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均等

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均等

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均等
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均等

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均等

一、社会分层

(一)、社会分层的产生及含义

"分层"(stratification)最初是个地质学概念,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分层现象的研究最初是西方社会学家在分析社会阶级结构时提出的。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此借用这一要领来分析社会的纵向结构。

一种定义认为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1]。社会不平等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是以"等级"的形式存在的。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领主、陪臣、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等级内部还有各种独特的等级。到了19世纪,人们广泛使用"阶级"和"阶层"概念来描述社会中人们的地位等级,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逐渐形成两大敌对的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K·马克思和F·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与阶级斗争作出了独特的分析,在理论上有着重大的贡献。而后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研究了马克思的阶级分层观点,提出一套不同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

中国的谢维和教授认为社会分层,既可以是一种社会现象,也可以是一种分析和研究社会现象与结构的方法。根据一般社会学的规定,把社会分层规定为,依据一定的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过程。或者更详细地说,社会分层是指人们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关系不同层面上的同一性而形成的社会层次结构。这种社会层次结构是社会分工出现以来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2]

社会分层结构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根据社会学的一般理论,社会分层的基本假设是:在社会中,通常都存在着一整套与各种社会地位相适应的条件。也就是说,人们要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至少必须符合或满足这一地位所要求的基本条件。换言之,人们必须已经具有或获得了一定的社会资源,才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当然,这些条件或对于一定的社会资源的标准,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二)、影响社会分层的因素

社会学家布劳认为影响社会层次结构分化的因素包括人们的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权力等,这些因素能够引起人们之间在等级上的差异。他将这些因素称为"等级参数"。

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分析人们社会地位的高低时,所引用的分析参数是经济收入、社会声望和权力。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引入了"资本"的概念,他提出了四种资本,即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符号资本是前三种资本的合法形式。

日本学者天野郁夫也指出:"现代产业社会里,人们社会地位的高低,取决于他拥有多少'社会资源'。所谓社会资源,一般是指财富、权力、威望、知识和技能四者,人们对这些资源的拥有量越大,其社会地位就越高。"[3]

(三)、社会分层的界定

因为人们对社会分层的研究总是从各自的研究目的出发,所以也就对社会分层有不同的界定[4]

1.阶级体系说

马克思是从社会生产关系中提出了阶级体系的分层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日渐划分为

两大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其中产权是确立阶级的基础。在马克思阶级体系说的影响下,许多西文社会学家提出了一些类似的观点和学说,诸如,(1)三个阶级理论,即把人分成上等阶级、中等阶级和下等阶级。(2)林德的两个阶级模式,如企业家阶级与工人阶级。企业家阶级由商业和工业管理者以及通常被称为专家的人级成,其它人则属于工人阶级。(3)米尔斯的阶级模式。把工人分为蓝领和白领两个阶级。白领指从事脑力劳动的技术熟练工人,蓝领指非熟练的体力劳动者。

2.三重标准说

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他还开创了采用多维指标研究社会分层结构的先例。他提出划分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财富-经济标准,声望-社会标准,权力-政治标准。韦伯认为,这三条标准既是互相联系的,又可以独立作为划分社会层次的标准。以经济标准划分阶层的主要依据是人们的经济收入;以政治标准划分阶层的主要依据是政治地位;以声望标准划分社会阶层的主要依据是受教育程度。[5]此后,西方社会学家对社会分层的研究,大多继承了韦伯的社会分层标准。并且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开始采用多种指标研究社会分层,而不固守于某一特定指标。社会学家更多地关注收入、财产、教育程度、权力、声望、职业、技术等;人类学家则更关注种族、信仰、可教育性与接受教育的条件等指标。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承认,教育是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无论是在社会分层的经济标准、政治标准还是社会标准中,教育程度都是不可或缺的指标之一。

3、多重标准说

20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W·L·沃特等人依据多重标准曾提出6个层次的划分方法。实际上是把上、中、下三个阶级各分两层。即:上上层。由世世代代的富有者所组成,这些人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又有上流社会特有的生活方式。下上层。他们虽然在财产上并不逊于上上层,但他们还没有具备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上中层。他们是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居住在环境优美的郊区,有自己舒适的住宅。下中层。主要包括一些小店员、神职人员等。上下层。他们的收入并不比上中层和下中层的人少,但他们主要从事体力劳动。下下层。主要是指无固定收入者、失业者以及只能从事一些非熟练劳动的人。

4、续谱排列说

根据人们在职业分工、工资收入与身份声望等方面的具体而细致的差别,把社会成员划分成连续排列的多个小层,即续谱。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主要以职业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他认为,在美国社会中最重要的分层标准是职业,财富与声望都依赖于职业。职业的等级是代表个人成就的,是社会对个人成就的一种认定与酬赏,这种酬赏分配制度就是社会分层的原因。丹尼尔·贝尔也把职业作为划分阶级的标准。他写道:在很大程度上,职业是划会社会阶级与分层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6]。中国的李强教授提出:人们在评价职业声望时,首先考虑的是高知识、高技术、高教育因素,凡是与这些因素联系密切的职业,人们往往给打很高的分数。在这一点上,各阶层的看法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不论按照什么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社会分层都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有了分层也就意味着社会是存在不平等的,而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中,社会分层就是制度化了的社会不平等体系。

(四)、关于社会分层理论的研究

大体来说,有关社会分层的理论研究视角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功能论角度出发的分层理论,一类是从冲突论角度出发的分层理论。功能论的社会分层理论认为,阶层是满足社会需要的必然存在,每一个社会都会因需要整合、协调和团结而产生社会阶层;阶层反映了社会的共享价值观,提高了社会与个人的功能;经济结构不是社会中的主要结构,权力在社会中是合法分配的,工作与报酬是合理分配的;社会的阶层结构经由社会变迁而改变。冲突论的社会

分层理论认为,阶层虽然是普遍存在的,但并非不可避免;竞争、冲突和征服产生社会阶层,并因此阻碍了社会和个人的功能;经济结构是社会结构中的主要结构,权力被社会中的一少部分人所控制,工作与报酬分配是不合理的;社会阶层的改变是经由革命来完成的。

1、分层的功能主义理论及代表人物

在功能论的框架中,最早对社会分层进行论述的是涂尔干。他从社会有机体的整体出发,论述了社会分化和劳动分工对于社会团结的重要性。戴维斯和穆尔继承了涂尔干的观点,认为社会分层是为了满足复杂社会系统的功能需要,并在1945 年发表了著名的《分层的一些原则》一文。帕森斯认为规范和价值是维系社会秩序的主要内容,共同的价值体系为满足社会需要提供服务,因此,地位或荣誉是社会分层最重要的维度。那些最好地实践了社会的共同价值的人将在社会分层中获得高位,相应地,他们还能够获得除了地位以外的其它次级回报,例如财富。

戴维斯和摩尔的功能分层理论

在功能论范式框架内,美国社会学家K.戴维斯和W.穆尔于1945年提出的"戴维斯-穆尔"分层理论在社会分层领域引发过一场持续热烈的讨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们的社会地位高低取决于其在社会中所占据的位置。在各个不同的社会体制下,被其成员视为具有重要功能的位置之数量不等,而有能力承担具有重要功能的人收入也多少不一。因此,一个社会位置的功能愈重要,能够承担那个位置的人员便愈少,而对那个位置的报酬也就愈高[7]。。

戴维斯和穆尔建议,不平等是社会确保最重要的工作由最有资格的人来担当的一种方式。在简单社会里,武士和药剂师有最高的地位;在较为复杂的社会中,工程师和医生最有价值。工作的重要性因社会系统的不同而不同。一个社会中的重要位置可能和另一个社会毫不相干。一个毛皮动物的猎手可能对于北极社会来讲是有价值的,但是对于生活在热带的、潮湿的雨林的部落来讲则没有什么价值。然而,某些功能对于任何社会来说都是重要的。这些功能包括宗教、政府统治和对于更为复杂的社会来说的技术。宗教领袖论及生死的意义--同时他们也提供人们赖以完成救赎的道德法则。正因为这一功能如此重要,所以负责宗教事务的人比普通人得到更多的奖酬。这一奖酬不一定是金钱,因为很多牧师或宗教职位的成员薪水并不高;在这种情形下,社会奖酬可能会是被承认和受到尊敬。统治是另一个关键功能。统治者比被统治者拥有更大的权力。权力的加强对于统治者来说就是一种奖酬,但是他们经常在财富和声望方面也获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份额。戴维斯和摩尔提到的另一个关键位置是技师。技师解决特殊领域的疑难问题,如发展军事武器、提高农业技术等。因为这类工作需要长期而严格的训练,所以社会必须提供更优厚的报酬以鞭策人们从事这种努力。

关于社会分层的功能理论者认为,社会分层是社会进化的一种途径,它保证了社会生存的机会;因此在复杂社会中,分层是不可避免的,它对社会的自下而上有着积极功能。

2、分层的冲突理论及代表人物

向戴维斯-穆尔分层理论道德提出挑战的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教授M·图明。图明的工作揭示了社会分层的功能弊端,从而否定了戴维斯-穆尔关于社会分层有益与必要的观点。

首先,图明认为社会分层严重限制了那些非特权阶层的机遇。阻碍了社会智力大规模的开发和作用。

其次,图明指出,社会分层具有维持现状的功能,而这种功能甚至在现状阻碍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情况下仍然存在。在这种功能的指导下,特权阶层可以将他们的观念强加于社会。用规范的形式使人们想念和承认既定社会不平等现象存在的合理性,而且无论从逻辑上或道义上都是无可非议的。图明断定,这种功能的后果只能是对社会进步的反动。

最后,图明认为,由于社会分层制度植根于不公平的报酬分配,所以它往往能够触发非特权阶层对特权阶层的对立、不满、怀疑和不信任情绪,最终则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动荡和骚

乱。

持冲突论都认为,人类存在的目的是追求进步,而不是维持现状(即功能论者的安定,有序),没有正常的冲突也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因此冲突和变化对人类社会是完全必要的,具有积极意义。

二、教育机会均等

(一)、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

在国际社会中,"教育机会均等"的标志是在〈世界从权宣言〉中特别提出并被1948年联合国大会采用的两项原则:(1)废除种族歧视;(2)人人具有均等地受教育的权利。这两项原则实际上构成了"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核心。1960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主要从"消除歧视"和"消除不均等"的具体要求出发阐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此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遂成为国际教育界和许多国家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运动中最关心的问题之一[8]。

教育机会均等包含如下内容:(1)入学机会均等,或入学不受歧视(在社会、经济、文化、阶级、民族、种族、性别、地理等方面)。继初等、中等教育普及后,入学机会不均等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上。(2)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不均等,比入学机会不均等更为严重,也更不易被识别。(3)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其标志是社会保证各社群的子女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所占比例与其家长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大致相当。(4)不只是在获得知识方面的机会均等,更主要的是使人在获得本领方面的机会均等。(5)不仅涉及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回归教育等形式中的机会均等。(6)在国际范围内,主要是指富国和穷国之间在教育资源分布、教育设施发展、学业成功和学业证书价值上的均等。

为了更好的理解教育机会均等的含义,我们现在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1、从个体受教育的发展阶段划分[9]

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个体受教育的过程一般分为开始、过程、结果3个阶段。如果从个体受教育的发展阶段考察教育机会均等,那么把教育机会均等可以划分为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的机会均等和教育结果的机会均等3层涵义。最先明确提出这种划分的是瑞典教育学家托尔斯顿·胡森和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

2、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范围划分

对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也有学者从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来考察。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范围来看,教育机会均等可以划分为宏观层面的教育机会均等和微观层面的教育机会均等。

宏观层面的教育机会均等主要是以整个社会制度为研究对象,探讨社会阶层化与教育的各种关系,包括社会阶层化与教育成就、社会流动与教育等。例如鲍尔斯和金蒂斯就是以美国的社会制度为对象,研究教育不平等与社会不平等的关系。他们指出,大量的事实表明美国的学校教育与经济结构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对应关系。

微观层面的教育机会均等开始于1971年。迈克·扬主编了《知识与控制》一书,标志着新教育社会学的诞生,也打开了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微观视角。所谓微观层面的教育机会均等,主要表现为赋予每个学生均等参与活动的机会,课堂教育所具有的开放性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机会均等,教师角色的转变有利于每个学生发挥个体潜能,学习内容具有的开放性有利于因才而学、因材施教。影响微观层面的教育机会均等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学校系统内,特别是在课程和课堂教学中。

3、从消除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方式来划分

美国学者纳格尔从消除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方式的角度把教育机会均等划分为"消极的教育机会均等"和"积极的教育机会均等"2种类型。消极的教育机会均等是指国家对教育机会均等的有关规定,没有一定的实质性;而积极的教育机会均等是指事实上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具体措施。

4、从教育类型的不同来划分

中国学者谢维和教授根据教育类型的不同,把教育机会均等划分为义务教育的机会均等和非义务教育的机会均等。

5、从影响教育机会均等因素的存在方式上划分

根据影响教育机会均等因素的存在方式来划分,可以把教育机会均等分为显性的教育机会均等和隐性的教育机会均等2种。其中,对隐性的教育机会均等的揭示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三、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均等的关系

(一)社会分层影响和决定了社会成员对教育资源的占有,制约着教育机会均等。

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首先是从对物质资源的占有和被占有、剥夺和被剥夺开始的。由此有了等级,有了对文化教育资源占有份额的差别。阶级社会中能够接受良好教育的是占有过多社会资源的达官贵人子弟。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无疑能在社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教育机会的分配总是有利于出身优势家庭背景的人。社会优势阶层对教育资源过多的占有影响和制约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均等,接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又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分层的失调。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认为,教育是现代社会中阶级再生产的一种重要机制。资本主义进入成熟阶段后,社会结构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表面上,大家是通过教育之类的东西进行自由竞争,但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很强的再生产机器。因为正是通过教育机构,家庭背景的差异甚至对不同语言和生活方式熟悉程度的差异,被转化成学校考试成绩的差别。这样,教育就不断地将社会中已有的阶级结构复制出来。你是什么阶层,就决定了你有进什么样的大学的机会。上层家庭的子女比较容易地受到好的教育,而好的教育又能使人获得比较好的地位,教育机会的差异与社会阶层的差异是有相关性。

在现代社会,这种"复制"或"再生产"仍不可避免地存在和发生影响。上一代中的不平等会在下一代中不同程度地再现。家长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决定子女受教育程度并进一步影响和决定子女以后所进入的社会层次以及所处的社会地位。教育机会的不均等不可能脱离社会的公平状况而独立存在,它是社会和经济不公平的反映。社会成员对教育资源的占有实质上也是社会成员之间对教育产品的分配。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在初级教育阶段就开始接受质量差异很大的教育。即使在义务教育阶段,选择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也是不均等的,择校现象就是家长为争夺教育资源在权利和金钱上展开的博弈。

(二)教育机会均等是社会分层的调节器和助推器

我国目前社会阶层的构成正在从传统的金字塔型结构向橄榄型结构过渡中,社会结构演变处在多数社会群体的社会地位整体上升的阶段,但农业劳动者阶层还是过于庞大,中上阶层规模过小。与西方现代化国家相比,中国农业劳动者所占比重甚至超过许多发展中国家。低收入人群占相当大的比例并且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整个社会阶层结构的现代化过程远没有完成。以经济发达的北京市为例,国家统计局2004年12月31日发布的统计分析报告"从社会领域看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认为,北京市收入差距近几年呈扩大的趋势。2003年低于平均收入水平的城市居民和农民均在60%左右,社会结构类似金字塔型。要实现合理的社会分层,教育的平衡和调节作用尤为重要。

教育与社会流动和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虽然社会分层影响和决定了社会成员对教育资源的占有,并通过教育复制着已有的阶级结构,但同时教育具有促进社会不同阶层之间流动的功能。教育促进社会流动表现在教育为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提供了渠道。尽管现代社会各阶层的位序已经稳定,但对于处在社会阶层较低的人来说教育是改变自身命运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手段。在美国,对个人职业地位影响最大的,首推其受教育程度。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可以通过受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进入社会中层乃至高层。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教育和因教育而获得的技能,是现代社会主导社

会流动的最重要的机制。教育机会的均等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和"最伟大的工具"。

教育机会均等对实现合理的社会分层起着平衡和调节作用。反之,教育机会的不均等会助推社会分化的加剧。竞争、筛选是影响社会分层的基本因素。现代社会的竞争是从对教育资源的竞争开始的。教育资源的竞争不过是社会分层的折射。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往往由于教育水平的低下以及各种知识技能的匮乏,在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限制了他们进入主流社会的机会,使社会筛选的公平性大打折扣,阻碍了社会流动的正常进行。并且教育机会不均等所引起的社会阶层的分化会通过代际传递到第二代,甚至第三代,让弱者失去希望。因此,教育机会不均等不仅关涉社会公平,而且危及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2

[2]、[3]、[7] 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

[4]、[5] 钱民辉.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6]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8] 侯钧生,韩克庆.西方社会分层研究中的两种理论范式[J].江海学刊,2006.4

[9]金本能,强晓华.教育机会均等概念划分的研究综述[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10]高璐.论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J].当代教育论坛,2007(7)

[11]叶澜.中国教育学科年度发展报告·2002[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1

[12]李守经.农村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

[13][美] 珍妮·H.巴兰坦.教育社会学:一种系统分析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2

[14]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15]金一鸣.教育社会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教育社会学

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A、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并要求教育要有相应的发展,为物质生产提供所需要的人才。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C、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容、教育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总是受生产关系的影响的,生产力的发展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但它不能单独地决定教育的发展,生产力是与生产关系同时作用于教育的) ②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A、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B、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的手段。如果没有教育,前一辈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就无法被后一代人所掌握,科学知识也就无从得到继承和发展,所以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的重要手段。C、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容。 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影响作用。A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B、教育可以促进政治。 C、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不仅影响着教育思想,而且也构成为一定的教育容,教育不能离开政治思想、哲学思想、道德观念、文学、科学、艺术等而架空地存在。而其他社会意识的传播也必须依靠教育。 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是教育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是教育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此研究源于教育社会学家对于教育机会均等化的关注。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 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工作职位、人际交往也都要求教育程度。教育不仅对经济增长有着极大的作用, 而且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质量。由于现代社会存在着分化和分层, 教育不但能促进社会分化, 而且越来越成为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证明, 教育确实能使人们向上社会流动, 但是它的作用是有条件的,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 教育系统与劳动领域的筛选、训练以及个体在成人职业、经济和身份地位中的分配密切相关。实际上, 取得成人地位的流动和非流动途径在教育系统内就已经形成了,教育系统的成层符应了社会分层。 正文 现代社会存在着社会分化和社会分层现象,这典型的社会特征曾是社会学最具有想象力的主题。所谓的社会分化, 即社会生活的各个组成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逐渐分离成专门的部分。诸如, 家庭的权力越来越多地交给了社会, 特别是孩子的抚养和教育, 有了专门的托管机构和学校。学校教育根据分化后的社会要求建立起各种专门的学校, 学校会将不同的个人经过筛选后送到社会中的一定位置。在今天的社会中, 教育已经成为社会流动的最主要因素。 一、阶层间的封闭是“文化屏障”的作用吗 在我们的社会中, 社会阶层的存在已经是一种社会事实。各阶层之间的分界随着收入、地位和消费意义的差距加大, 一种明显的阶层界限建立起来, 并起到了明显的保护与排斥作用。其中“文化屏障”逐渐成为各阶层外显的与隐藏的分界标识, 或者是一种“文化符号”, 你没有这个阶层的文化符号就不能进入这个阶层, 同样, 没有与你一样的文化符号你也不能认同他并与他建立起关系。如果非要给文化屏障下个定义的话, 是否可以这样尝试着描述, 所谓的文化屏障是指: 不同文化身份、地位的群体, 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资本、文化品位、文化消费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 人们在这种同质文化群体中, 通过交往和行动, 逐渐形成了一种共同的阶层文化保护和排斥意识——文化屏障——使其他阶层的人不能进入这个阶层, 也使得自己阶层的人的利益不受侵犯。文化屏障有时是以外显的方式作用于阶层保护, 有时是以隐藏的方式排斥其他阶 阶层文化屏障的现象不仅表现在成人社会中, 就是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也同样存在着社会分层的现象。在我们学校就作过研究,25 %的孩子出身于高收入家庭,40 %的孩子出身于普通家庭,在做调查时发现了一种现象。孩子们在选择伙伴时并不是随意的, 他们总是选择与他们家庭相似的孩子作为

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问题

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问题 社会分成是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社会分层,是指在社会(垂直)分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成员在机会、能力、阶级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一些成员 得以享有更多所谓社会资源,占据更为优越的社会地位,从而使所有的社会成 员彼此之间呈现出高低尊卑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现象,它反映了社会 成员之间的一种结构性的不平等。社会分成的划分标准主要有财富、声望、权 力等。在西方国家社会分层与社会成员出生的阶级有着密切的联系。合理的社会 分层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是由于社会分层对各方面就 造成了不同的影响,社会分层可能就导致了社会的各种不平等。 社会分层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不同阶层的家庭对于子 女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中小学阶段,来自较好家庭条件的考生在学习条件、素质养成和特长训练方面拥有先天的优势,他们与其他人的竞争从一开始 就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上。上层家庭有着更好的资源和金钱来支持子女的教育问题,给他们最好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使得孩子更加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更 加有利于孩子的全方面发展,对孩子的未来职业规划也能有很好的指引和帮助。而对于较低层次的家庭来说,对于孩子的教育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自己 的孩子能有更好的环境学习,但是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和资源帮助,总是充 满无奈,甚至于,供孩子读书的钱都是东拼西凑的,更无从谈起“全方面”的 学习,对于所谓的兴趣发展无疑是一种阻碍。在西方中上层阶级的子女享受的 教育都是非常好的,他们的子女所进的学校与下层阶级的子女所进的学校都不同,一开始在入学上造成了不平等。对于入学以后在学校的学习更是充满了各 种不平等。就算他们在同一个学校,那些下层阶层的子女通常遭受到各种歧视。同样是考上大学对于上层家庭的孩子来说,这就是一种“礼物”,而对于较低 层次的家庭来说,却是一种“负担”,很有可能在中途,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即便是,勉强能承担的了“昂贵”的学费,那么孩子的生活费又将是一个问题,所以他们得在就学的同时,花时间和精力去兼职赚取生活费。但是与此同时, 有钱人家的孩子则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来丰富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不管是参加 社团,学习某种特长,或是出门旅游开阔眼界等等,再次扩大了不公平状况。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第十三章 社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看待社会分层现象的? 答: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是:以马克思阶级理论为渊源的理论传统;以马克斯·韦伯三位一体分层论为渊源的理论传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从所处的历史条件出发,详尽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这一理论不仅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平等现象的根源、表现、影响及发展趋势,更多地强调了社会冲突的方面,主要有以下要点: (1)指明阶级的含义,并指出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地位,特别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2)说明阶级产生的条件。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以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前提;阶级的产生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相联系,私有制使得对剩余产品的剥夺和占有成为可能。 (3)认为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是私有制条件下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认为阶级现象最终将随着私有制的铲除,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而消亡,阶级消亡意味着人类最终能够消灭社会不平等。 (5)阶层分析是阶级分析的具体化。阶层是依据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之外的属性划分的,它或者存在于阶级内部,或者是与阶级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特殊群体。进行阶层分析要以阶级观点为指导。 (6)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结论。资本的私人占有及以此为核心形成的各种生产关系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最深刻根源,因而也是社会冲突的主要根源。以资本主义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一旦消灭私有制就有可能大大缩小整个社会的不平等差距,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对平等。

2.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研究? 答:(1)西方社会学分层现象是现代西方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冲突和阶级斗争此起彼伏、从未间断,西方社会学者也认识到其根源在于社会不平等,而过度的冲突和斗争会引起社会动荡,形成社会运行的障碍。出于维护的目的,他们对社会分层现象也十分重视,进行了长期研究。作为这一研究的结果,他们提出了形形色色的分层理论和模式,用以描述社会差异,把握各个社会层次上人们的社会表现,预测不平等现象的发展趋势,干预和影响社会政策的制定。其主要的理论代表有韦伯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和帕雷托的精英理论。 (2)西方分层理论有明显的缺陷与不足,对于这些理论不要盲目照搬。尽管如此,仍然可以有选择地借鉴西方分层理论,为我所用。 ①西方分层理论是以维护资本主义社会正常运行为目的的,它所指导的一些社会政策或措施确实对社会运行起到某种协调作用。我国虽然在基本制度上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但作为社会系统,总有些共同的结构特征及共同的运行规律。西方分层理论对维护社会系统运行的机制做了长期研究,发展出一套理论概念。有选择地借鉴这些概念,对于维护我国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行来说,无疑是有益的。 ②西方分层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社会不平等。虽然分层理论认为不平等不可避免,永恒存在,甚至认为某种“适度不平等”发挥着有益的功能,但它同时也认识到,无限制地加剧社会不平等只会给社会带来灾难,因此不得不寻找缩小不平等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我国目前虽然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基础,同时消灭了由此产生的经济上、政治上的根本性不平等,但毕竟还存在着阶级差别,存在着种种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消灭社会不平等,是我国社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这个意义上,西方分层理论缩小不平等差距、缓和社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

2014-02-19好借好借好借 dreammeetmoney鑫融易贷提供中小企业贷款、房屋抵押贷款、个人贷款或企业贷款服务。联系电话、网络语言常常与媒体和公众热切关注的社会焦点相关。近年来,在因特网上有一组常见的网络流行语,与当今中国社会各类人群的地位、行为和思想意识关系密切,譬如“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贫二代”,譬如“仇富”、“仇官”、“仇贫”,譬如“拼爹”、“啃老”、“屌丝”……不一而足。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待这些网络流行语,又可以将它们与两个社会学名词挂起钩来。这就是“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那么,网络流行语与这两个社会学术语究竟有怎样的联系,以及如何看待当今社会的种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为此,我们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教授。 从“两大阵营”到“十大阶层” 领导文萃:按照学者的习惯,写文章也好,作演讲也好,都喜欢从概念或者定义出发。尊重您的习惯,能否首先来了解一下今天两个社会学名词——“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 唐钧: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是两个社会学的专用名词。按社会学大师吉登斯的解释:社会分层一般被用来指称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个人和群体之间的不平等。社会分层通常被认为是基于资产或财富的,但也可以基于性别、年龄、宗教等其

他属性。社会流动是指个人和群体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流动。要说明的是,这是一个与人口流动不同的概念,后者指的是个人和群体在不同地域之间的流动。当然,社会流动和人口流动之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领导文萃:建国六十多年来,中国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情况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 唐钧:在前三十年的计划经济时代,强调的是高度的中央集权。当计划体制的神经中枢发出一个指令后,就要尽可能迅速传输到与之相关的操作终端。适应计划体制的需要,社会结构就要越简单越好。所以,当时的中国社会,被分为“两大阵营”,除了“人民内部”,就是一小撮“阶级敌人”。在“人民内部”,虽然也有“工农兵学商”之分,但这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一般而言,在城市里,你就是“单位职工”;在农村,你就是公社社员。重要的是,在理论上,“人民内部”是没有根本利害冲突的。一旦有冲突,就会有一部分人被划到“阶级敌人”那一边去。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实行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中国社会的各色人等社会经济地位开始变化,并最终导致了新的阶层分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老所长陆学艺教授,当时带领他的弟子做了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影响深远的研究课题,这就是“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按照课题研究所作的划分,当今中国社会已经分化为“十大阶层”。这十个阶层就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等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十大阶层各有各的经济利益,也就有了各自的社

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的相互关系

2012年第01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1,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77期) Total No .277 收稿日期:2011—09—20 作者简介:潘秀新(1986—),女,黑龙江牡丹江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 论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的相互关系 潘秀新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较小;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波及社会的各个领域,社会分层作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其中,对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的研究更是勃然兴起。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相互制约的方面:即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与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分层;高等教育;相互关系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1—0052—03 一、社会分层的内涵 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中的一种现象,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分层通常包括社会分层结构与社会流动两 个层面。社会分层是从静态的角度对社会结构的分化状态和结果进行的描述与分析;社会流动是从动态的角度对社会结构的分化状态和结果进行的描述 与分析。所谓社会分层是指根据一定标准,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得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以及占有社会资源的不同而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 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二、社会分层理论 对社会分层的研究,可以说古往今来皆有之,传统的社会分层理论主要有两大流派,即卡尔·马克思学派和马克斯·韦伯学派。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分层理论 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基本方法,阶级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⒈阶级的含义(1)经济范畴 阶级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就阶级的实质而言, 其主要是一个经济范畴。首先,从阶级产生和存在的本源出发,作为人类社会共同体的阶级,是在私有制成为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之后产生并依存于特定的社会生产体系,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 系是阶级内在的质的规定性,是阶级最本质的特征。 其次,马克思在深刻地揭示了阶级产生及存在的经济本源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阶级的基础和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准是经济因素,也就是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2)历史范畴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 阶级首先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的产生和存在是一种历史事实,人类社会不是从来就有阶级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与生产力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又不充分的情况相适应的。 (3)社会范畴 阶级还同时表现为一个更广泛的社会范畴。阶 级的本质是一个经济范畴, 阶级的产生、存在、发展和消灭最终要由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性质及发展状 况来说明。但是阶级一旦形成以后,阶级的存在、壮大、发展将不仅仅表现为经济关系,它同时还表现为基于经济关系的政治关系、社会关系等等更为广泛的社会存在。 ⒉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 阶级社会里,阶级分层反映了社会分层的本质特征。第二,社会分层并不是阶级分层,不能把 社会分层等同于阶级划分,不能对社会分层简单化。第三,社会分层是一种历史现象。第四,社会分层必 2 5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考试复习资料全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分层:依据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或现象。 2、社会地位:指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属性。具体指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3、社会不平等:是对垂直分化所产生的阶层、阶级之间关系的集中概括。具体指的是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权力、财富、声望、受教育机会等)在占有量、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性。 4、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社会地位向另一个社会地位的移动。由于人们的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密切相关.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上的移动也称作社会流动。 广义的社会流动是指个人社会地位的改变; 狭义的社会流动是指个人职业地位的改变。 5、官本位制:在改革开放前的身份制分层体系中.干部的分层是一个核心内容.人们常把它称为官本位制。以干部和官员级别的垂直分层作为大陆社会的分成体系的基础.并由此派生出全社会的分层体系。 二、简答题 1、社会学家考察社会不平等的两种范畴 1)第一对范畴: ①法律上的不平等:直接与社会地位相联系.具体指各个层次的社会地位享有不同的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这些相互区别的权利和义务得到社会的公认。 ②事实上的不平等:涉及具体人群间的关系.指尽管各个地位群体和个人在法

律上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但是由于各自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手段上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实际行使权利的差异。 2)第二对范畴: ① 稳定性不平等:指社会分层地位和处于这种分层地位上的成员具有长期固定的联系.以及社会成员长时期停留在同一阶层当中。 ② 暂时性不平等:指社会分层地位和处于这种分层地位上的成员具有短暂的、临时性的联系.社会成员有可能或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地位层次或自动跨越地位层次。 2、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的影响 韦伯的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对西方的分层研究产生深远影响.虽然现在西方对于分层的研究名目繁多.但都溯源于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主要特点有: 1) 都采用多元的分层标准。常用的有收入、职业、教育、技术、种族、性别、宗教 信仰等。 2) 都采用具有连续性的定量标准。权力、声望等都是可以量化的标准。 3) 引进了主观分层的标准.声望、地位的划分都直接取决于人们的主观评价。主观 法、声誉法等都受韦伯理论的影响。 3、帕累托精英循环理论的主要内容 精英 非精英 执政 ↑ ↓ 非执政 解读:箭头指向即精英的循环路线。 社会平衡的基本条件就是保持一定数量的精英。一个社会.只有执政阶层的能 A 执政精英 C 非执政精英 B 执政层的庸才 D 芸芸众生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使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国家税收的增加,从而导致个人、企业和国家储蓄的增长,国家资本的形成能力的增强。国家资本形成能力的增强,又能进一步带动投资的增加,增加投资又会导致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会推动教育投资的增加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此反复影响,就会形成这样的局面,没有教育的发展,国家资本形成能力就难以增强,投资也就难以增加,经济增长就难以实现,而没有经济增长,国家资本的形成又会受到影响,教育投资的继续增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就缺乏保证。因此,高等教育与经济必然要求相互适应,这种适应是双向的非均衡的互动关系。 一、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受制于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果 (一)经济增长为教育协调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教育一定程度上是指通过人力投资的基本形式——教育投资所形成的,按计划培养和训练劳动能力的活动。从这个角度看,教育的投资和经营可以看作是一个产业的一种投入产出过程。从负担的主体角度看,教育成本可以分为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两部分。高等教育的扩展需要增加相关的投入。教育协调发展,在根本上是要保证长期和持续的教育投入,但这必须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前提。 (二)经济增长对教育发展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还决定着劳动力的素质和教育培养人才的素质。从根本上说,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最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既决定着教育投资的需要量,也决定着教育投资的供给量。这必然要求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与发展速度与经济建设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相适应,在数量上相协调。 二、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一)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智力资源。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高科技含量已高达80%,日本为75%。在我国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如经济特区,科技含量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可以占到60%左右,但在一些落后的省份,自然型的农业经济和粗放型的工业经济还占很大的比重,高科技含量还不到15%。乐观地估计,全国经济发展中高科技贡献的平均水平大概在30%左右。很明显,我国要在21世纪追赶世界先进水平,除了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的兴起已经向人类昭示了一个重要信息,即在未来社会的生产中,劳动者的知识与技术水平将取代资本和自然资源而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高科技将为人类寻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新资源、新天地。 高科技的发展有赖于高水平人才的创新活动,而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则需要高等教育的精心培养。大学阶段的教育,类似制造一件产品的成型阶段,培养出来的人将直接进人社会的生产活动过程。个体在基础教育阶段所形成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要在高等教育阶段进一步发展为专门的应用能力,包括发展为实际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因此高等教育是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关键一环。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高级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水平,从而决定其可待续发展的能力。 (二)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知识基础和先进的科技成果。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知识、技术、产品是现实的力量。工具、工艺、方法与管理的水平直接决定着生产的效率。高等教育不仅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而且它还通过科研活动直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各种知识、技术和产品等支持,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高等学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既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又要提供知识贡献。由于高等学校具有多学科并存以及注重系统知识传授的特点,所以它在总结、整理人类已有知识成果以及开展基础研究方面往往占有一定的优势,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往往就是人类知识的一座宝库。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随着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强调,高等学校越来越重视科技成果的开发、转化和推广工作,

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金融3班 许乐 20101810326 摘要:教育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焦点,对社会分层及社会流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其中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有消极的阻碍作用。特别是如今的中国教育的公平性正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质疑,研究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教育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促进作用阻碍作用阶级 导语:时至今日,中国的教育问题似乎成了人们的焦点。然而为何会有这么多人持续的关注教育并致力于改善教育现状?教育或则教育的公平对社会分层、对社会流动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下文将对此进行论述。 社会分层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成不同层次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分层结构愈加复杂,影响社会分层的因素越来越多,分层标准的多元化改变了传统社会认知下的“世袭身份”,这表现在社会成员的地位、收入、权利等社会资源的占有被更多因素所牵制,教育问题是其中一个分支。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目前有两种观点,第一种消极观点,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社会理论》一书中指出:教育是阶级再生产的机制。并在《教育、文化和社会的再生产》这部著作中,布迪厄令人信服地向人们说明,隐藏在传授知识等众多正面功能背后,教育机构同时也是在生产社会不平等并使之合法化的方式,是现代社会中阶级再生产的一种重要机制。因为正是通过这种教育机构,家庭背景的差异甚至对同语言和生活方式的熟悉程度的差异,被转化成学校考试成绩的差别。这样,教育就不断地将社会中已有的阶级结构复制出来。布迪厄的阶级再生产理论强调了教育对于阶级结构的维护和复制的作用。 第二种积极观点,教育是社会文明传递的主要载体,人的现代化作为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在其实现的过程中,教育无疑担负着重大的社会功能,所以人们认为后天教育是导致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改变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对社会流动起着积极作用。另外,学习是人一生中的社会和个人经历,它会改变人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方式,实现人格和世界观、价值观的多方面塑造。教育是社会的一种筛选装置,各个阶层可以藉此改变阶层流向.教育为社会流动与社会合力分层提供了动力。首先,教育程度越高,所在的社会阶层就越高,反过来,社会阶层越高的人,更有资本提高自身知识、能力和素养。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素质不断提高,教育在保持社会阶层原有的状态之外,还使不同教育程度的人流入不同阶层,因而形成循环,促进社会发展。很多研究表明,后天的教育是导致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改变的主要因素之一。 但是,如站在今天中国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来看待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我们不得不提出更多的问题。而实际上教育是社会的一种筛选装置,各个阶层可以藉此改变阶层流向。我们看到教育对社会分层之间产生了两方面影响。积极方面,教育为社会流动与社会合力分层提供了动力;消极方面,教育制度使社会成员在原有的社会分层结构上产生了教育分配不均的现象。也就是说,所受教育的不同程度将社会成员在文化上划分为不同层次,并直接归为不同阶级中。另一方面,在中国渐进的社会改革中,不同社会阶层所占有的文化、社会、经济资本不同,影响着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在教育质量的地区、学校、层次、规格、专业选择上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八章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 1、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 会资源的机会和能力不同而呈现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现象和过程。 2、社会资源:是指人们所能占有的经济利益、政治权 力、职业声望、生活质量、知识技能,以及各种能够发挥能力的机会和可能性,也就是能够帮助人们满足社会需求、获取社会利益的各种社会条件。社会资源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稀缺性,二是有用性。人们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和能力不同,既成了对人们社会地位高低的评价依据,也成了人们社会分层地位的基本标志。 3、社会分层具体表现为人们在社会地位方面的差异。 社会地位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社会成员通过各种途径(出生、继承、社会化、就业、创造性活动等)占据种种不同的社会地位,获得种种不同的社会身份,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 4、社会分层的根源在于社会分工和私有制。 5、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层理论的特点:第一,阶级分层 反映了阶级社会里社会分层的本质特征。第二,社会分层并

不都是阶级分层,不能把社会分层等同于阶级划分,不能对社会分层简单化。第三,社会分层是一种历史现象。第四,社会分层必然导致社会冲突。 6、西方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有多种,但其中影 响最大的是韦伯的分层理论和帕雷托的精英理论。 7、韦伯的分层理论。韦伯主张从收入、权力、声望三 个角度划分人的社会地位。这三种东西在任何社会都是有价值的和稀缺的,因此在各种社会中,人们总要追名、逐利、争权,社会分层结构就是用等级秩序将上述活动纳入制度化轨道。韦伯的分层理论对西方分层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后的分层理论都是源于韦伯的分层理论。 8、帕雷托的精英理论。精英,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社会 集团,而是指那些具有特殊才干,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社会成员。这些在不同领域获得最高分数的人可以划归一个等级,即精英人物。社会平衡的基本条件就是保持精英的循环路线的畅通,以使执政阶层中总能保持一定数量的精英。 9、社会阶级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处于相同地位 的人们所组成的一种大的社会集团。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主要体现为教育受到政权性质、政治体制以及政治纲领的制约,同时又通过发挥教育的政治功能而服务于政治,实现社会的政治目标。考察教育与政治体制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主要表现为政权的性质、政治制度及政治纲领对教育的影响。 1.政权性质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利 政权的性质,其实质是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并为谁服务。政权的性质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及受教育的权利。在阶级社会中,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使教育能够服务于自己,首先就要把教育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具体手段主要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颁布法令、规定学校的办学宗旨来规范学校的政治方向;任免教育机构的领导人等,从组织上保证其领导权;利用经济力量,通过财政拨款等方式对教育实行有效控制;以及通过思想意识和文化传统的力量来影响和左右教育的发展方向等。 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也决定了谁能够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决定教育为谁服务时,我们最关心的是公正,然而政治上的不平等往往决定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古代奴隶社会只有奴隶主的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权利,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最高统治者哲学王是天生的贵族,他所要接受的是最高等的教育。文艺复兴以来,资本主义民主、平等的思想促进了教育的世俗化、民主化的改革。但是双轨制的教育制度只保证了社会中、上阶层的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贫苦的劳动人民的子弟只能接受普通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目的仅是保证为资本主义的工业生产提供合格的劳动力资源。目前我国尽管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还很薄弱,但国家不仅在宪法上规定全体国民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而且也采取了种种办法,力求使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有同等的入学机会。并通过多种形式对特困生给予资助,保证学生不至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2.政治体制决定了教育的体制 政治体制是指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形式,如是中央集权制还是地方分权制等。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决定了它的教育体制,对于教育而言,主要表现在政治体制对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上。例如,由于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的国家政权管理形式,因而与之相应的教育采用的就是地方分权的管理体制。而实行中央集权制的法国,其教育则是由国家统一管理的。 3.政治纲领决定了教育的方针、目的 政治纲领是一个国家政体的具体行动指南,是政治理想的具体化,它规定了教育事业的方向、目的、途径等 教育目的集中反映了特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总要求,其性质主要是由掌握领导权的统治阶级的政治纲领决定的。在一定的政治制度下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能服从并服务于国家政权的人才。封建社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臣民,近代民主社会

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论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摘要:随着世界全球化的推动,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各国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是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高等教育社会发展促进作用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龙头,它具有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功能;具有为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动力的功能;具有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直接提供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功能。若从宏观上分析高等教育则具有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几个方面的功能,这些功能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 一、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 高等教育是社会的一部分 高等教育同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一样都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我们谈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主要是指其与其他社会现象和子系统的关系。但是,高等教育又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现象,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具有密切的关系,但又不能单纯看作经济基础或上层建筑,所以它有时可以相对超然于社会之外发挥独特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三点启示:一是把高等教育看作社会的一部分,高等教育对社会可以在内部起作用,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也是无处不在的;二是高等教育必须融入社会,高校办学要具有较大开放性,不断从社会吸收思想和信息;三是高等教育要保持

相对的独立性,具有较强的创造性,以体现在社会中的独特价值。 (二)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状态 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发展表现出三种状态,一是适应于社会发展,二是与社会发展相对同步,三是超前于社会发展。这三种状态是同时存在的,表现在一方面高等教育在不同方面分别会处于与社会发展关系的不同状态,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在整体上会不断在这三种状态之间变化,时而表现为以适应为主,时而同步或超前。 二、高等教育对社会各方面的推动作用 1、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革命的深化,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现代社会已越来越清楚地表明了: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而教育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首先,高等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把可能的劳动力变为现实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第一线,不但需要受过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工人和初级技术人员,而且越来越需要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而科技人员的培养需要高等教育,所以今天的高等教育决定着明天的科学文化和经济发展,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高等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把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高等教育使得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

教育的不平等性与社会分层问题

重释教育的不平等性与社会分层问题 [摘要] 教育平等是人类追求社会平等之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这个梦想, 不同时代的人曾有 过不同的阐释; 即使在今天, 人们对教育不平等性问题的理解仍然是莫衷一是。 因此, 在以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时代背景下, 国家和社会应重视教育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 使其更健康 地发展, 成为推动时代前进的动力。 [关键词] 教育不平等社会分层贫困阶层 1999 年底, 《中国青年报》披露了一份关于中国 公民高等教育的报告。报告对北京多所高校2000 余名 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 这些学生里, 28% 来自北京, 30%来自北京以外的城市, 24%来自全国各地不出名的 城镇, 18%来自农村。也就是说, 城乡大学生的比例 分别是82.3%和17.7%。 [1] 这个比例是否可以推断到全国, 我们不得而知。但大学中来自农村的生源比重不断降低, 甚至一些城市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在升学上也遇到困难, 更重要的是, 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在初级教育阶段就开始接受质量差异很大的教育,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在逐步进入结构定型化的社会中,这是一个如何提供有效的社会改革机制以确保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 从而实现教育的平等性问题。 一、教育不平等性问题现状的剖析 当今时代, 新的社会阶层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的 加快, 使得教育从传统的闲暇———边缘地带走向了社 会的中心, 教育成为改善人生的重要手段, 教育不平 等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自古以来虽然在人类 社会中就存在着对社会公平、教育平等的理想追求, 并逐步地从理论层面落实到世界各国的制度、法律实 践当中, 但对教育平等的追求从未像今天这样引起人 们的关注。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来看, 对教育不 平等性问题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城乡之间、国家( 地区) 之间、阶层之间、种族之间及性别之间的不平等, 以 及入学机会、专业选择、学业成功机会的不平等等方 面。我国的经柏龙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 总结出了我 国教育的七大不平等性, 即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 平等; 重点学校教育与一般学校教育的不平等; 学校 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平等; 男童教育与女童教育的不 平等; 优等生教育与后进生教育的不平等; 升学教育 与就业教育的不平等; 关注知识与关注能力的不平等。 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还只能在以公有制为 基础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份, 在以按劳分配为主 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不同劳动者之间在体 力和智力方面的差别对他们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仍有

关于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认识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 众所周知,印度的种姓制度已经有2000 多年的历史,在这种制度下,印度社会被分为社会地位不同的四种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社会不平等是以“等级”的形式存在的,在罗马就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到了19世纪,人们广泛使用“阶级”和“阶层”概念来描述社会中人们的地位等级。而从这些现象看来,我们就可以明确社会分层是建立在制度,法律,规范和社会结构基础上的,比较稳定持久的,已经制度化的社会不平等关系。因此,社会分层是依据一定的同一性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虽然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在不断的提高,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种姓制度依然以各种方式顽固地存在着。广大低种姓的民众和“贱民”依然没有土地,被逼在有辱人格的条件下工作,并且接受着高种姓人的虐待。翻开报纸,几乎每天都有种姓暴力的报道,或因种姓不同通婚而自杀,被杀,被烧,被裸体游街的;或因不同种姓间的世仇而血腥残杀的。至于低种姓民众在各种场合被歧视,被隔离,受虐待,受排挤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种种迹象表明社会分层早已经根深蒂固。 但是归根到底,怎么会出现社会分层呢?我想只有更好地理解社会分层的基础才能更好去认识它的现象。 根据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对社会分层理论的认识,他认为其是多维的。而在后来,他的方法被其他社会学家逐渐细致化和扩大化,最后提出了划分社会层次结构的三重标准,即财富---经济标准,声望---社会标准,权利---政治标准。 韦伯认为,财富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遇,这就是个人用其经济收入来交换商品与劳务的能力,即把收入作为划分社会阶层,阶层结构的经济标准。穷人更穷,富人更富。这句流传在民间的话,似乎一语道破了现在社会阶层的经济现状,多少人想通过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可是终其究竟,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如愿呢? 社会标准指个人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获得的声誉与尊敬。在西方分层理论中,常常按这个标准把不同的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的社会身份群体,即那些有着相同或者相似的生活方式,并能从他人那里得到等量身份尊敬的人所组成的群体。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经常说到的“暴发户”,不少的暴发户总以为自己的经济环境得到很好改变可以获得社会的认同,但是他们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想要处于的那个社会阶层,从一开始就不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所以要想获得认同获得尊重,我想确实需要很大的努力来改变这个社会角色。 政治标准指权力,权力不仅取决于个人或群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也取决于个人或群体在科层制度中的地位。虽说是划分社会地位一个不可缺少的标准,但是引出的问题和影响却不少。前几天,辽宁的一女大贪官被依法判处死刑,贪污金额接近一亿,一个小小的土地局科长竟然靠着不断的贪污,直升

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

知识真的改变命运吗 教育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改变命运的有效途径,特别是与职业直接相关高等教育。对于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来说,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到今天的高考我们都信奉“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然而随时大批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出现,我们开始质疑知识真的改变了命运吗?高等教育在真的增加了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机会可能性了吗?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真的平等的吗?当高等教育的不平等问题日益严重,当高等教育不能解决自身的不平等的时候,人们将视角转向了社会分层,探寻影响高等教育不平等的影响因素。高等教育被认为是在以职业,财富,权利为特征的社会分层中能够实现社会流动的有效途径,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推进,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否还在发挥积极的作用备受争议。因社会各阶层无法实现合理的流动,可能存在引发社会矛盾的潜在隐患。那么高等教育在现存的社会分层中如何促进社会流动及社会分层如何影响高等教育平等是我们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这个问题。 一、概念界定 (一)社会分层在《社会学词典》中解释为社会分层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社会过程,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或阶层化。 (二)社会分层理论在社会学家分析社会结构的过程中提出了社会分层理论。社会分层的研究最初是西方社会学家在分析社会结构

时提出的。德国社会学家韦伯首创社会分层理论,他提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划分社会层次的三重标准,即财富———经济标准,权力———政治标准,声望———文化标准。随后又提出了一系列的相关理论。(1.功能主义理论 2.冲突理论 3.协调理论) (三)社会流动是指不同社会集团或阶层的人由于各种利益驱使或者各种原因所迫改变自己当前社会结构地位的一种社会行为。人们总是倾向于向高层次的社会地位移动,即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社会流动也分为很多种分类方向上的上下移动,平衡移动,还有学者分为个体流动和群体的流动,等从不同的维度对于社会流动进行分类,在讨论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时我们更多的是关注社会的向上流动。所以在本文我们的社会流动基本上指的是向上的流动。 (四)阶层辈出率高等教育机会阶层辈出率是根据代际间教育流动的结果计算出来的,反映的是结果公平原则、比例公平原则,反映了不同阶层子女在接受高等教育人数上的比例情况,可以部分地体现不同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机会方面的差异程度。高等教育机会阶层辈出率是反映教育不平等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指的是指某一社会阶层女在大学生中的比例与该阶层人口在同一社会全体职业人口中所占例之比。计算公式为阶层A的辈出率=大学生中阶层A的子女所占比例/阶层A人口占同一社会全体职业人口的比例其中阶层A人口占同一社会全体职业人口的比例数字在本研究中借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得出的总社会阶层比例数据。 二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关系

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均等

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均等 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均等 一、社会分层 (一)、社会分层的产生及含义“分层”(stratification )最初是个地质学概念,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分层现象的研究最初是西方社会学家在分析社会阶级结构时提出的。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此借用这一要领来分析社会的纵向结构。 一种定义认为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1]。社会不平等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是以“等级”的形式存在的。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领主、陪臣、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等级内部还有各种独特的等级。到了19 世纪,人们广泛使用“阶级”和“阶层”概念来描述社会中人们的地位等级,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逐渐形成两大敌对的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K ·马克思和F·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与阶级斗争作出了独特的分析,在理论上有着重大的贡献。而后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研究了马克思的阶级分层观点,提出一套不同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 中国的谢维和教授认为社会分层,既可以是一种社会现象,也可以是一种分析和研究社会现象与结构的方法。根据一般社会学的规定,把社会分层规定为,依据一定

的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过程。或者更详细地说,社会分层是指人们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关系不同层面上的同一性而形成的社会层次结构。这种社会层次结构是社会分工出现以来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2] 社会分层结构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根据社会学的一般理论,社会分层的基本假设是:在社会中,通常都存在着一整套与各种社会地位相适应的条件。也就是说,人们要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至少必须符合或满足这一地位所要求的基本条件。换言之,人们必须已经具有或获得了一定的社会资源,才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当然,这些条件或对于一定的社会资源的标准,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二)、影响社会分层的因素社会学家布劳认为影响社会层次结构分化的因素包括人们的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权力等,这些因素能够引起人们之间在等级上的差异。他将这些因素称为“等级参数”。 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分析人们社会地位的高低时,所引用的分析参数是经济收入、社会声望和权力。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引入了“资本”的概念,他提出了四种资本,即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符号资本是前三种资本的合法形式。 日本学者天野郁夫也指出:“现代产业社会里,人们社会地位的高低,取决于他拥有多少‘社会资源' 。所谓社会资源,一般是指财富、权力、威望、知识和技能四者,人们对这些资源的拥有量越大,其社会地位就越高。” [3] (三)、社会分层的界定因为人们对社会分层的研究总是从各自的研究目的出发,所以也就对社会分层有不同的界定[4] 1.阶级体系说马克思是从社会生产关系中提出了阶级体系的分层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日渐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其中产权是确立阶级的基础。在马克思阶级体系说的影响下,许多西文社会学家提出了一些类似的观点和学说,诸如,(1)三个阶级理论,即把人分成上等阶 级、中等阶级和下等阶级。(2)林德的两个阶级模式,如企业家阶级与工 人阶级。企业家阶级由商业和工业管理者以及通常被称为专家的人级成,其 它人则属于工人阶级。(3)米尔斯的阶级模式。把工人分为蓝领和白领两 个阶级。白领指从事脑力劳动的技术熟练工人,蓝领指非熟练的体力劳动 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