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级会计学第四章判断选择题

初级会计学第四章判断选择题

初级会计学第四章判断选择题
初级会计学第四章判断选择题

第四章

一、判断题

1.复式记账法下,账户记录的结果可以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2.复式记账法造成账户之间没有对应关系。()

3.采用单式记账法时,有时也可以在两个账户。()

4.借贷记账法下,“借”“贷”二字不仅作为记账符号,还是本身的字面含义。()

5.“收入—费用=利润”是会计核算重要的等式,应作为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

6.费用具有瞬间资产的性质,因此其账户结构应与负债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

7、在借贷记账法下,如果一个账户的借方用来记录增加额,则另一个账户的贷方一定记录减少额。()

8.通过试算平衡后检查账簿记录后,如果借贷方的余额平衡了,说明账簿记录没有错误。()

9.债权结算账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为债务结算账户。()

10.成本计算账户可以提供有关期间费用的指标。()

二、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体现复式记账法最主要特点的是()

A.以贷币量和实物量双重记账

B.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记录

C.在账簿和报表中双重记录

D.以相等的金额在会计科目和账户中记录

2.采用借贷记账法时,账户借贷两方记录的关系是()

A.必须做相反方向记录

B.必须做相同方向记录

C.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确定二者记账的方向是否相反

D.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确定二者记账的方向是否相同

3.下列各项中,应作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公式的是()A.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B.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C.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D.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4.在企业采用借贷记账法的情况下,下列各项中,应记录在账户贷方的内容是()

A.资产增加 B.收入转出 C.负债增加 D.费用增加5.在企业采用借贷记账法的情况下,下列各项中,体现收入类账户特点的是()A.借方记录收放的增加 B.贷方记录收入的减少

C.期末一般没有余额 D.账户分为借贷两方6.在会计核算中,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

A.联合账户 B.平衡账户 C.恒等账户 D.对应账户7.下列各项中,作为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法理论依据的是 ( )

A.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C.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D.借贷方向错误

8.下列各项中,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找到的差错是()

A.重记了一笔经济业务 B.会计科目错误

C.借贷金额不等 D.借贷方向错误

9.下列各项中,体现债权债务类账户特点的是()

A.账户的余额在借方 B.根据账户的余额判断账户的性质

C.账户的余额在贷方 D.记录债权债务的增加

10.抵减账户作为被调整账户的调整账户,其余额与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关系是()

A.余额在借方 B.余额在贷方

C.与被调整账户的余额方向一致 D.与被调整账户的余额方向不一致

三、多选题

1.下列各项中,能够体现复式记账法优点的有()

A.简化账簿记录的工作量 B.了解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C.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 D.确定借货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E.设置会计科目的依据

2.在借货记账法下,“借”“贷”作为记账符号。下列各项中,“借”表示的内容有()

A.资产增加 B.资产减少 C.负债减少

D.所有者权益减少 E.费用增加

3.在借贷记账法下,“借”“贷”作为记账符号。下列各项中,“贷”表示的内容有()

A.收入转出 B.费用转出 C.收入增加

D.负债增加 E.资产减少

4.借货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货,借货必相等。其含义有()A.记入借方的总额与记入贷方的总额必须相等

B.如果在一个账户中记贷方,必须同时在另一个或几个账户中记借方

C.如果在一个账户中记借方,必须同时在该账户中记货方

D.如果在一个账户中记借方,必须同时在另一个或几个账户中记货方

E.如果在一个账户中记货方,必须同时在该账户中记借方

5.下列各项中,构成会计分录要素的有()

A.记账方向 B.涉及的会计科目 C.金额

D.复式记账 E.会计要素

6.借货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货,借货必相等。其理论依据有()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收入-费用=利润

C.复式记账原理 D.借货记账法账户结构原理

E.借货记账法试算平衡原理

7.下列各项中,构成账户对应关系作用的有()

A.检查经济业务处理的合法、合理性

B.了解发生的经济业务内容

C.进行试算平衡

D.登记账簿

E.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8.下列各项中,属于债权结算账户的有()

A.应收账款 B.预收账款 C.应付账款D.预付账款 E.短期借款

9.下列各项中,属于期间费用类账户的有()

A.主营业务成本 B.生产成本 C.销售费用D.管理费用 E.财务费用

10.下列各项中,属于调整账户的有()

A.固定资产 B.累计折旧 C.本年利润D.利润分配 E.盈余公积

·思考题

A先生于20×5年10月注册了一家独资贸易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注册当年因为业务尚未开展,为了减少开支,A先生决定自己记账。20×5年除了在“银行存款”账户中记录了100万元以外,没有其他的账簿资料。20×6年仍然仅在“银行存款”账户中记账,记录的内容是:支付费用20万元,购买商品40万元,购买管理设备20万元,取得销售收入70万元;银行存款余额为90万元。A先生认为当年亏损,故没有

交纳企业所得税。20×6年3月,税务部门认定A先生的账目混乱,有偷税漏税的嫌疑。

请问你如何看待这件事?A先生什么地方错?应如何改进?

·讨论题

某企业以银行存款购买材料50000元。根据该项经济业务比较单式记账法和复式

记账法的优缺点;根据该项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并通过会计分寻讨论账户对应关

系的作用、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

管理学选择判断题集有答案

习题集 第一章思想 一、判断题 1、管理学反映了管理过程的客观规律性,具有显著的科学性。但是,管理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使管理本身无法完全量化,故而只是一种不精确的科学。(T) 2、管理主要的目的是使资源成本最小化,因此管理最主要的是追求效率。(F ) 3、效率与效果之间的差别可表述为:效果是使组织资源的利用成本达到最小化,而效率则是使组织活动实现预定的目标。(F) 4、不同行业中及不同的组织内部专业特点差别显著,很难说管理活动有什麽共性。(F) 5、新的管理理论层出不穷,对实际工作中的新问题做出了较好的解释,因此可以说,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等古典管理理论已经彻底过时,除了尚存历史意义外,对管理实践早已丧失了指导作用。(F ) 6、主张通过与管理者职能相联系的办法把有关管理知识汇集起来,力图把用于管理实践的概念、原则、理论和方法糅合在一起以形成管理学科的学派是管理过程学派。(T) 7、与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相匹配的组织是以制度为中心运转的

等级化、专业化的金字塔性的组织。(T ) 8、管理科学是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把这些模型通过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减低不确定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管理活动的程序性,代表着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因此优于其它的管理理论。(F ) 9.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是有机式组织。(F ) 10.企业内部环境包括竞争对手、顾客、供应者、政府机构、利益集团。(F ) 二、选择题 1、将管理要素按目标的要求结合成一个整体,体现了管理的(B )职能。 A. 计划 B. 组织 C. 领导 D. 控制 2、粗略划分,管理有(ABCD )职能。 A. 计划 B. 组织 C. 领导 D. 控制 3、下列(C )性质不属于管理的特性。 A. 综合性 B. 应用性 C. 精确性 D. 艺术性

初级会计学第1章习题及答案

精甜文档 第?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就是()。 A.会计程序 B.会计对象 C.会计制度 D.会计方法 2.在会计基本前提的基础上,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称为()。 A.会计核算 B.会计假设 C.会计主体 D.会计要素 3.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是()。 A.资产 B.收入 C.利润 D.所有者权益 4.一个企业资产的价值量必然等于()。 A.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和 B.所有者权益与负债之差 C.收入与所有者权益之和 D.收入与费用之差 5.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是()- A.会计要素 B.会计假设 C.会计科目 D.会计凭证 6.在企业淸算时,拥有忧先淸偿权的是()。 A.投资者 B.债权人 C.企业管理者 D.企业职工 7.在各项会计要素中,可以参与利润分配的是()。 A.资产 B.负债 C.收入 D.所有者权益 8.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通过()来农明。 A.会计科目 B.会计等式 C.会计假设 D.会计制度 9.下面各项,能够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的是()。 A.增发新股 B.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C.提取盈余公积 D.提取公益金 10.某公司会计期间期初资产总额为100 000元,当期期末负债总额比期初减少20 000元,期末所有者权益比期初增加60 000元。则该企业期末资产总额为()元。 A. 80 000 B. 100 000 C. 140 000 D. 160 000 11.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圉的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12.正确划分投资者与被投资者经济活动范圉的界限,所遵循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13.下列单位中,是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主体(法人)的是()。 A.股份有限公司 B.国有独资公司 C.有限贵任公司 D.自然人合伙企业 14.企业会计分期存在的基础是()。 A.会计主体 B.法律主体 C.持续经营 D.货币计量 15.长期借款按期预提利息费用所体现的的是()。 A.谨慎性 B.重要性 C.权责发生制 D.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16.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中,属于收益性支出的是()。 A.购买无形资产支出 B.购建固定资产支出 C.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支出 D.在建工程支出 17.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根本区别是() A.资产和负债的入账时间不同 B.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标准不同

《初级会计学》教材习题答案第四章

教材习题解答 一!思考题 !"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有什么根本区别!前者有什么优点! 答"复式记账法是单式记账法的对称#它是在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需要记录会计信息时#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二者的根本区别是复式记账法能够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反映一项经济业务#而单式记账法是对两个账户是分别进行记录#不能反映它们之间的联系$ 复式记账法有如下两个优点"%!&由于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做记录#根据账户记录的结果#不仅可以了解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通过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全面’系统地了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由于复式记账要求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同时记账#因此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正因为如此#复式记账法作为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一直被广泛地运用$ #"借贷记账法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 答"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它的具体内容包括" %!&理论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方程式$ %#&记账符号是)借*’)贷*二字$ %&&账户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账户的借贷两方必须做相反方向的记录#即对于每一个账户来说#如果规定借方用来登记增加额#则贷方就用来登记减少额(如果规定借方用来登记减少额#则贷方就用来登记增加额$资产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成本费用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转销数#期末一般无余额#若有余额应在借方(收益类账户的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转销数#期末一般无余额#若有余额应在贷方$ %’&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试算平衡是会计分录试算平衡’全部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余额试算平衡$ &"资产类账户与权益类账户的账户结构有何不同!与费用类账户完全一样吗! 答"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是"账户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

管理学判断题

判断题 1、管理是一种有意思、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协作过程。(V) 2、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V) 3、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X) 4、处于不同管理层次上的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也是不(相)同的。(X) 5、泰罗的科学管理既(只)重视技术因素,也(不)重视人的社会因素。(X) 6、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一般)管理理论。(X) 7、彼得。圣吉教授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原因是他们的行为模式(心智)不同。(X) 8、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并传授管理学问题,被称为经验(案例)教学。(X) 9、现实中,许多中小型组织大量采用的是非正式计划。(V) 10、确定目标(对机会的分析、评估)是计划工作的起点。(X) 11、任何一个组织的目标就是想方设法创造更多利润(顾客)。(X) 12、一般而言,预测实践越短,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变化越小,预测误差也越小;反之亦然。(V) 13、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组织)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思路(组织实际绩效)的标准。(X) 14、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顾客)。(X) 15、R.利克特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他提出:工作目标(成果)=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X) 16、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经理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一个整体,企业经理既是“作曲家”也是“指挥家”。(V) 17、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自己)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X) 18、定量目标比定性目标更易衡量。(V) 19、战略的实质是谋求外部环境、内部环境资源条件与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V) 20、目标和目的就是为实现组织的战略远景而设定的一套中短其期的定性指标(定量目标和定性期望)。(X) 21、只经营一种业务的小企业,或者从事专业化经营的大大型企业,其业务层战略与公司层战略是一样的。(V) 22、组织实施稳定性战略就是保持组织的原有状态(追求稳定、均衡的发展战略)。(X) 23、实行成本领先战略,就是降低产品价格(追求规模效益)。(X) 24、战略决策,主要是由组织的中()高层领导决定的。(X) 25、运用特尔菲法进行决策时,对专家成员的意见采用统计方法予以定量处理,所以说它是定量(性)决策。(X) 26、头脑风暴法与质疑头脑风暴法,两种方法一正一反,若运用得当,可以起到互补作用。(V) 27、事业部制是一种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组织结构形式。(V) 28、组织发展(不仅)是管理层的事,与普通员工无(也有)关。(X) 29、管理人员的工作主要是从事资源协调和管理,没有必要掌握具体(一定)的业务知识。(X) 30、采用外(内)部招聘的方式选择管理人员,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X) 31、考评方法和考评系统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管理人员考评结果的合理与否。(V) 32、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可能遭遇各种事件,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冷静的处理好意外和突发事件。(V) 33、下属的成熟程度包括两个因素:工作成熟度和心里成熟度。心理成熟度高的个体不需要太多的外部激励,而是靠内部动机激励。(V) 34、目标路径理论认为,环境因素和领导风格的互为补充,下属的特质决定了他对环境因素及领导风格的评价。(V) 35、领导效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领导者个体素质的高低。(X) 36、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帅才应该多一些(需要既有将才又有帅才),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X) 37、根据戴维。麦克利兰的研究,对一般职员(主管人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X) 38、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如果管理者真正了解了员工的需要,依其需要来进行激励,则会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V) 39、表彰和奖励能起到激励作用,批评和惩罚不(也)能起到激励的作用。(X) 40、高层次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不是工作丰富化的重点对象。(V) 41、沟通过程中有了反馈,表明信息接受者收到并(但不一定)完全理解了信息发出者的信息。(X) 42、非语言沟通主要包括身体语言和语气语调等。非语言沟通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身体语言等非语言方式能够令人信服地表达人的真情实感。(V) 43、研发部门想要达到最好的技术状态,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市场部门需要尽快地把产品推向市场,需要赶时间。双方在沟通时就容易出现争执。这是由于目标不同导致的沟通障碍。(V) 44、在组织管理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管理者需要运用管理技巧有效地解决冲突。千万不能(有时需要)激发冲突。(X) 45、控制就是为了确保既定的组织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V) 46、前(反)馈控制实际上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控制。(X) 47、一般来说,高层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例外性的、非程序性和重大的程序性控制活动,而中层和管理人员集中从事例的、程序性的控制活动。(V) 48、为了提高控制的有效性,确保计划不择不扣的执行,就要使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刚(弹)性。(X) 49、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主体是各级管理者,招聘、培训、报酬、绩效考评等人事工作主要有人事部门负责(也需要相关部门管理者的直接领导和参与)。(X) 50、采购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输入品(供应商)进行评价和挑选,以确保输入品的质量、数量和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X) 1、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目标、结构和关系(×)部门 2、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及其各种资源(×)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3、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决策 4、组织的效率,是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经济效益大小(×)有效性 7、管理的一般职能来源于管理的科学性性质,内容是合理组织生产力和维护生产关系。(×)二重性 1、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正式组织(×) “人的非正式组织” 3、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能,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是因为他们的智慧不同。(×)心智模式5、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将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他的研究重点是程序性决策。(×)非程序性决策 6、企业再造是有关企业长远和企业全局发展的谋划和策略。其核心就是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效益活动实行全局性管理。(×)企业战略管理 8、计划的效率是指从组织目标所做贡献中扣除制定和执行计划所需费用及其他因素后的总额,所以,在制定计划时,我们只考虑计划的经济方面的利益和损耗即可。(×)我们不但要考虑计划的经济方面的利益和损耗,而且还要考虑非经济方面的利益和损耗。

初级会计学复习提纲

初级会计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一、会计对象: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也即会计核算监督内容 二、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其经济特征所作的分类 1、资产与权益 (1)资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性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存款、应收及预付款、存货等。非流动性资产一般是指不符合流动资产定义的资产,或者是超过一年变现、耗用的资产,通常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其他财产。资产的特征,首先,资产必须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其次,资产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权益。是指企业全部资产的所有权,它包括债权人以贷款方式形成的债权人权益和投资者提供的以投资方式形成的所有者权益。权益分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1)负债。负债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又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负债的特

征表现为:首先,负债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其次,偿还义务的履行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包括企业投资人对企业投入的资本以及在经营中形成的盈余。投入资本就是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财产物资。盈余则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积累的资本增值额。所有者权益的特征表现为:首先,所有者仅对企业的净资产享有所有权,净资产是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其次,所有者权益不是一个独立的要素,其非独立性表现在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认、计量需要依赖于资产和负债。 3)会计恒等式。 资产=权益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收入、费用与利润 (1)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企业的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的收入。收入的表现特征为:首先,收入是日常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偶尔活动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只能形成利得,不是这里所讲的收入。其次,形成经济利益的流入,也就是说日常活动能够形成企业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再次,收入的形成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最后,收入的形成

管理学判断题

绪论 1、管理和技术是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 ( √ ) 2、管理因组织而具有了依托,组织因管理而具有了生命。( √ ) 3、相对于基层管理者而言,高层管理者的领导职能更为重要。( × ) 4、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由于性质不同,所以其适用的管理原则也不同。( × ) 5、对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而言,只有人际技能是大家都需要的。( × ) 6、管理人员,顾名思义,应该在所有工作时间内都从事管理工作。 ( × ) 7、管理既要追求效果,也要追求效率。前者就是要做正确的事情,后者则是正确地去做事情。应当说,前者是第一位的,后者是第二位的。 ( √ ) 8、效率与效果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效果是使组织资源的利用成本达到最小化,而效率则是使组织活动实现预定的目的和目标。(×) 9、泰勒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10、霍桑试验说明了“经济人”假设的正确性。 ( × ) 11、高士气总能带来高生产率。 ( × ) 12.只要决策者按正确的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办事,就一定能找到最优的决策方案。( × ) 13.管理学反映了管理过程的客观规律性,具有显著的科学性。但是,管理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使管理本身无法完全量化,故而管理学是一种不精确的科学。( √ ) 14.组织的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于该组织系统外的物质的、经济的、信息的和人际的相关因素的总和。( √ ) 15.凡是完全或主要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都是管理者。( √ ) 16. 为了提高等级链中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质量,法约尔提出了“跳板原则”,但这一原则与统一指挥原则有冲突。( × ) 17.法约尔提出的“跳板原则”是指在等级链中,可以在有关各方及上级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进行横向信息交流。( × ) 18.韦伯主张,组织内的人与人之间应是一种非人格化的关系,也就是职务关系,以保证其成员的一切行为都服从于一个统一的理性准则。( √ ) 19.法约尔认为,企业不论大小,其全部活动可以概括为六种工作:技术性工作、商业性工作、财务性工作、会计性工作、安全性工作、管理性工作。( √ ) 20.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目标是应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生产和作业管理的问题。( √ ) 计划 1、选择活动方案的原则是最优原则,因为在多数情形下,可以借助最新的分析方法和电子计算机对所有的备选方案进行分析。 ( × ) 2、“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这句格言说明群体决策常常比个体决策更有效。 ( × ) 3、追踪决策所选的方案,虽然优于初始决策,但不是能够改善初始决策实施效果的各种可行方案中最满意的。 ( × ) 4、决策的动态性要求决策者必须根据对其决策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人的决策,灵活调整自己的决策方案。 ( √ ) 5、决策目标应有确定的内涵,切忌含混笼统。 ( √ ) 6、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决策者即使在充分听取各种意见的基础上,也不能根据自己对组织任务的理解和对形势的判断做出决断。 ( × ) 7、一般来说,那些看上去越是可能获得高收益的方案,包含的风险因素也往往越大。因此,对于决策者来说,要敢于冒风险,敢于承担责任,敢于赌博。 ( × ) 8、计划是一个连续的行为过程,因为只要组织还存在,这个过程就会一直进行下去。即使

技术经济学考试试题与答案.

技术经济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某水利单位购买施工机械一台,价值为12万元,预计其经济寿命为10年,期末净残值为2万元,用直线折旧法计提折旧,则该施工机械的第一年折旧费为()万元。 A、2 ; B、1.2 ; C、 1.0 D、0.6 2. 下列评价指标中,属于动态指标的是()。A.投资利润率 B.投资收益率 C.投资回收期D.内部收益率 3.现在存款1000元,年名义利率为10%,半年计复利一次,问5年末存款金额为()。 A、1000×(,10%,5) B、1000×(,10.25%,5) C、1000×(,10%,5) D、1000×(,10.25%,5) 4.在项目投资中,下列哪一个因素不应该考虑()。 A、现金流入 B、机会成本 C、沉没成本 D、资金成本 5.对于寿命期不同的多个方案比选,选用()指标合适。 A、投资收益率 B、内部收益率 C、动态投资回收期

D、净年值 6.下列()项属于特定目的税类。 A、增值税 B、所得税 C、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D、消费税 7. 在经济评价中,一个项目内部收益率的决策准则为()。 A.低于基准折现率 B. <0 C.大于或等于基准折现率 D.>0 8.折旧费与摊销费在做现金流量分析时,()。 A、属于现金流入 B、属于现金流出; C、既属于现金流入又属于现金流出 D、既不属于现金流入又不属于现金流出。 9.在多方案决策中,若各个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是独立的,其中任一方案的采用与否均不影响其他方案是否采用,则方案之间存在的关系为()。 A.相关 B.互补 C.独立 D.互斥 10.现金流量图的三大要素包括()。 A、资金数额、方向、期间 B、资金数额、流入、时间点 C、大小、流向、时间点 D、大小、流出、时间 二、名词解释(共25分,每小题5分

管理学选择题 判断题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管理过程中的首要职能是( C ) A. 人员配备B.组织C.计划D.指导与控制 2.管理是一种艺术,是强调管理的( D ) A.精确性B.沿续性C.随意性D.实践性 3.反映管理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是( C ) A.社会属性B.艺术性C.自然属性D.科学性 4.管理学原理区别于专门管理学的特点在于( C ) A.历史性B.科学性C.一般性D.实践性 5.作为学习、研究管理学的总的方法论指导的是( B )。 A.系统方法B.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C.唯物辩证法D.比较分析法 6.管理的核心是( A )。 A.决策B.处理好人际关系 C. 组织D.控制 7.管理这种社会现象存在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二是( D )。 A.有管理者B.组织成一定机构 C.有各种资源D.有一致认可的目标 8.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是( A )。 A.计划、组织、领导、控制B.计划、协调、领导、控制 C.计划、组织、领导、激励D.组织、协调、领导、控制 9.管理人员通过一系列基本管理职能来实现组织目标,不属于管理职能范畴的是(D) A.组织 B.控制 C.领导 D.经营 10.以下不属于领导职能范畴的是(B) A.指挥 B.人事 C.激励 D.沟通 11.管理的二重性是指(C) A.科学性和艺术性 B. 基础性与边缘性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D. 普遍性与重要性 12.管理是一种( C ) A.经济现象B.自然现象 C.社会文化现象D.科学现象 13.管理学应属于(B) A.社会科学B.边缘科学C.经济学D.自然科学 14.企业在销售产品时,需要预估货款回收的可能性。为此,信用部门力图以一种低成本在方式处理有关客户资信的材料,但因为过程速度太慢,使许多客户另求他处购货。该项信用审核工作可以说是(A) A.重效率,轻效果 B.轻效率性、重有效性 C.重效果,轻效率 D.效率和效果都不重视 二、判断题 1.管理是一项任务,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2. 管理是一门艺术,指主管人员在管理实践中,既要运用管理知识,又需发挥创造性,采取适宜措施,高效地实现目标。√ 3. 管理的任务是创造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

《技术经济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七)

《技术经济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1、项目是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具有特定目标的一次性事业(或任务)。 2、油气勘探开发项目效益评估方法:贴现现金流法、实物期权法 3、技术经济的研究对象:1)研究技术方案、技术措施、技术政策、新技术装备的经济效果,寻找提高经济效果的途径和方法,2)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3)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一、现金流的构成和资金等值计算 1、现金流量:技术经济分析中,把各时点上实际发生的以货币形式体现的资金流出或资金流入。净现金流量(NCF)=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构成现金流量的基本因素:投资、成本、收入、税金、利润等。 2、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直线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3、总成本费用:指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为生产和销售产品而花费的全部成本和费用。总成本费用中含有既不属于现金流入也不属于现金流出的折旧和摊销费。 4、经营成本(现金流出项)=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 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有限资源置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的用于其他各种用途的最高收益。 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已经支出的,与当前决策无关的成本。 重置成本是指对固定资产以先行价格重新购置或重新制造所需的全部成本。 5、加速折旧法与直线折旧法上缴所得税的总额相等,上缴的时间不同 6、销售利润=销售收入-产品营业(销售)税金及附加-产品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中后4项的和为总成本费用)。 7、营业净现金流量=营业收入-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 =营业收入-(总成本费用-折旧、摊销-利息)-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 =营业收入-总成本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折旧、摊销+利息 =营业利润-所得税+折旧、摊销+利息 =税后利润+折旧、摊销+利息 8、销售利润=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营业(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销售收入-总成本费用-产品营业(销售)税金及附加 9、资金的时间价值:不同时间发生的等额资金在价值上的差别,影响资金时间价值的大小的主要因素有:投资收益率、通货膨胀、风险因素。

最新管理学选择、判断题

组题人:吕秀敏季柳汝朱雪琴 判断题(按章节选题) 1.管理是一项任务,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2. 管理是一门艺术,指主管人员在管理实践中,既要运用管理知识,又需发挥创造性,采取适宜措施,高效地实现目标。√ 3. 管理的任务是创造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4.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5.管理学的实践性决定了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的总结、扬弃和发展。√ 6.领导工作涉及为各项职务配备合适人选,并通过激励调动工作积极性。× 7.组织分为三个层次,拥有的权力范围最大,担任的职务最高的管理人员是中层主管人员。× 8.企业大量的日常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由中层管理人员来负责进行。× 9.基层第一线管理人员对操作工作的活动进行直接监管。√ 10.部门经理属于高层管理人员。× 11.管理人员的沟通联络活动属于决策方面角色的执行。× 12.技术技能是指沟通、领导、激励下属的能力。× 13.技术技能对管理人员非常重要,因为它能使管理人员通过分析确定问题的所在,得出解决的办法。× 14.组织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15.Y理论是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工人的,它代表了人际关系学派的假设。√ 16.梅奥通过“霍桑实验”得出职工是“经济人”。× 17.人际关系学说侧重于人际关系的研究,它研究按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来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8.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是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观点之一。√ 19.权变理论认为虽然两种情景不能完全一样,但有可能类似,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是相同的。× 20.管理科学学说的主要目标是应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生产和作业管理的问题。× 21.法约尔的统一领导原则是指组织内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 22.组织环境的复杂多变,使得企业的文化需要保持灵活,以便对环境的变化做出更快的反应。× 23.外部环境为组织的生存提供了条件,但也限制了组织的生存。√ 24.垄断行业(如铁路)的任务环境的构成成分中不包括竞争者。× 25.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力量会对组织员工的伦理行为产生影响。√ 26.组织文化具有强制渗透作用,因而会成为管理人员管理活动的限制因素。√

《初级会计学》学习手册

《初级会计学》学习指导 第一章总论 内容概要:本章要紧讲述会计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样进展的,会计的概念内涵是什么,会计的职能、目标和任务有哪些,什么是会计的对象和要素,会计准则的概念包含哪些内容,会计核算的差不多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以及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有哪些等问题。 重点难点: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大伙儿重点理解和掌握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要素,会计核算的差不多前提、一般原则和专门方法等问题;一般性了解和掌握会计的产生和进展,会计的目标和任务,会计准则的概念等本章的其他相关内容。 复习提要: 一、会计的产生和进展 (一)会计的产生: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会计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二)会计的进展:会计的进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和时期,初学者要

了解古今中外会计及其理论进展的历史过程。 二、会计的概念和职能 (一)会计概念的涵义 1、会计对各单位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进行计量; 2、会计是以货币为要紧的计量手段,此外还有次要的计量手段如实物量等; 3、会计核算必须借助于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和程序; 4、会计核算要求能够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经济业务; 5、会计要求在核算的过程中实行监督; 6、会计的本质是一项治理活动。 (二)会计的差不多职能: 1、核算职能:又叫反映职能,它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全部会计治理工作的基础。会计核确实是通过价值量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将经济活动的内容转换成会计信息,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 2、监督职能:又叫操纵职能,会计监督的依据有合法性及合理性两种,合法性的依据是国家颁布的财经法令和法规,合理性的依据是客观经济规律及经营治理方面的要求,会计监督的目的确实是保证企业会计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会计的目标和任务 (一)会计的目标: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服从服务于经济治理的总目标,提高经济效益。

管理学判断题没答案

1、一个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管理技能有领导技能、人事技能和技术技能三种。() 2、管理学目前还只是一门不十分精确的学科,是因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发展历史还很短。() 3、一个从下层提拔上来的管理人员,应该将自己所喜欢做的和擅长做的委托给下级去做。() 4、管理人员,顾名思义,应该在所有工作时间内都从事管理工作。() 5、管理既追求效果,又追求效率。前者是要做正确的事情,后者是要正确地做事。应当说前者是第一位,后者是第二位。() 6、组织中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所从事的管理工作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7、对于基层管理人员来说,技术技能十分重要,一般不需要概念技能。() 8、一个企业管理是否有效,要看它的分工是否彻底,二者成正比关系。() 9、企业战略决策思想越深入人心,其战略的实施就越有效。()。 10、因为人们很难获得最优决策,只能接受满意决策,而满意决策完全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判断,所以结果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 11、不确定型决策通常又称为风险型决策。() 12、非程序化决策大多由高层管理者作出。() 13、在实行目标管理法的情况下,目标可以直接作为管理控制的标准。() 14、网络计划法既是一种计划技术,又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手段。() 15、强调权力下放,主要是为了减轻领导者的工作负担。() 16、一般来说,企业的规模越大就越倾向采取更为分权的组织形式。() 17、分工合作关系是组织之所以存在的前提,有分工就必然要分权,所以,每种程度的职权分散是所有组织一个共同的特征。() 18、不充分授权情况的存在,一定表明该组织是高度集权的() 19、管理者自身精力有限,所以必须授权,同时由于管理者需要对下属的决策负有最终的责任,所以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 20、正式组织的领导者是指那些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职位权力的人。() 21、组织职位的设计应当因人而异,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和潜能。() 22、授权不同于参与,参与实行的是决策权力共享,而授权则是由下属自己作出决策。() 23、指挥链赋予了直接主管人员直接命令和指挥其所有下属人员的权力。() 24、管理者通过授权给下属而进行的领导,是一种放任式领导。() 25、组织中经常存在员工感到满意、快乐但实际工作绩效却很差的群体,这种群体就是非正式组织或非正式群体。()

技术经济学习题和答案--总练习

《技术经济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设备更新的时期,一般取决于设备的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 2.政府的目标有两个:一是效率目标,另一是公平目标。 3.在技术经济分析中,把各个时间点上实际发生的资金流出或资金流入称为现金流量。4.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5.企业费用主要由投资、销售税、经营成本构成。 6.设备更新的时期,一般取决于设备的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 7.技术进步可分为体现型和非体现型两类。 8.项目建设投资最终形成相应资产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 9.经济效果评价是投资项目评价的核心内容。 10.资金规划的主要内容是资金筹措与资金的使用安排。 11.规模成本法主要用于企业整体资产的评估,是较为粗略的评估方法。 12.政府之所以应该成为公用事业项目的投资主体,一方面是由政府的性质和职责所决定,另一方面是由其效率所决定。 13.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会发生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种形式。 14. 进行资金等值计算中使用的反映资金时间价值的参数称为基准折现率 . 15.盈亏平衡分析的目的就是找出临界值,判断投资方案对不确定因素变化的承受能力,为决策提供依据。 16.工业项目运营过程中的总费用按其经济用途与核算层次可分为直接费用、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 17.静态评价指标主要用于技术经济数据不完备和不精确的项目初选阶段;动态评价指标则用于项目最后决策前的可行性研究阶段。 18.估计重置成本的方法有:重置核算法、功能成本法、规模成本法、物价指数法等。 19.净现金流序列符号只变化一次的项目称常规项目。 20.基准折现率不仅取决于资金来源的构成和未来的投资机会,还要考虑项目风险和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 21.企业常用的计算、提取折旧的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产量)法和加速折旧法等。

技术经济学概论习题答案

第一章导论 1.为什么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请举例说明。 答: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2)。例如工业革命使生产效率提高到手工劳动的100倍以上,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高涨。 2、什么是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是什么? 答:技术经济学是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以求的科学。(P3)技术经济学是在技术领域内,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经济问题,经济规律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寻求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资源最佳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主要任务:一、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方案;二、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三、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3、企业在技术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答:一、技术选择要视经济实力而行(P5),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好高骛远。因为不切实际的技术路线不但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二、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时,发展是中心问题。要创造条件去争取发展速度。因为选择技术路线时如果没有超前意识就可能走入开发(引进)--落后—再开发(引进)--再落后的死胡同,永远摆脱不了落后。 4.为什么工程技术人员要学习一些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答(P9)因为工程师具有三大使命:技术使命、经济使命和社会使命。而技术经济学有三个主要研究任务: 1、技术创新,可以创造具有潜在超额利润的技术方案,帮助工程师完成技术使命;2、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最佳性价比,帮助工程师完成经济使命;3、技术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生态、社会效益,确保工程师完成社会使命。 第二章技术创新 1、什么是创新?熊彼得提出的创新有几种分类?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种类:①、生产新的产品;②引入新的生产方式,新的工艺过程;③开辟新的市场;④开拓并利用新的原料获半制成品的供应来源;⑤采用新的生产组织方法。

管理学选择题、判断题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 C 3. D 4. B 5. D 二、多项选择题 1.A B C D 2. A C DE 3. BC E 4. A C D E 5. B C D 三、判断题 1.√ 2. × 3. √ 4. × 5.× 第二章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 A 3. D 4. D 5. D 二、多项选择题 1.A B C D 2. A B C 3. A E 4. A D E 5. A B D 三、判断题 1.√ 2. × 3. × 4. √ 5.√ 第三章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C 5.D 二、多项选择题 1. ACD 2.ABD 3.BCD 4.ABCD 5.AB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第四章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 A 3. C 4. C 5. A 二、多项选择题 1.A B C DE 2. A B C DE 3. A BD 4. C E 5. A B C 三、判断题 1.√ 2. × 3. √ 4. × 5.× 第五章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B 4.B 5.D 6.A 二、多项选择题 1. 组织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方面:ACD A. 组织目标 B. 组织部门 C. 组织结构 D. 组织成员 E. 组织管理 2. 组织设计工作包括以下()具体的任务CD A.人力资源 B.薪酬设计 C.职务分析与设计 D.部门划分和层次设计 E.结构形成 3. 组织设计的原则有()ABCE A. 目标统一原则 B. 分工协作原则 C. 权责一致原则 D. 统一指挥原则 E. 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4.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反比关系决定了两种基本的()管理组织结构形态。CD A. 梯形 B. 方形 C. 扁平 D. 锥形 E. 圆形 5. 划分部门的方法有()ABCDE A. 职能部门化 B. 工艺部门化 C. 产品部门化 D. 区域部门化 E. 顾客部门化 三、判断题 1. 因事设职是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它与因人设职是不相容的。(×) 2. 组织层次过多,不利于组织内部的沟通。(√) 3. 组织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组合成的人群集合体。(×) 4. 高耸型组织结构是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大的结构。(×)

管理学判断题

章节题干答案 1 班级也有文化,班级的文化也约束着老师的行为。(对) 2 实行职工建议制,鼓励职工参与管理也是一种正强化方式。(对) 3 支持和关怀下属的领导肯定是个好领导。(错) 4 在组织中的参谋部门并不重要,直线部门才是起关键作用的。(错) 5 一位管理者在组织工作职能上做些什么,取决于他或她所处的组织层次。(对) 6 惩罚权力、奖励权力、法定权力是由组织规定和控制的。(对) 7 在组织文化的结构层次中,物质层文化最终决定着精神层和制度层文化。(错) 8 在公司组织部,非正式沟通渠道与正式沟通渠道平行存在。(错) 9 外部招聘比部招聘的选择围更大,所以总能够找到更优秀的人才。(错) 10 目标管理是单纯以"作业为中心"的管理。(错) 11 时下流行一首顺口溜"你把我当人看,我就把我当牛干;你把我当牛看,我就什么也不干。"这首顺口溜反映了企业职工基本的生理需求。(错) 12 就一个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管理技能而言,主要包括技术技能、人事技能与概念技能三种,企业基层管理人员需要较多的人事技能与概念技能。(错) 13 某企业经理工作任务繁重,他需要有人帮助他选择信息,提供决策依据,对组织进行有效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最适宜的信息沟通网络是环式。(错) 14 "研究分析事与人的特点,谋求人与事的最佳组合,实现人与事的共同发展"是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对) 15 在一定程度上,从管理者所采用的管理方式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于人性的认识。例如,采用"胡罗卜加大棒"方式的管理者常常把人看作是"经济人"。(对) 16 管理和技术是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对) 17 有人调查合资企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同样是先进的生产设备,在中国所取得的生产效率和产品效益却无法达到国外的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生产工人素质差。(错) 18 只要决策者按正确的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办事,就一定能找到最优的决策方案。(错)19 对企业的一切业绩都要制订出以实物或货币来衡量的标准。(错) 20 非管理性事务的增多会使管理幅度扩大。(错) 21 提高下属人员的素质可以使有效的管理幅度增大。(对) 22 当组织规模增大时,权力等级结构仍是保证组织协调最有效的手段。(错) 23 组织工作是动态的,在管理的各职能中居于主导地位。(错) 24 强调权力下放,主要是为了减轻领导者的工作负担。(错) 25 分权越彻底,管理越有效。(错) 26 分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高,企业的效率也就越高。(错) 27 控制作为一种管理职能,它的实现必须具备的基本前提是对实际成果进行测量和评价(错) 28 控制得越严格、越全面,越能保证计划的实施。( 错) 29 控制职能就是要使计划圆满完成,控制活动必须以计划为控制的根本标准。(错) 30 激励物或工作容因素很容易被员工习以为常,所以这些因素很快就会失去它的激励作用。(错) 31 企业员工的士气越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必定越好。( 错) 32 领导工作最能体现管理的艺术性。(对) 33 领导工作就是为各项职务配备合适的人选。(错) 34 谈判中需要沟通,沟通也就是双方达成协议。(错) 35 孔茨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错) 36 现在我们已懂得,只要人们参与团体为共同目标而奋斗,管理就起着关键的作用。(对) 37 管理定义中"有效地"指的是要注重组织效果。 (错) 38 韦伯主权力有三种合法的纯粹的形式,即合法的权力、传统的权力和神授的权力。(对) 39 目标管理的基本哲学可用四句话加以概括,即鼓励参与决策,注重自我控制,促进权力下放,强调成果第一。 (对) 40 过分分权会降低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错) 41 领导者的专家权力主要来自于个人魅力。(错) 42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行为是由主导需要决定的。(对) 43 一个组织的管理是否有效,要看它的分工是否彻底,二者成正比关系。(错)

技术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 判断题(1’*10)单选(1’*10)简答(5’*6)分析(10’)计算(10’*4) 一、技术经济学中,技术,经济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技术是生产力,是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劳动方法的总称。 第一种是硬技术,即物化形态的“硬技术”。 体现为机器、设备、基础设施等生产条件和工作条件的物质技术。--------狭义的技术第二种是软技术,它是根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发展形成的组织和管理、资源占有和配置的方法与能力以及相应劳动者素质。体现在工艺、方法、程序、信息、诀窍、管理能力等非物质技术之中。 经济:经济就是指工程技术项目、产品设计和生产上的节约、节俭,包括节约资金、物质资料和劳动等,即用尽可能少的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所需要的成果。 (1)经济指生产关系:即社会经济制度,经济基础等; (2)指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 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如: 国民经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 商业经济、运输经济)、人类的经济活动; (3) 经济指节约或节省:如:经济效益、经济合理性等。 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技术与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之间都存 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 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技术进步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之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从第一次技术革命,人类从工场手工业步入大机器工业时代(蒸汽机的发明),到第二次技术革命,人类进入电器时代(电子、电机应用、无线电通讯),第三次技术革命,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每次跨越都伴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和发展。根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20世纪初,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5%----30%是靠运用新技术达到的,而现在有60%--70%是科学技术成果投入应用作出的贡献。 (2) 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技术进步的基本动力 经济是技术进步的目的,技术是达到经济目标的手段,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技术进步不仅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经济发展对先进技术成果的需求又成为技术进步的直接动力。经济愈发展,经济系统所孕育的科技需求就愈广泛、愈强烈,从而使大量的新技术不断涌现。 (3) 技术与经济间的相互制约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和手段,同时,技术进步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先进的技术不一定是经济合理的,不先进的技术不一定不经济合理。比如:有些技术本身是先进的,但在某些地区、某种条件下采用时经济效益并不好;或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根本无法采用。 1.技术经济学中“经济”的含义主要是指( D )。 A、经济基础 B、经济制度 C、生产关系 D、资源的节约 2.在技术经济学中,广义的技术包括(ADE )。 A、劳动技能 B、劳动工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