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数学上册9 总复习第4课时 统计与数学广角 (2)

四年级数学上册9 总复习第4课时 统计与数学广角 (2)

四年级数学上册9 总复习第4课时 统计与数学广角 (2)
四年级数学上册9 总复习第4课时 统计与数学广角 (2)

作品编号:1598753694221587112546

学校:录记理旬市杨家镇路计小学*

教师:周喻王*

班级:荣耀壹班*

第4课时统计与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1.巩固对横向、纵向条形统计图的认识,学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解决与统计图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4.体会统计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能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开放性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复习

1.我们学过哪两种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2.纵向条形统计图和横向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能对事物进行比较,能让人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3.怎样绘制条形统计图。

(1)画纵轴和横轴。

(2)确定每一格代表几个单位。

(3)画图例和直线,标明数据。

4.这节课我们将进行条形统计图的相关复习。(板书课题)

二、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1页第4题。

(1)学生分组完成条形统计图。

(2)各组汇报成果,投影展示条形统计图。

(3)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四年级戴近视镜的有多少人?

②哪几个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比较多?

③哪几个年级戴近视镜的男生比女生多?

(4)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点名汇报,让学生分别说出横轴、纵轴、每一格代表几人;各种直条代表什么。

2.学习河内塔问题。

(1)介绍河内塔问题。

(2)课件出示教材第111页下面的问题。

(3)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①不改变珠子的上下顺序。

②每次只能移动一个珠子。

③大珠子不能放到小珠子上面。

(4)学生分组移动珠子,各组之间交流。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14页第12题。

1.说说统计表反映了哪些数据信息。

2.让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

3.展示学生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4.让学生回答题中的数学问题。

5.条形统计图还可以怎么画?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大家对条形统计图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呢?

五、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第115页第16题。

六、教学板书

五年级下册数学《统计和数学广角》复习题

第六、第七单元《统计和数学广角》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一】 一、填空。 1、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就是这组数的( )。 2、 8个同学做足球射门游戏,每人射 10次,射中门框内的次数分别是: 6、4、6、6、8、6、2、6 这8个数据的平均数是( ),众数是( )。 3、 在2、 4、3、3、 5、3、5、4、3、5、 6、5这组数据中,众数是( 4、 在 7、5、 8、 9、11中,中位数是( )。 5、 在 78、83、72、3 6、91、81、72、86 中,中位数是( )。 、判断。 1、 折线统计图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 ) 2、 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 ) R 3、 众数不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 ( ) R 4、 为了清楚地展示彩电全年的变化趋势,用折线统计图更合适。 ……( ) 三、画图填空。 450吨,第四季度550吨,根据以上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1)第( )季度的产量最高,是( )吨。 (3)第( )季度到第( )季度的增长幅度最大。 )。 1、红旗造纸厂2006年各季度新闻纸产量如下:第一季度 350吨,第二季度 400吨,第三季度 (2)四个季度总产量是( )吨,平均每个季度产量是( )吨。 建新造纸厂2006年度各季度新闻纸产量统计图

时间(小时)12345678 甲车路程(千米)60120240300420 乙车路程(千米)80160320400560 一厂 ~r 3、某市农机一厂、二厂2005年工业产值增长情况统计图。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40万元是()厂()季度的产值。 (2)农机二厂2005年平均每季度的产值是()万元。 (3)两个厂()季度的产值最多,共()万元。 (4)()厂第()季度增长幅度最大,增长了( )万元。 4 月份-一- -二二三四五六七八产量(万吨)2320211820222024 (1)八个月共生产化肥()万 吨。 (2)平均每月生产化肥( )万 吨。 (3)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4)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一--一 .舛 /70 / - 50 1020 根据上表的数据,在下图中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甲车 一孝至二李至三李爰口寧生

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

8 数学广角——数与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7页例1和例2及第108页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与形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与策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2.借助相关图形的操作与剪拼等情境,实现数与形之间的转化。 3. 通过数与形的训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 重点难点: 通过数与形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与策略。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 杨辉三角是一个由数字排列成的三角形数表,一般形式如下: 杨辉,字谦光,北宋时期杭州人。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记录了如上所示的三角形数表,称之为“开方作法本源”图。 杨辉三角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两条斜边都是由数字1组成的,而其余的数则是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之和。其实,中国古代数学家在数学的许多重要领域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

位。中国古代数学史曾经有自己光辉灿烂的篇章,而杨辉三角的发现就是十分精彩的一页。而这样一个三角在我们的奥数竞赛中也是经常用到,最简单的就是找规律。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奇妙无穷的数学广角——数与形。 板书:数与形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1。 出示课件: (1)提问:观察一下,上面的图和下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把算式补充完整。 1=()2 1+3=()2 1+3+5=()2 生:左边的加数是大正方形右上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L"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之和。 图一:1 图二:1+3 图三:1+3+5 生:右边正好是每行或每列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 1=(1)2 1+3=(2)2 1+3+5=(3)2 (2)尝试练习。 你能利用规律直接写一写吗?如果有困难,可以画图。

五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和数学广角单元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和数学广角单元教案 六统计 【新知识点】 众数 统计复式折线统计图 综合应用 【教学要求】 1 .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 .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建议】 1 .注意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对比和衔接. 教学本单元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所学知识的对比,体会统计量的含义及统计图的特征和适用范围.如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可先用单式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两组数据,让学生体会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但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时就不方便了,由此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2 .注重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避免简单的统计量的计算.教学中应避免单纯从计算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统计知识,应当注重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如众数,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众数,会求众数,更要注意结合具体数据理解众数的作用和特点. 3 .注重对学生开展统计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是学习统计知识的首要目标.这就要求老师应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从事简单的统计活动,如调查同学们的视力情况、所穿鞋子的号码、喜爱的电视节目等.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投人到各种活动中,留给他们足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从事统计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应起到引领、指导的作用. 【课时安排】 1、众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课时 2、复式折线统计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课时 1. 众数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众数 教材第122 、123 页的内容及第124 、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3题.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第4课时 统计与数学广角

第4课时统计与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1.巩固对横向、纵向条形统计图的认识,学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解决与统计图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4.体会统计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能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开放性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复习 1.我们学过哪两种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2.纵向条形统计图和横向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能对事物进行比较,能让人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3.怎样绘制条形统计图。 (1)画纵轴和横轴。 (2)确定每一格代表几个单位。 (3)画图例和直线,标明数据。 4.这节课我们将进行条形统计图的相关复习。(板书课题) 二、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1页第4题。 (1)学生分组完成条形统计图。

(2)各组汇报成果,投影展示条形统计图。 (3)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四年级戴近视镜的有多少人? ②哪几个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比较多? ③哪几个年级戴近视镜的男生比女生多? (4)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点名汇报,让学生分别说出横轴、纵轴、每一格代表几人;各种直条代表什么。 2.学习河内塔问题。 (1)介绍河内塔问题。 (2)课件出示教材第111页下面的问题。 (3)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①不改变珠子的上下顺序。 ②每次只能移动一个珠子。 ③大珠子不能放到小珠子上面。 (4)学生分组移动珠子,各组之间交流。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14页第12题。 1.说说统计表反映了哪些数据信息。 2.让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 3.展示学生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4.让学生回答题中的数学问题。 5.条形统计图还可以怎么画? 四、课堂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华严小学:李少红 教学内容 小学人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104页内容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例1,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本节课内容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理念的一种体现。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在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生活经验不足,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本节课我特意安排了许多有趣的生活场景,将练习溶入日常生活中,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优化问题的合作探究,感悟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数学优化思想。 2.初步感受优化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优化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通过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节约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体会优化思想。 难点:引导学生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学具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引出话题。 1.师生谈话:你能用“一边(干什么)一边(干什么)”的句式来说一句话吗?。 2.刚才造句中说的几件事都是可以同时做的,不仅在文字里有这样的表述,在数学领域也有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数学广角(出示课题)——合理安排时间。 [设计意图:简单而平实的导入把课堂和生活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我们要学的,正是我们生活中要用到的,这样的学有所用,才会使学生更有积极性。与此同时,这样的设计又是语文和数学学科的整合,“一边……一边……”正说明可以同时做不同的事,这两件事之间即有内部联系又有不同的方式,而这其间的合理安排,正是这节课里要学习的统筹方法。]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学习例1) 1.提出问题 师: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李阿姨到小明家做客。(出示例1画面)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想一想:你平时沏茶的时候都需要做哪些事? 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出示各项工序图片)谁能说给大家听? 师:小明要做这么多事,请你帮小明想一想,他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师:(在学生回答后提问)小明先烧水行吗?看来,合理安排时,要考虑好各项事情的先后顺序。 师:那什么事情可以同时做呢? 2.学生自主设计方案。 (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师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 3.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案 师: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安排的?(请学生上台摆工序图片,师引导学生叙述设计的过程) 4.学生比较,选择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5.小结 [设计意图:本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的原则,我首先运用了课本上的

人教三年级下册_总复习 统计与数学广角教案与教学反思

统计与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 复习复式统计表与数学广角(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三”相关习题)。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会正确认读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2.了解搭配的意义,并根据连线法进行合理的搭配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观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符号感,培养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正确认读复式统计表,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根据连线法进行合理的搭配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复习导入】 师:前面几节课我们复习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统计与数学广角。 【复习讲授】 一、复习知识点。 1.复式统计表: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会正确认读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2.搭配问题:根据连线法进行合理的搭配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二、教材第110~115页相关题目。 1.投影出示例题: 下面是李明和陈东最近四年的体重统计表。

(1)李明从7岁到10岁,体重增加了多少千克? (2)李明的体重哪一年比上一年增加得最多?增加了多少?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①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②学生交流汇报。 生1:29.8-22.7=7.1(千克) 生2:9岁比8岁那一年增加最重。增加了27.5-24.6=2.9(千克) 生3:陈东从7岁到10岁,体重增加了多少千克?增加了28.8-23.5=5.3(千克)。 师:第3小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但是要解答出来。 2.投影出示: 你参加过几次学校组织的体检?视力怎样?请你选择三年级和五年级各一个班,填写统计表。

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数学广角优化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数学广角优化 练习题 1、烙饼所需要的最短时间=烙饼张数×烙每面饼所需时间(烙一张饼除外)。 2、烙饼的最优方案是每一次尽可能地让锅里按要求放(最多的饼),这样既没有浪费资源,又节省资源。 3沏茶问题1)明确完成一项工作要做哪些事情;2)明确每项事情各需要多少时间;3)合理安排工作的顺序,明白事情先后,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1、丽丽每天晚上要背诵成语6分钟,烧开水10分钟,泡好不烫的牛奶2分钟,喝牛奶5分钟,那丽丽在( )同时可以( ),做完这些事情最少用( )分钟。 2、一张饼两面都要烙,需要6分钟,一只平底锅每次可以烙2张,烙熟5张至少需要()分钟。 3、平底锅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需2分钟,妈妈要烙三张饼至少需()分钟。 4、煮一个鸡蛋需要8分钟,一口锅一次可以煮15个鸡蛋,那么煮15个鸡蛋至少需要()分钟。 5、在火炉上烤饼,饼的两面都要烤,每烤一面要2分钟,炉上只能同时放2张饼,要烤5张饼,至少需要()分钟。 6、可可在家里烙饼,锅里每次可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烙2分钟,烙7张饼要用()分钟。 7、一次只能煎两条鱼,两面都要煎,一面要煎3分钟,要煎5条鱼,最少需要()分钟。 8、锅里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烙4分钟,要烙4张饼,最快()分钟可以烙完,要烙5张饼,最快()分钟可以烙完。9、小美用平底锅煎蛋,一次只能煎两个鸡蛋,每个鸡蛋两面都要煎,一面要煎2分钟。那么煎5个鸡蛋至少需要()分钟。 10、用一只平底锅烙饼,每次能同时烙两张饼。如果烙一张饼需要2 分钟(假定正、反面需要1分钟),那么要烙207张饼至少需要()分钟。 11、烤面包时,第一面要烤2分钟,烤第二面时,面包已经比较干,只要烤1分钟就可以了。小丽用的烤面包架子一次只能放两片面包。她每天早上要吃三片面包,最少要烤()分钟。 12、李强是一个面点师,烤面包时,第一面要烤2分钟,第二面要烤1分钟,即烤一片面包需要3分钟,用烤面包的架子一次只能放两片面包,他家每天早上要吃5片面包,至少需要烤()分钟。 13、饭店有甲、乙、丙三位顾客,他们每人点了两个菜,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人菜的时间都相等,则应该按怎样的顺序炒菜? 14、刘英早晨起来是这样安排的:(1)刷牙、洗脸3分钟 (2)淘米2分钟(3)用电饭锅煮饭18分钟(4)背英语单词12分钟 (5)吃早饭8分钟,结果用了43分钟才去上学。请你合理安排,使刘英起床后用最短的时间就能上学。 15、王叔叔要骑自行车外出,外出之前必须做完以下几件事:自行车打气用2分钟,整理宿舍用7分钟,擦皮鞋用2分钟,放水把衣服放进自动洗衣机用1分钟,洗衣机自动洗涤用12分钟,晾衣服用5分钟。这几件事加起来共需29分钟,结果王叔叔合理安排,节省了好多时间。 1 / 3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练习题及解析(经典)

数学广角-数与形 一.填空 1.观察下面的点阵图规律,第(9)个点阵图中有()个点。 答案:30。解析:第(1)个图有1+2+3=6个点,第(2)个图有2+3+4=9个点,第(3)个图有3+4+5=12个点……第个图就有个点。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再利用规律求解。 2.先画出第五个图形并填空。再想一想:后面的第10个方框里有()个点,第51个方框里有()个点。 答案:,1+4×4;37,201。解析:分析图形,可得出第个图中共有 个点,则第10个图共有1+4×(10-1)=37个点,第51个图共有1+4×(51-1)=201个点。3.按下面用小棒摆正六边形。摆4个正六边形需要()根小棒;摆10个正六边形需要()根小棒;摆个正六边形需要()根小棒。

答案:21;51;。解析:摆1个六边形需要6根小棒,可以写作5×1+1;摆2个六边形需要11根小棒,可以写作5×2+1;摆3个六边形需要16根小棒,可以写作5×3+1……由此可以推理得出一般规律,即摆个六边形需要根小棒。 4.学校阅览室有能坐4人的方桌,如果多于4人,就把方桌拼成一行,2张方桌拼成一行能坐6人(如图所示),请你结合这个规律,填写下表: 答案:10;。解析:一张方桌坐4人,每多一张方桌就多2个人,那么有4张方桌时就多坐了6人,总人数为4+6=10。如果是张方桌,则所坐人数是 。 5.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认真观察图形,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 。 答案:16,4;5;。解析: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明确可以把一个点看作边长是1的正方形,并由此类比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结果。对于的解答,引导学生从已知的结果归纳出“从1开始连续奇数的和等于奇数个数的平方”这一结论即可。 二、选择 1.观察下图中每一个大三角形中白色三角形的排列规律,则第5个大三角形中白色的三角形有()。 A.82个 B.154个 C.83个 D.121个 答案:D解析:分别数出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图中白色三角形的个数,总结出白色三角形的增长规律,以此推算出第5个大三角形中白色三角形的个数为1+3+9+27+81=121。 2.有一个从袋子中摸球的游戏,小红根据游戏规则,做出了如下图所示的树形图,则此次摸球的游戏规则是()。

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上数学广角习题精选一.用方程或假设法解下面各题 1 鸡、兔 78 只,共有 200 只脚,求鸡和兔各多少只? 2 .鸡兔同笼不知数,三十六头笼中露。数清脚共五十双,各有多少鸡和兔? 3 .储蓄罐里共 2 分和 5 分硬币 70 枚,一共有 19 4 分,求两种硬币各有多少枚? 4 .一班 30 人捐款 20 5 元,同学每人了捐了 5 元或 10 元,你知道捐 5 元和 10 元的同学各有多少人吗? 5 .松鼠妈妈采松籽,晴天每天可以采 20 个,雨天每天只能采 12 个。它一连 8 天共采了 112 个松籽,这八天有几天晴天几天雨天? 6 .一次数学竞赛共有 20 道题。做对一道题得 5 分,做错一题倒扣 3 分,刘冬考了 52 分,你知道刘冬做对了几道题?

7 . 52 名同学去划船,一共乘坐 11 只船,其中每只大船坐 6 人,每只小船坐 4 人。求大船和小船各几只? 8 .在一个停车场上,停了小轿车和摩托车一共 32 辆,这些车一共 108 个轮子。求小轿车和摩托车各有多少辆? 9 .解放军进行野营拉练。晴天每天走 35 千米,雨天每天走 28 千米, 11 天一共走了 350 千米。求这期间晴天共有多少天? 10 . 100 个和尚吃了 100 个面包,大和尚 1 人吃 3 个,小和尚 3 人吃 1 个。求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个? 11 .一队强盗一队狗,二队拼作一队走,数头一共三百六,数腿一共八百九,问有多少强盗多少狗?

1 .鸡 16 只,兔 14 只。 2 .鸡 30 只,兔 18 只。 3 .鸡 56 只,兔 22 只。 4 .鸡 22 只,兔 14 只。 5 . 20 分邮票 25 张, 50 分邮票 10 张。 6 . 50 分邮票 8 张, 80 分邮票 12 张。 7 . 2 分硬币 52 枚, 5 分硬币 18 枚。 8 . 5 元 19 人, 10 元 11 人。 9 . 2 元 27 人, 5 元 7 人。 10 .晴天 2 天,雨天 6 天。 11 .男生 35 人,女生 15 人。 12 .做对了 4 道题。 13 .做对了 8 道题。 14 .大船 4 只,小船 7 只。 15 .小轿车 22 辆,摩托车 10 辆。 16 .晴天 6 天。 17 .大和尚 25 个,小和尚 75 个。 18 .蜻蜓 7 只。 19 .强盗 275 个,狗 85 只。

五年级数学下册9总复习第5课时统计与数学广角导学案人教版.doc

第5课时统计与数学广角课题统计与数学广角课型复习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复习两个方面的内容:折线统计图和数学广角——找次品。折线统计图包括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统计”在本册教材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对于复式折线统计图,我让学生充分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即可看出每组数据变化的整体趋势,还能对两组数据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并通过所获得的信息对事物的发展进行推测。 对于数学广角——找次品问题,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找次品”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能用“优化”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因此在设计本课时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把这部分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然后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巩固和加强,培养和提高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 测。 2.能用“找次品”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掌握“找次品”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复习整理,导入新课。(8分钟) 1.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折 线统计图和数学广角——找次 品两个单元的知识内容。同学 们,先结合书本回顾一下这两 个方面的知识。 2.请学生小组内交流回顾 两单元的知识,互相补充完善。 3.全班交流汇报,教师相 机板书。 ①我们学过了统计方面的 哪些知识?它们各有什么特 1.认真听讲, 自己结合书本回顾 本节课要复习的两 单元内容。 2.小组合作学 习,互相补充完善。 3.根据学生的 汇报,教师补充, 相机板书。(见教学 板书) 1.下面是林林上学期语文、数学各单元检测成 绩的统计图。 (1)从上面的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林林的哪门学 科成绩稳定一些? (2)林林的语文、数学的平均分各是多少? (3)针对林林上学期语文、数学学习情况,你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广角教案

5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鸽巢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鸽巢问题的灵活运用,展现数学的魅力。 【重点难点】 重点:灵活应用鸽巢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鸽巢问题。 【教学指导】 1、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借用学具、实物操作或画草图的方法进行说理。通过说理的方式理解鸽巢问题的过程就是一种数学证明的雏形。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思维严密的数学证明做准备。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当我们面对一个具体问题时,能否将这个具体问题与鸽巢问题联系起来,能否找到该问题的具体情境与鸽巢问题的一般化模型之间的内在关系,找出该问题中什么就是“待分的东西”,什么就是“鸽巢”,就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就是否属于鸽巢问题的范畴,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鸽巢问题的一般模型。这

个过程就是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从复杂的现实素材中找出最本质的数学模型,就是体现学生思维与能力的重要方面。 3、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鸽巢问题本身或许并不复杂,但其应用广泛且灵活多变。因此,用鸽巢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所以有时找到实际问题与鸽巢问题之间的联系并不容易,即使找到了,也很难确定用什么作为“鸽巢”。因此,教学时,不必过分要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只要能结合具体问题,把大致意思说出来就行了,鼓励学生借助实物操作等直观方式进行猜测、验证。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2课时: 数学广角…………………………………………………………………2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鸽巢问题(1) 【教学内容】 最简单的鸽巢问题(教材第68页例1与第69页例2)。

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资料统计与数学广角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资料统计与数学广角教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统计 1、收集和整理数据:用画正字法。每一笔代表一个数量,这种方法比较简便。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1格表示2个单位或半格表示一个单位。即以二当一条形统计图 3、认识统计表:科学收集数据,并将结果正确统计填在统计表内。 4、能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并能根据信息提出建议或意见,能提出问题并会解答。 5、注意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的区别 6、根据数据或统计图表分析,提出问题(A总数(一共)B相差数、比较(比多比少后一样多)C最值(最多、最少,比较) 7、看条形统计图时,数格子要先看清左边的数,也就是1个格子代表几,再用格子数乘几求出相应的数据,或者不数格子直接看每个条形顶端对应的左边的那个数。 8、注意事项 a关于什么的统计图或表,关注题目 b关注单位 c注意用尺子打斜线或涂黑 d学会标注数字 e注意画统计图时空列,一般不定格画画一列空一列 f当格子不够时一般不往上画,一般画在右侧格子(值得商磋) h看清1格代表几,然后再进行统计或涂色。 题目例举 (1)每格代表()人 (2)参加()的人数最多,有()人;参加()的人数最少,有()人;参加()的人数和参加()的人数一样多,各有()人 (3)参加舞蹈的人数比参加写作的人数少()人;参加篮球的人数比参加武术和舞蹈的总人数少()人 (4)二(1)班一共有()人 (5)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格式要求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算式_________________答 _________________ 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有关否定的推理判断 1、?? 简单的排列:用两个数排列时,可以交换两个数的位置;用三个数排列时,让每一个数作十位数(0除外),其余的数依次和它组合。排列数字时要有序,这样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2、?? 简单的组合:运用组合的基本知识解决问题。 3、?? 简单的推理:用排除逆推法解决问题,在推理、猜测时,可以用排除法将含有多个条件的复杂推理转化成含有两个条件的简单推理。推理时要抓住题中有价值的信息即关键句,找出与问题有关系的条件进行推想。也可以尝试利用表格图肯定的打勾,否定的打叉进行排除删选。 a、三人两两相握、三人每两人打比赛、三人任选两人拍照(用画图连线、线段图或者列举法)(3选2没有顺序,交换位置是相同的)可以此类推4人每两人打比赛等等

六年级统计数学广角 练习题

一、填空。(每空2分,共16分) 1.常用的统计图有()、()、()。 2.如果想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选()统计图;如果想看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选()统计图;如果要反映各部分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选()统计图。 3.明明在期末考试中,语文94分,数学98分,外语84分,三科平均分是()。 4.六(一)班男生有24人,平均身高是156厘米,女生16人,平均身高是152厘米,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厘米。 二、判断。(每题3分,共12分) 1.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2.一个口袋中装有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5个白球和5个红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可能性是1/ 2. () 3.为了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某一年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应该绘制条形统计图。() 4.口袋中有10个白球和2个黑球,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定是白球。() 三、选择。(每空4分,共12分) 1.一个布袋里装有13个红球,2个黄球,7个花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的可能性最大,可能性大约是()%。 A.红球 B.黄球 C.花球 D.59.1 E.65 F.54 2.要表示出六年级各班收集废旧电池节数的情况,绘制()统计图较好。 A.条形 B.折现 C.扇形 3.按5个红球,4个白球,3个黑球的顺序排列180个球,第158个球是(). A.黑球 B.白球 C.红球 四、看一看,填一填。(每空2分,共24分) 1.把下面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航线原价/元现价/元折扣(现价占原价的百分比) 西安—北京 900 810 西安—上海 1120 七五折 西安—东京 3600 六折 西安—纽约 7200 五折 优惠最大的票价是()至();西安到北京的现价比原价下降了()%。 2.请将东风小学六年级向灾区捐款统计表补充完整。 东风小学六年级捐款统计表20XX年7月18日 班级人数/人捐款/元平均每人捐款/元 一班48 12.5 二班52 合计1094 五、解决问题。(共36分) 1.某班4个组为灾区捐款,结果如下表,求全班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12分)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 各组人数/人 12 13 13 12 人均钱数/元 42 39 44 48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练习题 1、烙饼的最优方案是每一次尽可能地让锅里按要求放(最多的饼),这样既没有浪费资源,又节省资源。 2、烙饼所需要的最短时间=(烙饼张数×烙每面饼所需时间)(烙一张饼除外)。 3、平底锅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需2分钟,妈妈要烙三张饼至少需()分钟。 4、煮一个鸡蛋需要8分钟,一口锅一次可以煮15个鸡蛋,那么煮15个鸡蛋至少需要()分钟。 5、在火炉上烤饼,饼的两面都要烤,每烤一面要2分钟,炉上只能同时放2张饼,要烤5张饼,至少需要()分钟。 6、可可在家里烙饼,锅里每次可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烙2分钟,烙7张饼用()分钟。 7、一次只能煎两条鱼,两面都要煎,一面要煎3分钟,要煎5条鱼,最少需要()分钟。 8、锅里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烙4分钟,要烙4张饼,最快()分钟可以烙完,要烙5张饼,最快()分钟可以烙完。 9、小美用平底锅煎蛋,一次只能煎两个鸡蛋,每个鸡蛋两面都要煎,一面要煎2分钟。那么煎5个鸡蛋至少需要()分钟。 10、用一只平底锅烙饼,每次能同时烙两张饼。如果烙一张饼需要2分钟(假定正、反面需要1分钟),那么要烙207张饼至少需要()分钟。 11、烤面包时,第一面要烤2分钟,烤第二面时,面包已经比较干,只要烤1分钟就可以了。小丽用的烤面包架子一次只能放两片面包。她每天早上要吃三片面包,最少要烤()分钟。 12、李强是一个面点师,烤面包时,第一面要烤2分钟,第二面要烤1分 钟,即烤一片面包需要3分钟,用烤面包的架子一次只能放两片面包,他家每天早上要吃5片面包,至少需要烤()分钟。 13、饭店有甲、乙、丙三位顾客,他们每人点了两个菜,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人菜的时间都相等,则应该按怎样的顺序炒菜? 14、刘英早晨起来是这样安排的:(1)刷牙、洗脸3分钟(2)淘米2分钟(3)用电饭锅煮饭18分钟(4)背英语单词12分钟(5)吃早饭8分钟,结果用了43分钟才去上学。请你合理安排,使刘英起床后用最短的时间就能上学。 15、王叔叔要骑自行车外出,外出之前必须做完以下几件事:自行车打气用2分钟,整理宿舍用7分钟,擦皮鞋用2分钟,放水把衣服放进自动洗衣机用1分钟,洗衣机自动洗涤用12分钟,晾衣服用5分钟。这几件事加起来共需29分钟,结果王叔叔合理安排,节省了好多时间。王叔叔是怎样合理安排的?用了多少时间? 16、一堆糖果共有10颗,两人轮流从中拿走1颗或2颗,谁拿到最后一颗糖果谁就获胜。想一想:如果让你先拿,第一次应该那几颗才能确保获胜?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教案

五数学广角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68-75页)《数学广角》、《节约用水》 【教材分析】 1.例1及“做一做”。 例1借助把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2枝铅笔的情境,介绍了一类较简单的“抽屉问题”。为解释这一现象,教材呈现了两种思考方法:“枚举法“与“反证法”或“假设法”。 教学时,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对枚举法和假设法进行比较,并通过逐步类推,使学生逐步理解“抽屉问题”的“一般化模型”。 “做一做”中安排了一个“鸽巢问题”,学生可利用例题中的方法迁移类推。 2.例2及“做一做”。 本例介绍了另一种类型的“抽屉问题”,即“把多于kn个的物体任意分放进k个空抽屉(k是正整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k +1)个物体。”教材提供了把5本书放进2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3本书的情境。仍用枚举法及假设法探究该问题,并用有余数除法的形式5÷2=2……1表达出假设法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类推解决“把7本书、9本书放进2个抽屉的问题”。 教学时,引导学生理解假设法最核心的思路是把书尽量多地“平均分”给各个抽屉。 “做一做”中“抽屉数”变成了3,要求学生在例2思考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迁移类推。 3.例3。 例3是“抽屉原理”的具体应用,也是运用“抽屉原理”进行逆向思维的一个典型例子。 教学时,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与“抽屉原理”有怎样的联系,可先让学生自由猜测、再验证。逐步将“摸球问题”与“抽屉问题”联系起来,找出这里的“抽屉”是什么,“抽屉”有几个,再应用前面所学的“抽屉原理”进行反向推理。

人教版五下数学统计和数学广角教案

中大外国语学校教师电子备课

中大外国语学校教师电子备课 11.010.010.59.59.07.011.57.58.08.56.56.05.5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时间/年 人口数/万人 例2、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数统计图 · · 5.76 6.20 · 5.73 ·8.09 9.23 ·· ··· · 8.12 10.08 9.6710.20 8.25 11.010.010.59.59.07.011.57.58.08.56.56.05.5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时间/年 人口数/万人 例2、2001~2010年上海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 ·9.34 9.67 ·10.07 · 9.6510.67 ······ 9.80 10.22 10.7010.87 10.23 教师:同学们这样容易比较吗?有什么方法可以更容易比

11.010.010.59.59.07.011.57.58.08.56.56.05.5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时间/年 人口数/万人 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 ·9.349.67·10.07 · 9.6510.67 ······9.8010.22 10.7010.87 10.23 例2、请你在下图中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死亡人口出生人口 ·· ···· ··· ·5.76 8.095.73 6.20 8.258.12 10.089.679.2310.20 2、学生独立回答以上问题。 中大外国语学校教师电子备课 任课教师: 学科 数学 第 册 第 单元

总复习之统计与数学广角

统计与数学广角 一、填空。 1、( )统计图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如果要表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选()统计图比较合适。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的是()统计图。 2、袋子里有2个红球、1个黄球、4个白球、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摸到黑球的可能性为()。 3、在14个1999年出生的儿童中,至少有()个人是同一 月出生的。 4、在16、13、10、16、10、40、10、50、10、5这组数据中,平均数是(), 中位数是(),众数是()。 5、找规律填数。 (1)2,5,10,17,28,(),();(2)94,46,22,10,(),()。 6、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3,如果每个数都增加a,那么这四个数的和是()。 7、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了红、黑、白玻璃球各2个,要保证取出的玻璃球三种颜色都有,他应保证至少取出()个;要使取出的玻璃球中至少有两种颜色,至少应取出()个。 8、箱子里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各10个,如果让你闭上眼睛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至少要摸出()个球。 二、选择题。 1、王东玩掷骰子游戏,要保证掷出的骰子总数至少有两次相同,他最少应掷()次。 A.5 B.6 C.7 D.8 2、把17枝铅笔放进三个笔盒里,至少有()枝铅笔放进同一个笔盒里。 A.4 B.5 C.6 D.7 3、一个盒子里装有黄、白乒乓球各5个,要想使取出的乒乓球中一定有两个黄乒乓球,则至少应取出()个。 A.4 B.5 C.6 D.7 4、近期日本发生核泄漏事故,要统计某一地区核辐射值的变化情况,应选用()统计图。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D、任意选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算术与图形的转换 教材第107~11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 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2.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与形可以互相转化,树立数与形相结合是数学解题思想方法。 3.使学生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认识,充分感受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应用。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数与形可以互相转化,树立数与形相结合是数学解题思想方法。 难点:寻找和发现数与形相互转化的途径与方法通过数与形的转化,认识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教具学具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投影出示。 计算下面的算式 1+2+3+4+5+6+7+6+5+4+3+2+1=?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尝试独立完成。 (3)介绍解题方法。 如果有的学生能够想出来好的解题方法,就让他们说一说他们的解题思路,老师加以点拨、归纳。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1。 (1)学生读题,教师整理。 1=( )21+3=( )21+3+5=( )2 (2)老师: 1=(1)21+3=(2)21+3+5=(4)2 提问①:算式左边的加数有什么特点?

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观察后会发现:算式左边的加数是连续的奇数) 提问②:算式左边的加数与构成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仔细观察后,我们会发现:算式左边的加数是大正方形左下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之和正好是每行或每列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 提问③:算式右边括号里的数字与构成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仔细观察后会发现:算式右边括号里的数字是图形构成小正方形的个数) 提问④:算式左边加数(除1图外)与右边括号里的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算式左边的加数是1、3、5……n,右边括号里的数字用a表示,那么你能用字母表示其关系吗?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观察计算后,我们会发现:算式左边加数和的一半等于右边括号里的数字) 老师:可以举一个例子吗? 学生: 提问②:从左到右连续相加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列举法、假设法、和列方程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鸡和兔子吗?谁能说说它们的特征呢? 2、填空题。 一只鸡()条腿,两只鸡()条腿,五只鸡()条腿; 一只兔()条腿,两只兔()条腿,五只兔()条腿。 鸡和兔共5只,共有多少条腿?能算吗?如果有2只鸡和3只兔呢?讨论列式得出:鸡头X2+兔头X4=腿的只数 3、其实,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数学趣题,记载于《孙子算经》一书,距今已有1500多年,“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二、展示情境,尝试探究 (一)出示情景,获取信息 1 出示例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 2.我们一起来看看被关在笼子里的鸡和兔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信息? 学生理解:①鸡和兔共8只。②鸡和兔共有26条腿。 ③鸡有2条腿。④兔有4条腿。 (二)猜想验证, 1、我们先来猜猜,笼子中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呢?学生猜测,在猜测时要抓住哪个条件呢?(鸡和兔一共是8只)猜测,板书。 2、怎样才能确定同学们猜的对不对?和学生一起验证,找出正确的答案。观察表格,指出:鸡增加一只,同时兔减少1只,腿就减少2条;、鸡减少一只,同时兔增加1只,腿就增加2条; 3、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列举法。(板书:列表法) 4、有时遇到数字较大时我们还可以怎么做? (介绍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和折中式列表法。) 5、用列表法解决所有鸡兔同笼问题怎么样?(麻烦,不容易找出答案。) 我们再来研究新方法。 (三)尝试假设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数学广角-集合

数学广角──集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理解集合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通过语言的描述和计算的方法,能解决简单的重复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直观看出重复部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个体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养成勤动脑,乐思考、巧运用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诊断 “集合问题”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是小学阶段集合思想教学。集合思想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以往的题型中有过接触,只是无意识形成一些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本节课所要学的是含有重复部分的集合图,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教材中的例1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踢毽子比赛和跳绳比赛的学生名单,而总人数并不是这两项参赛的人数之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教材中是利用集合图(韦恩图)把这两项比赛人数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材要求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对于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图的形成过程,不必拔高要求,引导学生理解集合图各部分的意义,培养学生应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集合思想的奇妙与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会解决简单重复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白板、练习题卡 五、教学过程 (一)巧用对比,初悟“重复” 1.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图片) 第一组;父与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