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眼中的李清照

我眼中的李清照

我眼中的李清照
我眼中的李清照

《我眼中的李清照》

李清照,这个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封建时代的传奇女子;这个命运坎坷但还非要和命运作对的传奇女人;这个满腔热血又委婉惆怅的传奇诗人。正是这个时代,成就了她敢爱敢恨的性格;正是她的命运,成就了她千古流传的美名;正是她的才华,成就了她无数经典的诗词。也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宋朝的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的一生非常的坎坷,别人都是少年的时候努力奋斗,晚年就享清福了。但李清照不一样。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李清照在山东省章丘市的明水镇出生了,从小就受到了非常良好的教育,爸爸妈妈也是非常的有才华。李清照小时候就展现出了比别人高一等的聪明才智,她非常阳光,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的激情。她不是我们印象中的柔弱女子,而是一个非常健康活泼的女孩。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清照也更别的女孩一样渴望爱情,终于,她和门当户对的赵明诚结了婚,两个人有相同的爱好,生活的非常甜蜜。所以,这个时段李清照的诗词大多是甜蜜、乐观的。但著名的靖康之变改变了这一切。叛乱刚开始,赵明诚的母亲就去世了,赵明诚必须回去奔丧。于是,李清照只能孤身一人带着文物四处奔波。不久,赵明诚又病逝了。李清照非常的悲痛,但还有那么多文物,于是,她只能继续一个人奔波。这个时期,李清照的诗词是非常的悲痛、伤感的,也是最成熟的。因为

生活的压力,李清照又嫁给了一个叫张汝州的人,但她马上发现他不是个好人,于是马上又离了婚,这在封建社会女人是敢都不敢想的。最终,在孤单中,李清照走完了这一生。

李清照的性格也不是普通女孩子的性格,她敢爱敢恨、柔中带刚,颇有一代女豪杰的气质。靖康之变开始后,李清照没少为国担忧,她时时刻刻的关注这朝廷的每个一个举动还不是的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她对那些拼命抵抗金兵的人大加赞赏,而对那些私底下窜通金国的人是恨上加恨。在保护文物上,李清照更是像个男人。最能表现她性格的是她晚年和张汝州复婚又离婚的事。在那个时代,自己的丈夫死了然后又和别的男人复婚本来就是违背道德的,复婚也就算了,可还没到一年,李清照有强烈的要求离婚。离婚在那个时代女人是想都不敢想的,但李清照不怕,她知道张汝州是个小人,她不想和这样一个人呆在一起,就算要坐牢,她也不怕。这就是那个敢爱敢恨的李清照。

李清照,她不一定是最聪明的,她不一定是最悲苦的,她做的是不一定没人做过。但是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封建社会女子的力量!他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经典的诗词和一段曲折的经历。

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

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 内容摘要: 宋代著名女性词人李清照,吟词善于营造意象,其词中意象颇丰,“花”作为频频出现的意象在李清照词的意象系统中占据了最主要的地位。李清照的一生按其生活经历,词作风格可分为三个时期:少女时期、少妇时期、孀居时期,在不同时期,其词中的花意象又各具独特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传达出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清雅的审美追求。 关键词: 花意象 简约质朴 意近旨远 审美理想 时代的跌宕起伏 一度繁华,而又几经波折的宋代王朝已然消逝在中华历史铿锵有力的车轮声中了。时代不幸诗家幸,历史将才华夺目、格高韵胜的女词人李清照留给了我们,更将她诸多精金粹玉之作留给了我们。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她诗、词、文、赋、金石、书画无所不精,而以词的艺术成就最为突出,在宋代文坛上以婉约词著称,并将其发展到高峰。 生于男尊女卑时代的李清照是幸运的,因为她出身贵族世家,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博古通今,多才多艺,且开明通达。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脱俗的气质秉赋,再加上漱玉泉的涓涓细流,便淘洗出了这样一位美貌多情、才华横溢的易安居士。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李清照宛如一株江心独放之出水芙蓉,静静地释放出冰清玉洁的忧伤,在才子无数风流无尽的男性词坛上演绎了一个古代知识女性的传奇故事。她的音、情、声、貌,无不诠释出她的一片冰心,满腹才情。

词是表现词人情感的一种文学式样,但感情并不是词,从感情过渡到词,这中间有一个具体的外化过程,这个外化过程就是意象的营造过程。“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赋予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的艺术形象。”①李清照词中对于意象的营造,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其词中的意象具有独特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传达出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清雅的审美追求。 在封建制度的压制下,中国古代女性长期处于封闭的生活环境中,她们只能悄然而又无奈的轻触闺房中的玉枕、纱橱,柔启珠窗,也只能望及淡月、丝雨、落花、飞絮、舞蝶······才情卓绝、个性独特的李清照也未能幸免于时。而花意象则在清照词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百花园中,《漱玉词》以其清丽旖旎的绰约娇姿令世人瞩目。爱花似乎是女人的天性,李清照词中群花各具芳姿:有“绿肥红瘦”的海棠,有“香脸半开”的寒梅,有“雪清玉瘦”的白菊,还有“终日向人多酝藉”的桂花······ 李清照把感情融注在花的世界中,她的词中几乎都有花的出现,可见她是如何爱花、赏花、知花,花俨然成了她美好心灵的寄托,真挚情感的凝结,自我生命的比附。“花在李清照的笔下,已不是纯客观的外物,而是与词人心灵交感,相互理解的‘人化了’的自然物。李清照对花之意象地描绘,能体现词人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凄婉或惆怅,花简直成了李清照的心理外观物。”② 1、花样年华痴花语---少女时代的李清照 李清照出身书香名门,少女时代的她,家境殷实而无生活之忧,父亲开明而较少遭受诸多陈规陋习之苦,每日嗅百书香气而起,临漱玉泉水而洗,使她既充满天真无邪,又不失大家闺秀的博学颖悟。这在她早期的作品中有着很好

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愁情意象(1)

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愁情意象 姓名:洪杰作班级:07级函授汉语言文学本科南安班学号:070133415 指导教师:陈碧仙 摘要:意象是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更善于用一些典型意象来传达她的闺怨、国家兴亡忧虑、丧亲之痛及乡关之思。她极好地继承了中国文学的比兴传统,更把这些意象的忧郁凄婉内涵发挥到极致,使她那幽密凄凉的情思得到寄托。 关键词:李清照词意象愁情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女作家。她的成就主要在词上,一方面继承婉约的创作风格和手法,一方面又有所创新发展。她的词婉约清秀,情真意切,语言清新自然,音韵优美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 她善于移情于物,所写的客观景物,都带有主观感受,成为感情的载体。她善于选用一些典型意象来传达她复杂的忧郁情调。对于词人来说,意象就是艺术思维的语言,词人的情感必须借助意象这一语言载体才能获得充分有效的艺术传达。梧桐芭蕉的凄凉,海棠梨花的愁苦,菊花林犀的高洁,梅花的孤苦坚贞等等,无不寄寓着她真挚深沉的情感,忧郁凄婉的情思,既含蓄深沉,又合情合理。 一、梧柳芭蕉话凄愁 在李清照词中有梧桐树、柳树、芭蕉树几种主要树木意象,这些树也是文人们常用来入诗入词的“不俗”之物,散发着浓厚的文人的审美趣味。“梧桐叶落”、“雨打芭蕉”,使她情绪低沉,也无兴致去赏那“烟柳”。 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提起“梧桐”不免令人想起白居易的“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由此可见“梧桐雨”这一伤感的意象,经常是写秋日。自古以来文人总是善于悲秋,秋的凄清和冷瑟总使人愁肠百结。李清照所写的都是在秋日叶落的梧桐。“满地黄花堆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对景伤情,久坐窗前,度日如年,不知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到了黄昏,偏又下起小雨,那打在梧桐叶上滴滴嗒嗒的雨声,更加增添心头的寂寞。此情此景,不用读者多加体会,“愁情”早已涂满画面!词人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就那么自然地“点点滴滴”落进了读者

我眼中的李清照

我眼中的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题记你才华横溢,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你的清新婉约,令人称道"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你的豪放刚毅,挥笔写下“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雄浑奔放。你在别人眼中是一位天才,可在我眼中,易安,你是一个经历过国破家亡、生离死别的沧桑女子。 十六岁的你,正是花季。和现在的我一样,你天真、好动,又有少女的纯情。你已不是那个处处依赖父母的小孩子,你已是远近闻名的小才女。荡秋千,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玩的,可你却借此写了你的第一首词。“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我仿佛看到了轻盈的你罗衣轻飏,像燕子一样在空中飘来飘去,伴随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相仿的年纪,你的才华让我望尘莫及。 十八岁的你,初为人妇,和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你们共同致力于文学艺术的研究和金石文字的收集。赵李之恋,是一段浪漫的佳话。也许是美满的生活,让你在文学上的技法日臻成熟。重阳佳节,丈夫在外做官,你凭窗瞭望,惆怅满腹,把对丈夫的思念化为了流传千古的《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一种凄凉,愁苦,寂寥的情愫钻入我的心房,仿佛看到了闺房中的你,对着凄清的月亮,瑟瑟的西风把帘子掀起,望穿秋水,只为远在千里的丈夫,你的多情,忠贞让我感慨。 二十五岁的你,多了一份成熟和稳重,但那份游山玩水、亲近大自然的兴致仍未减少,你从这山山水水间得到了一份怡然、闲适的心情,更使你的作品有了另一分文雅和高贵。“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真是一个暖风醉人的暮春时节,你那刚刚晨醒,慵懒地倚在枕上出神的情态跃然纸上。你的细腻优雅让我倾倒。 五十二岁的你,面对突然转折的命运,显出无比的沧桑。金人攻破了汴京,满腔热血的丈夫出师未捷身先死,你悲痛难忍;你和家人随难民流落江南,家财散尽,你受尽磨难;你难忍心中的寂寥,顶着世俗的压力改嫁他人,却因丈夫行贿而随之入狱。此时的你,身心交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哀愁、伤感让我为之动容。 六十四岁的你,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仍“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为了反抗金军的残暴肆虐,爱国的你发出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壮志,丝毫没有女子的优柔寡断。可是在背井离乡多年,你脆弱得不堪一击,又因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再受残害。此时的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四处漂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曾记否,你在江南赏遍春光,游山玩水,可这儿却成为你的长眠之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怎样的苦楚,凄凉,难过攥住了我的心,只因你那

李清照词的意象研究分析

李清照词的意象分析

————————————————————————————————作者:————————————————————————————————日期: 2

李清照词的意象分析 一、李清照词中花之意象 在李清照现存的四十多首词中,颇多自然意象,竟有三十五首词写到花,花这频频出现的意象,在她词的意象系统里占据了最主要的地位。如海棠、梅、菊、桂、荷、银杏、芭蕉、丁香、梨等等,花之意象几乎篇篇出现。其中写梅十三次,荷花四次,菊三次,桂花二次,海棠二次,梨花二次等,几乎全是在人们意识里风韵独特、毫无媚俗之态的花种。然而,花在李清照的笔下,不是纯客观的自然物,而是浸透着词人深情、景情相融、与词人心灵交感的“情”化了的“花”,“人化”了的自然物。这位好与花为伴的女词人把她杰出的人格精神及特殊时代背景下种种际遇的复杂体验都潜注于对这些花的描写之中,使她成为一个独特的“花间”女性词人。从李清照对花的意象的描绘上,能体验到她的内心的情感:她在早年,抒欢乐之情;中年,抒离别之情;晚年,抒忧凄之情。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称屈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那么,李清照不是简单地把最能引起视觉刺激的花采入词中,而是把意念和理性中与自己的人格追求能够相融合的花撷于笔下,其间的一枝、一境都摇曳着属于女词人自己的那一片“风月”。这既是为了寄情写志所作的有意选择,更是人生体验、人格追求与自然之花的无意契合。 她有一种特殊生活环境中对花事的异常敏感。梅花尚未大开,她就关注着“江梅些子破,未开匀”(《小重山》);梅开刚刚落英,她又怜惜“晚风庭院落梅初”(《浣溪沙》);而“昨夜风疏雨骤”(《如梦令》)更是牵系着她对花儿命运的关切。任何情感的形成与抒发,无不是词人对自身的生存状态所作出的反映。因此,“风疏雨骤”之后的“海棠花”,就不仅仅是引发作者惜春伤花情感的一种外物,在此,海棠花的生命遭遇与词人对自身命运的意识已经融合。即在这“浓睡不消残酒”的背后,便有着对人生价值的现状的思考,或者对未来命运摇落的隐忧。这正与海棠花在“风疏雨骤”之后“绿肥红瘦”的那种生命状态的沟通,怜花自怜,花的生命状态成为人的命运状态的象喻。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心雕龙·物色》),“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文赋》),情、辞随物而变化,这是人之常情,因此,李清照独特词风的形成,固然是与其先天的性别、性格和后天的家庭环境的熏陶、学养、才识等诸因素分不开的,但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的心理,敏感入微的体察、捕捉外物入词,以神工妙笔对花之意象描摹刻画,也是形成她词风独具一格的重要原因。早年的李清照,天姿聪颖、潇洒不羁,虽囿于狭小的深闺庭院,但有远大的抱负理想,这从她早期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可见。婚后,多情善感的李清照,即使与丈夫暂时的分别,在她的笔下自然写出的是伤别离的离情词。南渡以后,李清照流离至建康(南京),此时,气质非凡的李清照诗兴不减当年,还常与丈夫出门郊游觅诗句。宋人周辉记云:“顷见易安族人,言明诚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觅诗,得句必邀其夫赓和,明诚每苦之也。”你看她“直欲压倒须眉”。明诚病逝,给李清照沉重地打击,显然使她的词风随着时代和个人命运的巨变而由前期的清丽妍媚变得凄婉幽恻。花之意象的情调也由前期的蕴含着快乐而转为浸透着悲苦。如她早年笔下的海棠,无论是经风雨后,变得“绿肥红瘦”,还是海棠开后的“拥红堆雪”;或写她沉醉“误入藕花深处”,或写她流连于露洗的“苹花汀草”;或笔下春深时的“梨花欲谢恐难禁”,或笔下寒食天的皎月“浸梨花”……诸花之意象,都包蕴着无穷的遐想,深含着词人的轻灵神思。把读者引进一个无限清新而又无比洁静美妙的境界。这在当时北宋词坛上别具一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里仅有菊花为例。在李清照之前颇多咏梅诗作。屈原咏菊是为表明自己的卓尔不群,“渊明之属意于菊,其意不在菊也,寓菊以舒其情耳。”(《菊趣轩记》)而李清照人品文品深受“屈平、陶令”的影响。在追求崇高理想的情操上,在高洁而不同流合污的品格上,他们是一致的。屈子“餐秋菊之落英”,陶令“东篱”下“采菊”,易安笔下的“琼肌”、

浅析李清照词不同时期的愁情2 (1)

浅析李清照词不同时期的愁情 【摘要】: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出类拔萃的的女词人,其词多抒写愁情。不管是少女时期的闲愁还是少妇时期的闺愁,亦或晚年时期的国破夫亡之愁,李清照都深刻反映自己的生活和当时的时代气息,这也使得她写愁情的词作上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李清照诗词研究愁情 李清照一生写下很多词作,其词多是自身情况的真实写照。其词大致可分为少女时期、少妇时期和晚年时期。李清照少女时期生活自由无忧,其词活泼有趣但隐约表现出词人对美丽好景易逝的伤情,她既是无忧虑的,又是富有愁情的。到了少妇时期,李清照经受着与丈夫的彬彬分离的痛苦和寂寞,其词多寄托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李清照晚期的作品把自身情感同国家兴亡联系起来,面对国破夫亡的苦痛,她表现十分沉重。三个时期的词作足以让我们沿着李清照这位伟大的女词人,探索和体会其一生的愁情。 一、少女时期若有若无的闲愁 在她十八岁之前的词作,抒写的大都是少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个时期的词大多体现一位贵家少女的生活情趣。如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表现出对生活的喜爱,极富热情,抒发了悠闲风趣的情怀。“自少年便有师名,才力华瞻,逼近前辈。”1李清照对生活、读书和爱情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和阅历的不断增长,李清照的心中开始感悟春华秋实的人生变化,一草一木渐渐在她的眼中变得有生命。这种若有似无的闲愁涌上了李清照的心间。这些少女闲愁自然而然地体现在她早期的词作之中: “昨夜雨疏风聚,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这是词人早起的名作,这首词通过暮春时节词人的感受,表现词人对花事和春光的爱惜,以及女性特有的关切和敏感。“昨夜雨疏风聚,浓睡不消残酒。”暮春时节词人心情抑郁不展,风雨交加的夜晚,更添词人苦闷。词人借酒遣愁解闷,一夜醒来酒意却还是驱走不散。词人想起了园中海棠,想知道她现在如何。她急忙卷起帘子问侍女,侍女却回答还是和往常一样,这时候李清照感叹:“知否?知否?”,这是词人对侍女的纠正。“你知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历经了一夜的风雨,现在应该是枝叶繁茂,花朵稀少了!”词人写这首词层次丰富,情感曲折,把自己惜春怜花的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词从“昨夜”写到清晨,“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在写到昨夜风势之大,雨点稀疏时是直接点出的,然而喝酒的原因在此却是没有明讲,可是我们可以猜测,喝酒无外乎和消愁有密切的关系。“不消”两字,表面上是酒意未散,实则是说沉醉酒水也无法消解心中的伤感和烦闷的心情。词人和卷帘人的对话及其动作神情,更抒发了她内心的惜春怜花之情。用了“应是”二字,说明词人并没有目睹海棠的面目,却用怜缅之心揣测出意境。“肥”、“瘦”、“红”、“绿”四个字把风雨前后绿叶红花以及凋残的暮春景象描摹得宛然如见。词人传神地表达了自己惜春怜花的细腻情感。 李清照早期的少女情怀总是夹杂着淡淡的滋味,似有似无的愁绪感染着我们。少女的闲情雅致以及郁郁寡欢的生活成就了词人笔下精彩的词作。少女的闲愁着实是词人的真实生活反应,不是无病呻吟。不过,由于阅历甚少,这时期的词作,或是风卷残红引起的伤感,或是因骤雨摧花引起的犹豫。李清照少女情愁的词作,始终少了一些远大的理想内涵,缺乏较为深刻的社会意义。 二、少妇时期缠绵细腻的相思离愁

李清照宋词赏析

李清照宋词赏析 (一)《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 【作品介绍】也题作《浣溪沙·闺情》,被选入《全宋词》。此词以清丽的风格,寓伤春之情于景物描写之中,格高韵胜,富有诗的意境。可以“唐风”、“庚调”论之。 【原文】浣溪沙·闺情作者:宋·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注释】1、绣面:唐宋以前妇女面额及颊上均贴纹饰花样。2、芙蓉:荷花,此处指很好看。3、飞:《历代诗余》作“偎”4、宝鸭:指两颊所贴鸦形图案,可参敦煌壁画供养人之妇女绘画,或以为指钗头形状为鸭形的宝钗,钗,古代妇女头上的饰物。5、香腮:美丽芳香的面颊。6、一面:整个脸上。7、风情:男女爱慕之情。8、韵:标致。9、笺:纸,指信笺、诗笺。 【简析】此词当是易安早期作品。写一位风韵秀的女子与心上人幽会,又写信相约其再会的情景。人物的肖像描写采用比拟、衬托、侧面描写的方法。语言活泼自然,格调欢快俊朗。

这首言情小调通过对一个女子的情态的几个侧面摹写,不仅生动地勾勒出她美丽动人的外貌,而且也展现出人物大胆天真的性格,以及蕴藏在心底的细腻幽深的感情。 上片三句中前两句“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是一副似对非对的偶句。“绣面芙蓉”形容这个女子姣美的面庞宛如出水荷花,光艳明丽;“斜飞宝鸭”是说她把用宝石镶嵌的飞鸭状头饰斜插鬓边,对自己作了精心地修饰妆点;正如古人所说的“粉黛所以饰容,而顾盼生于淑质”,这两句表示词中女主角天生俏丽,再加以入时的华饰,就必然产生不同一般的效果。句中的“一笑开”三字之妙,妙在它以动态描写打破了静物写生,起到了能将词中的女子从字面上呼出的奇效;而其中“开”字在这里用得尤为精巧。诗词之妙,在于炼字炼句,使一词一句的含义达到极大的丰富;即如这个“开”字,无疑是指芙蓉花开,但其深层意思未尝不可以表示词中女主人公心底被禁锢的爱之苞蕾正在展放。接下来的“眼波才动被人猜”这句神来之笔,便为此提出了很好的印证。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个女子美目流盼,宛如一弯流动明澈的秋水,其中映照着她内心的喜悦与怕人发现自己秘密的悸栗。越怕人猜,偏会被猜,这便是生活的真实;作者捕捉到这一真实,用朴实无华的文字恰当地表现出来,更添了几分韵味。 下片进一步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前两句“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是一副较为工巧的对偶句,摹写出这样的情景:幽居深闺的怀春女子,完全被“爱而不见”的愁苦与期盼的喜悦所左右,这混杂的感情化为风情万点,都从她一颦一笑的的面部流露无遗;终于她大胆地展开半张素笺,舞动一只彤管,把满怀思念、娇嗔与幽怨倾泻给自己深深系恋着的人。

李清照的词风特点

李清照的词风特点 唐诗 宋词一直是我国文坛上独树一帜的文化奇葩。 说到宋词, 我们便会想到婉约 派和豪放派。 提起婉约派,我们自然会想到温婉、柔美的语言和清丽脱俗的意境,不仅会 冲口而出“才下眉梢,却上心头”的忧伤,亦会想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 朝朝暮暮”的缠绵悱恻, 还会想到“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相思 之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悲痛之情。…… 婉约派词风的内容似乎大多数表现的是男女之间的感情,以及个人的遭遇, 偶尔也会有一些山水田园的作品。 我们大家都知道,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李煜、李清照 、温庭钧等。柳永的《雨霖铃》中的名句,我们都能耳熟能详“杨柳岸,晓 风残月”,婉约派的词似乎以凄凉、清新、圆润,结构细致精密为特点,在表现 形式上十分含蓄、内敛。大多抒发个人情感,离愁别绪的凄美文风。 婉约派的女词人中,我特别喜欢李清照的词。 北宋末年,赵明城辞别家人远离家乡到外地出任知州,李清照独守空闺,又 恰逢九九重阳佳节。天气骤然转凉“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天从早到晚,天空总 是布满“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耐,寂寞不已。外 面天气不佳,只好一个人闷坐在家里,独自一个人看着香炉里,瑞脑香升起的袅 袅青烟出神发呆, 真可谓百无聊赖! 又恰逢重阳佳节, 天气骤然转凉, 睡到半夜, 凉凉的寒意透入帐中落在枕上。 与原本夫妻团聚时闺房的温馨气息相比, 此时更 觉凄凉、冷清,才会有“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的凄凉感觉,怎 么能不叫人“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独自一个人闷坐在闺房, 才强打起精神“东篱把酒”然而, 并不能让她的愁 绪释怀。反而让她的心中掀起更大的情感涟漪。重阳佳节,菊花开得美丽鲜艳, 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排遣对丈夫的 思念之情。“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无须再多言语,刻骨的相 思之情已经跃然纸上。独立于南宋词坛,令人叫绝。 李清照在写《声声慢》时,正值金兵大举入侵,北宋很快灭亡。与李清照志 趣相投的丈夫,也不幸病逝在任上。在她南渡逃难的过程中,夫妻俩半生收藏的 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得李清照尝尽了国破家亡,生活 颠沛流离的苦楚。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笼罩在一片凄惨愁苦的氛围中,

探析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

探析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 汉语言文学 学生刘静指导教师赵俊波 【摘要】这篇论文所阐述的是李清照词中所出现的花意象,花意象的使用与作者身世经历密切相关。在各个时期所出现的花意象又具有不同的特点,随着李清照经历变化而变化。花意象所呈现的种种景象也是词人自身命运遭遇,从李清照的咏花词中我们能看到一个女词人的精神品质,雅趣风尚。李清照爱花,视花为知己,以花自比,运用女性独特视角和心理体验描绘出别样的群花意象图。 【关键词】李清照花意象身世经历独特之处

The flower image of Li Qingzhao in the word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Li Qingzhao in different period flower image ,The flower image in Li Qingzhao's word has risen for the poet's philosophy of life and emotional sustenance.In different periods of flowers on behalf of the ci poetry of different periods of mentality and ideology,From the "flowers" image we feel Li Qingzhao the delicate feelings and sentimental life.The flower image under the pen of Li Qingzhao presents a women's life course,Flower is the embodiment of poet himself. Li Qingzhao word quantity flower images in considerable, The basic focus on plum, chrysanthemum, GUI, lotus, Begonia flowers.The poet inherited image flower before the generation of writing according to his own emotional experience to create a unique image of flowers. 【Key Words】Li Qingzhao The flower image Life experience Unique flower image

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愁情意象(1)

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愁情意象(1)

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愁情意象 姓名:洪杰作班级:07级函授汉语言文学本科南安班学号:070133415 指导教师:陈碧仙 摘要:意象是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更善于用一些典型意象来传达她的闺怨、国家兴亡忧虑、丧亲之痛及乡关之思。她极好地继承了中国文学的比兴传统,更把这些意象的忧郁凄婉内涵发挥到极致,使她那幽密凄凉的情思得到寄托。 关键词:李清照词意象愁情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女作家。她的成就主要在词上,一方面继承婉约的创作风格和手法,一方面又有所创新发展。她的词婉约清秀,情真意切,语言清新自然,音韵优美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 她善于移情于物,所写的客观景物,都带有主观感受,成为感情的载体。她善于选用一些典型意象来传达她复杂的忧郁情调。对于词

人来说,意象就是艺术思维的语言,词人的情感必须借助意象这一语言载体才能获得充分有效的艺术传达。梧桐芭蕉的凄凉,海棠梨花的愁苦,菊花林犀的高洁,梅花的孤苦坚贞等等,无不寄寓着她真挚深沉的情感,忧郁凄婉的情思,既含蓄深沉,又合情合理。 一、梧柳芭蕉话凄愁 在李清照词中有梧桐树、柳树、芭蕉树几种主要树木意象,这些树也是文人们常用来入诗入词的“不俗”之物,散发着浓厚的文人的审美趣味。“梧桐叶落”、“雨打芭蕉”,使她情绪低沉,也无兴致去赏那“烟柳”。 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提起“梧桐”不免令人想起白居易的“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由此可见“梧桐雨”这一伤感的意象,经常是写秋日。自古以来文人总是善于悲秋,秋的凄清和冷瑟总使人愁肠百结。李清照所写的都是在秋日叶落的梧桐。“满地黄花堆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对景伤情,久坐窗前,度日如年,不知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到了黄昏,偏又下起小雨,那打在梧桐叶上滴滴嗒嗒的雨

一剪梅古诗赏析李清照

一剪梅古诗赏析李清照 李清照 的一剪梅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下面一起来赏析下!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①,轻解罗裳,独上兰舟②。云中谁寄锦书来③?雁字回时 ④,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 心头。 注释 ①红藕:红色的荷花。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②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兰舟:用木兰木造的舟,诗词 中多只泛用作舟的美称。 ③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 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 的美称。 ④雁字: 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 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 雁。 译文 荷已残, 香已消, 冷滑如玉的竹席, 透出深深的凉秋。 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 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 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 心头。 鉴赏
1/7

这首词的创作时间, 是一个首先要辨明的问题。 根据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 《琅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 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有的词选认为,此说“和作品内容大体符合。 上片开头三句写分别的时令和地点;下片起句‘花自飘零水自流’回应这三句。 这些都是写分别时情景, 其他各句是设想别后的思念心情”(见 1981 年人民文学 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选》)。有的选本则认为,“就词的内容考察,是写 别后的思念,并非送别”;开头三句也是写“别离后”的情景(见 1981 年上海古 籍出版社出版的 《李清照诗词选注》 、 1982 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 《唐宋词选注》 )。 玩味词意,比较两说,似以后一说为胜。首先,《琅嬛记》的记述本不可靠,如 王学初在《李清照集校注》(1979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所指出:“清照适 赵明诚时,两家俱在东京,明诚正为太学生,无负笈远游事。此则所云,显非事 实。”何况《琅嬛记》本是伪书,所引《外传》更不知为何书,是不足为据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应就词句本身来寻绎它的内容、推断它的写作背景。从上阕开 头三句看, 决不像柳永 《雨霖铃》 词所写的“留恋处, 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咽”那样一个分别时的场面, 而是写词人已与赵明诚分离, 在孤独中感 物伤秋、 泛舟遣怀的情状。 次句中的“罗裳”, 固明指妇女服装;第三句中的“独 上”,也只能是词人自述。至于以下各句,更非“设想别后的思念心情”,而是 实写别后的眼前景、心中事。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 领起全篇。 一些词评家或称此句有“吞梅嚼 雪、 不食人间烟火气象”(梁绍壬 《两般秋雨庵随笔》 ), 或赞赏其“精秀特绝”(陈 廷焯 《白雨斋词话》 )。 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 下半句“玉簟秋” 写室内之物, 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 说明这是“已凉天气未寒时”(韩偓 《已 凉》诗)。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 怀。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 肤间触觉, 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 这一兼写户内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 的起句,一开头就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它的感情色彩。 上阕共六句, 接下来的五句按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 所触之 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 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 后的悬念。 词人独上兰舟, 本想排遣离愁;而怅望云天, 偏起怀远之思。 这一句, 钩连上下。 它既与上句紧相衔接, 写的是舟中所望、 所思;而下两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则又由此生发。可以想见,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 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 不分白日或月夜,也无论在舟上或楼中,都是萦绕于词人心头的。 这首词上阕的后三句,使人想起另外一些词句,如“日边消息空沉沉,画眉 楼上愁登临”(郑文妻孙氏《忆秦娥》),“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晏
2/7

浅谈李清照诗歌的风格特色

浅谈李清照诗歌的风格特色 作者:赵丹时间:2010/7/8 13:29:00 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李清照诗歌风格形成原因 论文摘要:李清照的诗歌题材广泛,爱憎分明,风格豪迈道劲,颇有大丈夫气概,字里行间洋溢着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善于使事用典,借古讽今,并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本文将详细论述李清照的诗歌风格,并探讨其形成原因和其诗词风格的相互影响。 文翰寓品格,诗章见性灵。李清照是一位真正用心、用情写作的诗人。她的诗作虽大多散佚,现在能收集到的不过十余首,但却皆属上乘之作。李清照诗歌的思想境界较词深广,内容题材也广泛得多,不再拘泥于儿女之情,而是充斥着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雄浑沉郁的家国之思和对人生的种种感悟。 一、豪迈飘逸的诗歌风格 李清照的诗歌风格豪迈遒劲,奇气横溢,颇有大丈夫气概,善于使事用典,借古讽今,想象丰富,语意飘逸,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李清照的词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而诗则大都是洗净儿女气的慷慨之音,整体风格与词不同。 《乌江》(也作《夏日绝句》)是李清照的一首流传很广的诗作。“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全诗表达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生时要顶天立地做人中豪杰,死后也做鬼中英雄。全诗气魄宏大,感情深沉,用项羽的不肯南渡对比偷安~隅的南宋君臣,从而达到借古讽今的效果。假若人们是初读此诗,谁又能相信这会是出自一位经常咏叹“绿肥红瘦”、“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弱女子之手。《咏史》:“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此诗通过赞美嵇康,严厉地抨击了那些卖国求荣、厚颜无耻地依附伪政权的士大夫,笔力强劲,震撼人心。《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这首诗是绍兴五年李清照在金华时所作。气象宏伟,感喟深沉。作者面对胜迹发出兴亡之叹,和一般的题咏诗不同,她把大好河山与祖国命运结合起来,以雄峻的笔势,极写了八咏楼的江河横流、旷野无边的景色,气魄卜分宏大。而一个“愁”字又把读者的心思从眼前壮丽的景色带到现实中风雨飘摇的南宋朝廷,如此大好河山竞忍心拱手让与敌人,不禁使人万分愤慨。这几首诗中的雄浑豪迈之气已超越一般男子之所作,其气魄之大,见解之深,思虑之广,已足可俯视巾帼、不让须眉了。

我心中的李清照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题记 你,李清照,幼有才藻,出语惊人,博览群书,风华照人。 年十八,嫁太学士赵明诚。但怎料新旧党争,你与夫君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于是便有“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独守空房,处深院之中,无比寂寞,只盼夫君归来。“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代才女,会只在情愁中独自徘徊么? 皇帝昏庸,辽国入侵,夫君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从此与你阴阳相隔,你居无定所,身心憔悴,颠沛流离,形影相吊,无怪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久经飘零,独在异乡,尽管春日双溪风光绮丽,但在你眼中,却只是一片暮春的悲哀。触景生情,物是人非,“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愁之味,想必你已深知其味。 你愁得逝去了如花红颜,逝去了如水年华。但你并没消沉,当你避难于浙江金华,登楼遥望半壁江山,不禁临风感慨:“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好个“气压江城十四州”,这哪里象是一个流离失所的女子所写,倒更象一个期待收复失地的大将所作! 但你空有理想抱负,却无奈生了个女儿身啊!你不能象辛弃疾,拼死进谏,亦不能象岳飞,血战沙场。你只能默默地愁啊,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在寻觅什么?是国家的存亡,还是民族的命运? “怎一个愁字了得?”是呀,你的情愁、家愁还有国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你一个人便为天下担负了所有的愁,便为天下尝遍了愁之滋味。 积三百年之动荡,积古往今来万般情愁,终造就了你——一个万古愁心的易安词人 窗外,雨正浓,独伴孤灯前,翻开案前那卷李清照词集,触摸着那些哀艳的文字,心中升腾起一份雨丝般的柔软,抑或是明媚或者是忧伤,于是雨声不再清冷,长夜不再孤寂,思绪也飞越千年,耳边又飞扬起那令人心醉的《如梦令》曲调

论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

论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 [内容摘要]李清照钟爱于花,在她的词中,花作为主要的意象频频出现,这些“花”意象和词人自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隐喻和象征关系。花地开谢枯荣贯穿在李清照人生的不同阶段,她把感情完全地融注在花的世界中,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不是单纯地咏物抒情,而是已经上升为词人的人生哲理与情感寄托,达到人亦是花,花亦是人的境界。不同时期的花正代表着词人不同时期的心态和思想。从“花”的意象中我们感受着李清照细腻的情怀和感伤的人生。其笔下少女时期、少妇时期、寡妇时期,花的意象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李清照的生命流程及其蕴涵的深刻情感,本文试通过剖析她词作中的“花”意象来再现她人生各个时期的生命状态和情感历程。 [关键词]李清照词花意象 意象作为古诗词中一种突出的文化现象,是中国文化特有的范畴,它很早就出现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与文论中。“意”指审美主体的意识、心志、情义、旨趣等心理内涵,表现在艺术作品中,则指其思想含义、情理内容、精神境界。“象”来自于物,又不是单纯的物,它是从具体的形象概括而来,不仅成为形象与想象的共名,而且积淀了具象思维的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意象主义者认为意象是主观选择、加工和创造而融入了情义和美感的有意味的形象。将人的情思融入对意象地体察中,把它写成有知有觉有爱有恨的有情物,以形传神,从有限中传出无限。 中国的诗词是古代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历代许多文人地创作往往由“物”而引发某种深思或者情感体验。而其中的“花”更是文人骚客的至爱,娇美的花带给他们许多的遐思,同时更是个人情感与品性的一种寄托。屈原的“制芰荷以为衣服兮,集芙蓉以为裳”,李商隐的“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欧阳修的“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等。在这些男性文人的诗词中寄寓了他们对于自我生命的一种深刻感悟。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亦写了许多关于“花”的词,作为女性词人,她所显露的更多的是作为女性主体的生命经历和情感体验,与男性诗人有着微妙的区别,她的“花”比男性文人写得更为细腻、真切。因为女性的观“花”与男性的赏“花”往往是两种不同的心境,由于这种不同的心境也就造成了李清照词中“花”意象的与众不同。这是一个把自我的情感体验深刻地融入于花的喜好之中的女子。从这些“花”中我们看到了李清照的空灵、忧愁与悲戚,在李词中“花”的意象被李清照用个人情感升华了,几乎超脱了花作为物的范畴。梅花、菊花、桂花、荷花、海棠等在《漱玉词》中已成为主人公心态的外化或生命状态的象征,烙上了词人心灵的轨迹。 李清照出生在一个很有名望的、学者型的官宦家庭,祖籍济南。父亲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学识渊博,精通诗文,和当时著名的文人学士多有交际,在文坛上颇有名望,与廖正一等并称为“后四学土”。母亲也是一位博读诗书精通文墨的大家闺秀。李清照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文学气息十分浓厚的家庭里,她所受到的教育和熏陶不是普通女子所能相比的。她是一个生性活泼开朗、热爱生活的女孩子,开明的家庭环境使她不像一般的大家闺秀那样被局限于闺房绣楼之内,而是常常走出重门深院,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吟诗填词,交友聚会,无拘无

李清照诗词中的愁情美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39457945.html, 李清照诗词中的愁情美 作者:邢转勤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08年第11期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愁女子”。其词在表现内心情感世界时,具有愁情美。本文旨在从婉约美和悲壮的风骨两方面略谈谈其诗词中的愁情美。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作家。她坦率大胆地抒写自我的情感世界,以及对国土沦亡、生灵涂炭的忧虑,对南宋朝廷不图收复失地、苟安江南的行径予以斥责,并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不仅比“男子作闺音”更为真切自然,而且改变了男子一统文坛的传统格局,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正如清人李调元所说:“易安居士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不徒俯视巾帼,直须压倒须眉”。(《鱼村词话》卷三) “易安居士李清照,宋济南人。父格非,母王状元拱辰孙女,皆功文章”(《宋史·文苑传》)。《宋史·李格非传》云:“女清照,诗文尤称于时。”《碧鸡漫志》卷二云:“作长短句,能曲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然而,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愁女子”,她既无子嗣,又中年丧夫,遭遇国破家亡,晚年流落他乡,其词在再现现实生活,表现个人情感时具有愁情美。下面就从婉约美与悲壮的风骨两方面略谈其诗词中的愁情美。 一、婉约的优美感 清王士祯《花草蒙拾》云:“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唯幼安称首。”李清照的诗词具有婉约的优美感,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作为一位女词人,李清照的诗词不仅善于捕捉细小而生动的意象来表达难以言传的感情,而且善于表现情感的微妙变化,融情人景,具有婉约的优美感。 如《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李清照为思念别离的丈夫而写的一首绝妙的词作,历代传为佳作神品。词写得摇曳多姿,很耐思味,笔触细腻含蓄,不言思,不言情,而无所不见思与情。上阙以薄雾、浓云、瑞

李清照的写作风格

李清照的写作风格 善于移情于物 她更多地采用比拟的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明志,用心灵的眼睛观察生活,所描述的情景无不惨透自己的心情,使主客观得到高度的统一,感情深挚,诗味隽永。 李清照善于熔铸典故和前人诗词。李清照现存诗词中,用典及点化前人诗句者近半。 其显著特点: 一是多用人们熟悉常通之典,为避生僻晦涩; 二是由作者意旨流摄,创意新颖,拓深了词作内涵; 三是把典故用通俗口语表现,明白晓畅,灵动自然。 如“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念奴娇》)、“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雁过也,正伤心,即是旧相识”(《声声慢》)。这既用典,又以触景生情,生动地反映出作者彼时彼地的复杂内心世界,率真自然,明白易晓,典故与词境水乳交融,达到了“点铁成金”、脱胎换骨、以故为新的境地,构成完美的艺术整体。其重大贡献,对宋词的发展起了良好的影响。 词构思精巧 善于造境,实可谓篇篇佳构。有的前乘后继,一泻千里;有的层层设疑,由果追因,储蓄委婉;有的上情下景,或情景交融。每一首词者可看出其高超的艺术功底。通过神奇的艺术构思把自己凄楚的心情,深沉的愁怨,婉约蕴藉,跌宕曲折的表现了出来。 语言独具风格 清新自然而又富有音乐美。她的语言明白家常,能“以寻常话度入音律”,化欲为雅。李清照独能用浅欲之语,发清新之思。如“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行香子》),全是口语,似信手拈来,全无雕饰凿痕迹。但细细品来,却又词蕴深意,言外有情。 李清照对语言的煅炼正在于发掘生活中富有读音的情感后,又能从口语中挑选最准确、最生动的语言来表达,所以能够在平易中显现功力,浅近中显现精美。李清照的语言还富有音乐美。她本人对音律的造谐很高,懂得利用语言本身的自然音响和节奏来表达特定的情感,增强了作品表达情感的效果。《声声慢》开拍连用十四个叠字,这十四个叠字,取得了出人所思的艺术效果,深化了主题,达到了“复而不厌,迹而不乱”的艺术境地。

高考作文素材 李清照篇

李清照,心中的美神 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恋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 从没人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代的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却美于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美于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你的美独一无二,无人替代!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远的追求! 伴着晨曦,越过千年,我走近了你…… 我走过?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寂寞,走过?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走过?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的风情万种,走过?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的孤独惆怅,走过?不如随分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的清冷无奈……维纳斯因断臂而美丽,贝多芬因失聪而伟大,而你却因才气而孤独。你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在那个年代,你无疑是枝头的一朵奇花,凛冽的秋风摧残着你,你却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强地挺立枝头,尽情绽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靡凋谢。你的才气、倔强铸就了你的孤独,你那绝世的孤独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绝的美丽! 你乘一叶扁舟,载着浓浓的愁绪,忧郁的眼神,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向我们走来。千年的风雨淡退了琉璃繁华,沉淀了,你的泪光柔弱中带着忧伤。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夜太漫长,凝成霜,惨白的弯月勾住了过往,使得这孤独融入了淡酒,令你最难将息,直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的一生被这漫天的愁绪所包围,闺愁、家愁、情愁、国愁,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香残酒,面对着绿肥红瘦,没有同道,没有相知,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那愁情深深深几许?蚱蜢舟也无能为力。既然载不动,那就和着孤独化作咸咸的泪,滴在对赵明诚的追忆里,滴在对国仇家恨的绵绵思绪里。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心中永远的追求。你站在山顶,吮天地之锐气,吸日月之精华。你不会孤独。你带着周身的光芒,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我坚信,在新的时代,仍有在你的精神感召下的蕙质兰心的女子。爱玲继承了你的坚定与毅然决然,三毛继承了你的豪放与洒脱,张小娴继承了你的锐利与透彻,舒婷继承了你的甜蜜而独立的爱情……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永远的追求,你擎起了一盏孤独的灯,照亮了一段孤独的历程,用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独舞,如一朵摇曳的花,守护着中华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满分理由” 这是一篇立意独到、文采飞扬的大气之作。出众之处在于:

李清照词中的愁

李 清 照 词 中 的 愁 姓名:赵国辉 学号:B11090109

李清照词中的愁 作者:赵国辉 摘要:“愁”字在李清照的词作中频频闪现,就是那些通篇找不出“愁”字的词作,其表现的情绪,也大多与“愁”结下了不解之缘,或是少女的淡淡轻愁,或是闺中少妇的闲愁,或是离愁,或是“双溪舴艋舟”都“载不动”的愁,或“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愁。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李清照的词可谓独树一帜,而在这位言愁高手的笔下,有她的寂寞深闺的思愁,缠绵悱恻,闲适慵懒,孤灯难眠,愁意不减;有她借景抒情的悲愁,赏花饮酒,含蓄委婉,意味深长,挥之不去;还有她的思乡忧国的哀愁,柔中带刚,愁损北人,国运维艰,愁压心头。她的词作虽不多,可是运用“愁”字却非常之多,这在历代词作中实属罕见,在宋代言愁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李清照也是宋代杰出的女文学家。 关键词:李清照; 词; 愁情别绪; 愁; 封建观念 从古到今,诗词歌赋,处处见愁情,处处言愁。多少文人骚客喜欢用愁情来抒发自身的深闺情愁、离愁别绪、忧国忧民、郁郁不得志的思想感情。“愁”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常见的书写主题,也是历代文人骚客常常抒发的一种思想情怀。有直抒主题,直接用“愁”来点明主题的,也有隐喻愁怀,未见“愁”字而处处带愁情。如:南唐后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雨”(《苏木遮》)。而宋代婉约词的词作中,更是随手可拾,随处见愁情。以柳永和李清照

最为突出,柳永的“离愁万绪,闻岸草,切切蛩吟如织”(《倾杯》),而李清照的言愁词更是愁中见真情,令人无不为词人的愁情所感动,亦使人回味无穷。 从花朵的细微变化中,敏感的清照,参悟到了自身的生命状况,时光与青春,将在“雨疏风骤”中消去么?伤感自然而然占据了词人心头。丈夫的出仕远游,带走了她生活中聊以自慰的“同志”乐趣。“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普天下聪慧而又多情的女子,谁没有过类似的情感体验呢?只是道不出罢了。“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在思念丈夫的离愁里,一定还有别的感伤。 在她的前期词作中,常常浸满了闺中闲愁和思夫的离情别绪,深婉而又细腻,在“人比黄花瘦”的清瘦和憔悴中,自有一段蹙眉美人的清韵。她的“愁”,来自以下几方面的途径:在悠久的中华文化滋养下成长的李清照,不可避免地受到无处不在的“忧患意识”熏染;家庭内对她性格与天份的完好保护与社会对女性压抑的冲突,使她深刻地感受到女性的悲剧;敏感的女性心理,又使她极易感受到词感伤、忧郁的柔性品格,接受词言愁的审美准则;与丈夫的离别,不仅拨动了相思的心弦,也极有可能激起了她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向往而又注定与己无关,心中的愁绪便越加浓重。但这一切愁绪,在某种程度上被美满幸福的婚姻爱情生活轻轻化解了,与她后期词作中的“愁”比起来,前期的“愁”虽然深婉、缠绵,但在“闷损阑干愁不倚”的时候,相思的苦涩中也夹杂着爱情的些许甜意。 作为女性的她,既有女性词人的多愁善感和细腻,又有男性忧国忧家、郁郁不得志的远大志向,她的词作具备了刚柔之美,这也是其独特之处。而在众多的抒愁奇作中,宋代杰出女词人李清照无疑占有着一个重要的位置,她的作品中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