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汇报之县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

工作汇报之县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

工作汇报之县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
工作汇报之县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

县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

【篇一:某某县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

【篇二: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

##县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

尊敬的##常委、各位领导:

首先,对##常委一行莅临##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根据安排,现将##县服务业发展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我县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

2011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4.2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

21.5%,同比增长11.8%。回顾我县服务业发展情况,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商贸业势头强劲。2011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3亿元,同比增长19.4%。全年新增限额以上企业15家,全县限

额以上企业累计已达44家。截至2011年底,全县商贸物流业共有

各类企业近300户,个体商业20600多户。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场超市有2家,已建特色专业批发市场6个。

(二)物流业方兴未艾。近年来,我县强力推进“工业立县”战略,

经济总量快速扩大,促使我县商贸物流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新

增交通运输业46户,目前全县有交通运输企业 150余户。

(三)旅游业蓬勃发展。抢抓合肥经济圈建设机遇,发挥##“一公、两馆、两湖、三山”(包公、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褚老

圩新四军东进抗日纪念馆、巢湖、岱山湖、四顶山、浮槎山、龙泉山)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红色旅游和宗教文化旅游。岱山湖旅游度假区晋升为4a级景区,撮镇

— 1 —

镇、长临河镇、古城镇、白龙镇被评为全省优秀旅游乡镇。2011年,全县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亿元。

(四)房地产业发展迅猛。近年来,我县房地产业呈现出持续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房地产投资不断增长,住房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物业管理不断加强,城市房屋拆迁日益规范,房地产业已发展

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截止2011年12月底,全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3.4亿元,增

长16.3%;施工面积290.7万平方米,增长44.9%,其中新开工面

积112.1万平方米,增长32.9%;商品房销售面积64.2万平方米,

增长21.4%;房屋销售额31.4亿元,增长44.9%。

(五)金融保险业稳步发展。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

业发展速度加快,徽商银行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湖星村镇银行成

立开业,组建3家小额贷款公司和5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全县已初

步形成了以国有独资银行为主体,保险、证券、信用社、小贷公司

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

余额达到167.2亿元,比年初增加25.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06.2亿元,比年初增加25.7亿元。

(六)公共服务日趋完善。县城作为县城服务业发展的大平台,近

年来县政府加大投入,改造了县城主要干道的快慢车道和县城商业

门面立面,加大了文明创建,治理了散、乱、脏现象,集聚了人气,提升了形象。投资11亿元,新建改建了包公大道、桥头集路一期等18条总里程40公里的城市干道和八斗路桥等4座桥梁。合店路改

造工程建成通车,合马路二期、南淝河大桥、— 2 —

二、发展服务业的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为加快服务业发展,我县成立了高规格的旅游和现

代服务业工作领导组,县委书记担任第一组长,县长担任组长,县

政府有关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

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委,负责旅游和现代服务业牵头协调和推进工作。

二是加大有效投入。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争取国家和省服务业发展

引导资金的配套、扶持,以此引导民营经济与外资向服务业聚集,

促进我县服务业的快速发展。2011年,全县服务类及基础设施项目

招商引资66亿元,占全县总量的38.3%;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

成118.1亿元,增长43.1%,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44.9%。

三是优化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扶持服务业

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县委、县政府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

经济发展环境的决定》,开展了民主考评百名科长活动,积极开展

政银企对接,最大限度打破制约服务业发展的各类障

— 3 —

碍,对投资规模大、发展成长性强、社会效益好、带动性强的服务

业项目,给予更大扶持政策,调动全社会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

四是狠抓项目建设。2011年,服务业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6.5

亿元。总投资5.4亿元的星光国际购物广场,已完成投资2.2亿元;

总投资1.25亿元店埠镇美食一条街已完成投资1亿元,主体建设已

完工,正在进行装饰和绿化;总投资6.8亿元的岱山湖旅游开发项目已完成投资2.6亿元,完成古岱路半幅建设、休闲运动、温泉度假村、餐厅、别墅木露台等。总投资14亿元的华东国际建材交易中心已完

成投资9.2亿元,基本建成商贸、物流、会展、仓储、加工、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建材交易中心;永辉华东物流园进展顺利,省名特

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安粮钢材大市场一期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

正在建设。

五是注重平台建设。2010年5月31日经省政府批准,安徽合肥商

贸物流开发区正式筹建,成为我省首个、也是唯一的商贸物流省级

开发区。该开发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规划面积7.4平

方公里,将以商贸物流业为核心,依托该区域便捷的交通网络,建

立立足合肥五大工业组团、面向全省、辐射中部各重点城市的商贸

物流基地。该区域将成为合##部承担商品展示交易、公铁水运货运、区域内配送、配套仓储以及国际贸易等活动的重要平台。开发区基

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作为开发区贯通南北的主干道—双向8车道

的东风大道i标段、Ⅱ标段以及燎原大道和接通市区的供水管网已建

成投入使用;撮镇污水处理厂、幸福广场、幸福家园污水处理站、

裕溪路绿化提升工程正在建设;— 4 —

龙塘片区污水管网、和平路即将动工。招商引资势头迅猛。合肥裕

隆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大市场、华东国际建材中心、安粮钢材大市场、中国中部小商品博览城、华东国际汽车城、永辉安徽总部暨华东物

流配送中心等一批投资过亿的项目纷纷入驻,商贸物流业聚集发展

的态势初步形成。截至2011年12月份商贸物流开发区共引进协议

资金70亿元,2011年度完成招商引资县外资金22亿元,其中省外

资金20亿元。

三、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县服务业发展仍然存在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发展水

平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新兴

服务业发展不充分,严重影响县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主要表

现在:

一是比重偏低。2011年,全国gdp总量中服务业的比重达到

43.1%,而我县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与全国比低了

20.3个百分点,低于全省9.4个百分点。

二是结构不合理。传统行业仍占服务业比重的一半以上,商贸流通、饮食服务等传统服务业项目投入相对较多,科技、现代物流、信息

咨询、社区服务等新型服务业发展不足。

三是竞争力不强。多数服务企业规模小、档次低、经营管理方式落后,且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发育程度低,发展动力和市场活力不足。2011年全县共计44家限额以上企业,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061万元,仅占全县社会消费品总额的5.3%。限额以上企业偏少,规模偏小,不能满足群众需求,使我县高端消费大都流入合肥,严

重制约我县商贸物流业发展。目前我县还

— 5 —

【篇三:关于加快我县服务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我县服务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沂南县服务业管理办公室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其

发展是衡量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

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了经济总量,改善了产业结构,服务

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及时准确

把握服务业发展现状,对于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

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为打造活力、实力、魅力新沂南具有非

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分析研究我县服务业发展

现状,剖析我县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提升我县服务业发展

水平的对策思路作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关发展对策,供领导参考。一、我县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县服务

业迈入快速发展期,初步形成了“以商贸流通为基础、金融房地产为

支撑、旅游休闲为亮点”的产业架构,已成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总量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服务

富县”战略,通过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搭

建融资和信息平台,加强与县外企业合作,改善了投资环境,营造

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全县服务业呈现出总量快速增长,规模不

断扩大的良好局面,并成为我县工业

化、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推力。2010年全县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7.5亿元,同比增长14.6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2005年相比,提高

了4.1个百分点,达到37.1%,拉动经济增长5.2个百分点。2010

年服务业国、地税收入分别突破亿元大关,达

1.18亿元和1.4亿元,分别增长7.2%和31.8%,占全县税收比例达40.58%。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21万人,约占全县二、三产业从业

人员总量的49%。2011年1-5月份,预计实现增加值32亿元,比

去年同期增长41%。

现代物流产业稳步发展。2010年,我县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

投入,道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承运能力大大提高。全县通车里程

达到2800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1596.3万吨,货运周转

量460290.4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1052.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74543.6万人公里。今年全县共有物流企业38家,1-5月份,完成

公路货物运输量989.2万吨,货运周转量271460.9万吨公里,同比

增长31%,完成客运量448.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46570.5万人公里,比去年增长39%,现代物流业发展稳中有进。

商贸流通产业保持快速增长。随着流通领域竞争加剧,超市、连锁店、专卖店、便利店等新型经营模式不断崛起,多元化的商贸流通

竞争格局初步形成。许多县外具有一定实力、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型

商业集团如:东方、百姓、金鹰、百成汇等纷纷入驻我县,抢滩占

领市场。我县商贸整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消费环境明显

改善。农村消费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

下乡”深入推进,下乡产品

销售数量、销售金额持续攀升,为拉动我县农村市场消费提供了有

力的支撑。1-5月份,全县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59279台部,销售金额1.47亿元,补贴资金0.1911亿元,同比增长159%。预计全县实

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1亿元,同比增长16.21%。全县批发业商

品销售额2.06亿元,同比增长8.64%,零售业商品销售额15.66亿元,同比增长13.39%,住宿餐饮业营业额

5.35亿元,同比增长29.08%,商贸流通已成为我县服务业发展新

的经济增长点。

科技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大发展,使科

技信息业成为服务业乃至国民经济中最为突出的行业之一。1-5月份,

我县邮电业务总收入4422万元,同比增长 13.6%。通信网络实现了由人工向自动,模拟向数字、小容量向大容量、单一业务向综合业

务的转变。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到9.88万户,移动用户达到12.11

万户,宽带用户达到5.08万户;1-3月份累计申请授权28项,专利60项,同期递增81.82%,从事科技成果研究的厂办、民办科研信

息机构87家。科技信息业已成为引人注目的高增长行业,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逐渐增大。

房地产产业逐年增大。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房地产开发建设步伐明

显加快,商品房消费持续扩大,居民购买房产继续成为消费热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逐年增大,2010年,我县房地产开发投资11.7亿元,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25.2%,全县新上房地产开发

项目38个,开发面积83.57万㎡,同比增长31.7%,销售面积23.1

万㎡,销售额4.12亿元,同

比增长45%。进入2011年以来,随着我县《鼓励低收入家庭进城购买商品房》政策的实施,房地产开发更加火爆,1-5月份审批129万㎡,开工建设房地产项目21个,开发面积49万㎡,预计全年完成房

地产开发面积110万㎡。

文化旅游产业迅猛崛起。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

转方式、调结构的着力点,采取“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民间参与、

多方受益”的旅游开发模式,努力将旅游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动力产业、优势产业,并以此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发展服务业的突

破口,确立了“打文化牌、唱生态戏”的旅游业发展战略。截至目前,已建成开放景区10处,其中aaaa级景区2个、aaa级景区4个,

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个,打造了“智圣

故里、红嫂家乡、温泉之都、休闲胜地”的旅游品牌。到沂南“逛汉街、游竹泉、受教育、泡温泉”已成为一张名片。2010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96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9.8亿元,增长230%,全县服务业产值占比提高了1.5个百分点。今年1-5月份,全县共接

待国内外游客185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9.25亿元,增长18%。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县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金融保险产业稳步发展。随着临商银行入驻沂南,目前全县共有金

融机构9家,保险机构27家,各种与金融机构发生业务的中小担保

民间融资机构7家。1-4月份,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21亿

元,同比增长12.7%,各项贷款余额53.34亿元,同比增长6.1%。

保费收入1.561亿元,同比增长

38%。

服务业重点项目投入加大。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对交通、通信、

城乡电网改造、房地产开发、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等方面

的投入,服务业对一、二产业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强,投资成倍增长,竹泉、汤泉、诸葛亮城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完工。今年1-5月份,

全县36个服务业重点项目,总投资达34.3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

15个,续建项目21个,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4.6亿元。服务业投资增长成为扩大需求、促进增长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为一、二产

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我县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服务业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与全省及周边兄弟县

区相比,仍存在着速度不快、层次较低、比重偏小、支撑力不强等

突出问题。一是总量不足、比重偏小。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

值131.5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6.69亿元,同比增长16.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7.5亿元,同比增长14.6%,占地区

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1%,与先进地区比较,占比偏小。二是服务

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企业的基本状况是“低、小、散、弱”,即

档次低、规模小、分布散、竞争力弱,缺乏具有带动区域性发展的

规模企业。多数企业是自发投资形成的,小规模经营,服务内容仍

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等行业,较高层次的知识、技术型服务业包括

现代中介咨询、物流、信息等较为落后。三是我县服务业行业之间

发展也不平衡,传统型、消费性服务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而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