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配电网规划技术专业调考试题题库勘误

配电网规划技术专业调考试题题库勘误

配电网规划技术专业调考试题题库勘误
配电网规划技术专业调考试题题库勘误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专业调考试题题库

规划技术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

63.某110kV变电站平均负荷为15MW,因故障造成全站停电,为满足第三级供电安全水平要求,最少应有______负荷在15分钟内恢复供电,其余负荷在3小时内恢复供电。(A)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A.3MW B.10MW

C.12MW D.15MW

69.110~35千伏线路导线截面一般按照______选取,并根据经济电流载荷范围校验。(A)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

导则》

A.安全电流

B.短路电流

C.最大负荷电流

D.短路冲击电流。

72.以220/380V供电的非车载充电机功率因数应不低于______,不能满足要求的应安装就地无功补偿装置。(C)《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电网技术规范》

A. 0.8

B. 0.85

C. 0.9

D. 0.95

87.10千伏并网的光伏发电站,当并网点电压跌至0时,应能不脱网连续运行______秒。(B)《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

网相关技术规范(修订版)》(该题删除)

A.0.05 B.0.15 C.0.25 D.0.5

89.充电设施容量大于100kVA,宜采用专用配电变压器,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低于______。(C)《电动汽车充换电设

施接入电网技术规范》(该题删除)

A.500kVA B.630kVA C.800kVA D.1000kVA

107:某地级市110kV电网目标形成单链结构,变电站接线为2线3变扩大桥,主变本期规模1-2台,远景规模均按3台50MVA设计,变电站负载按75%考虑。按照“导线截面一次选定”的原则,则110kV线路导线截面宜选择:_______。(已知:线路最高允许温升按80℃,钢芯铝绞线长期允许载流量LGJ-185为531A、LGJ-240为613A、LGJ-300为755A、LGJ-400为840A,环境温度25℃的折算系数为1、80℃的折算系数为0.81 。)(C)《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A.185 mm2

B.240 mm2

C.300 mm2

D.400 mm2

115.10kV线路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要求,B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不宜超过______。(A)《配电网规划设计

技术导则》

A. 3km

B. 5km

C. 10km

D. 15km

135.C类供电区域的综合电压合格率规划目标不小于______%。(C)《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A.99.99;

B.99.95;

C.99.70;

D.99.30。

145.配电网规划的一般原则不包括______。(D)(该题删除)

A.应满足国家和电力行业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要求,符合公司有关企业标准。

B.应贯彻落实公司电网统一规划的工作要求,按照“三级编制、两级评审、一级审批”原则。

C.应与主网架规划、通信网规划、智能化规划等专项规划有机衔接,统筹考虑各类电源和用户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

D.不需要在预算中编列配电网规划专项费用,用于报告的编制和相关专题研究。

158.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应具备快速监测孤岛且立即断开与电网连接的能力,防孤岛保护动作时间不大于( B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相关技术规范(修订版)》(该题删除)

A.1秒B.2秒C.5秒D.6秒

二、多项选择题

1.国网公司《配电网规划内容深度规定》中将电网建设工程分为几大类,下面选项中属于10kV及以下电网市辖供

电区工程分类的有______。(A、C、D)(《配电网规划内容深度规定》)

A. 提高供电能力

B. 无电地区供电

C. 配电网结构完善

D. 变电站配套送出

13.配电网35千伏网供负荷是指区域内全社会负荷扣除______。(ABCD)(《省级公司配电网规划报告大纲及附表》)

A.厂用电负荷

B. 35千伏及以上电压直供负荷

C. 220、110千伏变电站直降的10千伏供电负荷

D.通过35千伏公用变电站10千伏侧上网且参与电力平衡的发电负荷

E.35千伏线损

14.关于箱式变电站描述正确的是______。(ABCDE)(《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A. 一般用于配电室建设改造困难的情况

B. 单台变压器容量一般不宜超过630kVA

C. 架空线路入地改造地区

D. 配电室无法扩容改造的场所

E. 施工用电、临时用电

20.关于分布式电源接入35/10kV电压等级系统安全自动装置描述正确的是______。(ABCD)(《分布式电源接入配

电网设计规范》)

A、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安全自动装置应实现频率电压异常紧急控制功能,按照整定值跳开并网点断路器

B、分布式电源35/10kV电压等级接入配电网时,应在并网点设置安全自动装置;若35/10kV线路保护具备失压跳闸及低压闭锁功能,可以按UN实现解列,也可不配置具备该功能的自动装置。

C、380/220V电压等级接入时,不独立配置安全自动装置。

D、分布式电源本体应具备故障和异常工作状态报警和保护的功能。

5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实现______的有效手段。(ABCD)(《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A.电能量采集 B.计量异常监测 C.用电分析 D.用电管理

64.根据《配电网规划内容深度规定》(Q/GDW 1865-2012),高压配电网近期规划应包含下列哪些内容?(ABC)(《配电网规划内容深度规定》)

A.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B.35至110(66)kV电网5年的分年度新建与改造项目

C.35至110(66)kV电网的5年网架规划

D.明确配电网发展目标

66.积极采用______等措施,运用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典型措施,及时解决农村现有的“低电压”问题。(ABCD)(《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开展农村“低电压”常态化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

A. 调整配变布点

B. 配变增容

C. 调整三相不平衡负荷

D. 调整配变分接头

107.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式基本模块组中的标准化设施模块主要包括变配电和线路两大类,其中配电设施包括

()。(ABCE)(《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式》)

A. 建设形式

B. 配变台数

C. 配变容量

D. 无功配置

E. 电气主接线型式及进出线回路数

161.以下关于配电自动化主站配置规模描述正确的是:______。(ABD)(《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技术导则》)A.配网实时信息量在10万点以下,宜建设小型主站。

B.配网实时信息量在30万点,宜建设中型主站。

C.配网实时信息量在40万点以上,宜建设大型主站。

D.配网实时信息量在50万点以上,宜建设大型主站。

177.以下哪些预测方法适用于总电量需求预测。(BCD)(《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A.负荷密度法B.弹性系数法C.单耗法D.趋势外推法

180.双电源指,为同一用户负荷供电的两路供电电源。(AC)(《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A.来自两个不同变电站B.来自同一变电站同母线双回路

C.来自不同电源进线的同一变电站内两段母线 D. 来自同一变电站的两回线路

183.配电网规划应遵循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的原则,分析由初始投资、运维费用、损耗费用和故障损失费用

等构成的资产寿命周期内的全成本,对多个方案进行比选,实现电网资产在______等全过程的整体成本最小。(ACD)(《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A.规划设计B.调度管理C.建设改造D.运维检修

188.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由等部分组成(ABCD)。(《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技术导则》)A.配电自动化主站B.配电自动化子站(可选)C.配电自动化终端D.通信通道

192.配电网规划应遵循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的原则,分析由______等构成的资产寿命周期内的全成本,对多

个方案进行比选,实现电网资产在规划设计、建设改造、运维检修等全过程的整体成本最小。(A、B、D)(《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A、初始投资

B、运维费用

C、定员台账管理

D、故障损失费

E、改造升级费用

196.配电网规划应从______等方面合理控制各级电压的短路容量,使各级电压断路器的开断电流与相关设备的动、

热稳定电流相配合。(A、B、C、D、E)(《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A、网络结构

B、电压等级

C、阻抗选择

D、运行方式

E、变压器容量

197.380/220V配电网直接接地系统主要采用______接地方式。(B、D)(《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A、TI

B、TN

C、ET

D、TT

E、IT

三、填空题

59.逆变器变流器型分布式电源接入220/380伏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超过本台区配变额定容量的25%时,配变低压侧刀熔总开关应改造为______________(低压总开关),并在配变低压母线处装设________________(反孤岛装置)。《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

62.逆变器类型分布式电源功率因数应在____________(超前0.95)~___________(滞后0.95)范围内可调;旋转电机类型分布式电源与公共电网连接处功率因数应在_____________(超前0.98)~____________(滞后0.98)之间。《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相关技术规范》第十一、十二条(5),第十三、十四条(6)

76.根据《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式》转供能力的定义,1台50MVA主变,10千伏电网为单联络架空三分段两联络,

10千伏线路选取300平方毫米电缆架空线,若主变和10千伏线路负载率均按50%计,功率因数取0.95,当需要转移24MW负荷时,需要的10千伏线路联络条数为______(6)条(结果四舍五入近似处理)。(已知300平方毫米铜芯电缆载流量477安)《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式》

139.配电自动化系统故障处理方式主要包括馈线自动化方式和故障监测方式两类,其中馈线自动化可采用

____________(集中式、智能分布式、就地型重合器式)三类方式。《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四、判断题

33.电压偏差的监测是评价配电网电压质量的重要手段,220V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到+10%。(×)(《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70.10kV电网现状应简述本地区及各分区10kV 电网整体情况,包括网架结构、变电规模、线路规模及设备运行情况等。(×)(《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内容深度规定》)(该题删除)

122.电缆的敷设方式应根据电压等级、最终数量、施工条件及投资等因素确定,主要包括隧道、排管、沟槽、直

埋等敷设方式。(√)(《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183.公司在分布式电源并网申请受理、项目备案、接入系统方案制订、接入系统工程设计审查、电能表安装、合

同和协议签署、并网验和并网调试、补助电量计量和补助资金结算服务中,可以适当收取服务费用。(×)(《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分布式电源并网相关意见和规范(修订版)的通知》)

188.配电自动化系统是指实现配电网运行监视和控制的自动化系统,具备配电SCADA、故障处理、分析应用及与相关应用系统互连等功能,主要由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配电自动化系统子站(可选)、配电自动化终端和通信网

络等部分组成。(√)(《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五、简答题

23.如何通过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式基本模块构建典型供电模式?《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式》

答案要点:以A+-E 类供电区划分为基础,根据不同地区电网现状及发展定位,确定电压序列模块,在A+-E 类供电区中考虑不同的地块功能划分(行政区、商贸区、居民区、开发区、高新区、工业园区、农业生区等)

,提出规划

区域负荷密度、供电可靠率、综合电压合格率、转供能力等技术指标,确定适合区域发展的目标网架结构,选择合适的标准化设施,同时保障不同类别电源和用户的可靠接入,从模块组中抽取各种模块,形成适应不同地区发展的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式。

24.简述全寿命周期成本在配电工程中的数学模型及应用于10kV 配电网规划方案经济性分析的基本思路。《配电网

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答:全寿命周期成本在配电工程中的数学模型,CD

CF CO CI LCC 。其中,CI 指初始投资;CO 指运行

成本;CF 指故障损失成本;

CD 指设备退役处置成本。(用文字公式表达也可以给分)

全寿命周期成本在配电工程中的数学模型,CD CF CM CO CI LCC 。其中,CI 指初始投资;

CO 指运行成本;

CM 指检修维护成本;

CF 指故障损失成本;

CD 指设备退役处置成本。(用文字公式表达也可以给分)

遵循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的原则,分析由以上各项成本组成的资产寿命周期成本,对多个方案进行比选,实现电网资产在规划设计、建设改造、运维检修等全过程的整体成本最小。

26.县域电网与主网联系薄弱环节有哪些?(6分)《配电网规划大纲附表3-37附注》

答案要点:

县域电网与主网联络薄弱主要指以下四种情况:一是县域电网与主电网只有一条110(66)kV 线路联络(1分),或联络线电压等级为35kV 及以下(1分);二是县域电网虽然与主网联络的110(66)kV 高压线路超过一条,但均

来自同一变电站(1分);三是县域电网虽然与主网联络的

110(66)kV 高压线路超过一条,但存在长距离共用一

条线路走廊的情况(

1分);四是虽然有来自不同变电站的两条及以上线路,但各条线路的供电区域不能互相转供,

当其中一条线路停电时,县域电网供电容量低于县域电网最大负荷的50%,或不能保证县域内重要用户的供电(

2

分)。

48.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分布式电源并网相关意见和规范(修订版)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3〕1781

号),请简述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系统参考原则。答案:

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压等级可根据装机容量进行初步选择,参考标准如下:(1)8千瓦及以下可接入

220伏;

(2)8千瓦~400千瓦可接入380伏;

(3)400千瓦~6000千瓦可接入10千伏,超过6000千瓦的分布式电源接入10千伏时,需要年自发自用电量

大于50%;

(4)5000千瓦~30000千瓦以上可接入35千伏,接入35千伏的分布式电源需要年自发自用电量大于50%。

最终并网电压等级应根据电网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选论证确定。若高低两级电压均具备接入条件,优先采用

低电压等级接入。

六、应用分析题

1.某地区2010年~2013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9%,期间地区用电量增长如下表,若2014年~2018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预测达10%,请按照电力弹性系数法对2018年的电量进行预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年份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用电量(亿kwh)42.16 46.79 51.09 56.15 62.88

答案:

先计算2010年~2013年该地区用电量年均增长速度为:10.51%;

再计算该区域的电力弹性系数为:K=C/V=10.51/9=1.17,

若按照此弹性系数的发展趋势,

则2018年该地区用电量=(1.17*10%+1)^5×62.88=1.738×62.88=109.29(亿kwh)

5.影响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分为计划停电和故障停电,由于配电自动化技术一般只能针对故障停电,通过快速故障定

位将故障隔离在较小范围,尽可能恢复受故障影响的健全区域供电,达到减小故障停电面积和缩短故障停电时间的

作用。试回答下面有关配网可靠性与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的问题。

(2)对于网架结构满足N-1准则条件的A类供电区,且全部安装“三遥”终端的情形,假设在每条馈线上对k3台分段开关进行“三遥”,并同时对联络开关进行“三遥”,将馈线分为用户均等的k3+1个“三遥”分段,为了满足只计及故障停电因素的用户供电可靠率要求AF set,试问k3应满足以下哪个选项()?

已知:t2为在故障定位指引下由人工进行故障区域隔离所需时间,t3为故障修复所需时间,F为馈线年故障率。

A. B.

C. D.

正确答案为: A

9.某供电公司在编制2013~2018年110kV电网滚动规划时,已知某地区2013年全社会最大负荷1092MW,110kV 主变容量1032.5MVA,110kV发电厂1座,预测2017年该地区全社会最大负荷将达1392MW,其中发电厂上网负荷30MW,发电厂厂用负荷8MW,220kV及以上直供用户负荷50MW,110kV直供用户负荷120MW,220kV变电站35kV及以下直供负荷165MW。

(1)请根据电力平衡计算出2017年该地区110kV网供负荷。

(2)请估算2014-2017年该地区110kV新增主变容量需求。(假设全社会最大负荷的增长速度与110kV网供负荷增长速度相同)

(《省级公司配电网规划报告大纲及附表》)

答案:

(2)该地区负荷年均增长率Kp=((1392/1092)^0.25-1)*100=6%,Kp小于7%,属于较慢增长水平,因此容载比需控制在 1.8~2.0之间。该地区2017年网供负荷为1049MW,110kV主变容量需求1888~2098MVA之间,因此该地区110新增主变容量为855.7~1065.5MVA。

10.如图所示某单联络系统被分为A、B、C三段

A

2km 1000kW

C

6km 2000kW B

4km 1500kW

母线

分段开关(常闭)

出口断路器(常闭)联络开关(常开)作出以下假设:

(1)线路的故障率为0.07次/(年?公里),不计开关的故障率;

(2)开关切换时间为0.5h,转供时间为 1.5h,线路的故障修复时间为3h;

(3)假设停电费用为:单位缺供电量产生的电费损失为0.6元/kWh;单位缺供电量减少的GDP收益为3元/kWh;

(4)假设每段线路所带用户数与所带负荷成正比。

请计算该单联络系统的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和年停电损失费用。

注:1.“开关切换时间”为发生故障后,首端开关跳闸,经过故障定位、隔离,首端开关再次合闸,恢复故障

上游供电的时间;

2.“转供时间”为发生故障后,经过联络开关切换,故障区段外负荷全部转供完成后的时间;

3.“修复时间”为发生故障后,故障段修复完成,恢复供电的时间。

答案不变。

11.案例:根据某市工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集聚区规划一类工业用地1200公顷,二类工业用地900公顷,居住用地400公顷,交通用地200公顷,公共设施用地150公顷。

问题1:请根据推荐的各类用地负荷密度指标(一类工业35W/平米,二类工业40W/平米,居住用地40W/平米,交通用地8W/平米,公共设施用地35W/平米),采用空间负荷密度法计算出该工业集聚区的远景负荷(负荷同时

率考虑为0.6)?

问题2:该集聚区仅靠110千伏变电所供电(110千伏变电所简化为无电源并网),2013年最高负荷36万千瓦。

目前区域内有110千伏变电所9座,变电容量85万千伏安,区域向区外10千伏电网送电5万千瓦(假设该向区外

供电需求一直持续到远景年),请计算该集聚区远景110千伏电网容载比,并判断现有110千伏电网是否满足规划

要求?(《省级公司配电网规划报告大纲及附表》)

答案不变。

12.某区域供电模式如下图所示,供电区域负荷1~6兆瓦/平方公里,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不高于9小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7%。供电区域内以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为主,商贸用电客户数量较多。

答案:

(2)110千伏为单链结构,10千伏架空网为三分段两联络结构、电缆网为单环网结构.

15.已知某区域2013年负荷82MW,预计2020年负荷将达到145MW,区域内有效供电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典型区域以行政区、商贸区、工业园区以及居民区为主,电源以分布式光伏为主,电压序列采用220/110/10kV。

答案:

(2)计算该区域内2014-2020年负荷年均增长率((145/82)^(1/7)-1)*100%=8.5%,110kV容载比按 1.9~2.1考虑,需要变电容量276MVA-305MVA,考虑建设2座110kV变电站,单座站配置3台50MVA主变。

16. 某县域中心城镇和农村区域供电面积分别为83.7km2和215.7km2,现状年(2013年)最高负荷分别为19.7万kW、5.2万kW,远景年(2020年)最高负荷预测分别为35.1万kW、8.4万kW。县域有110kV变电站7座、主变10台、总容量389MVA,35kV变电站13座、主变16台、总容量101MVA。10kV线路181条、3245公里,公用配变1435台、335MVA。

2015年、2020年规划目标为:

2015年规划目标

发展目标A+ A B C D E

N-1通过率110~35kV主变、

线路

100% 100% 95% 90% 50% ——10kV线路100% 100% 80% 60% 30% ——

转供能力100% 100% 80% 60% 30% ——配电自动化覆盖率100% 100% 60% 50% 40% ——

2020年规划目标

发展目标A+ A B C D E

N-1通过率110~35kV主变、

线路

100% 100% 100% 100% 80% ——10kV线路100% 100% 100% 100% 60% ——

转供能力100% 100% 100% 100% 60% ——配电自动化覆盖率100% 100% 100% 100% 100% ——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配电网规划与建设工作的意见》)

答案:

(3)发展重点:

1)优化完善电网结构:对110、35kV电网,逐步形成以链式、环网、双辐射结构为主,解决结构薄弱问题,

提高N-1通过比例;10kV配电网,C类供区中压电缆网以单环结构为主、架空网以多分段适度联络结构为主,D

类供区以辐射式结构为主、具备条件时可就近联络。

2)大力提高供电能力:按照 1.9-2.1容载比规划110kV-35kV变电容量;重点梳理和解决10kV重载线路、重载配变,提高配电网供电能力。

3)提升配电网设备装备水平:新建与改造相结合,按远景饱和负荷密度选择主干线路导线截面,提高配电网

对负荷增长的适应能力。

4)提高配电自动化覆盖率:C类供区采用集中型或就地重合器为主的馈线自动化方式,在网络关键节点经论

证后采用“三遥”终端,在分支线和一般性节点采用“二遥”终端;D类供区推广配置基本型“二遥”。

20.(5)答案:整个供电区(计算不包含F区)2014年的总负荷为:80+100+240+540+200=1160MW,2020年的总负荷为:100+250+510+640+280=1780MW。负荷年均增长率为:((1780/1160)^(1/6)-1)*100%=7.39%,属负荷中等增长水平,故容载比控制在 1.9~2.1区间。

24.某10kV 城市配电网如下图所示,110kV 变电站高压侧110kV 母线短路容量为6000MVA(短路电流31.5kA),10kV 线路采用架空线路,主干线型号为LJ-185,其电抗标么值为每公里0.308,SF 型变压器容量及线路各段长

度均标在图中,试计算dl、d2、d3 点分别短路时的三相短路电流。

26.某地区供电区域划分为A、B、C、D四类,现统计各类供电区域中压线路配电终端覆盖情况如下表所示:

A B C D

供电可靠率(RS-3,%) 99.9800 99.9700 99.9000 99.8300

中压线路总数(条)197 163 132 126 单条线路装接用户数(户)110 90 70 50

安装配电终端线路数(条)148 120 107 97

其中:线路类型Ⅰ(全部配置基本

50 25 97

型二遥,RS3:99.83%)

线路类型Ⅱ(配置标准型二

50 80 57

遥与动作型二遥,RS3:99.90%)

线路类型Ⅲ(二遥为主,三

20 40 15

遥为辅配置,RS3:99.99%)

线路类型Ⅳ(关键节点配置

28 10

三遥,RS3:99.999%)

注:假定同一类型线路的供电可靠性均相同。

1.试计算该地区(各分区及整体)中压线路配电自动化覆盖率。

2.试计算该地区(各分区及整体)中压线路配电自动化有效覆盖率。

3.试计算该地区整体供电可靠率,及各分区供电可靠率是否满足导则中规划年的供电可靠性要求;对于不满足

要求的分区,请从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角度提出改善措施建议。

4.结合相关导则要求,分析哪类区域在终端配置方面存在优化空间,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省级公司配电网规划报告大纲及附表》《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答案:

1.计算公式:

各分区配电自动化覆盖率:A=148/197=75.1%;B=120/163=73.6%;C=107/132=81.1%;D=97/126=77.0%该地区整体配电自动化覆盖率=(148+120+107+97)/(197+163+132+126)=76.4%。

2.计算公式:

其中“符合区域终端配置要求的线路”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线路配置终端,且符合对应本类区域的终端配置标准;

2)线路满足对应本类区域的供电可靠性目标。

据此计算,各分区配电自动化有效覆盖率:A=(28+20)/197=24.4%;B=40/163=24.5%;C=(57+15+10)/132=62.1%;D=97/126=77.0%。

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

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 深圳供电局企业标准 Q/3SG—1.03.02—2001 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 2001—09—30 发布 2001—10—01 实施 前言 为规范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及用户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及运行工 作,规范用户电能计量方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划分、规划设计原则及深圳城市中压配电网、低压配电网的结线方式;规定了用户供电方式与技术要求;规定了电能计量方式;规定了实施配网自动化的原则。本标准的制定参照了有关的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并考虑了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本标准由深圳供电局生技部门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深圳供电局规划分部、深圳供电局计量测试所、深圳 供电局生技工作组。 本标准由深圳供电局规划分部负责解释。

目录 1. 范围 (1) 2. 引用标准及规范 (1) 3. 总则 (2) 4. 一般技术要求 (2) 5. 中低压配电网结线 (5) 6. 用户供电 (7) 7. 用户电能计量方式 (11) 8. 配网自动化原则- (11) 附录A:本标准用词说明 (13) 附图1:城市中压配电结线方式图 (14) 附图2:各类用户高压供电方式示意图 (16) 附图3:含居民用电的综合型低压配电系统分类计量设计示意图 (17) 1. 范围 1.1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及用户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及运行工作。 1.2根据深圳城市发展规划,特区内的福田、罗湖为市级中心;南山区、盐田区,以及特区外宝安区的新安镇、西乡镇,龙岗区的龙岗镇(龙岗中心城)为次级中心。本标准所指的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即为与上述区域相对应的由深圳供电局运行维护及与其联网的中压(10kV)、低压(380/220V)配电网;本标准所指的用户为在上述区域内由深圳供电局通过中压或低压配电网供电的用户。 2. 引用标准及规范 下列标准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本技术导则的条文。本标准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在被引用标准被修订后,应重新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能源电[1993] 228号“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导则” DL/T 599-1996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原则” GB 12325-90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GB/T 1454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3-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Q/3SG-1.03.01-2001 “深圳电网中低压配电设备技术规范及选用原则” Q/3SG-1.05.01-2001 “11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范” SD325-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

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的相关研究

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的相关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我国电力系统也得到了发展,智能 配电网作为满足电力需求的基本保障,其运行的安全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 业生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当前配电网规模的逐步扩大,接线方式以及 设备管理也变得逐渐的复杂起来,在运行与维修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一但 配电网设备出现了故障,就会严重影响该地区的配电网系统,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研究 智能配电网对于故障的处理已经成为了如今配电网发展的重要部分,这也是 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发展的一个挑战,只有充分的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够进 行设备的实时监控与管理,提高配电网系统运行的整体质量,缩短故障查找时间,减少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提升客户满意度。互联网技术具有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优势,通过将互联网技术与运维技术两者相结合,能够不断提升故障解决的有效性。 一、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的研究意义 (一)国外智能配电网的发展现状 国外智能配电网发展十分迅速,欧洲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从而为智 能配电网技术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英国公布了进一步的发展战略,继续开展 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的相关研究[1]。日本早已完成民用智能电表的普及,而美国 的智能配电网作为示范工程已经能够实现基础设施之间的双向通行,在节省成本 的同时,提高了配电网的收益效果,与此同时,建立了统一的网络安全标准。通 过不断的发展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实现互联网与智能配电网的双向融合,推动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带动新生态产业的同时,也为传统产业转为新兴产业提供了 一定的机遇。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也不断地得到拓展, 很多国家对于未来的发展有了规划,并在示范工程中不断地进行试用与推广[2]。 (二)国内智能配电网的发展现状 国内通过对智能配电网进行数据管理,应用多媒体、数据中心等技术,实现 视频监控、资源管理、应用开发的实用化,并将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的研究重点 转为维护技术信息以及业务系统、管理系统等方面[3]。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开 展业务系统的防护测评以及联通预警。然而,从大方向来看,由于配电网这一产 业属于我国的基础产业,在配电网因为技术发展的过程当中仍然受到多种因素的 制约,这也使得配电网的建造周期在不断地延长,出现了地域发展不均衡的现象,这些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确保配电网系统日常运行的安全,相关部 门应当配备专业的维修人员来对配电网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在此过程中,需要 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即便如此,由于配电网运维技术的限制,也使 得维修的效率大打折扣[4]。 (三)智能配电网的发展方向 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研究主要是希望能够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应用通讯技术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的配电网运维技术两者相结合,从而推动 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的发展。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能够降低智能配电网对于地区 分布的依赖性,从而使得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得到延伸,实现信息业务的双效统一。通过对于配电网人员的合理分配,能够降低能源运输的成本以及能源损耗, 协调供求之间的平衡[5]。因此,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研究能够 在根本上解决传统配电网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资源的整合,实

智能配电网规划的方法和工具是什么

实现智能配电网规划的关键在于研究开发适合其特点的方法与工具。文章基于第23届国际供电会议规划分会(CIRED2015-S5)中的相关议题,从负荷模拟和预测、网络模拟和表示、规划中广泛涉及的电气计算和分析3个方面介绍了与智能配电网规划有关的方法和工具,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开发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0引言 传统配电网规划一般仅考虑了最严重工况的情形(如最大负荷的预测值),而采用节点负荷的历史极大值对配电网荷载能力及电压分布进行校核计算,这样造成规划方案一般都会事先预留较大的容量裕度,且对配电设备一般不设置监控手段。在负荷增长率较快和无分布式电源(DG)接入的情况下,这种传统方式尚有其合理性。但是,随着智能配电网的发展,负荷越来越主动,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越来越高,造成电网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确定性的规划方法,必然造成电网容量的利用率低、投资建设成本高、故障风险难于掌控等负面后果,而这些又都有可能成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的障碍。 为了提高电网建设的经济性,未来的规划应该主要考虑大概率事件以及小概率大损失事件,这依赖于对长期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对实时运行数据的监测管理,而这又依赖于量测技术和智能装备技术的发展。相应地,配电网规划方法和工具的研究重点也将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考虑不同的负荷量测方式和预测方式。由于可以利用从智能电表获得的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可实现基于每小时/每季度的电能计量数据构建较为精确的负荷模型,包括一年以上的预期负荷变化曲线以及描述这一预期变化曲线的正态分布函数。 2)考虑低压网络(LV)规划的需求。由于在低压系统中接入了大量可再生能源,出现了像电动汽车这样具有潜在高同时率的新型负载,并且要求更高的供电质量和用电效率,因此,配电网规划重点必然会逐渐从中压系统转向低压系统。 3)摒弃传统的确定性建模方法。由于需要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量测和控制手段变化以及规划模型的经济性,在对长期规划方案进行选择时,应采用负荷和DG出力的概率模型来模拟风险,通过合适的概率密度函数来描述未来发电和需求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应采用概率潮流计算方法,在模型中用概率密度函数取代一个个确定性的数值,潮流计算结果则由期望值及其概率分布组成。 国际供电会议(CIRED)致力于展现和推广供电技术及管理方面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包括网络元件、电能质量、运行控制和保护、分布式能源、配电系统规划和DSO监管等6个研究分会。其中,配电系统规划分会(S5分会)包含以下4个议题: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网络发展、配电规划、方法及工具。本专题连载分别对应上述4个议题,推出了4篇系列文章:系列文章之一介绍了配电网消纳高占比可再生能源的风险管控方法;系列文章之二和之三分别介绍了配电网的技术发展方向和智能配电网规划的关键技术;本文为系列文章之四,主要介绍能够支持配电网规划和投资的创新性方法、模型与工具;后续还将有3篇文章,主要介绍与智能配电网规划和运行有关的案例分析。

高压配电网的设计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前言 (Ⅲ) 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 (1) 1有功功率的平衡计算 (1) 2高压配电网的电压等级的选择 (1) 3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1) 4导线截面的选择 (2) 5潮流计算 (2) 5.1概论 (2) 5.2计算结果 (4) 6经济技术比较 (5) 7调压计算 (6) 8联络线上的潮流计算 (6) 结论 (7) 第二部分计算书 (8) 1.有功功率的平衡计算 (8) 2.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9) 3.导线截面的选择 (10) 3.1 导线选择 (10) 3.2 导线校验 (12) 4潮流计算 (13) 4.1 方案一 (13) 4.2 方案二 (33) 5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佳方案 (46) 5.1电网的电能损耗 (46) 5.2线路投资 (47) 5.3 变电所投资 (47) 5.4 工程总投资 (47)

5.5计算年运行费用 (47) 5.6 计算年最费用 (48) 6调压计算 (48) 6.1 A变电所的调压计算 (48) 6.2 B变电所的调压计算 (49) 6.3 C变电所的调压计算 (50) 6.4 D变电所的调压计算 (50) 7联络线上的潮流计算 (51) 7.1联络线断开一回的潮流计算 (51) 7.2一组机组停运检修时的潮流计算 (52) 参考文献 (56) 附录 (57)

高压配电网设计(二) 摘要:在近几年来,随着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电力网络成为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变电站、输电线路和配电网络;它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发电厂和用户,以最小的干扰,在一定的电压和频率下最有效最可靠地把电力通过输电线和配电网传送给用户。本设计采用理论和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讨论高压配电网的设计。首先,根据负荷特点和要求来确定供电系统的类型、变压器的容量、导线截面积等。其次,电力网络的典型网络结构有环网、放射型、单端供电型、双端供电型等形式。我选择两种不同的网络,之后对之进行潮流计算得到各段的功率损耗以及电压降落。假设全网电压为额定电压,可以得到各用户端的实际电压值。在电压偏移在允许的范围情况下,对所选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找出一个最佳方案,使之在可靠性和经济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关键字:高压配电网,功率损耗,电压降落,允许电压偏移。

配电网运维管理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论文】

配电网运维管理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物联网技术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将远程控制与配电网运维管理有机结合的一项技术,优势很多,其中最明显的是提高运维管理工作效率,实现对人工难以检测的数据的检测,从而使信息的获取更加精确,实现设备稳定运行的目标。文章介绍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同时结合配电网运维管理的现状,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配电网运维信息中的应用举措。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配电网;运维管理 信息交流的媒介有很多,物联网是其中的一种。简单的说,物联网就是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进行有机的统一,让真实存在的事物与虚拟的网络结合,其是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出现的新兴技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解决了配电网设备的状态检测等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有效提高了配电网的运行水平。 1物联网技术的优势 1)有效提高配电网各项工作的质量。2)保证配电网的

安全稳定运行。3)提高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和配电网的管理水平。4)降低人工的工作压力。5)大幅度提高配电网巡检的工作效率。该技术的应用需要由专业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进行,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技术人员通过计算机终端可以实现对配电网中所有设备的实时监测,将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当设备运行出现问题时,不仅能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还可以及时断开不稳定运行的设备,避免给配电网的运营带来更大的损失。 2物联网技术的特点 1)实现事物处理的全球性,全世界的各种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快速高效的转运。2)有效地将现实与虚拟结合,物联网技术的使用可以将实际的事物带入高虚拟世界中,实现信息的高效交流与沟通。3)物联网技术是新兴的高科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系统工程的建成比较复杂,需要传感网络系统等多个系统配合工作才可以完成[1-2]。 3电力物联网体系概述 电力物联网体系是在电力系统中合理设置智能型装置,一般情况下智能装置会在电力生产等多个环节中设置,同时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设计分析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8-06-27T10:03:26.35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作者:黄昊杰[导读] 摘要:电网体系中配网作为重要环节,是将电力体系和用户紧密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电能,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广州四方邦德实业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63) 摘要:电网体系中配网作为重要环节,是将电力体系和用户紧密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电能,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使配电网健康发展,在配网建设中建设要求不断提高,如电网安全性、智能性与可靠性,配网是直接作用于用户的,由于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使计划主体多元化,就要加强配网建设力度,对配网进行合理运营,充分发挥配网建设效益和出资效 益,确保配网构造向自动化和安全性方向转变,真正实现智能化的目的。关键词:电力系统;智能配电网;设计配网的组成部分包括有用户端、变电站和配电线路、开关等,在智能电网中自动化配电逐渐向更高级方向转变,如高级管理、高级操作等,高级管理主要是对配电数据的统计、编辑与输入管理,高级操作则包括了对配电的管理与控制,数据资料采集、具有无功控制和自动化的功能,具体是通过地理图像来获得配电空间资料和设备网络资料,具有高级操作系统和管理系统,从而获得网路数据和信息资料,对终端故障进行定位,使故障快速修复与隔离。一.智能配网简介(一)智能配电网现状智能配电网主要是由配电网主体部分、电网运行枢纽和配电网终端所组成,其中配电网主体部分主要是由配电站和变电站所组成,为配电网电力提供源泉;而电网运行枢纽则主要是由微网、开关和环形电路所组成,对配电网开始与结束进行控制,同时控制配电负荷量和配电方向。配电网终端主要是由智能终端、配电设备、全球定位系统、通讯网络和供料器所组成,是配电系统和用户之间进行连接的桥梁[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用电量不断增加,传统配电网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随之人们对于用电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电稳定性主要表现在电压稳定,在用电高峰期,经常出现电气设备无法运转或电压突然升高,造成电器被烧坏的问题。其次,在用电稳定中还关注着供电连续性问题,这也是配电网设计的主要面对,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智能配电网在设计中就应该具有可靠的网络分布,增加投资配电网的会回报率,在线路设计中应保持美观与环保,节约空间。(二)智能配电网工作原理在电力系统中智能配电网是电能发送和变配的主要环节,也是直接面向用户的重要环节。在电能配置中应根据区域用电实际情况和用电高峰期等,对电能进行合理计算与配置[2]。由于工业用电和家庭用电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在配电初期应有对电能分配计算留有一定的余地,确保配电网安全。最后,还要根据高级优先原则来对配电负荷进行有效控制,并对配电网配电情况进行安全追踪。二.电力系统中智能配电网的设计(一)配电网设计技术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应具备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效性,对配电网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给用户提供连续和稳定的电力支持,确保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作的正常展开。智能配电网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来对电网进行实时监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控制与调节[3]。而配电网设计技术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可视化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的理论知识,在屏幕中将数据以图形或图像的方式显示出来,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脑、LED广告牌、电视等都是采用的可视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智能电网设计中应用可视化技术,可以有效使人与配电网进行直接的信息输入输出操作,提高配电网工作效率,为配电网安全性提供保障。第二,配电数据监控与采集技术。在配电网设计中,引人该技术主要是刘勇光纤、载波和无线等组网技术,来对配电网控制中心、用户端口、分段开关和变电站进行全面覆盖,从而实现业务流、电力流和信息流的一体化,可以对配电网主体部分、终端部分和运行枢纽进行全方位信息采集,并对故障点及故障区域进行严密监测与控制[4]。第三,高级配电自动化技术。高级配电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有用户自动化、配电管理自动化技术、配电运行自动化技术等,其中用户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实现客户信息自动化管理和自动抄表,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配电管理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对设备进行自动化检修,加强对停电管理、设备管理、规划与设计管理和检修管理等,在配电网设计中引入配电管理自动化技术,主要是为了对配电系统和用户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配电运行自动化技术主要是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自动化采集和监控,从而有效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二)配电网测量控制终端设计配电网终端主要是由全球定位系统、智能终端、通讯网络、配电设备及供料器等所组成,在终端设计中就应对变压器运行的状态量和模拟量进行高准确性和高精度、实时采集,在短时间内对配电网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在筛选后输送到配电网监测显示屏中,如智能终端可以对配电网故障进行有效处理,则可以及时将故障排除,如发生突发性情况,或是在智能终端程序设计初期不能将设计涵盖的故障系统进行排除,为人工处理和操作提供准确的依据[5]。在配电网测量控制终端设计中,数据接入主要是通过接口的方式来实现的,将拓扑结构抽取,使可视化网络同步数据变化情况更加完善,获得静态限值与开关状态参数。配电网测量控制终端系统在设计时,系统管理工作主要是依靠数据输入输出情况来对配电网闭环流程进行管理,并对终端分管区域中配电网运行状态数据进行搜集,对故障进行排查,同时也为设备检修、运行与停运状态提供准确的路径选择,同时对配网设备海量分布与模糊搜索用图形显示出来。因此在终端系统设计中应具有多种功能,一是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的功能,对三相交流电测量数据进行实时记录,如视在功率、有功或无功功率、三相电压或电流等,在统计后得出最大值与最小值;二是具有数据报表和存储功能,将系统在运行中的日统计数据和月统计数据进行保存,通常月统计数据主要是对12个月的运行数据进行保存,日统计数据主要是对40天的运行数据加以保存[6]。三是开关状态控制与监测功能,在配电网监测终端,应对三路开关状态量进行采集,当开关状态发生变化时,可以对当前状态和发生时间进行记录,并通过继电器对开关进行控制,对外部脉冲电能表变化数据进行读取。结语:

配电网规划管理专业调考试题题库-勘误

配电网规划管理专业题库(勘误) 一、单项选择题 4.农村电网是指县级行政区域内,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电力服务的______千伏及以下电网设施。(A)(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管理办法) A. 110 B. 35 C. 10 D. 0.4 7.根据国网公司《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B类供电区域10kV电缆网推荐电网结构是______。(B)(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A.双环式 B.单环式 C.双链式 D.单链式 12.配电网规划年限一般可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其中近期一般为______。(C)(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内容深度规定) A. 1年 B. 3年 C. 5年 D. 10年 34. 35千伏及以下电源接入系统方案审批工作由______负责。(C)(国家电网公司“大规划”体系建设方案) A.国网公司总部发展部 B.省级公司发展部 C.地(市)公司发展部 D.县(区)公司发展建设部 116.县级规划根据lOkV电网主要设备的运行年限及健康水平,需论述年内线路改造方案,估算______年改造工程规模,列表说明开关、线路长度、杆培及沟道等主要工程量。(A)(配电网滚动规划大纲)(A)2,5 (B)2,6 (C)2,3 (D)3,6 117.根据110 (66) kV 公用网网供负荷预测结果,依据规划技术原则,分析预测 110 (66) kV 电网需达到的变电容量,分析需新增的变电容量。(A)(配电网滚动规划大纲) (A)规划期末(B)规划期内(C)规划水平年(D)规划基准年 118.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对比分析规划实施前后110 (66) kV 电网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的改善情况,评价规划效果,说明对规划目标的满足程度.主要分析指标包括:容载比、主变N-l 通过率、线路N-l 通过率、单线或单变比例、等。(D)(配电网滚动规划大纲) (A)综合电压合格率(B)线路电缆化率(C)供电可靠率(D)线损率 119.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式中从模块组中抽取各种模块,形成适应不同地区发展的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式,共计______种。(D)(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式) (A)20 (B)24 (C)26 (D)29 198.农村电网是指县级行政区域内,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电力服务的______kV及以下电网设施(含用户电表)。( B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管理办法) A. 220 B. 110 C. 35 D.10 120.配电自动化有效覆盖率是指符合区域的线路条数占该区域线路总条数的比例。(D)(配电网自动化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A)二次终端(B)二遥终端 (C)动作型二遥终端(D)配电终端配置要求 206以下哪个电压序列适用于D类供电区域______。(D)(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的探讨_0

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的探讨 当前,我国的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互联网已深入到千家万户,“互联网+”的实行,极大地推动了国民消费水平,并且促进了各类产业的发展,同时各产业生产水平也得到了相应提高,增强了行业创新能力,为我国构建新经济和新动能提供了有效举措,并且为我国其他部门增添了新动力。我国传统的电力系统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技术相融合,已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目标,这也标志传统电力行业在“互联网+”智能配电网方面的转变。因此,探讨研究“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行维护技术对我国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标签:互联网+;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 1 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的意义 “互联网+”,即以互联网为平台,并有机结合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将互联网与各生产行业结合起来,以更好地促进行业转型与现代化发展。互联网+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由于大数据、通信技术的结合,使得配电网运维工作摆脱了对地理位置的依赖,实现了业务流与信息流之间的完美统一,因此已经成为智能配电网运维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互联网与智能配电网的融合,可以使电力能源的调配更加便捷、更加高效,从而有利于实现电能供需的最优化配置,达到一定范围内电能的工序平衡,有利于降低电力调度成本、减少电力传输损耗,还有利于减少配电基础设施的投入,对于改善如今日益突出能源短缺与能源供求矛盾问题、实现绿色配电,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配电网系统不断完善,但是仍有一些地区由于受到配电网投入成本高、网络设施水平低、项目工期长等因素的限制,导致我国配电网整体上存在建设不均衡的局面,无法实现全覆盖。同时,智能配电网运维过程中,需要涉及到的元素包括设备零部件及专业维修工具、专业维修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等。但实际上,配电网运维工作的成本较高,且往往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效果却不尽人意。以W=T1(/ T+T2)代表配电网运维效率计算公式。其中,W 是配电网运维效率,T1 是配电网的有效工作时间,T2 是配电网的维护的时间。由此可见,配电网运维效率与配电网维护的时间成反比。因此,为实现配电网运维效率的提高,必须缩短配电网维护的时间。 2 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 “互联网+”支持下的智能配电网运维平台主要是由信息中心、运维诊断中心、运维专家中心、典型案例中心以及服务交互平台等组成。其中,信息中心主要是利用采集设备全面采集配电网运行维护期间存在的各项故障问题,在收集完成之后由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整理,存储在信息采集中心;运维诊断中心主要是应用统计诊断技术,人工神经网络诊断算法以及故障定位技术等全面诊断故障问题;运维专家中心主要是建立全球配电网运维技术专家群交流中心,对专家在线聊天以及视频会议等信息资料进行全面收集;典型案例中心主要是对典型案例进行收

配电网规划技术专业调考试题题库勘误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专业调考试题题库 规划技术专业 、单项选择题 63?某110kV变电站平均负荷为15MW,因故障造成全站停电,为满足第三级供电安全水平要求,最少应有______ 负荷在15分钟内恢复供电,其余负荷在3小时内恢复供电。(A)《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A.3MW B. 10MW C. 12MW D. 15MW 导则》 A.安全电流 B.短路电流 C.最大负荷电流 D.短路冲击电流。 72?以220/380V供电的非车载充电机功率因数应不低于_________ ,不能满足要求的应安装就地无功补偿装置。(C)《电 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电网技术规范》 A. 0.8 B. 0.85 C. 0.9 D. 0.95 87.10千伏并网的光伏发电站,当并网点电压跌至0时,应能不脱网连续运行______ 秒。(B)《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 网相关技术规范(修订版)》(该题删除) A. 0.05 B. 0.15 C. 0.25 D. 0.5 89.充电设施容量大于100kVA,宜采用专用配电变压器,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低于_____________ 。(C)《电动汽车充换电设 施接入电网技术规范》(该题删除) A. 500kVA B. 630kVA C. 800kVA D. 1000kVA 107:某地级市110kV电网目标形成单链结构,变电站接线为2线3变扩大桥,主变本期规模1-2台,远景规 模均按3台50MVA设计,变电站负载按75%考虑。按照“导线截面一次选定”的原则,贝U 110kV线路导线截面宜选 择: ______ 。(已知:线路最高允许温升按80 C,钢芯铝绞线长期允许载流量LGJ-185为531A、LGJ-240为613A、 LGJ-300为755A、LGJ-400为840A,环境温度25C的折算系数为1、80C的折算系数为0.81 。)(C)《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2 A.185 mm 2 B.240 mm 2 C.300 mm 2 D.400 mm 115.10kV线路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要求,B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不宜超过 _________ 。(A)《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A. 3km B. 5km C. 10km D. 15km 135.C类供电区域的综合电压合格率规划目标不小于 _____ %。(C)《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配电网络也在不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于中低压配电网,对其规划的现状以及规划设计的工作内容与主要步骤进行简单研究,希望对日后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配电网;中低压;规划;设计 引言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日常生活中对于电力资源需求量也逐渐增多,随之中低压配电线路规划与设计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我国的中低压配电网在规划设计上仍然有着一定缺陷,面对于越来越大的供电要求,已经显得较为吃力。所以对于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的研究,对于我国中低压配电线路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1、国内中低压配电网建设现状及面临问题 目前,国内90%左右的地级以上供电企业已经开始配电系统自动化,有的省份还设计了自己的技术原则。在社会上,已经有多家科研机构致力于配电系统的研究。一系列的努力都为我国的供电方面的问题提供了基础,包括供电的可靠率问题、设备的安全性问题、供电的质量问题等等,并且还对于劳动效率和现代化管理等方面都提供了保障。这一系列的设施技术也是我国的中低压配电网的建设现状现状。总结来看,我国的配电系统也有自己的不足,我国的配电系统发展时间较短,对于基础方面的配备也不够完善齐全,一些试点刚刚开始试验,对于中低压配电网的建设尚没有普及,并且理论研究不足。一般情况下,对于中低压配电网建设,常见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110kV变电站的分布点不平衡,使得10kV中压线路在使用时依然是单辐射线路,这样就使得供电的半径较长,环网率不够高,线路严重过载,致使转供电能力较差,网架结构复杂。而对于0.4kV低压供电系统,农村偏远地区的配变台区供电半径大,电压较低。城市的发展步骤和配电网的发展不协调。 2、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的工作内容与主要步骤 2.1、对于规划的年份与范围进行确定。这点一般是由供电企业来提出具体要求,而规划者可以与自身具体情况相结合,来将自己的建议提出来。 2.2、对于规划数据收集的工作。对于规划数据收据的工作是配电网络规划设计的一个主要步骤,是开展负荷预测以及中低压配电网络现状分析的重要内容。 2.3、对已存在中低压配电网进行分析。这个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于现有中低压配电网网架的结构等一系列情况来进行分析,将配电网中存在的一些问

“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应用分析

“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应用分析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各行各业的变革,配网作为电力系统的关键部分,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实现了智能化发展,然而,智能化配网也需要先进的运维技术,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智能配网的健康、持续运行,也才能有效发挥智能配网的功能和作用。本文就“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应用展开探讨。 标签:互联网+;智能配网;运维技术 引言 “互联网+”是促进互联网技术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的行动规划,不仅能加快产业发展水平,更能增强各个行业的创新能力,是构筑社会经济发展全新优势及功能的有利手段。配电网作为推动社会发展及国民经济进步的主要公共基础设施,向国民经济各个建设部门提供不竭源动力。由此可见,“互联网+”与传统电力行业间有效融合所产生的行业变革已成为国家性战略目标,意味着传统电力行业形态革新及其他衍生发展趋向常态化。 1 我国智能电网运维困境 作为我国基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系统的发展水品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稳定水平。但就我国目前配电网发展现状来看,很多地区的配电网发展水平比较落后,配电网网络设施不健全,加强配电网改革势在必行,但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网建设成本较高,运维复杂,在运行以及发展中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我国虽然不断推动“互联网+”智能配网建设,但仍然还有很多地区没有引入革新,导致“互联网+”智能配网发展不平衡问题显著,限制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想促进“互联网+”智能配网的建设水平和运维水平,需要不断引入专业人才,同时以高素质和高专业水平加强硬件设备的维护。但目前“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仍然存在一些困境,因此必须结合我国现状进行”互联网+”智能配电网运维水平。 2 “互联网+”智能配电网的积极意义 互联网和智能配网的有效融合,让电流能源的调度与调配变得方便、高效,进而达到电能的合理分配,实现特定范围内电能的工序平衡,从而有效地控制电力调度成本,控制电能传输的消耗,控制配网基建的投资,从而缓解有限的能源和急切的工序间的矛盾,达到电能的绿色配置。近年来,现代科技持续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进步,配网系统也在日益走向完善,然而,部分经济落后或闭塞的区域,因为配网自身的投资较大,电力基础设施不健全、工程项目工期长等弊端,使得配网建设未能均衡发展,不能达到全面覆盖的目标,而且,智能配网运行与维护中,包含多个关键因素,例如:零部件的配置、专业检修工具,检修人员的专业性等,然而,事实上,配网运维需要投入更多,其中涉及到更大的人力、物

国网福建公司-配电网规划调考试题-规划技术专业试卷

福建配电网规划技术专业2014年岗位考试 (全员普考A卷)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请在括号内填上正确选项) 1、国家电网公司“大规划”体系建设方案,“管理一个口”是指各类、各级、各专业规划和计划要纳入( C )和综合计划,实现发展部门归口管理和综合协调,专业部门协同配合和业务指导。 A、电网发展规划 B、企业规划 C、总体规划 D、专项规划 2、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管理规定,省经研院负责编制(C )电网规划,地市经研所负责编制( C )电网规划。 A、35~500千伏;10千伏及以下 B、110(66)~500千伏;35千伏及以下 C、220~500千伏;110千伏及以下 D、500千伏及以上;220千伏及以下 3、刘总在2014年公司“两会”上提出,2014年配电网重点工作:加大农村电网重过载配电变压器、老旧线路、计量装置等改造和更换力度,解决( C ),优化县域电网结构,年内解决“孤网”运行、与主网联系薄弱县域电网问题。加快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实现户户通电。 A、电动汽车接入 B、分布式电源接入 C、农村“低电压”问题 D、中压长线路 4、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配电网规划与建设工作的意见,提升配电网装备水平应做到新建与改造相结合,以远景规划为指引,按( B )选择导线截面,提高配电网对负荷增长的适应能力。 A、经济电流密度 B、饱和负荷密度 C、现状负荷情况 D、现状装接配变容量 5、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对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提出了原则要求,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

原则上A+、A、B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 B ),C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 B ),D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 B ),E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 B )。 A、不宜超过2km;不宜超过4km;不宜超过15km;应根据需要经计算确定 B、不宜超过3km;不宜超过5km;不宜超过15km;应根据需要经计算确定 C、不宜超过3km;不宜超过5km;不宜超过10km;不宜超过15km D、不宜超过2km;不宜超过5km;不宜超过10km;不宜超过15km 6、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要求220/380V线路应有明确的供电范围,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原则上A+、A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 B )、B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C 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D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E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 A、不宜超过100m;不宜超过200m;不宜超过400m;不宜超过500m;应根据需要经计算确定 B、不宜超过150m;不宜超过250m;不宜超过400m;不宜超过500m;应根据需要经计算确定 C、不宜超过150m;不宜超过250m;不宜超过400m;不宜超过500m;不宜超过800m D、不宜超过200m;不宜超过300m;不宜超过400m;不宜超过500m;不宜超过800m 7、对于一个规划期内年负荷平均增长率为10.5%的区域,110千伏容载比建议范围为( C )。。 A、1.7~2.0 B、1.8~2.0 C、1.9~2.1 D、1.8~2.1 8、用户接入应符合电网规划,不应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及电能质量。100千伏安及以上的用户,在高峰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宜低于( B );其他用户和大、中型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0;农业用电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85。 A、0.98 B、0.95 C、0.92 D、0.90 9、配电自动化终端的作用(B)。。

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 1 部分:配电部分(征求意见稿)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Q/ND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ND XXXXX—XXXX 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第1部分:配电部分 Code of content profundity for working drawing design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projects Part 1: distribution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总则 (3) 5 施工图设计说明及目录 (3) 6 电气部分 (3) 6.1 设计范围: (3) 6.2 图纸编制 (4) 7 土建部分 (5) 7.1 设计范围: (5) 7.2 图纸编制 (5) 8 施工图预算 (6) 8.1 设计范围: (6) 8.2 施工图预算内容及深度 (6) 8.3 工程量计算原则 (7)

前言 为提高公司配电网建设水平,贯彻落实公司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适应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求。根据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要求,规范配电网工程设计工作,提高设计能力,全面推广应用标准化建设成果,公司组织编制了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本系列标准共分为 3 个部分: ——第 1 部分:配电部分 ——第 2 部分:配网电缆线路部分 ——第 3 部分:配网架空线路部分 本部分为系列标准的第 1 部分。 本标准是按照DL/T 800-2012标准编写规范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标准分委会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配电网建设办公室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单位):配电网建设办公室、包头供电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凯、袁海、樊海龙、任志远、武国梁。 本标准2018年01月首次发布。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探究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探究 发表时间:2019-09-21T23:40:48.3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袁明秋 [导读] 摘要:打造坚强智能电网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适应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打造坚强智能电网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适应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电力在能源转型中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凸显,经济社会发展的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保障能源供给面临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这些都对加快电网发展、强化电网功能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网作为面向广大用户的终端网络,在新形势下需要加强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智能化;配电网运维 引言 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和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使得产业链外的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使其在我国的消费领域和生产领域得到了有效应用。我国电力能源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能源,实现其有效供给和使用,提升电力系统运营的质量和水平,是当前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工作任务。配电网运维作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组成部分,其智能化、自动化发展成为满足当前电力行业经营发展需要的工作目标。借助当前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便利条件,创新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是当前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工作任务。 1智能电网概念 (1)智能电网又称未来电网,它不是事物,而是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电网基础设施结合的一种新型现代化电网,智能电网拥有比较可靠、安全、高效的特点,其关键技术领域涉及范围比较广。智能电网具体有传感测量技术、制动控制技术、分析决策技术等。如果想清晰认识智能电网,需要先从智能电网的概念、基础、关键技术、内涵特征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智能电网的概念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并且智能电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已经帮助很多人解决了问题。智能电网的发展是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前提下,综合利用网络的一种智能化系统。电力系统利用智能电网进行相应的管理和监控,这样有效的实现了电力系统的稳定。电力系统也可能出现故障,在出现故障时,可以利用智能电网在发生问题的第一时间接受到信号,这也为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现阶段,随着能源的缺乏,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应注重实现电力系统的环保、安全、高效发展目标,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稳步前进。 2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要点 2.1移动互联网智能配电网运维信息采集技术 分析当前智能配电网整体的发展状况可知,我国智能配电网运维的发展和建设并不完善,在地理位置上呈现不平衡发展状态。一些地区受经济发展程度、交通及气候环境等因素制约,配电网运维工作较为落后,还是以人工巡线方式进行电力系统运营工作,虽然耗费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但是电力系统工作效率和质量都并不突出,还存在工作时长较长、工作进度进展较慢的问题。特别是在智能配电网运维电力故障工作中,传统的工作方法只能通过人为排查进行故障问题的判断和检修,并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故障问题,对故障问题的判断和分析不到位。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应用,将配电网运维故障数据进行了良好地收集和分析,将整体的配电业务互联网化。将供电设备和检修设备接入互联网,借助互联网对设备进行检修和控制,实现有效地数据收集和控制,进而对整个配电网运维进行管理和控制。通过比对配电网出产数据和实际的运行数据,对设备进行监督和管控。通过电线路上的电压数值进行数字信号的转换处理,有效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运算。根据不同类型的数据表现,划分出不同类型的故障问题。 2.2电网运行实时监控 SCADA是EMS系统的关键部分,SCADA的软件模块可分成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两部分。数据采集模块是EMS系统与电力系统连接点,其通过和远程通信专线、数据网络实时采集电网运行数据,并传送至应用程序,按照应用程序发出的指令调控远方站。作为关键的数据源,数据采集子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信息处理能力。因此,必须统一设计各种电网应用,以确保数据采集的顺利进行。电网实时监控包括稳态监控、动态监视及在线监视三种形式。其中,稳态监控直接影响技术人员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判断,稳态监控需支持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等设备的远程控制,以实现电网运行过程中的遥控;动态监视是稳态监控的有力补充,具有坏数据辨识、公式定义及提供计算库的能力。此外,还应该具备母线平衡、断面监视、量测及屏蔽等功能。 2.3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架构 (1)一次设备层主要包括变电站、线路、环网柜/开闭所、配电台区以及分布式光伏、风电、储能站等,其中的各类可控设备是实现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的最基础执行单元。 (2)二次终端层主要包括远程终端RTU、馈线远方终端FTU、站所终端单元DTU、配电变压器远方终端TTU、微型相量测量单元 μPMU等负责对一次设备数据信息采集与控制,是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的最为重要的感知单元。 (3)网络通信层主要包括光纤专网、2G/3G/4G无线专网以及无线公网等,是将二次终端采集的数据信息及控制与状态信号上传下达的重要传输通道,未来5G无线专网的建设与应用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智能配电网海量数据信息的低时延高可靠传输问题,有效缓解光纤专网投资建设的压力。 (4)系统平台层又可按照具体功能实现分为数据集成、数据挖掘分析和决策控制3个子层次。数据集成主要是利用数据总线技术将调度自动化、配电自动化、微型同步相量测量、生产管理以及分布式电源管理等相关系统的数据信息进行融合共享,为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的实现提供有效统一的数据信息支撑。数据挖掘分析主要是基于集成融合的同步化实时量测数据,针对区域智能配电网进行快速状态估计,在线评估运行风险,故障诊断分析,故障发生后快速制定形成故障恢复优化方案,需要合环操作时评估合环风险,以及正常运行时对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接入区域及时进行动态特性优化分析形成优化运行方案等。决策控制包括预防、紧急、恢复和优化4个过程控制,主要是基于多维数据挖掘分析结果与方案形成控制策略,以控制命令的形式下发至二次终端,控制一次设备动作,执行对应的过程控制。 2.4智能报警 依据SCADA采集的数据推断可能发生故障的设备元件,完成故障定位后发送至报警系统,同时给出故障元件所在位置,为电网运行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