙伴,阿根廷也是美国和玻利维亚、厄瓜多尔之间的桥梁,两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是气候变化、儿童和妇女的非法买卖、毒品走私、生化及核武器的扩散等。

就在伯恩斯和香农访阿后不久,基什内尔总统访问了委内瑞拉。随后,就在布什出访拉美的第2天,3月9日查韦斯应基什内尔的邀请,访问了阿根廷。当晚,查韦斯在阿根廷群众集会上(基什内尔没有出席)发表反美演说。美国对此感到十分不满,召见了阿根廷驻美

大使,向阿根廷表示抗议。有消息说,作为报复,美国将不再支持阿根廷同巴黎俱乐部有关债务问题的谈判,不再支持美国企业家在阿根廷投资。针对美国的抗议,3月14日基什内尔总统说,“委内瑞拉在阿根廷最需要的时刻,向阿根廷伸出了援助之手,阿根廷的大门永远向委内瑞拉打开着”,“毫无疑问,那些在很长时间里把阿根廷人忘得一干二净的人,那些从不把阿根廷放在眼里的大国的领导人,他们愿不愿意访问阿根廷,这是他们的问题。”

三 阿美关系中的重要议题

当前,阿美关系的焦点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恐议程

美国一直关注1994年7月发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阿根廷-以色列公共协会爆炸事件。2004年7月2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众议院提出的469号法案和参议院提出的126号法案,敦促阿根廷为调查爆炸事件提供资源。2005年11月的调查结果认为,在爆炸事件中,有一位黎巴嫩圣战者来自真主党。

黎巴嫩真主党和巴勒斯斯坦穆斯林逊尼派哈马斯组织在阿根廷、巴西和巴拉圭3国交界地带活动频繁,引起了美国的高度关注。美国2005年全球恐怖主义报告认为,3国交界处是真主党和哈马斯在拉美地区的筹资活动中心,并且还在该地区进行武器毒品交易、走私,制造假币、洗钱以及从事盗版活动等。2006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

罗斯—莱赫蒂宁(Ros-Lehtinen)法案。该法案认为,西半球伊斯兰恐怖主义的同情者和资助者对美国以及盟国的安全构成了威胁。2006年9月,美国财政部官员认为,如果阿根廷不采取行动根除恐怖主义的筹资活动,将会危及对恐怖主义采取的金融制裁措施是否有效。

(二)债务重组问题

阿根廷危机爆发后,阿根廷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关系曾一度紧张。美国的消极态度,更让阿根廷失望。但是,2003年阿根廷与IMF谈判时,美国选择了支持阿根廷的立场。美国支持阿根廷与IMF在2003年达成协议,继续向阿根廷提供贷款,并且称赞阿根廷为经济复苏而作出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和IMF要求阿根廷实施财政、货币和银行业改革,以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缓解贫困。由于IMF向阿根廷的经济改革施压,2004年9月基什内尔政府中止了IMF的贷款项目。2005年1月,阿根廷与IMF重新启动债务谈判。预期在2005年4月完成债务重组,但因美国债权人利用司法程序,重组日期被拖延。直到2005年7月,阿根廷才完成1 000多亿美元的债务重组。2005年12月,阿根廷宣布将提前偿还IMF的债务。2006年1月,阿根廷向IMF提前偿还了95亿美元的债务。基什内尔政府作出提前偿还债务的决定,是想摆脱美国利用IMF对其经济改革的干预,并节约利息支出。

(三)阿美关系中的委内瑞拉因素

近年来,美国与委内瑞拉的关系一直紧张,莫拉莱斯当选玻利维亚总统后,更使美国感到南美形势存在失控的危险。委内瑞拉和玻利

维亚都与基什内尔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美国对委内瑞拉政府的现行政策感到不安,对莫拉莱斯政府可能放松对毒品生产和贩运的控制而感到担心。美国希望借助阿根廷的力量,对委内瑞拉和玻利维亚施加影响,控制变化中的南美政局。

基什内尔执政以来,委内瑞拉和阿根廷两国互访频繁。2007年2月21日,基什内尔访问委内瑞拉,两国签署了17项双边合作协议,内容涉及石油、天然气、金融等领域。3月9日,查韦斯访问阿根廷,双方又签署了11项经济合作协议。能源和金融是两国合作的重点,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在能源合作方面,两国呼吁建立南方石油公司,联合开展石油勘探、加工、运输和油轮建造项目,并加强能源政策协调,同时就开发生物能源进行合作研究。在金融合作方面,2006年11月,阿根廷和委内瑞拉两国联合发行10亿美元的南方债券。2007年2月两国再次联合发行15亿美元的南方债券。近两年来,委内瑞拉已成为基什内尔政府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截至目前,委内瑞拉已购买了阿根廷30亿美元的债券。为减少对IMF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依赖,阿根廷和委内瑞拉积极倡导成立南方银行。2007年3月,两国接受玻利维亚加入筹建南方银行的工作小组。

(四)阿美关系中的维和行动

20世纪90年代,参与维和行动作为一种外交工具,促进了阿根廷与美国建立联盟。梅内姆政府参与海地的维和行动,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巩固与美国的政治军事联盟。基什内尔当政以来,阿根廷维和行动的自主性逐渐增强,不再跟随美国。基什内尔政府增加了阿根廷参

与维和的人数,通过向海地派遣维和部队,扩大了阿根廷在国际社会和拉美地区的影响力,并且加强了与巴西和智利两国在维和行动方面的联系。

(五)阿美关系中的乌拉圭因素

南方共同市场一直被美国视为对其在南美的利益威胁。美国利用阿根廷与乌拉圭的造纸厂争端,与乌拉圭签署了投资贸易协议,以达到破坏南方共同市场的目的。乌拉圭试图在乌拉圭河岸建设造纸厂,但基什内尔政府以造成污染为由,极力反对。两国之间的摩擦影响了南方共同市场进程。南方共同市场对乌拉圭与阿根廷的造纸厂争端漠不关心,于是乌拉圭转向美国求助。2007年1月,美国与乌拉圭签署了贸易投资框架协议。如此一来,美国就在南锥体国家内部建立了自己的外交经济杠杆。

此外,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是阿美关系的焦点问题。2004年美国把阿根廷列为《301特别法案》的重点监测国,而且将期限延长至2006年。

四 阿美关系的未来走向

基什内尔执政期间,阿根廷经济实现了强劲复苏。2004年经济增长率为9%,2005年为9.2%,2006为7.8%。失业率从2002年的24%下降到2006年的11%。基什内尔政府在人权领域、机构改革和经济政策等方面大胆改革,为阿根廷重新树立了信誉。目前,基什内尔政

府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缓解贫困和控制通货膨胀等。2005年10月的阿根廷立法机关选举结果表明,基什内尔总统获得了很高的支持率。分析人士认为,这为基什内尔或其夫人参加2007年10月的大选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以上情况来看,2007年以来,阿根廷和美国的关系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有所恶化。但是,由于美国是阿根廷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国,阿根廷并不愿意同美国对抗,美国在反恐、反核扩散和扫毒等一系列问题上也需要阿根廷的合作,所以今后的阿美关系仍然会在不断克服矛盾的过程中得到改善和发展。

拉美所《2007年拉美国家中左派上台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课题组

执笔人:孙洪波

(2007年4月4日)

当前大国关系的新特点及趋势性影响

大国关系历来是牵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以来,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大国关系经历新一轮深刻调整。各主要大国因应全球战略环境深刻变化,着眼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纷纷推进对外战略调整,在政治上分化重组、经济上融合竞争、文化上交流交锋,形成既竞争制约又合作协调的大国关系态势,对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和地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当前的大国关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总体稳定”保持。大国关系基本保持稳定,更富弹性.大国关系的战略矛盾不会因为相互间有合作而消失,也不会因相互间的斗争改变彼此合作的基本态势,但合作中竞争的一面在加剧,借重中牵制的一面在发展。 二、“逐利竞争”激烈。各大国更加重视经济外交,特别是围绕着战略资源、能源产地、能源通道的竞争加剧.俄乌天然气之争;俄反制美欧“颜色革命”;伊朗重炼浓缩铀;中东海湾伊斯兰极端化;等都揭示出政治外交后面的经济因素日益复杂。 三、“因时谋势”多变。各国的战略重点和关切并不相同,根据不同的利益需求组成不同的集团,中美印、中美日、美欧俄、中美俄等多组战略三角关系复杂互动。美欧与俄结构性矛盾的一面渐趋明朗,俄对美欧关系处于守势。美欧关系走出伊战阴影,重趋协调与合作;美俄关系复杂面凸现;欧俄关系热度下降,战略互信下降。同时,中美在合作中摩擦增多;中俄相互战略需求增强;中欧关系稳步发展,但也面临新问题。 四、“新老互动”明显。中国、巴西、印度、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影响扩大越来越成为影响大国关系和世界力量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美重塑其全球同盟体系,加强对中、俄、印等新兴经济体的关注。中国实力增强,牵动国家关系新变化,主要大国对中国的战略或策略侧重增加。 五、“区域合作”活跃。全球范围内新一轮区域合作进入加速发展新时期。东亚成为大国竞争及新一轮区域合作发展的重点,美日俄欧对亚洲区域合作予以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在亚洲区域合作及重大国际问题上的作用备受重视。各大国通过扩大地区融合,加强利益捆绑。 六、“多边协调”日强。热点问题继续牵动大国关系,大国日益重视多边机制在解决传统、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两核一线”热点问题的解决上,各主要大国更加注重外交和软实力的作用,协调与合作不断增加,手法也更趋灵活务实。协调、妥协、合作,将在一段时期内成为主要趋势。 当前的大国关系也产生了以下两个趋势性影响: 1、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 “多极”指的是世界上同时并存的3个或3个以上的这种力量。“多极化”则是用来描述国际格局从单极或两极向多极演化的态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国际格局经历冷战时期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短暂出现的单极主导或“一超多强”格局之后,当前正朝多极方向加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实力开始相对下降。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的尼克松和基辛格提出了五大力量中心说,即美国、苏联、中国、西欧、日本五个力量中心,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的平衡关系。进入80年代,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其著作《大国的兴衰》中指出,欧洲和日本已在经济上对美国构成了严重挑战。但从综合实力上看,当时美苏仍是两大主要力量,中国、西欧和日本虽实力上升,但与美苏相比,综合国力相距尚远,不能成为一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群体崛起,新兴大国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举足轻重的战略力量,世界多极化进程明显提速。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乌克兰危机等一系列重大国际事件进一步加速了世界多极化进程,突出表现在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从经济上看,美国仍然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但其经济占世界经济比重已从2008 的31.8%下降到2013年的22.7%。美国国债从2008的10万亿美元蹿升至如今的17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7%,相当于美国财政收入的7倍。从

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见解

美国《侨报》8日发表题为《中共十八大:坚持和平发展赢取国际环境》的社论。文章称二战以后,中国曾经错过许多世界经济发展的良机,成为世界经济的落伍者。但在过去十年,中国紧紧抓住了世纪之交世界经济大调整的黄金机会,即冷战结束后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的重新布局。 其次,新技术革命促动了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欧美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规模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成为最重要的承接者。经济的纽带,成为新时期中外关系,尤其是美中关系,最坚实的维系力量。 美中在反恐战争中,能够互为奥援;在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中,中美能够携手合作,共同抗击。这确保了美中的合作,不仅有经济的前提,还有战略的基础。过去十年,中美之间的最大成果,是建立和稳定了相互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过去十年,成了美中关系的“黄金十年”。 但2012年是个变局之年。黄岩岛问题、钓鱼岛问题,这一切都指向一件事,就是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中对华意图的重新布局。美国大选中,中国一再被提起、被攻击,这并非全是选举游戏,背后有其深刻的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 国际关系的变化,折射的是国家实力变化。过去数十年,国际关系领域所发生的最重要事件,就是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七跃居到第二,使得原有的国际关系格局被极大地撼动。尽管中国一再表达和平崛起的意愿,但美国却感到威胁,因此美国出手布局是意料中事。在未来十年,如无意外,中国经济总量将日益逼近美国,中美关系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大调适、大摩擦的过程。如同过去几个月中华为、中兴事件所显示出来的那样,中美经济关系的摩擦已经日益深化,从过去的汇率之争升级到了安全之争。美国制造业的重返之路,与中国企业的扩展之路,迎头碰撞。 另外,中美在军事领域的直接和间接的角逐有加剧趋势。随着反恐战争的结束、金融危机的消退,美中之间共同的战略利益在消减,而利益冲突在加剧。如前所述,近来中菲、中日争端,美国的影子若隐若现。未来,在中国的周边,南海、东海、太平洋,美中之间的遏制与反遏制之争,将成为常态。 长期以来,中国施行的是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在外部压力下,中国被迫进行策略上的调整。钓鱼岛争端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日本率先出招,中国强硬反击、后发制人,改变了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势。中国已到了一个以实力求和平的时代。 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将放弃和平。未来十年,和平与发展还是中国的主题,也是世界的主题。中国调适外交策略,不是放弃韬光养晦,不是要挑战和推翻现有国际关系格局,而是更强调“有所作为”,以在现有格局下获得应有的地位和尊重。

关于美国、阿根廷种子检疫情况考察报告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843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美国、阿根廷种子检疫情况考察 报告通用范本

关于美国、阿根廷种子检疫情况考察报 告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关于美国、阿根廷种子检疫情况考察报告 去年以来,美国等地油葵、玉米种子大量引入我国,种子检疫任务艰巨。为全面了解其种子检疫情况,做好进口种子检疫风险分析,应孟山都全球种子公司邀请,4月7日至22日,我们对美国和阿根廷的种子检疫情况进行了考察。期间参观了孟山都迪卡阿根廷分公司的种子研究所、加工厂,孟山都迪卡总部和杜邦先锋总部研究所,拜访了阿根廷动植物检疫局和农业研究所、美国动植物检疫局及其国家植物种质隔离检疫中心,并就植物检疫技术问

[大国战略]预言:中国未来的版图

[大国战略]预言:中国未来的版图 [图片] 『国际观察』 作者:00zhengjun提交日期:2009-5-16 2:17:00 访问:31995 回复:164 版图,在我看来应该分为狭义上的版图和广义上的版图,有现实地理空间上的实际版图,也有文化意识上的虚幻的版图。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版图指我们的陆地,海域,空间上的实际版图。历史上我们的地理版图不断变换,我们的祖先

的发源地在黄河流域一带,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的版图根据地在这一带,我们的祖先们以这里为生命的摇篮,通过不断的努力,开疆扩土。使我们的疆域逐渐扩大,虽然经历了数千年的疆域演变,更改。但是我们的疆域,总的来说是不断扩大的,特别到了元朝,由于成吉思汗及其后代不断征战,使我们的版图达到了空前的广大,但是由于蒙古游牧民族没有统一的思想文化,没有一种统一的意识观念,更重要的是没有象现代的高科技管理模式,仅仅靠在马背上的征战,还有一个不能让各民族一体化的价值观念,实行民族分化政策,等等,这一系列的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很快,使我们中华民族一度骄傲的蒙古帝国元朝很快的就土崩瓦解,直到明朝以至清王朝前期,也就是鸦片战争前期我们的疆域与现在相比仍然很广阔。但是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列强对中国的领土瓜分,我们领土不断丧失,特别是沙皇俄国占领了我们大片的领土,以至与我们原先并不接壤的俄国,经过不断的领土扩张,最终形成了和我们共同拥有的最长边境国界线。清朝末期,由于少数蒙古贵族,王公大臣和沙皇勾结,沙皇为扩大在蒙古的影响,不断怂恿蒙古少数分裂势力闹独立,在抗日战争前期的雅尔塔会议上,苏联为了以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为条件,与美国背着中国私下签定了承认外蒙古独立的协议,当日的南京政府没有承认蒙古独立,直到解放战争前夕,国民政府才迫于当时形式,承认了外蒙独立,解放后,由于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式,中央政府也承认了外蒙独立,这样,外蒙最终脱离中国,这样,中国的版图进一步变小,也就是现在的版图。虽然,台湾还有少数岛屿还没有完全解放,但在国际上公认的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就是我们现在的陆地面积大约960万平方千米,有接近400万海里海域。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主权范围! 那么,我们未来的实际版图会不会变动,将如何变动,我们很难预料到,但是我个人认为,预言我们未来的版图,是很乐观的,应该是鼓舞人心的,众所周知,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虽然不停的开疆扩土,但是我们汉人政权基本上没有通过武力入侵外邦历史记录,虽然,有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侵略史,但是那是少数民族当时没有在汉族文化的熏陶下进行的,虽然,我们历史上不断有和周边民族的战争史,但那些基本上是由于少数民族对中原的骚扰,中央只是为了社稷稳定,为了保护中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被迫进行的自卫反击战,以至建立了赫赫有名的万里长城这样庞大工程,成为至今不解之迷的世界奇观,为的就是抵御外族入侵。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在与兼容并包,由于不断的吸收外部优秀的文明因素,重要的通过中华优秀文明对各族的熏陶,教化,使这些民族不断容入到中华文明来,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形成今天的以汉文化为主体,多民族文化为点缀的中华文明! 那么,我们的未来实际版图前景如何,我想我们的版图会逐渐回归以前的辉煌历史时刻,可能恢复到清朝前期的版图,可能恢复到元朝最辉煌时历史版图,甚至更大,当然,我们未来版图的扩张,不是象以前那样以武力扩张为主,更不会象成吉思汗那样通过大规模的入侵达到目的,主要是通过我们的文化,文明,以及中国式意识形态,我前面说中国的文明,文化精髓在于兼容并包,我们吸收优秀民族的文明因素,使它自然的容入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之中,自然的同化外族,使周边民族主动对中华文明有种最终归属和归宿的观念,接受中华文明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到那时,我们就象前苏联那样建立一个以现在大陆为主体,周边民族为加盟共和国的大中华共和国!到时我们的国家可能超过前苏联的疆域,在吸收前苏联的亚洲部分国家为加盟成分以外,我们以前的附属国象越南,日本,朝鲜半岛也将是我们的领土一部分,也可能,这些国家继续象以前一样成为我们附属国,中国重新成为这些国家的尊主国!我们的领海领域将最终收回所有主权!进一步向远洋和平扩张势力范围,我的空间领域技术将达到高度程度,我们有自己的空间站,自己的太空航道,在外星上留下足迹,进军遥远的太空领域,甚至向如果能够适合人类生存的外太空移民!这,就是我对未来我们国家是未来实际版图的预想! 当然,还有就是虚幻的版图,这同样需要通过我们的文化,文明,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等来实现,在前面,我说了我们文明精髓具有兼容并包的特色,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任何一种文明都不能与中华文明相比的功能,那就是中华文明,生来就有对外不断自行辐射的功能,比如,英国人把自己的语言——英语对外扩张,先前通过建立殖民地,在殖民地进行人为的强行推广,历经几百年才逐渐的把英语推广到世界各地,使英语成为今天世界上使用面积最广阔的语言!号称:“日不落帝国”当然,这个特有名词指的是它以前在世界各地都有殖民地,但我认为他们语言使用的面积范围,是它成为:“日不落帝国”。当之无愧!虽然英语目前仍然是世界最强势语言,但是他最初是人为强行推广的,而汉语的海外推广,主要是别人主动接受,虽然最近中国政府在海外建立了很多孔子学院,向外传授汉语和中华文化,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主动的要求在自己的国家建立这样的学习汉语机构,同时,海外许多国家也自己建立一系列学习汉语的机构,场所!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汉语和中华文明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这是任何一种外来语言,外来文化无法相比的!

加拿大与澳大利亚对比

[原创]最适合中国人移民的国家,热门pk结果 [原创]最适合中国人移民的国家,热门pk结果 28225 次点击 51 个回复 wulinxiaoxia于2010-1-23 14:31:28 发布在凯迪社区>猫眼看人 我想目前中国人上广泛认为适合移民国家主要有四个: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其中美国和新西兰因为各自都有很严重的劣势(前者要求太高,后者经济不够发达)目前中国移民大多集中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本人拿了国内大学学士去了加拿大ubc读硕士,毕业后申请美国的学校未果,经过多方考虑移民去了悉尼,我想我还是有资格比较一下这两个国家的。 首先介绍一下两个国家的概况吧,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澳洲人口2000万,国土面积770万平方公里,2008国内生产总值1,015,217 (millions of USD,下同)总量排名世界14;人均生产总值47,498 USD,排名世界11;加拿大人口2700万,国土面积997.61万平方公里,2008

年国内生产总值1,400,091 USD,排名世界11;人均生产总值42,031USD,排名世界17。数字上看加拿大都要略逊一筹,而且差距有进一步拉大趋势,(更权威的世界银行资料, Data refer to the year 2008. [1],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database, World Bank, October 8, 2009. Note: Per capita values were obtained by dividing the Total GDP data by the Population data.)也可以去wiki百科查询,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846774953.html,/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GDP_(nominal)_per_ capita。 从经济上看,两个国家制造业都不是很发达,重工业基本都没有,强项都是农业和类似矿石这样的出口加工业,两国都是世界上排名前列的农业出口国,但是作为发达国家,两国的70%以上gdp来自于服务业,也就是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事实上,世界上只有很少的国家重视制造业,而且越来越少(补充,上次没有介绍失业率方面的数据。加拿大2008年12月失业率是8.6%,澳大利亚2008年12月失业率是5.5。不要小看这3%的差距,这在经济领域是非常大的差距,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很多加拿大人来澳洲找工作的原因。关于失业率的数字,可以去google搜索。)刚刚过去的经济危机,对两国经济都有影响,但是显然加拿大受影响更大,因为加拿大大部分出口都是出口美国。澳大利亚则幸运的躲过了经济危机,是发达国家中唯一一个避免经济衰退(技术上讲连续两个季度gdp下降被定义为衰退),也是第一个开始退出经济刺激政策的发达国家。(这里要称赞一下澳大利

世界闻名潮流首饰品牌概览一(英国、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

英国: Decadorn 品牌简述 散发自然之美,无需定制独一无二:Decadorn,创始人Helen Bailey,曾做高街时装及配饰买手超过10年时间。毕业于Nottingham Trent 的纺织品设计(Textile Design)专业,创立自己的首饰品牌。 独一无二的天然首饰,记录永恒的经典之作:世界上永远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块天然的宝石,每一款都是独一无二。 来自全世界的天然宝石:每一款都是手工挑选,并且手工打磨,采用天然宝石与金银色搭配,精心制作成首饰,因此宝石留有最自然的美丽。 来自世界各地的创作灵感:世界各地的旅游、时装秀、拍摄的照片、贸易展览,并与波西米亚风格相结合,有一份独特的韵味。 伦敦销售地点:ANTHROPOLOGIE、King‘s Road 、George Street 、OLD SPITALFIELDS MARKET、PELICANS & PARROTS、AREA 142。中国首家销售。 Rosita Bonita 品牌简述 世界顶级院校高材生: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插画系的设计师Powenna Harrison,2009年创立Rosita Bonita,利用牛皮制作手工首饰。她有着丰富的设计经历,从古董商店视觉效果设计、服装设计到首饰珠宝设计,多层面多跨度的设计经验,使其对材质有着更细腻深刻的理解。 维多利亚时风格:Powenna Harrison酷爱插画,并且深受维多利亚风格的影响,融合了古典奢华气质和日常装扮的乐趣与幽默气息,通过精致复杂的纯手工制作工艺,设计出独具一格的插画效果首饰,将浓厚的艺术气息渗透进日常装扮,复古并时尚着,典雅并活泼着。

当前大国关系与我国外交新挑战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当前大国关系与我国外交新挑战 姓名:林晞 学号: 201039488074 系别:电气工程系 班级: 10级电气一班 指导老师:冀早早 完成时间: 2011/4/10

当前大国关系与我国外交新挑战 电气工程系 10级电气一班林晞 24号 摘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国际秩序进入新的调整以来,中国与世界主要大国关系的战略环境、利益格局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仍然十分严峻。一方面,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印度和巴西这几大国的关系在不断的演变的进程中,合作的愿望持续增强,合作的领域仍在扩大,但大国之间也暴露出日益严重的矛盾。另一方面,中国在继续推进与世界各主要大国的合作同时,竞争和矛盾也在上升,中国与世界主要大国关系进入了新的磨合阶段。 关键词:大国关系合作伙伴中国外交 一、当前大国关系: 1、中美关系——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2010年中美关系将会是矛盾重重的一年,用老话题来讲就是既斗争又合作。众所周知,中美两国是现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两个国家,在全球的话语权上有很大的分量。美国在加强与中国的沟通与协调的同时,也在遏制着中国的发展,因为美国认定了中国是美国的竞争对手。美国勾画了最清晰的战略任务:防御中国,围堵中国,遏制中国。而中美之间又在很多国际问题上,相互对立相互依赖,例如哥本哈根会议,阿富汗动乱,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台军售,会见达赖,台湾问题,马六甲海峡,缅甸和巴基斯坦组成的C型包围圈,美国国债,中国制造,朝核问题,伊朗问题……所以如今的中美关系是历史以来中国面临的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双边关系。 2、中俄关系——战略伙伴关系:俄罗斯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与中国形成了准同盟关系,中俄在上合组织,东亚、中东,乃至全球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所以美国想方设法要离间中俄关系,2009年美国放出风声,试图拉拢中国,共管世界,就是最好的证据。但是美俄与中美关系一样,是不可调和的战略竞争关系。只要美国不完全放弃遏制俄罗斯的战略,俄罗斯就不会完全站在美国一边。中俄的立场会在上合组织内部得到协调和巩固,奠定了2011年甚至未来的几年内中国和俄罗斯都会是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3、中欧关系——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欧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欧洲正在经历一个重新认识中国、重新定义对华政策的时期。中欧属于战略伙伴关系,尽管中间曾经出现过一些摩擦和波折,但中欧关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是客观存在的,尽管中欧有摩擦,但是双方贸易上的互利合作仍然存在。而欧美是有事实上不同点的,比如伊拉克战争问题上,中国则是欧盟的战略盟友和贸易伙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国家。中欧互相

论与美国的关系

论与美国的关系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论中国与美国的关系 摘要: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关系现在状况良好,两国领导都已明确表示要共同努力,全力扩大两国合作,提升双方合作水平,他们或者出于真心,或者出于有意,或者出于别有所图,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两国都将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发展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并造福于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态度,理性辩证看待中美关系,才能使我国更好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关键词:中美关系形势矛盾共同利益 中美关系:几十年来,中美之间既有对抗也有缓和,既有合作也有竞争,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但中美关系仍然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障碍,在惊涛骇浪中向前发展。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与分歧,这是美国遏制中国的根本原因,但共同战略利益的存在,这是两国开展合作的基础。美国对华采取遏制还是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中美之间共同利益的当今世界,在一超(美国)多强(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等)并存竞争的现实背景下,政治多极化态势与经济全球化趋势共同发展,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继续作用于国际舞台,借重合作与牵制防范共同构成了大国间的相互关系。中

美两国之间虽然存在着不少的矛盾和分歧,但同时也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一直以来,中美关系都是中国外交关系当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所以,中美关系的变化,不仅仅关系到中美两国的利益,更关系到整个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和平与稳定。 形势:目前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美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单极与多极之间的国际秩序之争,仍是国际斗争的主线。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美国反恐战略对国际反恐斗争之局限和弊端进一步显现;国际反恐斗争中双重标准问题反映出国际反恐阵线的内部分化倾向。世界经济可望继续保持繁荣,但高油价、对战略性资

美国、澳大利亚各州及首府

ACT 首都领地首府堪培拉 NT 北领地首府达尔文 SA 南澳大利亚州首府阿德莱德 TAS 塔斯马尼亚州首府霍巴特 VIC 维多利亚州首府墨尔本 WA 西澳大利亚州首府帕斯 NSW 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悉尼 QLD 昆士兰州首府布里斯班 这就是全部澳大利亚的行政州级别区划了 美国: 亚拉巴马州Alabama AL 蒙哥马利Montgomery 阿拉斯加州Alaska AK 朱诺Juneau 亚利桑那州Arizona AZ 菲尼克斯Phoenix 阿肯色州Arkansas AR 小石城Little rock 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 CA 萨克拉门托Sacramento 科罗拉多州Colorado CO 丹佛Denver 康涅狄格州Connecticut CT 哈特福德Hartford 特拉华州Delaware DE 多佛Dover 佛罗里达州Florida FL 塔拉哈西Tallahassee 佐治亚州Georgia GA 亚特兰大Atlanta 夏威夷州Hawaii HI 火奴鲁鲁Honolulu 爱达荷州Idaho ID 博伊西Boise 伊利诺伊州Illinois IL 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 印第安纳州Indiana IN 印第安纳波利斯Indianapolis 艾奥瓦州Iowa IA 得梅因Des Moines 堪萨斯州Kansas KS 托皮卡Topeka 肯塔基州Kentucky KY 法兰克福Frankfort 路易斯安那州Louisiana LA 巴吞鲁日Baton Rouge 缅因州Maine ME 奥古斯塔Augusta 马里兰州Maryland MD 安纳波利斯Annapolis 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 MA 波士顿Boston 密歇根州Michigan MI 兰辛Lansing

6.部编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六 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

第二部分陕西专题突破 时新热点突破 专题六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 1.(12分)某校九年级二班同学以“世界格局的变化”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强权政治】 材料一在拿破仑帝国最终战败之后,欧洲各战胜国从1814年10月1日到1815年6月9日在维也纳召开了“处理战后一切问题”的国际会议……维也纳会议形成了新的维也纳体系,重建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统治秩序,并把弱小国家重新置于强国的民族压迫之下,所以它的反动性质是十分明显的,它的决议也是违反民族和民主原则的……维也纳体系源于战争终于战争,最终因为20世纪初的世界性战争的爆发而瓦解。 ——摘编自金卫星、刘大明《世界近代史》(1)指出20世纪初取代维也纳体系的世界新体系是什么?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这个新体系的特点。(3分) 【冷战竞争】 材料二 冷战时期,全球政治成为两极化的,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一个是由美国领导的最富有的社会集团,同一个与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这是一个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有时是军事的竞争。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2)依据材料二,指出其反映的战后世界格局。列举促使该世界格局形成的重要历史事件。(3分) 【新生萌芽】 材料三1950年春,让·莫内(“欧洲之父”)提出:由于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即将结束的马歇尔计划不可能延长;联邦德国成立引发法国公众舆论开始担忧德国威胁的重演……让·莫内敏锐地感觉到,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欧洲走向联合的机遇……1951年……坚冰已经突破,更广泛的欧洲联盟的前景出现在地平线上。 ——崔永元《“欧洲之父”的思想及其亚洲启示》(3)依据材料三,指出欧洲国家突破“坚冰”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4分)

阿根廷的地理位置

阿根廷的地理位置 南美洲东南部 在地球上与中国正好隔球相望 阿根廷她位於美州大陆的最南端,阿根廷的西界以安地斯山脉(Cordellera de Los Andes)和智利为邻。北边邻地为玻利维亚、巴拉圭和巴西, 东缘的临国有乌拉圭。从地势上比较东西部领域,是西部为安地斯山脉(Cordollera de Los Andes)的高山高原,东部则为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至於南北地势的对照,又约略呈现北高南低之势。 阿根廷的主要的气候类型 主要有以下四种: 高山高原气候:分布在其西侧,安第斯山处。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实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差别不带,只是季风不够明显):分布在其东南侧。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其中部。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其北部。 阿根廷的地形特点是阿根廷地势由西向东逐渐低平。西部是以脉绵延起伏、巍峨壮丽安第斯山为主体的山地,纵贯南北3,000余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30%;东部和中部的潘帕斯草原是著名的农牧区;北部主要是格兰查科平原,多沼泽、森林;南部是巴塔哥尼亚高原。主要山脉有奥霍斯·德萨拉多山、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22%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植被类型和气候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首都,南半球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0摄氏度到22摄氏度为温和,23摄氏度以上为高温) 最热月(1月)平均气温23.6℃,最冷月(6月)平均气温10.8℃。 植被类型:常绿阔叶林。 请说出阿根廷的主要粮食作物、农业地域类型及简要分析其农业发展的共同有利区位条件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东临大西洋,受大西洋水汽和巴西暖流的影响,气候特点表现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七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这里的草类生长茂盛,质量好,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牧场之一。一年四季都可以放牧,不需建防寒防冻的圈棚,生产成本低。 2.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这里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经营,这样便于操作,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 3.距海港近,海陆交通便利 这里面临大西洋,港口较多,海运方便。现在已经修通了横穿潘帕斯草原的大铁路。这样,大牧场的牛肉可以很方便地运往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屠宰加工,再装船运往国外。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它的冬季和夏季的风向 夏季盛行偏北风,冬季盛西风。

当前中国周边形势及大国关系

当前中国周边形势及大国关系 政治与行政学院2012级2班201203140240 杨皎 摘要:当前,国际格局正处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的巨大转变之中,大国关系也显露出明显的变化,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冷战后,世纪之交的世界处于“一超多强”格局。美国凭借其超级大国的实力暂居主导地位,中美关系既是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最大变数,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虽然比较稳定,但仍然存在一系列的潜在危险。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对的最大挑战有朝鲜半岛安全问题、中日钓鱼岛主权问题等。 关键词:合作共赢,和平发展,战略互惠,朝核试验,六方会谈 中美关系发展现状及特点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 我国正处于经济相对快速发展的时期,因此我们渴望拥有一个和平的,繁荣的国际环境与经济环境,所以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够发展好中美关系,以展开更多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上的合作,以便发展自己。相比之下,美国处于一个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其政府更关心维护国家利益和他的霸主地位,美国现阶段的对华战略方针应该在大体上维持现状,尽量将中国融入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轨道,同时防止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崛起。 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中美关系的现状似乎还跟一件事有关系——“911事件”。在911事件之后,布什似乎略有收敛,因为他推行的“单边主义”已经引起了很多国家,甚至是盟国的不满。美国人也意识到:脱离整个世界,美国是无法生存与发展的。因此,美国与中国的关系进一步好转,以利用中国加强他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并帮助他进行反恐斗争。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同舟共济、合作共赢是中美关系新航程的显著特色。 新的航程展现新的前景。只要中美两国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原则,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中美关系就能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就能为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不断作出贡献。 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无论是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还是从地缘文化来说,中日两国人民的利益都是紧密相关的。中日关系的发展走向,影响并制约着中日两国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全面发展,还影响着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中日关系现存在的主要特点有四:一是经济合作日趋密切,政治摩擦接连不断;二是重要性上升,信任感却下降;三是合作与摩擦并存,但双方都努力防止关系的破裂;四是中日关系的发展变化受制于中美关系和日美关系的发展变化。

浅谈中国与美国的关系之令狐文艳创作

浅谈中国与美国的关系 令狐文艳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中国和美国是世界未来的两个超级大国,中国与美国的关系也影响着世界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秩序的平衡。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 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 不同之处在于所处的位置不一样。美国式一个发达国家的领袖,是国际社会中既得利益国家的代表。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是国际社会弱势力群体的代言者之一,其本身也在为争取自己在国际社会中更有利的地位而努力。因为双方都是大国,所以任何一方都不能忽视对方的存在,也不可能不去考虑对方的存在对自己的影响。因而在两国的关系上必然是一种基于竞争而共存的一种关系,在涉及到自己核心利益的时候,

两个国家都会毫不犹豫的动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以进行维护。 但是,中美两国的经济相互依赖。美国人需要中国人制造便宜产品来满足需求,这样它就把数以十亿计的资金投入中国,并且近乎疯狂的进口中国生产的廉价商品。在最近十年中,美国家庭由于购买中国的廉价产品而节约了6000亿美元。另一方面,美国也是中国出口商品的最大市场,中国获得贸易顺差的最大来源。最近三年,美国超过日本,成为对中国的最大直接投资国。美国的国内市场容量十分庞大,每年的进出口总额远远超过中国的全年国民生产总值。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当然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没有直接涉及,但已经比较明确的表现出他的立场—支持日本,承认钓鱼岛属于日本。这也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

比较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差异

比较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差异 一、中国文化的古老性与美国文化的现代化 中国的先哲们给后人留下了丰美的历史宝藏,也留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深深植根在中国这片土地之上的,她已不可能被移植,中国的一切现代文明都只能在这棵大树上进行嫁接而成;考虑中国的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历史这个无形的手对现实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形成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的社会关系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美国只有两百年的历史,美国的文化,是一群现代人,按照现代人的意志和思维模式构建起来的一座现代文明的宫殿。美国人完全在按现代人的需要去创造科学,创造财富,创造民主的社会制度。美国的人际关系也是按现代人的标准建立起来的。美国发达的商业文化、科学技术是其现代文化的突出标志。 二、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与美国文化的多元化 中国汉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其他56个少数民族在肤色、人种上也与汉族基本相似,因此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单一人种和单一文化的国家。儒家、佛家、道家文化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尤其是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而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构成极为复杂,世界各国的人才在这里群英聚会,各种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各种民族、各种文化的大熔炉。因此美国的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并且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三、中国文化的政治性与美国文化的经济性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两千多年来,要统治这样一个地域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的大国,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统治失调,就意味着国家分裂、诸侯纷争、战乱不休。因此,自古以来,稳定和统一,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件大事,政治是统帅,集中统一是灵魂。儒家文化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上层建筑中的一系统,与上层建筑中的政权统治形成相辅相成之势,儒家文化中含有大量的关于教育统治者施仁政,教育百姓遵守伦理教化等方面的人文科学,中国古代社会一直重农轻商,重文轻商,科举制度使文化与政治密切相连,文化中带有很强的政治性。贯穿在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而美国是一商品经济极为发达的国家,文化具有浓厚的经济性,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文化占有很高的地位。而好莱坞电影、迪斯尼乐园、麦当劳快餐等等发达的商业文化更是受世人瞩目。美国的人与人之间关系,也带有浓厚的经济色彩,亲兄弟明算账。 四、中、美两国主文化与亚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 很多探讨中美文化差异的文章都指出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使我们产生困惑。生活在中国社会中,我们会发现,许多人个人主义思想也很严重,缺乏团结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当我们来到美国,却发现很多的美国人很关心社会和集体。有人做过这种观察,一群美国人开大会,会前不同观点会展开很激烈的争论,但一旦会议主题决定了,大家就会安安静静地一起开大会;但一群中国人在一起,却往往是上面开大会,下面开小会,各自为政。关于这个文化与现实的差异问题,我们从社会学中找到了答案。一个社会中,不仅有统治阶层所推行的正统的主文化,也有在民间流行的亚文化。亚文化往往是对于主文化的一种逆反,一种对立和统一。由于中国文化过分宣扬国家和集体,轻视个人,所以民间社会的亚文化又使个人利益得到补充,得到平衡。美国过分地宣扬个人主义,人们不满足于彼此隔阂,彼此冷漠的现象,又重新回到互相关心,热心公益事业的和谐的社会关系上来。由此我们知道,要想真正地了解一个国家,不仅要从书本上了解他的主文化,还要到那个民族中去生活一段时间,从民间去了解那个民族的亚文化。另一方面,在人的本性上,有些东西是人类共有的,如个人主义思想,在美国是得到公开承认,而在中国却被加以批判,但不管你怎么否定,它却是

七年级地理4《美国和澳大利亚》(无答案)

《美国和澳大利亚》练习 学号姓名 1.读“美国地形剖面示意图”,对美国自然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美国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B.美国地势东高西低 C.中部以山地为主D.密西西比河流经美国中部 2.下列关于美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B.首都纽约是最大的港口 C.东北部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集中地带D.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3.美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上形成了小麦区、玉米带、乳畜带等农业区,这体现了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区域专门化B.高度工业化C.高度商品化D.高度机械化 4.关于美国叙述不正确的是() A.跨寒、温、热三带B.农业地区专业化C.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D.首都纽约 5.美国的“硅谷”位于哪座城市的东南() A.西雅图B.洛杉矶C.纽约D.旧金山 6.如图是沿北美洲北纬35°N的地形剖面图,图中甲、乙、丙、丁处降水量最少的是() A.甲B.乙C.丙D.丁 7.读图,有关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小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极地冷空气势力强大B.落基山挡住了西风 C.阿巴拉契亚山脉挡住了暖湿气流D.热气流北上使降水量减少 8.美国的两个海外州是() ①夏威夷州②佛罗里达州③阿拉斯加州④加利福尼亚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9.在美国50个州中,被北极圈横穿的州是() A.加利福尼亚州B.华盛顿州C.夏威夷州D.阿拉斯加州

10.读“美国本土地图”,下列关于美国本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美国本土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B.美国本土的邻国,北部是加拿大,南部是巴西C.从纬度位置看,美国本土位于南半球、热带D.从经度位置看,美国本土位于东半球 11.下列有关美国自然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部分国土都在温带B.平原面积广,耕地面积大 C.年降水量东部多,西部少D.河流、湖泊很少,内河航运不发达 12.下列信息,与美国无关的是() A.全部国土位于北温带B.世界最大的移民国家C.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D.地形以平原为主13.有人说美国文化是“大熔炉”,也有人说美国文化是“万花筒”.结合甲、乙两图,下面对美国的种族和文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美国人种以白种人为主B.美国的原住居民是欧洲人 C.美国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D.各人种经过长期的交流与融合,共同创造了多元文化 14.在学习“澳大利亚”这课内容时,地理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谈谈你印象中的澳大利亚.”下面是同学们谈的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位于北半球B.澳大利亚是一个岛国,位于印度洋上 C.澳大利亚靠近南极洲,气候寒冷D.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经济发达 15.被称为“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是() A.英国B.新西兰C.澳大利亚D.巴西 16.澳大利亚有憨实可爱的考拉、善于游泳的鸭嘴兽…澳大利亚至今保存着这些古老的动物,其主要原因是() 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B.孤立在南半球的海洋上,自然环境单一 C.澳大利亚大盆地有丰富的地下水D.气候炎热干燥,有大面积的沙漠和草地 17.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下列不属于其特有古老物种的是() A.袋鼠B.考拉C.鸸鹋D.大象 18.目前,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是() A.农牧业B.工矿业C.服务业D.交通运输业 19.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非洲板块D.南极洲板块 20.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国家.读图回答.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濒临三大洋,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B.气候炎热湿润,森林面积广布,农牧业发达C.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D.首都坎塔拉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