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型人才概念

应用型人才概念

应用型人才概念
应用型人才概念

应用型人才的概念

概念

应用型人才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术型人才。

内涵

社会对人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目的来分析,现代社会的人才可分为学术型(理论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相对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合格评估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办学的突出特点。有些论文中把工程型也纳入应用型人才之列。

培养模式的特点

与其他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这种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

2.这种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了更高的要求。

3.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一般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

总之,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占有较大比重,应该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正是这种巨大的人才需求。这种人才同样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培养过程,同样也能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摘要:当前面临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逐渐形成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相结合的价值取向等新形势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转向职业化,培养个性发展的多元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实现这个目标的策略包括在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实践教育体系和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及建设应用型师资队伍。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需要目标更新 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分为法定、部定和校定三个层面。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从专业的角度来确定,虽然也包含素质,但主要强调的是专业素质,应用型本科院校也不例外。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目的的反映,人才培养目标还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国家、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因此,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仅强调专业素质显然难以充分表达对这类人才新的要求,已不合时宜,需要实时进行调整。 一、根据国际上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便开始向着职业化和大众性的方向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以职业为导向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可是有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尚未将培养目标转向职业化,仍然固守精英教育时期的培养模式,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深度,重理论轻实践。虽然有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认识并确定了职业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但在其人才培养实践中并未真正体现出应用性。 (一)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提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中央在2005年初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十七大报告里又再次作了强调。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研究型高校凭借优越的教育资源和雄厚的科研实力纷纷将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己任。而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培养的人才在国家经济产业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实创新态度和创新能力是一种素质,它要求人们具有一种批判精神,时刻

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修订稿

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综 合素质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结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谈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用人单位主要从成本和效益出发,更多地考虑招聘大学生能否带来更大的效益。在招聘现场经常见到,面对着设计精美、内容充实的一摞摞奖励证书,用人单位并不感兴趣。他们在面试现场向学生提问的往往是,“你参加过哪些社会活 动”“你在哪里实习,做什么”“你做过项目吗”“现在是否有比较成熟的科研成果”用人单位用人,从过去看重学历转到学历、素质能力并重,甚至专以素质能力为重。 企业招聘人才的主要标准和尺度 职业素质是企业在人才招聘过程中衡量应聘者能力的主要标准和尺度。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是人才素质的一个子集,同时也是人才素质中最重要的部分。所谓人才素质,是指人在德智体美诸多方面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人的文化素质、科学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人才素质具有诸多的衡量标准,例如科学素质或者说专业素质大致可以用学历和工作经验来表征;人才的智力水平大致可以用智商来衡量,而心理素质和对社会或者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则与个人的情商有关。这些衡量标准在用来衡量

人才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可以作为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一个客观衡量尺度。 世界经合组织的柯林。博尔提出,21世纪人才必须有三本护照、三种生产能力和三种财富。三本护照分别是:学术性护照,职业性护照,事业心、进取精神、创造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的护照;三种生产能力分别是创造能力、塑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三种财富分别是创造性、健康和交往。这“三个三”实际就是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的高度概括。 能力结构指高素质人才对于从事专业岗位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能力组成。从人才全面发展的目标及21世纪对大学生能力的需要和大学生成才战略来考虑,21世纪大学生在能力结构方面应具备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信息的灵活处理能力;良好的适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沟通交际和组织管理能力。 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企业已不再单纯用高学历、高分数的标准来衡量大学毕业生了,而是用是否具有优良的人品、团队意识、吃苦耐劳、敬业爱岗

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征

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征:(1)相对于理论型人才而言,更 突出“应用”;}2}本科应用型人才是中高级层次的人才;}3} 本科应用型人才是知识、能力及素质相互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 术在知识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在能力结构方 面包括操作能力、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 能力,应以成熟的技术和规范为基础,在具有某种职业岗位的 职业技能、技艺和运用能力的同时,具有构建应用知识进行技 术创新和技术的二次开发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在素质方面, 应具有很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非专业素养,诸如责任心、心 理素质、意志品质、身体条件等。型人才的培养大都在不同程度上突破学科本位课程体系,根据 社会实践需求,倾向对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 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突出“应用能力” 培养的特征。具体体现在,基础理论教学中突出大学科平台的 特点,构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专业理论教学中加 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倾向,凸显应用型的现实需要。实践教学 中强调摹本技能和专业技术的训练,保证训练的基本规格,同 时进行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简言之,教学内容在强调本科 基础性之上,突出“应用”目标的灵活性、针对性和职业适应 性的统一。同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就业市场的现 实要求、用人单位的岗位配置,以及个人白勺个性特征、生涯规 划等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和自主选择。(二)教学内容不充分—缺乏应 有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今大的法学己经不是一个自给自 足的学利,经济学、社会学以及自然利 学中非法律学利的知识大量地侵入传 统的法学领域,法学与其他利学分支 互相交叉又日益渗透。作为法学应用 型人才,除了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还 应具有宽阔的视野、对人和事物具有 深刻的洞察力,这就需要法利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作为法律 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其要素包括: 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和对法律事实的探索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包 括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 法利学生通过语言或文字,对特定事 实或问题表达法律意见的能力。探知 法律事实的能力,即学生调查、搜集、 制作、组合、分析、认证法律事实的能 力,是法律人运用法律去判断、分析、 确认、选择事实的过程,是一个客观事 实与法律事实对立统一的过程 我们从两力一而着手加强实践操作 能力的训练:一是合理设置实践类课 程,对传统授课模式进行修正、弥补和

一种培养软件服务外包高端人才的创新模式

一种培养软件服务外包高端人才的创新模式 发布时间:2009-10-15 文章来源:中国服务外包网作者:范辉、姜宗建、楚旺责任编辑: sharry 1. 软件服务外包与人才需求 服务外包产业是智力人才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具有信息技术承载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中国要在目前形势下抓住跨国企业服务外包扩大的机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外贸结构,这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大机遇。 产生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 缺乏足够的软件人才; ? 节约成本; ? 专注于核心业务; ? 缩短开发周期。 其中,软件人才的缺乏是一个重要原因。人才短缺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与计算机科学相比,软件工程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学科,软件工程教育相对滞后,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软件工程人才的需求。 软件服务外包的主要客户来自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从事服务外包的国家或组织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拥有丰富的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熟练掌握英语、日语、韩语的软件人才。包括:经验丰富的开发工程师、质量保证工程师、软件项目经理等等; ? 较低的工资水平和开发成本; ? 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等等。 印度是软件服务外包的成功者之一,自从1985年Texas Instruments在Bangalore设立分支机构从事服务外包开始,在20世纪90年代,软件出口的平均增幅达到40%,使印度

一举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软件出口国之一。印度的成功经验表明:科学完善的软件工程教育体系是培养优秀软件人才的前提,良好的软件过程能力是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 中国被看作是继印度之后具有巨大潜力的软件出口大国,目前软件业从业人员为120万左右,每年有十几万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软件产业收入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但是与印度、爱尔兰等国相比,中国的软件服务外包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以下问题: ? 尽管开发组织众多,但规模太小。在上万家软件公司中,超过3/4的公司规模不到5 0人。没有相应的规模就无法吸引大的国际客户,一般来说,小的公司缺乏可靠的合作伙伴,容易流失关键人才,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 ? 市场单一,大部分外包业务来自日本; ? 产品和服务质量不高。软件开发方法没有与国际接轨,软件质量难以保证; ? 公司的管理水平不高,员工队伍不稳定,影响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 软件人才的素质不能满足要求,只能承担一些价值链低端的工作,如:编程,而不是价值链高端的工作,如:分析、设计、咨询等。 上面所述的问题只是表面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人才培养起步晚而且体系不够完善,导致高端人才缺乏。为了更好地参与服务外包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尽快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造就一大批具有良好素质的软件外包人才,为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2.烟台市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2008年以来,随着烟台市对外开放进入新的战略调整期,以服务外包为主的服务业摆到了突出位置,烟台市把服务外包产业作为未来支柱产业培植。目前,烟台市共有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200多家,有3家企业通过CMM3资质认证,从业人数达6000余人。烟台市共有11家培训机构从事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年培训专门人才4000人。与先进省市相比,烟台的外包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一是企业规模小。烟台市百人以上的企业仅有几家,规模最大的创迹软件公司有1000人,难以承接国际大型外包项目。二是高端人才严重短缺。既懂外语又精通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的应用型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外包企业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外的大型IT企业落户烟台或将大型的外包项目交给烟台的外包企业。三是缺乏高端人才的培训能力。ITO是智力密集型产业,人才是做大做强软件外包产业的基础,国内一些软件园的成功运作,除了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外,大都依托当地高校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目前的软件外包业务主要是软件编码(Coding)和软件测试(Testing)之类的价值链低端的业务,要想在高端领域展开竞争,就必须加强高端人才的培养。在烟台的培训机构

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ATCP

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A T C P) 无人机研发工程师岗位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00分 考试要求: 1.在教师指定路径下建立以“考试序号-姓名”命名的文件夹,考试的全部文件保存在此文件夹下。其中选择题及简答题的答题结果填写在答题卡中,命名为“答题卡”;命题设计题命名及存盘方式见题目具体要求。 2.按照老师的要求上传到指定位置。 考试题目: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括号里。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为了减小机器运转中周期性速度波动的程度,应在机器中安装____。() A. 调速器 B. 飞轮 C. 变速装置 D. 配套设施 2. 按飞行器平台构型分类,“大白”无人机属于____。() A. 伞翼无人机 B. 固定翼无人机 C. 旋翼无人机 D. 扑翼无人机 3. 不属于无人机系统的是____。() A. 飞行器平台 B. 飞行员 C. 导航飞控系统 D. 地面配套设施 4. 固定翼无人机失速的原因是____。() A. 飞机速度太大 B. 飞机俯仰角太大 C. 飞机俯仰角太小 D. 飞机迎角超过临界迎角 5. 无人机地面站地图航迹显示系统可为无人机驾驶员提供飞行器____信息。() A. 飞行姿态 B. 位置 C. 飞控状态 D. 飞行速度 6. 亚音速气流流过收缩管道,其气流参数如何变化?() A. 流速增加,压强增大 B. 速度降低,压强下降。 C. 流速增加,压强下降 D. 速度降低.压强增大。 7. 翼型的最大厚度与弦长的比值称为____。() A. 相对弯度 B. 相对厚度 C. 最大弯度 D. 平均弦长。 8. 机翼升力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A. 仅与翼剖面形状有关 B. 与翼剖面形状和攻角有关 C. 仅与攻角有关 D. 与翼弦有关 9. 减小干扰阻力的主要措施是____。() A. 把机翼表面做的很光滑 B. 部件连接处采取整流措施

东盟—泛北机遇下的高端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研究

东盟—泛北机遇下的高端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研究 作者:易丰卿硕姚磊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年第06期 [摘要]东盟—泛北合作是目前广西经济发展的最大机遇。这一机遇带来的广西旅游业国际化广泛合作,必然要求旅游业高端化,以及旅游从业人员高级化、实用化。高校作为为广西旅游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有必要针对这一情况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章首先阐述在东盟—泛北机遇背景下,广西旅游人才高端化、应用化的紧迫性,然后提出相关问题和相应对策,最后以梧州学院为例,论述一些有效的实际尝试。 [关键词]东盟—泛北;高端应用型人才;旅游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梧州学院教改课题“基于东盟—泛北机遇下的高端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Wyjg2010C025 [作者简介]易丰,梧州学院工商管理系助教,广西梧州,543002;卿硕,梧州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广西梧州,543002;姚磊,梧州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广西梧州,543002 [中图分类号] C9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23(2011)06-0076-0004 一、东盟—泛北机遇下广西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性 (一)培养高端应用型旅游人才的迫切性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预测,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大量海外游客的涌入会导致我国高端旅游市场的急速扩大。由此,培养高端应用型旅游人才成为旅游业界和学界的迫切议题。 目前我国的旅游专业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近五年培养的旅游专业人才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如表1)。但是理论与实践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仍然比较匮乏。对于这一情况,国务院在2009年公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到:“整合旅游教育资源,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提高旅游教育水平。”这表明提高旅游教育水平里程碑式地进入了国家政策层面。顺应这一要求,高校应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培育更多了解国际情况,具有优良服务意识,专业知识过硬,实践技能扎实的旅游人才。 (二)东盟—泛北机遇对广西旅游人才提出新要求

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之辨析

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之辨析 本文从科学研究与科学应用的视角,对现代社会的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本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技术型人才而不是技术应用型人才。 [标签]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术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悉心体味这些文章及思想,我们发现人们对这种人才类型的特征或属性的认识存在一定的混乱。或语焉不详,人云亦云;或立论不洽,违背逻辑;或仅从表面和常识的层面来解释,而没有深入进去以揭示其实质。基于此,本文拟对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所关涉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现代社会人才类型之分析 要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内涵,我们首先必须从现代社会人才类型的结构谈起。从本质上说,社会所需的人才类型是由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所决定的。而任何社会的发展都倚赖于两种需要的推动:一种是认识世界的需要,即认识世界的本质属性及其客观规律;另一种是改造世界的需要,即利用客观规律以服务于社会实践。众所周知,人类认识世界的终极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也就是说,要把客观规律转化为具有社会使用价值的物质或非物质形态。在客观规律转变为社会直接利益的过程中,存在着两个转化:一个是把客观规律转变为科学原理,如相对论、量子论、电磁波、热力学原理的发现等;另一个是把科学原理应用于社会实践从而转化为产品(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如发电机、蒸汽机、电信的出现等。从严格的科学立场看,第一个转化是科学原理的发现过程,应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第二个转化显然属于科学“应用”的范围。相应地,这两个转化就需要两类人才: 1.学术型人才。学术型人才是指从事研究客观规律、发现科学原理的人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从学术型人才的知识构成来看,其知识结构主要由基础科学的知识体系组成,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语言学等;从学术型人才的工作职能来看,其研究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是观之,学术型人才的主要特点是:以客观规律为研究对象,从事学术性的工作,与具体的社会实践关系不是很直接。在现实中,学术型人才主要指那些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如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经济学家、法学家、语言学家等。 2.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指从事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而工作的人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或新发现的知识直接用于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领域。从应用型人才的知识构成来看,其知识结构主要由应用科学的知识体系组成。从学理上说,应用科学是与基础科学(或理论科学)相对应的一个词,指和人类生产生活直接联系的科学,如医学、农学、林学、工学等。在实践中,常把应用科学作为工程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总称。所谓工程科学是指将自然科学的原理应用到工农业生产部门从而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如土木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冶金工程、机电工程、化学工程、海洋工程、生物工程等。

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越来越多的本科院校定位于应用型,如何建立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各本科院校面临的问题。为此,通过研究发达国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提出加强校企合作、改革教学课程体系、培养双师型队伍等建议,旨在对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建立提供借鉴。 标签: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能力 doi:10.19311/https://www.doczj.com/doc/841469101.html,ki.1672-3198.2017.03.048 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许多大学开始定位应用大学独立学院,但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科学有效的国内大学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我国大多数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照搬母体大学,教学中教师以讲课为主,教学生很多理论知识,这也使得学生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部分独立学院又对于“应用型”人才概念理解存在偏误,将应用型人才片面的理解为技术型人才,导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技能,忽理论”,误把实际操作技能的传授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应用型人才是指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谋取社会利益的人才,就是能够学以致用,将在学校所掌握的知识、理论、技术运用到工作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为个人、集体、企业创造效益。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就业难等背景下,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成为高校面临的难题。因此,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应用在高校人才培养,探索高校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國有一定的参考。 1 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1.1 德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科技大学(FH)人才培养模式是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德国联邦会议分别于1976年和1985年通过了《高等教育法》,明确了应用科技大学(FH)在高等教育中的合法地位,在法律上享受大学应有的各项权利。FH的培养目标是以学生未来就业的岗位需求为导向,提倡“应用技术大学希望将自己的毕业生培养更加接近顾客”。因此,FH主要培养的是一批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FH为了强调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所有学生必须有超过6个月前公司实习经验才能入学,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学生的学习阶段主要有基础阶段和专业阶段。2-4学期为基础的学习阶段,主要学习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和基础理论。在基础课程结束时,会有一个期中考试,只有通过期中考试,学生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专业学习阶段的学习。专业学习阶段主要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此外有2学期被专门安排到企业进行实习,组织、安排等均由企业来负责。第一学期实习安排在第三或第五学期,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拓展技能和能力,并学到一定的专业知识。第二学期实习安排在第七或第八学期,要求学生

应用型人才培养浅谈

应用型人才培养浅谈 ---以郑州科技学院为例 摘要:本文以郑州科技学院为例,探索与实践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围绕社会需求,以提高人才质量为培养目的,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强化能力培养,走特色办学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与理论型人才相比较而言的人才类型。在知识方面,要求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在能力方面,不仅要有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学生作为学校生产出的产品,学到的知识和能力不仅能够实用而且还要有发展后劲。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是大学生素质养成、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如何通过实践环节的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院自建院伊始,便确立着力培养富于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因此,几年来,我们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能力培育为重点,注重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使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了所培养的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们制定了较完善的实践教学培养计划,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并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努力创建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新型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与否,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如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对各专业人才的真实要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建构一个新型的课程体系,一直是我们努力探索、积极实践的核心。我校将课程体系的基本取向定位为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我们借鉴国内外名校和兄弟院校课程体系的优点,优化设计学院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兼顾了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其特点在于:第一,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在课程体系设计中突出了非专业课程的比重,专业口径被拓宽,学院的整个专业结构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与此同时,

培养 ,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探讨

关于培养新闻出版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探讨 江西省新闻出版学校:陈帆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闻出版业的改革发展简况和趋势,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思考,认为:新闻出版业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改革大潮,必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如何培养等进行了翔实的分析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新闻出版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 世界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素质的竞争,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已成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决定着新闻出版事业的兴衰成败。当前新闻出版业正处在改制、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仅需要大量的具有高技术理论的研究型、设计型的科技人才,而且需要大批勤奋敬业且拥有熟悉和掌握现代新闻出版规律、具有国际眼光、善经营、懂管理、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熟悉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大力培养新闻出版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历史的必然。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探讨当前新闻出版业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急需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问题,提出必须大力发展新闻出版高等职业教育,建立高级职业技能开发体系,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以促进新闻出版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一、新闻出版业的改革发展简况和趋势 多少年来,我国的新闻出版业一直沿袭旧的管理体制,打下了计划经济的烙印,正是由于这些旧的管理体制过分强调了报刊、图书的特殊性和行业的特殊性,因此在观念和体制上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新闻出版改革的进程,即使是已实行的改革也往往是走调变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旧的管理体制就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弊端,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经开始成为中国新闻出版业应对

应用型人才培养大讨论心得体会

给理论安装飞翔的翅膀 ----“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 1. 引言 当黑暗的中世纪在蔓延的时候,西方人接受并完全接受了宗教结论和经院哲学,他们匍匐在神灵与“圣人”的面前,彻底相信知识已经完全被发现和创造。在自然哲学和世界观上,有绝对正确的亚里斯多德;在医学上有神圣的格林。人们认为,一切知识都由上帝和前人准备好了,只要去学习就行了。但是,1214年一个叛逆的异教徒罗吉尔〃培根在严谨肃穆的英国出生了。就是这个人,几乎付出了一生的监禁生涯,但是,他把那黑色的、愚蠢而又专权的大幕撕开了一道裂口,让科学的光芒,那不屈的真理照了进来。罗吉尔〃培根就是那位被认为是西方实证主义的鼻祖的人[1]。 作为一种具有明确规定的哲学思潮,实证主义开始于19世纪法国哲学家孔德的“实证哲学”。但作为一种哲学传统,实证主义却根臵于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之中。根据当代波兰哲学史家科拉可夫斯基(Leszek Kolakowski)的分析,古希腊斯多亚学派的怀疑论提出的一种现象主义观点应当被看作实证主义的雏形,这种观点认为,经验能够使我们确定给定的对象是否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外表,但我们却无法由此推断对象事实上的确正如它的外表所呈现的一样,因而我们必须区分经验材料的真实内容与我们由此推断的事物自身具有的性质。中世纪晚期的罗杰尔〃培根和奥康的思想,同样表达了一种关于人类认识范围和有效性的实证主义观点,他们在与目的论神学的论战中强调了人类技术对自然的控制作用:如罗杰尔〃培根就明确指出,知识的价值只能用使用的效果加以衡量,而获得知识的唯一合理手段就是实验和几何推演;奥康以“极端唯名论”的方式提出的“奥康剃刀”清除了一切被认为是不必要的实体,严格区分了尘世的知识和宗教的信仰,认为后者是无法证明的,也是无需证明的[2]。 尤为重要的是实证主义中心论点是: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实证论者认为,虽然每个人接受的教育不同,但他们用来验证感觉经验的原则,并无太大差异。实证主义的

谈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

谈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 摘要 人才,作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无疑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但大学生找工作却相当困难,除人才配置机制存在问题外,还因为人才结构、人才素质、人才观念等方面存在问题。“人才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合格人才”的矛盾在一些部门与地区普遍存在。单一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已刻不容缓,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要求备受关注。 关键词:人才应用型综合素质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人力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备受重视。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时,对应聘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知识结构要求越来越高。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突出“应用”特征的同时,还要突出“高素质”特征。为此,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要求: 第一,坚持以德为本,德才兼备。 应用型人才在进行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的过程中,专业知识的运用、发挥往往与个人的责任心、道德感等关系密切,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工作的效果和质量。作为应用型人才应拥有较高的道德意识,对社会、公司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司马光曾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德”统“帅”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德才兼备无疑是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首要标准!第二,坚持拓展自己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 1)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人才成长的基础。现代社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不仅是知识结构合理,而是要适时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2)专业知识是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特色所在,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才能使自己融于社会化、国际化评价标准之中。 3)现代社会,需要大学生具有一定社会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和人文知识。 4)适时吸纳储备大容量的新信息、新知识。 第三,坚持“一主三辅”综合培养要求紧密结合 1突出“应用” 要掌握技术应用能力所必须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强调“复合” 所谓“复合型”,指实现技术交叉、应用交叉以及技术应用与经营管理能力的交叉,实现一专多能。 3.重视“外向” “外向型”主要有两个内涵,一个是开放的意识,另一个是适应涉外环境的能力。应用型人才要具有强烈的开放意识和开拓意识,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对涉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涉外岗位的胜任能力。 4培养“潜力” 根据“基础的价值”原则,“知识不断的膨胀对扩充课程设置产生压力……学生需要坚实的基础去评估信息和应用知识”。具备潜在发展的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区别于其他劳动者的主要之处。 第四,坚持培养适应择业需要的实践能力 知识的积累并不等于能力积累,将知识升为能力须付出巨大的努力,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 1)适应能力:根据客观情况变化能随机应变地适时调节择业行为能力,提高自己社会适

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结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谈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 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用人单位主要从成本和效益出发,更多地考虑招聘大学生能否带来更大的效益。在招聘现场经常见到,面对着设计精美、内容充实的一摞摞奖励证书,用人单位并不感兴趣。他们在面试现场向学生提问的往往是,“你参加过哪些社会活动?”“你在哪里实习,做什么?”“你做过项目吗?”“现在是否有比较成熟的科研成果?”用人单位用人,从过去看重学历转到学历、素质能力并重,甚至专以素质能力为重。 企业招聘人才的主要标准和尺度 职业素质是企业在人才招聘过程中衡量应聘者能力的主要标准和尺度。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是人才素质的一个子集,同时也是人才素质中最重要的部分。所谓人才素质,是指人在德智体美诸多方面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人的文化素质、科学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人才素质具有诸多的衡量标准,例如科学素质或者说专业素质大致可以用学历和工作经验来表征;人才的智力水平大致可以用智商来衡量,而心理素质和对社会或者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则与个人的情商有关。这些衡量标准在用来衡量人才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可以作为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一个客观衡量尺度。 世界经合组织的柯林。博尔提出,21世纪人才必须有三本护照、三种生产能力和三种财富。三本护照分别是:学术性护照,职业性护

照,事业心、进取精神、创造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的护照;三种生产能力分别是创造能力、塑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三种财富分别是创造性、健康和交往。这“三个三”实际就是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的高度概括。 能力结构指高素质人才对于从事专业岗位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能力组成。从人才全面发展的目标及21世纪对大学生能力的需要和大学生成才战略来考虑,21世纪大学生在能力结构方面应具备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信息的灵活处理能力;良好的适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沟通交际和组织管理能力。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企业已不再单纯用高学历、高分数的标准来衡量大学毕业生了,而是用是否具有优良的人品、团队意识、吃苦耐劳、敬业爱岗的献身精神等来评价大学生毕业生是否具备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 (一)优良的个人品质 对企业而言,员工的品质就是企业的“品质”。所谓做事先做人,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德才兼备方成事,这是对每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很多企业宁愿要高品质即使专业知识成绩差的人也不愿要专业知识优秀而人品低劣的人。因为专业知识欠缺一些可以通过企业各种培训、深造机会弥补,但低劣的人品却是无法弥补的。(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企业发展离不开团队合作,个人成长也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帮助。企业的兴衰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成员相互协商、相互尊重、相互凝

1.3.1.9.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及效果材料

1.3.1人才培养思路杨玉萍第一责任人丰贵鹏汇总 9.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及效果材料 新乡学院属于地方应用型院校,培养人才的重点应是应用型人才,即技术实践型和技能实践型两种,或者介于这两者之间。我学院定位主要立足于区域经济,面向全省和全国,服务区域比较明确。因此,在人才培养及专业方向上,更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及时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向,适时的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设置专业,调整专业方向,合理调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同时也可以在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自身得到更快的发展与提高。 我们从2010级开始,进行了制药工程专业产学结合3+ 1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简称3+1模式),即利用3年时间在学校学习政治、外语、计算机、数理化基础和制药工程专业基础,用1年的时间在工厂和研究所实习和做毕业设计或论文。采用这种灵活培养模式,可以扬长避短,利用企业的仪器、设备和技术力量,培养既有较好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探索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办学模式。 9.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 9.1.1积极探索专业定位,适应市场需求,明确培养目标 根据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结合河南省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制定出特色明显、目标明确、适应市场需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制药工程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及目标。 9.1.2改革教学计划设置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及内容,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环节密切结合,做到新体系、厚基础;新手段、重实践、促自学。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逐步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精选、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将医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和学术动态引入课程,建立创新的课程体系。 9.1.3设置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加强相关专业学科课程的有机融合和同类课程的整合 对现行的制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改革,设置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中注重体现个性特色,使制药工程专业相关学科的课程有机结合,相同的课程进行整合,研究和探索出更为合理和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国际比较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国际比较 摘要:应用型大学是我国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的特定产物。本文在阐述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的基础上,从应用型本科的定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计的视角,进行了国际的比较和分析,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战略、变革培养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国际比较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政府重点发展一流大学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二元重点发展目标”指导下,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与改革步伐较快,措施较多,对处于中间地位的非重点普通本科院校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近几年,这些“中间型高校”提出了“应用性本科教育”的概念和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口号,并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成效似乎不大,应用性本科教育究竟怎么搞,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也许我们需要在理念和实践上有所突破,没有突破将很难有真正的发展。我认为我们首先应对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必要性有一个更高的认识,并建立起这样一种信心:只要我们抓住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的极好机遇,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育模式的改革入手,进行一些有突破意义的尝试,就一定能闯出一条新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突破性发展,必将会给我国整个高等教育带来一个新的面貌。谁尽早抓住这个机遇,谁就有早发展的机会。虽然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挫折和失败,所做的可能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但是很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在认识方面,我认为要做到几个“跳出”:一是要跳出本校的经验。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首先要建立一种新的理念,如果只是停留在自己学校的经验层面,可能还会继续在原地徘徊;二是要跳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体,从整个高等教育的体系来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三是要跳出整个教育的系统,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需求来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四是要跳出中国本土,借鉴国外同类高等学校的经验。 一、应用性本科教育的内涵 实际上应用性本科教育在国外很早就有,只不过没有这么称呼。在发达国家,应用性本科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密切相关。有专家认为,如果不是单从规模发展的角度,而是从规模和文化两个不同视角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一般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正是随着不同阶段的不同需要逐步发展起来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课程内容的转移对人才培养的类型起着关键的作用。首先是自然科学课程进入大学,接着是工程技术课程进入大学,然后是职业性课程进入大学。课程的变化是高等

应用型人才与理论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与理论型人才的不平衡发展 目前我国的总体经济发展正在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理论型人才,站在“顶峰”上不断进行创新研发;也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便将高新技术迅速转化为切实可行的生产力。这就是理论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要切实作好理论联系实际。 然而,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飞跃发展,中国企业接受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步伐正不断加快,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含量大幅度增加,市场对劳动力整体的技术与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像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一样,我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知识与技能兼备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而我国人才培养的状况,与这一现实需要却有点合不上节拍。目前,我国的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整体素质并不高。技术工人结构呈典型的金字塔形。在全国城镇1.4亿职工中,技术工人只占一半,其中初级工所占比例高达60%,中级工的比例为35%,而高级工只有5%。上海有关部门对60家企业进行的调查表明,在企业的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师的比重仅占0.1%,这种情况与发达国家正好相反。更为严重的是,高级技师不仅数量少,而且年龄偏大,平均年龄在52岁以上。据报道,不久前,一家外国企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投巨资上马一个项目,可在人才市场上却招不到企业需要的技术工人。有些地方因为人才缺乏,只得高薪聘请外国技师来华工作。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对社会生产的发展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生产力的发展依赖科学指导下的生产技术的发展,而生产技术要由人掌握,生产技术的发展反映着人们知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对于体力劳动者,只有实现智能化,不断提高知识水平,才能不断促进所掌握生产技术的发展。对于脑力劳动者,在学术研究中愈来愈依赖技术装备的支持,研究的内容愈来愈深入到技术领域,从而愈来愈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例如当前必须具有的信息技术。这两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形成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差距逐渐缩小,形成人才类型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教育结构与人才类型结构相适应,教育结构的发展变化受到人才类型结构发展变化的制约。职业技术教育结构的发展变化也必然受到整个人才类型结构发展变化的制约。 本科教育的职能和使命出现分化:从原来单一的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发展到为学术做准备和为职业生活做准备.本科教育传统的"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越来越不能涵盖两种使命职能的任何一面.就最复杂的中间类型本科而言,她同时承担的这两种职能使得学校教育目标、教育模式出现更加纷繁的复杂性.因此探索中间本科的教育性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对于如何办好中间类型本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科阶段的教育, 应该是一种以人文教育为基础的通才教育, 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选择和独立自主的能力为主。如果说学识渊博是学术的高境界的话, 那么本科生首先应当强调的是博, 是知识的广泛性和基础性; 至于求深求渊的工作, 应当留给研究生们去做, 或者留给本

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

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 平面设计师岗位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考试要求: 1.在教师指定路径下建立以“考试序号-姓名”命名的文件夹,考试的全部文件保存在此文件夹下。其中选择题及简答题的答题结果填写在答题卡中,命名为“答题卡”;操作题命名及存盘方式见题目具体要求。 2.按照老师的要求上传到指定位置。 考试题目: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括号里。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 A4的尺寸是____。() A. 210*297 B. 210*285 C. 297*420 D. 420*570 2. 作为普通说明书内页,选用____最经济(单色印刷)。() A. 80g 胶版纸 B. 157g铜版纸 C. 荷兰白卡 D. 白板纸 3. 下列属于CMYK色彩模式的设计文档应用范围的有____。() A. 印刷 B. 打印 C.喷绘 D.网站设计 4. VI设计主要包括____。() A. 基础部分 B. 应用部分 C. 字体设计 D. 文案攥写 5. 将设计品下到印刷厂之后,保证字体能够正确显示的选项有____。() A. 文字转成曲线 B. 附带字体 C. 告诉印刷厂用了什么字体 D. 单独把文字作到txt文件中 6. 给客户出“小样”,确定我们最终设计结果,包含的选项有____。() A. 通过电子邮件,将设计品发给客户 B. 传统打样 C. 数码打样 D. 将印刷后的设计品交给客户 7. 握手顺序是____。() A. 上级在先 B. 主人在先 C. 长者在先 D. 女士在先 8. 陪客户乘电梯时____。() A. 无人操作电梯,陪同人员先进后出 B. 有人操作电梯,陪同人员后进后出 C. 扶梯,客人先行,单向靠右 D. 无人操作电梯,陪同人员后进后出 9. 商务面包车上位是哪个位置?() A. 中前部靠近门的位置为上位 B. 中后部靠近门的位置为上位 C. 中前部远离门的位置为上位 D. 中后部远离门的位置为上位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科学总结材料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科学总结材料王瑞芳戴一峰林育兹朱智强苏新春李兰英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王瑞芳、戴一峰、林育兹、朱智强、苏新春、李兰英)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转型、多元化办学局面的形成,我国众多高等院校理应分别类型与层次,选择不同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办学定位,注重特色办学。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我院自建院伊始,便确立“以有效教学见长”,着力培养富于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因此,几年来,我们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确立“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个性”的12字人才培养模式,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能力培育为重点,注重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使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 一、努力创建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新型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与否,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如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对各专业人才的真实要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建构一个新型的课程体系,一直是我们努力探索、积极实践的核心。我院将课程体系的基本取向定位为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我们借鉴国内外名校和兄弟院校课程体系的优点,重新设计学院各专业的课程体系。 几年来,我院课程体系的建设经历了两次规范与创新,由此形成一个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

系在兼顾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将所有的课程划分为3-4大模块,每个模块各包括2-3个课程类别,即课程组,每个课程组则包括若干门课程。其突出特点在于:第一,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在课程体系设计中突出了非专业课程的比重,专业课与非专业课的比例把握在50:50左右,专业口径被拓宽,学院的整个专业结构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与此同时,为了使学生能依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生涯的规划,获得更大的课程选择空间,获得更多身心健康自由发展的机会,我院大幅度增加选修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被掌握在40:60左右(不包括基本技能课)。第二,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使人才培养更具社会适应性。为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训练,在课程体系中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文科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理工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35%.同时还创新性地设置“教学实践周”,将每学年第二学期的最后两周定为“教学实践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如2008年7月的“教学实践周”,各系都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对实践周的教学活动进行细心的设计与安排,在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热情、增进理论学习积极性上取得显著成效。国际经贸系电子商务专业在实践周期间将学生按项目分组实践,其中一组学生完成的“上海埃森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电子商务规划”项目得到该公司认可并采用。 为确保上述课程体系的有效、有序实施,我们还加大相关基础建设的力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