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融入其中出乎其外——苏轼《江城子》教学反思

融入其中出乎其外——苏轼《江城子》教学反思

融入其中出乎其外——苏轼《江城子》教学反思
融入其中出乎其外——苏轼《江城子》教学反思

融入其中出乎其外——苏轼《江城子》教学反思-中学语文

论文

融入其中出乎其外——苏轼《江城子》教学反思

■ 周芳

苏轼的一首《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凄婉动人,绵延千古。但是怎样让学生深入体悟这一首感染性极强的词作,却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难度较大的课题。近来,笔者有幸观摩了一节以此为课题的公开课,颇有感慨。

教者以诗歌诵读入手,引导学生梳理诗歌内容,初步领会苏轼的凄凉心境;接着要求学生按照上下片的层次,细加梳理诗词的思想内容,深入体会词人心境;最后要求学生寻找本文突出的表达技巧,体会其对词人情感表达的作用。

表面看,这节课的教学步骤严密,教学内容全面,既有诗歌品读,又有技巧鉴赏;既有诗歌内容梳理,也有情感体悟。但是,总体感觉是学生在很长时间内是游离于诗歌意境之外的。而这恰恰是诗歌教学之大忌,因为只有真正融入其中,学生才可以全面、透彻地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词作者幽微、委婉的创作主旨。

在这看似完美的公开课里,为什么学生会游离诗歌之外呢?这是个值得深究的话题。结合个人体会,笔者以为下面三点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警醒。

教师的完美设计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课前要摸清学生鉴赏诗歌可能出现的难度,课堂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也须以学生的现有能力和可能达到的能力层次为基准,课堂的组织更需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作出相应调整。但是纵观这节公开课,教师教条地按照既设的程式展开课堂教学,虽也有诵读、品味,但学生更多是浮于词作表面,应付式地完成教师下达的教学任务;虽也能对苏轼意欲表达的主旨把握一二,但是对诗境的体悟还是肤浅的——而这

恰恰是诗歌鉴赏最有味的地方。试想,这样的设计和教学怎能引导学生深度融入课堂、融入诗境呢?

学生融入诗歌能力的培养不足。诗歌鉴赏从小学阶段,甚至幼儿园阶段就开始了。但是,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如何,学生需要哪些鉴赏能力的提高……在平时的访谈中,可以发现,这些都是语文教师不曾涉足或严重漠视的环节。直接后果是,无论是中考的诗歌鉴赏,还是高考的诗歌鉴赏,每年学生的得分率都在低位徘徊。毋庸讳言的是,即使是我们语文教师,也有不少人是忌惮诗歌鉴赏的。在这个背景下,又有多少人给予学生融入诗歌能力的培养呢?

放手学生的意识淡薄。学生是课堂学习的当然主人,诗歌鉴赏更需要学生在多番诵读的基础上,细细品味。但是,在时下的课堂里,教师更多地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更高目标,看似谦和、实则粗暴地牵引学生完成一个又一个的预设问题。探问缘由,“学生基础薄弱,需要教师的指导”几乎是其清一色的而又相当冠冕堂皇的回答。其实,这个托词无力地显示着教师对学生的习惯性的管制,也透露着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掌控、引导能力的不足。

就苏轼的这首《江城子》而言,其感染性极强,也极需教师引导学生融入其中。为此,笔者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了探求。

课前诵读,初步感知诗境。诗歌教学的不二法门是诵读,只有在诵读的基础上,学生才可以领会词作的内容,进而把握词人的创作主旨。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忽略诗歌诵读教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们自身对诗歌诵读的研究不到位,甚至自己的诵读能力就相当有限;另一方面是由于过分依赖现行的诗歌诵读音像资料,满足于课堂上的简单范读。事实上,无论怎样,诗歌鉴赏的当然主体应该是学生,只有经由学生高效度的诵读,鉴赏目标的达成才有可能。为此,课前我

给学生讲解了一些诗歌诵读的知识,教会学生划分阅读的停顿节奏,教会他们借助平仄音实现音调的拉长或短促,再教学生划出轻重音,将这首词做了一下诵读处理。

十年(长音)/生死(短促)/两(重读)茫茫(长音)。不/思量(短促),自(重读)/难忘(短促)。千里(短促)/孤坟(长音),无处(短促、重读)/话(短促)/凄凉(长音)。纵使(短促)/相逢(长音)/应(长音)/不识(长音),尘(长音)/满面(短促),鬓(长音)/如霜(长音)。

夜来(长音)/幽梦(短促)/忽(短促、重读)/还乡(长音)。小(短促)/轩窗(长音),正(短促)/梳妆(长音)。相顾(短促)/无言(长音),唯有(短促、重读)/泪(短促)/千行(长音)。料得(长音)/年年(长音)/肠(长音)/断处(短促、重读),明月(短促)/夜(短促),短松(长音)/冈(长音)。经过这个简单却全新的处理,学生的诵读热情暴涨,他们纷纷动情地参与诵读,对诗歌的内容实现了初步感知。

课内品读,逐步融入诗境。课堂教学期间,笔者只设置一个问题:“这首词反映了词人怎样的情怀?”然后,课堂时间就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反复诵读基础上逐字逐句地品读,并积极鼓励他们在小组内展示和交流品读的成果。

在此过程中,笔者游弋于各小组之间,指导学生根据品读的语句,发挥想象力,描摹出生动的画面,让学生生发亲临其境的感触;接着,要求学生用自己散文化的语言向小组内同学描述自己体会到的境界,并评述词人的思想情感;然后,点拨学生品味苏轼实写自己、虚写亡妻的手法,进而深入领会其对亡妻王弗思念之深、之切、之久的情感;课堂教学结束前,全班学生再次深情诵读全词,将苏轼复杂、深沉、哀婉的情感品味透彻。

课后研读,学会跳出诗境。经验丰富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触,课堂教学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总是有无尽的教学探求空间。其实,对于学生而言,如果引发他们开展课后拓展学习,那这样的教学无疑是最具魅力的。

对于苏轼的这首《江城子》,除了表达对亡妻的痛彻心腑的思念之情,其中融汇了词人悲怆的身世和悲催的宦海沉浮经历。从这个角度出发,笔者引导学生课后深入查找苏轼的生平资料,并尝试从“男子作闺音”的角度,体会“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意欲表达的政治哀怨。事实上,这首悼亡词本身就蕴含着极其复杂的情感。引导学生换个角度,将对亡妻的思念和个人仕途的失意融合在一起,表面看是跳出了悼亡的诗境,但实际上起到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奇效,更加深了悼亡的感染力。

对于学生而言,诗歌鉴赏自然是有难度的;对于教师而言,诗歌教学也是有相当难度的。长期以来,在教师的操作下,学生的诗歌鉴赏处于浅显层次,难以深入其中,广大语文教师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教师投入到诗歌和诗歌教学研究,引导广大学生既融入诗境,又能够跳出诗境看诗歌,获得对诗歌的深层次理解。

[作者通联:江苏泰州市姜堰区张甸中学]

江城子苏轼

江城子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 1.“左牵黄”两句:左手牵着黄狗,右臂举着苍鹰。 2.“亲射虎”两句:孙郎即孙权。《三国志·吴志》孙权本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3.“持节云中”两句:用汉文帝与冯唐故事。据《汉书·冯唐传》记载:云中太守魏尚治军有方,“使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一旦入侵,必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时“虏差六级”多报了六颗首级,被文帝“下之吏,削其爵”。冯唐竭力为魏尚辩白,认为文帝“赏太轻,罚太重”,颇失人心。文帝幡然醒悟,当日便令冯唐持节赦免魏尚,官复原职,并拜冯唐为车骑都尉。节:兵符,古代使节用以取信的凭证。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云中: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内,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苏轼当时在政治上处境不甚得意,在这里以守卫边疆的魏尚自许,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 4.天狼:天狼星。《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比喻为对北宋边境屡有侵犯的西夏等国。 ①这句说我老头子也要学学年轻人的狂态。 ②锦帽貂裘:锦蒙帽,貂鼠裘,古代贵族服饰。这里指打猎武士们的装束。 ③言从骑之盛,亦暗示太守身份。太守是“封疆大吏”,略等于古之诸侯。古制:“诸侯千乘”。 ④形容飞马疾驰的样子。 ⑤倾城:倾动一城之意,整个城里的人,写“随太守”的观众之多。 ⑥作者自己,时苏轼任密州太守。 ⑦这句说:效仿当年孙权的榜样,亲自射虎。这里苏轼是以孙权自比。 ⑧酒喝的很畅快。 ⑨胸怀开扩,胆气豪壮。 ⑩会:将要;挽:拉开;这句说:要把弓拉足,像满月一样圆。 译文 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戴上锦蒙帽穿好貂鼠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一样。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即便是天狼星也要将其射落!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熙宁八年(1075)冬,当时苏轼知密州。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诗云:

苏轼《江城子·江景》诗词鉴赏

苏轼《江城子·江景》诗词鉴赏 江城子·江景 宋代:苏轼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 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 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译文 凤凰山下,雨后初晴,云淡风清,晚霞明丽。一朵荷花,虽然开 过了,但是仍然美丽、清净。什么地方飞过一对白鹭,它们也有意来 倾慕弹筝人的美丽。忽然听见江上哀伤的调子,含着悲苦,又有谁, 忍心去听。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这曲子,就好像是湘水女 神奏瑟在倾诉自己的哀伤,一曲终了,她已经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 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 注释 湖:指杭州西湖。张先:北宋词人。 凤凰山:在杭州西湖南面。 芙蕖:荷花。 娉婷:姿态美好,此指美女。 江上:宋袁文《瓮牖闲评》引作“筵上”。 筝:弦乐器,木制长形。古代十三或十六根弦,现为二十五根弦。

湘灵:湘水女神,相传原为舜妃。《楚辞·九歌》有《湘夫人》。 赏析 此词为苏轼于熙宁五年(1072)至七年在杭州通判任上与当时已 八十余岁的有名词人张先(990-1078)同游西湖时所作。 作者富有情趣地紧扣“闻弹筝”这个词题,从多方面描写弹筝者 的美丽与音乐的动人。词中将弹筝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 山色中,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在对人物的 描写上,作者使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 开头三句写山色湖光,仅仅作为人物的背景画面。“一朵芙蕖” 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 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从结构上看,这个表面写景,而实则转入对 弹筝人的描写,真可说是天衣无缝。据《墨庄漫录》,弹筝人三十余岁,“风韵娴雅,绰有态度”,此处用“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的比 喻写她,不但准确,而且极有情趣。接着便从白鹭似也有意倾慕来烘 托弹筝人的美丽。词中之双白鹭实是喻指二客呆视不动的情状。 下片则重点写音乐。从乐曲总的旋律来写,故曰“哀筝”,从乐 曲传达的感情来写,故言“苦(甚、极的意思)含情”;谓“遣谁听”,是说乐曲哀伤,谁能忍听,是从听者的角度来写;此下再进一 步渲染乐曲的哀伤,谓无知的大自然也为之感动:烟霭为之敛容,云 彩为之收色;最后再总括一句,这哀伤的乐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 在倾诉自己的哀伤。湘灵,用娥皇、女英之典故。词写到这里,把乐 曲的哀伤动人一步一步地推向峰,似乎这样哀怨动人的乐曲非人间所有,只能是出自像湘水女神那样的神灵之手。与此同时,“依约是湘灵”这总绾乐曲的一句,又隐喻弹筝人有如湘灵之美好。词的最后, 承“依约”一句正待写人,却又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法,不但没有正面 去描写人物,反而写弹筝人已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 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人不见,数峰青”两句,用唐代诗人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诗“曲终人不见,江上

苏轼《江城子》赏析

苏轼《江城子》赏析 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作者简介:苏轼 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仁宗朝进士,曾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杭州等地,官至礼部尚书。一生历尽仕途坎坷:神宗年间,以“作诗讪谤朝廷”罪贬置黄州;哲宗年间,又以“为文讥斥朝廷”罪远谪惠州、儋州。卒谥文忠。他是宋代最为著名的作家,诗、词、文皆独步一时。其词雄阔超旷,横放杰出,于传统的花间词风外别立一宗。又以诗入词,开拓词境,推尊词体,对北宋词坛多所革新。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侍翁姑恭谨,对词人温柔贤惠,恩爱情深。可惜恩爱夫妻不到头,王弗活到二十七岁就年轻殂谢了。东坡丧失了这样一位爱侣,心中的沉痛,精神上所受到的打击,是难以言说的。父亲对他说:“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亡妻王氏墓志铭》)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2、赏析:文学史上,悼亡诗写得最好的有潘安仁与元微之,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前者状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后者呢,已富且贵,追忆往昔,真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呵,读之令人心痛。同是一个题目,东坡这首词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我们确认作者的“梦”是真实的,不是假托的。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得真挚朴素,沉痛感人。 开头三句,单刀直入,概括性强,感人至深。如果是活着分手,即使山遥水阔,世事茫茫,总有重新晤面的希望;而今是隔着生死的界线,死者对人间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的对逝者呢,不也是同样的吗?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呵!可是为什么在“自难忘”之上加了“不思量”?这不显得有点矛盾吗?然而并不,相反是觉得加得好,因为它真实。王弗逝世这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在政治上受压制,心境是悲愤的;到密州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上困苦到食杞菊以维持的地步,而且继室王润之(王弗堂妹)及儿子均在身边,哪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已久的妻子老记挂心间呢?不是经常悬念,但决不是已经忘却!十年忌辰,正是触动人心的日子,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心怀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而不可遏止。如是乎有梦,是真实而又自然的。想到爱侣的死,感慨万千,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话说得沉痛。如果坟墓近在身边,隔着生死,就能话凄凉了吗?这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所以觉得格外感动人。“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三个长短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种种忧愤,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已经“鬓如霜”了,明明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之久了,却要“纵使

江城子 苏轼 诗词赏析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为悼念亡妻王弗而作.此词词牌名为江城子,词前小序明确指出本篇的题旨是“记梦”。记述了词人当夜所做之梦,及梦中所思之人——其妻王弗。词中字字句句皆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然而梦中的景象只在词的下片短暂出现,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导地位。作者进入“幽梦”之乡,并以词“记梦”。是作者对亡妻朝思暮念、长期不能忘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王弗十六岁时,与十九岁的苏轼成婚。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地生活了十一年之后,王弗病逝。苏轼与朝中权贵不和,外任多年,悒郁不得志,夜中梦见亡妻,醒后感慨万分,凄楚哀惋,于是写下这首哀绝凄清,流传千古的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此词一改苏轼一向豪放雄迈的词风,反见温情,细腻的描写,充斥着哀绝凄清的情绪,使人闻之潸然泪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开篇使点出夫妻死别时间为十年这一悲惨的现实,十年时间,无论长短,终为有限,但苏轼与亡妻却横隔与生死之间, “茫茫”而永无休止。生,指作者;死,指亡妻。漫长岁月中,生者与死者两方面都在长期相互怀念,但却消息不通,音容渺茫。作者将生死并提,一是阐明题旨,二是强调生者的悲思,接下去“不思量,自难忘”与之相和。“不思量”看似矛盾,实际是以退为进,用它来表明生者“自难忘”的感情深度。那种真正的“思量”是深入骨髓之间,无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量”,所以自是“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王氏死后葬于苏轼故乡眉山,所以自然要出现“千里孤坟”,两地睽隔的后果,作者连到坟前奠祭的时机也难以得到。死者“凄凉”,生者心伤。词人从亡妻的角度写她没有昔日的伴侣在身边相陪,连诉说凄凉的对象也没有。一个“孤”字,寂寞清冷之气顿生,对亡妻的哀思,对仕途波折的愁苦,相距千里,自己亦无处诉说,道出了内心深处的悲怆之情。表达了词人心中对亡妻的愧疚之意及与之永不相逢的遗恨。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诸于梦中相会了。以上四句为“记梦”作好了铺垫。“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里”,是广阔的空间。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呢?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是作者的设想出的纵使相逢却不相识的这一出人意外的后果.,自妻子逝世后,作者十年来宦海沉浮的痛苦遭际,对亡妻长期怀念的精神折磨,十年的岁月与体态的衰老,历尽沧桑,早已是“尘满面,鬓如霜”,在这种情况下,“纵使”得以“相逢”,只怕妻子也是“不识”。十年之后的作者已“尘满面,鬓如霜”,形同老人了。明明是作者对亡妻思念深切,偏偏说自己变化太大,妻子已认不出自己,把现实中对妻子的怀念和个人遭遇的哀伤交融,既应上句写出了千里孤坟的凄凉,也道出了生者人世的辛酸。这是从想象中的死者的反映方面,来衬托作者十年来所遭遇的不幸和世事的巨大变化。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注释|翻译| 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也题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由苏轼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全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上阕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下阕记述梦境,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上阕记实,下阕记梦,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本词的悲伤基调。既写了王弗,又写了词人自己。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这首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原文】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作者:苏轼 【乙卯(mǎo)正(zhēng)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liáng),自难忘

(wàng)。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bìn)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又有“断肠处”一说) 【注释】 (1)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2)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3)思量:想念。“量”按格律应念平声liáng (4)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5)孤坟: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其妻王氏之墓。 (6)“尘满面”两句,形容年老憔悴。 (7)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8)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轩:门窗。 (9)顾:看。 (10)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译文】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

苏轼《江城子》赏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原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注释 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思量想念。“量”按格律应念平声liáng 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月照孤坟。”其妻王氏之墓。 “尘满面”两句,形容年老憔悴。 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轩门窗 顾看。 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

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 稹。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或写作者既富且贵,追忆往昔,慨叹世事乖舛、天命无常;或将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恍惚迷离的文字和色彩抒发出来,读之令人心痛。而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苏轼的这首悼亡之作与前人相比,它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得真挚朴素,沉痛感人。 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这首“记梦”词,实际上除了下片五句记叙梦境,其他都是抒情文字。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呢,不也同样吗?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怀呵!王弗逝世转瞬十年了,想当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给了十九岁的苏东坡,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说,更难得她蕙质兰心,明事理。这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颇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困苦到食杞菊以维持的地步,而且继室王润之(或许正是出于对爱妻王弗的深切思念,东坡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据说此女颇有其堂姐风韵)及儿子均在身旁,哪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的妻子老挂在心间呢?不是经常想念,但绝不是已经忘却。这种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感情,是难以消除的。因为作者时至中年,那种共担忧患的夫妻感情,久而弥笃,是一时一刻都不能消除的。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十年忌辰,触动 人心的日子里,他又怎能“不思量”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呢。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难以遏止。于是乎有梦,是真实而又自然的。“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想到爱妻华年早逝,感慨万千,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话说得极为沉痛。其实即便坟墓近在身边,隔着生死,就能话凄凉了吗?这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极大程度上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无助而又急于向人诉说的情感,格外感人。接着,“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三个长短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种种忧愤,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已经“鬓如霜”了。明明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却要“纵使相逢”,这是一种绝望的、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是深沉、悲痛,而又无奈的,表现了作者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把个人的变化做了形象的描绘,使这首词的意义更加深了一层。 苏东坡曾在《亡妻王氏墓士铭》记述了“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的父训。而此词写得如梦如幻,似真非真,其间真情恐怕不是仅仅依从父命,感于身世吧。作者索于心,托于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赏析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赏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其时东坡正在密州任知州,时年四十。距其妻王弗逝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开封到现今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从词前小序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是首“记梦”词,全词本身就罩有一种虚无缥缈之感。王弗十九岁时与东坡结为连理,夫妻二人琴瑟和弦,感情甚笃,堪比北宋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王弗本人也颇有“擅朋友擅知己擅妻子”之风。王氏逝去十年时间里,东坡结合自己十年来的官海沉浮以及人世沧桑,写出了这首感情挚深的悼亡词,一为悼亡亡妻,二为悼亡自身在凡尘俗世中摸爬滚打的十年沧桑岁月,表达了对亡妻深深的思念与往事不堪言的无奈与沉痛。 全词感情真挚、凡中见情。上阕写实。“十年生死两茫茫”,是对亡妻的思念,对现世的失望,“十年”一词,是时间之久远,点出作者身受种种磨难历来已长,身体与心理都无比疲惫。“生死”一词,则更加写出作者的无奈与悲痛。世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生与死的距离。一个人孤苦伶仃地活在世上,另一人却早已长眠于黄泉。是比凌迟更甚的折磨,况且词人还经受这种天人永隔的苦难整整十年。

“两茫茫”,“两”字写出这种折磨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词人相信长眠于黄泉的妻子也定在深深地思念着自己。“茫茫”一词,则写出了这种思念有形却无从寻起的深深的无奈之感。“不思量,自难忘”,“不思量”,读到此处,我们可能会讶异作者为何如此讲,难道是因为这种无处可寻的思念已经完全磨灭了作者的心智了吗?往后读去,“自难忘”一词,则点出了作者的心情。不用去故意想起便已然忘却不了。真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种难忘是早已深深地根植于内心中,抹不去,淡不了,却是历经时间的洗礼后,愈加光彩鲜艳,这该是多深的执念啊!从这里我们就不难看出,“不思量”,其实是以退为进。“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千里”一词,与前面的“十年”想呼应,是空间上的久远。王氏死后葬于苏轼故乡眉山,于此时在密州宦海中沉浮的词人来讲,却是相隔甚远。说是“千里”,丝毫也不为过。“孤坟”,一方面点出王氏死去后自己忙于世事,根本没时间回去看看心上人,另一方面,也写出两人如今各自形单影只的哀伤,最后,还为下面的“幽梦”做了很好的铺垫。千里外的孤坟,没人照料,如今坟头之上怕是早就欺满了杂草吧。说不得,道不出,上哪儿去诉说这满腔凄苦悲凉呢?于这俗世,徒增世人话余罢了。“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纵使相逢应不识”一句,接着以上的无尽思念陡然转折,就算在现世中再次见面又如何?只怕是再也识不得了。曾经鲜衣怒马的青葱少年此时却是“尘满面,鬓如霜”,刚过不惑之年,却似垂垂老矣之态。你却依旧有着娇娇女儿柔姿,如何堪比?就算见到了,想到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①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②。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③,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④。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⑤,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⑥。 [注]①乙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苏轼四十岁,当时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县)知州。②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来,生死双方隔绝,什么都不知道了。茫茫,不明貌。作者写这首词的时候,他的妻子王弗恰恰死去十年。 ③千里孤坟:作者妻子的坟墓在四川彭山县,和他当时 所在地的密州东西相距数千里。④“尘满面”两句:两 鬓已经白如秋霜,哀伤自己奔走劳碌和衰老。⑤轩窗: 门窗。⑥短松冈:指墓地。在遍植松树的小山冈上。 赏析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

子佳人,琴瑟和谐。据记载,在一个正月夜里,王弗见 庭前梅花盛开,月色清朗,对苏轼说:“春月胜与秋月。秋色让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可召清高之人饮此花下。”东坡听了高兴地说:“此乃诗家语也。”王弗贤 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 的告诫、嘱咐。可见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 良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六岁时就谢世了。这对诗人 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 千古的悼亡词。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写“梦”,上阕是写梦吗?是否删除?在预习的基 础上回答。 不能,是一个情感铺垫。有了上阕的“日有所思”,也就有下阕的“夜有所梦”了。 “十年生死两茫茫。”平心而论,十年不短,也不 算太长。对作者来说长不长?为什么?(如果是活着分手,即使山遥水阔,世事茫茫,总有重新晤面的希望,“海 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今是隔着生死的界线,死 者对人间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的对逝者呢,不也是同

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赏析

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赏析 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了这首出猎词。作者在词中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词人也要象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以上主要写在“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过片一句,言词人酒酣之后,胸胆更豪,兴致益浓。此句以对内心世界的直抒,总结了上阕对外观景象的描述。接下来,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象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 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 这首词上阕出猎,下阙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这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就是指的这首词。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 (1)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2)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3)思量:想念。 (4)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5)尘满面两句,形容年老憔悴。 (6)孤坟:孟启《本事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其妻王氏之墓。 (8)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9)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轩:门窗 (10)顾:看。 (11)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克制自己不去思念吧,

却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评解 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上片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下片记述梦境,抒写了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上篇记实,下篇记梦,突出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本诗的悲伤基调。全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既写了王弗,又写了词人自己。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这首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

江城子 苏轼 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词人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了解次的艺术风格和豪放词派。 2. 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3. 引导学生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4. 背诵这首词。 过程与方法 1. 了解词人和写作背景。 2. 诵读诗歌,用心体会诗词的意蕴。 3. 通过质疑和讨论提升学生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品味词的节奏美、语言美、意境美。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情感 2.理解词人的创作风格。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和讨论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此的感悟、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仔细看画面,观察画中人物的年龄、身份,引发大家的兴趣,猜想任务的行踪,导出标题《江城子密州出猎》。(大屏幕出示图片和标题) 二、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介绍 (出示相关图片) 1.苏轼简介请同学一起朗读屏幕简介,然后知名同学补充。 2.写作背景介绍(多媒体展示) 教师强调:这是一首出猎词,是被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语气、节奏。 请同学用一两个词语来谈谈听读感受。 2. 学生练习朗读(大屏幕展示节奏划分),进一步感知全文。 四、研读苏轼的《江城子》 (出示全词) 1. 请学生结合注释,疏通词句,理解诗意,题为此中的意蕴。 a. 学生同桌间互相讨论,注意强调的字、词、句。请同学回答上片内容,教师补充:少年狂、卷、千骑、倾城、亲射虎,提示词人年龄。(出示《出猎图》) b. 请同学朗读上片。 c. 请同学回答下片内容,后教师补充:胸胆、开张、持节、会、遣冯唐、射天狼,提示上下篇的联系为由“狂”而“豪”。

《江城子》赏析

《江城子》赏析: 《江城子》苏轼 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感情深挚的悼亡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序云:“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乙卯即熙宁八年。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诗人十九岁娶王弗为妻,二人恩爱和睦,感情笃厚。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五月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东北之彭山县安镇乡。这首词即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 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上片写死别之痛和相思之苦。“十年生死两茫茫”,长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首句即从心底迸发而出,为全词定下了主调,凄哀至极。王弗病故至苏轼作此词时恰为十年。十年,在短促的人生中,是一段漫长的途程。然而,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他不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而且思念之情,历时愈久而愈深、愈浓。怀想至切,却生死相隔,不得一见。“茫茫”二字,传达出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值得注意的是“茫茫”前着一“两”字。“两茫茫”,就不只是讲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读此一句,仿佛听见了诗人对亡妻凄苦的告语:十年呵,我日夜思念你,杳无音讯;你呢,也日夜思念我,同样音讯杳无。生者和死者,一样情思,一样哀绪。这里将无知作有知写,虽系虚空悬想,却更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两茫茫”所表现出的感情,凄婉、沉痛,直笼罩全篇。 “不思量,自难忘”哀思万缕,盘结于心,解不开,亦拂不去,深沉绵邈。不去想它,却又实难忘怀。在生活中,有时会出现某种缠绕心间、摆脱不掉的思绪,这种体会几乎人人都有。这里,作者用最平常的语言,作了最真实动人的描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亡妻之坟在眉州,与诗人所在的密州遥隔千里。千里之外,没有自己相伴身边,想见得她一人独卧泉下,该是何等的孤寂凄清。“无处话凄凉”一句,说者多解释为诗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因而产生的满怀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寻索下句词意,这种解释自然是不错的。但又还不够。此句从“千里孤坟”而来,自应包括亡妻亦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凄凉在内。这两句直承开首“两茫茫”句意,同样是将无知作有知写,是概括了生者与死者两个方面的。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揣其语气,这三句便是诗人在向亡妻诉说“凄凉”了:我们即使能够相见,看见我这般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也一定认不出来是我了。死生异路,怎能重逢?不得重逢而切盼其重逢,设想其重逢,所以用了一个“纵使”。“纵使”表让步,其效果却是使感情的发展更逼近了一层,下面说相逢而不相识,这比之不能相逢,更加使人不堪。“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一位被生活折磨、受痛苦熬煎,风尘满面,两鬓如霜的诗人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里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打击,因而请求出任地方官,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移知密州。仕途坎坷,遭际不幸,转徙外地,艰辛备尝。可以说,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作此词时,苏轼年仅四十,说“鬓如霜”不无夸张,但由此可见其生活之蹭蹬和心境之凄凉。 上片写尽了相思之苦,下片即转入写梦。因“思”而成“梦”,先写所“思”后写所“梦”,自然成章。“思”是“梦”的基础,“梦”是“思”的幻化。上片词意虽不涉梦,但写“思”

2020年苏轼《江城子》教案

苏轼《江城子》教案 真情出质文,体会文章表达的艺术。 文学即人学,真情滋润心灵的绿洲。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营造氛围,体会情感。) 著名作家方方写过一篇文章《喜欢苏东坡》,弄得丈夫有些吃醋,酸溜溜地问: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方方回答:当然,只要苏东坡肯娶我。可见苏轼在女孩子心目中还是很有市场的。他的魅力何在呢?在你心目中苏轼是一个什么形象?结合学过的回答。 (课件) (豪放、豁达、浪漫、幽默) 今天来体会苏轼性格中的另一面--多情。 先讲一个故事。(课件)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琴瑟和谐。据记载,在一个正月夜里,王弗见庭前梅花盛开,月色清朗,对苏轼说:"春月胜与秋月。秋色让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可召清高之人饮此花下。"东坡听了高兴地说:"此乃诗家语也。"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可见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六岁时就谢世了。这对诗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二)教师范读。 (三)学生读。 (激发情感。)

(四)课文分析 写"梦",上阕是写梦吗?是否删除?在预习的基础上回答。 不能,是一个情感铺垫。有了上阕的"日有所思",也就有下阕的"夜有所梦"了。 "十年生死两茫茫。"平心而论,十年不短,也不算太长。对作者来说长不长?为什么?(如果是活着分手,即使山遥水阔,世事茫茫,总有重新晤面的希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今是隔着生死的界线,死者对人间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的对逝者呢,不也是同样的吗?生离死别) "茫茫"看不清楚?为何看不清? (黄泉生路,人各一方,无从知晓。花落人亡两不知) 有人说,文章中出现了一些逻辑问题。是不是思念过度,精神受了刺激。下面请同学思考这些问题。(课件) 1."不思量,自难忘"可是为什么在"自难忘"之上加了"不思量"?这不显得有点矛盾吗?

江城子·苏轼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6-1101)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为主考官欧阳修所赏识。五年授河南福昌县主簿,次年经欧阳修推荐,召试秘阁,复殿试,入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英宗治平三年(1066)苏洵卒,轼回乡居丧。神宗熙宁二年(1069)还朝,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调。先后任杭州、密州(治所在今山东省诸城县)、徐州(治所在今江苏省徐州市)通判,湖州(治所在今浙江省湖州市)知州。因被诬“谤讪朝廷”而获罪,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哲宗元祐初年(1086)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因反对司马光等尽废新法,再求外调。出知杭州、颍州等。元祐七年复授翰林学士兼侍读、礼部尚书。次年哲宗亲政,新党重新掌权,又被刺为以文字“讥刺先朝”,贬谪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遇赦北归。次年卒于常州。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苏轼思想博杂,于儒、道、释均有吸取融汇,并由此而形成独特的人生态度。在政见上倾向儒学,在人生处世上出入庄老禅宗。其文学主张受欧阳修影响,反对五代宗初浮巧轻媚的文风。所作视野广阔,风格豪迈,个性鲜明,意趣横生。由于他屡遭贬斥,作品往往流露达观放任、忘情得失的思想。苏轼于散文、诗、词均有极高造诣,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北宋名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有宋一代诗歌新风气;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一扫当时绮艳柔靡的风尚,为豪放词派的创始人,对后世文学影响极深。作品集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等。 二、作品创作背景: 此词为作者悼念亡妻王弗之作,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岁次乙卯),时苏轼知密州,而王弗已辞世十年之久。《东坡全集》卷八十九《亡妻王氏墓志铭》称:“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輙能记之。问其它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复其言,曰:‘某人也,言輙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未期年,而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 三、疏通词句: 十年生死两茫茫:谓死别十年,双方隔绝,什么也不知道。 思量:想念;相思。 千里孤坟:作者时在密州,而妻子之坟在四川彭山,相隔遥远。 尘满面、鬓如霜:作者自伤奔走劳碌与衰老。霜,比喻发白。

江城子苏轼阅读答案

江城子苏轼阅读答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城子苏轼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参考!! 江城子苏轼阅读答案一: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主旨:路程经过过程描写密州出去打猎的宏大壮观的排场的描写,表达笔者渴求重用、报效国家的感情. 2、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排场?本词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描绘了一个装备齐全、人次众多、气氛热闹的打猎排场.虽鬓已微霜却大志勃勃、威武豪迈、欲保家卫国、交战沙场、满腔豪情壮志的英雄形象. 3、下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笔者怎样的思惟感情? 援用典故和比喻的修辞.抒发了笔者要报效国家,体贴国家命运的爱国感情. 4、这首词上下片都运用了典故.运用‘亲射虎,看孙郎’这一典故的用意是‘何日遣冯唐’一典故中,笔者把自己比作魏尚要像孙

郎(孙权,这是笔者自喻)那样子建功立业. 5、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参考答案:C 6、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参考答案:B 7、词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什么意思? 射杀西北来犯的敌人(西夏) 8、(1)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苏轼江城子赏析

苏轼江城子赏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苏轼《江城子》赏析 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作者简介:苏轼 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仁宗朝进士,曾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杭州等地,官至礼部尚书。一生历尽仕途坎坷:神宗年间,以“作诗讪谤朝廷”罪贬置黄州;哲宗年间,又以“为文讥斥朝廷”罪远谪惠州、儋州。卒谥文忠。他是宋代最为着名的作家,诗、词、文皆独步一时。其词雄阔超旷,横放杰出,于传统的花间词风外别立一宗。又以诗入词,开拓词境,推尊词体,对北宋词坛多所革新。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侍翁姑恭谨,对词人温柔贤惠,恩爱情深。可惜恩爱夫妻不到头,王弗活到二十七岁就年轻殂谢了。东坡丧失了这样一位爱侣,心中的沉痛,精神上所受到的打击,是难以言说的。父亲对他说:“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亡妻王氏墓志铭》)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2、赏析:文学史上,悼亡诗写得最好的有潘安仁与元微之,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前者状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后者呢,已富且贵,追忆往昔,真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呵,读之令人心痛。同是一个题目,东坡这首词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我们确认作者的“梦”是真实的,不是假托的。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得真挚朴素,沉痛感人。开头三句,单刀直入,概括性强,感人至深。如果是活着分手,即使山遥水阔,世事茫茫,总有重新晤面的希望;而今是隔着生死的界线,死者对人间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的对逝者呢,不也是同样的吗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呵!可是为什么在“自难忘”之上加了“不思量”这不显得有点矛盾吗然而并不,相反是觉得加得好,因为它真实。王弗逝世这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在政治上受压制,心境是悲愤的;到密州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上困苦到食杞菊以维持的地步,而且继室王润之(王弗堂妹)及儿子均在身边,哪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已久的妻子老记挂心间呢不是经常悬念,但决不是已经忘却!十年忌辰,正是触动人心的日子,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心怀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而不可遏止。如是乎有梦,是真实而又自然的。想到爱侣的死,感慨万千,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话说得沉痛。如果坟墓近在身边,隔着生死,就能话凄凉了吗这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所以觉得格外感动人。“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三个长短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种种忧愤,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已经“鬓如霜”了,明明她辞别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