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设计浅析

基于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设计浅析

基于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设计浅析
基于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设计浅析

基于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设计浅析

发表时间:2018-12-13T11:34:05.88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作者:陈建敬[导读] 探索开发基于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设计,促使经济、社会与环境实现和谐发展。

安徽省阜阳市水利规划设计院安徽阜阳 2360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产生活用水数量不断增长。过去人们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较为淡漠,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较随意,各类有毒有害污水、废水随意排放,造成水资源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河道的规划建设,能充分改善目标区域河道和水域状况,从生态角度切入,探索开发基于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设计,促使经济、社会与环境实现和谐发展。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河道规划;规划设计

1生态水利工程及河道规划设计的原则 1.1 提升河流生物多样性原则

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过程中,一个区域内的生物环境是否是多样性的,能够起到对河流环境加以改善的目的,如果生物环境的空间异质性比较高,在这个区域内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小生物,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全性,在目前城市化的发展中,人们对于所生活的环境及条件越来越重视,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在进行河道工程建设时,由于河道工程建设的施工工期较长,人们的日常活动给河道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有许多的天然河道不能保持原有的状态,在河流生态系统上出现环境恶化的问题,生态水利工程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河道的生态环境,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从而大大的改善了生态环境问题。

1.2 生态环境整体规划的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在管理和规划上都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工期比较短的生态水利工程,应该是避免零碎的规划和布局的,在进行生态环境整体规划时,不应该进行一些小规模的生态恢复,这样的方式成功的几率不是很高,生态系统讲究的是整体的完整性,这一点非常的重要,并且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这样的操作可以避免各种因素所造成的相互作用,要想进行生态环境的整体规划,应该做一个综合的考虑以此来达到整个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对于整体上来说的河流河道生态系统的恢复,则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例如:河流水文等,对于保护河流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的治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2河道规划设计措施 2.1注重平面设计

以生态水利工程开展河道规划设计工作为基础,需要将维护河流生态平衡最为主要宗旨,在具体的河道规划设计工作过程中,要对河道平面设计工作提升重视力度,以生态水利作为主要设计方向,从而确保设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以往对河道进行具体设计和规划过程中,平面设计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对其进行规划和设计过程中,目标是尽量多的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各项生产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过多的占用了河道面积,这就缩短了和河道的宽度,从而导致水流量也受到影响,河道周围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影响,促使水生物多样性也被破坏,最终导致社会生态平衡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河道规划过程中,为了促使河道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得到有效保障,从而是河道系统平衡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就要坚持以建设绿色生态作为基本理念,和地区环境特质相互结合,通过切实可行的方案促使推动生态平衡的发展,还原生态水域的面积,从而有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与此同时,需要将河道适当的拓宽,这样有利于后期的泄洪工作,在河道生态系统当中,存在较多的飞禽类动物,为了为这些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空间,需要对河道周围环境进行大力维护,可以在河道的两边种植大量绿色植物,将不必要的建筑拆除,这样才能实现河道设计的合理性。此外,为了能够从总体上促使河道设计的美观性得到提升,需要结合河流流向以及河道的实际特点,站在艺术角度对河道进行设计,促使生态河道的设计具备一定的曲线美。当河道生态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主要采用过水行洪原则,跟随自然条件的变化,形成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对此,对河道进行科学规划,不但要充分考虑河道的泄洪能力,同时还要注重整个河道生态系统。基于生态水利工程,进行河道平面设计过程中,要尊重河道天然弯曲,从而控制河流流速,对洪峰起到缓解作用,从而让河道设计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此外,河道自然弯曲,为水中生物提供了天然栖息地,这在维护生平衡上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对河道整治线进行科学设计,不仅要保障河道原始特性,还需要保障河道生态景观功能,河道的规划,要全面考虑城市管线和道路交叉情况,不仅要遵循整体原则,还要对生态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促使河流自然生态环境受到良好保护。与此同时对河道合理化治理,为了进一步保障城市生态环境可以稳步运行,要切实加强河道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对天然河滩的保护,确保生态系统平衡基础上,尽可能的促使社会群体多元化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确保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高度相一致。

2.2 对断面进行妥善处理

采用传统方式对断面进行设计过程中,相应设计人员一般遵循着不破坏河道原则,在此基础上,建设相应边坡或者护岸,对断面进行具体设计过程中,通常采用矩形断面或者单级梯形方式。但是对于这些传设计方式而言,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在具体设计时,可以采用矩形或者单级梯形当做河道主要断面结构,这种情况下,能够在丰水期进行河水的储存,有效解决枯水期的各种问题,确保河道稳定发展。因此,在这些常规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相应设计人员提出了一些先进的设计方式,如复式断面设计。这种断面设计,主要是在常规水位情况下,部分采用梯形断面方式,部分使用二级护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枯水期来临,水流从河道中流过,若发生洪水,能够漫过二级护岸。这种设计是当前相对先进的设计方式,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合理性,可以促使不同时期对河道的需求得到满足。以生态水利工程河道规划设计为基础,需要充分的满足不同水位的需求,促使河道适应性得以显著提升,从而使河道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护,为周围生物创造良好栖息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2.3 科学进行岸边设计

一般情况下,对河道岸边的设计,基本采用栅格形式,特别是河床和坡岸上,使用栅格方式,在河岸边种植一些根系相对发达的植物,起到护岸作用。生态绿色河床设计,需要留出充分空隙,有利于各种植物生长,借助植物发达的根系,疏通河流和地下水,促使整个河道生态循环得以加快。采用这种方式,还能够降低建设成成本,最终保护河道周边生态环境。

2.4 充分利用生物作用

水利工程设计

第三篇水利工程设计(上) 天津水利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陆宗磐 1 设计文件编写规定 1.1 概述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阶段有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招标设计和施工详图设计等五个阶段。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调查和必要的勘测,在可靠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方案比较,从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论证,提出可行性评价” 条文中对上述各项工作的要求深度有选定(确定、查明)、基本选定和初步选定三个档次。选定一般不允许变更,基本选定是允许有小幅度的或局部的变更,初选是有充分论据时可以变动。 1.3 初步设计报告编制 《强制性条文》引入DL5021—93第1.0.3条规定,编制初步设计报告时,应认真进行调查、勘察、试验、研究,取得可靠的基本资料。设计应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密切结合实际,节约投资,注重经济效益。初步设计报告应有分析,有论证,有必要的比较方案,并有明确的结论和意见,文字简明扼要,图纸完整清晰。 各类工程应根据其任务特点对本规程所规定的内容有所取舍,深度有所侧重。 2 等级划分 《强制性条文》的“等级划分”中纳入4本规范共18条: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10条);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2条);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1条);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5条)。 2.1 水利水电工程 2.1.1 技术背景 我国分别于1959年、1964年先后制定了《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基本技术规范》、《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草案);1978年、1987年、1994年我国颁布了《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

谈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李壮

谈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李壮 发表时间:2019-04-30T10:27:59.8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作者:李壮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工作为水文、水力与结构力学的结合体,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250 摘要:水利工程工作为水文、水力与结构力学的结合体,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多数水利工程实践经验证实,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地区环境,因此为了满足水域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的需求,就需要积极推广生态水利工程思想,实现生态理念与水利工程的结合,在满足地区对水资源需求的同时,也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应该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引言 随着水利工程项目数量的日益增长,人们也越来越关心环境效益的问题,因此,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就被人们提了出来。通过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有助于实现生态学与水利工程学的完美结合,进一步的提高环境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则是其中重要的工作内容。 1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1空间异质性原则 在应用生态水利设计理念时,要遵守空间异质性原则,具体则指要提升河道的生态多样性,为河道内物种的生存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只有各种生态物种所处的自然环境能够始终维持稳定,才能真正发挥城市河道的生态水利功能。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因为过于追求经济增长数字的缘故,造成很多企业因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对周边的河道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进而造成河道的生态系统平衡被严重打破,给河道的治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另外,因为人们过多地干预城市河道的周边环境,使得其从原本的多样性向着单一性发展,这也进一步造成了物种的多样性的降低。鉴于以上种种问题,要求在具体治理过程中,必须遵循空间异质性原则,在全力加强保护河道环境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恢复生物的多样性。 1.2整体性与景观尺度原则 大尺度景观的修复难度虽然较大,但其一旦修复,所带来的效益也是非常显著的。同时,对于河道系统中的各种生物要素来说,必须要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在不同物种间形成一个良好的相互作用机制。鉴于此,水利规划设计时一定要避免盲目性,只有维护好河道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其治理和保护措施才会长久有效。 1.3利服务社会原则 建设水利工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社会经济。水资源开发利用属于人口资源环境方面内容,水利工程建设从根本上是服务于人类社会的。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水利工程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因此,水利工程建设离不开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在水利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坚持水利服务社会这一原则,以此促进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2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要点 2.1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的设计研究 ①在进行生态水利设计时,必须要充分发挥河道水体的自然功能,比如水体对生态平衡的维持作用、对空气的净化作用等等。水资源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整体生态的维持和改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充分挖掘河道水体的这些自然功能,使得其能够完美地嵌入到城市生态系统中并发挥应用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环境效益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②在应用生态水利设计理念治理河道时,必须坚持生态平衡。一个生态工程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多样化的内容,所以要求治理部门也必须通过生态工程来维护好生态环境的平衡,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水利设计理念进行完善和优化,通过融入更多的生态内涵和要素来提升治理效果。③在设计生态水利时,还必须充分加强对自然生态景观的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和改造都必须体现出对原始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要确保整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综合性。 2.2保证水体内部环境的多样性 相关调查研究表明,一个地区的非生物环境的多样性会对该地的生活群落多样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就表明,如果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种类非常多,当地的生物种类也会增多,而食物链的构成也会更加的复杂化,此时,整个生态系统的环境适应力与抵抗力就会增强。而如果新建的水利工程会使该流域的水体内部环境逐渐走向单一化,这就会减少水生物的种类,生态系统也会逐渐趋向单一化,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的抵抗力与适应力逐渐下降,自然净化的功能减退,最终逐步丧失其最基本的功能。因此,在设计水利工程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一定要对该河流的远期与近期水文状况有较为深入、细致的了解,在掌握生态环境与生物种类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设计草案的数学模型,然后进行可操作性与可行性方面的论证,以确保该水利设施能够满足环境的丰富多样性,尽可能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3确保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 与传统水利工程相比较,生态水利工程应当在保证传统水利工程基本的原则基础上,还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也就是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但是,人工的建筑物在这一方面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只有自然因素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所形成的生态圈才具有非常好的自我修复能力。因此,在设计生态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一定要将人类的力量和自然影响进行结合,绝对不能出现绝对化的人为力量,这样才能够在自我生态系统自我组织与自我设计的功能之下,从大自然当中挑选出较为适宜的物种来充当合力结构的要素,使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取得成果,并且还可以降低工程的建设投资。 2.4强化水利工程整体建设效益 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包含着很多的内容,除要满足供水、防洪以及灌溉和发电等要求,还要对周围的水域植被以及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构建,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生态水利规划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合理性、安全可靠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水利工程项目规划建设的整体效益。 2.5加强水文环境保护作用 生态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保障,也是其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进行生态水利规划时,应当要以当地水文环境的实际情况及特征为出发点,避免施工竣工之后给当地的水文环境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有效保护当地水文环境的完整性。科学合理的生态水利规划对

河流景观及生态河道

第一讲滨水景观设计 第一章xx 河流改造成风景河道的一些误区 xx 水利局xx 1、当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并蔓延到周围的环境时,河道和滨水地区就遭受着极大地破坏。这些影响意味着生态和经济的代价。例如: 挤占河道断面修建道路、河道改为暗沟用以建房、不修下水道直接将污水排入河道等等;以上几个方面是城市河道的悲剧。 2、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人们开始对改善水环境的要求不断高涨。将城市河流改造成风景河道,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热点。这个热点,对城市河道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在这过程中,如果搞得不好,只注意风景景观,不注意生态建设,就会造成一些误区; 3、这些误区是: 顺直河道、硬化河床、加高堤防、建闸修坝、堆积小品等,现在分别叙 述: 4、关于顺直河道: 天然河道没有一条是笔直的,如果修建一条笔直、而且等宽的河道,它势必等速,等速的河道里水生动植物难以生长。所以整治河道时,要随弯就弯,不要裁弯取直。过去一段时间,很多城市已经把穿城而过的河道改造得面目全非,最近几年如果打算再次整治,一定不要裁弯取直,已经裁弯取直的要改回来,无法改回的,可以按下面的方法做: 尽量避免直线段太长,能宽则宽,用蜿蜒、蛇形、折线等代替直线;在河道转弯时,也不要用一个半徑去完成转弯,尽量多一些变化,甚至弧线、折线共用;请看下面的实例: 左图是奥地利五十年前修建的一条渠道,右图是1986 年改造后的情形,它用蜿蜒、蛇形、不等宽和打掉硬质护坡的手段,成功地将人工痕迹去掉。 当前,有些规划设计院正试探在宽浅河道中,两堤距离保持原状不动(因为不能

动),而将子槽做弯,把景观的文章做到滩地上。 5、关于硬化河床: 硬化河床无非两个目的: 一是防止河水冲刷河坡,二是减少渗漏。很多城市的防洪压力越来越大,因为城市中建成区越来越大,下垫面硬化,洪峰流量加大,雨水汇集时间缩短;房屋、道路、绿化与河道争地,河道越束越窄,无法拓宽、加深。只好将河坡改成直墙,有的河坡虽未改成直墙,也已经硬化,这种现象甚至发展到河底。水利工程的这种做法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冲击,这也逼迫水利工程师在护坡的非硬化材料上费了很多心血。近几年来,代替混凝土和浆砌石的防护材料越来越多,诸如: 空心连锁板、模袋、土工布、草皮加土工网、韩国标准砌块、植草砖、木桩、芦苇丛、任意摆放的大石块等等。以上材料足以应付流速在2—3 米/ 秒范围。 大片花卉与灌木组成的护坡(福州)用石块保护河岸(欧洲)我们并不完全反对直墙,象泰晤士河、塞纳河,但要尽量减少。反对的是为了防渗而将河底硬化。 6、关于加高堤防: 建议将堤防分为两类: 内堤(小堤)和外堤(大堤),内堤可以是子槽上的女儿墙,为保护滩地而设,它及滩地可以被淹没;外堤为保护城镇村庄而设,其高度当然应根据设计或校核洪水位来定,但问题在于堤岸位置的确定,它必须富于变化,两堤间最好不要等距,材料不要划一,尤其城市中的大堤一定要材料考究、做法仔细。郊区河道的大堤不一定要连续,尤其在大片荒地、农田中,无妨让洪水出槽,在荒地、农田中滞留,若能形成湿地更好。另外,城市河流要因地制宜减少堤顶超高,其理由是城市河道上控制建筑物多,,又有现代化的调度、预报手段,容易对洪水进行调节,所以可以降低超高。因此避免了两堤成为高墙,河道成为胡同,从而使滨河景观建设成为可能。 7、有些缺水城市在整治河道时,喜欢在河道上建闸或橡胶坝等拦河建筑物,用于保持一个水面,来减缓洪水或者建成一个景区,这种现象,已开始延续到郊区(为了房地产开发),但是,在建闸或橡胶坝等拦河建筑物时,往往不考虑留有一定宽度的辅助性陡坡输水道(鱼道),这就妨碍了生物的上下游交流;同理,河道上尽量不要做跌

河流护岸工程施工方案

川气东送管道穿越河河流护岸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 (2) 1.工程概况 (2) 2.施工条件 (2) 二.编制依据 (2) 三.施工总体计划 (4) 1.工程质量目标 (4) 2.计划工期目标 (4) 3.安全生产 (4) 4.文明施工 (4) 四、施工方案 (5) 五、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及施工工序流程 (5) 1.施工方法 (5) 2、施工工序及操作工艺流程 (6) 六、施工准备 (6) 1、组织机构 (6) 2、技术准备和组织管理保证措施 (7) 3、原材料准备 (7) 4、主要机械设备配备 (7) 5、施工队伍及劳动 (8) 七、施工质量控制及要求 (8) 1、原材料质量控制 (8) 2、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8) 八、质量控制要点: (10) 九、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0) 1、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0) 2、质量保证措施 (10) 川气东送管道穿越秋浦河河道护岸工程

施工方案 一、工程摡况及施工条件: 1、工程概况:该工程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殷汇镇、肖滩村、万子村,35标段桩号WGC039G-WGC40G,主河道宽度约145m,左、右岸漫滩长200m,宽100m,2009年11月01日勘测时左右岸滩头距水面高度为20m,主河道水平均深在2-3m。右岸漫滩与耕地交界处有长100m,土坎高7m。左岸漫滩处有长200m高度为3m的土坎,迎水面坡度约40~50°,据调查河道水位汛期时,水位可上升至堤顶,水流湍急,另根据管线勘设资料,河道水流量受降雨影响,变化幅度较大,汛期流量猛增,涨水落水时间短,枯水期流量小,管道穿越处,地质以粉质土和粉质流砂为主,基础施工难度非常大,需要进行软基处理。 由于管道采用大开挖直埋式敷设:管道开挖在河床以下4.5-6.0m左右,在河床顶最大开挖宽度约为8-10m,堤顶最大破坏的约为85-90m,同时由于采用机械开挖,机械的进出造成两侧未开挖的坡面表面土遭到松动破坏流失严重,两侧破坏长度不等,左岸处有长90m,宽2m,深15m的水土流失,右岸处有长50m,宽15m,深20m的崩岸水土流失,需外运土回填夯实。 由于管道采用大开挖直埋式敷设管道,造成河道深度土层和表面土层破坏程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需对其进行水工保护,以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达到保护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的目的。 水保工程措施:依据管道敷设开挖实际地貌特征,水保工程初设方案,在河堤的迎水面处修建M7.5水泥砂浆,MU30块石挡墙护坡,石块底部碎石垫层,在河床管沟最大开挖宽度两侧各5m,采用浆砌块石护床,防止水流下切,保护天然气管道。软基处理采用CQDSSB-DX-14以防止基础被水流冲刷和基础下沉,保证护岸护堤工程安全,和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左、右漫滩需植种草植被恢复,土坎需做植生袋进行临时保护。 2、施工条件:该工程距村民居住点最近约为500m,左、右两岸均没有便道可到河堤,车辆无法到达施工现场,需砍伐树木征用临时便道长1500m,宽3m,敷设碎石子15公分压实后,便于材料二次倒运至左岸,右岸所需要材料需租用货船从左岸运至右岸。河堤内外均有滩地可满足施工临时用地。施工用电主要靠柴油发电机组解决,秋浦河河水满足施工用水要求。 二.编制依据 1.川气东送管道工程WGC039G-WGC040G秋浦河河流护岸设计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1年6月29日);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护岸设计 郝文奎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护岸设计郝文奎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形势下,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巨大,在诸多生 态破坏中,人们对河流生态的破坏是与城市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利工程在不同程 度上遭到破坏,使得河道的功能衰退、水质下降,同时传统的河道护岸方式的弊 端也逐渐显露出来,生态护岸的建造与其质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整 个生态护岸工程中,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与河道周围环境保持一致性,改 善河道功能,最终使河道为城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护岸;设计 前言: 水利工程中的生态护岸型式主要有自然原型护岸、自然型护岸和多自然型护岸,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充分按照安全稳定性、经济有效性、生态持续性、 因地制宜性、空间异质性和景观亲水性六个重要原则进行科学设计。在水利工程 中合理应用生态护岸型式,还要充分结合相应水利工程的断面形式、环境条件、 水流条件以及各种其他要求对护岸植物实现合理化选择,以保证生态护岸型式可 以发挥出最佳的功能作用。 1生态护岸概述 生态护岸就是恢复自然状态的自然河岸,或者拥有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转 变传统的混凝土护岸结构,改造为生物与水、土体与水体相互涵养的自然护岸形式。生态护岸包括了渗透性能突出的河岸基底与自然河床,河流地貌多样化且非 常丰富,能够切实提升河流水体与河岸彼此之间的调节功能和水分交换能力,同 时还能有效抵抗水流冲击力,达到护坡目的。 2生态护岸的作用 2.1水土保持、涵养水源与净化水质 地表水和地下水之所以能够相通、互相补给、交换是靠生态护岸做连接渠道。在河道水位较高、水源充足的情况下能够将水源流入到地下水当中,给地下水做 补给,充分的涵养水源;而当情况反过来,遇到雨水较少的干旱时节时,河槽里 的水量就会变得很少,就需要地下水的补给。关于水土保持方面就是生态护岸当 中种植的水生植物可以快速的将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然后将有害物质进行吸收,从而保证水源的纯净,净化水质维持生态护岸的水土环境,使护岸的生态环 境保持恒定状态。 2.2保持生物多样性 生态护坡为河湖鱼类、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繁衍空间,确保 了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改善水质,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提出:一定要重视生态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保护陆地和海洋生物 的多样性。生态型护岸就可以满足这一点,不同于传统的河道护岸。传统的河道 护岸会严重破坏生态系统,让水生动物失去巢穴,阻碍两栖动物的生存繁衍。传 统护岸会使自然河流的生物链损坏,严重时水生动物甚至会频临灭绝,而生态护 岸就不会出现这种状况,可以有效的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2.3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护坡增加了绿化的面积,水面与绿化交相辉映形成优美的自然风光,而 且生态护岸可以把河道治理的纯净自然、清澈见底,并且有丰富的生物种类,河 道里鱼虾富足、水生植物绿草盈盈,从而形成和谐美好的自然景观,让人们感觉 到生命的活力。这些有生命力的景色可以让现代人感受到回归真我的恬静氛围。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报告

水利水电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韩瑶瑶 学号: 1334001273275 二○一五年七月

1、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巩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 (2)强化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施工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绘图能力及使用设计规范、设计手册、定额、设计图集、参考资料等基本资料编写技术报告的能力。 (4)培养学生掌握施工组织设计有关内容的设计方法与编制步骤。 1.2 课程设计的要求 (1)能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利用所给的基本资料,认真独立地完成设计任务。 (2)独立思考,敢于创新。 (3)报告书应简明扼要,逻辑性强,结论准确,计算正确;方案有较全面的分析论证且具备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4)设计成果均装入档案袋,并注明班级、姓名、学号及资料清单,然后上交。

2、设计题目 2.1 工程概况 S.T工程枢纽属一级建筑物,由河床混凝土重力坝、溢洪道、右岸土坝和坝后厂房等部分组成。坝址上下游均有砂石材料,特别是坝址下游砂石藏量丰富,开采运输比较方便,质量一般符合工程要求。 2.1.1混凝土工程量及工期要求 (1)C15混凝土(每位同学学号的最后两位数都不为零时采用学号数的最后两位加8,否则采用93.4)3 4 ?,埋石率5%。 10m (2)C20混凝土(若学号的倒数第二位数为零时,采用学号数的最后一位数,否则采用12.6)3 4 ? 10m (3)总工期20个月,在开工后的8个月内应完成混凝土总量的30%~40%,15个月内应完成总量的80%~90%,剩余的在后5个月内完成。 2.1.2混凝土的配合比 表1 混凝土配合比

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

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 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新学科。在生态日渐恶化的今天,发展生态水利工程是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我国生态水利工程处在起步较慢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要对我国目前的生态水利现状进行反思,并进一步地探索出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生态水利工程。 标签: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生态水文 现代社会中,水利工程在防洪、发电、灌溉、养殖、航运等方面都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在保障经济平稳发展、人民生活安定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这种人为的改变地貌的方式同时也对生态环境有着双重影响。因而水利工程建设需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即建设并发展生态水利工程。 1 生态水利工程的内容 生态水利工程以水利工程为侧重,同时包括水利工程和生态学两方面内容[2]。其学科基础为工程力学和水文学,同时兼顾生态学。该学科利用生态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进行设计,使工程水利建设既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实际需要又能够保证水域乃至整个生态系统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下去。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主要是:对于准备新建的水利工程,在进行传统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要十分注意结合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持;对于已经修建完成的水利工程,要对受到危害或者严重破坏的河流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2 我国当前生态水利工程建设 2.1 生态防洪工程建设 生态防洪工程建设主要有河道堤防建设和城市防洪工程与城市景观一体性建设。生态防洪工程在河道堤防建设中要求不仅要满足传统河道堤防的排涝、防洪、航运、灌溉等的需要,同时要注意水与周边环境、水生物的关系。而在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中除了要考虑防洪,同时在设计中还要与城市环境融为一体,达到美化、绿化、亮化的目的。 2.2 生态开源工程建设 我国生态开源工程主要有水库汛限水位的提高即洪水资源化工程、涵养水源工程和地下水源工程建设。我国目前现有水库8.5万座。其中有的水库在建设时所用的依据为“75·8”暴雨,100年一遇设计,1000年或2000年一遇校核[3]。在我国加大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后,这些水库的汛限水位都相应提高。可以利用洪水资源达到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同时也能更有效地恢复库区水的生态平衡。

生态景观河道如何建设

到了近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河流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严重污染,洪涝灾害等,为了较少这些问题的再发生以及污染更广,很多地区开始对景观河道进行生态建设,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 策略一:岸线形态修复 对城市人工河道形态的修复方法主要有: (1)尽可能恢复河流的纵向连续性和横向连通性。拆除废旧拦河坝,将直立的跌水改为缓坡,设置辅助水道,并在落差大的断面设置专门的各种类型鱼道。 (2)尽可能保持河流纵向和横向流态的多样性。修复河流蜿蜒性,在河床上创建深潭——浅滩序列,重现水流的多样性。 (3)构建包括主河槽和洪泛区在内的多样性断面形态,以扩大河道的泄洪和调蓄能力。通过降低滩地的高程,修改堤线,撤去河岸硬质护坡,给河流更多的空间。 (4)选择适宜的河道治理方案。在河道治导线的选择上,应考虑重要栖息地、有大型深潭的弯道、河畔林的保护及濒临灭绝物种的移植等; 滩地高程的确定,应考虑其灌水频率及水深; 河床坡降的选择,要考虑其对河流冲淤的影响; 河道渠化治理应根据河势,因势利导规划

治导线,尽可能保留天然河道自然弯曲的轮廓,不宜盲目裁弯取直。 策略二:河床断面修复 城市河流中局部河段河床的硬化覆盖可如下处理: (1)拆除以前在河床上铺设的硬质材料,恢复河床自然泥沙状态,并根据情况用植石法设置鱼巢。或者硬质挑台下采用生态技术处理,恢复河道生物多样性。 (2)部分河段采用复式断面,分级逐步扩宽河道宽度。河道的上部平台和上部护坡过流频率较低,裸露时间长,可以种草或栽植低矮乔木,洪水时期作为临时行洪通道。 (3)慎重考虑河道覆盖与侵占河道。覆盖后的河道作为建筑用地确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缺乏科学论证的覆盖往往导致过洪断面的立体侵占问题。 策略三:水质综合修复与净化技术 城市河道污染物种类繁多,来源复杂,水质修复与净化应分类区别,方法有: (1)人工增氧技术; (2)复合生态滤床技术; (3)光电反应技术; (4)生物膜净化技术; (5)水生植物修复技术;

护岸工程

摘要:本文综合分析了生态护岸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了城市原有河道护坡结构对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的影响,并在吸取国内外有关城市河道整治和其他领域生态护坡经验的基础上,对河道生态护岸的设计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供水利建设向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转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生态护岸设计原则形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城市开始成为人们聚焦的一个热点,而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水环境综合治理包括了裁污、清淤、护岸、绿化等内容,人们对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污水截流、清淤、底泥处理、两岸绿化等方面的内容做了不少研究,对河道的护岸形式在生态方面的研究也有了起步。 借鉴国外先进的治水理念,改变传统水利中片面强调防洪安全,对河道整治中的环境问题、景观问题、生态问题等给予重视,这样,河道两岸生态建设的新理念便成为一种需求。本文将对河道生态护岸的设计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 1 生态护岸的定义和作用 1.1 生态护岸的定义和特点 生态护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它拥有渗透性的自然河床与河岸基底,丰富的河流地貌,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河调节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 1.2 生态护岸的作用 (1)滞洪补枯、调节水位 生态护岸采用自然材料,形成一种“可渗透性”的界面。丰水期,河水向堤岸外的地下水层渗透储存,缓解洪灾;枯水期,地下水通过堤岸反渗入河,起着滞洪补枯、调节水位的作用。另外,生态护岸上的大量植被也有涵蓄水分的作用。 (2)保护和建立丰富的生态系统

如果在河道中形成浅滩和深潭,把岸线也做成补规则的,即有宽有窄,使护岸有陡有缓,扩大水面和绿地,与岸边绿地、树林之间形成水、绿网络,增强岸边动植物栖息地的连续性,这样,就可以营造出多种多样的、丰富的环境条件,形成丰富、稳定的生态系统。从而,河流的自净作用也大幅度提高。 (3)形成优美的风景 生态护岸不仅可以与周围环境形成相协调的河道景观,而且可以通过保护和建立丰富的生态系统使河水清澈见底、鱼虾涸游、水草茂bv盛的自然生态景观。 2 生态护岸的基本思想和发展趋势 2.1 生态护岸的基本思想和发展趋势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人们越来越关注与己休戚相关的环境问题。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城市,人们开始建造公园、公共绿地、整治河道水环境等来改善环境。生态护岸建设方法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河道环境综合整治的新方法,它把水边作为多种生物栖息空间的核心,并把河流建设成尽量接近于自然的状态,创造出具有丰富自然并富有魅力的水边环境。 日本是生态设计用于水利工程的较好的国家,其10年前就开始提出“新水”的概念,并且在生态护岸方面做了实践;荷兰也正在规划和建设21世纪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环境。根据国外的实践,河道生态护岸建设的基本思想和设计原则及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设置:主要通过扩大水面和绿地、设置生物的生长区域和水质保护等实现; (2)水边景观的设计:通过设置建筑物来保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以及保证水边景观的连续性、自然性; (3)亲水空间的设计:通过水边的台阶、缆绳、绿地、亭台等设施来实现; (4)循环型空间的设计:用木材、石头、砂子等天然材料的多孔性构造,控制废料的产生,尽量避免未来发生的处理问题及二次性环境污染问题。 2.2 国内河道护岸现状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项目建设综述 城市环境条件及人文背景分析 建设用地自然条件及河流流域分析 地域文化分析 1、自然条件 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广西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科技、信息、金融中心。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亚热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适合植物生长,所谓“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仍奔放”,是一座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之城。南宁历史悠久,各族人民长期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南宁旅游资源丰富,作为广西黄金旅游带的中心部分,壮丽的边关风采、浪漫的海滩风貌、迷人的异国情调,星罗棋布的灵山秀水,古朴悠远的古迹故址,山、水、人、情构成南宁多层次的旅游景观。南宁绿地系统条件良好,青秀山、南湖等绿地空间楔入城市,形成“一江串三环,两轴连八楔,绿网点线面”的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南宁市十分重视环境建设,全面启动城市建设“136”重点工程,进一步加强完善区域综合性核心城市的功能,建成区园林绿地总面积为3580公顷,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38.78%和9.51平方米。城市山清水秀,绿水映带,自然环境极其优美,被授予“联合国人居奖”,素有中国绿城之称,是一座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之城。 经济条件 南宁区位条件优越。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也是西部重要的省会城市。同时是国家级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城市。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的前瞻性规划理念加上市民的创造和热情,打造出了南宁快速崛起、迈向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六张独特名片。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地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也成为南宁独特的地缘优势。南宁人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努力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进程,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经济增长迅速。 人文条件 南宁古代属于百越之地。唐朝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定名为邕州,南宁简称“邕”由此而来。元朝为取南疆安宁而定名为“南宁”。两千多明年的城市文史使南宁这座西南边城与中原文化得以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具有独特名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特色。 南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以壮族为主的29个少数民族在这片热土上长期繁衍生息。各民族独特的民族习惯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各民族和谐共处、安居乐业的景象。在新的世纪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为南宁的经济腾飞而奋斗。 规划设计概论 设计范围 本次江北环城水系二期工程是在一期运河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开掘运河,将心圩江、朝阳溪、二坑溪与邕江共通构成相思湖环城水系,实现水系互通游船、互动调节的江北区域核心环城水系和旅游景观通道。包括1 心圩江-朝阳溪连通运河、2 心圩江~二坑溪连通运河、3 二坑溪~朝阳溪连通运河、4 朝阳溪(中华路~北湖西三里)综合整治改造的两岸绿地景观带的设计。 建设条件分析 政策条件 近年来南宁在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提出创建“中国绿城”的城市形象的战略目标。随着一系列工程的深化,城市景观系统的完善,南宁的绿城形象已基本建成。在此基础上,南宁又充分结合滨河城市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特征,加快水系综合整治,推进水体生态保护,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把南宁打造成“水畅、水清、岸绿、景美”,独具南方民族和地域文化特

生态护岸设计

9. 5."2生态护岸设计 9. 5." 2.1工程设计的原则目标 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中,建议遵循下列原则: 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生态系统的自设计、自修复;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反馈调整式设计。根据护岸工程的特点,结合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原则,在生态型护岸设计中应依照岸坡稳定、正常行洪、表面异质、材质自然、内外透水、及成本经济等原则来进行。生态型护岸设计的最终目标应是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前提下,使工程结构对河流的生态系统冲击最小化,不仅对水流的流量、流速、冲淤平衡、环境外观等影响最小,而且要适宜于创造动物栖息及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多样性生活空间。[5][4] 9. 5." 2.2工程实施前的调查 对于所提出的各种生态护岸设计方案,在选用之前应对工程区进行调查,以确定生态工程技术是否适用。建议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气候条件,水文条件,河势的变化规律和趋势,岸坡土体的物理和力学性质,工程区关键物种的分布,工程管理状况,现场可用或容易取得的施工材料,有无严重的土质和水质污染,工程施工是否会带来新的生态问题,以及是否需要相应的补偿措施等。水文调查的重点之一是对当地的正常水位及最高、最低水位有一个了解,掌握水位的季节变化规律。工程管理状况的调查内容建议包括能否采取措施防止人为或动物破坏。调查关键物种时应明确不同植物类型对河流采光的影响程度。同时,应与当地环境部门进行协商,尤其注意项目实施是否影响当地的湿地地区。

9. 5." 2.3植物种类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非常必要。采用天然材料护岸时,特别是通过植被措施护岸时,不同植物材料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对于水位和底土土质的适应性。可根据不同水位,结合当地情况,将河流岸坡分为干燥、偶然的洪泛带,潮湿、季节性洪泛带,沿岸水位变动带,淹没带等几个区域[6],在不同区域选取适合的植物种类(图2)。 一般来说,混合使用几种不同的植物往往比使用单一植物种类更为有利[8]。另外,现场或现场附近已有物种对于护岸工程中植物种类的选择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可在当地苗圃种植培育所需植物种类,但要考虑到工程施工中的时间因素。 9." 5. 2."4反滤层的设计 在生态型护岸工程中,除考虑传统的技术要求外,还要兼顾生物栖息地的加强和改善等要求,因此要引入一些新的结构型式,以利于植被的生长发育,如石笼、间插植被的堆石、空心混凝土块、生态砖、鱼巢砖等。如这些结构直接作用于土坡上,在水流和波浪的淘刷作用,下垫土层在植被完全发育之前将会受到严重的侵蚀,从而使防护结构失稳,影响栖息地结构的相对稳定性,不利于生态系统的修复。因此,在这些防护结构下面设置土工合成材料或碎石反滤层十分必要。 在土工合成材料作为反滤层的生态型护岸工程中,除了对土工合成材料的保土性、透水性、防淤堵性、及强度有所要求外[9],对于土工合成材料的可栽种性也应有所要求,可栽种性指的是相对植物向上生长的可长穿性或植物向下扎根的可植根性。对于土工合成材料层,其可栽种性通常与力学和水力性能要求相矛盾。从可栽种性的角度出发,大孔径或大网眼的土工材料比较适宜,而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的主要方法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的主要方法 发表时间:2020-03-18T06:14:29.211Z 来源:《建设者》2019年22期作者:李小珍[导读] 因此在规划设计生态水利工程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应的施工原则,而且也要在规划设计生态系统方面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性。 杭州永济水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摘要:规划设计生态水利工程的方法关系到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很多方面,因此在规划设计生态水利工程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应的施工原则,而且也要在规划设计生态系统方面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性。 关键词:生态水利;规划设计;设计方法随着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的改变,生态水利工程的意义日益凸显。我国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是整体效果还不够理 想,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生态环保理念下,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要考虑环境因素,将其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优化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与设计方法,提高整个水利工程系统的综合效能。 1生态水利工程规划的基本特征 1.1安全性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在河流综合治理的同时关注生态系统维护,避免给环境带来破坏。在规划中,要综合运用水利工程学与生态学的知识,对工程建设进行合理安排,保证工程建设安全可靠。同时,规划要遵循相关设计标准,结合河流特征、河势变化、河流断面等方面内容,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系统规划,以保证施工安全,增强水利工程的耐久性。 1.2异质性 在水环境中拥有多种多样的生物群落,受非生态环境本身自然空间异质性的直接影响,即自然空间与生物群落种类存在着依存与耦合关系。为此,要想提高生物群落的多样化性,就必须提高河流空间异质性,在水利工程规划中必须充分考虑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化条件,避免工程建设对自然空间中生态因子的异质性带来重大影响,进而维护工程所在地的生态系统平衡。 1.3反馈调整性 生态水利规划要根据生态系统的发展作出调整,从发展阶段来看,生态系统需要利用几年时间进行演替,而其结构的复杂性和稳定性需要经历更长的时间才能形成。所以,在生态水利工程规划中,要着眼于长远发展,通过仿造功能完善的河流系统结构,形成稳定的河流水利生态系统,充分发挥生态水利工程的作用,加强河流修复与河道治理,促使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2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方法 2.1规划设计水源工程 进行拦河坝的规划设计,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过程中,河流中都将存在一定泥沙,拦河坝应考虑将水位抬高,以实现对下游农田的灌溉。河床在生态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将变宽,泄洪时可达到安全所需,但在建坝后没有对上下游间泥沙冲淤平衡进行充分考虑,也没有设置冲砂底孔。受水文气象资料不全的制约,旧坝改造时,应保持拦河坝坝宽一定。以确保河床运行稳定,因此应将冲砂孔设置在无孔坝中,采用闸门方法进行控制。 2.2输水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输水工程的建设意义重大,其规划建设的要点主要有两方面,即要设计引水量和排水量,确保其合理。确定引水流量时,资金的缺乏与技术的不成熟会导致规划设计出现灌水模数图的编制困难,在设计过程中,要先预算作物的最大需水量,及其延续时间的长短,以此为依据确定。排水量的多少可以用平均排除法计算,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2.3规划设计田间工程 一是布置田渠方案,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过程中,结合区域特点,有效解决农田排水问题,而最主要的就是解决引水灌溉问题。在五常区域的土地分布中,由于人多地少,因此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应要采用灌排分区法减少占用耕地。目前很多农田都是采用灌排合区方法,这主要是由于在传统中农田不合理的规划造成出现的不规则布置而产生的。二是规划设计形成不规则布置形式,农田出现各种不规则形式主要是因历史原因及很多比较复杂的关系而造成的,进而导致该地区规划设计发生不同程度的的问题,诸如田地没有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无法建设实施生态水利工程。因此,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合理规划设计土地,结合区域实际特点,设计出与该区域实际相符,且科学合理的生态水利工程。

河道生态修复专题报告

河道生态修复专题报告 1、砂坑治理 沙坑的成因分析 导致沙坑形成的原因有人为和自然两种因素,人为的挖沙取石是沙坑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合理的开采利用,破坏地表植被,直接导致沙坑形成。同时风蚀、水蚀也加剧了沙坑的形成。 沙坑的特点分析:一般分布较广、且多数比较零散。 沙坑的危害 (1)破坏土地、影响地表景观。 砂石的开采是以剥离挖损土地为主,显着改变了地表景观,一般沙坑开采前是有植被覆盖的河滩地,甚至是农田。开采后地貌和植被遭到破坏,由于沙石的挖去,地面形成巨大的沙坑,且周围堆置着大量的废石与垃圾,严重破坏地表自然景观,形成一个与周围环境完全不同甚至极不协调的外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度,景观的破坏越来越多的引起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应。 (2)形成大量沙尘源,容易就地起砂。 沙坑多分布在生态环境原本就很脆弱的河道两侧及荒滩地。由挖沙取石,破坏了植被和表层土壤,形成大面积的荒沙地。到了冬春季节,风起沙扬。 (3)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 人工采石挖沙,形成沙坑,造成周边地段地下水下降,加上人工对地面的扰动,使土壤的抗侵蚀性降低,到了雨季,加剧水土流失,并容易引起塌方等自然地质灾害。 总之,由于砂石的开采,沙坑的形成,破坏了生态环境,污染了大气环境,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名的生活水平。 沙坑治理的具体措施 (1)大沙坑治理采取小坡平整的措施 1)平整最小边坡1:5。根据植被生长需要及稳固沙土要求,植被自然生长所需坡度不宜陡于1:5。 2)尽量保证堤脚护堤滩地宽度不小于30m。 3)基本保证每一个横断面内,挖填土方内部平衡,且就近平衡。 (2)有常流水的河道,采取引种水草、封河育草的措施,恢复河道的湿地景观。 (3)干旱河道采取撒播草籽的措施,提高河道内的植被盖度,减少水土流失,避免扬沙。 2、土壤改良 针对不同土壤质地类型,提出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模式: (1)河道基质为砾石类占主体的地段:首先将河道局部小地形地貌平整处理,然后覆盖一层3-5cm层厚的生土,并碾压2-3次,压实,形成一个隔水层。其次将河道内的沙土按照1:1的体积比例与客土进行混合配置。主要客土材料配比为:黄壤土60%,有机质(泥炭和农家肥总计15-20%)+植物纤维(粉碎的农作物秸秆20%-25%)。增加适当的土壤改良剂及保水剂,配好的客土覆盖20cm厚度。 (2)沙质土类为主体的地段:河道平整处理,然后覆盖一层3-5cm层厚的生土,并碾压2-3次,压实,形成一个隔水层。将河道内的沙土按照4:3的体积比例与客土进行混合配置。主要客土材料配比为:黄壤土60%,有机质(泥炭和

农村河道护岸工程施工方案

农村河道护岸工程施工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农村河道护岸工程施工方案 一、石料 1 、砌体石料必须质地坚硬、新鲜,不得有剥落层或裂纹。其基本物理力学指标应符合设计规定。 2 、石料从采石场专门开采,表面的泥垢等杂质,砌筑前应清洗干净。 3 、石料的规格要求 粗料石:包括条石、异形石,要求棱角分明,六面基本平整,同一面最大高差不超过1.0cm,其尺寸视料场择优选定,但其长度宜大于50cm,块高宜大于25cm,长厚比不宜大于3。粗料石的外露面,宜修琢加工,保持大致平整。 块石:一般由成层岩石爆破面成或大块石料锲切而得,要求上下两面大致平整且平行,无尖角、薄边,块厚宜大于20cm。 毛石:无一定规则形状,单块重量应大于25kg,中厚不小于15cm。 二、胶结材料 1 、砌石体的胶结材料,主要有水泥砂浆和混凝土。水泥砂浆是由水泥、砂、水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而成。用作砌石胶结材料的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砂和最大粒径不超过 40mm的骨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而成。 2 、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及部颁标准的规定,水泥标号不低于275号;水位变化区、溢流面和受水流冲刷的部位,其水泥标号应不低于325号。 3 、水:拌和用的水要求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4、水泥砂浆的沉入度应控制在4~6cm,混凝土的坍落度应为5~8cm。 三、砌筑要求 1、挡墙基础按设计要求开挖后,进行清理,并请工程师进行验收。 2 、已砌好的砌体,在抗压强度未达到2.5Mpa前不得进行上层砌石的准备工作。 3 、砌石必须采用铺浆法砌筑,砌筑时,石块宜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砌体的砌缝宽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现代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分析

现代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分析 摘要:作为人与自然抗争的直接产物,水利工程从人类社会发展以来就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本文以生态景观为中心,结合实际情况,对现代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进行了系统阐述和规划,对实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现代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设计城市生态环境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与之相应的是城市生态环境的污染和恶化,其突出表现在城市水环境方面的日趋恶化。作为城市水源的接收体和运输体,城市河道的建设和生态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水环境的保护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但是,传统的水利工程比较注重河道本身的防洪和泄洪功能,河道断面形式单一,河岸护坡结构坚硬,多采用石块或混凝土堆砌而成,却忽略了河道与周围历史、社会环境的相容性,河道中的生物种类往往单一化,进而带来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针对这样的现状,从生态景观的角度提出了,以生态景观为中心,建设生态景观型现代城市河道的设计理念。 一.现代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设计的概念 现代城市的建设和规划基本上都是滨水而立,以水系河网作为城市的血脉,城市滨水岸线作为现代城市中比较突出的自然生态聚集区,是人类与自然共同作用的集中点,也是吸引城市居民的最佳景点。 修正河道环境,建设生态景观型河道是近年来城市河道建设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城市河道建设中最为复杂多变,最具挑战性的项目。由于城市河道的功能涉及防洪、排水、运输、水源储备、城市形象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难以想象的。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必须结合生态学、园林景观学等众多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来进行改进和完善。 二.城市河道滨水地带的(环境)生态景观设计 1.河道生态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返璞归真:河道建设中优先利用原有的生态护岸,减少石块和混凝土的使用 ②水质优良:对河道存在的生活排水和工业排水进行治理和监督,去污还清,保持河流水质的优良 ③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良好的生态循环 ④立足长远,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⑤充分体现和维持河流当地的文化历史特征,保持当地的民俗风情 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⑦以人为本,降低河岸高度,使人们可以亲近和接触水体,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自然 2.建造城市河道的生态岸线 水的流向受到河道岸线的影响,具有极高的可塑性。为了丰富水流的平面形态,滨水岸线的设计讲究顺应河流的本性,能弯则弯,能宽则宽,尽量保持河流的原生面貌。从美学角度讲,弯曲的河流比笔直的河流更具美感;从水利角度讲,笔直的河流会导致水流速度的平衡,减少了河道的长度和河水的流动时间,从而造成河流的渠道化;从生态角度讲,等速的水流不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也容易使水流的能量几种,形成洪水威胁。 所以,现代城市河道滨水岸线的景观设计要尽量采用蜿蜒、曲折形的设计方案,避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