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气成藏地质学课后习题答案

油气成藏地质学课后习题答案

油气成藏地质学课后习题答案
油气成藏地质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成藏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油气成藏地质学的概念

油气成藏地质学是石油地质学的核心,是石油地质学中研究油气藏成藏的动力、成藏时间、成藏过程及油气分布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

油气成藏包括油气藏静态特征描述和油气成藏机理和成藏过程动态分析。

①油气藏静态特征描述主要从油气藏类型、生储盖层、流体性质和温压等方面描述油气藏特征。②油气成藏机理和成藏过程分析主要用各种分析方法(如流体历史分析法)研究油气成藏期次与成藏过程,包括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以及保存和破坏各个环节。

2、成藏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⑴成藏要素或成藏条件的研究:包括生、储、盖、圈等基本成藏要素的研究和评价,重点是诸成藏要素耦合关系或配置关系的研究,目的为区域评价提供依据。

⑵成藏年代学研究:主要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现代成藏年代学实验分析技术与地质综合分析方法,尽可能精确地确定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时间,恢复油气藏的形成演化历史。

⑶成藏地球化学研究:采用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利用各种油气地球化学信息,研究油气运移的时间(成藏年代学)和方向(运移地球化学),分析油气藏的非均质性及其成因。

⑷成藏动力学研究:重点研究油气运移聚集的动力学特点,划分成藏动力学系统,恢复成藏过程,重建成藏历史,搞清成藏机理,建立成藏模式。

⑸油气藏分布规律及评价预测:这是成藏地质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它是在前述几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规律,进行资源评价和油气田分布预测,从而为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3、成藏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⑴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方法:

①最大限度地获去资料,以得到尽可能丰富的地质信息。②信息分类与分析——变杂乱为有序,去伪存真,突出主要矛盾。③确定成藏时间,分析成藏机理,建立成藏模式,总结分布规律。

④评价勘探潜力,进行区带评价,预测有利目标。

⑵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

①成藏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岩石热解法、棒色谱法、含氮化合物分析技术;②成藏年代学分析技术:流体包裹体分析方法、自生粘土矿物同位素测试技术、有机岩石学方法;③成藏动力学模拟实验技术:物理模拟、数学模拟。

第二章成藏地球化学

成藏地球化学

研究内容:1、油藏中流体和矿物的相互作用;2、油藏流体的非均质性及其形成机理;3、探索油气运移、充注、聚集历史与成藏机制。

研究方法:1、油气地球化学分析;2、岩心抽提物分析;3、流体包裹体分析。

1、试述油藏流体的非均质性及其成因。

油藏内流体的非均质性主要表现在原油物性(如密度、粘度)、油气比、族组成、同位素组成、分子组成在油藏内部的变化。

非均质性的成因有:①同源不同期原油的运移作用;②水解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③重力作用和焦油席的形成;④原油的热蚀变作用;⑤流体-岩石相互作用;⑥油气运移过程中的分馏作用。

2、分析油藏内流体的混合作用。

进入储层中的石油,一旦达到较高的含油饱和度,为达到力学和化学上的平衡,石油柱内石油的化学组成将进行重新分配,即发生混合作用。

混合作用的机理有:①热对流混合作用:是由于油气层在垂向上地温梯度变化而导致流体发生热对流;②密度驱动混合作用:是由于地下烃类因密度差异而处于不稳定状态,产生流体对流混合现象;③扩散作用:油气向油藏充注时,由于原始化学组分的非均质性而产生分子扩散作用,这种作用导致物质重新分配,清除侧向上的浓度梯度,建立垂向上由重力分异而形成的浓度梯度。

3、简述确定油气层及油气水界面的地球化学方法。

运用储层沥青的分布特征、含油包裹体丰度、TLC-FID资料、定量颗粒荧光技术、砂岩储集层中碳酸盐岩胶结物碳、氢同位素分布规律、岩石热解方法(ROCR-Eval)、溴分析方法、气相色谱、质谱等分析技术,通过分析储层岩心和岩屑中残余油的变化,可以确定油气层的分布以及油气水界面的位置。

4、试述运移过程中石油组分的分馏作用。

石油在运载层中运移时,由于油气组分与运移介质之间物理-化学作用的影响,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将发生不同程度的分异作用,导致石油的组成和性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简称分馏作用。

影响因素:吸付扩散溶解。

⑴族组成:①泥(页)岩烃/非烃低,砂岩烃/非烃高;②泥页岩非烃较多,砂岩非烃较少(运移强)③运移方向上,距离增加,烃/非烃逐渐增大;④砂岩层内上、下界面附近,烃/非烃较高(与页岩排烃有关)。

不同组分运移的相对难易顺序为:①烃类化合物较易,非烃、沥青质较难;②饱和烃较易,芳烃较难;③低环数芳烃较易,多环数芳烃较难。

⑵不同碳数的烃类①主要含油段位于生油门限之上,说明烃类由下向上纵向运移;②C6~C9,C10~C14轻质烃、高浓度异常的样品,上、中、下三个含油带都存在;③C25~C35高异常样品只存在下部含油带,说明低分子量烃类较高分子量烃更易运移,同时说明轻质烃纵向运移失去一部分轻质烃。一般说来,随运移距离增加,低分子烃/高分子烃的比值是增加的。

⑶正构烷烃和异戊二烯型烃

一般来说,随运移距离增加,低分子正烷烃的丰度具有较明显增大,且高比重原油的分馏作

用较低比重原油更显著。多数实验也表明,低分子烃比高分子烃更容易运移,说明低分子烃运移能力强。

研究发现:Pr/nC17比值,比源岩残余烃要低,或者按运移烃中的nC17较姥鲛烷更易运移。因此,Pr/nC17比值随运移距离增加是减小的。

⑷甾烷和萜烷类化合物

①甾烷和萜烷是高分子量的多环烷烃。运移能力不及正烷烃。②在不同环数的萜烷类化合物之间,低环数萜烷比高环数萜烷运移能力强。③不同立体异构体运移能力有差别。

甾烷αββ组分比ααα组分易于运移,单芳甾烷比三芳甾烷更易运移,长链三环萜比藿烷易于运移。

⑸稳定性碳同位素

由于正烷烃同位素较轻,异构烷烃和环烷烃较重,正烷烷运移较快,异构烷烃和环烷烃运移较慢。随运移距离加长,饱和烃δ13C值降低,原油也同样降低,但石油变化较复杂。

总规律是:高极性组份运移较慢,低极性组分运移较快;芳烃较慢,饱和烃较快;高分子烃较慢,低分子烃较快。

根本原因:与岩石吸付,烃类分子大小有关。

5、试述初次运移的地球化学示踪特征。

⑴根据烃源岩在纵向剖面上地球化学指标的突然变化,确定烃源岩排烃的深度和时期。

一般来说,在纵向剖面上,受沉积环境控制,有机质成分和性质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较小,含烃量的变化基本上取决于深度,也就是取决于热演化程度。

地层中的烃含量在大量生烃阶段,正常的趋势应当是:随埋深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到一定深度段往下,若烷烃含量突然减少,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初次运移的结果,同时,非烃和沥青质也突然减少,说明它们和烷烃一起运移。

目前,常用的指标有:

①“A”、总烃、“A”/有机碳、总烃/有机碳:在成熟烃源岩中其含量或比值应保持不变,发生初次运移的深度段其含量或比值应降低,运移的规模越大,递减量也越大。

②利用Pr/nC19和Ph/nC20、nC-21/nC+22、(nC21+nC22)/(nC28+nC29)来表示运移。

一般正构烷烃分子越小,越易运移或运移距离越远。因此,发生运移的深度段这些比值降低。

③利用热解色谱S1,S1/(S1+S2)指示运移

一般热解色谱蒸发烃量(S1)与总烃含量相当,在未发生运移的部位保持稳定。在运移的深度段上其含量或比值下降,可视为运移。

需注意的原则:上述研究思路建立在一定研究基础之上:

①必须是烃源岩层已进入成熟阶段;②指示有机质丰度的残余有机碳和镜检显示的酐酪根类型应基本类似(即为成熟烃源岩),即上述指标的减少是由于运移而减少的。③如烃源岩有机碳的

明显减小,或酐酪根类型明显变差。应该不属于初次运移的结果,而是有机质沉积本身变差的原因。

⑵通过对砂泥岩质系的密集取样,观察排烃现象,计算排烃效率和研究排烃机理

通过在烃源岩中部、边部和紧邻砂岩密集取样,对可溶有机质进行地化分析研究。

①研究正烷烃在排烃过程中的分异作用

低碳数正烷烃优先排出,厚层泥岩中部呈双峰型,边部后峰型,砂岩前峰型。

②研究生油岩含烃量(泥岩中部→边部→紧邻砂岩的顶底)

在成熟阶段没有不排烃的烃源岩,在不同的部位上只有排烃多少和快慢的差别。排烃在由烃源中部到边部呈连续状,只是由于边部排烃速度比中部的补给速度大,才形成含烃量向边部递减。

也正是含烃量有差异,才进一步说明烃源岩中部也并非没有烃类排出。

⑶Ⅲ型与Ⅱ型正烷烃相对排烃率差别

研究发现①Ⅲ型正烷烃排出率随碳数的增加而迅速递减,分异效应明显。②Ⅱ型变化不大,说明不同类型烃源岩,排烃机理和运移不同。③Ⅲ型以产气为主,少量的油溶于气中运移,因此溶解度大的低碳数烷烃优先排出,分异现象明显。④Ⅱ型以生油为主,少量气溶于油中整体运移,几乎无分异效应。

6、试述石油二次运移的地球化学示踪特征。

⑴原油组分和性质变化

随运移距离增大:①非烃化合物含量相对减少;②高分子烃类化合物含量及芳烃含量相对减少;③沿运移方向主峰碳降低,轻重比值增加;轻重芳烃比值增大;④δ13C/12C变轻;⑤甾烷中αββ比ααα易运移,重排甾烷比规则甾烷易运移;⑥低环数萜烷比高环数萜烷易运移。

如在运移中氧化作用占主导地位,则出现相反变化规律;密度、粘度变大,下部油质轻、上部油质重等,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⑵原油含氮化合物变化

①原油中的含氮化合物具有中性吡咯结构对于碱性吡啶形式的优势。②在吡咯型化合物中,咔唑、苯并咔唑、二苯并咔唑发生明显的运移分馏作用,原油中相对富集咔唑,而源岩相对富集苯并咔唑。③原油中相对富集氮遮蔽异构体,源岩中相对富集氮暴露异构体。

⑶成熟度梯度研究油气充注方向

成熟度最高的原油最靠近原油充注点。

7、试述天然气二次运移的地球化学示踪特征。

组分上干燥系数或甲烷含量、iC4/nC4、ΔR3、N2含量,一般都随运移距离而增大;

成熟度梯度和同位素组成一般随运移距离而降低。

第三章成藏年代学

目的:定量/半定量地确定油气藏的形成时间,以便为油气成藏规律研究及勘探目标评价奠定

可靠基础。

意义: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成藏模式与油气分布规律研究的重要基础——是勘探目标评价的重要依据

1、简述圈闭形成时间法、生排烃史法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的原理和特点,并举例说明。

圈闭形成时间法:是成藏年代学研究的传统方法之一。该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一般只能给出大致的成藏时间范围或者成藏的最早时间,而无法确定具体的成藏年代。而且,研究的对象也并不是油气藏本身,而是基于圈闭发育史对成藏时间的外推,因而属间接的成藏期研究方法。

圈闭形成时间法在与成藏有关的各种地质事件(如构造变动、圈闭形成、生排烃事件等)均发生于很短地质历史时期内的情况下,或者当其它方法所确定的成藏年代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圈闭形成时间法等仍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库车前陆盆地各种与成藏有关的地质事件主要发生于晚第三纪以来短短的24Ma间,但生排烃史分析认为其最早成藏时间可能在白垩—早第三纪,据此不少研究学者认为白垩—早第三纪是库车前陆盆地一期重要的成藏时间。但该前陆盆地目前所发现的圈闭均形成于晚第三纪以来,由此判断库车前陆盆地的有效成藏时间应在晚第三纪以来。

圈闭形成时间法主要取决于地层分层的可靠性以及剥蚀量恢复的准确性。对于经历过强烈抬升剥蚀的圈闭而言,剥蚀量恢复是准确确定成藏时间的关键。

烃源岩的生排烃时间代表了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因此可以根据烃源岩热演化史的研究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时间下限,此即生烃史法。

该方法亦属成藏年代学研究的传统方法之一。同圈闭形成时间法一样,生烃史法一般也只能给出大致的成藏时间范围或者成藏的最早时间,而无法确定具体的成藏年代。

生排烃史法研究的对象也并不是油气藏本身,而是基于烃源岩热演化史对成藏时间的外推,因而同样属间接的成藏期研究方法。

其确定成藏时间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埋藏史和热史的恢复。但对于构造演化史比较复杂、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盆地而言,准确的埋藏史和热史恢复往往比较困难,因而在运用生烃史法确定这类盆地油气藏的形成时间时,尚需与其它方法相结合。

2、简述露点压力/饱和压力法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的原理和特点,并举例说明。

依据:原油或凝析气自源岩中生成排出后,就饱含天然气或轻质油,以后运移至合适的圈闭而聚集成藏;此时,原油或凝析气的溶解作用在当时的地层温压条件下达到饱和状态。所以,其饱和压力反映了形成时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故可以根据现今油藏的饱和压力或凝析气藏的露点压力推算出其形成时的埋藏深度,其对应的地层时代就是油气藏的形成时间。

根据公式计算,饱和压力/露点压力法可以确定出油气藏成藏时的埋深,结合埋藏史即可以确定出具体的成藏年代。

可以看出,饱和压力/露点压力法较圈闭形成时间法和生排烃史法在成藏年代学研究方面明显

进步了一步,是一种直接研究具体油气藏成藏年代学的研究方法。

适用条件:仅适用于构造相对稳定、充注期次单一的单旋回盆地,且油气藏无压力异常。而对于叠合盆地而言,由饱和压力/露点压力法确定的成藏时间则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缺点:①一方面叠合盆地的油气藏在形成以后一般都不同程度地经历过构造抬升运动,造成油藏中的溶解气体因构造抬升而散失,凝析气藏也往往因构造抬升而发生反凝析作用,从而使得油气藏最初形成时的饱和压力或露点压力以及相态特征发生改变。

②另一方面,多期次的油气注入也会使得早期油气藏的饱和压力或露点压力发生变化。

3、简述油藏地球化学方法分析油气藏形成史的原理和特点,并举例说明。

特点:建立了油藏非均质性与成藏期次或充注期次、充注方向以及生烃灶的联系,提出油气藏内烃类流体的非均质性包括成熟度差异是成藏史或充注史的重要反映。

在确定油气藏的成藏期次或注入期次及其与源的关系方面,油藏地球化学方法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成藏年代学研究方法,其在成藏史恢复与成藏期次确定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

基本原理:根据油气藏内烃类流体在纵向上和横向上的非均质性。

不同尺度的非均质性具有不同成因

①大尺度的(几公里至几十公里规模)横向成分梯度变化反映了区域性油气充注的方向、生物降解油藏区域性水流运动的方向或大规模流体流动屏障的存在。

②小尺度(10m级规模)的非均质性则反应了油藏在纵向上可能存在分隔层。

油藏地球化学方法在具体的成藏年代标定方面则主要以相应源岩生排烃史为依据或者需要借助其它方法。油藏地球化学本身并不具有定年作用,它只能给出大致的成藏时间。由于油气藏的非均质性除了受充注历史影响外,地质色层效应、后期次生变化等也都可能对其构成重要影响,而且烃类成熟度或组分的差异也并不总是反映充注时间的差异性或多期性。处于同一生烃盆地不同部位(斜坡与盆地中心)的烃源岩同样可以在同一阶段内提供不同成熟度与不同组成的油气。

缺点:

对于成藏时间较早、规模又较小的油气藏(塔里木盆地大多数海相油气藏即属这种类型)或者储层物性很好的油气藏而言,由于其混合作用(热对流混合作用、重力驱动混合作用、扩散混合作用)往往比较彻底,造成油气藏最初形成时的非均质面貌可能被后来的混合作用所消除,从而使油藏地球化学方法的应用也将受到限制。

难以通过油藏地球化学方法恢复其成藏历史。在进行成藏年代学以及成藏史研究时,尚需与其它方法相结合。

4、试述流体包裹体方法确定油气成藏年代的原理和特点,并举例说明。

流体包裹体的应用目前主要有3方面:

一、烃类包裹体的形成期次(世代),代表了油气运移充注的期次;

二、烃类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记录了油气运移充注时储层的古地温,通过热史和储层埋藏史的恢复即可确定包裹体形成时的埋藏深度,其对应的地层时代即是油气藏的成藏年代;

三、烃类包裹体的成分,可以反映油气注入时的地球化学特点和相态特点。

⑴根据包裹体的产状和分布位置确定成藏期次

首先,在显微镜下准确进行包裹体的分期是确定包裹体形成期次或成藏期次的关键。

其方法主要是利用包裹体在成岩矿物中的产状,分布位置及其交切关系。

⑵利用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埋藏史确定成藏期次及时间

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是流体包裹体研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包裹体方法确定成藏年代的主要依据。

原理和条件:包裹体捕获的流体呈均匀的单相,而且捕获后为封闭体系,具有等容特征。

注意之处:包裹体均一温度的再平衡:在温度和压力影响下,包裹体发生爆裂或塑性变形,引起均一温度改变,这在盐矿、碳酸盐岩矿物中表现更为突出。

包裹体分为烃类包裹体和盐水包裹体,目前在成藏年代学研究方面,一般运用的是与烃类包裹体共生的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

需要指出的是,包裹体定年的准确性,除了取决于均一温度的准确性,储层热史和埋藏史的恢复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可用于包裹体研究的矿物主要有重晶石、方解石、萤石、闪锌矿和石英,其中石英矿物是进行均一温度测定的首选矿物。

⑶利用流体包裹体确定油气水界面和古油气水界面的识别

储层中油包裹体丰度反映了地质历史过程中古油藏的含油饱和度。因此我们可以利用GOI指标(含油包裹体矿物颗粒数目占总矿物颗粒数的百分比)和QGF分析(颗粒荧光定量分析技术)来判别储层的含油饱和度、油水界以及油气运移的通道。

Eadington等(1995)认为,GOI大于10%时为油层,GOI小于1.0%时为水层或含油水层。GOI在1.0~10.0%即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如果在现今油层以下的水层中仍发现有GOI高值的存在,则GOI高值的突变面代表了古油水界面的位置。

⑷利用烃类包裹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来分析成藏期次及时间

油气在成藏过程中,油源和成熟度均会发生变化。储集岩中的油气组分事实上是不同阶段注入油气的混合物。传统的油源对比是建立在现今油气成分和烃源岩中残留烃之间的对比,恢复油气不同充注阶段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对于恢复油气的油源及油气成藏过程是极其重要的。

George等,Lisk等对澳大利亚Carnarvon盆地South Pepper油田的研究表明:油藏中的原油来源于侏罗系的Dingo组粘土岩,原油含有较高含量的C25—降霍烷(发生严重生物降解的产物),而包裹体中的原油C25—降霍烷含量很低,它代表了初次充注原油的面貌。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包裹体形成后,早期充注的原油在始新世经历了严重的生物降解,其后,构造中又被来源于侏罗系的Dingo组粘土岩的原油再次充注,并与油藏中遭受生物降解作用的早期原油混合,形成现今

的地球化学特征。

5、试述同位素测年法确定油气成藏年代的原理和特点,并举例说明。

同位素测年法是确定成藏年代最直接的方法。

目前国内外在油气藏形成年代的同位素测年研究方面,主要运用的是油气储层中自生伊利石矿物的K-Ar测年技术。

基本原理:储层中伊利石的形成需要富钾的水介质环境,当油气进入储层,并使得储层达到较高的含油饱和度后,伊利石的形成便会终止,因此可以利用储层中自生伊利石的最新年龄来确定油气藏的形成年龄。

注意事项:

1.应在油气藏的水层至油层段进行等间距系统取样,以观察伊利石K—Ar年龄的变化规律。根据其与深度的关系,不仅可以检验伊利石测年结果的可靠性,而且对于判别油气注入时间、期次和过程特点等也十分重要。

2.样品的选取

影响自生伊利石K—Ar测年准确性的首要因素是样品中自生伊利石的纯度与碎屑物质(主要是碎屑伊利石)混入的程度。

选样时应尽可能选取最细小的粘土矿物样品进行测定。因为,碎屑伊利石的粒度一般较自生伊利石粗大,早期形成的伊利石较晚期形成的晶粒大。

自生伊利石年龄—深度变化模型的可能地质意义。

1.伊利石的年龄在由水层到油层的剖面上没有变化。

构造热体制的改变而造成伊利石成岩作用的瞬时事件。

水层曾经有同期油气的注入而造成伊利石停止生长(当水层和油层段的伊利石年龄都较老时),以后因构造等因素造成油水界面发生了上迁。

油气注入储层后伊利石并未停止生长(当水层和油层段伊利石年龄都较新时)。

2.油气的聚集是快速进行的。

3.两期油气聚集,伊利石年龄的突变面正好是古油水界面的记录。

4.油气长期缓慢的注入过程。

5.较老的年龄可能反应热流侵入高渗透层,促进了伊利石的生长,而较年轻的年龄代表不受外来流体影响和在正常成岩环境中生成的伊利石。

6.伊利石形成的终止与油气聚集没有关系,而可能反映孔隙流体化学随深度的一种变化。

实例:

Lee等(1985)研究了荷兰格罗宁根大气田储层二叠系Rotliegendes砂岩中自生伊利石的K —Ar年龄,认为该气田开始形成于150Ma以前.

6、试述你所了解的其它成藏年代学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有机岩石学方法:

储层沥青是在显微镜下可直接观测到的石油类固体残余物,不同时期形成的储层沥青可直接反映油气充注期次和过程。储层沥青是油气运移的重要记录。储层沥青的反射率反映了油气运移充注的期次及时间。根据其反射率结合埋藏史和热史,即可确定油气藏的形成时间。

油气水界面追溯法:

油气水界面追溯法确定成藏年代的依据是:

油气藏的油水界面或气水界面为一水平的界面(不规则的岩性油气藏和水动力油气藏除外),这类油气藏在最初形成时其油气水界面一般也呈水平状态,以后因构造变动等影响,油气水界面可能发生变迁,直至构造稳定期其油气水界面又重新演变为水平的界面,因此可以通过对已知油气藏油气水界面演变史的分析,追溯现今油气藏的油气水界面(即水平界面)在地质历史上最早形成的时间,即可确定出该油气藏的形成时间。

具体做法是:首先编制大比例尺圈闭发育史剖面图(或平面图),采用回剥法,计算现今油气藏的油气水界面在各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埋深,并标于各相应时期的剖面(或平面)上,则古埋深点最早可连成水平直线或水平界面的时间,即是油气藏的形成时间。

该方法的优点是简便、直观、且分析成本远低于前述油藏地球化学方法、包裹体方法和同位素年龄测定法,尤其是将油气水界面的变迁与圈闭发育史相结合,从而避免了单纯依据某些地球化学指标而脱离地质背景和圈闭发育历史进行成藏年代分析的弊端。

第四章成藏动力学

1、成藏动力学的概念

成藏动力学研究应该以一期油气成藏过程中从油气源到油气藏的统一动力环境系统为单元,定量研究油气供源、运移、聚集的机理、控制因素和动力学过程。

成藏动力学的研究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统一动力环境系统既是研究的范围和条件,也是划分成藏单元、确定成藏系统的依据。

定量的研究才能解决成藏过程中的动力学问题,才能把不同的成藏因素和过程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供源已大大突破由烃源岩生油、排烃的局限,包括了烃源岩生油/排烃、已生成油气藏的溢出、破坏、再次生烃、它源供烃等种种可能。

油气藏的保存条件可分别在供源和聚集条件中研究

油气成藏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1.油气成藏的动力学背景

(1)盆地演化的分析模拟(2)地温场特征及其演化(3)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演化(4)压力场特征及其演化

2.油气成藏系统划分

(1)已发现油气藏成藏时间的确定(2)输导格架(通道)的建立(2)运移的动力体系(3)动力与通道间的配置关系及其演化(4)主要成藏期的油气成藏系统划分

3.油气成藏的动力学过程

(1)成烃动力学-不属于成藏动力学探讨的范围。(2)排烃动力学→供烃动力学-生成,逸散(扩散、微裂隙逸散),溢出(圈闭破坏、油藏气化),溶解带出,水动力破坏→决定了油气供给的方式及量。(3)运聚散动力学→受运移动力作用,在油气成藏系统的输导格架条件下发生,运、聚、散过程

油气成藏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1)盆地分析技术(2)物理实验技术(3)数学模拟技术(模型及软件)(4)分析测试技术(5)成岩过程分析(有机-无机相互作用)(6)有机地化分析(油源对比及运移路径追踪)(7)地层流体追踪技术(流体同位素、包裹体等)(8)油气藏评价技术

2、详述油气运移的动力包括那些。

一.地静压力

指某一深度地层在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上覆岩石柱的压力(压强):

地静压力随着上覆地层的增厚而增大,它对下伏沉积物的作用主要是促进了压实和固结作用。

二.异常流体压力

当孔隙内流体所承载的压力大于或小于静水压力时,此时的压力称为异常流体压力,前者称为异常高压/超压等,后者称之为异常低压。

异常高流体压力主要由以下四种原因造成:

1、压实与排水的不平衡

上覆负荷在孔隙流体和岩石骨架上作用力的分配关系,决定着沉积物的压实状态。对于每一具体岩石来说都有一个维持其压实需求与实际排水之间平衡的最小渗透率界限值Kmin,岩石实际渗透率与它的相对大小关系,决定了岩石所处的压实状态。

2、水热增压

石英的热膨胀率仅为水的1/15,水的膨胀效应更为明显;体系的开放/封闭;封隔性边界又往往是隔热层

3、粘土矿物的转化

泥质岩中含有50%以上的粘土矿物,在成岩过程中,粘土矿物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如蒙脱石(S)→伊利石(I)。随地温升高,由于阳离子的置换作用,使S脱去最后几层层间吸附水,达到排水高峰。S层间吸附水密度一般都高于自由孔隙水,故脱去单位质量的水将引起体积膨胀,后者必然促进异常高压的形成。

4.有机质的热解生烃

烃类的生成,特别是天然气的大量生成,无疑会给较为封闭的烃源岩系统产生一个附加的气

体压力。

总结:

①各种成因机制对异常压力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可以不同。如某种机制在某一个地方起主要作用,在另一个地区则为次要因素;

②在一个具体地区,对异常压力形成有贡献的因素也往往不止一个。从整体上来看压实和排水不平衡机制意义似乎更大些,是后三种机制所赖以形成的物质基础——封闭体系都可由它引起。

三.水力(狭义)

充满于岩层中的水,它在渗透层中流动时能带动油气一起运移。含水层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由高势区流向低势区,水从A侧进,从B侧出,其连线即为理论上的动水压面。沿水流方向单位距离的压力降称压力梯度。当地层倾角不大时,(P1-P2)/L≈(P1-P2)/l;故dP/dL≈dP/dl。

当有不溶于水的游离相油气存在时,推动油气前进的水动力应等于连片油气两端的水压差,油柱长度为L时,水力为:P=L×dP/dl 可见,水压梯度越大,油柱长度越大,水力就越大。

四.浮力

由于流体之间的密度差(ρw-ρo、ρw-ρg、ρo-ρg)产生的力,按阿基米德定理,单位面积上的水对石油的浮力为:F=(ρw-ρo)·g·H H——连续油相高度。显然,连续油柱越高,浮力值就越大。当地层倾斜时,油气上浮到储集层顶面时,将继续在浮力作用下沿储集层顶面向上倾方向运移。如果储层倾角为α,上倾方向的分布F1大小是:F1=F·Sinα=(ρw-ρo)·g·H·Sinα五.毛细管力

毛细管压力:在两种互不混溶流体的弯曲界面上,两边流体所承受的压力不同。凹面一侧流体所受压力要比对面的流体所受压力大,在毛细管中的这一压力差叫做毛细管压力。

毛细管压力总是指向非润湿相。在亲水介质中若油是非润湿相,毛细管压力指向油;在亲油介质中若水是非润湿相,毛细管压力指向水。

六.其它力

构造应力:根据现今地震活动反映的构造应力场分布,地下水位的变化呈现如下规律:①震前应力能量积累阶段(水位趋势性下降),②震时能量释放阶段(水位急剧上升),③震后应力调整阶段(水位缓慢回升,后恢复正常)。

分子扩散力:由于介质内各处浓度不一致而导致的分子布朗运动。由两地的浓度差和温度、压力引起,结果是达到浓度的平衡。从运移意义来讲,气态烃比液态烃更容易扩散,另外,岩石介质不同时分子的通过能力也不同,一般:干燥岩石>水层>被水润湿的岩石。

内摩擦力:是石油流动时分子之间相对运动而引起的摩擦力,一般可以用石油的粘度来表示。内摩擦力越小,越有利于分子运动和石油运移。

3、油气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的动力、相态及方向。

油气初次运移动力

油气以游离相发生初次运移时,要面临巨大的毛管阻力。只有在岩石中某一点出现过剩压力时,流体才打破平衡开始流动,其流动方向指向过剩压力相对较低的地区。同时,流体自泥岩的排出作用,也是压力释放的过程,其结果必然导致孔隙流体压力的降低和泥岩的补充压实,当过剩压差小于Pc时,流体即停止排出,待到压力积蓄到足够高时,流体又可重新排出。由此看来,泥质母岩的排烃作用应是一个不连续的、多次进行的过程。

油气初次运移相态

水溶态:这种运移方式既便于解释分散烃类的移动,又使生油层中的运移活动简化为单相(水相)渗流,从而避免了遭遇巨大毛细管阻力的可能,从而烃类顺利排出于生油层之外。标准状况下,甲烷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4.4ppm,随压力增大,溶解度迅增,至埋深2500米处溶解度已经是地表的约100倍,说明水溶态至少是天然气运移的重要方式之一。石油能否以水溶态运移,关键仍取决于溶解度大小。近来发现,与水溶运移形式相矛盾的现象目益增多。总之,目前大多数人倾向于水溶形式可能不是石油早期运移的主要方式,但天然气却可以溶于水的方式运移,因为在相同的条件下天然气比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高的多。

游离相态:

石油形成于成岩作用晚期,此时泥岩孔隙中大部分为结构水,孔隙中能流动的水已很少,从而使的水的有效渗透率减小。只要油相在自由水中的饱和度大于油发生运移的临界饱和度,油即可以游离相态与水一起发生运移。

分子扩散形式:

Leythaeuser等人(1982)指出,烃类分子通过饱含水孔隙的扩散可能是初次运移的一种有效形式,认为轻烃通过扩散作用,在饱和了水的母岩孔隙中进行最初阶段的短距离运移(几分米/几米)是很有效的,母岩中的气态烃首先沿储层界面、断层、裂缝系统及粉砂岩透镜体扩散运移,再以其它方式进行运移直到最后聚集为止。

总结:目前绝大多数人倾向于游离相是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形式。但因运移物质本身的性质变化很大,运移所通过介质的物理性质以及环境条件也都有明显变化,也不能完全排除在不同条件或不同阶段以其他形式运移的可能性。

油气初次运移方向

初次运移的方向,主要取决于过剩压力梯度,即油气由过剩压力大处过剩压力小处运移。

总体上,初次运移方向以垂向为主,因在该方向过剩压力梯度较大。究竟是向上还是向下,则视泥岩中过剩压力的分布状况(过剩压力剖面)而定。因此有人提出,油气在垂直方向的运移距离非常有限。单向为10~14m,上、下两侧一共30m士。生油层虽厚,但能运移出来的油气仍然仅限于这一厚度的生油层内。

岩石孔隙喉道-微观模式

岩石是非均匀的,油气的运移必定是沿着阻力最小的通道发生,而油气生成时的立足之地往

往也是岩石中尺度较大的孔隙中,因而,油气以游离相沿岩石孔隙和喉道的运移,肯定不是沿着最小的喉道,而是最大的喉道运移。

泥质岩层微裂隙-形成机制

由于构造应力造成的裂隙或断裂的幕式开启有利于压力的快速释放,但不一定有利于油气的初次运移

泥质岩层微裂隙-形成模式

烃源岩层必须具备很高的过剩压力,并自然形成界面处的高压力梯度。

干酪根网络运移的模式

在颗粒的缝隙间存在,在孔隙中盘踞,有效应力不作用在干酪根网络上,孔隙流体压力挤压干酪根网络,促使其中生成的油气的运移。

烃源岩层应该具备较高的过剩压力并在烃源岩与疏导层之间形成压力梯度

初次运移的通道

以微裂隙作为油气运移主要通道的观点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承认。当孔隙流体压力增大到超过岩石的机械强度时,泥岩中便可产生极微裂隙。

微裂隙对油气运移的作用:①增大了通道,降低了阻力;②增大了生油岩和储集岩的接触面积。流体释放后,压力减低到一定限度时,极微裂隙又会封闭,开始再一个循环。因此,油气的排出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运移是断续、脉冲、幕式进行的。

总之,生油层孔隙压力升高所导致的微裂隙系统可能是初次运移的重要通道。此外,收缩了的干酪根之间、矿物颗粒与干酪根之间、次生晶体之间的纹层面、裂缝和断层等也可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

油气初次运移的一般机理及研究方法讨论

渗滤与扩散是油气运移的两种基本方式,前者受势梯度驱动,后者受浓度梯度驱动。

油气在源岩中的初次运移和在储集层中的二次运移是油气运移过程中连续而特点不同的两个阶段。

压实作用和异常压力对油气的初次运移有重要作用;浮力和水动力对油气的二次运移有重要作用。

油气初次运移的模式

三个模式:(1)正常压实排烃模式(2)异常压力裂缝排烃模式(3)扩散排烃模式

三者在运移相态、运移动力、运移途径(通道)等方面均有差异,可分别用来描述不同演化阶段和不同烃源岩的排烃特点。

油气初次运移的模式

(1)未熟-低熟阶段正常压实排烃模式:

在未熟-低熟阶段,源岩层埋深不大,生成油气的数量少,源岩孔隙水较多,渗透率相对较高,部分油气可以溶解在水中呈水溶状态,部分可呈分散的游离油气滴。

在压实作用下,油气随压实水流通过源岩孔隙运移到运载层或储集层中。

(2)成熟-过成熟阶段异常压力排烃模式:

在成熟-过成熟阶段,源岩层已被压实,孔隙水较少,渗透率较低,源岩排液不畅,有机质大量生成油气,孔隙水不足以完全溶解所有油气,大量油气呈游离状态;

欠压实作用、蒙脱石脱水作用、有机质生烃作用以及热增压作用等各种因素导致孔隙流体压力不断增加形成流体异常高压,成为排烃的主要动力。

当烃源岩孔隙网络内部的压力增高尚不足以使岩石产生微裂缝时,若初次运移通道较畅通,油气可从生油岩中慢慢排出,油气在异常压力作用下被驱动应是个连续的过程。

当孔隙流体压力很高,导致源岩产生微裂缝,形成微裂缝-孔隙系统。

在异常高压驱动下,油气水通过微裂缝-孔隙系统向源岩外涌出;当排出部分流体后压力下降,微裂缝闭合。待压力恢复升高和微裂缝重新开启后,又发生新的涌流。

这一阶段是油气水以一种间歇式不连续方式进行的混相涌流。

连续油气相运移过程和间歇不连续混相运移过程是异常压力增高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周期性发生。

油气二次运移

二次运移是油气进入输导层后的一切运移。与初次运移的主要差别在于油气活动的空间增大,因此就带来了一系列不同于初次运移的特征。

二次运移的相态

如果烃类在初次运移中是溶于水的形式存在的,因储集层中温度和压力较小,而孔隙水的含盐量较高,将使油气最终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成为游离相。如果烃类以一定长度的游离油相(线状)离开母岩,进入储层后,空间变大,会立即形成油滴。只有当油气不断进入,小油滴才能汇集成较长的油链。

二次运移时的动力和阻力

阻力:当石油由大孔隙进入小孔隙,或由孔隙进入喉道时,油体大、小两端的毛管压力因半径不同,小的一端毛管压力较大,产生毛管压差ΔPc:

动力:有油气柱在水中所产生的浮力F和水动力P。

受力分析:油气能否运移,主要看ΔPc、F和P之间的大小关系。

当F和P同向时:若F+P>ΔPc,则可以发生运移;而若F+P<ΔPc,则不发生运移;

而当F和P反向时:若F>ΔPc+P时,则油气在浮力作用下向上运移;P>ΔPc+F时,则油气在水动力作用下运移;而若P>F且P<ΔPc+F,则油被水所冲散。

因此,油气的运移是浮力、毛管阻力和水动力综合作用的产物。

二次运移的通道

主要是连续的渗透层、断层和不整合面。

流体势分布与油气二次运移方向

Hubbort将势定义为:“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总机械能”

而作用于流体的力是该点流体势的负梯度(力场强度):油、气、水在其各自的水势场中,其运动主要方向都是沿着阻力最小的途径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这是油气在地下运移的总规律。但具体的运移方向,则要受多种因素制约。

油气二次运移通道的类型

微观上:孔隙和裂缝

宏观上:输导层、断层和不整合面

(1)输导层

①输导层是具有发育的孔隙、裂缝或孔洞等运移基本空间的渗透性地层

碎屑岩输导层:砂岩层、砾岩层等;

碳酸盐岩输导层:受孔缝发育的控制。高孔渗相带、裂缝发育带和溶蚀孔缝发育

②各种沉积环境形成的砂体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

③砂体输导体系的输导效率:与砂体的孔渗性有关

④高孔渗性砂体是优势运移通道——溯源运移

(2)断层

①断层通道:沿断层面分布的破碎带,发生沿断层面的运移

②断层的输导效率与断层的规模、断层的活动性和活动历史有关

(3)不整合面

不整合面通道:由不整合面上下高渗透性岩层形成的油气运移的通道。

不整合面的三层结构:底砾岩、风化壳、风化淋滤带

输导体系与运移方式

(1)输导体系:从烃源岩到圈闭的油气运移通道的空间组合

(2)输导体系的构成:

单一型的输导体系:由输导层、断层、不整合等通道单独构成

复合型的输导体系:砂体-断层输导体系、不整合-断层输导体系

(3)输导体系类型和与油气运移方式

①侧向输导体系与侧向运移

由输导层或不整合单独构成,或由输导层和不整合共同构成;可以将盆地中心生成的油气输送到盆地边缘的圈闭中;输导的范围大。

②垂向输导体系与垂向运移

主要由断层构成,可以沟通不同时代的烃源岩和储集层,使深部烃源岩生成的油气运移到浅层成藏

垂向运移的特点:输导效率较高;垂向运移一般具有周期性,呈“幕式运移”或“幕式成藏”。

③阶梯状输导体系与阶梯状运移

阶梯状输导体系由断层与输导层或不整合面构成

断层-不整合型输导体系

断层-输导层型输导体系

断层-输导层-不整合型输导体系

4、成藏动力系统的内涵及划分方法

异常压力研究方法

流体势分析方法

断层封闭性研究方法

油气成藏时间与期次研究方法

5、油气运移的动力、方式与优势运移通道研究方法

第五章油气聚集成藏理论

1、油气在圈闭中聚集成藏的机制

油气在构造圈闭中聚集成藏的机制

渗滤机制:一般盖层不封闭水,水可通过盖层排出,不适用于蒸发岩盖层。

排替机制:水不通过上覆盖层,圈闭中的油气将水从溢出点排出。

渗滤—排替混合机制:先期是渗滤,后期是排替。

渗透—扩散机制:由离子浓度差引起。

油气在构造圈闭中聚集成藏的过程

充注:先进入高孔渗部位,再向外扩展;先充注的烃成熟度低、在顶部,后充注的成熟度高、在翼部靠近充注油源;最终高孔渗中饱和烃多,低孔渗中非烃、沥青质多。

混合:主要有以下3种混合作用

密度(重力)混合:储层渗透率为100mD,2Km范围,1Ma内可消除;

浓度(扩散)混合:消除侧向上的差异,在垂向上建立起重力分异的浓度梯度,1Ma可消除100m范围的浓度差异,几千米范围则需几十个Ma;

热对流混合:其作用很小。对非均质性很强的低渗透储层,这些作用都很慢,很难达到混合。

富集:油(气)--水界面向下移动,油气中的压力不断增大,含油气饱和度不断增加,结果产生:纯含油带:含油55%以上,产无水油;过渡带:含油10—55% ,油水同产;残余油带:含油少于10% ,只产水;饱和水带:只有水。决定油藏的品位和经济性。

岩性圈闭的成藏动力学机制

超压是泥岩中含烃流体进入砂岩透镜体和排出孔隙水的主要动力;砂泥岩间的毛细管压差;烃浓度差产生的分子扩散;盐度差产生的含烃水的渗透;运移相态的转换,烃柱高度不断增加。

影响岩性圈闭成藏的其它地质因素:

生烃泥岩的质量和位置;砂岩透镜体的物性和产状;

生烃泥岩中的砂岩透镜体成藏,并非“近水楼台先得月”,实际上比在构造圈闭中成藏更困难。

烃类在多个圈闭中的差异聚集

Sales(1997)认为,在油源充足和浮力的作用下,圈闭的封盖强度与闭合度的组合是决定地下油气差异聚集和分布的主控因素。

2、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成藏理论

1. 概念

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是Hunt等(1990)提出的一种用于解释异常压力分布区压力结构及其与油气藏形成和分布关系的一种油气成藏地质理论。

所谓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是指沉积盆地内一种三维密封的地质体(或称封隔体),它与相邻的岩层以不渗透或极低渗透率的封闭层相隔离。封存箱内具有异常压力(多为异常高压,少数为低压),而封存箱外则为正常压力。

按照流体封存箱理论,封存箱的形成与演化常与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有着密切联系。因此,研究流体封存箱的分布、形成和演化及其与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关系,对于异常压力分布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2. 封存箱的性质

Hunt(1990)认为,许多沉积盆地包含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叠的水文地层系统。

较浅的系统(<3000m)分布在整个盆地,呈现正常压力状态,其运移作用主要受水动力条件(流体势)的控制。

较深的系统(是烃类生成>3000m )则在局部分布,并呈现异常高压。

这种系统由一系列独立的封存箱(流体封存单元)组成,封存箱相互间的流体压力不能相互转换,而且和上覆的水动力系统也不连通。在目前仍在沉降的盆地内,封存箱的顶板可以是切过不同岩性、层系的致密的(不渗透)封隔层,并不一定是某一地层层面。封存箱的顶板一般是区域性的盖层,其岩性往往异常致密,且大多数具异常高压的性质。

在2500~3200m的顶板在勘探上往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地壳上油气储量也较多地分布在该顶板深度上部、中部及下部。

当流体封存箱内压力聚集到一定程度后,高压流体可冲破封存箱,通过微裂缝使箱内流体卸压,油气可沿着微裂缝与水一起进入上覆地层,当箱内流体卸压至一定程度时封存箱盖微裂缝闭合,开始下一个压力聚集与耗散的过程。

3. 封存箱封隔层的成因和性质

封存箱是在地温场的支配下通过成岩物质的再分配而形成的,有机制的演化及其对无机矿物的作用是成岩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封存箱顶部和底部封隔层的埋深可以预测,其大致位置是第一封隔层在Ro=0.3%-0.5% 处,第二封隔层在Ro=0.6%-0.7% 处,第三封隔层在Ro=0.8%-1.0% (腐泥型)或Ro=1.2%-1.4% (腐殖型)处。

除此之外,封隔层也可由膏盐层、铝土层及红色泥岩层组成。

封隔层因封闭能力的不同,封隔层上下压力变化表现为突变型和过渡型两种

(一)异常压力的分类

(二)流体封存箱的类型

1.封存箱的箱内成藏

在流体封存箱内部水流滞缓,水动力不是成藏动力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热力和地应力对封闭系统的增压和泄压起关键作用。

水溶对流和浮力作用下的独立相态运移,是封存箱内部的主要成藏模式,水溶对流模式对气更有效,而浮力作用下的独立相态运移对油更有效。

箱内成藏有利位置:

a.封存箱内较高的部位,包括构造高部位在内;

b.构造应力场中的局部张性区,构造裂缝的张开构成相对低压区;

c.地层水盐度较高的地区。

2.封存箱的箱缘和箱外成藏

压力聚集过程中的主要动力是压实动力和热动力,而封存箱的破坏受压力的大小和由上覆地层与构造应力共同引起的地应力及岩石的破裂强度的控制。

封存箱在遭到破坏时,油气与水一起排出,在箱缘或箱外形成油气藏,混相涌流或以独立相态窜流是箱外和箱缘成藏的主要模式。封存箱内的流体在混相涌至箱外后,随着压力的下降,油、气、水三相相互分离,当压力系数下降到大致为1.2~1.3时,裂缝重新闭合或被方解石脉充填堵塞,封存箱内的压力重新积聚上升,直至下一次脉冲式破裂和涌流或窜流,如此周而复始。

箱缘或箱外成藏的条件

1) 封存箱的箱缘或箱外具有良好的盖层和圈闭:

应具良好的直接盖层,或具良好的区域盖层。若存在上下叠合的两个封存箱,则下封存箱的箱外成藏最有利,它的箱外即上封存箱的箱内,得到了良好的区域盖层的保护。如北海盆地的大油气田,大多位于封存箱内紧挨下封存箱处。在箱缘成藏即在封隔带之内成藏一般不乏良好的盖层,只是储集层相对逊色。

2) 封存箱顶板存在比较固定的裂口:

顶板应存在易于开裂的相对薄弱而面积又相对较小的部位,便于混相涌流以较强烈的脉冲方式集中在一个局部或少数几个局部出现,犹如阀门,而不是到处开裂,把油气分散在各处。

3) 封存箱内具良好的烃源岩和增压源泉:气源岩是最大的压力源,其次的压力源是蒙脱石、斜发沸石等无机矿物的脱水。

4) 构造的小幅度抬升:构造的小幅度抬升引起上覆岩层的有限度剥蚀,加剧了封存箱内外的压差,有利于箱外成藏。

5)封存箱受外界侧向挤压:封存箱受外界侧向挤压使箱内压力升高,导致箱缘破裂。

6)流体封存箱是三维封闭体,其纵向上的封闭性有利于油气的保存,但其横向上的封闭性阻碍着流体的侧向流动,不利于油气的长距离运移,但在大规模的流体封存箱内仍可有大规模的油气聚集。

封存箱型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中的成藏组合模式

1)中心分布成藏组合模式

2)巢状成藏组合模式

一级压力封存箱受盆地边界控制;二级压力封存箱受地层分布控制;三级压力封存箱受沉积相控制

3)透镜体状成藏组合模式

3、幕式成藏理论

一、幕式成藏理论的提出

Hunt(1990)是较早注意到幕式成藏的石油地质学家之一,但其讨论的主要是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有关的成藏。

当超压流体封存箱内的孔隙压力升高至岩石的地静压力梯度时,封存箱顶部或底部的压力封闭层将发生破裂,从而使封存箱内的超压流体(包括烃类物质)在强大的异常压力驱动下,向封存箱外部发生快速涌流释放;之后随着封存箱内流体压力的降低,其边缘封闭层中的裂缝发生闭合,封存箱内的流体压力重新积聚,直到再次达到边缘封闭层的破裂压力梯度时,封闭层重新发生破裂,造成封存箱内的流体又一次向外发生涌流释放。

Hunt(1990)认为,封存箱流体的涌流释放过程是周期性的、幕式的,原因是封闭层的封闭—突破—再封闭—再突破具有旋回性。

Hooper(1991)讨论了生长断层带的流体运移问题,并提出了“周期流”(periodic flow)理论。认为断层带附近的流体运移,受控于断层活动的周期以及断层带的渗透性。提出当断层活动时,其渗透率和流体势增大,流体沿断层向上运移成为可能;但当断层处于休眠状态时,渗透率降低,流动减慢乃至停滞,从而提出流体沿断层的流动具有周期性。并据此得出,一个断层在不同的时间,可以既是流体运移的林荫大道,又是油气运移的屏障。

郝石生等(1994)根据Hunt(1990)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理论,提出封存箱流体的脉冲式混相涌流模式,并将其用于莺歌海盆地和塔中地区天然气藏形成机理的解释,并指出在异常高压封存箱的箱缘、箱外成藏过程中,脉冲式混相涌流是其运移的主要机制,在这种特殊的地质条件下,

脉冲式混相涌流在天然气运移、聚集和成藏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华保钦(1995)、张树林等(1997a,1997b)、曾联波等(1997)等则也赞同油气沿断层运移的地震泵理论或周期流理论。

赵靖舟等(2002)提出了幕式成藏的概念,并首次系统讨论了幕式成藏的证据、机理、幕式成藏的规律及其勘探意义。

总之,幕式成藏是一种快速的、周期性的成藏方式。

二、幕式成藏的证据

a.成藏年代学证据

许多大型乃至特大型油气田的形成并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往往是在很短的地质时间内形成的。

——克拉2气田:其形成仅用了2—3Ma的时间,按其储量规模,天然气的注入速率高达950—500×108m3/Ma,考虑到运移充注过程中的损失,则其天然气的充注速率更高——崖13-1气田:形成于2.8—0Ma,据郝石生等(1995)研究,该气田目前的散失速率约为282×108m3/Ma,据此估算其天然气的充注速率在535.7×108m3/Ma以上。可见,这类气田的形成在地质时间尺度上是瞬时的,具有幕式成藏的特点。

b. 断层作为流体幕式运移通道的证据——矿物学证据

在塔中I号断裂带附近塔中45号构造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中发现了大量晶形完美的萤石矿物,是深部热流体侵入该断裂带的一个重要证据。

对塔中45奥陶系油藏的包裹体研究发现,萤石中含有丰富的油包裹体,且其共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与方解石脉中油包裹体共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基本相同,均分布于55—100℃之间,平均为70—80℃,反映形成萤石的深部热流体与油气可能是同时侵入塔中I号断裂带的。

由包裹体测温,含有烃类物质的热流体的侵入时间为晚海西期,是塔中地区海相油藏的主要形成时间,说明塔中I号断裂带在晚加里东期和早海西期的强烈活动后,晚海西期又一次复活。这种周期性的断裂活动为流体的幕式运移创造了条件。

再如南德克萨斯铀矿省的Wilcox断层,现今为一非渗透性断层,断裂带的渗透率比围岩低0.75—4倍(Galloway等,1982),表明该断裂带目前并非是流体运移的通道。

该断裂带附近是铀矿床的主要分布地区,且含矿砂岩中至少有3期还原作用(硫化作用)被氧化作用流体冲洗的现象(Galloway,1982)。而且,断裂带附近存在着硫化亚铁异常,硫化亚铁的浓度向断层方向显著增大,在距断层2km以外的地区则几乎无硫化亚铁发现。硫化亚铁的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硫来源于剖面深部,最可行的运移路径是沿Wilcox断层系统。

许多大油气田常常沿断裂特别是深大断裂分布

根据Hooper(1991)对德克萨斯McAllen Ranch油田流体势及其生长断层带流量的反演模拟估计,流体在该油田断层带中的流量要比在周围岩石中的流量大40倍。这种流体势的突然降低,必然使得地下流体沿断裂带发生幕式涌流,如果流体在地层中处于超压状态,则这种幕式流动的

普通地质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普通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解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第一套地质学试题 姓名 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 1.新构造运动 2.风化壳 3.莫霍面 4.标准化石 5.岩石圈 6. 矿物 7. 向斜 8. 转换断层 二、填空(1′×20共计20分)。 1、古登堡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界面。 2、火山喷发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3、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分 别列举一类岩石名称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 4、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5、变质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6、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三类。 7、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 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 B、K C、T D、Q 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 B、二叠纪 C、三叠纪 D、白垩纪 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 B、区域变质作用 C、埋藏变质作用 D、动力变质 作用 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 B、晚古生代 C、早古生代 D、新生代 5、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 B、直立褶皱 C、倾斜褶皱 D、翻卷褶皱 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 中,这种构造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 B、构造窗 C、逆掩断层 D、冲断层 7、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 ______。 A、板状构造 B、千枚状构造 C、片状构造 D、片麻状构造 8、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_________。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和答案

绪论 (1)水文地质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本课程是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为后续的专业课奠定有关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能够初步掌握解决工程/煤田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方法与思路。 (2)地下水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 >>宝贵的资源①理想的供水水源②重要的矿水资源③良好的景观资源 >>敏感的环境因子地下水是极其重要的环境因子。地下水的变化往往会打破原有的环境平衡状态,使环境发生变化。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干扰地下水,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图14-1): ①过量开发与排除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衰减、沼泽湿地消失、土地沙化、海(咸) 水入侵等; ②过量补充地下水→地下水位升高→土地的次生盐渍化、次生沼泽化; ③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的粘土压密释水释放有害离子、化肥农药的不适当使用、废弃物的无序排 放──地下水恶化、污染; ④地下水位的变动会破坏其与周围岩土构成的统一的力学平衡,而产生某种效应──地面沉降 与地裂缝、岩溶塌陷、地下洞室垮塌或突水、滑坡、岩崩、水库诱发地震、渗透变形。) >>活跃的地质营力地下水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应力、传输热量和化学组分、侵蚀(化学溶蚀、机械磨蚀和冲蚀)等。 >>重要的信息载体由于地下水是应力传递者,同时又是在流动,所以地下水水位,水量,水温,水化学等的变化或异常可以提供埋藏在地下的许多信息,如找矿、地震预报、地质演变。(3)试分析我国地下水分区的特点,并探讨分区的自然背景。 略。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试比较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 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 >>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更替较快;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着,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水文循环是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研究的重点。 >>水的地质循环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与深层圈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研究水的地质循环,对深入了解水的起源、水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乃至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水文循环特点──速度快、途径短、转化迅速。 内因──固、液、气三相可相互转化。 动力条件──太阳辐射和重力的共同作用。 形式──蒸发、径流、降水。) (2)试述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并分析其对水文地质工作需求的影响。 我国水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降水偏少,年总降水量比全球平均降水量少22%; (2)人均水资源量偏低; (3)空间分布不均匀,东部丰富,西部贫乏; (4)季节及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 (5)水质污染比较严重。 合理有效地利用及保护水资源,是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头等大事。 (3)地球上水的循环按其循环途径长短、循环速度的快慢以及涉及层圈的范围,可分为水文循

《普通地质学》试卷B_(答案).

《普通地质学》试卷(B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丰度:化学元素在地球化学系统中的平均含量。 2. 冰期:气候寒冷时期,冰川发育,冰雪覆盖面积扩大的地史时期。 3. 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4. 向斜:岩层向下凹陷的一个弯曲,核心部位岩层时代较新,两侧岩层时代依次变老。 5.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成光滑面的性质。 6. 向源侵蚀:使河流向源头方向加长的作用称河流的向源侵蚀作用。 7. 类质同像: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地被性质相似的它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此种现象称为类质同像。 8. 地震烈度:地震对地面和建筑物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9. 死火山:人类历史以来未曾活动的火山。 10. 标准化石:具有在地质历史中演化快、延续时间短、特征显著、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对于研究地质年代有决定意义的化石。 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古生物的研究对象是化石。与现代生物一样,根据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古生物可划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 2. 某地层产状测得为3100∠600,则其产状三要素分别是走向为400或2200,倾向为3100,倾角为600。 3.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是气候、地形、岩石特征。

4. 根据岩石SiO2的含量,岩浆岩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是:(1)超基性岩、SiO2为<45%;(2)基性岩、SiO2为45-52%;(3)中性岩、SiO2为52-65%;(4)酸性岩、SiO2>65%。 5. 新生代在生物演化史上,植物为被子植物时代,动物为哺乳动物(人类)时代。 6. 按照岩石的成因(形成方式),岩石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7. 世界主要地震活动带有环太平洋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地中海-印尼带)、大洋中脊地震带等。 8.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其代号分别是、、。8. 早古生代包括三个纪,由老到新分别是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其代号分别是888。 9. 断层要素主要有断层面、断层盘、断层线、断层位移等。 10.板块构造学说建立的基础是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 11. 根据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方向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及平移断层。 12.河谷形态的基本要素有谷坡、谷底、河床。 13. 海蚀地貌主要类型有:海岬、海湾、拱桥、海蚀柱、海蚀崖、海蚀洞穴、海蚀凹槽和海蚀沟谷等。 14. 地质学上计算时间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对年代,另一是绝对年代。 15. 矿物摩氏硬度计中位于第3、第7和第8位的矿物分别为方解石、石英和黄玉。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共7分)

水文地质学基础考试题A2013

河北农业大学课程考试试卷 2013-—2014学年第材1学期学院专业卷别:A 考试科目: 水文地质学基础考核方式: 开卷 姓名: 学号:专业班级: (注: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本试卷共(4)页 一、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其中单选题占5分,多选题占10分,共15分) 1、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 ⑴ 二十一世纪,水文地质学着重向着( )应方向发展. A.环境水文地质学; B。水资源水文地质学; C.三维地理信息系统;D。遥感水文地质学 ⑵ 毛细饱和带与饱水带虽然都被水所饱和,但是由于毛细饱和带是在 表面张力的支持下才饱水的,所以也称( )。 A.饱水带; B.张力饱和带;C.包气带;D。支持毛细水带 ⑶ 舒卡列夫地下水分类的依据是地下水中六种主要离子(K+合并于N a+)及( )。 A.酸度; B.碱度; C。矿化度;D。固形物 ⑷在冲积平面上,要通过打井获取较丰富的地下水,通常在( )

地段布井。 A. 地势相对较高的; B.河间较低洼的; C. 平原区的上游;D。平原区的下游 ⑸地下水污染主要与()等人类活动有关。 A.工农业与生活; B.过量开采地下水; D。矿山开采排除地下水;C. 基坑开挖降水 2、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都选对者给分,否则不给分) ⑴ 下列属于地下水功能的描述是( )。 A.宝贵的资源; B。极其重要的生态因子; C.很活跃的地质营力; D。工农业用水; E.地球内部地质演变信息的载体 ⑵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两类。 A。地质循环; B.大循环; C.水文循环; D.小循环; E.全球水文循环 ⑶岩石的空隙有( )哪三大类? A。孔隙; B。裂隙; C.溶隙; D.洞隙 ⑷根据给水与透水能力,可将岩层划分为( )。 A.弱透水层; B.隔水层; C.含水层;D.绝对不透水层 ⑸绘制地下水流网时,首先应根据边界条件绘制容易确定的等水头线 或流线.边界包括( )三种类型.

(完整版)油气成藏地质学作业

第一章研究内容 1、油气成藏地质学的内涵及其在石油地质学中的位置 答:成藏研究涵盖的内容很多,包括基本的成藏条件或要素、成藏年代、成藏动力(运聚动力)、油气藏分布规律或富集规律等。 赵靖舟将从事油气藏形成与分布方面的研究称为“油气成藏地质学”(简称成藏地质学),认为它应是石油地质学中与石油构造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储层地质学、开发地质学等相并列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2、成藏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答:成藏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静态的成藏要素、动态的成藏作用和最终的成藏结果,涉及生、运、聚、保等影响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各个方面,但重点是运、聚、保。其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5个方面: 1)成藏要素或成藏条件的研究。包括生、储、盖、圈等基本成藏要素的研究和评价,重点是诸成藏要素耦合关系或配置关系的研究,目的为区域评价提供依据。 2)成藏年代学研究。主要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现代成藏年代学实验分析技术与地质综合分析方法,尽可能精确地确定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时间,恢复油气藏的形成演化历史。3)成藏地球化学研究。采用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利用各种油气地球化学信息,研究油气运移的时间(成藏年代学)和方向(运移地球化学),分析油气藏的非均质性及其成因。 4)成藏动力学研究。重点研究油气运移聚集的动力学特点,划分成藏动力学系统,恢复成藏过程,重建成藏历史,搞清成藏机理,建立成藏模式。 5)油气藏分布规律及评价预测。这是成藏地质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它是在前述几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规律,进行资源评价和油气田分布预测,从而为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在盆地早期评价和勘探阶段:成藏地质学研究的重点是基本成藏条件的评价研究与含油气系统划分。 在含油气系统评价和勘探阶段:成藏研究的重点是运聚动力学、输导体系的研究、成藏动力系统划分、已发现油气藏成藏机理和成藏模式研究,以及油气富集规律的研究。 在成藏动力系统的评价和勘探阶段:成藏地质学的研究重点油气藏成藏机理和成藏模式研究以及油气富集规律的研究等。 3、成藏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1)最大限度地获去资料,以得到尽可能丰富的地质信息。 2)信息分类与分析——变杂乱为有序,去伪存真,突出主要矛盾。 3)确定成藏时间,分析成藏机理,建立成藏模式,总结分布规律。 4)评价勘探潜力,进行区带评价,预测有利目标。 高素质的石油地质科学地质工作者须备的基本素质: ①1知识+4种能力+2种意识②扎实的背景知识 ③细致的观察能力④全面准确的信息识别能力丰富的想象力⑤周密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⑥强烈的创造意识 ⑦强烈的找油意识 第二章油气成藏地球化学 成藏地球化学研究内容 1)油藏中流体和矿物的相互作用 2)油藏流体的非均质性及其形成机理 3)探索油气运移、充注、聚集历史与成藏机制

石油地质学教案 考试题及答案

A 卷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期末考试试题 专业年级 姓名 学号 教学系油气资源系 考试日期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1.石油的旋光性 2.含油气盆地 3.门限温度 4.生物化学气 5.石油地质储量 6.有效渗透率 7.油型气 8.油气二次运移 9.干酪根 10.油气田

二、填空(每题1.5分,共15分) 1.石油的颜色取决于的含量;相对密度受 影响;影响粘度的因素有 。 2.油田水中的主要无机离子有;按苏林分类油田水可分为四 种水型;常见的油田水类型是。3.烃源岩的特点是;储集岩的特性是;盖层的特征是。4.盖层的封闭机理包括、、。5.凝析气藏形成的条件是:, 。 6.背斜油气藏的成因类型有、、 、、。 7.含油气盆地内次一级构造单元可以划分为。8.评价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的常用指标有、 、等。 9.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包括:、、。油气运移的区域指向为 。 10.地层异常高压主要成因有、、 、、。

三、判断题(命题正确者画√,错误者画×,每题1分,共5分)1.烃源岩只要具备巨大的体积、高有机质丰度、优越有机质类型,就可以生成大量油气。()2.地下某处流体的压力越大,其具有的压能越大,因此流体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3.随着埋藏深度增大岩石的压实作用愈加强烈,岩石愈加致密。因此随埋深增加,碎屑岩储集层储集物性总是越来越差。()4.天然气在石油中的溶解度与天然气的成分有关,其重烃含量愈高,在石油中的溶解度愈大。()5.用饱和压力确定的油藏形成时间代表油藏可能形成的最晚时间。 ()四、简述题(共20分) 1.油气生成的阶段性及其特征(8分); 2.油气初次运移动力及作用机理(7分); 3.油气藏中油气聚集机理(5分) 五、论述题(共23分) 请阐述陆相断陷盆地陡坡带石油地质特征和油气富集条件(13分);如果欲在前期盆地区域勘探基础上对陡坡带开展圈闭预探,请阐述工作部署和技术方法(10分)。 六、图件分析题(共17分) 下图为某砂岩储集层顶界面构造图,储层平均厚50m,上覆有良好盖层;已探明的南部区块各井钻遇含油高度分别为:01井120m,02井50m,03 井25m。 (1)请在图中确定圈闭的溢出点,画出闭合范围,求出闭合高度;画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地质学基础》思考与习题集 绪论 重要术语 地质学、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 复习思考题: 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重点何在? 2.地质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主要方面? 3.试述地质学研究的意义? 4.你怎样理解地质学的特色? 5.地质学研究的方法怎样? 第一章:地球的一般特征 重要术语 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大地热流、常温流、地热增温流、放射性热、增温率、增温级、地温梯度、地磁要素、纵波、横波、地壳、地幔、地核、软流圈、岩石圈、大洋地壳、大陆地壳、活动大陆边缘、稳定大陆边缘、科里奥利力、莫霍面、古登堡面复习思考题 1.外力作用的三大因素是什么?如何理解其作用和意义。 2.纵波、横波、表面波的特点怎样? 3.地球内部有哪几个主要层圈?其物质状态怎样? 4.洋壳与陆壳的差别何在? 5.解释:康拉德面、莫霍面、古登堡面。 6.海底地貌分为哪些单元?各单元的特征怎样?

7.大陆地形有哪些主要单元? 8.主动性大陆边缘和被动性大陆边缘有何不同? 9.由赤道至两极地磁三要素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10.说明地温梯度、地温级、地温率的区别? 11.地表最高点、最低点如何? 第二章:矿物 重要术语 放射性同位素、克拉克值、矿物、晶体、非晶体、晶面、同质多像、类质同像、矿物集合体、透明度、光泽、颜色、条痕、硬度、摩氏硬度计、解理、断口、硅氧四面体、硅酸盐矿物 复习思考题 1.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有哪些? 2.解释:晶质矿物、非晶质矿物 3.解释:稳定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举例。 4.解释:类质同像、同质异像、举例。 5.解释:显晶质、隐晶质。 6.解释:解理与断口。 7.什么叫矿物晶体及集合体?有哪些常见的矿物集合体? 8.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哪些? 9.最重要的造岩矿物有哪几种?其化学成分的特点怎样? 10.掌握实验中学过的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二) 一.填空题(30 分) 1.从成因角度分析,粘性土空隙主要组成有原生孔隙(结构孔隙)、次生孔隙、次生裂隙。(3 分) 2.上升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侵蚀(上升)泉、断层泉和接触带泉(3 分) 3.地下水含水系统按岩石空隙特征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3 分) 4.由地下水蒸发排泄作用,形成土壤盐碱化的条件是干旱、半干旱气候、水位埋深浅和土层岩性。(3 分) 5.上层滞水是指分布在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含水岩层空隙之中的重力水。(4 分)6.导水断层具有独特的水文地质意义,它可以起到贮水空间、集水廊道与导水通道的作用。(3 分) 7.控制岩溶发育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是水的流动性。(2 分) 8.水文循环按循环途径不同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2 分) 9.地下含水系统的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相邻含水层间和人工补给。(5 分) 10. 岩石中的空隙是地下水的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2 分) 二.是非判断题(每题3 分,共15 分) 1.地下水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盐分的过程也称补给。(是) 2.承压水头是指井中静止水位到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是) 3.当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时,地下水必然向河水排泄。(否) 4.通常情况下,在洪积扇顶部打井,井打的越深,井中水位埋深也越大。(是) 5.当地下水位埋深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水位埋深越大,给水度也越大。(是)三.选择题(每题3 分,共15 分) 1.达西定律对下列条件适用( C ) A.层流、稳定流;B.层流、非稳定流;C.层流、稳定流和非稳定流;D.层流、紊流2.砂砾类松散岩石的透水性主要取决于(C ) A.孔隙度大小;B.排列方式;C.颗粒直径大小;D.结构 3.地下水流网中流线与等势线(C ) A.正交;B.斜交;C.相交;D.平行 4. 渗入-径流型地下水循环的长期结果,使地下水向( A )方向发展。 A.溶滤淡化; B.水质不变; C.溶滤咸化;或B。 5.在天然条件下,控制一个地区地下水动态的主要轮廓的影响因素是(B )。 A 水文因素, B 气象因素, C 地质因素, D 人类活动 四.根据图4-1 条件,回答下列问题。(20 分) 4.1 在图中画出示意流网;(图中“”表示地下分水线)。(5 分) 4.2 在甲、乙处各打一口井,要求井的深度不同,且甲井水位比乙井水位高。试在图上表示出两口井如何打,并标出井水位。(5 分)

试论成岩作用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成岩作用与储层评价》文献综述试论成岩作用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专业______地质学_______ 班级__ 资信研10-4班___ 姓名______蔡晓唱_______ 学号_____S1*******_____

试论成岩作用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油气运移、成岩作用、盆地分析研究相互渗透,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将成岩作用、油气的成藏史等纳入到盆地发展演化历史中统一考虑,是当前研究的一个趋势所在[1]。本文从烃类流体充注与储层成岩作用的关系、用储层油气包裹体岩相学确定油气成藏期次、示烃成岩矿物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利用成岩过程中自生石英数量的变化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岩性油气藏中成岩作用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五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储层成岩作用与油气生成、运移和成藏的关系。 1 烃类流体充注与储层成岩作用的关系 由有机质转化来的有机流体是整个地壳流体活动的一部分,对成岩演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盆地发展演化的一个重要侧面。有机质转化形成的有机酸引起了地质界的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它可以溶解矿物,形成次生孔隙[2]。有机酸主要由干酪根含氧基团的热催化断落、烃类与矿物氧化剂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原油微生物降解和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转化而来,但就其生成时间而言,尚未有定论。泌阳凹陷碎屑岩储层在碱性-强碱性原始地层水中发现石英溶解型次生孔隙,不但丰富了次生孔 为石英自生加大提供了新的解释。塔中隙的成因理论,而且石英溶解所产生的SiO 2 地区志留系烃类侵位后因淡水注入而使烃类被氧化,所产生的有机酸促进了钾长石等矿物的溶解,导致了次生孔隙的发育。 除有机质转化产生有机酸外,油气的产生对成岩作用有着重要意义。油气运移成藏的成岩记录是从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反演成藏过程的基础,国际上对储层中烃类流体充注与成岩作用关系给予高度重视。九十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关注“烃类流体侵位与储层成岩作用”领域的研究,这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早期烃类流体侵位有利于优质储层形成,二是储层成岩纪录有助于重构油气成藏过程[3]。1999年和2000年AAPG年会曾将“成岩作用作为烃类流体运聚记录”作为分会讨论的主题,要使叠合盆地成藏年代学分析理论和分析方法取得进展,一个重要的基础是必须深入分析其中烃类流体充注与储层成岩作用关系,建立起烃类流体运聚-储层成岩作用-烃类流体包裹体-自生矿物形成关系的解释定量模式,为成岩矿物及其包裹的流体化石作为烃类流体运聚的记录提供理论基础。 烃类流体注入储层,一方面,储层胶结物及其中流体包裹体记录了成藏条件(温度、压力、流体成分和相态),另一方面,随着含油气饱和度增加,孔隙水流体与矿物之间的反应受抑制(如储层中石英次生加大等)或中止(自生伊利石、钾长石的钠

(完整word版)普通地质学_舒良树_各章作业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地球科学地质学普通地质学均变说灾变说将今论古 二、填空题 1.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2.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及()等若干方面。 3.地质学的研究程序一般包括()、()、()及()等方面。 4.“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这句话的意思是(“”)。简言之,就是地质研究中常用的(“”)的思维方法。这一思维方法由英国地质学家()所提出,并由()发展和确立。 5.地质学研究的主要依据是保存在岩石中的各种()。 三、问答题 1.从总的方面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哪些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地质学研究中采取了哪些特殊的研究方法? 2.研究地质有哪些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3.在地质学中又可分出哪些分支学科?各分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4.在应用“将今论古”的思维方法进行地质分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怎样正确认识“均变说”与“灾变说”对地质发展演变过程的解释? 6.《普通地质学》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是什么? 7.学了“绪论”部分以后,你对地质学和地质工作有了哪些初步认识。

二、填空题 1.地壳及与地壳有密切关系的部分。 2.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层年代与地质发展历史;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力与地质作用;地质学的应用问题。 3.资料收集;野外考察;分析化验与模拟试验;综合解释。 4.今天是过去的钥匙;将今论古;郝屯;莱伊尔。 第2章矿物 一、名词解释 克拉克值元素丰度矿物单质矿物化合物矿物类质同象同质多象晶质体晶面结晶习性条痕解理解理面断口硬度岩石火成岩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岩石的结构显晶质结构稳晶质结构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粗粒结构中粒结构细粒结构自形晶半自形晶它形晶岩石的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流纹状构造块状构造枕状构造沉积岩碎屑岩粘土岩生物岩生物化学岩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结构生物结构成岩构造层理层面构造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交层理泥裂波痕假晶印模球度圆度分选性成熟度胶结物胶结类型变质岩变余结构变晶结构变余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碎裂构造 二、是非题 1.为纪念克拉克的功绩,通常把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 2.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矿物。() 3.矿物都具有解理。() 4.自形程度愈好的矿物其解理也愈发育。() 5.矿物被碎成极细的粉末后就成了非晶质物质。() 6.矿物的颜色只与其成分有关。() 7.金属光泽是指金属矿物所具有的光泽。() 8.石英是一种晶面具油脂光泽,断口具玻璃光泽的矿物。() 9.黄铁矿也是一种重要的炼铁原料。() 10.石英、玛瑙、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因此它们是同质多象矿物。() 11.某火成岩含50%的SiO2,即其含50%的石英。() 12.橄榄石具橄榄绿色的条痕。() 13.克拉克值高的元素易富集成矿。() 14.岩石无例外地都是矿物的集合体。() 15.出露在地表的火成岩都是喷出岩。() 16.地下深处正在结晶的岩浆其温度比同源喷出地表的熔浆低。()

水文地质学基础考试题A(2013)

河北农业大学课程考试试卷 2013--2014学年第材1学期学院专业卷别:A 考试科目:水文地质学基础考核方式:开卷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注: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本试卷共(4)页 一、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其中单选题占5分,多选题占10分,共15分) 1、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 ⑴二十一世纪,水文地质学着重向着()应方向发展。 A.环境水文地质学; B.水资源水文地质学; C.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水文地质学 ⑵毛细饱和带与饱水带虽然都被水所饱和,但是由于毛细饱和带是在 表面张力的支持下才饱水的,所以也称()。 A.饱水带; B. 张力饱和带; C.包气带; D. 支持毛细水带 ⑶舒卡列夫地下水分类的依据是地下水中六种主要离子(K+合并于 Na+)及()。 A.酸度; B.碱度; C.矿化度; D.固形物 ⑷在冲积平面上,要通过打井获取较丰富的地下水,通常在()地 段布井。

A. 地势相对较高的; B.河间较低洼的; C. 平原区的上游; D.平原区的下游 ⑸地下水污染主要与()等人类活动有关。 A.工农业与生活; B. 过量开采地下水; D.矿山开采排除地下水;C. 基坑开挖降水 2、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都选对者给分,否则不给分) ⑴下列属于地下水功能的描述是()。 A.宝贵的资源; B.极其重要的生态因子; C.很活跃的地质营力; D.工农业用水; E.地球内部地质演变信息的载体 ⑵自然界的水循环分( )两类。 A.地质循环; B.大循环; C.水文循环; D.小循环; E.全球水文循环 ⑶岩石的空隙有( )哪三大类? A.孔隙; B.裂隙; C.溶隙; D.洞隙 ⑷根据给水与透水能力,可将岩层划分为( )。 A.弱透水层; B.隔水层; C.含水层; D.绝对不透水层 ⑸绘制地下水流网时,首先应根据边界条件绘制容易确定的等水头线 或流线。边界包括( )三种类型。 A.隔水边界; B.水头边界; C.地下水面边界; D.分流线

地质学基础试题与答案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八) 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 1.克拉克值 2.风化壳 3.莫霍面 4.标准化石 5.岩石圈 6. 矿物 7. 向斜 8. 片麻构造 二、选择题(18×1共计18分) 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 B、K C、T D、Q 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 B、二叠纪 C、三叠纪 D、白垩纪 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 B、区域变质作用 C、埋藏变质作用 D、动力变质作用 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 B、晚古生代 C、早古生代 D、新生代 5、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 B、直立褶皱 C、倾斜褶皱 D、翻卷褶皱 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 造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 B、构造窗 C、逆掩断层 D、冲断层 7、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______。 A、板状构造 B、千枚状构造 C、片状构造 D、片麻状构造 8、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_________。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9、如果在地层中找到了三叶虫,那么这个地层时代为________。 A、早奥世 B、第三纪 C、白垩纪 D、早寒武世 10、哪一种沉积建造反映了由海相到陆相的转换________。 A、复理石沉积 B、浊流沉积 C、磨拉石沉积 D、火山碎屑沉积 11、古登堡面与莫霍面之间属于地球的哪一部分_________。 A、上地壳 B、下地壳 C、地幔 D、地核 12、中生代裸子植物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下列哪一种植物化石不属于裸子植物_____。 A、大羽羊齿 B、铁 C、松柏 D、银杏 13、界、系、统、阶是__________。 A.岩石地层单位 B.时间单位 C.生物分类单位 D.年代地层单位 14、石英在摩氏硬度计中属于哪一级别_________。 A、5 B、6 C、7 D、8 15、下列哪一类岩石属于动力变质岩________。 A、片岩 B、片麻岩 C、糜棱岩 D、岩

水文地质学基础在线作业3答案

13春学期《水文地质学基础》在线作业3答案 一、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 气象因素是影响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天然因素之一,描述其影响的错误表述是:() A. 气象因素主要对潜水动态影响最为普遍。 B. 气象因素对潜水动态在时间上的变化影响表现为周期性地变化。 C. 任何气象要素引起的潜水水位变化都是真变化。 D. 降水补给使水量增加,水位抬升,水质变淡;蒸发排泄使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水质变咸。 满分:5 分 2. 有关岩溶水的运动特征的正确描述是:() A. 岩溶水都呈紊流运动。 B. 岩溶水都不承压。 C. 岩溶水运动不同步及局部与整体运动方向不一致。 D. 岩溶水具有统一的区域地下水水位。 满分:5 分 3. 下面描述地壳岩石中存在的水的形式正确的是:() A. 地壳岩石中存在在岩石“骨架”中的水只有沸石水和结晶水。 B. 地壳岩石中的水都赋存在岩石空隙中。 C. 地壳岩石中除存在液态水外,还存在着固态水和气态水。 D. 结合水不属于岩石空隙水。 满分:5 分 4. 关于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正确表述是:() A. 地下水流动系统中都是平面二维流。 B. 地下水流动系统中的径流方向基本一致。 C. 地下水流动系统中可以发育多个层次不同的径流系统。 D. 地下水流动系统中的水化学特征一般不随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水力特征变化而变化。 满分:5 分

A. B. C. D. 满分: 二、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1. 岩溶含水系统中地下水资源的可恢复性优于裂隙及孔隙含水系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2. 水中HCO3-的含量取决于与CO2 含量的平衡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3. 潜水埋藏越浅,对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越有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4. 给水度与地下水位下降速率无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5. 地下水系统是以含水层作为基本的功能单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6. 饱水带中的水都是重力水。

油气田勘探复习题——填空题(含答案)

《油气田勘探》习题—填空题 绪论 1.石油地质学与油气田勘探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石油地质学是找油的理论指南,而油气田勘探是找油的方法论。 2.油气勘探是一项特殊的科研活动,具体表现为,油气勘探具有地区性强、预测性强、探索性强的显著特点。因此,对于一个勘探工作者而言,具有成油模式、找油信心、创新思维三者尤为重要。 3.作为一项高科技的产业,油气勘探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风险高、利润高的特征。 4.油气勘探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如地质风险、技术风险、工程风险、自然灾害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等。 5.原始找油理论发展阶段,找油的依据包括油气苗、地形地貌特征等。 6.圈闭聚油理论的形成,说明地质勘探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局部的油气聚集规律。 7.盆地找油理论的实质,是油气分布的源控理论与圈闭找油理论的有机结合。 第一讲油气勘探技术 1.油气勘探工程技术主要包括:调查技术、油气井钻探技术、实验室分析测试等三大类. 2.油气勘探综合评价技术主要包括:盆地分析、盆地模拟、区带评价、圈闭评价、油气藏描述等。 3.油气调查技术主要包括:地面地质调查、油气资源遥感、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 4.非地震物化探是: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的简称。 5.剩余重力异常是布格重力异常经过区域场校正后得到的,可用于划分盆地构造单元。 6.重力勘探检测的主要参数是重力加速度;而磁法勘探检测是主要参数是磁

化率。 7.总体上,在三大类岩石中岩浆岩的磁化率较高,而沉积岩的磁化率较低。 8.在岩浆岩中,从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酸性岩,岩石的磁性具有依次降低的特点。 9.为求得相当于垂直磁化条件下的磁异常,需要对采集到的磁法勘探资料进行化极处理。 10.磁法勘探资料的向上延拓处理,可以压实浅部干扰,突出深部信息。 11.地震勘探根据部署目的和测网的差别可以分为概查、普查、详查、精查(三维地震)四个主要阶段。 12.资源调查时期的探井通常称为区域探井,早期的称为科学探索井、后期的称为参数井。工业勘探时期的探井包括:预探井和评价井。 13.录井技术依据其学科原理的差别,可以分为基于地质学原理的录井、基于物理学原理的录井、基于化学原理的录井三大类。 14.综合录井采集的基本信息包括岩石可钻性信息、钻井液信息、随钻测量信息三大类。 15.随钻测量信息主要用于几何导向和地质导向等方面。 16.根据测试时机的差别,测试工作可以分为:中途测井和完井测试。根据取样方法的差别,测试又可以分为:钻杆测试和电缆测试等。 第二讲油气勘探程序 1.勘探阶段划分的主要依据包括:勘探对象、地质任务、资源-储量目标。 2.资源调查时期(或区域勘探时期)可以根据任务和目标的差别进一步细分为三个阶段:大区概查、盆地普查、区域详查。 3.油气勘探的对象包括不同级别的含油气地质单元,从大到小可以分为:大区、含油气盆地、含油气系统、含油气区带、油气田、油气藏。 4.资源调查时期的目标是提交不同级别的资源量,而工业勘探时期是提交不同级别的储量。 5.资源调查时期的地质任务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择盆、选凹、定带。 6.工业勘探时期的地质任务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发现油气田和探明油气田。

普通地质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地质学(C)总复习汇总 绪论 一、名词解释 地球系统:地球由固体地圈(地核、地幔、岩石圈)、流体地圈(大气圈、水圈)和土壤圈、生物圈(含人类圈)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称为地球系统。 地球表层:指的是和人最直接有关系的那部分地球环境(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交替、渗透的部分)。 二、论述题 1)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⑴地球是人类在宇宙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家园 ⑵人口、资源、环境是人类21世纪面临的三大基本问题(资源严重短缺固体矿产,能源,水资源,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⑶人们从改造地球表层正反两方面的收益与教训中逐渐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要受到地球表层的遏制。人类无限制的发展,只能带来灾难,人类只有与地球表层环境相协调,才能持续发展。人类要向生物学习,顺应地球表层自然演变规律,与地球表层协同进化。 ⑷21世纪的建设者和领导者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地球系统科学的新地球观从整体上来认识地球并关注当前资源、环境热点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将地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为政府实现人类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宏观决策中(发展规划与法规建设)提供科学理论基础。 2)地球科学的特点? 全球性:20世纪60年代板块构造学说的出现,首先在固体地球研究中建立了全球观概念;全球监测与国际合作; 调查研究的时间尺度的极大差异性; 调查研究的空间尺度的极大差异性;现实主义类比研究方法。 第1章宇宙中的行星地球 一、名词解释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受太阳引力支配、并围绕它作旋转运动的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

主要包括太阳和围绕太阳旋转运动的八大行星、66颗卫星、一些小行星、彗星和星际物质等。 彗星:彗星也是围绕太阳旋转的天体。不过它们质量很小,是一种云雾状小天体,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是十分扁长的椭圆。距离太阳近的时候,从彗核蒸发出大量物质抛洒在远离太阳的方向,形成光带,称为彗尾。 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还有数量众多的、用肉眼看不见的小天体,也和八大行星一样绕太阳运行,科学家称之为小行星带。 太阳黑子:名为黑子其实不黑,仅温度比周围光球低1000oC±, 在明亮光球反衬下呈暗黑色。黑子是太阳表面剧烈活动所激起的气旋涡。黑子数量和分布范围出现较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称为黑子周期。黑子周期平均长度为11.1年。 地球的地轴:由于地球存在绕轴自转运动,人们定义地球旋转轴为地轴 地球的纬线:所有与地轴相垂直的面与地表相交而成不同大小的圆,称为纬线。 地球的经线:所有通过地轴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为同样大小的圆,称为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可分为两条相差180°的半圆弧,就是经线。 科里奥利力(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北半球沿地表运动的物体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转。 地球的偏心率:地球椭圆形轨道的最长直径(长轴)与最短直径(短轴)之差与赤道半径之比 地球的黄赤交角:地球绕太阳作公转运动,太阳在天球上每年的视运动路线称为黄道,黄道面和天赤道面之间存在的夹角(23°26‘),称为黄赤交角。 第2章宇宙、地球的起源与演化 一、名词解释 地层层序律:在一个地区,如果没有发生构造变动,先形成的地层在下面,后形成的在上面.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放射性元素总是以不受外界温、压条件影响的一定速率蜕(衰)变为他种元素, 如238U经过45亿年后其一半原子数蜕变为205Pb,故称为半衰期。 化石: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生命活动的痕迹。 二、简答题 1)宇宙大爆炸、太阳系和地球形成的年龄? 宇宙大爆炸:150亿年前太阳系形成:50 亿年前地球形成:46亿年前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 [第1章] (1)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是用什么表示的,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答:以 雨量计降雨量,以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降水总量平铺于地面得到的水层高度mm 数表示。 (2)某山区的地表水系如下图所示,由分水岭圈闭的流域面积为24 km 2, 在8月份观测到出山口A 点的平均流量为8.0?104 m 3/d ,而8月份这个地区的总降水量是700 mm 。试求出该流域8月份的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并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径流系数小于1.0;A 点的平均流量中是否包括地下径流。 解:Q= 8.0?104m3/d , F=24km2, X=700mm (3)空气湿度和风速如何影响蒸发量? 答:水面蒸发的速度和量取决于气温、气压、湿度、风速等因素。主要决定于气温和饱和差(饱和差=饱和水汽的含量-绝对湿度)饱和差愈大,蒸发速度也愈大。风速是影响水面蒸发的另一重要因素。 (4)地球上水的循环包括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它们有哪些区别?水循环的大气过程属于其中哪一种? 答: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 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著,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水的地质循环常发生于地球深部层圈水与表层圈水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 (4)地下径流与地表径流的特征有哪些不同点? 答: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者具有密切联系,并经常相互转化。 降落到地表的水通过下渗环节,对降水进行地表与地下径流的分配。 (5)沙漠地区降雨量很少,但是也能发现大量的地下水或者泉水,为什么?(P14) 答:它们或者是从周围高山冰雪融水获得补充,实际仍是固他体降水的转化补给;或者是在长期地质历史时期积聚起来的,是多年水文循环的积累。 [第2章] (1) 对比以下概念: 空隙和孔隙;孔隙度和孔隙比;孔隙和裂隙; (2) 在一个孔隙度为30%的砾石堆积体中,充填了孔隙度为60%的粉质粘土,试估算该堆积体的实际孔隙度。 (3) 请对以下陈述作出辨析: A. 地层介质的固体颗粒越粗大,孔隙度就越大; A 分 水 岭 mm 103.3102431108.010F QT Y 3-43-=???=?=15.0700 3.103≈==X Y a

东华理工学院水文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B

东华理工学院水文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B 若想免费下载该文档: 登录https://www.doczj.com/doc/8314232706.html, ->论坛->文档下载区->(搜索想要的文档) 一、概念题(20分) 1、 结合水 岩土空隙中,离固相颗粒表面较近,受静电引力较大,不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运动的地下水。2、 孔隙水 赋存于松散岩石孔隙中的地下水。 3、 贮水系数 单位面积承压含水层饱水岩石柱体,水位上升/下降一个单位,储存/释放的水的体积。 4、 隔水层 不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5、 承压水 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6、 稳定流 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各要素不随时间变化的状况。 7、 地下水均衡 均衡区在均衡期内,地下水的水质/水量的收支之差等于储存量的变化。

8、 沉积水 包括沉积作用水(软泥水)与沉积成因水(软泥水的进一步演化),前者指存在于沉积物堆积时期水底软泥中的水,后者又包括同生沉积水与后生沉积水。同生沉积水指与岩层同时沉积形成并一直保留于其中的地下水,后生沉积水指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由相邻岩层挤压而来的水。 9、 降水入渗系数 降水中真正入渗补给地下水的份额。 10、下降泉 潜水补给形成的泉。 二、填空题(20分) 1、取潜水面为基准,饱水带潜水面处的水位是0 ;若包气带支持毛细水的弯液面恰好位于潜水面处,则弯液面处的水位是-hc ;当支持毛细水弯液面上升到最大毛 细上升高度(hc)处时,弯液面处的水位是0 。 2、毛细现象的产生与表面张力和液体对固相表面的湿润有关。 3、据补给泉的含水层性质,泉分为上升泉、下降泉两类。 4、据排泄方式与水交替程度,潜水可分为蒸发型、径流型、 弱径流型三种动态类型;深部承压水的动态类型为径流型。 5、动态与均衡的关系为:动态是均衡的外部表现,均衡是动态的内在原因。 6、地下水流动系统概念的提出完成了对渗流场、水化学场、水温场三场的统一。 7、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山间堆积盆地地区,潜水的水化学分带最为完整。 8、承压水形成自流井受控于地质构造,而潜水形成自流井受控于地形。 9、裂隙含水系统大多呈带状或脉状分布,其由大裂隙、中裂隙、 小裂隙三种级次的裂隙构成。 10、我国南北方岩溶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气候、岩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