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护岸设计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护岸设计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护岸设计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护岸设计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护岸设计

发表时间:2018-10-30T16:46:49.47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作者:张静

[导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社会形势的形象,使得人们的观念在不断的发生改变,河道护岸的建设逐渐的由先前的单一防洪排涝逐渐发生转变,在此基础之上增加了环保、生态、景观以及安全等多功能的基础设施。本文以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护岸的设计为主线,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描述。

张静

汉寿县水利局湖南常德 415900

摘要:经济的发展带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同时也有很多的新材料和能源问世,并且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直以来,水利工程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产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社会形势的形象,使得人们的观念在不断的发生改变,河道护岸的建设逐渐的由先前的单一防洪排涝逐渐发生转变,在此基础之上增加了环保、生态、景观以及安全等多功能的基础设施。本文以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护岸的设计为主线,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描述。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护岸;设计;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与完善。一直以来,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对国计民生产生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水利工程具有蓄水、防洪、排涝以及发电等多项功能,水利工程的生态护岸建设工作对于整个工程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以安全、自然、整体、和谐为基本原则,根据水文地质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工作,从整体上提高生态护岸的建设质量,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1.生态护岸的理念

所谓生态护岸,指的是岸坡的水体、土体以及各类生物之间彼此能够形成良性的影响,保证滨岸带生物的生存环境能够与自然紧密的衔接,同时也要保证生态护岸具有生态、自净、防洪以及景观等综合功能。所以,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当中,首先应当保证护岸具有极高的透水性能,促进水资源的调节和交换功能。另外,生态护岸通常都是以斜坡的形式为主,能够保证不同的生物对水深的要求,进一步实现生物与自然的紧密衔接,形成良好的河道滨岸生态系统,保证其稳定性。

生态护岸技术主要是以生态学、水土保持学以及水利工程学和生物科学为基本原则,采用植物或者是植物与工程材料相互结合的方法,在护岸的边坡构建一个具有生态功能的护坡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工程,并且使之具备自我组织、自我支撑以及自我修复的功能和优势,使生态护岸的边坡能够具有极高的抗滑动性、抗冲蚀以及自我修复性,进而能够有效的对水土流失进行控制,保护边坡生物的生存环境,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将微生物和动物生存环境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提高,构建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并且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类居住的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从总体的角度来讲,生态护岸的建设能够在保证防洪作用的同时,为边坡生物营造稳定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可持续发展。

2.生态护岸建设现状和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当前水利工程堤防建设工作当中,以往传统的施工方式为用钢筋砼或者是石头完成防护墙的建设,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达到防洪以及节约土地的目的,但是会造成河道护坡的自然属性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严重阻碍了水土交换,对周围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与破坏,使得河流周围的生态功能无法得到正常的发挥。

2.1 规划受限

一直以来,河流蓝线是进行河道建设的根本依据,有时候会和其他地方的规划之间产生一定的冲突。因为河道效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长期性,从而使得河道建设完成之后并不能立即发挥作用。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当中,如果建筑、公共设施、绿化和水域之间的用地指标发生一定的矛盾之时,或者是河道蓝线的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之间存在矛盾之时,河道通常做出让步和妥协,从而使得河道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进而给生态护岸的设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2 理解片面

通常情况下,通过植物或者是植物与工程材料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生态护岸的建设工作,并且在边坡上建立具有一定生态功能的护坡系统。当前很多人对此项工程的认识比较片面,都觉得没有任何结构材料的纯土坡才是最好的生态护岸,土坡和植物彼此之间相互结合才是河道的自然状态,如果不对其进行人工的干预,河道经过河水的长期冲刷,很容易导致整体结构存在隐患,造成护坡的坍塌,或者出现河底淤积、河口线存在外移的情况,对河道的防洪、调蓄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造成一定的制约。所以,一定要对河道的护坡进行合理的干预,才能够全面实现河道的可持续发展。

2.3 意识淡薄

生态护岸的建设工作需要经过很长的周期,涉及到很多的专业,具有极高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同时也与社会群众的观念和意识有着紧密的联系。需要社会各界群众具备极高的生态与环保意识,避免违章搭建等不良习惯,才能够为生态护岸的建设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

3.生态护岸的设计思路分析

3.1 设计原则

在进行水利工程生态护岸设计工作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应该将思路打开,不能只是局限于促进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方面,应当注重保证生态的保护和平衡,全面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应当秉承着安全、整体、自然、生态、亲水的原则来完成护岸的设计工作。

所谓安全原则指的是防洪排涝方面的作用,在进行设计工作过程中,要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从而使得生态护岸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洪排涝作用。整体原则指的是在安全原则的基础之上,从整体上进行考虑,保证生态护岸建成之后,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目光放长远,充分考虑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自然原则是需要在设计工作当中对自然因素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考虑,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自然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最大程度的保护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设计方针应当因地制宜。所谓生态原则指的是实现生态治水,全面实现人类与水资源共融的环境,既要满足护岸防洪的基本功能,同时也要满足各类生物的生存条件。一直以来,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

完整版浅谈河道生态护坡方式

,多采用浆砌或干砌块石、传统的护坡工程中现浇或预制混凝土等刚性材料护坡,摘要:且具有稳定性好、排涝以及水土保持等功效,这类护坡形式可以发挥出城镇河道的行洪、逐渐意识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节省土地等优点。但是人们的环保观念也越来越强生态护坡不仅具有传统护坡这类护坡形式会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容易引起生态退化。本从而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功能,而且还融入了景观、生态等多方面内容旨在为生态护,文在对生态护坡概念分析的 基础上介绍了目前主要的生态型护坡技术, 坡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1.生态护坡的定义绝大多数人目前国内外对其还没没有明确的定义,生态护坡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泛.笔者认为生态不仅仅包括植认为岸坡上种植植物就是生态护坡,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特别物,它应是一个系统的含义。生态河道护坡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护坡。是水位变动区的水土保持,其次是生态,这二者的高度统一才是真正的生态边坡。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简而言之,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根系锚固作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用) 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2.生态护坡的内涵生长植物的生一是河道护坡满足防洪抗冲标准要求,要点是构建能透气、透水、态防护平台。1

由高大乔即要建立良性的河坡生态系统,二是河道护坡满足边坡生态平衡要求,木、低矮灌木、花草、鱼巢、水草、动物滩地、迎水边坡、坡脚及近岸水体组成河坡立体生态系统。的系有利于河道系统恢复生态平衡”生态护坡应是“既满足河道体系的防洪要求,后即人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安全改造自然;统工程,前一个要素是人对自然的要求,“人二者结合体现了一个要素反 映了人对自然的尊重,即改造自然但不破坏自然的平衡。与自然和环境协调发展”理念。3.生态护坡的设计原则 生态护坡系统将植物生长基质固定在袋体内,同时利用植物根系的“锚固”作用而使护坡更稳定和具有抗冲刷能力,同时生态护坡还具有造价低、能美化环境的独特效果,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内也有一些应用。生态护坡设计的基本原则为: 1) 生态边坡必须能够营造一个适合陆生植物、水陆两生植物、水生动植物生长的生命环境; 2) 生态护坡应满足渠道功能和堤防的稳定要求,并降低工程造价: 3) 尽量减少刚性结构,增强护坡在视觉中“软效果”,美化工程环境: 4) 进行水文分析,确定水位变幅范围,结合植物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植物: 5) 尽量采用自然的材料,避免二次环境污染: 6) 布置时考虑人们的亲水要求。 生态护坡效果图 2 4.生态护坡的形式生态生态石笼护坡、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常用的生态护坡形式有 植物型护坡、袋护坡、多孔结构护坡、自嵌式挡土墙护坡等。 深根锚固, 利用植物发达根系的力学效应()(1植物型护坡:通过在岸坡种植植被进行护坡固土、防止水土流)降低孔压、削弱溅蚀和控制径流和浅根加筋) 和水文效应(在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的同时进行景观造景。,失

浅谈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不断进行,生态环境和能源紧缺问题也提议凸显。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建筑设计中。所谓的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是综合考虑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方面,同时从人们居住环境上进行综合考虑,设计出以自然生态为原则,满足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需求的生态化建筑。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各地不同自然环境进行合适的安排和组织,并解决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实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其构想理念与可持续发展观点相契合,生态建筑将成为建筑工程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本文分析了生态建筑的要点,进而提出了几点生态建筑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仅供参考。 标签:建筑设计;生态建筑观;应用 引言 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环境问题。于是人们开始进行反思,虽然现在的建筑理论及施工设备、技术等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房屋建筑施工水平有了大幅的提升,但是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同时,由于房屋建筑施工耗能较高并且在建设过程中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这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近年来可持续发展观逐渐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房屋建筑作为人们居住生活的基础,随着人口不断的增长对建筑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这就使得环境保护与房屋建筑设计的协调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种大环境下生态建筑观应运而生。 1、生态建筑设计的要点 1.1利用原有地形地貌 进行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要营造生态景观,可以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的地形地貌,而太多人为的建设和改造,不仅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最重要的是物质资源的不必要的成本,造成不必要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这不符合我们的生态设计建筑的要求。 1.2保护现有的植被条件 传统的建筑施工工艺,完全按照施工图纸设计理念的模式,然后在建设之初,会对原有的施工场地的所有植被进行清除,施工完成后,在绿色设计。这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严重破坏我们的自然植被。植被的破坏是对我们自然环境的极大损害,所以我们在生态建筑的设计工作中,必须考虑原有植被的情况建设领域,然后根据植被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建筑设计的。 1.3提倡自然采光应用

河流护岸工程施工方案

川气东送管道穿越河河流护岸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 (2) 1.工程概况 (2) 2.施工条件 (2) 二.编制依据 (2) 三.施工总体计划 (4) 1.工程质量目标 (4) 2.计划工期目标 (4) 3.安全生产 (4) 4.文明施工 (4) 四、施工方案 (5) 五、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及施工工序流程 (5) 1.施工方法 (5) 2、施工工序及操作工艺流程 (6) 六、施工准备 (6) 1、组织机构 (6) 2、技术准备和组织管理保证措施 (7) 3、原材料准备 (7) 4、主要机械设备配备 (7) 5、施工队伍及劳动 (8) 七、施工质量控制及要求 (8) 1、原材料质量控制 (8) 2、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8) 八、质量控制要点: (10) 九、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0) 1、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0) 2、质量保证措施 (10) 川气东送管道穿越秋浦河河道护岸工程

施工方案 一、工程摡况及施工条件: 1、工程概况:该工程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殷汇镇、肖滩村、万子村,35标段桩号WGC039G-WGC40G,主河道宽度约145m,左、右岸漫滩长200m,宽100m,2009年11月01日勘测时左右岸滩头距水面高度为20m,主河道水平均深在2-3m。右岸漫滩与耕地交界处有长100m,土坎高7m。左岸漫滩处有长200m高度为3m的土坎,迎水面坡度约40~50°,据调查河道水位汛期时,水位可上升至堤顶,水流湍急,另根据管线勘设资料,河道水流量受降雨影响,变化幅度较大,汛期流量猛增,涨水落水时间短,枯水期流量小,管道穿越处,地质以粉质土和粉质流砂为主,基础施工难度非常大,需要进行软基处理。 由于管道采用大开挖直埋式敷设:管道开挖在河床以下4.5-6.0m左右,在河床顶最大开挖宽度约为8-10m,堤顶最大破坏的约为85-90m,同时由于采用机械开挖,机械的进出造成两侧未开挖的坡面表面土遭到松动破坏流失严重,两侧破坏长度不等,左岸处有长90m,宽2m,深15m的水土流失,右岸处有长50m,宽15m,深20m的崩岸水土流失,需外运土回填夯实。 由于管道采用大开挖直埋式敷设管道,造成河道深度土层和表面土层破坏程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需对其进行水工保护,以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达到保护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的目的。 水保工程措施:依据管道敷设开挖实际地貌特征,水保工程初设方案,在河堤的迎水面处修建M7.5水泥砂浆,MU30块石挡墙护坡,石块底部碎石垫层,在河床管沟最大开挖宽度两侧各5m,采用浆砌块石护床,防止水流下切,保护天然气管道。软基处理采用CQDSSB-DX-14以防止基础被水流冲刷和基础下沉,保证护岸护堤工程安全,和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左、右漫滩需植种草植被恢复,土坎需做植生袋进行临时保护。 2、施工条件:该工程距村民居住点最近约为500m,左、右两岸均没有便道可到河堤,车辆无法到达施工现场,需砍伐树木征用临时便道长1500m,宽3m,敷设碎石子15公分压实后,便于材料二次倒运至左岸,右岸所需要材料需租用货船从左岸运至右岸。河堤内外均有滩地可满足施工临时用地。施工用电主要靠柴油发电机组解决,秋浦河河水满足施工用水要求。 二.编制依据 1.川气东送管道工程WGC039G-WGC040G秋浦河河流护岸设计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1年6月29日);

湖泊人工湿地和生态护岸设计分解

1 人工湿地设计 1.1 人工湿地介绍 1.1.1 人工湿地工作原理 人工湿地系统是在有一定长宽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中,由土壤和填料(如砾石等)混合组合而成的填料床,并栽种经过选择的水生、湿生植物,组成类似于自然湿地状态的方案化的湿地系统。水体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在基质吸附、过滤,植物吸收、固定、转化、代谢及湿地微生物的分解、利用、异化等过程的综合作用下,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以去除。湿地系统中的氮、磷不仅能通过植物和微生物作为营养吸收,而且还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将其除去,最后湿地系统更换填料或收割栽种植物将污染物最终除去。 人工湿地系统的主要优势体现在,有机物和氮磷的去除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运行维护方便、管理简单、投资小、运行费用低、符合自然界水质净化和水资源循环的生态学规律等。人工湿地的建立不但可以起到对湖泊水体的净化效果,同时也可加强湖泊的景观效应。人工湿地系统结果图及效果图见图1-1、图1-2。

图1-1 人工湿地结构示意图 图1-2 人工湿地效果图 1.1.2 人工湿地分类 人工湿地按污水在其中的流动方式可分为两种类型: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两种人工湿地的工艺特性及优缺点见表5-5。表面流湿地系统中,水体在湿地的表面流动,水位较浅,多在0.1-0.6m,它与自然湿地最为接近,具有投资少、便于管理等优点。潜流式人工湿地系统中,水体在湿地床的内部流动,可以充分利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丰富的植物根系及填料和表层土的截留等作用,以提高其处理效果和处理能力。但当有机污染负荷较重的情况下,易造成床体堵塞,且造价较高,一般为表面流湿地的4-8倍。 表1-1 两种人工湿地对比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护岸设计 郝文奎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护岸设计郝文奎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形势下,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巨大,在诸多生 态破坏中,人们对河流生态的破坏是与城市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利工程在不同程 度上遭到破坏,使得河道的功能衰退、水质下降,同时传统的河道护岸方式的弊 端也逐渐显露出来,生态护岸的建造与其质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整 个生态护岸工程中,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与河道周围环境保持一致性,改 善河道功能,最终使河道为城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护岸;设计 前言: 水利工程中的生态护岸型式主要有自然原型护岸、自然型护岸和多自然型护岸,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充分按照安全稳定性、经济有效性、生态持续性、 因地制宜性、空间异质性和景观亲水性六个重要原则进行科学设计。在水利工程 中合理应用生态护岸型式,还要充分结合相应水利工程的断面形式、环境条件、 水流条件以及各种其他要求对护岸植物实现合理化选择,以保证生态护岸型式可 以发挥出最佳的功能作用。 1生态护岸概述 生态护岸就是恢复自然状态的自然河岸,或者拥有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转 变传统的混凝土护岸结构,改造为生物与水、土体与水体相互涵养的自然护岸形式。生态护岸包括了渗透性能突出的河岸基底与自然河床,河流地貌多样化且非 常丰富,能够切实提升河流水体与河岸彼此之间的调节功能和水分交换能力,同 时还能有效抵抗水流冲击力,达到护坡目的。 2生态护岸的作用 2.1水土保持、涵养水源与净化水质 地表水和地下水之所以能够相通、互相补给、交换是靠生态护岸做连接渠道。在河道水位较高、水源充足的情况下能够将水源流入到地下水当中,给地下水做 补给,充分的涵养水源;而当情况反过来,遇到雨水较少的干旱时节时,河槽里 的水量就会变得很少,就需要地下水的补给。关于水土保持方面就是生态护岸当 中种植的水生植物可以快速的将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然后将有害物质进行吸收,从而保证水源的纯净,净化水质维持生态护岸的水土环境,使护岸的生态环 境保持恒定状态。 2.2保持生物多样性 生态护坡为河湖鱼类、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繁衍空间,确保 了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改善水质,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提出:一定要重视生态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保护陆地和海洋生物 的多样性。生态型护岸就可以满足这一点,不同于传统的河道护岸。传统的河道 护岸会严重破坏生态系统,让水生动物失去巢穴,阻碍两栖动物的生存繁衍。传 统护岸会使自然河流的生物链损坏,严重时水生动物甚至会频临灭绝,而生态护 岸就不会出现这种状况,可以有效的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2.3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护坡增加了绿化的面积,水面与绿化交相辉映形成优美的自然风光,而 且生态护岸可以把河道治理的纯净自然、清澈见底,并且有丰富的生物种类,河 道里鱼虾富足、水生植物绿草盈盈,从而形成和谐美好的自然景观,让人们感觉 到生命的活力。这些有生命力的景色可以让现代人感受到回归真我的恬静氛围。

生态护岸设计

9. 5."2生态护岸设计 9. 5." 2.1工程设计的原则目标 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中,建议遵循下列原则: 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生态系统的自设计、自修复;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反馈调整式设计。根据护岸工程的特点,结合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原则,在生态型护岸设计中应依照岸坡稳定、正常行洪、表面异质、材质自然、内外透水、及成本经济等原则来进行。生态型护岸设计的最终目标应是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前提下,使工程结构对河流的生态系统冲击最小化,不仅对水流的流量、流速、冲淤平衡、环境外观等影响最小,而且要适宜于创造动物栖息及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多样性生活空间。[5][4] 9. 5." 2.2工程实施前的调查 对于所提出的各种生态护岸设计方案,在选用之前应对工程区进行调查,以确定生态工程技术是否适用。建议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气候条件,水文条件,河势的变化规律和趋势,岸坡土体的物理和力学性质,工程区关键物种的分布,工程管理状况,现场可用或容易取得的施工材料,有无严重的土质和水质污染,工程施工是否会带来新的生态问题,以及是否需要相应的补偿措施等。水文调查的重点之一是对当地的正常水位及最高、最低水位有一个了解,掌握水位的季节变化规律。工程管理状况的调查内容建议包括能否采取措施防止人为或动物破坏。调查关键物种时应明确不同植物类型对河流采光的影响程度。同时,应与当地环境部门进行协商,尤其注意项目实施是否影响当地的湿地地区。

9. 5." 2.3植物种类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非常必要。采用天然材料护岸时,特别是通过植被措施护岸时,不同植物材料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对于水位和底土土质的适应性。可根据不同水位,结合当地情况,将河流岸坡分为干燥、偶然的洪泛带,潮湿、季节性洪泛带,沿岸水位变动带,淹没带等几个区域[6],在不同区域选取适合的植物种类(图2)。 一般来说,混合使用几种不同的植物往往比使用单一植物种类更为有利[8]。另外,现场或现场附近已有物种对于护岸工程中植物种类的选择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可在当地苗圃种植培育所需植物种类,但要考虑到工程施工中的时间因素。 9." 5. 2."4反滤层的设计 在生态型护岸工程中,除考虑传统的技术要求外,还要兼顾生物栖息地的加强和改善等要求,因此要引入一些新的结构型式,以利于植被的生长发育,如石笼、间插植被的堆石、空心混凝土块、生态砖、鱼巢砖等。如这些结构直接作用于土坡上,在水流和波浪的淘刷作用,下垫土层在植被完全发育之前将会受到严重的侵蚀,从而使防护结构失稳,影响栖息地结构的相对稳定性,不利于生态系统的修复。因此,在这些防护结构下面设置土工合成材料或碎石反滤层十分必要。 在土工合成材料作为反滤层的生态型护岸工程中,除了对土工合成材料的保土性、透水性、防淤堵性、及强度有所要求外[9],对于土工合成材料的可栽种性也应有所要求,可栽种性指的是相对植物向上生长的可长穿性或植物向下扎根的可植根性。对于土工合成材料层,其可栽种性通常与力学和水力性能要求相矛盾。从可栽种性的角度出发,大孔径或大网眼的土工材料比较适宜,而

浅析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生态住宅设计 张萍萍

浅析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生态住宅设计张萍萍 发表时间:2017-12-11T11:04:04.0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作者:张萍萍 [导读] 摘要: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决定了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的今天,人们不断注重物质生活,也加强了对精神以及健康等方面的追求。 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 518053 摘要: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决定了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的今天,人们不断注重物质生活,也加强了对精神以及健康等方面的追求。传统的住宅建筑设计,将重点更多的放在了功能性的体现上,忽视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在保护环境的理念下,生态住宅设计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应重点研究的领域,提高建筑与环境的相融性,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生态住宅设计 引言: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度不断增加,生态住宅的理念得以提出,这必将成为我国现代住宅发展的趋势。住宅建筑工程与人们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其设计效果如何在根本上决定了后期用户生活质量,而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及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理念下,必须要对住宅建筑进行相应的生态设计,实现生态建筑建设,在保证其结构功能实现的基础上,提高其生态建设效果,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一、生态住宅概述 生态住宅即将整个住宅建筑看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并通过合理的设计对建筑内外空间存在的各种物态因素进行整合,使得所有物质、能源均可以在住宅系统内部进行有效的循环,将整个住宅环境建设成为一个低能耗、高效率、无污染等生态平衡环境。在对生态住宅建筑进行设计时,需要从设计、建设、使用以及废弃整个过程出发,确保工程施工的高效节能,合理选择绿色、低耗建材,并积极将可再生材料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在住宅建筑废弃后可以实现对各项材料的回收利用,降低能耗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设计时将绿色生态理念贯彻到整个居住环境中,将人、环境与建筑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根本性的目的就是在整个设计、建设以及使用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真正落实可持续发展观。 二、生态住宅设计原则 2.1以人为本 人是生态住宅建筑中生活的主体,因此生态住宅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人们对于住宅建筑的需求和感受,如明亮温暖、舒适宽敞,确保住户的健康和安全。同时,生态住宅设计应符合人们的审美,采用多样化的设计手法,美化住宅建筑,优化周围生活环境,尊重自然生态环境机制,实现良好的生态住宅设计效果。 2.2理论联系实际 生态住宅是满足人们需求和时代发展的一种新型住宅,在设计生态住宅建筑时,应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住宅建筑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地质特征、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多方面内容,结合住宅建筑施工设计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坚持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 2.3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真正含义不只是重视保持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追求人类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一种平衡,实现大自然和人类的和谐相处,生态住宅设计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一方面,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的各种能源和资源,在保护生态住宅周围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住宅设计,实现自然生态环境和各种资源的最大利用率,设计符合人们生活习惯、发展需求的住宅建筑。另一方面,基于当地的地形地貌和环境特征,在设计生态住宅建筑之前,全面了解该区域的地质、植被、气候、水文、土壤、空气等多方面信息,优化和改进住宅设计。最后,生态住宅设计应考虑到各种不同性质的建筑材料对于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尽量采用绿色节能型建筑材料,避免对水源、空气等造成破坏,节约建筑材料,获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建筑工程生态住宅设计措施 3.1建筑布局规划设计 对于住宅建筑工程来说,在不同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因素影响下,最终生态设计的方向不同,因此在对工程进行整体布局规划设计时,需要根据各项因素来做好规划设计。 (1)场地选择 以我国西南地区为例,地理环境多以山地居多,在选择建筑工程建设场地时,一般为“依山傍水”不但可以提供新鲜的空气,达到减轻湿热的目的,同时在冬季还可以利用山体来阻挡冷风的影响,可以有效调节室内气候。对于山地环境建筑工程,应尽量选择南向破位置,可以为住宅提供充足的光照,削弱冬季北向来风。 (2)布局形式 主要包括线网式、主轴式、层台式以及主从式,进行设计时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确定布局形式,不同形式所适应的环境不同。例如线网式多应用于地形限制大地区,此种设计方式将各住宅单元之间保护相互独立,并利用道路将其进行串联,可以满足日日常生活中对交通的要求。 (3)布局规划 在对住宅建筑进行整体布局规划时,需要合理确定住宅朝向与日照间距,同时要确保通风的有效性。这就决定了在设计时,大多以当地风环境为设计要素,通过风玫瑰图等来确定夏季主导风向与风频率,利用相反风向频率进行叠加计算得出夏季最高风频率方位,并将计算结果与利于冬季光照正南北方向进行结合,最终来确定布局方案。其中,对于山地环境住宅建筑光照效果与风环境有一定联系,设计时需要确保两者之间的协调性,综合分析不同坡向与坡度对日照阴影造成的影响。 3.2住宅建筑户型设计 (1)单元拼接与组合 对于高层住宅建筑工程来说,根据单元拼接方式不同可以变更为多种平面形式,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将各单元结构形成遮挡来

浅谈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保护环境,追求能源再利用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生态建筑顺应了这种时代要求,受到了全球的关注。全文介绍了生态建筑的特征,从两个方面阐述了生态建筑的意义,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环境;生态建筑能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本文阐述了生态建筑的基本概念,建筑生态化的基本特征,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条件以及目前生态建筑发展的动态,并就发展中国家发展生态建筑提出自己的看法。 标签: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 1、生态技术和生态建筑 人、建筑、环境是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生态问题日趋严重,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存方式。生态技术是以资源为核心,利用生态学的原理,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研究整个系统的优化,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和无谓损耗,通过以较小的消耗将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来获得最大的收效,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筑的发展目前在理论上、技术上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生态建筑通常又被称为“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以上叫法严格地讲都不够全面。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等技术科学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自然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构筑物。 2、建筑生态化 生态建筑从早期仅停留于对气候、生物反应的关注,到今天运用替代能源,注重建筑生态高技术的研究,人们对生态建筑有了更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生态化问题。它是将建筑融入大的生态循环圈,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能源和资源流动,将建筑建造、建筑设计、建筑使用过程中的消耗纳入整个生态系统来考虑,从而改变资源与能源单向流动的方式,趋向良性循环的模式。将人居环境纳入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循环体系即是对这一思想的体现。它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停留在建筑的使用层面,而是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建筑的生态化,一般应具备如下的基本特征: 第一,能为人类提供“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灵活开敞的空间。 第二,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对环境的索取要小,主要指节约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

护岸工程

摘要:本文综合分析了生态护岸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了城市原有河道护坡结构对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的影响,并在吸取国内外有关城市河道整治和其他领域生态护坡经验的基础上,对河道生态护岸的设计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供水利建设向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转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生态护岸设计原则形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城市开始成为人们聚焦的一个热点,而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水环境综合治理包括了裁污、清淤、护岸、绿化等内容,人们对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污水截流、清淤、底泥处理、两岸绿化等方面的内容做了不少研究,对河道的护岸形式在生态方面的研究也有了起步。 借鉴国外先进的治水理念,改变传统水利中片面强调防洪安全,对河道整治中的环境问题、景观问题、生态问题等给予重视,这样,河道两岸生态建设的新理念便成为一种需求。本文将对河道生态护岸的设计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 1 生态护岸的定义和作用 1.1 生态护岸的定义和特点 生态护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它拥有渗透性的自然河床与河岸基底,丰富的河流地貌,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河调节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 1.2 生态护岸的作用 (1)滞洪补枯、调节水位 生态护岸采用自然材料,形成一种“可渗透性”的界面。丰水期,河水向堤岸外的地下水层渗透储存,缓解洪灾;枯水期,地下水通过堤岸反渗入河,起着滞洪补枯、调节水位的作用。另外,生态护岸上的大量植被也有涵蓄水分的作用。 (2)保护和建立丰富的生态系统

如果在河道中形成浅滩和深潭,把岸线也做成补规则的,即有宽有窄,使护岸有陡有缓,扩大水面和绿地,与岸边绿地、树林之间形成水、绿网络,增强岸边动植物栖息地的连续性,这样,就可以营造出多种多样的、丰富的环境条件,形成丰富、稳定的生态系统。从而,河流的自净作用也大幅度提高。 (3)形成优美的风景 生态护岸不仅可以与周围环境形成相协调的河道景观,而且可以通过保护和建立丰富的生态系统使河水清澈见底、鱼虾涸游、水草茂bv盛的自然生态景观。 2 生态护岸的基本思想和发展趋势 2.1 生态护岸的基本思想和发展趋势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人们越来越关注与己休戚相关的环境问题。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城市,人们开始建造公园、公共绿地、整治河道水环境等来改善环境。生态护岸建设方法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河道环境综合整治的新方法,它把水边作为多种生物栖息空间的核心,并把河流建设成尽量接近于自然的状态,创造出具有丰富自然并富有魅力的水边环境。 日本是生态设计用于水利工程的较好的国家,其10年前就开始提出“新水”的概念,并且在生态护岸方面做了实践;荷兰也正在规划和建设21世纪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环境。根据国外的实践,河道生态护岸建设的基本思想和设计原则及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设置:主要通过扩大水面和绿地、设置生物的生长区域和水质保护等实现; (2)水边景观的设计:通过设置建筑物来保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以及保证水边景观的连续性、自然性; (3)亲水空间的设计:通过水边的台阶、缆绳、绿地、亭台等设施来实现; (4)循环型空间的设计:用木材、石头、砂子等天然材料的多孔性构造,控制废料的产生,尽量避免未来发生的处理问题及二次性环境污染问题。 2.2 国内河道护岸现状

河道生态护坡工程的方案选择

河道生态护坡工程的方案选择 1.0 护坡型式方案选择 为了充分体现生态护岸的设计理念,在满足安全稳定的基础上,护岸结构要尽量考虑有利于河道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利用植物将污染物进行体内新陈代谢而分解掉或将吸收的物质存储在体内,从而起到对水体的净化作用。生态护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护岸或具有自然护岸“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护岸与河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同时具有一定抗洪强度。 综合考虑河道地形、地质、水流、工程造价、施工条件和河道总体布置等因素,结合近年来我院在一些河道整治工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迎水侧斜式护坡结构选择草皮护坡、砌石护坡、砼预制块护坡、无砂混凝土护坡、生态混凝土护坡、三维生态袋护坡等几种常见的护岸结构进行比较。其优缺点简述如下: 方案一:土工格网草皮护坡,造价最低,但易受人畜破坏和生物影响,抗冲刷能力差,可用于背水坡或水流流速较小岸段。 方案二:砌石护坡,包括干砌石护坡、浆砌石护坡等。砌石护坡一般能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由于块石表面粗糙不平,与水体之间摩擦大,能够起到一定的消浪作用,同时砌石护坡本身能很好的经受风浪水流冲刷,其中干砌石适应变形能力强,浆砌石较差。但不能机械化操作,受当地材质、石料尺寸影响大,护砌厚度难以保证,且浆砌石将坡面完全封闭,隔绝了坡面与水体间的联系,生态和景观效果较差。该方案也还存在施工管理难度大和建设周期长的问题。

方案三:砼预制(联锁)块护坡,造价略高,但整体性好,强度高,本身受风浪水流的影响小,能机械化施工,工期短;因其表面平滑,消浪作用小,对堤坡变形适应性较差,如开孔种植草皮,需在护坡下设置反滤层和土工步防止边坡土体的掏空,草皮覆盖率也较低。 方案四:无砂混凝土植草护坡是在周边采用混凝土保护框并兼作模具,中间填筑无砂混凝土成型,只有水泥和粗骨料及复合肥,并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孔隙内高碱性水环境进行动态改造,从而得到适合于植生(草、灌木等植物)的粗大空隙和适宜植物生长的PH值范围,但其强度低、空隙率难以控制及耐久性差。在保证25%~30%孔隙率和大透水性的前提下,混凝土强度仅为3~7 Mpa,适应水流冲刷和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能力较弱,抗孔融次数约30次,难以满足水利工程对护坡的要求。 方案五:现浇反滤.植生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之生态混凝土结构层是采用经过筛选的粗、细骨料(粒径与被保护的堤体材料相匹配)、水泥和水的混合物里添加生态混凝土专用添加剂,经充分搅拌混合后现场浇筑而成。该技术由于生态护坡专用添加剂的特殊贡献,使反滤型生态混凝土同时具有强度高、孔隙率合理、孔径小的性能特点,实现了耐久、透水、整体反滤的护坡功能;植生型生态混凝土同时具有强度高、孔隙率大、孔径合理的植生性能特点,既达到耐久、稳定的护坡目的,又能适应多种植生方式,满足绿化覆盖率达至95%以上的设计要求。形成堤坝常水位以下以反滤型生态混凝土护坡、常水位以上以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的完整的生态护坡体系。

农村河道护岸工程施工方案

农村河道护岸工程施工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农村河道护岸工程施工方案 一、石料 1 、砌体石料必须质地坚硬、新鲜,不得有剥落层或裂纹。其基本物理力学指标应符合设计规定。 2 、石料从采石场专门开采,表面的泥垢等杂质,砌筑前应清洗干净。 3 、石料的规格要求 粗料石:包括条石、异形石,要求棱角分明,六面基本平整,同一面最大高差不超过1.0cm,其尺寸视料场择优选定,但其长度宜大于50cm,块高宜大于25cm,长厚比不宜大于3。粗料石的外露面,宜修琢加工,保持大致平整。 块石:一般由成层岩石爆破面成或大块石料锲切而得,要求上下两面大致平整且平行,无尖角、薄边,块厚宜大于20cm。 毛石:无一定规则形状,单块重量应大于25kg,中厚不小于15cm。 二、胶结材料 1 、砌石体的胶结材料,主要有水泥砂浆和混凝土。水泥砂浆是由水泥、砂、水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而成。用作砌石胶结材料的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砂和最大粒径不超过 40mm的骨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而成。 2 、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及部颁标准的规定,水泥标号不低于275号;水位变化区、溢流面和受水流冲刷的部位,其水泥标号应不低于325号。 3 、水:拌和用的水要求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4、水泥砂浆的沉入度应控制在4~6cm,混凝土的坍落度应为5~8cm。 三、砌筑要求 1、挡墙基础按设计要求开挖后,进行清理,并请工程师进行验收。 2 、已砌好的砌体,在抗压强度未达到2.5Mpa前不得进行上层砌石的准备工作。 3 、砌石必须采用铺浆法砌筑,砌筑时,石块宜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砌体的砌缝宽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生态型护岸工程的设计要点

生态型护岸工程的设计要点 赵进勇 孙东亚 董哲仁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防洪减灾所 北京 100038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系统保护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传统的河流护岸技术主要侧重于工程的安全和人类的单方面需要,没有综合考虑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健康。从生态工程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常规护岸型式对环境和生态负面影响的基础上,归纳了生态型护岸工程的几个设计要点:工程设计的原则目标、工程实施前的调查、植物种类的选择、反滤层的设计、岸坡稳定分析、及工程实施后的监测,并对生态型护岸示范工程的实施给出了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生态型护岸; 设计要点 1.概况 护岸工程主要是防止水流和波浪对岸坡基土的冲蚀和淘刷,可分为坡式护岸、坝式护岸、墙式护岸以及复合形式护岸等。其中较常采用的坡式工程一般以枯水位为界分为两部分,枯水位以上称作护坡工程,以下称作护脚工程[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河岸是河流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形成了从河道水流环境到陆地环境的一种过渡。选择护岸型式及材料时应考虑有效性、环境因素及经济因素。河道不仅仅具有防洪、航运等基本功能,还应具有生物栖息地和人文景观等功能。为了适应这种需要,河道整治工程中的护岸技术也应由原来的以安全为单一目标逐步向生态型护岸技术转变。 费用生态型护岸技术 勘察 设计 施工 监测 维护 工程修复 工程不同阶段 混凝土等硬质化结构 常规护岸工程技术主要考 虑河道行洪速度、河道冲刷、 岸坡稳定等,环境因素考虑较 少,主要有抛石、浆砌或干砌 块石,预制混凝土块体、现浇 混凝土、浇注沥青、铰链混凝 土沉排以及土工模袋等型式。 图1 工程总费用对比图[3]

河道生态护岸设计概况

1、护岸型式及选择 1.1形式概念: 生态护岸有自然护岸、人工护岸和生态护岸三种基本形式。 自然型生态护岸形式为河道天然(自然)形成的驳岸防护体系。 人工护岸形式是按河道防洪排水、灌溉输水、航运交通、水生养殖等功能而进行工程需要建设相结合的各类护岸防护形式。 生态护岸形式是按自然驳岸形式和人工护岸功能体系、实现生态功能的无缝融合、“天人合一”的统一形式。 1.2生态护岸的生态功能表现在具有实现水土保持、物质交换、环境空间等三方面的具体实施措施。 1.3组合形式的生态护岸的基本形式可有直立(挡土墙)、坡形、多极、平台及相互组合并与景观相结合的具体型式。 1.4型式选择 1.4.1基本规定 生态护岸设计的形式应遵循满足河道功能、坡体安全稳定、结构适应耐久、维持生态平衡的原则。 生态护岸的坡体安全稳定符合现行规范的相关安全稳定的要求。 生态护岸的结构形式应满足现行规范工程结构使用年限的要求。 生态护岸应就地取材、利于施工和维修。对不同河段或同一坡面不同部位可选用不同的护坡形式。 临水侧护坡的形式应根据风浪大小、近坡面水流、坡后土质等情况,结合护坡的等级确定。通航河流船行波作用较强烈的河段,护坡设计应考虑其作用和影响。 背水侧护坡的形式应根据当地的暴雨强度、浪高要求,并结合护坡高度和土质情况确定。 挡墙和护坡均应该设置基座,挡墙处基座埋深不宜小于0.5m,能够满足挡

墙和护坡的安全要求。 坡面高度大于4m后,宜设置排水设施。坡面竖向排水沟可每隔50~100m 设置一条,并应与平行河堤走向的排水沟相连通。 护岸生态防护的设计形式与使用措施,应具有对维持生态平衡的功能,宜遵循、符合和满足物质交换原则、水土连续原则、植物生长及多样性原则。 (1)交换原则:组成体系具有满足如水、气等能量与物质不断流动、交换的型式。 (2)连续原则:坡面防护组成不得隔断坡面土层深度信息联系的原则,满足坡面植物存活、发育、生长的自然条件。 (3)多样性原则:坡面生成结构满足多样性植物相对调节、生长的环境,使得组成体系具有一定的自动适应、相调节的生物生存与生长环境。 1.4.2生态护岸注意点 河道护岸自然适应形式。基于对河道流向特点、边坡土质力学特征,融合两岸城市建筑形式、道路交叉形式,区位地形特征,体现自然生态驳岸特点,与天然河道边坡安全相适应的护岸天然自成形式。 对河道流向稳定、边坡土质较好、坡度延缓,周边区位特征适宜,应体现自然生态护岸特点,采用天然河道边坡安全相适应的天然护岸自成形式。 可采用抛石插枝、梢料类排捆、织物袋、植活木桩、块石石笼等、格室结构、低挡墙等符合自然的形式要求和功能要求。 1.5生态护岸的技术指标 1.5.1 砌块的生态功能指标及参照范围。 1.5.2 采用各种材料的组成结构护岸所具有的生态功能,应参照以下指标进行设计。 (1)植物覆盖容积率 边坡防护的工程措施是通过工程设计边坡工程构件来实现。通过边坡组件单体形成生态的重要条件,是具有植物生长的可能空间,在防护坡面上,即坡面的植物覆盖容积率(平面指标)。

浅析生态建筑设计

浅析生态建筑设计 摘要:如今生活在都市里的人都渴望回归自然,希望更多地与大自然接触,但住宅建筑仅有绿色还不能说其具有生态性,住宅的生 态型是以绿色为基础涵盖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理念。本论 文就生态建筑设计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字:生态建筑设计生态理念发展实践 abstract: now living in cities are eager to return to nature, hope more contact with nature, but only the green residential buildings can not say it has ecological, residential zoology is green based cover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o on many kinds of philosophy.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roblems of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key words: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ecological philosophy; development;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如今生活在都市里的人都渴望回归自然,希望更多地与大自然 接触,但住宅建筑仅有绿色还不能说其具有生态性,住宅的生态型 是以绿色为基础涵盖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理念。 一、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 人们对于生态的建筑这一概念并不感到陌生,生态建筑也被称

河道护坡工程

河道护坡工程 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实施河道护坡工程施工过程中,基本情况怎么样?以下是河道护坡基本内容如下: 河道护岸工程是保护江河堤岸免受水流、风浪侵袭和冲刷所采取的工程措施。按结构材料类型主要有块石护岸、柳石护岸、石笼护岸、沉排护岸、增工护岸、混凝土块护岸、土工织物护岸、透水桩护岸、草皮护岸等。 河道护坡工程基本概况: 块石护岸具有就地取材、施工简易灵活、适应河床变形、能分期实施、逐步加固等优点;柳石护岸有柳石枕和柳石搂厢两种型式,优点是有柔韧性,节约石料,防护效果好;沉排护岸一般用于工程护脚或护底,具有整体性强,韧性大,适应河床变形,抗冲等优点;增工护岸具有体质轻,取材容易,施工快等优点;混凝土护岸主要用于较稳定河道的堤、坝、岸上防护风浪;透水桩坝有一定的缓流落淤效果,适用于水浅流缓处;草皮护岸主要用于漫水时间短,流速和波浪较小,流向与河岸基本平行的堤(岸)坡上。 河道护坡工程基本原则: 生态护坡系统将植物生长基质固定在袋体内,同时利用植物根系的”锚固”作用而使护坡更稳定和具有抗冲刷能力,同时生态护坡还具有造价低、能美化环境的独特效果,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内也有一些应用。生态护坡设计的基本原则为:

1) 生态边坡必须能够营造一个适合陆生植物、水陆两生植物、水生动植物生长的生命环境; 2) 生态护坡应满足渠道功能和堤防的稳定要求,并降低工程造价: 3) 尽量减少刚性结构,增强护坡在视觉中”软效果”,美化工程环境: 4) 进行水文分析,确定水位变幅范围,结合植物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植物: 5) 尽量采用自然的材料,避免二次环境污染: 6) 布置时考虑人们的亲水要求。

浅谈河道整治中生态护岸建设的作用

浅谈河道整治中生态护岸建设的作用 摘要:近年来人们在河道修复工程中常常选择混凝土和预制砖等材料建设硬质化护岸,这种护岸虽然有很好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但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会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要大力提倡建设生态护岸,并阐述了生态护岸的优点和建设生态护岸的原则与步骤。 关键词:河流生态系统;生态护岸;植物 天然的河流是一个健全的生态系统,水体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功能。这种修复功能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依靠与河道紧密相联系的水生、水岸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得来的。然而,人类为了生存,为了发展,按自己的意志去“改造自然”,全世界约有60%以上的河流已被人工改造,包括筑坝、筑堤、裁弯取直等,许多河道被渠化,河流在纵向和横向均变成不连续。这些人为导致的变化使河流的形态多样性大大降低,影响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反过来又影响了人类自身的利益。因此,应提倡进行生态护岸的建设,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1.生态护岸的概念与优点 1.1 生态护岸的概念 传统护岸仅侧重于某些功利价值如防洪、水运、灌溉等,有以下缺点:①沟渠化的河道改变了河流蜿蜒的基本形态,导致生境异质性降低,最终可能引起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②改变了水陆交错过渡段,改变了河床材料的透水性与多孔性等。③带来更大洪水隐患,迫使提高防洪标准,进而造成恶性循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城市河道整治中,回归自然、亲水、景观与文化等新理念不断涌现,以生态学为基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河流近自然治理研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提出了生态护岸(河堤)的概念。它拥有渗透性的自然河床与河岸基底,丰富的河流地貌,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生态护岸与传统岸堤区别见表 表1 生态护岸与传统硬质护岸的区别 1.2 生态护岸的功能 ①滞洪补枯、调节水位。生态护岸采用自然材料,形成一种“可渗透性”的界面。丰水期,河水向堤岸外的地下水层渗透储存,缓解洪灾;枯水期,地下水通过堤岸反渗入河,起着滞洪补枯、调节水位的作用。另外,生态护岸上的大量植被也有涵蓄水分的作用。 ②保护和建立丰富的生态系统。如果在河道中形成浅滩和深潭,把岸线也做成不规则的,即有宽有窄,使护岸有陡有缓,扩大水面和绿地,与岸边绿地、树林之间形成水、绿网络,增强岸边动物栖息地的连续性,这样,就可以营造出多种多样的、丰富、稳定的生态系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