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国际间接投资作业

第七章国际间接投资作业

第七章国际间接投资作业
第七章国际间接投资作业

国际间接投资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国际间接投资

投资者购买外国发行的公司股票、公司债券或政府债券、衍生证券等金融资产,只谋求取得股息、利息或买卖证券的差价收益,而不取得对筹资者经营活动控制权的一种国际投资方式。

2、国际债券

国际债券是指某国政府或企业在其国境以外发行的债券。是指各类借款者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发行的各种借款凭证。是一种有价证券,是发行者给投资者的借款凭证,持有它,就获得了定期索取一定收益的权利。

3、外国债券

指甲国发行人在乙国某地发行,以乙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

这种债券涉及到两个国家,在甲国发行,而发行市场、面值货币都在乙国。发行人可以是发达的工业国家、可以是第三世界国家,可以是国际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

3、扬基债券

由外国债券的发行和交易形成的市场称为外国债券市场。世界上重要的发行市场有瑞士、美国、德国、日本等。在某些国家,外国债券的发行也具有传统的历史。例如:外国筹资者在美国发行的以美圆为面值的债券,被称为“扬基债券”(Yankee Bond ) (又称美国佬债券);

4、武士债券

外国筹资者在日本发行的以日圆为面值的债券,被称为“武士债券”( Samurai Bond );

5、欧洲债券

是指甲国发行人在乙国某地发行,不以乙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它是指在面值货币所在国以外的国家发行的债券。

6、公募债券

公募债券是指按法定程序,经有权管理部门批准,遵循规定的程序,在市场上向不特定的对象公开发行的国际债券。

它一般在交易所上市,购买者广泛,利息较低,期限较长,而且要定期公布发行者的财务状况。执行信息公开制度,目的是防止欺诈行为和保护投资者的正当权益。

7、私募债券

私募债券是指以少数与发行体有特定关系的投资者为对象而发行的国际债券。

因这类债券发行范围有限,多数国家采用登记制的方式管理,不需要进行公开呈报批准。只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发行人的财务状况。利息较高,期限较短。

8、全球债券( Global Bonds )

全球债券是80年代末产生的新型金融工具,是指:在世界各地的金融中心同步发行,具有高度流动性的国际债券。

9、国际股票是指世界各大公司为筹集资金按有关规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和参加交易的股票。

10、面值(Par Value)

面值是指股票的票面上所标明的每股金额。

面值通常以每股为单位,股票上市公司将其资本总额分为若干股,面值即代表每股的资本额。

11、市值(Market Value)

国际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区别

国际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区别 朱双丹 08121341 直接投资(FDI)是指以各种混业、合资、独资等形式直接进入他国进行生产的贸易活动。 间接投资(FII)是指以购买他国金融证券(如股票、债券、衍生金融工具)等对别国涉及的投资行为。 哪里有能带来足够的利润的投资机会,资本就有向哪里流动的趋势,当这样的机会出现在海外时,国际投资的发生就顺理成章。像国内投资分为直接和间接一样,国际直接投资也有这样的分法:把钱交给别人使用然后拿利息的间接投资,自己管理资本、自己控制项目运作以赚取利润的直接投资。 逐利的本性决定了资本扩张的必然。在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扩张的主要手段是“商品输出”,但作为掠夺资源输出商品之辅助的对外投资也是新兴资产阶级热衷的活动。它可以追溯到18世纪时期东印度公司、哈德逊湾公司等为进行掠夺性贸易而在殖民地进行的各种投资活动。到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过剩资本”的大量出现使得国际投资(尤其是以借贷为主的间接投资活动)大张旗鼓地展开,并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带到文明世界的每个角落。 二战后,这种产业资本的跨国流动得到了更迅猛的发展,并表现出与传统的资本流动迥然不同的特点。首先,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直接投资对国外企业控制权的要求。直接投资既全部或部分的拥有国外企业,又直接或间接的经营国外企业。而间接投资则很少涉及到这一问题。第二,从资本移动的形式上看,直接投资不只是单纯货币形态的资本转移,而是货币资本、技术设备、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等经验资源在国际间的一揽子转移。第三,直接投资具有实体性,它一般通过投资主体在国外创设独资、合资、合作等生产经营性企业得以实现;而间接投资则通过投资主体购买有价证券或发放贷款等方式进行,投资者按期收取股息、利息,或通过买卖有价证券赚取差价,其投资具有虚拟性。最后,由于直接投资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其投资回报与投资项目的生命周期、企业经营状况密切相关,通常周期较长,风险较大;而间接投资则更具流动性,风险也相对要小。 传统的资本流动理论对这种日益流行的海外直接投资也越来越没有解释力。直接投资并不绝对的取决于东道国的利率水平,而且很多情况下东道国的利率并不高于母国利率。海默是最早注意到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之不同的西方学者,并开创性地提出了大型跨国企业之所以热衷于海外直接投资乃其拥有东道国企业无法比拟的垄断优势,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他们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垄断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英国学者伯克雷和凯森从内部化的角度解释了这种直接投资行为,他们认为,海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为克服海外市场的不完全性(由于政府管制、信息缺失和不对称、垄断的市场结构等造成)而进行的内部化行为。邓宁的折衷理论是有关FDI理论的集大成者,他认为FDI的进行取决于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区位优势三方面因素。

第七章-风险投资的退出

第七章风险投资的退出 一、学习目的 本章介绍风险投资退出的一般情况,着重介绍公开发行、股份回购、兼并收购、企业清算四种退出方式的特点和方法。 二、学习要点 1、理解退出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 2、了解四种退出方式的一般情况、过程和特征。 3、了解风险投资推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IPO推出的优缺点。 所谓风险投资的退出,是指风险投资机构在所投资的创业企业发展相对成熟或不能继 续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将所投入的资本由股权形态转化为资本形态,以实现资本增值或避免和降低财产损失的整个环节。 从风险投资运行机制可以看出: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是整个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一个 重要的组成部分,退出时风险资本流通的关键所在,它既是过去的风险投资行为的终点,又是新的风险投资行为的起点。 第一节风险投资退出的作用 一、风险资本退出的主要原因 (一)创业企业利润发生了变化。风险投资以投资高新技术项目为主,追求的是创业企业成长所能得到的高额投资利润。而高利润必然伴随着高风险,以高新技术开发为主的 创业企业,一旦发展到成熟阶段,其投资回报将随着企业风险的降低而表现为常规利润,而常规利润已经不是风险投资追逐的目标。 (二)风险投资的阶段投入性。风险投资的运作是以追求在资本流动中释放风险,以收回投资成本并获取高额投资回报为目标。分期或阶段性投资以及循环投资是风险投资的 一个重要特征。在累计投入资本很大的情况下,风险资金若不能适时退出,就不可能有新的资金从事新的投资。 (三)风险基金投资者要求定期得到支付。在基金制的风险投资组织形态下,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往往同时管理着几个风险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家在募集一只基金并运作3~5年后,将继续募集新的风险投资基金。当一个基金存续期届满而清算时,新的基金开始设

国际风险投资机构的退出机制

国际风险投资机构的退出机制 在项目方撰写商业计划时,必须说明可供投资商选择的投资进入与资金撤出机制。可行的投资进入机制(合作方式等)是项目方与资金方取得成功合作谈判的首要条件,而可行的退出机制则是风险投资合作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作为风险投资公司,其合伙人要在合伙契约中承诺在一定时间以一定的方式结束对创业企业的投资与管理,收回现金或有流动性的证券,给有限合伙人即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利润。 因此,申请投资合作的项目方或创业家必须构思一个清晰的投资进入与退出路线,以使投资商的资金顺利的进入(合作初期)而安全地撤出(合作未期),完成整个风险投资预期计划。风险投资的成功与否最后落实在退出的成功与否。 风险投资合作常采用的进入机制 一般风险投资公司的全部合作资金并非单纯采用100%的普通股形式或100%的固定息债券,而更希望常采用以下混合金融工具: 1. 优先股(Preferred Stock) 2.可转换优先股(Convertible Preferred Stock) 3.可转换债(Convertible Debt) 4.附认股权债(Debt with Warrants) 风险投资合作常采用的退出机制 1. 股份上市 股份上市是创业资本的主要退出方式,也是最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一般而言,创业企业第一次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称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在美国,大约30%的创业资本的退出采用这个方式。

创业板市场是风险投资资本的最佳退出场所,公司进入成长期之后,风险投资资金就逐步撤出,创业公司往往以募集新股或公司重组的方式进入证券市场,主要是创业板市场。 2. 股份转让 股份转让是风险投资资本退出的另一途径。股份转让时,其选择的出售对象可以是风险投资机构或创业者本人,此种方式称为股份回购;也可以是新的投资者,这种形式的出售分为两种:一般购并和“第二期购并”。一般收购主要是指公司间的收购与兼并;第二购并是指由另一家风险投资机构收购,接手第二期投资。 3. 清理公司 清理公司也是创业资本退出创业企业的方法。相当大部分的风险投资是不成功的,风险投资机构的巨大风险反映在高比例的投资失败上。以美国为例,由风险投资所支持的企业,20-30%完全失败,约60%受到挫折,只有5%-10%的创业企业可获得成功。 清算方式的退出是痛苦的,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是必须断然采取的方案。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 经贸论坛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 刘彦雷 一 ,国际直接投资(FDI)与国际间接投资IFPI) 的含义 按投资者是否掌握或拥有国外投资企业的经营 权来划分,国际投资可分为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 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企业或个人以控 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为了盈利的目的,通过新 建或购并的方式,将有形或无形资产投放到海外设 立企业的行为.它主要有国际独资经营企业,国际 合资经营企业和国际合作经营企业,国际合作开发 等形式.国际直接投资是投资者到国外直接开办工 矿企业或经营其他企业,直接参与所投资的国外企 业的经营和管理活动.它不是单纯的资金外投,而 是资金,技术,经营管理知识等生产要素由投资国的 特定产业部门向东道国的特定产业部门的转移. 国际间接投资主要是指以购买外国公司的股票

和其他有价证券的投资(国际证券投资)以及提供中长期国际信贷为手段,以获取股息或利息为目的的投资方式.主要包括国际信贷投资(政府贷款,银行 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等)和国际证券投资(国际债券,国际股票等).国际间接投资由于是通过国际 贷款和购买外国有价证券对国外所进行的投资,不涉及对投资所形成资产的经营和管理,投资活动主要在金融领域内进行,因此国际间接投资也叫金融投资,其中以国际证券投资为主. 二,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的主要区别 1.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的基本区分 标志是投资者是否能有效的控制作为投资对象的外国企业.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是投资者对所投资的国外企业拥有的股权达到了有效控制权,因而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拥有控制权.国际间接投资是通过国际金融证券市场进行的,投资者一般不亲自建立公司企业,也不负责对公司企业的经营管理,即使是进行股权证券投资,也不构成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控制. 2.国际直接投资的风险大于国际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一般都要参与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通过投资以取得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控制权,

国际直接投资作业

投资方式 一、选择题(单项或多项) 1.国际直接投资的突出特征是(D )。 A.投资方式 B、投资利润高 C、投资风险大 D、投资者拥有有效控制权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构成外国直接投资的最低股权比例为( A)。 A、25% B、50% C、75% D、100% 3.通常所说的“三资”是指(ABC)。 A.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B.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C.外商独资企业 D.外商投资企业 4.补偿贸易是一种( A)。 A、灵活利用外资 B、海外投资 C、技术贸易 D、直接投资 5.分公司和母公司的关系为(B )。 A两者相对独立 B.分公司是母公司的组成部分 C.分公司和母公司可采用不同的名称 D、分公司对自己负责任 6.分公司在将利润汇回母公司时(B )。 A.需缴纳预扣税 B.不必缴纳预扣税 B.由母公司缴纳预扣税 D.需缴纳所得和预扣税 7.子公司在东道国是独立的法人,所以( A)。 A.除缴纳所得税,汇出利润时还需缴纳预扣税 B.只交缴预扣税,不缴所得税 C.预扣税和所得税均不需缴纳 D.只需缴纳所得税,不需缴纳预扣税 预扣税(withholding tax),是由东道国政府按支付给外国投资者的股利、利息、无形资产特许权使用费等所计征的税种。 8.子公司可享受“合法“避税的利益,是指(A )。 A、它可以把利润汇到避税地的另一子公司,而不直接汇回母公司 B.它可以把利润汇回母公司,由母公司再把利润汇给避税地的子公司 C.它可以不缴纳所得税 D、它可以不缴纳预扣税 9.( AB)是资本要素国际移动的主要方式,是国际投资的两种形式中的主要形式。 A、国际直接投资 B、国际间接投资 C、私人投资 D 、公共投资 10.( C)是国际直接投资大发展的客观前提。 A、科技革命的发生 B、社会化大生产的大发展 C、国际分工的新发展 D、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11.在现代经济社会中,( A)占整个企业总数的绝大多数。 A、独资企业 B、合作经营企业 C、合资经营企业 D、合伙企业 12.避税地即( B)。

国际投资 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因素有哪些

1、国际投资如何分类 投资的类型划分 1。按照地域划分:国内投资和国外投资 2。按照性质划分: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3。广义的国际投资和狭义的国际投资(前者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后者专指间接投资) 2、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宏观经济形式起着决定性关键作用。 对于所有国家而言,决定跨境直接投资流向的首要因素是宏观经济形势,国际之间如此,一国之内同样如此。2004年,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经济体系宏观经济欣欣向荣,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屡创佳绩;与此同时,西欧大陆国家宏观经济疲软,国际直接投资流入也萎靡不振,原因就在于此。 第二,汇率是决定跨境直接投资流向的第二个重要因素[3]。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某些结构性因素也有利于他们吸收国际直接投资。首先是市场导向型的国际直接投资越来越多,国际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地点时,不仅是在选择低成本的生产地点,而且越来越多地是在选择接近庞大的消费市场。这意味着人口众多且国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国家更能够得到外资的青睐。其次,放松管制、监管体制改革都可以激励投资者。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国际直接投资中对消费品、汽车等的投资绝大部分是市场导向型的投资,同时,由于人民币长期预期升值和汇率机制的改革都带动中国国际直接投资的增加。 第三,国际贸易领域的重大变革对国际投资者产生了强烈的激励,其中尤以中国入世和国际纺织品贸易进入“后配额时代”影响最为重大。

贸易自由化趋势或者说贸易壁垒的减少,都为国际直接投资创造了大好机会和条件。中国加入WTO后,与国际间的贸易壁垒越来越少,这也极大地刺激了寻求低成本高效率的跨国资本到中国投资的兴趣。

国际风险投资机构依然看好中国.doc

国际风险投资机构依然看好中国-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步伐逐渐加快,国际大型风险投资机构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关注与中国企业的交流。相对而言,中国的高科技产业也需要大风险投资机构的扶植。于2001年5月10-13日在中国北京举行的第四届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世界新经济论坛暨高新技术与金融论坛将聚集众多的国际大型风险投资机构。 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是世界上最大的专门从事高新技术信息服务的企业。该公司旗下的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IDG VC),即原美国太平洋技术创业投资基金(PTV-C hina),是一家面向中国从事高技术创业投资的美国创业投资基金。IDG VC进入中国以来,与政府有关部门及中国科技企业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1998年与科技部签署合作备忘录,IDG计划在未来7年内,持续投入中国10亿美元的风险资本。 汉鼎亚太风险投资公司(H&Q Asia Pacific)是亚太地区历史最悠久的直接投资公司之一,被称为亚洲投资界的巨无霸。汉鼎亚太公司往往喜欢寻找1000万至5000万美元左右、科技含量高的大型项目。其重要的投资经验是进行资源的整合,即在某个行业里,将国外好的技术带入中国,并同中国本行业中的优势企业相融合,创造培植出投资成功机率很高的企业。到目前为止,汉鼎亚太在中国已投入10个项目,科兴公司、深圳黎明网络、上海半导体等多个项目都显示出良好的投资回报前景。 Advent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波士顿的世界领先的风险投资公司。1997年被The Industry杂志评为全美十大最活跃的风险投资机构之一。

国际金融学陈雨露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作业 1.为什么国际直接投资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合资与独资方式各有什 么利弊? 答:由于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程度、政体和管理体制存在差异,企业组织形式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不同性质的企业,在企业设立、登记、组织机构、经营管理、并购以及缴纳赋税等方面相差甚远。因此,企业在做出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前,首先应该明确直接投资方式。根据不同国家、不同企业形式的法律特点和跨国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最合适的直接投资方式。 合资方式主要有两种:股权式合营和契约式合营。股权式合营有限责任,投资风险较小;东道国给予一定的保护;能利用东道国的资金,开广筹资渠道;利用合作伙伴的优势,获得有比较优势的人力资源、紧缺的原材料;轻易突破东道国的贸易壁垒,进入东道国的市场;企业的组建、审批程序相对复杂,费用较高;公司股东多,需要定期公布公司经营状况等信息,保密性差;投资者赋税较重。契约式合营设立简单;实现合伙人的优势互补;许多国家不对合伙企业单独征税。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风险大;采取所有权和管理权相一致的管理原则,影响决策效率。存续期不够稳定。 独资企业受政府控制少;经营管理灵活主动;容易保守企业秘密,不必定期向股东汇报;容易通过转移定价避税;充分使用投资者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保证产品质量和效益;风险较大,对企业全部负债承担无限责任;发展受到限制,资金来源受到限制;没有现成的生产基地,缺乏合作伙伴难以与有影响的政府机构发展联系。 2.不同的东道国政府对待直接投资的态度会何会有差异? 答:一旦接受跨国直接投资,东道国的诸多经济资源将不得不与国外投资者分享,东道国将于投资国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乃至政治联系。这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传统文化、民族工业和国际竞争力都有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因此各国对国际直接投资的态度迥然不同。有的大力鼓励,有的严格限制,有的加以部分限制,有的根据国情在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鼓励或限制政策。 3.发达国家对直接投资一般没有限制。这一观点对吗?请简要论证。 答:不对。 对于国际直接投资,实际中很少有那个国家的政府会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多数东道国政府都通过制定一系列合营(资)法律或法规来设置外资进入的门槛,规范外资企业的行为,保护本国的民族工业和特定的经济利益。即使是宣称对资本流动不加管制的美国、日本等最发达国家,对外国的直接投资者也以各种名目设立了不少障碍。例如,美国担心高新技术流入中国,担心中国成为其市场上强

第七章 战后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第七章战后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国际直接投资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跨国公司 国际间接投资市场内部化理论转移定价 海默—金德尔伯格的垄断优势论 二、简答题 1.简述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 2.试述影响国际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 3.简述跨国公司国外投资的参与形式。 4.简述跨国公司的几种经营策略。 5.简述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三、论述题 1.试述国际间接投资对经济的影响。 2.简述国际直接投资的作用和经济影响。 四、思考题 参照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我国应如何进行对外投资?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在国外创办企业或与当地资本合营企业,涉及生产要素诸如资本货品、管理技术的直接卷入,投资者对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使用和生产过程的管理拥有直接控制的权力。它和国际间接投资相区别的特征在于投资者与企业的控制权或经营管理权相联系。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在国外创办新企业,包括建立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和跨国公司;二是购买外国企业股权达到控制的比例;三是以利润进行再投资。 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学者小岛清从国际分工原理出发,系统阐述了他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即比较优势理论。其主要内容是:从国际分工原则出发,以比较成本、比较利润率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指导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为核心。他认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可以通过出口贸易的发展保持其市场份额,而失去比较优势的企业则应当利用其标准化技术和雄厚的资金来开拓对外直接投资。 海默—金德尔伯格的垄断优势论:1960年,海默在其论文中第一次论证了国际直接投资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国际金融资产投资,从理论上开创了以国际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的新领域。海默认为国际直接投资不仅是简单的资产交易过程,还包括非金融和无形资产的转移。他的基本论点是:市场不完全竞争和以垄断资本集团独占为中心内容的“垄断优势”是战后国际直接投资急剧上升的关键所在。金德尔伯格强调市场结构的不完全性和垄断优势。他认为,企业不以出口或技术转让的形式获取利润,而在外国投资经营,承受其生产组织成本,其原因在于市场结构,尤其是技术和知识市场结构的不完全性。垄断优势理论认为:跨国公司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拥有其垄断优势,如对某种专门技术的控制、对原材料不源的垄断、规模经济的优势等。具有某种垄断优势是开展国际直接投资必要的主观条件,而当国际投资环境又具备赚取超额利润的因素时,就能使国际直接投资变为现实。 市场内部化理论:市场内部化理论是英国学者巴克莱和卡森发展并应用于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的。市场内部化理论认为外部市场机制的不完善造成中间产品(如原材料、半成品、技术、经验等)交易的低效率。跨国公司通过其有效组织手段,变市场上的买卖关系为企业内部的供需关系——市场内部化,使中间产品在公司内部自由流动,提高了交易效率。 国际间接投资:主要指用于购买外国公司的股票和其他证券的投资,也包括国际长短期贷款。国际间接投资是传统的国际投资形式。它早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就已出现,并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迅速发展起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就是国际间接投资。二战后,随着生产国际化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其对世界经济的作用和影响也相对减弱,但是,国际间接投资在国际资本流动中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跨国公司:根据联合国跨国公司委员会的定义,跨国公司可以表述为:跨国公司是指一个工商企业,组成该企业的实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经营业务,而不论采取的法律形式如何,也不论其在哪一个部门经营;这种企业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因而具有共同的反映企业全球战略目标的政策;这种企业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并分担责任。跨国公司作为国际化生产的企业组织,与一般国内企业及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生产经营活动的跨国化、实施“全球战略”、公司内部一体化原则。 转移定价:转移定价策略是跨国公司独有的一种经营策略。它是指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和子公司,子公司之间出售或采购商品、劳务和技术时相互约定的价格。这种定价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市场供求法则制约,而是根据公司的全球战略制定的。

第四章国际直接投资分析

世界经济概论第四章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发展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过程,是资本的一种跨国运动形态。 2.生产国际化:指世界各国的社会生产过程日益突破国界,不断向国际范围延伸并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它是生产社会化即分工合作超出国界而在国际间的扩展。 3.国际直接投资: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得到对企业的控制权,通过直接建立新的企业、公司或并购原有企业等方式进行的国际投资活动。 4独资经营:是指完全由外商出资并独立经营的一种国际直接投资方式; 5合资经营:是指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投资者在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上,共同商定各自在被投资企业的股权比例,并根据东道国的法律,通过签订合同举办合营企业,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一种投资方式; 6合作经营:一般不以股份确定产权,不按股权比例分配收益,而是根据合同规定投资方式和投资比例分配收益并承担风险。 7合作开发:则通常是由拥有特定资源的国家,通过招标方式与外国投资者签订合作开发协定或合同,并联合组成开发公司对东道国资源进行开发。 8.水平型直接投资也称为横向型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企业到国外进行投资,建立与国内生产和经营方向基本一致的子公司或其他企业。这类子公司和其他企业能够独立完成生产和销售,与母公司或国内企业保持水平分工关系。 9.垂直型直接投资:也称为纵向型直接投资,是指一国企业或跨国公司到国外建立子公司或附属机构,这些国外子公司或附属机构与母公司之间实行纵向专业化分工协作。 10.非股权安排:投资者没有在东道国企业中参与股份,而是以其他形式如许可证合同、管理合约、销售协议等进行的直接投资,均属于非股权参与式的直接投资。 11.绿地投资:一国投资者到国外单独或合作创办新的企业,或者组建新的子公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12.跨国公司:就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行投资活动,并因此对一定数量的经营性资产拥有全部或部分控制与管理权的企业。 13跨国并购(Cross—border Mergers & Acquisitions)是指一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

第七章国际间接投资作业

国际间接投资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国际间接投资 投资者购买外国发行的公司股票、公司债券或政府债券、衍生证券等金融资产,只谋求取得股息、利息或买卖证券的差价收益,而不取得对筹资者经营活动控制权的一种国际投资方式。 2、国际债券 国际债券是指某国政府或企业在其国境以外发行的债券。是指各类借款者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发行的各种借款凭证。是一种有价证券,是发行者给投资者的借款凭证,持有它,就获得了定期索取一定收益的权利。 3、外国债券 指甲国发行人在乙国某地发行,以乙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 这种债券涉及到两个国家,在甲国发行,而发行市场、面值货币都在乙国。发行人可以是发达的工业国家、可以是第三世界国家,可以是国际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 3、扬基债券 由外国债券的发行和交易形成的市场称为外国债券市场。世界上重要的发行市场有瑞士、美国、德国、日本等。在某些国家,外国债券的发行也具有传统的历史。例如:外国筹资者在美国发行的以美圆为面值的债券,被称为“扬基债券”(Yankee Bond ) (又称美国佬债券); 4、武士债券 外国筹资者在日本发行的以日圆为面值的债券,被称为“武士债券”( Samurai Bond ); 5、欧洲债券 是指甲国发行人在乙国某地发行,不以乙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它是指在面值货币所在国以外的国家发行的债券。 6、公募债券 公募债券是指按法定程序,经有权管理部门批准,遵循规定的程序,在市场上向不特定的对象公开发行的国际债券。 它一般在交易所上市,购买者广泛,利息较低,期限较长,而且要定期公布发行者的财务状况。执行信息公开制度,目的是防止欺诈行为和保护投资者的正当权益。 7、私募债券 私募债券是指以少数与发行体有特定关系的投资者为对象而发行的国际债券。 因这类债券发行范围有限,多数国家采用登记制的方式管理,不需要进行公开呈报批准。只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发行人的财务状况。利息较高,期限较短。 8、全球债券( Global Bonds ) 全球债券是80年代末产生的新型金融工具,是指:在世界各地的金融中心同步发行,具有高度流动性的国际债券。 9、国际股票是指世界各大公司为筹集资金按有关规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和参加交易的股票。 10、面值(Par Value) 面值是指股票的票面上所标明的每股金额。 面值通常以每股为单位,股票上市公司将其资本总额分为若干股,面值即代表每股的资本额。 11、市值(Market Value)

国际直接投资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国际投资概述 1.关于国际投资、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 ●投资主体分:官方机构、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居民个人 分类:官方投资,私人对外投资 占直接投资中比例最高的主体:跨国公司 ●投资客体:三类资产,实物、无形、金融 ●间接投资的形式:国际借贷、国际证券投资 “有效控●区分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的根本原则: 制” ●关于构成单一法人“有效控制”的股权比例的各种规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5%;中国:25%;美国:10% 2.国际投资相对于国内投资的特点 ●投资主体单一化 ●投资环境多样化 ●投资目标多元化 ●投资运行复杂化 3.关于国际投资产生与发展: (1)1914年以前: ●投资来源主要是私人资本,官方资本所占比例很小 ●全球国际投资最大输出国是英国 ●投资主要流向资源丰富国家和殖民地国家 (2)两次大战之间

●美国一度取代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投资国 (3)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 ●发展中国家开始一定规模的对外投资 (4) 20世纪70、80年代 年代,“石油美元”成为国际投资重要资金来源 ●70 年代,美国逐渐成为债务国,日本逐渐成为世界最大●80 债权国 年代后,国际投资格局形成美、日、欧“大三角” ●80 (5) 20世纪90年代以后 ●高增长地区成直接投资宠儿 “金砖四国”、东亚、加勒比海地区、拉美 ●间接投资增速远超直接投资 4.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布局: ●行业布局: 直接投资重心一战前集中在初级产品产业,二战后转向制造业,90年代后转向服务业 ●区域分布: 主要投资国:一战前英国为首的欧洲发达国家,二战后美 国成为最大投资国,80年代后形成“大三 角”格局; 主要东道国:一战前,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战后转向发 达国家,80年代后“大三角”为主导的东

国际金融习题标准答案第七章

习题答案 第七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 本章重要概念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 直接投资:是指一国居民以一定生产要素投入到另一国并相应获得经营管理权的跨国投资活动。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通过在国际证券市场上购买中长期债券,或购买外国企业发行的股票所进行的投资。 出口信贷:出口信贷属于中长期贸易信贷,是一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的出口和加强国际竞争能力,鼓励本国的银行对本国的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或银行)提供优惠利率贷款,以解决本国出口商资金周转的困难,或满足国外进口商对本国出口商支付货款需要的一种融资方式。 债务危机:指债务国不再具备还本付息的能力。 偿债率:即一国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的比率,是衡量一国还款能力的主要参考指标。 负债率:即一国当年外债余额占当年GNP的比率,这是衡量一国对外债的依赖程度,或一国总体的债务风险的参考指标。 国际游资:是指那些没有固定的投资领域,以追逐高额短期利润而在各市场之间频繁移动的短期资本。 投机性冲击:投机资金利用和制造各种资产(如外汇 )价格的波动,而获取利润,并给所在国的金融体系乃至整体经济运行造成严重的后果,称之为投机性冲击。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 答: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它包括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两个方面。资本流出是指本国资本流向外国,它意味着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减少、外国对本国的负债增加、本国对外国的负债减少、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增加。资本流入是指外国资本流入本国,它意味着外国对本国的负债减少、本国对外国的负债增加、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增加和本国在外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经贸论坛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 刘彦雷 一 ,国际直接投资(FDI)与国际间接投资IFPI) 的含义 按投资者就是否掌握或拥有国外投资企业的经营 权来划分,国际投资可分为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 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就是指一国的企业或个人以控 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为了盈利的目的,通过新 建或购并的方式,将有形或无形资产投放到海外设 立企业的行为、它主要有国际独资经营企业,国际 合资经营企业与国际合作经营企业,国际合作开发 等形式、国际直接投资就是投资者到国外直接开办工 矿企业或经营其她企业,直接参与所投资的国外企 业的经营与管理活动、它不就是单纯的资金外投,而 就是资金,技术,经营管理知识等生产要素由投资国的 特定产业部门向东道国的特定产业部门的转移、 国际间接投资主要就是指以购买外国公司的股票 与其她有价证券的投资(国际证券投资)以及提供中

长期国际信贷为手段,以获取股息或利息为目的的 投资方式、主要包括国际信贷投资(政府贷款,银行 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等)与国际证券投资(国际 债券,国际股票等)、国际间接投资由于就是通过国际 贷款与购买外国有价证券对国外所进行的投资,不 涉及对投资所形成资产的经营与管理,投资活动主 要在金融领域内进行,因此国际间接投资也叫金融 投资,其中以国际证券投资为主、 二,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的主要区别 1、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的基本区分 标志就是投资者就是否能有效的控制作为投资对象的外国企业、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就是投资者对所投资的国外企业拥有的股权达到了有效控制权,因而直接 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拥有 控制权、国际间接投资就是通过国际金融证券市场进行的,投资者一般不亲自建立公司企业,也不负责对 公司企业的经营管理,即使就是进行股权证券投资,也 不构成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控制、 2、国际直接投资的风险大于国际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一般都要参与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通过投资以取得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控制权, 因而它必须与具体的项目联系在一起,因此直接投

风险投资的案例及分析

案例分析一:大鹏证券对奥沃国际的风险投资(千金难买牛回头我不需再犹豫) 大鹏证券在1995年就开始涉足创业投资。其涉足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奥沃国际的伽马刀技术。大鹏证券在奥沃国际公司注册成立当年就注资1000万与奥沃国际联手开发此项目。即主要从事高精尖医疗设备的开发、研制和生产大型放射治疗设备 OUR-XGD 型旋转式伽玛刀(头部伽玛刀)及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全身伽玛刀)。 1、大鹏证券为什么选择奥沃国际? 大鹏证券决定注资1000万帮助奥沃进行项目开发,是因为认为该项目(公司)具有以下几点投资价值: (1)、技术开发能力及技术的领先性(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伽玛刀只是一把虚拟的手术刀,医学上称为“伽玛射线(X 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系统”。利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发出的X 射线通过精确的定位坐标系统对生物肌体(病灶)的定向照射而产生破坏作用以此达到摧毁病变组织的治疗目的。作为对传统手术的一项突破,它实现了不开颅、不流血、无创伤、无痛苦地治疗脑瘤及其他疾病。与传统手术刀相比,这就是其明显的附加值及技术领先性。 (2)、奥沃国际拥有一流的研发能力和人员 伽马刀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项目,这一产品涉及众多尖端技术,应具备世界一流的科研开发能力(R&D),在这方面奥沃具有很强的实力。在开发伽玛刀技术的过程中,奥沃国际汇聚了许多国内外物理学家、核学家、计算机软件、精密机械、自动控制、同位素等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形成了一支高素质、多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和技术队伍。他们先后与中科院高能所、中国原子能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7家所院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参与该项目研制的包括我国核物理、核医学、放射化学及计算机等领域的30多位科学家。1996年该项目被国家科委确认为改进级科技攻关项目。同年奥沃公司和国内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在北京天坛研制成功了世界第一台旋转式伽玛刀。其研发能力是过硬的。 (3)、产品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我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我国的医疗器械虽有万余个品种,但总量仅为美国的1/10,我国医疗器械的总体水平比国际水平落后20年左右,主要医疗器械产品中己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不到5%。我国癌症病员大致有300万,每年新增病员大致有160万,其中包括13万的头部肿瘤患者(伽玛刀手术一次费用:约30000元¥ /每个病员)。1990年,世界上有13台伽玛刀进入应用。到1996年底,才增加到110 台。目前我国共拥有30台,13台由瑞典进口,另外17台由奥沃制造。我国的病员市场巨大,再加上尚未开发的市场,我们当时预计在今后10年内,全国需要300至500 台伽玛刀(2000万¥/台)。国际市场的需求会超过1500台,产值将突破300亿美元。(4)、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及垄断性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Ch3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研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发展条件及其行为方式的理论,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国际直接投资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各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急剧增长引起了西方学者的普遍关注,他们提出了许多观点各异的直接投资理论。 总体上看,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尚未从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理论中独立出来,往往以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代表人物有纳克斯、麦克道格尔和肯普。60年代初,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 H. Hymer)率先向早期理论发起挑战,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被经济学界认为是直接投资理论发展的突破,标志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真正兴起,海默本人也被公认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奠基人。随后,西方学者又从不同角度、依据不同因素,相继提出了其他直接投资理论。 从发展历程来看,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主要以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分析和解释不同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与决定因素,如垄断优势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第二阶段从7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跨国公司的出现,国际直接投资的格局发生了变化,理论研究逐渐走向建立统一或一般理论的领域,致力于涵盖不同国家和不同行业的投资行为,解释所有国际直接投资的共同运动规律和行为模式,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就是其中的主要代表。另外,许多学者还另辟蹊径,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和特点,纷纷提出关于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理论,如“小规模技术理论”等。 §1 垄断优势理论 3.1.1 垄断优势理论的形成 背景 20世纪50年代以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没有区分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①直接投资不同于证券资本流动:对利率不敏感;在当地资本市场筹款;以实物形态进行;在于控制海外企业的经营,占据东道国的市场,进而赚取长期的垄断利润。 ②传统的国际资本移动理论假定各国产品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形成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学者海默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最早提出垄断优势论。他在解释对外直接投资时提出了两个基本命题,即垄断优势和市场不完全。后经其导师金德伯格(Charles P. Kindle Berger)的发展而形成理论体系,并得到广泛的重视,成为研究国际直接投资最早、最有影响的独立理论。 它的基本论点是: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任何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和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考察都要涉及垄断问题。 3.1.2 垄断优势理论(Theory of Monopolistic Advantage) ?海默对美国企业实证分析:对外直接投资与寡占的部门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主要集中在资本集约程度高、技术先进、产品差异性强的一些制造业部门,寡占程度较高。因此海默主张放弃传统国际资本移动理论中关于完全竞争的假设,从不完全竞争角度来解释对外投资。 ?不完全竞争,是指由于规模经济、技术垄断、商标及产品差异等引起的偏离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寡占是不完全竞争的主要形式。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企业才能在海外生产中拥有和维持各种垄断优势,以抵消在海外经营中的不利因素,取得高于当地企业的利润。 ?垄断优势的来源:金德伯格把这些优势分为四类:一是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如产品差别、商标、销售技术与操纵价格等;二是来自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包括专利与工业诀窍、资金获得的优惠条件、管理技能、原材料优势等;三是企业拥有的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四是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对市场进入及产量限制所造成的企业优势。 3.1.3 垄断优势理论的发展 其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论述跨国经营企业的各种垄断优势;二是论证跨国经营企业在出口、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三种方式中选择直接投资的根据与条件。 约翰逊(Harry G. Johnson)的研究 强调信息(技术、知识)的专有性,在《国际公司的效率和福利意义》中指出:“知识的转移是直接投资过程的关键。”知识包括技术、诀窍、管理与组织技能、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在内,垄断优势来自企业对知识资产使用

第七章 国际直接投资

第七章国际直接投资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练习题 一、填空题 练习说明:请结合学习情况在以下段落空白处填充适当的文字,使上下文合乎逻辑。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跨越(1),通过(2)等手段,以掌握和控制国外企业经营活动从而谋取利润的一种投资活动。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方式有两种:合营(资)和独资,每一种方式又可细分出不同的组织形式来。 合营方式主要有两种:(3)和(4)。在我国,通常将前者称为合营企业,而将后者称为合作企业。 (5)企业是国际上通行的现代企业模式,包括(6)和(7)两种形式。前者是指注册资本由(8)股份构成,通过发行(9)(或股权证)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认购的(10)对公司承担(11)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12)责任的企业法人。后者是指由两个以上的股东,以其所认缴的(13)对公司承担(14)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15)责任的企业法人。契约式合营是对外直接投资中一种重要的方式。在我国,(16)具体是指由中国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与外国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在中国境内以实施联合经营为目的,双方以平等的地位通过签订合约,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履行合同规定条款而产生的经济组织。中外合作企业既可以作为企业法人、负有限责任,也可以不是法人,类似于国外的合伙企业。 独资企业是指一国投资者(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按照东道国法律,经政府批准,在境内单独投资、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一种国际直接投资方式。独资企业基本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17)(wholly-owned subsidiary),另一种为(18)(branch company)。后一种分支机构在法律上、经济上没有独立性,仅仅是母公司的附属机构。 二、释义选择 练习说明:请从文字框中为下列国际金融术语选择匹配的定义或描述,将对应的字母编号填入空格处。个别术语有可能对应不止一个描述;如果需要,任意描述可以使用多次。 1.国际直接投资 2.股份有限公司 3.有限责任公司 4.中外合作企业 5.独资企业 6.资本预算 7.模拟分析

中国风险投资发展史

中国风险投资发展史 1984年11月,国家科委的几个年轻干部向中央有关部门呈报《对成立科学技术风险投资公司可行性研究的建议》的报告,该报告力陈现行管理体制的严重弊病在于科技研究的开发成果不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报告建议,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可以克服现行科研经费管理的弊端,为科技产业化提供资本支持。 198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对于变化迅速、风险较大的高技术开发工作,可以设立创业投资给以支持”。这是中国首次提出以风险投资的方式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开发,为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依据和有利的保证。 1985年9月,以国家科委和中国人民银行为依托,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官方性的风险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注册资本金2700万元。通过投资、贷款、租赁、财务担保和咨询等方式为高新技术风险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1998年6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责令其停业关闭。 1986年颁布的《金融信托投资机构管理暂行规定》和1987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审批金融机构若干问题的通知》,全国性的投资公司的设立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审核,报国务院审批;省级风险投资公司的设立有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行审核,报人民银行总行批准。1993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严格金融机构审批的通知》对核准制进一步强化。(民间资本基本被排斥在外) 1986年,国家科委在《科学技术白皮书》(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后改称科技部)决定公开发布《中国科学技术政策指南》(第1号)。这是中国第一次以政府部门的名义出版的科学技术白皮书,公布党和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制定的政策)中首次提到了发展风险投资事业的战略方针。此后一段时间内,又有中国招商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省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1992年)、广州技术创业公司等一批探索性的风险公司问世。但受特定环境的影响,这些机构并没有按设立时的发展计划运作起来。 1987年,以各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后盾,以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为目的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创业中心,开始在各地陆续设立,如武汉创业中心(1987年)、成都创业中心(1989年11月25日)、上海创业中心等,初步开创了中国科技风险投资机构成功运作的良好局面。可以说,创业中心是中国科技投资业的先行者和实践者,为风险投资业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1987年,国家经委和财政部创办“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进行投资、融资和担保。 1988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以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为基础建立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我国第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