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钽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钒含量

钽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钒含量

钽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钒含量
钽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钒含量

本标准规定了用硫酸亚铁馁滴定法测定钒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钢铁及合金中。. 1000o (m/m)^-3. 50写(m/m)钒含量的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含钻大于 20oo(m/m)、含钵大于。01 0 a (m/m)试料及含铬大于 20% a (m/m)、含锰

大于20% 0 (m/m)或含钨大于j8oo(m/m),含钒小于。·4oo(m/m)试料中钒含量的测定。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22-1984 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6379-1986测试方法的精密度通过实验室间试验确定标准测试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3 方法提要

用适当酸溶解试料后,在硫酸一磷酸介质中,于室温用高锰酸钾氧化钒。过量的高锰酸钾以亚硝酸钠

还原,过量的亚硝酸钠以尿素分解。以苯代邻氨基苯甲酸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钱标准溶液滴定钒。

4 试荆与材料

分析中.除另有说明外,仅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与其纯度相当的水。

4.1盐酸(p约1. 19 g/mL),

4.2硝酸(p约1. 42 g/mL),

4.3硫酸(5+95)以硫酸(p约1. 84 g/mL)稀释。

4.4 磷酸(p约1. 69 g/mL),

4.5 硫酸一磷酸混合酸:在搅拌下,缓缓加入200 mL硫酸(p约1.84 g/mL)于400 mL水中,稍冷,加

100 mL磷酸(4-4),混匀。

4.6高锰酸钾溶液(3 g/L),

4.7亚硝酸钠溶液(20 g/L),

4.8尿素溶液(200 g/L),

4.9 硫酸亚铁按溶液(40 g/L):用硫酸((4-3)配制。

4.10 苯代邻氨基苯甲酸溶液(2 g/L)称取0.2g笨代邻氨基苯甲酸及0. 2 g碳酸钠,溶于水中并稀释至 100 mL,混匀。

4.们亚砷酸钠溶液(5 g/L),称取。.5g三氧化二砷,溶于50 mL氢氧化钠溶液(50 g/L)中,用硫酸

[(1+1),以硫酸((p约 1. 84 g/mL)稀释〕中和至溶液呈中性,用水稀释至 100 mL,混匀。4.12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1/6KiCriO,)=0. 010 00 mol/L]

称取。. 490 3 g预先经 150V烘 1h后并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的基准重铭酸钾,置于 300 mL烧

杯中,用水溶解,移入 1 0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4.13 硫酸亚铁按标准溶液 {c CNH,12Fe (SO,) 2·6H20]=0.01 mol/L}

4.13.1 配制

称取4.0g六水合硫酸亚铁按仁(NH<)2Fe(SO4)2·6H20],以硫酸(4.3)溶解并稀释至1 000 mL,混

4.13.2 标定及指示剂校正

取3个250 mL锥形瓶各加15 mL硫酸((p约1.84 g/mL),10 mL磷酸(4-4),加热蒸发至冒硫酸

烟,稍冷,加50 mL水,冷却至室温。各加10. 00 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4-12),摇匀。加3滴苯代邻氨

基苯甲酸溶液((4.10),用硫酸亚铁钱标准溶液(4-13.1)滴定至由玫瑰红色变为亮绿色为终点,读取所消

耗硫酸亚铁钱标准溶液的体积((V2)。在滴定完的溶液中,再加10. 00 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4-12),再

用硫酸亚铁馁标准溶液(4.13.1)滴定至玫瑰红色变为亮绿色为终点,后者与前者消耗硫酸亚铁按标准

溶液体积之差值,为3滴苯代邻氨基苯甲酸溶液的校正值((V2),

3份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所消耗硫酸亚铁按标准溶液的体积的极差值,不超过。.05 mL,取其平均

值。

按式(1)计算硫酸亚铁钱标准溶液的浓度:

c.V,

(1)

V,十 V,

式中:。—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c (1 /6K,CrsO,) ] , mol/L ;

c,—硫酸亚铁馁标准溶液的浓度{c仁(NH,) ZFe (SO, )z·6H20 ]) , mol /L ;

V,—移取重铬酸钾标准溶液(4. 12)的体积,mL;

矶—滴定所消耗硫酸亚铁钱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苯代邻氨基苯甲酸溶液的校正值,mL,

仪器与设备

分析中仅用通常的实验室仪器、设备 .

取制样

按GB/T 222或适当的国家标准取制样。

分析步驻

试料量

按表1规定称取试料量,精确至0. 1 mg,

表 1 称取试料量

钒含量试料量

%(爪/切) g

0.10^ 0.50 约 1.00

>0. 50^-3.50 约0.50

注:若试料中含 20%(m/m)铬或20%(./m)锰或18%(./m)钨时只能称0. 250 g

7 . 2

测定

7 2

试料溶解

7 . 2

1.1 一般试料

将试料((7. 1)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70 mL硫酸一磷酸混合酸((4-5),加热溶解[不易溶解的试料

先用适量的盐酸((4-1)及硝酸((4.2)加热溶解后,再加硫酸一磷酸混合酸〕,滴加硝酸((4.2)氧化,蒸发至冒

硫酸烟1一2 min,稍冷。

7.2.1.2 含钨的试料

将试料(7-1)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70 mL硫酸一磷酸混合酸((4-5)加热溶解,补加 5 mL磷酸

(4-4),滴加硝酸((4.2)氧化,燕发至冒硫酸烟1-2 min,稍冷。

7.2-1.3碳化物不易破坏的试料

若按7.2.1.1及7.2.1.2步骤进行至冒硫酸烟时碳化物尚未被破坏,则滴加3-4 mL硝酸((4.2) 氧化,并蒸发至冒硫酸烟,稍冷,再滴加硝酸((4.2)氧化,蒸发至冒硫酸烟,如此反复进行,直至碳化物完

全破坏为止。

7.2.2 钒的氧化

于溶液((7.2.1)中加50 mL水,加热溶解盐类〔如试液中有石墨碳存在,须用中速滤纸过滤,以硫酸

(4-3)洗净后,滤纸及沉淀弃去,滤液蒸发浓缩至约 50 mL],冷却至室温。加 2 mL硫酸亚铁钱溶液

(4.9),在不断摇动下,滴加高锰酸钾溶液((4.6)至呈现稳定的紫红色,并过量2-3滴,放置1^-2 mine

加10 mL尿素溶液(4.8),静置片刻。在振荡下逐滴加人亚硝酸钠溶液(4-7)还原过量的高锰酸钾,并过

量1-2滴。加 5 mL亚砷酸钠溶液((4.11),再滴加 1^-2滴亚硝酸钠溶液(4.7),静置 2^-3 mine 2.3 滴定

于试液(7.2.2)中滴加 3滴苯代邻氨基苯甲酸溶液((4.10),用硫酸亚铁按标准溶液((4. 13)缓慢滴

定,接近终点时,逐滴滴定至溶液由玫瑰红色变为亮绿色为终点。

8 分析结果及其表示

按式(2)计算钒含量,以质量百分数表示:

50.94

c, (V + V,) X

1 000

W } — X 100 ...........。”。。.. (2)

刀r

式中:c,—硫酸亚铁钱标准溶液的浓度{c [ (NHO iFe (SOO i·6H,O ]) , mol/L ;

V—滴定所消耗硫酸亚铁按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苯代邻氨基苯甲酸溶液的校正值,mL;

m—试料量,g;

50.94 钒的摩尔质量,g/mol ,

9 精密度

本标准的精密度是在 1988年由 11个实验室以 6个钒的水平,每个实验室对每个钒的水平按照

GB/T 6379的规定测定两次所作的共同试验确定的。精密度见表2,

表 2 精密度

水平范围重复性再现性

r R

肠 (m/m)

0.100^-3.50 R=O. 022 79+0. 014 36.

Igr=一1. 715 0+0.459 3 Igm

如果应用本标准得到的两个独立测定值之间的差值超过表 2中所列精密度函数式计算出的重复性

值或再现性值,则认为这两个测定值是可疑的。

10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鉴别试料、实验室和分析日期的资料;

b)参考本标准所用的方法;

c)分析结果及其表示;

d)测定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e)对分析结果可能有影响而本标准中未包括的操作,或者任选的操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223.14一2000

袒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钒含量

代替GB/T 223.14-1989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iron,steel and alloy

The N-benzoy-N-phenylhydroxylamine extraction photo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vanadium content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担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钒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钢铁及合金中。.005 00a(m/m)^-0.50%(m/m)钒含量的测定。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22-1984 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6379-1986测试方法的精密度通过实验室间试验确定标准测试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3 方法提要

试样用酸溶解后,在硫酸一磷酸介质中,于室温用高锰酸钾将钒氧化至五价.加担试剂一三氯甲烷溶

液,将钒的络合物萃取至三氯甲烷中,于波长530 nm处,测量其吸光度。

显色液中含有1 mg以上的钥和钦干扰测定;当萃取液中盐酸浓度提高至6 mol/L时,可使钥的允

许量提高到2.5 mg。用硫酸一过氧化氢溶液洗涤有机相后,可使钦的允许量提高至5 mg.

4试剂与材料

分析中,除另有说明外,仅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与其纯度相当的水.

4.1 三氯甲烷。

4.2 盐酸伽约1. 19 g/mL),

4.3 盐酸(1+1)。以盐酸(4.2)稀释。

4.4硝酸(p约1. 42 g/mL),

4.5硫酸印约1.84 g/mL),

4.6 硫酸(1+1)。以硫酸(4-5)稀释。

4.7磷酸伽约1. 69 g/mL),

4.8铜溶液(10 g/L):称取1g电解铜用10 mL硝酸((4.4)溶解,加5 mL硫酸((4-5)加热蒸发至冒烟,

稍冷,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 mL,混匀。

4.9高锰酸钾溶液((3 g/L),

4.10 尿素溶液(400 g/L),

4.11亚硝酸钠溶液(5 g/L),

4.12 亚砷酸钠溶液((5 g/L):称取。.5g三氧化二砷,溶于50 mL氢氧化钠溶液(50 g/L)中,用硫酸

(4-6)中和至溶液呈中性,用水稀释至 100 mL,混匀。

4.13 N一苯甲酞-N一苯胶(担试剂)-三氯甲烷溶液:称取。.10g担试剂溶于100 mL三氯甲烷(4.1)中,

贮于棕色瓶中或使用时现配。

4.14 硫酸一过氧化氢洗液:将10 mL硫酸((4-6)加入50 mL水中,再加5 mL过氧化氢(p约1.10 g/

mL ),用水稀释至 100 mL,混匀。用时现配。

4.15 钒标准溶液

4.1

5.1称取0.17858基准五氧化二钒(预先经110℃烘干1h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置于烧

杯中,加25 mL氢氧化钠溶液(50 g/L),加热溶解。用硫酸(4-6)中和至酸性并过量20 mL,加热蒸发至

冒烟,稍冷,用水溶解盐类,冷却至室温。移入1 0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 mL

含100 gg钒。

4.1

5.2移取50. 00 mL钒标准溶液((4.15.1),置于5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

1 mL含 10 kg钒。

仪器与设备

分析中仅用通常的实验室仪器,设备。

取制样

按GB/T 222或适当的国家标准取制样。

分析步骤

试料量

按表1规定称取试料量,精确至。.1 mg,

表 1 称取试料量

钒含量,% (m lm) 试料 g

0. 005 0^-0. 10 约 0.50

>0. 10^0. 50 约 0.10

7.2 空白试验

除不加试料外,按同样的操作步骤做空白试验。

7.3 测定

7.3.1 试料溶解

将试料((7. 1)置于烧杯中,加 15 mL盐酸((4-3),加热,分次滴加 5 mL硝酸((4-4),加热至试料全部

溶解[如试料不溶解,再适当补加盐酸(4. 2)或硝酸(4.4)]。稍冷,加8 mL硫酸(4.5),8mL磷酸(4.7),

继续加热蒸发至冒烟。此时如有碳化物未被破坏,则滴加硝酸((4. 4)再蒸发至冒烟,反复进行至碳化物全

部破坏为止。稍冷,加50 ML水,加热溶解盐类,冷却至室温,移入 1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有沉淀时需干过滤。

7.3.2 钒的氧化

7.3-2.1 移取10. 00 mL试液((7.3.1)X于60 mI分液漏斗中,加1 mL铜溶液(4-8),在摇动下滴加高

锰酸钾溶液(4. 9)至呈稳定红色,并保持2-3 min.

7.3-2.2加2 mL尿素溶液(4.10),在不断摇动下,滴加亚硝酸钠溶液((4. 11)〔含铬1 mg以上试样,滴

加亚硝酸钠溶液前先加 5滴亚砷酸钠溶液((4. 12)还原过剩高锰酸钾至粉红色完全消失为止。

7.3.3 显色、萃取

7.3-3.1 一般试料

加10. 00 mL祖试Ail一三氯甲烷溶液(4.13),加15 mL盐酸(4.3),立即振荡1 min,静置分层。

7.3.3.2 含铝试料

当移取的试液中含1-5 mg铝时,加10. 00 mL钮试剂一三氯甲烷溶液(4.13),加10 mL盐酸

(4-2),立即振荡 1 min,静置分层。

7.3-3.3 含钦试料

当移取的试液中含1-5 mg钦时,加10. 00 mL钮试剂一三氯甲烷溶液((4-13),加15 mL盐酸

(4-3),立即振荡 1 min,静置分层后,有机相移入另一个 60 mL分液漏斗中,加 10 mL硫酸一过氧化氢洗

液((4.14)洗涤振荡30 s,静置分层。

7.3.4 测量吸光度

7.3-4. 1 下层有机相溶液((7-3.3)用滤纸或脱脂棉干过滤于 1 cm(或适当的)吸收皿中。以三氯甲烷

(4-1)为参比,于分光光度计波长530 nm处,测量其吸光度。

7.3.4.2 测得的吸光度减去随同试料空白溶液的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显色液中相应的钒量。

7.4 工作曲线的绘制

称取不含钒与试料相同量的纯铁一份,按7.3.1进行,移取10. 00 mL溶液6份,各置于

60 mL分

液漏斗中,分别加 0,1.00,2.00,3.00,4.00,5.00 mL钒标准溶液(4.15.2),以下按 7.3-2.1中自加入

1 mL铜溶液((4-8)开始至7.3.4.1进行。减去“。”溶液的吸光度后,以钒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

绘制工作曲线。

8 分析结果及其表示

由式((1)计算钒含量,以质量百分数表示:

W v 一『 X 100 (1)

式中:V,—分取试液体积,mL;

V—试液总体积,mL;

”之1—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钒量,9;

m o 试料量,9。

9 精密度

本标准的精密度是在工988年由13个实验室选出6个钒的水平,每个实验室对每个钒的水平按照

GB/T 6379的规定测定两次所作的共同试验确定的。精密度见表 2.

表 2 精密度

水平范围重复性再现性

%(m/,) r R

0.010^-0. 50

lgr=一1. 706 1+0. 539 0 lgm 1gR=一1. 168 0+0. 691 4 Igm

如果应用本标准得到的两个独立测定值之间的差值超过表 2中所列精密度函数式计算出的重复性

值或再现性值,则认为这两个测定值是可疑的。

10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鉴别试料、实验室和分析日期的资料;

b)参考本标准所用的方法;

c)分析结果及其表示;

d)测定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e)对分析结果可能有影响而本标准中未包括的操作,或者任选的操作。

实验四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精)

实验四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铁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标准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其使用。 二、原理: 亚铁离子(Fe2+)在pH=3~9时与邻菲罗啉生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应用此反应可用比色法测定铁。橙红色络合物的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符合朗伯-比耳定律。若用还原剂(如盐酸羟胺)把高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则此法还可测定水中的高价铁和总铁的含量。 三、仪器: 721型分光光度计、1cm比色皿、具赛比色管(50ml)、移液管、吸量管、容量瓶等。 四、试剂: 1、铁贮备液(100μg/mL):准确称取0.7020克分析纯硫酸亚铁铵 [(NH4)2Fe(SO4)2·6H2O]于100毫升烧怀中(或0.8640g分析纯的 NH4Fe(SO42·12H2O,其摩尔质量为482.18g/mol),加50毫升1+1 H2SO4,完全溶解后,移入1000ml的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到刻度,摇匀,此溶液中Fe的质量浓度为 100.0μg/mL。(实验室准备好) 2、铁标准使用液(20μg/mL):准确移取铁贮备液20.00ml于1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中Fe2+的质量浓度为20.0μg/mL。(学生配制)

3、0.5%邻菲罗啉水溶液:配制时加数滴盐酸能助溶液或先用少许酒精溶解,再用水稀释至所需体积。(临用时配制) 4、10%盐酸羟胺水溶液: 5、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pH=4.6):称取40克纯醋酸铵加到50毫升冰醋酸中,加水溶解后稀释至100毫升。 五、测定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1)分别吸取铁的标准溶液0.00、1.00、2.00、4.00、6.00、8.00、10.00ml于7支50ml比色管中,加水至刻度; (2)依次分别加入10%盐酸羟胺溶液1ml,混匀,加入5ml醋酸-醋酸铵缓冲溶液,摇匀,加入0.5%邻菲罗啉溶液2ml,摇匀,(3)放置15分钟后,在510nm波长处,用1cm比色皿,以空白作为参比,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 (4)以吸光度为纵坐标,铁含量(μg,50ml)为横坐标,绘制出标准曲线。 2、试样中铁含量的测定 吸取待测水样溶液10.00ml于50ml比色管中,按绘制标准曲线的操作,测得水样的吸光度A,由标准曲线查得相应的铁含量,计算出试样的铁的质量浓度。做平行样。 实验四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铁原始记录表

萃取-分光光度法测锑

萃取—分光光度法测锑 质保部化四站王军 摘要:针对萃取分光光度法在测锑过程中可以应用的各种显色剂和溶剂做综述,重点对孔雀绿和灿烂绿分光光度法测锑的异同作比较,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萃取分光光度法锑综述 锑无论是在锌铅湿法冶炼,还是在铜湿法冶炼,基本上都是作为杂质干扰元素。它的存在对冶炼过程中的电解步骤来说都是有害的。它的存在影响电解电流效率,恶化操作条件,造成析出物的质量波动。只是在锌湿法冶炼的浸出液净化过程中有采用主动加入锑盐除钴的流程。我厂锌Ⅱ系统就是如此,而锌Ⅰ系统还是采用传统的黄药除钴流程。但两边对于锌电解新液锑含量控制指标都是相同的:Sb≤0.00030g/L。 锑的测定方法按照测定原理和采用仪器的不同,可分为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化学分析法一般应用于高含量的情况,比如说铅精矿中大于1%含量的Sb就采用硫酸铈容量法滴定。仪器分析法通常应用于锑含量较低的场合,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都有应用。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发射光谱法都属于光学分析法的范畴。电化学分析法主要就是示波极谱法。以上仪器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最为普遍的是较为经济适用的分光光度法。锑的分光光度法测定一般都是经过溶样消解,通过控制溶解的温度和酸度加入适当的掩蔽剂,分离一些干扰离子,使锑与基体分离进入溶液,锑离子与显色剂生成的有色络合物通过萃取在有机相中富集,用分光光度计以适宜的最大吸收波长测定吸光度。 萃取作为一种分离富集手段在分析化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样品的差异、锑含量的高低、共存干扰组分的多少决定了分离操作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其实加掩蔽剂也是一种“分”而不“离”的分离措施。当然也有不用萃取直接用分光光度计、极谱仪直接测定锑的文献报道。我厂的物料从锌、铅、铜的原材料(精矿)到中间的物料再到产品锌锭、铅锭,林林总总有30多种,都要求提供锑含量的分析数据以服务于生产和销售。有些样品的消化处理采取预分离的办法使锑与基体元素分 作为载体与锑共离。比如说粗铜结晶紫分光光度法测锑,溶样后控制酸度加入Mn2+与Mn7+生成Mn0 2 沉淀与基体铜分离;铅锭孔雀绿分光光度法测锑的过程中加入Fe3+,控制PH值让锑与铁共沉淀出来,沉淀物再重新用酸溶解,从而与铅基体分离。预分离后的试样再通过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把锑萃取出来而与剩余干扰元素分离,进入有机相中的锑的络合物再与加入的显色剂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再用分光光度计测吸光度。 萃取溶剂的选择有一些基本规则:待测金属化合物在选择的有机溶剂中有足够大的溶解度,以保证大的分配比和高萃取率。带电荷的化合物不能进入有机溶剂,若金属以离子形式存在则它首先转变为不带电的络合物,或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形成电中性的离子缔合物,以灿烂绿分光光度法测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上海百贺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www.southhk.cn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摘要: 考马斯亮兰G250与蛋白质结合,在0-1000ug/ml范围内,于波长595nm 处的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可用于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兰G250 与蛋白质结合迅速,结合产物在室温下10分钟内较为稳定,是一种较好的蛋白 质定量测定方法。 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Labtech UV POWER紫外分光光度计;玻璃比色皿一套;考马斯亮蓝G250; 牛血清蛋白;超纯水。 1.2试液的制备: 牛血清蛋白标准溶液(1000ug/ml)的制备称取100mg牛血清蛋白置100ml 容量瓶中,加入超纯水溶解并定容。 考马斯亮兰G250试剂称取100mg考马斯亮兰G250,溶于50ml95%的乙 醇后,加入120ml85%的磷酸,用水稀释至1升。 2.结果与讨论 2.1校正曲线的绘制 准确吸取1000ug/ml牛血清蛋白标准溶液0.0、0.02、0.04、0.06、0.08、0.1ml 分别加入到6只10ml试管中,然后用超纯水补充到0.1ml,各试管分别加入5ml 考马斯亮兰G250试剂,混合均匀后,即可依次在595nm处测定吸光度。以浓度 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校正曲线如下图,校正曲线方程为 A=0.613556C+0.001008,R=0.9994。

上海百贺仪器科技有限公司www.southhk.cn 2.2精密度 配制0.6mg/ml牛血清蛋白的考马斯亮兰溶液连续进样6次,得到吸光度的 相对标准偏差。 表1精密度测定结果 次数123456RSD% A0.26260.26220.26200.26280.26290.26260.13 2.3稳定性 取1mg/ml牛血清蛋白标准溶液每十分钟测定一次,50分钟内的吸光度变化 如下表2。 表2稳定度测定结果 时间(min)A1A2A3A平均 00.55110.55230.55160.5517 100.52040.51840.51680.5185 200.49100.49010.49030.4905 300.47650.47160.47210.4734 400.45240.44750.44400.4480 500.39820.39350.40310.3983 3.结论 该方法测定快速、简便,干扰物少,是目前灵敏度较高的蛋白质含量测定 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实验报告

实验一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操作; 2.掌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吸收曲线绘制及最大吸收波长选择; 4.掌握标准曲线绘制及应用。 实验原理 邻二氮菲(1,10—邻二氮杂菲)是一种有机配位剂,可与Fe2+形成红色配位离子: Fe2++3 N N N N 3 Fe 2+ 在pH=3~9范围内,该反应能够迅速完成,生成的红色配位离子在510nm波长附近有一吸收峰,摩尔吸收系数为1.1×10-4,反应十分灵敏,Fe2+ 浓度与吸光度符合光吸收定律,适合于微量铁的测定。 实验中,老师我们又见面了采用pH=4.5~5的缓冲溶液保持标准系列溶液及样品溶液的酸度;采用盐酸羟胺还原标准储备液及样品溶液中的Fe3+并防止测定过程中Fe2+被空气氧化。 实验仪器与试剂 1.752S型分光光度计 2.标准铁储备溶液(1.00×10-3mol/L) 3.邻二氮菲溶液(0.15%,新鲜配制) 4.盐酸羟胺溶液(10%,新鲜配制) 5.NaAC缓冲溶液 6.50ml容量瓶7个 7.1cm玻璃比色皿2个 8.铁样品溶液 实验步骤 1.标准系列溶液及样品溶液配制,按照下表配制铁标准系列溶液及样品溶液。

2.吸收曲线绘制用1cm比色皿,以1号溶液作为参比溶液,测定4号溶液在各个波长处的吸光度,绘制吸收曲线,并找出最大吸收波长。 3.标准曲线制作

在选定最大吸收波长处,用1cm 比色皿,以1号溶液作为参比溶液,分别测定2至7号溶液的吸光度,平行测定3次,计算吸光度平均值,绘制标准曲线。 实验数据处理 1、 样品中铁的计算 2.50 50.00 C C X ? =读取值 Cx=4.65×10-5 ×50.00/2.50=9.30×10-4 mol/L 2、 摩尔吸光系数计算 在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选择量两点,读取对应的坐标值,计算邻二氮菲配位物在最大吸收波长出的摩尔吸光系数: 1 21 2c -c A A ε-= ε=(0.460-0.233)/(0.00006-0.00004)=2.00×10-5 7 样品溶液 4.65×10-5 mol/ml

萃取分离法处理高放废液的进展

第34卷第5期原子能科学技术Vol.34,No.5  2000年9月Atomic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p.2000 萃取分离法处理高放废液的进展 焦荣洲,宋崇立,朱永贝睿 (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84) 摘要:评述了近几年用萃取分离法从高放废液中去除超铀锕系元素的进展情况,着重介绍世界上 已有的应用前景较好的TRU EX流程(美)、DIAMEX流程(法)、DIDPA流程(日)、CTH流程(瑞 典)和TRPO流程(中国)。 关键词:萃取;分离;超铀元素;高放废液 中图分类号:O65812;TL9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931(2000)0520473208 反应堆乏燃料元件经后处理工艺处理,虽回收了其中99%以上的铀和钚,但产生的高放废液仍然含有毒性大、寿命极长的锕系元素和T1/2>106a的裂变产物99Tc和129I等,它们对人类和环境构成潜在危害。因此,对它们的妥善处理与处置是关系到核能事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目前,高放废液的处理与处置有玻璃固化法[1]和分离2嬗变法[2]两种途径。玻璃固化法把高放废液与玻璃融熔固化,固化体装入金属容器,埋入深地层贮存库,和生物圈隔离几十万年。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地质贮存库投入使用。该法需玻璃固化的废液量大,费用高。分离嬗变法用化学方法从高放废液中分离出长期起危害作用的锕系元素和长寿命的裂变产物,将高放废液变为中低放废物,经水泥固化后,近地表贮存。提取出来的长寿命核素或利用或嬗变成短寿命核素后贮存,实现高放废液的大体积减容。该法所需费用低,安全性好。 近年来,国际上针对从高放废液中提取锕系元素发展了一些新的萃取流程,它们是美国的TRU EX流程、日本的DIDPA流程、法国的DIAM EX流程、瑞典的CTH流程和中国的TRPO 流程等。这些流程都已用真实的高放废液进行过热实验,具有较好的锕系元素的分离效果,现正在进行改进与完善。 1 萃取分离流程 111 TRUEX流程(T ransuranium Extraction) 该流程是由美国阿贡实验室于80年代初开发的,采用双官能团萃取剂CMPO(辛基苯基-N,N-=异丁基氨基甲酰甲基氧膦),结构式为: 收稿日期:1999203222;修回日期:1999209212 作者简介:焦荣洲(1936—),男,河北昌黎人,研究员,核化学化工专业

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钴的含量

Advance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进展, 2017, 7(4), 209-215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7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8412213031.html,/journal/aac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8412213031.html,/10.12677/aac.2017.74027 Determination of Cobalt Content by Extraction Spectrophotometry Ke Zhang1, Yaru Zhang1, Yunbin Zhao1*, Yuzeng Zhang2 1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2School of Public Health,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Received: Sep. 2nd, 2017; accepted: Sep. 21st, 2017; published: Sep. 28th, 2017 Abstract Cobalt can react with bis(2-ethylhexyl) phosphate (P204) to form blue complexes. Based on this chromogenic reaction, a new extraction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o-balt content was established. The content of cobalt in the leaching solution of cathode material of lithium ion battery was determined by this method. The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the experiment were optimized and the optimal analysis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P204 with a saponification rate of 70% was dissolved in cyclohexane at a concentration of 30 mmol/L and 1% (v/v) of tributyl phosphate (TBP) was added as a phase modifier to prevent the formation of the third phase. The test solution was diluted with 0.2 mg/L HAc-NaAc buffer solution with a pH of 5.2 to 5.5. The or-ganic phase was mixed with the test solution at a volume ratio of 1:1; the extraction was carried out at a rotation speed of 200 rpm for 15 minutes and the absorbance of the organic phase was measured at 627 nm. The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A = 0.0033c-0.0377 and R2 = 0.996 in the range of 0~250 mg/L of cobalt concentration. The average recoveries were 95.74% (the recoveries ranged from 94.36% to 97.36%),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was 1.50% (n = 6), indicating that the method had good accuracy and precision. The interference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coexisting Ni and Mn had no effect on the determination results. Keywords Cobalt, P204, Extraction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Lithium Ion Battery 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钴的含量 张可1,张亚茹1,赵云斌1*,张裕曾2 1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湖北武汉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湖北武汉 *通讯作者。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有色溶液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有色溶液最大吸收波波长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2.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实验技术; 3.了解掌握U-301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 子对紫外和可见光谱区辐射能的选择性吸收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法。根据最大吸收波长可做定性分析;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可做定量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性分析原理:根据吸收曲线中吸收峰的数目、位置、相对强度以及吸收峰的形状进行定性分析。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原理,根据朗伯-比耳定律:A=εbc,当入 射光波长λ及光程b一定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色物质的吸光度A与该物质的浓度c成正比。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是标准曲线法即只要绘出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的标准曲线,测出试液的吸光度,就可以由标准曲线查得对应的浓度值,即未知样的含量。 3.仪器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信号显示记录装 置。 三、仪器与试剂 日立U-301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吸量管;乙醇;待测溶液;烧杯等。 四、实验步骤 1.接通电源,启动计算机,打开主机电源开关,启动工作站并初始化仪器,预 热半小时。 2.在工作接口上选择测量项目为光谱扫描,设置扫描参数(起点:650nm,终 点:250nm,速度:中,间隔:1.0nm,单次扫描) 3.将两个均装有无水乙醇的1cm石英比色皿放入测量池中,进行基线扫描。 4.基线做好后,按下面的顺序进行操作:做Baseline→换样(换上待测样品置 于Sample池)→进入Analysis Method对相关的参数进行设定→Sample命名→Ready→Measure进行测量,寻找待测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再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分别测定待测溶液的吸光度。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

专业项目课程课例 项目十二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 一、项目名称: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 二、项目背景分析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培养分析化学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的一门专业实践课,以定量分析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实验强化理论,以期提高化工工作者的分析操作能力。 功能定位:在定量分析中我们常常用到分光光度分析法,它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是仪器分析的基础实验,也是一种重要的定量分析方法。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的测定项目综合训练了学生分光光度计使用、系列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绘制等多个技能。 学生能力:学生通过相关基础学科的学习已经具备了相应的化学知识和定量分析知识,也具备一定的独立操作和思维能力。 项目实施条件:该项目是仪器分析的基础实验,一般中职学校具备相关的实训实习条件,学生有条件完成相应的实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1、了解721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构造 2、了解分光光度法测定原理 3、掌握721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 4、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分析原始记录的设计 5、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分析报告的设计 6、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 7、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的分析原始记录和分析报告的填写 四、工作任务 1

2 五、参考方案 参考方案一 1、邻二氮杂菲-Fe 2+ 吸收曲线的绘制 用吸量管吸取铁标准溶液(20μg/mL )0.00、2.00、4.00mL ,分别放入三个50mL 容量瓶中,加入1mL 10%盐酸羟胺溶液,2mL 0.1%邻二氮杂菲溶液和5mL HAc-NaAc 缓冲溶液,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放置10min ,用3cm 比色皿,以试剂空白(即在0.0mL 铁标准溶液中加入相同试剂)为参比溶液,在440~560nm 波长范围内,每隔20~40nm 测一次吸光度,在最大吸收波长附近,每隔5~10nm 测一次吸光度。在坐标纸上,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光度A 为纵坐标,绘制A 和λ关系的吸收曲线。从吸收曲线上选择测定Fe 的适宜波长,一般选用最大吸收波长λmax 。 2、标准曲线的制作 用吸量管分别移取铁标准溶液(20μg/mL )0.00、2.00、4.00、6.00、8.00、10.00mL ,分别放入6个50mL 容量瓶中,分别依次加入1.00mL 10%盐酸羟胺溶液,稍摇动;加入2.00mL 0.1%邻二氮杂菲溶液及5.00mL HAc-NaAc 缓冲溶液,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放置10min ,用1cm 比色皿,以试剂空白(即在0.00mL 铁标准溶液中加入相同试剂)为参比溶液,选择λmax 为测定波长,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在坐标纸上,以含铁量为横坐标,吸光度A 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水样中铁含量的测定 取三个50mL 容量瓶,分别加入5.00mL (或10.00mL 铁含量以在标准曲线范围内为合适)未知试样溶液,按实验步骤2的方法显色后,在λmax 波长处,用1cm 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溶液,平行

2019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铁实验指导

精心整理实验二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铁——标准曲线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标准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其使用。 二、原理: 1. 2. 4Fe3+ 橙红色配合物 3. 4. λ 三 可见分光光度计,1cm比色皿、100mL 容量瓶 1个,20mL 移液管 1 支,50mL 容量瓶 10 个, 10mL 吸量管 1 支,1mL 吸量管(或移液管) 1 支,5mL 移液管 1 支,2mL 移液管1 支。 四、试剂: ①铁贮备液(100μg/mL):准确称取0.7020克分析纯硫酸亚铁铵[(NH4)2Fe(SO4) O]于100毫升烧怀中(或0.8640g分析纯的NH4Fe(SO4)2·12H2O,其摩尔质量为 2·6H2

. 482.18g/mol),加50毫升1+1 H2SO4,完全溶解后,移入1000ml的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到刻度,摇匀,此溶液中Fe的质量浓度为 100.0μg/mL。(实验室准备好)②铁标准溶液(20.00 μg·mL-1)移取100.0μg·mL-1铁标准溶液20.00mL 于100mL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学生自行配制) ③ 10%盐酸羟胺水溶液:(用时配制)。 ④ 0.5%邻菲罗啉水溶液:配制时加数滴盐酸能助溶液或先用少许酒精溶解,再用水稀释至所需体积。(临用时配制)或(避光保存,两周内有效)。 ⑤ HAc-NaAc缓冲溶液(pH≈5.0):称取40克纯醋酸铵加到50毫升冰醋酸中,加水溶解后稀释至100毫升。 五、测定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1)分别吸取铁的标准溶液0.00、1.00、2.00、4.00、6.00、8.00、10.00ml于7支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 (2)依次分别加入10%盐酸羟胺溶液1ml,混匀,加入5ml pH≈5.0缓冲溶液,摇匀,加入0.5%邻菲罗啉溶液2ml,摇匀, (3)放置15分钟后,在510nm波长处,用1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作为参比,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 附721型分光光度计操作过程: 1.检查仪器各调节钮的起始位置是否正确,选择波长,并将灵敏度档置第1档 2.接通电源,打开开关 3盖上比色皿暗盒盖,用调“100%”调节器使电表指针处于透过率“100%”位,打开比色皿暗盒盖,用调“0”调节器使电表指针处于透过率“0”位;预热 20min 4.放入参比溶液及试样溶液 5.校准:拉动吸收池拉杆,使参比溶液置于光路中,打开比色皿暗盒盖,用调 “0”调节器使电表指针处于透过率“0”位;盖上比色皿暗盒盖,用调 “100%”调节器使电表指针处于透过率“100%”位。重复校正至稳定 .

液-液萃取分离法

液-液萃取分离法 【摘要】液—液萃取分离法又称溶剂萃取分离法,简称萃取分离法。这种方法是利用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同试液一起震荡,这时,一些组分进入有机相中,另一些组分仍留在水相中,从而达到分离富集的目的。如果被萃取组分是有色化合物,则可以取有机相宜接进行光度测定,这种方法称为萃取光度法。萃取光度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关键字】液—液萃取分离法、亲水性、分配系数、螯合剂 液—液萃取分离法又称溶剂萃取分离法,简称萃取分离法。这种方法是利用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同试液一起震荡,这时,一些组分进入有机相中,另一些组分仍留在水相中,从而达到分离富集的目的。 一. 萃取分离法的基本原理及重要参数 1.萃取过程的本质:根据物质对水的亲疏性不同,通过适当的处理将物质从水相中萃取到有机相,最终达到分离。 亲水性物质: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的物质。如:无机盐类,含有一些亲水基团有机化合物常见的亲水基团有一OH,一SO3H,一NH2,=NH 等.疏水性或亲油性物质:具有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物质。如:有机化合物常见的疏水基团有烷基如一CH3,一C2H3,卤代烷基,苯基、萘基等物质含疏水基团越多,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疏水性越强2.分配系数和分配比 (1)分配系数 分配系数的含义:用有机溶剂从水相中萃取溶质A时,如果溶质A在两相中存在的型体相同,平衡时溶质在有机相的活度与水相的活度之比称为分配系数,用KD表示。萃取体系和温度恒定,KD为一常数。在稀溶液中可以用浓度代替活度。 (2)分配比 分配比的含义:将溶质在有机相中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CO和在水相中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CW之比,称为分配比. 示例:CCl4——水萃取体系萃取OsO4在水相中Os(VIII)以OsO4,OsO52-和HOsO5-三种形式存在在有机相中以OsO4和(OsO4)4两种形式存在。 (3)分配系数与分配比 当溶质在两相中以相同的单一形式存在,且溶液较稀,KD=D。如: CCl4——水萃取体

常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6种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一、微量凯氏(kjeldahl)定氮法 样品与浓硫酸共热。含氮有机物即分解产生氨(消化),氨又与硫酸作用,变成硫酸氨。经强碱碱化使之分解放出氨,借蒸汽将氨蒸至酸液中,根据此酸液被中和的程度可计算得样品之氮含量。若以甘氨酸为例,其反应式如下:nh2ch2cooh+3h2so4——2co2+3so2+4h2o+nh3 (1) 2nh3+h2so4——(nh4)2so4 (2) (nh4)2so4+2naoh——2h2o+na2so4+2nh3 (3) 反应(1)、(2)在凯氏瓶内完成,反应(3)在凯氏蒸馏装置中进行。 为了加速消化,可以加入cuso4作催化剂,k2so4以提高溶液的沸点。收集氨可用硼酸溶液,滴定则用强酸。实验和计算方法这里从略。 计算所得结果为样品总氮量,如欲求得样品中蛋白含量,应将总氮量减去非蛋白 氮即得。如欲进一步求得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即用样品中蛋白氮乘以6.25即得。 二、双缩脲法(biuret法) (一)实验原理 双缩脲(nh3conhconh3)是两个分子脲经180℃左右加热,放出一个分子氨后得到的产物。在强碱性溶液中,双缩脲与cuso4形成紫色络合物,称为双缩脲反应。凡具有两个酰胺基或两个直接连接的肽键,或能过一个中间碳原子相连的肽键,这类化合物都有双缩脲反应。 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分子量及氨基酸成分无关,故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测定范围为1-10mg蛋白质。干扰这一测定的物质主要有:硫酸铵、tris缓冲液和某些氨基酸等。 此法的优点是较快速,不同的蛋白质产生颜色的深浅相近,以及干扰物质少。主要的缺点是灵敏度差。因此双缩脲法常用于需要快速,但并不需要十分精确的蛋白质测定。 (二)试剂与器材 1. 试剂: (1)标准蛋白质溶液:用标准的结晶牛血清清蛋白(bsa)或标准酪蛋白,配制成10mg/ml的标准蛋白溶液,可用bsa浓度1mg/ml的a280为0.66来校正

实验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实验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实验十四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吸光光度法测量波长的选择方法; 2.掌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及方法; 3. 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对光选择性吸收而进行分析的方法,分光光度法用于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是朗伯比尔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A=εb C 邻二氮菲(又称邻菲罗啉)是测定微量铁的较好试剂,在pH=2~9的条件下,二价铁离子与试剂生成极稳定的橙红色配合物。摩尔吸光系数ε=11000 L·mol-1·cm-1。在显色前,用盐酸羟胺把Fe3+还原为Fe2+。 2Fe3++2NH 2OHHCl→2Fe2++N 2 +4H++2H 2 O+2Cl- Fe2+ + Phen = Fe2+ - Phen (橘红色) 用邻二氮菲测定时,有很多元素干扰测定,须预先进行掩蔽或分离,如钴、镍、铜、铅与试剂形成有色配合物;钨、铂、镉、汞与试剂生成沉淀,还有些金属离子如锡、铅、铋则在邻二氮菲铁配合物形成的pH范围内发生水解;因此当这些离子共存时,应注意消除它们的干扰作用。 三、仪器与试剂 1.醋酸钠:l mol·L-1; 2.盐酸:6 mol·L-1; 3.盐酸羟胺:10%(用时配制); 4.邻二氮菲(%):邻二氮菲溶解在100mL1:1乙醇溶液中; 5.铁标准溶液。 (1)100μg·mL-1铁标准溶液:准确称取(NH 4) 2 Fe(SO 4 ) 2 ·12H 2 0于烧杯中, 加入20 mL 6 mol·L-1盐酸及少量水,移至1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仪器:7200型分光光度计及l cm比色皿。 四、实验步骤 1.系列标准溶液配制 (1)用移液管吸取10mL100μg·mL-1铁标准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2mL 6 mol·L-1盐酸溶液, 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Fe3+浓度为10μg·mL-1. (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50 mL比色管6个,用吸量管分别加入0 mL,2 mL,4 mL, 6 mL, 8 mL和10 mL10μg·mL-l铁标准溶液,各加l mL盐酸羟胺,摇匀; 经再加2mL邻二氮菲溶液, 5 mL醋酸钠溶液,摇匀, 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放置 10min。 2.吸收曲线的绘制 取上述标准溶液中的一个, 在分光光度计上,用l 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溶液,用不同的波长,从440~560 nm,每隔10 nm测定一次吸光度,在最大吸收波长

水质 铁的测定 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水质铁的测定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量程:0.12~5mg/L)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及废水中铁的测定。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3mg/L,测定下限为0.12mg/L,测定上限为 5.00mg/L。对铁离子大于 5.00mg/L 的水样,可适当稀释后再按本方法进行测定。 2 原理 亚铁离子在pH3~9 之间的溶液中与邻菲啰啉生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其反应式为: 此络合物在避光时可稳定保存半年。测量波长为510nm,其摩尔吸光系数为 1.1×10 4 L·mol-1·cm-1。若用还原剂(如盐酸羟胺)将高铁离子还原,则本法可测高铁离子及总铁含量。 3 试剂 本标准所用试剂除另有注明外,均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去离子水。 3.1 盐酸(HCl):ρ20=1.18g/mL,优级纯。 3.2 (1+3)盐酸。 3.3 10%(m/V)盐酸羟胺溶液。 3.4 缓冲溶液:40g 乙酸铵加50mL 冰乙酸用水稀释至100mL。 3.5 0.5%(m/V)邻菲啰啉(1,10-phenanthroline)水溶液,加数滴盐酸帮助溶解。 3.6 铁标准贮备液: 准确称取0.7020g 硫酸亚铁铵((NH 4 ) 2 Fe(SO 4 ) 2 ·6H 2 O),溶于(1+1)硫酸50mL 中,转移至1000mL容量瓶(A 级)中,加水至标线,摇匀。此溶液每毫升含100μg 铁。 3.7 铁标准使用液: 准确移取铁标准贮备液(3.6)25.00mL 置100mL 容量瓶(A 级)中,加水至标线,摇匀。此溶液每毫升含25.0μg 铁。

4 仪器 分光光度计,10mm 比色皿。2 5 干扰的消除 强氧化剂、氰化物、亚硝酸盐、焦磷酸盐、偏聚磷酸盐及某些重金属离子会干扰测定。经过加酸煮沸可将氰化物及亚硝酸盐除去,并使焦磷酸、偏聚磷酸盐转化为正磷酸盐以减轻干扰。加入盐酸羟胺则可消除强氧化剂的影响。 邻菲啰啉能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有色络合物而干扰测定。但在乙酸-乙酸铵的缓冲溶液中,不大于铁浓度10 倍的铜、锌、钴、铬及小于2mg/L 的镍,不干扰测定,当浓度再高时,可加入过量显色剂予以消除。汞、镉、银等能与邻菲啰啉形成沉淀,若浓度低时,可加过量邻菲啰啉来消除;浓度高时,可将沉淀过滤除去。水样有底色,可用不加邻菲啰啉的试液作参比,对水样的底色进行校正。 6 步骤 6.1 校准曲线的绘制 依次移取铁标准使用液(3.7)0、2.00、4.00、6.00、8.00、10.0mL 置150mL 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至50.0mL,再加(1+3)盐酸(3.2)1mL,10%盐酸羟胺1mL,玻璃珠1~2 粒。加热煮沸至溶液剩15mL 左右,冷却至室温,定量转移至50mL 具塞比色管中。加一小片刚果红试纸,滴加饱和乙酸钠溶液至试纸刚刚变红,加入5mL 缓冲溶液(3.4)、0.5%邻菲啰啉溶液(3.5)2mL,加水至标线,摇匀。显色15min 后,用10mm 比色皿(若水样含铁量较高,可适当稀释;浓度低时可换用30mm 或50mm 的比色皿),以水为参比,在510nm 处测量吸光度,由经过空白校正的吸光度对铁的微克数作图。各批试剂的铁含量如不同,每新配一次试液,都需重新绘制校准曲线。 6.2 总铁的测定 采样后立即将样品用盐酸(3.1)酸化至pH<1(含CN -或S 2 -离子的水样酸化时,必须小心进行,因为会产生有毒气体),分析时取50.0mL 混匀水样于150mL 锥形瓶中,加(1+3)盐酸(3.2)1mL,盐酸羟胺溶液(3.3)1mL,加热煮沸至体积减少到15mL 左右,以保证全部铁的溶解和还原。若仍有沉淀应过滤除去。以下按绘制校准曲线同样操作,测量吸光度并作空白校正。 6.3 亚铁的测定 采样时将2mL 盐酸(3.1)放在一个100mL 具塞的水样瓶内,直接将水样注满样品瓶,塞好瓶塞以防氧化,一直保存到进行显色和测量(最好现场测定或现场显色)。分析时只需取适量水样,直接加入缓冲溶液(3.4)与邻菲啰啉溶液(3.5),显色5~10min,在510nm 处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并作空白校正。 6.4 可过滤铁的测定 在采样现场,用0.45μm 滤膜过滤水样,并立即用盐酸酸化过滤水至pH<1,准确吸取样品50mL置于150mL 锥形瓶中,以下操作与步骤6.1 相同。 7 结果的计算 铁的含量按下式计算:

钒的测定钽试剂(BPHA)萃取分光光度法

HZHJSZ0088 水质钽试剂(BPHA)萃取分光光度法 HZ-HJ-SZ-0088 水质钽试剂(BPHA)萃取分光光度法 1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和废水中钒的钽试剂萃取分光光度法 使用1cm吸收池测定上限10.0mg/L ·????°?é???ù?·êêμ±??êí 苯酰苯胺在强酸性介质中可与五价钒形成一种微溶于水的桃红色螯合物 该螯合物能定量地被三氯甲烷和乙醇混合液搅拌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 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 3.1 硫酸(H2SO4) 3.2 磷酸(H3PO4) 3.3 硫酸  3.4 高锰酸钾溶液称取0.5g高锰酸钾 3.5 尿素溶液称取40g尿素 3.6 亚硝酸钠溶液取称0.5 亚硝酸钠 3.7 钒标准贮备液溶于水中 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摇匀 10.0ìg/mL量取100mL钒标准贮备液(3.7)稀释于1000mL容量瓶中至刻度 三氯甲烷称取0.5g钽试剂于50mL乙醇和200mL三氯甲烷的溶液中 4 仪器 4.1 分光光度计 4.2 磁力搅拌器 100mL 100mL 5 试样制备 用聚乙稀塑料瓶采集样品并放入冰箱(2~5 ±£′??ú?aáù???? μ??ó???ì?á??èüòo(3.4)至出现粉红色过入尿素溶液(3.5)2mLμ??ó?????á??èüòo(3.6)至粉红色消退 加磷酸(3.2)1mL 6.2 校准曲线

于五只100mL锥形瓶中1.05.0各加 入硫酸(3.3)2mLè?oóó?μ¥±ê???ü1ü?÷?óè???ê??á?ìo?Yíè?òo(3.9)10.0mL?óè?经搅拌的两相混合物倒入60mL 分液漏斗中有机相经脱酯棉过滤于1cm吸收池中以氯仿作参 比以钒含量对吸光度作图 按6.2条方法进行测定 7 结果计算 试样中钒的浓度c (mg/L)按下式计算 mìg 分析时所取试样体积  8 精密度和准确度 六个实验室对含钒6.00mg/L的统一发放标准溶液进行分析 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99% 9 参考文献 GB/T 15503-199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V A)测定。 1.仪器与测定条件:室温:____℃相对湿度:____% 分析天平编号:;水浴锅编号:;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编号:;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西贝母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含_______mg的溶液,即得。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______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浓氨试液3ml,浸润1小时。加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40ml,置80℃水浴加热回流2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置50ml量瓶中,用适量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洗涤药渣2~3次,洗液并入同一量瓶中,加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至刻度,摇匀,即得。 4.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1ml、0.2ml、0.4ml、0.6ml、1.0ml,置25ml具塞试管中,分别补加三氯甲烷至10.0ml,精密加水5ml、再精密加0.05%溴甲酚绿缓冲液(取溴甲酚绿0.05g,用0.2mol/L氢氧化钠溶液6ml使溶解,加磷酸二氢钾1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100ml,即得)2ml,密塞,剧烈振摇,转移至分液漏斗中,放置30分钟。取三氯甲烷液,用干燥滤纸滤过,取续滤液,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 5.测定法: 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ⅤA),在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含西贝母碱的重量,计算,即得。 6.结果与计算 6.1 标准曲线制备:

对照品批号 纯 度 S 对照品来源 干燥条件 对照品称重W 对(mg) 各浓度点稀释倍数f 对 溶液浓度C 对(ug/ml) 吸光度A 对 线性回归方程 A=( )C +/-( ) r =( ) 计算公式: W S C f ?= 对对对 C 对= 6.2 样品测定: 水分Q 取样量W 样(g ) 样品稀释倍数f 样 样品吸光度A 样 样品平均吸光度A 样 浓度C(ug/ml) 含量X (%) 平均含量X (%) 计算公式:() %100Q 110W f C X 6 ?-???= 样样 样 X 1= X 2= 7.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总生物碱以西贝母碱(C 27H 43NO 3)计,不得少于0.050%。 结果: 规定 检验人: 检验日期: 复核人: 复核日期:

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实验目的 1.1 进一步了解朗伯-比尔定律的应用。 1.2 学会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方法和正确绘制邻菲罗啉-铁的标准曲线。 1.3 了解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及使用。 2 实验原理 邻菲罗啉(又称邻二氮杂菲)是测定微量铁的一种较好试剂,其结构如下: 在pH=1.5~9.5的条件下,Fe2+与邻菲罗啉生成很稳定的橙红色的络合物,反应式如下: 此络合物的logK稳=21.3,ε=11000。 在显色前,首先用盐酸羟胺把Fe3+还原为Fe2+: 4 Fe3++2NH2OH═4 Fe2++N2O+H2O+4H+ 测定时,控制溶液酸度在pH=2~9较适宜,酸度过高,反应速度慢,酸度太低,则Fe2+水解,影响显色。 Bi3+、Ca2+、Hg2+、Ag+、Zn2+离子与显色剂生成沉淀,Cu2+、Co2+、Ni2+离子则形成有色络合物,因此当这些离子共存时应注意它们的干扰作用。

3 仪器和试剂 3.1 可见分光光度计。 3.2 铁盐标准溶液的配制: A液(母液→0.1g·L-1):准确称取1.4060g分析纯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6H2O]于200mL烧杯中,加入50.0mL 1mol·L-1HCl,完全溶解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B液(0.01g·L-1):用25mL移液管,准确移取A液25.00mL,置于250mL的容量瓶中,加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3.3 乙酸-乙酸钠(HAc-NaAc)缓冲溶液(pH= 4.6):称取135g分析纯乙酸钠,加入120mL冰乙酸,加水溶解后,稀释至500mL。 3.4 ω=1%的盐酸羟胺水溶液,因不稳定,需临用时配制。 3.5 ω=0.1%的邻菲罗啉水溶液:先用少许乙醇溶解后,用水稀释,新近配制。 3.6 50mL容量瓶7个(先编好1、2、3、4、5、6、7号),10mL移液管(有刻度)1支,5mL移液管(有刻度)4支,5mL量筒1个,500mL烧杯1个,洗瓶1个,洗耳球1个,小滤纸,镜头纸。 4 实验步骤 4.1 吸收曲线的绘制和测量波长的选择 用吸管吸取铁盐标准溶液(B液)5.00mL于50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5.0mL HAc~NaAc缓冲液、2.5mL盐酸羟胺、5.0mL 邻菲罗啉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1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450~550nm范围内,每隔10nm测量1次吸光值。在峰值附近每间隔5nm测量1次。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4.2 标准曲线绘制 4.2.1 分别移取铁的标准溶液(0.01g·L-1)0.0、1.0、2.0、3.0、4.0、 5.0mL于6只50mL容量瓶中,依次分别加入5.0mL HAc~NaAc 缓冲液、2.5mL盐酸羟胺、5.0mL邻菲罗啉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min。 4.2.2 按仪器说明书要求,将分光光度计各部分线路接好,光源接10V电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