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鱼类生态学分析

鱼类生态学分析

鱼类生态学分析
鱼类生态学分析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专科考试

鱼类生态学试卷

(课程代码 322075)

一、名称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年轮

年轮(nián lún,annual ring)指鱼类等生长过程中在鳞片、耳石、鳃盖骨和脊椎骨等上面所形成的特殊排列的年周期环状轮圈,树木在一年内生长所产生的一个层,它出现在横断面上好像一个(或几个)轮,围绕着过去产生的同样的一些轮。鱼类中鳞片年轮指当年秋冬形成的窄带和次年春夏形成的宽带之间的分界线。

2. 瞬时生长率

就是当时间间隔趋于零时,为单位时间内某一生长指标的变化量

3. 繁殖力

鱼类的繁殖力一般是指怀卵量,即雌鱼在产卵前卵巢内的成熟卵粒数。在统计怀卵数量时,通常只统计成熟的卵粒,不计算较小的卵母细胞。但也有认为凡是开始积累卵黄的小型和中型卵都应计入。

4. 日粮

是指满足一头动物一昼夜所需各种营养物质而采食的各种饲料总量

5. 排卵与产卵

成熟卵从滤泡中脱离出来跌入卵巢腔或腹腔的过程称为排卵;卵离开鱼体进入外界水中的过程称为产卵

6. 丰满度

衡量鱼体的肥胖度、营养状况和环境条件就是由丰满度来表示的

7. 成熟系数

以性腺重量和鱼体重相比,求出百分比.

8. 临界期

在高潮期与低潮期相互转换的时期称为临界期.

9. 洄游

是鱼类运动中的一种特殊式型。是一种有一定方向、一定距离和一定时间的变换栖息场所的运动

10.生态演替

生态系统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被另一种

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替代的顺序过程。

二、填空题 ( 每空0.5分,共15分 )

1. 鉴定鱼类的年龄多采用鳞片,此外还有脊椎骨、腮盖骨、

匙骨、鳍条和耳石等硬组织作鉴定材料。

2. 根据各种鱼成鱼阶段所摄取的主要食物的性质,可以将鱼类的摄食类型分为以

下三类:_肉食性_____,___草食性______,____杂食性__ 。

3. 是最为简单和最为常用的测定鱼类饵料成份的方法。

4. 分析初次性成熟的年龄是划分补充群体和剩余群体的重要依据。

5. 研究鱼类洄游的基本方法是_标志放流法__。

6. 根据鱼类对水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可将鱼类划分为热水性、温水性

和凉水性三类,鲤、鲫鱼属于温水性。

7. 鱼类的种间关系有捕食、竞争、共生、寄生。

8. 取得鱼类生长速度资料的途径有饲养法、年龄鉴定统计法、生

长退算法等。

9.解剖一尾体重 5kg 的雌草鱼,内脏重 1000g ,卵巢净重 800g ,每 4g 卵巢

经计数为2660粒卵,其性腺成熟系数为,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分别

为、。

10.

11.鱼类早期生活史阶段包括胚胎期、仔鱼期和三个发育期。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只能用来划分特定区域中某指定鱼类的生长阶段的指标是 A 。

A: 生长指标 B: 生长常数 C: 生长速度 D: 生长方程

2. 我国鲢鳙的幼苗在保持含氧充足的情况下,二氧化碳超过100mg/l时,便出现 C 现象。

A: 呼吸困难 B: 立即死亡 C: 引起死亡 D: 昏迷仰卧

3. 生活于静水湖泊或池塘中的几种鲤科鱼类溶氧的要求夏季在 B 时已足够。

A: 2--0.5mg/l B: 4mg/l C: 5--6mg/l D: 0.5--3mg/l

4. 下列鱼中 A 为热带鱼类。

A:大麻哈鱼 B:革胡子鲶 C:大黄鱼 D:鲈鲤

5. 下列鱼中 C 是第一次产卵后即绝大部分死亡。

A:鳗鲡 B:中华鲟 C:石斑鱼 D:大黄鱼

6. 卵巢体积增大,卵母细胞直径不断扩大,卵膜变厚,属于 C 特征。

A:Ⅱ期卵巢 B:Ⅲ期卵巢 C:Ⅳ期卵巢 D:Ⅴ期卵巢

7. 泥鳅是用B 作为辅助器官。

A:口咽腔 B:鳃上器官 C:皮肤 D:肠

8. 当水中溶氧缺乏时,下列鱼类最先浮头的是 D 。

A.麦穗鱼 B.鲢 C.鳙 D.鲤

9.解剖100尾草鱼,其中80尾肠内有食物,72尾肠中出现苦草,则苦草出现频率为B 。

A.100% B.90% C.80% D.72%

10.某一尾鱼的肠管(前、中、后)充塞度为1、0、0,说明此鱼 C 。

A.刚开始摄食 B.已摄食很久 C.刚停食 D.停食很久

11.下列鱼类中性成熟早的是 D 。

A.罗非鱼 B.鲤 C.草鱼 D.团头鲂

12.下列鱼类中 A 是卵胎生。

A.麦穗鱼 B.鰕虎鱼 C.青鱂 D.食蚊鱼

13.下列鱼类中 A 的雌鱼明显多于雄鱼。

A.鲢 B.草鱼 C.鲤 D.鲫

14.齐口裂腹鱼属 B 。

A.水层产卵鱼类B.草上产卵鱼类

C.水底部产卵鱼类D.其它基质产卵鱼类

15.下列鱼类具有护幼、护卵习性的是 C 。

A.乌鳢 B.银鲴 C.赤眼鳟 D.钝吻棒花鱼

四、问答题(每小题分,共25分)

1.副轮、幼轮的形成原因及其鉴别特征。

幼草鱼鳞片环纹,以孵出后第二个月生长最快,往后生长减慢,冬季停止生长。幼鱼体长一般在47—70毫米形成幼轮。鳞片的“切割相”是区别年轮和幼轮的标志。幼鱼在饥饿时,环片不仅不增长,反而出现环片被吸收的现象。鳞片上各种副轮标记的形成与摄食条件的变化有关。计算了体长与鳞径、环纹数以及鳞径与环纹数的迴归方程,它们之间都呈直线正相关,相关显著性均在99%以上。

2.鱼类的生长有何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有何实践意义?

补偿生长是鱼类营养生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助于了解鱼类在补偿生长过程中的特点、规律和生理机制,为鱼类生长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对提高养殖鱼类的饲料效率

和养殖生产服务,降低生产和劳动成本具有现实意义。本试验以黑鲷幼鱼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循环饥饿处理对黑鲷幼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效率、鱼体常规营养成分含量、消化道消化酶活力、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胃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以确定循环饥饿过程中黑鲷幼鱼的补偿生长类型,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试验选取同一放养批次、体质健康的黑鲷幼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平均初始体重为9.56±0.12g,进行为期56d的养殖试验。其中的一组作为对照组(持续饱食,S0),另外四组为试验组,分别对其每周饥饿1d (S1)、2d (S2)、3d (S3)和4d(S4)后,恢复喂食满一周,进行循环饥饿实验。每两周称重一次,试验结束后采样进行相关指标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循环饥饿对黑鲷幼鱼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每周饥饿天数的增加,S1组黑鲷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它各个实验组(P0.05);S2组黑鲷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明显高于S3、S4组的水平(P0.05);随着每周饥饿天数的增加,黑鲷幼鱼的鱼体肥满度、腹脂率和肝体指数呈现下降趋势,但在S0、S1和S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每周饥饿天数的增加,黑鲷幼鱼的摄食率逐渐提高(P0.05);S2组黑鲷幼鱼的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明显高于其它各个实验组(P0.05)。S1组黑鲷幼鱼的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该组具有超补偿生长效应;S2组黑鲷幼鱼的增重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该组具有完全补偿生长效应;S3、S4组黑鲷幼鱼的增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其摄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两组具有部分补偿生长

效应。随着每周饥饿天数的增加,黑鲷幼鱼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在S3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S2组以外的其余各组;随着每周饥饿天数的增加,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呈现下降趋势,S1组的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S3和S4组(P0.05),但与S0和S2组差异不显著(P0.05);循环饥饿对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循环饥饿对黑鲷幼鱼的全鱼和肌肉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每周饥饿天数的增加,黑鲷幼鱼全鱼水分含量呈现上升趋势,但在

S0、S1和S2 组之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S3、S4组的全鱼水分含量显著升高(P0.05);随着每周饥饿天数的增加,黑鲷幼鱼全鱼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呈下降趋势,但S0,S1和S2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S3、S4组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随着每周饥饿天数的增加,黑鲷幼鱼肌肉水分含量呈上升趋势,但S0、S1、S2和S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并显著低于S4组的含量(P0.05);随着每周饥饿天数的增加,黑鲷幼鱼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但S0、S1和S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每周饥饿天数的增加,黑鲷幼鱼血浆中总蛋白、血糖和血脂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前三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胆固醇及其甘油三脂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前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每周饥饿天数的增加,黑鲷幼鱼血清GH 水平逐渐升高,S2、S3和S4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明显高于S0和S1组(P0.05);而T3水平逐渐降低,S0、S1和S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S2组显著高于S3 和S4组(P0.05)。黑鲷幼鱼在循环饥饿过程中,随着每周饥饿天数的增加,肝脏、胃、前肠和中肠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在S2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其它各个实验组(P0.05)。同一实验组的胃蛋白

酶活性高于其它消化器官中蛋白酶活性,前肠脂肪酶活性高于其它消化器官中脂肪酶的活性;随着每周饥饿天数的增加,肝脏、胃、前肠和中肠淀粉酶的活性呈现相似的趋势,在S3组达到最高(P0.05),同一实验组的肝脏淀粉酶的活性高于其它消化器官中淀粉酶活性。应用石蜡切

片,HE染色和电镜法观察了循环饥饿对黑鲷幼鱼胃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每周饥饿超过2d会引起胃体部的粘膜和腺体萎缩,胃腺细胞的正常排序受到影响,腺细胞胞质中分泌颗粒明显减少,肌层变薄,肌纤维排列疏松;在肠道可见肠前段出现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表现在肠绒毛长度和上皮细胞的高度均明显下降,纹状缘退化,杯状细胞的体积和数目均减少。每周饥饿不超过2d的实验组黑鲷幼鱼的胃肠组织结构没有显著变化。综合黑鲷幼鱼的生长效果和饲料效率等指标可以得出:在水温28±1℃,对黑鲷幼鱼进行每周饥饿1d或2d的循环饥饿处理,不会对黑鲷幼鱼的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可以节约饲料成本,改善养殖过程用工要求,提高养殖效益。

3.举例说明敞水性产卵类群和草上产卵类群的特点及其生态适应性?

【背景】温度对莲草直胸跳甲种群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了解引进的莲草直胸跳甲泰国种群的温度适应性,同时与福州本地种群相比较,可以有效地利用其防治空心莲子草。【方法】采用室内继代饲养的方法,设置3个温度,对莲草直胸跳甲福州本地种群和泰国热带种群的成虫产卵

量及存活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在相同温度条件下,泰国热带种群的繁殖力显著高于福州本地种群。随着温度的升高,泰国热带种群和福州本地种群的产卵量均有显著下降,但泰国热带种群的产卵量均稍高于福州本地种群。在3个试验温度下,莲草直胸跳甲泰国热带种群的成虫寿命较福州本地种群的寿命长。【结论与意义】莲草直胸跳甲泰国热带种群对温度的适应性和繁殖力强,更容易构建种群,有利于对空心莲子草的生物防治。

4.如何确定分批和不批产卵鱼类?

一次产卵型鱼类,在一个产卵的季节内,卵子是一批同时产完,产完后的卵巢只有第2时相的卵母细胞和一些空滤跑这些第2 时的卵母细胞只能在下一个产卵季节产出。分批产卵型鱼类,在产卵季节内,卵子是分批成熟的,成熟一批产出一批产过一次卵的卵巢中还有不同时相的3·4期的卵母细胞这些卵母细胞在同一个季节一待发育成熟即可产出.

5. 试叙述产卵场形成的原因以及保护产卵场的意义?

鱼类产卵需要外界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的综合就形成了产卵场的条件如水温水流.水质.光线及附着物场

如果产卵和产卵条件受到破坏和干扰、,就好不同程度的影响鱼类的繁殖、成熟亲鱼得不到合适的产卵条件就不会产卵,卵粒将会被逐渐吸收甚至从此不再成为产卵场。因此保护鱼类产卵场产卵条件不受破坏,对保护鱼类的繁衍,提高种群数量具有重要意义。

五、论述题(15分)

相比较于其它的生物类群,鱼类的生活史类型呈现出更多的多样性,例如孔雀鱼、鲨鱼、中华鲟等,表现出一般r对策、K对策理论所难以精确描述的特征。对于它们的生活史特征可以怎样地进行描述?

答:河口与滨海盐沼的重要生态功能之一是维持河口、近海鱼类多样性及其渔业种群。盐沼高生产力、生境高度异质化的特征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生物与逃避捕食者的避难场所。因此,盐沼生境中的鱼类密度、生长率和存活率通常显著高于河口与滨海其它生境类型。盐沼鱼类的优势种通常是河口、近海重要渔业捕捞对象,已有研究揭示盐沼面积与近海渔业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外,盐沼还是净生产力的输出者,其部分初级生产力通过鱼类随潮汐的迁徙输送到河口与近海生态系统,可能是这些生态系统食物网中次级生产力的主要能量来源。然而,盐沼一般位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区域,全球盐沼面积已迅速减少。在人类活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认识盐沼对于鱼类的保育价值,鉴定河口与近海鱼类必需的盐沼生境,对河口与近海鱼类多样性的保护、近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关键。当前,海洋科学领域的科学家提出充分认识盐沼鱼类多样性时空分布格局是评估盐沼鱼类保育

价值、是科学地保护、恢复与管理盐沼生态系统的前提条件。我国在长江河口、杭州湾、黄海沿岸、渤海湾等区域有大量盐沼分布。过去的60年,这些地区由于围垦已导致盐沼面积迅速减少,现存盐沼也正面临着多重威胁。开展盐沼鱼类多样性研究,充分认识盐沼对于我国近海鱼类多样性的保育价值十分迫切。然而,我国盐沼鱼类多样性时空分布格局的基础研究相当缺乏,亟待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选择长江口上海市崇明东滩与九段沙湿地为研究地点,以盐沼潮沟生境为切入点,认识鱼类利用河口盐沼的潮汐、昼夜、月相与季节变化特征,量化沿盐度梯度与沿潮沟级别梯度盐沼鱼类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探讨潮沟地貌特征对盐沼鱼类多样性空间分布的影响,旨在系统揭示长江口盐沼潮沟鱼类多样性

的时空分布格局。2004年7月至2008年12月,在长江口崇明东滩、九段沙湿地使用插网、拖网、拦网进行了系统的盐沼潮沟鱼类野外实地调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鱼类多样性的群落组成2004年7月与11月、2005年2月与5月、2007年3至7月与9至12月、2008年1至3月、5至7月与12月在崇明东滩、九段沙湿地盐沼潮沟的野外调查共捕获鱼类136,425尾、157.417kg(湿重),记录到鱼类13目25科63属70种(详见附录Ⅰ)。物种数最多的目为鲈形目Perciformes(10科30属34种)与鲤形目Cypriniformes(2科17属17种),分别占鱼类总物种数的48.6%与24.3%。物种数最多的科为虾虎鱼科Gobiidae (8属22种)与鲤科Cyprinidae (14属14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31.4%与20.0%。数量优势的科依次为虾虎鱼科(39.0%)、鲤科(24.4%)、鲻科Mugilidae (20.2%)、鳀科Engraulidae (12.1%)、花鲈科Lateolabracidae (2.7%)。占鱼类总捕获个体数百分比大于或等于1%的鱼类物种依次为飘鱼Pseudolaubuca sinensis (19.5%)、斑尾复虾虎鱼Synechogobius ommaturus (15.0%)、前鳞鮻Liza affinis(14.5%)、阿部鲻虾虎鱼Mugilogobius abei(9.5%)、纹缟虾虎鱼Tridenti

ger trigonocephalus (7.1%)、凤鲚Coilia mystus(6.3%)、刀鲚Coilia nasus(5.8%)、鮻Chelo n haematocheilus (5.7%)、贝氏口Hemiculter bleekeri (4.5%)、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 (2.7%)、大鳍弹涂鱼Periophthalmus magnuspinnatus(2.3%)、棕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lur idus(2.2%)、弹涂鱼Periophthalmus modestus (1.0%)。这十三种鱼类占总捕获个体数的96%。其中,斑尾复虾虎鱼、前鳞鮻、凤鲚、刀鲚、鮻与花鲈是长江口重要的渔业对象。可见,长江口盐沼对于长江口渔业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依据Elliott et al. (2007)定义的生态类群划分(详见第二章),盐沼潮沟中记录到的鱼类包括8个生态类群,即海洋洄游鱼类(21种)、淡水偶见鱼类(16种)、河口鱼类(15种)、淡水洄游鱼类(8种)、海洋偶见鱼类(6种)、溯河洄游鱼类(2种)、降河洄游鱼类(1种)、半溯河洄游鱼类(1种)。这些生态类群按占鱼类总个体数百分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海洋洄游鱼类(33.8%)、河口鱼类(29.4%)、淡水洄游鱼类(1 9.9%)、半溯河洄游鱼类(6.3%)、溯河洄游鱼类(5.8%)、淡水偶见鱼类(4.8%)、降河洄游鱼类(0.04%)和海洋偶见鱼类(0.04%)。可见,长江口盐沼是多个鱼类生态类群的重要栖息生境,具有强大的维持鱼类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依据鱼类生活史阶段划分,幼鱼占总捕获鱼类个体数的85%。淡水洄游、淡水偶见、降河洄游、溯河洄游、半溯河洄游鱼类的幼鱼占各自类群数量的百分比均在90%以上;河口鱼类和海洋洄游鱼类幼鱼百分比分别是8 0.4%和75.2%;海洋偶见鱼类幼鱼比例为50.8%。由此可见,长江口盐沼可能是鱼类重要的育幼场。(二)鱼类多样性时间分布格局1)季节变化特征为了认识长江口盐沼鱼类多样性的季节变化特征,2004年7月(夏季)与11月(秋季)、2005年2月(冬季)与5月(春季)大潮期间使用插网在九段沙湿地盐沼潮沟开展了鱼类调查。研究期间共捕获鱼类25010尾、29.5 kg,隶属于17科31属34种。优势鱼类(相对重要性指数IRI100)包括斑尾复虾虎鱼、前鳞鮻、鮻、尖吻蛇鳗Ophichthus apicalis、花鲈、拉氏狼牙虾虎鱼Odontamblyopus lacepedii。四个季节鱼类群落主要由幼鱼构成,优势生态类群是河口定居鱼类。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分别记录到鱼类19、20、13、9种。春季鱼类数量最多,夏季鱼类生物量最高。双因子方差分析揭示鱼类物种数、总个体数、总生物量及优势种个体数与生物量季节间差异显著。无度量多维排序结果显示鱼类群落在四个季节明显分离。单因子相似性分析揭示季节间鱼类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导致鱼类多样性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与水文特征(温度与盐度)相适应的鱼类繁殖期的选择。2)大小潮变化特征为了认识长江口盐沼鱼类多样性的大小潮变化特征,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2007年8月因天气原因未采样)大潮和小潮期间使用插网在崇明东滩湿地盐沼潮沟开展了鱼类周年调查。研究期间捕获鱼类74062尾、47kg,隶属于18科45属50种。优势鱼类(IRI100)包括斑尾复虾虎鱼、前鳞鮻、鮻、飘鱼、棕刺虾虎鱼、刀鲚、纹缟虾虎鱼、拉氏狼牙虾虎鱼和贝氏口。鱼类群落主要由幼鱼构成,占鱼类总个体数的97%。方差分析显示鱼类物种数、生物量在大小潮间差异显著,但总个体数在大小潮间没有显著差异。春、秋、冬三季鱼类物种数大潮阶段显著多于小潮阶段,夏季鱼类物种数大小潮间没有差异。刀鲚、拉氏狼牙虾虎鱼个体数大小潮间差异显著,其它优势鱼类大

小潮间个体数没有显著差异。刀鲚仅出现在夏季,其个体数小潮阶段显著地多于大潮阶段。拉氏狼牙虾虎鱼主要出现在夏、秋两季,其大潮阶段的个体数明显多于小潮阶段。导致鱼类多样性大小潮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与水深有关。3)月相变化特征为了认识长江口盐沼鱼类多样性的月相变化特征,2008年5至6月在九段沙湿地使用插网进行了8个月相阶段的鱼类调查。研究期间捕获鱼类17935尾,隶属于9科21属23种。方差分析揭示不同月相阶段间鱼类物种数、总个体数和总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满月、下弦凹月、新月与上弦凹月鱼类的物种数、总个体数和总生物量均高于另外四个月相阶段,鱼类总个体数和生物量的峰值出现在新月阶段。数量优势的鱼类显示了不同月相变化格局,阿部鲻虾虎鱼、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的个体数峰值出现在新月或上弦凸月,而前鳞鮻、大弹涂鱼、花鲈的个体数在满月或下弦凸月成峰。双因子相似性分析揭示不同月相阶段间鱼类群落差异显著(G lobal test R=0.542, P=0.001)。冗余分析表明水深与水温是导致鱼类多样性月相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可见,盐沼潮沟水文特征可能是决定鱼类多样性月相变化的主要原因。4)日夜变化特征以上三个时间动态研究均涉及鱼类多样性的日夜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季节、大小潮以及月相阶段鱼类物种数、总个体数和总生物量以及优势鱼类物种的个体数与生物量一般没有显著的日夜差异。仅仅在特定的季节、大小潮或月相阶段显示鱼类个体数或生物量存在日夜间的差异。(三)鱼类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1)沿潮沟级别梯度鱼类空间分布特征为了认识沿潮沟级别梯度盐沼鱼类空间分布特征,2008年5至7月大潮期间在九段沙湿地选择具有1至4级发育良好的潮沟系统使用拖网开展了鱼类调查。研究期间捕获鱼类1169尾、1.5 kg,隶属8科14属16种。优势种依次为大鳍弹涂鱼、前鳞鮻、阿部鲻虾虎鱼、花鲈、弹涂鱼、鮻和斑尾复虾虎鱼。1级、2级和4级潮沟各捕获鱼类11种,3级潮沟中捕获鱼类13种。各级潮沟间鱼类物种数差异不显著。鱼类总捕获个体数在潮沟级别间差异显著,从1至4级趋向于增加。数量排序图显示低级别(1至2级)潮沟鱼类群落的均匀度高于高级别潮沟(3至4级)。沿潮沟级别梯度,优势鱼类的个体数和体长分布频率显示不同的变化趋势。聚类分析揭示鱼类群落能划分为1至3级与4级两个亚群落。典范对应分析揭示距潮沟入口的距离和潮沟截面面积这两个地貌因子是导致鱼类亚群落间显著差异的原因。可见,不同级别盐沼潮沟对于各生态类型的鱼类和不同生活史阶段都有着重要作用。2)盐度对鱼类空间分布的影响为了认识盐度对盐沼鱼类空间分布的影响,2008年5月与12月大潮期间在崇明东滩湿地低盐区3条盐沼潮沟(盐度值为0.3-4.5,平均值2.0)与中盐区(5. 8-13,平均值8.8)6条潮沟进行了鱼类调查。研究期间捕获鱼类7818尾、18.6kg,隶属于12科31属33种。优势种依次为阿部鲻虾虎鱼、前鳞簸、花鲈、大鳍弹涂鱼、鮻、大弹涂鱼、斑尾复虾虎鱼、拉氏狼牙虾虎鱼和纹缟虾虎鱼。这些优势种对于水体盐度值的响应不同。阿部鲻虾虎、大鳍弹涂鱼、大弹涂鱼与拉氏狼牙虾虎鱼主要分布在中盐区的潮沟;花鲈、前鳞鮻主要分布在低盐区潮沟;纹缟虾虎鱼中盐、低盐区均有分布;鮻5月主要分布于低盐区潮沟,而12月主要分布于高盐区潮沟;斑尾复虾虎鱼5月主要分布于中盐区潮沟,而1

生态学研究方法整理材料

理解: 1、双种群的竞争。 2、生态学实验的特点。 1)生态学是一门与空间、时间相关的科学,因此,其实验必然涉及空间位置与时间的测定,与地理学密切相关; 2)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那么,其实验必然涉及生物学与环境学; 3)生态学的综合性与系统性,决定了解到其实验必然是多元化的,并与其他学科具有交叉渗透性; 4)生态学的不同尺度,决定了其不同实验方法的巨大差异性,如宏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与微观生态学研究方法。 3、Logistic模型的意义。? 逻辑斯谛模型的两个参数r和K,均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r表示物种的潜在增殖能力,K是环境容纳量,即物种在特定环境中的平衡密度。但应注意K同其他生态学特征一样,也是随环境(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的。 4、逻辑斯谛增长模型的重要意义。 1)它是许多两个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 2)它也是渔业、林业、农业等实践领域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 3)模型中两个参数r、K,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5、某一具体群落中某一物种的生态位大小的取决因素。 1)物种对环境因子的生理学适应也就物种基础生态位的大小 2)与其它物种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指物种间的竞争状况 3)群落中环境因子(梯度)的分布状况 这三个因素的综合作用通过物种在群落中的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分布的吻合程度而得以反映。 6、绝对密度测定与相对密度测定。 (1)绝对密度测定 总数量调查方法:计数某地段中某种生物个体的全部存活者数量/总面积 取样调查法:计数种群的一部分,用以估计种群整体。抽样,取平均,推广。 (2)相对密度测定这类方法是很多的。可分两类,一是直接数量指标,如捕捉法;另一类是间接数量指标,如通过兽类的粪堆计数估计兽类的数量,以鸟类的鸣叫声估计鸟类数量的多少等。还有很多指标可以估计动物的相对数量。 7、生态位的测定类型。 1)未考虑资源利用率的测度 2)考虑资源利用率的测度 3)多维生态位宽度的测定 8、数据转换的目的 一是为了改变数据的结构,使其能更好地反映生态关系,或者更好地适合某些特殊分析方法。比如非线性关系的数据通过平方根转换可以变成线性结构,这样对线性方法比如PCA就更为合适 二是为了缩小属性间的差异性,由于属性的量纲不同,往往不同属性间的数据差异很大,比如不同的环境因子测量值,对数转换可使得数据值趋向一致。 三是从统计学上考虑。如果抽取的样品偏离正态分布太远,可以进行适当转换。 9、种群动态的基本研究方法。 10、种群离散增长模型的4个假定。 Nt+1=λNt或Nt=N0λt 1)环境条件允许种群有一个最大值K 2)种群增长率降低的影响是最简单的,即其影响随着密度上升而逐渐地、按比例地增加。 3) 种群中密度的增加对其增长率的降低作用是立即发生的,无时滞 4)种群无年龄结构及无迁出和迁入现象。

2018年暨南大学714基础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圣才出品】

2018年暨南大学714基础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 学科、专业名称:生态学 考试科目名称:714基础生态学(A卷) 一、名词解释(12小题×3分/小题,共36分) 1.水华 2.生态平衡 3.顶级群落 4.竞争排斥原理 5.生物富集作用 6.群落交错区 7.生态入侵 8.耐受性法则

9.次级生产 10.光补偿强度 11.种群 12.植物区系 二、填空题(10小题×2分/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可以将水生植物分为:______、______以及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 2.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称为生态决策,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生活史对策,如______、______以及迁移对策等。 3.根据种群的年龄结构绘制成年龄椎体,按照年龄椎体形状将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三种类型:即增长型种群、______种群以及______种群。 4.生物多样性可分为物种多样性、______以及______三个层次。 5.生态系统主要包括4种主要组成成分,即生产者、消费者以及______和______。

6.初级生产力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二氧化碳测定法以及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和叶绿素测定法。 7.同一群落中不同种类之间的关系称为种间关系,种间关系主要包括______、______以及寄生和共生等。 8.原生演替系列一般包括从岩石表面开始的旱生演替和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其中水生演替系列主要包括以下演替阶段:______阶段、沉水植物阶段、______阶段以及直立水生阶段、湿生草本植物阶段和木本植物阶段。 9.一个地区所覆盖的植物群落总和称为植被,一个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由______和______条件决定。 10.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正改变着地球的功能,导致全球环境的变化,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化包括______、______以及臭氧层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三、简答题(6小题×9分/小题,共54分) 1.简述K-选择和r-选择的主要特征。 2.简述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区别是什么?

电商网站数据分析常用指标

电商网站数据分析常用指标 分类:数据分析2011-08-16 23:44 101人阅读评论(0) 收藏举报一、网站分析的内容指标 转换率TakeRates (ConversionsRates) 计算公式:转换率=进行了相应的动作的访问量/总访问量 指标意义:衡量网站内容对访问者的吸引程度以及网站的宣传效果 指标用法:当你在不同的地方测试新闻订阅、下载链接或注册会员,你可以使用不同的链接的名称、订阅的方式、广告的放置、付费搜索链接、付费广告(PPC)等等,看看那种方式是能够保持转换率在上升?如何增强来访者和网站内容的相关性?如果这个值上升,说明相关性增强了,反之,则是减弱。 回访者比率RepeatVisitor Share 计算公式:回访者比率=回访者数/独立访问者数 指标意义:衡量网站内容对访问者的吸引程度和网站的实用性,你的网站是否有令人感兴趣的内容使访问者再次回到你的网站。 指标用法:基于访问时长的设定和产生报告的时间段,这个指标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绝大多数的网站都希望访问者回访,因此都希望这个值在不断提高,如果这个值在下降,说明网站的内容或产品的质量没有加强。需要注意的是,一旦你选定了一个时长和时间段,就要使用相同的参数来产生你的报告,否则就失去比较的意义。 积极访问者比率HeavyUser Share 计算公式:积极用户比率=访问超过11页的用户/总的访问数 指标意义:衡量有多少访问者是对网站的内容高度的兴趣

指标用法:如果你的网站针对正确的目标受众并且网站使用方便,你可以看到这个指标应该是不断的上升。如果你的网站是内容型的,你可以针对不同类别的内容来区分不同的积极访问者,当然你也可以定义20页以上的才算是积极的访问者。 忠实访问者比率CommittedVisitor Share 计算公式:访问时间在19分钟以上的用户数/总用户数 指标意义:和上一个指标的意义相同,只是使用停留的时间取代浏览页数,取决于网站的目标,你可以使用两个中的一个或结合使用。 指标用法:访问者时长这个指标有很大的争议,这个指标应结合其它的指标一起使用,例如转换率,但总体来说,较长的访问时长意味着用户喜欢呆在你的网站,高的忠实访问率当然是较好的。同样的,访问时长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自行设定。 忠实访问者指数CommittedVisitor Index 计算公式:忠实访问者指数=大于19分钟的访问页数/大于19分钟的访问者数 指标意义:指的是每个长时间访问者的平均访问页数,这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结合了页数和时间。 指标用法:如果这个指数较低,那意味着有较长的访问时间但是较低的访问页面(也许访问者正好离开吃饭去了)。通常都希望看到这个指数有较高的值,如果你修改了网站,增加了网站的功能和资料,吸引更多的忠实访问者留在网站并浏览内容,这个指数就会上升。 忠实访问者量CommittedVisitor Volume 计算公式:忠实访问者量=大于19分钟的访问页数/总的访问页数 指标意义:长时间的访问者所访问的页面占所有访问页面数的量 指标用法:对于一个靠广告驱动的网站,这个指标尤其值得注意,因为它代表了总体的页面访问质量。如果你有10000的访问页数却仅有1%的忠实访问者率,这意味着你可能吸

[农学]鱼类生态学教案

[农学]鱼类生态学教案 鱼类生态学教案 授课教师:唐文乔 绪论:生态学的学科体系 和鱼类生态学(fish ecology)的发展趋势 一(。教学目的: 1. 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动态 2. 掌握鱼类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3(初步了解鱼类的生命机能与环境之间的基本关系 4(初步掌握鱼类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研究的主要理论以及发展动态。 5(了解鱼类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6(为深入开展鱼类增养殖、鱼类资源保护、水域环境保护和渔业生产等奠定必要的生态学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 与普通生态学相比,从研究对象上仅涉及鱼类,并且主要是硬骨鱼类。在组织层次上讲有4个层次 1(研究鱼类的各种生命机能和环境条件的关系,即个体生态学的范畴 介绍鱼类的呼吸、摄食、繁殖、发育、生长、感觉、集群、洄游等生命机能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以及当这些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对鱼类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为制定饲养、育种、增殖、捕捞、资源保护和管理等提供生态学依据 2(鱼类种群数量变动规律 是种群生态学的部分内容, 介绍种群概念、判别、数量统计、死亡征等

有助于资源评估、确定保护对象、预测经济种群的渔获量、提出合理的渔业计划以及有效的增殖措施 3(鱼类群体空间位置的变更 介绍鱼类的行动和洄游习性。 涉及到鱼类个体生活史、生命周期、种内种间鱼群的集散、分布和迁徒规律、昼夜和季节性活动规律、摄食、越冬和繁殖习性等 对侦察鱼群、改进和发展新的渔具渔法具有重要意义。 4(以鱼类为主的水域生态系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人类活动对水域环境和鱼类资源的影响主要介绍水域生态系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过度捕捞、水域环境污染、水利建设等对鱼类的影响。 鱼类生态学的基础学科 三(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教学、实验室实验、养殖场参观和水簇馆鉴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完成本课程教学。 四(教学时间:全课程30学时,本部分2学时 五(教学过程 1(阐述什么是鱼类(fishes)以及鱼类在水产业中的地位 2(阐述生态学及其发展趋势 3(阐述鱼类生态学发展的历史及其特点 4(阐述课程的要求和目的 5(大致介绍本课程学习的内容 6(介绍参考书目 (1)殷名称,1995。鱼类生态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2)Wootton, R.J.,1990(Ecology of Teleost Fishes(Chapman,Hall,London(

生态学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

生态学研究方法知识点概括 第一章绪论 1.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①原地观测 ②受控实验 ③生态学研究方法分析 2.原地观测的容: ①野外考察 ②定位观测 ③原地实验 3.生态学综合研究的研究方法: ①资料的归纳和分析 ②生态学的数值和排序 ③生态学的数学模型和仿真 4.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 ①层次观 ②整体论 ③系统学说 ④协同进化 5.生态学研究的组织层次 基因—细胞—器官—个体—种群—群落 6.名解: 受控实验: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实验系统中,研究单项或多项因子与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 协同进化:两个或多个物种在种群动态上的相互影响彼此在进化过程和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 7.原地观测:指在实地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 第二章野外环境生态因子的观测 1.名解: 环境因子:组成环境的所有要素的总和 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地形因子: 气候因子: 溶解氧:在水中溶解分子态的氧 电导率:电导反应了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水越纯净,含盐量越少电阻越大,电导越小。 色度:颜色,浊度,悬浮物等都是反应水体外观的指标 2.生态因子的分类 按生命特征:(1)生物因子(2)非生物因子 按性质分:(1)气候因子(2)土壤因子(3)生物因子(4)地形因子(5)人为因子 按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1)密度制约因子(2)非密度制约因子

按生态因子稳定性:(1)稳定因子(2)变动因子 3.地形因子包括哪些? 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海陆位置经纬度坡度 4.气候因子包括那些数据? 太阳辐射强度光照强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大气降水风速风向降水量 5.地温(土壤温度)用曲管地温表测量;大气降水用雨量器和雨量计测量;空气湿度用温度计或干湿球温度表测量。 6.水样的采集:现场测定的有PH值、电导率和溶解氧。 7.色度的测量方法: ①铂钴标准比色法 ②稀释倍数法 ③分光光度法 8.了解GPS 统,称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GPS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建立的一种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定时等导航信息,是卫星通信技术在导航领域的应用典,它极提高了地球社会的信息化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 第三章生态学观测的取样设计 1.取样的定义与类型:抽取其中一部分作为样本来获取数据并进行分析,进而推断总体的特征,这个过程成为取样。 ①主观取样 ②客观取样(概率取样法) 2.客观取样包括哪些取样方法并了解各取样方法: ①随机取样:样方的设置是随机的,即每一样品单位被抽取的机会是相等的;一般随机取样的方法是将研究地区放入一个垂直坐标中用成对的随机数作为坐标值来确定样方的位置。(缺点:在实际研究中往往难以确切设置,尤其是地形复杂等地;优点:可用于统计分析)②系统取样:根据某一规则系统的设置样方,也叫规则取样;在大多数情况下,先用地形等因素确定第一个样方设置(优点:取样简单,样品分布普遍,代表性强,在植被变差较小的情况下效果好;缺点:好坏不能客观评价,数据也不能进行统计分析) ③限定随机取样(系统随机取样):是系统取样和随机取样的结合,兼有二者的优点,先用系统法将研究地段分成大小相等的区组,然后在每一小区再随机地设置样方(优点:每个区组每个样品被抽取的机会更大,且数据可进行统计分析;缺点:在野外可能更费时间) ④分层取样:将研究地段按自然的界限或生态学标准分成一些小的地段,小地段的划分不是统计学方法,而是自然的界限或生态学的标准(优点:简便易做,也是应用最多的方法;缺点:小地段的大小一般是很难知道的,不等的所以难以进行统计分析) ⑤集群取样:是一种二维水平取样,即首先随机选取样点,在每一个样点取一些样方(而不是一个样方),在这特殊调查中更有效,可有多种设计方案,根据所研究的对象不同而有差异 ⑥环境因子取样:对环境因素,某些因子的值只与样方位置有关 3.群落的最小面积的定义及几种需要了解的群落最小面积

基础生态学试题

基础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生态学(ecology):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得科学。 生物圈:地球上得全部生物与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得场所,它包括岩石圈得上层、全部得水圈、大气圈得下层。 环境:就是生物赖以生存得外界条件得总与。它包括一定得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活与发展得各种因素。 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得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栖息地得生态环境。 尺度:就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与时间上所涉及得范围与发生得频率。有空间尺度、时间尺度与组织尺度。 频度: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得样方占整个样方得百分比,表示物种得个体在群落地段分布得均匀状况。 多度: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得一种估测指标。 盖度:植物体地上部分得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得百分比。 适合度:一种生物对生境得适合程度,以平均每个个体生育得存活后代得数量作为衡量适合度得指标。 进化:生物种群基因频率变化。 物种丰富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得多少。 物种得均匀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得分配状况,它反映得就是各物种个体数目分配得均匀程度。 內禀增长率: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稳定年龄组配得生物种群不受其她因子限制时得最大瞬时增长速率. 食物链: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得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得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协同进化:两个相互作用得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相互适应、共同进化得现象。 排序: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得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定各样地得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得相互关系得数量分许法. 领域:动物个体或群体所占据得排斥同种其它个体或群体得空间.

生态学与动物行为学答案

生态学与动物行为学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 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研究的主体发展为 A.自然环境B.人工干扰环境C.人类D.植物 2. 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主流是 A.个体生态学B.种群生态学C.群落生态学D.生态系统生态学 3. 全球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 A.全球陆地B.全球海洋C.整个生物圈D.整个宇宙 4. 导致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元素是 A.碳B.硫C.氯D.氟 5. 确定生态系统内消费者营养级的依据是 A.个体大小B.食性C.食量大小D.主要食性 6.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容易成为初级生产限制因子的是 A.二氧化碳B.温度C.水D.营养物质 7. 下列哪一种元素没有任何气体形式或蒸汽形式的化合物,属于典型的沉积型循环物质。 A.硫B.磷C.碳D.氮 8. 待分解资源的质量对分解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下列哪一种物质分解的速度最快。 A.动物遗体B.死亡的微生物C.枯枝D.落叶 9. 对植物枯枝分解起作用的生物主要是 A.细菌B.真菌C.放线菌D.土壤动物 10. 测定水体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黑白瓶法主要是根据哪一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而设计。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二氧化硫 11. 在理想条件下,净初级生产量的最大估计值是总入射太阳光能的 A.6.8% B.5.2% C.3.6% D.2.4% 12. 组织生长效率是指生产量与同化量之比值,下列哪种动物的组织生长效率最低? A.鼠B.蝗虫C.蚯蚓D.鱼 13. 同化效率是指同化量与摄食量之比值,下列哪种动物的同化效率最低? A.鱼B.蝗虫C.蚯蚓D.鼠 14. 下列哪一类动物不属于消费者 A.啮齿动物B.鱼类C.蝗虫D.蚯蚓 15. 下列元素中,既属于沉积型循环,又属于气体型循环的是哪一种?

(完整word版)基础生态学试题A卷答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题(卷)2011—2012学年第1学期《基础生态学》课程 A 卷专业班级:命题教师:张晓鹏李刚审题教师: 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得分:分 1.趋异适应:指亲缘关系相近的同种生物的个体或群体,长期生在不同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表现出性状不相似的现象。 2.顶级群落:生物群落由先锋阶段开始,经过一系列演替,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或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产生量和消耗量也都达到平衡)。 3.生物的生活史对策:指种群在其生活史各个阶段中,为适应其生存环境而表现出来的生态学特征。 4.特征替代:重叠区内长期共存的物种,因其生态要求发生分化而导致形态分化,使它们在形态上又略有不同。但形态上的种间差异只在两个物种的重叠分布区内才存在,而在各自独占的分布区内则消失,这种现象就叫特征替代。 5.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现象。 6.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第 1 页共10 页

7.生态入侵: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展到一个新的地区,其后代在新的 区域内繁殖、扩散并维持下去的过程。 8.生态阈值:生态系统忍受一定程度外界压力维持其相对稳定的这个限度。 9.边际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比相邻群落有增大趋势的现象。 10.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它包括生态系统内部各部分的结构、功能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稳定。 二.填空题(每空1,共20)得分:分1.中国植物群落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群丛。 2.目前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物种形成学说是地理物种形成学说。3.五种北美莺同以云杉为生,分处不同的位置,达到避开竞争的效果,这是由于形成了生态位分异(分化)的结果。 4.构成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中,最易成为限制因子是水。 5.生态系统的分解作用特点和速率主要取决于分解者种类和 资源质量、环境条件三个方面。 6.驱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能(阳光)。7.动物种群的生殖适应对策中,高纬度地区的哺乳动物每胎产仔数比低纬度地区多。 8.阳地植物的光补偿点比阴地植物高;飞鼠每天开始活动以温度 为信号;鹿秋天进入生殖期以日照长短为信号。 第 2 页共10 页

16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汇总

一、描述统计 描述性统计是指运用制表和分类,图形以及计筠概括性数据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偏度、峰度。 1、缺失值填充:常用方法:剔除法、均值法、最小邻居法、比率回归法、决策树法。 2、正态性检验:很多统计方法都要求数值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以之前需要进行正态性检验。常用方法:非参数检验的K-量检验、P-P图、Q-Q图、W检验、动差法。 二、假设检验 1、参数检验 参数检验是在已知总体分布的条件下(一股要求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对一些主要的参数(如均值、百分数、方差、相关系数等)进行的检验。 1)U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大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2)T检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小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A 单样本t检验:推断该样本来自的总体均数μ与已知的某一总体均数μ0 (常为理论值或标准值)有无差别; B 配对样本t检验:当总体均数未知时,且两个样本可以配对,同对中的两者在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条件方面扱为相似;

C 两独立样本t检验:无法找到在各方面极为相似的两样本作配对比较时使用。 2、非参数检验 非参数检验则不考虑总体分布是否已知,常常也不是针对总体参数,而是针对总体的某些一股性假设(如总体分布的位罝是否相同,总体分布是否正态)进行检验。适用情况:顺序类型的数据资料,这类数据的分布形态一般是未知的。 A 虽然是连续数据,但总体分布形态未知或者非正态; B 体分布虽然正态,数据也是连续类型,但样本容量极小,如10以下; 主要方法包括:卡方检验、秩和检验、二项检验、游程检验、K-量检验等。 三、信度分析 检査测量的可信度,例如调查问卷的真实性。 分类: 1、外在信度:不同时间测量时量表的一致性程度,常用方法重测信度 2、内在信度;每个量表是否测量到单一的概念,同时组成两表的内在体项一致性如何,常用方法分半信度。 四、列联表分析 用于分析离散变量或定型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

部分景观指数及其生态学含义

表4.3-6 沁河流域不同水平年景观指数(Landscape)计算结果

景观中模地(Matrix)或优势景观元素的依据之一;也是决定景观中的生物多样性、优势种和数量等生态系统指标的重要因素。 拼块个数(NP),单位:无,范围:NP>=1 公式描述:NP在类型级别上等于景观中某一拼块类型的拼块总个数;在景观级别上等于景观中所有的拼块总数。 生态意义:NP反映景观的空间格局,经常被用来描述整个景观的异质性,其值的大小与景观的破碎度也有很好的正相关性,一般规律是NP大,破碎度高;NP小,破碎度低。NP对许多生态过程都有影响,如可以决定景观中各种物种及其次生种的空间分布特征;改变物种间相互作用和协同共生的稳定性。而且,NP对景观中各种干扰的蔓延程度有重要的影响,如某类拼块数目多且比较分散时,则对某些干扰的蔓延(虫灾、火灾等)有抑制作用。 最大拼块所占景观面积的比例(LPI),单位:百分比,范围:00 公式描述:MPS在拼块级别上等于某一拼块类型的总面积除以该类型的拼块数目;在景观级别上等于景观总面积除以各个类型的拼块总数。 生态意义:MPS代表一种平均状况,在景观结构分析中反映两方面的意义:景观中MPS值的分布区间对图像或地图的范围以及对景观中最小拼块粒径的选取有制约作用;另一方面MPS可以指征景观的破碎程度,如我们认为在景观级别上一个具有较小MPS值的景观比一个具有较大MPS值的景观更破碎,同样在拼块级别上,一个具有较小MPS值的拼块类型比一个具有较大MPS值的拼块类型更破碎。研究发现MPS值的变化能反馈更丰富的景观生态信息,它是反映景观异质性的关键。 面积加权的平均形状因子(AWMSI), 公式描述:AWMSI在拼块级别上等于某拼块类型中各个拼块的周长与面积比乘以各自的面积权重之后的和;在景观级别上等于各拼块类型的平均形状因子乘以类型拼块面积占景观面积的权重之后的和。其中系数0.25是由栅格的基本形状为正方形的定义确定的。公式表明面积大的拼块比面积小的拼块具有更大的权重。当AWMSI=1时说明所有的拼块形状为最简单的方形(采用矢量版本的公式时为圆形);当AWMSI值增大时说明拼块形状变得更复杂,更不规则。

基础生态学试题A卷

基础生态学试题A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题(卷)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基础生态学》课程 A 卷 专业班级: 命题教师: 张晓鹏李刚审题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考试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得分: 分 1.趋异适应 2.顶级群落 3.生物的生活史对策 4.特征替代 5.协同进化 6.生态幅 7.生态入侵 第 1 页共 8 页 8.生态阈值 9.边际效应 10.生态平衡 二.填空题,每空1~共20, 得分: 分 1(中国植物群落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是。 2(目前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物种形成学说是。 3(五种北美莺同以云杉为生~分处不同的位置~达到避开竞争的效果~这是由于形成了的结果。 4(构成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中~最易成为限制因子是。 5(生态系统的分解作用特点和速率主要取决于和

、三个方面。 6(驱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7(动物种群的生殖适应对策中~高纬度地区的哺乳动物每胎产仔数比低纬度地区。 8(阳地植物的光补偿点比阴地植物 ,飞鼠每天开始活动以为信号,鹿秋天进入生殖期以为信号。 9(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是。 10(种群数量的调节实际上是通过种群本身内在和两个反向力间的平衡而实现的。 11(按照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不同可以将群落演替划分为和 两类。 第 2 页共 8 页 12.能够准确反映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关系的生态金字塔是。 13. 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顶级。 14. 在生态系统氮的循环中~一方面通过固氮作用进入生物群落~另一方面又通过重新返回大气。 三.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15分, 得分: 分 1. 如果某种群个体间竞争强烈~排斥性强~则其内分布型最可能是以下哪种 ( ) A. 随机分布 B. 均匀分布 C. 成丛分布 D. 群集分布 2(群落交错区的特征是, , 。 A(比相邻群落环境更加严酷 B(种类多样性高于相邻群落 C(由于是多个群落边缘地带~相邻群落生物均不适应在此生存 D(在群落交错区各物种密度均大于相邻群落 3(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三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 ,。 A(凸型曲线 B(凹型曲线 C(对角线型曲线 D(S型曲线 4(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 , 。 A(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一个n维的超体积 ;

技术篇——技术指标分析大全

妙语论金—黄金技术分析指标大全 一、趋向指标:MACD指标、DMI指标、DMA指标、TRX指标 二、能量指标:BRAR指标、CR指标、VR指标 三、量价指标:OBV指标、ASI指标、EMV指标、WVAD指标 四、强弱指标:RSI指标、W%R指标 五、停损指标:SAR指标 六、超买超卖指标:KDJ指标、CCI指标、ROC指标 七、压力支撑指标:MIKE指标、布林线指标 一、趋向指标 (一)MACD指标 MACD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为GERALDAPPLE所创,其利用两条长,短期的平滑平均线,计算其二者之差离值,作为研判行情买卖

之依据。 买卖原则: 1.DIF、MACD在0以上,大势属多头市场,DIF向上突破MACD,可作买。若DIF向下跌破MACD,只可作原单的平仓,不可新卖单进场。 2.DIF、MACD在0以下,大势属空头市场,DIF向下跌破MACD,可作买。若DIF向上突破MACD,只可作原单的平仓,不可新买单入场。 3.牛离差:股价出现二或三个近期低点而MACD并不配合出现新低,可作买。 4.熊离差:股价出现二或三个近期高点而MACD并不配合出现新高,可作卖。 5.高档两次向下交叉大跌,低档两次向上交叉大涨。 (二)DMI指标top DMI指标系由J.WellsWilder于1978年在"

NewConceptsinTechnicalTradingSystems"一书中首先提出,DMI指标提示投资人不要在盘整世道中入场交易,一旦市场变得有利润时,DMI立刻引导投资者进场,并且在适当的时机退场,实为近年来受到相当重视的指标之一。 买卖原则: 1.+DI上交叉-DI时作买。 2.+DI下交叉-DI时作卖。 3.ADX于50以上向下转折时,代表市场趋势终了。 4.当ADX滑落到_+DI之下时,不宜进场交易。 5.当ADXR介于20-25时,宜采用TBP及CDP中之反应秘诀为交易参考。 (三)DMA指标 DMA平均线差乃利用两条不同期间的平均线,计算差值之后,再除以基期天数。

生态学实验指导汇总

实验一鱼类对温度、盐度耐受性的观测 【实验目的】 (1)认识并练习判断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性范围的方法。 (2)认识不同鱼类对温度、盐度等因子的耐受限度和范围不同,这种不同的耐受性与其分布生境和生活习性密切相关,加深对Shelford 耐受性定律的理解。 (3)认识影响鱼类耐受能力的因素。 【实验器材】 1、实验动物:鲤鱼(Cyprinus carpio)、鲫鱼(Carassius auratus)等。 2、设备与试剂 光照培养箱、温度计、天平、加热棒、容纳箱、玻璃棒等 【方法与步骤】 1、观察动物对高温和低温的耐受能力 (1)建立环境温度梯度(5℃,室温20~25℃,35℃)。 (2)对实验动物称重,并记录其种类、驯化背景等。 (3)将鲤鱼和鲫鱼各6条分成一组,分别暴露在5℃、室温和35℃下30分钟。观察行为。如果正常,则停止观察;如有异常,则观察在该温度条件下动物死亡数达到50%时所需要的时间。如果动物明显不动,则可认定死亡。 注:将动物放入低温(高温)环境中后,如果动物马上出现死亡,说明温度过低(或过高),应适当提高(降低)2~3℃再观测。同时观察并比较室温条件下各鱼的行为。

(4)将鱼类在高温和低温出现死亡的温度条件下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记录在表1-1中。 表1-1 极端温度下不同鱼类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 2 观察不同淡水鱼类对盐度的耐受能力 (1)建立盐度梯度(20‰,30‰,40‰)。 (2)对实验动物称重,并记录其种类、驯化背景等。 (3)将鲤鱼和鲫鱼各6条分成一组,分别放入20‰,30‰,40‰的盐度环境中,同上观察其行为30分钟。如果正常,则停止观察;如有异常,则继续观察在该条件下动物死亡数达到50%时所需要的时间。如果动物明显不动,则可认定死亡。 (4)将鱼类在各盐度条件的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记录在表1-2中。 表1-2鱼类对盐度的耐受性观测结果记录表

基础生态学试题

基础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生态学(ecology):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的水圈、大气圈的下层。 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外界条件的总和。它包括一定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尺度: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有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和组织尺度。 频度: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占整个样方的百分比,表示物种的个体在群落地段分布的均匀状况。 多度: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 盖度:植物体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适合度:一种生物对生境的适合程度,以平均每个个体生育的存活后代的数量作为衡量适合度的指标。 进化:生物种群基因频率变化。 物种丰富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物种的均匀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它反映的是各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 內禀增长率: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稳定年龄组配的生物种群不受其他因子限制时的最大瞬时增长速率。 食物链: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协同进化: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相互适应、共同进化的现象。 排序: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定各样地的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数量分许法。

领域:动物个体或群体所占据的排斥同种其它个体或群体的空间。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于其生存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的扩展影响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过程。 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各组成要素间有物种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价值流动,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形成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复合体。 生态位:之声吴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的总和。生态位包含了所有生态因子和生态辐。 生态幅:生态幅是指物种对生态环境适应范围的大小。它常与耐受限度一致,耐受限度越宽,生态幅也越大。 生态因子:指环境因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又称环境因子。所以有人称生态因子的总和为生态环境。 生态型:同一生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隔离,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作用和影响,趋异适应的结果不同个体群之间产生分异并在遗传上固定下来,这种不同的个体群称为生态型。生活型:不同种类的生物生长在相同的生境条件下,形成相同或相似外貌的物种群被归并为同一生活型。生态型是趋异适应的结果,生活型是趋同适应的结果。 优势种:指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建群种:优势层的优势种常称为建群种。 生物多样性:指生命有机体及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 生态平衡: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表现为相对稳定,能量与物质的输入、输出接近相当,外来干扰所引起的变化可由自我调节而恢复到原初稳定状态,生态系统的这种状态即为生态平衡。 趋同适应:不同物种在相似的大环境条件下,可能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表现出相似性。这样导致了不同物种相同的生活型。 趋异适应:指在不同的环境下,同一个物种面对不同的生态压力和选择压力,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有不同的调节,这导致了生态型。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都是物种为适应环境条件而表现出的特性。 层片:每一层片由相同生活型和相似生态要求的不同植物构成的机能群落。层片作为群落的结构单元,是在群落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主要技术分析指标

主要技术分析指标 一、K线图 类型 按时间单位不同,K线图又分为分钟图、小时图、日线图、周线图、月线图等。图示1中,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价格。日K线图中的每一根蜡烛都表示出了一个交易日当中的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和最低价。 释义 以日K线图为例,蜡烛上端的线段是上影线,下端的线段是下影线,分别表示当日的最高价和最低价;中间的长方形被称为实体或柱体,表示当日的开盘价和收盘价。图示2左图表示低开高收的市况,即收盘价高于开盘价,称为阳线。阳线通常用红色表示。图示2中的右图表示高开低收的市况,即开盘价高于收盘价,称为阴线。阴线通常用绿色表示。观察日K 线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该交易日的市况是“低开高收”还是“高开低收”。 二、布林通道 释义 BOLL指标是美国股市分析家约翰.布林先生根据统计学中的标准差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非常简单实用的技术分析指标。一般而言,价格的运动总是围绕某一价值中枢(如均线、成本线等)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布林通道指标正事在上述条件的基础上,引进了“价格通道”的概念,其认为价格通道的宽窄随着价格波动幅度的大小而变化,而且价格通道又具有变异性,它会随着价格的变化而自动调整。参考布林通道进行买卖,不仅能指示支撑,压力位,显示超买、超卖区域,进而指示运行趋势,还能有效规避主力惯用的技术陷阱----诱多或诱空。计算方法 一般来说,布林通道线是由上、中、下三条轨道组成。日BOLL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中轨线=N日的移动平均线 上轨线=中轨线+两倍的标准差 下轨线=中轨线-两倍的标准差 上、下轨位于通道的最外面,分别是该趋势的压力线与支撑线,中轨线为价格的平均线。多数情况下,价格总是在由上下轨道组成的带状区间中运行,且随价格的变化而自动调整轨道的位置。而带状的宽度可以看出价格变动的幅度,越宽表示价格的变动越大。一般而言,当价格在布林线的中轨线上方运行时,表明价格处于强势趋势;当价格在布林线的中轨线下方运行时,表明价格处于弱势趋势。 意义 2 BOLL指标中的上、中、下轨线所形成的价格信道的移动范围是不确定的,信道的上下限随着价格的上下波动而变化。在正常情况下,价格应始终处于价格信道内运行。如果价格脱离价格信道运行,则意味着行情处于极端的状态下。

生态学主要研究法

第7章生态学主要研究方法 7.1 个体生态 7.2 种群生态 7.3 群落生态 7.4 生态系统 7.5 景观生态 7.1 个体生态研究方法 生态因子对个体的影响及个体的生态适应 ?测定各种生态因子作用下生物个体生长、发育、繁殖等方面的影响 7.1.1 常用测定指标 测定指标主要是: ?生长量(高、径、花枝、果枝) ?物候期 ?光合、蒸腾 ?酶及其他生化产物含量 7.1.2 仪器设备 生长观测用常规方法 生理指标常用光合系统,可以测定植物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 生化指标采用实验室常规方法,首选国际通用方法,其次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7.1.3 试验设计方法 主要采用实验室测定和场地盆栽的形式进行,少数采用野外直接测定的方法 发表的论文大多数是用折线图反映不同因素对植物个体生理生化作用的影响 鲜有进行统计学检验和分析 为什么? 试验设计的缺陷 最常见的是做组织培养,都只有一种培养基接种多少瓶,一瓶有几个外植体 最后在写论文的时候觉得需要进行方差分析,就临时将每个处理的9瓶分为三个区组,每三瓶为一区组,每区组三瓶成为重复 这是不规范的 (1)实验室和盆栽试验: 关键问题: ?处理和对照的设定 ?试验设计的重复性,包括区组和重复 每个处理盆栽几盆不叫区组 具体参照生物统计和田间试验设计 ?先将盆栽或露地幼苗分为三个区组,一般盆栽可以将幼苗分为三个大小、生长状

况无明显差异的三个区组 ?露地幼苗一般采用三块相邻的苗圃地作为三个区组,或者一块大苗圃地分为三个 部分,每一部分作为一个区组,注意区组间地形、地貌、水分、养分、生长状况应该保证无显著差异(需要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检验) ?每个区组应包含所有的处理水平,包括对照,每个处理水平作为一个小区 ?每个处理水平(小区)还必须包含若干个体(重复株数) ?重复株数的多少要根据后期指标测定的需要确定,应能保证所有指标测定,特别 要注意破坏性采样,如测定不同时期的生物量就需要整个植株采样,这样的话,每个小区重复数一定要足够多,设计的时候要考虑总共采样多少次,每次采样多少株,再加上成活率等意外影响 ?每个植株或者器官采样之后进行生长、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每个指标的测定也 需要重复 以水分胁迫对银杏幼苗的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为例 ?如果因子少,如单一研究不同水分胁迫水平的影响,一般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 计 ?如果同时考虑水分和光胁迫的影响以及两因子的交互作用——光胁迫是否会加 重原有的水分胁迫还是减轻水分胁迫?一般需要采用多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如果因子更多 建议采用正交试验设计 (2)野外样地或无样地法 样地法: ?可以对部分因素进行人为控制,尽量减少非试验因素的干扰 ?需要建立样地,平时需要管理 ?野外样地有固定样地和临时样地,固定样地还有永久性样地和非永久性样地 ?样地可以进行长期定位研究 ?样地可以进行大树的测定 ?临时样地和非永久性样地可以进行破坏性取样和测定 ?但是永久性样地不能,只能进行非破坏性的监测指标测定 ?对于需要的破坏性采样必须在样地外的缓冲区进行 无样地法 ?简单易行 ?但是具有更多的不可控因素,可能对结果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 ?研究中需要对每个样株所涉及的各种个体特征、外在环境因素(气候、土壤)及

基础生态学复习 重点讲义

基础生态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绪论 1.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种群: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同种个体组成的复合体 3.群落: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复合体。 4.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 5.生物圈: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6.分子生态学: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生态学问题所产生的新的分支学科。 7.尺度: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 第一部分有机体与环境 1、生物与环境 1.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2.大环境:是指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3.大气候: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是指离地面1.5米以上的气候,是由大范围因素决定的,如大气环流、地理纬度、据海洋距离、大面积地形等。 4.小环境:是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指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 5.小气候: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米以内的气候。受局部地形、植被和土壤类型的调节。 6.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温度、水、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7.生境:指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8.主导因子: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的改变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变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这个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9.作用:环境的非生物因子对生物的影响,一般称为作用。 10.反作用: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一般称为反作用。 11.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也称短板理论。 12.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13.限制因子定律:因子处于最小量时,可以成为生物的限制因子;但当因子过量时,同样可以成为限制因子。 14.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15.生态幅或生态价:指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 16.内稳态机制:生物通过控制体内环境(体温、糖、氧浓度、体液等),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即内稳态),减少对环境的依赖,从而扩大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能量环境 1.太阳高度角:以平行光束射向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与地面的交角,称为太阳高度角。 2.光合有效辐射:绿色植物依赖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将辐射能转换成具有丰富能量的糖类,然而光合作用系统只能够利用太阳光谱的一个有限带,即380-710mm波长的辐射能,称为光和有效辐射。 3.黄化现象:指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的现象。 4.光合能力:当传入的辐射能是饱和的、温度适宜、相对温度高、大气中CO2和O2的浓度正常时的光合作用速率,称为光合能力。 5.光周期现象:指植物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羽毛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 6.长日照植物(短夜植物):日照超过某一数值或黑夜小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如萝卜、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