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纹岩、 英安岩、流纹质凝灰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 花岗斑岩、钙质细砂岩的描述

流纹岩、 英安岩、流纹质凝灰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 花岗斑岩、钙质细砂岩的描述

流纹岩、 英安岩、流纹质凝灰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 花岗斑岩、钙质细砂岩的描述
流纹岩、 英安岩、流纹质凝灰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 花岗斑岩、钙质细砂岩的描述

流纹岩、英安岩、流纹质凝灰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花岗斑岩、钙质细砂岩

流纹岩:

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红色,斑状结构,流动构造。斑晶斜长石5-20%、石英5-10%、黑云母3-5%组成。斜长石: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柱状,粒径0.2—2.5mm。石英:灰色,半自形,粒状,粒径0.2—2.0mm。黑云母:黑色,片状,粒径0.2—1.0mm。基质:由隐晶的长英质组成。

英安岩:

岩石新鲜面呈灰白色、紫灰色、灰色,风化面呈灰、浅灰色,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斑晶斜长石5-20%、石英2-3%、黑云母3-5%组成。斜长石: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柱状,粒径0.2—2.5mm。石英:灰色,半自形,粒状,粒径0.2—2.0mm。黑云母:黑色,片状,粒径0.2—1.0mm。基质:由隐晶的长英质组成。

流纹质凝灰岩:

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褐色或灰绿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或层状构造。火山碎屑物由<2mm的凝灰物质组成,碎屑成分中岩屑约占%,晶屑约占%,玻屑约占%;填隙物为火山灰,还可见少量火山角砾,含量约

%,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岩石较疏松,有粗糙感,层理不明显。

流纹质熔结凝灰岩:

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红色,熔结凝灰结构,假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碎屑物含量>75%,由<2mm的凝灰质组成,主要以塑性玻屑和屑为主,其中玻屑约占%,晶屑约占%,岩屑约占%;填隙物为火山灰,还可见少量火山角砾,含量约%,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

花岗斑岩:

风化面浅肉红色,新鲜面肉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由钾长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角闪石组成,占20%。钾长石:半自形粒状,肉红色,大小1-5mm,含量5-10%;石英:无色或半透明,大小1-5mm,含量5-10%;黑云母:多为褐色片状,0.8-3mm,1-5%;角闪石:深绿色,半自形柱状,0.8-2mm ,<5%;基质呈肉红色,为微晶结构。

钙质细砂岩:

风化面浅灰黄色,新鲜面灰黄褐色,细粒砂状结构,水平层理构造、粒序层理构造、交错层理构造。碎屑成分为长石、石英和岩屑,大小0.06-0.25mm ,分选较好,长石呈次圆状、次棱角状,含量>25%;石英呈次圆状、次棱角状,含量30%;岩屑为流纹岩,呈次圆状、次棱角状,含量30%;填隙物为杂基和胶结物,含量为%,钙质胶结。

云南东川地区昆阳群黑山组凝灰岩锆石SHRIMP_U-Pb年龄及其地层学意义

收稿日期:2008-11-24;修订日期:2009-03-06 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编号:2009CB421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773001)和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南地区基础地质综合 研究》项目(编号:121201061023)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孙志明(1968-),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西南地区基础地质调查及区域地质综合研究。E-mail :z.m.sun@https://www.doczj.com/doc/842727252.html, 地质通报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第28卷第7期2009年7月Vol.28,No.7Jul.,2009 昆阳群主要分布于云南东川地区及滇中地区,为一套浅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时代为中元古代[1-7]。昆阳群又可分为上下亚群,下亚群自下而上包含了黄草岭组、黑山头组、大龙口组和美党组; 上亚群自下而上分为因民组、落雪组、黑山组(滇中称鹅头厂组)和青龙山组(滇中称绿汁江组)。昆阳群的地层层序长期存在争议,素有“正八组”与“倒八组”2种分歧意见[1-7]。持“正八组”观点的研究者认为 云南东川地区昆阳群黑山组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 年龄及其地层学意义 孙志明1,尹福光1,关俊雷1,刘建辉2,李军敏1,耿全如1,王立全1 SUN Zhi-ming 1,YIN Fu-guang 1,GUAN Jun-lei 1,LIU Jian-hui 2,LI Jun-min 1,GENG Quan-ru 1,WANG Li-quan 1 1.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82; 2.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北京100037 1.Chengdu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China Geological Survey,Chengdu 610082,Sichuan,China; 2.Beijing SHRIMP Center,Beijing 100037,China 摘要:云南东川地区昆阳群的形成时代及地层层序一直令人关注,已获得的一些数据虽然具有参考意义,但高质量的SHRIMP 定年还很缺乏。在东川地区昆阳群黑山组中上段发育的近180m 厚的具有地层意义的晶屑、岩屑凝灰岩中采集样品D0202一件,选出锆石百余粒,获得SHRIMP U-Pb 加权平均年龄为(1503±17)Ma 。样品D0202的锆石Th/U 大于0.48,并具清晰的振荡环带结构,均为岩浆成因的锆石,表明黑山组形成于中元古代早期。这一年龄表明昆阳群的形成时代至少大于1500Ma ,为准确地标定昆阳群的时代和层序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云南东川地区;昆阳群;锆石SHRIMP U-Pb 年龄;中元古代中图分类号:P534.3;P59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552(2009)07-0896-05 Sun Z M,Yin F G,Guan J L,Liu J H,Li J M,Geng Q R,Wang L Q.SHRIMP U-Pb dating and its stratigraphic signifi -cance of tuff zircons from Heishan Formation of Kunyang Group,Dongchuan area,Yunnan Province,China.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2009,28(7):896-900 Abstract:There have been a lot of interests on the formation age of Kunyang Formation and its stratigraphy for a long time,some of the data obtained are referable while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high quality SHRIMP dating.During this time,Sample D0202in represen -tative of crystal chips and lithic fragments tuff with great stratigraphic significance was collected from middle to upper Heishan Group with a thickness about 180m in Dongyang Area,Yunnan Province,from which over one hundred zircons were picked out to go through SHRIMP U-Pb dating,at the end,it ′s indicated that the weighted average age is (1503±17)Ma.Th/U value of Sample D0202is over 0.48,and it displays a distinct oscillatory zoning structure,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typical magmatic cause,these all in -dicate that Heishan Formation is formed during Early Mesoproterozoic.This result can further prove that the formation age of Kun -yang Group is over 1500Ma,thus can be provided as an evidence for ascertaining the age and stratigraphy of Kunyang Group.Key words:Dongchuan area,Yunnan Province;Kunyang Formation;Zircon SHRIMP U-Pb dating age;Mesoproterozoic.

各种岩石图片及说明

泥岩(Mudstone) 一种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其成分与构造和页岩相似但较不易碎。 一种层理或页理不明显的粘土岩[1]。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由粘土矿物(如水云母、高岭石、蒙脱石等)组成,其次为碎屑矿物(石英、长石、云母等)、后生矿物(如绿帘石、绿泥石等)以及铁锰质和有机质。质地松软,固结程度较页岩弱,重结晶不明显。常见类型有:①钙质泥岩。含适量碳酸钙,常见于大陆红色岩系和海洋、潟湖相的沉积岩层。②铁质泥岩。含较多的铁矿物,如赤铁矿、褐铁矿、针铁矿等,多见于红色岩层。③硅质泥岩。SiO2含量较高,不含或极少含铁质和碳酸盐质物,常与铁质岩、硅质岩、锰质岩相伴生。泥岩具吸水、粘结、耐火等性能,可用于制砖瓦、制陶等工业。 泥岩结构极细粒,肉眼无法辨认颗粒。其许多特征与页岩相同,可能含有化石,但层理不如页岩发育。

页岩(Shale) 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的微小颗粒易裂碎,很容易分裂成为明显的岩层。 粘土岩的一种。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外,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 是由粘土物质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后形成。 常见类型有: ①黑色页岩。含较多的有机质与细分散状的硫化铁,有机质含量达3—10%,外观与碳质页岩相似,其别在于黑色页岩不染手。 ②碳质页岩。含有大量已碳化的有机质,常见于煤系地层的顶底板。 ③油页岩。含一定数量干酪根(>10%),黑棕色,浅黄褐色等,层理发育,燃烧有沥青味。 ④硅质页岩。含有较多的玉髓、蛋白石等,SiO2含量在85%以上。 ⑤铁质页岩。含少量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等。多呈红色或灰绿色。在红层和煤系地层中较常见。 ⑥钙质页岩。含CaCO3,但不超过25%,否则过渡泥灰岩类。 此外,还有混入一定砂质成分者,称为砂质页岩。 页岩抵抗风化的能力弱,在地形上往往因侵蚀形成低山、谷地。 页岩不透水,在地下水分布中往往成为隔水层。 由页岩组成的河岸

旋挖钻在中风化凝灰岩中的应用

浅谈旋挖钻在中风化凝灰岩中的应用摘要:在我国旋挖钻从90年代末开始应用于桩基施工。旋挖钻机因其效率高、污染少、功能多的特点,在桩基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早期旋挖钻的施工主用应用于土层,随着机械设备的不断创新改进,开始在岩石中不断使用。 关键词:旋挖钻;岩石;桩基 abstract: auger drill began to be used on the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late 1990s. due to the rotary drilling rig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efficiency, less pollution, more functional, it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early auger drill used in soil, with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it was continued use in the rock.key words: rotary drilling; rocks; pile 中图分类号:tu6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在岩石中的桩基施工,一般采用冲击钻施工,在无地下水或渗水量很小且孔深不易超过30m时,还可采用人工挖孔桩,在有些地方还采用回旋钻机。上述施工方法中冲击钻的施工速度慢、环境污染大且对于桩位比较的近的桩基无法同时施工等缺点;人工挖孔具有对地形适应性强、相邻桩相互干扰小等特点,但地下水比较大时一般难于采用;用于岩石施工的回旋钻机一般体型都比较大、笨重

凝灰岩的简介及应用

凝灰岩简介及其开发利用 凝灰岩是一种分布最广泛、最常见的细粒火山碎屑岩。碎屑主要表现为岩屑、晶屑、玻屑和火山灰,其碎屑粒径一般小于2.0mm。它是由火山爆发而抛入空中的火山物质经长距离的搬运,散落于盆地,再经压结和水化学胶结固结成岩。目前,凝灰岩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凝灰岩的开发应用在我国尚未引起重视,迄今还未形成产业。丰富的凝灰岩资源如能得到开发应用,它将成为一种新型和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不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大大有利于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1、地质简况 我国凝灰岩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的中生代火山岩带中,为环太平洋火山带的一部分,主要产于上侏罗统南园组、磨石山群,中白垩统帽石山群;华北板块北缘中生代凝灰岩分布也较为广泛,岩层主要产于上侏罗统后城组、张家口组和下白垩统义县组。我国凝灰岩以酸性凝灰岩为典型,以流纹质和流纹英安质为主,属钙碱性系列火山岩。 2、凝炭岩物相及化学成分特征 凝灰岩具有凝灰或沉凝灰等结构。岩石主要由晶屑、玻屑、岩屑、角砾和火山灰等火山物质组成,晶玻屑常具多种形态,如火焰状、鸡骨状、撕裂状和弧面状等。据计算,我国东南沿海含叶蜡石凝灰岩建造的CIPW标准矿物含量,主要由石英( Q)、钾长石(or)和钠长石(ab) 等矿物组成,其含量(%)分别为38.55、27.39、22.63,三者之和一般大于90% ,另外还含有少量钙长石,平均3.56%;其它矿物,尤其是铁镁矿物含量很少。此外,凝灰岩常不同程度地伴生有沸石、蒙脱石、伊利石或高岭石、埃洛石等蚀变矿物。 由表1可知我国酸性凝灰岩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Al2O3、K2O和Na2O,次要成分为CaO、MgO、SiO2、FeO和Fe2O3等。酸性凝灰岩一般SiO2> 70%、Al2O3> 13%;通常K2O+ Na2O > 5% ,且一般K2O > Na2O;一般F e2O3> 0.7%、FeO>0.9%,且通常FeO > Fe2O3,二者之和一般< 3.80%;其它成分均很低。由此可知酸性凝灰岩化学成分具有高硅、富铝、丰碱和贫铁等特征,属钙碱系列、铝过饱和岩石。 3、凝灰岩物理化学性质 认识凝灰岩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开发利用凝灰岩的前提条件,笔者等人专题研究和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我国凝灰岩具有下列的一些物理化学特性: (1)化学成分特性 如前所述,凝灰岩具有高硅(一般>70%)、富铝(>13%)、丰碱(钾、钠一般>5%)和低铁(全铁一般<3.8%)等,此外它还具有多种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如对水稻增产有利的Mo、Zn、B等,矿物饲料添加剂的有益元素Cu、Mg、Zn等。 (2)化学活性 与火山灰质材料、粉煤灰等的化学活性相类似。将凝灰岩磨细成粉,与石灰或石灰与石

凝灰岩

名称:凝灰岩(Tuff) 新鲜的颜色:灰色、浅黄色风化后的颜色:黄褐色 矿物颗粒大小:小于4mm 主要矿物:石英、黏土 说明:块状或层状,由火山较细粒的碎屑推积而成,有时薄层的凝灰岩常与沉积物相伴。 凝灰岩 凝灰岩是一种火山碎屑岩[1],其组成的火山碎屑物质有50%以上的颗粒直径小于2毫米,成分主要是火山灰,外貌疏松多孔,粗糙,有层理,颜色多样,有黑色、紫色、红色、白色、淡绿色等,根据其含有的火山碎屑成分,可以分为:晶屑凝灰岩;玻屑凝灰岩;岩屑凝灰岩。凝灰岩是常用的建筑材料,也可以作为制造水泥的原料和提取钾肥的原料。 火山凝灰岩简称。一种压实固结的火山碎屑岩,在颜色和形态上有点像混凝土。主要由粒径小于2毫米的晶屑、岩屑及玻屑组成。碎屑物质小于50%,分选很差,填隙物是更细的火山微尘。质软多孔隙。按火山碎屑物的物态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玻屑凝灰岩、晶屑凝灰岩、岩屑凝灰岩及混合型凝灰岩。玻屑凝灰岩一般在时代较新的尚未受强烈变动的地层中容易保存下来,其蚀变作用多从脱玻化开始,常见的产物是膨润土及漂白土。可作建筑材料与水泥原料[2]。

凝灰岩是火山喷出地表,颗粒比较细(可以随风漂移,可距离火山口较远)下落地表的火山灰,堆积固结成岩的产物,主要以中酸性为主,大部分出露于晚侏罗系。 ?在福建“南园”地区出露最完整,所以命名为南园组。火山凝灰岩?在江西,上饶鹅湖岭附近出露最完整,故命名为鹅湖岭组。 ?主要为一套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粉砂岩互层夹安山岩、粗面岩的火山岩系地层。 ?凝灰岩为细粒之火山碎屑沉积物,由火山喷出之灰、砂胶结而成,岩石内之玻璃质碎屑为透明而略黄色或褐色,呈微小裂片或泡抹状小片; 此外尚含有破碎的斑晶及固化的熔岩小块。 ?有块状、层状,属火成碎屑岩类(Pyroclasic Rocks),多产於火山之附近,但薄层常与沉积物相伴,故砂岩、页岩或石灰岩中亦可发现。 ?凝灰岩是在大气条件下从含碳酸盐的泉水(通常是热泉)中沉淀而成的一种钙质材料。含有二氧化碳的循环地下水带走了溶液中大量的钙质碳酸盐,当地下水到达泉水表面时,一些二氧化碳释放出来就导致了一些钙质碳酸盐沉淀而成为凝灰岩(通常在浅池塘的底部)。流纹凝灰岩 ?与在远古的海洋中形成的石灰岩不同的是,凝灰岩是从河流或池塘里富含石灰的饱和水中通过碳酸盐的快速沉淀而形成的。这一快速沉淀限制了有机物和气体,在凝灰岩中产生了孔隙及明显的基床平面特征,这就形成了凝灰岩的美丽纹理。

分子筛分类及应用

狭义上讲,分子筛是结晶态的硅酸盐或硅铝酸盐,由硅氧四面体或铝氧四面体通过氧桥键相连而形成分子尺寸大小(通常为0.3~2.0 nm)的孔道和空腔体系,从而具有筛分分子的特性。然而随着分子筛合成与应用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了磷铝酸盐类分子筛,并且分子筛的骨架元素(硅或铝或磷)也可以由B、Ga、Fe、Cr、Ge、Ti、V、Mn、Co、Zn、Be和Cu等取代,其孔道和空腔的大小也可达到2 nm以上,因此分子筛按骨架元素组成可分为硅铝类分子筛、磷铝类分子筛和骨架杂原子分子筛;按孔道大小划分,孔道尺寸小于2 nm、2~50 nm和大于50 nm的分子筛分别称为微孔、介孔和大孔分子筛。由于具有较大的孔径,成为较大尺寸分子反应的良好载体,但介孔材料的孔壁为非晶态,致使其水热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尚不能满足石油化工应用所需的苛刻条件。由于含有电价较低而离子半径较大的金属离子和化合态的水,水分子在加热后连续地失去,但晶体骨架结构不变,形成了许多大小相同的空腔,空腔又有许多直径相同的微孔相连,这些微小的孔穴直径大小均匀,能把比孔道直径小的分子吸附到孔穴的内部中来,而把比孔道大的分子排斥在外,因而能把形状直径大小不同的分子,极性程度不同的分子,沸点不同的分子,饱和程度不同的分子分离开来,即具有“筛分”分子的作用,故称为分子筛。目前分子筛在冶金,化工,电子,石油化工,天然气等工业中广泛使用。 常用分子筛 气体行业常用的分子筛型号; A型:钾A(3A),钠A(4A),钙A(5A), X型:钙X(10X),钠X(13X) Y型:,钠Y,钙Y 分子筛特点 分子筛吸湿能力极强,用于气体的纯化处理,保存时应避免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存放时间较长并已经吸湿的分子筛使用前应进行再生。分子筛忌油和液态水。使用时应尽量避免与油及液态水接触。工业生产中干燥处理的气体有,空气,氢气,氧气,氮气,氩气等.用两只吸附干燥器并联,一只工作,同时另一只可以进行再生处理。相互交替工作和再生,以保证设备连续运行。干燥器在8-12℃下工作,在加温至350℃下冲气再生。不同规格的分子筛再生温度略有不同。分子筛对某些有机气相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 又称泡沸石或沸石,是一种结晶型的铝硅酸盐,其晶体结构中有规整而均匀的孔道,孔径为分子大小的数量级,它只允许直径比孔径小的分子进入,因此能将混合物中的分子按大小加以筛分。故称分子筛。早在200多年前,B.克龙施泰特第一个把铝硅酸盐命名为泡沸石,化学组成通式为式中M 与n是金属离子及其价数;x是二氧化硅的分子数;y是水的分子数;p是铝的原子数;q是硅的原子数。分子筛在化学工业中作为固体吸附剂,被其吸附的物质可以解吸,分子筛用后可以再生。还用于气体和液体的干燥、纯化、分离和回收。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石油炼制工业中用作裂化催化剂,现在已开发多种适用于不同催化过程的分子筛催化剂。 分子筛种类 分子筛有天然沸石和合成沸石两种。①天然沸石大部分由火山凝灰岩和凝灰质沉积岩在海相或湖相环境中发生反应而形成。目前已发现有1000多种沸石矿,较为重要的有35种,常见的有斜发沸石、丝光沸石、毛沸石和菱沸石等。主要分布于美、日、法等国,中国也发现有大量丝光沸石和斜发沸石矿床,日本是天然沸石开采量最大的国家。②因天然沸石受资源限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量采用合成沸石(见表)。商品分子筛常用前缀数码将晶体结构不同的分子筛加以分类,

吉林省煤炭资源简介

吉林省煤炭资源简介 2008-06-10 16:16:22中国能源信息网我要评论 核心提示: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中部,西有大兴安岭,东有张广才岭和长白山脉,中部为松辽平原的一部分,全省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梅河矿区梅河组:由砾岩、砂岩、泥岩、铝土页岩和煤层组成.含煤14层,总厚1.49~116.38米。 一、概况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中部,西有大兴安岭,东有张广才岭和长白山脉,中部为松辽平原的一部分,全省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全省铁路总长4000余公里,主要矿区内均有铁路相通,并有第二松花江水运通航,交通便利。本省主要煤田有浑江、珲春、舒兰、梅河、营城、蛟河、辽源等。 二、含煤地层特征 (一)通化区:石炭二叠系:分布于浑江一带,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太原组含煤2~3层,可采2层,厚5~10米;山西组含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2~3层,可采总厚10~15米。上三叠统不营子组:分布于浑江地区东段。由粗、细碎悄岩夹凝灰岩和煤层组成,含煤2层,厚度变化大,可采总厚0.88~4.90米。为肥气煤。上侏罗统石人组:含煤1~10层,可采1~2层,可采总厚11.79米,为气煤。(二)延边区:上侏罗统西山坪组:分布于和龙煤田。由砂砾岩、砂岩、粉砂岩煤层组成。含煤1~5层,煤层总厚5.05米下第三第珲春组:在珲春一带最为发育。由砂砾岩、粉砂岩和煤层组成。含煤3~16层,煤厚0~54.33米。煤种为褐煤和长焰煤。上第三系土门子组:由砂砾岩、粉砂人硅藻土组成,含褐煤2层,厚1~17米。(三)吉林中部区:中侏罗统太阳岭组:主要发育于双阳煤田。由砾岩、粉砂岩和煤层组成。厚1300米。含煤24层,但多不可采。在八面石厚度较大,含4个采煤层,可采总厚25.46米。煤层不稳定,在短期距离内急速变薄或尖灭。上侏罗统含煤地层:名称因地而异,现分述于下:辽源矿区:有仙人沟组、辽源组和金州岗组,分别与平岗区的长安组、安民组、久大组相对比。仙人沟组煤层呈鸡窝状,煤厚0~0.60米,最厚14.97米。辽源组含可采煤1~2层,厚5~10米,最厚达40米,为辽源矿区主要开采煤层。金州岗组含局部可采煤层1~3层,总厚5.80米。大部为气煤。蛟河矿区奶子山组:含可采煤8~9层,总厚10.33米。为长焰煤,局部为气煤。双矿区二梁子组:厚1100米,含可采煤层1~6层,可采总厚0.73~9.18米。为长焰煤和气煤。桦甸矿区苏密沟组:厚1200~1800米,含高灰分薄煤8层,为长焰煤和气煤。下第三系含煤地层:命名与发育情况因地而异,分述如下:舒兰矿区舒兰组:由砾岩、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含可采与局部可采煤层8~12层,可采总厚9.59~19.35米。覆于本组上部的水曲柳组、含劣质煤1~2层,均属褐煤。梅河矿区梅河组:由砾岩、砂岩、泥岩、铝土页岩和煤层组成.含煤14层,总厚1.49~116.38米。其中可采与局可采与局部可采煤层为7~8层,为褐煤。桦甸矿区桦甸组:由砂岩、泥岩、油页岩和煤层组成。厚1780米。含煤19~23层,其中可采3层,可采总厚1.80~2.02米;含油页岩3~14层。一般厚度为1~3米,最厚达4.25米,含油率8~10%,最高达21.65%。另外,在伊通莫里附近,于1920~2231米深处,见有可采煤层9层,单层最小厚度1米,最大6米,总厚约24米。(四)松辽平原区:上侏罗统沙河子组:由砂岩、粉砂岩、泥岩、凝灰岩和煤层组成。在城煤田含煤1~7

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应用

事件地层学的原理及地质事件简介 1概念、原理与特点 事件地层学,狭义是指利用稀有的、突发的事件及其地质记录来对比地层;广义是指利用一切事件及其地质记录来进行地层的划分对比的学科。这里指的是狭义的概念。 原理:地质事件都可能在地层中留下相应的地质记录。根据这些记录便可推断事件的类别、性质及规模,可以探讨事件的成因及其地层价值。地质事件造成的影响及产物在地层构架中以生物界变革或沉积特征变化记录下来,成为事件地层学研究的基本依据,成为地层对比划分的标志。 例如,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岩层,大范围内火山灰降落形成凝灰岩;全球性气候降温可导致冰川广布,堆积冰碛岩;地磁极倒转都可能在各地的沉积物中被记录下来;天体撞击能形成特殊的粘土层,其岩石性质、产状、地球化学特点等与普通沉积岩十分不同,其厚度小、分布广、富含铱等稀有元素,形成所谓“界线粘土层”。 事件地层学其具有等时性、大区域性、自然性的特点。 2地质事件简介 地质事件可以划分为两类:地内事件和地外事件。

地内事件包括生物绝灭、地磁极倒转、缺氧环境出现、冰期事件、海平面升降、火山喷发及火山灰降落、洋中脊体积变化、地壳运动、气候变化、沉积环境变化、浊流和风暴等。 地外事件包括陨星和彗星撞击地球、超新星爆发、太阳辐射强度变化等。 2.1生物绝灭事件 生物灭绝又叫生物绝种。它并不总是匀速的,逐渐进行的,经常会有大规模的集群灭绝,即生物大灭绝。整科,整目甚至整纲的生物在可以很短的时间内彻底消失或仅有极少数残存下来。在集群灭绝过程中,往往是整个分类单元中的所有物种,无论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如何,都逃不过这次劫难,而且还常常是很多不同的生物类群一起灭绝,却总有其它一些类群幸免于难,还有一些类群从此诞生或开始繁盛。大规模的集群灭绝有一定的周期性,大约6200万年就会发生一次,但集群灭绝对动物的影响最大,而陆生植物的集群灭绝不象动物那样显著。 地史中生物大灭绝的概况: 2.1.1第一次生物大灭绝: 时间:为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 事件:导致大约85%的物种绝灭。 原因: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在大约4.4亿年前,现在的撒哈拉所在的陆地曾经位于南极,当陆地

流纹岩、 英安岩、流纹质凝灰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 花岗斑岩、钙质细砂岩的描述

流纹岩、英安岩、流纹质凝灰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花岗斑岩、钙质细砂岩 流纹岩: 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红色,斑状结构,流动构造。斑晶斜长石5-20%、石英5-10%、黑云母3-5%组成。斜长石: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柱状,粒径0.2—2.5mm。石英:灰色,半自形,粒状,粒径0.2—2.0mm。黑云母:黑色,片状,粒径0.2—1.0mm。基质:由隐晶的长英质组成。 英安岩: 岩石新鲜面呈灰白色、紫灰色、灰色,风化面呈灰、浅灰色,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斑晶斜长石5-20%、石英2-3%、黑云母3-5%组成。斜长石: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柱状,粒径0.2—2.5mm。石英:灰色,半自形,粒状,粒径0.2—2.0mm。黑云母:黑色,片状,粒径0.2—1.0mm。基质:由隐晶的长英质组成。 流纹质凝灰岩: 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褐色或灰绿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或层状构造。火山碎屑物由<2mm的凝灰物质组成,碎屑成分中岩屑约占%,晶屑约占%,玻屑约占%;填隙物为火山灰,还可见少量火山角砾,含量约 %,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岩石较疏松,有粗糙感,层理不明显。 流纹质熔结凝灰岩: 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红色,熔结凝灰结构,假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碎屑物含量>75%,由<2mm的凝灰质组成,主要以塑性玻屑和屑为主,其中玻屑约占%,晶屑约占%,岩屑约占%;填隙物为火山灰,还可见少量火山角砾,含量约%,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 花岗斑岩: 风化面浅肉红色,新鲜面肉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由钾长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角闪石组成,占20%。钾长石:半自形粒状,肉红色,大小1-5mm,含量5-10%;石英:无色或半透明,大小1-5mm,含量5-10%;黑云母:多为褐色片状,0.8-3mm,1-5%;角闪石:深绿色,半自形柱状,0.8-2mm ,<5%;基质呈肉红色,为微晶结构。

混凝土用各种原材料基本情况简介

混凝土各材料基本知识培训材料(干货) 水泥:加水拌和成塑性浆体,能胶结砂、石等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的粉末状水硬性胶凝材料 水泥的来源 1756年,英国工程师J.斯米顿在研究某些石灰在水中硬化的特性时发现:要获得水硬性石灰,必须采用含有粘土的石灰石来烧制 1796年,英国人J.帕克用泥灰岩烧制出了一种水泥,外观呈棕色,很像古罗马时代的石灰和火山灰混合物,命名为罗马水泥 1824年,英国建筑工人约瑟夫·阿斯谱丁(Joseph Aspdin)发明了水泥并取得了波特兰水泥的专利权。他用石灰石和粘土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后,在类似于烧石灰的立窑内煅烧成熟料,再经磨细制成水泥。因水泥硬化后的颜色与英格兰岛上波特兰地方用于建筑的石头相似,被命名为波特兰水泥。它具有优良的建筑性能,在水泥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1871年,日本开始建造水泥厂 1889年,中国河北唐山开平煤矿附近,设立了用立窑生产的唐山“细绵土”厂。1906年在该厂的基础上建立了启新洋灰公司,年产水泥4万吨。 1893年,日本远藤秀行和内海三贞二人发明了不怕海水的硅酸盐水泥。 水泥的矿物组成

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硅酸三钙(3CaO·SiO2,简式C3S),硅酸二钙 (2CaO·SiO2,简式C2S),铝酸三钙(3CaO·Al2O3,简式C3A),铁铝酸四钙(4CaO·Al2O3·Fe2O3,简式C4AF)。 水泥的命名以及水泥的分类 水泥的强度来源 水泥的凝结和硬化: 1)、3CaO·SiO2+H2O→CaO·SiO2·YH2O(凝胶)+Ca(OH)2; 2)、2CaO·SiO2+H2O→CaO·SiO2·YH2O(凝胶)+Ca(OH)2; 3)、3CaO·Al2O3+6H2O→3CaO·Al2O3·6H2O(水化铝酸钙,不稳定); 3CaO·Al2O3+3CaSO4·2 H2O+26H2O→3CaO·Al2O3·3CaSO4·32H2O(钙矾石,三硫型水化铝酸钙); 3CaO·Al2O3·3CaSO4·32H2O+2〔3CaO·Al2O3〕+4 H2O→3 〔3CaO·Al2O3·CaSO4·12H2O〕(单硫型水化铝酸钙); 4)、4CaO·Al2O3·Fe2O3+7H2O→3CaO·Al2O3·6H2O+CaO·Fe2O3·H2O。水泥的技术指标

各种岩简介

1、未胶结沉积物:未胶结沉积岩;表土和积土层;粘土;卵石;砾石;角砾石;砂砾石;泥砾石;粉沙砾石;粘土质砾石;砂姜;粗砂;中砂;细砂;粉砂;泥质粉砂;砂质粘土;粉砂质粘土;植物堆积层;腐植土层;化学沉积;填筑土;泥碳层;贝壳层;红土;漂砾。 2、砾岩类:砾岩;巨砾岩;粗砾岩;中砾岩;细砾岩;小砾岩;泥砾岩;角砾岩;灰质砾岩;灰质角砾岩;铁质砾岩;硅质砾岩;凝灰质砾岩;凝灰质角砾岩;凝灰质砂砾岩;砂砾岩;砂质小砾岩;砂质不等粒小砾岩;泥质小砾岩;灰质小砾岩;云质小砾岩;白垩土质砂砾岩;白垩土质小砾岩;高岭土质砂砾岩;砂质角砾岩;玄武质砾岩;泥质砾岩;沥青。 3、砂岩类:砂岩;砾状砂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不等粒砂岩;含砾不等粒砂岩;泥质不等砂岩;含砾泥质砂岩;硬砂岩;含磷细砂岩;含磷中砂岩;含角砾中砂岩;含角砾细砂岩;含角砾粉砂岩;碳质粗砂岩;碳质中砂岩;碳质细砂岩;凝灰质砂岩;海绿石砂岩;角砾装砂岩;砾状粉砂岩;白垩土质粗砂岩;白垩土质中砂岩;白垩土质细砂岩;含螺中砂岩;含沥青细砂岩;石英砂岩;含螺砂岩;玄武质砂岩;高岭土质砂岩;石膏质砂岩;硅质砂岩;白云质砂岩;白云质粉砂岩;灰质粉砂岩;灰质砂岩;沥青质砂岩;铁质砂岩;泥质砂岩;泥质粉砂岩;含磷砂岩;含角砾砂岩;碳质粉砂岩;铁质粉砂岩;长石砂岩;碳质砂岩;鱼子状砂岩;石英华砂岩;石膏质粉砂岩;硬石膏质粉砂岩;凝灰质粉砂岩;鱼子状粉砂岩;鱼子状灰质粉砂岩;高岭土质粉砂岩;泥灰质砂岩;生物碎屑砂岩;灰质含砾砂岩;白垩质砂岩;鲕状砂岩;中—细砂岩;粉—细砂岩;含砾粉—细砂岩;含砾中—细砂岩;含砾粗砂岩;含砾中砂岩;含砾细砂岩;含砾粉砂岩;含砾泥质粗砂岩;含砾泥质中砂岩;含砾泥质细砂岩;含砾泥质粉砂岩;海绿石粗砂岩;海绿石中砂岩;海绿石细砂岩;海绿石粉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玄武质粗砂岩;玄武质中砂岩;玄武质细砂岩;玄武质粉砂岩;高岭土质粗砂岩;高岭土质中砂岩;高岭土质细砂岩;石膏质粗砂岩;石膏质中砂岩;石膏质细砂岩;硅质粗砂岩;硅质中砂岩;硅质细砂岩;硅质粉砂岩;硅质石英砂岩;白云质粗砂岩;白云质中砂岩;白云质细砂岩;灰质粗砂岩;灰质中砂岩;灰质细砂岩;沥青质粗砂岩;沥青质中砂岩;沥青质细砂岩;沥青质粉砂岩;凝灰质粗砂岩;凝灰质中砂岩;凝灰质细砂岩;铁质粗砂岩;铁质中砂岩;铁质细砂岩;泥质粗砂岩;泥质中砂岩;泥质细砂岩;含磷粗砂岩;含磷中砂岩。 4、泥岩类:泥岩;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含砾泥岩;灰质泥岩;碳质泥岩;白云质泥岩;石膏质泥岩;盐质泥岩;芒硝泥岩;沥青质泥岩;硅质泥岩;泥膏石;凝灰质泥岩;铝土质泥岩;玄武质泥岩;软泥岩;软泥膏岩;含铝土质泥岩;含硫磺砂质泥岩;自然硫质泥岩;白云质泥膏岩;石盐质钙芒硝质泥;卤泥岩;杂卤石石质钙芒硝你;石膏质钙芒硝泥;生物泥岩;高岭土质泥岩;白垩质泥岩;含砂泥岩;含膏泥岩;含膏,含盐泥岩;沉凝灰岩;白云岩化沉凝灰岩;含盐泥岩;含云泥岩;含灰泥岩;含粉砂泥岩;含碳泥岩;含铝土质泥岩;含白垩泥岩;灰质团状泥岩;灰质条带泥岩;石膏团状泥岩;石膏条带泥岩;盐质团状泥岩;砂质条带泥岩;砂质团状泥岩。 5、页岩类:页岩;油页岩;砂质页岩;碳质页岩;沥青质页岩;硅质页岩;灰质页岩;铝土质页岩;含砂质页岩;含碳质页岩;含铜页岩;钙芒硝质页岩;含镁铁矿页岩;灰质油页岩;岩浆岩。 6、石灰岩类:石灰岩;颗粒石灰岩;颗粒状石灰岩;含颗粒石灰岩;异化粒石灰岩;粒屑石灰岩;内碎屑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含白云灰岩;灰泥灰岩;含泥灰岩;含泥云质灰岩;含膏云灰岩;生物礁灰岩;溶洞角砾状灰岩;溶孔角砾状灰岩;溶洞鲕状灰岩;豆粒状灰岩;豆鲕状灰岩;溶孔状灰岩;泥灰岩;页状灰岩;化学灰岩;生物灰岩;界屑灰岩;含生物泥灰岩;介壳灰岩;贝壳灰岩;含螺灰岩;介形虫灰岩;角砾状灰岩;薄层状灰岩;溶洞灰岩;竹叶状灰岩;针孔状灰岩;豹皮灰岩;燧石条带灰岩;燧石结核灰岩;硅质灰岩;球粒灰岩;包粒灰岩;鲕粒灰岩;鲕状灰岩;假鲕状灰岩;砂质灰岩;石膏质灰岩;泥质条带灰岩;碳质灰岩;结晶灰岩;沥青质灰岩;瘤状灰岩;含白垩灰岩;藻粒灰岩;藻灰岩;藻屑灰岩;叠层石灰岩;含碳灰岩;团块灰岩;硅质团块灰岩;白云质条带灰岩;假角砾状灰岩;蠕虫状灰岩;豆状灰岩;豆夹状灰岩;眼球状灰岩;硅灰岩;鱼子泥灰岩;砂质泥灰岩;假鲕状泥灰岩;砾屑石灰岩;含砾灰岩;砂质生物碎屑灰岩;砂质生物碎屑泥灰岩;生物碎屑灰岩;有虫孔灰岩;生物粘结灰岩;生物滩灰岩;生物层灰岩;生物骨架灰岩;骨粒灰岩;骨屑灰岩;礁灰岩;礁块灰岩;珊瑚礁灰岩;含螺砂质灰岩;泥质灰岩;葡萄状灰岩;碎屑灰岩;溶孔鲕状灰岩;砾屑灰岩;砂屑灰岩;粒屑灰岩;含膏灰岩;石膏团状灰岩;石膏条带灰岩;云灰岩;泥云灰岩;含泥云灰岩;含云泥灰岩;含云泥质灰岩;含膏泥质灰岩;含膏云质灰岩。 7、白云岩类:白云岩;原生白云岩;准同生白云岩;成岩白云岩;后生白云岩;生物白云岩;化学白云岩;风化白云岩;碎屑白云岩;结晶白云岩;异化粒白云岩;包粒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含灰白云岩;含泥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竹叶状白云岩;针孔状白云岩;燧石条带白云岩;燧石结核白云岩;硅质白云岩;膏云岩;鲕状膏云岩;凝灰质白云岩;砾质白云岩;假鲕状白云岩;葡萄状白云岩;硅、钙、硼石;溶孔角砾云岩;砂屑云岩;含泥质含灰质白云岩;溶孔鲕状云岩;砾屑云岩;生屑云岩;含膏云岩;石膏团状云岩;石膏条带云岩;泥云岩;泥灰云岩;含泥灰云岩;含膏泥质云岩;含灰泥云岩;沥青质云岩;含膏灰质云岩;溶孔洞白云岩;溶孔状白云岩;豆鲕状白云岩;豆粒状白云岩;溶洞鲕状白云岩;溶洞角砾状白云岩;生物礁白云岩;溶孔角砾状白云岩;变质岩。 8、硅质岩类:硅质岩;硅藻土(硅藻岩);海绵岩;放射虫岩;蛋白岩;碧玉岩;燧石岩;硅华;含膏灰岩。 9、蒸发岩类:蒸发岩;石膏层;硬石膏岩;钾盐;含镁岩盐;含膏岩盐;膏岩层;盐岩;钙芒硝岩;杂卤石;光卤石岩;天然碱层;泥盐岩;盐膏岩;白云质膏岩;泥质膏岩。

关于火山石的系统介绍

火山石介绍 目录 一、火山石简介 二、火山浮石(玄武岩)的特性 火山岩生物滤料的物理特性 火山岩生物滤料的化学特性 火山岩生物滤料的水力学特性 火山石在水族领域的作用 三、火山石使用注意事项 四、关于人造火山石(假火山石) 五、天然火山石的种类 六、火山石不同岩类性质的分类 一、火山石简介: 火山石(俗称浮石或多孔玄武岩)是一种功能型环保材料,是火山爆发后由火山玻璃、矿物与气泡形成的非常珍贵的多孔形石材,火山石中含有钠、镁、铝、硅、钙、钛、锰、铁、镍、钴和钼等几十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无辐射而具有远红外磁波,在无情的火山爆发过后,时隔上万年,人类才越来越发现它的可贵之处。其应用领域扩大到建筑、水利、研磨、滤材、烧烤炭、园林造景、无土栽培、观赏品等领域,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二、火山浮石(玄武岩)的特性 火山岩生物滤料的物理特性 1、外观形状:无尖粒状,对水流阻力小,不易堵塞,布水布气均匀;表面粗糙,挂膜速度快,反复冲洗时微生物膜不易脱落。 2、多孔性:火山岩是天然蜂窝多孔,是菌胶团是佳的生长环境。 3、机械强度:经国家质检部门为5.08Mpa,实践证明可以耐得住不同强度的水力剪切作用,使用寿命远远长了其它滤料。 4、密度:密度适中,反冲洗时容易悬浮且不跑料,可以节能降耗。

火山岩生物滤料的化学特性 1、生物化学稳定性:火山岩生物滤料抗腐蚀,具有惰性,在环境中不参与生物膜的生物化学反应。 2、表面电性与亲水性:火山岩生物滤料表面带有正电荷,有利于微生物固着生长,亲水性强,附着的生物膜量多且速度快。 3、对生物膜活性的影响方面:作为生物膜载体,火山岩生物滤料对所固定的微生物无害、无抑制性作用,实践证明不影响微生物的活性。 火山岩生物滤料的水力学特性 1、空隙率:内外平均孔隙率在40%左右,对水的阻力小,同时与同类滤料相比,所需滤料量少,同样能达到预期过滤目标。 2、比表面积:比表面积大、开孔率高且惰性,有利于微生物的接触挂膜和生长,保持较多的微生物量,有利于微生物代谢过程中所需的氧气与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生的废物的传质过程。 3、滤料形状与水的流态:由于火山岩生物滤料是无尖粒状,且孔径大多数比陶粒要大,所以在使用时对水流的阻力小,节省能耗。 火山石的特点是因孔隙多、质量轻、强度高、保温、隔热、吸音、防火、耐酸碱、耐腐蚀,且无污染、无放射性等,是理想的天然绿色、环保节能的原料。 火山石在水族领域的作用 火山石的作用1:活水。火山岩可以使水中的离子活跃(主要是增加了氧离子的含量)并且可以轻微释放a射线和红外线,这些对鱼儿包括人类都是有好处的。而火山石的消毒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加入水族箱中,可以有效地防治病患 火山石的作用2:稳定水质。 这里又包含了两个部分:PH的稳定,它可以适当的调节过于酸或者过于碱的水自动调整到接近中性。矿物质含量的稳定,火山石有释放矿物质元素和吸收水中杂质的双重特性,当过少或过多的时候,它的释放和吸附作用就产生了。而罗汉起头以及增色时水质PH值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火山石的作用3:诱色。 火山石颜色鲜艳自然, 对于罗汉, 红马, 鹦鹉, 红龙,三湖慈鲷等等众多观赏鱼类都有显著的诱色作用特别是罗汉有身体与周围物体颜色相靠近的特点,火山岩的红色会诱导罗汉的颜色也逐步发红。 火山石的作用4:吸附。 火山石具有多孔,表面积大的特点,可以吸附水中的有害细菌和对生物体产生影响的重金属离子如铬、砷等,甚至包括一些水中残留的氯。在水族箱内放置火山石可以吸附过滤器吸滤不掉的残渣以及粪便保持缸内的水质清洁。

主要矿物介绍(基础知识)

主要矿物介绍(基础知识) 1矿产知识介绍 1.1黑色金属 黑色金属矿产:包括:铁、锰、铬、钛、钒; 铁:主要有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褐铁矿、针铁矿。根据不同工业用途可分为炼钢用铁矿石和炼铁用铁矿石; 锰:锰矿石可作冶炼用锰;电池用锰;化工用锰;碳酸锰矿粉,富锰渣和锰烧结矿等。锰矿石的自然类型:氧化锰矿石和碳酸锰矿石两种。 铬:具有工业价值的铬矿有:铬铁矿、铝铬铁矿。根据不同工业用途可分为冶金用铬和耐火材料用铬。 钛:含钛矿物种类繁多,主要有三种:金红石、钛铁矿、钛磁铁矿。 钒:较重要的含钒矿物有:绿硫钒矿、钒云母、硫钒铜矿、钒铅锌矿。 1.2有色金属 有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铝、钨、钼、汞、钴、镍、锑、铋、锡 铜:目前主要利用的是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孔雀石。铜在电气、电子工业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大,占一半以上。铜矿大国:智利、美国、俄罗斯、波兰、哈萨克斯坦等铅:常见的有方铅矿、车轮矿、白铅矿、铅矿、钼铅矿、砷铅矿、磷氯铅矿等。自然界中纯的铅是很少见的,今天铅主要与锌、银和铜等金属一起冶炼和提取。世界上最大的产铅国是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和加拿大。今天半数以上的铅是回收来的。中国目前以云南铅矿资源最为丰富。 锌:主要矿物有闪锌矿、菱锌矿、红锌矿和常与铅矿共生的铅锌矿。云南铅锌资源丰富有“有色金属王国”。怒江傈族自治州铅锌矿居首位。 铝:根据硫可分低硫型(≤0.3%),中硫型(0.3-0.8%),高硫型(﹥0.8%)。铝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汽车制造、集装箱运输、日常用品、家用电器、机械设备等锡:分原生锡和砂锡矿。云南省红河哈尼族中部的个旧是世界最大的锡矿带,有锡都之称。 锑:自然界中含锑矿物有120多种,具有工业价值的有锑矿、方锑矿、锑赭石等。我国湖南有锑都之称,占世界第一位。 镍:最主要的镍矿是红镍矿与辉砷镍矿。古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蕴藏镍矿的国家,其次是俄罗斯、加拿大、新喀里多尼亚。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的金川有镍都之称。 钴:钴的主要用途是制造各种合金。二氯化钴是钴的重要化合物。位于非洲中部的扎伊尔是有名的钴矿之国,储量占世界50,居首位。 汞:又称水银,自然界汞以游离态或倾倒态存在。西班牙的汞是世界汞资源最多,中国湖南贵州湘黔泵矿丰富。 铋:含铋的矿物主要有辉铋矿。 钨:主要有黑钨矿、白钨矿。自然界中没有天然状态存在,已发现有15种不同钨矿大部分是钨钾盐,钨的最主要矿物是钨锰铁矿又叫黑钨矿占世界钨产量的90%。美国、日本、西欧是世界钨的主要消费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钨供应国,以江西、湖南储量居多。 钼:氧化钼和钼酸盐是化学和石油工业中的优良催化剂、美国、中国和智利是世界三大产钼国,合计产量占世界总产量近80%。主要进口国有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比利时。 1.3 稀贵金属 稀有金属矿产:锂、铍、铌、钽、锆、铷、铯等稀有元素的矿石。

青海省地质简介

青海省地质简介 一、地层 (一)元古界 1、古元古界 区内早元古代地层依出露地区不同,曾有北大河群(托莱南山)、湟源群(大坂山、拉脊山)、化隆群、达肯大坂群下亚群(柴达木盆地北缘)、金水口群(东昆仑山)等地方性地层名称,均为遭受不同程度混合岩化的以黑云斜长片麻岩、云母石英片岩和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为主要岩性的云英质、长英质、角闪质等片岩和片麻岩组成,夹石英岩、变粒岩、大理岩等,基本上是一套含有变质侵入岩(正片麻岩)的活动型泥砂质和火山质的变质岩岩石组合;区域上,角闪质岩石主要在上部层位产出,其原岩大都是中基性火山岩,因此,具有早期由泥砂质沉积主导、晚期火山活动频发的环境特点。该界出露厚度各处不一,最大值达6000余米。 2、中元古界 (1)中元古界下部(Pt1 )—长城系 2 该部以中祁连带发育最好,按岩石组合可分成上、下两段。 下段:灰、灰白、乳白等色石英岩夹千枚岩或板岩,厚164—814米。西部石英岩纯度偏低,岩石色调紫色者较多;东部湟源县塔湾—洪河日河一带,近底部时有石英砾岩出现。 上段:灰色或杂色千枚岩或板岩、硅质或砂质千枚岩或板岩、粉砂岩、石英细砂岩的间互层,夹硅质岩、千枚状结晶灰岩;厚453—3000余米。 东昆仑地区(由诺木洪河上游小庙剖面所代表),下段为灰色石英岩与白云石英片岩互层,向上以白云石英片岩为主,夹大理岩、石英岩,厚约370米;上段灰色二云石英片岩,顶部黑云石英片岩、黑云片岩夹大理岩或白云岩,厚322米。 柴北缘带(含阿尔金山的牛鼻子梁地区)出露零星,且底部不全;岩石组合面貌与东昆仑带相似。 本部时代依据匮乏,仅中祁连带西部地区报导有微古植物化石和叠层石产出。 )—蓟县系 (2)中元古界上部(Pt2 2 该部仍以中祁连带发育好和分布广,柴北缘带(含区内阿尔金山)和东昆仑带则是分段集中分布。 组成该部的主体岩石是硅、镁质的碳酸盐岩,包括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或白云石大理岩及结晶灰岩等,普遍含硅质或硅质条带(局部构成硅质岩层),一般镁质含量以东昆仑带和中祁连带东部的湟源地区相对富集。该部出露较全地段的地层厚度在3200—4500米范围,唯东昆仑的冰沟剖面标出的地层厚度达到了6000米。 中元古界上部碳酸盐岩地层的中或中上部,普遍出现一个以泥、砂质碎屑岩为主的岩段;由泥质、炭质、硅质、粉砂质等板岩或千枚岩,砂岩、粉砂岩、硅质岩、结晶灰岩或白云岩等组成。厚200—1600米不等,是区内铁、磷、金等矿的赋存部位。 本部以叠层石发育和微古植物化石丰富为特点。 3、新元古界 新元古界(Pt3)—青白口系 区内晚元古代地层出露在元古宇主要分布带上,范围小而零星;以往多未从中元古界上部的碳酸盐岩地层单位中独立出来,此次编图圈划了10处,它们分别是:中祁连带西部的其它大坂(疏勒河北的托莱南山)和东部的赞宝化久山—马老得山(刚察县沙柳河之北),柴北缘带的尕海东山、阿母内可山(乌兰县西)和布赫特山,东昆仑带的丘吉东沟(宗加西南)和上龙岗地区(冬给措纳湖西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