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_经济学基础练习题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_经济学基础练习题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_经济学基础练习题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_经济学基础练习题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12、消费者收入为3000美元。一杯红酒3美元,一磅奶酪6美元。画出该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这条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是多少?

图3-1A

13、画出消费者对红酒和奶酪的无差异曲线。描述并解释这些无差异曲线的四个特征。

图3-2A

14、选出红酒与奶酪无差异曲线上的一点,说明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告诉我们什么?

15.说明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以及红酒与奶酪的无差异曲线。说明最优消费选择。如果一杯红酒的价格是3美元,而一磅奶酪的价格是6美元,在这种最优时边际替代率是多少?

图3-3A

16.消费红酒和奶酪的人得到晋升,因此,收入从3000美元增加到4000美元。说明如果红酒和奶酪是正常物品,会发生什么变动。再说明如果奶酪是低档物品,会发生什么变动。

图3-4A

图3-5A

17.奶酪的价格由1磅6美元上升为1磅10美元,而红酒的价格仍然是1杯3美元。对一个收入为3000美元不变的消费者来说,红酒和奶酪的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动?把这种变动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图3-6A

7.奶酪价格上升有可能使消费者购买更多奶酪吗?解释原因。

问题与应用

1. Jennifer把他的收入用于消费咖啡和牛角面包(这两种都是正常物品)上。巴西早来的寒流使美国咖啡价格大幅度上升。

a.说明寒流对Jennifer顶算约束线的影响。

b.假定牛角面包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说明寒流对Jennifer最优消费组合的影响。

c.假定牛角面包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说明寒流对Jennifer最优消费组合的影响。

图3-7A

图3-8A

2.比较下列两对物品: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

.滑雪板和滑雪板上的固定装置

a.在哪一种情况下两种物品是互补品?在哪一种情况下它们是替代品?

b.在哪种情况下你预期无差异曲线完全是一条直线?而在哪种情况下你预期无差异曲线凸性很强?

c.在哪种情况下,消费者对两种物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反应更大?

3. Mario只消费奶酪和饼干。

a.对Mario来说,奶酪和饼干能都是低档物品吗?解释原因。

b.假设奶酪对Mario而言是正常物品,而饼干是低档物品。如果奶酪的价格下降,Mario的饼干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动?他的奶酪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动?解释原因。

4. Jim只买牛奶和点心。

a.在第一年中,Jim赚了100美元,牛奶为每夸脱2美元,点心为每打4美元。画出Jim的预算约束线。

b、现在假设在第二年所有价格都上升了10%,而Jim的薪水也增加了10%。画出Jim的新预算约束线。与第一年的最优组合相比,第二年牛奶和点心的最优组合会如何变动?

图3-9

5、Sarah每周除了睡觉之外有100个小时。用图说明她每小时赚6美元、8美元和10美元时的预算约束线。再画出工资在每小时6-8美元时使Sarah的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无差异曲线,以及当工资在每小时8-10美元时使Sarah的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无差异曲线。

图3-10A

6.画出某人决定工作多少的无差异曲线。假设工资增加了,这个人的消费会减少吗?这是否合

理?讨论之。(提示:考虑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图3-11A

7.考虑一个人要决定消费多少以及为退休储蓄多少。这个人有特殊偏好:她一生的效用取决于她一生中两个时期最低的消费水平。这就是:

效用=min(年轻时的消费,年老时的消费)

a.面出这个人的无差异曲线。(提示:回忆一下表示带来相同效用水平的两个时期的消费组合的无差异曲线。)

b.画出预算约束线与最优点。

c.当利率上升时,这个人储蓄更多还是更少?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解释你的答案。

图3-12A

(答案在pdf第25页)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当总效用以递减的速率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是( )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 B.为正值,但不断减少 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 D.为负值,但不断增加 2.当总效用曲线达到极大值时,边际效用曲线( ) A.达到最小 B.达到最大 C.为零 D.为正 3.某消费者消费一个单位的某商品获得的效用为50,消费两单位该商品获90效用,消费三单位获得121效用,则该消费者消费第三单位该商品获得的边际效用为( ) .40 C 4.一条代表某消费者可以通过花费其所有收入从而购买的商品组合的曲线是( ) A.需求曲线 B.供给曲线 C.无差异曲线 D.预算线 5.预算约束线的条件决定于( ) A.消费者的偏好 B.消费者的收入 C.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的价格 D.商品的价格 6.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 ) A.它的边际效用 B.它的使用价值 C.它的市场供求状况 D.它的总效应 7.某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为10元,某人在购买第1到第5个单位的该商品时分别愿意支付的价格为18、16、14、11、9,那么该消费者在消费该商品中所获取的消费者剩余为( ) .19 C 8.如果商品x 、y 的价格分别为Px 、Py 是即定的,当Py Px MRSxy 时,消费者要实现其均衡,应该( ) A.增多消费x ,减少消费y B.同时增多消费x 和y C.减少消费x ,增多消费y D.同时减少消费x 和y 。 9.当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的数量增加时,其总效用的变化可能是( ) A.随边际效用的下降而增加 B.随边际效用的下降而下降 和B 都对 D.以上都不对 10.某消费者只消费x 和y 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意味着,沿一条无差异曲线,随着他对x 的消费增加( )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效用与偏好 所谓“偏好”就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可供消费的商品组合进行的排列,它反映的是消费者个人的兴趣或嗜好。这种偏好是决定消费者行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假定其它因素不变,那么,一个人可以自由选择将要购买什么和不购买什么,其最终的选择将是由他的个人偏好决定的。 为了这—分析目的,现代经济学家假定消费者的偏好是稳定的,也就是说,消费者是以一种理性的、可 为了确保这一假设,经济学家又对偏好做出了一些假定,通常把它们称为消费者偏好公理或理性公理。 公理一:完备性。即消费者能够按照其偏好而对所有可供选择的商品组合进行排序。 公理二:传递性。设有三种可供选择的商品组合X、Y和Z,如果他对X的偏好胜于Y,对Y的偏好胜于Z,那么,他对X的偏好必定胜于Z;或者,如果他对X和Y的偏好无差异,对Y和Z的偏好也无差异那么,他对X和Z的偏好也必定无差异。 公理三:“不饱和性”公理。即消费者对数量多的商品组合(例如5个苹果和4个梨)的偏好永远强于对数量少的商品组合(例如4个苹果4个梨) 经济学家既用效用这个概 1. 效用(utility)是指商品或劳务所具有的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劳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所谓欲望是指人们对物品缺乏的心理感受和求得满足的主观愿望。满足它取决于两种因素:一是由商品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商品的可用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能力;二是人们在消费商品时对满足需要程度的主观感受。 如何衡量商品效用的大小呢?在西方经济学中有两种理论:一种是认为可以用某种效用单位来计量效用的基数效用论;另一种是认为效用不能计量,只能从不同效用的大小序列中进行比较分析的序数效用论。 2. 效用如何度量,有两种不同的理论。第一种是基数效用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词(1,2,3,……)来表示。所谓效用可以计量,就是指消费者消费某物品所得到满足的程度可以用效用单位来进行衡量。所谓效用可以加总求和是指消费者消费几种物品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可以加总而得出总效用。根据这种理论,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研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 第二种是序数效用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词(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虽然两种理论对效用 3.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理论都接受边际学派的—条基本定律,并认为这条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商品,即在进行商品购买的选择时,人们通常把他们的收入分配于许多不同种类的商品。这种多样化的一个原因是,当他们消费越来越多的任何一种商品时,他们从这种商品的新增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必定从某一点开始减少。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表述为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的效用的增量即边际效用递减。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Total utility)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agial utility)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新增加的效用。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经济学基础)只是分享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教学目的:本章通过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来分别分析需求曲线背后的消费者行为,并从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推导出需求曲线。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理解一些基本概念,并能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分析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购买选择行为;并能运用有关原理对某些现实现象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用图形描述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掌握消费者均衡的公式,并能理解其经济学含义;了解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了解消费者预算线的含义;用图形说明如何达到消费者均衡,以及计算消费者均衡。 教学重点难点: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和特点;边际替代率的概念及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对消费者均衡的分析;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分析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总效应。 教学时数:4课时 前一章曾经假定,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具有反方向关系,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具有同方向关系。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定关系存在,也就是反映这种关系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是如何形成的?这就要分析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 本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其中心是说明消费者在某些约束条件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根据对效用能否计量加总的理解,西方经济学有两种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法:基于基数效用论上的边际效用分析法和基于序数效用论上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第一节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2课时) 引言:从朝三暮四的故事引出消费者偏好的概念 一、基本概念 1.欲望与效用 消费者行为的出发点是欲望,它是指消费者对物品的一种缺乏的感觉和想得到满足的愿望。它是人们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动机,推动消费者从事劳动、决策购买、实现消费,最终获得满足。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感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当较低层次的欲望满足或基本满足后,就会产生新的或更高层次的欲望。这

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 / 5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单选题 1. 以下哪一个论述是错误的 A. 当总效用最大时,边际效用等于0 B. 如果边际效用递减,则消费者的偏好具有凸性 C. 如果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00(,),,U X Y X Y αβαβ=<<,则对该消 费者而言,商品X 和商品Y 是完全互补关系 D. 对于消费者而言黄金很贵,水很便宜是因为水的边际效用较黄金的边际 效用更小。 2. 如果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min{bY aX U =,则对该消费者而言( ) A. 商品X 和Y 可以完全替代; B. 商品X 和Y 可以完全互补; C. 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是线性的; D. 消费者要保持效用不变,则减少一个单位的X 就必须增加一个单位的Y 。 3. 以下有关边际替代率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B.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因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C. 如果X 商品和Y 商品是完全替代的关系,则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 于1 D. 无差异曲线如果凹向原点,则意味者边际替代率是递增的 4. 以下关于消费者预算线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消费者预算线的斜率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B. 消费者预算线的斜率总是与边际替代率相等 C. 如果消费者意愿接受的两种商品相交换的比率恰好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价 格之比,则意味着对于消费者而言,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与消费者 的预算线的斜率相等 D. 以上论述都不对 5.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形成的切点被称为消费者均衡点。以下对消费者均衡点 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消费者在均衡点上达到总效用最大化; B. 均衡点意味着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价格之比; C. 均衡点意味着消费者用最后一单位货币去消费两种商品所产生的效用相 等;

4、消费者行为理论_效用

CH4 效用 1、效用: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中,效用是描述“偏好”的。 2、※ 效用函数:是为偏好排序的一种简便方法。为每个可能的消费束指定一个数字,使具有较多偏好的消费束>具有 较少偏好的消费束。 基数效用:表示效用水平的数字有意义,两个消费束之间的效用差额有意义。在现实中意义不大。 序数效用:表示效用水平的数字没有意义,两个消费束之间的效用差额没有意义。U(X,Y)。 一般,采用序数函数。 效用函数的值,只在对不同消费束进行排列时才有意义。 3、效用函数的单调变换: (1)单调变换——若u 1>u 2,则“×正数、﹢任意数、奇次幂”,>方向不变(定义域、值域都不变)。 (2)效用函数,正单调变换后,还是效用函数,偏好不变。 (3)单调函数的变动率:是正的。 (因为:⊿f 与⊿u 方向相同),图形总是正斜率。 4、从几何上说,效用函数,是为无差异曲线,标序数。 单调变换,是为无差异曲线,重新标序数。 二、不同偏好的效用函数 1、完全替代 效用函数:u(x 1, x 2)=a x 1 +b x 2 (a 、b 是衡量商品1、2对于消费者的“价值”的正数) 替代率=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a/b 如:u(x 1, x 2 (——可以单调变换)。 2、完全互扑 x 1, x 2)=min{ a x 1 ,b x 2} (a 、b 是描述商品消费比例的正数) 3效用函数:u(x 1, x 2)=v(x 1)+ x 2=k (k 是常数=无差异曲线纵轴的高度) 拟线性效用:=“局部线性”效用,即,对商品2,效用函数是线性的;对商品l ,是非线性的。 如:u(x 1, x 2 x 2、u(x 1, x 2)=ln x 1+ x 2,是拟线性偏好。 v(x 1, x 2)= x 1 + 22x + 2 x 也是拟线性偏好。 4、柯布—道格拉斯偏好 效用函数:u(x 1, x 2)=1a x ×2b x (a b 是描述消费者偏好的正数,a+b=1) 柯布—道格拉斯偏好,是性状良好的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对应教材第五章及第五章附录) 在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行为理论就是要研究消费者的资源配置行为,即消费者如何用有限的收入购买到适当的消费品以获得最大的满足。通俗地讲,所谓消费者行为理论,就是对下面2个问题作出回答,即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根据什么原则来决定购买何种消费品,每一种买多少?消费者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用经济学术语说,即达到消费者均衡)? 第一节效用 一、效用的概念 经济学把消费者在某种物品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称为效用。满足程度高就是效用大,反之,满足程度低就是效用小。如果消费者在商品消费中感到快乐,则效用为正;反之,如果消费者感到痛苦,则效用为负。 商品所以能带来效用,主要是因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本身具有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人们消费某种商品,实际上是在利用商品的使用价值,并在对商品有用性的使用中获得一定的效用。因此,使用价值是效用的物质基础。效用与使用价值密切相关,但又截然不同: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有用性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是否消费商品而转移;而效用是对消费欲望的满足,它是一种心理感受,人们只有消费商品才能获得效用。 二、效用的三大特征 效用是商品对欲望的满足,是消费者的心理感受。效用具有主观性、非伦理性和差异性三大特征。 1、主观性(主观感受)(如隐形眼镜): 某种物品效用的大小、有无,没有客观标准,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的主观感受。例如,一支香烟对吸烟者来说可能有很大的效用,而对不吸烟者来说,则可能毫无效用,甚至为负效用。 2、非伦理性(中)性: 效用是对欲望的满足。欲望是中性的,商品满足的欲望,可以是求知、求美等有益的欲望,也可以是吸烟、酗酒等不良的欲望,甚至还可以是背离道德、违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名词解释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消费者均衡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价格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 二、选择题 1、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A、边际效用为最大;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正; D、边际效用为负。 2、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 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 A.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的总效用有下降趋势; B.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减少,该商品的总效用有下降的趋势; C.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效用有下降趋势; D.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有下降的趋势。 4、小明消费了5个单位的妙芙蛋糕,第一块蛋糕的边际效用为10,第二块的边际效用为12,第三块为8,第四块为3,第五块为-2;当他消费者五块蛋糕时,他从中得到的总效用为 A. 信息不够。算不出总效用; B. 31个单位; C. –2个单位; D. 35个单位。 5、如果无差异曲线呈现直角型的话,说明 A.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主观评价是替代品; B. 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主观评价是互补品; C. 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偏好较强,对两一种商品无所谓; D. 两种商品对消费者来说都是厌恶品。 6、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 消费者偏好; B. 消费者收入; C. 所购商品的价格; D. 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7、沿着某一条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则() A. 说明消费者收入的增加; B. 说明消费者对两种产品是无差异的; C. 说明两种商品的价格发生了变化; D. 说明当消费者多消费一个单位X时,如果要保持效用水平不变,将少消费Y。 8、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A、消费者的收入; B、商品价格; C、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 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9、假设小李只购买CD和巧克力,他有固定收入,不能借钱,则他他沿着预算约束移动时() A.CD的价格在变,而他的收入和巧克力的价格不变; B.CD和巧克力的价格在变,而收入不变; C.CD和巧克力的价格不变,他的收入也不变; D.他购买的CD和巧克力的数量是固定的。 10、商品X和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预算收入都按同一比率变化,预算线()。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D、不变动。

消费者行为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主要是使学生在了解消费者偏好、效用和消费者行为选择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熟悉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需求曲线的性质与特征;掌握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及其运用,以及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 〖主体框架〗 微观经济学通常沿偏好关系→效用函数→需求函数(一般的分析法),偏好关系→需求函数(显示偏好理论)两条主线论证消费者行为理论。本章采用大多数初级微观经济学知识结构的构建方式,分效用论、消费者行为均衡分析和消费者行为均衡的运用三部分讲解。其中效用理论主要是用来解释消费者需求动机和行为的基本原则。消费者行为均衡分析主要是解释消费者如何选择商品来实现效用最大化目标。其中,基于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行为分析被称为边际效用分析;基于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行为分析被称为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行为均衡的运用主要解释需求曲线的形成及其性质,分析一些现实问题。 〖重要概念〗 效用;消费者行为选择;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消费者的理性。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边际效用分析——基于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2. 无差异曲线分析——基于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3. 推导需求曲线 难点: 1.为什么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基数效用论:MU1/P1=λ; 序数效用论:由价格变化引起的总效应变化(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解释。 2.消费者均衡与效用最大化的内在一致性分析。 3.边际效用分析与无差异分析对消费者均衡条件分析的内在一致性。 〖授课方式〗 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理论主要采取讲解方式;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主要采取案例讨论的方式。 〖教学要点〗 一、微观经济学论证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本思路: 1.偏好关系→效用函数→需求函数(一般的分析法) 2.偏好关系→需求函数(显示偏好理论) 二、消费者行为选择及其在需求理论中的地位 消费者行为选择是指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与消费品价格约束下,通过调整所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组合来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过程。消费者行为选择理论是分析需求曲线的核心工具,构架了消费者需求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前提和主要内容。 三、消费者偏好理论

从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行为理论看我们的生活

从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行为理论看我们 的生活 政治经济学,或称经济学,是对一般经济生活中的人类进行研究的一门学问;它所考查的是个人行动和社会行动的一部分,是同安居乐业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的获得和利用最紧密相关的那一部分。如此看来,经济学一方面是研究财富的学问;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它是人类学的一部分。因为,除了宗教信仰之外,对人的特征产生最多影响的,就是人的日常活动,以及由此获得的物质资源。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的一门学科。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罗宾逊和美国的张伯伦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基

础上,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确立它的体系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力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微观经济学阶段,或者说是微观经济学的萌芽阶段。第二阶段: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叶,是新古典经济学阶段,也是微观经济学的奠定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观经济学的完成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扩充和演变阶段. 通观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与全部理论,始终围绕着价格这一核心问题进行分析,所以微观经济学在很多场合又被称为“价格理论及其应用”。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以上简单介绍了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及其主要研究的问题。经过这学期选修西方经济学,渐渐关心起生活中的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参与经济活动,我逐渐发现,不懂经济学,只能被动地接受市场的影响,通俗的

习题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 曲為vi/mf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下(A )项指的是边际效用。 A ?张某吃了第二个面包,满足程度从10个效用单位增加到了15个单位,增加了5个效用单位 B .张某吃了两个面包,共获得满足15个效用单位 C ?张某吃了四个面包后再不想吃了 D ?张某吃了两个面包,平均每个面包带给张某的满足程度为7.5个效用单位 2 ?若某消费者消费了两个单位某物品之后,得知边际效用为零,则此时(B A ?消费者获得了最大平均效用 B?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大 C?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小 D?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为负 3?若消费者张某只准备买两种商品X和Y, X的价格为10, Y的价格为2。若张某买了 Y,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值分别为30个单位和20个单位,则(C )。 A ?张某获得了最大效用 B .张某应当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 C .张某应当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 D ?张某想要获得最大效用,需要借钱 4?某消费者消费更多的某种商品时,则(D )。 A?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递增 C?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增 5 .若X的价格变化,X的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则 A ?正常品或低档品 C.正常品或吉芬商品 6 ?某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群包含( C )。 A ?少数几条无差异曲线 C ?无数的无差异曲线 7 ?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 A )。 A ?消费者的偏好 C?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商品的价格 8?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B )。 A ?消费者的收入 C ?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9 ?预算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的原因是( C )。 A .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 C .商品X和Y的价格按同样的比率下降 10. 预算线绕着它与横轴的交点向外移动的原因是( A .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 C ?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11. 预算线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向外移动的原因是 A .商品X的价格上升了 B?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递减D?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减 X 是(C )。 B .低档品 D .必需品 B ?许多但数量有限的无差异曲线B ?消费者的偏好和收入 B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B .商品Y的价格下降了 B )。 B .商品Y的价格下降了 B )。 B .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 D )。 12 ?当只有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时,连结消费者各均衡点的轨迹称作( A ?需求曲线 B ?价格一消费曲线 7个单位X 和3个单位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经济学基础练习题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判斷正澳题 …_____ I.我忆用横轴衰示蚱暮条的數量,用煤轴件毂汉蚩包的散址。而R,如果炸暑条的价格是D.6C美元,而汉堡也的价格是2 40美元,那么.预算妁束蜒的斛率是0.25 (而轻是负的儿 ______ 2.预算約束壊是贏涓费者提供了恤样禱足程度的一组商晶俎合。 ______ 3-无誉界曲线輪摄在慄持橋足程度不变时第费着用一称畅趕交換労-种物品的3KW. ______ 4.当在一个用毎条轴表示一种物品■的图上作團时,无雀异曲勰通常是向右下方倾鋼(负的)的直线。 …_ £如果曲种物品是完全替优品*与这两杵物品相关的无差异曲织在最优时相交° _ 氐无誥异闊蛾倾向于凸向原点”囲为如果消费者拥有的掘換出去的第品塞*他衍就JB意用大号的世冲物品来换另一艸鞫品-_ ...T在消费者的最优点.草果与植子的边际替优攀那于播子愉格与萃果愉桔的比率. ______ 8-用一种物品替代另一种物站越用薄,无差异齟鞍肚凸向购羅 _…3如果种物品的盘幡下降,替优效应总会引起儀?品的需珈量堆加l W.如果一郵物品的WTff,而且,这榊渦是正常■釦收ASft?引罐诔物屈需球量淹仇1L如睪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而見,这肿?品矗低档■品,枚人效应引起谨物品需求fit减少口1Z收人效应用价桔变雨时那起的消费憾动便消费耆沿着一豪底定的无盖异曲线向新边际替代率的点楼动来Wft. ______ 11利率上升总会引理储蓄■塔加口 . _____ 14.吉芬物品是极瑞的低档输品。 _ ____ 15.可以用清费者选择理论证期劳动供给曲绘臨定向右上方lift. 单项选择题 1.消费者可U1承担的清费组合的限制娥称为 九无羞异曲线。 b*边际荐代率。 汶预算的束域口 d+消费限制。 2.以下娜一对物品的相对价格变动可能别起的替优效应屉小? 7-11便利店的汽袖和快克便利店的汽油* b右解鞋和左卿曜卩 t可口可乐和百事呵乐Q i百成議睥相和库尔斯攏坤輛* 工完全■忧品的无差异曲线垦 直媒* h as^m.^o t凸向原点4 血 e-不俘在g 4.假设消费老必硕在消费三明治和比萨饼之间做出选择。 如果我们用橫轴表示比萨饼数矢用纵轴裘示三明治数量"而曰.如果比萨讲的愉虽是W美元*而=明治的fft格足 盲羌元,那么,加算约束践的斛率是 也5 b.10 心2 d. 0 5 氐以下哪一那关于无差异曲缆标雜特征的说機鳧不正确的片 x无券异曲蛛向右下方帳斜° K无差异曲绘不相互交更。 克对较高无差异曲线的俯好大于较低的无差异tttto d.无差H曲耀向外突出。 7-消费普任何两种物品的最优购买哥是 氏在预算妁束缆不变时消掛者达對最禽无差舁曲戟的■-点“ K消费靑达到锻商无崔异曲线的-点“ c.聘条駅岗无差异曲裁的相交点。 d.预算妁束録与无差异曲统相交之点。5.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称为氐权衡取舍 率& b.边际替代率- c.边际权衡取舍率° d.边际无差异率亠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 概要 1.1.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行为,目的并不在于指导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具体购买哪种商品,而是为了从理论上对消费者行为加以概括,从而为研究市场需求提供理论基础。 2.2.基数效用理论假定,消费者在消费中所获得的主观满足程度,可以用统一的效用单位来精确地衡量,消费者在各种消费中获得的效用没有质的不同,只有量的差异,这研究消费者行为提出了较为苛刻的要求;而序数效用理论则假定,消费满足程度的高低,仅仅表现为消费者偏好的强弱,不需要也不能够用效用单位精确地衡量。由于序数效用理论放松了假定,但仍然能够获得与基数效用一致的结论,故而是理论上的进步。 3.3.基数效用理论依据的公理性假设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一规律来源于对日常经验的归纳,不能通过逻辑推理加以证明。而序数效用理论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假定各种商品间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在持续地以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的过程中,被替代的商品数量越来越少,这一点意味着大多数消费者并不仅仅消费一种商品,而是同时消费几种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也是对经验的归纳,是公理性假设,不能被逻辑推理所证明。 4.4.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所购买的商品数量能使主观满足程度达到最大的状态。无论是基数效用理论,还是序数效用理论,都能推 导出相同的消费者均衡条件:MU X /MU Y =P X /P Y 。撇开基数和序数意义上的区别,两种理论对 消费者行为的描述殊途同归。 基本概念 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则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消费者

预算线基数效用序数效用 选择题 1.在MRS递增的情况下,均衡点是消费者只购买其中一种商品,这一判断是() A.A.错误 B.正确 C.需依据商品性质而定 D.假设与结论没有关系 2.已知消费者的收入是100 元,商品X的价格是10元,商品Y的价格是3元,假定他打算购买7单位X,10单位Y,这时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是50和18,如要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 A.A.停止购买 B.增加X,减少Y C.增加Y, 减少X D.同时增购X,Y 3.若某条无差异曲线是水平直线,这表明该消费者对()的消费已达饱和。(设x由横轴度量,y由纵轴度量) A.商品Y B. 商品x C. 商品x和商品y D。货币 4. 若消费者甲的MRS XY 大于消费者乙的MRS XY ,那么甲应该()。 A.用X换乙的Y B、用Y换乙的X C、或放弃X或放弃Y D、无法判断 5.对于一条向上倾斜的无差异曲线,我们知道() A.消费者收入增加了; B.消费者偏好有了改变; C. X或Y的价格有了改变; D.对理性的消费者来说不可能发生。 6. 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A.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 C.消费者偏好 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 7.随着收入和价格的变化,消费者的均衡也发生变化,假如在新均衡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均低于原均衡状态的边际效用。这意味着()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3.1消费者选择(如何花钱) 3.1-1消费者的预算约束 ——收入、价格 既定收入的预算约束: I 既定,而有X 和Y 两种商品选择 I =Px Qx+ Py Qy A I P A I P X B 0 B 1 为何选A 、B 、C 、E ? 约束取决于I 和P ,约束内的选择取决于偏好。 k I = P X P Y AB 变动 If :Px ↑(↓)转动,k I 变 If : I↑(↓)移动,k I 不变 3.1-2选择的基础:效用 (Utility ) 基数效用论:可计量汇总 1.含义:序数效用论:不可计量汇总,但可排序

注意效用的主观性:因人而异 2.边际效用递减 内省式实验:反省平日行为收集数据的方法 ①边际效用:MU=△TU/△Q P卖价Q MU TU 5 0 00 5 1 1010 5 2 919 5 3 524 5 4 024 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期随着人们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单位商品给人带的满足程度越来越小。 价值由MU决定。效用价值论∵原意支付的P(评价)反映了商品价值,P(评价)取决与MU 。 3.1-3最优消费选择P(评价)1.一种商品最优消费选择 市场P(卖价) Q 只有当P(卖价)﹤MU= P(评价),才有成交。

P(卖价)=MU= P(评价),效用最大。 P(评价)是由消费者最后一单位商品的MU决定 2. 最优消费选择(效用最大化条件) 约束条件:I= Px Qx+ Py Qy Px=MUx 、Py= MUy ?Px/ Py = MUx/ MUy (相对价格=价值比例)? MUx/Px= MUy/ Py Equal marginal principle 不满足时的调整:↑Qx←MUx/Px>MUy/ Py→Qy↓3.需求曲线推导 Q↑→MU↓→愿意支付的P↓ a 1、含义: △ae P为消费者剩余 △Peb为生产者剩余b 斯密: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市场价值)□Peco 消费者剩余△ae P =使用价值-市场价值(交换价值)交易的利益△aeb 政府举办的公共工程(电厂,道路,桥梁)

习的题目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A )项指的是边际效用。 A.某吃了第二个面包,满足程度从10个效用单位增加到了15个单位,增加了5个效用单位 B.某吃了两个面包,共获得满足15个效用单位 C.某吃了四个面包后再不想吃了 D.某吃了两个面包,平均每个面包带给某的满足程度为7.5个效用单位 2.若某消费者消费了两个单位某物品之后,得知边际效用为零,则此时(B ) A.消费者获得了最大平均效用 B.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大 C.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小 D.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为负 3.若消费者某只准备买两种商品X和Y,X的价格为10,Y的价格为2。若某买了7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值分别为30个单位和20个单位,则(C )。 A.某获得了最大效用 B.某应当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 C.某应当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 D.某想要获得最大效用,需要借钱 4.某消费者消费更多的某种商品时,则(D )。 A.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递增B.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递减 C.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增D.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减 5.若X的价格变化,X的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则X是(C )。 A.正常品或低档品B.低档品

C.正常品或吉芬商品D.必需品 6.某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群包含( C )。 A.少数几条无差异曲线B.许多但数量有限的无差异曲线C.无数的无差异曲线 7.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A )。 A.消费者的偏好B.消费者的偏好和收入 C.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商品的价格 8.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B )。 A.消费者的收入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C.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9.预算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的原因是(C )。 A.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B.商品Y的价格下降了 C.商品X和Y的价格按同样的比率下降 10. 预算线绕着它与横轴的交点向外移动的原因是(B )。 A.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B.商品Y的价格下降了 C.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11. 预算线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向外移动的原因是(B )。 A.商品X的价格上升了B.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 C.商品Y的价格上升了 12.当只有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时,连结消费者各均衡点的轨迹称作(D )。 A.需求曲线B.价格-消费曲线 C.恩格尔曲线D.收入-消费曲线 13.对于效用函数来说,下列哪一项不是必要的假定(D )。

西方经济学第4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4章---消费者行为理论2005.8 1.效用U(utility)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或劳务)后的满足程度。 -----效用是一种主观评价。 2.基数效用理论: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具体的数字进行度量的一种理论 3.总效用TU(total utility):是指消费一定量的商品(或劳务)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例:假定,第一个包子的效用为5,第二个包子的效用为4,第三个包子的效用为3,第四个包子的效用为2,第五个包子的效用为1,第六个包子的效用为0,第七个包子的效用为-1,第八个包子的效用为-2. 那么: 吃1个包子的总效用为5; 吃2个包子的总效用为:5+4=9; 吃3个包子的总效用为:5+4+3=12; 吃4个包子的总效用为:5+4+3+2=14; 吃5个包子的总效用为:5+4+3+2+1=15; 吃6个包子的总效用为:5+4+3+2+1+0=15; 吃7个包子的总效用为:5+4+3+2+1+0-1=14; 吃8个包子的总效用为:5+4+3+2+1+0-1-2=12; 令:()Q 3= f...()12 f. f,()12 8= 2= f,()9 TU=,()5 f 1= 4.总效用函数的特征: 5.边际效用MU(marginal utility):是指消费数量增加一个单位(或减少一个单位)时总效用的变

动。 6.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随着对该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产生的满足程度的增量递减。 7.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问题: 8.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注意:本图不具有普遍性,边际效用曲线不一定是直线。 9.消费者均衡问题的证明(拉格朗日乘数法):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

第三章消费者选择理论 名词解释 总效用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剩余 预算线 无差异曲线 吉芬物品 完全互补品 完全替代品 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判断题 1.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 2.一般来说,沿着一条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移动,边际替代率递减。 3.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边际替代率越大。 4.当预算增加时,预算线向外平移。 5.X轴上的商品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预算线向内旋转。 6.要实现效用最大化就必须将全部预算用于消费。 7.边际效用是当总效用最大化时,消费者增加一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愿意 支付的最高价格。 8.在预算线上的各种商品的组合其支出是相等的。 9.对一种物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由该物品的边际效用决定。 10.无差异曲线倾向于凸向原点,因为如果消费者拥有很多想换出去的物品,他 们就愿意用大量的这种物品来交换另一种物品。 11.用一种物品替代另一种物品越困难,无差异曲线就越凸向原点。 12.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替代效应总会引起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 13.一种物品效用的大小表明它在生产中的作用有多大。 14.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而且,这种物品是正常品,那么收入效应引起该 物品需求量减少。 15.吉芬物品是极端的低档品。 单项选择题 1、商品消费越多,每额外增加一单位消费的边际效用(),所以消费者愿意

花费()去获得额外一单位商品。 A减少,更少 B增加,更多 C减少,更多 D增加,更少 2、消费者选择理论中,在既定的预算下,使得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的条件是() A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B边际替代率等于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 C边际替代率不变D以上均不对 3、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A可以互补的 B完全替代的 C完全互补的 D互不相关的 4、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消费者偏好 B消费者收入 C所购商品的价格 D商品数量 5、对消费者可以支付得起的消费组合的限制被称为() A无差异曲线 B边际替代率 C预算约束线 D消费限制 6、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A边际效用为正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负 D边际效用达到最大 7、以下哪一对物品的相对价格变动可能引起的替代效应最小?( ) A中石化加油站的汽油和中石油加油站的汽油 B右脚鞋和左脚鞋 C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D雪花啤酒和哈尔滨啤酒 8、消费者剩余是() A在供给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的面积 B在供给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 C在需求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的面积 D在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 9、买者的支付意愿是() A买者的消费者剩余 B买者的生产者剩余 C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最大量 D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最小量 10、一种物品的价格沿着一条不变的需求曲线上升将() A增加消费者剩余 B减少消费者剩余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 2、边际效用递减法则 3、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 4、消费者均衡 5、收入——消费线和恩格尔曲线 6、价格——消费线和需求曲线 (二)难点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区别 二、关键概念 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最优选择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预算线消费者均衡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三、习题 (一)选择题 1、以下()项指的是边际效用 A.张某吃了第二个面包,满足程度从10个效用单位增加到了15个单位,增加了5个效 用单位 B.张某吃了两个面包,共获得满足15个效用单位 C.张某吃了四个面包后再不想吃了 D.张某吃了两个面包,平均每个面包带给张某的满足程度为7.5个效用单位 E.以上都不对 2、若消费者张某只准备买两种商品X和Y,X的价格为10,Y的价格为2。若张某买了7 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值分别为30个单位和20个单位,则()。 A.张某获得了最大效用 B.张某应当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 C.张某应当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 D.张某想要获得最大效用,需要借钱 E.无法确定张某该怎么办 3、若X的价格变化,X的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则X是() A.正常品或低档品B.低档品 C.正常品或吉芬商品D.必需品 E.无法确定 4、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消费者偏好 B、消费者收入 C、所购商品的价格 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5、一个消费者宣称,他早饭每吃一根油条要喝一杯豆浆,如果给他的油条数多于豆浆杯数,他将把多余的油条扔掉,如果给他的豆浆杯数多于油条数,他将同样处理.() A.他关于这两种食品无差异曲线是一条直线 B.他的偏好破坏了传递性的假定

西方经济学消费者行为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深刻地理解消费者行为的规律性,并在此基础上熟练地掌握边际效用分析和无差异曲线分析工具,正确地运用它分析需求等消费者行为。 教学重点:边际效用分析;无差异曲线分析; 教学难点:消费者均衡; 第一节消费者行为 我们追求着什么? ——追逐幸福是消费者行为之最终目的。 [美]萨缪尔森的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 一、效用 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 理解效用时注意几点: ①效用的获取离不开消费品,没有消费品就不可能有消费品的效用; ②效用是一种主观心理感觉。 ③同一物品的效用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不同。 案例:慈禧西行。 二、欲望

欲望——指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即不足之感、求足之愿。 理解欲望时注意欲望的特性: ①欲望具有层次性; 案例: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②欲望具有无限性; 三、幸福 幸福——是不足之感的满足,求足之愿的实现。 理解幸福时注意几点: ①幸福与效用成正比; 幸福依赖一定的物质基础,没有物品就没有效用,也就无幸福可言。 ②幸福与欲望成反比; 物不是决定幸福的唯一因素。当效用一定时,欲望越大,幸福就越小;欲望越小,幸福就越大。

案例:舍弃贪欲便是降低快乐成本 欲望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效用是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消费者行为理论是研究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 第二节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 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例:我的早餐。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一、总效用、边际效用和平均效用的概念 1.总效用TU(Total Utility):指人们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TU=AU/Q 2.平均效用AU(Average Utility):指平均消费一个单位商品所得到的满足。AU=TU/Q 3.边际效用MU(Marginal Utility):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最后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时所获得的总效用量的增量。 如果总效用函数是连续的,则边际效用函数为: 案例:某人吃烧饼的故事。

经济学-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案例:谁在消费昂贵? 奢侈品消费群调查 1.使用范围: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2.要考核的知识点:决定消费者选择的因素;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偏好的改变与需求规律; 奢侈品消费与需求规律。 3.思考题: (1)就你目前的状况,对你自己来说,什么样的东西会是奢侈品?你用的是什么标准来定义奢侈品的? (2)你能否总结一下目前我国影响奢侈品消费的因素有哪些?其表现如何? (3)用你学习过的理论来分析奢侈品消费问题? (4)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人们奢侈品消费对经济发展有何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在女生张茜的想像中,一个标准的“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存在两种分裂的形象:平时穿着amarni中规中矩的套装、在北京CBD林立的高档写字楼中有一间自己的办公室、英语流利、每年去欧洲度假一个月;或者——另一种“可怕”的情况:穿着皮尔卡丹的西装、系着金利来皮带,用带有浓重乡音的普通话告诉香港的某位售货小姐“要买一块劳力士金表”。 根据中国品牌战略协会杨清山秘书长的研究,中国目前的奢侈品消费人群已经达到总人口的13%,并且还在迅速的增长中。迅速富起来的中国人正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实现着自己心目中的奢侈梦想。 一、奢侈品的消费增长与GDP增长 仅仅在数年之前,全世界奢侈品牌关注的还不是中国,而是台湾、香港等亚洲的几条“小龙”,再往前追溯,日本人在欧美一度就是有钱人的代名词。 杨清山对此做出了解释:一个国家奢侈品的消费增长大概应该是其GDP增长的两倍左右。因此,当亚洲人面对自己突然增加的财富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富贵的标志”——奢侈品来表明自己新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心理需求。他谈到自己曾经到过的一个中国内地小城,那里的人们在不知道“比萨”为何物的情况下,对奢侈的憧憬就是“等我有钱了,一定要吃一顿比萨”。 对于在上海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高小姐来说,她的“比萨”是一个标价5700元的Ferragamo白色挎包,在买这个包之前,她犹豫了很长时间。“毕竟我去年才从学校毕业,现在一个月收入也不过4000左右,为了买这个包,我两个月没有买一件衣服,天天在公司吃盒饭。但是我们这种公司大家都很注意品牌,特别是一些香港过来的女同事,眼睛好厉害,见面第一眼就看你穿什么鞋、背什么包。相比套装来说,一个包可以天天带、背好多年都不会过时,而且跨上后确实整个人的气质就不一样了,特显档次,我觉得这是最划算的消费了。” 高小姐这样停留在买品牌包阶段的女孩被称为“包法利夫人”:因为收入不够,她们只能通过购买名牌相对便宜的配件来暗示自己也是富裕阶层的一员。这样的消费者在价位相对较低的奢侈品消费中占有很大比例。 普华永道的分析师岳峥指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和国外相比有两个不同点:第一,在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