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系结构结构模型

体系结构结构模型

体系结构结构模型
体系结构结构模型

仓库管理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型

XXX

(XX大学 XXX学院,XX XXX)

摘要:本文使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对仓库管理软件的软件体系架构进行建模。使仓库管理软件架构在开发初期能够很好地被开发人员和客户理解。本文采用“4+1”视图模型对系统进行建模。

关键词:仓库管理UML 软件体系架构

1.软件系统体系结构模型

本章采用“4+1”视图模型对软件系统进行建模。该视图模型从5个不同的视角,包括逻辑视图、进程视图、物理视图、开发视图、和场景视图来描述软件体系机构。每个视图只关心系统的一个侧面,5个视图结合在一起才能反映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的全部内容。“4+1”视图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图中的实施视图就是开发视图。

图1 “4+1”视图模型1.1逻辑视图

逻辑视图(Logical view),主要是整个系统的抽象结构表述,关注系统提供最终用户的功能需求,不涉及具体的编译,即输出和部署。在逻辑视图中,系统分解成一系列的功能抽象。这些分解不但可以用来进行功能分析,而且可用作标识在整个系统的各个不同部分的通用机制和设计元素。通常在UML中用类图来描述逻辑视图。类图(Class diagram)显示了模型的静态结构,特别是模型中存在的类、类的内部结构以及它们与其他类的关系等,从系统构成角度来描述正在开发的系统。类图不显示暂时性信息。如图2所示为系统逻辑视图。

在逻辑视图中,采购入库员、出库员、商场管理员、仓库管理员类是通过系统用户类泛化来的,系统用户有的一般操作和属性他们也都拥有。其中按照系统的权限范围来说,采购入库员、出库员、仓库管理员依赖于商场管理员,因为只有商场管理

图2 逻辑视图

员有注册用户的功能。除了他们共有的属性和操作,采购入库员、出库员、商场管理员、仓库管理员还有各自的特殊操作。采购入库员类自己还包含了商品入库、创建商品信息、维护商品信息、信息查询这些操作。出库员类包含的操作有商品出库、信息查询。仓库管理员类包含的操作有仓库盘点、货位管理。商场管理员类包含的操作有注册用户、注销用户、查询出库信息、查询入库信息、创建供应商信息、维护供应商信息、创建客户信息、维护客户信息、查询盘点信息、创建商品信息、维护商品信息等操作。系统的功能类模块包括入库模块、出库模块、信息查询模块、仓库盘点模块、信息管理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其各自的功能。入库模块包含创建商品入库单、提交入库单的功能;出库模块包含创建出库单、提交出库单功能;信息查询模块包含显示入库明细、显示出库明细、显示盘点明细、显示货位明细功能;仓库盘点模块包含仓库盘点、货位管理功能;信息管理模块包含系统用户信息管理、客户信息管理、供应商信息管理和商品信息管理等功能。各个功能模块和数据库有依赖关系。功能模块完成功能后会把各种信息传到数据库中存储,形成相应的表。每个功能模块都有一个可以与打印机连接的接口,方便各种凭证的打印和出具。

1.2开发视图

开发视图又称为模块视图,主要侧重于软件模块的组织和管理。软件可通过程序库或子系统进行组织,这样,对于一个软件系统,就可以由不同的人并行开发,缩短开发周期。开发视图要考虑到软

件内部的需求,如软件开发的容易性、软件的重用和软件的通用性,要充分考虑由于开发工具的不同而带来的局限性。开发视图通过系统输入输出关系

图3 开发视图的模型图和子系统图来描述。

在开发视图中,最好采用4~6层子系统,而且每个子系统仅仅能与同层的或更底层的子系统通信,这样可以使每个层次的接口既完备又精炼,避免了各个模块很复杂的依赖关系。开发视图所用的风格通常是层次结构风格,如图3所示即本文系统的开发视图。

开发视图中,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库访问层。表示层负责界面及用户交互,是应用的用户接口部分,它担负着用户与应用间的对话功能。业务逻辑层主要集中在业务规则的制定、业务流程的实现等与业务需求有关的系统设计,业务逻辑层在体系架构中的位置很关键,它处于数据访问层与表示层中间,起到了数据交换中承上启下的作用。数据访问层又称为DAL层,有时候也称为是持久层,其功能主要是负责数据库的访问,简单的说法就是实现对数据表的Select(查询),Insert(插入),Update(更新),Delete(删除)等操作。数据库访问层是唯一知道如何操作存储介质的入口,可以这么来说,基于数据访问层之上,我们调用数据库访问层提供的方法,我们就能完成数据的存储与读取,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数据访问层应该是与数据库直接是独立的。

本文中把数据访问层架构成3个构件,分别为操作控制构件、配置管理构件、数据访问构件。

三个层次中,系统主要功能和业务逻辑都在业务逻辑层进行处理。这里所说的三层体系,不是指物理上的三层,不是简单地放置三台机器就是三层体系结构,也不仅仅有B/S应用才是三层体系结构,三层是指逻辑上的三层,即把这三个层放置到一台机器上。图4中各层之间、之内的箭头表示调用关系。业务逻辑层或界面层可以向数据访问层的操作控制构件传入要执行的命令参数;数据控制层接到请求后,负责缓存,并将传入的参数继续下传,完成向下的功能调用,它是上层应用与下层具体数据库操作管理服务通信的逻辑中介;数据操作层根据传入参数信息,结合配置信息来创建具体的数据操作对象返回给上层调用者,并提供具体功能调用服务,也就完成数据库的访问,它负责和底层数据库系统的透明交互,完成SQL语句的执行。各层和构件都是相互独立的,层与层及构件之间通过接口或者配置管理来通信,数据操作具有很高的重用性。

1.3进程视图

进程视图(Process view )处理视图关注系统

动态运行时,主要是进程以及相关的并发、同步、通信等问题,侧重于系统的运行特性。处理视图和开发视图的关系:开发视图一般偏重程序包在编译时期的静态依赖关系,而这些程序运行起来之后会表现为对象、线程、进程,处理视图比较关注的正是这些运行时单元的交互问题。进程视图也定义了逻辑视图中的各个类的操作是在哪一个线程中被执行的。如图4所示为本系统的进程视图。

图4进程视图

系统只有一个进程视图,它以图形方式说明了系统中进程的详细组织结构,其中包括类和子系统到进程和线程的映射。进程视图在每次迭代过程中都会加以改进。进程视图显示系统中所有活动进程的树。其中显示了进程 ID 和模块名称。 1.4物理视图

物理视图(physical view )主要考虑如何把

软件映射到硬件上,通常要考虑系统性能、规模、可靠性等。物理视图对应用自身的实现结构建模,例如系统的构件组织和建立在运行节点上的配置。这类视图提供了将系统中的类映射成物理构件和节点的机制。如图

5所示为系统的物理视图。 本系统的物理部署架构:客户端PC 机主要部署软件系统应用的定义、发布、展示的人机交互部分;服务器主要实现业务逻辑;

数据库服务器完成存储过程及实现数据存储的任务;图中的虚线箭头代表的是依赖关系。

图5 物理视图

1.5场景视图

图6 场景视图

场景(scenarios)可以看做是那些重要系统活动的抽象,它使逻辑视图、开发视图、进程视图、物理视图有机的联系起来,有机的联系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场景是最重要的需求抽象。在开发体系结构时,它可以帮助设计者找到体系结构的构件和它们之间的作用关系。同时,也可以用场景来分析一个特定的视图或描述不同视图构件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本文用用例图来描述仓库管理系统的场景,如图6所示。

如图所示场景中,角色有商场管理员、仓库管理员、采购入库员、出库员,每个角色都有对应的用例和对应的业务。下面是一些业务的说明:

入库单:即采购入库单,日常业务功能,使用频繁。主要是对每一批商品入库业务进行记录,自动生成对应的入库凭证。

出库单:日常业务功能,使用频繁。主要是对每一笔出库业务进行记录,并且生成相应的出库凭证。仓库盘点:仓库管理中的重要业务,主要根据出库和入库记录对每一种库存商品的数量进行盘点,并对仓库中资金的流动进行统计,计算出每一种商品入库和出库的总值。

库存查询:统计查询功能中的一个模块,提供对库存商品按照多种字段进行查询。

入库查询:统计查询功能中的一个模块,提供对入库记录按照多种字段进行查询。

出库查询:统计查询功能中的一个模块,提供对出库记录按照多种字段进行查询。

客户管理:基本信息维护中的模块,主要用于对客户信息进行查询和维护。

供应商管理:基本信息维护中的模块,主要用于对供应商信息进行查询和维护。

2.总结

有以上的结构建模分析可知,逻辑视图和开发视图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而进程视图和物理视图描述系统的动态结构。对于不同的软件系统来说,侧重的角度也有所不同。另外,本文另对数据访问层进行进行了细化,提取了数据访问层中的构件。

软件体系结构总结

第一章:1、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 国内普遍看法: 体系结构=构件+连接件+约束 2、软件体系结构涉及哪几种结构: 1、模块结构(Module) 系统如何被构造为一组代码或数据单元的决策 2、构件和连接件结构(Component-And-Connector,C&C) 系统如何被设计为一组具有运行时行为(构件)和交互(连接件)的元素 3、分配结构(Allocation) 展示如何将来自于模块结构或C&C结构的单元映射到非软件结构(硬件、开发组和文件系统) 3、视图视点模型 视点(View point) ISO/IEC 42010:2007 (IEEE-Std-1471-2000)中规定:视点是一个有关单个视图的规格说明。 视图是基于某一视点对整个系统的一种表达。一个视图可由一个或多个架构模型组成 架构模型 架构意义上的图及其文字描述(如软件架构结构图) 视图模型 一个视图是关于整个系统某一方面的表达,一个视图模型则是指一组用来构建 4、软件体系结构核心原模型 1、构件是具有某种功能的可复用的软件结构单元,表示了系统中主要的计算元素和数据存储。 2.连接件(Connector):表示构件之间的交互并实现构件

之间的连接 特性:1)方向性2)角色3)激发性4)响应特征 第二章 1、软件功能需求、质量属性需求、约束分别对软件架构产生的影响 功能性需求:系统必须实现的功能,以及系统在运行时接收外部激励时所做出的行为或响应。 质量属性需求:这些需求对功能或整个产品的质量描述。 约束:一种零度自由的设计决策,如使用特定的编程语言。 质量原意是指好的程度,与目标吻合的程度,在软件工程领域,目标自然就是需求。 对任何系统而言,能按照功能需求正确执行应是对其最基本的要求。 正确性是指软件按照需求正确执行任务的能力,这无疑是第一重要的软件质量属性。质量属性的优劣程度反映了设计是否成功以及软件系统的整体质量。 系统或软件架构的相关视图的集合,这样一组从不同视角表达系统的视图组合在一起构成对系统比较完整的表达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强烈推荐汇总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 --专业推荐 2013.11.7 1.1. 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 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 关架构进行描述。 1.2. 技术架构设计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3. 整体架构设计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强烈推荐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专业推荐 2013.11.7

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

关架构进行描述。 1.2.技术架构设计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3.整体架构设计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

网络体系结构及OSI基本参考模型典型例题分析解答

网络体系结构及OSI基本参考模型典型例题分析解答 一、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层次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___。 2.为进行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____、标准或____的集合称为网络协议。 3.0SI的全称为____,的参考模型是由____制定的标准化开放式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 4.ISO包括____、服务定义和____三级抽象。 5.0SI的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七层模型,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____、运输层、会话层、____和____。 6.网络协议包含三要素,这三要素分别是语义、____和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网络协议中,涉及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的内容属于网络协议的()要素。 A)语法B)语义C)定时D)语用 2.osI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层模型。 A)8 B)9 C)6 D)7 3.在OSI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在通信子网中实现路由选择的层次为(). A)物理层B)网络层C)数据链路层D)运输层 4.在OSI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协调收发双方的数据传输速率,将比特流组织成帧,并进行校验、确认及反馈重发的层次为()。 A)物理层B)网络层C)数据链路层D)运输层 5.在ISO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提供端到端的透明数据运输服务、差错控制和流量撞控制的层次为()。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运输层D)网络层 6.在ISO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组织和同步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间通信的层次为(). A)网络层B)会话层C)运输层D)表示层 7.在OSI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为上层用户提供共同的数据或信息语法表示转换,也可进行数据压缩和加密的层次为()。 A)会话层B)网络层C)表示层D)运输层 8.在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把传输的比特流划分为帧的层次是()。 A)网络层B)数据链路层C)运输层D)分组层 9.在OSI的7层模型中,提供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的机械的、电气的、功的和规程的特性的层次是()。 A)网络层B)数据链路层C)物理层D)运输层 10。在OSI的7层模型中,负责为OSI应用进程提供服务的层次是() A)应用层B)会话层C)运输层D)表示层 11。在创I的7层模型中,位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的层次是()。 A)表示层B)应用层C)数据链路层D)运输层 12。在OSI的7层模型中,位于运输层之上的层次是()。 A)表示层B)数据链路层C)会话层D)应用层 13。允许计算机相互通信的语言被称为()。 A)协议B)寻址c)轮询D)对话

软件体系结构作业(完整版)

第一章: 1.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对软件危机的看法。 软件危机是指软件生产方式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计算机需求,开发和维护过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以下几个原因导致:(1)软件自身特点 (2)开发人员的弱点 (3)用户需求不明 (4)缺乏正确理论指导 (5)开发规模越来越大 (6)开发复杂度越来越高 可以通过软件生命周期的模型和软件工具的使用来缓解危机,通过程序自动化和软件工业化生产的方法实现软件标准化的目标,进一步缓解软件危机带来的影响。 软件危机有利有弊,除了带来许多麻烦,也给我们带来许多挑战,克服危机的过程,我们在技术上和创新上都有了一个提升,也算是间接为软件产业的发展做了贡献。 2.什么是软件重用,软件重用的层次可以分为哪几个级别? 软件重用:是指在两次或多次不同的软件开发过程中重复使用相同或相似软件元素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代码重用(2)设计结果重用(3)分析结果重用 3.什么是可重用构件?相对于普通的软件产品,对可重用构件有何特殊要求? 可充用构件表示软件重用过程中,可重用的软件构件元素。 可重用构件的特殊要求: (1)可重用构件应该具有功能上的独立性与完整性; (2)可重用构件应该具有较高的通用性; (3)可重用构件应该具有较高的灵活; (4)可重用构件应该具有严格的质量保证; (5)可重用构件应该具有较高的标准化程。 4.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的优势是什么?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面临哪些挑战和困难? 优势:基于构件的软件将软件开发的重点从程序编写转移到了基于已有构件的组装,更快地构造系统,减轻用来支持和升级大型系统所需要的维护负担,从而降 低了软件开发的费用 困难和挑战:没有可依据的参考,可用资源和环境缺乏,开发难度高,而各方面需求增长速度与日剧增,更新和升级的跟进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此外,在同 一系统采用多个开发商提供的构件,它们之间的兼容性可能是开发过程中所 要面对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挑战和困难:

网络体系结构参考模型

一、互连网体系结构 1974年IBM提出了SNA(系统网络体系结构),考虑到各个网络存在的异构,异质,导致网络都属于封闭式网络,无法相互连接,通过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了OSI(开放式系统互连)标准,将计算机网络进行分层分层优点:解决了通信的异质性问题,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向高层屏蔽低层细节问题,使网络的设计更加的简单、容易实现。 协议:网络中通信或数据交换的规则和标准 实体:发送接收信息的软件或硬件的进程 对等实体:不同系统内的同一层次两个实体 接口:相临两层之间的交互界面 服务:某一层和此层以下的层能力,通过接口交给相临层 协议栈:系统内的各个层的协议集合 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和协议的集合 1、ISO/OSI参考模型 ISO/OSI参考模型是一种逻辑结构,不是具体的设备,任何遵循协议的系统都可以相互通信经过OSI七层模型的数据要经历数据的封装(打包)和解封装(解包)过程,封装过程是将原数据从高层向低层传递的过程,每经过一层都需要加上该层的报头信息,解封装过程是从低层向高层传递的过程,每经过一层都需要将对等层的报头去掉还原为上层数据。

第一层:物理层 处于最底层,为上层提供物理连接,负责传送二进制比特流,在物理层中定义了机械特性(连接器形式和插针分配),电气特性(接口电路参数),功能特性(物理接口的信号线)和规程特性(信号线操作规程),传输介质可以使用有线介质或无线介质,物理层传输二进制比特流,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物理层的典型设备有:集线器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链路的管理,流量的控制,差错控制,数据以数据帧格式传输的,数据帧包含帧头(H2)和帧尾(T2)MAC(介质访问控制),48位二进制组成,为了方便表示使用十六进制表示,网卡上的MAC地址是物理地址,在生产网卡时就内臵在网卡的ROM(只读存储器)芯片中了,不能修改,但是可以伪造(网卡属性中),为了表示网卡的全球唯一性,将MAC地址表示的48位二进制地址分为2部分,前24位表示厂商代号,后24位表示厂商内部代号,MAC地址相同的计算机不能够相互通信网桥,二层交换机,网卡都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第三层:网络层 提供统一的寻址方案,完成分组的独立路由选择,网络层数据以数据包传输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实现路径的选择,通过路由表中的路由表项,(直连路由,路由器自己接口所在的网络形成的路由表),(静态路由,管理员手工添加路由信息添加的路由表),(动态路由,路由器通过相互的路由学习,得到的路由表),路由器可以实现网络

软件体系结构作业___一__、二章

第一章 1.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对软件危机的看法 答:软件危机是指软件生产方式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计算机需求,开发和维护过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它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导致:(1)软件自身特点 (2)开发人员的弱点 (3)用户需求不明 (4)缺乏正确理论指导 (5)开发规模越来越大 (6)开发复杂度越来越高 可以通过软件生命周期的模型和软件工具的使用来缓解危机,通过程序自动化和 软件工业化生产的方法实现软件标准化的目标,进一步缓解软件危机带来的影 响。 软件危机有利有弊,除了带来许多麻烦,也给我们带来许多挑战,克服危机的过 程,我们在技术上和创新上都有了一个提升,也算是间接为软件产业的发展做了 贡献。 2.什么是软件重用,软件重用的层次可以分为哪几个级别 答:软件重用,是指在两次或多次不同的软件开发过程中重复使用相同或相似软件元素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代码重用(2)设计结果重用(3)分析结果重用 3. 什么是可重用构件相对于普通的软件产品,对可重用构件有何特殊要求 答:可充用构件表示软件重用过程中,可重用的软件构件元素。 可重用构件的特殊要求: (1)可重用构件应该具有功能上的独立性与完整性; (2)可重用构件应该具有较高的通用性; (3)可重用构件应该具有较高的灵活; (4)可重用构件应该具有严格的质量保证; (5)可重用构件应该具有较高的标准化程。 4.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的优势是什么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 答:优势:基于构件的软件将软件开发的重点从程序编写转移到了基于已有构件的组装,以更快地构造系统,减轻用来支持和升级大型系统所需要的维护负担,从而降 低了软件开发的费用 困难和挑战:没有可依据的参考,可用资源和环境缺乏,开发难度高,而各方面需求 增长速度与日剧增,更新和升级的跟进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此外,在同一系统采用多 个开发商提供的构件,它们之间的兼容性可能是开发过程中所要面对的一个严峻的问 题 5.描述三种应用最为广泛的构件技术规范COM、CORBA和EJB各自的特点 答:COM:COM无需重新编译,对象就可以增添新的功能,还能够透明地向另一个过程或另一台机器上的对发送RPC调用; CORBA:CORBA用IDL来描述对象接口,可以满足异种语言间的通信问题。

各种系统架构图与详细说明

各种系统架构图与详细说明

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

1.2.技术架构设计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3.整体架构设计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 综上,我们对整体应用系统架构图进行了设计,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3.1.应用层级说明 整体应用系统架构设计分为五个基础层级,通过有效的层级结构的划分可以全面展现整体应用系统的设计思路。 基础层 基础层建设是项目搭建的基础保障,具体内容包含了网络系统的建设、机房建设、多媒体设备建设、存储设备建设以及安全设备建设等,通过全面的基础设置的搭建,为整体应用系统的全面建设良好的基础。 应用数据层 应用数据层是整体项目的数据资源的保障,本次项目建设要求实现全面的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所以对于应用数据层的有效设计规划对于本次项目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整体结构上划分,我们将本次项目建设数据资源分为基础的结构型资源和非结构型资源,对于非结构型资源我们将通过基础内容管理平台进行有效的管理维护,从而供用户有效的查询浏览;对于结构型数据,我们进行了有效的分类,具体包括政务公开资源库、办公资源库、业务经办资源库、分析决策资源库、内部管理资源库以及公共服务资源库。通过对资源库的有效分类,建立完善的元数据管理规范,从而更加合理有效的实现资源的共享机制。

软件体系结构论文:一种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模型

软件体系结构论文:一种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模型 摘要: 为了分离软件系统中的核心关注点和横切关注点,通过引入面向方面软件开发的思想设计了一种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模型,并详细分析了该模型的三个基本构成单元,即构件、连接件和方面构件。最后通过一个网上支付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 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横切关注点;构件;连接件;方面构件 20世纪60年代的软件危机使得人们开始重视软件工程的研究。起初,人们把软件设计的重点放在数据结构和算法的选择上,然而随着软件系统规模越来越大,对总体的系统结构设计和规格说明变得异常重要。随着软件危机程度的加剧,软件体系结构(software architecture)这一概念应运而生。软件体系结构着眼于软件系统的全局组织形式,在较高层次上把握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软件开发的焦点从成百上千的代码上转移到粒度较大的体系结构元素及其交互的设计上。与传统软件技术相比,软件体系结构理论的提出不仅有利于解决软件系统日益增加的规模和复杂度的问题,有利于构件的重用,也有利于软件生产率的提高。面向方面软件开发(AOSD)认为系统是由核心关注点(corn concern)和

横切关注点(cross-cutting concern)有机地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核心关注点是软件要实现的主要功能和目标,横切关注点是那些与核心关注点之间有横切作用的关注点,如系统日志、事务处理和权限验证等。AOSD通过分离系统的横切关注点和核心关注点,使得系统的设计和维护变得容易很多。 Extremadura大学的Navasa等人[1]在2002年提出了将面向方面软件开发技术引入到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中,称之为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aspect oriented software architecture,AO-SA),这样能够结合两者的优点,但是并没有给出构建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的详细方法。 尽管目前对于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这个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是一般认为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在传统软件体系结构基础上增加了方面构件(aspect component)这一新的构成单元,通过方面构件来封装系统的横切关注点。目前国内外对于面向方面软件体系模型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对它的构成单元模型的研究更少,通常只关注方面构件这一构成单元。方面构件最早是由Lieberherr等人[2]提出的,它是在自适应可插拔构件(adaptive plug and play component,APPC)基础之上通过引入面向方面编程(AOP)思想扩展一个可更改的接口而形成的,但它关于请求接口和服务接口的定义很模糊,未能给出一个清晰的方面构件模型。Pawlak等人

软件体系结构最终版

一、填空题 1软件体系结构核心模型由构件、连接件、配置组成。作用于这些要素或连接关系上的限制条件:约束,质量-性能 2.sa风格具有已经被熟知的特性,并且可以复用 3."4+ 1”视图模型从5个不同的视角包括:逻辑视图、进程视图、物理视图、开发视图和场景视图来描述软件体系结构。 4.在层次系统中,两种通用的分层方法分别是(严格分层和松散分层) 5.在三层cs结构中,中间层可能是什么类型的服务器:应用服务器 6.解释器的三种策略:(1)传统解释器(2)基于字节码的解释器(3)JIT(即时)编译器 7.构件作为一个封装的实体,只能通过(接口)和外部环境交互,构件内部所实现的功能是以(服务)形式体现出来 8.在数据流风格中,用(数据字典)定义了相应的数据流图表达拓扑结构 9.在分层系统中,由上而下的信息和控制通常被描述成(请求),由下而上的方式被描述成(通知) 10.在分层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定义每层之间的接口,接口的类型包括:(黑盒接口和白盒接口) 11.三层cs体系风格是由什么构成的:表示层、功能层、数据层 二、选择题 1.表示业务逻辑和工作流,应该采用的uml图是什么:活动图 2._对象,_子程序,_构件,_包,这些哪一个是独立可交付的功能单元,外界通过接口访问它提供的服务:基于构件开发中的构件 3.同步调用消息和异步调用消息(下列哪句话是真的,哪句话是假的) 4.某游戏公司预开发一个大型多人技术战略游戏,针对这个目标,公司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架构风格合适:解释器 5.三层cs体系结构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构件:中间件 6.在uml提供的图中,哪种图用于描述系统与外部系统及用户之间的交互:用例图 7.在c/s系统中,数据库服务器的(功能)任务: 安全性要求 访问并发性的控制 前端的客户应用程序的全局数据完整性 备份和恢复 8.与cs体系结构相比,bs体系结构的不足之处:BS体系结构缺乏对动态页面的支持能力,没有集成有效的支持能力 9.在rup(软件开发过程生命周期的图表)中,采用4+1视图模型来描述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在这个模型中,最终用户侧重于逻辑视图,系统工程师侧重于哪种视图:部署视图 10.如果对银行的atm常用功能进行建模,用什么图来表示这个系统的功能需求:逻辑视图 三、名词解释 1.软件体系结构风格:是描述某一特定应用领域中系统组织方式的惯用模式。

软件体系结构 4+1模型案例

案例教学1:4+1视图方法进行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要开发出用户满意的软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软件体系结构师必须全面把握各种各样的需求、权衡需求之间有可能的矛盾之处,分门别类地将不同需求一一满足。本文从理解需求种类的复杂性谈起,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展示了如何通过RUP的4+1视图方法,针对不同需求进行体系结构设计,从而确保重要的需求一一被满足。 1、呼唤体系结构设计的多重视图方法 灵感一闪,就想出了把大象放进冰箱的办法,这自然好。但希望每个体系结构设计策略都依靠灵感是不现实的--我们需要系统方法的指导。 需要体系结构设计的多重视图方法,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需求种类的复杂性所致。以工程领域的例子开道吧。比如设计一座跨江大桥:我们会考虑"连接南北的公路交通"这个"功能需求",从而初步设计出理想化的桥墩支撑的公路桥方案;然后还要考虑造桥要面临的"约束条件",这个约束条件可能是"不能影响万吨轮从桥下通过",于是细化设计方案,规定桥墩的高度和桥墩之间的间距;另外还要顾及"大桥的使用期质量属性",比如为了"能在湍急的江流中保持稳固",可以把大桥桥墩深深地建在岩石层之上,和大地浑然一体;其实,"建造期间的质量属性"也很值得考虑,比如在大桥的设计过程中考虑"施工方便性"的一些措施。 和工程领域的功能需求、约束条件、使用期质量属性、建造期间的质量属性等类似,软件系统的需求种类也相当复杂,具体分类如图1所示。

图1 软件需求分类的复杂性 2、超市系统案例:理解需求种类的复杂性 例子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更好地理解软件需求种类的复杂性,我们来分析一个实际的例子。在表1中,我们列举了一个典型的超市系统的需求子集,从这个例子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需求可以分为两大类: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体系结构结构模型

仓库管理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型 XXX (XX大学 XXX学院,XX XXX) 摘要:本文使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对仓库管理软件的软件体系架构进行建模。使仓库管理软件架构在开发初期能够很好地被开发人员和客户理解。本文采用“4+1”视图模型对系统进行建模。 关键词:仓库管理UML 软件体系架构 1.软件系统体系结构模型 本章采用“4+1”视图模型对软件系统进行建模。该视图模型从5个不同的视角,包括逻辑视图、进程视图、物理视图、开发视图、和场景视图来描述软件体系机构。每个视图只关心系统的一个侧面,5个视图结合在一起才能反映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的全部内容。“4+1”视图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图中的实施视图就是开发视图。 图1 “4+1”视图模型1.1逻辑视图 逻辑视图(Logical view),主要是整个系统的抽象结构表述,关注系统提供最终用户的功能需求,不涉及具体的编译,即输出和部署。在逻辑视图中,系统分解成一系列的功能抽象。这些分解不但可以用来进行功能分析,而且可用作标识在整个系统的各个不同部分的通用机制和设计元素。通常在UML中用类图来描述逻辑视图。类图(Class diagram)显示了模型的静态结构,特别是模型中存在的类、类的内部结构以及它们与其他类的关系等,从系统构成角度来描述正在开发的系统。类图不显示暂时性信息。如图2所示为系统逻辑视图。 在逻辑视图中,采购入库员、出库员、商场管理员、仓库管理员类是通过系统用户类泛化来的,系统用户有的一般操作和属性他们也都拥有。其中按照系统的权限范围来说,采购入库员、出库员、仓库管理员依赖于商场管理员,因为只有商场管理 图2 逻辑视图

常用的系统架构图

常用的系统架构图 2014年冬

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

关架构进行描述。 1.2.技术架构设计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3.整体架构设计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复习试题

名词解释 1.设计模式一些设计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的经验总结,就是系统的命名、解释、和评价某一个重要的面向对象的可重现的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案。 2.软件体系结构(Software Architecture)软件体系结构以组件和组件交互的方式定义系统,说明需求与成品系统之间的对应关系,描述系统级别的可伸缩性、能力、吞吐量、一致性和兼容性等属性。软件体系结构由组件、连接件和属性组成。 3.软件体系结构风格(Software Architecture Style)软件体系结构风格是描述某一特定应用领域中系统组织方式的惯用模式。体系结构风格定义了一个系统家族,即一个体系结构定义一个词汇表和一组约束。词汇表中包含一些构件和连接件类型约束指出系统中构件和连接件的组合方式,体系结构风格反映了领域中众多系统所共有的结构和语义特性,并指导如何将各个模块和子系统有效地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4.软件产品线产品线是一个产品集合,这些产品共享一个公共的、可管理的特征集,这个特征集能满足选定的市场或任务领域的特定需求。这些系统遵循一个预描述的方式,在公共的核心资源(core assets)基础上开发的。 5.体系结构描述语言体系结构描述语言(ADL)是在底层语义模型的支持下,为软件系统的概念体系结构建模提供了具体语法和概念框架。基于底层语义的工具为体系结构的表示、分析、演化、细化、设计过程等提供支持。其三个基本元素是:构件、连接件、体系结构配置。 6.软件重用指在两次或多次不同的软件开发过程中重复使用相同或相似软件元素的过程。软件元素包括程序代码、测试用例、设计文档、设计过程、需要分析文档甚至领域知识。通常,可重用的元素也称作软构件,可重用的软构件越大,重用的粒度越大。 7.构件是指语义完整、语法正确和有可重用价值的单位软件,是软件重用过程中可以明确辨识的系统;结构上,它是语义描述、通信接口和实现代码的复合体。 8.构件组装构件组装是指将库中的构件经适当修改后相互连接,或者将它们与当前开发项目中的软件元素相连接,最终构成新的目标软件。 9.体系结构配置体系结构配置或拓扑是描述体系结构的构件与连接件的连接图。体系结构配置提供信息来确定构件是否正确连接、接口是否分配、连接件构成的通信是否正确,并说明实现要求行为的组合含义。 10.易用性易用性关注一个用户完成需要的工作的容易程度以及系统提供的用户支持的种类,包括:学习系统特性。如果用户对某一特定系统或者系统的特定方面不熟悉,系统应该怎样使得学习变得容易?高效地使用系统。系统在帮助用户更高效操作方面能做些什么?11.场景(scenarios)场景可以看做是那些重要系统活动的抽象,它使4个视图有机联系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场景是最重要的需求抽象。 12.MVC MVC是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Controller)三个单词的缩写。MVC 模式的目的就是实现Web系统的职能分工。Model是应用对象,所有的操作都在这里实现,它若需要取得视图中的对象或更新视图,需通过控制器来进行处理。View是模型在屏幕上的表示,模型在进行操作后,其结果是通过视图显示的。Controller用于管理用户与视图发生的交互,定义用户界面对用户输入的响应方式。一旦用户需要对模型进行处理,不能直接执行模型,而必须通过控制器间接实现的。 13.C2体系结构风格C2体系结构风格可以概括为通过连接件绑定在一起的、按照一组规则运作的并行构件网络。 14.SOA 即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架构。它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

软件体系结构试题库(软件工程)试题和答案

1、软件重用是指重复使用已有的软件产品用于开发新的软件系统,以达到提高软件系统的开发质量与效率,降低开发成本的目的。答案:√ 2、可重用技术对构件库组织方法要求不仅要支持精确匹配,还要支持相似构件的查找。答案:√ 3、软件体系结构充当一个理解系统构件和它们之间关系的框架,特别是那些始终跨越时间和实现的属性。 答案:√ 5、构件可以由其他复合构建和原子构件通过连接而成。() 答案:√ 6、体系的核心模型由5种元素组成:构建、连接体、配置、端口和角色() 答案:√ 7、软件体系结构的核心由5种元素组成:构件、连接件、配置端口和角色。其中,构件、连接件和配置是最基本的元素() 答案:√ 8、开发视图主要支持系统的功能需求,即系统提供给最终用户的服务() 答案:X 9、构件、连接件以及配置是体系结构的核心模型最基本的元素() 答案:√ 10、HMB风格不支持系统系统自顶向下的层次化分解,因为它的构件比较简单。 答案:× 11、正交软件体系结构由组织层和线索的构件构成。

13、线索是子系统的特例,它由完成不同层次功能的构建组成,每一条线索完成整个系统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功能。() 答案:√ 14、层次系统中支持抽象程度递增的系统设计是设计师可以把一个复杂系统按照递增的步骤进行分解,同时支持功能增强,但是不支持重用。 答案:× 16、在软件设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的软件体系结构描述方法是图形表达工具。答案:√ 18、体系结构设计是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关键的一环,一般在需求分析之后,软件设计之前进行。 答案:√ 19、基于软构件的系统描述语言是较好的一种以构件为单位的软件系统描述语言。 答案:√ 21、基于构件的动态系统结构模型分为三层,风别是应用层、中间层、和体系结构层。 答案:√ 23、基于构件的动态系统结构模型分为应用层,中间层和体系结构层。 答案:√ 29、一般的说,一个模式有一下4个基本成分,1.模式名称,2.问题,3.解决方案,4.效果,这句话是对的() 答案:√ 30、设计模式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一位计算机专家提出的。

软件体系结构建模的种类

软件体系结构建模的种类: 结构模型, 框架模型, 动态模型, 过程模型,功能模型 "4+1"视图模型: 1.逻辑视图:逻辑视图主要支持系统的功能需求,即系统提供给最终用户的服务。 2.开发视图:开发视图也称模块视图,主要侧重于软件模块的组织和管理。 3.进程视图:进程视图侧重于系统的运行特性,主要关注一些非功能性的需求。强调并发性、分布性、系统集成性和容错能力,以及从逻辑视图中的主要抽象如何适合进程结构。 4.物理视图:物理视图主要考虑如何把软件映射到硬件上,它通常要考虑到系统性能、规模、可靠性等。 5.场景:场景可以看作是那些重要系统活动的抽象,它使四个视图有机联系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场景是最重要的需求抽象。 体系结构核心模型由5中元素组成:构件、连接件、配置、端口和角色。 经典的体系结构风格 数据流风格:批处理序列;管道/过滤器。 ◎调用/返回风格:主程序/子程序;面向对象风格;层次结构。 ◎独立构件风格:进程通讯;事件系统。 ◎虚拟机风格:解释器;基于规则的系统。 ◎仓库风格:数据库系统;超文本系统;黑板系统。 ◎其他(如适应性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风格、面向Agent的研究、网格计算、Web服务等)过滤器的活动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激活: 后续构件从过滤器中取出数据; 前序构件向过滤器推入数据; 过滤器处于活跃状态,不断从前序构件取出、并向后续部件推入数据。 软件体系结构描述方法: 图形表达工具、模块内连接语言、基于软构件的系统描述语言、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 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ADL是在底层语义模型的支持下,为软件系统的概念体系结构建模提供了具体语法和概念框架。基于底层语义的工具为体系结构的表示、分析、演化、细化、设计过程等提供支持。其三个基本元素是:构件、连接件、体系结构配置。 主要的体系结构描述语言有Aesop、MetaH、C2、Rapide、SADL、Unicon和Wright等,尽管它们都描述软件体系结构,却有不同的特点。 作业题: 第一章: 1、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对软件危机的看法。 2、什么是软件重用?软件重用的元素有哪些?就项目管理方面而言,软件重用项目与非重用项目有哪些不同之处。 3、实际参与/组织一个软件重用项目的开发,然后总结你是如何组织该项目的开发的。 4、为什么要研究软件体系结构? 5、根据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你认为软件体系结构的模型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 6、在软件体系结构的研究和应用中,你认为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第二章: 1、软件体系结构模型包括哪几种?Kruchten提出的“4+1”模型又包含哪些?结合UML的相关知识,理解“4+1”模型中各种模型的功能及含义。选择一个规模合适的系统,为其建立“4+1”模型。

建立软件系统体系结构模型

建立软件系统体系结构模型 为了帮助确保您的软件系统或应用程序满足用户需求,您可以在 Visual Studio 旗舰版中创建模型来作为软件系统或应用程序的总体结构和行为的说明的一部分。还可以使用模型来描述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使用的模式。这些模型可帮助您了解现有的体系结构、讨论更改以及明确传达您的意图。 模型可用于减少自然语言说明中出现的多义性,并帮助您和您的同事直观地显示设计和讨论备选设计。 应将模型与其他文档或讨论一起使用。模型本身并不表示体系结构的完整规范。 说明 可以将系统的体系结构分为两个区域: ?高级设计。高级设计描述主要组件,并说明这些组件之间如何进行交互以满足每项需求。如果系统是大型系统,则每个组件可能具有自己的高级设计,以便显示这些组件是如何由多个更小的组件构成的。?在整个设计过程使用的设计模式和约定。模式描述实现编程目标的特定方法。通过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使用相同的模式,您的团队可以降低进行更改和开发新软件的成本。 高级设计 高级设计描述系统的主要组件,并说明这些组件之间如何进行交互以实现设计目标。以下列表中的活动与开发高级设计有关,但这些活动不一定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 如果您要更新现有代码,则可以先从描述主要组件开始。请先确保您了解对用户需求的任何更改,然后再添加或修改组件之间的交互。如果您要开发新系统,则可以从了解用户需求的主要功能开始。然后,您可以探究主要用例的交互序列,再将这些序列合并为一个组件设计。 对于上述每种情况,并行开发不同的活动并在早期阶段开发代码和测试会很有用。避免尝试在开始这些方面中的某个方面前完成另一个方面。通常,在您编写和测试代码时,相关需求和您对系统的最佳设计方法的理解会发生更改。因此,您应先了解需求和设计的主要功能并对其进行编码。在稍后的项目迭代中填充详细信息。 ?了解需求。任何设计的第一步都是要清楚地了解用户需求。 ?体系结构模式。您对系统的核心技术和体系结构元素做出的相关选择。 ?组件及其接口。您可以绘制组件图来显示系统的主要部件以及它们进行交互所使用的接口。每个组件的接口均包含您在序列图中标识的所有消息。

软件体系结构学生复习资料

1、软件元素包括程序代码、测试用例、设计文档、设计过程、需求分析文档、甚至领域知识。 2、软件工程包括3个要素方法、工具、过程。 3、采用层次式软件体系结构,将产品的系统构件模型定义为4个层次,分别为:系统构件层、通用类构件层、业务构件层、表现层。 4、三层C/S结构风络是由_表示层、功能层、数据层三个层次构成。 5、层次系统最广泛的应用是分层通信协议。 6、、Web服务开发生命周期分为构建、部署、运行、管理四个阶段。 7、MVC模式的中的M,V,C分别对应Mode、View、Controller三个单词。 8、ABSD方法取决于决定系统的体系结构驱动,所谓体系结构驱动,是指构成体系结构的业务、质量、功能需求。 9、后果描述应用设计模式后的结果、权衡。 10、软件过程是人们建立、维护和进化软件产品整个过程中所有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的集合。 11、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模型(ABSDM)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体系结构需求、设计、文档化、复审、实现、演化等六个子过程。 12、浏览器/服务器(B/S)风格是三层应用结构的一种实现方式,其具体结构分为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个部分。 13、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核心问题是能否使用重复的体系结构模式,即能否达到体系结构级的软件重用。 14、构件分类方法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分别是关键字分类法、刻面分类法、超文本组织方法。 15、大量使用构件,软件的灵活性和标准化程度也能得到提高。 16、功能分组可选择的标准包括功能聚合、功能的局部性、数据或计算行为的类似模式、数据类似的抽象级别等四个。 17、面向对象已经成为软件开发的主流思想,以演化和增量方法为基础的迭代开发过程已经成为面向对象开发过程的标准。 18、框架是从特定域中提取出来的一组组件及其相互关系的可重用的体系结构。 19、软件危机的原因:

软件体系结构

注:考生属哪种类别请划“√” (博士、在校硕士√、工程硕士、师资硕士、同等学力、研究生班)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研究生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2015 年7 月5 日 考试科目: 考生姓名: 评卷人: 考试分数: 注意事项 1、考前研究生将上述项目填写清楚 2、字迹要清楚,保持卷面清洁 3、试题、试卷一齐交监考老师 4、教师将试题、试卷、成绩单,一起送研究生学院; 专业课报所在院、系

一种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模型 为了分离软件系统中的核心关注点和横切关注点,通过引入面向方面软件开发的思想设计了一种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模型,并详细分析了该模型的三个基本构成单元,即构件、连接件和方面构件。最后通过一个网上支付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20世纪60年代的软件危机使得人们开始重视软件工程的研究。起初,人们把软件设计的重点放在数据结构和算法的选择上,然而随着软件系统规模越来越大,对总体的系统结构设计和规格说明变得异常重要。随着软件危机程度的加剧,软件体系结构(software architecture)这一概念应运而生。软件体系结构着眼于软件系统的全局组织形式,在较高层次上把握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软件开发的焦点从成百上千的代码上转移到粒度较大的体系结构元素及其交互的设计上。与传统软件技术相比,软件体系结构理论的提出不仅有利于解决软件系统日益增加的规模和复杂度的问题,有利于构件的重用,也有利于软件生产率的提高。面向方面软件开发(AOSD)认为系统是由核心关注点(corn concern)和横切关注点(cross-cutting concern)有机地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核心关注点是软件要实现的主要功能和目标,横切关注点是那些与核心关注点之间有横切作用的关注点,如系统日志、事务处理和权限验证等。AOSD通过分离系统的横切关注点和核心关注点,使得系统的设计和维护变得容易很多。 Extremadura大学的Navasa等人在2002年提出了将面向方面软件开发技术引入到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中,称之为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aspect oriented software architecture,AO-SA),这样能够结合两者的优点,但是并没有给出构建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的详细方法。 尽管目前对于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这个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是一般认为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在传统软件体系结构基础上增加了方面构件(aspect component)这一新的构成单元,通过方面构件来封装系统的横切关注点。目前国内外对于面向方面软件体系模型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对它的构成单元模型的研究更少,通常只关注方面构件这一构成单元。方面构件最早是由Lieberherr 等人提出的,它是在自适应可插拔构件(adaptive plug and play component,APPC)基础之上通过引入面向方面编程(AOP)思想扩展一个可更改的接口而形成的,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