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技革命课堂笔记

科技革命课堂笔记

科技革命课堂笔记
科技革命课堂笔记

第一讲 绪论

一、课程定位

1.体系定位

数学、外语属工具型课程

专业课:提供特定领域基本知识、理论、研究方法及科学前沿知识。

理论课:有一定的工具性(研究方法),特定专业知识(科学技术)。宏观性把握在于为科学技术工作进行宏观指导,为研究提供方法、角度及逻辑思维方式。

2.层次定位

课程资源丰富。层次低者要求具体的知识性东西,高层次者要把握概括性、方法性、研究性学习。

本课程:内在性、本质性、宏观性、规律性、前沿性。

3.时代定位

与时具进

马克思主义新的成果要充实到课程中,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宏观透视、本质把握、前沿跟踪。

二、课程性质

马克思主义是一般原理,三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本课程代表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中间环节。

1.科技进步

从实践角度表现为实践过程,科技生产与科技关系矛盾运动。古代有技术二无科学,尽管有一些天才结论,也不是完全科学的,未经证实。

人类文明的三大历史阶段

农业革命——农业文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金属工具的使用,标志农业文明的开始,一直到封建制,是为适应农业文明而形成的政治制度。中国四大发明,到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农业文明的发展。

工业文明 16世纪从欧洲开始,到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不到100年的时间里,比前面总和还大。

信息文明 20世纪中叶40~60年代,信息文明在美国诞生。

1956年白领超过蓝领,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升天(信息传递平台),标志信息文明的到来。

科技进步:前提条件、趋势与规律、内容与特色、价值、对策、方法。

2.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产生使现代社会研究有了方法论,才使社会理论——社会科学,在其发展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在向前发

展。

列宁贡献:如将同时革命论——在一个国家可以首先取得成功。

1919年传到中国,1921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21~20年的十年

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出现曲折。毛泽东进行了总结,写出《没有调查就没发言权》,38年在延安写出“实践论”、“矛盾论”。

1945年7大定为毛泽东思想,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建国初期的和平革命(资本主义改造)获得成功,得到检验,但在建设时期20

年及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使建设受到挫折(理论错误)。

毛泽东:走什么道路实事求是

邓小平:社会主义是什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

三个代表:怎么建设党与时具进……

三、课程功能

1.政治功能:培养科技人才的政治素质,巩固强化共产主义信念。

2.理论功能:培养科技人才的理论思维水平,对问题本质的把握。

二者之间有本质联系。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深刻性是政治坚定的基础。

四、课程结构

1.教学内容

追踪科技文明发展轨迹,尤其是现代科技;

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分析及现代科技成果分析。

参考书a.国防科大: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b.前几年论文集

c.江泽民:现代科技革命

d.刘吉发: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多维透视

教学方式:a.讲授 6~7讲 b.参观考察 c.课堂发言最后,是考试组成,占30%。

2.考核方式 a.发言 30% b.考试闭卷或开卷 70%

纪律:旷课两次不许考试(一次扣20分) 请假不许超过3次。

第二讲 科学技术的逻辑结构及其历史形态

一、科学技术的逻辑结构

(一)科学:不同视觉定位不同

1.逻辑定位(宏观定位):

系精神文化(四种文化)与客观物质存在相对应(客观世界、精神世

界),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哲学、宗教、文化等。与宗教有不同本质,科学是理性的、真理的,宗教讲信仰,是非理性的。它们又是互动共存的,宗教麻痹人、安慰人,科学发展有时为宗教提供基础、空间;科学占领已知领域,宗教占领未知领域;科学发展至今也为宗教提供的不同形式。科学作为高端精神,与极端精神有区别,科学与知识有区别。科学反映内在本质,被检验过。知识是不系统、某一领域的感受、总结,未经验证,往往存在谬误,具不可靠性,随时间、空间可变化,如人有生物性、自然性,更本质的是社会性。从知识论的角度看,知识是感性的,科学是理性的。

2.平面形态

按研究对象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自然科学:研究对象——大自然。力图排除人的干扰,研究其内在本质和规律,常用验证即科学实验方法,处理主观设想与客观存在关系。形成的结论往往是定量化的,属刚性科学。西方人由于专著于自然界,因此自然科学首先在西方发端。

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形成的科学体系。社会运动是高层次的运动,人脱胎于动物之后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即社会关系,它是社会运动的的承担者。社会科学不能实验,只能通过思维来验证,具宏观性。不同阶级价值观不同,社会科学属意识形态,刚性弱。人类社会科学亦是生产力。社会科学具两重性,东方人长于人类社会科学,这与社会文化取向有关。西方人:人与自然斗争,中国人:人与人斗争,形成儒家文化。

中国封建社会二维评价:前期适应于农业文明,是开明的;后期属反动体制,是落后的,出现了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欺凌。

毛泽东把中国的社会科学发展到了极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思维科学:研究思维规律与形成。

形式逻辑、辩证法、数学、计算机语言这种对科学的划分方法较为经典。

第二种划分方法:

刚性科学:具自然科学属性,经过推理、实验可定量化;

柔性科学:较宏观,进行定性分析,具人类社会科学属性和决策性、战略性,又称软科学。

二者关系:一般柔性在先,刚性占主导地位,当出现后者不能解决的问题是,让位于前者。

中国社会的发展:二十年跨越西方工业文明几百年发展空间。阶级

斗争——经济建设为中心——两收抓(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经济、政治、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四个文明+社会文明)、共同富裕。注:如个人所得税调整。初次分配重效益,二次分配重公平。

中国社会进些年的发展历程表明,软科学的迅速发展对其具有的重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种划分方法:(江泽民)

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和思维科学,其各自的载体不一样。

3.立体结构

四个层面:

科学思想:发端于科学意识,是科学意识的升华和浓缩;

科学理论:与思想不同,思想具有宏观性,尚未形成概念、判断、推理来表达科学思想,堆砌进行升华和浓缩,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表达即为科学理论;

科学方法:在对科学主题探索、推理中运用的方法,它具公用性。方法不同,结论不同,因此比较重要。它有两种来源:a.自发发;b.理论沉淀所形成的,比较固定,比理论更重要。

科学精神:是方法的升华,有代表性的方法形成一个时代的科学精神,如古代的科学精神是直观的,后来割断联系,静止的方法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现代马克思至于科学观,是先进的。因此,一个时代的方法成为主流,就成为科学精神。

4.社会内涵

与人类社会发展相联系,具有阶段性。更准确地说,科学与近代相联系;

是人类社会的实践;

是一种思想;

是逻辑的起点(体验)。

5.发展形式

遵循: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体现在同一种科学体系内理论的修正、完善、深化;质变体现在科学体系的转型,如:相对论是牛顿力学的转型。

科学发展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又叫科学革命,它分为三个阶段:科学事实的发现,原来的理论解决不了该现象;科学藜芦的构建;科学精神升华,标志着科学革命的完成。

(二)技术

1.技术内涵:

人们掌握世界所运用的各种手段的总和。掌握世界包括认识和改造世界,包括自然并不局限于自然。技术产生满足人们需要而形成的手

段,为主体服务,不是自然界原有的,是一种人化物。手段是人造的,为人服务的。

构成:硬件和软件的统一。硬件以工具为代表的系统,有物质性工具、精神性工具。软件:操作系统,工具的运演方式。工具系统是主要的,它决定操作系统。

技术体系的变革首先从工具系统变革开始,工具是技术系统的表征,是生产力水平的表征,是人体器官的延伸。

2.技术产生

与人类社会同步,标志着人的产生。人的能动性表现在运用工具,没有人就没有技术,没有技术人就不成其为人,人和技术是共存的文化现象。

技术的发展遵循量——质变规律,技术的质变是技术革命,工具的变革是其标志。

3.技术革命

即技术体系的变革,反映在工具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变革上,首先从工具变革开始。

技术革命与社会革命联系起来看,以科学革命为先导,以产业革命为结果。

(二)科学技术

1.形态

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二者高度融合,出现科学技术,它一端联系着科学,一端联系着技术,是理论活动走向实践的一条线段。

2.属性

双文明属性:作为生产力,属物质文明,是客观物质量,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积累;是精神文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是物质文明的组成部分。

3.发展

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二、科学技术的历史形态

逻辑是静态反思,历史形态是其动态的变革。

1.古代科学技术(整体定位)

具不平衡性,表现在:a.东西方科学技术的不平衡,西方集中在自然方面,东方表现在社会领域;b.畸形形态:只有技术没有科学;

跨越时间段,长期性,可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几个阶段。

技术标志:石器金属工具的转型,发生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转性期。金属工具适用于农业,使石器生产力→金属工具生产力,从而出

现了农业革命,开始了农业文明,出现了剩余产品,从而出现了人群的分化,出现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以及私有制,开始了剥削。社会由平面层次上升为立体式结构,国家出现了,是技术文明的高度概括。

西方文化即海洋文化,具扩张性,系交互文化、商业文化。中国文化属大陆文化、农业文化。它们对科技依赖性不强,因此科技发展缓慢。

2.近代的科学技术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积累对近代科技文明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科学实验、思维对古代的科学积累进行的了验证和升华,因此近代是科学时代,出现了一系列的科技革命,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是三次技术革命的高度体现。

第一次科技革命(经历200余年)

16~18世纪,代表人物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太阳中心说),自然科学从神学脱胎,标志着自然科学的产生;伽利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牛顿时代)。17世纪70~80年代,发源于英国。标志性技术是以蒸汽动力技术核心的技术群,使工业由工厂手工业→机器大工业,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极大提高,把人类从农业文明时代→工业(轻工业),为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二次科技革命

有科学、技术两种形式。

标志性技术:电动机、发动机。

科学表现:力学→电磁学,人类对世界认识更微观。

技术表现:以电磁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群,机械化→电气化。

把人类从轻工业型结构→重工业型结构。

把资本主义从自由竟争→垄断阶段。

第三次科技革命

标志性技术:计算机

人类:工业文明→信息文明

第三讲 现代科技革命及当代技术前沿

一、现代科技革命

文明进程:工业文明→现代信息文明

1.兴起

发起于20世纪40~50年代,60年代达到高峰,70年代进入新的时期,起于美国。

从科学革命的角度看,以物理学革命为开端,系统科学形成为标志。

现代技术革命标志: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空间技术。

2.内容(6大领域)

信息技术群:微电子、机器人等,标志:智能计算机、机器人;

生物技术群:标志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

新材料技术群:标志材料设计、超导和定向材料;

新能源技术群:标志核聚变能、太阳能技术。(材料、能源、信息是现代科技的支撑)

空间科技群:永久空间站、航天飞机;

海洋科技群:深海采掘、海水淡化。

3.特征

规模全球化;

内容全面化;

结构一体化,a.科学技术合二为一,b.科学、技术、生产融为一体,出现生产——技术——科学系统。

本质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均是信息化)。

二、当代科技前沿

1.科学

微观:科学进入超观点;

宏观:宇宙开发、应用,现代宇宙学,定量、黑洞与白洞,物质与反物质、暗物质,能量与反能量、暗能量,光速问题,快宇宙与慢宇宙,基因论、思维科学。

2.技术

生物技术:克隆技术

材料科学:蜘蛛丝

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

自动化技术:车间控制

空间技术

通讯技术

激光技术

机器人技术

第四讲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历史产生及其当代形态

一、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历史产生

1.产生与发展

科技意识:人们关于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印象、感觉、推理,是对科技存在的主观反映,没有科技存在就没有科技意识,科技存在是客观的,科技意识具主观性,不同时段、不同民族等可以不一样。

科技观:人们对科技的总体看法和反映,是对科技存在的理性的、总的、根本的观点。历史上形成了东西方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有代表性的科技观。如古希腊柏拉图式科技观等。由于科技在古代的作用及人们的认识等关系是不被重视的。

古代中国典型代表:汉代王充,公元1世纪,他提出“知为力”在当时没被重视,而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却开始了知识时代。

王充的“知”即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而培根的“知”即自然科学知识。二者与科学和技术均有很大区别,很难说其是完全唯物的,具片面性。

19世纪40~50年代,一些马克思主义典作家在论述中有一些关于科技观的描述,如“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19世纪50年代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之后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继承,如19~20实际之交的列宁,他的重点放在了技术上,为技术型科技观。(马克思:(自然科学型)科学观)。毛泽东则较全面、自然、社会科学并重的科学观,并以社会科学为基本点。

2.理论层面

两个层面:

科学技术产生根源——科学技术动因论。生产决定科技的产生和发展。

首先是物质生产资料的需要,这种经济活动是物质生产活动。

如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中,产业结构的调整、高等教育学科优

化、学科调整等,这种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观点。政治

制度对科技产生也起到了制约作用

辩证法思想——科学技术功能论。科学技术推动物质生产活动、经济发展。集中体现在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上。

两个层面在历史上各有重心,如历史上唯心主义横行时,科技观以唯物论为主,而现代经济生活中则重点强调科技对其作用——辩证法。

二、马克思注意科技观的当代形态

发展:内容提升,前面讲的运演。

1.邓小平 1952年,他提出科学研究是一种基本建设,把科学研究纳入物质生产。1975年(继承),他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生

产力,科技人员是劳动者,第一次把马克思科技观明确提

出。1978年(深化),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科学技术作

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他的重要作用。1988年9月5日、12日

(形成),两次谈话三次提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邓小

平为代表的当代马克思主科技观的形成代表一个历史高度。

2.江泽民 2001年,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

中,他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

中体现和重要标志。在思想上带有一种提升。

第五讲 科学技术的历史定位及其经济价值

一、科学技术的历史定位

1.宏观定位——哲学层面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标志着科学技术的历史定位。

上层建筑

政治

思想

军队等

意识形态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是生产力,而社会科学又是意识形态。

传统生产力观,实体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工具,系刚性生产力(传统的)。

科学技术、科技管理

系柔性生产力,先进性的。生产力中柔性生产力成分越多越先进。

先进生产力、落后生产力,二者是相对的,判断标准就是柔性成分占的多少,即软化度(生产力软化度)。

信息生产力

农业文明——农业生产力

工业文明——工业生产力

信息文明——信息生产力

教育生产力

高校是其表现,学科结构、学科方向

2.微观定位——将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化对比看科技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科技产生于生产实践,反过来推动生产实践。

两个阶段 (科技与生产的两重关系)

16-18世纪,生产实践决定科技发展,是其源泉,表现为生产——技术——科学。

18-20世纪,科学技术走在生产的前面,科技推动经济发展。科学

——技术——生产。

二、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功能)

两大功能:经济功能(是最基本的)、社会功能。

1.价值表现

推动经济增长 生产力水平提高更多地源于科技应用。如20世纪后20年,西方称为经济黄金时代,20世纪初科技在经济增长方面的贡献占5%,而20世纪末达到70~80%。

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生产专业化分工于协作,宝塔式生产体系,生产社会化程度往往为评价社会进步的程度标准。

资本主义工业化

劳动密集型——生产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扩大再生产:

外延式——技术不变,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

内涵式——提高技术含量,要素数量不变。

科技贡献率:科技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比率。

改变产业结构:经济功能的一大体现。不同产业间、同一产业不同部门间量的比例及质的关联。物质生产↓ 非物质生产↑。

三次产业革命:第一次,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期,人类有了金属工具,产生农业革命,形成农业文明、农业生产力;第二次,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人类走向了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第三次,20世纪50~60年代,信息文明的到来,信息产业从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

2.运作机制

转化过程

宏观问题——科学理论——技术科学——技术工艺(体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转化形式

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江泽民: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基础。

表现:a.技术成果;b.市场需求 二者统一产生创新

内容:成果商品化、市场化

形式:产、学、研一体化

机制:a.二维动力机制:科技推动力,市场需求拉动力;

b.三层能力机制:组织管理能力、技术开发能力、物质配备能力;

c.四环运行机制:市场调研、创新论证、技术装备、物资开发。

条件:a.经济条件 完善市场体制

b.政治条件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文化条件

3.国情考察

中国古代科技成果

农业文明:四大发明,四大领域:农业领域、天文领域、数学领域、医药领域。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统一。(西方:人和自然对应),国土辽阔也适应农业发展,封建制度对也起到积极作用。

近代中国落后原因:西方建立工业时,中国仍处于农业文明。

a. 经济:经济与科技的严重脱节。

b. 政治:没建立资本主义制度,阶级基础不具备。封建

制后期,是没落的、腐朽的、反动的,对科技发展起

到了阻碍作用。

c. 文化:重本疑末,重农轻商。

当代中国科技崛起:科教兴国,其基础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江泽民:把经济建设转到科教兴国、推动经济发展上。

第六讲 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及其社会管理

一、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科学技术的价值应从经济、社会两方面考察最终落脚与社会价值,集中表现为对社会结构演进的推动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层面、两对矛盾、四个范畴)两大矛盾推动社会发展,而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结构

三大实体:劳动者、劳动工具、生产资料,它们是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演进过程中,生产力不断加进外实体要素,如科技等柔性成分,再如企业文化、品牌等,并且逐渐上升为主体地位,即生产力结构软化、重心虚移。

2.生产关系结构

主要是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分析基础得出的。

所有制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其发展红线。

最初私人资本所有制——私人垄断资本所有制(发展较快的一些私人资本)——国家垄断资本所有制(垄断由经济——政治、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国际垄断资本所有制(垄断国际化)。

利益结构的调整

利益社会化:针对社会财富出现两极分化,采取相应福利政治,利

益向经济、心理等社会弱势群体转移,建立相应社会保障体系,利用二次分配杠杆进行调整(个人所得税、发行小额股票、让低收入者参与,称为资本民主化)。

阶级为本——社会为本。

财富结构

利益的积淀——财富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表现为巨大财富,收入水平与学历成正比。西方学者提出知识价值论概念,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观的冲击。(知识本身就是劳动的产物)

结论:财富知识化

消费结构

宏观:生存消费↓,发展消费↑。

微观:物质消费↓,精神消费↑。

结论:消费结构精神化。

3.上层建筑

封建——资本,体现出上层建筑民主化趋势,它是科学技术推动的结果。

政治、军事结合的高度集权的上层建筑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表现: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

二、科学技术推动了科学管理

社会发展从无序——有序,有序度不断提高,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是经验管理,资本主义制度出现后有了科学管理。

1.管理科学

科学管理是管理实践,管理科学是理论形态。中国管理始终没有形成管理科学理论形态。管理科学基于社会化大生产,西方社会20世纪上半叶出现,如管理致富学说,以此为基础出现三大分支:经济人假说 前提:人——经济动物。人的动作围绕经济进行,经济利益驱动动作。如人搬水泥动作决定劳动费。

社会人假说 物质满足不是人的唯一追求,精神满足是高层次追求,人活动动因是精神追求,把人作静态假设。

决策人假说 把每个人看成自主决策的行动主体:把人看成变量、动态问题置于可变化的环境之中。

2.科学管理

相对于经验管理而言。

两种模式(机制)

西方:管理即决策,决策即管理。

a.经济人决策模式:把任何东西都进行定量化,结果精确化,过程

模式化,目标追求最优化。

b.管理人决策模式:结果追求定性化,过程追求简单化,目标追求满意化。

体制

a.决策制定体制

家长制(农业文明时代适应小范围活动)——参谋制(大规模生产时代,在军事活动中首先运用,适应于近代工业文明和现代信息文明)。

现代决策系统——三元结构

决策中心:提出决策主体、进行决策方案选择。

决策参谋部:具决策方案形成权。

决策支持系统:参谋人才、图书资料、计算机数据库,要求资料真实,全部最新。

b.决策执行系统——三个层次

战略层:一级决策层,负责系统于环境关系的处理;

协调层:二级决策层,负责协调内部人、财物资源,使系统正常运转。

作业层:最低层,决策落实,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决策。

c.决策现代化

科学化、民主化,二者互动,相伴而生。

决策权分配

高度集权式:所有决策权集中于战略层,适应于规模较小系统。

职能分权式:所有决策按职能分给不同决策层,适合于大的系统。

联合分权式:适用于更大的系统,决策层保留很少一部分权力。

决策过程参与(三种形式)

设置顾问方式、专议制度、信任组织

决策批准权行使

首长单独行使批准权:适用小单位,决策中心按一长制设置。高

效率,决策成本低,错误多。

委员会行使批准权:决策成本较高,过程缓慢,能集思广益,出错率低。

代表大会行使批准权:代表面广,决策成本高,过程缓慢,适用更大单位,。

组成:各方首长;各层面代表;有关专家(负责技术科学)。

第七讲 科学技术的文化定位及其理性反思

一、科学技术的文化定位

1.文化总论

文化产生、发展:与人类生产同步,3、4百万年,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是人类存在的方式。

古代中国:文化即纹化,与野蛮相对立。

外国:与古代农耕活动相联系,是古代人唯一的改造自然活动。

与人的能动活动相联系,是一种实践活动。文化是人类的活动论范畴,是人的主体性展示,活动过程与结果都是文化,人类活动延续到哪里,哪里就留有文化印迹。

文化与文明有区别:文明与城市相联系,与人类积累的劳动成果有关。文化产生早于文明,原始社会无文明,文明是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从逻辑角度看,文明包含于文化,文化包含人类活动的正反两方面,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而文明只包含积极结果。

东西方文化区别:

西方个体文化——个人主义

东方群体文化——淹没个体

西方重今文化——看重今天(低级——高级)

东方尚古文化——看历史(源——流)

西方注重自然——与自然作斗争,自然文化

东方不与自然作斗争——注重人人关系,社会关系文化。

西方法律文化

东方道德文化

西方分析文化

东方具象文化、系统文化

中国南北方文化差异

南方——长江文化

北方——黄河文化

文化分类

物质文化:人类活动的物质沉淀,具客观存在性的文化。

制度文化:规范有强制制定和自然形成两种。

精神文化(系主观文化):

文化形态: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观念形态:理论化

符号文化: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如体态语言、声音语言、文字等

文化两种模式:

内在思维模式:是外在行为模式的决定因素。包括与主题需求

相关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a.古代整体具象思维;b.近代形而上学;c.现代一分为二、矛盾思维;d.系统科学思维。

外在行为模式

文化制度: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特值的组合,社会主义新文化。2.科学技术在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科技文化包括基础文化和智能文化。

科技文化

最活跃因素,具易变性;最具创造性;

通用性;具物质精神,双文明特性。

联结作用

科技文化联结人类和自然界;科技文化联结认识世界的两大活动。

表征作用

二、科学技术的理性反思

人口危机、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南北问题、和平问题、可隆问题

最新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25课 现代科学革命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

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 一、选择题 1.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对人们思维最大的影响是( ) A.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B.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C.告诉人们要与时俱进 D.使人们有了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解析:选A。量子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物理学传统观念,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相对论提出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故A正确。 2.电视连续剧《天仙配》中有这样的情节:唐朝张百忍因孝道而升天成为玉皇大帝,而后他的年龄基本上是恒定的,七仙女亦然,永葆青春。假设此情景成立,其科学依据最有可能的是( ) A.相对论B.量子理论 C.转基因理论D.进化论 解析:选A。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间、质量、重量等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地变化中,而且物体速度越快,时间越慢,接近光速时,时间就几乎停止了。 3.下列哪一理论的提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 A.万有引力定律B.进化论 C.相对论D.量子理论 解析:选D。量子理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4.《宇宙探险》一书认为,科学家“揭示了时间空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研究和探索宇宙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你认为为此作出最重要贡献的应是( ) A.创立万有引力的牛顿 B.创立相对论的爱因斯坦 C.提出量子假说的普朗克 D.提出太阳中心说的哥白尼 解析:选B。从材料“揭示了时间空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可以很容易地推断出答案为B。 5.“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指的是( )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量子理论的理解。由材料信息“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可判断选D项。量子理论使人们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 6.经典物理学所面临的危机,终于在20世纪初被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两场伟大的革命所解决。这两场革命使人类( )

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经济变革

求实 2000.12 经济理论与实践 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经济变革 徐顺梨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3) [摘 要]马克思说过: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当今世界经济体系正发生 着人类有史以来最为迅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本文从社会生产力系统(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结构)、社会 产业结构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三个方面分析了现代科技革命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生产力;产业结构;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 303 F0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87(2000)12-0032-02[收稿日期]2000-10-27 [作者简介]徐顺梨,女,中共南昌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副教授。 科技革命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从总体上看,现代科技革命正以令人难以置信的神奇力量改变着整个世界的面貌,特别是改变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面貌。它使社会的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一、科学技术成为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力 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综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人类的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即蒸汽机技术革命,不仅使人类的双手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引起了从手工工具到机械化生产的飞跃,而且使人类从农业经济社会步入到工业经济社会。从此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即电力技术革命,出现了电动机、内燃机,用电力作为新的能源逐步取代了蒸汽动力,使人的体力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解放,从而使社会的经济得到了更快速的发展。这两次技术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是无比巨大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 ① 而20世纪中叶以来所发生的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现代科技革命,不但在内容上较之从前更为先进,而且其规模上也大大超过了以往的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重大突破,而是在各门科学和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以微电子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经对现代社会生产力发生了全面的渗透和影响,使社会生产力的各个要素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与跃迁,并最终使科学技术本身成为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力。 1、现代科技革命使生产工具系统加速发展。 现代科技革命由于规模的宏大及成果物化为生产工具过程的加快,使生产工具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 我们知道,生产工具的进步程度是由制造材料、结构、动力、操纵与控制四个要素来决定的。这四个要素的革新就形成生产工具系统的革新。在现代科技革命发生以前,生产工具系统中的操纵与控制要素还未发生过革命性的变革。而这次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革命,却使生产工具系统的操纵与控制要素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出现了数控机 床、智能型机器、超级机器人、自动控制机器体系等等。现代生产工具的操纵与控制系统正在形成以电脑为核心,由电脑控制机取代人工对生产机器进行操纵与控制,从而使劳动者从手的解放、人力的解放发展到大脑的解放。这是生产工具系统迄今为止发生的最革命性的变革。 2、现代科技革命使劳动对象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劳动对象无论在种类、性能与用途上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其一,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已经经历了从陆地资源到海洋资源,再到大气层资源,并且正在向外层空间资源扩展;其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合成新的物质材料,扩大劳动对象的来源,使劳动对象更加广泛。如非晶态金属材料、高温超导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纳米材料、新型陶瓷材料、功能各异的新型玻璃材料等等。现在全世界人工合成材料已有800多万种,并且仍以每年5%的速度在增加。这意味着劳动对象已不再是生产过程的被动因素,而是变成了生产的推动者。在当代,劳动对象已成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3、现代科技革命使劳动者自身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机器人和计算机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生产的自动化系统越来越完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现代劳动者正朝着与智能型工具相适应的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智能型劳动者的方向发展,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已经从传统的机器体系中解放出来。现代化生产系统,直接从事生产的,只需要人数有限的工程师、高水平技术人员、信息技术人员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这就使得劳动者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出现了劳动者高学历、高知识的趋势。据统计:在机械化初期,物化在生产中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比为9∶1,而在现代高度机械化生产中则为1∶9。从9∶1到1∶9,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在生产中的比重刚好对调了位置。 总之,现代科技革命通过对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的品质及其结合方式进行改造和综合,使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生产力的诸要素当中,从而使生产力系统发生革命性变革,并使生产力系统的整体结构达到空前优化。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自身的经济功能也得到越来越充分、越来越全面的体现。据统计: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例,20世纪初仅为5%-20%,到50-60年代,其比重上升为50%,80年代后则高达60%-80%。有的生产 部门,如电子工业部门则高达90%,有的甚至达到100%。 ② 2 3

2017年中考历史辅导笔记: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及第三次科技革命

[键入文字] 2017 年中考历史辅导笔记: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及第三次科技革命 很多同学学习历史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中考历史科目的高分都是死记硬背出来的。其实历史学科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不是这样的。而是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这样才可以在考场上灵活的发挥。为了帮助大家提高历史的学习能力,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中考历史辅导资料,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前来我站学习。 第一次工业革命:18 世纪60 年代至19 世纪上半期,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 它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与1785 年投入使用,使人类社会从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发生一个飞跃,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这是资 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19 世纪晚期到20 世纪初,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迅速应用到工业上,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体现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19 世纪70 年代,发电机研制成功,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电灯泡,德国人西门子制造了第一辆有轨电车,电力的广泛应用,把人们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这一技术革新的发明及应用从一开始就超越了一国的范畴,具有广泛的规模,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新的技术革命,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以前所有的时代,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人们称之为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它是以雄厚的自然科学理论研究为基础,目前仍在继续发展,它不仅影响各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统治和军事战略,而且改变着人们的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发 1

七、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精)

七、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 1.现代科技革命是促进现代社会生产力、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现代科技革命,实质上是把科学进步与社会生产在技术基础上的变革结合起来,以科技进步作为社会生产发展的主导因素,对社会生产力进行彻底的质的改造。充分认识和推动现代科技革命,是把握现代社会发展的钥匙。但是,我们不能赞同现代科技革命已经超越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使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归于消失的错误观点。 2.在人类历史上,反映生产技术不断完善的技术进步,与反映对世界规律性认识的科学进步,二者基本上是平行发展的,有时相互交错、相互影响,但并未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当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加强,科学和技术趋向一体化,因而产生了科学技术进步〈简称科技进步〉这一新范畴。它意味着,科学的发展及其成就在工艺上的应用为生产力的新的大飞跃创造了前提。本世纪中叶以来,自然科学中的革命变革与技术中的革命变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此决定并形成表征科技进步在现阶段和未来阶段综合过程特点的“科学技术革命”〈简称“科技革命”〉的范畴。现代科技革命是我们时代正在进行的最重要的革命变革。我们应当花力气自觉地认识现代科技革命本身的特点,同时,必须抵制用科技革命本身涵盖社会革命,或者将它与社会革命分离开来的错误倾向。事实上,科技革命必定有社会革命与其相适应。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十八至十九世纪的产业革命时,指出了它同社会革命的联系,即一系列社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终于形成。现代社会辩证法表明,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社会主义革命先于科技革命,以创造保证实现科技革命的必要的社会条件,并用科技革命来发展和扩大社会革命的成果。而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科技革命先于社会革命,为社会革命准备物质前提,并加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先后次序的不同,表现出现时代历史过程的多样性。其统一性至于,无论在哪种社会发展模式下,科技革命都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物质前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科技革命是生产力革命的最重要内容。 3.现代科技革命改变了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其与生产的关系。不能再简单地把科学归诸意识形式。科学——技术——生产之间的一体化和双向作用关系,使得在现代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科学超前于技术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书笔记)

①规范,原文是paradigm。这个字来自希腊文,原来包含“共同显示”的意思,由此引出模式、模型、范例等义。特别是用在文法中,表示词形变化规则,如名词变格、动词人称变化等。作者在这个基础上用这个字来说明科学理论发展的某种规律性,即某些重大科学成就形成科学发展中的某种模式,因而形成一定观点和方法的框架。“规范”的译法比较接近于作者的原义。 I 导言:赋予历史的一种作用 我们如果把历史不仅仅看成是一堆轶事和年表,就会根本改变今天仍然支配我们头脑的关于科学的形象。 常现科学建立在这样一个假定之上:科学家了解世界是什么样子。科学事业的许多成就都是从科学界捍卫这个假定的决心中得来的,必要时还不惜付出相当的代价。 例如,常规科学往往压制重大的革新,因为必然要打破它的一些基本成现。但是只要成规中有任意性因素,常规研究的本性又可以保证革新不会被压制很久。有时一个很普通的问题,本来可以用已知的规则和方法加以解决,但是虽经这个专业的研究集体中最有才能的人反复钻研,仍然不得解决。也有时,为常规研究制造的某一种设备不合要求,结果出现了反常,怎么努力也不能使之同科学上预期的现象相一致。在这样一些情况下,常规科学就会走入歧途。这时候——也就是当这一专业再也避不开那种破坏科学实践旧传统的反常现象时——就会开始那种非常研究,最后终于把这一专业引向一套新的成规,为科学实践提供一个新的基础。这种使专业的成规发生变革的非常事件,就是本文所说的科学革命。作为常规科学活动所受传统束缚的补充,革命是对这种传统的破坏。 每一次革命都迫使科学界推翻一种盛极一时的科学理论,以支持另一种与之不相容的理论。每一次革命都必然会改变科学所要探讨的问题,也会改变同行们据以确定什么是可以采纳的或怎样才算是合理解决问题的标准。每一次革命都彻底改变了科学的形象,以至于最后我们不得不说,那个人们在里面进行科学研究的世界也根本变了。这些变化同几乎总是随之而来的争论一起,决定了科学革命的特征。 创立另一种新理论如果触犯了某些专家的专门职权范围,也照例会激起他们同样的反应。对这些人来说,新理论意味着改变常规科学原来所遵循的规则。因此,新理论不可避免地要指责他们所已经完成的许多科学研究。正因为这样,一种新的理论,不管应用范围是多么专门,都很少会、甚至永远也不会只是已知事实的累加。新理论的同化作用要求重新构思原来的理论,重新评价原来的事实,这个内在的革命过程很少是由一个人单独完成的,更不是一夜之间所能完成的。 只要学术界重新评价传统的实验方法,取代它久已熟悉的实体观念,并在这个过程中改变它把握世界的理论框架,最后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II 走向常规科学 “常规科学”是指严格根据一种或多种已有科学成就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某一科学共同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复习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复习 姓名:张霞单位:安徽省无为襄安中学 专题解读: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生产力进步作为认识和评价历史的根本尺度,从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看历史,关注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变迁,是当前史学研究的热点,也是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的重要选点。(二)“神五”、“神六”的飞天成功及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构想,使科技革命与自主创新愈来愈成为高考考查的热点内容。 (三)在2006年高考中,全国卷Ⅱ考了“苏联工业化资金的来源”题和“10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差异”题;江苏卷考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题;天津卷考了“两次科技革命中科学发明的区别”题。不难看出近年高考主要集中在对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和特点考查。 命题预测: 本专题是高考命题的重点部分。命题重点主要集中在三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主要成就、主要特点及重大影响。各种题型都有,尤其是图片、文字题经常涉及。 从专题角度看,本专题内容可同中国史联系在一起,考查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可联系现实生活考查与三次工业革命的关系以及三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等等,这些极有可能成为命题的着眼点。 预测2007年高考中可能会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背景来设计题目,所以对于三次工业革命及相关内容必须要有一个全面的复习。 高考点击(近五年高考题统计):

复习目标: 1.通过专题复习,系统掌握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条件、主要成就、特点和影响;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整合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应用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 3.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复习设计: 运用投影辅助教学,增大课堂复习容量;采用学案导学,以学生自学为主,进行分层递进教学;采用比较法推进课堂教学,展开知识的纵横迁移,帮助学生形成对三次工业革命的整体认识;精选高考典例剖析,渗透学法、解法指导。 复习时数:一课时。 复习流程设计: (一)自主温故,构建知识结构 利用《学案》,检查学生的自主预习情况。指导学生从5个方面把握每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情况。 (二)知识迁移与整合 设计一:请学生回答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展的必要性条件?又为什么会首先在英国展开?(由具体到一般) 投影表格一:“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2019-2020年岳麓版必修3高二历史课后练习:第25课 现代科学革命

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 1.“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下列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 A.神创论与进化论B.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C.经典力学与量子论D.相对论与量子论 2.某科学理论颠覆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时空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该理论( ) A.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到来 B.弥补了经典力学认识世界的不足 C.奠定了电气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 D.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3.1919年11月6日,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和皇家学会联合举行的大会上,天文学家罗伊尔宣布:“星光确实按照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预言发生偏折。”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是( ) A.量子假说B.相对论 C.万有引力定律D.电磁感应现象 4.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一书写道:“1870年以后物理学不断有新的发展,经过一场范式的危机,进入20世纪以后,物理学由量变进入质变,开始了革命性变革。”这主要体现在( ) A.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C.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5.爱因斯坦被人们称为20世纪的哥白尼、20世纪的牛顿,其主要依据是( ) A.提出外力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观点 B.证实物体运动速度与质量没有关系 C.正确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D.发现了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及其规律 6.普朗克年轻时曾向他的老师表示,要献身于理论物理学。老师劝他说:“年轻人,物理学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不会再有多大的发展了,将一生献给这门学科,太可惜了。”打破该老师看法的是( ) A.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B.量子假说的提出 C.电力的发现与应用 D.牛顿力学定律的发现 7.1905年,爱因斯坦解释了光电效应,亦即在光的照射下,由金属逸出的电子的能量和光的强度无关,但和波长有关。这一解释主要是基于( ) A.经典力学B.量子论 C.狭义相对论D.广义相对论

[精品]现代科技革命的特点和意义

[精品]现代科技革命的特点和意义 8.现代科技革命的特征和意义 所谓科技革命,是指正在成长的科学技术传统取代旧的科学技术传统的重大事件和过程,包括科学的基本原理、科学的社会建制、科学的规范标准、科学活动的方式方法等根本变革,以及技术的理论基础、技术结构、技术的规范标准、技术活动的方式方法、技术应用的形式规模等根本变革,标志着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手段和能力的显著改进和历史性的、划时代的飞跃。 能够称得上科技革命的科学技术,至少应具备以下特点:重大的科技创新,而不是一般性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广泛的渗透性,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革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按照这些标准来衡量,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先后发生了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第一次是以"珍妮"纺纱机和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第二次是以电力与内燃机的发明为标志;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率先爆发了以微电子信息科技为主导,包括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激光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一场全方位、多层次的新科技革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至今方兴未艾,这场历时长久、影响深远的科技革命,在速度和规模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前两次科技革命。这场全球性、全方位的新科技革命,大大拓展了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广度和深度,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促进作用,使人类由"电气时代"跨入到"自动化、智能化时代"或"信息时代",对当今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新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教案

《现代科学革命》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在经典物理学危机的基础上现代科学革命产生的必然性,明白现代科学的两大支柱一一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基本观点。 (2)认识爱因斯坦在相对论、普朗克在量子理论的形成和创立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3)结合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各自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阐明两者对人类历史和现代生活的重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提高收集、分析相关资料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全面提高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会运用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实验法等来学习了解近代物理学的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辩证法原理,让学生领会科学发展的过程和意义,树立对待科学发展的正确态度。 重点与难点 重点 经典力学的建立;相对论的提出;量子论的诞生。 难点 不同阶段物理学之间的关系;对科学发展创新性的理解。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经典物理学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牛顿经典力学的历史地位: (1)为力学学科确定了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使力学形成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知识体系而达到成熟和完善,并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

(2)把天上和地上的运动统一起来,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大综合。 (3)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为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然而,在19世纪,备受推崇的经典物理学却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从而导致了现代科学革命。 新课学习 一、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牛顿经典物理学有哪些内容?经典物理学为什么会出现危机? 17世纪后期,牛顿发表了著名的力学三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的比例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我们说的经典物理学是指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理论体系。 经典物理学是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低速运动的物质为研究对象的,在这里,时间和空间被认为是绝对的,是与物质运动无关的因素。 因此,一旦物理学研究的这种基础发生变化,如所研究的物质是以光速或接近光速运动时,经典物理学的某些结论就变得不准确,导致经典物理学出现了危机。 当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普朗克年轻时向他的老师求教,是选择音乐还是物理学作为自己终身的职业时,得到的答复是:“物理学基本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因此,对于物理学的研究实际上是不会有多大成果的。” 当时许多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的大厦已经落成,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经到了尽头。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1.17~19世纪牛顿经典力学日趋完善、成熟。 物理学的新发现: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这三大发现都无法用经典物理学来解析,与经典物理学的理论体系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揭示了经典物理学的局限性。 经典物理学所研究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易于理解的宏观世界,三大发现所揭示的却是人们没有直接经验的微观现象。这就要求人们对物质的认识要提高到一

最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笔记资料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它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这些认识对于今天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新变化,对于我们在当代背景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对于改革开放的中国仍然有现实意义,十七大报告中就特别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本书第一章的开头就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是有其社会经济根源和思想理论来源的。“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有着明显的缺陷。三大社会主义学说从它们产生开始就注定了只是空想。但是,正是这些空想社会主义,成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根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同时,恩格斯也强调,三大空想家的思想

长期支配着19世纪英法等国的社会主义者,产生了种种“折衷的不伦不类的社会主义”。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建立在唯心史观基础上的,要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就必须“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也就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科学分析基础上。 “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本书第一章结尾的这个重要论断,是上述分析的逻辑顺理成章得出的结论。恩格斯的这个点睛之笔,一语道破了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到科学的关键。我们必须弄清楚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含义和原则区别,切忌望文生义地妄加推演或解释。 本书第二章论述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人类思想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正是由于这两个伟大发现,社会主义就被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变成了科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是怎样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呢?具体地说,第一,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揭示了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一切社会变革都来自生产方式的变化,从而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复习资料

中学历史中考专题: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复习资料 专题一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末,世界先后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引起了社会的革命。人类从手工工场时代走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每一次科技创新都伴随着社会飞跃发展,从蒸汽机到电动机、内 燃机,再到电子计算机,生产和生活实践一再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第三次科 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和政治上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加强,地球日益变 小,被成为“地球村”。 一、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1.萌芽阶段(16——18世纪)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商业资本主义殖民高潮,整体世界开始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开始形成。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近代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使 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英国在殖民扩张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 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形成了欧洲工业、亚非拉原料的国际分工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第一次高潮。(可联系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理解) 2.形成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 (联系《马关条约》理解),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潮流(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出 现了经济全球化的第二次高潮。 3.制度化阶段(二战后——90年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欧洲走向联合,亚洲新兴国家兴起, 第三次经济全球化高潮逐渐出现,把全球化推进到制度化阶段。区域性国际组织、世界贸 易组织起重要作用。 (1)出现的原因:由于高科技发展迅猛,信息化、知识化速度加快,使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市场经济席卷全球,跨国公司的推动等原因。 (2)具体表现:出现了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 突出表现:国际贸易大幅增长,国际巨额资本流动加速;跨国公司出现。

现代科技革命论文

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试图在所有复杂的现象中找到共同具有的物质实体,将其作为差异性的共同基础。从希腊哲学到现代物理的整个科学史中,不断有人力图把表面上极为复杂的自然现象归结为几个简单的基本观念和关系。”面对自埃塞克·牛顿时代以来的经典物理学世界观,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到19世纪末,传统的机械决定论和还原论仍然影响着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心理学。它已经根深蒂固地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甚至人类的文化方面。尽管19世纪的自然科学取得的某些成就已经部分地揭露了机械决定论和机械还原论的局限性,但是要动摇和突破这种规范是不容易的,因为它们是构成近代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另一方面,19世纪末,许多科学家都认为,以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大厦已经峻工,人们在对这幢雄伟大厦表示赞叹之余,又多少流露出满足和无所作为的情绪。英国大物理学家W.汤姆逊在刚跨入20世纪的第一天的《元旦献辞》中说:“在已经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能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 然而W?汤姆逊在对科学大厦赞叹的同时,又不得不承认在物理学晴朗的天空还有两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 就是在这样两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的笼罩下,现代科学革命开始了。 先来谈谈这两朵小而伟大的云。 1880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化学家莫雷利用光学干涉仪进行了一项搜索“以太风”的著名实验来测量所谓的“以太漂移”。迈克尔逊和莫雷经过不懈努力,昼夜不停地观察了五天,试验的精密度达到四十亿分之一,终于于1887年12月宣布实验测得以太“漂移速度”为零的结果。这就是物理学史上有名的“零结果”。牛顿力学赖以生存的基础受到了严重冲击,令许多持有光是以太波动观点的物理学家大失所望。这一现象被称之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飘浮在物理学上空的一朵乌云。 另一朵乌云与绝对黑体辐射的实验有关。德国物理学家维恩和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先后根据经典统计物理学进行的实验在波段和辐射上产生了荒谬的数学结果。经典物理学的理论在这里陷入困境和危机。这就是有名的“紫外灾难”。“紫外实验”成为飘浮在物理学上空的又一朵乌云。 然而物理学危机正是是物理学革命的前夜,经典物理学天空上的乌云倾刻化为狂风暴雨,冲击和洗刷着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世纪之交,1900年量子理论的提出和1905年狭义相对论的建立,是现代物理学革命的重要标志。 量子论的提出者是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从能量子假说出发,普朗克成功地解释了他自己提出的辐射公式,解决了“紫外灾难”的问题。量子论的诞生,是对经典物理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它把经典物理学中一切因果关系都是在连续的基础上所建立的物理思想方法彻底地变革了。它使人们从根本上改变了只承认连续性和机械力学决定论的经典观念,揭示了连续与间断统一的自然观,揭示了自然规律的客观统一性,为各门科学的量子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笔记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笔记资料 自然科学及基本性质。 答:自然科学是总体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具有广泛联系和影响的社会现象和特殊的社会活动方式,是正确反映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及规律的动态知识体系。 基本性质: 1.自然科学是特殊的意识形态: 1)自然科学虽然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但它反映的不是社会现象,不是社会存在,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2)自然科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 2.自然科学是特殊的生产力: 1)从理解生产力角度看,自然科学属于生产力范畴,是人类支配自然界的能力的组成部分;2)同具体的生产力、物质生产力、物化形态的生产力、直接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相比较,自然科学作为生产力有其特殊性。 自然科学的主要特点。 答:1.自然科学作为科学的一般特点: 1)客观真理性;2)社会实践性;3)理论系统性;4)动态发展性; 2.自然科学的特点: 1)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无阶级性;2)自然科学的结论具有可重复验证性; 3)自然科学成果具有人类共享性; 2.科学研究活动的主要特点。 答:1.创造性: 1)体现在科研劳动的目的或任务的确定方面,科研劳动是以创造为目的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活动;2)突出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创造性思维; 3)集中反映在科研成果方面,科研成果都应该具有新颖、独特和一定的价值,只是评价科研成果的三项重要的指标。 2.探索性:是指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的途径和方法所进行的寻求; 1)科学研究是向未知领域进军的事业;2)科学研究的灵魂在于创造,创造意味着求新、求异、求好、不重复以前已有的东西。 3.高风险性: 1)科学研究有可能遭到习惯、保守势力的反对;2)科学研究具有高失败率;3)科学研究具有严酷的竞争性 3.科研的基本类型 答:基本类型: 1.基础研究是旨在增加科学、技术知识和发展新的探索领域的创造性活动。 2.应用研究虽然也是旨在增加科学、技术知识的创造性的系统活动,但它要考虑到某一特定的实际目标。 3.发展研究,它是运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及实验的知识,为了推广新材料、新产品、新设计、新流程和新方法,或为了对现有样机和中间生产进行重大改进而进行的任何系统的创造性活动。 4.自然科学发展的指数增长规律。 答:人们一般把科学发展的可计量指标过若干年就翻一番的现象称为“科学发展的指数增长规律”。它表明,科学指标的增长率是与原来的科学指标总量成正比的。它精确的表达了恩格斯关于科学的发展是同前一代人遗留下来的知识量成比例的论断。 5.自然科学发展中带头学科的形成更替。 答:定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担当科学发展先导作用的学科。 更替的规律性:

现代科技革命与创新1

《现代科技革命与科技创新》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姓名:学号: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历史发展到近现代,经济飞跃发展,社会空前进步,这主要归功于四次工业革命: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在 20 世纪初。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机械化,带给我们很多新的机械,例如蒸汽机,节省了大量劳动力,为世界带来了巨大的转变。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两方面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素质。其一是出现了火车、汽车、电讯、电报、电话等,缩短了人际间的距离。其二是医药发明,包括抗生素、盘尼西林等,使卫生环境得以改善,人的寿命得以延长。从微型计算机、计算机到互联网,可称之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当代依靠电子、信息等新兴技术发明兴起,信息产业推动了第四次工业进步。每一次的工业革命都是由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推动的,足以证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同样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美国早在建国初期,就在宪法中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明确的方针。到 1850 年,开始走上了工业技术创新之路。 1876 年出现了第一个集体式的科研机构——爱迪生投资建立的研究所。 20 世纪初,重要的工业研究实验所就有 365 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的研究经费从 1939 年的 1 亿多美元增加到 1945 年的 15 亿美元。战争结束时,美国的科学技术已具有压倒优势,大战中发展起来的一大批新成果、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美国工业在质和量上迅速赶上并远远超越了欧洲。 科技进步经历了原始期、萌芽期、发展繁荣期及纵深发展期四个时期,与之相适应社会发展也从文明孕育、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进入到知识文明。人们对科技的理解也由经验知识、使用科技、工具理性过渡到双刃剑的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由万物有灵论、天人合一论、人定胜天论发展为天人共生论。从历史的维度来看,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几个构成要素之间呈现出双向互变的关联性关系。但是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之间以那种精确的机理惊醒相互作用来互相作用共同发展,这是一个难以说得清楚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却在种种思考中限制着我们思维前进的步伐。 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社会发展过程就是科技进步 的过程,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是一部科技演化史。 科技的萌芽期 人类经过几百万年的艰苦跋涉,终于结束了原始的蒙昧时代,开始进入了人类的文明时期,与科技的发展状况相适应,首先到来的是人类的农业文明。随着人类劳动实践的增加和经验常识的丰富,劳动产品开始有了剩余,人们把捕捉到的猎物剩余的喂养起来,把采摘的果实剩余的种植起来,并找到了饲养和种植的诀窍,这样就出现了原始农业。随着饲养和种植方面的知识的增加,人类不再以捕获现成的自然物为生,而是专门从事饲养业和种植业,从而使人类过渡到农业社会,开始了农业文明时期。农业文明是与科技的进步分不开的,为了进行农业生产,必须要有意识地去考察植物生活的习性和历史,了解气候变迁,选择适宜的土地,这就 需要相关的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知识,还要有相关的耕作和灌溉技术作保证。这时人类

关于科技书的读书笔记

关于科技书的读书笔记 关于科技书的读书笔记我读了《十万个为什么》里的“汽车尾气里的铅对人体有哪些危害”,我知道了含铅汽油燃烧后,85%的铅排放到大气中,通常汽车尾气中含铅量达到每立方米20-50毫克,有的高达每立方米100毫克,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与多种器官亲和,对神经、血液、消化、心脑血管等系统造成损害,严重影响体内的新陈代谢。高浓度的铅尘大多距地面1米以下,恰好与儿童的呼吸带高度一致,所以汽车尾气对小朋友的伤害更大。 平时,我们距离车子的尾气要远一点,走汽车比较多的马路边的时候,要戴口罩。我长大以后,要发明一种不用汽油的车子,而是用磁吸的车子,这样就不会对小朋友和大人造成危害,还可以保护我们的花草树木。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现代化立国的基础,是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人类正生活在一个高度科学技术化了的新时代。正在进行着一场以信息科学领先,生物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技术革命,并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力度,呈现出一派加速发展的趋势。科学家们估算:人类在最近30年来所获得的知识等于过去XX年中所创造的总和。特别是在信息、先进制造、先进材料、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领

域将会出现爆炸性的突破和扩展。 信息技术将成为世界竞争的关键目前人类已进入信息化社会,人们已开始认识到信息是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可以再生的资源。它在时间和空间上,使世界变孝科学变大,为人类共享精神财富创造了客观条件。信息技术把传统产业从扩大外延推向增加内涵的发展道路。同时,以数字革命为先导,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将引发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大战。因此,信息技术将成为各国竞争的关键领域。据美国官方估计,21世纪初叶,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实现,美国工业部门每年可多创造3000亿美元的销售额,生产效率将提高20-40%。病人可通过远程的名医会诊和遥控治疗。得到最好的医疗,信息技术将为人们提供一个方便、多样、舒适协调的生存环境。 先进材料技术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突破口人类历史发展证明,先进材料是人类文明的阶梯,时代的发展需要新材料。而新材料又推动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人们把材料视为时代文明的支柱之一,先进材料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科技竞争的焦点。 新材料中最具活力的是信息功能材料、高温、高比强度、高比刚度的结构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信息功能材料是指用于信息的获娶传输、存储、显示及处理有关的材料,品种多、涉及面广。其中由于单晶硅片直径愈来愈大(目前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练习

三次科技革命 1、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是利用GPS 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它运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①原子能技术 ②航天技术 ③生物工程技术 ④计算机网络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下列欧洲国家电力技术发展走在最前面的是 A .英国 B .法国 C .意大利 D .德国 /3、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 A .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 C .工业时代 D .信息时代 4.1931年10月18日,在漫漫长夜里,无数的美国人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用这种方式来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发明家的逝世。这位发明家是 A .瓦特 B .爱迪生 C .法拉第 D .卡尔·本茨 5.题25图是小米手机的零部件世界采购图。此图反映出( ) A .中国的零部件质量最好 B .世界各地科技水平一致 C .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紧密 D .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建立 6.下面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飞机试飞成功,人类实现了飞天梦想 B .人类 进入信息时代 C .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克隆技术 D .它具 有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 7.科技发明促进了社会进步,也催生了许多新兴的职业。下列职业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的是( )D A .火车司机 B .轮船司机 C .飞行员 D .网络工程师 8.右边图示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 A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 B .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与结合 C .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D .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9.“科技是把双刃剑”,科技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给人 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祸害。下列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消极影响的是( ) A .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导致了核泄漏 B .美国通过网络大量窃取中国经济和军事信息 C .北约使用精确制导导弹在阿富汗造成平民伤亡 D .中国多地因大量使用煤炭而使空气污染加剧 10.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由此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珍妮机的动力是 A .水力 B .畜力 C .蒸汽 D .人力 11.18世纪末,随着英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人士对中国的态度多以侮辱和谩骂取代以前的尊重和颂扬,这是因为英国在这一时期 A. 与中国签定了《南京条约》

第25现代科学革命 教学设计 (绝对有趣)

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教学设计(有趣) 山东成武二中历史组盛昌华274200 【课标要求】 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观点,认识其意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者及其基本内容;能够分析它们对现代物理学进步的意义以及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阅读了解相对论的基本内容,然后将之与牛顿的经典力学进行比较,从而认识相对论等提出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在科学上没有绝对的权威,科学会不断的进步,进而树立创新的意识和精神。 认识科技进步也是一把双刃剑,应用不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相对论、量子论的基本内容 难点:分析、评价科技进步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安排(1课时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课请欣赏神话故事 王质烂柯 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qu县)去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住足观看。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了。王质非常奇怪。回到家里后,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无人认得他,提起的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原来王质石室山打柴误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间百年。 你认为这有可能发生吗?你能用现代科学知识解释一下其出现的可能性吗? (二)新课讲授

1、经典力学创立以后,人们把经典力学看作绝对权威的理论,认为一切自然现象都可以 用经典力学加以说明。事实果真如此吗? 经典物理学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绝对的,即存在绝对的时间和绝对的空间,它研究的范围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状态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宏观世界。它解释不了高速运动的宇宙空间和微观世界运转状况。 2、探案思考:中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出现了“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幻想,现在看有道理吗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个相对论效应,就是当物体的速度十分接近光速(约30万公里每秒)的时候就会发生时空弯曲,时钟就会变慢,当物体速度超过光速的99.99%以上时就会更加明显,这种情况就会出现 假设一个人坐上光子火箭,以光的速度到宇宙空间去旅行一年,那么,当他回到地球时,他的儿子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自己却还是那样年轻,儿子反而比父亲老了! 3、相对论极其抽象,难以理解,并与人们的常识相矛盾,但还是取得了成功。有一次,卓别林出席一个宴会时笑着对爱因斯坦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你能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一下你对相对论的理解吗? 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的比喻 为了对这一深奥的理论做通俗的说明,爱因斯坦曾经风趣地对一名男青年说:“我打个比方,比如你屁股坐在火炉上烤和坐在公园柳荫下与女士谈情说爱,那么,同样的时间你觉得哪一个更长?”男青年说:“当然坐在火炉上烤的时间觉得长久。”这故事形象说明了时间和空间相对性。 4、迷信说法人死后会进阴间或天堂,你相信在我们周围还存在着另外一个世界吗? 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所说:我们生活中所面对的三维空间加上时间构成所谓四维空间。由于我们在地球上所感觉到的时间很慢,所以不会明显的感觉到四维空间的存在,但一旦登上宇宙飞船或到达宇宙之中,使本身所在参照系的速度开始变快或开始接近光速时,我们能对比的找到时间的变化。如果你在时速接近光速的飞船里航行,你的生命会比在地球上的人要长很多。这里有一种势场所在,物质的能量会随着速度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时间的变化及对比是以物质的速度为参照系的。这就是时间为什么是四维空间的要素之一。一维是线,二维是面,三维是立体空间,四维是弯曲空间。 四维空间联想 《西游记》中第七十九回【寻洞擒妖逢老寿当朝正主救婴儿】中孙悟空在土地公的指引下绕树根左转三圈右转三圈,然后三声“开门,开门,开门”霎时间,一声响喨,唿喇喇的门开两扇,更不见树的踪迹。那里边光明霞采,亦无人烟。行者趁神威,撞将进去,但见那里好个去处:烟霞幌亮,日月偷明。白云常出洞,翠藓乱漫庭。一径奇花争艳丽,遍阶瑶草斗芳荣。温暖气,景常春,浑如。滑凳攀长蔓,平桥挂乱藤。蜂衔红蕊来岩窟,蝶戏幽兰过石屏。行者急拽步,行近前边细看,见石屏上有四个大字:“清华仙府”。 应用学习:爱因斯坦根据相对论的观点提出质能转换理论后,曾致信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美国研制原子弹,以便在二战中尽快战胜法西斯国家。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畸投下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但对无辜平民的伤害也同样令全世界震惊。爱因斯坦为此非常懊悔。从这件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我们应如何对待科学的发展? 科学理论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科技能造福人类,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