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下册 单元测试(七)走向未来的少年-2020年秋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全册

下册 单元测试(七)走向未来的少年-2020年秋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全册

单元测试(七)走向未来的少年

(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45分)

1.2019年8月3日,第十二届全球青年模拟联合国大会在北京开幕。本次会议的主题为“We are WE(不忘初心)”,来自全球88所学校的1 000余名青年学生代表,在9个分会场、23个委员会上畅谈世界风云局势。通过参与模拟联合国会议,有利于中学生( )

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解决问题能力②了解人类文明进程③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④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接上题)为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要求,我们青少年应( )

①丰富知识储备,增强人文底蕴②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③增强责任意识,勇担历史使命④学会观察思考,培养创新能力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3.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②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③青年应积极关切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积极承担历史使命④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青年是推动祖国发展、进步、富强的重要力量,这要求青年( )

①肩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成为国家的栋梁②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④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决定着国家未来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5.世界需要青少年的积极参与,世界必须聆听青少年的声音,鼓励他们拥有远大的抱负。走向世界的中国青少年需要( )

①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②掌握相应的知识,在与世界各国青少年交流中提高我们的影响③学习并接纳世界各国的一切文化④在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小明接待了来中国访学的美国学生,在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的一段时间里,小明有很多收获。下列活动内容与小明的收获,对应错误的是( )

①有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的国际视野②讲好中国故事、向国际社会传播好中国声音③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④承担起在人类共同发展中应尽的责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对图中的学生,你的正确建议是( )

①调整心态,坦然面对②自我暗示,调节情绪③树立信心,应对挑战

④依赖父母,摆脱压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青少年要把学习和实践作为首要任务,这是因为( )

①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和义务②学习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③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④实践有利于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0.实践出真知。我们不仅要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下列名言、诗句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②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④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下列对图中人物疑问回答恰当的是( )

①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知道自己想做什么②把握自己的个性特长,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③套用照搬他人的成功模式④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思考自己能够做什么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2.职业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名词,它的产生、发展、丰富都是随着历史进程而演变的。时代发展到今天,职业得到空前的发展,世界职业展现出一幅新的图景。下列对此描述正确的有( )

①当前社会分工逐渐细化,传统职业正在变革,新兴职业正在兴起②人们的职业选择越来越丰富③职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④这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挑战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李克强总理考察宁夏银川iBi育成中心时,遇到一位熟悉的“小朋友”。6年前李克强总理在走访银川一家低保户时,鼓励这位正在家中待业的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如今,在总理的鼓励和“双创”政策支持下,昔日的这位待业大学生,已经变成一家公司的CEO。据此回答13~14题。

13.这位大学生的经历告诉我们( )

①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②自主创业是实现自身发展的途径之一

③传统就业方式已经完全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④国家的鼓励和“双创”政策给劳动者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李克强总理在考察时说,各级政府都要尽可能创造更加公平便利的创业环境,让更多有为青年拥有施展抱负的用武之地。为此,我们需要( )

①顺应时代的变化,做好多方面的准备②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迎接未来世界的挑战

③放弃当前学业,抓住机遇创业④人人去争做创业先锋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③

15.米公益创始人莫子皓本来可以选择一份工资高、福利好的工作,但他在毕业前却选择了投身公益事业。他说:“我们没有盈利,但我觉得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这启示我们进行人生选择时要( )

①理性分析主客观条件②把个人前途与社会发展、国家需要结合起来③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把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放在首位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2分)阅读材料,简要回答。

2019年8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甘肃山丹培黎学校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因此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山丹培黎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职业学校。路易·艾黎先生提出“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办学宗旨对今天我们发展职业教育依然有借鉴意义。要继承优良传统,创新办学理念,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1)“手脑并用,创造分析”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6分)

(2)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讲话对我们的职业选择有何启示?(6分)

17.(14分)材料分析题

2019年9月5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发布《关于表彰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的决定》,授予“航天工匠”王曙群等58人“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1989年,满怀憧憬的王曙群从新中华机器厂技校毕业,到厂报到。进厂后做的第一个工种是钳工,他勤勤恳恳。对接机构初期研制时,厂里把钳工技能最好又最肯不断学习的王曙群抽调到研发组。从此,他就与对接机构结缘。

有一次,对接机构差动组合在测试区测试,输出效率出现衰减状况。工作台上的王曙群不是把差动组合拆分开来分析,就是查阅资料,或者在做试验。“到底是什么问题?”问号

整天在他脑中盘旋。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月后,他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迅速着手改进,结果输出效率比设定参数最低值提高了10%。

30年来,王曙群始终坚守在航天生产一线,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他先后完成论文15篇,申报专利5项;为企业培养出42名高级工、17名技师。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敬业,是获得成功的基础。”

(1)你从王曙群身上看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

(2)“敬业,是获得成功的基础。”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

(3)王曙群的经历对你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何启发?(4分)

18.(16分)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还有三个月小芳就要参加中考,初中就要毕业了,可她的心情一直很烦:妈妈希望她考上省级重点高中的宏志班,老师希望她中考全市第一;在与同学相处时,自己的作业还没完成,其他同学又来向她请教……小芳的精神几乎崩溃,她心里更加烦躁不安。

(1)你认为小芳“心里更加烦躁不安”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假如你是小芳的好友,你会给小芳提出哪些建议?(6分)

材料二:一位中学校长在初中毕业典礼上这样说:这一刻,看着青春飞扬的你们;这一刻,想着即将离开初中校园的你们,我百感交集:时间真是美好而残酷!逝去的岁月里,你们也完成了自己的成长与蜕变。作为校长,在你们即将踏上新的征途时,我想送你们两句话:把发展当作一种追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活到老,学到老”……

(2)初中三年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4分)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校长送给我们这两句话的用意。(6分)

19.(13分)活动探究

即将告别初中生活,回首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一路欢歌笑语,一路风雨相伴,有许多令我们难忘的人和事。同学、父母、老师,正是有了他们的陪伴和付出,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九年级(6)班准备召开一次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回望成长】

(1)回顾三年初中生活,最让你难忘的、最快乐的一件事是什么?请写出你的快乐体验。(4分)

【忧虑前途】

(2)马上要毕业了,小鑫对未来有一些担心、紧张。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开导他。(4分)

【助力践行】

(3)“畅想”非“妄想”,畅想未来,行动最具说服力。请你给同学们写出你的建议或做法。(5分)

单元测试(七)走向未来的少年

(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45分)

1.2019年8月3日,第十二届全球青年模拟联合国大会在北京开幕。本次会议的主题为“We are WE(不忘初心)”,来自全球88所学校的1 000余名青年学生代表,在9个分会场、23个委员会上畅谈世界风云局势。通过参与模拟联合国会议,有利于中学生( D )

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解决问题能力②了解人类文明进程③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④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接上题)为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要求,我们青少年应( A )

①丰富知识储备,增强人文底蕴②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③增强责任意识,勇担历史使命④学会观察思考,培养创新能力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3.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D )

①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②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③青年应积极关切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积极承担历史使命④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青年是推动祖国发展、进步、富强的重要力量,这要求青年( A )

①肩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成为国家的栋梁②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④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决定着国家未来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5.世界需要青少年的积极参与,世界必须聆听青少年的声音,鼓励他们拥有远大的抱负。走向世界的中国青少年需要( B )

①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②掌握相应的知识,在与世界各国青少年交流中提高我们的影响③学习并接纳世界各国的一切文化④在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小明接待了来中国访学的美国学生,在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的一段时间里,小明有很多收获。下列活动内容与小明的收获,对应错误的是( D )

①有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的国际视野②讲好中国故事、向国际社会传播好中国声音③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④承担起在人类共同发展中应尽的责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对图中的学生,你的正确建议是( A )

①调整心态,坦然面对②自我暗示,调节情绪③树立信心,应对挑战

④依赖父母,摆脱压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青少年要把学习和实践作为首要任务,这是因为( B )

①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和义务②学习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③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④实践有利于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0.实践出真知。我们不仅要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下列名言、诗句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

①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②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④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下列对图中人物疑问回答恰当的是( A )

①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知道自己想做什么②把握自己的个性特长,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③套用照搬他人的成功模式④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思考自己能够做什么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2.职业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名词,它的产生、发展、丰富都是随着历史进程而演变的。时代发展到今天,职业得到空前的发展,世界职业展现出一幅新的图景。下列对此描述正确的有( A )

①当前社会分工逐渐细化,传统职业正在变革,新兴职业正在兴起②人们的职业选择越来越丰富③职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④这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挑战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李克强总理考察宁夏银川iBi育成中心时,遇到一位熟悉的“小朋友”。6年前李克强总理在走访银川一家低保户时,鼓励这位正在家中待业的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如今,在总理的鼓励和“双创”政策支持下,昔日的这位待业大学生,已经变成一家公司的CEO。据此回答13~14题。

13.这位大学生的经历告诉我们( B )

①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②自主创业是实现自身发展的途径之一

③传统就业方式已经完全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④国家的鼓励和“双创”政策给劳动者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李克强总理在考察时说,各级政府都要尽可能创造更加公平便利的创业环境,让更多有为青年拥有施展抱负的用武之地。为此,我们需要( B )

①顺应时代的变化,做好多方面的准备②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迎接未来世界的挑战

③放弃当前学业,抓住机遇创业④人人去争做创业先锋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③

15.米公益创始人莫子皓本来可以选择一份工资高、福利好的工作,但他在毕业前却选择了投身公益事业。他说:“我们没有盈利,但我觉得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这启示我们进行人生选择时要( C )

①理性分析主客观条件②把个人前途与社会发展、国家需要结合起来③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把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放在首位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2分)阅读材料,简要回答。

2019年8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甘肃山丹培黎学校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因此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山丹培黎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职业学校。路易·艾黎先生提出“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办学宗旨对今天我们发展职业教育依然有借鉴意义。要继承优良传统,创新办学理念,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1)“手脑并用,创造分析”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6分)

①我们不仅要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实践出真知。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②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③我们要敢于打破常规,看重创造的价值和意义,开发创造潜力,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2)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讲话对我们的职业选择有何启示?(6分)

①劳动有分工,职业无贵贱。国家发展、民族振兴需要各种各样的职业。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是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贡献。②做好职业准备,进行职业选择,既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又要考虑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要爱岗敬业,在工作中培养兴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7.(14分)材料分析题

2019年9月5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发布《关于表彰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的决定》,授予“航天工匠”王曙群等58人“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1989年,满怀憧憬的王曙群从新中华机器厂技校毕业,到厂报到。进厂后做的第一个工种是钳工,他勤勤恳恳。对接机构初期研制时,厂里把钳工技能最好又最肯不断学习的王曙群抽调到研发组。从此,他就与对接机构结缘。

有一次,对接机构差动组合在测试区测试,输出效率出现衰减状况。工作台上的王曙群

不是把差动组合拆分开来分析,就是查阅资料,或者在做试验。“到底是什么问题?”问号整天在他脑中盘旋。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月后,他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迅速着手改进,结果输出效率比设定参数最低值提高了10%。

30年来,王曙群始终坚守在航天生产一线,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他先后完成论文15篇,申报专利5项;为企业培养出42名高级工、17名技师。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敬业,是获得成功的基础。”

(1)你从王曙群身上看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

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刻苦钻研;善于创新;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等等。(答出四点即可)

(2)“敬业,是获得成功的基础。”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

这句话强调了敬业对成功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发扬敬业精神,才能全身心、富有激情地投入工作,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创造价值,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王曙群的经历对你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何启发?(4分)

把兴趣作为自己选择工作的重要因素,并在工作中发现、培养兴趣;加强道德修养,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未来的职业要求;等等。(答出两点即可)

18.(16分)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还有三个月小芳就要参加中考,初中就要毕业了,可她的心情一直很烦:妈妈希望她考上省级重点高中的宏志班,老师希望她中考全市第一;在与同学相处时,自己的作业还没完成,其他同学又来向她请教……小芳的精神几乎崩溃,她心里更加烦躁不安。

(1)你认为小芳“心里更加烦躁不安”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假如你是小芳的好友,你会给小芳提出哪些建议?(6分)

①来自家庭、学校的学习压力大;作业负担过重;同学交往带来的烦恼;精神压力大。

②制订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多与父母、老师、同学沟通,寻求帮助;学会在困境中调整心态,缓解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正确处理同学关系,发展同学友谊;等等。

材料二:一位中学校长在初中毕业典礼上这样说:这一刻,看着青春飞扬的你们;这一刻,想着即将离开初中校园的你们,我百感交集:时间真是美好而残酷!逝去的岁月里,你们也完成了自己的成长与蜕变。作为校长,在你们即将踏上新的征途时,我想送你们两句话:把发展当作一种追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活到老,学到老”……

(2)初中三年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4分)

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增强了法治意识、涵养了道德、健全了人格等。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校长送给我们这两句话的用意。(6分)

第一句话:现代社会,丰富多彩的职业为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国家发展、民族振兴需要各种各样的职业。每一种职业都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只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一番成就。第二句话:我们生活在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人类正是通过学习来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并在创新中不断进步的。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和义务,更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初中毕业并不意味着学习任务的完结,它是新的学习任务的开始,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19.(13分)活动探究

即将告别初中生活,回首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一路欢歌笑语,一路风雨相伴,有许多令我们难忘的人和事。同学、父母、老师,正是有了他们的陪伴和付出,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九年级(6)班准备召开一次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回望成长】

(1)回顾三年初中生活,最让你难忘的、最快乐的一件事是什么?请写出你的快乐体验。(4分)

示例:我们班在校运动会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我感受到集体荣誉感、凝聚力、归属感。(符合题意即可)

【忧虑前途】

(2)马上要毕业了,小鑫对未来有一些担心、紧张。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开导他。(4分)

未来道路由自己选择,只要我们树立远大理想,矢志不移地努力奋斗,就一定能收获美好的未来。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结果很重要,过程同样重要。过程中的种种经历,无论顺利还是曲折,都是我们成长的重要积累,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在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与感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收获。

【助力践行】

(3)“畅想”非“妄想”,畅想未来,行动最具说服力。请你给同学们写出你的建议或做法。(5分)

①畅想未来需要开阔的视野,把自己的爱好、需求与国家的发展、世界的繁荣、人类的梦想相结合。②畅想未来不仅仅是预设未来上什么学校,从事什么工作,而且要激发兴趣,大胆尝试,积极行动,不断地反思自己,全面规划有意义的人生。③面向未来,既需要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也需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我们不仅要正确理解自己的人生规划,而且要积极关切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关注人类与世界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在学习和实践中走向未来。(答出两点即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