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中央党校哲学部 朱辉宇:在历史新起点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个维度-学习十八大会议论文排版

3.中央党校哲学部 朱辉宇:在历史新起点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个维度-学习十八大会议论文排版

3.中央党校哲学部 朱辉宇:在历史新起点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个维度-学习十八大会议论文排版
3.中央党校哲学部 朱辉宇:在历史新起点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个维度-学习十八大会议论文排版

在历史新起点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个维度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朱辉宇

【内容提要】党的十八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如此,我们应立足政治性高度、系统性维度、方法论角度及全球性广度,进一步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地位和政治优势;把握其理论体系和作用范围;学习运用其内含的科学方法;彰显其全球视野和普遍意义,进而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准确把握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客观总结以往发展的经验教训,充分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科学理论。党的十八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这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的与时俱进。我们在开拓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应立足政治性高度、系统性维度、方法论角度、全球性广度,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切实实地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行动指南。

一、立足政治性高度,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章明确规定的全党的行动指南。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全面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紧密相关、互为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标志着我党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取得了新的提升和突破。党的十八大修订后的党章总纲中明确了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共产党行动指南的重要地位。如此,我们应立足政治性高度,将科学发展观视为新的完整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旗帜鲜明地遵循党章的要求,更加自觉和坚定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经过实践检验和证明的,体现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我们在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日益成为现实;坚持科学发展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统一,实现了中国经济持续十年的快速稳定发展;坚持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使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更加合理,各种工作和利益关系更为协调,可持续发展指数不断提高。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是经受了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若要确保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必须将科学发展观作为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更加自觉地加以贯彻落实。

再次,科学发展观是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的战略设计,其贯彻落实需要继续发挥这一政治优势。科学发展观明确回答了为何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等根本性问题,蕴含着党中央许多深远的政治考虑,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大局,是我党的执政理念在发展问题上的现实体现。作为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落实,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突显了经过改革开放确立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优势。在以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应继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优势,深化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的完成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二、立足系统性维度,更加全面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完整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围绕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形成了关于发展的系统理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了发展的首要地位,回答了“是否要发展、为何要发展”的问题;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明确了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群众,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提出了发展的诸项基本要求,回答了“什么是发展”的问题;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阐明了总揽大局、兼顾部分的发展方法,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这些有关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发展要求、发展方法等问题的阐述,丰富了发展内涵、创新了发展观念、开拓了发展思路、破解了发展难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前提便是进一步梳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框架与理论构成。

其次,全面发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作为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不仅仅适用于经济建设领域,还对我国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诸多领域具有指导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确立为整体推进的科学系统,这不仅体现了我们党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党建规律的跃升,而且充分表明了科学发展观系统性、普遍性的适用范围。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全党全国各

族人民进行各项实践的行动指南,其作用发挥不应存在缺位、留有死角,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创新有机统一,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领域。

再次,系统化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合理统筹各领域、科学规划各方面、充分发挥社会整体合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前提。在科学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基础上,我们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进一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应不断完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结合现实工作,围绕关系平衡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化解机制等进行改革和创新;应促进现代化建设各环节、各方面相协调,促进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程度等方面实现比例适当、结构合理、共同发展;应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三、立足方法论角度,更加完整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学习和运用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辩证的唯物主义思维方法。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是科学的理论,更体现了科学的方法。科学发展观将发展视为第一要义,遵循了唯物史观有关社会基本矛盾、物质生产活动是第一前提的论述,展现了唯物史观的思维方法。科学发展观立足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了一系列紧扣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理论和战略设计,体现了唯物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维方法。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自觉学习和运用这些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求实思维能力,准确认识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客观把握当前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更加自觉和坚定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其次,学习和运用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唯物的辩证思维方法。科学发展观主张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与可持续性,遵循了马克思主义有关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论述,展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系统思维和过程思维。以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要求我们学习和掌握这一理论所蕴涵的科学方法,在实践中坚持全面系统地看待问题,理解系统的整体性与结构性,做到着眼全局、拓展视野、把握重点、统筹兼顾;坚持动态发展地看待问题,理解系统的动态性与过程性,做到立足当前、照应阶段、放眼长远、善于创新。值得强调的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辩证分析和明确了“老路”、“邪路”的不可行,回答了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和现实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卓越运用,值得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认真学习和深入把握。

再次,学习和运用科学发展观直接提出的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必须把握和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一是,应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关系,强调统筹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各种复杂关系;二是,应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事业中各种利益的关系,强调统筹全局与局部、局部与局部、重点与非重点、当前与长远、内部与外部的利益关系。三是,应杜绝形式主义的简单排列,正确认识和处理各项工作、各种利益之间的比例关系,解决何者为轻、何者为重的问题;准确把握和优化各项工作、各种利益之间的顺序关系,回答何者为先、何者为后的问题。唯有如此,科学发展观才能落到实处,才能通过实践转化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

四、立足全球性广度,更加自信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世界发展大趋势。当今世界,发展模式正由原先的粗放型向集约型、单线型向综合整体型转变,多元性、系统性、内生性、整体性、协调性成为其主要特征。新的产业

结构、社会结构、生态结构逐步形成,旧工业文明日益被新型产业文明所代替。科学发展观提倡人性化、整体化和生态化的发展道路,其人本的、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主张恰好契合并反映了这一总体趋势,成为符合世情、适合国情的科学理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审时度势、放眼全球,全面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科学制定符合世情、适应国情、切合民情的行动纲领和政策策略,不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人民福祉。

其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汲取他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发展问题是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就发展的总体状况而言,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既会达成迅速、稳定、健康的发展状态,也会遭遇停滞甚至整体倒退的尴尬境遇。西方先发型现代化国家在各自发展道路上既取得过傲人的发展成果,也曾遭遇某些重大失误和曲折。科学发展观充分借鉴和吸收了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经过有效整合和提升,形成了适合当今时代和中国国情的发展理论。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应重复其他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犯过的错误和走过的弯路,应最大限度地汲取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跨越各类现代化发展陷阱。换言之,我们必须将科学发展观作为行动指南,发挥其前瞻性和战略性优势,避免再走弯路和错路,确保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再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彰显其世界性意义。当前,世界进入“全球时代”(马丁?阿尔布劳语),任何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和推动。中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化解诸多全球性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对于各类世界性难题的缓解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我国正在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科学发展观指引的道路,也是世界上后发型大国崛起所从未走过的道路。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其对现代性的追求和塑造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体现了多元现代性的当代价值。在实践中,我们应进一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成功,更充分地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魅力,为其他国家的发展确立评判比较的坐标,提供可兹借鉴的有益经验。

提高驾驭全局的战略思维能力 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杨信礼教授

提高驾驭全局的战略思维能力 杨信礼 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 课程前言 今天我们讲课的题目是提高驾驭全局的战略思维能力。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战略思维的党。毛泽东是一位思想深邃、目光远大、具有雄才大略的思想家、政治家、战略家,他善于运用战略思维观察事件、研究问题,制定引导党和人民走向胜利的战略策略。 抗战后期,驻延安美军观察团负责人谢伟思曾经这样说,我曾问过很多中国共产党的朋友们,毛主席为什么能战胜他的许多敌人,成为众所公认的领袖,他们的答案都是一致的,归根到底,他高瞻远瞩。 邓小平是以宽阔的胸怀和远大的眼光科学分析国际形势、时代特点和中国国情,领导我们党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反复告诫我们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会书记处的同志,都是管大事的人,考虑任何问题都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大局, 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要从大局看问题,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 江泽民把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作为对于治党治国的新一代政治家的要求。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把握时代发展的潮流,要大力培养中青年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使他们善于从实际出发不断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 胡锦涛同志也特别强调要加强战略思维,坚持统筹兼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在21世纪,我们党要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大的历史使命、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挑战对于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高执政能力,最要紧的是提高驾驭全局的战略思维能力,能够总览全局、驾驭全局,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基本功。 这个地方就有几个概念性的东西需要讲一下,什么是战略?什么是战略思维?我们认为所谓战略就是筹划和指导实践全局的方略,就军事斗争事件来说,战略就是对军事斗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就发展事件来说,战略就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筹划和指导。 所谓战略思维就是一种全局性思维,是对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进行筹划和指导思维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艺术。

中共中央党校外国哲学杨玉成近现代英美哲学考博参考书-考博笔记资料-考博辅导

中共中央党校杨玉成近现代英美哲学考博参考书-考博笔记资料-考博辅导一、专业的设置 杨玉成老师的近现代英美哲学方向是一个考博热门方向,一方面是因为杨老师长期从事此方面的研究,对于这方面造诣深厚,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个方向本身有研究的学术价值,并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个专业的人才正是是社会所需要的,有很好的就业前景。这一个方向属于外国哲学专业的一个下设方向,导师是杨老师,杨老师同时也是西方政治哲学方向的导师。 二、导师介绍 杨玉成,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哲学教研部,职务:教务秘书。 杨玉成,男,1969年1月生,福建大田人。2006年6月调任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三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过省部级一、二、三等奖,2004年获得福建省十佳优秀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名奖。发表多篇著作和论文。 三、参考书目 外国哲学: 1、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4、刘放桐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江怡主编:《走向新世纪的西方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复试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同初试 四、党校考博英语 党校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20题20分的词汇,10分的完形填空,5篇40分的阅读理解,15分的英译汉翻译,15分的作文。党校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要想得高分,每一天都要遵循“八步法”练习三个句子。作文对于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要做到“厚重、灵动和美观”,复习资料建议使用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编写的党校考博英语一本通。每年有大批的同学英语单科受限,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考生,建议大家早做准备。 五、党校考博专业课 考博就是考专业课,专业课定生死。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可不仅仅是看看参考书就可以的。我们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专业课的辅导一共有五轮,第一轮是对核心参考书的分析讲解,主要是理清学科的发展史,掌握每一个阶段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提出背景和评价,最终构建起完整的学科框架,第二轮在第一轮的基础上进行常考专题的讲解,是对一一轮和深化和凝练,第三轮是针对真题的难度深度广度灵活度和缜密度以及出题老师的特点,就出题老师的学科背景,研究重点,上课的笔记讲稿,论文,研究课题成果等进行深度讲解,第四轮是就最新的理论前沿和学科热点结合现实的热点进行拔高应用性讲解,最后一轮是模拟练习,教会考生怎么破题,怎么安排结构,怎么突出创新点等答题技巧。相信经过这五轮的立体化无死角的复习,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大家可以参照这五轮进行复习。 中央党校考博特别注意事项

学习力的六个维度与相互关系

学习力的六个维度与相互关系 因研究视角的不同,对学习力的构成要素有不同的说法,较为典型的有“四要素说”、“六要素说”、“七要素说” 和“综合体说”。“六要素说”是我在十多年的学习力教育研究实践中提出来的,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力教育学说,即将“学习力”分解成可以实践训练的六个要素: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管理、学习心智、学习意志、学习动力,而这六个要素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每个要素的提升都会有效提升学习力。这六个要素又称之为六个维度:

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来看,研究较多的是“学习动力”和“学习方法”中的“记忆方法”,国内这两个领域目前研究从业人员最多,研究也较深入。而事实上这六个维度都非常重要,而且相互之间互相关联、互相影响。 以学习心智为例,学习心智包括世界观、学习心态、学习情绪,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也直接影响着道德维度。现实社会中多数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世界观、道德并不重视,或用

简单的说教来教育。世界观、道德直接影响孩子的境界和格局,而这会对学习动力产生直接的影响。很难想象少年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与很多人“为多赚钱而读书”这中间的天堑鸿沟。我们研究发现高境界和格局的孩子很容易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而低境界和格局的孩子学习动力很容易被消磨。可见,学习心智对于孩子的学习动力有着巨大的影响。 学习心智同样影响学习方法,如果学习心态不对,再好的方法也很难实际掌握。比如心理排斥、抵触,就不仅会对科学的学习方法不重视,也会对不同学科的学习心态完全不同,这个时候,再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学习者来说也是一文不名。 学习心智对其他五个维度都会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在学习力六要素中,我认为学习心智是入口,先解决学习心智有助于其他五个维度的重构和改善。 其他五个维度也同样影响学习心智,比如学习心智调整改善了,但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对,学习习惯不好,又不会做

2016年中央党校中共党史考博英语真题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中央党校考博专业课辅导 1中央党校中共党史考博目录--参考书--考博分数线-- 考博真题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中央党校考博专业课辅导 2招生专业:中共党史、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考试科目:中共党史 一、简释题(每题5分,共40分) 1、北洋军阀 2、七君子事件 3、弋横起义 4、上党战役 5、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6、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7、“三支两军”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和主要矛盾是什么? 2、庐山会议错误批判右倾机会主义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重要性。 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国后三十二年的历史做出了哪些 基本估计?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中央党校考博专业课辅导 3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 一、专业的设置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每年招收博士生8人左右,下设中共党史一个专业。 其中中共党史专业下设16个方向,一共有位9博导,本专业考生,按分数高低确定复试面试名单,录取后指导教师的确定由导师组决定。本专业一共有16个研究方向,可以说分类非常的全面和齐全。 二、考试的科目 中共党史:①100英语(102日语103俄语)②2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③312中共党史。 复试加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三、导师介绍 谢春涛,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中共党史教研部,职务:主任。 柳建辉,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教务部,职务:主任。

党史知识大讲堂(第二讲)

《党史知识大讲堂》 第二讲: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主讲人: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刘宝东 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很多,但最基本一条是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关于这条革命道路,小平同志在1984年接见日本外宾时曾作过非常经典的概括。他说“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坚持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才使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他又说“中国共产党人……走自己的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怎么理解小平同志的这两个概括?他讲的是一条道路,还是两条道路呢?其实,小平同志这两个概括讲的都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不过一个讲的是广义的革命道路,即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它包括革命的总战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以及实现总战略的方法(三大法宝)和途径(农村包围城市);第二个讲的是狭义的革命道路,即专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道路。今天我与大家探讨的是后者,专门谈谈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如何开辟出来的。我今天讲三个问题:一是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背景;二是党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曲折历程;三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内容及意义。 一、党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历史背景

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背景,从大的方面讲就是大革命的失败。下面我就简要地梳理一下大革命时期党探索革命规律的情况。 1962年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发言时对党探索革命规律的情况作了总结,他说:“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个阶段才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由此可见,党在成立之初,对革命形势判断的并不十分精准、对革命规律的认识也并不十分清晰,而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经验来看,巴黎公社,十月革命,都是在城市中进行的,所以在革命初期党也自然地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并且很快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但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为标志,第一次工运高潮很快又跌入谷底,在共产国际的促动下,党的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党际合作实现后,党主要干什么呢?事实上,党将主要的精力投向了开展民众运动。在城市中领导了广州沙面工人罢工、五卅运动等一系列规模浩大的工人运动,将大革命推向了高潮。关于农民问题,第一次国共合作初期,国民党也是比较重视,但是有个问题,国民党虽在政策上比较重视,但却是只有政策而无行动,因为没有人愿意

中共中央党校外国哲学内部资料-考博试题答案-考博经验

中共中央党校外国哲学内部资料-考博试题答案-考博经验 一、专业的设置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每年招收博士生22人,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概论以及战略哲学等六个专业。 其中外国哲学专业下设六个方向,分别是郭大为的德国哲学以及西方政治哲学;杨玉成的近现代英美哲学以及西方政治哲学;李晓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世界以及现当代政治哲学。 一共有位3博导,其中郭大为导师的两个方向只招英语考生,并且不招收同等学力的考生。本专业一共有6个研究方向,可以说分类非常的全面和齐全。 二、导师介绍 郭大为,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哲学教研部。 杨玉成,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哲学教研部,职务:教务秘书李晓兵,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科研部,职务:巡视员。 三、参考书目 外国哲学: 1、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4、刘放桐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江怡主编:《走向新世纪的西方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复试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同初试

四、党校考博英语 党校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20题20分的词汇,10分的完形填空,5篇40分的阅读理解,15分的英译汉翻译,15分的作文。党校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要想得高分,每一天都要遵循“八步法”练习三个句子。作文对于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要做到“厚重、灵动和美观”,复习资料建议使用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编写的党校考博英语一本通。每年有大批的同学英语单科受限,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考生,建议大家早做准备。 五、党校考博专业课 考博就是考专业课,专业课定生死。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可不仅仅是看看参考书就可以的。我们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专业课的辅导一共有五轮,第一轮是对核心参考书的分析讲解,主要是理清学科的发展史,掌握每一个阶段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提出背景和评价,最终构建起完整的学科框架,第二轮在第一轮的基础上进行常考专题的讲解,是对一一轮和深化和凝练,第三轮是针对真题的难度深度广度灵活度和缜密度以及出题老师的特点,就出题老师的学科背景,研究重点,上课的笔记讲稿,论文,研究课题成果等进行深度讲解,第四轮是就最新的理论前沿和学科热点结合现实的热点进行拔高应用性讲解,最后一轮是模拟练习,教会考生怎么破题,怎么安排结构,怎么突出创新点等答题技巧。相信经过这五轮的立体化无死角的复习,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大家可以参照这五轮进行复习。 中央党校考博特别注意事项 1、关于招生类别

《党史知识大讲堂》第六讲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党史知识大讲堂》第六讲: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罗平汉(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 2011年06月09日16:14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史知识大讲堂》第六讲: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社区手机点评纠错E-mail推荐:分享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在全国范围的建立。1952年秋,党的领导人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和党预定的社会主义目标,开始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秋,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提出,由此开始了大规模的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当时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其序言中规定:“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在其总纲中,又作了这样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就对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作了明确的表述。《共同纲领》中并没有任何“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样的文字,但它在总纲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实际上用另外一种方式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 新中国成立之初组成的中央人民政府,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联合政府。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副主席共7人,其中非中共人士3人,分别是宋庆龄、李济深和张澜;中央人民政府委员56人,其中非中共人士27人。在随后组建的政务院及其所属机关的负责人中,政务院副总理共4人,其中非中共人士两人,即郭沫若和黄炎培;各部、委、署主官中,非中共人士超过三分之一。此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亦由非中共人士沈钧儒担任。中央人民政府的这种格局,一直维持到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 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共同纲领》作了这样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国家应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哲学考博笔记-考博重点-考博经验

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哲学考博笔记-考博重点-考博经验 一、专业的设置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每年招收博士生22人,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概论以及战略哲学等六个专业。 其中中国哲学专业下设六个方向,分别是任俊华的中国道德哲学与国学以及《周易》、《老子》、《孙子》的战略思维与管理哲学;王杰的儒家哲学思想研究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陈中浙的佛教哲学研究以及中国哲学史。 一共有位3博导,每个导师最多招收一个博士生。本专业一共有6个研究方向,可以说分类非常的全面和齐全。 二、考试的科目 中国哲学专业的初试考试科目是:①100英语(102日语103俄语)②204中国哲学史③304中国哲学文献学。其中任俊华的中国道德哲学与国学以及《周易》、《老子》、《孙子》的战略思维与管理哲学的复试加试科目为:国学概论、中国道德思想史;王杰的儒家哲学思想研究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复试加试科目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文史知识;陈中浙的佛教哲学研究以及中国哲学史的复试加试科目为:西方哲学史,中国文史哲知识。 三、导师介绍 任俊华,职称:编审,博士生导师,单位:哲学教研部。 王杰,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哲学教研部,职务:中外哲学教研室副主任。 陈中浙,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哲学教研部。 四、参考书目 中国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肖前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中国哲学史稿》孙叔平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3、《中国哲学史》肖箑父主编,人民出版社; 4、《中国哲学史》(四卷本)任继愈主编,人民出版社。 复试加试参考书目: 1、任何版本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或《中国哲学史资料选编》。 2、《东方哲学概论》楼宇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3、《世界十大宗教》黄心川主编,东方出版社; 4、《儒佛道哲学名著选编》洪修平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五、党校考博英语 党校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20题20分的词汇,10分的完形填空,5篇40分的阅读理解,15分的英译汉翻译,15分的作文。党校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要想得高分,每一天都要遵循“八步法”练习三个句子。作文对于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要做到“厚重、灵动和美观”,复习资料建议使用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编写的党校考博英语一本通。每年有大批的同学英语单科受限,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考生,建议大家早做准备。 六、党校考博专业课 考博就是考专业课,专业课定生死。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可不仅仅是看看参考书就可以的。我们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专业课的辅导一共有五轮,第一轮是对核心参考书的分析讲解,主要是理清学科的发展史,掌握每一个阶段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提出背景和评价,最终构建起完整的学科框架,第二轮在第一轮

党史知识大讲堂2

《党史知识大讲堂》第二讲: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 辟 主讲人: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刘宝东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很多,但最基本一条是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关于这条革命道路,小平同志在1984年接见日本外宾时曾作过非常经典的概括。他说“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坚持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才使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他又说“中国共产党人……走自己的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怎么理解小平同志的这两个概括?他讲的是一条道路,还是两条道路呢?其实,小平同志这两个概括讲的都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不过一个讲的是广义的革命道路,即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它包括革命的总战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以及实现总战略的方法(三大法宝)和途径(农村包围城市);第二个讲的是狭义的革命道路,即专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道路。今天我与大家探讨的是后者,专门谈谈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如何开辟出来的。我今天讲三个问题:一是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背景;二是党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曲折历程;三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内容及意义。 一、党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历史背景 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背景,从大的方面讲就是大革命的失败。下面我就简要地梳理一下大革命时期党探索革命规律的情况。

1962年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发言时对党探索革命规律的情况作了总结,他说:“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个阶段才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由此可见,党在成立之初,对革命形势判断的并不十分精准、对革命规律的认识也并不十分清晰,而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经验来看,巴黎公社,十月革命,都是在城市中进行的,所以在革命初期党也自然地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并且很快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但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为标志,第一次工运高潮很快又跌入谷底,在共产国际的促动下,党的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党际合作实现后,党主要干什么呢?事实上,党将主要的精力投向了开展民众运动。在城市中领导了广州沙面工人罢工、五卅运动等一系列规模浩大的工人运动,将大革命推向了高潮。关于农民问题,第一次国共合作初期,国民党也是比较重视,但是有个问题,国民党虽在政策上比较重视,但却是只有政策而无行动,因为没有人愿意深入基层。毛泽东在国民党一大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随后他积极参与了国民党中央的领导工作,他看到了国民党浮于上层、少于深入基层的现实,1924年2月召开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讨论了十项提案,其中四项是毛泽东提出的,他在议案中提出了加强党员作用、重视基层群众工作等建议,如他说:“地方党务方在开始,中央及执行部事务必不甚多”,“宜以全力发展下级党部,不宜将党里人才尽聚在最高党部”,可惜毛泽东的建议不是“留案备核”,就是束之高阁。 其实对于国民党不能深入基层的原因,孙中山本人看的很清楚,也解释的很清楚,如他说:“迄今为止我和国民党还没有与农民进行接触。在国民运动中出现这一大的疏忽主要是由我的拥护者们的社会身份造成的。”“我本人是资产阶级出身,我的大部分拥护者属于大学生阶层、城市知识分子,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商界。由此,我们没有合适的人去深入农村,在那里扎根。”也即国民党缺乏吃苦耐劳、深入基层、扎实工作的农运人才。毛泽东曾说:“孙中山这个人有个好处,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他就找我们。”就来找我们共产党,而国民党的弱项

中共中央党校战略哲学内部资料-考博试题答案-考博经验

中共中央党校战略哲学内部资料-考博试题答案-考博经验 一、专业的设置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每年招收博士生22人,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概论以及战略哲学等六个专业。 战略哲学专业下设两个方向,分别是段培君的战略学及其哲学基础以及大战略理论与实践。 一共有位1博导,本专业一共有2个研究方向。 二、导师介绍 段培君,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进修部,职务:战略哲学教研室主任。 三、参考书目 战略哲学: 1、张世平主编《哲理大道:当代中国战略的哲学思考》,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2、司马云杰主编:《大道哲学通书(第3卷盛衰论中国历史哲学及其盛衰之理的研究)》,华夏出版社2012年版; 3、《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余源培、吴晓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4、《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5、《西方哲学史》(上、下册),全增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6、《历史与阶级意识》,卢卡奇、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 复试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同初试 四、党校考博英语

党校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20题20分的词汇,10分的完形填空,5篇40分的阅读理解,15分的英译汉翻译,15分的作文。党校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要想得高分,每一天都要遵循“八步法”练习三个句子。作文对于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要做到“厚重、灵动和美观”,复习资料建议使用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编写的党校考博英语一本通。每年有大批的同学英语单科受限,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考生,建议大家早做准备。 五、党校考博专业课 考博就是考专业课,专业课定生死。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可不仅仅是看看参考书就可以的。我们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专业课的辅导一共有五轮,第一轮是对核心参考书的分析讲解,主要是理清学科的发展史,掌握每一个阶段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提出背景和评价,最终构建起完整的学科框架,第二轮在第一轮的基础上进行常考专题的讲解,是对一一轮和深化和凝练,第三轮是针对真题的难度深度广度灵活度和缜密度以及出题老师的特点,就出题老师的学科背景,研究重点,上课的笔记讲稿,论文,研究课题成果等进行深度讲解,第四轮是就最新的理论前沿和学科热点结合现实的热点进行拔高应用性讲解,最后一轮是模拟练习,教会考生怎么破题,怎么安排结构,怎么突出创新点等答题技巧。相信经过这五轮的立体化无死角的复习,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大家可以参照这五轮进行复习。 中央党校考博特别注意事项 1、关于招生类别

六个维度

六个维度 维度一,加大探究性与开放性试题的比例,同时减少知识性、技巧性试题。 维度二,继续加大阅读能力的考查力度,同时还要适当考查科学史及科普知识,这也是核心素养“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的直接体现。现在,阅读能力的考查已经成为山西各科中考题区分度的重要手段。它不仅仅是文学名著的人文阅读,还包括大量的漫画、图表数据等非文学性阅读。同时,一份高质量的试题常常会将考点渗透其中,这是就要看考生的能力,即发现并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理科将继续保持考查科普知识的特色。 维度三,合理借鉴PISA测试理念。PISA是国际经合组织推出的一种测试,主要针对15岁的初中生,代表世界主流考改方向。该考试完全打通知识与实践,不玩花架子,单刀直入,就是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维度四,着力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何谓“学科素养”?它就是当学生走向社会后,即使忘记了学科知识,但仍然能留在他们身上的眼界、品格和思维模式。这就要求按照课程标准,将知识的本质及规律讲清楚,真正掌握能力;把握学科本质,站稳学科立场,立足学科素养,强化育人功能,是历年学科考试命题的基本出发点。 维度五,突出“活动建议”的试题比例,注重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查。活动建议是《课程标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各学科叫法不仅相同。它的作用相当于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之间的一座桥梁,可由于考试不

重视等原因,导致长期被边缘化。 维度六,体现“表达交流共享”的理念。在六个维度中,“表达交流共享”属于中考试题难以体现的,但是通过连续两年的摸索,2016年山西已经总结出两种命题方式:一种是依附的,主要在其它试题中间接渗透相关理念;另一种是专设大题,这是2016年的主要突破点,同样也是2017年的着力点。

党史知识大讲堂第一讲

党史知识大讲堂》第一讲: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主讲人: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 祝彦 2011年05月23日08:20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大中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 推荐: 提交 分享 祝彦教授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祝彦: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说法,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巨大的事变。今天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一讲建党的有关内容。 第一,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背景。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在20世纪初诞生于中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历史背景。 第一,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不成功,呼唤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近代以来,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在这样一种积贫积弱的民族危难情况下,许多的仁人志士进行了奋勇的斗争。流血的革命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比如太平天国起义,还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另外还有改良运动的推动,比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君主立宪。但是无论是流血的革命还是不流血的改良运动最后终归于失败,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因为没有一个先进的用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的领导。 第二,近代以来中国工人阶级不断的发展壮大,到1919年前夕,中国的工人阶级队伍已经达到200万左右,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雄厚的阶级基础。 第三,新文化运动的掀起传播了马克思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新

文化运动于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开始,这场运动的掀起,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对封建专制思想、封建文化进行了极大的冲击,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从而为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打开了闸门。 第四,20世纪的国际环境为我们党的创立提供了外部条件。在20世纪初的世界史上有两件事情值得注意:第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充分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矛盾和各种腐朽的现象,使得原来许多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向往的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失望,从而开始思考,接受走别的道路的问题。最后选择了中国应该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应该仿照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第二是20世纪初,在世界历史上还有另一件重大的事情,也就是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俄国的国情和中国十分相似,俄国的工人、农民能够挣脱国内反动统治的压迫,取得革命的胜利,这就为中国人民树立了一个榜样,也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成为当时很多追求进步的中国人的一个目标、一个方向。 以上四个方面,为党的创立提供了四个条件,或者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四个大历史背景。 第二,我们讲一讲五四运动与党的建立。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那么五四运动与党的创立有什么关系呢?我认为: 第一,五四运动为党的创立直接准备了大批的干部队伍。可以说,投

中共中央党校战略哲学段培君战略学及其哲学基础考博分数线-出题老师-考博重点

中共中央党校段培君战略学及其哲学基础考博分数线-出题老师-考博重点一、专业的设置 段培君老师的战略学及其哲学基础方向是一个考博热门方向,一方面是因为段老师长期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社会历史哲学的研究,对于这方面造诣深厚,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个方向本身有研究的学术价值,并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个专业的人才正是是社会所需要的,有很好的就业前景。这一个方向属于战略哲学专业的一个下设方向,导师是段老师,段老师同时也是大战略理论与实践方向的导师。 二、考试的科目 战略哲学专业的考试科目是:①100英语(102日语103俄语)②217战略学哲学基础③317中外战略思想史,复试加试科目:发展理论与发展战略、战略学(哲学)原著。 三、参考书目 战略哲学: 1、张世平主编《哲理大道:当代中国战略的哲学思考》,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2、司马云杰主编:《大道哲学通书(第3卷盛衰论中国历史哲学及其盛衰之理的研究)》,华夏出版社2012年版; 3、《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余源培、吴晓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4、《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5、《西方哲学史》(上、下册),全增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6、《历史与阶级意识》,卢卡奇、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

复试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同初试 四、党校考博英语 党校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20题20分的词汇,10分的完形填空,5篇40分的阅读理解,15分的英译汉翻译,15分的作文。党校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要想得高分,每一天都要遵循“八步法”练习三个句子。作文对于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要做到“厚重、灵动和美观”,复习资料建议使用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编写的党校考博英语一本通。每年有大批的同学英语单科受限,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考生,建议大家早做准备,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柒伍陆壹,伍贰玖,叁伍。 五、党校考博专业课 考博就是考专业课,专业课定生死。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可不仅仅是看看参考书就可以的。我们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专业课的辅导一共有五轮,第一轮是对核心参考书的分析讲解,主要是理清学科的发展史,掌握每一个阶段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提出背景和评价,最终构建起完整的学科框架,第二轮在第一轮的基础上进行常考专题的讲解,是对一一轮和深化和凝练,第三轮是针对真题的难度深度广度灵活度和缜密度以及出题老师的特点,就出题老师的学科背景,研究重点,上课的笔记讲稿,论文,研究课题成果等进行深度讲解,第四轮是就最新的理论前沿和学科热点结合现实的热点进行拔高应用性讲解,最后一轮是模拟练习,教会考生怎么破题,怎么安排结构,怎么突出创新点等答题技巧。相信经过这五轮的立体化无死角的复习,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大家可以参照这五轮进行复习,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柒伍陆壹,伍贰玖,叁伍。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考研真题

中央党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996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简释题(5×6)1运动与静止 2、可能性与现实性2、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4、生产力及其特性 5、阶级、国家 6、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一、简述题(3×10)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主体认识能力及其主要内容 3、历史过程中的自发性与自觉性二、论述题(20×2)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正确把握这两者关系对现实的指导意义2、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说明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中西哲学史 一、简释题(5×8) 1、仁政(孟子) 2、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2、民胞物与(张载)4、大同(康有为)5、爱和恨(恩培多克勒)6、两种灵魂(特勒肖)7、绝对统一(谢林)8、依赖感(费尔巴哈)二、论述题(4×15) 1、王夫之“能必副其所”的认识论思想 2、孙中山的民生史观。 3、爱尔维修的功利主义。 4、黑格尔关于矛盾的学说。 1997: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简释题(5×6)人类思维与人工智能 2、循环论与直线论 3、辩证 矛盾与逻辑矛盾4社会条件5、社会经济形态6 人民群众、杰出人物 一、简述题(3*10) 1、辩证思维的实质 2、真理性与人民生的一致 3、社会规律即“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二、论述题(2*20) 1、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及其现实意义 2、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 中西哲学史:一、解释些列名词、概念的含义(5*8) 1、任势(孙子) 2、参验(韩非) 3、三统三正(董仲舒)3、实测(严复)5、原子(德谟克特利)6、偶性(霍布斯)7、知觉(休谟)8、理性(康德)二、论述题(5*8) 1、张载的“民胞物与”的社会思想2、叶适的社会契约论3、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4、黑格尔的真理观 1998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简释题(6×5)1、联系、发展2、共性、个性3、自由、必然4、地理环境5、社会意识6、科学 二、简述题(3×10) 1、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分歧 3、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剧中人物”三、论述题(2×20)1、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哲学依据和现实意义 2、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中西哲学史

3.中央党校哲学部 朱辉宇:在历史新起点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个维度-学习十八大会议论文排版

在历史新起点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个维度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朱辉宇 【内容提要】党的十八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如此,我们应立足政治性高度、系统性维度、方法论角度及全球性广度,进一步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地位和政治优势;把握其理论体系和作用范围;学习运用其内含的科学方法;彰显其全球视野和普遍意义,进而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准确把握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客观总结以往发展的经验教训,充分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科学理论。党的十八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这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的与时俱进。我们在开拓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应立足政治性高度、系统性维度、方法论角度、全球性广度,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切实实地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行动指南。 一、立足政治性高度,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章明确规定的全党的行动指南。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全面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紧密相关、互为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标志着我党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取得了新的提升和突破。党的十八大修订后的党章总纲中明确了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共产党行动指南的重要地位。如此,我们应立足政治性高度,将科学发展观视为新的完整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旗帜鲜明地遵循党章的要求,更加自觉和坚定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经过实践检验和证明的,体现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我们在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日益成为现实;坚持科学发展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统一,实现了中国经济持续十年的快速稳定发展;坚持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使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更加合理,各种工作和利益关系更为协调,可持续发展指数不断提高。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是经受了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若要确保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必须将科学发展观作为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更加自觉地加以贯彻落实。 再次,科学发展观是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的战略设计,其贯彻落实需要继续发挥这一政治优势。科学发展观明确回答了为何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等根本性问题,蕴含着党中央许多深远的政治考虑,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大局,是我党的执政理念在发展问题上的现实体现。作为马

高效课堂的六个维度

评判一堂课是不是“高效课堂”,应从以下六个“度”考量,即效度、广度、密度、深度、自觉度、适切度。 效度,就是对准教学目标的程度 就一堂课而言,对课堂上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搜集和整理信息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美丑的鉴赏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必须围绕着课堂的教学目标,否则课堂就低效,甚至无效。这里要避免两个问题,一是不能漫无目标,二是不能定歪目标。 有的教师专业知识极期丰富,口头表达能力极强,于是课上常常是“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就哪里”,下课铃响,蓦然回首,已是下“语”千言离题万里,这样漫无目标的课堂必然低效。须知,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课前必须紧扣教学目标预设,课上必须按预设操作。 比起漫无目标,目标错位似乎更加糟糕。错误的目标可能导致课堂的无效甚至负效。比如语文,目标不只是所教的课文,更多的是通过教课文训练出什么能力。如《中国石拱桥》,不是要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知道赵州桥的长宽高,哪一年建成,它的功能特点等等,而是理解掌握怎样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怎样准确生动地说明、用什么说明方法、用什么说明顺序、怎样使说明语言准确等等。如果把课堂目标定位于学生对赵州桥本身的认识,那么这堂课结构再巧妙、节奏再有致、气氛再活跃,也是低效课堂甚至是无效课。 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人类自下而上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等等,这种目标是可以确定并具体化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应答性的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和具体的学习方式(思考、笔记、提问)等等,这种目标也是可以确定并具体化的。以上两类目标是显性目标,因而,可以量化、具体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学习兴趣、学习责任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等等,这类目标是隐性目标,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完成达成而需长期努力才能实现,同时,它必须镶嵌、渗透在前两类目标之中。 广度,这是就课堂上学生参与的面而言的高效课堂必须是多数学生最好是所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有些课堂,只是几个性格外向思维活跃的优秀学生配合老师,其他学生只是被动地跟着课堂的节奏疲于奔命或者干脆木然地坐在教室里,这样的课看上去热热闹闹,互动频繁,实际是是低效,因为大多数学生无所得。有些课堂,在小组讨论中经常出现少数学生侃侃而

中央党校课程表2015-12-02至2016-1-13

2015年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月播出表 (2015-12-02至2016-1-13) 播出日期时间直播頻道收视范围文件频道 2015-12-01(二)8:30 全国党校系统精品课展播 题目:构建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主讲人:青岛市委党校副教授倪庆东 中央党校主体班选听讲座 题目: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变化 主讲人: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教授常欣欣 2015-12-03(四)8:30 中央党校“形势与任务”报告 题目:报告内容和报告人(待定) 待定 中央党校主体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 题目:中国开放型经济的新发展 主讲人: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刘东 2015-12-05(六)8:30 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学院在职研究生班课程 题目:2014级《金融理论与实践》 第8讲: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 主讲人: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曹立 双向: 福建 深圳14:00 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学院在职研究生班课程 题目:2014级《金融理论与实践》 第9讲:金融理论前沿问题介绍:行为金融学 主讲人:中央党校副校长、教授赵长茂 2015-12-07(一)8:30 全国党校系统精品课展播 题目: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研究 主讲人: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石霞 中央党校主体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 题目: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主讲人: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王长江 2015-12-09(三)中央党校“当代世界”报告 题目:当代国际政治发展态势 主讲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专题栏目:关注三农理论先行 题目:⑴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⑵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主讲人:中央党校教授王金龙、张荣臣 2015-12-10(四)中央党校主体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 题目:党的执政方式前沿问题研究 主讲人: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张志明 2015-12-11(五)8:30 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学院在职研究生班课程 题目:2015级《西方经济学》 第10讲:新制度经济学 主讲人: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谢鲁江 中央党校主体班研究专题课程 题目:“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专题: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主讲人: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赵建军14:00 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学院在职研究生班课程 题目:2015级《西方经济学》复习串讲 主讲人: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谢鲁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