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分析及深化发展

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分析及深化发展

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分析及深化发展
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分析及深化发展

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分析及深化发展

贾利娜

摘要:产业集群依据自身特有的优势,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现状分布,类型及形成特点;同时介绍了产业集群深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理论和浙江产业集群成功发展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深化发展的一些建议:明确各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方向,突出特色优势;同时集群各企业之间要合理分工,进行专业化的生产与协作,形成地方企业网络;进一步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建立多元的融资渠道;扩展营销网络,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关键字: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深化发展

1 引言

产业集群是地理位置上集中的,某一产业及相关产业和机构基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而形成的聚集体。它能够给群内的企业带来外部规模经济,降低交易费用,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股强大动力。至2004底,河北省初步形成年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的各类产业集群139个,在提升经济总量,扩大就业渠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

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历史悠久,如有始于明,盛于清的辛集皮革;在明代就已有发展的安平丝网产业。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产业在相当长时期内一直处于简单的集聚状态。直到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已在当地扎根的特色产业中来,这使得河北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如今形成了清河羊绒,安平丝网,辛集皮革,安国中药材等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为县域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定义

2.1 产业集群定义及特征

产业集群一般是指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机构,它们同处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内,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合在一起的现象[2]。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如下[3]:

1 地域上的集聚性。地理空间的接近,是产业群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产业集群首要的根本的特点,企业间地理位置上接近有利于知识获取和社会资本的形成。在全球化不断加强的今天,全球化与本地化趋势是并存的,特别是在特定产业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都在有限的狭窄的地理空间。

2 专业化分工。专业化是产业集群中企业合作的前提。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这种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迫使企业朝专业化生产方向发展;企业集聚所带来的竞争压力也要求生产分工细化和专业化;此外,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只有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生产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3 内部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和行为主体的高度相关性。产业集群是一个具有空间集中性和产业关联性的网络,包括从事同一产业及相关产业的企业,也包括通过相关技能,技术和共同投入品而相互联系的企业及政府,行会,科研院所与大专院校,培训机构,广告公司等机构。这些机构集聚在一起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外围支持体系健全,具有灵活机动等特性的有机体系。

4 网络化特征。指产业集群中组织间合作具有持续交互作用的特征,包括通过各种合作确定正式关系的正式合作网络和基于社会关系,信任和共享互补资源等交互作用形成的非正式合作网络。

5 根植性特征。根植性指经济行为嵌入特定的制度文化环境中的特性,在全球化不断加强的今天全球化与本地化并存。集群内企业不仅在地理上接近,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2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定义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是指改革开放后,县域经济中在乡镇企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批从事传统制造业生产的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企业群。它们在某一县(市,区)地理区域内集聚,通过某种生产技术,进行产品基本无差别的专业化与低成本大量生产,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4]。目前,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主要有清河羊绒,安平丝网,辛集皮革,安国中药材,容城服装,高阳纺织,河间电线电缆等。

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现状

地级行政区县(市)镇乡级行政区产业集群

衡水市安平县丝网产业

保定市蠡县皮革专业市场

邢台市清河羊绒产业

衡水市枣强-大营镇天下裘都

沧州市河间市电缆

石家庄市灵寿县石材产业

保定市容城县服装

秦皇岛市卢龙县粉条

唐山市乐亭县高效农业

廊坊市香河县家具

保定市高阳县纺织

石家庄市正定县板材

保定市安国市药材

石家庄市辛集市皮革皮衣

邯郸市永年县蔬菜

保定市高碑店市箱包

邢台市临西县轴承

邯郸市馆陶县鲜蛋及饲料

3.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类型及形成特点

第一,由偶然因素自发形成的。这类集群的产生是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引入了某种生产技术,并在当地扎根,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今天的规模。如清河的羊绒产业。

第二,已有的传统生产工艺不断改进形成。有些地区从事某一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并随着时代的进步,其生产技术,加工工艺以及产品种类不断进步,形成目前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如安平丝网产业。

第三,本地原有生产企业的技术外溢。这类地区原本就存在从事某一产业的生产企业,在改革开放后,原有企业的职工纷纷脱离出来,独立办厂,而且带动了周围的人加入到这一行业中来,形成现在的生产规模。如永年的标准件产业。

第四,由当地政府部门组织引进某一生产技术而形成的。这类产业集群是由当地政府

通过合作项目,或组织当地企业集体外出学习的方式引进,在集群内进行扩散,形成本地一个新兴的产业。如枣强县玻璃钢产业的发展完全得益于当地政府的组织。

通过以上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形成过程的分析,河北省产业集群呈现出这样的一些特点:第一,河北省目前存在的产业集群基本上是自发形成的,且集群发展大多处在初级阶段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第二,河北省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个体创业者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亲缘为基础的非正式组织网络关系发达。第三,多数产业集群分布在资源贫乏,经济相对落后地区。

4. 产业集群深化发展理论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的发展更需要理论的指导。产业集群的理论来源于众多研究学者对国内外产业集群实践进行研究,不断的抽象,归纳继而总结出来的。这些理论对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深化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此部分从两个方面来介绍产业集群理论,一是产业集群成长的动力机制,一是浙江省发展产业集群的经验。

4.1 产业集群深化发展理论

产业集群成长的动力来自于产业集群在成本,效率和灵活性,市场以及学习和创新等方面具有的竞争优势。其中在成本和学习创新方面的优势是内部成长因素;市场以及外部经济优势是外生因素。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要挖掘集群的内生优势,并要捕捉外部环境的机遇,以实现不断的深化发展[5]。(图1)

集群成长的内生因素集群成长的外生因素

图1

(1)成本优势。集群内企业集中形成了一个高效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从而使企业获得低成本的效益。第一,环境成本低。集群内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相对集中,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规模经济优势,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实现在相同供给水平下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均使用成本的降低。第二,信息成本低。集群区域内企业相对集中,一般都与健全的市场联结在一起,便于企业根据市场的变化捕捉最新的市场技术信息,借助网络状的人际关系将信息高效传播,节约了搜索信息的时间和费用。第三,配套成本低,产业及群众众多企业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协作发展,由于激烈的竞争,对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的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相应增加;集群内部各个不同形式的专业化企业仅是整个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这些企业共处在一个区域,有利于降低企业之间配套产品的采购,运输和库存费用,从而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生产效率。第四,交易成本低。产业集群内企业在空间上相对集中,大大降低了每次交易的费用;共同的产业文化和价值观有利于建立一合作与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使企业间交易顺畅,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

(2)学习和创新优势。学习和竞争效应使得集群由原来的基于资源禀赋的优势发展为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竞争优势。其创新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有效的市场竞争压力,集群中的企业同在一地,在较小的经济区域内存在大量的竞争对手,迫使企业和员工不断的进行学习。第二,强烈的技术创新与吸纳能力。集群中的企业,中介机构,教育与研究机构,有经验的顾客在地理上的集中,可以加快科研成果的研发和推广,群内企业通过学习和模仿实现自身的更新和升级。

(3)市场优势。产业集群的市场优势是吸引企业在特定区域聚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首先,成熟的产业集群基本上都是生产性企业与流通性企业共同构成的共生型企业集群,他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专业市场的形成发展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专业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其次,企业集中在一起,可以克服单个企业无力承担巨额广告费用的弊端,集中广告宣传的力度,利用群体效应形成“区位品牌”。再次,单个企业可以借助集群的产业规模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由于产业集中化程度高,集群内的企业往往在价格,质量等上有很大的优势。

(4)外部经济优势。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特殊的空间集聚体,追求集聚的外部经济效应是其成长的重要动力之一。集群内企业共享当地的辅助性生产,共同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劳动力供给和培训所带来的成本的节约,从而带来外部规模经济效应;集群在精细的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协调运作,降低企业的配套成本,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实现集群的外部范围经济。4.2 浙江发展产业集群的特点及经验[6]

(1)浙江产业集群多为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中小特色企业网络。

浙江发展的每一个集群都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如温州柳市的以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出名,义乌的小商品,大唐袜业等。这些特色产业群内的单个企业规模并不大,有很多是家庭作坊式企业,但由于大量小企业在空间上集聚,该地区形成的行业规模却很大,当然这些小企业并不是简单的扎堆在一起,他们有细分的市场,通过行专业化生产与协作,形成一个相互之间有紧密联系的网络系统,增强了集群的竞争力。

(2)浙江省产业集群的发展较好的结合本地的要素禀赋和历史文化因素。

首先,浙江省区位优势明显,位于东南沿海。目前,沿海港口已达40多个,港口的发展为浙江腹地的经济带来了便利,有利于商品的集散;浙江又毗邻上海,上海为浙江的商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其次在产业集群形成之初,浙江不但有廉价的劳动力,还有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敢于白手起家的农民,他们是浙江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前提之一[7]。同时,浙江有着历代相传的商业文化和金融业传统,这使得浙江人具有善于经营工商业的独特优势,能够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

(3)抢先一步的制度创新。浙江省先于全国推行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抢先一步的制度创新是浙江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动力。在改革的初期,浙江根本没有发展大型重工业的条件,在个体,私营还未解决合法经营的前提下,具有创新精神的浙江农民就给“私营”企业带上“集体”的红帽子。在体制的相对真空中运用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相互学习,积极兴办专业市场,大力发展家庭工业,形成“体制外”自主增长的格局,从而构筑了一种比全国其它区域产权效率更高的“体制”落差优势。在其他制度创新方面浙江也探索出一条在解放思想方面的政治成本最小化的诱致性变迁路径,成功地规避了意识形态刚性所形成的制度性壁垒,从而取得了抢先一步的效果。

(4) 丰富便捷的融资渠道,为集群中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资金后盾。

浙江很多地方活跃着民间资本市场,私营企业主利用个人信用和个人关系网络就可以方便的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资金。

5 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深化发展的建议

在学习产业集群成长的动力机制理论和借鉴浙江产业集群成功发展的基础上,本文对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深化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1) 明确各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方向,突出特色优势。同时集群各企业之间要合理分工,进行专业化的生产与协作,形成地方企业网络。

首先,河北省各县域地区应该对自身的优势劣势又十分清醒的认识,根据各地不同的产业基础,企业状况,资源条件及文化历史因素等明确各个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确定主导产业,根据产业联系,围绕主导产业将一些相同,相关或相近的企业逐步集中到某一特定区域

内,大力推行产业的集中化和专业化,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其次,加强集群内企业之间的联系。“产业联系主要指工业生产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物质,信息等的交换和流动),它对产业区位和地方企业集群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8]要加强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联系,实现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杜绝政府行政指令阻隔和企业重复建设的想象出现。并且把产业集群的发展放在市场需求拉动的基础上形成集群发展的动力。

(2)培育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企业家群体。

一个产业集群的形成,离不开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小企业经营者,而河北省正是缺少这样一批企业家群体。一方面,政府或行业协会要加强对经营者的培训,不断提高经营能力;另一方面,可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外部经营者加入,带动本地人开展创业活动。

(3)进一步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适宜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河北省市场化改革比较滞后,企业制度改革缓慢,导致了适宜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的缺乏严重制约了相关企业的集聚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因此,加快改革步伐,营造有利的制度环境,是推进河北省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措施。加快市场化进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在地区间,企业间自由流动。同时打破地区封锁,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不利影响,在全省形成一个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资源的经济环境。此外,要积极扩大开放,使各个产业集群接受国内国际市场的挑战,更好的发展自己。

加强集群内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良好的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信息通讯系统企业家聚会场所,举办展览会,交易会等为集群内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内容包括(新企业的)孵化,生产,技术,资金,信息,市场,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是产业集群健康,稳定发展。

营造区域诚信商业文化环境,避免企业之间恶性竞争,减少经济摩擦。河北省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本上都是传统产业,多以家庭手工作坊为主要生产方式,因此区域内有这种诚信产业文化的基础,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与规范。可以通过对企业家进行培训教育,定期组织企业间的交流活动及诚信理念宣传等措施来获得。

(4)建立多元的融资渠道,解决集群内企业资金不足,融资难的问题。

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在省级财政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引导和扶持重点产业集群技术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产业信息中心,人才培训中心,信用担保中心,创业辅导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另一方面鼓励当地民间资本和吸引外部资本进入。积极开展税收,贷款,土地等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的进入。

(5)扩展营销网络,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内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自身营销能力差,销售网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企业打开市场。一方面可以在县域内举行相应的专业展会,交易洽谈会,将客户吸引到集群中来,另一方面要实施“小产品,大市场”战略,将集群作为一个整体“走出去”,塑造集群品牌,提升整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河北省中小企业局。发挥产业集群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国经贸导刊。2005(17)

[2] 张占仓。中国产业集群研究及进展张占仓.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5)

[3] 张艳如.河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4] 河北省社科规划项目课题组。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河北学刊。2006(1)

[5] 文嫮等。上海浦东新区信息产业集群的升级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5(1)

[6] 许娇。略论浙江产业集群现象,经济师。2004(3)

[7] 周雪松,黄懿明.浙江中小企业集群成因及发展探讨.商业研究。2004(3)

[8] 张耀辉.《产业创新的理论探索——高新产业发展规律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以河北省为例 作者:时间:2018-08-14 浏览次数:5367 次 摘要:河北省要实现县域经济地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能力地产业集群.通过对河北省县域经济及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研究,分析特色产业集群对县域经济发展地作用及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地问题,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以推进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地政策建议. 关键词:河北省,特色产业集群,县域经济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地重要途径.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有助于形成经济增长极,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地关键.河北省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相比发展滞后,各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如何破解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地问题与困难,增强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活力,是关系到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地重大课题. 一、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河北省现有11个地级市,下辖172个县<市、区),其中22个县级市、114个县、36个市辖区.2008年,全省县域人口为5851万人,占总人口6989万地83.72%.实现生产总值达1.15513万亿元,占全省地71.4%,比上年增加1063.4亿元;突破100亿元地县级单位有37个,比上年增加5个.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0.2亿元,比上年增加28.8亿元,增长了10.6%,超过10亿元地县级单位有4个.2008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50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1%.随着县域工业地快速发展,全省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5.3%,提高1.7个百分点.县域农业生产稳定增长,2008年粮食单产达每亩314.6公斤,创历史新高;总产量2905.8万吨,增长2.3%,为1999年以来最高水平.棉花生产平稳增长,播种面积69万公顷,增长1.5%;总产量73.7万吨,增长1.?%.油料播种面积51.7万公顷,增长 3.7%;总产量152.6万吨,增长10.5%.蔬菜播种面积110.1万公顷,增长2.5%;总产量6684.6万吨,增长3.8%.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肉类、禽蛋、牛奶产量分别达到420.6万吨、411.0万吨和504.5万吨,分别增长 5.6%、3.7%和3.1%;水产品产量达96.6万吨,增长 6.6%.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456.1万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8万公顷,有效灌溉率达77.3%;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4万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955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6%.实际机耕面积达491.4万公顷,占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地比重达83.3%,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当年机械播种面积601.8万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地比重达69.1%,提高 5.8个百分点;机械收获面积284.6万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地比重达32.7%,提高1.7个百分点.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势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 势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的报告——中国产业集群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 一、中国产业集群现状 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群、山西的煤炭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依靠当地的矿产、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 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群。特点是小规模企业成功创业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的跟进,并有相应的配套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产业集群。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如昆山台资企业群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以以IT产业为典型,主要有两类:一是围绕个别外商投资的龙头企业形成众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如北京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二是全球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齐聚的产业群,如苏州昆山的2583个外商投资企业集群。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如中关村产业集群 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 大企业专注于某一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产业集群转 移,如成都女鞋产业 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 ◆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期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业集群所占比 例较大;中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性为主 ◆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中技术、 资源和市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产业集群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型企业正在引领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产业集群的现象在服务领域中日趋突出,文化创意、金融服务、商 务服务、物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群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壮大起来,现代服务业集群保持较快的发展。 表1:典型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前言: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 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XX年的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四项指标在全省排名靠后,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必须正视存在问题,咬住争先晋位目标,奋力推进“生态立县、药业兴县、旅游强县”战略,努力建设人均经济强县,全面提高城乡群众收入水平。 ——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县在深化县情认识、找准经济发展差距的 基础上,确立并全力实施“生态立县、药业兴县、旅游强县”战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项目带动,狠抓产业开发培育,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自XX年“6.9”后,六年间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2.2%、11.2%、10.5%和 11.9%。XX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99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71万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2012

元,增长2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1亿元,增长 18.4%。 客观分析××的县域经济主要数据,整体呈现出增幅较快、但水平很低的特点。一是经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XX年全县生产总值仅占全省、全市份额的0.029 %和0.57 %;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省18212元的32.7%和全市10046元的59.2 %。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6.7:31.7:41.6,与全省11:56:33和全市24.8:38.6:36.6比较,农业所占比重仍然偏高,且布局散、规模小、特色不明显、产业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同时,工业企业设备落后,市场狭窄,技术含量低,多以资源粗加工为主,对县域经济贡献率低,还不能发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功能。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生态旅游等现代服文秘杂烩网务业处在起步阶段,产业发展优势不明显。二是产业发展缓慢。生态旅游、绿色中药两大主导产业发展缓慢,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十分有限,对县域经济拉动力较弱。绿色中药虽初具规模,但产业链条短,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精深加工瓶颈难以突破,仍处在出售原材料的农业产业初级阶段。生态旅游虽已起步,但推出的旅游产品缺乏特点和亮点,配套的服务功能尚不完善,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财政增收困难,发

江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态势

江西社会科学 江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分析 ■余焕新刘爱军 特色产业基地已成为加快江西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江西特色产业在形成方式上有市场主导型特色产业集群和政策扶植型特色产业集群两类。江西特色产业集群比较优势脆弱,发展条件存在短板,外源企业根植性不足。实现江西特色产业集群的转换和升级,根本出路在于培育区域创新环境。为此,江西应健全特色产业集群内的网络结构,打造优良的社会文化环境,扩大开放,融入全球网络。 [关键词]江西特色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环境 [中图分类号]F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1)06-0080-04 余焕新(1966—),男,经济学博士,江西财经大学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工商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刘爱军(1973—),男,江西财经大学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江西南昌330013) 本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9年度研究项目“江西特色产业集群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特色产业集群已成为加快江西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十一五”以来江西共批准设立了50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这一数字将在“十二五”期间达到100个,届时江西每个县(市)都有省级特色产业基地。江西正通过产业集聚水平的大幅提升,把特色产业基地打造成为支撑地方财税增长、扩大就业、提升区域竞争优势的新平台。本文将在对特色产业集群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解析江西特色产业集群的主要形态及形成方式,剖析其存在的问题,探讨江西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 一、特色产业集群的界定 笔者认同刘善庆对特色产业集群的界定:主要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合体[1]。这其中的“合作关系”、“网络”、“空间集合体”都是产业集群的基本概念。本文认为,特色产业集群不是指某产业集群有特色,而是指特色产业的集群。 特色产业是一国或区域制造或提供特色产品与特色服务的部门或行业。特色产业的核心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与服务,特色产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地域性,它总是依附于特定的地域空间,离开了一定的区域,特色产业将失去存在的基础和条件;二是相对性,特色产业并不是绝对的,有的产业相对大区域是特色,而相对小区域不是特色,有的产业相对小区域是特色,而相对大区域不是特色;三是优势性,特色产业具有显著的地区比较优势,正是由于特色产业的优势性使得特色产业能够得以存在和不断发展壮大,进而可能发展成为地 JIANGXI 80JXSHKX

对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几点认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24674427.html, 对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几点认识 作者:范丽娅 来源:《商情》2015年第32期 【摘要】国内外经验表明,产业集群在带动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产业集群既能为区域经济创造明显的比较优势,也是很多地区实现经济崛起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产业集群也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莱州市是全国百强县和山东省30强县,现已形成黄金、机电、石材、盐及盐化工、电力、临港物流、旅游等产业集群,由于种种原因,其经济发展出现后劲不足、持续增长动力减弱等问题。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推动莱州产业集群化发展,对于推动莱州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对这一问题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产业集群实现经济崛起 一、莱州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源型产业为主,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莱州市的现有产业集群主要是资源型产业,如黄金、石材、盐及盐化工等,产业链条短,基本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竞争力主要体现为低成本优势。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缺乏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品牌文化,大多数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还未真正树立,尚未形成完整的创新体系,直接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二)产业结构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从产业内部结构看,缺少龙头企业拉动,存在“有产业、缺(大)企业”现象。从集群内部产品看,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等贸易保护的压力。如莱州现有的石材产业、小型装载机产业等,都曾占据过国内市场的较大份额,但由于经营粗放、产品同质化严重、目标市场相同等,带来集群企业内部之间的过度竞争,使企业陷入增产降效的恶性循环,导致产业集群发展面临困境。 (三)空间布局分散,全域发展规划欠缺 莱州市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相对分散,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集聚度不高。仍以传统的沿路扩张方式为主,企业遍地开花、自由生长,政府引导和管理职能缺失。区域功能定位不清,全域发展规划欠缺,致使大多数镇街都在积极发展工业,谋划建设各种类型的工业园,缺乏科学的布局规划,阻碍了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四)创业意识淡薄,发展动力不足

2019年南召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20XX年南召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县位于豫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北缘,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辖8镇8乡、340个行政村,总人口62万人,是全省25个深山县、7个库区重淹没县、31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23个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县之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实施“农业奠基、工业立县、基础先行、开放带动”战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进入了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转型、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18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8.64亿元,同比增长14.1%,超过国家、省、市平均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95亿元,增长34.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完成1.1636亿元,增长3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761元、2448元,增长14.4%、16.6%,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8.94亿元,增长17%。“十五”计划圆满完成,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翻番,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排序大幅提升。主要做法是: 一、把工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撑 做大做强工业是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县强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倾全县之力大办工业,推动了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壮大,质量效益明显提高。18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26.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3.9%,增长16.5%,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到170%。一是抓骨干育

龙头。重点培育兴隆汽车配件公司、和平制动器公司、鑫琦钙粉加工公司、华龙辛夷公司、金纬绢纺公司、助剂厂等骨干企业,全县纳税5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21家。汽配铸造、矿产建材、电力、农副产品加工四大工业主导产业日渐明晰,规模不断壮大,市场竞争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二是抓园区上规模。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膨胀工业经济总量的载体来抓,完成投资2700万元,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各类园区共吸纳50万元以上企业52个,另有一大批项目即将入驻。尤其是县城工业园区,通过抓硬件建设、抓环境优化、抓政策激励,目前已入驻企业20家,年产值达到2亿元。三是抓改制激活力。因企制宜,分类施治,采取招商引资、盘活资产、收购、租赁、股份制改造、破产重组、多种开发等形式,催化剂厂、钾长石矿、砖厂、印刷厂、缫丝厂、云母厂等企业先后进入改制程序,鑫达公司成功租赁水泥一厂,使其从濒临倒闭一跃成为纳税266万元的大户,天瑞集团收购重组云钢总厂,初步启动生产,纳税就达到521万元。四是抓项目增后劲。去年,全县项目建设呈现出投资总量大、项目个头大、外来项目多、建设速度快的良好态势。回龙电站、杰达特种材料、鑫琦钙粉、英威选矿厂等一大批工业项目的建成投产,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后发动力。五是抓服务强“三属”。立足**三属企业比较集中的特色和优势,创优环境,强化服务,注重横向联合,充分利用其技术、设备、人才优势,新上项目,实现了优势互补,促进了共同发展,三属企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不断增加,18年纳税额达到3000万元,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青阳县丁桥镇金鑫 2011年 6月 根据县委党校 2011年干部任职培训班教学计划安排,通过前段时间赴苏州考察学习所获得经验, 本人认真撰写了此调研报告, 内容主要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现将调研报告汇报如下: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具有重要地位,自古就有“郡县治,天下安” 。经过改革开放 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 我国已进入转变发展方式、寻求 科学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那么,从县域这一层面来看,什么样的发展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 什么是有悖科学的发展, 确实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课题。 根据县域经济的特点和实际, 我认为, 迄今县域发展过程中背离科学道路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如下八个方面。 表现一:“工业至上论” 在产业选择上,不顾自身条件, 违背所在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 普遍把发展工业作为“立县” 、“兴县” 、“强县”的战略。与城市经济特点不同,我国县一级经济与“三农”密切联系,主要承担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以及生态涵养功能。如果我国 2000多个县都来集中搞工业建设, 那么谁来解决 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目前,县域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是, 若不发展工业, 如何保证农民的增收和地方财政 收入?对于农民增收, 国家已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 但持续增收仍难有保证。由于免除农业税, 工业薄弱的县级财政普遍困难,而上级财政转移支付难以弥补公共支出需求的巨大缺口。解决这一难题的总体思路应当是, 在保持县域承担的主体功能的条件下,不断增大上级财政对县域的转移支付规模(“省县直管”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同时,鼓励县域因地制宜,适当发展本地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加工业及城市配套服务型产业。表现二:“重大轻小、重外轻内”从发展主体上,重视大企业、大项目以及引进外来投资商,而对中小企业、有特色的项目以及县域内本土成长的企业,缺乏应有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试卷及答案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试卷本试卷共有单选题10 道,多选题10 道,判断题10 道,总分100 分,60 分及格。 所属课程《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 一、判断题(10 道) 1. 产业集群的空间尺度和范围取决于发展集群的地方经济的能力,没有固定的规定。 正确 2. 市场驱动型集群所包含的外源企业内部的网络化程度比较高。 错误 3. “三来一补”指的是来料加工、来件加工、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 正确 4. 中国发现地质储量50亿-300亿立方米的中型气田64个。 错误 5. 事实上,产业集群可能是单一的横向关联,也可能是单一的纵向关联。 正确 6. 湖北十堰汽配城是一种典型的销地驱动型产业集群。 正确 7. 产业的纵向关联是指围绕一个企业,从原材料的筛选、加工、制造、组装到精深加工、产品的多元化等方面的延伸。 正确 8. 产业关联分为两类,分别是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 正确 9. 中关村科技园是一类技术转化型产业集群。 错误 10. 中国发现地质储量大于300亿立方米的大型气田64个。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 ()的烟草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B. 云南省 2. 广西的铝资源没能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集群,关键原因是() B. 资源数量不能够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的要求 3. 知识技术研发产业集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瓶颈因素是()。 A. 产品生命周期相对短 4. 在我国从研发到产业化投资强度大约为()。 A. 1:50 5. 产业集群的第一特征是()。 A. 产业关联 6. 以下各项属于知识技术型产业集群的是()。 D. 美国微软 7. 我国煤炭产业集群最有代表性的地区是()。 A. 山西省

发展县域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

发展县域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 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全国许多地方产业集群急速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国内外理论和实践表明,产业集群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作为正在努力建设“经济强县,旅游名县,生态大县”的xx县,有必要以竞争优势的思维重新审视全县经济的发展战略,把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到发展产业集群上来。一、产业集群已成为国内外 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 理论上讲,产业集群是指相关产业在一定区域或特定地点上的集中现象,是聚集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实际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相关产业的联动,含前向和后向关联,纵向和横向关联,这是产业集群的核心内容;二是地理上的集中,这种集中往往通过自然优势聚集力,规模经济聚集力和人文聚集力来实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不是靠单打独斗去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是组成特色产业集群,以集群的力量与大公司、大企业论短长。比如,因为有了硅谷和128公路这样的高科技信息产业集群,美国才能引领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因为有了医用手术器械产业集群,巴基斯坦才能占领世界医疗手术器械市场的20%。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在我国,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省份,依靠产业集群这种产业组织形式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功。浙江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据统计,至2002年底,该省已形成年产值超亿元

的产业集群519个,总产值5993亿元。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已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珠三角404个建制镇中,有四分之一的镇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这些集群企业的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一般在20%-30%,高者占50%以上。江苏省提出,将用五年时间,在全省着力培育100个产业集群。为此,江苏省政府将对现有产业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20个产业集群给予重点培育,力争到2007年,这20个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 产业集群这种组织形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将大企业的内部分工外部化,将某一特定产品的制造过程分解为众多零部件的生产环节,并分别由专业化程度高的中小企业进行生产和组装,形成完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集群整体对外相当于一个具有市场垄断能力的大企业,而集群内企业则是平等互助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外部的垄断性与内部的有效竞争并存,使产业集群产生了1+1>2的竞争优势。其竞争优势体现在: (一)有利于节约成本。由于企业相对集中,可充分利用水、电、路、通讯服务、“三废”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使平摊到单个企业的环境成本大大节约;大量同一产业的企业共聚一处,且长期的合作使企业之间关系密切,有关市场、技术等信息在群内传播更加迅速,大大节省了企业搜索信息的时间和费用;同一产业的大量聚集往往造成原材料和设备供应商的聚集,原材料的大批量购买使单位支出更低,并使原料和设备备件的库存降至最低;集群也往往造成大批专业人才和熟练工人的聚集,大大降低了企业在招聘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工人时的搜寻费用;产业集群的企业在长期的竞争与合作中形成了一套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节约了签订合同和监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年的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四项指标在全省排名靠后,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必须正视存在问题,咬住争先晋位目标,奋力推进“生态立县、药业XX县、旅游强县”战略,努力建设人均经济强县,全面提高城乡群众收入水平。 ——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县在深化县情认识、找准经济发展差距的基础上,确立并全力实施“生态立县、药业XX县、旅游强县”战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项目带动,狠抓产业开发培育,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自xx 年“”后,六年间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和%。xx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71万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XX元,增长2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p> 客观分析××的县域经济主要数据,整体呈现出增幅较快、但水平很低的特点。一是经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xx年全县生产总值仅占全盛全市份额的 %和 %;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省18212元的%和全市10046元的 %。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比重为::,与全省11:56:33和全市::比

较,农业所占比重仍然偏高,且布局散、规模孝特色不明显、产业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同时,工业企业设备落后,市场狭窄,技术含量低,多以资源粗加工为主,对县域经济贡献率低,还不能发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功能。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生态旅游等现代服文秘杂烩网务业处在起步阶段,产业发展优势不明显。二是产业发展缓慢。生态旅游、绿色中药两大主导产业发展缓慢,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十分有限,对县域经济拉动力较弱。绿色中药虽初具规模,但产业链条短,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精深加工瓶颈难以突破,仍处在出售原材料的农业产业初级阶段。生态旅游虽已起步,但推出的旅游产品缺乏特点和亮点,配套的服务功能尚不完善,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财政增收困难,发展投入严重不足。多年来,由于没有稳固财源,地方财政收入极其微薄,转移支付主要用于保工资和保运转,项目建设配套资金困难,对产业发展的支持乏力。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不足,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薄弱。近年来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靠中省项目拉动,地方投资比例低,项目统筹能力差。县乡村道路网点少、等级低、通行能力差,交通瓶颈问题尚未彻底根除;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瘠薄,地块狭窄,人均耕地面积小;城乡基础配套设施落后,市场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五是贫困面大,城乡群众增收乏术,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建立疫病诊断机构为县域经济服务 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陕西省咸阳市是中国第一帝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主导产业来抓,把畜牧业作为该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着力实施“畜牧富民”工程,狠抓畜禽良种繁育、养殖小区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农民科技培训和动物疫病防治等工作,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咸阳市畜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奶业综合生产能力居全国第六位,已由传统的农业大市一跃成为畜牧强市,成为农民致富一个新的支撑点。可以说,畜牧业已成为咸阳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近几年,重大动物疫病却给咸阳地区畜牧业造成了巨大危害,尤其近几年发生的禽流感、猪链球菌病和猪蓝耳病,不仅使畜牧业遭受重大冲击,造成养殖者重大的经济损失,直接严重威胁到咸阳地区畜牧业当前和未来的健康发展,而且危及到公共卫生安全,危及人类健康。因此,控制咸阳地区重大疫病刻不容缓,而且必须从战略高度加以反思和解决。近些年动物疫病流行形势复杂,主要表现在单一病原感染少见,大多为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几种传染病在同一养殖场同时发生和流行,使临床表现复杂化。所有这些,都给动物疫病的快速确诊带来了困难,即使临床经验十分丰富的医生,也常常无法做出明确诊断;而需要通过病原体形态学检查、病原体的分离培养、代谢产物和毒素的检测、血清学检查,甚至是免疫荧光、免疫酶染色技术等,才可做出确切诊断。另外,咸阳周边地区大多数养殖场、养殖户没有相应的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一、充分认识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是相互关联的企业在同一区域形成产业链接和聚集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的经济群体,现代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形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器”近年来,市已在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发展形成了产业集群的雏形,呈现出龙头企业快速发展、集聚效应开始显现的特征,石化装备制造产业已连续5年纳入全省重点扶持产业集群范畴水产品加工园区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二十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之一但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相比,市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还较低,主要是规模小,企业个数和知名品牌少,产业链短、市域内配套率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发挥全市工业优势,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和生产要素有效集中,促进企业集聚、行业整合、产业集中,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二、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围绕我市主导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延伸产业链条,培植骨干企业,加速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引导产业聚集,不断提升全市工业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二)主要目标。期间,按照“规划科学、主业突出、特色明显、竞争力强”要求,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资源整合,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整合优势人

力和技术资源,发展壮大石化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和医药化工五大产业集群,力争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两大产业纳入全省重点扶持的产业集群范畴。末,力争我市机械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行业总产值均达到100亿元,成为全国石化设备重要制造基地和主要研发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大市。 三、工作重点 (一)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布局合理、适度超前”原则,以政府为主导,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内在规律,与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相结合,对产业集群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充分发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行业高层次专业人员的作用,把产业集群规划编制的过程作为政府、企业、协会和专家等各方资源综合和融合的过程,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行动指南。 (二)加强产业聚集区的建设。经济开发区、临港工业园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要采取产业链带动、品牌带动、市场带动等多种模式,搞好产业园区的规划发展。充分利用工业园区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提升。不断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集约化程度,促进产业集聚升级。加强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确定园区主导产业,引导龙头企业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实现聚集。 (三)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培育产业集聚中关联度高、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业辐射、技术示范和销售网络中的龙头作用。推动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有力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骨干企业集中。期间,重点支持产值过亿元的10家骨干企业。 (四)突出抓好产业链条延伸。以产业集群主导产业为基础,明确产业延伸的方

中国产业集群名单

中国产业集群名单 一、浙江省 温州鹿城区 1、中国皮鞋产业集群 2、中国打火机产业集群 温州龙湾区 3、中国人造革产业集群 瑞安市 4、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产业集群 5、中国休闲鞋产业集群 苍南县 6、中国印刷产业集群 温州瓯海区 7、中国锁具产业集群 乐清市 8、中国中低压电器产业集群 永嘉县 9、中国拉链产业集群 平阳县 10、中国塑编包装产业集群 嘉善县 11、中国木业及家具产业集群

12、中国皮革加工产业集群桐乡市 13、中国毛衫产业集群 平湖市 14、中国光机电产业集群海盐县 15、中国紧固件产业集群湖州市吴兴区 16、中国童装产业集群 安吉县 17、中国竹加工产业集群杭州市萧山区 18、中国钢结构产业集群桐庐县 19、中国制笔产业集群 富阳市 20、中国白板纸产业集群宁波市 21、中国西服衬衣产业集群余姚市 22、中国模具产业集群

23、中国家用小电器产业集群宁海县 24、中国文具产业集群 义乌市 25、中国小商品产业集群 东阳市 26、中国木雕产业集群 永康市 27、中国五金产业集群 诸暨市 28、中国制袜产业集群 玉环县 29、中国中低压阀门产业集群台州市路桥区 30、中国金属固废处理产业集群温岭市 31、中国注塑鞋产业集群 黄岩区 32、中国塑料模具产业集群 台州市 33、中国缝纫机产业集群

34、中国轻纺产业集群 嵊州市 35、中国领带产业集群 舟山市 36、中国渔业加工产业集群 二、广东省 深圳市 37、中国通信电子产业集群 广州黄埔区 38、中国日用消费品产业集群广州市增城市 39、中国牛仔服装产业集群 广州市 40、中国汽车制造产业集群 广州市番禺区 41、中国珠宝首饰加工产业集群广州市花都区 42、中国皮具产业集群 广东汕头市澄海区 43、中国玩具礼品产业集群 东莞市

县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多篇)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县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

县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 xx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改革开放以来,xx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先后被评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油菜生产百强县、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首批“绿色能源县”。XX年、XX年、XX年三次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强县。 XX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创业富民”战略,加快推进“三化”进程,全力推进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县域经济稳健上行,发展方式加速转变,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更加协调,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1亿元,增长14.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18万元,增长12.2%。投资和消费拉动有力,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4亿元,增长4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61亿元,增长18.1%。财政总收入达7.73亿元(占gdp的4.3%),增长29.9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37亿元,增长31.5%,是1996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城乡储蓄存款达到110.8亿元,比年初增加17.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698元,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99元,增长19.5%,净增1125元,是近16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万元规模工业增 1 加值能耗降低9.5%,工业污染减排任务完成100%(so2排放强度8.5,cod排放强度0.29),全县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达到100%,森林总蓄积量增长5.42%。全年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1.突出工业主体地位,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始终坚持工业强县、 第2 页共2 页

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县域经济的发展既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任务。发展壮大特色县域经济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人的观念对经济发展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先进科学的观念能带动经济的发展,落后陈旧的观念阻碍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思想越解放,经济越发展。为此,需在六个方面取得突破:⑴要破除“等、靠、要”的旧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敏锐地发现经济发展的机遇,靠拼抢精神主动抓住发展机遇;⑵要破除囿于陈规、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旧观念,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为天下先;⑶要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旧观念,树立运用市场经济运作和管理经济的新观念;⑷要破除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的旧观念,树立依法行政,遵守国际通行的市场竞争规则,信守承诺的新观念;⑸要破除狭隘的地方观念,树立大开放的的市场观念;⑹要树立人力资源越丰厚、素质越高,越有利于吸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的观念,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强烈渴望,以更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用人环境和灵活的用人机制,广泛地吸引各种人才。创造唯才是举和人才充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二)突出地方特色,培育和发展县域主导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县域经济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从县域内部看,任何一个地方都同时具备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从县域外部看,区域之间的竞争与协作也是同时存在的。特色不浓、结构趋同,竞争的压力将更大,发展的阻力也更多。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在于找准特色。必须依据自身区位、自然和资源禀赋条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定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打造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提倡一县一业、一乡一品,培育发展特色经济。坚持一业为主,多元互补,全面实施经济林果业、畜牧业和种植业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进一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三)改进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积极培育税源,多渠道增加县域财政收入;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水平落后,银行、居民资金积累能力有限,地方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进行建设的能力有限,需要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特别是贫困县、山区小县持续发展需要有长期、稳定、充足的资金供给。 (四)千方百计增加县域城乡居民收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县域,增加县域城乡居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增加县域城镇居

关于县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与对策115

关于县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摘要】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是实现经济崛起的可行路径。特别是对于县域经济来讲,要想实现突破就必须要注重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在文中就对笔者所在地区的 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改善的建议。 【关键词】县域经济;优势产业;集群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 业集群”。产业集群发展是区域竞争的优势所在,更是产业竞争的内在必然。近年来,山东省汶上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瞄准市场开拓、技改创新、人才培育、管理提升、 品牌创建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产业新动能不断集聚,经济发 展的基础更加稳固,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成为县域经济 的有力支撑。为更好地促进县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我们以汶上县为例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汶上县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快速扩大,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汶上县高度重视产业集群培育工作,积 极引导企业“走出去”,连续多年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香港时装周等知名 展会,举办汶上服装展览会,吸引了华城集团、江苏国泰等知名服装企业纷纷来汶上投放订单、投资建厂;连续三年择优组织青年企业家到复旦大学EMBA班研修学习。每年筛选部分 重点企业,“一企一策”精准扶持。2017年,纺织服装、装备制造两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 元企业达到9家,占过亿元企业数69.2%。1-6月份,全县纺织服装产业主营业务收入42.6 亿元,利润3.89亿元;全县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7亿,利润3.96亿元。1-6月份,纺织服装、装备制造产业上缴税金分别占制造业上缴税金的35.1%、25.4%。 (二)技改投资持续加大,新技术新模式大量应用。汶上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企业实施技术 改造,推动新设备、新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实现“老树发新芽”。金成机械、 沃尔鑫机械等10余家装备制造企业投资新上焊接机器人。全县80%的纺织服装规模企业拥 有吊挂、单件流等自动化生产线,部分重点企业推进了GSD标准工时、JIT精益生产等先进 生产工艺。七七服饰、如意润发建设智能化、数字化车间,爱丝制衣、大爱服饰等企业借力“互联网+”,积极开展电子商务。 (三)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大力支持企业建设技术中心、设计中心、研 发中心,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两大优势产业集群内现有院士工作站1个(新风光电子),泰 山产业领军人才2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山东名牌产品7个,省级著名商标3个,涌 现出像高铁自动盘、立体卷铁芯变压器、工业机器人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供不应求的节 能环保、高新技术终端产品。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汶上县在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产业层次较低,结构不尽合理,工业生产以初级加工为主的发展路径尚未根本扭转。纺织服装、装备制造两 大优势产业2017年规模均未超过100亿元。企业间关联度低,横向联系少。二是企业发展 理念陈旧、创新能力不强、管理方式粗放等问题导致企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一些企业自主 创新意识不强,品牌建设步伐滞后,企业的工作环境、待遇等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三 是公共服务能力不足、融资难等方面的短板制约着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 贵的问题十分突出,企业贷款综合利率达到10%—12%,大大增加了企业运行财务成本。 三、下步发展建议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势.docx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的报告 ——中国产业集群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 一、中国产业集群现状 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 ◆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群、山西的 煤炭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 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依靠当地的矿产、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 ◆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 产业集群 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群。特点是小规模企业成功创业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的跟进,并有相应的配套 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产业集群。 ◆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如昆山台资企业群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以以IT 产业为典型,主要有两类:一是围绕个别外商投资的龙头企业形成众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如北京 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二是全球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 链上下游企业齐聚的产业群,如苏州昆山的2583 个外商投资企业集群。

◆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如中关村产业集群 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 大企业专注于某一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 产业集群转移,如成都女鞋产业 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 ◆ 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 期 ◆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 业集群所占比例较大;中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性为主 ◆ 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 中技术、资源和市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 产业集群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型企业正在引领产业集群

调研报告: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关于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单元,关系到一个地方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县域经济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如何科学梳理总结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遵循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抓住“牛鼻子”,找准着力点,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是当前必须认真深入思考解决的重大课题。近期,按照省委要求,我们成立专门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一、“十二五”以来县域经济蓬勃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坚持以县域争先进位为统揽,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抓手,打破行政区域,推进板块融合,不断增强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增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全市县域经济呈现出总量壮大、质效提升、贡献扩大、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发展较快。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了“一年一小步、五年翻一番”的目标,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2017年我市县域生产总值1393.72亿元,较2010年的696.1亿元翻一番,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4.1%,较2010年提高0.8个百分点。各县(市区)在全省县域经

济监测中的位次也普遍前移,全市13县(市区)中有6个县在全省83个县中居前20名,彬县、兴平市、秦都区先后跻身全省“十强县”“五强区”。 实力增强。2017年全市县域经济平均规模126.7亿元,较2010年增加63.4亿元。各县(市区)整体水平明显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187元,是2010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29元,是2010年的2.1倍,年均增长15.8 %。各县(市区)财政对民生的投入持续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6%。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9.1%,建设保障性住房20.1万套,搬迁贫困群众15.6万人,稳定脱贫48.5万人,解决了农村266.2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势头向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8.5:52.2:29.3调整为2017年的15.3:57.5:27.2。以果菜畜牧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开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150余个,通过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近200个,“马栏红苹果”等50多个知名产品已走出国门,全市农业总产值稳居全省第一。县域工业规模迅速壮大,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了礼泾三食品工业、彬长旬能化产业、兴平武功装备制造产业、乾县纺织产业以及永寿淳化绿色经济等特色经济板块,呈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良好态势。生态文化旅游业快速成长,2017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550万人次,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71.6亿元。 二、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县域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基础仍较薄弱,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与全省水平相比还有差距,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