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名词解释

刑法名词解释

第一章
1 刑法:即一个国家规定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⑴广义刑法~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总称,包括刑法典、单行刑事法律和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附属刑法规范)。
⑵狭义刑法~系统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刑法典。
2.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与结构.我国刑法典分为①总则②分则③附则.
3. 立法解释~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刑法含义所作的解释。
第二章
1.刑法基本原则:是指贯穿全部刑法规范,具体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意义,并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精神的准则。
2..罪刑法定原则~即“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不得定罪处刑”。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刑事责任相适应,罚当其罪.
4.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任何人犯罪,适用法律一律平等,不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也是我国宪法的原则。.
第三章
1.刑法的效力范围:即刑法的适用范围,即刑法适用的时间、地方、人及其是否具有朔及力.
2.刑法溯及力~刑法生效后,对其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
3.刑法的时间适用范围,又称刑法的时间效力,是指一部刑法生效、失效以及是否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4.保护原则(保护管辖原则)~在本国领域内、外犯罪的本国人、外国人,凡侵犯本国利益的都适用本国刑法。
第四章
1.犯罪: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推翻**主义制度,破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集体所有或公民私有财产,侵犯公民人身、民主和其他权利,以及其它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危害**行为,都是犯罪,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犯罪构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3.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对违反刑事法律义务的行为引起的刑事法律后果的一种应有的、体现国家根据刑法对该行为人否定性道德**评价的承担标准。
4.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或应当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的不正确的理解.
第五章
1.犯罪客体: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关系
2.刑事责任能力~行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必需的,行为人必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3.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及危害结果

所持的心理态度
4.犯罪故意~行为人明
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的结果,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5.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6.犯罪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7.意外事件~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主观上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事件。.
8.不可抗力~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情形,不应承担刑事责任.
9.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了犯罪而事先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10.危害行为,是指人在自己的意识支配下实施的有害**的身体的动静。
第六章
1.犯罪集团:3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2.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3.胁从犯:被胁迫参加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
4.教唆犯:故意唆使他人实施犯罪的犯罪分子。
5.想象竞合犯:实施一个犯罪行为,而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形态.
6.结果加重犯:是指实施基本的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发生了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结果以外的加重结果,刑法因而对其加重法定刑的犯罪形态.
7.连续犯:行为人出于同一或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而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
8.结合犯:是指法律上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犯罪行为结合在一起,并规定为一个新的犯罪的情况。
9.牵连犯:是指行为人以实施一个犯罪为目的,其犯罪的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情况。
10.结果犯~不仅要有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
11.犯罪既遂~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①特征~主观上行为人特定的犯罪意图已经借助犯罪行为的实施全部展开或得到实现;客观上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已经在主观犯罪意图和意志支配下达到法定终点,即完成犯罪的状态
第七章
1. 正当行为:也称排除危害性行为或阻却违法性行为,某一行为在形式上符合某种犯罪的构成要件,但基于特殊情况而实质上没有**危害性,不构成犯罪。
2.正当防卫: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的侵害行为.
3.特殊防卫权~刑法20条3款

:对正在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4.紧急避险: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合法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较小合法权益保全较大合法权益的紧急避让行为。
5.避险过当~避险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使避险行为客观上超过必要限度,造成合法权益不应有的损害的行为。对避险过当,应减轻或免除处罚。
第八章
1.刑罚: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惩罚犯罪的一种强制方法。我国刑罚是刑法规定的、法院代表国家对犯罪行为人适用并由特定机构执行的强制方法。
第九章
1.刑罚体系:由刑法规定并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刑罚方法总和。
2.主刑(基本刑)~对犯罪行为人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的主要刑罚.
3.拘役:短期剥夺犯罪行为人的人身自由,由公安机关就近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
4.罚金:法院判决犯罪行为人或单位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
5.剥夺**权利:剥夺犯罪行为人参加国家管理和**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其作为附加刑可单独或附加适用。
6.没收财产:将犯罪行为人的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强制无偿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
第十章
1.刑罚裁量的酌定情节~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由法院根据立法精神和审判实践,灵活掌握的情节.
2.一般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在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行为人。
3.一般自首~犯罪行为人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4.特别自首(准自首或“以自首论”)~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5.缓刑:对原判刑罚附条件不执行的刑罚具体运用制度。
我国刑法的缓刑~法院对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决,确实不至再危害**,在规定的考验期内,未犯新罪,未被发现漏罪,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安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管规定,原判刑罚不再执行的制度。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6.非刑罚处理方法:法院对犯罪行为人适用刑罚以外的其他处理方法的总称。
第十一章
1.减刑: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罪犯,由于其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自觉接受教育改造,却有悔改或立功表现,因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刑罚执行制度。
2.假释:被判出

有期、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可附加一定条件提前释放的刑罚制度。
3
.赦免:国家对罪犯宣告免于追诉或免除执行刑罚的一部或全部的法律制度。可分为大赦和特赦.
第十二章
1.罪状:犯罪的状况,即按照犯罪构成的条件进行的具体描述。
2空白罪状:没有规定罪状而是说明这种罪状的特征在其它法律中已有规定。
3.法定刑:刑法对某种犯罪所规定的应判处刑罚的标准。即刑法分则及其它刑事法律中的分则性规范对各种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刑罚的刑种与制度。
第十三章
1.间谍罪~一般主体(中外公民、无国籍人)主观故意,参加间谍组织、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
第十四章
1.危害公共安全罪:一般或特殊主体主观故意或过失,实施危害不特定多人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
2.放火罪~一般主体主观故意放火烧毁公私财物,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使用与放火,爆炸、投毒、决水、或其他危险方法故意或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4.交通肇事罪~一般主体主观过失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5.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交通工具的安全性能,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行为。
第十五章
1.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一般主体(个人或单位)的食品生产、销售者主观故意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2.内幕交易、泄漏内幕交易信息罪~特殊主体证券内幕信息知情人或非法获取证券内幕信息人员主观故意,在涉及证券发行、交易或其他重大影响证券价格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卖出该证券或泄露该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3.虚报注册资本罪:是指申请公司登记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虚报注册资本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4.逃汇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或者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情节严重的行为。
5.伪造货币罪:是指仿照人民币或者外币的图案、形状、色彩等,使用各种方法,非法制造假货币的行为。
6.洗钱罪~一般主体(单位或个人)明知是毒品、走私、黑**性质犯罪的

违法所得及其收益,而以各种方法掩饰、隐瞒其收益性质和来源的行为。
7.信用卡**罪~一般主体主观故意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伪造或作废的信用卡、冒用
他人信用卡或恶意透支进行**,数额较大的行为。
8. 集资**罪~一般主体(单位或个人)主观故意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复杂客体同时侵犯投资人的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第十六章
1.重婚罪~一般主体(重婚者和相婚者)主观故意,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2.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赃物罪:是指行为人事前明知是犯罪所得赃物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的行为。
3.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
第十七章
1.侵占罪~一般主体主观故意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非法占有为他人保管的财物或他人遗忘物、埋藏物,数额较大且拒不交出的行为。
2.职务侵占罪~特殊主体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3.挪用资金罪~特殊主体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或进行营利、非法活动的行为。
第十八章
1.伪证罪~特殊主体刑事诉讼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隐匿罪证的行为。
2.医疗事故罪~特殊主体医务人员主观过失,在医务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3.招摇撞骗罪~一般主体主观故意,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和正常活动的行为。
4.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5.妨害**管理秩序罪:一般或特殊主体主观故意或过失,妨害国家**管理活动,破坏**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第十九章
1.危害国防利益罪:是指违反国防法规,侵害国家的国防利益,依照法律应该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第二十章
1.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2.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

大,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行为。
3.单位受贿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求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
4. 受贿罪~国家
工作人员主观故意利用职务之便,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牟取利益的行为。
第二十一章
1.渎职罪: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徇私舞弊,妨害国家机关正常管理活动,造成国家和人民利益严重损失的行为。
2.徇私枉法罪~司法人员主观故意徇私、徇情枉法,追诉明知是无罪的人、故意包庇不追诉明知是有罪的人,或在刑事审判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枉法裁判的行为。
3.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当履行 职责的行为。具体表现为:⑴ 未履行职责;⑵ 擅离职守;⑶ 未尽职责。
第二十二章
1.逃离部队罪~现役军职人员主观故意违反兵役法规定,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
2.武器装备肇事罪~军职人员主观过失,违反武器装备使用规定,情节严重,因而发生责任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刑法部分易混淆知识点
1、关于减刑的限度,无期徒刑犯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10年,有期徒刑犯、拘役犯、管制犯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死缓犯则不少于14年(包括两年死缓考验期间在内-见上述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第9条第2款之规定)。
2、第78条所规定减刑的对象仅限于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与管制四种主刑,而死刑缓期执行的减刑《刑法》第50条已有规定,它们的实质条件是不同的。缓刑犯的减刑上述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第5条有所规定,附加剥夺**权利的减刑《刑法》57条第2款、上述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第4条也有所规定,这些特殊的减刑与本法条的减刑在适用对象、实质条件方面都有所不同,不要混淆。
3、同缓刑、假释不同,减刑适用的对象条件没有禁止性、排除性的规定,即不论是否属于累犯,不论是长期徒刑犯还是短期徒刑犯,不论是一般普通犯罪还是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罪犯,都可能依法获得减刑(当然,死刑立即执行者除外)。这一点,也不应同缓刑、假释的适用相混淆。
4、注意区分洗钱罪与《刑法》第310条窝藏、包庇罪,第312条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尤其是第349条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的界限,它们在对象、主体、客观方面均有所不同。此外,一个关键点就是洗钱罪隐瞒的是犯罪收益的性质和

来源,而后面几个罪则是对财物存在状态的隐瞒。洗钱罪与后几个罪存在着一定的竞合关系,而第191条洗钱罪是法律的特别规定,后几个罪相对而言为一般性的规定,故应优先考虑适用洗钱罪。
5、注意洗钱罪与走私罪、毒品犯罪的界限。这两
罪的主要区别在于事先是否通谋。若是,则为后者(参见第156条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帐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第349条第3款犯前两款罪,事先通谋的,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反之,则为前者。
6、注意区分非法经营罪与《刑法》第165条非法同类营业罪的界限,不要混淆。虽然二者都是一种非法经营的行为,但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仅限于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他人经营与自己所任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具有特定性。
7、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界限(因索债绑架他人,定非法拘禁罪):
1)绑架罪主观上必须是以勒索财物或其他不法利益为目的,而非法拘禁罪一般无此目的。刑法第238条第三款规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非法拘禁罪的规定处罚。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7月所做的《关于对为索取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拘禁他人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解释》,行为人为索取高利贷、赌债等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也应当依照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
2)非法拘禁罪只是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而绑架罪往往因勒索巨额赎金而给被害人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而且其数额之巨大,也是一般抢劫罪所不能及。
3)刑法第238条非法拘禁罪的行为方式,一般是以暴力、胁迫等作为的方式,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也可以不作为的方式实施。但是,绑架罪不可能以不作为方式实施。
8、绑架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主要在于后者犯罪行为对象为同一人,而前者,被勒索人与被绑架人不是同一人,再者绑架罪中行为人直接用实力控制即剥夺或限制了被害人的人身自由,而敲诈勒索则基本不存在这样的行为特征。
9、盗窃某些特定对象的,如qz、**、爆炸物、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以及军人盗窃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等行为,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这些盗窃行为由于侵犯的主要不是公私财产所有权而是其他特定的管理制度,所以不定盗窃罪,分别根据《刑法》第127条的盗窃qz、**、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第280条的盗窃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第375的盗窃

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第438条的盗窃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定罪处罚,对此不要混淆。
10、行为人盗窃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交通设备、电力(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通讯设备、广播电视设施以及这些设备(施)上重要的零部件,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同时构成盗窃
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应以想像竞合犯对待,择一重罪处罚。
11、据《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之规定:盗窃未遂、情节严重,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或者国家珍贵文物等为盗窃目标的,应当定罪处罚。所以,不能认为凡未能盗窃到财物、达不到“数额较大”标准就不构成盗窃罪。
12、认定职务侵占罪关键有两点:一是特殊范围内的人员(主体);一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本罪与贪污罪的区别关键在于前者。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必须是本公司、本企业或本单位内担任一定的职务或因工作需要而主管、经手财物的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认定主体性质应依据《刑法》第93条、第 382条第2款等有关规定。但应注意,并不能仅以是否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为标准区别二者,因为某些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也可能成为贪污罪主体 (如第382条第2款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13、挪用资金与挪用公款罪在主观、客观表现等方面几乎完全相似,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犯罪主体不同,原则上可以以是否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来判断是挪用单位资金的行为还是挪用公款的行为。
14、注意第307所规定的妨害作证罪和帮助伪造、毁灭证据罪与第306条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区别,二者发生的时空条件、主体要件都有所不同,但构成要件也有重合一致的地方。如果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威胁、引诱(如贿买)证人作伪证或者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就发生了本条所规定的二罪与后者的法条竞合。其中,本条属于普通法,后者属于特殊法,依照特殊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应按306条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定罪处罚。
15、注意妨害作证罪与第308条打击报复证人罪的界限。虽然二者行为针对的对象均为证人,但前者是发生在证人出庭作证之前以及诉讼活动过程之中,而后者是在证人提供证言之后实施的,即因证人在诉讼案件中提供证言而对其施加侵害的行为。再者

,前者以暴力、胁迫妨害作证行为,针对证人本人,而打击报复证罪则不仅限于此,还可以是通过加害证人的亲友、毁坏其财产、名誉等各种方式。
16、第449条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
本条规定的战时缓
刑与《刑法》总则规定的一般缓刑虽然都属于缓刑制度的范畴,但二者有明显的区别,对此不应混淆:(1)适用对象不同。一般缓刑适用除累犯以外的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包括和平时期的犯罪军人),而战时缓刑只适用于除累犯以外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含拘役)的犯罪军人。
(2)适用时间不同。一般缓刑,其适用无时间方面的限制,战时缓刑只能在战时适用。
(3)适用的关键条件不同。一般缓刑,其适用的关键条件是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战时缓刑则是在战时状态下适用缓刑没有现实危险。
(4)适用方法不同。一般缓刑的适用,必须在宣告缓刑的同时依法确定其考验期,考验期的考察内容为犯罪分子是否具有《刑法》第77条规定的情形。而战时缓刑的适用,没有明确的缓刑考验期,缓刑的考验内容为犯罪军人是否有立功表现。
(5)法律后果不同。一般缓刑考验期满,如果没有违反《刑法》第77条规定的情形,不再执行原判刑罚,而其犯罪仍成立(即仍有前科);而战时缓刑,在犯罪军人有立功的情形下,原判刑罚可撤销,不以犯罪论处(即不认为构成犯罪)。

17.诽谤罪与侮辱罪的区别
1)实施手段不同。诽谤罪只能用口头或文字方式进行,不使用暴力手段;而侮辱罪可以用口头、文字、暴力等手段。
2)实施方式不同。诽谤罪是捏造事实并加以散布,以损害他人的人格和名誉,法律没有以公然实施为条件;侮辱罪必须是公然实施,但并不捏造有损他人名誉的事实。
3)对被害人进行侵害的场合不同。诽谤可以当众或者向第三人散布,也可以当面进行,而侮辱则一般是当着被害人的面进行的。
18.抢劫罪与绑架罪的界限
抢劫罪与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行为之间有许多共同之处,主观方面都是故意犯罪,在客观上均使用了暴力、威胁等方法。
区别:
(1)抢劫罪是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施加于被害人;当场抢走财物的行为;绑架罪是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并扣押人质,之后以将人质长期监禁、残害或杀死相威胁,要求人质的家属或者有关人员在其限定的期间内交付巨额钱财。
(2)抢劫罪通常以非法占有公私财

物为目的;绑架罪则不限于此目的,有时是为了讨还债款,有时是出于**目的等。
19、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伤害致死罪的界限。
实践中,抢劫罪的情况比较复杂,行为人可能会采取故意杀人的手段抢劫财物,或者在抢劫财物的过程中由于采取了暴力手段而致人死亡,等等。
区别:一是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而实施犯罪行为,
二是行为人劫取财
物的行为是否发生在犯罪当场,
三是行为人杀人的行为或致人死亡的行为,是否属于为达到劫取财物的目的而排除障碍的手段。在认定行为人的行为属于哪种犯罪时,须将这几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如果行为人出于抢劫财物的目的,采取杀害他人的手段,并在杀人后当场劫取财物的,属于手段牵连犯,同时具备了上述三个要点,应认定为抢劫罪。至于杀人后,因遇意外情况未及或未能抢走财物的,因同样具备上述三个点,所以也应认定为抢劫罪。如果行为人是为图财先杀人,事后再伺机谋取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的,因其主观方面的直接目的是将被害人杀死,并且不是当场劫取财物,其杀人的手段也不是为了排除抢劫障碍,因此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如果行为人在实施了劫抢行为以后,又出于灭口、报复、毁灭证据或者其他目的而将被害人杀死的,或者基于故意杀人的目的,杀人后见财起意,拿走数额较大的财物的,其抢劫与杀人的行为均属于两个犯罪过程,应分别构成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两罪,实行数罪并罚。
20、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
(1)威胁内容不同:抢劫罪的威胁只能针对被害人的人身权利进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内容则较为广泛,没有限制,除了对被害人的身体健康进行威胁之外,还有毁坏财产、揭发隐私等等。
(2)威胁方式不同:抢劫罪只能是面对面的直接进行;而敲诈勒索罪则既可以当面进行,也可以间接进行。
(3)实现威胁内容的时间不同:抢劫罪只能是当场;而敲诈勒索罪只能是在将来。
(4)取得非法利益的性质不同:抢劫罪只能是财物并且是动产;而敲诈勒索罪,则既可以是财物,也可以是财产性利益,既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
(5)取得非法利益的时间不同:抢劫罪只能是当场取得;而敲诈勒索罪,则既可以是当场,也可以是非当场。
21、拐骗儿童罪与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区别
⑴ 侵犯客体不同。前罪的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家庭关系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而后罪侵犯的客体是妇女、儿童的人身自由权利。
⑵ 侵害对象不同。前罪侵害的对象是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而后罪所

侵害的对象是妇女、儿童。
⑶ 行为方式不同。前罪有贩卖活动;而后罪则没有贩卖活动。
⑷ 故意内容不同。前罪是为了收养或奴役,而后罪则是为了出卖。
22、抢劫罪与抢夺罪的异同
二者的共同点都是侵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都有抢走他人财物的行为。但抢劫罪里的“抢”是在对他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使其不敢反抗、不能反抗或不知反抗的情况下实施的,而抢夺罪的“抢”是出其不意地
直接夺取他人的财物。
23、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有何区别
(1)侵犯的客体不同。招摇撞骗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为公私财产权利。
(2)行为手段不同。招摇撞骗罪的手段只限于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诈骗罪的诈骗手段并无此限制。
(3)犯罪主观目的有所不同。诈骗罪的犯罪目的,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而招摇撞骗罪的犯罪目的,是追求非法利益,其内容较诈骗罪的目的广泛一些。
(4)构成犯罪有无数额限制不同。法律规定,只有诈骗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才可构成诈骗罪;而法律对招摇撞骗罪的构成并无数额较大的要求。但是,行为人在犯招摇撞骗罪时骗取了数额巨大的财物的。构成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想象竞合,应从一重罪处断。

24、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相同点:都侵犯了公司、企业等单位的财物所有权,犯罪的主体要件完全相同
不同点:(1)犯罪对象不完全相同。
(2)行为方式不同。
(3)故意内容不同。
25、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区别
1)两罪侵犯的客体不同。本罪为单一客体;而合同诈骗罪是复杂客体。
2)客观方面的行为表现不同。诈骗罪的行为手段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但不能利用合同进行;而合同诈骗罪的手段只能在合同签订、履行的过程中进行诈骗。
3)构成犯罪的数额要求不同。诈骗罪根据司法解释一般是2000——4000元;合同诈骗罪则要高一些。
26、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分
(1)行为方式不同。盗窃罪是秘密窃取;而侵占罪则是公开控制财产。
(2)行为对象不同。这是二者区别的关键。
27、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区别
答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都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便利实施的兼具渎职性的贪利性的犯罪,都侵犯了公务行为廉洁性和公共财产所有权。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1)主体范围不完全相同。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而贪污罪的主体除国家工作人员外,还包括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2)犯罪目的不同:挪用公款的犯罪目的是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行为人具有归还的意图;而贪污罪的犯罪目的则是永久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3〕客观方面表现不同。挪用公款罪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而贪污罪则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侵吞、窃取、骗取或者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4)侵犯的客体不完全相同。挪用公款罪只是暂时侵犯公款的部分所有权,即公款所有权中的占有、使用、收益权,而贪污罪则是永久侵犯公共财物的全部所有权。
28、受贿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
(1)犯罪主体不同。受贿罪是特殊主体,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而敲诈勒索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受购罪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他人有求于己时主动向他人索要财物,或者以不给财物不为其办事要挟、刁难他人,迫使他人交付财物。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勒索他人财物,是区分受贿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关键。
(3)犯罪客体不同。以索贿方式构成的受贿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同时也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而敲诈勒索罪侵犯的客体则是他人的财产权利。
29、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两罪都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侵吞、窃取、骗取或者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财物。
其主要区别是:
(1)犯罪主体不同。前者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资产的人员;后者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除上述人员以外的其他工作人员。
(2)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共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限于公共财物;后者犯罪对象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产,其中既包括国有、集体所有性质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公共财产,也包括私营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私人财产。
30、徇私枉法罪与受贿罪的联系与区别
司法工作人员因受贿而枉法追诉、裁判的,依法应择一重罪定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同理,因为受贿而犯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执行判决、裁定人员滥用职权罪的,择一重罪处罚。
徇私枉法罪与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界限。发生的诉讼程序和案件的性质不同。民事、枉法裁判罪限于发生在民事诉讼的审判活动中;而徇私枉法罪限于发生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对于刑事案件枉法裁判的,应当认定为徇私枉

法罪。
徇私枉法罪与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联系与区别。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徇私枉法、枉法裁判的过程中采取了毁灭、伪造证据的手段,应视为牵连犯,只需以一罪定罪处罚。
徇私枉法罪与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执行判决、裁定人员滥用职权罪的区别:此二罪发生在判决裁定的执行中。
劳务活动只是从事劳动生产或者劳动服务活动,劳务人员一般没有职务或者职称,不享有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权。没有管理权限,也不能认为具有经营、管理国有
财产的权力。从事专门的经营、管理国有财产的行为并非简单的劳务活动,不仅对财物享有使用权力,而且还有增值的义务。劳务活动仅仅是利用本单位的财物为单位提供一定的服务,是具体管理活动的对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